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俗

目 录

  4划:
  
手饰孔明灯风狮爷(道教意蕴。风狮爷的造型特征。延福寺遗址风狮爷。霁云殿风狮爷。金门风狮爷。)
  5划:
  头饰
(簪花围)母舅联石敢当(石敢当民俗。传说。宝塔状石敢当。)
  6划:
  耳饰

  7划:
  
足饰

  9划:
  泉港女红衫裤
项饰绞面
  10划:
  
胸饰

  12划:

  惠东妇女服饰
(特点。起源。)
  13划:
  
腰饰
  15划:
  劈蔗
踩火

  18划:
  
蟳埔女习俗[蟳埔阿姨,鹧鸪姨。蟳埔女。簪花围(程式。渊源。)。耳饰。服饰(大裾衫。阔脚裤。粗脚头。)。其他(婚俗。蚝壳厝。妈祖 巡香。尚红。)]

四 划

手饰

   一是戒指。大多是黄金制造,套在指间作饰物。有的戒面加嵌有珠宝的钻戒、珠戒、玉戒、宝石戒,有不加嵌的镂以花鸟龙凤图案的花戒、龙凤戒,也有镌刻有“福、寿、喜、发”等字样的吉字戒,还有简朴无华的藤爿指箍,以及其他质料制造的玳瑁戒、琥珀戒、白金戒等。戒指,旧时是男方赠于女方定聘的信物,是女子已婚的标志,为妇女专用的手饰。现代,泉州民间虽仍有以戒指作为订婚礼物,但已不为已婚妇女专用,成为男女普遍套戴的手饰。

  二是手环。是流行古老的腕饰。有纯金制造的扁圈、索圈,和玉石雕琢的玉圈,形状较粗大。

  三是手镯。形状比手环略为细扁,但造型较为精美时尚,有绞丝式和链带两种。

  四是手链。黄金链状腕饰,两端有小环和小钩相接。

孔明灯

   亦称“苦累灯”

  用蔑条和薄纸糊成无盖的煤油桶形状,用两支细竹做成十字架缚在开口的圆周上;再卷一束结实的粗纸浸透煤油,晒干再浸,反复浸晒几次,然后竖系在十字架中央即成。

  升放时,由两个人扶着倒立的孔明灯,一个人在下面点燃浸煤油的粗纸卷,待滋生了煤油烟后即将火苗吹熄,及至灯有上升浮动的姿态时,扶着灯的两人就可以放手,这时孔明灯就会徐徐上升。上升的高度和飘飞的远近,决定于制作的材料和灯的大小,材料越轻制得越大,浸煤油的粗纸卷得越粗越结实浸晒的次数越多,则升得越高飞得越远。待粗纸卷燃尽,烟慢慢减少,灯便徐徐地降下来。如果风太大,粗纸卷被风吹起火苗来,或因粗纸卷缚歪,灯就会被烧掉,否则拾到完好的孔明灯,只要再缚上浸晒过煤油的粗纸卷,就可以重放。

  制作时,还可以将鞭炮的导火索缚在十字架上,同时缚上已点燃的一支香,待灯飘远了,地面的人可以听到鞭炮声。

  孔明灯侧面可以题诗和写制作人的姓名地址。

风狮爷

  道教意蕴

  风狮爷属泉州道教风俗。

  泉州道教的堪舆家认为,“甲卯风为风水之大忌”。而风狮爷是一种狮面人身的图腾,拥有万兽之王——狮子的武勇,又具有风伯的神威(“风狮”与泉音“风师”同音,风师是泉州民间对风神的尊称,又叫“风伯”),在人们心目中,它具有“镇风止煞、祈祥求福”的法力,因此视之为神,尊之为爷,故刻“石头风狮”以镇风。

  风狮爷的造型特征

  泉州随处可见古代遗存下来的单只昂头朝前的风狮爷。

  风狮爷多为石雕,其造型尊尊不同,各有特色,往往随雕刻者意之所至,自由发挥而创作。就整体而言,风狮爷雕刻的精华在头部,尤其脸部。较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圆眼凸出,鼾头宽阔,大嘴龇咧,甚至与头等宽,露出尖锐牙齿,有的嘴角夸大成二凹洞。

  雕刻上,有的精雕细刻,神态逼真;有的简单勾勒,粗糙象意。形体上,有的庞然高大,如金门琼林村北侧的风狮爷高达189厘米;有的娇小玲珑,如金门青屿风狮爷仅42厘米。

  风狮爷一般不上色,但也有上红、黄彩色的,这在晋江、石狮沿海和金门、台湾很常见。

  风狮爷一般为单只,但也有双只的。两狮以“雌雄狮”、“母子狮”为多,个别有“父子狮”。如石狮宝盖镇玉浦村就有一对一大一小,上了红、黄两种颜色的“父子狮”

  传统上风狮爷往往置于村落外缘大道旁,称“村落风狮爷”,其防护范围以整个村落为主,为整个村落共有,属公设性质,为一般传统的风狮爷。另有“屋顶、围墙风狮爷”,有石雕的,也有“瓦将军”,置于屋顶上或围墙上,防护范围为一户人家,为私人所拥有,属私设性质。还有的置于自家大门口。

  现在,风狮爷已发展为石狮镇邪,往往有一对大石狮竖立于大门口两旁,昂首雄踞,既作镇邪之用,亦作艺术品点缀。

  延福寺遗址风狮爷

   2004年,九日山下原延福寺遗址出土了一尊泉州最大最古的风狮爷。目前,该风狮爷暂存在九日山风景区文物管理所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延福寺》)

   该风狮爷为花岗岩石质雕刻,高1.23米、宽0.59米、厚0.75米。狮子后腿曲坐直立,前腿在狮子的胸前。这种形状的风狮爷在泉州十分罕见。

   该风狮爷可能为五代以前的雕刻物。延福寺是闽南最早的寺庙,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288年),到五代时规模已经十分宏大,共有54个院落。

  北宋开始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此后,市舶司长官每年都要到九日山延福寺举行两次祈风仪式,以此来祈求船队出航一帆风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兴盛篇·北宋·祈风祭祀》)

  霁云殿风狮爷

  在晋江市安海镇霁云殿内,有两头形态怪异的石狮,人立站在基座上。(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寺庙·霁云殿》)

  这两头石狮与平常所见石狮的模样、神态有很大差别,颇似金门的风狮爷。寻常所见的石狮四肢蹲伏,而这两头石狮却作人立状;此外,寻常石狮常常口中含珠,而这两头石狮中的一头却将珠抱于怀中,另一头则揣他物。两狮神情微妙,若笑若思,虽然静立,却又给人跳脱活跃之感。

  霁云殿的始建历史已经无从考证。古老相传建于五代,《安海志》记载明·嘉靖间倭乱殿毁,隆庆间士大夫耆老纠众重建。这两头石狮历史较为久远,但究竟何年何月所雕刻,也不得而知。

   金门风狮爷

  风狮爷习俗在金门县也很流行,现尚留存64尊,分布在49个村落里:金沙镇39尊、金湖镇12尊、金宁乡8尊、金城镇5尊。

  目前金门历史最长的风狮爷产于清代。按新近金门出版的《风狮爷千秋》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遍布金门全岛的风狮爷崇拜是从明末清初开始兴盛的。当时金门几经战乱后,全岛沙漠化十分严重,风沙四起。村民们就在村庄外挡风的位置树立风狮爷崇拜祈祝。

  一般认为,金门风狮爷根在泉州。金门的居民大部分是从泉州等闽南地区搬迁过丢的,他们把九日山祈风文化和风狮爷信仰带到金门,并逐渐形成了当地的风狮爷崇拜祈祝习俗。延福寺遗址出土的曲坐直立型风狮爷,与金门的风狮爷属同一种类,为这一说法提供了证据。

  同时,专家也认为,安海霁云殿那两头颇似金门风狮爷的石狮,应与金门的风狮爷颇有渊源。

五 划

头饰

   旧时,成年女子挽髻,戴有各种头饰。

  一是笄,如骨笄、银笄或金笄。古时女子15岁成年时举行笄礼,俗称“上头”,盘发为髻,以笄横贯固之。笄的首端或两端镂以花鸟装饰纹样,并配以小垂链。

  二是簪。就质料而言,有骨簪、角簪、象牙簪、铜簪、银簪、金簪等。发簪是用来插髻使头发不 散乱的饰品,后来经过改进,缀上珠宝花饰,装饰作用更加突出。

  三是钗。是一种由两股簪子合成,别在发髻上的首饰。有金钗、银钗,常配备成对,首端一缀凤,一缀凰,称为凤钗;还有钗首镶嵌珍珠的珠钗,镶嵌玉石的玉钗。

  此外,发饰还有耳挖、发夹、发梳、扣花、扣链等。民国以来,去髻剪发,饰品一般只用发夹,夹上饰以金花。

母舅联

  泉州自古以来,举凡结婚、乔迁新居之日,事主的舅舅总要给外甥送一副贺联,习称“母舅联”。“母舅联”一般长五六尺,宽一尺,在外甥新婚之日或乔迁新居之日的前一天,连同果品等四式贺礼送去,挂于厅堂正中,直到陈旧破损才取下。

  过去生活水平低,贺喜的“母舅联”大都是用红布替代联纸,再贴上剪好的金色字,算已尽意了。随着物质、文化提高,“母舅联”现大多用两个镜框镶挂,用白泡沫板刻字,立体感和装饰性俱强。也有一类是纯为玻璃工艺联,显得高档且有艺术欣赏价值。

石敢当

  石敢当民俗

  泉州人习惯在“路冲”之处的房屋墙上或门前立“石敢当”。如住宅朝巷口正中(即丁字街口)的,必须于朝巷(街)正中的墙面上立上一个“石敢当”,以避开路箭的锐气,祈求合家平安,成为闽南民间建筑的一个特色,十分奇特。如今,有的则于巷口的墙下,筑一座祀土地公的小庙或刻“泗州佛”像替代,道教信众认为可以避邪。这种民俗在今日的泉州、莆田、福州和闽西还很流行。

  “石敢当”形态质朴粗犷,并不事精雕细琢。最简单的,是直接在一石碑上刻“石敢当”3个字;有的则在碑身加上其他的神祗或符号图案以增强辟邪功效,如在上半部分画着一个虎头,有的则将石头雕刻成狮头等造型,有的刻上八卦……。如今,有的则于巷口的墙下,筑一座祀土地公的小庙或刻“泗州佛”像替代。

  原泉州府城 西街曾井巷一民居“出砖入石”外墙中间石壁上嵌有1方“石敢当”碑刻,旁边还有2个小佛像,堪称泉州最具代表性的“石敢当”。惜碑刻上原本描红的文字已经褪色,碑刻旁边的2个小佛像也已消失,仅余石壁上“石敢当”3字。

  民间亦有称“石敢当”“石将军”者,把它当做勇敢和力量的象征。石敢当既是压煞禳灾的神物、镇物,也就具有威慑力和带有神秘的色彩。

  “石敢当”民俗很早就盛行了,是避邪、制煞、镇鬼之物,为百姓和官吏造福,为儒家教化服务。

  石敢当最早载于西汉·史游《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南宋·王象之《舆地碑目记》:“今人家用碑石书曰‘石敢当’三字,镇百鬼,压灾殃。”

  据《急就篇》颜师古注曰:“敢当,所向无敌也。”

  《闽中金石志》载,宋·庆历五年(1045年),张纬知莆田,“再新县中堂,治地得石,铭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大历五年770年)四月十日也。”

  传说

  石敢当原名“泰山石敢当”。古人认为:泰山乃五岳之首,东岳泰山是管理妖魔鬼怪之神;同时,泰山是群山之尊,统辖众山,又是古帝王封禅大典所在地,加“泰山”二字更神圣化。但因为石敢当愈大则法力愈强,而师傅做的泰山石敢当越大型则越容易“受伤”,因此一些地方只在石上刻“石敢当”3个字。

  传说石敢当是古代的大力神,专司抓鬼镇邪,破邪驱魔,在门前立“石敢当”,能辟邪

  又传石敢当当年女娲挫败蚩尤的利器。黄帝时代,蚩尤残暴,头角所向无敌,再坚硬的岩石也要破碎,黄帝屡遭其害。一次,蚩尤登泰山狂呼:“天下有谁敢当?”女蜗投下一枚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炼石,蚩尤败而逃。黄帝乃遍立“泰山石敢当”震慑嚣张一时的蚩尤,使其不敢再作祟,最后蚩尤在涿鹿受擒,囚于北极。

  一说它是泰山脚下的一位猛士,姓敢当,好打抱不平,降妖除魔所向无敌,豪名远播。一日,泰安南边大汶口镇家,其年方二八的女儿因妖气缠身,终日疯疯癫癫,多方医治未见起色,特求石敢当退妖,当晚石敢当就吓跑了妖怪。妖怪逃到福建,一些农民被它缠上了,请来石敢当,妖怪一看又跑到东北,那里又有一位姑娘得病了又来请他。石敢当想:这妖怪我拿它一回就跑得老远,可天南地北这么大地方,我也跑不过来。干脆,泰山石头多,我找个石匠打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气就把它放在谁家的墙上,那妖怪就跑了。从此传开,大家知道妖怪怕泰山石敢当,就找了块石头或砖头刻上“泰山石敢当”来吓退妖怪。 

  宝塔状石敢当

  在安海,对巷冲街的民居墙上或巷口,放置或镶嵌着一些别处较为少见的石刻五层宝塔和“七级浮屠”,作用类似“石敢当”,用于抵煞压禳、镇邪除恶。

  这些宝塔形的古代石刻,目前在安海保存下来的至少还有6处,分别在大巷林宅对巷墙壁上、广全巷对巷黄宅墙壁上、五房崎巷口、金墩、高厝围和东桥桥头。

  它们有五层、七层两种,高0.5米至3米;有的由一整块石头雕刻成,有的由13块石刻组合而成。上有葫芦塔塔刹、层层塔檐翘起。塔层中间,自上而下刻有“永安宝塔”、“佛永安宝塔”“南无阿弥陀佛”等字样,塔基座上还刻有一个威严的老虎头浮雕。

六 划

耳饰

  一般由金、银制成。

  耳环:环状的耳饰,末端开口,可伸可缩;带坠耳环一般在坠上嵌以珍珠、玉石、翡翠、宝石之类。

  耳钩:状如倒置的问号,俗称“丁香”

  耳栓:状如圆头螺丝钉,用螺母旋定。

  清至民国,女童从小穿耳,栓以红线头,至十一二岁才戴 耳栓或耳环。建国后,女童不兴穿耳孔,妇女不爱戴 耳环,耳饰一度敛迹。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轻女子重兴耳饰热,且花样品种不断翻新。

七 划

足饰

   有足圈、足链,多为少女少妇使用。至于婴幼儿的手饰(手圈、手链)、足饰(足圈、足链),一般为银制品,旁系小银铃,活动时 叮当有声。

九 划

泉港女红衫裤

  泉港区峰尾、后龙、南埔、山腰等镇,不管青、壮、老年妇女,只要丈夫还健在,平时都有穿红衫或红裤子(未出嫁姑娘穿粉红色,寡女穿紫色)的风俗。遇到喜庆日子,如春节、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元宵节;孩子出生、满月、四周月、周岁;兄弟或子女结婚,父母姑姨等上辈以及丈夫生日或竖寿棺;新屋奠基、上梁、钉桷;大厝落成或迁入等,泉港妇女更是浑身上下都穿红衫红裤。

  传说北宋之后,惠安北部(今泉港区)大部分乡村的人们为了纪念杨家将中的杨延德,在许多宫庙中为他塑像,敬奉祭祀。这杨延德(本地尊称“王太师爷”)塑像黑脸大耳,身披红袈裟,在香烛灯光照耀下,十分鲜艳夺目,令人心生歆羡。不久,本地的地方戏剧将其绚丽色彩移植到装扮上,凡是王侯将相府中有喜庆之事或大团圆等,夫人或小姐都穿大红或浅红衫裤,配上挂红、结彩、张灯等,越发隆重热闹,更增添了喜庆欢乐的气氛。

  这样一来,妇女穿红衫裤,就被视为是富贵、幸福的象征。于是,泉港妇女纷纷仿效,穿起红衫红裤来,成为当地服饰的一大奇观,并且形成风俗,一代代地沿袭下来。

项饰

  成年人佩带的项链,质料大多以黄金为主,此外还有珍珠项链、宝石项链、水晶项链、玉石项链、白金项链、钻石项链等,胸前多配以诸如金牌坠、鸡心坠、瓜子坠、佛像坠、十字架坠等饰 品。80年代选购项链讲究质地,以链体粗硕显富者为重;90年代以来,项饰则注重小巧美观,讲求个性的体现。

  小孩戴银项链,配以长命锁(俗称天官锁)或八卦牌,这常是外婆家在小孩满周岁时,连同手、足镯(链)一并送来的吉祥物。

绞面

  绞面,亦称“挽面”、“挽脸”。是中国民间包括泉州的流传的美容技法,主要功能是拔除脸上的汗毛,让涂在脸上的粉妆更匀称。

  过去,新娘出阁前夕,都要行挽面的修容礼。通常由一位“好命”的长辈来执行,又称“开面”、“开脸”,才可“有人缘、得人疼”。挽面以后皮肤便会变得细嫩明亮,并减少皱纹的产生;加上香粉干燥、凉爽,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的特性,因此受到妇女的青睐。

  挽面的工具很简单,只需一卷细棉线、一块膨粉(白粉)即可。开始时以膨粉敷脸作粉底,再将一根棉线缠绞成三根,并分成两角交叉状,一端在手,另一端用牙齿咬着,双手一拉一合,一松一紧,细棉线绞缠分合就像剃刀般来回在妇女的脸上“挽”。随着细棉线的翻转,将面部的细毛连根绞除,干净又利落,接着敷上面霜,便大功告成。

十 划

胸饰

   泉州民间流行的胸饰有胸花,以黄金、白金造型,嵌以钻石、宝石或玉石,别于胸前。“文革”时期最盛行的就是佩带毛主席像章。

十一划

十二划

惠东妇女服饰

  惠安女按古老传统装扮的奇特服饰,分布于惠安县东部两个沿海突出部的崇武城外、净峰镇、小乍镇。随时代发展,惠女服饰也在改变中,不过那种奇特的格调和韵味,历千百年虽略有衍化,却风格犹存,造型美观,色彩和谐,独具一格。

  “惠安女服饰(惠安县)”2005 年10月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女服饰(福建省惠安县)”2006年5月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点

  惠女服饰的突出特点,是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黑绸裤、银腰带。再就是无论夏天或冬天,她们总是把头包紧,而让肚皮露出来,裤子又特别宽大,民谚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

  黄斗笠:圆形尖顶,黄色。斗笠上还装饰4个绿色塑料扣子,缀上几朵鲜花或塑料花,有的还在斗笠里面夹上彩色照片或流行歌曲的卡片等。

  花头巾:黄斗笠下是花头巾。头巾捂住双颊下颔,把脸包得只露出眼、鼻、口狭小一部分,而头笠又戴得很低,熟人也很难一下子认出斗笠下的人是谁。头巾有不同的颜色和小朵花纹图案,或兰、绿底白花的,或红底白绿花的,戴上头巾时多缀上大小不同、式样各异的 鲜花或塑料花。早年还有些妇女头戴前伸黑头罩,上作双角兽状,鬓插三支剑形银簪。

  蓝短衫:上衣颜色多以太青兰、苹果绿、黑色,还有白底柳条花纹或上下绿白拼接而成的,颜色甚为鲜艳。 最特别的是,上衣是斜襟衫(截衫),又短又窄,袖长不到小臂的一半且紧束,下摆弧度为椭圆形,衣身、袖管、胸围紧束,衣长仅及脐位,肚皮和肚脐外露,现出身段的曲线美,这大概是最早的“露脐装”了。

  黑绸裤:下身裤子多是黑色的,裤筒甚为宽大,裤头只到脐下。

  银腰带:裤带上的银裤链是惠东女奇特装饰的重要内容。她们穿上宽筒的黑裤时,通常都用四至八条编织带(一般都是用色彩鲜艳的塑料丝编织,图案精巧)扎紧裤头,以银裤链悬挂在臀部上,把腰部、臀部构成的曲线美衬托出来;已婚妇女则用多条银练子扎裤头,银裤链先前只有一两股,最多也只三股,后来逐渐加多,增加到五股、七股,如今最多的达九股。那些银裤链一般是结婚时男方必送的礼物之一。

  另外,惠女出门时多数人都戴上精制的银手链,把折叠整齐的小花帕一半缀于腰侧衬衫口袋,一半露出外面;手中提着精美的小竹篮子等。 

  起源

  惠东人群是土著(古越族)的残余,是经过历代汉化而演变成汉族人的。

  惠东妇女服饰的起源,应是一种纪念本族历史文化象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弱势群体无意识的形式泛散而上的。我们所能追溯到惠东妇女服饰的整体样式定型于唐朝,此时的惠东人群汉化已经有一个相当阶段了,汉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宋代可能成熟,而明朝就有文字记载,在张岳《惠安县志》中曾记有:“衣服稍美者,别藏之,有嘉事递服以出……”明、清两个朝代对服饰样式没有多大的影响变化,只是在纹样上丰富了惠东妇女服饰。

  惠东妇女服饰主流源于南蛮集团的“苗瑶系”。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寻找到一些影响的因素,而这些因素的研究表明了惠东妇女服饰:有彝族的影响,如百褶裙、绣花翘头鞋、帽子、挎包、手镯、手环;有苗族的影响,许多学者也从风俗及蝴蝶妈妈崇拜里找出某些例证;有傣族的影响,如短衣、竹帽、腰饰;有瑶族的影响,如纹样等……

  据最新考证,崇武人种有蒙古血统,所以惠东妇女服饰颜色有蒙古族喜爱的颜色———绿色、黑色、蓝色,如澄江汉族包头巾等;还有壮族和布依族的百褶裙、布依族的袖子、水族衣服颜色。

  从清朝官服、民服上可以看出一种影响存在于惠东服装,特别是马甲或者一个多纽绊的背心,由于这个时期为晚清,因此对近代惠东妇女服装影响较大。

  综上,惠东妇女服饰主流是起源于古百越诸族,沿着自身与古百越互动的道路走上富有自己的服饰特色的道路,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汲取其他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并发生一定的变异。(据黄坚《惠东妇女服饰的传承与变异》)

十三划

腰饰

   银腰带(链)一般为女子系于腰间的饰品,增加体型美感,有链条式和宽带式两种。

  惠安女子所用的银腰带,是由8根银丝链并列组合而成,两端配扣钩,腰侧有垂链,其宽1.5 ~2市寸,重可1.5市斤, 惠安民俗常作为男方赠于女方定聘的信物。

十四划

十五划

劈蔗

  十月小阳春甘蔗登场,乡村的酒肆前、杂货铺里,还有集镇的街头巷尾,劈蔗的小伙子三五成 群地决一雌雄,展现农家健与美,场面热烈气氛不亚于一场竞技激烈的体育比赛。

  劈蔗的小伙子穿着背心短裤,站在板凳上, 左手扶甘蔗,右手握蔗刀,刀背抵蔗梢,随后把全身气力运到手臂上。这时,手臂上赤褐色的肌腱高高隆 起,在阳光下闪耀着古铜的光彩,展示出粗犷的阳刚之美。此时,劈蔗的人全神贯注,全身稳如泰山,左手轻轻 离开了甘蔗。甘蔗好象落地生根般纹丝不动,围观的人则凝神屏息,鸦雀无声。突然,劈蔗的人轻舒猿臂,犹如雄鹰展翅,瞬息之间,只见刀影中白光一闪,右手的刀翻转过来,“嚓”的一响,全身向 下一压,仿佛千钧霹雳,一丈来高的甘蔗齐刷刷地被劈为两片。唱采声、鼓掌声随之飘荡开来。

踩火

  南安市官桥镇九溪村特殊的民俗。

  在“踩火”现场,炽热的松木火炭堆积形成一条“火路”,长约15米,宽约1米,高约0.5米。由老叟手持彩旗,率先赤脚踩上已经烧得发红的火炭堆,朝前奔去。紧接着几个小伙子抬着张天师的神轿跟随其后,一些年轻人也相继踏火而过。整个活动历时10多分钟。

  这项活动,村里男女老少皆可参加。活动不定期举办,一般相隔十几年,最长的相隔达50年。

  这项民俗活动在他们村里流传已久。明朝时,他们祖先从漳州诏安移民此地,就有这项传统了。解放前,甚至还有上刀山、吞火等更为惊险的表演,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都已经慢慢失传了。

十八划

蟳埔女习俗

  蟳埔女,俗称“蟳埔阿姨”、“鹧鸪姨”,与“惠安女”、“湄洲女” 并称福建三大渔女,主要分布在丰泽区东海街道鹧鸪山附近蟳埔社区,以及近邻的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古属晋江县卅六都法石。

  蟳埔女习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居住习俗与民间信仰,构成蟳埔女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凸显海洋文化的艺术特征,别具一格。

  “蟳埔女服饰(丰泽区)”2005年10月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蟳埔女习俗(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08年6月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蟳埔女

  蟳埔所在位置,位于晋江入海口突出部,其附近有鹧鸪山,亦称“鹧鸪”、“鹧鸪口”,《闽书》作“圣姑”,为晋江入海之水门。

  清·嘉庆《西山杂志》载:“前埔者,蟳埔也,三十七都渡头埔之蟳尾焉。晋、唐之际海滩也,宋时渐涸成陆地矣。其地指今三十六都临海埔之蟳埔也,元、明之际始有村落。”

  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泉州太守真德秀曾在此设寨御寇。明·天启七年(1627年),泉州知府王猷建立鹧鸪口铳台,亦称鹧鸪口城台,以加强海防。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将祥芝巡检司移设于鹧鸪,改称鹧鸪巡检司,隶属晋江县管辖。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增设泉州府蚶江海防通判,又称“蚶江分府”,鹧鸪巡检司改隶蚶江海防通判。(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真德秀王猷》 、《泉州卫邑所司寨城·巡检司城·鹧鸪巡检司 和鹧鹕口城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6·杂志下》“采《桐城杂事诗》”曰:“孝廉陈翊霄 云程有《桐城杂诗》五十首,自注刊刻,亦采风之遗……又(句):‘家住鹧鸪大海汀,阿姨少小贩渔腥。罗巾竹笠新妆好,不插闲花鬓越青。’注:鹧鸪妇女鬻贩海错,俗呼‘鹧鸪姨。’”陈云程,清·晋江人,乾隆五十四年 (1789年)己酉科举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云程》)。

  蟳埔村民以渔为业。蟳埔女具有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品德,她们织网挑鱼,抚养子女,洗衣做饭,嫁女娶媳,成为家庭的主心骨。当潮水退落,不论寒冬暑月,都在近海滩涂养海蛎、种海蛏,在滩涂上劳作。蟳埔女多年从事内海养殖和捕捉鱼、虾、螃蟹,挑到到泉州城里摆摊或沿街叫卖海鲜,各农贸市场上随处可见头扎“簪花围”的蟳埔女,人称“鹧鸪姨”、“蟳埔阿姨 ”

  因特定环境和特定生活,蟳埔女形成别具一格的头饰、服饰和“粗脚头”、耳佩“丁香钩”习俗 ,历经几百年来时代更迭,甚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蟳埔已从渔村变为社区,依然世代相传,一成不变,保持渔女原生态。

  簪花围

  程式

  蟳埔女爱戴花,从孩提起就把头发留长,成年后则盘起“簪花围”。其程序有:

  1.将秀发后梳,盘于脑后,系上红头绳, 绾成一大圆髻。

  2.选用应季小朵鲜花的花苞或花蕾,如茉莉花、菊花、素馨花、含笑花、白玉兰、柚子花、粗糠花、桃花、小玫瑰、康乃馨等,或淡雅,或鲜艳,穿线串成整齐的小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再以发髻为圆心,簪戴在绾髻四周,俗称“簪花围”。有的还要在圆髻再插上几枝配色鲜艳大胆的绢花。整个头上所戴鲜花、绢花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犹如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坛。(最简化的日常“版本”,是在髻上绕一圈红头绳,再插上绢花。)

  3.发髻中间横插一根象牙色“骨簪”(象牙筷子),或再多插一根红筷子。此为古代“骨针安发”遗意,系全国独有的“活化石”

   渊源

  蟳埔女“簪花围”习俗的形成,经历了东晋以来的孕育期,宋、元的转型期,清未民初的成熟期,以及新中国成立至现在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其渊源,主要有“古代妇女装饰遗风”、“宋元阿拉伯人遗俗”两种说法。

  【古代妇女装饰遗风说】

  有论者认为,类似蟳埔女的“簪花围”习俗,古已有之,蟳埔女加以发展而已。

  以鲜花簪首作为一种民俗事象,早在汉代已经出现。四川成都杨子山西汉墓出土的女俑,就在发髻正中插1朵硕大的菊花,菊花两旁还依附数朵小花。

  汉代以后,簪花之俗在妇女中历久不衰,所簪之花大多为时令鲜花。如: 

  茱萸:梁·简文帝《茱萸女》诗:“茱萸生狭斜,结子夏御花。遇逢纤手摘,滥得映铅华。杂与鬟簪插,偶逐鬓细斜。”

  蔷薇:梁·刘缓《看美人摘蔷薇》诗:“钗边烂熳插,无处不相宜。”

  梅花:梁·鲍泉《咏梅花》诗:“可怜阶下梅,飘荡逐风回。度帘拂罗幌,萦窗落梳台。乍随纤手去,还因插鬟来。”

  石榴:梁·简文帝《和人渡水》诗:“婉婉新上头,湔裾出乐游。带前结香草,鬟边插石榴。”

  杏花:唐·朱揆《钗小志》阮元姬插鬓用杏花。”

  棠利:唐·元稹《村花晚》诗:“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夸张。”

  玫瑰:五代·李建勲《春词》“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

  茉莉: 五代《烬宫遗录》“后喜簪茉莉,坤宁有61余株,花极繁。每晨摘花簇成球,缀于鬟髻。” 

  一般情况,春天多簪牡丹、芍药,夏天多簪石榴、茉莉,秋天多簪菊花、秋葵等。也有簪宫花的,宫花是用罗、绢、通草等原料制成的。

  节令不同,所簪花也不同: 

  上元夜:“妇人皆载珠翠、闹娥、玉梅、雪柳。”“闹娥”,剪彩做成花或蛱蝶、虫的形状。“玉梅”,以白绢做成的梅花。“雪柳”,以绢花装簇的花枝。

  端午节:“茉莉盛开,城内外扑载朵花者,不下数百人。”

  立秋:“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

  重阳节:“都人是日饮新酒,讯萸簪菊。”

  除了妇女簪花,唐朝已有男子簪花的现象,到了宋朝已日益普遍,而且还成为某些典礼的仪节。

  《宋史·舆服志》载:“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恭谢日亦如之。”可见当时参加重要典礼的百官及随侍人员都要簪花。 

  在民间婚仪中,按照宋朝婚俗,新郎可以“戴花一两枝,胜一两枚。”胜即花胜,古代的一种首饰。 

  宋朝朝廷宴会,“尝以春秋之季仲及圣节、郊祀、籍田礼毕,巡幸还所至设宴,惟从官预,谓之曲宴。”皇帝要给群臣赐花,由中使为之插戴。朋友之间的便宴也可以簪花。如果遇到国家大灾之年、瘟疫、忌辰等,则不可以簪花。

  簪花除了有审美之外,还有避邪的象征意义。“茉莉花能驱鬼,戴上菊花能长寿”等。 

  簪花是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在泉州高甲戏《桃花搭渡》的唱词中有:“四月围花围,一头簪两头重。”泉州地区的洛江区河市、双阳,和惠安县洛阳、南安市丰州,很多妇女至今还保持“簪花围”的风俗。(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高甲戏》)

  【宋元阿拉伯人遗俗说】

  亦有论者认为,蟳埔女的“簪花围”,是宋、元时代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风俗。 

  据传,南宋末,阿拉伯人、泉州提举市舶司蒲寿庚在蟳埔附近的云麓村建有私家别墅“云麓花园”,园里的许多奇花异木如茉莉花、素馨花等是从西域引进的,延续至今。云麓人常将鲜花赠送给相邻的蟳埔女簪戴,渐成蟳埔女的发髻簪花习俗。如今,云麓已成为花村,蟳埔女所用的鲜花许多仍来自这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另外,曾到过阿拉伯国家、见过阿拉伯人服饰的元·汪大渊、明·巩珍费信所见,阿拉伯人头上“盖头卒不能见其面”、“用丝嵌手巾盖头,只露其面”、“用青纱蔽面,布幔兜头,不露外貌”。元时回回人喜穿头篷、缠头或盖头,妇女用头袖作盖头布,喜用珠翠装饰,与中世纪阿拉伯人装饰无异。而蟳埔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妇人,都用红花围巾包裹头部,俗称“番巾”。这分明与阿拉伯人一样,让人感受到些许西亚伊斯兰遗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蟳埔阿姨的“簪花围”可能也是源自阿拉伯人风俗。

  但是,也有人认为,说“簪花围”是宋、元时期阿拉伯人遗留下来的风俗难以令人信服。因宋·庄绰《鸡肋编》载:“广州波斯妇,绕耳皆穿六带环,有二十余枚者。”不见有“簪花围”的记载。元·汪大渊、明·巩珍费信见到的阿拉伯妇女的服饰是“穿长衫”,头“辫发”、“编发”、“编发四垂”、“编发盘头”、“拳发”、“丫髻”,也并没有簪花的记载。

  耳饰

  蟳埔女耳饰别具一格,是不同年龄辈份的标志:未婚女孩戴圆形丁勾耳环,不加耳坠;结婚后戴加耳坠的丁勾耳环,称“丁香坠”;做祖母后,改戴“老妈丁香坠”的耳环。    

  服饰

  蟳埔女服饰简朴宽松,俗称“大裾衫、阔脚裤、粗脚头”,适宜渔女讨海劳作时动作幅度较大的需要,突出实用性。

  大裾衫

  蟳埔女上衣用粗布或帆布制成,衣体俗称“大裾衫”

  斜领,长襟掩胸右衽,下沿呈弧形。宽袖。其肩、臂、胸、腰的尺度力求与身体相协调,既显示出柔和曲线,又不失女性苗条与丰满。

  纽扣是一针针缝出的布纽扣,讨海不易被渔网缠住。

  过去,上衣用猪血,或杜仲,或荔枝树皮,或桂圆树皮,薰汁染成赤褐色,可耐风化日晒和海水侵蚀。现多以青色、浅蓝色为主,老年妇女以黑色为主;节庆则用红色。

  阔脚裤

  “阔脚裤”亦称“宽筒裤”,便于在海滩上劳作,挑担行走又轻松自如,适合渔民劳动需要。

  裤子布料,以黑色、兰色为主,裤筒宽约1尺。裤头比腰围大半尺,多用白色、兰色。

  粗脚头

  在长期封建社会女子“缠脚”年代,蟳埔女是不“缠脚”的,保持“天然足”,打赤脚劳作或进城卖渔货,渔女本色显露无遗。故而相对于“缚脚氏”而言,泉州城里人又称“蟳埔阿姨”“粗脚氏”

  现代,蟳埔女进城,初始还踩着一双人字拖,后才穿上鞋子了。

  其他

  婚俗

  蟳埔女的婚俗保留着传统的闽南风情习俗。

  从订婚到结婚,都离不开分赠鲜花。

  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半夜出嫁”,构成闽南沿海一大民俗奇观。

  结婚的衣服,蟳埔女一辈子只穿一回,婚后就收拾起来压箱底,直到走完人生路,才又穿着入葬。

  蚝壳厝

  “蚝壳厝”,亦称“蚵壳厝”,外墙体以大蚝壳砌成,始建年代不详,但明、清时期的构筑在蟳埔村、法石村一带还保存不少。蟳埔女居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泉州民居概述·泉州古民居现存形制·蚵壳厝》)

  据考证,“蚝壳厝”所用的大蚝壳并非泉州原产,而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返航时垫空船转运而来的,带有宋、元时期泉州海洋文化的显著印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海丝之路》)

  “蚝壳厝”具有抗风防水、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美观经久的特点,适宜海边多风潮湿的气候环境,是闽南渔村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妈祖巡香

  蟳埔人天生与大海打交道,把平安寄托于神明庇护,信仰海上女神·妈祖。每年农历三月初九妈祖诞辰,蟳埔全村男女老少都要组成浩浩荡荡的“巡香”队伍,抬着妈祖神像,进行虔诚的祭祀活动。至今完整保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泉州儒道释寺庙·妈祖宫·长春妈祖宫》)

  届时,蟳埔女无论老幼,也都戴好“簪花围”、耳饰,穿上独特的服饰,倾巢出动,加入“巡香”和祭祀活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尚红

  蟳埔女尚红,喜庆、年节都要挂红。

  同时,到城里卖渔货的蟳埔女,往往在后腰上别着一个十分醒目的鲜红色小钱包,彰显着她们对红色一如既往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