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岁时记(一)

  春节正月初一,过年,元日,元旦。
     ——过年。
     ——开正(开门爆竹。恭祀“天公”、祖先。)
     ——贺正。
     ——压岁钱。
     ——团拜。
     ——传柑遗意。
     ——吃“长寿菜”。
     ——武阵。
     ——禁忌。

     ——谚。
  女儿女婿日正月初二。
  迎灶君(接神。正月初四。)
  做大岁正月初五,吃大顿,无头节。
  众人生人日,正月初七。
     ——由来。
     ——泉俗。

  五谷生:正月初八。
  天公生:正月初九。
     ——天诞日。
     ——敬天公。

     ——做天香。
     ——南安英都拔拔灯(拔灯,串灯。源起。程式。)。
     ——晋江永和山前火把节。

  立春
     ——民间接春(家设香案,爆竹接春,贴春胜。陈百戏。)
     ——官府迎春仪式
      [泉州府和晋江县“鞭春”仪式(始于唐、宋。明至清初在东郊“仁风亭”成礼。清·康熙五十六年后移至津头埔“迎春亭”。“迎春”祭礼和“鞭春牛”仪式。清中期迎春仪式日渐世俗化。清末迎春习俗淡化消亡。)。
      南安县“鞭春礼”。
      安溪县“鞭春”仪式。
      明·惠安知县叶春及的记述。德化县“迎春”仪式。
      附一:芒神(太岁)。
      附二:土牛。]

     ——谚。

春节

  正月初一。

  常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肃宗2帝时一度称“载”。

  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正月初一也称“正旦”。“正旦”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亦称“三朝”。

  过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
民谣云:“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 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 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 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 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 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从正月初一至初四,人们欢度春节。初五,百业经营,俗称“初五隔开,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日”

  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即子正之时,零点),迎来了新的一年。

  开门爆竹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家家户户开门第1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即“开门爆竹,迎春纳祥”,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俗称“开正”

  爆竹原指爆裂竹子的声响,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说:西方深山有人长尺余,凡病寒热称犯“山犭柔”,即取竹置炭火中,使其发响惊走“山犭柔”,其寒热病也好了,所以又称焯竹。《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李田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爆仗”,亦称“炮仗”、“鞭炮”,代替了最原始的爆竹,但民间还习以“爆竹”称之。

  明·黎谆诗曰:“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灭。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恭祀“天公”、祖先

  在子正之时开门的同时,人们随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3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元日:鸡初鸣,内外咸起,贴门帖及春胜,设茶果以献先祖,拜祠堂及尊长,戚友相过贺。日午,复献馔于先祖,明日乃撤;亦有晚即撤者。”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元旦鸡初鸣,男女盛服,谒堂拜祖先及所祀之神,爆竹焚楮。”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元日》:“元日,鸡初鸣,内外咸起,爇(“爇”:烧)香炬,设茶果,陈酒馔,以祀其先祖,拜祠堂及尊长。”

  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

  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贺年”,即拜年之意。

  ·乾隆《德化县志·3·疆域志·风俗(附)(元旦)质明驰贺亲邻。”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元日》:“宗族、亲戚、邻里相过贺,谓之‘贺年’。”

  古例“贺正”有讲究,一般是初一到亲戚家“贺正”,初二向朋友、邻里“贺正”,初三“贺正”已属不敬。故俗语说:“初一亲,初二邻,初三‘唵阐神’(“唵阐神”:泉语,冒失、自大之意)。”如今,“贺正”则一直延续到元宵。

  过年前事先备好蜜饯和糖果,有客上门拜年,即要奉上,或喝甜茶、咖啡,并说“请甜”“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为古“奉茶”之意。

  古“奉茶”,即于初一凌晨,父母叫家里的小辈捧着准备好的茶和甜点,去给家里的长辈以及附近的邻居拜年、敬茶和甜点,还要边说“恭喜发财”、“新春快乐”之类祝词。在闽南,吃特定的甜点还有特殊的寓意,象“吃甜,愈来愈后生”、“吃枣,你好我也好”等等,这些话用闽南语说来朗朗上口。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先辈于贺年时,皆衣冠往拜。今则请人持名片叩门往贺矣。

  许徵甫 祖芳刺桐城新年词:‘忙杀司阍勤接应,不教名刺顿生毛。’

  黄喈南春联句:‘时节承平春正月,吉祥语在两行中。’

  又新年词:‘书窗亦藉承平福,开写春联试彩毫。’”

  女儿回娘家“贺正”,是在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偕同女婿、儿女携礼回娘家,娘家备丰盛午餐接待。
德化俗,上门拜年,客人先在主人门外放鞭炮,主人送客也回敬鞭炮。鞭炮纸屑遍地,但春节期间不能扫除,一怕“扫掉财气”,二鞭炮纸屑愈堆愈厚,显示主人阔气、客人多。德化自正月初五后,大多开始忙于各自生计农活,俗称“断五”,除了远方亲朋,很少再串门拜年。

  新年到丧家贺岁,不能循例道“恭喜”,误言则为大忌。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分给未成年的晚辈(一般指未婚者)。这一“红包”,即压岁钱。“岁”“祟”谐音,压岁钱即“压祟钱”,避免恶鬼妖魔或“年”的伤害,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晚辈,祈求保一岁平安。

  压岁钱不在于钱多少,它以红纸包裹,主要意义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压岁钱,是不礼貌的。

  古代的钱是铜钱。清·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写到:“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团拜

  泉州早在宋代就有团拜的习俗,只是后来废止了。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宋《郡志》: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郡守两司率僚属会焉。旧于贡闱(“贡闱”:科举考试的地方),后于承天寺,至淳祐(1241~1252年)间乃即泮宫。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齿长”:年纪大)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今此礼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承天寺》、《泉州学校·泉州府文庙、泉州贡院》)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元日》:“宋《郡志》: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祐间乃即泮宫。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今此礼废。”

  在明代,泉州郡城“元妙观”(天公观)尚有正月初一“拜牌”旧习,本州府官员齐到“元妙观”三清殿行祝厘之仪,然后各自回家换盛服交往新岁,吃朋友酒席。其实,这是将拜“天公”和礼节性的“团拜”相结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元妙观》)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京师又开始流行团拜。清·艺兰主《侧帽余谭》载:“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饮。”泉州应该也恢复起来。

  传柑遗意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

  “是日,人家皆以柑祭神及先,至元宵乃撤。

  (〖夹注〗按此即传柑遗意。《岁时记》:上元以柑相遗,谓之传柑。)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元日》:

  “是日,人家皆以柑祭神及先,至元宵乃撤。

  按:此即传柑遗意。《岁时记》:上元以柑相遗,谓之‘传柑’。”

  在正月初一敬祀天公和祖先时,需有红柑或红橘、柿饼。同时,家家户户总喜欢把柑橘放在过年米上,客厅还摆一盆长满小橘子的橘树;待客的甜盘中,也有红柑或红橘、柿饼。这是取大吉大利的意思,是古传柑遗意。
究其来源,可从《熙朝乐事》看出:“正月朔日,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橘承之,谓之百事大吉。”《明皇杂录》“唐·上元夜,宫人以黄罗包柑遗近臣,谓之传柑宴。”可见吃柑橘图吉利在唐代早就成为礼仪。至宋代,温州人即搬橘树人室,故宋·叶适有诗云:“蜜满房中金作皮,人家短日挂疏篱。判霜剪露装船去,不唱杨枝唱橘枝。”

  吃“长寿菜”

  在德化农村,正月初一早餐是甜汤圆、甜米粥,多素菜,吃“蒸岁饭”、“长命菜”

  所谓“长命菜”,亦称“长寿菜”,即将整棵的芥菜或菠菜放在水里煮,然后掰成几块(不能切断),再拿去蘸油。“长寿菜”先敬神灵,然后家人再吃,寓意食足寿长。

  武阵

  在安溪、漳平和永春交界处的桃舟乡,南少林武术大展示的武阵是每年正月初一最重要的民间活动。

  初一早晨,当地以姓为主的村民,都要打出龙凤旗,抬出八仙轿,吹起唢呐敲响锣鼓,浩浩荡荡游街串巷。游行队伍中,一定要有一支24人以上的带刀枪、持棍棒的武术队伍,不时在游行途中进行一番武术表演,最后在南少林遗址前进行一场大比武。如果天气好,这项活动将进行到中午,游行队伍则要走出10多公里的路程。沿途围观的群众,在家门口摆上各种菜蔬,点起清香,与游行队伍遥相呼应,偏僻山乡热闹非凡。

  清朝年间,泉州南少林寺被官家围歼,不少南少林武僧(据称24人)为逃避迫害远逃隐居在偏僻的桃舟乡,其中一些武僧还俗娶妻生子,繁衍后代,目前姓村民即是南少林武僧的后裔。他们把南少林武术当作珍贵的“祖先遗产”世代传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少林寺》)

  由于桃舟乡是偏僻山村,加上当年官家“围剿南少林”恐怖手段的限制,乡人聚会不易,便在每年正月初一的民间祭祀活动中加进了“武术展示”,以纪念南少林。久之,武术活动取代了新年的其他民间欢庆活动,成为当地过年的特色习俗之一。

  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搜神记》:商人瓯明,过清草湖,湖神邀归,问所需。有一人私语曰:君但求如愿,不必余物。依言。湖君许之,乃呼如愿出,一少婢也。至家数年,遂大富。后岁旦,如愿起晏,鞭之。如愿走入粪帚中不见,家渐贫。故今岁旦,粪帚不出户,恐如愿在其中也。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以钱贯击杖脚,迴以投粪帚,上云今如愿。

  泉俗则于除夜扫室中,污秽积户侧,不敢拼于外,曰求如愿;元日亦然。”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以前烧柴火或煤炭,忌到邻居家灶膛或煤炉中引火,否则邻居会说“旺气”被你引走了。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谚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元日喜晴、天阴、东北风,主大熟。”

女儿女婿日

   正月初二,泉州民俗称之为“女儿女婿日”

  这一天清早,女儿、女婿和外甥,穿着盛装,随带鸡、猪脚、面线、猪肚、糕粿和糖果饼干等,一起来到外公、外婆家。女婿带领一家人来给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礼数之重与为老丈人祝寿差不多。

  岳家设宴款待,岳父同众女婿以及自己的儿子一桌,岳母同众女儿、儿媳围成一桌,而众多表兄弟姐妹围成一至几桌,大团圆欢宴。

迎灶君

  农历十二月廿四(或廿三日)灶君上天述职,正月初四回来,家家户户于该日“迎灶君”复位,称“接神”,如送之礼,意求灶君保平安添福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岁时记·祭灶》)

  ·乾隆《德化县志·3疆域志·风俗(附)(元旦)越四日,陈设酒肴俟神降,谓之接神。”

  民国《南安县志·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二十四日祀灶》:

  (十二月)二十四日祀灶,或二十三日,俗谓灶神于是夜以一家善恶奏于天也……

  至正月四日,乃迎而复之,如送之礼。”

  旧俗“送神”均在下午举行,“接神”则在初四清早即要举行,即“晏送神,早接神”,其意在于要把神早早接回,让神佑护的时间尽量多延长。

  “接神”的礼品与“送神”时略同,也是三牲果合、金香烛炮,先焚香迎接神社氏下降,斟酒祭献之后,再鸣炮烧金,以示欢迎。并祈求诸神佑护合家大小,一年平安如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腊月念四日多有风,正月初四日多有雨,俗名‘送神风、迎神雨’。”

做大岁

  正月初五“做大岁”之俗,流传于惠安县东部的崇武、泉港区(以前称“惠北”)的山腰,后龙、南埔、界山等地,以及介于惠东、惠北之间的辋川村,及其北邻的莆田地区。其称呼各地叫法不一,或曰“过大年”、“吃大顿”、“无头节”

  其俗称“初五比初一还大”,除“吃大顿”外,春联也与他处略异,红色春联上多加一道醒目的白纸条,称“白眉红联”,有的染坊还特地制作“白眉红纸”供写春联之用。

  其由来有两说:

  一是“补岁”说。明·嘉靖年间某年十二月过半,倭寇偷袭莆田仙游、枫亭地区,同时波及惠安、泉港沿海一带。倭寇杀人无数,为躲避血光之灾,民众大多外出逃难,直到戚继光带兵到仙游打退倭寇,百姓才得以在初四、初五回家过年。由于初一那天没有好好过节,人们就在初五时补过春节。为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红色春联上多贴了一道白纸条。

  一是“抗清”说。“白眉红联”风俗源清初,当地群众以此表达对清朝政府强行要求民众剃发的无声抗议。

众人生(人日)

   旧俗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众人的生日,俗称“众人生”

  由来

  “人日”之俗,最少有二千年历史。汉·东方朔《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道家解释:“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

  清·陈德商《温陵岁时记》《魏书·自序》云:“帝宴百官,问何故名人日?皆莫能对。收对曰,晋·议郎董勋答问,称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隋·卢思道《人日思归》也称春节(入春)后七日为人日,诗曰:“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泉俗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人日,《闽书》:泉人以是日取菜粿七样作羹,名七宝羹。(〖夹注〗《(荆楚)岁时记》: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亦有熟煮面线,合家团食,若寿日。俗以是日为人生日云。”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人日》:

  “人日。

  《闽书》:泉人以是日取菜果七样作羹,名‘七宝羹’。

  《岁时记》: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士人或吟诗相赠,此即杜子美‘人日题诗寄草堂’之遗意也。”

  这一天的清早,家庭主妇要比平日更早起床,为全家老小煮一锅美味可口的面线,掺入春节期间早已准备的肉丸子、炸排骨、鱼丸、香菇、虾米等佐料。而晋江还有一种和其他地区不同的做法,即在上述面线中加入几块甜煎粿。

  备好线面以后,主妇又得准备一些煮熟剥壳的鸡蛋和鸭蛋,每人两个,因传统风俗是“一鸡一鸭,吃到一百(岁)。其风俗有如做生日吃鸡、鸭蛋一样,其差别只是一人生日和众人生日而已。

五谷生

  正月初八为“五谷生日”,俗称“五谷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俗自元日顺数至八日止: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若其日天色晴明,则所属之物蕃育,否则灾。”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俗自元日顺数至八日止,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若其日天色晴明,则所属之物必蕃,否则灾。”

天公生

  天诞日

  “天公”即道教中的玉皇大帝,是天庭、人间、地府“三界”的最高统治者。正月初九即天诞日玉皇大帝神诞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蠡海集》云:玉皇生于正月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

  但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天公不再指单纯意义上道教的神,有人说“天公”释迦牟尼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初九日:《闽书》:泉人谓是日为天诞。(〖夹注〗《玉皇本行经》:玉皇以是日度世。按:干宝《搜神记》:玉皇乃外国王子之成佛者,具有父母姓名,今即以为天;误矣。)”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初九日》:“初九日,《闽书》:南人谓是日为‘天诞’。《玉皇本行经》:‘玉皇以是日度世。’”

  实际上,天公崇拜源自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天地、神灵的敬畏,在长期流传演变中,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天诞日有雨,凡遇神诞之日多有雨。”

  敬天公

  正月初九,泉州民间普遍“敬天公”

  初八即开始筹备。

  一是准备供品。炊糕做粿,准备“三牲”主牲是大猪头,次牲是五斤重的大猪脚,边牲是鸡或鸭;如再加上鱼、鱿鱼干或目鱼干,即为“五牲”“三牲”、“五牲”都要整个或整头完整的,煮熟后放在一个大长方形的木盘或圆形大瓷盘中。供品除“三牲”、“五牲”外,还有五果、六斋、“搭饭”清茶、香花、酒瓶、酒杯。

  二是架“天公坛”。初八晚上,在大门口或大厅的天井口,视供品多少,将1张或数张八仙桌架在长板凳上,系上红布,作为“天公坛”。坛上靠后摆放“天公纸”纸扎的高大“天公庙”,代表天公神位,供品全部摆上神位前。神位前还摆上1个红桔灯,上写“心”字,俗称天公灯,表“一心诚敬天上至尊”之意。

  从子时起,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点亮“天公灯”

  初九凌晨或天快亮时,一般在清晨五点,在“天公坛”点燃1对大红烛,上香之后,长辈领着合家大小在坛前跪拜,烧折成特大号的“天公金纸”,燃放鞭炮,叩谢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顺舒的浩荡天恩,祈愿来年天公赐福,风调雨顺,并许愿日后隆重酬谢。

  礼仪结束,移去供品,将三炷香插在“天公灯”上。独晋江安海,又将“三牲”、果合移往龙山寺天坛及各铺境“境主公”天坛行香叩拜。

  个别地区,“敬天公”仪礼则安排在正月初一凌晨提前进行。

  做天香

  即设天香清醮。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初九日……道观多报赛(“报赛”:谢神祭典),近则里巷有之,乡村之间无定日,谓之天香。”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初九日》:“道观多报赛。人家各设香案、牲醴、菜馔、金帛,斋戒虔诚,以庆上帝圣诞。或敬献无定日,谓之‘天香’。”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是日元妙观最为热闹。初八、初九、初十三日,观之董事,即遍观中悬灯结彩,早夜奏乐演戏。清晨迄暮,男女老幼,持办香陈八珍,叩拜阶前者踵相接。晚于观门外仿燔柴而祭意,斫柏木六、七寸长,造作塔形,投火于尖处焚之,光灼宵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元妙观》)

  正月,各铺境各自择日举行庆典,除摆坛祭拜外,还有“添香”、“投符”、“赞诞”、“巡境”等活动。

  有些特殊情况,如做“度日卒(“日卒”和一字)(周岁)、做十六岁(成年庆)、结婚、祝寿、新居落成等,也结合谢天“敬天公”。这种庆典十分隆重。在自家厅堂或大宫中摆“天公坛”,请道士设天香清醮。富有人家还请戏班演出。傀儡戏的演出,要先由相公爷“踏棚”、“贺寿”,方成大礼;小梨园“七子班”的演出,要先由戏鼓师傅与生角合演提苏”,仿效相公爷“踏棚”。高甲戏演出不合敬神礼数,而布袋戏(掌中木偶)演出时偶人“梅花指”中指向天,“敬天公”时皆不能用。

  南安英都“拔拔灯”

  拔拔灯,亦称“拔灯”、“串灯”,是南安市英都镇英溪流域特有的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晚举行,是全国九大灯会之。

  “英都拔拔灯(南安市)”2005年10月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安英都拔拔灯(福建省南安市)”2008年6月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起

  英都“拔拔灯”始于宋代,成型于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

  宋代,以泉州港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崛起,每年夏冬雨季,泉州郡守和市舶司官员率领外国番商使者,在九日山下昭惠庙举行隆重的祈风仪式,拜祀海神盛极一时。泉州各沿海港口、内河驿渡码头纷纷建海神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泉州儒道释寺庙·昭惠庙·九日山昭惠庙》)

  英都位于南安市西部,英溪贯穿全境注入晋江西溪,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内河驿渡之一。船工用驳船航运,将英都的粮食、丝绸、薪炭、茶叶、笋干等运到泉州,将泉州的货物运入内地,促进了英溪内河驿渡运输的繁荣。但英溪水九曲十八弯,险滩多,顺水行船曰“放船”,逆水行舟常需“拔船”(即“拉纤”)。

  时有姓船夫聚居在英溪边一小角落“陈厝”。南宋·淳祐(1241—1252年)间, 为庇护河运顺利,姓船夫从丰州九日山敕建的昭惠庙请来海神“仁福王 ”通远王)分灵立庙奉祀,也叫“昭惠庙”,俗称“董山宫”。每遇年节和神诞日都要到英都码头拜祀,还结合“敬天公”,创造性地将上元灯节改为更具喜庆气氛的“天诞日”游灯,同时乡人还把喜庆迎灯与“拔船”结合起来,产生了“拔灯”民俗游乐活动。当地谚云:“有董山宫,就有拔拔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昭惠庙·南安英都昭惠庙》)

  后来英溪船运式微,姓船夫迁徙外地,昭惠庙转由姓乡民奉祀,拔拔灯会成为当地农民一年一度的祈福盛典,并于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定型,传承至今。

  “拔拔灯”活动再现当年“海上丝绸之路”内河驿渡英溪的情景,“灯阵”(“灯龙”)象征英溪的潺潺流水,而“拔灯”的村民则象征纤夫。

  程式

  “拔拔灯”程式:

  一、供天、敬神

  农历正月初九是玉帝的生日,俗称“天公生”,也是道教祭天的日子。“拔拔灯”活动从给天公上供开始。

  做完“天公生”,再把供品挑到英墟街昭惠庙供仁福王诸神。敬神之后,才可以着手进行关于“拔拔灯”的事宜。

  二、缚灯,准备 “灯阵”

  事先备好特制的数条近百米长的粗大长缆大麻绳,各家各户带来写着“进财”、“添丁”、“兴旺” 等迎祥纳福字样的各式红灯笼,每盏灯笼间隔2尺左右挂在大绳上,每条可悬挂数十甚至上百盏,称为“一阵”。通常有10多“阵”,多者20“阵”左右。

  每盏灯笼都需点亮,以前用蜡烛,后以移动发电机发电点亮灯泡代替,2017年后改用干电池以策安全。

  三、会灯

  傍晚,各灯阵和附带的表演队伍到昭惠庙前会合。每个“灯阵”抽签选出1位体形剽悍的男子为“灯首”

  “灯首”是一种荣耀,只有去年正月初九至今年正月初九结婚或添男丁的人家才有资格“竞争”

  四、起驾、脱壳

  约晚6时许,灯阵会齐,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抬起神轿,仁福王起驾出宫,队伍出动,首先沿庙前名为“五斗”的田地环行三圈,称“脱蛇壳”

  五、拔灯

  “拔拔灯”队伍从昭惠庙出发,仁福王神轿走在最前列,数条灯阵连成“灯龙”,前头打起两把大火把,并排行进为前导。

  各“灯阵”生动地再现当年英溪船工拉纤时逆水行舟奋力拼搏的壮观场面。各“灯阵”“灯首”弓身肩负麻绳(为便于受力,往往身绑短扁担以牵绳),上身前倾,作拉纤状,拉动整个“灯阵”的方向;后面数十人(不乏 老头老太和幼稚孩童)紧扶灯绳“护灯”,呼喊着整齐响亮的“号子”,依次快步紧跟,状如“拔船”

  各“灯阵”之间,每阵附带游艺项目,如舞龙舞狮、“大鼓吹”、“花鼓唱”、“车鼓舞”、“南音弦管”、化装戏艺等,在巡行中表演。

  灯阵缓缓行进, 经后店、鞍后巷、沿荣山北侧,依山势逐步登高。行至山脊之间,前导的两把耀眼的火把时而高举,时而落下,后面灯笼顺着山势绕成一圈圈灯笼阵,倒映在五世祠堂东轩、西轩门口的两个大池里,水天相映,灯火闪动,五彩缤纷,灿烂非凡。

  “灯阵”所经之处,家家户户燃放烟花鞭炮“迎灯”,祈盼福降家门。

  最多时,2017年的拔灯队伍全长约2公里,由8000余人组成25条“灯阵”;沿途过境,鞭炮齐鸣,观众如堵,达1.5万多人。

  五、谒祖

  接着,灯阵向氏家庙挺进,绕庙巡游一环,大放鞭炮。

  六、迎灯

  谒祖后,灯阵返回本自然村,开始全境大巡游,游艺节目掺杂其间。到了家家户户门口、鞭炮、火花、烟火持续不断,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七、回銮、报灯

  巡游全境后,留一灯阵为仁福王护驾回銮。仁福王回銮入庙,决定下一年“灯首”(即组织者,俗称“灯排头”,一般4人)。

  旧“灯首”当晚到新任“灯首”家报喜,放鞭炮祝贺。

  至此,一年一度的拔拔灯圆满结束。

  晋江永和山前火把节

  晋江市永和镇山前村的火把节,已延续300多年,每年正月初九晚举行。2013年列为晋江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成功入选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前村的火把节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时村里经常发生自然灾害,村民们为祈求新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每年春节期间发动全村人举起火把,伴着锣鼓声和鞭炮声,从村里的世泉宫出发绕村巡游。此习俗一直延续到“文革”前。1982年恢复,并将时间固定在每年正月初九。

  晚8点开始,山前村村民聚集世泉宫,在南音、什音表演和锣鼓暖场后,共同举起2000多支火把出发,绕村巡游3公里多。整个火把队伍延绵超过1公里,犹如一条火龙。港澳、菲律宾的侨亲也会组团回来参加活动。

  火把最长达3米多,最短也有1米多,是村民提前做的。做火把的技能代代传承,村里每家每户都会。

立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的第1个时节。清·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云:“立春日乃合春天节候,或在年内,或在正月;有一年首尾遇两次者,俗曰双春。”

  民间接春

  家设香案,爆竹接春,贴春胜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立春之日,家设香案爆竹接春,贴春胜。”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立春日》:“立春日,家设香案,爆竹接春,贴春胜。”

  陈百戏

  明·王世懋《闽部疏》(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一月书):“闽俗……迎春日多陈百戏,盛亭台之饰,坐婴儿高槊上,儿皆惯习,饮噉自若,了无怖惧。千夫百骑,绕堂皇而出。唱呼跳舞,劳以历书。恶少辈多舞狻猊,求索尤甚,即藩臬长无奈之何。士女传观,填街塞巷,自兹春事日盛。”

  官府迎春仪式

  明、清两代朝廷规定,立春日全国各地府、县均要举行“迎春”仪式,以官员当众鞭打春牛,来表达官府“重农”的政策导向;同时通过迎接春牛入衙门的仪式,表示官方一年一度的行政周期的开始。

  泉州府和晋江县“鞭春”仪式

  【始于唐、宋】

  据《泉州府志》记载,自唐、宋时期起,泉州“迎春祈年”的仪式就已开始盛行,后来逐步演变为一种盛大的民俗活动。

  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为泉州刺史,任内兴筑泉州子城[另说王潮之弟、节度使王审知筑于天祐三年(906年)],辟4门:东曰“行春”、西曰“肃清”、南曰“崇阳”、北曰“泉山”。其中“行春”门位于东街相公巷以西、门楼巷以东的东街路上。有地方史家认为,之所以命名“行春”,很可能就是因为每年立春日古代地方官都会在此进行农事开耕前的祈福、示范活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府城?·泉州子城》、《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

  明、清两代朝廷规定,每年立春日,全国各地府、县均要举行“迎春”仪式。以官员鞭打春牛,来表达官府“重农”的政策导向;同时通过迎接春牛入衙门的仪式,表示官方一年一度行政周期的开始。

  据《泉州府志》载,明代泉州就有“鞭春牛”活动,还有“麒麟”出场搭配;清代年画画中大象和春牛做伴,寓意“万象更新”

  【明至清初在东郊“仁风亭”成礼】

  明至清初,泉州官府立春日的“迎春”仪式在东郊“迎春亭”举行,亭名“仁风亭”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泉州地震。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4·祥异志》:(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地震。”东郊“仁风亭”损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灾异·地震·地震平静期》)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东郊“仁风亭”又圮于水,后屡议建未果。一段时间,官府立春日的“迎春”仪式只得先置“迎春门”城楼上举行,毕竟是“权宜”之而“非制”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

  “迎春亭,在迎春门(东门)外。国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圮于水。后屡议建,未果。

  按:礼,岁迎春于东郊。后因亭圮,职司者始成礼于城楼上。此一时之权宜,非制也。”

  【清·康熙五十六年后移至津头埔“迎春亭”】

  泉州官府旋在通淮门(即涂门、水关)外津头埔新建“迎春亭”(位今津淮街上),俗称“春牛亭”,从此,每年官府立春日的“迎春”仪式即移便于此地举办。涂门水关的吊桥也被称为“迎春吊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观音宫·津头埔观音宫》)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云:“是日府衙扛一纸人及土牛,游于市上,谓之迎春牛。”

  【“迎春”祭礼和“鞭春牛”仪式】

  泉州地方于立春日同时举行“迎春”祭礼和“鞭春牛”仪式。当天泉州府和晋江县文武官员齐集津头埔“迎春亭”,循古例先祭土牛和太岁(即“芒种神”),祈求今年好年景好收成。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云:“是日府衙扛一纸人及土牛,游于市上,谓之‘迎春牛’。”

  关于整个仪式的详细过程,陈允敦《泉州迎春盛况回忆》(《泉州鲤城文史资料》,1987年第二辑)曾追忆清末的情形,可见一般:

  “在迎春牛以前,牛及太岁,大清早就被抬往迎春吊桥东头,静候文武百官到齐,按品穿戴。到齐之后,才由春官(以府衙役充当)手执红绿鞭(细茸染制)向牛背抽打,谓之‘鞭春’。

  之后,春官们便抬牛返登迎春门楼,是日就该楼大排春宴,文武百官按品入席。

  宴毕,整队从迎春门沿涂门街西进,游行行列有一定次序规定。据清时的惯例:

  ‘泉州府迎春仪式’七字大旗居先。

  大哨角二支及二、三队次哨角继之。

  第三是步兵队伍,继之以马兵。

  第四是六营:中营参将署、左营、右营、前营、后营皆游击署,加上一个城守营参将署,是为六营。

  第五是六厅,即《府志》中之六曹文职的司功、司户、司仓、司法、司田、司兵。
第六散卫队。

  第七扛春牛与太岁,二者同装于一棚板之上,棚板规定挪用县署门板代之,棚原由衙役四人抬着游行。

   第七大牌执事,牌上写‘肃静’、‘回避’、‘晋江县正堂’等七、八面,杂有穿皂服,戴高竹帽,口喊‘威呵’!

  第八打大锣,锣凡四个,分悬于两木架,各由二人抬着行进,边行边打,每打七下(不多不少,指县官级),杂以侍从,或骑马,步行;又有‘副轿’,内坐略卑于县知事的官员,如县丞等。后面来辆八佐轿,才是‘县知事正堂’的坐轿。

  第九另一套人马亦是大牌执事,喊‘威呵’,持戒棍,扛大锣,锣每次连打几响(符合府级规定);又杂以侍从、马、轿。

  最后才是‘泉州府正堂’,仍是八佐轿,但质量较高,轿后另有随行侍从,又随以‘细乐队’,终以散行衙役。”

  【清中期迎春仪式日渐世俗化】

  清中期,民间将迎春仪式和“迎春门”(东门)外邻近的“三翁宫”(位于法石附近云谷村东面山腰间,亦与津头埔隔田相望)奉祀的“三翁”联系起来。立春日,村人击鼓祀“三翁”,如日暮祈筶出“三翁”,则卜岁大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三翁宫》、《泉州山川·大坪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三翁宫》收录方翀《三翁歌并引》曰:

  “出郡涂门有村曰‘围麓’,间筑一土台,可三尺许,覆片瓦,祀‘三翁’焉。翁乃一尺土偶,为像朴陋。每岁首春,土人以鼓乐牲酒娱神,掷茭问某翁出卜岁丰凶,颇有灵验。若一翁出,则水旱参半;二翁出,则旱;三翁出,则雨泽均。

  土人云:‘一翁为商旅,二翁为盐户,三翁为耕夫,故以其所愿望昭明天道。’

  或曰:‘三人皆宋亡时不知何人,同日于此遂志焉。’

  噫,是必然矣。盖生为忠义,斯没为明神,其有灵者自非无端,而翁以一出示前知,非人所能仇德也。

  因感而作《三翁歌》,以晓夫土人之祷于‘三翁’者。

  歌曰:

  ‘正岁嚣欢聚童叟,野人如骛群奔走。香灯酒醴箫鼓扬,要卜丰凶求土偶。
  土台三尺神一尺,略具面目施颜色。细微庙祀今历年,多时位置殊逼仄。
  交云神光有灵验,此身一出标异迹。上天水旱此先知,比似着龟百无忒。
  由来闻语生疑团,乡邨陋说多浪传。治生猥薄岂尽信,何期客子能溯源。
  谓是家屋社日,‘三翁’同日生事毕。虽然来历不可寻,史册无名皆正直。
  感斯陈说知其然,死作明神在衷赤。代天出纳之喉舌,常以前知宣秘密。
  ‘三翁’乃是三忠臣,更有人。不死殿廷死荒野,孤行落落全吾真。
  吁嗟万年一屋宇,沧桑莫能易片土。崇宏堂阶瞬息墟,不若形庳蔽风雨。
  愚夫悦媪对三翁,翁不为言当日苦。”

  【按:方翀,字羽公,晋江人。以优贡荐举博学鸿词,清·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方翀》】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6·杂志下》“采《桐城杂事诗》”曰:

  “孝廉陈翊霄?云程又:‘迎春亭外鼓冬冬,壶酒豚蹄祝岁丰。日暮肩舆神驾出,人人欢喜是?三翁?。’注:迎春亭外有小庙,三神传为殉宋主之难者。春日村人击鼓祀之,日暮祈筶要出何神,若‘三翁’出,则岁大熟。

  有《桐城杂诗》五十首,自注刊刻,亦采风之遗……

  【按:陈云程,晋江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举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云程》】

  到清末,迎春仪式更加世俗化。俗传“抓得春牛土涂灶者有福”,又云“石掷春牛而中者必有吉利”,于是,在迎春游行时,民众沿途抓春牛土并向春牛掷石。“迎春亭”前的古街道也因此被称呼为“迎春亭街”

  【清末迎春习俗淡化消亡

  至清末,泉州府及民间迎春习俗逐渐淡化,津头埔“迎春亭”也因年久失修,几近倾颓。同治十二年(1873年),津头埔村民集资,重修“迎春亭”,更名“津头埔观音宫”。以“观音宫”之名取代取代“迎春亭”,实际暗示了迎春仪式的消亡。

  南安县“鞭春礼”

  民国《南安县志·卷16·典礼志2·吉礼·鞭春礼》:“鞭春礼:岁立春先一日,县官率僚属迎于东郊。至日昧爽(“昧爽”:黎明),具朝服,行鞭春礼。”

  安溪县“鞭春”仪式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9·风俗人物6·问礼·鞭春》:

  “鞭春:

  每岁先期造春牛、芒神于东岳宫。‘立春’前一日,各官常服舆迎至县仪门外。土牛南面,芒神在东西向。

  至日清晨,陈设香烛、酒果。各官具朝服四拜,班首官奠酒者三,复位又四拜。各官执彩仗排立两旁,长官三击鼓毕,偕各官环击土牛者三,遂碎而退。

   ……以上载《嘉靖壬子志》……今录如旧。”

  明·惠安知县叶春及的记述

  明·叶春及《石洞集·卷9·公牍2·教·迎春》:“《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气,孟春迎春于东郊。今制,迎春之日,有司迎土牛,执彩杖击者三,盖出之也。令止此矣,迎而戏之,击而毁之,非制也。知县如制。”

  德化县“迎春”仪式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迎春日,老稚竞看土牛,群集于云龙、龙津二桥。”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云龙桥、龙津桥》)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9·礼仪志·迎春》:

  “预期塑造春牛并芒神于东郊外。

   立春前一日:

   知县率僚属俱穿蟒袍补服至春牛所。

  通赞导至拜位,唱:就位,各官俱就拜位上香,鞠躬,拜、兴、拜、兴。初献爵,再献爵,三献爵;读祝文。读毕,通赞又赞两拜,礼毕簪花,各官俱籫花。

  上席酒三巡。属官先行,长官次之,春牛随后,迎至本县头门外,土牛南向,芒神西向。

   本日:

   清晨备牲醴、果品,各官具朝服。

  通赞导至拜位,唱:就位,鞠躬,拜、兴、拜、兴。初献爵,再献爵,三献爵;读祝文。读毕,通赞又赞两拜,兴。

   导至土牛前,各官俱执彩仗,排立两旁。通赞赞:长官击鼓。凡三击,遂擂鼓。鼓手自擂。赞:鞭春。各官击牛者三。揖,平身。

  通赞导至芒神前,揖,平身。

  礼毕。”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观东郊迎春(邑庠生蔡文沣):‘仗旗簇簇向东回,迓得春光次第来。雪眼渐开青展柳,霜威欲尽白留梅。暖风敲转茶边句,淑气行催阁上杯。花信促题笺百幅,西斋甘自费松煤。’”

  附一:芒神(太岁)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9·礼仪志·迎春》:

  “芒神服色,用立春日支辰受克为衣色,克衣辰为系腰色。如立春子日属水,衣取土克水,用黄色;系腰取木克土,用青色,余日仿此。

   头髻用立春日纳音为法。金日平梳两髻在耳前;木日平梳两髻在耳后;水日平梳两髻,右髻在耳后,左髻在耳前;火日平梳两髻,右髻在耳前,左髻在耳后;土日平梳两髻在顶直上。

   罨耳用立春时为法。从卯至戌八时,罨耳用手提,阳时左手提,阴时右手提;从亥至寅四时,罨耳或揭或掩,寅时揭从左边,亥时揭从右边;子丑二时全戴盖,寅、亥时为通气,故揭一边;子丑时为严凝,故全戴。

   鞋、裤、行缠以立春纳音为法。逢金木系行缠鞋裤:金行缠,左阙悬在腰左;木行缠,右阙系在腰右。水日俱全,火日俱无,土日著裤,无行缠鞋子。

   老少以立春年为法。寅申巳亥老,子午卯酉壮,辰戌丑未幼。

  身高三尺六寸,按一年三百六十日。”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记述:

  “芒神高三尺六寸。”

  “按一年三百六十日,以立春之年定其老小:寅辛已亥老,子午卯酉壮,辰戍丑未幼。”

  “以立春日支受剋为衣,剋衣为系,如子日立春属水,土尅水衣黄,木剋土系青带是也。”

  “用立春日纳音为头髻,金日平梳两髻在耳前,木日平梳两髻在耳后,水日平梳左髻在耳前、右髻在耳后,火日平梳右髻在耳前、左髻在耳后,土日平梳两髻在顶直上;如甲子日纳音属金,平梳两髻在耳前是也。”

  “用立春时为罨耳,卯时至戍两时,罨耳用手提,阳时左手,阴时右手;子丑二髻全戴,寅时揭起左边,亥时揭起右边,盖子时为严凝、寅亥为通气也。”

  “以立春纳音为鞋绔行缠,金木皆系行缠鞋绔,金行系左关,悬在腰左;木行缠右关,系在腰右;水日具全,火日具无,土日着绔,无行缠鞋子。”

  附二:土牛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9·礼仪志·迎春》:

  “土牛胎骨用桑柘木身,高四尺按四时,长三尺六寸按三百六十日,头至尾长八尺按八节,尾长一尺二寸按十二月;鞭用柳枝,长二尺四寸按二十四气。

   土牛色以本年为法,头、角、耳用年天干,身用年地支,蹄、尾、肚用纳音。

   天干甲乙属木,色青;丙丁属火,色红;戊己属土,色黄;庚辛属金,色白;壬癸属水,色黑。

   地支亥子属水,色黑;寅卯属木,色青;巳午属火,色红;申酉属金,色白;辰戌丑未属土,色黄。

   纳音如甲子年立春,纳音属金,用白色。余仿此。

   笼头构索,以立春日日干为笼头色说见上。

   构用桑柘木索,孟日用麻谓寅申巳亥日,仲日用苎谓子午卯酉日,季日用丝谓辰戌丑未日。

  造牛以冬至节后辰日于岁德方取水土。甲年东方甲位,乙年西方庚位,丙年南方丙位,丁年北方壬位,戊年东南方戊位,己年东方甲位,庚年西方庚位,辛年南方丙位,壬年北方壬位,癸年东南方戊位。”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记述:

  “土牛以桑柘木为胎骨。身高四尺,按四时;长三尺六寸,按三百六十日;头至尾长八尺,按八节;尾长一尺二寸,按十二时;鞭用柳枝,长二尺四寸,按二十四节气。”

  “以本年天干为为头、角、耳,地支为身,纳音为蹄、尾、肚。如甲子年干属木,头、角、耳皆青;支属水,身黑;纳音属金,蹄、尾、肚白色是也。”

  “以立春日干为笼头,如甲日青笼头之类。”

  “以立春日支为拘索,寅审已亥日用麻,子午卯酉日用苧,辰戍丑未日用丝。”

  “凡土牛皆以冬至后辰日,取水土于岁德方造之。如甲已年东方甲位,乙庚年西方庚位,丙申年南方丙位,丁壬年北方壬位,戊癸年东方戊位是也。”

  谚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

  “元日喜晴、天阴、东北风,主大熟。立春日同。”

  “立春后下霜,不出三日便雨。”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立春后繁霜则多旱,俗云:“春霜三朝透,水田可种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