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桥梁(3—5划)

  3划:
  上氵祭桥、上保桥、
  下保桥、下辇桥
(御赐桥,牛屎桥。晋江市池店镇下辇村南铺下河渡上。宋幼帝御赐。元·至正僧法助建石桥。修葺。规制。)、下涌桥
  大铭桥、大卿桥
(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大卿宫前)大桥小桥(晋江市池店镇冷水井村与营边村相接壤的两村之间)大德桥(泉港区涂岭镇驿坂村街南40米处。沿革。遗存。大盈桥[大通桥,南瀛桥。南安市水头镇大盈村西南部大盈溪上。南宋·嘉熙始建。明·宣德重建。明·正德十五年重建,改名“南瀛桥”。明·嘉靖修(两修。明·嘉靖四十五年傅夏器《重修大盈桥记》。)。清代三修。现代。]
  万寿桥
(泉州府城南门德济门外)万安桥(安溪祥华乡福洋村福洋尾自然村)、万金桥、万石桥(安溪县福田乡白桃村岩仑角落)
  广济桥
(双翰下桥。德化县春美乡双翰村南水尾。沿革。规制。、义济桥、马夹桥(马甲桥、安济桥。洛江区马甲镇)、山茶桥[长寿桥,永革桥。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下楼坑水尾、山茶角落水头。清·乾隆十二年始建廊桥称“山茶桥”。民国卅七年重建为木拱廊桥称“长寿桥”。现代维修。规制(概述。桥面廊屋。底座拱架。)]

  4划:
  云龙桥
    ——德化云龙桥
(通济桥,化龙桥,起龙桥。德化县城关东面原宾阳门外龙浔山麓。五代草创“通济桥”。北宋·熙宁建“化龙桥”于德化县城东隅。北宋·庆元至嘉定移建于东门外。明·弘治重建。明·嘉靖复建。明·万历十五年重修。明·万历廿八年重建,更名“起龙桥”。清·顺治重建,改名“云龙桥”。清·康熙至雍正重建。清·乾隆涂廷观诗。附:桥亭与云龙庙。现代。)
    ——赤水云龙桥(德化县赤水镇永加村外洋)
    ——永春云龙[知政桥。永春城关东南隅(现属桃城镇)。南宋·绍兴十三年始建为“知政桥”。南宋·淳熙六年重修更名“云龙桥”。明·屡修。清·顺治四年毁,改建为便桥。民国廿年在原址重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公路桥。1977年移近址新建石拱桥。]
  双桂桥(连波桥、观音桥)凤池桥[安溪县城关西面常沿渡(祥云渡)。南宋·开禧三年始建木桥于县治北凤山下。南宋·嘉定六年陈宓易以石址木梁。明·李森重建。明·万历移西门龙津渡头祥云渡并数度重建。清初屡修屡坏。现代建安溪大桥。]、车桥[泉州府城德济门(南门)外聚宝街中段]无量桥(浮动桥、浮浪桥、芙蓉桥、港西桥。泉港区涂岭镇南田村[古称港西村]和西吴村交界的溪头村溪头溪上。沿革。规制。

  5划:
  东关桥(通仙桥。永春县东平镇东美村。沿革。规制。诗文。)东山桥、
  玉澜桥
[石狮市宝盖镇上浦村(古属晋江县廿三都。)]玉京桥、玉虹桥、
  龙津桥
[安溪县龙津桥
(安溪县城南街(今大同路)与蓝溪溪岸交汇处。沿革。清·康熙谢宸荃《新建龙津浮梁碑记》。人文。)德化县龙津桥(广济桥,旌贤桥,李公桥,西门桥。德化县城西门外浐溪之上。北宋·熙宁始建“广济桥”。南宋·绍兴重建改名“李公桥”。南宋·嘉定易石址。南宋·嘉熙重建,易名“龙津桥”。屡毁屡复。明·弘治重建为石墩木廊桥。清·康熙重建。附:清·康熙间陈应奎《修鸣凤、龙津二桥序》。清·乾隆重建。清·光绪重建。民国重建为公路梁桥。现代拆旧建新。)。惠安县龙津桥[南岭桥。原位于惠安县城(螺城镇)南部龙津溪上,已废。]
  龙尾桥
(石狮市蚶江镇水头村洪尾自然村村北洪尾溪上。南宋·宝庆肇建。规制。)、龙潭桥(罗溪龙潭桥[广桥。洛江区罗溪镇广桥村]左溪龙潭桥[德化县南埕镇蟠龙村]、龙济桥、龙门桥、龙江桥(惠安县东南凤翔山北)
  长溪桥、长关桥、
  甘棠桥甘泉桥
(南安市丰州镇南门口
  巨济南桥、古陵桥、旧铺桥、仙溪桥、乐陶桥、永济桥
[菱溪桥,菱溪永济桥,碣石桥,乞吃桥。泉港区涂岭镇驿坂村后吴(古属惠安县)菱溪上。北宋·治平二年张盖创建。南宋·绍兴廿二年赵令衿重建。清代重修(清·乾隆十二年修。清·嘉庆六年修。)。现状和移建。]、兰陵桥(泉港区南埔镇施厝村。肇建。规制。)

三 划

上氵祭桥 

  位于德化县美湖乡上氵祭村。建于明嘉靖以前,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

  廊屋式石木单拱结构,长16.1米,内宽4.1米,高8米。

上保桥、下保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上保桥、下保桥》:

  “上保桥:在三十五都乌洲洋。

  下保桥:在三十五都乌洲洋。

  已上二桥,俱宋·淳熙(1174—1189年)间建。”

下辇桥

  下辇桥,亦称“御赐桥”,泉语讹称“牛屎桥”,位于泉州城南晋江市池店镇下辇村(“御辇”)南铺下的河渡上。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下辇桥》:“府城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下辇桥》:“下辇桥,在三十五都。”

  “御赐桥(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宋幼帝御赐

  古代,此处河渡为泉、漳二州交通要道,然先前无桥,行人来往须涉水而过,且崎岖难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下辇桥》:“隆庆《府志》:宋幼主自万岁山南行,经此下辇,故名。”

  《龙山氏族谱》等载:

  南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为避元军,并冀得寿宬寿庚(闽广招抚使)兄弟之助,陈宜中、少保张世杰等率舟师十万,护送幼帝、宋端宗·及卫王杨太妃等,由福州航海南下,“欲作都泉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寿宬蒲寿庚》)

  蒲寿庚“闭门不纳”端宗一行只得从华洲沿厦漳泉古道继续往南前行。经过1个不知名的小村落时,村中有南宋臣子曾宣,率乡兵上迎。南宋君臣被溪水阻挡,又无桥无船可渡,随行官员只好临时去找船。幼帝在辇中待得闷了,便下辇散步,随口说这里应该要建座桥,方便通行。

  元·至治元年(1321年),乡人集资集力在南铺下的河渡上始建1座石墩木桥,因有宋端宗之语,称“下辇桥”、“御赐桥”,为避元讳,谐音作“牛屎桥”。至今,有一石桥墩上留有当年用金属铆固的榫孔和镌刻“元·至治元年”铭文。后来,该村即称“下辇”,又因有皇帝御辇停跸,也称“御辇”

  元·至正僧法助建石桥

  元·至正(1341—1368年)间,僧法助重建为石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法助》)

  明·隆庆《泉州府志·卷10·桥渡·下辇桥》“元·至正间,僧法助建,凡六百二十间。”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下辇桥》:“下辇桥,元·至正中僧法助建,凡六百二十间。”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下辇桥》:“元·至正间,僧法助建,凡六百二十间。”

  修葺

  明·洪武(1368—1398年)间,桥南沿江一带陷于江;洪武廿九年(1396年)加长桥梁,延伸到岸上田中。

  明·隆庆《泉州府志·卷10·桥渡·下辇桥》“明·洪武间,桥南沿江一带陷于江;二十九年,参议李庸、知府金孟浩,命道士林正宗、里人黄胜生募资徙入田中,行人赖之。”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下辇桥》:“明·洪武中坏,金孟浩募众徙建田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下辇桥》:“明·洪武间,桥南沿江一带陷于江;二十九年,参议李庸、知府金孟浩,命道士林正宗、里人黄胜生,募赀徙入田中。”

  1986年,旅菲华侨林天启捐资重修桥面。

  规制

  这里原为泉、漳古道要津,又因吐纳金鸡之水,沟渠纵横,构成了下辇桥和蜈蚣桥2段桥渡。蜈蚣桥在下辇桥东南,原长约200米,由长石板一孔一节拼成,形似蜈蚣,后来桥两岸建起民居,蜈蚣桥渐渐淹没于民居中,成为1条街巷,称蜈蚣桥街。

  下辇桥为石梁桥,东西走向,两侧有护栏,干砌船形墩,桥墩两旁出拱三至四挑。原来溪水宽,且水患容易出现,桥较长。史载原桥“六百二十间”,疑有误,应为“六十二间”,全长400余丈,换算后该有1332米左右。难怪过去下辇桥(御赐桥)与安平桥、洛阳桥、顺济桥等并称为泉州十大古石桥。

  随时间久远,泥沙淤积,溪床变窄,两侧桥头民居叠起,桥长一再缩短,至廿世纪80年代,只剩下39米。

  据新编晋江市志·文物》记载:“御辇桥,又称下辇桥……现存长22米,宽3.85米,船形墩5座,每间大石板4条,净跨4.2米,两侧筑护栏。”

  每间架大石板4条中,有1块长7.50米,宽0.69米,厚0.52米,桥面以水泥铺就。残存护栏6根。桥下已大部分成为农田,只有通水口数处。

  桥头原有石塔1 座(今无存),两端各置石将军2尊(今存桥北1尊)、大榕树2株(今存桥南1株)。

下涌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下涌桥》:“下涌桥,在下涌社。距梁桥五里。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县鲁鼎梅建。 ”

大铭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大铭桥》:“大铭桥,在大铭乡。雍正八年(1730年)里民林君宝建。”

大卿桥

  大卿桥,在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大卿宫前,今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大卿宫》)

  南宋·绍兴(1131—1162年)中,德化知县林及始建木桥。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康熙(1662—1722年)间曾任大名府南乐知县陈应奎之妻郑氏捐资创建为石拱桥。时人在大卿宫外为立石碑记其事,额“皇清”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大卿桥》:

  “大卿桥,在县南张乡。

  宋·绍兴(1131—1162年)中,知县事林及石坝,架以木。

  国朝·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年),原任南乐县知县陈应奎妻封孺人氏建为拱桥。”

大桥、小桥

  大桥、小桥,位于晋江池店镇冷水井村与营边村相接壤的两村之间,两桥相距不到500米。这里原是古官道,是古代泉安大道(泉州—安海)的必经之地。南宋末幼主赵昰南逃时曾从此经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大桥、小桥均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年间,大桥是由一名姓户部官员主持建设的。历代均有修葺。在冷水井村村口,尚遗存1块清·嘉庆廿一年(1816年)立的《重修冷水井大路并桥碑记》 ,已裂成两截,字迹大部分弥漫不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小桥、大桥》:

  “小桥:在三十一都。《县志》:白石九十九溪之水,顺流经此至沿江陡门,出与大桥之水会。

  大桥:在三十二都。《县志》:白石九十九溪之水,出清洋陂经此桥,兴沿江陡门会。

  以上二桥俱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建。”

  小桥已废。

  大桥架在农田之间,1982年9月列为晋江县文物保护单位,但现在桥头和桥尾都有部分被埋在土里,桥上覆盖着厚厚的植被,已无法行走。

  大桥是十二孔石梁桥,南北走向,长45.6米,宽4.5米,中部高、两端低成拱形,远远望去像座拱桥,俗称“隐龟桥”, “隐龟”即泉语“驼背”之意;桥基采用筏形基础,十一座墩方形;桥面以5至6条石板铺成;两侧有护栏。桥两端有廊亭。北端廊亭后改建为福慧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福慧寺》)

大德桥

  大德桥,位于泉港区涂岭镇驿坂村街南40米处,横跨驿坂溪。

  “大德桥(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大德桥始建于宋代泉州造桥热潮期间。其处于“官路”(古代驿道)上,且西通田船,直达晋北,是交通要塞。古驿坂溪源出大雾山东麓,与源出观音山后悬钟岭的菱溪在驿坂合流,现代《惠安风土志》“这条溪是本县惟一可圈可点的溪,终年四季,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下雨时候,志得意满,奔腾澎湃,沟浍皆盈。”可见大德桥初始规模之宏大。

  明·嘉靖《惠安县志》记载惠安17座古桥,大德桥是其中之一,称“邑之跨溪谷山间,疏潮汐,越沟渠而为桥梁者,不可胜数”。“惟取其临要冲大道,工巨而利溥者。”

  清·雍正五年(1727年),邑人、中宪大夫·陈元椿重建。

  道光廿九年己酉(1849年)知县同卜年重修。现残桥南面15米处的关帝庙埕周边有块长1.55米、宽0.42米、厚0.12米的石碑,中刻“大德桥”,右刻“道光己酉年四月”,左刻“知惠安县事同卜年捐修”

  遗存

  大德桥为石墩石梁桥,南北走向。此桥原南起大德山麓,北接驿坂街(原来街道也是桥,现已成陆地);记同卜年捐修的“大德桥”碑原来就立在大德山下。随着上游陈田、菱溪水库的修建和地形的变化,原桥身大部分先后废圮无存。街尾以南那大片农田就是当时的溪底沼泽地淤积日高而成田。按此推测,原来的大德桥至少长250米以上,在泉州古桥中仅次于安平桥和洛阳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安平桥、洛阳桥》)

  现存大德桥残长23米,宽3.3米,高2米;现存3孔4墩,每孔跨度5.3米,长方形桥墩上端叠梁出檐;桥面结构各节由5条石板铺成,桥板条石最长5.9米,最宽0.7米,最厚0.4米。现在仍为乡间交通要道。

大盈桥

  大盈桥,又名“大通桥”,后又曾改名“南瀛桥”,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大盈村西南部大盈溪上,自古是南安县通海的咽喉(抗战以前南安县治长期在今丰州镇)。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南安县·大盈桥》:“大盈桥,在县西南,一名‘大通桥’。”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桥渡·桥·大盈桥》:“大盈桥,在三十六都康店驿之南,一名‘大通桥’。”

  南宋·嘉熙始建

  南宋·嘉熙(1237—1240年)间始建,架木为桥。后圯。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南安县·大盈桥》:“宋·嘉熙间,里人王弁建。后圯。”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桥渡·桥·大盈桥》:“宋·嘉熙间,里人王弁建。后圮。”

  明·宣德重建

  明·宣德(1426—1435年)间重建。复圮。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南安县·大盈桥》:“明·宣德间,邑人黄光生重建,复圯。”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桥渡·桥·大盈桥》:“明·宣德间,邑人黄光生重建。复圮。”

  明·正德十五年重建,改名“南瀛桥”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重建,改名“南瀛桥”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桥渡·桥·大盈桥》:“正德十五年,通判郭镗重建,改名“南瀛”。”

  明·嘉靖修

  两修

  明·嘉靖(1522—1566年)间,南安知县唐爱重修,后毁于倭寇。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南安知县甘宫又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南安县·大盈桥》:“嘉靖间,知县唐爱甘宫相继重修。”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桥渡·桥·大盈桥》:“嘉靖间,知县唐爱重修,倭寇坏之。四十五年,知县甘宫重修。”

  明·嘉靖四十五年傅夏器《重修大盈桥记》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年),甘宫重修大盈桥成,傅夏器为作《重修大盈桥记》碑记,立于近旁道上(今无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夏器》)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

  “《重修大盈桥记》(明·傅夏器,会元,郎中):

  以江右余干乡进士令南安,饮冰(饮冰:谓受命从政,为国忧心)莅政。越二年,能以政和其民,而民是用休。蒿视我南安疮痍,困于倭烬,诸营茸茸塌废。谓乱绪也,不可以怠弛理。既修万石陂水利,修西山坝、千石陂,以溉近都之田,百废蒸蒸起矣。

   而康店驿之南有大盈桥,上吞大罗山东来四十里之水以注于海,旁溉溪南北之田无虑万亩,其路通闽广往来冲衢,部使按郡邑及商旅之负贩陆出者经此尤多。创于宋·嘉熙(1237—1240年)间,屡圮屡修,近复以倭乱圮,往来艰涉,至移驿传于晋江安平镇以通使客。

  侯乃愀然叹曰:‘桥梁之不修,讵(讵:岂)惟行旅阻嗟,实王事不供是惧,而胡以邑为?胡以守邑为?’

  于是捐俸首倡,鸠材聚徒而砌焉。不征远,不烦公,期令旁居近民以成始终。即时水涌波砰,过若历块,其辙迹遂能以南北通。经始于嘉靖丙寅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初三日。

  桥成,举人林大柱、生员周浚、耆民陈登之等,请余记其事。

  夫此一桥耳,修圯而治乱征焉。昔之圮也,以倭乱也;今之修也,无亦惟天其悔祸而假手于我侯以铺治平耶!使车马电拂(“电拂”:像闪电掠过),旅途虹通,方来无虞,利往有功,无惟惠也,政其有治乎?昔者人谓斯何?今者人谓斯何?侯承乱余,勒此明功;余承乱余,勒此明功。秉笔挥椠,感极而伤,伤极而幸,幸治平之情不自胜也。因为之记,而系以诗,勒诸道左(“道左”:道路旁边)

  诗曰:

  ‘惟彼大盈,水自中注。迤北而南,万里通度。天作之桥,以代方渡。
  嘉靖己未
(嘉靖卅八年,1559年),倭寇作蠧。浸淫不已,四塞蒙雾。萧萧飞风,冥冥乱雨。蛟起蜂腾,莫测变故。
  我侯之来,淑慎举错。废者以举,颓者以固。有桥中峙,惠声载道。我水维悠,其流播播;浅有苇葭,深有鱼鹭。我道有荡,我行于于。公有车骑,私有转输。
  侯在有怀,侯去有慕。此邦是庥
(“庥”:庇荫,保护),无我为斁。’”

  清代三修

  清·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年)重修,嘉庆(1796—1820年)初再修,咸丰六年(1856年)又维修。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桥渡·桥·大盈桥》:

  “清·康熙戊戌,里人黄振辉重修。

  嘉庆初,邑人吴冠世又修之。”

  大盈桥原有《重修大盈桥碑》2方,明、清各一,在桥北公路边,现仅存清代1方。

  遗存的清碑长方圭首,通高1.98米,宽0.4米,厚0.14米,阴刻楷书直写,字径约3厘米,记载大盈桥地理位置、交通地位、规制沿革及咸丰六年(1856年)维修情况。

  现代

  大盈桥历来为木板桥,至解放初,还仍是1座仅容两车并行的狭木桥。

  由于大盈桥处国道324线上,是福、厦交通要道,廿世纪60年代,改建为石台墩钢筋混凝土桥面的公路桥,长105.4米。

  1980年和1994年,先后进行拓宽为宽18米,可承重45吨。

  2012年9月15日拆除重建,2013年7月竣工全面通车。新桥长117.5米,宽27米,双向6车道,共投入1200万元。

万寿桥

  万寿桥位于泉州府城南门德济门外,以通万寿路,故称。

  始建无考,久湮没,廿一世纪南门片区拓改时重新发现,桥版又长又宽又厚。

 

万安桥

  位于安溪祥华乡福洋村福洋尾自然村,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是迄今县内所知最早建造的石拱桥,今桥、碑尚存。

  东西走向,单孔,由216块长方形花岗岩砌成,拱桥跨度12米,桥面宽3米,桥高5.5米,桥墩4米,拱桥内径跨度6米。

万金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万金桥》:“万金桥:在四十七都。宋·淳熙四年(1177年)建。淳四年(1244年)里人洪政重建。”

万石桥

  万石桥,位于安溪县福田乡白桃村岩仑角落。

  白桃村地处安溪县西北部、大佛山北坡。西与漳平市交界,南和华安县接壤,东邻祥华乡,北毗感德镇。安溪碧石《清溪氏族谱》载该地“清溪碧水,玉笋峥嵘”,故原称“碧石”、“玉石”;因有长2公里、宽1公里的含石英角闪辉长岩,又称“白石”;其岩体为椭圆形,村庄称“白桃”

  万石桥始建时间史无明载,但年代久远,古石桥上石块被人们的脚板“磨得”没有棱角,平滑光亮。据安溪碧石《清溪氏族谱》所记线索和村民代代相传,应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700年。

  约在南宋后期,大田梓溪林法旺4世孙林戴爱,曾任福州主簿,因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辞官隐迹,由福州迁入碧石(今白桃村)肇基,与等姓氏杂居(后氏逐渐外迁)。时流经碧石的小溪尚无桥,只能淌水过溪;遇大暴雨,溪水就像1条黄龙,咆啸着翻滚着冲入九龙江,一不小心就会被河水冲走,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碧石先人决心造桥。村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齐心建桥,又因修建石桥需要石头甚多,得名“万石桥”

  万石桥是单拱石桥,跨度近20米,宽3米,高10余米,结构简单,桥上没有护栏。桥拱全部用人工凿成的石条干砌而成,没使用一点灰浆。拱桥一侧桥墩建在溪边1块巨石上,桥身其余部分就地取材,由不规则石块垒成。

  桥两边有石头小路,在村庄中延伸,通往福前、大深。

  古代,白桃是安溪较为偏远的一个小山村,却有集市称“白石圩”,位于白桃村中一小山坡,离万石桥1公里处。在福前农场场前分场格口至场前1个山口上,还有“徐州圩”,成圩时间与“白石圩”相对应,两“圩”形成圩场约在明末清初;来自各地货物,由徐州圩再向白石圩、双垵圩、福洋圩等地辐射。时安溪西北乡村运输主要依靠九龙江水运,集结在“徐州圩”,长坑、祥华一带乡民要前往闽西,都要到场前(今福前)伏虎渡坐木船,前往它地。万石桥成为白桃通往“徐州圩”,再通往漳平、华安一带,连接外界交通要道。后来九龙江至“徐州圩”航道止航,徐州圩场自然消失后,“白石圩”主要商品大多由长坑或祥华等地供应。

  万石桥经历了历次大水,至今依然屹立。桥附近立有一“万石桥”石碑,可惜没镌写建桥年份。

广济桥

  广济桥,又名“双翰下桥”,位于德化县春美乡双翰村南水尾,昔日为德化至大田、永安的交通要道。清代为永春州辖永春、德化、大田三县的官道。

  “广济桥(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广济桥始建于明·嘉靖元年壬午(1522年),历代多次修葺。

  清·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四月初一,被洪水推去石基,桥尾欹斜,是年八月重修。康熙(1662—1722年)间又修。乾隆九年甲子(1744年),由当地苏有圭等人募建为长廊式七开间桥亭,奠定该桥现基本格局。

  1972年,旅居马来西亚的古春村华侨苏重仁苏首相等成立“修筑广济桥海外筹备小组”,发动古春、上春、新阁、联春等村11名华侨捐资4000元重修,并加固桥基,1974年竣工。廿世纪80年代稍修加油漆,并重新描红对联。

  规制

  广济桥是廊桥,木结构,长24米,内宽5.5米,中间通道4.6米,通道两旁有坐椅,中部置神龛。屋顶斗拱分5层160斗,顶梁和斗拱刻有虎豹狮象、鱼虾水族和花卉纹饰。

  桥墩用条石砌成,中间不再置石墩,以15根通长、尾径27公分的巨杉横跨两岸,加上两端各有6层纵横交错的垫木,上铺木板桥面,坚实牢固。

  桥面屋架上亭盖,中央为重檐歇山式,如凤凰展翅欲飞。桥外有重叠两层的雨披。

  桥中挂有板联,如:

  “广将香界莲为筏,济出迷津鲤即龙。”(清·举人苏新猷撰)

  “广土咸欣沾惠泽,济川谁不仗慈航。”

  “广大恒同天地量,济施咸仰圣神功。”

  “双峰高作屏藩障,翰水长资关锁牢。”

义济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义济桥》:“义济桥:在十四都。此处溪水海水交流,行人悼叹。(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坑口乡蔡宗阳独力创建。乡为立碑。”

马夹桥(安济桥)

  马夹桥,或作马甲桥、安济桥,位于洛江区马甲镇(古属晋江县四十四都)。古桥今废,更以现代公路桥,高23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马夹桥》:

  “马夹桥,即安济桥(夹’府、县《志》作‘甲’),在四十四都。国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施韬建。

  碑文云:马夹桥,即《郡志》之安济桥也。乾隆·府、县《志》皆分‘马甲’、‘安济’为二桥,且以安济为四十五六都,误。”

山茶桥

  山茶桥,又名“长寿桥”“文革”期间更名“永革桥”,位于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下楼坑水尾、山茶角落西南侧1公里处水头,横跨涌溪支流茶溪之上。

  “山茶桥”“木拱廊桥”。这种“木拱廊桥”,在福建全省虽有60座之多,主要集中在宁德寿宁、屏南等地;而“山茶桥”是闽南唯一保护完好的木拱廊桥,堪称“闽南独丁”

  “永革桥(清、民国):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2018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十二年始建廊桥称“山茶桥”

  “山茶桥”,在德化经上涌通往葛坑以及尤溪、三明等闽中地区的古驿道上。

  “山茶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德化知县鲁鼎梅建,呈南北走向,廊屋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双坡悬山顶屋面,桥墩为花岗岩砌就,桥面为5节连接的木板,长度30多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鲁鼎梅》)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山茶桥》:

  “山茶桥,在曾坂社,距下涌桥五里。[按:康熙十八年(1679年),德化县划分8里39社,曾坂村属曾坂社。]

  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鲁鼎梅建。

  《劝捐序》:

  ‘德邑为九闽孔道,行旅之由延、建以及漳、泉者,往来必经焉。故邑治北自大官蛉,南抵虎豹关,道路之政孔急。余受事四载,渐次平治,中间溪河险阻,成梁数四,独山茶一桥犹有待。非姑缓也,以其岸高而涧阔,中流之柱无所施,梁必以石,工斯大矣!且前有为之者,旋兴而复废,任事者出于再举,故未能勇肩。

  近采逖听行道之苦,固有举斯桥以相望者,余固不敢不汲汲也。爰因奉例巡行,亲历其地,进左近之绅士陈时夏苏殿安陈天麟凌青云陈殿元凌奎曾居元曾桂山苏廷贤曾联科等而切计之。之数子者,皆乐于为善者也。然积少以成多,积小以致大,则又非数子之可独为。用是立之以簿,俾里居往来之善士,皆得各出金钱以共襄善举。

  庶斯桥一成,而王道之荡平,于吾德邑见之矣。若夫修德获报之说,人共知之,应无俟余言之赘。

  是为《序》。’”

  民国卅七年重建为木拱廊桥称“长寿桥”

   原“山茶桥”简略,常被洪水冲垮,行人过往极其不便。民国廿年(1940年),在“山茶桥”遗址东边水上临时搭架木板桥过河。

  民国卅七年(1948年),葛坑人陈伟彬(民国最后1任德化县长)、下涌人郭振华(曾任寿宁县长)联合倡议,发动民众捐资,以德化县政府名义邀请名匠何在妥(永泰人)、黄以柱(德化上涌人)设计施工,架设此桥。

  郭振华用筷子做了个其在寿宁县任职时见到的规模浩大的“木拱廊桥”模型,说这种类似筷子搭接的“木拱廊桥”,松溪人称“饭筷桥”,要两位师父仿此重建。

  黄以柱任“主墨师傅”,集设计、派料、派工、建造于一身,和两个助手、六七个小工合力,仅用5个月时间就造好了拱桥架。桥成,命名“长寿桥”

   现代维修

  “文革”期间的1973年维修,更名“永革桥”

  2013年再次维修。

  2017年,廊桥进口处新铺设鹅卵石路,出口处修复1段古道。

  规制

  概述

   现存“山茶桥”基本为民国卅七年(1948年)所建,保存完好。

  “山茶桥”南北走向拱形,全长26.95米,宽3.824米,桥身距河流深潭水面高6.5米,拱跨19.15米。桥面廊屋、底座拱架全用木料建成;两端桥台连接村道,用条石和大卵石干砌而成。

   “山茶桥”“木拱结构廊桥”,明显不同于散布在德化境内的登龙桥、赤水桥、广济桥、铭新桥等“木平廊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登龙桥、赤水桥、广济桥、铭新桥》)

  桥面廊屋

  “山茶桥”面以木板铺设,桥面平坦,保证行人和车辆往来便利。

  全桥面上起架廊屋(桥屋,屋亭)。廊屋长28米,内宽4.5米,廊高4.5米,4柱9檩穿斗式结构,9开间,40柱。廊屋两翼外侧,有双层木板雨披。桥面两侧,内设木板凳,供路人避风遮雨、消暑纳凉、歇脚停担。

  “木拱结构廊桥”是纯木造成,其底座拱架虽可承重,但自下而上的力却很容易破坏拱形结构,因此,加盖桥屋既可以防止雨水侵蚀桥梁,保持木构件干燥耐用,又可增加桥梁重量以压紧拱架结构(而不是尽量减少桥身自重),防止反弾,使整体构架更加稳固。

  底座拱架

  “山茶桥”底座拱架跨径19.15米,两端支撑在岩石砌就的桥台上。

  拱架运用梁木穿插别压的力学原理,由杉木纵横交错的杆件叠架搭接支撑横梁,纵杆件由横杆件支撑,横杆件由纵杆件依托,纵横杆件相互依存,悬空跨拱,全桥不用1根铆钉连接。

  “山茶桥”底座拱架的建造法式,类似《宋会要》记载的无脚桥:“天禧元年(1017)正月,罢修汴河无脚桥。初,内殿承制魏化基言,汴水悍激,多因桥柱坏舟,遂献此桥木式,编木为之,钉贯其中。”

千金桥

  千金桥,在南安市金淘镇下墟街。

  公路边现存“千金桥”碑,花岗岩,长方形圭首,高1.94米,宽0.92米,碑中阴刻竖写行书“千金桥”三大字,为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南安知县盛本题。

四 划

云龙桥

  德化云龙桥

  德化云龙桥,五代名“通济桥”,北宋·熙宁更名“化龙桥”,明·万历更名“起龙桥”,清·顺治改现名;位于德化县城关东面原宾阳门外龙浔山麓,跨浐溪下游南北,历来为德化县城南北通衢。1980年改建成单孔石拱公路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浐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云龙桥》:“云龙桥,在宾阳门外龙浔山麓,浐溪下流,邑治之锁钥也。”

  五代草创“通济桥”

  云龙桥,五代末草创,初名“通济桥”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云龙桥》:“创自五季,名‘通济’。”

  北宋·熙宁建“化龙桥”于德化县城东隅

  北宋·熙宁(1068—1077年)中,邑人苏唐卿建于城之东隅,更名“化龙桥”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化龙桥》:“化龙桥,一名‘云龙’,宋·熙宁间邑人苏唐卿建在浐溪下流。”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津梁·化龙桥》:“化龙桥,在德化县东,长三十七丈。宋·熈宁中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云龙桥》:“更名‘化龙’,宋·熙宁中,邑人苏唐卿建于城之东隅。”

  北宋·庆元至嘉定移建于东门外

  北宋·庆元五年己未(1199年),桥圮,德化县令叶益命僧了性移建于东门外现址,未就。

  嘉定(1208—1224年)中,知县事季端谊命邑人林士元等成之,长32丈(约107米),广2丈6尺(8.7米),覆以屋19间33楹,中有亭名“密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了性》)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化龙桥》:“庆元间,邑令叶益命僧了性移建于东门外。”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云龙桥》:

  “庆元己未,桥圮,知县事枼益命僧了性募移今所,未就。

   嘉定中,知县事季端谊命邑人林士元等成之。长三十二丈,广二丈六尺,覆以屋,凡十九间三十三楹,中有亭曰‘密符’。邑绅黄奎记。”

  明·弘治重建

  “化龙桥”既岁久,附桥居民因惑于风水之言,忌其不利于居,常阴毁之,洪流又从而崩坏之,南北交通断绝,所存仅遗址。至明·弘治三年(1490年)秋,邑人林宗源林康郑旺等捐资重建,弘治五年(1492年)九月毕工。筑石轿6间,构亭于上,贲之以彩,名“化龙”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化龙桥》:“岁久而圯。明·弘治三年邑人林宗源重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云龙桥》:

  “岁久,附桥居民阴毁之。

  明·宏治三年,里人林宗源等重建。

  少□□□陈迁记:

  ‘德化邑治之东有化龙桥,五季时已载于清源旧志,则桥之作久矣。历宋至元,尚完固。明初犹然。

  后有坊民附桥而居,惑于术家言,忌其不利于居,常阴毁之,故洪流从而崩坏之,所存者独遗址耳。役大费烦,后人莫有倡兴复之举者,民之病涉者多岁月矣。

   景泰(1450—1456年)、天顺(1457—1464年)间,邑之耆民德茂辈,欲为民舍涉而徒,皆有志兴复之,惜乎罔就绪而已。

   至宏治庚戍岁(弘治三年,1490年)德茂之子曰宗源欲成父志,以白金数镒为首倡。县典幂、教谕、泉州卫旗屯怀远将军·马凯、福全所武德将军·蒋元启,各捐俸以助之。而邑之好义者福塘陈晃、桂林赖荣、致仕知县留成、照磨林敬、东西团郑祎、下涌郭元旺、坊隅郑旺辈,无虑百余人,皆克广德心,不吝所有以左右之,毛聚尘积,合而为五十余镒。

  乃选有才斡者林崇林康郑绍六林广大林清郑明德周膺涂山诸人分理其事,运材于山,浮石于水,及陶、瓦、砖、铁之务,而宗源则始终总其要领也。

  经始于庚戍(弘治三年,1490年)秋,毕工后二年壬子(弘治五年,1492年)秋九月,凡两期岁而功成。邑人重其事,故承泽?先生延魁以吉丰司训致仕家居,与其弟义官廷守为之立石,以纪其功,而以记文请于余。

  余尝闻昔蔡忠惠蔡襄忠惠守泉,作桥于洛阳江,后世王曜轩?题其词壁曰:‘欲知公之忠,须读三谏诗;欲知公之惠,须读万安碑。’王梅溪王十朋梅溪赋诗亦有‘真是济川三昧手,清源游戏作虹梁’之语。今宗源一布衣,亦能如忠惠之用心;成事如此,焉知后人无有如曜轩梅溪之咏叹者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王十朋》、《泉州桥梁·洛阳桥》、《泉州专祠·蔡忠惠公祠》)

  又闻此桥当德化要冲之处,而邑之山川气脉未尝不关系焉。方其完壮时而生齿庶繁,四境鸡犬相闻,衣冠文物若林扬休苏总龟黄龟朋诸杰接踵而出。厥后颓废,则生齿文物亦因之寥落。今桥将复成,又有白袍曰:‘林真者破吞荒而起,继者又未可量。’虽云物数之有定,然桥之力亦不可诬也。岂徒一时利涉之功而已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总龟黄龟朋》)

  是用为记。’”

  关于弘治重建“化龙桥”之举,不能不提及林长娘

  林长娘是德化坊里(今龙浔镇宝美村)林德茂长女、林宗源胞姐。母早逝,17岁时父林德茂又病危,临终前嘱咐她把年方8岁的弟弟林宗源扶养成人。林长娘遂终身不嫁,以针黹女红为艺,扶养林宗源长大成家。林宗源读书不成,转而经商;林长娘持家,买田置产,家业渐富。

  林长娘见滻溪桥断,行旅艰难,即倾家财,命弟林宗源主持复建化龙桥。林宗源惟姐命是听,总领其务,笃力3年,于弘治五年(1492年)秋九月终于建成石拱桥,于是南北通行,民称之。林长娘还助建永春“东关桥”,修复“宝美大圳”。寿享81,无疾而终,墓在德化三班后房街南山。后人立高碑以树其德,至今里人共祀之。

  时有张濂者,字宗周,平夷卫平夷乡人(今云南省富源县中安镇)。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弘治十一年(1498年)来任泉州知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濂》]

  张濂原只知北宋时蔡襄造洛阳桥,功垂后世,又闻德化有个闺淑女子,竟能鼎力助建“化龙桥”,即将林长娘蔡襄相提并论,并题诗以赞。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明)》收录明“泉州府知府张濂诗,曰:“云龙桥:‘动天届远见文明,可是遐方乐太平?万树协韶云表奏,四山酿水地中行。蛟龙待雨飞腾渐,乌鹊怜星驾落成。谁是殷勤题柱笔?不妨驷马使人惊。’”

  明·嘉靖复建

  明·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年)冬,御寇者误炬,化龙桥尽畀煨烬中。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年)十一月,德化知县刘晃等复建;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年)毕务,长36丈,旁之栏槛从其所长。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云龙桥》:

  “嘉靖十一年壬辰冬,桥燬。癸巳(嘉靖十二年,1533年),知县刘晃、里民郑旺等,监生、临高县丞黄天球同建。

  莆田司谏郑一鹏记:

  德化古志称:‘龙浔有溪,发源于龙浔深处,经县前而之东。有一渚自南来会如丁字,故曰丁溪。’往时惟厉揭焉。

  宏治庚戍岁(弘治三年,1490年),坊隅耆民林宗源林康郑旺等忧民之病涉,募众金筑石轿六间,构亭于上,贲之以彩,名曰‘化龙’。邑人、吉丰司训黄廷魁嘉其绩,征文立石以记之。

  呜呼,休哉!不幸数烬于嘉靖壬辰(嘉靖十一年,1532年),御寇者误炬,全功尽畀煨烬中矣。邑士民无不尽伤心。

  龙川令兹邑,前首事郑旺林春林鸾等以鼎建上之。佥曰,复授以经营柄。会廷魁天球由国子生授广东临高县丞,途经之任,悼父口之口,见其举,曰:‘都因计费。’君暨掌教南海、司训东莞捐以己之俸,天球脱以行之需,等助各有数,而慕效乐施者又百余人,赞乃备。遂命日授徒迁木、陶、瓦、琢石以致用。

  经始于癸巳年(嘉靖十二年,1533年)十一月,延乙未年(嘉靖十四年,1535年)六月方毕务。括费五十余镒,未尝取诸帑。但见缝瓦涂暨,枚枚其茨;叠石积柴,实实其址。长三十六丈,旁之栏槛从其所长,内之丹艧遍于旅槛,规模制度多于前功。落成之日,官民咸称快焉。

  越三载,天球致仕归,与公游于桥,睹而色喜,作而曰:‘桥成矣,公之功,不燬于前火矣!吾先君子无以传继踪迹而不落,请捐资镌石张大其事,以续吾先君子。’

  余嘉而叹曰:‘桥梁乃王政之一事,宜为宰者率先之。殖财贵能赈施,宜好义者之必终其事。有子考无咎,宜为后者怀斡蛊而不忘。等陋溱洧之济,为舆梁之修,可谓仁矣!郑旺等货不必藏己,力恶不出于身,可谓义矣!天球博施用劳,前功不佚,可谓孝矣!一桥立而众美集,斯石也,庸以范世也,岂徒纪功云哉?’”

  明·万历十五年重修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化龙桥坏于洪水,德化知县施汀重修。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化龙桥》:“万历中坏于洪水,再建,增高。”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云龙桥》:

  “万历(1573—1620年)(民国志作“万历十五年”),知县施汀重修。

  教谕刘文芳记略:

  化龙桥重建于嘉靖乙未(嘉靖十四年,1535年),迄今万历丁亥(万历十五年,1587年),迩六十年于兹矣,颓折朽坏日甚。前任承讚首议葺治之,后竟以事辍。

  今君莅任数月,振修百废,即计费募金,又捐俸益之。命工量日,使巡检邱天爵督其役,而规模工费埒诸作者。

  余闻术家云:‘邑治本龙浔腰落,而龙浔转为左臂横抱之势少缩,化龙桥当要冲,接左麓而关截东流,则邑之山川气脉所由系焉。’当昔完壮时,生齿日繁,衣冠日盛,若林扬休苏总龟黄龟朋豪杰辈出,谁云物数有定哉?则今斯桥之修也,将巩固未艾而继昔,诸杰行彬彬然起矣。是则同其大有造也,岂特为利涉之具己哉?乌可忘,乌可忘!

  君讳,浙之吴兴人。”

  明·万历廿八年重建,更名“起龙桥”

  明·万历廿七年己亥(1599年)秋,因洪水桥坏。万历廿八年(1600年),德化知县周佑重建,更名“起龙”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云龙桥》:

  “万历己亥(万历廿七年,1599年)秋,洪水桥坏。庚子(万历廿八年,1600年)冬,知县周佑重建增高,更名‘起龙’。

  郭维翰记:

  吾邑山既环抱,水亦澄莹。其派浐溪,其渚丁溪,至城东汇为巨浸。有桥卧波,偃蹇横截,峙龙浔之足,而联双鱼之轴。北通延津(延平,今南平)、沙(沙县)、尤(尤溪),南走郡城(泉州)、莆阳(莆田)诸孔道,盖邑治之要冲云。

  桥所由来,肇自五季,不能远述。自嘉靖乙未(嘉靖十四年,1535年)邑人黄天球重建,迄今历七十年,听烟岚风雨,几见倾颓。而济人之功载之有永者,昆山公、义乌公、睿川公修葺之力也。

  己亥(万历廿七年,1599年)秋,天吴贾怒,而桥与基一旦尽坏,于是南北两分,褰裳难涉,虽星轺之使传檄来往者,犹必有所待而后渡。

  视昔缔右?侯甫莅兹土,化瑟日调,报政浃旬,荐绅文学及诸父老咸知侯之才,足以有为,而愿树乎不朽之业,签以为言,侯曰:‘是兴举之首务,而平政之宏略也。’遂具陈桥当复,状闻于院、道、府诸名公,咸得请。

  始相基、度务、量力、审时,稍缘募及赎锾之余若干缗,捐俸继之,而博士孟作、尉忠位,暨荐绅、孝廉、文学皆有助,而侯日亲程督之。伐石甃址拟于旧,而高且坚;市木为梁拟于旧,而材为榱桷,为栋楹,为瓦砖,何人不颂使君功?”

  清·顺治重建,改名“云龙桥”

  清·顺治三年(1646年)“起龙桥”毁于战火,顺治六年(1649年)德化知县王榜鸠民重建,改名“云龙桥”,寻复毁。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两遭洪水,桥址冲坏,无存。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化龙桥》:

  “国初毁于寇,知县王榜鸠民重建,寻复毁。

  康熙十五年,两遭洪水,桥址冲坏,无存。”

  清·康熙至雍正重建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德化知县熊良辅谋重建,功将半以事去,工遂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熊良辅金鼎锡》)

  雍正六年(1728年),知县金鼎锡拟续建,又未成,仅留下1篇《重募建云龙桥序》。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序(国朝)》收录“《重募建云龙桥序》(知县金鼎锡)”曰:

  “云龙桥,踞东郭之要津,而德邑形胜之锁钥也。倾圮历有年所,前令熊良辅谋重建。尔日绅士里民偕四方之乐善者,欣然题捐,功将半,而适以事去。后六年来,正署五易席,皆弗暖,罔暇经营,工匠星散,凡木石之购于山,工力之施于河者渐次尽矣。

  岁戊申(雍正六年,1728年)正月,余调是邑,都人士即以是为请,余与首事谙君子往复商定,并集核前所捐簿,知聚腋可以成裘,而请君子秉公勷理,固无虑巨工之难集也。

  近奉天子明诏,凡滓梁、孔道倾圮而便于民者,许所在官司详请缔造。余不敏,倘违都人士请,勿急与落成,恐历久而弥艰,不独上负明诏,将创始之君与首事诸君子暨乐输之绅士里民,一片利济雅怀,不重于余有憾乎?

  爰是召匠兴工,先桥墩,次桥梁,次桥宇,时以渐而功必底于成。凡昔日捐题人士,闻斯役也,应亦欣然慨然与余有同志焉。其有昔日未捐,今此欲同善举者,此固不可强而亦固所愿也,用以告。”

  直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德化知县黄南春方主持修建完成。时桥有6墩,长32丈(约107米),宽1.6丈(5.3米),高3.6丈(12米),桥面有栏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南春》)

  清·乾隆涂廷观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云龙桥》收录涂廷观诗,曰:涂廷观诗:‘苍龙蜒蜿卧城东,万里云程一旦通。驾岸鳌金冲背出,凭空牛铁铸形同。半规磴绕分新月,万顷波洄吸彩虹。珥笔应教题柱客,相将敲韵谱新功。’”

  [按:涂廷观,邑人,乾隆十五年(1720年)庚午科乡试中式举人。]

  附:桥亭与云龙庙

  “云龙桥”有桥亭,桥亭内正中设“云龙庙”。整座庙宇及桥亭画满山水、花草、鸟兽及许多历史人物。

  桥亭为屋廊式建筑,长25米,宽3.5米,杉木结构,屋顶为歇山式,盖黑色瓦片,两边有风雨披。廊柱上有古人撰写的楹联:“西方有道人难到,南海无桥我独行。”

  “云龙庙”为明·万历十年(1582年)永加村两姓联合筹建,是闽南较为少见的以桥亭为依托而建架庙宇的古式建筑这一。

  庙里奉祀明·洪武(1368—1398年)间保存至今的渡海观音菩萨1尊。庙堂上挂有“水月观星”牌匾1块。民国十三年(1924年),中央军团长兼德化县长许振光为云龙庙题写楹联:“方接西天时洒甘露,龙腾南海常显恩光。”

  每年农历二月十六日,有木偶、南音、高甲戏、舞狮等文娱节目演出。“云龙庙”成为永加村及周边农民文化活动的场所之一。

  现代

  1955年,“云龙桥”改建成混凝土桥面。

  1979年再维修1次。

  1980年,改建成单孔石拱公路桥,长57米,宽12.6米,高9.7米,净跨40米。

  赤水云龙桥

  赤水云龙桥,位于德化县赤水镇永加村外洋。

  约清·道光卅年(1850年),由永嘉两姓族民共建。

  赤水“云龙桥”是屋廊式桥,长24.5米,宽3.4米,高3.5米,木瓦结构,屋顶为歇山式。桥亭中设有佛龛,奉祀观音菩萨

  永春云龙桥

  永春云龙桥,原名“知政桥”,位于永春城关东南隅(现属桃城镇),横跨桃溪上,是现泉永德公路的重要桥梁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桃溪》)

  南宋·绍兴十三年始建为“知政桥”

  “云龙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永春县令林聘倡建,名“知政桥”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津梁·云龙桥》:“云龙桥,在州东南。长三十余丈,跨‘桃溪’,旧名‘知政桥’,宋建。”

  南宋·淳熙六年重修更名“云龙桥”

  南宋·淳熙六年已亥(1179年),永春县令陈宏规重修,淳熙八年(1181年)暮冬竣工,桥长30余丈(约100多米),更名“云龙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宏规》)

  庄夏《云龙桥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夏》)载:

  桥之道,东抵莆福,西通都城,实往来之要冲。

  “历时既久,雨淋日炙,而扶阑瓦盖,渐以坠坏,震凤之所动摇,巨漫之所冲突,而舆梁砥柱亦非复前日矣。”

  可知当时的“云龙桥”是木石结构的,桥的上面有扶栏瓦盖,这种形式大概和现存的东关镇盖有桥亭的“通仙桥”类似。(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东关桥》)

  明·屡修

  明·景泰五年(1454年),永春知县车政又重建,后遭火焚毁。

  嘉靖八年(1529年),永春知县陈禹再重建。从此屡有修建。

  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年),永春知县夏忠重建。

  清·顺治四年毁,改建为便桥

  清·顺治四年(1647年),南安庄廷张益率1万多人围攻永春时,“云龙桥”被全部烧毁。之后,改建成便桥,俗称“搭水桥”

  后,重修云龙桥一事屡被提起,却终究没有修成。

  特别是同治六至十年(1867—1871年)和同治十年(1871年)至光绪二年(1876年)翁学本两任永春直隶州知州期间,时任永春“梅峰书院”山长的城西人陈佩韦曾与桃东人郑奕西,为筹建“云龙桥”事一起南渡南洋劝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翁学本》、《泉州学校•泉州书院•梅峰书院》)

   陈佩韦《南游舟中有感》记此事:

  “沧海桑田一叶舟,故人渡我入南游。只为霖雨苍生计,能否桑榆晚景收。
  万里长风时正壮,二分明月夜当头。感君高谊云天下,杯酒倾谈过七洲。”

  民国廿年在原址重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公路桥

  民国十八年(1929年),闽南民军头子陈国辉占据永春,成立“永春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建委会”),黄文标任建设局长,再次着手筹建“云龙桥”

  1930年前,永春境内还未曾有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而成的现代化桥梁,而用钢筋混凝土盖起的楼房也很少见。时建委会先在儒林火力发电站口的小沟上筑个钢筋混凝土小桥作为试验,取得成功,最终确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桥方式。建筑工程还吸取了五里街“西安桥”的建筑经验,并加以改进,在施工用料上改用洗净的溪流小石代替打碎成寸方的花岗岩石子拌入混凝土,就地取材并节省了不少人力和财力。

  “云龙桥”规模颇大,当时只有“西安桥”落成后剩下的部分钢筋可以移用,建筑费用尚无完全把握。建委会向城区商人郑挂提借洋灰5000斤,遂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中秋节举行奠基典礼,继而积极以募捐办法筹集资金。首先得到华侨前辈李俊承在新加坡捐献万元以为倡,李尧南等人响应,于是马来亚、印尼、越南、仰光各地的永春公会都闻风继起,共募集7万银元,使建筑工程得以迅速顺利进行。前后仅用1年的时间,至民国廿年(1931年),这座新型的“云龙桥”建成。桥面纵120米、横8米,左右两旁筑有行人道,中间通车,旁有扶栏,颇为壮观。1932年,泉州至德化全线122公里始直线贯通。

  “云龙桥”建成后,由于民生凋敝,社会不宁,抗日战争期间,泉永德公路又遭破坏,因而这座大桥长期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1977年移近址新建石拱桥

  解放后,泉永德公路重新修通,山区经济日益繁荣,运输繁忙。原来的云龙桥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桥面狭窄,且负荷不够,部分桥面开始凹陷,主要是基础不牢,已有4个桥墩下沉,虽多次维修加固,仍不适应公路主干线要求。

  1977年,国家拨款46.5万元,在靠近原桥下游10米左右处新建石拱桥,1978年竣工通车,因它是永春早期最长的大桥,改名“永春大桥”。该桥2台7墩8孔空腹式双曲,全长148.3米,宽11.75米,桥身栏杆全用花岗石砌筑而成。

  1990年,恢复原名“云龙桥”。1999年加宽。

双桂桥(连波桥、观音桥)

  双桂桥,原名连波桥,俗称观音桥,位于德化县三班镇桥内村,横偃于大云溪面上。这里自古为德化通向永春、泉州的交通要道。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双桂桥》:“双桂桥,旧名连波桥,在石杰大尝溪上流。宋时建。石址施屋。宋·县尉孙应凤诗:‘桥前巧匠剪春罗,桥上亭亭景物和。明夜元宵一团玉,连波还解似金波。’”

  明·天启元年(1621年)重修,嘉靖年间当地氏通族再建。1988年重修。

  木质廊屋式结构,墩为石砌,长27.2米,宽4.5米,高13米。桥身两侧各架十根柱子,上有屋盖覆顶,号称“九开间”,走在桥上,使人如置身古屋之中。柱身皆有冠头联,如:“双凤起舞西山雨;桂花传香南浦云”“双弓水映团圆月;桂子香飘富贵花。”桥中有佛龛,供奉观音大士,故俗称观音桥。

凤池桥

  凤池桥,原在安溪县城关西面常沿渡(祥云渡),横跨晋江西溪,连接祥云与北石两岸。后圮无存。现代在原址建安溪大桥。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安溪县·凤池桥》:“凤池桥……(县西)”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桥渡(附)·凤池桥》:“凤池桥,在县治西,见‘凤山’下。”

  清·乾隆《安溪县志》“凤池桥”载:“在县治西常沿渡上。”

  南宋·开禧三年始建木桥于县治北凤山下

  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安溪县令杨承祖(或作“杨绳祖”)始建木桥于安溪县治北凤山下。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凤山》:“凤山,在县治北……下有凤池桥。桥宋·开禧三年令杨承祖建。”

  清·乾隆《安溪县志》“凤池桥”载:“宋·开禧间,知县杨绳祖建。”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安溪县·凤池桥》“凤池桥,宋·开禧三年,邑令杨承祖建。”

  南宋·嘉定六年陈宓易以石址木梁

  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安溪县令陈宓[嘉定三年(1210年)任]重建,为石墩木梁桥,桥面盖有长廊式桥亭,覆屋46间,名“凤池桥”。后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宓》)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凤山》:“嘉定六年,令陈宓易以石址木梁,上覆屋四十六间。邑人刻石曰‘陈公桥’。嫌掩前人之美,投石于湍,改名‘凤池’焉。”

  清·乾隆《安溪县志》“凤池桥”载:“嘉定间,知县陈宓易以石址木梁,上覆瓦四十六间,邑人刻石曰陈公桥’。嫌掩前人之美,投石于湍,改名‘凤池’。后圮。”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安溪县·凤池桥》“嘉定六年,令陈宓重修。后久圮。”

  陈宓作有《观凤池桥上梁》诗曰:“溪自清如镜,官那束似羁。不因乘小舫,还得赋新诗。邑肇千家聚,梁成万世基。令惭无小补,刻石欲何词。”

  桥成,陈宓《凤池桥成,余长泰以诗贺,次韵谢之》

  “骖鸾翼翼袅清风,眼见云霄有路通。
  自是众贤欣出力,何如小己敢贪功。
  指挥须得千人敌,迟速都申一念中。(自注:谓惠源僧为桥之半,而成不出八阅月。)
  已筑新堤平似掌,登桥人与此橘同。”

  [按:①“橘”字疑误。②余长泰,即余克济,南宋·安溪县龙兴里青洋村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累官至梅州知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余克济》]

  明·李森重建

  李森(1398—1463年),字俊茂,号朴庵,明·安溪县感化里(今湖头镇)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生。平生轻财重义,热心地方公益。景泰三年(1452年)后,曾任安溪源口巡检,摄永春、德化、安溪县篆。天顺七年(1463年),李森所建剑口及龙津三大桥圯,民病复涉,因之抑郁成疾,遂至不起,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森》)

  清·乾隆《安溪县志》“凤池桥”载:“明·邑人李森重建,又被洪水漂坏。”

  明·万历数度重建

  明·万历卅年(1602年),安溪县令廖同春作浮桥于东皋,詹仰庇为《记》。卅五年(1607年),县令王贤卿移之西门龙津渡头祥云渡通北石(古称“常沿渡”,今安溪大桥桥址附近)。四十五年(1617年),县令贺详重建,后数修数坏于狂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桥渡(附)·凤池桥》:

  “万历三十年,令廖同春始作浮桥于东皋,邑人刑部侍郎詹仰庇记。

  三十五年,令王贤卿以行人不便,移之龙津渡头,坏于洪水。

  四十五年,令贺详捐俸重建,匾曰‘通济’,邑人称曰‘贺公桥’。

  后令递修便渡。”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安溪县·凤池桥》:

  “明万历三十年,知县廖同春作浮桥于东臯。

  三十五年,知县王贤卿移之龙津渡头。坏。

  知县贺详重建。

  后屡经修治,辄为洪水冲坏。”

  清初屡修屡坏

  清·顺治六年(1649年),安溪县令徐腾鲸重修,旋被大水漂荡。顺治十五年(1685年),县令韩晓再造,又坏狂流。康熙十二年(1673年),县令谢宸荃重建为浮桥。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桥渡(附)·凤池桥》:

  “凤池桥……今圯。是桥合龙津桥往来道也。当溪之湍,治数坏,渡者藉坏址为平桥,无如水涨何。

  皇清·顺治六年,令徐腾鲸重修,旋被大水漂荡。

  十五年,令韩晓再造为梁,又坏狂流,济以渡船。?

  今康熙十二年,令谢宸荃捐俸重建浮梁,有碑记。”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安溪县·凤池桥》:“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县谢宸荃复建浮梁。”

  至乾隆(1736~1795年)间,凤池桥仅存石墩,以后没有再造桥,来往行人靠船摆渡。清·乾隆《安溪县志》“凤池桥”载:“今石址尚存,济以渡船。”

  现代建安溪大桥

  1952年,在旧城城西“凤池桥”旧址修造全县第1座大型木桥。1961年遇特大洪水,木桥被冲毁,进出县城又靠摆渡。

  1962年10月,在原址创建“安溪大桥”,又称“西门大桥”、“城西大桥”,1963年6月15日竣工通车。“安溪大桥”东西走向,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下部为沉井基础。全长237.88米,桥面行车道宽7.5米,两边人行道各1米;墩高13.75米,共7墩8孔,净跨27.7米。两侧雕饰扶栏。

  2003年10月,在原桥上下游各进行同跨数同跨径两车道拓宽改造,为预应力空心板梁、单桩柱式墩台梁桥。

  2004年10月30日竣工通车。加宽后的大桥桥面组合为6车道,净宽21米,两边各建有净宽1.75米的人行道。

车桥

  车桥,位于泉州府城德济门(南门)外聚宝街(古属晋江县,今属鲤城区)中段,因桥当交通要冲,车水马龙,故名。始建无考,今存,桥面已整修。其域自古以来称地名“车桥头”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车桥》“又(顺济桥)北为车桥,亦是时[指明·嘉靖卅八年(1559年),官兵御倭于顺济桥]屡被焚劫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顺济桥》、《泉州倭患》)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车桥》:

  “车桥,在车桥市东。隆庆《府志》:海舶聚此。

  国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令裘思通立石示禁,不许跨桥盖屋,以避水灾。”

无量桥

  无量桥,讹称“浮动桥”、“浮浪桥”、“芙蓉桥”,位于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南田村(古称港西村)和西吴村交界的溪头村溪头溪上,亦称“港西桥”

  “无量桥(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始建年代不详,但明·嘉靖《惠安县志》就记载其为惠安17座古桥之一,故无量桥应始建于宋、元时期。

  相传早期原为木桥,由大圆柱杉木架设而成,其结构坚固程度不逊于石拱桥。桥板随溪水涨落而上下浮动,故又得名“浮动桥”,后民间讹称为“浮浪桥”、“芙蓉桥”。因其处于南田村(古称港西村)之南,又称港西桥。

  无量桥处于古驿道上,明·洪武(1368—1398年)年间驿坂村曾设置邮亭,此段驿道从涂岭镇南部的驿坂村一直往最北面的白潼村。驿坂村之北的路口村,因地处古驿道的十字路口而得名。无量桥即架在古驿道从打珠溪中游经过的地方,有村民在溪桥前建居,此地即取名“溪头”

  清·雍正(1723—1735年)间,黄中桂重新修造成石墩石梁桥。

  光绪(1875—1908年)及民国间均曾重修。现存光绪十九年(1983年)及1916年重修碑记各1方。

  廿世纪60年代重修,仍作乡间交通要道,虽车辆出入较少,但行人来往不绝。

  规制

  无量桥南北走向,两头分别接连南田村与西吴村,保存基本完好。

  石墩石梁,全长30米,宽1.8米,4孔5墩,中孔净跨6.5米。

  桥面每节原铺5条石板,现各剩4条,最长5.4米,最宽0.65米,厚0.25米。

  桥墩用长石条犬牙状交错垒砌而成,桥墩两侧俱作舟尖形状以分水势减轻冲力。

五 划

东关桥

  东关桥,亦名“通仙桥”,位于永春县东平镇东美村(原名东关)东200米的湖洋溪上,是闽南一带罕见的长廊屋盖梁的桥梁。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永春州·通仙桥》:“通仙桥(州东),即‘东关桥’。”

  东关桥(南宋):永春县东平镇东美”,1991年3月列为第三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东关桥建在湖洋溪上,湖洋溪于此汇入桃溪,而桃溪为晋江上游的主要水系。北宋·太祖·开宝(968—976年)以后,永春与泉州已通舟楫;从南宋至明、清,这里的水上交通非常频繁,成为沟通泉州与永春、德化、大田、永安的枢纽,是南来北往必经之地。通仙桥下水面宽绰,便于船只停泊,桥头、桥上景象繁荣,全盛时光屠户就有18家。

  东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先为敞天桥。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永春州·通仙桥》:“宋·绍兴间建,后修废不一。”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里人颜尚朝修建桥屋。

  明·正德三年(1508年),尚朝之子时静在桥内砌砖为路,列椅两旁,供人憩息。

  清·康熙十八年(1680年)重建。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永春州·通仙桥》:“国朝·康熙十八年重建。”

  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花钱60余万。现存永春知州杜昌丁《重修东关通仙桥碑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杜昌丁》)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东关桥毁于洪水。

  同治四年(1865年)起,先后由知州周式濂沈定钧重修,但直至他们离任时仍未竣工;同治六年(1867年)翁学本接任永春知州时才最后完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翁学本》)

  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现存兴泉永兵备道朱明亮《重修东关桥序》碑。

  同治十三年(1874年)春夏,有老人扬言于桥上说:“是桥仍须太守来修。”此前翁学本已调任龙岩知州,听者付之一笑。不料是年秋,翁学本再署永春州,桥亦同时毁于火。翁学本和州人不禁惊叹:“偶然耶?其果先觉耶?”于是翁学本捐俸倡议重修,州人均各乐输,光绪元年(1875年)竣工。“越八月落成,栋宇绵亘,宛如长虹。”桥成,翁学本感叹其“倏毁之,倏成之,岂真数为之耶”,为题刻木匾“古通仙桥”并作记。翁学本还撰立2方《重修东关桥碑记》于桥头。

  以后又经过多次修葺。1963年再次加固,增筑倒吊梁和四道雨篷。

  2016年9月,台风“莫兰蒂”引发的洪水突至,将东关桥拦腰冲断。2号桥墩与3号桥墩之间共7个开间的桥屋被冲毁,长度约20米,2号桥墩与3号桥墩损毁严重。当月即筹集企业和个人资金479万元,11月施工队正式进场施工修缮,2017年底工程完成。

  规制

  东关桥所在水域水面宽达86米,平均水深7.1米以上。历代虽经多次重修,仍完整保留宋代桥梁建筑的特点。
桥长85米,宽5米,系用青岗岩和特大木料构筑,共2台、6墩、5个排水道。桥面用5寸厚的巨杉板铺成。

  桥的入口处屋架上,悬挂“古通仙桥”匾额,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永春知州翁学本撰书。

  桥的入口处屋架上悬挂匾额,书“古通仙桥”

  墩呈船形,均用青岗岩石条互相交错叠压,逐层干砌而成,不用灰泥沙浆勾缝。墩的两头俱作尖形,以分水势。墩下以大松木作卧桩,古称“睡木沉基”,整座桥梁就荷载在这个水下基础上。墩上用巨石叠涩3层以承架大梁,梁之长大,在今日也是罕见的。每个桥孔用特大杉木分上下两层铺架大梁22根,以固桥孔。每根大梁长16—18米,直径在0.3—0.4米之间。

  除墩上更筑砖墙砌体外,梁上部分,桥板、护栏、柱檩、雨蓬、屋架、木缘桷全是木结构,有20套整齐划的一木屋架, 连同砖墙,全桥有26个开间。屋顶砌瓦,桥面铺砖,两侧列椅供人休憩。

  桥屋之设,是根据闽南雨水丰沛而设计构筑的。这正如徐慰慈《桥梁艺术浅说》中所说:“即可供远行的人们借此歇脚避雨,又能增强桥梁的稳定性,防止雨水直接渗入导致木梁腐烂,还能给山水之间增添无限画意,收到实用、坚固、美观的全面效益。”

  东关桥第3墩上,辟有壁龛,龛额书“观自在”3字,奉设观音像。石刻楹联为:“幸指迷津通觉岸,愿瞻佛日荫慈云”;“香阁峙中流,万众恒河自在;慈灯悬彼岸,千年般若常明。”龛下有青石雕刻麒麟、双狮戏球、 荷莲花卉,精巧细致,栩栩如生。

  第2墩上设有“金坛”,供奉香火之用,其青石雕刻龙图案也很精致。

  桥头,立翁学本撰立的2方《重修东关桥碑记》,上端各镌篆额大字“共成义举”“善与人同”,内容包括重修东关桥收支帐目。

  诗文

  清·永春举人王光华《通仙桥》诗:“桃谷寻源路不迷,垂虹人渡石林西。双鱼塔近残云散,五岫台空落照低。置驿此间通上国,放舟何日到仙溪。会当立马金鳌上,大笔淋漓认旧题。”

东山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东山桥》:“ 东山桥:在三十五都。旧以舟济,名‘东山渡’。国朝·康熙(1662—1722年)施韬建。桥长五里余。”

玉澜桥

  玉澜桥,位于石狮市宝盖镇上浦村(古属晋江县廿三都)。

  “玉澜桥遗址(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玉澜桥》:玉澜桥,在府东南四十里,跨海港千余丈。”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各都之桥·玉澜桥》:“玉澜桥:在二十三都。《方舆纪要》:跨海港,长千余丈。宋·绍兴间(1131—1162年)仁惠修。”

  玉澜桥,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僧仁惠建,历6年竣工。石构平梁,13孔,15个船式桥墩。全长48米,宽2.6米。

  《读史方舆纪要》所谓玉澜桥“跨海港千余丈”,实际上是指几座桥相连接的长度,以玉澜桥泛称之。清·乾隆《泉州府志》、道光《晋江县志》载:(北)宋·元符(1098—1100年)间,僧怀应砌石为路,自北而南,凡二十里,中有桥三:曰前埭、曰高港、曰林湾,桥上筑石为亭,统称蚶江桥。”“蚶江桥”连接“玉澜桥”,以及南宋·乾道(1165—1173年)间修筑的“海岸长桥”,连成泉郡商旅运输大道,全程40余里。

  1992年,玉澜桥拆除改建,几乎全毁,现仅存4孔6墩埋于两头地下,称“玉澜桥遗址”

玉京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玉京桥》:“玉京桥:在三十三都。《县志》:在(紫帽山)金粟洞前。宋·嘉定四年(1211年)道士黄去华建。”

玉虹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玉虹桥》:“玉虹桥:在四十七都玉虹村。《闽书》:里人彭映建。”彭映为宋·淳熙(1174—1189年)间人,并建有龙潭桥等。

龙津桥

  安溪县龙津桥

  安溪龙津桥,位于安溪县城南街(今大同路)与蓝溪溪岸交汇处,即今龙津大桥桥址附近,为古黄龙渡,后称龙津渡。

  龙津桥横跨蓝溪,南北走向,和上游的凤池桥(现为安溪大桥),历史上关系着蓝溪两岸的盛衰。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黄龙山》:“龙津桥,宋令赵师戬所建;凤池桥则陈宓所建者。令赵彦侯记曰:自建二桥,邑人物始盛。

  沿革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桥渡(附)·龙津桥》:

  “龙津桥,已见《黄龙山》。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令倪察始作浮桥。(在县治南黄龙渡,今龙津大桥桥址附近,俗称龙津桥)

  淳熙二年1191年),令赵善竦修。

  庆元五年1199年),令赵师戬易石址木梁(砌石为基,铺木为梁)。嘉泰二年(1202年),令龚晏始成之,长六十八丈,广二丈四尺,上覆以屋廊式盖屋,凡四十三间。(后圮)

  咸淳丁卯(咸淳三年,1267年),令钟国秀重修。

  明·天顺四年(1460年),邑人李森(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森》)重建,今圯。”

  万历廿九年(1601年),安溪县令廖同春用舟二十余艘上铺桥板作浮桥于东皋,舣舟以渡。三十五年(1607年),安溪县令王贤卿以行人不便,移之龙津渡头,后坏于洪水。四十五年(1617年),安溪县令贺祥捐俸重建,匾曰“通济”,邑人称公桥”。以后的县令递修便渡。

  清·顺治六年(1649年),县令徐腾鲸重修,大水漂荡。十五年(1658年),县令韩晓再造为梁。又坏。

  康熙十二年(1673年),县令谢宸荃捐俸重建浮梁,后令辜文麟又修。

  至乾隆(1736—1795年)初桥圮,以后未再造。

  1982年10月,重建龙津大桥,历时三年八个月完工。5孔4石墩2台双曲拱桥,净跨40米。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251.2米,宽12米,高15米。

  清 ·康熙谢宸荃《新建龙津浮梁碑记》

  清·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年),安溪县令谢宸荃重建龙津浮梁,自为《记》,清·康熙《安溪县志·卷 10·风俗人物之七·征文·记》收录。曰:

  “新建龙津浮梁碑记

  谢宸荃(县令)

  自昔邑以溪名,曷取乎溪也?意自邑达郡,仕帆估舶,往来上下,与夫粟米之转输,樵苏之弛负,皆溪焉是赖,是有取乎溪尔!然从永安迤逦而东,山径百里,朝裹粮而夕晋江,岂尽从事于舟楫乎?龙山南市,屹然相望,其限之也,溪实为之。舍溪而徒,必截流以登,使无以善是溪者,则是溪也利害相半,邑何必以溪著也?山川邱陵,特地险之自然,端赖有人焉起而裁成辅相之。

  余叨牧兹土,甫下车,辄徘徊龙津之旁,见涉者争渡,喧声如雷,几有相胥及溺之恐。徒杠舆梁,余责谁诿乎?第以初莅蓝水,旧案山积,簿书旁午,窃有志焉而未逮也。兹荷各上台政简刑清,与民休息。余得以其暇相度岸址,鸠工庀材,爰造舟为梁,披星戴月,躬自督率,二十日而成。虽落雁临波,难比杜预半规之式;长螭横渡,殊惭李冰七星之工,然自此而揭厉无艰矣,自此而溯洄靡惧矣。朝来入市,不羡祖龙之鞭;暮欲归田,可废沙棠之棹。且也锁连绝岸,叱驭无劳;梁偃长空,问津可免。是溪也,诚有享其安澜而忘其险阻者,犹得云利害相半乎?

  然是役之兴,虽曰人事,亦有天数焉。余始议经营,将复旧制。一夕溪雨滂沱,昔之缆浮梁者,半从山麓而出。邑之人咸加诧异,以余有以格夫山灵也。余敢贪天功为已力哉?

  说者曰:‘邑三面阻溪,环流映带,民物康阜以之,人文巨丽以之,使非设梁以杀其流,建亭以护其势,则邑无以善是溪,溪无以利吾邑,彼潺潺者又何取乎?”

  余闻其言而韪之。刳木为舟,数十有八,上覆以板,旁设栏楯闲之。有亭翼然,位于中央,颜之曰‘露沾霞浮’、‘呼风吸月’,一以表胜概,一以新旧俗。此都人士,庶几食溪之福,晓然于邑之以溪名,而诚有取乎溪也。

  爰勒石而为之记,邑之绅士里民例得共书,并镌姓名于后。

  时皇清·康熙十二年癸丑孟秋之吉。”

  人文

  南宋·绍兴廿一年(1151年)起,朱熹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5年间,多次游览安溪县名山胜景,曾搦管标题“清溪八景”,其中有“龙津夜月”一景,即指龙津渡和龙津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泉州史迹·清溪八景》)

  南宋·嘉定间(1208—1224年),安溪知县陈宓《题龙津桥诗,曰:“兼旬积雨载晴虹,洗出溪山罨画中。别浦渔歌来暝色,长桥人语半秋空。吏闲剩得三更月,民阜多逢五日风。作计追陪今恐后,杯盘随意底须丰。”【按:此诗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收录,但作者署“前人”。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八·征文·诗》亦载,作者署“陈宓”。陈宓,嘉定三年(1210年)任安溪知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宓》。】

  明·万历间刑部郎中、晋江人秦钟震写有《清溪八景回文诗》,其中《龙津夜月》一诗曰:“峰外云光摇仿佛,往来任棹孤明月。溶溶水浴脱鸥轻,龙剑空吟羞白发。”回文:“发白羞吟空剑龙,轻鸥脱浴水溶溶。月明孤棹任来往,佛仿摇光云外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秦钟震》)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江苏武进人庄成任安溪知县时,曾以朱熹标题的“清溪八景”为题,分景赋诗8首。其中《题龙津夜月》云:“环城一水号龙津,好比银河一样清。待得团圆三五夜,晶光照彻更分明。”

  德化县龙津桥

  德化龙津桥,旧名“广济桥”,曾名“旌贤桥”、“公桥”,俗称“西门桥”,位于德化县城西门(金成门)外浐溪之上。

  北宋·熙宁始建“广济桥”

  北宋·熙宁(1068—1077年)中,始建木桥,名“广济桥”苏钦居其侧,宣和六年(1124年)登进士,更名“旌贤桥”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龙津桥》:“龙津桥,在西门外,宋·熙宁间建。”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龙津桥》:“龙津桥在金成门外 ,旧名‘广济’,宋·熙宁中建。以苏钦居其侧,更名‘旌贤’。”

  【按:苏钦(1102~1160年),字伯承,北宋·德化县善均里石城人(今雷峰乡长基石城村),后迁居仙游县。宣和六年(1124年)登进士,官至利州路转运判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钦》】

  南宋·绍兴重建改名“公桥”

  南宋·绍兴(1131—1162年)中,桥圮于洪水,德化县令李嵩重建木桥,疏水13道,改名公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龙津桥》:“绍兴(1131—1162年)中圮,知县事李嵩建,疏水为十三道,改名‘公桥’,永春陈知柔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知柔》)

  南宋·嘉定易石址

  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易以石址(即用石砌墩,桥面用木料),绍定三年庚寅(1230年)毁于火。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龙津桥》:“嘉定间始易石址,寻毁。”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龙津桥》:“嘉定间易石址,寻燬。”

  南宋·嘉熙重建,易名“龙津桥”

  南宋·嘉熙二年戊戌(1238年),德化知县枼彦琰重建,易现名“龙津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龙津桥》:“嘉熙二年,知县事枼彦琰重修。”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龙津桥》:“嘉熙间邑令叶彦剡重建。”

  屡毁屡复

  后历兵革,龙津桥屡毁屡复。

  明·洪武卅 一年(1398年),洪水猛作,民居漂荡,桥亦崩环。后生民稍复,共构以木。

  正统(1436—1449年)中,邓茂七起义军流劫入境,大肆郁攸之虐,龙津桥又废不举。

  明·弘治重建为石墩木廊桥

  明 · 弘 治三年 ( 1490年) 闰九月 , 德化 县尉 刘谔 等 重建龙津桥 , 毕工于 弘 治八年 ( 1495年) 二月 。 前 乃木架垒石基而筑, 至此 始 改为石墩 4 孔 木廊桥 , 覆以屋 2 2 楹 。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龙津桥》:“岁久再圯,明·弘治间复建。”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龙津桥》:

  “岁久复圮。明·弘治八年(1495年),县尉刘谔重建。

  提学副使慈溪器让记:

  德化治前有水曰浐溪,循溪而西上,仅三十步许,旧有木桥名‘广济’。宋·熙宁(1068—1077年)中,县令李嵩鼎建。嘉定(1208—1224年)间,易以石址。庚寅(绍定三年,1230年)毁于火。嘉熙戊戌(嘉熙二年,1238年),令枼彦琰重建,改今名。中历兵革屡毁屡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洪水猛作,民居漂荡,桥亦崩环,景象为之索然。以后生民稍复,共构以木。至正统(1436—1449年)中,(指邓茂七流劫入境,大肆郁攸之虐,而桥又废不举。

  会四明来尉是邑之明年,独员署事,先举宫、坊、牌,次谯楼、廨宇,以渐修葺。惟是桥工繁费夥,而未之暇。

  及邑之父老张昂郑真荫进告于庭,曰:‘夫桥为一邑之壮观,利百姓之往来,匪直风水所系,抑或政令所关也。圯坏已数十年,未有能举之者。每于春夏淫潦之爵,溪水涨漫,民不得已,则假于舟以渡,往往有遭其覆溺者,盖不可以一二数也。愿吾侯俯从民望以为之。’

  尉遂即旧址,始捐己俸,委所告者二人总其事,以司出纳之费。复募得僧得安持数遍谒于乡,于是输财乐施之士,肩摩而踵接;趋事赴工之民,蚁聚而云集。若致政、太学生、邑之人郭元旺辈,又为巨擘。命匠陈汝六等刊石于山,运木于陆,肇工于弘治三年(1490年)闰九月既望,毕工于弘治八年(1495年)二月吉日。桥成,计有四大窦,覆以屋,计二十二楹。总其费,计银千有余两。适于朝觐之秋,尉以公去,不可留。”

  清·康熙重建

  清·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年),遭洪,龙津桥石址荡圮。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年)德化县教谕王钦祖捐俸募建,两旁施以栏杆。后岁久坏,未复。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德化县·龙津桥》:“今崩坏无存。”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龙津桥》:

  “国朝·康熙丙辰洪水,石址荡圮。庚申,教谕王钦祖捐俸募建木桥,旁施栏楯。

  岁久坏,今未复。”

  附:清·康熙间陈应奎《修鸣凤、龙津二桥序》

  ·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序(国朝)收录陈应奎修鸣凤龙津二桥序,曰?

   “《修鸣凤、龙津二桥序》(陈应奎

  佛家以桥梁居八福田之一。而王政首务,必使民无病涉者也。邑治旧有四桥,兵劅之后,继以阳侯为灾。负郭居民,晨星落落,不能率彼故迹。而在南门者为‘鸣风桥’,由永(永春县)达郡(泉州)孔道,南北必经之地;在西门为‘龙津桥’,则西北一带所归往者也。二桥均不可废,历任贤牧随时修治,行道称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鸣风桥》)

  夫一水之阳,望若蓬瀛,虽有方筏,需时待济,呼吸缓急之间,难登彼岸。若长虹亘空,往来如意,不待济而已无弗济。今夏霪水,溪流涨急,二桥波臣攫夺,山潦时出,略杓难施,往来阻绝,咫尺千里。原任父母简翁恻然念之。幸逢二太公祖视篆兹邑,下车询疾苦,见民方病涉,爰捐廉俸与严父母召某商度,倡募以兴复之。

  【按:①父母简翁:指清·康熙(1662—1722年)中德化县令严居,江宁府上元县人(今并入江宁县,属南京市)。民国《德化县志》载有康熙卅五年(1696年)夏,德化干旱,知县严居敬祷雨。康熙卅六年(1697),上年大饥,本年又饥。知县严居敬煮粥以赈饥。②二太公祖”:指王延庆王一导严居敬之后的继任者,依次为佟世男(辽东)、王延庆(山东章邱人)、王一导(湖广黄冈人,康熙四十年(1701年)任,仅1年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一导》】

  某以告同人及邑父老曰:

  ‘凡济人者与求自济者,孰缓孰急?今公祖之莅吾邑也未久,德之欲留公祖以抚我民也以期月计,若父母方挂冠赋归,飘然事外,信宿之藏(疑为“辕”之误),且不及挽矣。而谋济我民也,不啻其急于自济;吾辈求自济者也,顾反缓之乎?

  夫力虽不齐,愿不可啬,苟人人且勿作济人想,只作自济想,曰:‘吾非此弗济,则随力所至,裒寡为多,锱铢之与钧镒,均之不落虚空,又何患二桥之难成?若当道大人、四方仁人君子悯众之难济,见公太祖与父母欲济我德人之切且急也,行且发大愿,力倾赀施舍。吾知灭汉虽遥,不须乌鹊;而长江纵远。无藉鼋鼍也。独是桥云尔哉!’

  至若取材于山,程工于匠,力役几何,资费几何,则必有父老谙练者出而董之。将俾福田之种,预是事者,皆有其应,尤予之所眷望矣。”

  清·乾隆重建

  清·乾隆廿二年丁丑(1757年),邑人陈天从等倡议,武举许应曜,贡生连国器,监生郭文元黄为范,生员陈嵋权仲谋张天溱,乡宾张鹏,珍里人林维泰吴章华林一圭,以及附近诸姓踊跃捐款相助,砌以5址,桥长15丈4尺,高2丈4尺,底面既成。

  越乾隆卅二年己丑(1769年),陈天从复募款盖桥亭,亭高1丈2尺;桥南盖一小祠,中置观音大士龛,阅数年始落成,共费银元1600余两,赢余款置桥北铺房1遛、桥南田1亩,供观音大士庆诞之资。

  乾隆卅七年壬辰(1772年)陈天从复倡举20人积金交贷,为后来修茸之用。

  清·光绪重建

  清·光绪卅年甲辰(1904年)五月初七日蛟洪为灾,桥址尽圯,邑人王光张郭鸿椿郭亮和郭永清郭赞元郭信沙郭友廉、郭传禄陈恭候陈冠瀛陈公清陈玉梅陈泽元陈熠候许德星曾广标谢绪煌吴采元等募捐重建4孔石墩木材桥面。

  民国重建为公路梁桥

  民国廿三年甲戌(1934年)特大洪水,毁去龙津桥南面堤坝与桥北第2桥墩,因无力复建,只搭便桥通行,行人不便。

  民国廿四年(1935),邢国鸾任德化县长,地方稍宁,以王光张方如玉曾天民王成举郭信甫陈庆候等组织建桥董事会,以王光张为董事长。因地方财政困难,派王成举专程涉洋募捐,得华侨苏献杯林书情陈节侯涂友冬等捐资银元1.7万元,于翌年动工,并推选郭信甫陈庆候负责监工,永泰人陈述中承包建筑。其中修复2座桥墩费资900银元;铺钢筋混凝土桥面,两边加围水泥柱栏杆,费银9000元。民国廿六年(1937年)竣工。

  重建后的龙津桥为石墩钢筋混凝土公路梁桥,桥长54.4米、宽5.5米、高6.3米,2台3墩4孔,跨径12~14米,是德化第1座能通行10吨汽车的钢筋水泥桥。

  时侨居马来亚的华侨罗信尔《龙津桥落成纪念》诗1首寄留纪念,曰:“龙津重建赞经营,乐醵侨资庆落成。利济行人无病涉,黍居华董岂沽名。石灰砂土臻牢固,钢骨泥胶重结晶。题句谁挥司马笔,长虹横卧月波明。”

  当时捐款人芳名也巳雕成石碑,未知何故没有竖立,安放在厝”门口大埕,后来不知去向。

  现代拆旧建新

  1977年5月,由德化县公路段将桥面东侧加石拱拓宽7.1米,使整个桥面宽12.6米,1978年竣工。扩宽部分为4大孔、饰9小孔的石拱桥,人车分行。

  2015年元月,龙津桥拆旧建新,是冬告竣。重建的龙津桥为钢砼石饰拱桥,3跨13孔,高6.5米,长58米许,宽37.5米,容8车双步道,两翼青石栏装嵌县域内 山水名胜与瓷业艺承浮雕。2016年元旦德化县人民政府为立《龙津桥重建记》碑。

  碑文曰:

  “龙津桥重建记

  廖金堆

  龙浔城右,凤凰山阳,戴水西饮,浐溪东环。古置津渡,舟楫影绰,复跨桥衢,车马簇攒。官驿故道,商旅新辙,北抵省府,南接州衙,乃‘龙翔凤翥地,津达虹通天’。

  龙津桥俗称西门桥,始北宋·熙宁年间,原名‘广济’,曾更名‘公桥’、‘旌贤桥 ’,南宋·嘉熙二年易现名。初乃木架,垒石基而筑,明·弘治八年改为石墩木廊桥。历代几遭水圮兵燹而数度葺复。民国廿四年,乡贤募侨资,建成四跨石墩洋灰公路梁桥。一九七八年,东侧加石拱倍拓至十二米余,人车分行。近千年桥史,凝乡众同协,历瓷都肇兴,辅海丝启程。

  物换星移,时维盛世,熙来攘往,交通纷繁。然,桥承八十载沧桑,疲颓之势日显。由是,二〇一五年元月,乃拆旧建新,是年冬告竣。

  重建之钢砼石饰拱桥,凡三跨十三孔,高六米五,长五十八米许,宽卅七米余,容八车双步道,旷敞夷达。两翼青石栏,装嵌邑域山水名胜与瓷业艺承浮雕,犹述‘云水戴山含笑,德风瓷韵焕扬’。

  一虹新贯,百业亨通;碧水长歌,龙津永畅。

  德化县人民政府

  公元二〇一六年元旦”

  惠安县龙津桥

  惠安县龙津桥,原位于惠安县城(螺城镇)南部东西向的龙津溪上,因此地又处南门驿口岭下,俗称“南岭桥”;已废。其原所处位置,为现中山南北路、八二三东西街交会处,是惠安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始建于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惠安知县赵汝廪亲书桥碑。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惠安县·龙津桥》:“龙津桥(县南),宋时建,俗名‘南岭桥’。”

  明·叶春及《惠安政书·卷1·地里考》:“龙津桥,郡志俗呼‘南岭桥’,故其叙县后溪曰‘过南岭桥’云。”

  清·康熙(1662—1722年)间,晋江施韬修。

  改革开放后,南岭桥地区改建为街道,龙津溪成为排污纳雨的地下沟渠,龙津桥(南岭桥)的历史也就此终结,遗址已废,仅有地名被沿用下来。

龙尾桥

  龙尾桥,位于石狮市蚶江镇水头村洪尾自然村(古属晋江县廿三都)村北洪尾溪上。

  南宋·宝庆肇建

  龙尾桥由僧圆光肇建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各都之桥·龙尾桥》:“龙尾桥,在二十三都。宋·宝庆二年僧圆光建。”

  宋代,蚶江港是泉州海丝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大量货物在这里起落,进出泉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海丝之路》、《泉州古港·泉州湾·蚶江港》)

  龙尾桥正处于蚶江至泉州的古道中,对当时的陆上交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当时,“头东”(今蚶江、祥芝、锦尚)一带的村民都是经过这座桥到海岸长桥然后去泉州交易的。石狮沿海古桥连接到泉州府城的情况是:蚶江桥(蚶江镇蚶江村)——莲西虹桥———龙尾桥(蚶江镇水头村)——锦亭——玉澜桥(宝盖镇上浦村)——海雁亭(雪上)——海岸长桥(起自石狮市龟湖)——泉州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蚶江桥、玉澜桥、海岸长桥》)

  同时,龙尾桥的外面就是大海,也有一部分村民途经龙尾桥从水路去泉。

  规制

  龙尾桥原长500余丈,是4孔石桥,桥面由3条石头铺成,有3米多宽;桥墩与洛阳桥的石墩一样,呈船头形状。设闸门,桥墩与桥墩之间的凹槽旧迹尚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各都之桥·龙尾桥》:“《县志》:甃石五百余丈。”

  桥下原有1块“宝斗石”,镌有龙尾桥历史的文字,今无存。

  洪尾溪越变越窄,龙尾桥现存仅10米左右,两孔,宽约4米,靠海一侧的1块石板似是后来铺上去的。

  距石桥约30米处,树立着1块石碑,据说跟这座桥有关联。但这块石碑已经被填埋了一部分,原来8个字的碑文,现只剩下5个字了,且已风化难以辨识。

  距龙尾桥不远处的洪尾村古道旁,坐落1尊石雕狮子,形貌与石狮凤里庵的石狮子极其相似,已严重风化,脸部轮廓模糊不清。凤里庵始建于隋朝,庵前石雕狮子与我国其他地方隋代及唐初石狮子形态一致。专家据洪尾村石狮子的形态造型和风化程度,推论其应是北宋前之物[北宋于建隆元年(960年)立国]。村民却早已把这只石狮子当作1尊保护神,每年农历八月初五,都会去那里供奉,祈求庇佑。

龙潭桥

  罗溪龙潭桥  

  罗溪龙潭桥,俗称拱桥,雅称“广桥”位于洛江区罗溪镇广桥村(古属晋江四十七都),处于古代晋江县与仙游县主要交通道上,村因桥而得名。

  “龙潭拱桥”:1992年9月 列为泉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移至现址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重修。  

  罗溪龙潭桥为单孔拱式石桥,拱度(半径)2.3米,通过石头相连使整座桥身融为一体,闽南罕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龙潭桥》:

  “龙潭桥:在四十七都。

  碑文云:龙潭溪者,晋、仙交界地也,其桥俗号‘广桥’。宋·淳熙(1174—1189年)间里人彭映、僧白昕始建。明·嘉靖(1522—1566年)间,赖沆重建。国朝·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年)施韬倡建。

  又一碑云: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公捐再建。

  对面有白虹漈。”

  左溪龙潭桥

  左溪龙潭桥,位于德化县南埕镇蟠龙村造型典雅、古朴是闽南比较典型的廊桥建筑。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左溪龙潭桥》:“左溪龙潭桥,乾隆五年(1740年),里民陈崇高建。”

  龙潭桥长3164米,左右两边各分布18根圆木柱,分成两行(各9根)并列撑起整座屋顶桥左侧两根柱子间(约3.8米)设有一神龛供奉“抱子观音”桥面地板用石块铺筑。

龙济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龙济桥》:“龙济桥在县上市水门外。明·知县胡惟立建。嘉靖四十年(1561年),莲壶贼吕尚四作乱,知县 张大纲之,以固城守。”

龙门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龙门桥》:“龙门桥,在十二岸龙门山。旧传‘天下无桥高龙门’,盖拱桥也。兴废莫考。今北崖石址悬峭壁间,去水百余尺。想其高拱而起,横跨溪金流,结构危坠,真堪心战!山后有小拱桥。”

龙江桥

  龙江桥,位于惠安县东南凤翔山北,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县主簿赵□建。

长溪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长溪桥》:“ 长溪桥:在四十一都苦店乡。长二十六丈,宋·绍兴(1131—1162年)间建。淳六年(1246年)蒲开宗重修。国朝·乾隆丙戌( 乾隆 卅一年,1766年),知县王勋重建。”

长关桥

  位于德化雷峰镇,距镇区近20分钟车程。   长关桥西南走向,是一座黑瓦的单拱廊桥。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长30米,宽4米 ;桥廓高35米,桥高73米,拱高57米。桥右边不间隔分布20根、左边18根的圆木柱,撑起屋顶 。   桥右侧石板上刻“侧峰里长关桥”“明·嘉靖五年甲午十月”等字。

甘棠桥

  位于新门(临漳门)前,即旧称“吊桥”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 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甘棠桥》:

  “甘棠桥,出临漳门外第一桥,明·宣德间里人张实修。……

  宋·淳《志》:以上三桥(甘棠桥、棠阴桥、龟山桥)庆元四年(1198年)了性重修,嘉定己卯(嘉定 十二年,1219年)真文忠真德秀立石。”

甘泉桥

  甘泉桥,南安市丰州镇南门口,始建于·隆庆元年(1567原桥已埋于公路下。  遗址现存“甘泉桥”花岗岩,长方形圭首,高1.43米,宽0.56米,厚0.21米,中阴刻竖写楷书“甘泉桥”三大字,明·隆庆元年(1567)八月南安知县甘宫为建造甘泉桥而立。

巨济南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巨济南桥》:“巨济南桥: 在石笋桥西。明·景泰七年(1456年)里人王叔济林健建。长十八丈,阔八尺。 ”

古陵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古陵桥》:“古陵桥:在三都。长一十七丈。宋·绍兴三年(1133年)建。《府志》:桥下溪水发源罗裳山,其流逢烟浦埭。”

旧铺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旧铺桥》:“旧铺桥:在三十八都,近五里亭。嘉庆十一年(1806年)徐汝澜重修。”

仙溪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仙溪桥》:“仙溪桥:在四十二三都。元·僧道嵩建。”

乐陶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乐陶桥》:“乐陶桥,在溪下流乐陶乡。康熙丙辰(康熙十五年,1676年),水圯溪南一涧。乾隆三年(1738年),庠生 陈其遇 募建拱桥。 ”

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菱溪桥”、“菱溪永济桥”、“碣石桥”,民间因“碣石桥”讹音称“乞吃桥”,位于泉港区涂岭镇驿坂村后吴(地处今惠安县北面,古属惠安县),横跨菱溪上。今废,遗址尚存。

  菱溪是惠安古驿道必须跨越的一条重要河流,其上游“双峰对峙,相敌不相让,中束一水,贴然而过,形似菱角”,故名。

  北宋·治平二年张盖创建

  菱溪自古搭建有简易桥梁以通行人,屡建屡圯。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又圯,惠安县令张盖主持重新建造,为始建有考之始。

  关于始建年代,明·万历《泉州府志》记:“宋·始平二年圯,邑令张盖重建。”嘉靖《惠安县志》记:“治平二年邑令张介创。”明显有差。

  明·叶春及《惠安政书·卷1·地里考·菱溪桥》考证曰:“菱溪桥,《郡志》:‘宋·始平二年圯,邑令张盖重建。’《邑志》:‘治平二年邑令张介创。’考之张盖在治平时,以‘盖’为‘介’,以‘治平’为‘始平’,字误也。卢琦有记‘其文亦雅’云,治平中桥之以渡,则《郡志》误矣。”

  清·嘉庆《惠安县志·卷15·职官·宋知县》载:张盖,嘉祐七年(至治平三年任)。”

  可见,“菱溪桥”实创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郡志》笔误为“始平二年”建造者为惠安县令张盖《邑志》音讹为张介

  南宋·绍兴廿二年赵令衿重建

  “菱溪桥”又圮。

  南宋·绍兴廿一年(1151年)泉州知州赵令衿在续建完成安平桥后,绍兴廿二年(1152年)和惠安县尉赵汝均一起重建“菱溪桥”,命名“永济桥”,又称“菱溪永济桥”。惠安民众在永济桥上建祠纪念。《泉州府志·名宦》载:赵令衿“……造安平桥,修惠安菱溪永济桥。泉人感其德,建祠祀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令衿》、《泉州桥梁·安平桥》)

  清代重修

  永济桥代有修葺。

  清·乾隆十二年修

  清·道光《惠安县志》所载菱溪桥的最后1次修葺,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邑优监生陈扆重修。
陈扆,字黼若陈元椿长子,“善体父志,凡有善举,皆佐之”。他修葺永济桥(碣石桥),还捐置县学宫乐器、祭器,重建养正院和陡门桥,建县东北山尾桥。陈扆“以优贡生终”,敕授修职佐郎,诰封文部郎。

  清·嘉庆六年修

  永济桥(碣石桥)附近原立有3方石碑,乡人以此将这一带地域(田地)称“三个牌”。

  现石碑仅存1方,称“重修菱溪永济桥碑记”。碑文直排4行,曰:

  “嘉庆六年秋月吉旦

  菱溪如弓,碣石为砺。

  飞龙长存,万古永济。

  里人陈思忠董役重修并勒铭。”

  此为里人陈思忠于嘉庆六年(1801年)捐资监理重新修葺菱溪永济桥的记事碑。可知自清·道光《惠安县志》所记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后,此次修葺应是“菱溪永济桥”历史上的最后1次重修。

  【按:陈思忠,后坑人,为具有乐善好施优良传统的候卿氏知州房之裔孙,嘉庆十二年(1807年)副贡生,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举人,任龙溪教谕。】

  现状和移建

  1919年,始建福昆324线公路惠安段,而惠安县城至枫亭的涂岭段续建于1924年。1938年冬,为防备日军进犯,奉令毁桥断路,破坏了所有公路和桥梁。永济桥废。

  解放后,全面修复公路交通,1950年在公路复建桥梁,称“碣石桥”,石墩木面,工字铁为梁,11墩12孔,桥头建有岗亭,由县大队派员配合民兵日夜站岗放哨,保护桥梁安全。

  1956年9月17日,27号强台风由崇武登陆,菱溪水库上游连降暴雨。18日,菱溪水库溢洪泄入后吴水库,库盆很快涨满,由于后吴水库溢洪道基础是沙壤土,又采用块石干砌护坡,经不起溢洪流速撺击,19日陡坡洪水冲垮,不到1小时,整个溢洪道从下向上全部冲毁,洪水冲成一道长610米、宽50米、深10米的新溪床,成今“驿坂溪”,后在溪上建桥,名“溢洪道桥”,即今324国道上的“驿坂桥”

  菱溪水流由此改道,“碣石桥”作为324国道上1座公路桥,经不断地改建,成为石墩水泥板的永久性桥梁。1990年代末,随着324国道的扩宽增建,特别是后来的联兴加油站和华通运输公司(车场)的填湖置地建设,“碣石桥”墩孔被埋没而成陆上桥,又随着公路和桥梁水泥铺面的一体化,“碣石桥”从此匿迹。

兰陵桥

  兰陵桥,位于泉港区南埔镇施厝村。今存。

  肇建

  在施厝村与埭头村之间有西溪,自南而北逶迤注入南埔湾。当时西溪一带仍属海界,海水涨潮可流经西溪直倒桥、外厝、东山等地,船只可以通行;如有人欲过西溪者,只能待潮退时趟水踩石而过,十分不便。

  近代东南沿海著名的海上航运实业家萧继光的继配施氏是施厝村人。施氏萧继光为继室后,告知在西溪建桥心愿,萧继光亦乐为其事。遂雇用工匠,于西溪近海口的“下山”通往“顶路”与仙游枫亭诸地的必经之处,跨溪建造“兰陵桥”。【按:旧时,“下山”统指施厝、外厝、沙格、肖厝诸村,“顶路”指今部分界山镇辖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萧继光》)

  清·光绪廿年甲午梅月(1894年4月),“兰陵桥”竣工。

  规制

  兰陵桥花岗岩构造,长18米,宽4.2米,为3墩4孔石桥;桥面两侧砌有石护栏。

  桥墩石条犬牙错,榫合叠扣成船形,间隙铸铅灌粘,表面平滑。墩两头俱作尖形,筏型基础建筑样式, 以分水势。墩上用长石板拼接架铺为路。

  桥头有1座龙山宫,据说当年造桥时建宫以镇水煞。宫前立有“兰陵桥”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