泉州沿革(上)

  旧石器时代
    ——古人类(80万-50万年前)。
    ——海峡人(2万—3万年前)。
    ——人类开发(1万多年前)。
  前秦
    ——新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相关文献。
  秦
  汉

    ——闽越族。
    ——闽越国地。
    ——会稽郡冶县地。
    ——会稽南部都尉侯官县地。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宋、齐 。梁。陈。)
  隋
  唐

    ——武德五年置丰州。
    ——贞观州、县并省。
    ——圣历二年置武荣州,次年废。
    ——久视元年复置武荣州。
    ——景云二年武荣州改称泉州,泉州建制自此始。
    ——开元六年析置晋江县。
    ——开元廿九年割龙溪属漳州。
    ——天宝元年改泉州为清源郡。
    ——乾元元年复名泉州。
    ——贞元十九年置大同场。
    ——贞元中置归德场。
    ——贞元廿年在泉州设万安监,在浯洲岛设牧马区属之。
    ——泉州由中州升为上州。
    ——长庆二年析置桃林场。
    ——大中十一年设嘉禾里。
    ——咸通五年置小溪场。
    ——乾符三年析置武德场。
    ——乾宁四年以泉州隶威武军。
  五代·闽国
    ——泉州为闽国地。
    ——闽·天成四年大同场升为同安县。
    ——闽·龙启元年桃林场升为桃源县,闽·通文三年改名永春县。
  五代·南唐
    ——南唐·保大七年升泉州为清源军。
    ——南唐·保大元年升武安场为长泰县,属清源军。
    ——后唐·长兴二年升长乐府永泰县归德场为德化县,南唐•保大七年划属清源军。
    ——南唐·保大十三年升小溪场为清溪县。
    ——终南唐清源军领九县地。

旧石器时代

  我国的旧石器时代,大约是在170万年~1万年前。

  古人类——80万-50万年前

  2002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宝印等在晋江深沪考古发现,80万-50万年前,泉州沿海就有古人类聚居生息,人类活动范围已从内陆、从河谷地带、山洞逐渐拓展到海边,且活动比较频繁。

  海峡人——2万—3万年前

  1999年以来,石狮市博物馆在石狮市祥芝镇采集到1500多件从台湾海峡打捞出水的古生物化石。

  据1999年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报告,在这些古生物化石化石中,发现一支完整的“古人类右肱骨化石”。经鉴定确认,证实是距今约1.1万年至2.6万年更新世晚期台湾海峡晚期智人右肱骨化石。贾兰坡教授将其命名为“海峡人”

  实地调查查明,这件人类化石是在台湾海峡中线以东打捞到的。一起打捞出的还有哺乳动物化石熊、鬣狗、狼、古菱齿象、野马、四不像(糜鹿)、野猪、梅花鹿、水牛以及龟类和鸟类等10多种。

  这件古人类肱骨化石以及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的出现,刚好与晚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的盛期相吻合。当时由于气温降低和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台湾海峡绝大部分成为陆地,使大陆的人类与哺乳动物可以方便进人台湾岛。

  2005年,中科院与福建省考古队专家再次从中发现一块“海峡人右胫骨化石”,年代与1999年发现的“海峡人肱骨化石”接近。此外,还发现了古人类利用动物骨骼制造工具的证据以及在动物骨骼上进行人工打砸、刻画的现象。

  此次鉴定还发现,石狮采集到的台湾海峡动物化石的种类为27种,物种覆盖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动物。其中发现一件猛犸象臼齿化石,台湾学者也曾在澎湖海沟发现猛犸象臼齿化石,经比较基本属于同一种类,证明了大陆物种迁徙台湾的事实。

  海峡人化石的发现,为闽台原始人类行为、体质特征、迁移方式的研究和文化对比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以科学依据证明史前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的事实。(参见《泉州历史网 ·原始社会遗存·海峡人化石》)

  人类开发——1万多年前  

  泉州市考古工作者刘志成从1998年开始,在丰泽区东海镇石壁村洛阳江西岸、南安丰州庙下村、石狮石湖塔南面山坡上等沿海地区考古发现,1万多年前泉州进入人类开发史。

前秦

  新石器时代

  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大约在1万年~4千年前。而泉州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金门富国墩贝丘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其年代为公元前4千年~5千年之间。

  据考古发掘资料,泉州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以“贝丘”居多。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和江河下游岗丘高处,从其遗物特征、文化内涵和测定年代数据分析,可分为早晚两个时期。属于早期的贝丘遗存较典型的有金门富国墩遗址,晚期为惠安的涂岭镇蚁山遗址。

  根据考古发掘可知,新石器时代的泉州先民 住在依山傍水的海边或河口的边地上。陆上有茂盛的植被,可以采得野果和猎取野生动物,河海里又有丰富的鱼、虾、牡蛎、蚶、螺等水产资源。富国墩、蚁山遗址的大量贝壳堆积,以及陶器上用贝壳印出的种种贝印纹,可以证明采集、渔猎是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先民通过捕捞采集便能获得大量天然的食物资料以维特低下的生活水平。出土的石器不多,而且遗址多位于小山丘上,地理环境狭小,农业生产在生产生活中仅居于从属的地位。(详见《泉州历史网·原始社会遗存·新石器时代 》)

  青铜器时代

  泉州完全进入青铜器时代,最早应是春秋之末至战国早期。

  林惠祥《福建长汀县河田新石器时代遗址》(《厦门大学学报》1957年1期)论断:“福建的初有铜器应是从华北传下来,其时间应在殷未周初(3000年前)……但这是说初有铜器,而进入石、铜并用时代,但其石器一定还是大量使用。经过一段相当时间方能进到完全使用铜器的时代。福建的进入铜器时代,应当是在何时呢?我想最早应当是春秋之末,即约在2500年前或迟至战国之末,即2200年前。在闽北交通较便的早些,闽西南交通不便的地方迟些。”

  泉州不是僻远的地方,可以推测至少在战国早期时,还未完全脱离原始社会的范畴,还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

  泉州地区单纯新石器时代遗存较少,更多的是新石器时代含青铜时代遗存的遗址,这样的遗存在本市分布非常普遍。一般分布于河流两岸的丘陵或山麓坡地,磨制石器仍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生产工具,青铜器数量有限,主要是一些工具或兵器,陶器以几何印纹硬陶为主,还伴有零星釉陶和原始瓷。泉州青铜文化典型代表有南安丰州狮子山遗址、永春五里街附近诸山遗址 、南安大盈遗址等。

  泉州青铜文化的发展水平与福建其它地区相当,但是与中原内地及邻省相比,是较为低下的。

  从考古出土的青铜器资料看,尽管部分器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总的看来,这些遗物数量少,器类少,铸造大多不甚精良,没有出现象中原地区那样大型精致的青铜器,所以此期泉州青铜器的制造水平还较低。而且大盈的铜器除少数乐器外,大多是兵器和生产工具,没有发现象中原常见的贵重生活用器和青铜礼器,因此与青铜礼器相适应的商周“仪礼制度”当然不可能出现。除了大盈外,其余地区只发现了零星青铜器及残片,而且往往与大量的石工具、石兵器共存。石工具主要有石锛、石斧、石刀、石纺轮、石网坠等,石兵器有戈、矛、镞、匕首、戚等。说明石器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青铜器还远远未能取代石器。(详见《泉州历史网·原始社会遗存·青铜器时代》)

  相关文献

  泉州于夏、商两代属扬州地,周属闽越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原县》:“自平水土,益作《山海经》而有闽。”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 5·泉州府》“《禹贡》扬州地,周闽越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古《禹贡》扬州域。按夏时闽省虽未明列版图,而《禹贡》称淮海惟扬州。”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禹贡》淮海维扬州。”

  西周时,今泉州为七闽地。

  《山海经》载:“闽在海中。”

  《周礼·夏官·职方氏》云:“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汉·郑玄《国语·郑语》“闽,蛮矣”时说:“闽,蛮之别种也;七,周所服国数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福建,周职方为七闽地。”

  七闽部落是被称为蛮的南方民族。七闽的分布地域甚广,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和台湾省,以及广东东部潮梅一带和浙江旧温、台、处三府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周初为七闽地。《周礼》:职方氏所掌,东南有七闽。”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周为七闽地。《周礼》职方氏辨邦国都鄙,以及七闽九貉之人。郑康成注曰:闽,蛮之别也。楚·熊绎五世孙熊渠之后叔熊自濮如蛮,后子孙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闽”一词说,闽是“东南越,蛇种。”即七闽是蛇图腾的氏族社会。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今福建全省包括泉州均属越国地,其土著居民统称百越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春秋、战国为越地。句践王越,闽属焉。及楚灭越,越之子孙流播闽中,或为君长,谓之‘百粤’。”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夏·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二十传为勾践。又六世至无疆,为楚所灭。子孙播迁海上,或为君长,谓之‘百粤’。”

  《越绝书》说,百越族擅长造舟航海,“水行而山处,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各飘然,去则难从”,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战国时期,越族入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 越与楚作战,越王战败被杀,国亡于楚。今泉州属楚地。“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大约就在这个时期,越王族航海入闽。

  《读史方舆纪要》林諝《闽中记》云:越亡于楚后,其子孙徙居越迁山(今福建长乐县东北十五公里)。越族入闽之后与七闽土著发生融合,并在闽中传播吴越和中原文化,百越中独立一支——闽越族由此形成。 当时,泉州与中原尚没有建立有效的行政关系。

  勾践七世至无诸,称闽越王。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勾践后)七世至无诸,为闽越王;无诸。”秦时整个闽越人口稀少,史记·南越尉列传闽越千人泉州亦然。

  秦始皇廿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王朝派大将王翦统大军南平百越,废闽越王·无诸东海王·为君长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闽中郡是福建最早的建制。闽中郡辖地与七闽基本相同(实际上它还包括了今江西铅山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秦为闽中郡(东瓯亦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秦属闽中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秦为闽中郡地。始皇并天下,分三十六郡,后平‘百粤’,复置四郡,以闽为闽中郡。”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原县》:“自秦废闽越王,而有闽中郡。”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秦始皇并天下,取百粤,置闽中郡。闽越王废。”

  《史记·东越列传》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

  无诸虽降为君长,但仍留在闽中,秦没有像对南越那样派守尉令长治闽。秦立闽中郡只是名义而已,并没有实施统治。

  秦末暴发农民起义,无诸率兵由闽中北上,闽越军队跋涉关山,深入中原,参加中州的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达8年之久。

  此时中原汉人开始进入泉州。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越叛,秦始皇屠睢率50万大军进平岭南。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又有任嚣赵佗击越,谪戍50万守之。秦始皇为巩固南越,还派军徙吏随带家眷奴婢迁往南岭。《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云,时“尉使人上书求无夫家者三万为士卒补衣”林惠祥《中国民族史》说,秦始皇开五岭,随带妇女以去。《汉书·高帝纪·下》也记载曾移中原之民于南方:“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越)杂处……南海尉……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其中的一支,在福建地区“与越杂处”

  《史记·南越尉列传》云,秦末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逐鹿中原,时主帅任嚣赵佗恐祸及自己,遂兴兵绝道,南方与中土于此无陆路可通,秦兵难以返乡,只好就地安居。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泉州,秦、汉土地与长乐郡同。”

  闽越族

  秦汉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生活的是百越民族,泉州境内居住着百越之一的闽越族

  闽越族善于驾舟和水上船行,历史上以舟楫文化发达闻名。《汉书·严助传》曰:(闽)越方外之地,断发文身之民也,以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

  闽越人生活居住以船为家,这种房屋可称之为船屋。《太平寰宇记·泉州风俗》有载:“泉郎,即此州之夷户,亦日游艇子……散居山海,至今种类尚繁,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结庐海畔,随时随徙,船式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破逆浪,都无畏惧,名曰了乌船。”

  闽越国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今福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汉高帝五年,封无诸王于此,是为闽越国,都冶(冶,山名,即古泉山,今将军山也)。孝惠三年,分东瓯(即今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以封闽越君为东海王。建元三年,东瓯举国徙江淮,其地复属闽越。

  《史记·东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后七世至闽君,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汉高帝五年复立闽越王,都冶。”

  今泉地属闽越国

  高祖惠帝(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88年),岭南地区已从中原输入铁器和牛、马等。吕后时(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下令:“毋予蛮夷、外粤(越)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汉书·南粤传》)。说明外粤当然包括泉州,已从中原引进铁制农具和大牲畜。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东越王)以共领故闽越国地。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建元)六年,封无诸为繇王,又封馀善东越王,与繇王并处,故又名东越。”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统治闽越的东越王·余善反汉,汉武帝朱买臣兵出四路入闽击之。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繇王·居股余善投降,改封越繇王·居股为东成侯,还采用秦代迁徙六国豪强的策略“虚其地”闽越国从此结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元鼎五年,馀善反,汉击之。元封元年,繇王·居股馀善以降。武帝以其阻悍,数反覆,改封居股东成侯,迁其民江淮间,遂虚其地。”

  《史记·东越列传》载,汉廷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汉书·严朱列传》云:东越余善反汉,杀二千户,被迁四万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元封元年,迁闽越民江淮间,虚其地。”

  会稽郡冶县

  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自立冶县,隶属会稽郡。今泉地属冶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后复立冶县(此时东瓯尚未析出。按《三山志》注云:“前后汉及晋以来《地理志》并无此县名。前汉志虽有治县,疑是冶字,然考之后汉志,乃是晋安,今台州临海县地也。惟晋志云:‘武帝灭之,徙其人,名为东冶。’旧唐志云:‘其逃亡者,自立为冶县’”得之。),属会稽南部都尉。”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汉属会稽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西汉为闽越王国地。句践之役,曰无诸者从诸侯灭秦,又佐汉灭楚,高祖封为闽越王。其后子孙屡相攻杀。武帝以闽越地险阻,数反覆,徙其民于江淮间,虚其地为会稽郡地,其民逃亡不迁者聚为冶县。东汉分属南部都尉地。”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其逃亡者,自立为冶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汉冶县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 “汉冶县地。”

  冶县建立之初,户口不及一万,主要集中在闽东和闽北山区,居民结构主要是闽越遗民,还有少数南下吴(汉)人。大约从这个时期开始,分散于闽中郡各地的先秦遗民,无不纷纷扫寻找安靖之处,相聚到此时已入烟稀少且又富庶的泉州一带,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开发泉州。

  当时的泉州一带,对先秦遗民来说有四点优势:

  一是政治环境理想。潮汕、兴梅一带土著因未遭迁徙,仍不时作乱,波及漳州,而泉州一带仅存失势的闽越遗民,无法形成气候,对汉人无从构成威胁。

  二是社会环境适宜。潮汕、兴梅和漳、泉,历史上均属七闽地,居民结构和社会背景相同,迁居何地都能习惯。

  三是道路早已相通。汉文帝时,南海王·叛乱,闽越王·余善出兵助汉攻打南越,兵至揭阳。由此可知当时水陆交通早已不成问题。

  四是泉州天然优势。泉州一带地理上依山傍水,既便于农耕,也便于渔牧,是休养生息的天然场所。

  会稽南部都尉侯官县

  冶县管辖范围太广,东汉·建武(25—56年)间分设东、南二部都尉,今泉州地域属会稽南部都尉侯官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光武罢都尉,后又分冶县为东、南二部都尉(按《三山志》注云:“东曰临海,南曰建安。”窃意分东瓯地为东部而治临海,分闽越地为南部而治建安,故此后东瓯不复来属,直至唐·宝应元年,一来而遂去也。),此为南部。”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建安初,始有侯官(即今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之地。《三山志》注云:“旧记谓光武以为东侯官,未见其据。”)、建安(即今建宁府)、南平(即今延平府)、汉兴(即今浦城县)等五县,其一史阙书。”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本府,汉·建安初为侯官县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

  “建武(25—56年)间,光武分冶县为东、南二部都尉,东部为临海,南部为建安。

  献帝建安初,以南部置建安、侯官、南平、汉兴等五县,其一未详。泉为侯官县地,属南部。

  按《府志》:侯官兼福、兴、泉、漳地。”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

  “建武间,分冶县为会稽、东南二部都尉。

  建安初,置侯官县,即今福、兴、泉、漳四府,龙、永二州,属会稽南部;复析侯官之北乡置南平县,即今延平府。”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东吴·孙策攻占会稽南部都尉,贺齐入闽。

  从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设立冶县到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历300多年,闽中长期安靖,与外界少有战事纷争,这不仅使住在泉州的秦(汉)人得到相对独立的发展,同时还促使不少中原和江东汉人进入闽东、闽北并与逃遁山林复出的闽越人交融。朱维斡《福建史稿》统计,东汉末福建户数已发展到10万户左右,经济、社会达一定规模。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东吴·孙权第四次进军福建,吴军号称20万,一部分吴军留下占领开发。

三国

  东汉·建安元年(196)开始,至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东吴62年中5次出兵平闽,闽中方归东吴。

  吴·景帝·永安三年(260汉·后主·景耀三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为泉州设县置治之始。东安县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和厦门市、莆田市。今德化县仍属侯官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三国·吴属建安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三国·吴置东安县,属建安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后汉属吴·建安郡地。汉·后主·景耀三年,吴析侯宫置建安郡,领九县:增东安、昭武、将乐、东平、建平,改汉与为吴兴,并旧建安、侯官、南平为九。泉为东安县地,属建安。”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三国·吴·永安三年,析侯官县,置建安郡,而以侯官属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景耀三年(吴·永安三年)以建安为建安郡,改汉兴为吴兴。增置建平(即今建阳县)、东平(未详)、将乐(即今将乐县)、昭武(即今邵武府)、东安(即今泉州府同安、南安二县地),凡领九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南安县》:“南安县,本汉·侯官县地,吴析置东安县。”

两晋

  西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地置建安、晋安两郡,俱隶扬州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南安丰州镇,属晋安郡(即今福州)。分晋安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晋安县。元康元年(291年),晋安郡改隶江州。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泉州……晋为晋安郡。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晋·太康三年,始以侯官、东安为晋安郡,俱隶扬州(吴时以丹阳郡为刺史治所,晋因之,即今应天等府地)。元康元年隶江州(初治今江西之南昌府,后移治九江府)。”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晋·太康三年,属晋安郡。”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南安县》:“晋改曰晋安,属晋安郡。”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同安县》:“同安县,本汉·侯官县地。晋·太康三年,析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省入晋安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属晋安郡(属晋安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晋改曰晋安,属晋安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晋析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晋分属晋安郡地。太康三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析县属建安者六:吴兴、东平、建阳、将乐、邵武、延平;属晋安者八:原丰、宛平、同安、侯官、罗江、晋安、温麻、新罗。晋安即今福州也,泉地属焉。”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晋·太康三年,属晋安郡。析建安,置晋安,即今福州。增置原丰等县。原丰即今闽县、长乐,怀安、福清县地。侯官即今侯官、古田、闽清、永福,福安县地。”

  时晋安县有户3800,人丁2—3万人。

  在此之前,泉州地区是朝廷鞭长莫及之处,偶有战事也都集中在闽北、闽东,东吴入闽,战火也只波及闽江周围。因此入闽移民逐渐占据了整个闽南地区,并且同化融合这一带的闽越遗民。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时晋安县人丁比太康间增加一倍。  

  【1953年,厦门大学考古系在南安县丰州镇附近石砻发现晋人食余的贝丘遗址,贝丘中尚有他们留下的瓷片,是晋人南迁的生活遗迹。(1953年厦大考古系报告,厦门大学学报.1954年第3期)

  东晋 

  东晋时,晋安郡各县的人口平均约3000人(参见清·乾隆《晋江县志·卷1·舆地志·沿革》)。  

  【1973年,泉州市场文管会发掘两个东晋士族大墓,发现“部曲将印”,说明当时士族拥有佃客和部曲。】

  晋江下游有一部分人沿晋江水溯游而上,到桃溪两岸(现永春境内)定居。1977年,晋江地区文物普查队在永春城南牛头寨发现的东晋墓砖,印有“太元十五年”(390年)字样。

南北朝

  宋、齐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晋安郡为晋平郡,南齐(479—502年)仍为晋安郡,泉州地属之。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泉州……宋、齐以后因之(晋安郡)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宋·泰始四年,改晋安为晋平(《闽中记》云:“元嘉中改为昌国郡。”考《宋书》无),寻复故。”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宋、齐因之(属晋安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宋、齐因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宋为晋平郡。泰始四年,改晋安为晋平。齐仍为晋平郡。《齐书》武帝封江陵公子懋为晋安王是也。今晋地之属晋安郡者仍然。”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南北朝·北宋属晋平郡。泰始四年改晋安为晋平,寻复晋安。”

  梁

  梁·天监(502~519年)中,析晋安郡置南安郡,郡治晋安县在今南安市丰州镇。普通六年(525年),南安郡属东扬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梁·天监中,析晋安郡地置南安郡(即今兴化、泉州、漳州等府地)。普通六年,晋安、建安、南安三郡俱属东扬州(即今浙江绍兴、金华、温州、台州及直隶徽州五府之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梁·天监中,始析晋安县为南安郡,置龙溪县属焉,治晋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南安县》:“梁为南安郡治所。”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梁·天监中,析置南安郡,治晋安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梁置南安郡,为治。”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梁分属南安郡地。天监中析晋安郡置南安郡,地兼今兴、泉、漳,其治在今南安县。”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梁·天监中,析晋安郡地置南安郡,即今兴、泉、漳等府地。侯官仍属晋安。”

  南安郡隶属东扬州,管辖现在莆田、泉州、漳州、厦门四市地。今泉州地属南安郡晋安县。当时,晋安已有大船与南海国家通航。

  陈

  陈·永定(557—559年)初,升晋安郡为闽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仍旧。光大元年(567年)又改闽州为丰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所辖。时泉州地隶南安郡。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陈·永定初,升为闽州,领三郡。天嘉六年,仍旧。光大元年(《莆阳志》作“二年”),复升为丰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陈永定初,属闽州,后属丰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陈升晋安为闽州,又改为丰州,辖南安郡。永定初,升晋安郡为闽州,领建安、南安二郡。光大元年,又改闽州为丰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降建安、南安二郡为县,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福建历史上始见“泉州”地名。南安郡撤消,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复置莆田县,属泉州,辖今泉州(除德化归属闽县外)、厦门、漳州、莆田等县市区域。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泉州(指今泉州)……自隋以来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隋县,有桃林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隋·开皇九年(丰州)改为泉州,废建安、南安二郡属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隋开皇九年,郡废,改晋安县曰南安,复析置莆田县(《元和郡县志》谓“陈废帝析南安县地,置莆田县,隋开皇十年省”,未详。),皆属泉州,(名盖始此,然其治仍在今福州。)寻复省莆田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南安县》:“隋废郡(南安郡)改县曰南安,属建安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隋平陈,郡废,属泉州;时泉州治闽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隋开皇九年,改丰州为泉州,改南安郡为县。泉州之名本此,然仍是今之福州,以建安、南安二郡为县属焉。南安仍兼今兴、泉、漳地。后复改为闽州,又仍为建安郡,析置南安县。”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原县》:“自隋·开皇而有泉州。”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隋平陈,省侯官,併入原丰,改为闽县,属泉州。开皇九年改晋安为泉州,废南安郡属焉。其地仍是今之福州。

  【除今福州曾名泉州外,更早天津市武清区也曾名泉州。史载:“武清,古为泉州。汉·泉州、雍奴二县之地。”这里说的“古为泉州”,是指汉朝以前近海边疆的羁糜散州。直到公元前106年(即西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刘彻把全国分为十三州。泉州始立为县,这是天津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建置县。

  泉州立县时,武清地域分属泉州和雍奴两县。泉州和雍奴二县均因水得名。武清县内古有“泉州渠”,故称泉州。而“雍奴”也是指水泽。《水经注》云:“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雍奴薮甚大,东极于海。”显然,当时的武清是个“水乡泽国”。那时泉州的县城在今杨村街南黄庄街的城上村。雍奴县城先在“三角◇”,即今王庆坨镇东9公里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8年)省泉州入雍奴,此后,武清全境皆属雍奴县了。县治后来又迁至今泗村店镇的旧县村。】 

   隋·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为闽州。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闽中全境之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合并为建安郡),全闽九县裁并为闽县、建安、南安、龙溪四县。南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三市地及长泰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大业初,复(泉州)为闽州。三年,改为建安郡,领闽(旧原丰县,即今福州府)建安、南安(俱见上)、龙溪(即今漳州府)四县,治闽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大业初属闽州,寻属建安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大业初属建安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隋废(南安)郡,改县,曰南安,初属泉州,后属建安郡。”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隋为南安县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大业初,改泉州复为闽州。三年,改闽州为建安郡,领闽县、建安、南安、龙溪四县。今晋江地又属昔建安之南安县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大业初,复为闽州,三年改建安郡。”

  武德五年置丰州

  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州。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唐》:“《文献通考》:武德元年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

  时改建安郡为建州,今泉州为建州南安县地。武德五年(622年),南安县析置莆田县,以南安县置丰州, 领南安、莆田二县,治南安县(今南安县丰州镇)。武德六年(623年),改建州复为泉州(治在今福州)。

  《新唐书·志31·地理5·泉州清源郡》:“南安,紧。武德五年以县置丰州,并析置莆田县。”“莆田,上。武德五年析南安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唐·武德元年,改(建安郡 )为建州。四年,移建州于建安。五年,析南安为丰州。六年,析闽县为泉州。八年,置都督府,治泉州,领泉、建、丰三州。 ”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 “唐·武德初,属建州。五年,析为丰州,领南安、莆田二县。(是时复置莆田县,疑龙溪县时亦随属。)八年,隶泉州都督府。”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南安县》:“唐·武德初属建州,五年置丰州于此。”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卷99·福建5·泉州府》:“唐·武德五年,置丰州,治南安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唐初置丰州于此(指今南安市丰州镇)。”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唐·武德元年,改建安郡为建州。今晋地又属昔建州之南安县中。后复为泉州,又分置武荣州,辖南安县,州治在县。五年,析南安县置丰州,领南安、莆田二县。六年,改建州复为泉州。”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唐析闽县,复置侯官县,属建州。武德元年,改建安为建州。六年,为泉州,析南安置丰州。”

  贞观州、县并省

  唐太宗 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10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今泉州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县地。

  《新唐书·志31·地理5·泉州清源郡》:“贞观元年,州(指 “丰州”)废,二县(莆田、龙溪)来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贞观初,废丰州,并入泉州,隶岭南道。(即今两广等处地。上既云置都督府,领三州,此又云隶岭南道,疑都督府是岁亦废。 ) ”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贞观初,州(丰州)废,并入泉州。” “贞观初,泉州即今福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南安县》:“贞观初,州(丰州)废,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贞观初,(丰州)并入泉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贞观初州(指“丰州”)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贞观九年(?应为贞观元年),省丰州,以南安、莆田二县属泉州,即福州也。”

  清·乾隆《 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贞观元年,省丰州併入泉州,即今福州。”

  圣历二年置武荣州,次年废

  圣历二年(699年),分泉州(州治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3县置武荣州,州治在南安县(今南安市丰州镇); 同时析莆田县西界置清源县(今仙游县),隶属武荣州;时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县4县。圣历三年(700年)武荣州废,属县还隶泉州(州治在今福州)。

  《旧唐书· 卷40》:“圣历二年分泉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

  《新唐书·志31·地理5·泉州清源郡 》:“泉州清源郡,上。本武荣州,圣历二年析泉州之南安、莆田、龙溪置,治南安,后治(县治)晋江。”“仙游。中。本清源(清源县),圣历二年析莆田置。”“三年州废,县还隶泉州。”

  宋末元初 • 马端临《文献通考 •卷318•舆地考4 •古扬州》“唐时……泉州四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嗣圣三年,析置漳州。十六年,又置武荣州。(俱旧丰州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嗣圣十六年,析泉州之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治南安,领县四,(析莆田,增置清源县,后改为仙游县。)寻废县,还隶泉州(此亦今福州)。十七年复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南安县》:“嗣圣十六年,为武荣州治所,州寻废,仍属泉州。十七年复属武荣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圣历二年,置武荣州,治南安。三年州废,还属泉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圣历二年,(丰州镇)为武荣州治,寻改泉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 》:“嗣圣间(684年?应为圣历二年,699年),析泉州之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圣历二年(?应为圣历三年,700年)省。”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 》:“嗣圣十六年(?见上),析泉州置武荣州。”

  久视元年复置武荣州

  久视元年(700年)复置武荣州,州治南安丰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四县。

  《新唐书·志31·地理5·泉州清源郡》:“久视元年复置(武荣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久视元年复置(武荣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久视元年复置(武荣州)。”

  景云二年武荣州改称泉州,泉州建制自此始

  景云二年(711年),故泉州(治所在今福州)改为闽州;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4县。泉州建制自此始,今后凡称泉州,即指今之泉州。

  《旧唐书·卷40》:“景云二年,(武荣州)改为泉州。”

  《新唐书·志31·地理5·泉州清源郡》:“景云二年更名(泉州)。土贡:绵、丝、蕉、葛。户二万三千八百六,口十六万二百九十五。……县四。”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泉州……唐·神龙(705—706年)以后始移置泉州于此。”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景云二年,改泉州为闽州都督府,又改武荣州为泉州,并建、漳、潮(潮即今广东潮州府)五州属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 “景云二年,改为泉州(今之泉州始此 ),属闽州都督府。”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南安县》:“景云二年属泉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景云二年,改为泉州,改故泉州为闽州,而以武荣州为泉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景云二年,改旧泉州为闽州,以武荣州为泉州,属闽州都督府。自此以后,始为今之泉州矣。而晋江地犹在南安县中。”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原县》:“自唐 ·景云二年,而泉州始不兼统福州,而专为泉州。”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景云二年,改泉州为闽州,复改武荣州为泉州,是为今之泉州。”

  泉州州治移到丰州东南5公里,即今泉州市区。在北隅(今中山公园一带)依云榭筑州衙(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州衙一直在此),并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开元六年析置晋江县

  开元六年(718年),或载开元八年(720年),析南安县东南15个里置晋江县,兼今惠安地。泉州州治与晋江县县治同地。时泉州领县5:晋江县、南安县、莆田县、龙溪县、清源县(今仙游县),兼有今兴化、漳州地。

  【按:据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1·秩官志·文职》:“唐分天下县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

  唐·宰相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载:“晋江县,上,郭下。开元六年,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置,在晋江之北,因名。”

  《新唐书·地理志》延续这个说法:“开元六年,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置晋江县,在晋江之北,故名。”

  《新唐书·志31·地理5·泉州清源郡》:“晋江,上。开元六年析南安置。”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晋江:唐县,有泉山、晋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晋江县,附郭,本晋·晋安县地,属晋安郡,随省入南安县,属建安郡。唐·开元八年,析置晋江县为泉州治所,属泉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开元中,州(指“泉州”)治晋江,县属焉。后因之。”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开元中,始治晋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唐·开元八年,始析置晋江县,为泉州治。”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唐·晋江县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

  “开元六年(《通志》、《闽书》作“八年”) ,析南安东南地,置晋江县,泉州徙治焉,领五县。晋江县之建始此。

  隆庆《府志》云:刺史 冯仁智 以州治无县,故请置。以其地临晋江,故取为名。

  按:州领晋江、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五县,则兼有今兴化、漳州地,而晋江亦兼今惠安地。 ”

  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为福州都督府,泉州即隶属于福州都督府。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开元十三年,(闽州都督府)改为福州都督府 ……二十一年,置经略使。二十二年以漳、潮归岭南,领福、泉、建、汀四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 “开元八年,领县五,(析南安地置晋江)治晋江。十三年,属福州都督府。 ”

  至开元廿八年( 740 年) , 泉州城周20里,开南北两门,北曰泉山,南曰镇南。

  开元间(713—741年):乾隆《泉州府志·卷18》“泉州开元中户三万七千五十四。”按天宝年间一户6.73人计算,人口约合240950 人左右。南安、莆田、晋江并为上县。

  开元廿九年割龙溪属漳州

  开元廿九年(741年),割龙溪县属漳州。泉州辖晋江、南安、莆田、清源(今仙游县)4县。

  《旧唐书·卷40》:“开元二十九年,割龙溪属漳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 (开元)二十九年,领县四。(析龙溪属漳州。)”

  《新唐书·志31·地理5·泉州清源郡》:(晋江县治)北一里有晋江。开元二十九年,别驾赵颐贞凿沟通舟楫至城下。”

  天宝元年改泉州为清源郡

  天宝元年(742年),复改州为郡。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唐》:“《文献通考》……天宝元年复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

  时泉州易名清源郡。

  宋末元初•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泉州……或为清源郡,属江南道,领县四:晋江、南安、莆田、仙游。”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天宝初,曰清源郡。”

  同时,清源县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为仙游县。《新唐书·志31·地理5·泉州清源郡》:“仙游。中。本清源……天宝元年更名。”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天宝元年,属长乐郡,复改为清源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天宝元年,改泉州为清源郡。清源县改为仙游县。”

  清源郡属江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晋江4县。时属中等郡,人口160295人。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8》《旧唐书》载:“泉州,中……天宝领县四,户二万三千八百九十五。”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0·食货·户口·泉州府》:“唐,户二万三千八百有六,口十六万二百九十五。”

  乾元元年复名泉州

  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名泉州,仍领南安、莆田、仙游、晋江4县。上元元年(760年),福州都督府升节度使,泉州属福州节度使节度。大历六年(771年)罢福州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泉州属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乾元元年, (经略使)改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复为福州都督府。上元元年,升节度使,领福、泉、建、汀、漳、潮六州。大历六年,罢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以潮州归岭南。”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 “乾元元年,仍为泉州。上元元年,属福州节度。大历六年,隶福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乾元初,复曰泉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乾元元年,改清源郡复为泉州。”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8》:“户三万三千八百有奇”,人口约合266000人左右。

  大历年间(766~779年):泉州商贸繁荣,外商聚集。·包何《送使君之泉州》:“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薛能咏泉州诗:“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

  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楼。翌年欧阳詹作《北楼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席相欧阳詹》)

  贞元十九年置大同场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 县西南 4 乡置大同场(后升级为 同安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同安县》:“隋为南安县地。唐·贞元十九年,析南安四乡,置大同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唐为南安县地。贞观十九年置大同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既又析南安之西南四乡置大同场,为今同安地。”

  贞元中置归德场

  德化县辖地建县前分属尤溪县和永泰县。贞元(785—804年)中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地),隶属永泰县,辖今浔中、三班、盖德、霞碧、雪峰、南埕、水口一带,场址设在今德化县治。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德化县,本唐长乐郡永泰县地(原注:长乐郡,即今福州;永泰县,即今永福。)。贞元中析其归义乡为归德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本唐·福州永泰县地。贞元中析置归德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由是,析侯官、尤溪二县各一乡置永泰县。又析永泰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为今德化地。”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开元十三年,改闽州为福州。开元二十二年,经略使唐修忠招谕南平山洞酋长高伏来归。二十九年,开拓置尤溪县,属福州;后属延平府。天宝元年,改福州为长乐郡。永泰二年,析侯官、尤溪地各一乡,置永泰县。安崇宁九年,改为永泰县为永福县。贞元中,析永泰之归义乡置归德场。”

  贞元廿年在泉州设万安监,在浯洲岛设牧马区属之

  唐·贞元廿年(804年)七月,因福建观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设万安监(址在万安渡,即今惠安县洛阳), 浯洲岛(今金门县)设牧马区属之。有陈渊率12姓氏前往浯洲岛牧马区牧马,耕稼渔盐开始兴起,人口日益蕃衍。

  泉州由中州升为上州

  据《唐会要·卷70》载,元和六年(811年)泉州由中州升为“上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唐》:“《唐书·地理志》:泉州,上郡。”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8》引唐·宰相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载:“泉州,清源。上,户三万五千五百七十一,乡三十四。”估计人口二十四万。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唐》:

  “《百官志》:

  上州刺史一人,掌宣德化,岁巡属县,观风俗,录囚,恤鳏寡。

  别驾:武德元年(618年)改长史为别驾,主贰州事。

  长史、司马各一人,录事参军事一人,录事二人,司功参军事一人,司仓参军事一人,司户参军事二人,司田参军事一人,司兵参军事一人,司法参军事二人,司士参军事一人,参军事四人,布令一人,市丞一人,文学一人,助教一人,医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

  在这段时间,大和(827—835年)年间,泉州刺史赵棨增开泉州仁风门、素景东西两门,合四门,北城墙建有立候楼;又辟东街、西街通东西两门。

  会昌四年(844年),阿拉伯人伊本·考尔大贝著《道程及郡国志》云,中国有四大海港,即交州、广州、泉州、扬州。

  长庆二年析置桃林场

  长庆二年(822年),析南安县西北两乡置桃林场(即今永春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永春县,本隋·南安县之桃林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本南安县地。唐·长庆二年,析为桃林场。”

  清·乾隆间二次修《永春州志》:“隋·开皇九年(589年) ,南安郡废,改晋安县为南安,以西北二乡置桃林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既又……析南安之西北二乡置桃林场,为今永春地。”

  按:关于划南安县西北二乡设置桃林场的时间,记载不一,有3种说法:

  ①《太平寰宇纪》和《读史方舆纪要》均以桃林场置于唐·长庆二年(822年),清·道光《晋江县志 》沿用此说。

  ②现存永春旧《县志》均据明《一统志》、《八闽通志》认为桃林场置于隋。

  ③明·万历《泉州府志》和清·康熙《南安县志》则称桃林场置于唐·宝历(825—827年)间。

  大中十一年设嘉禾里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在大同场设嘉禾里(今厦门岛)。

  咸通五年置小溪场

  咸通元年 (860年) , 泉州刺史 崔戳 向 朝廷奏请 析南安县西界两乡设置 小溪场 (即今安溪县),直到 咸通五年( 864年) 才获批准。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安溪县,本隋·南安县地。唐·咸通中析置小溪场。”

  明·嘉靖《安溪县志·地舆类·建置》:“安溪县在泉州府西一百五十里,本隋南安地。唐·咸通五年析西二乡置小溪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唐·南安县地,咸通五年置小溪场。”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原县》:“自唐·咸通而始析南安县地为小溪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 》:“既又…… 析南安之西二乡置小溪场,为今安溪地。”

  乾符三年析置武德场

  唐·乾符三年(876年),析南安县武德乡置武德场(今长泰县)。

  乾宁四年以泉州隶威武军

  光启二年(886年),王潮为泉州刺史,任内兴筑泉州子城,周三里又百六十步,辟东行春门、西肃清门、南崇阳门、北泉山门。另据 乾隆《泉州府志·卷11》:“子城在罗城内,相传唐·天祐三年(906年),节度使王审知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

  大顺(890~891年)年间,小溪场(今安溪县)长官廖俨招集流民,开发蓝溪沿岸。

  景福二年(893年),王审知居福州,提倡节俭,减轻赋役,与民休息,境内安宁。

  乾宁三年(896年),朝廷在福州置威武军,以王潮为节度使,泉州隶焉。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其后王潮据有此土,至乾宁三年,升为威武军,以为节度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 “光启二年,为王潮所据。乾宁三年,属威武军。”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 》:

  “乾宁四年,以泉州属威武军。

  先是,光启二年,光州人王潮略地至泉,克之,福建观察使陈岩为泉州刺史。景福元年,克福州。

  卒,乾宁四年,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授审知节度使,泉州属焉。”

五代·闽国

  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封闽王;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继位,自称“大闽国”。泉州为闽国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泉州……闽·氏置同安、清溪、永春、德化、长泰五县。”(按:此条有误,闽国只增置同安、永春2县,另3县为南唐时所置。见下文。)

  泉州为闽国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封审知为闽王。贞明六年(920年),升为大都督府。天成元年(928年)审知延翰伪建大闽国,唐·长兴四年(闽国•龙启元年,933年)僭号改元。晋 ·天福八年(943年)王延政 僭号于建州,国号殷,开运二年(945年)复称闽王,以福州为东都,领福、泉、建、汀、漳、镛(即今将乐县)、镡(即今延平府)七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 “后遂属闽。”

  《舆地纪胜·卷134》曰:“梁封王审知为闽王,漳、泉并属焉。”

  清初 ·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卷99·福建5·泉州府》:“五代时,属于闽。”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先是,梁·开平三年,封审知为闽王。审知卒,次子延钧弑其兄延翰自立,因僭称帝国,号闽。后晋·开运元年(944年),闽将朱文进弑闽王延曦,据其位,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州将留从効黄绍颇,奉审知继勋为泉州刺史。”(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留从効王继勋》)

  大同场升为同安县

  后唐·天成四年(929年,时闽国仍袭天成四年年号),大同场升为同安县。

  宋末元初•马端临 《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同安:闽县,有东西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五代·唐·天成四年,(大同场)复为同安县,属泉州。”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同安县》“五代·唐·天成四年,闽置同安县,属泉州。”

  《十国春秋•卷112•十国地理表》“同安,旧为大同场,闽·龙启(933—934年)初升为县。”(本条时间有误)

  闽·龙启元年桃林场升为桃源县,闽·通文三年改名永春县

  闽·龙启元年(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国升南安县桃林场为桃源县,隶属泉州。闽·通文三年(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以境内“四时多燠”、“山之草木四时不变”,永如春天,改名永春县。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 318 •舆地考4•古扬州》“永春:闽·桃源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

  “五代时,闽置桃源县。

  唐·长兴(930—933年)初改为永春县,属泉州。”(此条改为永春县时间有误)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五代·唐·长兴四年,闽置桃源县。

  晋·天福初,闽又改为永春县,仍属泉州。”

  《十国春秋•卷112•十国地理表》:“永春,旧为桃林场,龙启元年改为□县,一曰桃源县,通文时改永春。”

  至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永春知县林滂始移建县署于大鹏山南,即今永春县府所在地。

五代·南唐

  南唐·保大七年升泉州为清源军

  闽·王延政天德三年(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大闽国”被南唐所灭,南唐和吴越分割福州与建州;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据莆田以南的泉、漳二州,为泉南二州观察使。开运三年(946年),一说汉·乾祐二年(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南唐主·李璟升泉州为清源军,以留从效为节度使。后南唐又封留从效为晋江王,镇守泉州。留从效卒,陈洪进继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陈洪进》)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泉州……南唐为清源军节度。”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未几,(闽国)为南唐所灭。而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据泉、漳二州,南唐遂升泉州为清源军,以从效为节度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晋·开运二年,南唐灭闽,取其地,既而 留从效 据之。汉·乾祐二年,南唐升为清源军。”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后属于南唐。石重贵晋·开运二年,南唐得泉州地;三年,南唐置清源节度使,以授留从效。”

  清•乾隆《福建通志•卷2•建置沿革•泉州府》“晋·开运二年,南唐灭闽,取其地。既而留从効据之。乾佑二年,南唐升为清源军。从効卒,复为陈洪进所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晋·开运二年,伪闽以福州为东都,领福、泉、建、汀、漳、镛、鐔七州,未几为南唐所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 》:(闽·天德)四年,南唐李璟乘乱灭闽,从效继勋送金陵,自领泉漳留后。五代·后晋·开运四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领九县。”【此条时间有误:①李璟灭闽,应是闽·恭懿王·王廷政天德三年乙巳(945年),即后晋·开运二年。②五代·后晋·出帝·石重贵“开运”只有三年(944—946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应为开运三年(946年)。】

  升武安场为长泰县,属清源军

  南唐·保大元年(943年),武安场升为县,改名长泰县,属清源军。

  《十国春秋•卷112•十国地理表》:“长泰,唐·乾符三年(876年)邑长张思始置武德场,以便输纳。文德元年(888年)改为武胜,寻改武安。南唐升为长泰县。一云闽·永隆五年置,非。”

  后唐·长兴二年升长乐府永泰县归德场为德化县,南唐•保大年划属清源军

  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升长乐府(今福州)永泰县归德场为德化县(或作“归德县”),寓“以德化民”之意;下辖归德、永宁、集贤3乡。闽国·天德三年(945年)属闽国东都(今福州)。

  南唐•保大七年(后汉• 乾祐二年,949年),德化县划属清源军,同年析尤溪县南部的常平、进城2乡归德化县,辖区增为5个乡。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考4•古扬州》“德化:闽县,有赤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五代·唐·长兴二年,闽立(归德场)为德化县,属长乐府。汉·乾祐二年,南唐改隶清源军,割今延平、尤溪县之常平、进城二乡以益之。”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

  “五代·唐·长兴二年,闽升为德化县,属长乐府。

  汉·乾祐二年,南唐改隶清源军,又割尤溪县二乡益之。”

  《十国春秋•卷 112 •十国地理表》:“德化,旧为归德场;长兴三年,闽·惠宗立为归德县,属长乐府。南唐•保大七年属清源军,割尤溪之常平、进平二县益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2·沿革志》:“五代·唐·长兴四年,伪闽·王延钧升长乐郡为长乐府,升归德场为德化县。汉·乾祐元年,南唐改镡州为剑州。二年,升泉州为清源军。析尤溪归剑州。割尤溪之常平、进城二乡益德化,归清源军。 ”

  南唐·保大十三年小溪场为清溪县

  南唐 ·保大十三年(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新任小溪场长官詹敦仁鉴于“小溪场,西距漳、汀,东濒溟海,乃泉一镇守也,地广二百余里,三峰玉峙,一水环回。所产有桑麻谷粟、獐麋禽食,民乐耕蚕,冶有银铁,税有竹木之征,隐有山溪之固,两营之兵额管二千余人,每岁之给,经费六万余贯。地实富饶,岂不足以置县欤?”遂上书向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请准,以小溪场并增割南安近地置清溪县(今安溪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留从效》)

  詹敦仁即被任为清溪县首任县令,并以小溪场场址(今安溪县政府所在地)“三峰玉峙,一水环回,黄龙内顾以骧腾,朱凤后翔而飞翥”的形胜,选为县治。十月下旬,动工兴建县衙、仪门、吏舍,翌年十月落成;冬,詹敦仁作律诗《督役筑县廨悯劳而作》一首,为安溪现存的最早的文学作品。

  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 318 •舆地考4•古扬州》“清溪:闽县,有庐山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五代·周·显德二年,南唐始立(小溪场)为清溪县,属泉州。”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五代·周·显德二年,南唐置清溪县,属泉州。”

  明·嘉靖《安溪县志·地舆类·建置》:“五代·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南唐使詹敦仁监场(小溪场)事,以‘地沃人稠,溪通舟楫,可置县’请于清源节度使留从效,从之,遂置县治。”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

  “五代·周·显德二年南唐置清溪县,属泉州。”

  “清溪城,即今县,故小溪场也。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詹敦仁监场事,请于清源节度留从效曰:‘小溪西距漳汀,东滨溟海,地广二百余里。三峰玉峙,一水环通。黄龙内顾以腾骧,朱凤后翔而飞翥。土之所宜,桑麻谷粟。地之所产,獐麂禽鱼。民乐耕蚕。冶有银铁,税有竹林之征,险有溪山之固。地实富饶,足以置县。’从之,名县曰清溪。”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原县》:“自五代·周·显德二年而南唐始以小溪场为清溪县。”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县》:“县,在蓝溪之阴,凤山之阳,于唐为小溪场。至詹敦仁为场长,请县之,名曰‘清溪’。敦仁有《新建县记》,别见。”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其山峻,其水洌,澄泓凝碧,厥名‘清溪’。”“清溪山峻而水洌,其水至武荣 (今南安丰州)与他水汇,独莹然如碧,故得名清。”

  《十国春秋•卷112•十国地理表》“清溪,南唐·保大十三年使詹敦仁监小溪场事,以小溪可置县,请于清源节度使留从效,遂置县,曰‘清溪’,以县治前溪水环绕也。《文献通考》以为氏置,误。”

  清溪县时分4乡16里,户3000余。

  南唐清源军领九县地

  终南唐,清源军(泉州)领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长泰9县地。

  明·黄仲昭 《八闽通志·卷1·地理·建置沿革·泉州府》:“五代时,仍领南安、莆田、仙游、晋江四县,渐增置同安(五代·唐以唐大同场置)、德化(闽析唐永泰县归化场置)、永春(闽以桃林场置桃源县,后唐长兴初改永春)、清溪(南唐以小溪场置)、长泰(南唐以武安场置)凡九县。”

  清•乾隆《福建通志•卷2•建置沿革•泉州府》“五代时增置同安,五代·唐以唐·大同场置;德化,闽以唐·归德场置;永春,闽以隋·桃林场置桃源县,后改永春;清溪,南唐以唐•小溪场置;长泰,南唐以唐•武安场置;凡县九。”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建置沿革》“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以小溪场置清溪县,武安场置长泰县,时领县九: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长泰。”

  《十国春秋•卷 112 •十国地理表》“泉州,领县九,后入南唐。”所列9县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