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茶小志

  东晋。
  唐·上元陆羽编著《茶经》。
  晚唐、五代泉州种茶已很普遍

    ——唐末·周朴
    ——五代·韩偓《信笔》诗。
    ——五代·南唐詹敦仁诗。

  宋
    ——禅茶(名色。禅话。禅林中斋后用茶的规定。)
    ——制茶工艺。
    ——团茶(大龙凤团饼茶。小龙团茶。蔡襄《茶录》。泉州团茶等。)
    ——泉茶(泉州七县皆有。南安莲花峰“石亭绿”。安溪蓬莱“清水岩”茶。安溪官桥“圣泉岩”茶。安溪“阆苑岩”白茶。)
    ——品茶。
    ——斗茶(入宋迅速流行于全国士人。宋代泉州士大夫也盛行“斗茶”。)
    ——试茶。
    ——茶灶。

  元
    ——成为“海丝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茶继续频频出现在僧侣和士大夫的茶杯中(元初·丘葵《题杨子岩》。元初·蒲寿晟登北山试茶、煎茶、煮茶。卢琦诗句。元末·释大圭有多首涉茶诗。)

  明
    ——概述。
    ——饮茶、植茶之俗广泛传播泉州各地。
    ——茶俗(茶灶。碾茗。茶旗。)
    ——明·万历卅六年清源山上立《政德记》。
    ——饮茶之风甚盛。
    ——崇祯十三年安溪茶农创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
    ——“制青茶”工艺。

  清
    ——山僧开辟茶园、与士大夫品茶论经说玄妙成为习惯。
    ——“乌龙茶”制法(入清技艺日趋成熟。制法。传播。)
    ——顺治·王命岳《采茶歌》。
    ——顺治·阮旻锡《安溪茶歌》。
    ——乾隆·王宗庇茶联。
    ——功夫茶(茶道)的出现。
    ——清末·林鹤年茶歌与咏茶诗。
    ——名种的发现(铁观音(【发现两说】【广播闽粤】。【引入台湾】)。佛手。首春茶。永春水仙。黄旦。白毛猴。)
    ——穗杆插育苗技术。
    ——茶叶外销。
    ——清·光绪卅年黄抟扶倡办清源种茶公司。

  民国。
  现代

    ——概述。
    ——现代的功夫茶(茶道)程序(茶者修养。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的选用。茶具选用。泡茶斟杯。举杯呷茶。)
    ——安溪茶道(用水。用火及煮水。冲泡。安溪乌龙茶茶道的十八道程序。)
    ——安溪茶艺(茶艺的精神理念:“纯、雅、礼、和”。茶艺流程。)
    ——斗茶。

  泉南多丘陵崖壑,气候温和湿润,春夏多雾,适宜茶树生长。

东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陆羽《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闽地早在商、周时代也已产茶,且作为贡品。东晋·常王豦(“王豦”合一字)《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蜀及巴皆曰子,其地东至鱼复,西至□(上“棘”下“人”)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氵咅。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可知臣服于周朝的包括蜀国在内的南方各国纷纷以土产纳贡于武王,其中茶叶已经是一项重要贡品。文献记载,此时向周武王贡茶的有庸、蜀、羌、苗、徽、巴、彭、濮等6个南方小国,其中,濮包括闽濮,即古称“七闽”地。

  秦、汉时,国人已有饮茶习惯,至魏、晋、南北朝饮茶之风渐广。随晋人衣冠南渡和闽地佛教的兴盛,饮茶习俗亦在闽中普及。然而,作为主要产茶区之一的福建僻处东南一隅,是最缺历史记载的省份(梁启超语),此时期先民的活动踪迹大多留存在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中。唯一留存的物证,是泉州南安丰州北郊莲花峰1方“莲花荼襟,太元丙子”摩崖题刻和福建各地发现的晋至南朝古墓葬出土的各类青瓷茶具。

  “莲花荼襟,太元丙子”摩崖石刻位于“石亭寺”后。“莲花”指莲花峰,“荼”即茶,“太元丙子”即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元年(376年),“襟”指衣的交领;“莲花荼襟”可解为莲花峰茶园繁茂、如襟如带,可见当时南安丰州一带种茶已有一定规模。此摩崖石刻是泉州以至福建最早的有关茶的石刻,解放初期仍存。1956年修建南安华侨中学炸石时被毁,仅留拓本。现代补镌“莲花荼襟”4字在莲花石北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莲花峰·石亭寺与不老亭·摩崖石刻》)

唐·上元陆羽编著《茶经》

  初唐,福建尚未完全开发,当时的建制只有泉州(后改称福州)、丰州(后改称泉州)、建州。到中唐以后,福建才渐次开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

  陆羽(733—约804年),名,字鸿渐,又字季疵,唐·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陆羽出身寺院,3岁为竟陵“西垱寺”智积禅师收养,专为他煮茶,练就一手采制、煮茶手艺。上元时(760—761年),陆羽编著世界上第1部茶叶专著《茶经》3篇,记述茶的历史、种植、加工以及茶具、饮茶风俗产地、制茶方法、茶具,都很具体,被尊为“茶祖”

  但陆羽《茶经》对闽茶鲜有记载,只在茶经·八之出曰:“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还说到关于福、建、韶、象等11州茶叶的品质情况他都不了解,但偶然获得这些州所产的茶,滋味都极好。其原因,一是陆羽未曾到过福建,二是当时的福建茶(包括泉州茶)确不可与江苏宜兴同日而语。

晚唐、五代泉州种茶已很普遍

  唐末·周朴

  《惠安县志·寓贤·周朴载:

  周朴,唐未诗人,寓闽中,居邑西北产坑……

  耿介绝俗,尝假馆僧寺……郡富人施僧,亦遂枳手受一钱,积于备茶约,费尽复如前。”

  惠安县始置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2年),这则资料说明至少早于惠安建县前的唐末,惠安就有饮茶历史,并有茶商活动。

  五代·韩偓《信笔》诗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诗人韩偓流寓泉州,先居永春桃林场,后因泉州刺史王审邽延请,乾化元年(911年)迁居南安丰州,至龙德三年(923年)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韩偓王审邽》)

  韩偓曾在“莲花峰”写下《信笔》一诗:“春风狂似虎,春浪白于鹅。柳密藏烟易,松长见日多。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说吟唱采茶歌已成当时乡俗,也说明莲花峰一带应有人工茶园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莲花峰》)

  五代·南唐詹敦仁

  五代·南唐(937—975年)间,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914—979年)诗作中(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筹建理事会辑录:《重建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暨詹敦仁学术研讨资料汇编·詹敦仁诗文选》),有3首与茶有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

  一是詹敦仁与名僧释宏道(号介庵)交情甚厚。《清隐堂集》载有詹敦仁《余抵郡,回道遇介庵,啜茶于野店。已薄暮,问馆同宿,作此二绝》诗:

  “三两人家起暮烟,夕阳风凛怯寒天。君看云外孤僧老,一笠枯藤倒佳肩。”

  “野店相逢说赵州,对师无语亦无酬。道人已得三三昧,明月江头送渡舟。”

  【按:

  ①“野店”或是茶店,或是有提供饮茶服务的饮食店。可知五代时,泉州至安溪官道中已有茶店(茶亭),向旅人出售茶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五代·其他名僧·宏道》)

  ②“赵州”:指赵州禅师(778—897年),法号从谂,祖籍山东临淄,出生地曹州(今山东菏泽牡丹区曹州牡丹园一带)。幼年出家扈通院(今“禅香寺”),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后的第4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80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享誉南北禅林,并称“南有‘雪峰’,北有‘赵州’”,“‘赵州’眼光烁破天下”赵州禅师住世120年,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唐·义存(号“真觉大师”)》)】

  二是詹敦仁晚年隐居佛耳山,宏道前往探访,詹敦仁《与介庵游佛耳,煮茶待月而归》:

  “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
  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

  说明五代时安溪县域西部山区佛耳山(位于今祥华乡白玉村)一带已产有茶叶;且詹敦仁煮茶讲究火侯用水,品茶时谈玄悟禅,显然是精于茶理的行家。

  三是詹敦仁曾至安溪归善乡依仁里(今龙门镇溪瑶村)龙安岩(后称“青林岩”),住僧清豁禅师赠茶与詹敦仁詹敦仁《龙安长老惠茶,作此代简》:

  “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酲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

  说明五代安溪饮茶之风盛行,将茶叶作为馈赠友人的珍品。而“余香绕齿”,也是当代品茶人在鉴赏高档茶的主要依据之一。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青林岩》、《泉州宗教·佛教·宋·清豁》)

  此外,詹敦仁还有1首《下帷天宁寺琼州过访和来韵》诗,曰:

  “一榻悬初地,高贤不厌过。山窗云爱戴,石径草婆娑。
  磬响村烟寂,茶香客话多。依依忍言别,新月上藤萝。”

  这些詹敦仁的诗,是目前可见到的最早的安溪咏茶诗。

  宋代,泉州茶业得到发展。

  禅茶

  名色

  茶适合佛教僧侣坐禅时和午后饮用,且中国佛教有农禅并重的传统,在我国茶叶栽培和焙制史上,佛教僧侣与茶业关系密切,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代寺院茶的名色有:“奠茶”,供奉佛、菩萨、祖师;“戒腊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饮茶;“普茶”,众僧饮的茶;“茶宴”,由僧人、施主、香客参加;“斗茶”,品尝、鉴评各种茶叶的质量;“点茶”,冲泡茶叶的方法等。

  古代寺院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品茶的地方;还专设“茶头”,掌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施茶僧”,在寺院门前惠施茶水。

  禅话

  据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4》载,从唐·赵州从谂禅师开始,还出现“吃茶去”禅话:

  “师(指“从谂禅师”)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

  曰:‘曾到。’

  师曰:‘吃茶去。’

  又问僧,僧曰:‘不曾到。’

  师曰:‘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这种以“茶”为由头打机锋悟禅的做派,也传至泉州。

  泉州福清寺,位泉州市区西北约4公里,今丰泽区北峰街道招丰社区石坑翠屏山(又名谷山、灵秀峰,古称秀峰山)山麓,古为南安招贤里。原名“福清院”,始建于唐。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至后唐·天成五年(930年)间,高丽国(今朝鲜、韩国一带)僧玄纳来闽求法,拜福州“雪峰寺”义存为师。僧玄纳后来泉州,泉州刺史王延彬在南安招贤里就“福清院”重建为“福清寺”以居。(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延彬》、《泉州宗教·佛教·唐·义存、五代·海外交流·玄纳》)

  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24·泉州福清广法大师 行钦也载有泉州“福清寺”广法大师·行钦一段“吃茶去”的禅话:

  行钦初住‘云台院’,在禅堂与僧众对话。

  曰:‘如何是顺俗违真?’

  师曰:‘吃茶去。’

  问:‘如何是燃灯前?’

  师曰:‘燃灯后。’

  曰:‘如何是燃灯后?’

  师曰:‘燃灯前。’

  曰:‘如何是正燃灯?’

  师曰:‘吃茶去。’”

  赵州从谂禅师、泉州“福清寺”行钦禅师,用“吃茶去”的禅茶义蕴,启发僧徒的慧心禅智。

  禅林中斋后用茶的规定

  在禅林中,有斋后用茶的规定。

  据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泉州棲隐有评禅师云:

  “僧问:‘如何是平常道?’

  师曰:‘和尚合掌,道士擎拳。’

  问:‘十二时中如何趋向?’

  师曰:‘著衣吃饭。’

  曰:‘别还有事也无?’

  师曰:‘有。’

  曰:‘如何即是?’

  师曰:‘斋余更请一瓯茶。’”

  【按:有评,北宋禅师,云门宗,越天衣义怀之嗣,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主开元寺栖隐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有评》】

  制茶工艺

  宋代,茶品主要有散茶和片茶为主。散茶是生晒的芽茶,片茶是紧压茶,即团茶、茶饼。
片茶一般是把蒸后的茶叶,用手碾或“水碾”碾碎,再罗细成茶末,压到成团饼,还是属于未经发酵的绿茶类。

  以后,逐渐向蒸青散茶方向发展。又后,个别地区发明了“炒青茶”工艺。

  厦门大学教授庄为玑《安溪县的发展历史》认为,五代末宋初,安溪已有焙茶:

   “安溪到了宋朝的时候,已有很大的发展,潘田的铁矿和仙苑的乌龙种,就在这个时候生产的。

  当宋朝时,有个黄夷简,他做五代·钱俶(吴越王,948—960年在位)的部下(幕僚)20年。后来北宋统一的时候,他称疾于安溪别业,曾作小居诗:‘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见《福建续志·卷90》)。可知安溪在五代末宋初时,已有焙茗的手工业。”

  北宋还出现我国在制茶技术上掺和香料的首次记载。蔡襄于治平元年(1064年)写成的《茶录》在论述茶香时说:“茶有真香,而如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龙脑在宋时是泉州从海外经常进口的香料之一。这一记述,当是蔡襄在泉州任太守时了解各县制茶技术时发现的工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

  团茶

  大龙凤团饼茶

  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初,丁渭任福建漕使时,在建安(古属建州)之东30里凤凰山下北苑(今建瓯市东峰镇东裴桥村至铜场一带)督造贡茶,置龙凤模,以北苑茶创制“大龙凤团饼茶”(茶饼);并著有《北苑茶录》3卷。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小团,凡二十八片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尝南郊致斋,两府共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往往缕金花其上。”

  南宋·赵汝砺《北苑别录》“建安之东三十里,有山曰凤凰,其下值北苑,旁联诸焙,厥土赤壤,厥茶惟上上。太平兴国中,初为御焙,岁模龙凤,以羞贡篚,益表珍异。”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谴使臣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小龙团茶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秋,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仙游人,生母是惠安人)从福州知府改任福建路转运使,至庆历八年(1048年)因丁忧离职,期间也在建州北苑造“小片龙团茶”供岁贡,号称“上品龙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精绝。”

  南宋·赵汝砺《北苑别录》“庆历中,漕台益重其事,品数日增,制度日精。厥今茶自北苑上者,独冠天下,非人间所可得也。”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庆历中,蔡君谟将漕,创造小龙团以进,被旨仍岁贡之。”

  “小龙团茶”为圆饼形,上印龙、凤图纹,制工极为考究,所费甚巨,蔡襄因而受到一些朝臣的非议。

  蔡襄《茶录》

  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服除,入朝修起居注,皇祐四年(1052年)迁起居舍人,进知制诰兼判注内铨,成为宋仁宗近臣。因宋仁宗曾提及蔡襄任福建路转运使时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即记其品饮、收藏要点及品鉴器具指南为《茶录》上献。

  后,《茶录》由怀安知县樊纪刊行,然多舛谬。治平元年(1064年),蔡襄亲自订正,勒于石以传。

  蔡襄《茶录》上、下2卷(或作1卷),是宋代重要的茶学专著。其前、后序叙及所由。

  《前序》云:

  “朝奉郎、右正言、同修起居注、臣蔡襄上进:

  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

  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

  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臣不胜惶惧荣幸之至。

  仅序。”

  《后序》云:

  “臣皇祐(1049—1053)中修起居注,奏事仁宗皇帝,屡承天问,以建安贡茶并所以试茶之状。臣谓论茶虽禁中语,无事于密,造《茶录》二篇上进。

  后知福州,为掌书记窃去藏稿,不复能记。知怀安县樊纪购得之,遂以刊勒行于好事者,然多舛谬。臣追念先帝顾遇之恩,揽本流涕,辄加正定,书之于石,以永其传。

  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二十六日,三司使、给事中、臣蔡襄谨记。”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74·艺文7·杂体文·蔡襄茶录》等收录蔡襄茶录”正文,曰:

  “上篇:论茶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隐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莹润者为上。既又末之,黄白者受水味重,青白者受水味鲜明,故建安斗茶以青白胜黄白。

  茶有清香,而入京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

  茶味主于甘滑,惟北宛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佳,能损香味,前世之论水品者以此(指唐·张文新《煎茶水记》)

  藏茶。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里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炙茶。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乾,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法。

  碾茶。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椎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而色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
罗茶。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
(指茶未粗大,水不能侵透,水和茶未不融溶)

  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已熟则茶沉。前世为‘蟹眼’者,过熟汤也。况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

  熁茶。凡欲点茶,必先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熁”,《集韵):“火迫也”。“熁盏”:注汤前先用沸水或炭火给茶盏加热。)

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指茶末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漂浮水中,如云零乱);汤少茶多,则粥面聚(指茶叶未聚在水面,如熬的粥面一样),建人谓之‘云脚粥面’。抄茶一钱匕,先注汤令极匀,又添注之,环周击拂,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箸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茶,试以水痕先没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下篇:论茶器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砧椎。砧椎盖以碎茶。砧以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鉎(“鉎”:《集韵》:“铁衣也。”即金属的锈),不入用。

  茶罗。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幂(覆盖、罩住)之。

  茶盏。茶色白,宜用黑盏,建安所造者绀(深青带红)黑,纹如兔毫(黑釉表面有细丝状白色斑纹),其杯甚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按:此杯名“黑釉兔毫杯”,为建安贡品,北宋皇家专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用。

  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泉州团茶等

  泉州有无制作类似“小龙团”的团茶,史无记载,但从下述的泉州士大夫“斗茶”习俗(斗茶需用团茶)和明·李昌祺《剪灯余话》中的记述,似乎泉州在宋~明代也生产过团茶。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有一处载:贾云华小姐的两个丫环在院亭内闲坐,“分食泉州凤饼香茶”,正好被路过的贾云华看见。贾云华“默默不乐。私念此茶夫人物也,惟己尝窃数饼与生生),计必生私二人,自彼而得,因诘问之。”果然,小姐便大大地嫉妒起来。可见身为官家小姐,“泉州凤饼香茶”也得来不易。

  至于蔡襄《茶录》所述及的一些茶俗,如不加香料以保持纯香、以炭焙茶、候汤、泡茶前先用沸水给茶盏加热,和一应制茶、泡茶器具等等,至今还广泛保留在泉州民间。

  泉茶

  泉州七县皆有

  蔡襄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写成的《茶录》提到,种茶“泉州七县皆有,而以晋江之‘清源洞’、南安‘一片瓦’产者尤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清源洞》、《泉州儒道释寺庙·一片寺》)

  南安莲花峰“石亭绿”

  北宋时南安“莲花峰”有1种岩缝茶相当出名。大中祥符四年辛亥(1011年),泉州郡守高惠连“莲花峰”游览后,曾在“不老亭”后、“莲花石”正面留下“岩缝茶香。大中祥符辛亥,泉州郡守高惠连题”摩崖石刻题记。题记楷书、直行阴文,现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高惠连》、《泉州山川·莲花峰》)

  南宋·傅宗教傅自得子,官至龙图阁学士)游览莲花峰“石亭绿”茶园后,在莲花石背面右侧留下“宋·傅宗教游,莲花茶怀古”题记,楷书,直行,阴文;还另作《游莲花峰茶怀古》四言诗一首:“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男女携筐,采摘新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自得》)

  南宋后期,“莲花台寺”住持僧净业(或说是“延福寺”僧)亦是爱茶并精于茶事的僧人,在“莲花峰”石瓣间发现一新茶丛,采摘冲泡,味道馨香,便和胜因等寺僧细心培植,制成1种绿茶,常于寺院供奉僧尼及香客饮用。当时寺产茶园生机勃勃,培育出的新品种被誉为神品。明·正德(1506—1521年)间,因“莲花台寺”改建为石亭,茶叶名称也改称“石亭绿”

  清·道光(1821—1850年)间,延福寺住持僧复本,带“石亭绿”晋京,赠与福建住京大臣,同时进献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品尝后极为赞赏,召见复本禅师,御书“上品莲花”赐之。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品·石亭绿》)

  安溪蓬莱“清水岩”茶

  清水岩,位于安溪蓬莱,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清水祖师道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安溪蓬莱清水岩》、《泉州宗教·佛教·宋·清水祖师》)

  明·万历《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

  始修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重修于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的《清水岩志》载:

  “清水峰高,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雾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

  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升,倘遇陆羽,将以补《茶经》焉。”

  现代《清水岩志》(安溪清水岩志编纂委员会编著,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出版,1989年)又载:

  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饥,疗百病。

   “杏仁茶,产岩前及林中,嫩叶赤碧色,形比黄梔叶较大,若似山茶叶,其质脆。采而揉之,汁沾手掌,绝似杏仁气味,蚁喜食之。岩僧采制为茶,泡时一杯只用一叶,或一叶杂他茶泡之亦可,多则味太浓。”

  “甜茶(由灌木似荆的嫩芽制成),相传祖师清水祖师手植。味甚甘,清暑止渴。”

  民国《绿荫深处是蓬莱》一文称:“安溪县是著名的‘铁观音茶’的发祥地,‘清水岩’出产另一种名茶,色香味醇,号称‘清水岩茶’,名重于时。”

  安溪官桥“圣泉岩”茶

  差不多同时,居住在安溪驷马山左侧(今官桥镇)“圣泉岩”姓高僧也植有最早的“圣泉岩”茶,后传授植茶技艺与乡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圣泉岩》)

  明·万历《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

  “岩(圣泉岩)最高,登巅远眺,可望郡中‘清源山’。

  岩产茶甚佳……岩后有泉出石中,清甘不竭……”

  安溪“阆苑岩”白茶

  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绍兴廿一年(1151年)起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5年,为查察有关案件,数次来到安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安溪县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顶有“阆苑岩寺”,始建于唐。朱熹题大门柱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阆苑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阆苑岩》)

  “阆苑岩”白茶其貌不扬,萎黄孱弱,长在庙外峭壁石笋夹缝之间,惟有夏至正午、冬至子刻,才有日月之光映射得到。叶呈白色,奇香扑鼻,质高无价。联点出此地白茶的珍稀宝贵。今尚残存数株,是研究茶叶品种的重要例证。

  品茶

  与僧侣品茶论道,成为北宋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之一。

   北宋·吕言《寄九日山僧》:“遥思茶话夕,敲碎玉池冰。”

  【按:吕言:字造父,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吕夏卿祖。北宋·淳化三年(992年)进士。累官福建、广东、京东、利州等路转运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吕言吕夏卿》】

   北宋·黄庭坚《题南安岩主大岩禅师志添》:“蒲团木榻付禅翁,茶鼎薰炉与君同。万户参差泻明月,一家寥落共清风。”

  【按:黄庭坚,字魯直,号山谷。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知太和县、国史编修诸职。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门四学士”。首创江西诗派。曾题九日山《八石莲花铭》(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莲花峰》)】

  南宋·王十朋《咏清源山》:“扫地焚香烟缕弱,煎泉瀹茗乳花浮。”

  【按: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南宋·浙江温州乐清人。绍兴廿七年(1157年)状元,乾道四年(1168年)八月起知泉州,乾道五年(1169年)冬卸任,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离泉,前后在泉1年8个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云谷山》记载,泉州城东郊5里左右云麓山,在“白鹿庵”左峰(山巅西北侧)岩崖间,有青霞道士刻诗:青霞道士老无齿,松下煎茶手自分。话到夜阑山月落,又随白鹿入深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云麓山》、《泉州儒道释寺庙·白鹿庵》)

  南宋,泉州市舶司官员和地方军政长官到“九日山”祈风,祈求海舶顺风平安。祈风典礼之后,“散昨饮福,觞豆杂进,喧呼狼藉”,酒足饮饱之后,游览名胜,烹茶啜茗。或“烹茶于‘思古堂’”、“啜茗‘石佛岩’”;或“登‘怀古亭’,酌‘菩萨泉’瀹茶”、“登‘秦君亭’,汲泉瀹茗,访梅赋诗”、“烹茶于‘思古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日山·崖刻》)

  斗茶

  入宋迅速流行于全国士人

  斗茶,五代时即在建安一带流行,入宋迅速被全国士人接受。(“建安”:福建省古郡,郡府驻地在今建瓯市。)

  “斗茶”需用茶饼(团茶),其基本程序有:

  ①炙茶。把精选的茶饼置器皿中,以开水浸泡,刮掉上面膏油,再以茶钅今夹住,放在火上慢慢烘干,碾碎。适用于藏放有年的陈茶。

  ②碾茶。以干净纸张将茶饼密封,捶碎,然后放在碾中细而快地大力反复碾压,使其为末状。

  ③罗茶。将碾好的茶末放入筛空绝细的茶罗(罗底首选四川东川鹅溪画绢中特别细密的)中筛。

  ④候汤。选取“轻、清、甘、洁”的山泉,置汤瓶中煎水煮汤,以水面“鱼目”、“蟹眼”状的气泡连续涌现为度。

  ⑤熁茶。把茶盏烤热。

  ⑥调膏。将适量茶末(蔡襄《茶录》说一钱七分)用勺挑入烫热的盏中,注入少许沸水,调成浓稠似“融膏”油状。

  ⑦点汤击拂。“量茶受汤”,有节奏地分7次注水击拂:

  第1汤,沸水从茶盏周围注入,水势不能太猛,此时一手持筅,先搅动茶膏,渐渐加力击拂,手轻筅重,手指绕着手腕旋转,上下透彻,少倾可见汤花显于茶面。

  第2汤,从茶面直接注水,先绕着茶面细细注入一周汤水,然后再急注急停,而茶面不动,然后用力击拂,至茶面渐渐开朗,焕发色泽,汤花犹如珠玑。

  第3汤,可多注水,如2汤那样击拂,但手法渐轻而匀,此时茶色已得十之六七。

  第4汤,注水要少,茶筅搅动幅度加大,但速度不要太快,此时茶面的清真华彩全然焕发。

  第5汤,水可稍多,茶筅击拂要搅动得轻匀而彻底,至茶色全露。

  第6汤,要观察的变幻,点水于汤花过分凝聚之处,并用筅缓缓轻拂使其均匀。

  第7汤,分出茶汤轻清重浊,看浓度适中即可停止点汤击拂。

  如此详述宋人“斗茶”程序,意在说明后来的“功夫茶”、“茶道”的源头在此。

  宋代泉州士大夫也盛行“斗茶”

  宋代,到“九日山”游览的泉州士大夫也盛行“斗茶”,主要“斗茶”地点在“莲花峰”莲花台寺。

  “莲花台寺”为北宋·元丰(1078—1085年)中真觉禅师所建。《名胜志》真觉禅师“戒行精严,从之者数百人。”故后来大凡登游“九日山”、“莲花峰”的仕宦,均喜到“莲花台”览胜斗茶。

  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仲冬(十一月)廿一日,泉州知州兼福建市舶司提举赵师耕到九日山祈风后,当晚宿于莲花峰“莲花台寺”斗茶,翌日留下“斗茶而归。淳祐丁末仲冬二十有二日,古汴赵师耕题”石刻题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日山·崖刻》、《泉州人名录·赵师耕》)

  试茶

  蔡襄《茶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试茶”著作,论茶道、茶器,简洁详尽。史家说:“蔡君谟善辩茶,后人莫及”。蔡襄于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和嘉祐三年(1058年)两知泉州府,后在治平元年(1064年)写成《茶录》上、下篇。其自序云:“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末闻有,臣辄条数事……文曰《茶录》。”

  被视为“南戏活化石”的泉州梨园戏传统剧目的朱文走鬼》一出的古抄本中,有一段“茶花坊”王行首夫妻“试茶打诨”,生动展现宋代民俗和泉州风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梨园戏》)

  茶灶

  有些禅茶诗述及茶具茶灶(煮茶器具)。

  宋·吴栻《登相台》(其一)

  “满林红叶坠纷纷,耆老犹言别驾坟。旧府光华关右月,故乡萧索海南云。
  
酒杯湖上同方伯,茶灶岩边共隐君。二百余年真一梦,绕墙荒陇半耕耘。”

  南宋·陈知柔《咏隐公》:“长松郁郁午风清,茶灶烟沉春草生。”

  【陈知柔,名晋叔,字体仁,号休斋居士。南宋·晋江人,徙居永春。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累官至知贺州、福建参议。后归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知柔》】

  宋末元初释大圭《送王国祥游吴》:“云连茶灶自随去,月在芦花相对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大圭》)

  欧阳至《四贤祠追次使君韵》:“茶灶云根白,书灯鬼火青。”

  成为“海丝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从宋代开始,茶叶就成为出口的大宗商品。《宋会要辑稿》载:“国家置市舶司于泉(泉州)、广(广州),招徕岛夷,阜通货贿,彼之所阙者,丝、瓷、茗(指茶叶)、醴(指酒)之属,皆所愿得。”

  入元,朝廷取消沿用已久的榷茶易马治边的政策,改为“引粟”,重征茶税。至元十三年(1276年),定长短引计茶收钞法,以三分取一,加重对茶农的剥削。延佑五年(1319年),福建路茶税从1200锭增至289000锭,几乎是原先税额的300倍,阻碍了茶业的发展。

  然而,泉州海外交通发达,元代的泉州港已成“东方第一大港”,外商蚁聚,百货云集,闽省的茶叶还是和丝绸、瓷器一道源源不断地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成为重要的外销商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元》)

  《宋会要辑稿》载:“国家置市舶司于泉、广,招徕岛夷,阜通货贿,彼之所阙者,丝、瓷、茗、醴之属,皆所愿得。”[按:《宋会要辑稿》是清·嘉庆(1796—1820年)间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官修《会要》之文。]

  1271年(至元八年)8月13日抵达刺桐(泉州)的意大利安科纳市犹太商人雅各(次年2月离开),在后来所著作的回忆录《光明之城》中说:“在城里的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好的东西,如大米,形形色色的水果、香草等。还有一种用灌木的小叶子做成的饮料,那种东西在他们中间很受重视,不过尝起来都很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雅各·德安科纳》)

  这种饮料就是茶叶。有人认为,西欧首载中国茶的是1559年的威尼斯人拉木学,他从1位阿拉伯人哈只·马合木那里闻知作为药用的中国茶。其实,雅各比他早280多年就知道茶,雅各的《光明之城》才是西欧首载中国茶的著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光明之城》)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至元十二年(1275年)从陆路到达中国,至元廿八年(1291年)春从泉州启航,从海路护送阔阔真公主回波斯,1298年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于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同狱作家鲁思梯谦笔录成书,叫《东方见闻录》,即《马可波罗游记》。书中未有记茶,有的学者以此判断他未曾到过中国,这是不公正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可·波罗》、《泉南著述·马可波罗游记》)

  茶继续频频出现在僧侣和士大夫的茶杯中

  有元一代,茶也继续频频出现在僧侣和士大夫的茶杯中。

  元初·丘葵《题杨子岩》

  元初·丘葵(号“钓矶”)《题杨子岩》:“一老头陀癯似鹤,殷勤煮茗爨风铛。”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丘葵》、《泉州山川·杨子山》)

  元初·蒲寿晟登北山试茶、煎茶、煮茶

  元初,阿拉伯人后裔蒲寿晟曾登北山(清源山)“真武观”试茶、煎茶、煮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晟》)

  蒲寿晟《赠老溪孚上人》:“煮茶与客早归去,落日前山路更多。”

  卢琦诗句

  《惠安县志•诗集》收载元•卢琦《游林肃寺和林清源先生韵》“老僧不管兴亡事,独闭松扉自煮茶”《中元回家拜祭感怀》“翠壶之茗烹清泉”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卢琦》)

  元末·释大圭有多首涉茶诗

  元末,释大圭(1304—?年)《梦观集》留下多首涉及“茶”的诗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大圭》、《泉南著述·梦观集》)

  如:

  石泉》:“静夜竹斋知雨意,清秋茶鼎共僧闭。甘泉可濯功名念,公子青袍鬓未斑。”

   《送王国祥游吴》:“南州故人独可怜,轻别闾里何翩翩。断发旧闻泰伯国,扁舟初入鸱夷天。云连茶灶自随去,月在芦花相对眠。祇今老我不得往,为传清梦到吴堧。”(“泰伯”:即吴太伯姓,名,春秋时期·吴国第一代君主。)

  《至北山》:“道人汲泉煮新茗,念我攀云到碧萝。”(“北山”:清源山。)

  《简魏文宪》:“林居长闭户,无意傍青云。此客人间少,杯茶松下分。”

   《示同袍》:“天南为客度黄花,一笑归来共岁华。老我不知身是病,自吹松火熟杯茶。”

   《南山隐者》:“独抱胸中五色霓,南山高处乐幽棲。瓦墙护竹凉书牖,砂井分泉润药畦。白日杯茶多过客,长年更漏一鸣鸡。此身未得同君隐,回首杉松翠叶齐。”

  上人兰若》:“坐爱清游归未得,多情煮茗荐盘餐。”

  《用与史眉山别》:“野衲相思自摘茶。”

  《赠山人别》:“政须同煮茗,何事即分襟。”

  概述

  明初,太祖朱元璋奖励农耕,大兴水利,茶叶生产进入大发展期。为扩充军备所需,还盛行“茶马交易”,一统西北茶叶销售。

  明·洪武廿四年(1391年),又罢“团茶”之贡。明·沈德符《野获篇》曰:“国初四方贡茶,以建茶、阳羡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廿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茶芽即散茶、叶茶。“团茶”原本就是贵族的享受,茶芽冲泡只在民间盛行,而今风气所及,遍及士子官宦。

  据明·邱濬《大学衍义补》所记,元朝时犹有“末茶”(团茶)之说,“至今世惟闽、广用末茶,而叶茶之用,偏于全国,而外夷亦然,世不复知有末茶矣。”这在茶史上是一次进步,唐、宋以来需先碾碎方可入饮的繁琐品茶方法被直接以芽茶撮泡的“芽茶法”替代,也促进了散茶制作方法向精细方向发展。

  罢造“龙团”以后,闽茶的中心产地从原先的北苑(今建瓯市东峰镇东裴桥村至铜场一带)移至武夷山一带。到嘉靖卅六年(1557年)后,由于官府加重盘剥,武夷茶农苦于需索之苛,自砍茶树,流落他乡,茶园抛荒,重要茶区从闽北向闽东(包括福州)、闽南(泉州、漳州)扩散。

  饮茶、植茶之俗广泛传播泉州各地

  明代,饮茶、植茶之俗已广泛传播至泉州各地。著者如泉郡清源山、安溪县、南安县。

  明·嘉靖《安溪县志》载:“茶,龙涓、崇信出者多”,“茶产常乐、崇善等里,货卖甚多。”时龙涓里今为安溪的龙涓乡,崇信里属今西坪镇、芦田镇、祥华乡、福田乡等地,常乐里属今剑斗镇、白濑乡等地,崇善里属今魁斗镇、金谷镇、蓬莱镇等地。

  明·陈懋仁《泉南杂志》载:“茶:晋江出者曰‘清源’,南安出者曰‘英山’,安溪出者曰‘清水’、曰‘留山’。”“清源”即泉郡“清源山”,“英山”即今南安英都,“清水”即安溪“清水岩”,“留山”今属安溪西坪镇。

  据说,宋代泉州“清源山”僧就已种茶。至明代,清源山茶已可与武夷、鼓山等闽茶角胜,相当有名。

  明·许次纾《茶疏》云:“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武夷’亚匹。”

  明·谢肇氵制《五杂俎》云:“今茶品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而吾闽‘武夷’、‘清源’、‘鼓山’三种可与角胜。”

  明·陈懋仁《泉南杂志》载:“清源山茶,清翠芳馨,超轶天池之上。”

  明·黄景昉《咏蜕岩》诗:有“海估风微飞豆过,山僧日晚采茶回。”

  【黄景昉,字太稚,号东崖,明末清初·晋江东石檗谷村人。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六月与蒋德璟吴甡并相;十六年(1643年)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引归;十七年(1644年)明亡。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师下江南,唐王·朱聿键立福州,建号“隆武”,召黄景昉入直,未几告归。唐王败后,家居10数年,以著述为事。清·康熙元年(1662年)卒于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景昉》》】

  茶俗

  茶灶

  明·黄淑清《游九日山—眺石待月》:“石灶茶烟冷,金溪渔火回。”

  【黄淑清,明·南安丰州人。嘉靖(1522—1566年)初年,兄黄河清起南京右通政使,黄淑清陪之赴任。约嘉靖二年(1523年),黄河清殁于官,黄淑清扶灵归乡,弃诸生业,归隐丰州后田村,从此不再思进取,耕读终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淑清黄河清》】

  明·黄克晦《九日重游九日山》:“山壑野猿迎旧识,孤僧茶灶起新烟。”

  【黄克晦,字孔昭,号吾野山人,明·崇武所人(今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后居泉州城内,又作晋江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明·朱梧《咏清源山》:“僧灶茶干山鹤识,客堂钟湿洞云知。”

  【朱梧,字子琴,号玉桥,明·晋江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举人。历博士、孝感令,罢归。与黄凤翔詹仰庇黄克晦等组结诗社,吟啸泉石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梧黄凤翔詹仰庇黄克晦》】

  碾茗

  碾茗,即“碾茶”,是供佛施僧的最高礼遇。

  取茶饼,先以净纸密裹槌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则色白,经宿则色已昏矣。碾茶的器具称“茶碾”,以银或铁为之。

  唐代,已有“碾茶”。1987年4月,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银金花碾子1副,咸通十年(869年)文思院造,碾轴錾文“五哥”唐僖宗排辈第五,乳名“五哥”),茶碾是唐僖宗所赐。

  明·李源《明心山》:“寄语高僧多碾茗,谪仙不日要登临。”

  【按:

  ①李源,字士达,号竹坡,明·晋江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进士。初奉使广东、督发稽留诸赋。后历户部主事、差监临清仓。乞归养,居家事父母15年,曾就家起南京文选司郎中、尚宝司少卿,辞不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源》)

  ②“明心山”:亦称“明心岩”,位古南安县治丰州西北五都(今南安市梅山镇明新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明心山》)】

  茶旗

  明代,永春饮茶、植茶也很普遍,甚至有挂“茶旗”的茶店出现。

  隆庆(1567—1572年)初,晋江李廷机被泉州府学选为贡生入太学,隆庆四年(1570年)应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第一(解元)后,回到泉州,到永春县游学和教书数年,又曾到德化授馆,并在永春娶妻。至万历六年(1578年)才移家去。

  李廷机在永春期间,与诗朋文侣畅游山水名胜,留下众多诗篇佳构。如李廷机曾攀登永春最高峰——雪山,游雪山岩。雪山岩产名茶,诗中述及有挂着“茶旗”的茶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雪山》、《泉州儒道释寺庙·雪山岩》)

  李廷机留有《游雪山岩》诗,曰:

  “竹楼晴日好,携友一登山。人影茶旗外,樵歌薜径间。
  澄潭沉碧藻,古柏郁禅关。回首三千界,白云心与闲。”

  明·万历卅六年清源山上立《政德记》

  清源山茶为守僧、山户所种。今清源山清源洞侧“第一洞天”山门附近仍留有1方明·万历卅六年(1608年)立的《政德记》,高220厘米,宽90厘米,何乔远撰,记录詹仰宪请于官府,保护清源山茶生产之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詹仰宪》)

  全文如下:

  “泉山之名,载于汉书,故以名州,清源是也。四方宾客,本州士庶,乐慕名胜,游览不绝。

  守僧支应不赡,或逃或困;山户种茶,游人采掇,圃芽靡遂。

  仰宪,鸠材修洞,出资买田,请于官府,蠲饷给僧,并严采茶之禁。

  守僧、山户共德君,来请乔远记之。君之意,非为守僧山户,实欲四方宾客、本州士庶生游览之光,遂纪律申旨,爰作记文。

  万历三十六年四月望日。”

  饮茶之风甚盛

  明代,泉州饮茶之风甚盛,是士大夫和僧侣的日常饮品。

  颜廷榘《同山中道士入清源采茶得“新”字》:

  “灵洞云深处,仙茗早放春。忽逢学道老,曾引采芳人。
  
和露芽初摘,闻香鼎觉匀。诗脾应可沁,佳句喜还新。”

  【颜廷榘:字范卿,后世尊称桃陵先生,明·永春县始安里(今石鼓镇桃场村)人。嘉靖卅七年(1558年)举岁贡,历九江通判、岷王府右长史,年七十余辞官告归。是永春历史上著名的乡贤、诗人和书法家。】

  万历十四年丙戍(1586年),惠安进士陈濂《送清章 戴时乡游吴》诗中,有“顾渚秋新香在枕”的记载。(“顾渚”:顾渚村,隶今浙江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是历史名茶“顾渚紫笋”产地。)

  黄克晦派上人见贻次答之》:“绝怜云寞教亡酒,生爱泉声斗煮茶。”

  黄克晦《巢云岩僧送新茶追至大轮官署》:“怪有僧随征旌入,更无人觉送茶来。”

  【按:

  ①黄克晦:字孔昭,号吾野山人,布衣诗人。明·崇武所人(今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嘉靖三年(1524年)生,万历十八年(1560年)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②“巢云岩”:位清源山右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巢云岩》

  ③“大轮官署”:位同安县。】

  黄凤翔《法云寺夜游》:“湖海无知己,相逢有老僧。煮茶烧落叶,说法剔残灯。”

  【按:

  ①黄凤翔:字鸣周,号仪庭,号止庵田亭山人,明·泉州文山铺人。隆庆二年(1568年)榜眼及第。万历廿二年(1594年)官至南礼部尚书,致仕归。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卒于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②“法云寺”:位于古晋江县卅七都(今丰泽区东海、城东一带)青阳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法云寺》】

  黄养蒙《九日山书室》“堆叶扫云寻老子,烹茶读易梦周公。”

  【黄养蒙:字存一,号小竹肖竹,明·南安丰州人。嘉靖廿年(1541年)进士。嘉靖卅一年(1552年)累官至北户部侍郎。后引疾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养蒙》】

  黄景昉《咏蜕岩》:“海沽风微飞豆过,山僧日晚采茶回。”

  【黄景昉:字太稚太穉,号东崖,明·晋江东石檗谷村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崇祯十四年(1641年)累官至詹事兼掌翰林院。崇祯十五年(1642年)六月,与蒋德璟吴甡并相。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师下江南,唐王入福州,建号隆武。唐王黄景昉入直,未几告归。清·康熙元年(1662年)卒于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景昉蒋德璟》)】

  《惠安县志·隐逸》张士椭, 崇祯癸酉(崇祯六年,1633年)副榜……隐居(惠北)东安坊,杜门不出,日以书史自娱……惟食果茶,寿九十九而终。”

  崇祯十三年安溪茶农创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

  茶树无性繁殖法的发明,是明代安溪对全国茶业发展的一大贡献。因而,安溪成为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

  明代以前,我国茶树繁殖均采用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法,种性易退化、混杂,树势、叶形产生较大差异,茶树品质易变。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前后,安溪茶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从茶树技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中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又称“全丛伞状压条繁殖法”。它先在茶树周围挖环状沟,将母树枝条扭伤固定于沟底,再把枝条上小分枝扭伤朝上竖直紧埋土中,顶部露出1-3叶。经半年至一年的施肥与管理,每个小分枝长成茶苗,即可移植至大园。

  “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不需要设置专门的苗圃,方法简单,压条所需水分、养分由母树供应,容易发根且根系发达,移植后成园快,故一经出现就为广大茶农接受和应用。它较好地保持母树的遗传特性,使众多茶树良种性能得以保存下来,并日后得到选育和推广。

  “制青茶”工艺

  制茶工艺进一步发展,在采茶“晒青”后,既炒又焙的“制青茶”新工艺出现,这就是“乌龙茶制法”的前身。

  开发这种新工艺的是泉州人。自唐至宋,佛教寺院提倡“禅农并重”,名山宝刹广泛种植和焙制“寺院茶”。当时武夷山“寺院茶”已驰誉国内外。郭柏苍《闽产录异》载:“宋、元以后,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以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可见数百年来,武夷名茶乃出自晋江僧人、泉州茶师。

  明代,他们掌握茶园培植和茶叶焙制工艺,以后亦由他们为开发出“乌龙茶制法”打下基础。

  山僧开辟茶园、与士大夫品茶论经说玄妙成为习惯

  寺僧开辟茶园,种茶、采茶,与士大夫品茶论经谈妙,成为日常习惯。

  清·诸葛璐《登雪峰访章和尚“频锄蹊径惟栽竹,闲辟山园好种茶。”

  清·苏麟臣《游雪峰遇雨》诗:“禅僧经罢为谈妙,石乳烹来共品茶。”

  【“雪峰寺“:位于南安市康美镇梅元村杨梅山东南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雪峰寺》】

  清·张长逊《八月登孤山即兴》:“老僧知我未阑意,煮茗焚香扫榻迎。”

  【“孤山”:即“石狮宝盖山”,位于石狮市东10里许永宁镇境内。凌霄独立,周围没有其它山峰为邻,又称“大孤山”。参见泉州谱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宝盖山·石狮宝盖山》】

  清·道光《惠安县续志·人物上·方外·佛然》:佛然,字普忍姓,田边人,少出家,住持科山寺。性颖悟,精于评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清·名僧·佛然》、《泉州儒道释寺庙·科山寺》)

  清·安溪清水岩僧意求《清水山居》:“草际摊径秋色老,水边试茗舌根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安溪清水岩》)

  《安平志(校注本)·卷4·物类志·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载:“自是而四方山寺争效种之,而贾者争趋安海矣。五都‘灵源’茶,味尤稍佳‘清源’。若‘一片瓦’、‘飞瓦岩’味尤厚,微带苦耳,细品清香,‘灵源’胜‘清源’,厚重则‘觉海’、‘飞瓦’过之。”

  【按:

  ①“灵源”:指灵源山灵源寺,位于晋江安海镇灵水村(今“灵水社区”)背后“灵源山”中南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灵源寺·灵源山灵源寺》

  ②“清源”:指泉州郡城北“清源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

  ③“一片瓦”:指“一片寺”,位于南安市官桥镇山林村“五峰山”顶(亦称“五峰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一片寺》。

  ④“飞瓦岩寺”:位南安市水头镇新营村“熊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飞瓦岩寺》)

  ⑤“觉海岩”:位南安县官桥镇山林村(古属卅五都)“五峰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五峰山》】

  “乌龙茶”制法

  “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北苑茶、清源山茶、永春佛手茶):建瓯市、泉州市丰泽区、永春县”,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入清技艺日趋成熟

  泉州“乌龙茶制法”,源于明末兴起的既炒又焙的“制青茶”工艺,入清日趋成熟。

  “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是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的,属半发酵茶,具有未发酵的绿茶的清香,又兼有发酵的红茶的浓醇,却无绿茶之苦和红茶之涩,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6大茶类之一。

  独特的“乌龙茶”采制技艺的发明,标志着安溪茶业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清代,泉州茶种类激增,也是“乌龙茶”的盛行期,“乌龙茶制法”也由安溪茶师发源传播,形成相当规模的闽北“乌龙茶”区(以武夷为代表)和闽南“乌龙茶”(以安溪为代表)。安溪“乌龙茶”已成规模生产,成为泉州茶业的当家品种,出现“千村学种茶”、“杉茶遍户栽”的繁荣景象。

  1987年,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农学院教授、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欣然为安溪“乌龙茶”题词:“青茶原产地,流传达四方,东渡传乌龙,西移藏佛手,南下播水仙,北上创奇种,愈来愈兴旺,香味溢九洲。”对安溪创制“乌龙茶”作出肯定。

  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等编著的《福建乌龙茶》称:“安溪在历史上选育和繁殖了不少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并在制造技术上精益求精,虽然缺乏较早的有关历史文献,但也不能就此认定安溪与‘乌龙茶’的创制无缘。”

  制法

  清·王草堂《茶说》“武夷茶”制法曰:

  “‘武夷茶’采后,以竹筐(当为“筛”字),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

  ‘阳羡’、‘山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罗’、‘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红半青。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

  茶采而摊,摊而摝(“摇”之意),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气也,汰之以存其精力。”

  清·康熙五十六—五十九年(1717-1720年),陆廷灿在崇安县(今改名武夷山市)为令,编入其《续茶经》一书中。

  民国·徐珂《清稗类钞》误以为“乌龙茶”“红茶”,载其制法曰:“当生叶晒干变黄后,置槽内揉之,烘之使热,再移于微火之釜而揉结之,以布掩覆,使发酵变红而成。香味浓郁,为茶中上品。”

  以上说的是“武夷茶”的制法,现今各地“乌龙茶”制法基本与上相同,只是在一些工序上有轻重之别,造成一些品种口感更浓郁一些,一些品种比较清淡。

  现代归纳总结的《乌龙茶采制歌》曰:

  “⑴采茶:南国茶海晴朗天,蝶女飞舞树丛间。一梢三叶鸡啄采,盛青葫芦(葫芦型竹筐)挂腰边。

  ⑵晒青:夕阳柔光一片绿,速摊速收如卷席。轻装细放胜护子,好坏牵动全战役。

  ⑶做青:反复摊凉反复摇,心系青间闹通宵。眼看手摸鼻子嗅,惟恐香韵随风逃。

  ⑷杀青:高温煎炒似鸣炮,杀匀杀熟须周到。手握成团不流汁,是草是宝见分晓。

  ⑸揉捻:圆桶团团转,肚里茶浪翻。叶片成条索,只是一瞬间(3分钟)

  ⑹烘焙、包揉:三番五次烈火烤,复而怕冷布紧包。粒粒塑形青蛙腿,砂绿色润香韵娇。

  ⑺审评:盘盘乌龙争攀比,杯杯茗水斗艳奇。观形闻香尝滋味,个个颜开称兄(户户茶质均佳,称兄弟茶)。”

  传播

  无论闽北或闽南的“乌龙茶”,其制法的发端皆为安溪茶师。

  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载:“闽南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

  新《安溪县志》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禛·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

  清初,安溪曾有许多制茶高手被武夷山聘为制茶师傅,传授乌龙茶制作技术,其中不少人就在武夷山定居下来,现武夷山“天心洞”、“水帘洞”等产茶区一带有操闽南话的安溪籍村民上千人。“武夷茶”又盛销闽南。

  “武夷山茶”是贡茶,多系泉州僧人所栽种。晚清·郭柏苍《闽产录异》“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业,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

  如《武夷山的茶》云:“每蓬春初,就有大批客商(泉、漳茶商),随带资本,溯溪(指建溪)北上(武夷山),所经州府县官,争相招呼,甚至有鸣炮郊迎者。”

  嘉庆三年(1798年),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把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完善,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

  2015.2.5《东南早报》报道:在安溪县“铁观音”发源地西坪镇发现1份清·嘉庆六年(1801年)的《阄书》这份《阄书》的发现,为安溪人的移民播迁、安溪乌龙茶的茶种、制作工艺和繁殖方法的对外传播,提供了直接的史证。

  《阄书》有曰:“即日燕愈公炉前拈定阄子,日后子孙须当安分,各管自己阄内分下的物业,毋得纷更异言,另有建宁府崇安县武夷山幔陀峰茶厂一座……难以登尽,未便均分,长二房协力共理……”

  燕愈公”,即西坪雾山氏11世林燕愈,族人称幔陀公,曾北上建宁府崇安县武夷山(今武夷山市)种茶创业,是“十八岩”业主,幔陀峰、宝国岩、霞宾岩是其当年购置的茶山,有“幔陀峰茶厂”

  林燕愈有2子,分别开出“幔陀东”、“幔陀西”2个脉系。他在安溪西坪建造的“蔚美楼”至今犹存,厅堂正中挂着嘉庆年间御赐的“潜德幽光”牌匾。

  长子林秉深(幔陀东)在草莓岭下建造“活水厝”,厅堂大柱有联:“幔岭参天,七品龙团辉宝国;陀峰插地,千嶂雀舌灿霞宾。”嵌入武夷山的幔陀峰、宝国岩、霞宾岩等3座名山。

  林燕愈孙辈林心博(幔陀西)在畲内建造“福田楼”,创立“林奇苑茶庄”,将“乌龙茶”传向世界。

  光绪八年(1882年),安溪茶商王安定张占魁在台湾合伙设立了“建成号”茶厂,专门从事茶叶的栽培和加工的研究。

  光绪十一年(1885年),安溪西坪人王水锦魏静2人相继入台,在台北七星区南港大坑(今台北市南港区)从事包种茶的制作研究工作,同时举办制造技术讲习班,将研究心得进行广泛传授。

  顺治·王命岳《采茶歌》

  顺治(1644—1661年)初,晋江人王命岳避乱永春一都,隐居3年,曾有感而作《采茶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命岳》)

  永春县一都镇仙友村氏族谱》(民国十一年[1922年]重修)载:“三台岩,三峰如三台……晋江王命岳先生,号耻古,以兵科致仕,清初余氛未靖,避乱于此隐居三年,有感而作《采茶歌》。”

  王命岳《采茶歌》是永春有史以来的第1首专题咏茶诗,用汉乐府形式,生动描绘永春的产茶环境,展现从种茶、采茶、制茶到烹茶、品茶的过程,包括茶叶、泡茶用水和用具等。

   王命岳《采茶歌》曰

  “采茶复采茶,采采夕阳斜。朝来不盈把,夕归满大车。和尚载茶乐婆娑,请予为作采茶歌。

  采莲歌有曲,采菱歌亦足。岂知余心如茶苗,歌喉正苦调局促。

  和尚前致辞,使君当闻之。此山摩空碧,仙人遗剑迹。云雾相与宅,虎豹蹲其室。

  仙人种茶不记年,干饱风霜叶箏鍃。摧残始成虬龙势,青丝缭绕绿苔藓。

  蛰虫惊动雷吼怒,枯柯茁茁玉英吐。吐成一枪复一旗,千枪万旗满蹊路。

  采茶复采茶,采采黄金芽。纤指摘翡翠,微烟散晚霞。美人耳中明月珥,古木屈曲卧寒鸦。

  龙炉兽岩燃涧水,蟹眼鱼目参差起。须臾宛作松涛声,长呼短吟谁家子。腹中隐隐生波浪,波浪不平声不止。呼童掇茶投瓶中,无数枪旗皆发指。七碗两腋清风生,腥砄涤荡蛆虫死。

   使君为作采茶歌,令我苦空之门气象多。

  我闻此言心胆豪,浩歌一曲挽天河。挽天河,洗地轴,江山万里今如何?”

  【按:

  ①“一枪复一旗”、“千枪万旗”:指茶的芽和叶形似“枪”、“旗”

  ②“蟹眼鱼目”、“作松涛声”句:指烧泉水的火候逐渐加大。《茶说》:“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

  ③“七碗两腋清风生”:引用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④“浩歌一曲挽天河”、“江山万里今如何”:典用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示作者虽隐居而心怀天下,希冀无甲兵之乱。】

  顺治·阮旻锡《安溪茶歌》

  阮旻锡(1627-1712年),字畴生,明末清初泉州府同安县嘉禾里人(今厦门岛)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入郑成功储贤馆,成为郑成功的幕僚。康熙二年(1663年)清师破厦门,阮旻锡弃家行遁,出游四方。康熙廿二年(1682年)在燕山太子峪观音庵削发为僧,法号超全阮旻锡嗜茶,幼习茶书,约康熙廿五年(1686年),慕武夷山之名,入武夷天心永乐禅寺为茶僧。阮旻锡(释超全)与闽南籍僧人超位超煌等人交好,常在寺院共赴茶宴,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还与“毁家从军抗清,明亡隐居茶洞”李卷相好,传习茶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阮旻锡郑成功》)

  清·康熙廿五年(1686年),阮旻锡(释超全)作《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是最早记载“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历史资料。

  据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9·物产志》收录阮旻锡《安溪茶歌》,曰:

  “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阴长湿生丛茶。居人清明采嫩叶,为价甚贱供万家。
  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
  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真伪混杂人聩聩,世道如此良可嗟。
  吾哀肺病日增加,蔗浆茗饮当餐霞。仙人道人久不至,井坑香涧路途赊。
  江天极目浮云遮,日向闲庭扫落花。无暇为君辨正邪。”

  从阮旻锡的诗句“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看,当时的“岩茶”(武夷茶)和“溪茶”(安溪茶),在康熙前期炒制和烘焙结合的技术,已经定型,而这正是“乌龙茶”制作的关键。

  乾隆·王宗庇茶联

  2007年,安溪县文管办工作人员下乡时,在长坑乡珍田村一座古老的大厝——方圆居里发现一对茶联。茶联刻于坚硬的木版上,木版高160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行楷阴刻,黑底金字。联曰:“客至茶香留舌本,睡余书味在胸中。”茶联上有印章承瓜”、“王宗庇印”,落款王宗庇。应为王宗庇书赠苏承瓜的。

  王宗庇,安溪县西坪镇平原村“映宝楼”主人、著名茶商王省长子,乾隆廿五年(1760年)举人,曾任武英殿校书郎。此木刻茶联为安溪迄今发现的最早茶联,说明清代中晚期安溪人已饮茶成风,以茶待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映宝楼》)

  此时,泉州城中用茶也大多来自安溪。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3·物产志·茶》:“茶,‘清源山茶’,旧著名,可与‘松萝’、‘虎丘’、‘龙井’、‘阳羡’角胜,然所出不多,今更希矣。‘双髻’、‘玉叶’亦有名茶,总属无几。城中所食,来自安溪。” 

  功夫茶(茶道)的出现

  泉州人素来把茶叶等同粮食看待,历来称茶叶为“茶米”,甚至直呼为“黑米”。泉人饮茶,既随意,又有颇多讲究,最终形成一套程式。

  泉州功夫茶(茶道)始于何时不可考,但至迟在清·道光(1821—1850年)间,“评茶”、“茶鼎安排”、“兰缸剔尽”等已见记载。

  如《惠安县继志·人物》:佛然,字普忍姓,田边人,少出家,住持科山寺,性颖悟,精于评茶,善奕,工诗。”

  又如清·道光间惠安知县李卜年题志《文峰书院》诗八绝中有句:“茶鼎安排销院深,兰缸剔尽费沉吟。纵教五色能迹目,肯负冰壶一片心。”

  但一般认为,传统的较规范的功夫茶泡饮风习,可能始于闽北武夷山。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随园老人·袁枚在武夷山“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受僧道献茶。袁枚发现,此处的茶具与茶均有别于他处:“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在试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味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一且可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后来,“乌龙茶”很快风行闽南及粤东,艺术品茶应运而生,讲究居家用茶房四宝(玉书碾,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功夫泡茶,一些俗语同时出现,如“饮茶以少为贵”、“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 “茶三酒四”(饮茶宜三人,饮酒宜四人)、“七分茶八分酒”(指不能斟满盅,茶汤以斟至茶杯的七分为宜,酒以斟至酒杯的八分为宜)、关公巡城”(茶壶嘴应靠近杯沿来回斟茶以防起泡)、“韩信点兵” (茶汤应点滴匀称地斟入每一杯),等等。

  清·施鸿保《闽杂记》(道光廿五年[1845年]开笔,咸丰八年[1858年]定稿)曰:“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深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

  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卷12·清代述异》(1915年初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1再版):

  “中国讲究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其器具亦精绝。用长方磁盘,盛壶一、杯四。壶以铜制或用宜兴壶,小裁如拳,杯小如胡桃,茶必用‘武夷’。”

  “功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混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磁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旧而佳者,贵如拱璧。”

  其程序,“先取凉水漂去茶叶中尘埃,乃撮茶叶置壶中,注满沸水,既加盖乃取沸水徐淋壶上,俟水将满盘,乃以巾覆,久之始取巾。注茶杯中奉客。”客人须先“衔杯玩味,若饮稍急,主人必怒其不韵。”

  连横《雅堂文集》记述台湾饮茶习俗来自漳、泉、潮3州,已同当今泉州茶道,曰:

  “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武夷之茗……三州之人嗜之,他外三茶不可饮也……

   品茶之时,既得佳茗,新泉活火,旋沦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杯宜浅不宜深。茗则新陈合用。茶叶既开,便则涤去,不可过宿。壶杯必以热汤洗之,一泡一洗,绝无纤秽,方得共趣。”

  “新茶清而无骨,旧茶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拌,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啜之而甘,虽历数时,芳留齿颊,方为上品。”

  在茶具的选择上,泉州由于受广东潮州、汕头地区的影响,文人墨客、富裕人家的家中基本都置有小巧精致的茶具,称为“烹茶四宝”,以此泡茶品饮,视为典雅之举和身份的象征。即:

  “潮汕炉”:广东潮州、汕头出产的风炉,有陶质的、有白铁皮的。

  “玉书”:扁平薄陶的烧水壶,容水量约250毫升。

  “孟臣罐”(孟公壶):江苏宜兴产的紫砂壶,容水量约50毫升。

  “若琛瓯”:江西景德镇产的白色小瓷杯,一套4只,每只容水量5毫升。

  到1937年庄灿彰《安溪茶叶调查》还说:“安溪每一人家,有一茶壶,壶以久贵,以小为上,一壶数十金者亦有之。”

  清末·林鹤年茶歌与咏茶诗

  林鹤年(1846—1901年),字氅云,又字谦章铁林,晚号怡园老人,清末·安溪县崇信里胪传乡(今芦田镇芦田村)人,是著名诗人。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光绪九年(1883年)应礼部试,历国史馆誊录官、知县、工部虞衡司郎中。光绪十八年(1892年)渡台,光绪廿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败绩,光绪廿一年(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林鹤年退居厦门,在鼓浪屿筑“怡园”以居。光绪廿四年(1898年)到工部就职,旋告归。光绪廿七年(1901年)卒。著有《福雅堂诗钞》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鹤年》、《泉南著述·福雅堂诗钞》)

  在台湾苗栗业成之后,林鹤年曾在家乡兴建了1座精致的山园,并返家长住。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和七律,家乡的秀美山川、特产名茶和淳朴的民间风情,在诗人笔下尽显风采。在安溪众多咏茶诗或涉及茶的诗词中,林鹤年写得最多,也写得最长,为研究清末安溪茶业生产提供丰富的资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芦田古民居》)

  如:

  《山茶》:

  “千里贱栽花,千村学种茶。根难除蔓草,地本厚桑麻。
  谷雨抽香菽,花风绽玉芽。如何龙凤碾,出自相公家?”

  《莲洞茶歌》:

  “采茶莫采莲,茶甘莲苦口,采莲复采茶,甘苦侬相守。”

  《山妇》:

  “不栽陌上桑,只采山中茶。君为浮萍草,妾作女贞花。
  十五为人妇,十三学当家。城中有女儿,两鬓才髻丫。”

   《山僮》:

  “手缚青松帚,茅檐扫落花。朝随采山药,夜共课南华。
   睡听秋声赋,慵煎雪里茶。有时伴儿读,偏解斗塗鸦。”

  《山塾》:

  “杉茶租税薄,余力课儿书。鸡黍先生馔,莺花处士庐。
  皋比尊语录,蝉蜕训经畲。仰止榕村学,秋风荐野蔬。”

  《田家述》:

  “山泉通荒畦,引竹资灌溉。硗土慎培滋,余力薙芜秽。
  民生端在勤,莫作禽犊爱。山居学灌园,筋力尚能耐。
  耕读还本来,留步斯善退。我闻君子泽,五世递兴废。
  膏梁文绣儿,自省当疚内。孝弟力田科,明诏西京佩。
  长作识字农,毋为骄吝态。人生贵清高,五岳尊泰岱。
  南阳事躬耕,军饱诸葛菜。莫笑山中氓,乾坤清气倍。
  为诗诏儿曹,知艰勤负来。柳阴清书谈,竹马泥龙队。
  大女簪菜花,不羡城中黛。小女打鸭回,色赛钟馗妹。
  山妻爱娇儿,犊背抛书在。远指阿爹回,天地元黄背。
  踏月浩然歌,犬隔柴门吠。酒不向妇谋,茗或呼童焙。
  种梅三万株,终老吾何悔。”

  《山楼雨望酬文田叔》

  “坐看微云起,雨从西北来。溪痕长频藻,石气润莓苔。
  泼墨浓如画,焚香净不埃。群儿驱犊返,小婢报花开。
  斜日淡蓑影,凉风入酒杯。偶逢诸父老,闲与话蒿莱。
  生意动林际,杉茶遍户栽。”

  《涉园》:

  “涉园成趣静相宜,偷得闲身补旧诗。茶熟山妻长对品,花开小婢惯先知。
  方塘雨过鱼偏活,野槛云移鸟自嬉。十二明窗临水遍,卷廉风试薄绵时。
  一樽聊为故人开,短彴长廊扫绿苔。戏掷诗牌同斗草,纠参觞政陋猜梅。
  桃寻源里评花甲,李拨炉边忆芋魁。到底山中多岁月,神仙当贵付深杯。”

  《携粤厦眷属避乱还安溪》

  “杜陵兄妹滞天涯,此日团圆聚一家。到底故山风物好,隔篱花雨课春茶。
  万山风雪掩柴门,世外朱陈别有村。始信桑麻成福地,人间何处不桃源。”

  名种的发现

  清代,发现了许多“乌龙茶”名种,有“铁观音”、“本山”、“黄旦”、“黄金桂”、“水仙”、“扬占乌龙”等64种。安溪以“铁观音”、“本山”、“黄金桂”闻名中外,永春以“水仙”、“佛手”著称。

  铁观音

  【发现两说】

  约清·雍正三年~乾隆元年(1725~1736年),安溪县西坪镇发现名茶“铁观音”,后广为繁殖,传遍安溪全境,饮誉海内外。

  西坪“铁观音”色泽乌润,富有光泽,条索肥壮,卷曲紧结,砂绿明显,质感沉甸。用沸水冲泡,水色橙黄微绿,明净清澈。茶水入口平滑、甘鲜、醇正,齿颊留香,喉底生津,回味无穷。“形、色、香、味”俱备。西坪“铁观音”还特耐冲泡,几遍之后,仍浓郁甘鲜,不腻不涩,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誉。

  其发现有2说:

  一是说”,即观音托梦说”

  安溪县西坪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茶农魏荫(或称“魏饮”),笃信观音菩萨,雍正三年(1725年)某夜,23岁的魏荫观音托梦,示他到观音仑打石坑找一茶树,并嘱其得此茶树要遍植推广,造福苍生。次日,魏荫到打石坑,果得1株茶树,叶片呈红蕊歪尾状,异于他种。魏荫遂在茶树上包土压条,悉心培植,待生根发芽后,把茶苗移植到家中,分种在几个破铁锅内,百般呵护。

  历经3年,该茶树株株茁壮,叶叶吐翠,魏荫便适时采摘焙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所得茶品分赠乡邻,并言观音托梦一事,一时传遍遐尔。由于此茶香、韵、色、形俱佳,三村五里争相切枝培植,广为蔓延,蔚成大族。一日,有位塾师饮了此茶,询问来历。魏荫详告,并说此茶仍观音托梦在崖石中发现,移植后种在铁锅中,又此茶叶较其他茶叶为重,且暗绿似铁,常被作供佛之用,塾师即为命名“铁观音”

  二是说”,即乾隆帝赐名说”

  王士让,清·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今西坪乡南岩村)士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士让》)

  王士让未入仕前,在南岩山麓定恩坪建有书轩“南轩”,常与诸友会文于此。乾隆元年(1736年)春,在南山之麓层石荒园间偶得茶树1株,异于它种,便移植于“南轩”之圃,细心培植。后摘制成品,气味芬香超凡。

  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赴京谒方苞(字望溪)相国,携此茶品以赠。方苞转进内廷,蒙皇上召见,垂询峣阳茶史,恩赐此茶名曰“南岩铁观音”

  【广播闽粤】

  此后,光绪(1875-1908年)间“铁观音”茶被郭奇芬率先引入永春福鼎村种植;还先后被南安、漳平、华安、长泰、平和、福安、建瓯、崇安、莆田、仙游等以及广东引进种植,成为当家良种。

  民国《建瓯县志》“‘乌龙茶’叶厚而色浓,味重而远,凡高旷之地种植皆宜,其种传自泉州安溪县。”

  《福建之茶》“崇安之‘乌龙’于清·道光年间由安溪人詹金圃先移建瓯而再移往者。”

  【引入台湾】

  清·咸丰五年(1855年),台湾举人林凤池往福建科考后,从武夷山带36株“乌龙茶”苗回台,遂有南投的冻顶乌龙。

  同治五年(1866年),安溪茶苗由乡民携带输入台湾,台湾“乌龙茶”由此发展。

  光绪廿二年(1896年),安溪萍州村人张乃妙将家乡纯正的“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在木栅区樟湖山种植成功,并逐步发展成为台湾正宗的铁观音产区。

  民国五年(1916年),台湾督署举行茶赛,安溪县尧阳王西配制的“万寿桃牌铁观音”茶被评为一等奖,获1块金牌及奖状。同年,张乃妙参加台湾劝业共进会包种茶评比获“金牌赏”,从此声名鹊起,成为台湾当局聘请的巡回茶师。1935年,台湾茶叶宣传协会特别向张乃妙颁赠青铜花瓶,对其功在台湾茶业进行表彰。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品·铁观音》)

  佛手

  “佛手”茶,又名“香橼种”,台湾多称“雪梨”,灌木形,中叶类,中芽种,属乌龙茶类。(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品·佛手》)

  “佛手”祖本,清·康熙廿九年(1690年)发源于安溪县虎邱仙景村飞凤山麓(距“金榜村”北侧2公里)“骑虎岩”。相传住持大道和尚将大叶乌龙茶树嫁接在佛手柑(香橼果)树上而成。叶形酷似香橼叶,加工成的茶叶也散发出“佛手柑”的香气,专供寺院僧人和求医问药的香客信士饮用。今两株祖本仍存,山门内至今种有六七株。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经永春藉和尚传至达埔狮峰,并广植于全县,成为永春茶的当家品种,称“永春佛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狮峰岩》)

  道光廿四年(1844年),泉州瘟疫流行,传说涂门关帝扶乩明示后城氏族馆——“芹圃馆”,安溪金榜茶商囤积之“骑虎岩”佛手茶,化汤为药,灾情顿解。一时“佛手茶”名声大噪,被茶农广泛移植栽培,渐成茶中极品,流行泉州。《安溪县志》有载。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品·佛手》)

  首春茶

  清朝中期,惠安县西北“观音山”上发现不少野生茶树,采其嫩芽焙制泡试,清香可口,于是采其籽种植,并推广,俗称“菜茶”

  自此观音山麓的东寨(即今东坡,寨后)广种茶树,于清明前、雨水后采制东寨“首春茶”,东寨“恒春堂”商号以此茶掺和中药焙制成“首春药茶”,可理霍乱、痊痢疾,常饮精神矍铄,多享遐龄,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极受华侨欢迎,比诸武夷“铁罗汉”、安溪“铁观音”尤为珍贵。

  永春水仙

  永春水仙,又名“水仙茶”、“闽南水仙”、“水仙种”,发源于永春县湖洋镇仙溪鼎仙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鼎仙岩》)

  清·道光廿二年(1842年),仙溪农民郑世报从闽北武夷山学得“武夷水仙”乌龙茶的栽培、制作手艺。

  咸丰(1851—1861年)间,郑世报父子从武夷山带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岩栽种,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艺,糅合自己的经验,制作“水仙茶”

  后由海外华侨广为传誉,扬名东南亚。鼎仙岩附近茶圃年年扩大,仙溪几乎户户种茶制茶。廿世纪初,鼎仙岩“水仙茶”被广泛引种到永春五台山等地,遂称“永春水仙”。解放后,闽南10余县市相继引种,又称“闽南水仙”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品·水仙·永春水仙》)

  黄旦

  黄旦,又名“黄棪”、“黄金桂”,发源于安溪县罗岩乡(今属虎邱镇),是安溪乌龙茶名种,与“铁观音”、“本山”、“毛蟹”并称“安溪四大名茶”

  其由来流传2种传说:

  一是王淡说:

  清·咸丰十年(1860年),安溪罗岩灶坑村(今虎邱美庄村)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王淡为妻。王淡“对月”回娘家归,“带青”2株小茶苗,种于祖祠旁茶园内。两年后,对这2株茶树的茶叶单独采摘和炒制。炒制时,房间里腾起一阵阵不同以往的清香,试行冲泡,只见汤色如金,奇香如桂,异于凡响。林梓琴王淡夫妇即大量繁衍栽培,邻人也争相移植,声誉日隆。后来,人们为纪念王淡发现引植之功,将此茶取名王淡茶”,谐音“黄旦茶”

  二是魏珍说:

  清·咸丰(1850—1860年)间,安溪罗岩村茶农魏珍外出,路过北溪天边岭,偶见1株茶树呈金黄色,因好奇心驱使便将它移植家中盆里。后经压枝繁殖,精心培育,茁壮成长;采制成茶,邀邻人共品。其冲泡时茶汤带黄,未揭杯盖即香馥扑鼻,揭开杯盖更芬芳迷人,大异常茶,因而传扬。后人根据其叶色、汤色特征,取名“黄旦”

  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罗岩茶商、“金泰茶庄”创始人林宏德“黄旦茶”主销漳州再运销香港、新加坡等地,一时供不应求。

  民国廿九年(1940年),“金泰茶庄”为提高“黄旦茶”身价,根据此茶色如“黄金”、奇香似“桂”的特征,又改称商品名“黄金桂”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品·黄旦》)

  白毛猴

  白毛猴,发源于安溪县金谷镇金东村石竹岩。

  石竹岩,又称“石竹山”,位于安溪县金谷镇金东村溪东角落,与金山村石佛宫隔溪相望。

  清末,金山村谢驾谢冰2兄弟最早在石竹山开垦茶园,发现一异于“铁观音”的茶树,叶背表面有1层白色茸毛,便精心培育,发酵窨制。因茶叶条索粗壮卷曲、披覆白毫,形似毛猴,取名“白毛猴”

  光绪(1875—1908年)间,“白毛猴”曾远销台湾、日本、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处,谢冰因此成巨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长福厝》)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品·白毛猴》)

  穗杆插育苗技术

  在清代,安溪茶区还出现了茶叶长穗杆插育苗技术。这项技术,直到民国廿五年(1936年)才被安溪西坪的茶叶短穗杆插育苗技术打破。

  1953年,西坪山尧阳村又发展到一叶一芽短穗杆插,即可育成一株新茶苗,该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茶叶外销

  清代,安溪茶叶畅销海内外。

  顺治(1644—1661年)末,阮旻锡《安溪茶歌》就有“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的叙述。

  乾隆五年(1740年),安溪西坪、大坪、罗岩等地茶商就纷纷出洋到东南亚各国经营茶叶。如尧阳茶商开始出洋到东南亚、日本和台湾、港澳等地。

  乾隆(1736-1795年)间,安溪西坪尧阳茶商王冬到越南开设“冬记茶行”,并在越南12个省开设分店,配制“冬记”大红铁观音,驰名印度支那半岛。

  道光廿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后,葡萄牙商人插手欧州茶叶贸易,拉动澳门茶叶市场的发展,安溪茶人王芳春等人还赴澳门经营茶叶,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直接从安溪贩运茶叶到澳门出售。

  咸丰(1851-1861年)间,安溪新康里罗岩乡(今虎邱镇罗岩村)林宏德制造“金泰茶”,在新加坡交“荣泰号”经销;后由其子林诗国林书国经营。

  同治元年(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

  同治五年(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

  光绪(1875-1908年)间,安溪西坪尧阳茶农王量王称兄弟6人,从台湾返运茶叶往印尼,在雅加达、泗水、井里汶等地开设“珍春茶行”;茶商王定安张占魁合办“建成号”茶厂,经营“乌龙茶”,在台湾盛极一时。

  光绪卅二年(1906年),安溪峣阳王炳炎在印尼雅加达开设“梅记茶行”,越南有“冬记茶行”、“锦芳茶行”、“泰山茶行”等10多家。

  安溪茶叶还通过厦门、广州等口岸销往海外。

  厦门口岸史料记载:

  在咸丰八年至同治三年间(1858-1864年),英国每年从厦门口岸输入的乌龙茶达1800-3000吨,由于当时闽北、闽东的茶叶都从福州出口,故一般认为,厦门输出的茶叶主要是产自安溪。

  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从厦门口岸输入的乌龙茶最高达4500吨,其中安溪乌龙茶约占40-60%。

  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元年(1874-1875年),美国从厦门口岸输入乌龙茶3.47吨。茶史称19世纪为乌龙茶风靡欧美时期。

  此外,据载英商胡夏米在鸦片战争前曾对福建可资贸易的货物进行调查,并采购了两种安溪茶,他说:“安溪茶,广州经常售价是十八两或二十两”,“合丰牌,一大箱安溪茶,广州市价约十六两。”由此可见,安溪茶已在广州市场上出售。

  另据英商的记载,1838-1939年,英国商人在广州采购的安溪茶为10.6万磅,约合九万多市斤。

  清·光绪卅年黄抟扶倡办清源种茶公司

  清·光绪卅年(1904年),进士黄抟扶倡办清源种茶公司,募集南安华侨黄奕住为主投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抟扶》)。

  1980年倪郑重《泉州清源茶》文记:

  “1597年(万历廿五年)许次纾在《茶疏》说:‘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武夷亚匹’。

  1607年(万历卅五年)陈懋仁在《泉南杂志》说:‘清源山茶,清翠芳馨,超逸天池之上’。

  清末进士黄抟扶……倡设清源种茶公司……从建瓯引种水仙茶树……从安溪峣阳引进铁观音等良种……(公司)以宋树(老茶树为宋植待考)为名,精制高档样茶,选送菲律宾参加商品展销会,得到金质奖章。”

  “清源茶历史悠久,旧甚著名,是以质胜而不以量胜。”

民国

  清季,“安溪乌龙茶”无论品质或名声都还难与“武夷茶”匹敌。

  抗日战争时期,闽北茶区衰落,武夷茶货运之路北被切断,一蹶不振,安溪迅速代之而起,在改善品质的基础上,安溪人以产、供、销一条龙的形式开辟了新的销售市场。于是,一边是沿海沦陷,“武夷茶”滞销,另一边是“安溪茶”源源不断地运抵漳州、厦门、潮汕及海外。

  “安溪茶”的产量,从战前(1936年)的年产1万多担,发展到解放前夕(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有18466公顷的情况下,还能有5560吨的产出。

现代

  概述

  现代,泉州市致力于茶叶发展的,主要是安溪县和永春县。

  安溪县是1个茶叶种质的大宝库。安溪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生长着许多野生茶树。1957年,在安溪县蓝田乡福顶山森林中,曾发现一群野生古茶树,其中一棵最大的树高6.3米,胸围18厘米,树幅2.7米。1961年,在安溪县剑斗镇水拔头山森林中发现了许多野生古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6.5米,胸围58厘米,树幅3.2米。此后,还在安溪西坪、福前、祥华、官桥等乡镇的森林中陆续发现了野生古茶树。经茶叶专家鉴定,这些野生古茶树树龄已有1000~1200年,是研究安溪茶叶与茶文化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这些野生古茶树经过安溪茶农长期的驯化、选育,已培育出许多茶树优良品种。安溪茶科所就收集有70多个茶叶品种,其中不少品种是我国茶树名、优、特、稀品种和适制乌龙茶的王牌品种,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为茶叶的选育、繁殖提供宝贵的材料。

  安溪县“乌龙茶”,以“铁观音”、“本山”、“黄旦”(黄金桂、黄棪)、“毛蟹”四大当家品种为主,其中以“铁观音”最为著名。还有“大叶乌龙”、“梅占”、“佛手”(香橼种)、“奇兰”、“杏仁茶”、“凤圆春”、“桃仁”、“乌龙”、“白牡丹”、“竖种”(崎种)、“皱面吉”、“白毛猴”、“菜葱”、“大红”、“厚叶”、“肉桂”、“水仙”、“雪梨”(俗称“毛猴”)、“白茶”、“黑旦”等品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品·各条》)

  安溪“乌龙茶”除上述品种外,还有一些栽培地域小,产量不多,一些是种名混淆不明确,如“腾云种”、“红影”、“种旧”、“菜茶”、“乌堆”、“小叶乌龙”、“山茶”、“苦茶”、“黄龙”、“梅占仔”、“红英”、“木瓜”、“白茶、“墨香”、“乞丐仙”、“牛舌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圆井种”、“硬骨种”、“鸡舌种”、“犹猴种”、“薄叶种”、“清明早”、“清心仔”、“红骨山”、“瘦骨奇桂种”等。

  另外还选育发现一些新品种,尚未鉴定命名,如“香仔种”、“科旦”、“科山”、“祥奇”等。

  永春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2万亩,种植品种10多个,以“水仙”、“佛手”、“铁观音”为3大当家良种。后来,又积极引进“科旦”、“白芽奇兰”、“丹桂”、“金观音”、“黄观音”、“凤凰单丛”、“八仙”、“杏仁”等名优新品种,全部实现良种化。

  惠安县则以“本山”、“黄棪”为主。据农业部门调查统计,至1994年全县栽茶面积近6000亩,可采面积2000多亩,年产量2000余担。

  其中“铁观音”、“黄棪”、“本山”、“毛蟹”、“水仙”、“大叶乌龙”、“梅占”、“八仙”,是通过审查认定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佛手”、“肉桂”、“白芽奇兰”、“杏仁茶”、“凤圆春”、“丹桂”、“黄观音”、“金观音”等,是通过审定的省级“乌龙茶”良种。

  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基地县”,并被农业部、外贸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2002年,又被农业部确认为“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4年,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廿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

  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如今,茶业成为安溪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2013年安溪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8万吨,出口1.6万吨,涉茶总产值115亿元,涉茶人口8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56%来自于茶业。

  现代的功夫茶(茶道)程序

  而今泉州各地的功夫茶,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序:

  (1)茶者修养

  饮茶首重平淡纯朴,清心和谐,摆脱繁琐、拘谨和“文化虚饰”。主人要敬重茶客,茶客也要尊重本土风情及品饮习俗。饮茶必有闲聊,谈吐应风雅知趣,不能疯言野语、言语损人。

  (2)品茶环境

  最普通常见的是家居和办公、业务场所,每当客人造访,不管客人渴不渴,喜欢不喜欢喝茶,主人接待的第一项事就是“泡茶”、“敬茶”,把茶沏好递过去,以示敬意。

  在休闲时间,不少人却也讲究饮茶的情趣,如到环境纯朴幽雅的茶馆、茶舍,甚或邀朋结友,“泡茶”山水间,沉浸于大自然,以依山傍水、有林有竹为最佳。

  (3)茶叶选择

  泉州人所饮之茶,一般选择安溪“乌龙茶”,间或有永春“佛手茶”,而更早的老一辈有饮用“武夷茶”者。

  安溪“乌龙茶”制作精美,品种繁多,“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为安溪四大名茶,而制作好的成茶有熟茶、毛茶之分,品茶者以个人喜好的口感和香型来选用。

  泉人对茶叶品质的评价,重在“喉韵”。喉韵者,乃回味率之高低也。

  泉人对茶叶品质的第2个要求,即经得起冲泡,也就是对冲泡次数的要求。泉人习惯饮乌龙茶,故重视茶色的考察。凡是茶色经久不转淡的,叫做“好泡水”。北宋·至和二年出任泉州太守的蔡襄写过1本茶叶专著《茶录》,书上写道:“别茶者,如相工,视人气色,察之于内。”这说到了人们对“茶色”的讲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

  泉人不习惯喝花茶,因忌花香淹没了茶香。诚如蔡襄《茶录》上所提到的:“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

  (4)水的选用

  “泡茶”的用水,以山泉水为上品,井水次之。但现在山泉水、井水均不易得,不少人只得购买矿泉水或纯净水代替。

  若用自来水,则应放置水缸中,沉净半天过滤,提出净水方可使用。

  (5)茶具选用

  茶具最少必须备齐3件:茶盘(或称“茶船”)、茶壶(或称“茶瓶”)、茶杯。茶皿的质感和颜色,依自己喜好选用,但应简约、明快、有舒适感。

  茶壶“江西瓷”、“德化瓷”之外,还有的喜用“小种罐”,这种小茶壶即宜兴瓶(又叫紫砂壶)。 而现在则盛行“嵌瓯”

  讲究的,还备有陶质炭炉、水壶,瓷质圆层盘(托盘)、茶罐、竹制茶通、茶巾。

  (6)泡茶斟杯

  泡茶时的第一个动作是“热壶热杯”,即将茶壶、茶杯用开水烫过,利于茶水“保味”

  泡茶第二个动作是“洗茶”,把“头遍茶”快速从壶中倒尽。旧式制茶时,是用双脚踩揉茶青的,据说“头遍茶”“臭脚溲”(脚汗味),所谓“头遍喝脚溲,二遍喝茶叶”。现在茶叶均用机制,但“洗茶”仍有洗去灰尘等清洁作用。

  茶泡后,将茶壶加盖, 还要把开水浇一泼在壶盖上,增加壶盖的热气,保持高温,强化茶水“出味”

  斟茶时,不是第一杯倒满再倒第二杯,而是须将茶杯列队排好,绕一环轮流斟杯,俗称“关公巡城”,使各杯茶色茶味均匀,不致于厚此薄彼,防止“跑味”。同时,斟杯以不满杯为度,俗谓“七分茶八分酒”

  (7)举杯呷茶

  端茶举杯时,要轻取轻放。

  品茶时,不作“牛饮”,俗指“牛饮”者为“灌茶”。饮茶的正确唇姿应该是“呷茶”,但不要呷出声音来。

  安溪茶道

  茶道是以茶招待宾客所形成的一整套礼节或仪式。如泡茶用水、饮茶用具、泡茶方法、饮茶方式、茶室布置、礼节礼貌等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用水

  安溪是乌龙茶的故乡,很早就对泡茶用水十分讲究。

  一为“早水”,即清晨人所未汲用过的井水。

  二为“软水”,即天然流动的山泉。

  明末清初,安溪县治东隘门外有一名泉,名为“圣泉”,以此泉水冲泡“凤山茶”,茶汤醇厚,香馥味甘,达到好茶好水相得益彰,一时为文人墨客视为时尚。

  安溪蓬莱清水岩寺有一名泉,也称“圣泉”。始修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重修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再修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安溪《清水岩志》载:“泉自石出,味甘且洌,长年不竭。游人到此,饮之清心,沐之祛秽,瓶装带回,用以驱灾凝祥,是曰圣泉。”古人游览清水岩寺,以圣泉水冲泡“清水岩茶”,身处名山胜景,品名水名茶,被誉为绝佳享受。

  三为“轻水”,即山上的人家遇多年难得的雪,收集珍藏的雪水。

  用火及煮水

  用火上,安溪先人讲究用甘蔗渣或木炭生火。

  煮水时,要大火急沸,待煮到“虾目”转“鱼目”“一沸水”时,即小水泡变为大水泡时,即行冲泡。

  冲泡

  冲泡茶叶尤十分讲究。为讲究卫生和提高水温,在冲泡前要先用开水烫热茶具,再将冲泡第一遍的茶水立即倒掉,第二遍冲泡时又要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刮去,然后还要在壶外重淋开水加温。

  安溪乌龙茶茶道的十八道程序

  伴随历史发展,安溪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安溪乌龙茶茶道”,共有18道程序:1、山泉初沸。 2、孟臣沐霖。3、乌龙入宫。 4、悬壶高冲。5、春风拂面。6、孟臣重淋。7、若琛出浴。8、玉液回壶。9、关公巡城。10、韩信点兵。11、三龙护鼎。12、鉴赏汤色。13、喜嗅幽香。14、初品奇茗。15、再斟玉液。16、品啜甘霖。17、三斟石乳。18、领悟韵味。

  安溪茶艺

  改革开放后,随着旅游业发展,安溪在保留“现代的功夫茶(茶道)”“安溪茶道”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以“铁观音”特殊神韵为本体茶性,更加突出精神理念和完整规范的流程,升华为一套茶艺表演形式。

  茶艺的精神理念:“纯、雅、礼、和”

  “纯”(茶艺之本)——茶性之纯正,山泉之甘纯,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雅”(茶艺之韵)——沏茶之细致,动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

  “礼”(茶艺之德)——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和”(茶艺之道)——人际之和睦,人茶之和煦,天人之和谐,系心灵之和善。

  茶艺流程

  神入茶境——茶具展示——烹煮泉水——瑶池出盏——“观音”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瓯里酝香——三龙护鼎——行云流水——“观音”出海——点水流香——香茗敬宾——欣赏汤色——细闻幽香——品香寻韵。

  茶艺虽然带有表演性质,但又不能停留在“表演”层面上。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融自身修养与茶的精华于一体,具体涉及茶学、美学、礼仪学等方面,其中包括茶艺环境、茶艺音乐、茶艺人才等,产生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现象。

  斗茶

  始自宋代的“斗煮茶”、“斗茶”,本是文人学士品茗时的一套原始形态“功夫茶”程式。

  元代,“斗茶”成为民间习俗。

  明、清时期,茶乡安溪“斗茶”风行,成为一种风俗。每当新茶初制成,三五邻居好友,各自带上自制茶叶,相互冲泡品评,色、香、味、形,一比高低,也称“斗茶”

  改革开放后,安溪又演变成高档次、大规模的“斗茶”,即“茶王赛”

  每年春、秋两季新茶上市,乡镇聘请茶叶专家当评委,来自各村的几百个制茶能手,排起“斗茶阵”,搭起“茶擂台”。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后被评为“茶王”的茶农,披红挂彩,坐着八抬大轿,敲锣打鼓,鞭炮齐鸣,踩街游行,十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