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港(上)

  三湾十二支港
  泉州湾。
    刺桐港

       ——后渚港说。
       ——南关港说。
       ——南关港向后渚港转移说。
       ——后诸港入城古道。
    法石港(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
       ——概说(古代泉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造船业发达。阿拉伯商人聚居地。海防。现状。)
       ——美山渡码头。
       ——文兴渡码头。

    洛阳港
       ——乌屿码头遗址。
    秀涂港
    蚶江港

       ——概说
       ——石湖码头(唐·林銮渡。北宋·元祐加筑“通济栈桥”。石湖巡检寨。明·永乐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舰队停泊地。明·崇祯“再借亭”。现状。)。
       ——宋、元后垵澳渡头。
       ——宋、元前垵澳渡头。
       ——清·乾隆与台湾鹿港、八里岔对渡(“对渡”的提出。福宁府通判移驻蚶江为蚶江海防通判。兴盛。清·嘉庆郑鍷始建蚶江海防官署并立碑记。)
       ——衰落。
       ——重兴辉煌(新建石湖港口。石材物流园区。提质增效。迈入大型港口行列。保税物流中心。)

  深沪湾。
    祥芝港。
    永宁港
(镇海石)
    深沪港。
    福全港。

三湾十二支港

  历史上说的古泉州港,是泉州地区“三湾十二支港”合成的集群海港的总称。

  “三湾”即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但“十二支港”的从属及名称,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一般认为,“十二支港”即泉州湾的洛阳港、后渚港、法石港、蚶江港;深沪湾的祥芝港、永宁港、深沪港、福全港,围头湾的围头港、金井港、安海港、石井港。

  二说:《闽台渊源丛书》介绍,泉州沿岸“形成许多优良港湾。有著名的‘三湾十二港’,即泉州湾的崇武港、秀涂港、后渚港、蚶江港;深沪湾的石湖港、祥芝港、永宁港、深沪港;围头湾的福全港、东石港、安海港、石井港。”

泉州湾

  泉州湾在泉州古港北部、泉州市东部,是三湾中最重要的一湾。位于北纬24o37,—24o53,,东经118o37,—119o00,北纳洛阳江,西迎晋江,东濒台湾海峡。北起崇武半岛,南至晋江祥芝,海岸线140公里。

  泉州湾内海系泥沙质岸,入海处属侵蚀性山地花岗岩岸,有辉长岩,外宽内窄,宽42公里,水域面积500余平方公里。港最深处有30米,平均水深4.37米。水温平均26.9oC,透明度平均0.71米。潮差6.4—7.7米,半日潮,往复流,东西流向偏多。湾内有大坠岛、小坠岛、乌屿、白山屿、七星礁等大小岛礁30多个。主航道在马头山与小坠岛之间,水深13米。

  古泉州湾的四大支港为法石港、后渚港、洛阳港、蚶江港,此外还有崇武、秀涂、石湖、蚶江等港口。最著名的是后渚港,习称泉州港,又称刺桐港。

  实际上,古泉州湾水域比现在更深更广。1974年6月,在后渚港出土一艘宋代海船。1976年又在东海法石发现古船残骸,1982年5月试掘时,发现在辉绿岩风化岩上有海泥沉积而成的4—4.5米灰泥层,说明在南宋以前,泉州湾比现在水深得多。(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造船业·法石南宋末古船、后渚港南宋末沉船》)

  后因晋江、洛阳江注入湾内泥沙沉积,地壳上升,以及泉州旺沿岸的围垦,使江床不断抬高,江道不断变浅。因此,泉州湾可停靠船舶的地方,古今变化很大。

  如泉州港,丰州(古南安县城西郊金鸡港古码头在金鸡桥下从这里发泊放洋通往海外,南朝梁武帝时印度僧人拘那罗陀港登陆和发泊。南宋时海潮、海船还可到达丰州九日山下的金鸡桥。据九日山司马亻及祈风摩崖石刻所记,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农历二十四(退潮期),祈风后还可待潮返舟而回泉州郡城。宋时,泉州市舶司设在郡城南水仙门内(今水门巷),附近有一条巷叫舶司库巷,可见水仙门就在江边,且海船能够靠岸验关和卸货。(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拘那罗陀》、《泉州山川·九日山》、《泉州古桥梁·金鸡桥》、《海丝之路·泉州市舶司遗址》)

  蚶江港附近的石湖港,南边的金钗山上,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有六胜塔,是海港的重要航标。(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古塔·六胜塔》)

刺桐港

  后渚港说

  后渚港位于泉州湾西北角,是古代泉州港的中心港口,有“世界东方第一大港”的美誉。自1974年后渚港发掘宋代沉船后,“后渚港即刺桐港”即成定论。

  《新元史·世祖本记》:“至元十七年(1280年),大军从刺桐港出发,东征日本,翌年无功而还。十九年(1282年),击缅甸。二十一年(1264年),使脱欢击占城安南。”“至元廿九年(1292年),大军会泉州,自后渚起行。”以上军事行动均从刺桐港(后渚港)出发。

  后渚港至今尚遗有宋、元时期的古渡头。还发现当时主祭海神的五个风水塔,塔石上刻着“至元癸未仲夏廿年(1283年),后山杨应祥刻”

  南关港说

  有人否定“后渚港说”,认为“刺桐港”“南关港”

  从中世纪到过泉州的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以及《光明之城》的雅各等人对“刺桐港”地理环境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看到的是具体的、刺桐城“沿岸的一个港口”,即不是“三湾十二港”,也不是从港口看不到城市的后渚港。

  从泉州湾宋代古船的返航时间、沉没原因、沉没地点、沉船上出土的香料货物及其历史背景的分析可以得出推论,这艘宋船是在南宋末(1276年)秋冬时蒲寿庚尚未举城投元前出海,1277年夏该船返航时泉州已变成元朝天下,此时正遇张士杰率宋军攻打泉州城,该船进不了泉州港,船员们弃船而逃,货物遭抢,船被破坏沉没。后渚港并非该船的目的地,充其量当时后渚只是候潮停泊的外港而已。

  以前学者一直以元史关于元军曾集结后渚出海远征的记载作为“后渚港就是刺桐港”的证据。分析认为,元军出兵征服爪哇时,刺桐港已是世界大港,风樯林立的南关港和人烟稠密的城南一带不可能容纳下元军千艘战船、两万兵马和一年粮草、辎重,因此元军只能选择后渚作为临时军港和营地。因此,元史的记载并不能证明“后渚港就是刺桐港”

  分析历代泉州市舶司遗址与刺桐港的关系时得出结论,“南关港”才是欧洲游历家所看到的刺桐港。16世纪西班牙公使团奥斯定会士的记述:“这是个普通城市,环绕着一条长长的河流,可能有7万户人家,交通贸易繁盛,供应各种各样的东西。由于海只离这城市两里格,船舶顺流可入大海,有一个桥架在河上面……靠近桥有一千多条船停在河里,那么多的船只和三樯帆船充满整条河流”。认为,奥斯定会士描述明代泉州城“这一个港口”,为确认刺桐港的位置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诠释:“环绕着一条长长的河流”是晋江;“架在河上面”的桥就是顺济桥;“靠近桥有一千多条船停在河里”——这就是南关港即刺桐港的位置。

  南关港向后渚港转移说

  由于海上贸易的繁荣,港口的空间结构始自南宋后期即重新调整,港道稍嫌狭窄的南关港、石井港元代被泉州湾上开阔的后渚港所取代。

  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廷实施海上兵力大集结,同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奉命护送蒙古公主远嫁,成宗·大德三年(1297)遣使忽鲁谟厮,顺帝·至正二年(1342)罗马教廷来使,至正六年(1346)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来华,都经由后渚港出入。

  马可波罗游记》陈开俊等译,福建科技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页)赞美:“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 ”

  伊本·白图泰游记》马金鹏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551页)说:刺桐港 “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内停有大艟克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伊本·白图泰目击:所谓艟克挂3至10扇帆,载海员600人,战士400人,尾随柴水船3艘,刺桐港则是它的产地之一。

  后诸港入城古道

  从后诸港入泉州城的交通路,分水、陆两路,其中水路是从后诸经晋江入海口的浔埔,沿晋江下游河道,过法石、六里陂、溜石、登瀛,至泉州城南的厂口、富美、新桥头一带的码头装卸。

  后诸港入城的陆路交通,分南北二线:北线越桃花山入仁风门;南线越宝觉山入通淮门(俗称涂门)或德济门(即南门)。

  一、北线入城古道

  由后诸经后亭、厨头、四脚亭、洋店等村,沿桃花山丘陵地带,过城仔、骡驮沟、下石井、顶石井、玉塘、仕公岭、鹿园, 进入城东平原地带的象坑、东塘头、甘蔗头、东禅等村,接连泉州通福州的驿道,沿仁风街入仁风门进城。

  后诸入仁风门的这条古道,路程比南线的那条近一些;但大部路段都属丘陵地带,以骡马驮运为主,故有骡驮沟村名和骡马店的 遗址。又在洋茂(洋墓)村的小丘上,曾发现几方上面有云月图形的阿拉伯式墓碑,说明当年有阿拉伯人在此居住,并卒葬于此。

  二、南线入城古道

  由后诸越宝觉山,经破城、东坑、看头、后坑、下路等村到法石,过法石到院前村后,又分为以下两路入城:

  一路从院前村经后坂、前坂、淮口、迎津(俗称津头埔),入通淮门。

  另一路从院前村经下淮、东尾、竹脚、新庵、沟后、车桥头、聚宝街,入德济门。

  这两条入通淮门或入德济门的古道,除从后诸到法石的一段,处于丘陵地带起伏较大外,过院前村以后的两路,是在平原地带,而且可直通城南商业区,因此路程虽比北线远些,但货运往来却比 北线 更为频繁。

法石港

  法石港,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处泉州内港下游、晋江出海口。

  古时,法石港 有8个渡头(美山境1个、长春境2个、文兴境2个、圣殿境3个),至今在法石社区石头街尾晋江北岸江滨处仍遗留有“美山渡码头”、“文兴渡码头”,统称“江口码头”,2004年7月列为泉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口码头”与真武庙(丰泽区法石社区)、关锁塔(万寿塔、姑嫂塔,石狮市深沪湾畔宝盖山上)、六胜塔(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滨海的金钗山上)、石湖码头(又称林銮渡,石狮市蚶江镇石渔村)组成“泉州港古建筑(宋至元):泉州市、石狮市”,2006年5月 列 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真武庙》、《泉州古塔·关锁塔、六胜塔》、《泉州古港·泉州湾·蚶江港 ·林銮渡》、《海丝之路·五代之前 · 唐·林銮》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江口码头”是其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遗产点)之一。

  概说

  古代泉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石枕山面江,北临街,南临晋江,历史上是后渚港通往泉州城的繁华集镇,又是兵家驻守设防的要冲之地,地理位置重要。

  南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8·申枢密院措置海氵公事宜状》称:“法石水面广阔,内足以捍州城,外足以扼海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宋·黄公度《自法石早归》:“避暑寓祗园,黎明渡远村。桑柏迷杜曲,鸡犬散桃源。径草细将合,溪流深不喧。幽怀未能愜,城郭已朝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公度》)

  法石港是一处天然的通商良港,是古代泉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道交通便捷,上溯溜石、厂口(约5公里)可抵泉州城,下经蟳埔、后渚出岱屿门,可泛海出洋贸易。

  元·至元廿八年(1291年)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一行,率14 艘4桅12帆的巨船,从泉州法石启航, 护送 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马可·波罗于1298年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在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同狱作家鲁思梯谦笔录成书,名《东方见闻录》(即《马可·波罗游记》)。书中描述当时法石附近海面“大船几多艘,小船无数 ”的盛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可·波罗》)

  元·至正二年(1342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都他(或译作“伊本·白图泰”)曾来泉州,至正十四年(1354年)写成伊本·巴都他游记》,赞誉“刺桐港诚世界最大港口之一”,提到:“余见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则不可胜数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伊本·巴都他》)

  明、清时期,泉州的海外交通形势虽日渐衰落,但法石仍不失为通海之埠,商船往来频繁。

  时法石人外出泛洋经商贸易者比比皆是。以西班牙银币为例,自廿世纪70年代以来,法石出土多批明、清时期流入中国的西班牙银币:1974年,在坂头村圣殿宫脚矿地掘出窑藏的银币148枚,刻有“1779”字样,系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银元;1977年、1979年,在建东海粮站仓库时,先后分别发现61枚、38枚;1984年出土1批达二、三百枚之多。这些银币,是法石航海贸易繁盛的见证,也是对当时举世瞩目的大帆船贸易历史的很好说明。

  法石港港区内的“江口码头”(美山码头、文兴码头),位于法石村石头街尾晋江口江海交汇处,是泉州城内通过晋江水系、连接泉州港出海口的重要转运码头,始建于南宋,历宋、元、明、清4朝,一直是古泉州海外贸易的重要码头,是宋、元时期中外货物转运枢纽,泛海可出国贸易,既是泉州本地人出海的必经之路,也是海外商客进行贸易交流的要道,反映了内港码头的功能构成和使用方式。

  法石港有真武庙,始建于宋代,与“江口码头”相隔不远,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真武庙》)

  造船业发达

  自宋、元以来,法石一带的航海业和造船业非常发达,一直是刺桐港船舶寄碇、停泊避风、装卸货物、修造船只的重要口岸之一。

  宋、元两代,泉州是中国沿海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法石承担着部分修造船任务,圣殿、文兴、长春、美山都是当时造船的场所,当地仍有地名沿称“造船巷”、“打帆巷”等。

  清·乾隆(1736—1795年)间,法石船户敬赠长春天妃娘娘1支华盖,署名的竟有18户之多。相传,陈阿婆拥有的商船船桅和家中的筷子一样多。当地百姓用“大厝砖仔壁,商船十八只”来形容船商的富庶。

  1959年,在距法石不远的乌墨山沃,挖水渠时曾出土船板、缆绳。

  1976年,中国农业银行东海营业所挖掘水井时,挖出了类似船板的松木。

  1982年,在文兴码头以东,发现1处南宋时期废弃于江岸边的古船遗存,这是继泉州湾后渚港沉船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院、泉州市文管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经实地调查后,决定联合对此古船进行发掘。经过4个月的发掘,共清理出古船后部的4个舱位,出土一批船舶构件和遗物,佐证了宋、元泉州的造船技术。之后,又把船体重新覆盖了。

  考古队在离试掘工地百余米处的江边,还发现了1支花岗岩雕成的石碇,其出土地层与法石古船类似。据考证,这是宋、元时期船舶上的碇泊工具,系国内首次发现,填补了国内有关石碇实物的空白。此外,还先后发现了多处12—15世纪的造船遗址和古船残骸、石碇、伊斯兰教墓盖石等。

  阿拉伯商人聚居地

  法石,曾是古代来泉阿拉伯商人聚居地。

  宋末元初·执掌泉州市舶司的阿拉伯人蒲寿庚,私属海舶甚多,经营海外贸易数十载,曾在府城东北三十六度海岸(今法石宝觉山上)建“海云楼”,以瞭望遣发海外之船只进出。此举是沿袭波斯商人常在海岸高处建南楼以望海舶的传统做法。蒲寿庚之兄蒲寿晟,曾隐居法石一带,建造了“云麓花园”, 1978年在其园中还发现1方“曲水流觞”石刻。至今,云麓村民仍世世代代因袭祖辈种花传统,特别是种植阿拉伯国家传入的素馨花、茉莉花等异国花卉,用花和香料来敬奉祖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蒲寿晟》)

  现在法石及其附近村落的诸姓,多为阿拉伯人后裔。

  “江口码头”西北6.3公里处灵山有伊斯兰教圣墓 ,也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灵山·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

  在美山天妃宫附近,有1处金厝山旷地称“西墓园”,发现不少阿拉伯风格的石墓盖,应是宋、元侨居法石的阿拉伯族人葬地。1956年,法石天堂宫、天堂井附近发现用汉文和波斯文两种文字书写的“元·氏世祖坟茔”,其先祖为阿拉伯人伊本 ·库斯·德广贡纳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 德广》)

  海防

  法石是泉州重要的海防要塞。

  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泉州太守真德秀在城东法石设置“法石寨”, 城南置“宝林寨”“造大战船,添置水兵”,做到“内足以捍州城,外足以扼海道”。乾道八年(1172年),始置“永宁寨”,与“法石寨”、“宝林寨”并称左翼水军3寨。

  在海道建置管理上,明初,法石设河泊所,清初设汛,管理石狮、塘市等12汛。

  明末,沿海海防形势日益严峻。 明 · 天启七年( 1627年),知府 王猷 在法石附近的 鹧鸪山(今属丰泽区东海镇蟳埔,是晋江入海口突出部) 建鹧鹕口城台, 崇祯二年( 1629 年)竣工,扼塞要害 。 清 · 康熙十九年( 1680 年),将祥芝巡检司移设于鹧鸪,改称鹧鸪巡检司。(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 et.com《泉州 巡检司城·鹧鸪巡检司和鹧鹕口城台》)

  清·康熙廿二年(1683年),施琅将军请设海关。根据记载,泉州有税口10处,法石海关口为其一,一直到抗日战争期间,因敌机轰炸,税口才停止行政职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现状

  经久年淤积,河床上升,法石港辉煌不在,有些以前的浅滩,如今变为陆地。

  1982年试掘法石古船时,考古队试掘的4个深坑的地层表明,法石自宋代以来,港道移位不大,江岸除部分人为的填高以建造房屋外,大体依旧,只是原来港道较深,而后来经逐年淤积,河床上升,故退潮时江心出现浅滩。

  2003年5月15日~6月2日,为配合沿海大通道建设,福建省博物院考古所、丰泽区文化发展中心组成考古队,对“文兴码头”、“美山码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了近400平方米的面积,发现了宋、元时期的青白、酱釉瓷片等出土文物,还证实两个码头自宋代建构以来,一直沿用至清代,或可说明在清代以前均处于统一的船舶管理背景下。考古结束后,相关单位对码头构件进行归安,形成1个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称“江口码头”

  美山渡码头

  美山渡码头,位于法石社区美山村,距文兴渡码头1.1公里处,是宋至清代的古建筑。该渡头水位较文兴码头处深,便于高潮位时大船停靠,是法石村古代重要码头之一。

  据《泉州文兴、美山古码头发掘报告》,廿世纪50年代,因晋江上游金溪水库的建成,晋江两岸的沙滩被淤泥所代替,河床也增高。随着江心中芸洲的开垦,文兴码头成为晋江及中芸洲两岸交通的渡口,至90年代初才彻底废弃。

  现存 美山码头长7.75米,渡头离水面约4~5米,宽约13~15米,由墩台和码头道组成。

  墩台石构,临江筑就,台基由下而上渐次内收,外侧壁面呈斜状,边坡较陡,以供大船深水停泊。由于江底为软基,码头基础的底层均以松木桩(“睡木沉基”) 。

  码头道,墩台东、西两侧各有1条,南北走向,石构斜坡式,向南延伸到江中。上层约1米左右为近代筑砌,下面为旧有的花岗岩条石筑砌。石构多作“一顺一丁”砌法,交替叠砌而成。

  在渡头北侧有市级文物单位美山天妃宫,祀海神妈祖。该宫由照墙、山门、大殿、两厢廊等组成一完整建筑群。宋代,船户们到河北、山东、江苏、长江流域贩送棉花、木材等,也到广东高州运载大米来泉州,至今泉州、晋江一带尚流传民谚“赎米在高州”(“赎”,泉音“xio”,意“便宜”、“价格低廉”)。明·正德(1506—1521年)间,晋江陈埭人陈腆任高州太守,极力鼓励高州商人贩运大宗米谷入泉州港贸易,在美山天妃宫 设“高州会馆”,以接应过往商客。当时,这一带还设有河泊所,清代时设有文馆、武馆及海关,现均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天妃宫·美山天妃宫》)

  文兴渡码头

  文兴渡码头,位于法石社区文兴村,距美山渡码头1.1公里处,系宋至清代的古建筑,是古泉州沿江的集群商业码头之一。

  文兴码头呈南北走向,是花岗岩石构斜坡阶梯式的驳岸码头,以花岗岩条石错缝为主筑砌,从江岸自上而下平缓延伸至江中,便于低潮位时小船停靠。码头沿用至近现代,已部分沉陷于江中。现存部分长 34 米,宽 3.5米,迭砌不太规整,码头基础以松木桩进行加固,基本保持历史风貌。

  廿世纪50年代、80年代,先后在这里发现12—15世纪的造船遗址、古船残骸、石碇、西班牙银币等。

  在渡头右侧岸边,尚存宝箧印经塔1座,塔身为花岗岩 ,当地俗称“镇风塔”,也作“航标塔”,来往船只将其 当作泉州湾引导航向的航标之一;也有船员出航前来这里祈求航行平安。

  该石塔旧构件年代较早,表面风化剥蚀,似为宋时物。宝箧印经塔 占地面积约400余平方米,原有7层,曾倒塌,现只存3层,系分别雕凿后再行衔接:底为须弥座。第1层边长0.70,高0.49米,四面分别阴刻1字铭文,由右至左顺读为“佛”、“法”、“僧”、“宝”。第2、3层边长0.68米,总高0.65米,四面各有1尊造型不一的半浮雕的半身佛像,如“四面观音”等。塔尖已掉落,收藏于庙里。

  文兴渡头背后北面,有祀水神的“三王府”王爷宫;左后,还有座始建于宋代的祀奉吴真人保生大帝)的“文兴宫”。(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文兴宫》)。

洛阳港

  洛阳港,位于泉州湾北部洛阳江下游,是往来商船必经之地。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洛阳桥的建成极大方便了洛阳港区货物的吞吐和运转并促进了港的发展。(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洛阳桥》)

  乌屿码头遗址

  乌屿码头,位于丰泽区城东街道金屿社区(古称“乌屿”)的洛阳江与海口交汇处。

  “乌屿码头遗址 (丰泽区)”,1998年3月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乌屿港,南宋时称“乌屿潭”,是后渚港的副港,东面(洛阳江)航道深,水流缓,可容大船停泊,乌屿码头是宋、元、明时期通商海外诸国的海岛码头 。《闽小记》载:“宋、元洋艘罗舶于此 。”曾有“金乌屿、银后渚”之称。当时港口有码头渡、浔美渡和万安渡等古渡头。

  现乌屿码头无存,泉州市人民政府立的“乌屿码头遗址”碑立于金屿路的一棵大榕树下古盘光桥上盘光亭边。石亭呈四方形结构,由十余根石柱子支撑,其中1根石柱上镌“下马过桥”4 字。石亭里放置着1块石碑。石亭上4个角原有的4只石狮子,今只剩1只;亭子顶端的石珠子已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盘光桥》)

秀涂港

  秀涂港在惠安县属地的最南端,距县城21公里。秀涂居民是宋代从河南迁移来的,初名芸头,后因宋·秀王残部曾拥舟泊此,故称秀涂。

  秀涂港港区水深腹阔,东北临獭窟、崇武、肖厝诸港,南与晋江祥芝、蚶江隔海相望,是泉州湾入海口,扼泉州湾之咽喉,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

  秀涂港门兜有望远楼,六层,高17.4米,石混凝土结构。可登此了望泉州湾小坠门船只进出港口情况。

  由于惠安缺乏可耕之田,沿海人们便充分利用浩瀚的大海从事捕鱼、晒盐和海外交通,“以海为田”、“资食于海”。清·雍正《惠安县志》载:“惠,海国也。海滨人业船,或近而内外海捕鱼,或远而苏、台,甚且通于外洋夷国。”

  秀涂港过去曾繁华一时,惠安人出洋、返籍以及来往的货物大多数是在此地集散。在秀涂港周边依海为生的居民中,有不少是阿拉伯穆斯林后裔的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下篇:宋—清·元末明初——泉州多民族的形成·回族)》)

  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屯兵秀涂港操练。20世纪50年代渔民还经常钓到装有火药的国姓瓶。

  清·康熙廿二年(1683年),清政府设立海关,翌年泉州也设置海关机构,秀涂为六个分关(卡)之一。现存秀涂海关分关旧址在秀涂村三落埕西侧,占地78.4平方米,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三层建筑,一、二层石木砖结构,三层砖混凝土结构,1950年后成为民宅。

  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对台贸易虽为日本大阪轮船株式会社所垄断,但内河之航运随之兴起,如陈玉英“黄河号”、“闽江号”轮船,航行于泉州秀涂,泰利船务行的“驾鳌号”、“美利号”等轮悬挂葡萄牙旗航行于秀涂等地,惠、台之间。此时直接贸易的有秀涂、獭窟、崇武、洛阳等港口,常有帆船百余艘辐辏港内。

  民国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兴起,交通部颁布全国“民船准许对外贸易地名录(通商口岸)19个区,秀涂港属其中之一的闽海区,名列于全国105个港口中,还设立秀江南兴报关行,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繁荣一时。

  英国在秀涂也设有领事馆(海关办事处),旧址在秀涂村后墩头西侧,系清末民初四层建筑,石木混凝土结构,楼高14米。一至三层共9米;顶层为一亭子,高5米。原名毓灵楼,解放后至今为秀涂村委会办公地点。

  抗日战争期间,秀涂商人仍然从大陆偷运去台湾人民生活必需品,又从台湾偷运来各种土特产,受到两岸人民的欢迎。秀涂港区人们还坚持顽强的斗争,为防日军登陆,曾凿穿“华平号”商轮沉舟堵港,日夜坚持装卸货物。后由于日寇的登陆和滥炸,致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

  1945年日本投降,秀涂港再次繁荣,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秀涂村拥有大小船只两百多艘,设有“同商船务行”,造船业也随之恢复起来。

  宪台尾(炮楼尾)为秀涂港沿岸东侧突出部,清代驻汛兵,民国驻宪兵、警察,1950年解放军建军营及炮台。

  解放后,由于海峡两岸的对峙,秀涂港一度萧条,到1953年才恢复国内航线。此后,驶人泉州湾的泰国、古巴、日本、美国、前苏联及欧洲等外轮均在秀堡港中转,其中最大的2.85万吨货轮曾驶入港区作业。随着泉州湾经济建设的发展,开发高吨级码头于秀涂港,势在必行。

蚶江港

  蚶江港,位于泉州湾口南岸,在泉州港北部港区泉州湾和南部港区围头湾的交结处,扼晋江咽喉,是泉州港的门户,也是泉州的重要外港,今属石狮市蚶江镇所辖。

  概说

  蚶江港最早的渡头,是唐代所建林銮渡”,入宋重修后称“石湖码头”、“通济桥”

  宋、元两代,蚶江港已有一定规模,相传有18个渡口,是蕃舶常来常往之处,停泊着亚、非各国番船近百艘,海交盛极一时。现尚存“前垵澳”“后垵澳2座宋代古渡头遗址。建于元代的“六胜塔”,便是船舶进出泉州港的主要航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泉州古塔·六胜塔》)

  两宋时期,“蚶江港”的海内外贸易已相当兴旺。为方便港口货物的吞吐和转运,兴建了许多路桥作为配套设施,如北宋·元符(1098—1100年)间建造有长达20里的“蚶江桥”,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建“玉澜桥”,乾道(1165—1173年)间建“海岸长桥”,此时石狮沿海古桥连接泉州府城的情况是:蚶江桥(蚶江镇蚶江村)——莲西虹桥———龙尾桥(蚶江镇水头村)——锦亭——玉澜桥(宝盖镇上浦村)——海雁亭(雪上)——海岸长桥(起自石狮市龟湖)——泉州府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蚶江桥、龙尾桥、玉澜桥、海岸长桥》)

  蚶江便成为水陆交通要津、商旅贸易集镇,泉州府5县的商旅船货或由陆路,或由水路(晋江、洛阳江),聚集蚶江,然后出洋。

  一直到明代实行“海禁”、清代实行“迁界”,给蚶江港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泉州 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石湖码头

  石湖码头,唐称林銮渡”,宋时又名“通济桥”, 位于泉州城东南17公里的石湖半岛西岸、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西南侧,主体由一组近岸礁石和“通济栈桥”共同组成,历史上曾是外国商船进入泉州港的第一站。

  2006年5月 ,“石湖码头”与真武庙(丰泽区法石社区),关锁塔(万寿塔、姑嫂塔,石狮市深沪湾畔宝盖山上),六胜塔(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滨海的金钗山上),江口码头(含文兴码头、美山码头,丰泽区法石社区)组成“泉州港古建筑(宋至元):泉州市、石狮市”,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真武庙》、《泉州古塔·关锁塔、六胜塔》、《泉州古港·泉州湾·法石港·文兴码头、美山码头》)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石湖码头”是其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遗产点)之一。

  唐·林銮

  《闽书》载:“石湖,又曰‘日湖’,日所出处也。”石湖半岛地处泉州湾出海口中部南岸,是晋江和洛阳江交汇处海口,对内可直达双江,对外扼守泉州湾主航道,是古刺桐港的门户和来往闽台的要道。从蚶江启航,出“日湖”,指南针坐“乙辛”字,“水程八庚,一昼夜可直达(台湾)鹿港。”

  石湖半岛三面临海,在蚶江港东突出部,西侧为一半月形海湾,有3公里长的深水港道延伸入蚶江港,形成天然的避风良港,是蚶江港外港,很适合建造码头。且海床为平底花岗岩结构,常年不淤,水深18米,退潮时最浅14米,涨潮时最深36米。港道从石湖外屿至北线,滩宽2000米,长7200米,可供万吨级船舶停靠,是良好的深水锚地。

  唐·开元(713~741年)间,晋江东石大海商林銮为通勃泥(北婆罗州),在沿海建造7座石塔作为引航航标 之后,又为设置更深更宽的航道和码头,也为货物就近集散,方便与池店、五店市的联系,以“渡蛮舟之便”,在晋江出海口的南岸、今石狮市蚶江石湖西南侧2座天然礁石之间,始建1座巨大的渡头,习称林銮渡”

  北宋·元祐加筑“通济栈桥”

  北宋·元祐(1086—1094年)间,侍禁傅琎又在林銮渡”码头左侧加筑石构顺岸平梁栈桥“通济栈桥”( 又称“引堤”),将海岸与海边的1块大礁石连为一体,成为1个颇具特色的“顺岸码头”,既方便从大礁石处停船登岸,还可以在高潮位时作为靠岸的设施。

  栈桥建于2座天然岩石之间,长66米,宽2.2米,高出海滩1.5—2.9米(平均2.41米),基础以纵横的花岗岩长条石顺海岸分层砌筑而成,与“江口码头”一样采用松木桩加固;上横石板。还在巨石临海的斜坡上,开凿多条石级道路,以便于装卸货物。现“通济栈桥”保存完好,其上部可见后代对栈桥的多次修补痕迹,最下层仍保留宋代石质桥基,石坡上曾经凿出的数级石级阶梯、系船缆的石柱及安放石柱的石坑,至今仍依稀可辨。

  宋、元间,林銮渡”“通济栈桥”屡有重修,统称“石湖码头”,与“江口码头”共同呈现了宋 、 元泉州港的水陆转运系统,成为泉州港水水转运和水陆转运的重要码头。现代在“石湖码头”周边出土了宋、元时期的瓷器残件,主要为磁灶窑的产品,并有少量龙泉窑等外地瓷器。

  “ 石湖码头 ” 兴建后,从事航运与海外贸易便成为石湖村民最重要的生产形态和经济来源。古渡逐渐形成“渡尾街”,曾经有繁荣的市场。据说,每次蕃舶归来,商贾云集于此,商埠、酒家、客栈、钱庄、布行、陶瓷行、杂货行,车水马龙,石湖形成“导蛮舟之津”的商贸埠头。

  石湖巡检寨

  因石湖东北面正对泉州湾主航道的出海口岱屿门,控扼泉州湾南岸,地势险要。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为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运安全,建石湖防海巡检寨(水寨),名“石湖井”,作军事上的防御之用,专管晋江、南安、惠安、同安4县陆路。(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司寨城·泉州寨隘·石湖寨》)

  南宋·嘉定(1217—1219年)间,泉州太守真德秀重修寨城,增拨水军100人,同时承担外贸商船的监管职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按照规定,外国商船进入泉州港之后,要先停靠石湖码头附近海域,由石湖巡检寨和惠安小兜(崇武)巡检寨派员登船核检封仓;然后由差吏随船顺着晋江,护送至“都务亭”;泉州市舶司(海关)官员根据规定,检验货物和人员,按税则征税。完成流程之后,卸载货物,进入市场交易。

  明·永乐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舰队停泊地

  相传,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总兵太监郑和第5次下西洋,船队经过石湖六胜塔附近洋面时突遇狂风,曾在“石湖码头”停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和》 )

  1981年,石湖港水域淤泥中,打捞出1件明代四爪铁锚,锚爪残长在80—120厘米之间,口径12—13厘米;锚杆残长268厘米,口径17厘米;总量785.3公斤,现保存于泉州古船陈列馆中。

  研究认为:按海船载重量与锚具的比配公式计算,使用这门大铁锚的海舶,其载重量当在400吨以上,其规制之大,远超过泉州港后渚湾出土的宋代海船;经检测分析,该铁锚的附着物有些来自波斯湾水域,铁锚的锻造技艺则来自明代初期;该铁锚的形状,与明·万历廿五年(1597年)罗懋登著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现存石狮市博物馆)中绘制的1张船员打造船锚的插图一致。因此,该铁锚极可能是当年郑和船队遗留下的,见证了郑和下西洋船队曾经停泉州的历史事实。

  而且,石湖民众至今仍将当年郑和船队经过的洋面称为“三宝澳”“三宝溪”

  明·崇祯“再借亭”

  再借亭,位于石湖村林銮古渡”边,明·崇祯十一年(1637年)蚶江一带军民为纪念曾樱而建,亭中立有碑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樱》)

  “再借亭碑记(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崇祯元年(1628年),曾樱以福建右参政分守漳南。崇祯二年(1629年)丁母忧归。崇祯四年(1631年)服阕,起故官福建右参政,就近补用,推分巡兴泉道参政,驻扎泉州,分守兴化(今莆田市)、泉州(今泉州市)两郡,负责海防事务。

  时海上多事,红夷(荷兰)与海盗刘香有冲突,闽、浙、广3省大海盗郑芝龙已被安抚而归顺朝廷,任副总兵,驻扎泉州。但福建巡抚、巡按等官员猜忌郑芝龙,处处提防;郑芝龙亦疑惧,每次入拜抚、按,都带着众多兵士,并佩刀。抚、按遂对郑芝龙起杀心,郑芝龙亦萌生再次反叛之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芝龙》)

  曾樱极言郑芝龙能,以身家百口性命保之,上司释疑。值红夷寇漳州、泉州地,巡抚邹维琏郑芝龙为先锋,果奏捷,保证了泉州海外交通航线的安全,深得民心;刘香扰广东,总督熊文灿移文请求郑芝龙的支援,遂灭刘香曾樱在任期间,还奏请朝廷开放海禁,允许百姓出海贸易,同时抑制豪强,制止横征暴敛,政绩突出。

  崇祯九年(1636年),曾樱迁分巡福宁道,加按察使衔。泉州士民“扳辙挽留”

  崇祯十年(1637年),朝廷削去郑芝龙都督官衔,令曾樱以故官留任泉州巡视福建海道,泉人称“皇恩‘再借’巡视海道”

  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监司任官,曾樱10年未升迁改官,郑芝龙为之不平,遣人入京为曾樱谋求升迁。崇祯十年(1637年)冬,东厂宦官诬曾樱“行贿谋擢官”崇祯帝命械赴京。耆老数千人随至阙下,击登闻鼓讼冤。崇祯帝曾樱毋入狱,俟命京邸。后得白。

  崇祯十一年(1638年),衡州、永州闹贼寇。内阁大学士杨嗣昌遂命曾樱改湖广按察使,分守湖南道,驻永州府,辅佐巡抚陈睿谟讨贼。去之日,“都指挥黄浮阳率部捕队兵立”碑亭怀念之,称“再借亭”

  “文革”中,“再借亭”被拆除,碑断为二。1986年收集重建,1993年修复。

  “再借亭”为4柱平顶拱形石亭。4柱均镌联,亭前柱联曰:“蕟憇留棠芾,鳟鲂乐衮衣。”

  亭内立一石碑,高2.71米,宽0.93米,厚0.16 米,正面居中镌“再借亭”3个大字, 落款瑞图书”。后面为碑记,194个小字,已风化不清,但尚可揣摩其大意。“再借亭”3字和记叙的碑文,均由明 ·大学士、书法家、晋江张瑞图所题。张瑞图(1573-1644年),字长公,又字无画,号二水,晋江县青阳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 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如今,石湖码头尚存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重修通济桥碑刻,是曾樱开放海禁,招徕外商,“海舶珍奇”汇集石湖的历史见证。

  “再借亭”旁还有1座“英烈侯宫”,祀10世纪时因守卫海港、屡败贼寇的将军张悃(封“青山王”)及其部将(封“英烈侯”),至今依然被石湖村民视为航运保护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悃》 )

  现状

  近代,“石湖码头”也进行过相关整修。

  廿世纪20年代,蚶江内港航运衰落,石湖港成为外海轮船往来泉州的主要寄泊锚地。

  1987年,石湖港侧小坠门航道进行整治,万吨级船舶顺利进入石湖锚地。

  1988年8月,载重2.58万吨的货轮云岭号,装载2万吨澳大利亚原糖,乘涨潮时通过小坠门航段进入石湖港锚地停泊。

  而今,古“石湖码头”遗址南北走向,全长113.5米,末端向东,整体呈曲尺状,曲体即“通济栈桥”。 唐代古渡头与宋代所建“引堤”(“通济栈桥”)用数吨重的巨石砌筑连接,并嵌砌于1块海底礁石盘上,十分牢固,且仍为当地人所使用。

  宋、元后垵澳渡头

  后垵澳古渡头,位于蚶江镇蚶江村后滨海。建于宋、元,遗址保存较好。

  “后垵澳古渡头(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后垵澳古渡头由151道巨石板纵横铺设,全长115米,宽2.75米,高0.8米。退潮时,露出6层石基础。修凿石坡32 米(俗称“塔盘”)。 原附 “宝箧印经式石塔”(俗称“四面佛镇风塔”),现存两方镌龛状佛像的石塔构件,大的0.6×0.6米、高0.35米;小的0.55×0.55米、高0.4米,残缺一角。

  后垵澳古渡头建于宋、元,清代蚶江与鹿港对渡则以此码头为主。这一码头自元末凌恢甫举族迁居广州后,一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都由凌恢甫的管家氏后裔掌管。

  宋、元前垵澳渡头

  前垵澳古渡头,位于蚶江镇锦江村北面滨海,建于宋、元。遗址尚存。

  前垵澳古渡头依沿岸石坡开凿,并于滨海两块盘石上架石桥3处,上以石板3道纵横砌铺至码头尽处,全长82.3米,宽2.3米;有桥涵洞3个,跨度分别为4.5米、3.7米和2.3米,以疏导潮流。桥基伸延码头,以筏状各石作并字形叠构为基,如洛阳万安桥的建造手法。

  现代,在锦江村1户渔民家门口发现1块六瓣椭圆鼓形石件,上下宽0.4米,中间宽0.55米,高0.45米。其中一面镌刻椭圆形龛状佛像(高0.35米、宽0.3米)。据查证,原来前垵澳古渡头处有1块大盘石,亦叫“塔盘”,上有一座清代古塔,此石是该塔的构件。这古塔也叫“四面佛”,是清代渡头贾商纪草头建造的“风水塔”。如今“塔盘”上已建造民宅。(按:纪草头是清代著名行郊“万吉”号的老板,经营蚶江、鹿港、泉州3地渔、运、商。)

  清·乾隆与台湾鹿港、八里岔对渡

  清初安海港衰落后,泉州古港的历史并没有就此划上句号。在泉州湾的出口处,蚶江港又以另一种形式(与台湾对渡)发展起来。蚶江地处泉州湾,唐、宋时期对外贸易就非常兴盛,而清代成为闽台通商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

  “对渡”的提出

  台湾鹿港在彰化县西,大陆往台湾均在这里登岸,也是台湾最早得到开发的港口集镇。乾隆(1736—1795年)年间已发展为帆樯云集的港口和米谷土产的集散地,是台湾岛上最为繁荣的商业港口。《晋江县志》载:“以渡台水道惟由蚶江至彰化鹿港最为便捷。”“从蚶江启航,指南针坐‘乙辛’字,水程八更,一昼夜可直达鹿港。”“船只莫不争趋。”

  清·乾隆四十八年甲辰(1783年),福州将军永德向朝廷上《请设鹿港正口疏》,提出“蚶江、鹿港设正口对渡”的建议。

  【按:永德,乾隆初年以笔帖入仕,乾隆十七年(1752年)任刑部主事,卅年(1765年)累官浙江布政使,卅四年(1769年)至卅八年(1773年)间历任江苏、河南、湖南、广西巡抚。卅九年(1774年)署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四十年(1775年)任福州将军,四十七年(1782年)署福建陆路提督,四十九年(1784年)署理两广总督。(永德履历详见《清国史馆传稿》第5847号、第 6128号档案)】

  清·道光《彰化县志·卷12·艺文志》收录永德《请设鹿港正口疏》全文曰:

  “窃闽省泉、漳等府各属,民间产米无多,大约取给台湾;即一切食用所需,亦藉台地商贩往来以资接济。凡内地往台船只由厦门查验出入,自台地渡回船只鹿耳门查验出入,俱设有同知等官管辖稽查,不准由别港私越偷渡,此向来之定例也。

  奴才于上年兼署福建陆路提督,极力跴缉偷渡人犯。其由厦门拏获者虽不乏人,而由泉州之蚶江口偷渡盘获者二十余犯。奴才体访台地往来海面,其南路台湾、凤山等属,系鹿耳门出洋,由厦门进口,是为正道。至北路诸罗、彰化等属,则由鹿港出洋,从蚶江一带进口较为便易。若责令概由鹿耳门出海,其中尚隔旱路数站,不若蚶江一带进口较近。是以台地北路商贩贪便取利,即多由此偷渡。以奴才愚见,莫若于鹿港、蚶江口一带,照厦门、鹿耳门之例,设立专员管辖稽查,听民自便;则民不犯禁,而奸胥亦无能滋弊。

  倘蒙俞允,其如何设立章程之处,伏乞敕下闽省督、抚,详悉妥议具奏。”

  福宁府通判移驻蚶江为蚶江海防通判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廷批复永德的奏议,同意蚶江、鹿港设口对渡。

  随后,闽浙总督富勤浑上奏朝廷,认为既然开放蚶江、鹿港设口对渡,“必须另议丞卒等官驻守,以昭慎重。”遂提议将福宁府通判移驻蚶江、将台湾北路理番同知移驻鹿港,“所有蚶江、鹿仔港两处海口出入船只,责成该同知、通判专司查察挂验放行,如有玩误,照例参处,应需券廉、役食、悉照旧额支领。”《明清史料·戊篇》,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编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七月,福宁府通判正式移驻蚶江,江苏元和监生郑一桂署理,暂以福宁府通判印信办事。同时开放晋江蚶江港与台湾鹿港对渡贸易,蚶江被定为“内海正口,船只出入之处”。(清·道光《晋江县志·卷5·海防志》

  当年,蚶江一带的商人采用“连财对号”的经营形式,即闽、台两地的对口商号,按股集资,对口配运经销,年终一并结算,计算盈利,按股分红,进行原始的股份合作跨地区联营。

  乾隆五十年(1785年),奉颁蚶江通判关防,改属泉州府管辖,职官正六品;同年四月,安徽广德举人陈惇到任,并以晋江鹧鸪巡检司隶属之,以协助缉查海口。(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8·职官志·文秩·蚶江通判》)

  设在蚶江的海防通判厅,又称“泉州府蚶江海防官署”、“蚶江分府”,下设“海关”、“营盘”、“厘金(税务)”、“水汛”、“陆汛”等口,统管泉州府、晋江县、南安县、惠安县、同安县、安溪县“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负责往来闽台两岸的商(船)渔(船)挂验、海域巡防、督催台米配运,并可就近处理民间词讼。由于机构新设,蚶江通判暂驻泉州城内处理政务,另在蚶江租用民房,派驻衙役。

  鹿港方面,北路理番同知原驻彰化县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十二月,广东番禺举人唐鉴署理同知,四十九年(1784年)移驻鹿港,兼理海防事务。五十年(1785年),由镶蓝旗官生长庚接任。(清·道光《彰化县志·卷3·官秩志·北路理番同知》)

  兴盛

  从此,蚶江渡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港、淡水、海丰等埠直航对渡,成为大陆与台湾通商贸易的中心码头。蚶江港又兴盛起来,南北航运名盛一时,有“南风到南船,北风到北船”之说。《蚶江志稿·第7章》载:“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利之所在,群趋若鹜。”

  当时泉州府城和蚶江港,专营台湾生意的商号不下数百家。《蚶江志稿·第7章》林再复《闽南人》”记曰,在鹿港的郊商中,泉郊最多,达200余家,而且最大的郊商,是晋江林振篙所创办的“日茂行”,为鹿港首富。所谓郊商,是指参加行会的行商,亦称“行郊”。蚶江的郊商在乾隆中达近百号,较著者如“三泰”、“晋源”、“晋丰”、“万吉”、“九源”、“泉胜”、“泉泰”、“谦恭”、“谦益”等;来往蚶江、鹿港之间商船,千米至3千米以上的有近300艘(每米为载重150~160斤)。

  台湾《鹿港奉天宫志》载:

  “鹿港自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放正口与蚶江对渡以来,出入船舶无数,往返两岸者商户频繁……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蚶江船户由鹿港传本宫府王爷之香火到蚶江,供奉于打铁街五王府内……本宫执事人员便遵照神示,恭请五位千岁莅坛接受信众崇拜。自五位千岁莅临后,神庥灵验异常,一同协助本宫府王爷庇佑境域平安。”

  “打铁街”是蚶江村与大海相连接的1条小巷,居住的大多是来自惠安一带的居民,专门从事行船时所需的锚、铁链之类的铁器行业,“五王府”就位于“打铁街”尽头。有资料表明,鹿港李丕显就曾为修建“五王府”捐款。

  鹿港奉天宫也与石狮城隍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鹿港奉天宫志·石狮七王府》载:七位千岁,原奉祀于石狮城隍庙后开山殿内……与本宫所供奉者相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石狮城隍庙》)

  而鹿港也从台湾岛内贸易小港,跃升为与大陆对渡的第二大贸易港,且在短短的时间内,蚶江、鹿港对渡贸易即与厦门、鹿耳不相上下。道光《彰化县志》称:“鹿港最称利涉,丙午(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以后,蚶江、厦门通行配运,洵足与鹿耳门相垺。 ”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开放台湾八里岔(淡水河口)与晋江蚶江对口通航。

  清·嘉庆郑鍷始建蚶江海防官署并立碑记

  清·嘉庆八年(1803年)十一月,直隶长垣人郑鍷署知 蚶江海防通判;嘉庆十年(1805年),郑鍷领取财政专款3600两白银,并向海商募集资金近8000两白银,在蚶江(清属晋江县廿三都)前垵村建造“蚶江海防官署”,嘉庆十一年(1806年)九月竣工。郑鍷撰《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俗称《蚶江对渡碑》),候选教谕许温其书,树碑于海防官署内院。

  “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清):石狮市蚶江镇前安村”,1996年9月列为第四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花岗岩石质,高2.34米,宽0.86米,厚0.18米,长方形,圭首。碑额阴刻横排篆书“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10字,字径14厘米;碑文竖排阴刻楷书,14行566字,字径4厘米。内载蚶江设立海防分府,负责管理泉州与台湾鹿港对渡、挂验、巡防、督催台运等职事,并建公署治事等史实。

  该碑在“文革”初被砍为两截,分别放置于厕所墙上和水渠上,后文物管理部门将其搜集粘合,重立于原址。 今海防官署遗址和《对渡碑》均存。

  《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全文曰:

  “自古设官分职,职有治(治所,官署),各视其命,以为崇庳(庳:低下),凡以昭体制,重责成也。

  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之鹿仔港(鹿仔港:今台湾彰化县鹿港镇)对渡。上襟崇武、獭窟,下带祥芝、永宁,以日湖为门户,以大小坠山为藩篱,内则洛阳、浦内、法石诸港,直通双江。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于是揽载商越,弊窦滋焉。

  岁甲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当事者条其利弊上诸朝,议设正口,乃移福宁府通判于蚶江,专管挂验、巡防、督催台运暨近辖词讼,而以鹧鸪巡检改隶辖属。盖滨海分防通津,专寄职任,若斯之隆也。顾建治之举,原议虽有成规,而在事者每虞度支之绌,经费之艰也。是故因循二十年,大都亻就(亻就:租用)郡城民居以为治,而另赁口馆于蚶江,置丁胥焉 。

  予于癸亥(嘉庆八年,1803年)冬代篆斯职,念口岸紧要,责任匪轻,且当洋匪滋蔓,防守尤难刻离,乃职愈殷而治未立,乌乎可爰?陈于院司,遵成规领银三千六百余两,购前垵民地,累石定基,庀材营建,经始于乙丑(嘉庆十年,1805年)春三月,是冬以台警停工,至丙寅(嘉庆十一年,1806年)夏六月续建,秋九月告成。

  背海面山,西南向缭以周垣,外为照墙树栅,东西吹亭各一,前后厅事共五进,左花厅一进,合神祠、科房、书室、旁舍、厨厩之属,统计七十有四楹,取材唯良,柱工务固。核实用银万三千二百两零,除领销外,余皆捐输。于是蚶防一官乃有治,以为奉职之所。

  方今圣天子加意海疆,简舟师,严保甲,将以肃清巨浸,奠安商渔。则奉斯职也,规体制之崇闳,思责成之艰巨,宜何如兢兢者。予以三载代庖,承建兹治,不遗余力,故略述颠末,俾后之君子,于职守三致意焉,是为《记》。

  嘉庆十一年(1806年)岁次丙寅秋九月吉旦,署理泉州府蚶江海防通判事、长垣郑鍷谨撰,候选教谕、同安许温其书。”

  【按:据清·道光《厦门志·卷13·列传6·文学》载:许温其,字玉如,泉州府同安县人(现属厦门市),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副项,候选教谕。擅长诗赋,兼通书法、篆刻,常年在福建、广东担任幕府。喜爱山水,经常与文友到名胜古迹联吟酬唱。许温其游学泉州,得到名士陈科捷(鸿胪寺卿)的赏识,招为婿。著有《召渔近草》、《如雨居稿》、《琴香书屋稿》等。妻陈龙寿,字藕君,能诗会画,常与许温其唱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科捷》)】

  衰落

  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殖民者在我国东南沿海猖狂走私鸦片,蚶江港和泉州港的其他支港都成为烟毒走私的据点。

  道光廿二年七月廿四日(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厦门列为“五口通商”之地,泉州港的地位下降,沦为厦门港的附属港。

  光绪(1875—1908年)初,台北成为台湾首府,蚶江港与鹿港相继中落,至光绪廿一年三月廿三日(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蚶江与鹿港、八里岔的对渡也宣告结束,蚶江海防关署随之关闭。

  重兴

  为适应改革开放需要,重兴蚶江港辉煌,泉州市、石狮市新建现代化新“石湖港区”,致力将石湖港打造 为海峡西岸一流港口。

  新建石湖港口

  1993年起,规划在蚶江镇港口大道距林銮渡”1公里处的1个小渔村,兴建万吨级多用途泊位的现代化新“石湖港区”,计划总投资16.7亿元,泊位长200米,港区近40万平方米,年吞吐能力40万吨。

  1996年4月,新石湖港口开工建设,由交通部三航局六公司承建。1997年9月完成全部水上工程,1998年开始石湖港区建设。随着建设进展,1999年至2002年货物吞吐量平均以93%的速度增长。

  2003年,石湖港区已成为泉州湾中心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泉州湾唯一具备万吨级以上多用途泊位的一类口岸,有3千吨级、万吨级、3万吨级泊位各1个,投资8000万元的5万吨级泊位也在建设中。当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万标箱。

  2012年起,石湖港内外兼修,冲刺亿吨大港目标。

  2012年后,泉州与台湾高雄港签订了合作协议,借其遍布全球的 300 多条外贸航线,打开泉州港口航运的全球版图。同时, 还与台南港口达成协议,深化台南与泉州双边企业的经贸合作,将台南的农渔及工业产品,通过泉州转销大陆其他省份。目前,石湖港已经与巴西、印度等7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并与大连、青岛、上海、广州等国内沿海港口之间有通达的货运航线。

  2017 年,新石湖港口完成并投入运营的有上述1号—4 号4个泊位,年吞吐量27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31万箱,成为国家一类口岸;还有2个泊位在建、2个泊位待建。全部建成后,具备集装箱运量能300万箱、散大货300万吨。

  石材物流园区

  泉州市拥有国内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 ,“石湖港区”最大宗的货物就是石材。2011年,泉州市年石材贸易额已超过 20 亿美元 ;泉州港“石湖港区”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标箱、散杂货作业量超过100万载重吨,成为全国石材贸易物流中心。

  2011年8月,“泉州港石湖石材物流园区”揭牌运行。该园区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海峡西岸示范性物流项目,占地面积301亩,总投资约1.95亿元,全部建成后荒料石年吞吐量将从120万吨增加到200万吨以上。

  2017年,“石湖港区”完成进口石材吞吐量破280万吨,其中5月份单月进口量达37万吨,创单月历史新高。从“石湖港区”进口荒料石基本来自印度,占印度出口福建地区70%左右,主要有印度红、英国棕、黑金砂、红棕等几十个品种。

  “石湖港区”毗邻于我国唯一的“中国建材之乡”“中国石材城”南安市,以及“中国石雕之乡”惠安县,被众多石材贸易商指定为卸货港。南安、惠安等就有上千家石材企业通过“石湖港区”进口并周转石材。随着“石湖港区”16号堆场的投入启用,以及港区靠泊、装卸、运输、仓储能力和设备的进一步提高,部分厦门石材经营企业也将业务转移至泉州,并加强与广东云浮、汕头和山东莱州等传统石材产业基地业务协作联系,集散辐射效应明显,促进了石湖港区最大进口荒料石集散地的地位进一步牢固。

  提质增效

  2017年12月,是石湖港码头全面提质增效的重要一个月:

  12月8日,“石湖 港区 ” 码头新购置2台“KALMAR(卡尔玛)DRT450型正面吊运起重机”(简称“正面吊”),额载45吨,可以堆垛达5层高重箱。该机采用VOLVO的TAD1350VE新型发动机和电控喷油泵和喷油嘴、中冷器、ECU(车载电脑)、涡轮增压器等节能环保技术,达到中国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发动机排放Ⅲ阶段标准。该设备的添置,使石湖港“正面吊”总计达到8台,大幅提高拆装箱的作业效率。

  12月11日,与南昌铁路局漳州车务段(辖泉州东站)在石狮签订泉州地区海铁联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次日,“泉州—赣州”集装箱海铁联运正式通车,22个集装箱货柜班列从泉州东站驶向江西省赣州市,实现泉州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零”的突破,确保港口货物“大进大出”

  12月13日,为建设泉州“绿色循环低碳港口”和提高码头竞争力,由国网石狮市供电公司投资993万元,在石湖港区3号和4号泊位分别建设1套容量为1.7兆伏安的高压岸电系统,正式建成投产。

  12月29日,载重39198吨级的“仁建石湖” 轮从石湖港首航天津,标志着航线成功升级——运输能力增强、货运效率提升、客户成本降低,大大促进东南与华北及周边区域之间运输与贸易的便利化,为整个航运市场带来更为优质、高效的多式联运物流服务。

  2020年度,石湖港区完成散杂货超252万吨。

  迈入大型港口行列

  【5号、6号泊位工程】

  2016年10月21日,“石湖港区”5 号、6号泊位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5号、6号泊位建设是2009年提出的,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7.6亿元,在原有泊位基础上进行扩建,于4号泊位向东侧延伸,填海49万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个10万吨级集装箱船只泊位,相应的纵深580米的后方堆场,及8台码头集装箱装卸桥、17台堆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吊及其他港作机械等配套设施。2个泊位总长度8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20万标箱。

  项目建成后,“石湖港区”岸线泊位长度将达到2200米,其中10万吨级泊位长度将达到1600米,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超过300万标箱/年,迈入大型港口的行列。

  2021年8月,1期工程竣工验收,2期工程计划2022年完成。

  【开发新业务】

  “石湖港区”不断加大新业务的开发力度。

  2020年9月成功引进出口孟加拉的“HDPE管”项目 。

  2021年3月顺利推出荒料石出口台湾的项目。

  2021年,石湖港已成功开发五菱、福田、金杯、金龙等多个汽车进出口拆装箱项目,汽车拆箱业务稳定在 500辆/月左右,为石狮货物出运提供了大量的空箱箱源。

  当年5月14日,3台金龙客车搭乘中远海运“亚海芬妮雅”轮从石湖港顺利出运,4天后抵达菲律宾马尼拉港,标志着石湖港再添外贸出口新货种。

  保税物流中心

  2019年12月,经国家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外汇管理局批准,在石湖港后物流园区设立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简称“B保”),这是泉州第1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从事保税仓储和国际物流配送业务,是1个小 型的“自由贸易区”。其建设和使用,将为本地鞋服纺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美术等多个千亿元产业集群提供新型国际商务服务支持,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供贴合的新型国际业务服务支撑。

  2020年7月30日,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进场动工建设,计划工期416天。

  “B保”项目位于石狮石湖港物流区,占地255.8亩,总投资约7.27亿元,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主要规划建设9栋仓库、堆场、综合楼。全部建成后,仓储面积将超过7.5万平方米,年货物周转量预计达到200万吨,可依托“区内保税”“入区退税”功能,实现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检验检测、转口贸易等等功能,搭配泉州港中心港区“石湖+锦尚”组合港“区港联动”,配套已搭建的“海、陆、空、铁、快件”立体化多式物流服务体系,与泉州国家级市场采购试点、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石狮乃至泉州产业工贸一体化和经济外向型高质量转型升级,围绕“千亿级别国际贸易集散中心”目标,打造现代化国际商贸之都。届时,“石湖港”将沿“海斯”航线开辟6条新航线,包括菲律宾、日本和越南。

  Ⅰ期“B保”先行建设1#—5#仓库(1#保税物流仓库、2#跨境电商物流仓库、3#文化产业库、4#保税冷库、5#保税物流仓库)、堆场及综合楼,仓储面积约5.2万平方米。

  2021年7月8日,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

深沪湾

  古深沪湾介于泉州港北港与南港之间,有祥芝、永宁、深沪、福全四个支港,是泉州港通往海外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东南沿海海防的军事要地。

  从泉州湾的后渚港经蚶江港、石湖港往海外航行,南下深沪湾,先经祥芝港,次永宁港。至永宁港,其地已临瞰大洋。再南的深沪港,是深沪湾的中心,是重要的渔、商之港。再南为福全港,明朝置千户所于此,是捍卫海疆的前哨军港。

祥芝港

  祥芝港位于深沪湾的北端,历来是晋江的主要渔港。今属石狮市。

  相传,南宋·道士赵永嘉曾在同安主簿朱熹手下做事,后来则去修炼道术。他学到驯虎守室的本领,住处有虎镇守,他则四处游览。当时晋江出海口的小山上生长一种芝草,凡乡人送给赵永嘉食物,则赠与一束芝草。有乡人用芝草饲牛,牛酣睡数日不醒。乡人担心牛死掉,又找赵永嘉予草药使牛醒。赵永嘉采草之山名芝山,出海口称祥芝澳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徙石湖巡检司于祥芝,屯兵驻守,以备倭寇。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铺六,有南北二门。

  (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沿革·明》、《泉州人名录·朱熹》、《泉州山川·芝山》)

永宁港

  永宁古称水澳,距离泉州东南37公里。永宁港位于祥芝港之南,其地北临大海,东望东洋,为古泉州港海外交通 贸易的一个重要支港。

  南宋·绍兴间(1131—1162年),僧介殊于永宁附近宝盖山巅建关锁塔。它位处泉州港口,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宋·吴自牧《梦溪录》说:“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因此,关锁塔是了望塔。《泉州府志》载:“泉城关锁水口之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关锁塔也是航标。《八闽志》记载:“在永宁里有石塔(关锁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史迹·关锁塔》)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间,近千个毗舍耶(今菲律宾群岛)人,从水澳(今永宁)等处登陆,恣行凶暴,残杀乡民。知州汪大猷遣兵围击,俘敌400余人,余者被击毙。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取“永保安宁”之意;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1208—1224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守卫,永宁与宝林、法石同为左翼水军三寨之一。

  元末,沿海地区遭受以日本武士、商人、浪人组成的“倭寇”骚扰,因置巡检司于永宁。

  明初,太祖朱元璋为肃清元朝反明的残余势力方国珍张士诚等在海上的反抗,采取一系列加强海防的措施。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时永宁已成人口密集、经济富庶的泉南重镇和著名海港。《永宁卫志》载,时“封家不下三万,官印七十二颗”。因泉州的晋江、惠安、同安一带倭寇活动极为猖獗,周德兴奏请在永宁建城,改永宁水寨为永宁卫。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泉州卫指挥佥事童鼎奉命督造永宁卫城,为东南海防重镇,把泉州卫内陆山区巡司推进到海岸线和近岸岛屿。

  据《晋江县志·卷十七·兵制志》载,永宁卫所下御福全、崇武、中左(今厦门)、金门、高浦(今同安)五个千户所,并设有祥芝、深沪、围头三个巡检司。以永宁为中心,北连祥芝、崇武、峰尾,南接深沪、围头、高浦、中左,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组成一百多里的海上长城防御体系。

  永宁卫所是福建兵员配备最多的卫所,原辖兵员六千九百三十五名,是福州卫所的五倍。后遭倭乱,“逃亡事故渐次裁减”。至明·万历间(1573--1620年),仅存二千一百七百七名,建有营房五百六十一间。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倭寇一度猖獗,在闽浙一带活动,其中一股在晋江永宁、安海劫掠。永宁卫城指挥使杜钦爵奋勇当先,率领军民严密防守,倭不得入而退。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倭寇400余人从长坑头登岸,劫掠龟湖。五月,倭寇复进犯永宁卫城,被击退。此后三四年中,倭寇虽在晋江、英林、双溪口、石菌一带四处劫掠,终不敢冒然犯境永宁。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二月,倭寇犯永宁卫城,永宁卫城指挥佥事王国瑞骄兵自恃,溺于酒色,疏予防范,失守城陷,倭寇大掠数日而去。三月,倭寇复来攻城。城再陷,生灵涂炭,尸横遍野,军民为其杀伤几尽。为避倭乱,永宁居民纷纷外迁。其中,迁入石狮街的有姓、姓、姓、姓、姓等。三月八日,港边人佘见海,任千夫长,率兵复城,不克阵亡。倭寇来犯之时,又有梅林人黄澄黄克缵之父)“集里中少年,划港以守。及见贼势猖獗,乃阴令长年三老舣舟以俟。及败,乡人被驱入海,赖以全活者五十余人”。倭寇陷城后,四处劫掠妇女。永宁人民奋起反抗,南澳总兵欧阳寨之妻“统婢出救,与其姑及夫弟俱陷贼”“持刀黥面,骂贼不已,贼怒,焚之火中”氏子妻氏,“年二十寡,倭乱,城将陷,督家丁拒之,躬为炊”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倭寇一百余人乘船突袭永宁,被家军截杀无遗。

  明·隆庆二年(1568年),永宁卫镇抚王世实随都督俞大猷往广东剿倭,在龙眼沙海战役中,身先士卒,壮烈牺牲,谥“忠勇”,立“昭忠祠”于永宁祀之,墓葬于永宁北门外北山。

  清·顺治四年(1647年) 四月,郑成功部将林顺于永宁一带招兵,清将韩代闻报,突袭永宁,乡民死难者达二千四百余人。尚有生逃于水关沟者,恰逢暴雨,水涨入沟,淹死者甚众,史称“陷城洗街”

  清·顺治十八年( 1661年),倭寇入侵永宁湾,当地居民奋起抗击,拆旧城西南部分城墙另建一寨,后经施琅重新修建,亦形成一座小石城,俗称新城,但其规模比旧城略小。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春,清政府采纳黄梧“平海五策”,颁布迁界令,俗称“辛丑播迁”,强迫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片板不得下海,违者处死,永宁卫城被拆去筑杆头寨。

  镇海石

  位于永宁镇朝阳山上。

  石呈扁圆形,高6米,基底每边宽3.3米,底部略呈椭圆状,贴叠在另一块大石上,形如金瓜摆在玉盘上。虽与底石接触面积小,却巍然耸立,风雨不动,背海仰坐,宛若宝珠悬望。

  石的背山面海,临海一面竖向雕刻“镇海石”三字大楷书,笔力遒劲,气度宏浑,相传为明·抗倭名将俞大猷镇守永宁时所写,后人即以此名石。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史迹·关锁塔》、《泉州邑卫城·永宁卫城》、《泉州沿革·明》、《海丝之路·海禁与迁界》、《泉州人名录·汪大猷真德秀黄克缵王世实俞大猷郑成功施琅》、《泉州倭患》)

深沪港

  深沪港位于深沪湾的中心,北与永宁港隔海相望,历来为商渔之乡。

  深沪港的崇真殿始建于宋代,从奉的真武帝君被视为海上保护神,其烟火远播海外。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港边巡检移置晋江市深沪,改称深沪巡检司, 与永宁崎角相向。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沿革·明》)

福全港

  福全港位于深沪湾之南,北连深沪,南接围头,为船只避风之所。

  福全历来为海防要冲,宋代泉州贸易兴盛时,港市十分繁荣。

  明朝置千户所于此,是捍卫海疆的前哨军港。(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沿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