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岁时记(三)

  拗九节(正月廿九,后九节)
  社师入学(二月初一前后)
  惊蛰
  花朝(二月十五日)
  上巳节(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三月三,三月节)
    ——源流。
    ——泉俗。

  寒食
  清明
    ——插柳或杜鹃花于门。
    ——时令食品(清明粿。润饼菜。)。
    ——祭祖。
    ——上墓(上坟,扫墓。习俗源流。泉俗。)
    ——踏青。
    ——烧清明仔。
    ——惠安秀涂“小清明”。

  洗太子佛诞节,浴佛日,浴佛节。四月初八。
  立夏
    ——吃虾面
    ——补夏
    ——立夏雨

  小满
  芒种

  端午节(五月初五,端阳节,五月节,天中节,地腊)
    ——端午节起源(屈原说。龙诞说。懋日说。夏至说。曹娥、伍子胥说。玄宗生日说。吉祥雀子说。)
    ——包粽子(当令食品。献江。)
    ——煎堆补天。
    ——午时联。
    ——合百药。
    ——驱邪避瘴(挂“五瑞”。薰烧艾叶、苍术、蝉蜕。刺“五毒”。饮、噀雄黄酒。“律垢浃”。)
    ——续命缕和香袋。
    ——里社禳灾。
    ——“唆啰嗹”驱邪(人文意涵。始于明初。盛于清至民国初、中期。衰于民国后期至解放初期。仅存于安海。安海“唆啰嗹”程式。)
    ——龙舟竞渡(起源于祭祀活动。盛于明。崇武陆上游龙舟。沙格“扒龙船”。)
    ——水上捉鸭。
    ——蚶江“海上泼水节”。

  夏至
  天贶节荐新(六月初六)
  小暑
  大暑

 

拗九节

  农历正月廿九日。

  闽俗正月初九称“上九”,正月十九称“中九”,正月廿九称“下九”“后九”,所以又叫“后九节”,讹称“拗九节”。此俗至今仍在民间流行。

  拗九要吃拗九粥。拗九粥来源,民间有二说:

  一说源出目连。相传目连母亲悍,死后被送进地狱受苦。目连长大后,每天送饭给母亲,都被小鬼吃掉,不得已煮了一碗颜色拗黑的粥,小鬼不敢食,故名拗九粥。目连送饭的日子即为拗九节、孝顺节。

  一说源出送穷。明代学者谢肇制说:“高阳氏子,衣敝食糜,正月晦日死,世作糜,弃破及街巷口,除贫鬼。”清代学者多赞成此说,林祖焘《闽中岁时杂咏》诗:“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扫尽尘封投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

社师入学

  二月初一前后,为“社师入学”(“社师”:社学的教师)。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

  “二月初一前后,社师入学。
弘治《省志》:宋盛时,泉乡里各有社学。岁前,父兄商议择师表,至日,里推一人为东,以诸生姓名具关帖,启请入学。”

  ·乾隆《德化县志·3疆域志·风俗(附)(上元)节后,沿村落议书社礼,遣子弟从师。”

  民国《南安县志·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二月初一前后社师入学》:

  “二月初一前后,社师入学。

  弘治《省志》:宋盛时,泉乡里 各有社学。岁前,父兄商议择师,至日,里推一人为东,以诸生姓名具关帖,启请入学。”

惊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惊蛰前雷发声,主多雨。谚云:‘未惊蛰先发雷,四十九日云不开。’”

花朝

  二月十五日花朝节,或作二月二日。今废。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

  “二月十五日:花朝。(〖夹注〗《风土记》:春序正中,百花竞放,故曰花朝。)

  《闽书》:泉中林下诸老,有以是日饮酒赋诗者。

  宋《郡志》:仲春,贵家开园圃,放游人赏玩,兼旬(“旬”:10天为1旬。“兼旬”:2旬,即20天)经月(“经月”:整月)

  又:东湖、北山(清源山)多亭馆,游人相望,此节今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东湖》、《泉州山川·清源山》)

  民国《南安县志·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二月二日花朝节》:

  “二月二日,花朝节。

  《风土记》: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谓春序正中,百花竞放,故曰‘花朝’,其义亦通。

  《闽书》:泉中诸老,有以是日饮酒赋诗者。

   宋《郡志》:仲春,贵家开园圃,放游人赏玩,兼旬经月,故古有‘任人来看四时花’之句。

  又,东湖、九日、北山多亭馆,游人相望。此节今废。

上巳节

  农历三月的第1个巳日为“上巳”,又称“上巳节”;上巳节多逢三月初三,也称“三月节”。三月初三还是黄帝·轩辕的诞辰,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源流

  春秋时期,“上巳节”就已流行。《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汉代,“上巳”定为节日。上巳节是祓禊(去水边沐浴)的日子,即“春浴日”《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魏、晋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除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唐代“上巳节”还十分繁盛,但唐后,“上巳节”的习俗已逐渐淡出。从宋、元开始则渐渐不显,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一种追古慕古的情怀。与此同时,“寒食”、“清明”、“上巳”3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并”“清明”“上巳”“躲”“清明”

  泉俗

  在泉州,“上巳节”“花朝节”一样,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忽略,仅存些许余风。

  清·乾隆《台湾府志》载:(三月节)采鼠麹草(鼠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泉州同此俗。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三月上巳,用枫叶染秫米为青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三月三日听鼃声,午前鸣,高田熟,午后鸣,低田熟。唐诗云:‘田家无五行,水旱听鼃声。’”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三月三日上巳节》:

  “三月三日上巳节祓除(“祓除”:古代三月三日至水边戒浴,以除不祥),即《兰亭序》所谓‘修禊事’也。

  是日,士庶多在九日、金鸡、诗山、英山诸胜,风浴游咏。”

寒食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历史上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五代时,泉州人有寒食节扫墓的习俗。

  五代·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感时吟》云:“禁烟时节雨初晴,野哭凄凉泪眼盈。料得故坵新草木,晚风潇瑟作秋声。”(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筹建理事会辑录:重建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暨詹敦仁学术研讨资料汇编·詹敦仁诗文选》)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离的较近,后来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寒食节早己被人们遗忘了,扫墓也推迟到清明节(虽说扫墓时期为清明节前后10天,但与寒食节无关)。

清明

  “清明”为24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偶或前或后1天)。

  称之“清明”,当与此时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曰:“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

  “清明”既是时序标志,又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

  在郑成功故乡南安石井一带,“清明节”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己节”,俗称“三月节”。传说是因郑成功起兵反清复明,忌“清”字压在“明”字上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插柳或杜鹃花于门

  古代,有“清明”插柳于屋檐下的习俗,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为了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淋淋;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也有将柳条制成柳圈,戴在头上的,古谚有“清明不戴柳,生来变黄狗”

  后来,泉州各地除延续插柳习俗外,更多的是插随处可得的杜鹃花(三角梅)。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清明》:

  “清明:插杜鹃花。”

  “《安溪县志》:插柳于门。”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清明》:“清明,插杜鹃花。”

  时令食品

  泉州清明节的当令食品,是“清明粿”(清明馃)和“润饼菜”,当为古时寒食节食俗遗风。

  清明粿

  “清明粿”,以鼠曲草和米粉为之,绿豆为馅。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清明》:“有馃,以鼠曲和米粉为之,绿豆为馅。”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清明日……田家以新麦甫登,炒而舂粉,和糖为丸,包以糯米粉,外裹笠叶,或以麦粉作壳,舂豆为馅者,谓之‘清明馃’,俗号‘脚目馃’。乡人提筐挚篮,分馈城中亲朋。

   予少时有咏《脚目馃》一律云:‘晶盘撑出恰如珠,说着佳名笑噬肤。奴辈袛媚太慰否,不知青眼尚垂无。立定脚跟好做人,踬山踬垤要书绅。寄言年少踏青客,足下应须着眼频。’”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清明》:“各家以鼠曲和米为粿,绿豆为馅。”

  润饼菜

  “润饼菜”,亦称“春卷”,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擦饼”,再包卷胡萝卜丝、肉丝、蚵仔煎、芜荽等混锅菜肴。(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小吃·春卷》)

  祭祖

  “清明日”中午,各家各户均须祭祖,到厅堂、祖厝孝敬嫡系祖先魂灵,以及厝主、地基主等。以前,祭品除牲醴外,必有“清明粿”,现多数改用“润饼菜”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清明》:“祭祖先。”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清明》:“祭祖先。”

  上墓

  上墓,即“上坟”、“扫墓”,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

  习俗源流

  “清明”扫墓由来已久。一般认为,“扫墓”起源于秦(或曰先秦已有),但古时扫墓并不一定在“清明”时节,如隋、唐时期,多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的“寒食节”“扫墓”。后来,“寒食”“扫墓”逐渐改在“清明”“寒食”这个节日也就被人们所遗忘了。

  “清明节”“扫墓”大盛于唐代。《梦粱录》记载:这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有1首唐诗描写当时的情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泉俗

  闽南侨乡对于“清明节”十分重视,是民间传统的溯源追本节日,其主要活动就是“扫墓”、“祭祖”。泉谚说:“清明不回家无墓(或曰无祖)。”外出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回家过节。

  在泉州,“清明节”前后10天内均为扫墓日期,只要是家族先人的墓葬,知道位置的,都得扫,往往一家子1个“清明节”需赶五、六处;如要修墓和拾骸(拾骨)移葬,则不用另行择日,凡事无忌。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清明》:“明日,扫墓培土,挂楮帛。亦有即清明日者,亦有迟之数日者。”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清明》:“是日扫坟培土,挂楮币,具牲醴,各祭先坟;或于前后日为之。古所谓‘清明祭扫各纷然’也。”

  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先人的坟茔,是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要携带子女亲临察看。

  扫墓的一般原则是“新者添土,旧者除草”:前者指新筑的墓,要连续在3年间的“清明节”前后择定吉日上墓,同时添土修墓,俗称“培土”;后者指3年以后的旧坟,需清理墓埕,拔除墓边杂草,开沟理水。但无论新墓、旧墓,均要描碑文(旧用朱砂调蛋清,后用红漆)和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压“纸钱”(楮币),上供果,点香烛(或只点香),烧金楮,放鞭炮,或在树枝上挂纸条。做法上新墓较隆重,贡品丰盛,还要恸哭志哀;旧墓相对简单一些。

  晋江深沪一带还有妇人“哭墓”习俗,其声调音旋韵转,情悲声凄,催人泪下,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所描述的唐代“寒食节”哭祭烧纸钱之俗十分相似:“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足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有的还为先祖追荐功果(做功德)。

  据清·乾隆(1736—1795年)间修撰的方志记载,永春、德化两地岁时民俗与泉俗独异之处是八月“祭墓”,俗云此月墓门开,与今不同。

  现代推行火化,扫墓均在火葬场公共墓地和骨灰存放所进行,诸事简化,但仍有不少旧墓地在山上,还按旧俗扫墓。

  踏青

  清明三日,群人游赏相邀,散布四郊,谓之“踏青”“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烧清明仔

  清明前、后十天“烧清明仔”,祭祀孤魂散鬼(民间称为“清明公”)。

  惠安秀涂“小清明”

  惠安县秀涂港在“清明节”过后的第10天,有隆重的民俗——小清明。

  廿世纪30年代初,泉属地区屡经军阀混战及土匪骚扰。由于秀涂港所处的重要位置,更是官匪必争之地。一段时间,港区被民军高为国霸占,民团不肯罢休,于1931年4月间,纠集东园、葛上村等地民团围攻高为国;又通过亲属关系买通国民党晋江驻军黄子炎派来30多人助战。

  开始,高为国据守将军山,后看民团兵马众多,来势汹汹,乃退守秀涂慈济新宫,凭借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民团首领黄辉祖之弟带领兵丁发起进攻,当场毙命。黄辉祖暴怒,一面从正面加强火力,另从背面的观音寺采用火攻。高为国兵丁抵挡不住,溃不成军,死伤无数,血染港区沙滩;被俘兵丁也受尽折磨,后或溺死,或砍头,惨不忍睹。

  事过不久,秀涂港船民在下海作业时,称看到被杀兵丁阴魂不散,因此每年4月间,当地家家户户炊粿做粽杀鸡宰鸭,祭厉祈安。

  这一民俗流传至今,且由秀涂人带到台湾。

洗太子(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佛教相传为如来佛释迦牟尼的生日,俗称“佛诞节”,例有“洗太子”法会,是日亦称“浴佛日”、“浴佛节”

  从四月初一始,寺僧即遍走闾巷,募化人家,求人布施财物。

  初八日,各寺院里举行“浴佛法会”。各地善男信女于此日备办香格供品,到附近佛寺顶礼膜拜,以求冥佑。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节日,但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由来已久,延续至今。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

  “四月初一日:寺僧募化人家,名‘洗太子’。

  初八日:浴佛。(〖夹注〗按:佛经是日为释氏[释迦牟尼]成道日。)

  以香汤灌佛顶,分饣鬼施主家,副(“副”:附带)以饼饵。(〖夹注〗《高僧传》:摩哥利头浴佛,以五色香水灌佛顶。《(荆楚)岁时记》:无子者,是日以薄饼供‘九子母(“九子母”:神话传说中能佑人生子的女神)以乞子。)”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四月八日,相传太子佛诞,浮屠氏(指“佛教僧侣”)托名浴佛,遍走闾巷。”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荆楚以四月初八日,诸寺各设会,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之会,俗称弥勒下生之徵也。

   又《南史·顾欢传》: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昼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右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

   《秋雨轩随笔》: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相传是日佛降生之日。

  按:辛卯为四月初八日,然则初八日浴佛,乃循世俗三朝洗儿之说也。据此,则浴佛日当以初八矣。

   又《高士传》:摩哥利头浴佛,以五色香水灌佛顶。予有句云:‘落苗坠溷说因缘,入世何愚出世贤。乞得八功德水去,伐毛洗髓趁芳年。清净六根佛始基,澡身须自出胎时。西天老佛西京史,不是金钱洗禄儿。’”

  民国《南安县志·8·风俗志1·岁时土风·四月四日》:

  “四月四日,寺僧募化人家,名‘洗太子’,亦曰‘浴佛日’,以香汤灌佛顶,分馈施主家,副以饼饵。

  《高僧传》:摩歌利头浴佛,以五色香水灌佛顶。

  《岁时记》:无子者,是日以薄饼供‘九子母’以乞子。”

立夏

  春季过后,便进人夏季的节气,其分界的标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夏日。此日常在农历四月上旬,公历五月上中旬。

  吃虾面

  旧俗立夏之日,泉州各地均用红糟渗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红糟色红,为吉祥之色,又有发酵作用,以寓发达发财之意。

  此俗衍化至后来,变为购买海虾渗入面条中煮食,谓之“吃虾(夏)面”。海虾煮熟后变红,与红糟红色同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闽南语同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补夏

  立夏日,出嫁的女儿多有备办猪肉、猪肚、猪腰、鸡蛋、面线等物,送给娘家父母食用,称为“补夏”,即所谓“冬季补立冬,夏季补立夏”

  “补夏”之俗,女儿藉此对父母表孝心,于泉州侨乡颇为流行,至今不衰。

  立夏雨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立夏及小满日俱宜雨,谚云:‘立夏不下,高田莫粑。小满不满,芒种莫管。’凡四月初一至初四日俱喜晴,若雨则早稻歉收。初五有雨则主岁丰。谚云:‘七日雨,果子荒。’言妨果也。‘八日雨,破池塘。’言水涨也。‘九日雨,再起仓。’言多谷也。

  沿海渔民,对“立夏”日的天气特别注意。旧俗传云,如“立夏”日下雨,对渔民全年的捕捞作业大大不利,以致全年渔产歉收。故俗谚云:“入夏日,水槎槎,讨海人恰惨死老爸!”旧俗如此,但似缺乏科学根据。但渔民长年生活海上,所谓“三寸内外无性命”,安全没有绝对保证,所以养成比较浓厚的迷信心理。

  而农民与此相反,立夏降雨为吉兆。俗谚云:“立夏降雨是烂夏,作田人亲像做皇帝”,即夏季雨水充沛,可保丰收。

小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

  “立夏及小满日俱宜雨,谚云:‘立夏不下,高田莫粑。小满不满,芒种莫管。’”

  “是月(四月)二十六日宜北风。谚云:‘南风吹过北,有钱籴无谷。北风吹过南,无钱也去担。’”

芒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

   “芒种前遇壬,谓之入梅。此时气候融液薰蒸,砖地汗出,几案润生,无日不雨,衣服食品之物最易陈腐。至夏至后遇庚出梅方止。”

  “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若雨,名‘关刀水’,早稻多空粒不实。”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

  “四月芒种,望晴雨以占岁,云:‘芒种雨,火烧土;芒种晴,水流坑。’

   是月二十六日,最宜北风,相传云:‘熟不熟,但看四月二十六,北风吹过南,无钱亦去担,南风吹过北,有钱籴无谷。’”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亦称“端阳节”、“五月节”、“天中节”、“地腊”

  端者,初始也。所谓“端午”,有3说:①“五”为数段之始。“五”为一个数段。人点数总是:“一五一十,十五二十,廿五三十……”算盘子也以“五”为数段,上坎一子代表“五”。计算丝缕的单位,也以五缕为一纟它。而“五”、“午”音相谐,“五”在《说文》上本通“午”,故“端五”亦称“端午”。②与夏历的建寅有关。阴历以地支纪月,一年之中,五月为午月。以此类推,初五日可谓午日。日月都逢“午”,即“重午”。五月初五又为午月中的第一个“五”,故称“端午”。③本作“端五”,因避唐玄宗五月初五日生辰讳,故改为“端午”

  所谓“端阳”:五为阳数,“阳”指艳阳骄盛。五月节的气象特征已行夏令。重五节开始出现艳阳天,故称“端阳”

  所谓“天中节”《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午为十二时辰之一,午时是每天之中,故“五月节”又称为“天中节”

  道家称“地腊良辰”《道书》云:“五月五日为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记录常生。”

  “五”在端午节民俗中已成为1种数字符号。是故“五月节”的民俗事象中什么都强调个“午”字。午时采的莲、采的茶可以入药,午时曝书可除蛀虫,午时晒被褥能杀菌。其民俗活动的主题,是驱邪除祟,祈福求安。

  端午节的起源

  屈原

  南朝·梁檩《荆楚岁时记》“五月竞渡,俗为屈原沉汨罗江日,故命舟拯之。”

  南朝·吴均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五日以简贮米投水祭屈原,后人见三闾屈原任三闾大夫)谓曰:‘苦为蛟龙所窃,愿以蒲叶裹五色丝缠之,则蛟龙畏也。’”

  龙诞说

  闻一多在众多的史籍中找出了101条史典,证实五月五日系龙的生日。

  农历五月初五,原为古闽越族人的“龙子节”。后晋人南迁,将中原汉人纪念屈原的习俗带到闽南,与“龙子节”揉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端午节习俗。

  懋日说

  南朝·梁檩的《荆楚岁时记》说:“采艾以为人悬门户口,以祛霉气。”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说,五月五日为恶日,如佩带艾叶扎成的“艾虎”,可以避邪除秽,驱魔逐鬼。

  其实,农历五月并不是只有初五这一天才是“恶”日,而是整个五月都是“恶”月。东汉·崔实《四民月令》载:“是月(即五月)也,阴阳争,血气散。”五月气候多雨湿热,人的体质也较差,容易流行瘟疫。故至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在记荆楚五月风俗时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

  端午节习俗也大多集中在避“恶”方面。泉州人习惯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这大概是与五月为恶月的传统观念有关,而实际上五月又可以说是旧时泉州人的避恶攘灾月。

  夏至说

  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续汉书》说:“仲夏之日,万物方盛,夏日至,阴气萌生,恐物不揉懋。”须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

  曹娥伍子胥

  《异苑》“五月五日,曹娥父迎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巡江号哭,投江死三日,后与父死俱出。”

  南朝·范晔《后汉书》说,浙江东部百姓十分怀念伍子胥,每逢夏历五月五日,必沿曹娥江逆流而上,并以歌舞接伍神。

? 玄宗生日说

  野史传说,公元685年五月五日乃李隆基诞辰。后人牵强附“五”,遂将五月五日称作玄宗生日。

  吉祥雀子说

  在湖北丐阳一带有四位“吉祥雀子”的侠客,他们专事劫富济贫,不幸官兵围剿,于五月五日投湖尽节,后人哀之,竞相划船以祭祀。

  包粽子

  当令食品

  唐之前即有角黍(粽子)。唐·《开元遗事》云:“宫中端午造粉团、角黍贮盘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

  自古至今,泉州家家户户一直延续端午节包粽子(角黍)习俗,用竹叶或芦叶包裹糯米为尖角状,煮熟煮透用作当令食品,粽子除自食外,还用于亲朋、邻里相互“馈节”(节日相互送礼)。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作粽相馈遗。(〖夹注〗《风土记》:以菰叶裹粘米,谓之角黍,俗云粽。)”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端午馕角忝。”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五月初五日端午节》:“为角黍馈节。”

  献江

  据《续齐谐》载:(五月)五日以竹筒贮米、设水祭屈原。又传汉代长沙人欧回,因梦见三阁大夫屈原称:祭物为蛟龙所窃,请以蒲叶包裹以五色丝缠之,则蛟龙畏。

  不管传说如何,以米粽投江祭屈原之俗,由来已久。

  安溪县湖头于1948年“献江”之后,一直到2009年“端午节”又重现“献江”盛况,有万人参加。

  端午午时(12时),先在蓝溪边的关帝庙请关帝爷,由一名道士主祭;祭后供筵,在庙前置供桌,敬奉龙头雕像,祀以肥鸭、猪脚、粽子、米粉等。

  祭祀结束,将粽子搬上龙舟,由道士、旗手、锣鼓手、鼓吹手、篙手组成的祭江队承龙舟逆流而上,沿江游弋。旗手舞动彩旗,道士立于船头,高唱屈原《招魂歌》“汨罗……涟漪罗……涟阿罗……涟漪罗……”乐手配以悲壮凄凉的乐曲和歌声,随后把整串的粽子抛入江中。岸上和桥上的人们也纷纷抛出粽子,砸向龙舟;舟上的人们给于回掷,形成一场粽子大战,至粽子抛完为止。

  煎堆补天

  “堆”,或作“饣追”、“锤”,泉音“de”,即麦粉,或米粉,或地瓜粉,以及其他配料调成糊状,下油锅煎成一片一片的圆形软饼;有甜堆(配料用红糖)和咸堆(配料用绿豆芽、韭菜和小白虾或海蚵煎)两种。

  煎堆风俗起于唐之前。唐·《开元遗事》云:“宫中端午造粉团、角黍贮盘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粉团”应即为“堆”

  在南方,农历五月初正是梅雨季节,经常淫雨霏霏,难得放睛。民间传说是远古女娲补天时遗漏了一条缝,天空“漏了”所致,应设法予以弥补。因此,到了五月节这天,泉州人家家户户煎堆,用以敬奉神灵,目的是为了堵住裂缝的天。反映了惧怕久雨成灾,期盼夏季农作物有个好收成的心理。而端午节这一天,也往往是睛天,所以百姓益信煎“堆”确有补天之效。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谓之堆。(〖夹注〗按:此即菹龟之讹也。《风俗通》:是日煮肥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菹龟,取阴阳包裹之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6·杂志下》“采《桐城杂事诗》”曰:“孝廉陈翊霄?云程有《桐城杂诗》五十首,自注刊刻,亦采风之遗。”中有句和注曰:“‘端阳令节江乡盛,樱笋筵中荐米锤。’注:以油炸锤供筵祀先。”陈云程,清·晋江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举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云程》)。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五月初五日端午节》:

  “《风俗通》:是月(应为“是日”)煮肥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菹龟’,取阴阳包裹之象。”

  “《闽书》:泉、莆是日多食鸜鹆螺,以能明目。”(按:“鸜鹆螺”:海螺的一种,壳小而厚,色黑,有毒。)

  午时联

  旧时,泉州民间在端午节有贴午时联的习俗。

  午时联之设,不同于春联。午时联的形制较短小,不是磨墨书写的,而是用黄色的雄黄酒或黄枝水书写的。贴联的位置仅在厅门上,张贴的时间在正午。

  午时联的主题思想指向两个方面:一是祈祥避邪,二是怀念爱国诗人屈原。联例:

  “海阔中天节,江城五月春。”

  “门高无碍齐公子,海阔难寻楚大夫。”

  “蒲剑冲天皇斗现,艾旗拂地鬼神惊。”

  “松大夫招来百福,竹君子扫去千灾。”

  “思无邪正心诚意,虑有德履泰临丰。”

  “盛世本无邪,寰宇长昭天子镜;德门原有庆,端阳亦镇赤灵符。”

  “胜地纪中天,象取白芳占汇吉;翔风符正午,薰来引竹报平安。”

  合百药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合百药。”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五月初五日端午节》:“人家亦以是日合百药。”

  其中一项,就是“炒午时盐”“端午节”中午12点前后,家家主妇常取茶叶和盐少许,人锅热炒,炒至盐色发乌为止,然后趁热包好收藏,作为家庭药茶。每逢盛暑肠胃发生毛病,取午时盐茶冲泡饮服,颇能见效。

  驱邪避瘴

  泉州是温湿之区,进入五月后,多淫邪瘴气和蚊蝇。泉民延续古代一系列卫生习俗,驱邪避瘴。

  挂“五瑞”

  “端午节”,泉民在大门、房门的门楣之上悬挂“五瑞”“五瑞”是5种植物,即榕枝(或桃枝)、艾叶、菖蒲、柳枝、大蒜头,多为芳香科植物,能发出一定气味,可杀菌并驱除蚊蝇。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悬蒲、艾及桃枝于门,贴符及门帖。”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端午)沿门插蒲、艾以辟邪。”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五月初五日端午节》:“五月初五日端午节,悬蒲、艾于门。”

  考之,这种习俗由来已久。

   《荆楚岁时记》:

  “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綵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采艾结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又泥塑其像,以艾为髻,以蒜为拳,置于门上。”

  《续汉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除恶气。”

  《抱扑子》云:“或问辟五兵之道。答曰:‘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

  薰烧艾叶、苍术、蝉蜕

  端午节这天,农村家家户户生起火炉子,关闭门窗,把苍术、蝉蜕或艾叶放在炭火上焚烧,烟熏满室,使其发出强烈气味,以薰杀房间内的细菌蚊虫。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中药室内薰杀消毒方法。

  刺“五毒”

  以红纸印“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图,贴于屋中,再用五根针分别刺于“五毒”之上,以避免“五毒”侵害。

  饮、噀雄黄酒

  泉州有“端午节”饮、噀(含在口中而喷出)雄黄酒习俗,可能是《荆楚岁时记》“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的滥觞。

  取少量雄黄泡于酒中,少量饮服,小儿则擦其鼻;或加入少量朱砂,再用毛笔涂于小孩的手心、脚心,并在小孩额头上书写“王”字(意同“送虎仔帽”)。其余雄黄酒,噀于房角及床下,或用黄纸染湿粘贴于门后。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饮雄黄酒,且噀于房角及床下,云去‘五毒’,小儿则擦其鼻。”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端午)饮菖蒲雄黄酒。”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岁时记》……饮雄黄酒且噀于房角床下,以去‘五毒’。”

  “律垢浃”

  泉谚:“五月节,律垢浃。”“律垢浃”是泉语,搓澡之意。(“律”:搓去。“垢”:污垢。“浃”:沐澡。)

  “端午节”时令已由深春转人仲夏,地气渐温,家庭主妇于是日午时,汲取井水或烧煮蒲艾汤,为儿童搓澡沐浴;而青少年及壮年男子,也于是日齐赴江河湖海之中游泳洗浴。据说此日沐浴,夏天不生痱子。“五月节”(端午节)搓澡,这在民间诸多节日之中,可谓别具一格。

  实际上,此俗即由古代“沐兰汤”演变而来。沐兰汤之俗,由来久矣。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礼记·大戴礼》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也云:“浴兰兮沐芳。”

  泉州府、县志也记有端午“沐兰汤”之俗,但早已把它简化为一般沐浴了。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沐兰汤。”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大戴礼》: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名曰“沐兰汤”。”

  续命缕和香袋

  泉州风俗,在端午节那天,在每个孩子的手腕或手臂上,系以五色丝拧成一股的细索,俗称“缚手”。这细索称“缕命缕”,或称“长命缕”、“辟兵缯”、“避兵绘”、“合欢结”。顾名思义,“缚手”的目的,是为了辟凶而祈求长命。但泉州人却将“缚手”赋予更直观地的含义,说是经过“缚手”,小孩子的双手才不会乱动,以致任意摆弄和损坏家中所陈设的器物。“缕命缕”要一直系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岁时记·七夕》)

  同时,“端午节”时还特用绸缎为小孩缝制鸟兽瓜果形状的“香袋仔”,内装香料及雄黄,让小孩挂于胸前,以驱除瘴气,有益健康。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小儿以五色丝系臂,曰长命缕。(〖夹注〗《风俗通》:长命缕,一名辟兵缯。)又以通草象虎,及诸毒物插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6·杂志下》“采《桐城杂事诗》”曰:“孝廉陈翊霄?云程有《桐城杂诗》五十首,自注刊刻,亦采风之遗。”陈云程,清·晋江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举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云程》)】

  《桐城杂事诗》中有句和注曰:

  “‘皓腕从新结五丝。’注:即‘长命缕’。”

  “‘雄黄锦袋佩娇儿。’注:儿童以锦绫制雄黄袋,佩胸前以辟邪。”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小儿以五色丝系臂,曰‘长命缕’。以通草象虎。《岁时记》:剪彩为小虎贴于艾叶以戴之。”

  这种缚“续命缕”和佩戴香袋的习俗,古代早已有之,泉州直承而已。

  汉·应劭《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辟鬼及兵,又名‘长命缕’、‘缕命缕’、‘辟兵缯’。”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取万岁蟾蜍头上有角者,阴干带于身辟五兵。”

  南宋·兴化军莆阳县人(今莆田)刘克庄有词云:“时样钗符艾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刘克庄》)

  里社禳灾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

  “端阳……是月无定日,里社禳灾。

  先日延道设醮。

  至期,以纸为大舟及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备,陈鼓乐、仪仗、百戏,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于海者。”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五月初五日端午节》:

  “是月无定日,里社禳灾。

  先日延道设醮。

   至期,以纸为大船,送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备,陈鼓乐、仪仗、百戏,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于海者。”

  “唆啰嗹”驱邪

  “唆啰嗹”,即“采莲”,因反复吟唱“唆啰嗹”,故俗称“唆啰嗹”、“梭罗莲”、“嗦啰嗹”,是泉州地区在端午节时表演的一种传统、独特的民俗踩街舞蹈,在全国独一无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民间舞蹈·唆啰嗹》)

  “安海端午‘嗦啰嗹’民俗(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安海嗦啰嗹习俗(福建省晋江市)]”2008年6月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人文意涵

  在“采莲”队伍中,最核心的是龙王头崇拜和众人反复吟唱“唆啰嗹”、“嗦啰嗹,啰嗹里啰嗹”,其人文意涵即隐藏其中。目前,可见两种说法:

  “梭罗嗹”乃古闽越族遗风】

  或曰,歌唱中的“唆啰嗹”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灾的咒语。

  或曰,古越族人呼龙舟为“氵页滤”,所以才有“唆啰嗹”这种音词。

  或曰,“唆啰嗹”是以古越文化妆扮唱念的表演形式,直接源于古代泉州“驱疫傩”及唐、宋宫廷“采莲舞队”传入民间,以祝愿“风息涛平”,驱邪消灾,祈望航行“履险为夷”、海运亨通、海贸繁盛。

  比较认可的还有龙王崇拜。据地方文史学家考证,“梭罗莲”乃古闽越族对龙的称呼。

  福建闽人自古有蛇神崇拜,而龙这种中国古人所创造的神物,实际上是从蛇衍化而来。从《采莲歌》唱词中的“五月初五是龙王生啊”看来,这种“梭罗嗹”似属纪念龙王诞辰的古民俗。

  龙是司雨的神,能施水也能收水,庆祝龙王寿诞,就可止雨;请龙王到各家,可驱除梅雨季节带来的晦气。端午过后往往梅雨停止,天气多晴,人们归功于龙王的恩泽,所以抬游龙头,一者表示庆贺,二者表示连绵雨水已洗荡污秽,从今而后要注意清洁。

  另据闻一多先生考证,四、五千年前东南沿海的吴越人信奉蛟龙为他们的保护神,并以五月初五为龙的节日,于是衍生出于此日把食物加以包裹而抛人江河供龙王享用,同时也泛舟与龙同乐。以后衍化为包粽子及赛龙舟,又同后来的三阁大夫屈原联系起来。并形成了端午节诸多风俗。

  迎龙首还有一说,即表示庆颂斩除孽龙,不让其兴风作浪、四海捣乱,其前身明显地是从《西游记》中端午节午时正刻魏徵梦斩龙王”的典故衍化而来。唐太宗时,龙王违反天规,滥施雨水,造成长安城内水灾,为魏徵梦中斩首,淫雨方止。端午是梅雨季节,抬游龙头,表示龙王已伏法,淫雨即可停止,值得庆贺。

  “梭罗嗹”来自印度梵文“啰里啰连”

  香港饶宗颐研究,“啰里啰连”四字最早来自印度梵文。敦煌写本唐代沙门定惠翻注的《悉昙颂》序文记载了鸠摩罗什的《通韵》,将含有“佛、法、僧、对法”四义的梵文“四流母”音译为“鲁流卢楼”,在唐玄奘的译著里也被沿用。唐人作佛教赞语时,已开始把这4个字作赞颁曲子的和声,如定慧法师《悉昙颁》就有“鲁流卢楼现练现,鲁流卢楼向浪晃”之句。

  宋·普济《五灯会元》载,晚唐至北宋禅家诸祖师,如泉州子·岩头禅师,南安子·雷峰禅师等,上堂讲经都喜借用曲子来说教,而所唱的“啰里啰啰”,即由“鲁流卢啰”演变而来,如宋·守端禅师的赞文所说“吟啸无非啰里啰”即为1例。中国道教经典《道藏》收宋、金时代全真教众大师倚声传道的作品,也常见使用“里啰里凌”4字。

  明·戏剧大师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法师庙记》也写道:“子弟开呵,时一醪之,唱啰里啰连而已。”氏的说法在宋、元南戏泉州的梨园戏、木偶戏及莆仙戏等地方剧种得到了更早的印证,这些剧种都有请戏神相公爷“踏棚”唱“唠里嗹”祈求平安的习俗,且至今保留完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梨园戏、木偶戏》、《泉州人名录·雷海青》)

  “唆啰嗹”舞在“采莲”的过程中,众人边舞边唱,反复出现“嗦啰连,啰连里啰连”和声歌词,与我国古代佛教、道教及戏神驱邪祈福、唱诵平安咒语时所唱的“啰里”、“啰啰哩哩”、“罗啰啰连”同出一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始于明初

  采莲歌舞“唆啰嗹”民俗始于何时已不可考,应与宋、元时代泉州的海运、河运之兴有关;最迟在明·永乐(1403—1424年)间,已见于晋江县安海民间,安海霁云殿龙王爷端午节就举行采莲歌舞“唆啰嗹”民俗活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霁云殿》)

  盛于清至民国初、中期

  清代至解放前,“唆啰嗹巡行铺境唱”广泛流传于泉州城内各铺境以及周边晋江、南安、惠安各沿海地区,尤其是晋江沿岸各码头。举行活动的时间,旧方志载为五月初一,后来则改定为五月初五。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五月初一日采莲,城中神庙及乡村之人,以木刻龙头,击鼓锣,迎于人家,唱歌谣,劳(“劳”:慰劳)以钱或酒米。”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五月初一日采莲》:“五月初一日采莲,城中神庙及乡村之人,以木刻龙头系鼓锣,迎于人家,唱歌谣,劳以钱或米酒。”

  在泉州城区,晋江沿岸码头工人成群结队地敲锣打鼓并扛着“龙王头”,沿着街市商店,挨家挨户送上陶瓷做的“小红孩儿”“小龙头”,1人领唱众人和唱“唆啰嗹”歌以化缘,其中1人手持1根系着长方形或三角形的旗帜,上端扎着榕枝与杏花,每到一户,均象征性地比划几下以表驱疫逐邪,祈求即将来临的盛暑能合家平安。店铺老板亦纷纷慷慨解囊。

  安海地处海滨,长期困于海潮水湿易患瘟疫之苦,而农历的五月是梅雨季节,更是易发瘟疫的险期,因龙上天能吞云吐雾,下地能吐水吸水,耆老遂而倡令每年端午节结合纪念屈原,举行全镇群众性采莲歌舞《唆啰嗹》活动。

  安海全镇24境,各有木雕龙王爷头像,平时安位于各境主宫神坛右侧(大位)供奉。端午节,各境抬出木雕龙王爷头像出巡,挨家挨户采莲歌舞“唆啰嗹”活动,祈求龙王爷吸干大地水湿,扫除梅雨水气,清除水湿污垢,净化空气;家家户户并煎麦饼补天,以求止雨,登白塔投麦饼以凭吊屈原,开展游泳比赛,后演变为水上走油杉抓鸭比赛,划龙舟比赛,以表示练好水上技能,好救回屈原;家家户户门上插艾条和榕枝,屋内闭门窗烧苍术、蝉蜕、儿茶,散发香气以净化空气,广泛驱除瘟疫,保民安康。

  因安海霁云殿为24境的境头、安海八都都主,安海妈祖宫祀奉海神,公订这两宫殿的龙王爷采莲歌舞“唆啰嗹”“通街采莲队”,可在全镇24境踩街踏巷表演采莲歌舞“唆啰嗹”。也就是霁云殿龙王爷采莲队可以从山采到海,而妈祖宫龙王爷采莲队可采遍海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霁云殿》)

  衰于民国后期至解放初期

  后来,由于晋江流域河道淤塞,河运衰落,且随着一些民间“唆啰嗹”老艺人一个个老去,解放后还一度作为封建迷信产物被打入“冷宫”,泉州城区的“唆啰嗹巡行铺境唱”逐渐消亡。

  至今,泉州城区晋江边的一堡宫(日月太保宫)还保存着一个“唆啰嗹”龙王头,约3尺,木雕彩绘,张口露牙,形态猙狞,雕工精细,有很强的立体感;其龙首的下巴处,还长有一堆倒生的翅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日月太保宫》)

  南门晋江边后山宫也供奉有1个“唆啰嗹”龙王头和保留“唆啰嗹”习俗,且其龙王头规制与一堡宫、安海镇完全不同,包含了龙头、乌龟头和鲤鱼鳍3个元素,是3种神明的化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后山宫》)

  而晋江县安海镇尤金满颜昌瑞等一批新文艺工作者,于1953年重新组织“唆啰嗹”队伍,同时,配合当时的需要求得生存空间,采取“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对“唆啰嗹”舞进行改造,把歌词统统改编为口号,但表演形式仍然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后来,经过文学提炼,将其改编成民间舞蹈,从街头仪式搬上舞台,甚至选送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舞蹈会演,并捧回大奖。

  “文革”期间,“唆啰嗹”再次遭到禁锢,很多老艺人更是销声匿迹。

  仅存于安海

  粉碎“四人帮”后,1976年10月,颜昌瑞作为安海文化站站长,组织了1场隆重的安海镇文艺大会师,隆重推出新组织的“唆啰嗹”民俗表演。随后,“唆啰嗹”表演开始得到推广,由最初的1个队发展到6个表演队。而按安海当地的有关规定,最多只能有6个队,这算是发展到了顶峰。

  2012年6月,应文化部邀请,安海的“唆啰嗹”再次以舞蹈形式参加在浙江嘉兴举办的“2012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民俗歌舞展演,是惟一一个代表福建省入围的歌舞节目。

  而今,五月初五端午节龙王爷采莲“唆啰嗹”表演依然活跃,程式完整。

  霁云殿龙王爷采莲队还保存2套大同小异的“唆啰嗹”乐曲、歌词:其中1套配有12个月令的唱词,其唱腔音色、配乐、击乐特别优美动听;另1套配有5个月令的唱词。安海霁云殿龙王爷采莲队还专门整理了13首“采莲”歌谣,内容因所被“采莲”的户主不同而异,可灵活选用。

  安海“唆啰嗹”程式

  端午节当天,安海供奉龙王的6个境铺就抬出象征龙神的泥塑或木雕的龙王头,让人们焚香叩拜,待到午后,才出发开始“唆啰嗹”(采莲)活动。活动由“唆啰嗹”方阵巡街游行和入户“采莲”两种形式组成。

  【“唆啰嗹”方阵】

  “唆啰嗹”方阵一般由几十人组成。游行时,“唆啰嗹”方阵沿街沿巷徐徐行进,观者如潮。

  “唆啰嗹”方阵依顺序为:

  1、前道牌,如“泉郡安平霁云殿龙王爷采莲队”

  2、大开路“鸣锣开道”大鼓吹队。

  3、采莲旗队列。在最前面是1个手执长杆“采莲艾旗”的健壮舞者,旗上书“四海龙王”或舞队所在地铺境主神名,旗头缚挂新鲜艾枝和榕树枝。后面一般紧跟24 把大旗,分两行纵队,旗上竖幅大书“霁云殿龙王爷采莲祈求平安”

  4、开路“铺兵公”“铺兵公”以老丑角装扮,扮相滑稽,头戴古代铺兵笠,挂着八字胡须,右手持锣杵,肩挑扁担,面前的扁担一头系大锣,身后那头用彩带系着装雄黄酒的新尿壶(夜壶)和一串连蹄猪脚、草鞋,边走边敲锣,一路似醉似癫,边走边饮边唱,表演奇特,逗引群众欢乐。同时,“铺兵公”还起整个方阵的联络作用。

  5、龙王头。4名壮汉抬着披红结彩、栩栩如生的或木雕、或泥塑、或纸扎的龙王爷头像(即“嗦啰连”头),踏着节拍,左右摇晃,忽进忽退,舞步齐整。

  6、花婆、花姑队。男扮女妆的“花婆”2—4人,或另加4女孩扮“花姑”、“花童”,手提盛满“嗦啰连”头、男童等泥塑和香花的红漆篮,一路上向人赠送3朵白玉兰和1朵红花。旧俗称,接过“花婆”、“花姑”赠送的花朵,便可以驱邪避灾。

  7、“采莲队”。采莲船上,古装打扮的长须飘拂的老梢公划着桨,美丽花衣的采莲姑娘做着采莲动作。后面跟着2至4名“妆人”(妆扮人物),每人手举彩旗(小纛旗),旗杆末端扎插榕枝和艾叶,歌唱采莲歌《梭罗莲》,跳着采莲舞。

  8、歌舞队。簇拥在“采莲队”之后,如南音队、“十音”鼓吹队、击乐鼓吹队、唱念队,以及扮演故事人物的高跷队、舞狮队、舞龙队、抛球队、拍胸舞队、公背婆(公婆五体真假各半)。踩街队伍反复吹奏“唆啰嗹”舞曲,众人边舞边唱,反复出现“嗦啰连,啰连里啰连”和声歌词,脚步都统一在“唆啰嗹”歌曲节奏下,随声唱和,载歌载舞,千姿百态。其古装服饰,珠宝闪光,琳琅满目,一路歌舞,满路生辉,规模之大,全国独一无二。

  9、跟随在“唆啰嗹”行列之后的,还有小商贩沿途叫卖泥塑彩绘的小龙头及一些糕点。小孩们随时随地围观购买,形成节日热闹气氛。

  【入户采莲】

  旧俗,采莲队员在户主家或店铺内挥舞彩旗,可辟邪纳吉。因此,“唆啰嗹”方阵踩过大街小巷,无论店家或居民,户主都会争先恐后地放鞭炮,祈请采莲队入内“采莲”。每年端午节还会出现争采“头莲”、“二莲”、“三莲”的情景。据说首家接受采莲的称为“头莲”,而争取到“采头莲”的所获福气也最大,其仪式也最为讲究,一般得提前1天放名帖作准备。

  入户“采莲”程序:

  1、采莲方阵中,轮到单独出列表演的旗手出列,单手或双手握旗,当众喝了“铺兵公”夜壶里的雄黄酒,装疯作傻如醉汉,作跳脚挥旗、转身翻旗、顿地旋旗等动作。

  2、采莲旗手面朝户主大门,立正高举采莲大旗,迈出右脚,速转斜举采莲旗,对准户主大门,作瞄准冲锋姿势后,出其不意,口喊“大吉利市,添丁进财!”突然猛冲入户主大门到民居厅堂。入户后,用醉汉动作,将幡旗于尾梁间舞动数下,为各商户民居“拂尘”,驱除“晦气”。同时口念有词,表演唱采莲歌谣首联“龙王采莲采四方,主人世代当富翁”;或“龙王出世除灾难啊,唆罗连哪,罗连里罗连啦……”然后退出。

  3、花婆紧接入户,踏着舞步,表演唱这首采莲歌谣的后面几句:“龙王采莲采向东,主人钱银用不空;龙王采莲采向西,主人珠宝满厝内;龙王采莲采向南,主人财源通龙潭;龙王采莲采向北,主人黄金顶厝角!”或者依各户情况临时编词,如遇一般商户,大都祝颂大吉利市、生意兴隆;一般民居,则念兴旺发达、平安吉祥;遇医馆、药店、棺材店,则念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后礼谢退出。

  4、花姑或花童入户,从漆篮内拿出1朵鲜花送给户主,表示龙王爷给户主留下福禄吉祥。

  5、户主接花,循例燃放鞭炮,以示欢迎。采莲舞罢,户主向花姑或花童回赠红包,表示彩气,丰歉随主人意思。户主恭敬答谢:“辛苦,劳驾,谢谢!”这场单独采莲表演圆满结束。

  龙舟竞渡

  起源于祭祀活动

  竞渡,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用于竞渡之舟,取其轻利者为之。《荆楚岁时记》载:“竞渡者取其舟轻利,谓之‘飞凫’,又曰‘水车’,又曰‘水马’。”

  龙舟之制,相传始于隋炀帝,用于南幸江都。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云:隋炀帝幸江都,“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彩缆,穷极奢侈。”“绛仙善画长蛾眉,帝色不自禁,回辇召绛仙……擢为龙舟首楫,号曰崆峒夫人。”

  至唐代,龙舟用予竞渡,且已达很大规模。

  唐·骆宾王《竞渡诗序》云:“便媚舞袖,向绿水以全底;飘颺歌声,得清风而更远。”

  唐·刘禹锡诗:“绿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唐·吴和子词:“画鼓轰雷,红旗挚电,夺罢锦标万彻。”

  但其时轻舟竞渡还是并存的。如《唐小史》载:杜亚节度淮南,民为竞渡,欲轻驶,乃髹船底,篙人衣油采衣,没水不濡。”

  后来,赛龙舟竞渡活动赋予了划船打捞屈原尸体的意义,演化成1项端午节的民俗活动,盛行于我国水系发达的南方。但其实质乃是龙崇拜的1种形式,即借龙王神威,避恶消灾保平安。因此,隆重的龙舟身长而窄,首尾高翘,装饰华丽,船头雕饰龙头,龙嘴能张能合,舌头能伸能缩,船身彩绘鳞甲,熠熠发光。

  盛于明

  泉州赛龙舟竞渡活动,明代起即已盛行。

  明·王世懋《闽部疏》[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一月书]:“闽俗……端午节尤重竞渡。所过山溪,数家之市,皆悬舟以待。往往殴击,至杀人成狱。禁稍弛复竞,其俗诚不能革也。”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

  “端阳:龙舟竞渡。

  〖夹注〗明·黄克晦诗:‘乍采芙蓉制水衣,蒲觞复傍钓鱼矶。歌边百桨浮空转,镜里双龙夹浪飞。倚槕中流风澹荡,同桡极浦雨霏微。为承清宴耽佳赏,自怪猖狂醉不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2·风俗志·歌谣》:“—惟端午采莲斗龙舟曲。明·黄克晦有诗:‘乍采芙蓉制水衣,蒲觞复傍钓鱼矶。歌边百鹢浮空转,镜里双龙夹浪飞,倚棹中流风澹荡,回桡极浦雨霏微。为承清酿躭佳赏,自怪猖狂醉不归。’可谓识曲得其真矣。”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五月初五日端午节》:

  “午后有龙舟竞渡之戏斗,捷者则高声唱之曰:‘果然夺得锦标归。’

  明·黄克晦有《斗龙舟》诗。”

  泉州赛龙舟分龙船鼓、祭江、竞渡3阶段。

  龙船鼓:泉谚:“五月节,龙船鼓,满车路。”车路即街道,意街头巷尾充塞鼓声。打船鼓从四月初一打到五月初五晚上,意味赛龙舟的时节到了,要做好准备。

  祭江:在五月初五子时举行。拟参与竞渡的龙舟上备好猪头五牲,人们打鼓开船,划向上游,表示人们获悉屈原投江噩耗,心情悲痛,急切追救。到祭江地点,船靠岸边,举行祭悼仪式。祭毕,让船顺流而归,表示在汨罗江找不到屈原的尸体,无可奈何而失声痛哭。

  竞渡:祭江之后,择时揭开。龙舟上插1把形似幢幡的蜈蚣旗,或由指挥官挥舞一把1米多长的头旗,每艘龙舟配备30到50人,其中8人在后撑竹篙,3人在船尾掌舵,还有旗、鼓、锣手各1名,其余在前划桨。竞渡时,旗手在船头摇旗喊号子指挥,鼓、锣手击出急促有力的锣鼓点,健儿拼命划桨撑篙;掌舵者边掌舵边与旗手一起呐喊号子助威,同时用一只脚按号子节奏齐踩船板,让船头一起一伏地冲波逐浪向终点冲刺。

  崇武陆上游龙舟

  早年,惠安崇武在端午节也举行赛龙舟活动,但与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于台风季节即将到来之前在海上举行的祝神驱魔活动。

  据传,后来因某年活动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赛龙舟了,改在陆上游龙舟,游行时要唱《阿螺歌》,其歌词大意是请求神灵消灾灭祸。

  沙格“扒龙船”

  沙格村古称“沙堤”,位于泉港区南埔镇。

  沙格俗称赛龙舟为“扒龙船”,始于明·永乐(1403—1424年)年间。时地方上疫瘴流行,常使一些村落“几断人烟”。对岸的莆田年年大送“王船”,装载瘟神的“王船”漂浮于海湾,惨状可怖。为“保境安民”,沙格村人便于端午节造龙舟入海澳,举行“扒龙船”竞渡和从灵慈宫请出妈祖尊驾“巡境”,意借龙气和屈原英灵、妈祖神威以祛邪。后来竟以成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泉州儒道释寺庙·灵慈宫·沙格灵慈宫》)

  清·康熙五年(1666年)四月廿八日,随氏流寓台湾的乡人、明末遗臣王忠孝客死台湾,沙格乡人想为他做“七日超度”,便利用端午节“扒龙船”之机,为王忠孝举行招魂回乡仪式,从此为“扒龙船”增添了新内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忠孝》)

  除清初清兵进剿惠北、“文革”等社会动乱时有中断外,沙格“扒龙船”一直延续至今。

  每年一度的端午节,沙格村人视为丝毫不逊于春节的隆重节日。从五月初三开始,几乎家家来客,户户聚友,甚至平时不太来往的熟人也因为观赏龙舟赛而登门了。那几天,真是“沙堤无处不客喧”。初五“扒龙船”当日,绵延1公里的海滩和斜坡状大堤上,色彩纷呈的遮阳伞遮阳帽,男男女女的各色衣饰,还有飘扬的彩旗,犹如一道彩色屏障;彩旗招展的海面上,大大小小满载游人的船只(许多是来自彼岸莆田的观光船)穿梭游弋,使原先平静的海面涌动起来;海滩上的2座戏台,2班莆仙戏文武对唱,更是增添了热烈气氛。

  水上捉鸭

  “水上捉鸭”是泉州端午节特有的民俗活动。在江河船上沿水面平行置一去皮的3—4米的杉木,越长越佳,杉木上涂以油料,使之润滑;杉木尾端挂一长形小竹笼,内放一只活鸭;笼盖直竖立一竹棍,使之能一拍即开。

  活动者保持身体平衡,赤足从船上沿杉木小心翼翼行至尾端,拍开笼盖,活动者与活鸭均掉入江中,在游泳健儿协助下,抓住活鸭。活鸭即作为活动奖品。由于身体平衡难度极大,成功者少,失败者多。

  岸上观者千百人呐喊助威,欢声雷动。

  蚶江“海上泼水节”

  海上泼水节是石狮市蚶江镇端午节独有民俗。“蚶江海上泼水节(石狮市)”2005年10月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福建省石狮市)”2011年5月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蚶江端午“海上泼水”习俗,最早见于明,盛于清。彼时,作为“泉州总口”的蚶江港与台湾鹿港对渡,蚶江港繁荣兴盛。《对渡碑》有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最盛时,蚶江有郊商百余家、对渡船只300余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蚶江港》)

  因此,每至端午节,当地便组织蚶江与鹿港对渡船只,相互追逐泼水,洗掉晦气,交融情谊,互祝吉祥。而平时供奉在蚶江“五王府”内的“海神爷”(乘坐“金再兴”神船),此时便被请上龙舟,祈求保佑。

  这一天,各乡各里人群争相涌向蚶江古渡,参加海上泼水节活动。人们乘上小船,驶向海面,拿着戽斗、勺、水桶,盛起海水,相互追逐嬉戏,泼向对方船上的人,一时间水花四溅,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船,笑声、水声、喊声交织成一片。

  同时,这一天也举行庙会、采莲、祭江、护航仪式、捉鸭子、赛龙舟等活动,将闽台文化、传统文化、美食文化、旅游文化融入其中。

  “海上泼水节”习俗1949年后因海峡两岸隔绝一度中断。1988年端午节,蚶江民众又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海上文体活动,纪念泉州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205年,传统的海上泼水节得以复兴并传承下来,且一年比一年热闹。

夏至

  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夜晚最长,古代有称夏至、冬至为“长至日”者,意指最长的一天。而古人则重冬至而轻夏至,称冬至为“节”、夏至为“日”

  五代·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长至日即事》诗(《重建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暨詹敦仁学术研讨资料汇编·詹敦仁诗文选》辑录),曰:“尝闻君子居,不愧九夷陋。我亦客南州,荜门与圭窦。三径草就荒,一堤柳仍茂。洒然有余欢,曾不愧屋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

  从此诗中“三径草就荒,一堤柳仍茂”一句看,此诗的长至日当指夏至。诗中抒发的是感时即事、安贫乐道之胸怀,感受不到节日气氛。从诗作的标题看,作者也视“夏至”“日”而不是“节”,仅视为1个节气而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夏至在五月中则谷贱。谚云:‘夏至在月头,一喫一边愁。夏至在月中,愁杀粜谷翁。’是日又宜雨,为秋熟之兆。””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夏、秋晴雨,则卜夏至,云:‘夏至不转雷,大水十八回。’又云:‘六月初三雨,七十二云头。’言多骤雨也。”

天贶节荐新

  天贶节,六月初六,荐新谷于宗庙。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六月:荐新谷于祖先,献荔及时果,或副以筵。(〖夹注〗崔实《四民月令》:初伏,荐瓜果于祖宗。)”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六月六日天贶节》:“六月六日天贶节,荐新谷于祖祢,献荔及时果,或副以筵。”(“祖祢”:祖庙与父庙,古代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

  【按:

  “天贶节”:农历六月初六,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

  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小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

  “六月初三日有雨则多雨。谚云:‘六月初三雨,七十二云头。’

  小暑、大暑皆不宜雨,谚云:‘小暑雨,饿死鼠。大暑雨,饿死牛。’

  六月十二日常北风,农人最忌之。是日无风,则风不害稼,极准。”

  谚:小暑割来煮。

 

大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小暑、大暑皆不宜雨,谚云:‘小暑雨,饿死鼠。大暑雨,饿死牛。’”

  谚:大暑展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