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居分述(9—10划)

  9划:
  施琅故宅(衙口靖海侯府[晋江市衙口]。释仔山施琅故宅[鲤城区释仔山、通源巷]。沿革。规制。)、施琅“春、夏、秋、冬”四季园
  济阳别墅
后城蔡宅。鲤城区后城街西北侧[后城114号]。蔡德燥建。规制。济芳楼(方土楼。安溪县龙涓乡庄灶村)、济阳楼(晋江市紫帽镇园坂村)
  洪氏民居
(南安市蓬华镇大演村)洪氏土楼(南安市霞美镇杏埔村)洪应心故居(通判府,“孝节第。南安市石井镇古山村。)
  郭氏三世祖厝
(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乡下埭村克圃自然村。始建年代。“出砖入石”原始阶段。)
、郭良故居(泉港区山腰街道龙山社区前郭村)
  
祖闾苏古民居(规制。世系。胭脂井。鲤城区海滨街道涂门社区胭脂巷)祖孙堂(永春县东关镇南美回族村。回族夏氏祖宇。规制。)
  
厚德堡[祥光土楼。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清·道光肇建。规制(概述。外墙。堡内。)] 、柯氏祖厝(晋江市安海镇福兴社区新街)、“垂裕堂”土楼[福洋土楼。安溪县祥华乡福洋村(古感德里睹洋乡)。清·乾隆建。规制(主楼。附属建筑。)]姚金策(晋江市永和镇潜钱仓村)兔山园(晋江市安海镇)、映宝楼培田土楼。安溪县西坪镇平原村培田角落。清·雍正建。规制。源远土楼(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沿革。规制。、柳青新宅(青华庄杰线宅。晋江市青阳五店市文化传统街区的东南区)、春晖楼(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西区)、奎霞建筑群[奎霞建筑群,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沿革。规制(概述。清末建筑。民国建筑。建国初期建筑。)] 、种德堂(联春氏种德堂,深垵大厝。德化县大铭乡联春村睦联堂自然村角落。)

  10划:
  莆宗土楼
(安溪尚卿乡尤俊村)、泰山楼[ 王三言故居,梅记土楼。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楼主王三言。沿革。规制(主楼。护厝。)]候垵土楼(南安市罗东镇新明村)、顾氏祖闾(顾珀府第、侍郎第。泉州市区花巷北侧。肇建。规制。)、卿园黄氏古民居群(永春县石鼓镇卿园村。 陞茂堂。凤美堂。竹鸿堂。黄际良故居。)、振良堂(德化县三班镇奎斗村。沿革。规制。)

九划

施琅故宅

  衙口靖海侯府  

  靖海侯府(施琅宅)位于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施氏大宗祠西侧。(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泉州宗祠·衙口氏大宗祠》)

“靖海侯府(清):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2005年5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施琅宅、祠和墓(清):晋江市、惠安县”,2006年5月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施琅收复台湾后,受朝廷封赏,返乡大兴土木,重建祠堂,并建造家庙、侯府、都衙、东衙、西衙等8座相毗连的庞大官邸。里人在府衙门口买卖集散而成市,“衙口”一名由此而来,进而取代原地名南浔。

  靖海侯府成于康熙廿八年(1689年),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建筑面积达2175平方米。墙体大多采用“出砖入石”“一斗一卧”;硬歇山顶式屋顶,5开间3进,带东、西厢房,大小房间60余间,是穿斗式木结构的 典型“皇宫起”式闽南古大厝。前附石埕面积385平方米,后带花园。总占地面积2560平方米。

  1986年在氏大宗祠设施琅纪念馆,2003年施琅纪念馆搬迁到修葺如故的靖海侯府内。  

  释仔山施琅故宅

  施琅故宅亦称“上侯府”,位于释仔山——泉州市区蔡巷东侧通源巷27号,与泉州农校旧址毗邻。

  施琅故宅,2001 年 5 月列为第五批 泉州 市文物保护单位 。

  施琅故宅(清):鲤城区东街菜巷”, 2005年5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清·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升任水师提督后,原居住郡城通源菜巷宅第(下府衙)狭窄,不能满足宾客和造访者,遂在释仔山构建新宅(上府衙),保存至今。随后又在新宅南侧建延宾馆,并在东南布局,置假山、曲桥、亭阁、奇花异草等,为松石山馆,统称东园。

  清·光绪(1875—1908年)间增建书斋改为崇正书院。

  廿世纪30年代辟为泉州农校,“文革”后逐步拆毁、改建。

  规制

  施琅故宅原范围很大,包括上下侯府、祠堂、小宗、冬园“松石山房 ”(现已废,为原泉州农校旧址)等建筑,占地约17.4 亩。

  现存建筑为“上侯府”, 占地面积858平方米,系官邸与民居融为一体的砖、石、木构造建筑,装饰简朴大方。

  故宅外有后筑的1列围墙,大门开于东南侧。前面大埕面积370平方米。

  宅第坐北朝南,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出砖入石”式墙体。原建筑3进,现仅存2进、3开间;双护厝,两侧护厝都设有花厅,护厝两边各设1门。

施琅“春、夏、秋、冬”四季园

  清·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升任水师提督后,原居住郡城通源菜巷宅第(下府衙)狭窄,不能满足宾客和造访者,遂在释仔山构建新宅(上府衙)。施琅迁建新居后,还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的诗文意境,在泉州城内精心营造了“春”、“夏”、“秋”、“冬”四大私家园林,构造精美,为园林典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春园

  位于新门街中段南侧,原青年乐园游泳池及其周边,今部分辟为“芳草园”   

  此处一带五代时为留从效洗马处,称洗马池。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洗马池》“洗马池:在城西。《闽书》:五代·节度使留从效洗马处。宋·忠宣筑亭其上。”宋、元时属泉州城郊,明代是跑马校射场所,明末荒废。  

  春园是四园中修建最迟的。施琅在夏、秋、冬三季皆有园林之后,唯春季独缺,有意加造一近似淡装的园林,备供春游。考虑泉州城南商贸繁荣,不宜建园;而新门街中段南侧有一片地,原为“破腹沟”北岸沙滩,时虽已荒芜,然芳草如茵,树木青葱,施琅之子施世騋建议在此修建春园。经施琅实地踏堪后认可。  

  修建时,依原地形以草坪为主体,略加平整,成一绿野;将原来沙滩沉积处垒成小丘,丘上修亭。园内共修亭两座,一在草地东南侧,供逛园时休息;一在东北侧,用于接待重要宾客。  

  乾、嘉年间,一些读书人曾借作院舍,组织“崇正书院”

  春园坍塌泯灭最先,清末民初尚存有部分遗址。。

  夏园  

  位于现晋光小学,与承天寺相邻,古称“苑斋”

    时“冬园”完工,但该园缺水源,施琅正愁无处赏夏。众人建议,“君子爱莲”,可在此以旧园池塘为主,其它建筑作衬,再修建一座园林,弥补“冬园”之不足。施琅收复东南海疆,获封侯爵,权倾闽南,虽奉旨调京,仍准备开辟“夏园”,备日后荣归享用,遂认可之。    

  夏园属于仕绅园林。修建时,亭、台、堂、榭、林、圃、山、池均备,布置匀称,专供夏天游赏,有“夏赏绿荷池”之称。    

  进入花园,原本正面是大花厅,三壁修饰堂皇,南面敞开以迎薰风,面积宽大,能同时接待300多人。厅前有一长廊,中央向池塘突出七、八尺,兼当水榭,宜于纳凉。    

  花厅东侧建有住楼,上作宾馆之用,下住司员,楼后有厨房役舍。    

  园内假山上,建四柱六角亭一座,结构别致,匾题“万家春树”。原本假山上还植有荔枝数株,盛暑时节,红果挂树,坐亭品果,欣赏半池绿荷,别有情致。亭柱有一对联:“于此间得小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系清末改园为“清源书院”时所题写。    

  辛亥革命后,清源书院停办,园内建筑还十分完整,曾开办工艺传习所传授织布、扎藤等技艺。民国时期,改建为新式影剧院,园中古榕、胶棕砍伐一空。如今,晋光小学内的夏园只留有一处四周环水的假山和假山上的一座亭子,其余建筑已不复存在。    

  秋园  

  史称“东园”,位于温陵北路旧农校内,是四园中最早修建的。

  施琅归清后,先后被授为同安副将、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当时,施琅在泉州城内的住宅,位于通源境菜巷(今东街菜巷),其幕僚及远近宾客造访者如云,门庭若市。但施琅住所狭窄,便在释仔山东麓(今旧农校校门左右)修建新居。

  施琅性喜赏菊,加之当地菊苗采集方便,品种繁多,就令人在新居旁布石设池,规划花园一座。同时,派人从各地收集丛菊,遍植园内,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之意,命名“东园”。“东园”四墙种植竹、月桂、紫桂等,以挡寒风。园之东面,设漏窗数户,可从园外饱览园内景致。

  施琅提督福建水师之后,曾留京13年,故东园几经改建,都由其侄施滔完成。

  清·诸葛晃《东园引》(《丰州集稿·诰辩》)

  “园之中有堂焉,宏丽而轩敞,雅慕山阴之集,额曰‘勤贤毕至’,日与名流清言觞咏,觉群籁参差,冥心真寄之句,其可续乎?

  有室焉,静密而幽邃,缥湘万帙,牙签璀璨,署曰‘论经’。君家长卿 石渠之学渊源,其可溯乎?

  有曲沼焉,芙蕖文鸯与高柳鸣禽相映,吾知春草池塘应人晓窗之梦也。渡石桥,蹑小山,仄径逶迤,居然岩岫。吾意苍藓危石登(“石登”合一字),恐碍生香之履也。”

  在20世纪50年代未建农校时,尚有东园的假山、池塘。

  冬园

  “冬园”,史称“松石山馆”,与施琅的秋园相邻,连成一片,位于施琅住所——延宾馆之东。其地亦在温陵北路旧泉州农校内。

  施琅于康熙廿年(1681年)返闽之后,主持的大型土木工程,如重修厦门普照寺(现南普陀)、泉州顺济桥、浮桥等,都在“平台”之后,冬园的修建当亦在这段时间。

  冬园未建之前,东南面为荒废山岗,地势高旷。乃择巨石垒叠成假山,东西约7丈,南北约15丈。在假山前凿池架桥,并于西南高处种植一株高大的针叶松。此松两三人合抱,极苍古,类“迎客松”

  池的北侧、“松石山房”檐前原来竖有一大石笋,长二丈二尺,为泉州诸石笋之冠,上刻“插斗”二字,与巨松南北对峙。据说当时施琅致此石颇费一番力气。

  因石之长与松之巨,为冬园点题,故于石笋北面修建一座三开间的别馆,以作品尝山景之用,匾额上书“松石山馆”

  后进东畔有一六角亭,边有古梅数株,亦为冬园之一景。

  施琅殁后,冬园易手他姓;后又卖作斋堂,因堂主犯案没官。

  清·光绪十年(1884年),郡绅请于此园增建书斋,改称“崇正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崇正书院》)

  民初,曾划部分空地用作农事试验场。之后,园内六角亭移至中山公园,巨松因儿童玩烧松香而被火焚,后倒于台风。

  1935年,晋江私立民生初级农业职业学校从府文庙迁至崇正书院旧址,简称民生农校。该园辟为校舍,假山、池塘逐渐消失,“东园”旧物荡然无存。

  2006年,其地辟为释雅山公园。

济阳别墅

  济阳别墅, 又称后城宅,位于鲤城区后城街西北侧(后城114号),距百源路几米远。至今仍有后人居住,保存完好,为泉州市区内不可多得的中式别墅。围墙前立有1块“后城”文化古街保护碑,墙上钉有“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牌子。

  蔡德燥

  济阳别墅为菲律宾侨商蔡德燥于清·光绪卅年甲辰(1904年)所建。

  蔡德燥(1866一1944年),字克宽,小名燥官,晋江梧林村人,同治五年(1866年)生 。据《梧林氏实宇派下家谱》,蔡祖佃有5子:长德兮、次德润、三德额、四德抵、五德燥蔡德燥有7子:咸廷联禧)、庆修联成)、联海联璧联泰联西联良

  蔡德燥家贫,13岁随族人远渡南洋菲律宾,先打工,后为肩挑小贩。经20多年拼搏,先在宾马尼拉市密申地街开设“隆泉布庄”、“隆泉公记”商号,经营布匹、什货;后生意越做越大,从事菲律宾、英国、香港、上海等地跨境贸易,颇负盛名,渐成显赫一时的华侨富商,人称“蔡燥哥”(CAI SO CO。按:“CO”是当地对大富豪的尊称),还被华商荐任马尼拉市华侨商会会长。

  蔡德燥事业有成后,决定归乡迁居泉州。清·光绪卅年(1904年),蔡德燥在泉州后城购地并雇工建厝,其先人来自山东济阳,落脚晋江衍传,门望称“济阳衍派”,故名宅“济阳别墅”。自此蔡德燥往来中、菲 两地。1910年被宗亲 公推 为菲律宾柯蔡宗亲会第三届总理。

  蔡德燥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曾资助不少泉州人赴菲谋生,并允许失业的人在自己店中栖身或打工。蔡德燥 还曾捐资为家乡梧林修筑两条石板路,对上门求助的附近贫民也几乎有求必应。

  1905年9月,为打破西方列强对中国铁路建设的垄断,“商办福建全省铁路总公司”在福州成立,由清庭 贬黜退居在家的内阁学士陈宝琛任总经理,于1906年对外宣布将修筑“漳州—厦门”、“泉州—东石”、“福州—马尾”3条海岸线铁路,并制定《福建铁路招股简章》向社会招商集股筹金。蔡德燥闻讯,把济阳别墅的油漆钱、谢土钱以及手头余钱共约2万块银元,全部购买了铁路股份。【1910年,福建省内第一条铁路——全长28公里的漳厦铁路江嵩段(或称“江嵩铁路”)正式通车。但由于铁路建造时工程粗陋,枕木朽坏,火车慢于汽车,民间称为“盲肠铁路”,几没营运价值,到1930年即被拆毁。】

  1911年辛亥革命后,12月孙文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改元民国。蔡德燥踊跃认购了以孙文名字签署的公债数万元。

  1919年,“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蔡德燥颁发“急公好义”牌匾,褒奖其善行义举。

  1917—1921年之间,广州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 兼财政总长伍廷芳曾到菲律宾,号召华侨共同振兴民族工商业,保护国家权益。蔡德燥与他结识,两人关系甚厚。蔡德燥接受伍廷芳建议,致力经营国货,当时的政府曾委任他为菲律宾“中国国货总代理商”。但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全球金融萧条的影响,蔡德燥的公司于1921年宣告破产。到廿世纪30年代,蔡德燥虽两次重返菲岛,可惜无力再铸辉煌。

  抗日战争时期,菲岛沦陷,蔡德燥在侨界中游走宣传,动员华侨支持抗日,并鼓励儿子蔡联璧在菲律宾参加“南洋华侨技工服务团”回国抗日。

  廿世纪40年代,蔡德燥辗转返乡,1944年卒。

  规制

  济阳别墅坐北朝南,占地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布局齐全,匠艺精致,用料考究。主体建筑为硬山式翘脊屋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二进二落,斗拱梁架布置有序,东有东厅,西有护厝;柱、梁、枋、檀、椽等木质构件皆用榫卯铰接 。原计划建第3进,后改建为花园。

  由于民间约定俗成 府文庙附近的建筑物不可高过府文庙主殿,导致济阳别墅“矮屋顶”——屋顶斜度不够。同时,整栋济阳别墅 均“不刷漆”,那是蔡德燥把准备用于油漆工序和“谢土”的钱均购买铁路股份了。

  临后城街的别墅外面筑 有红砖封壁围墙,高3米,两边设门。墙东侧设正大门,西侧设小门供平时出入。围墙大门额雕嵌“济阳别墅”4字。

  第一进塌寿式大门门楣上悬挂一乌底金字横匾,上书徐世昌颁发的“急公好义”4字;旧匾毁于 “文革”,今匾为后人仿制的。大门斗石堵有“光绪甲辰仲秋”(1904年)字样石刻;门廊壁堵与对看堵上还有青草石浮雕梅、兰、竹、菊“四君子”。第一进两旁为下厅房。

  第一进和第二进之间为天井,是白石大埕。埕南与埕东墙边设置石板花架,有照壁1堵,中间石刻“福寿”2字,据传是从北京颐和园拓来的。“福寿”2字旁还有两只石雕大象,整体造型圆润,全身纹路较少,长鼻自然下垂。天井石埕东西两旁有“榉头”(回廊)相连,即下厅房。两边厢房木窗均有人物故事的浮雕和透雕,刀法圆熟,形象逼真。 因埕之西北处遍植石榴花树,故西护厝的入门横额雕有“多榴别墅”

  第二进主要建筑有前厅、正厅和后厅,厅堂两旁为左、右大房和后房;主厝侧设单列纵向护龙;东侧大房与东厅相邻,房后连接“吃厅”“灶脚”(厨房)。伍廷芳蔡德燥的1副对联挂在大厅两侧:“梅兰虚竹生静气,和风朗日喻天怀。”大厅正面四扇棂门格窗雕满花饰,每扇堵心都用楠木木条嵌入一句北宋的四季诗,自右而左,为“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两旁厢房格间的窗棂上木雕有帝让位”、“姜公钓鱼”等传说故事。

  出后厅(屋后)是花园。花园中间有个莲花座装饰的水井和两张石桌,造型别致。

济芳楼

  济芳楼,又名“方土楼”,位于安溪县龙涓乡西南部庄灶村世都,距离龙涓乡政府约15公里,至今保留较为完好。

  沿革

  济芳楼由陈成高及其子孙建造,雇人精雕细镂,历时3代40年方建成。

  安溪文史学者陈拱有文曰:“安溪县龙涓乡庄灶村世都之‘济芳楼’,系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官居正六品、直隶州司马、敕封‘儒林郎’之陈成高建造,至咸丰三年(1853年)竣工,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查清制,并无“州司马”一职,它只是一种历史习惯性称谓。按清制,所谓的“州司马”加上文职从六品阶“儒林郎”合称,实际上应是官居从六品的武职品阶“武略佐骑尉”,理论上,这一品阶只授予武举出身的人员,其在清军绿营中的实际职务,为武职外官中的卫千总。

  清代以来各种地方志中并无陈成高的记录,则其非正规武举出身明矣。《清史稿》曰:“道光以后,捐封例开。”陈成高应为捐个从六品功名,得封“州司马”衔,并无担任实际职务。

  规制

  济芳楼,土、石、木结构,是单圈双层通廊式方形土楼,仿皇宫式建筑。规模较大,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280平方米。土楼两侧建有护厝。

  土楼门前有1块700多平方米的长方形埕院,地面用蚵壳灰土砌就。外围埕墙;埕墙上开1扇路亭式外门,石质额匾上书“天光云影”;左右对联:“济泽长流环户外,芳声远绍见楼前。”

  大门嵌“济芳楼”额匾,题款“咸丰三年癸丑(1853年),落款模糊不清。

  除大门外,土楼左、右两侧还各开1扇小侧门,以通护厝。小侧门外左右两边,东、西护厝的最外间墙上,各嵌有1扇珍贵的石雕竹窗棂。

  在左侧(东侧)护厝小门上,题“祥云绕”3字。小门左右,镶嵌着镂空石雕祥云蟠龙窗棂。东侧护厝石竹窗两边有对联“勤行当不息,树德当知滋”,横批“来朝爽”

  右侧(西侧)护厝小门上的字无法辨认,左右同样镶嵌着镂空石雕祥云蟠龙窗棂。西侧护厝石竹窗两边对联,上联无法辨认,下联为“□□桂自芳”,横批“霄余晖”。最珍贵的,是在“霄余晖”之下,有祥云蟠龙图案组成的花体字“信忠”、“孝悌”,旁边还有由同样图案组成的花体字“福”、“寿”

  土楼外墙,用大小几乎一致的正方形辉绿岩石块斜垛,砌成高约5米的石墙,其上再夯筑土墙。为防匪患袭扰,楼墙上设置许多枪眼,并在各楼门的楼层上设放水槽,以防门板被火烧毁。

  楼宇2进2层两护厝,共74间房(其中主楼53间),土楼及两边护厝的每1间房朝向、开窗皆恰到好处,宽敞明亮。有3个公共楼梯和1个隐藏在边角屋内、女眷专用的“女人楼梯”

  楼内门厅的左右廊柱上,有联:“处世无奇,能忍其乃有济;传家以训,积善便可流芳。”楼内一层各处石柱,还有多副对联。

  文革前,在与大门正对的二楼厅堂里,曾供有1块神主牌,上书陈成高,直隶州司马”几个字。

  楼内装修古朴典雅,雕梁画栋,设计精致优雅,在廊枋檐角间,在柱础、窗棂、垂柱、雀替、斗拱上,有上百幅技艺精湛、形象逼真的石雕,有上千幅玲珑剔透、纯金大漆的木雕,各种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栩栩如生,集石雕、木雕、彩画艺术于一堂。

  楼中天井150平方米,地板用200块长2米、宽40厘米条石铺就。

  土楼后,有一处依山势而建的半圆形的后花园,小巧玲珑,有园墙;同两侧护厝成犄角之势,浑然一体。

  土楼沿溪边一侧,为防止夏季山洪暴发,修了一道石砌的泄洪沟。

济阳楼

  济阳楼,位于紫帽山脉龙首岭之南侧(斜坡)的晋江市紫帽镇园坂村,曾为现代著名诗人蔡其矫先生(蔡钟泗子)居所。2007年6月列为晋江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济阳楼为1932年印尼华侨蔡钟泗蔡钟长兄弟所建。氏兄弟于1915年飘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后在印尼泗水创办“泗长公司”1932年回乡建楼,耗资银元3万,1年后竣工。  

  楼房为中西合璧建筑、单出龟两层钢筋水泥结构,坐东北朝西南,三开间二落三层,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占地面积961平方米。  

  济阳楼的建筑风格,外观洋式,内部结构又属中式建筑的传统布置。中轴线依为围墙、石埕、进门、前厅、天井、后厅。天井两边布局左右对称。楼顶层建有两座梯间角楼,右侧带传统护厝。埕西北角建筑占地仅二三十平方米的2层石构枪楼1座,东南角有水井1口。  

  楼面镏金篆刻“济阳传芳”。洋楼一层大厅门楣横批“荔谱流芳”,大门联:“族本中郎派,家承学士风。”

洪氏民居

  位于南安市蓬华镇大演村。2009年11月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嘉庆(1796~1820)至道光(1821~1850)年间,由海外谋生的氏族人先后回乡建造。  

  建筑多为二进或三进,五开间,带单边或双边护厝布局,悬山或硬山式屋顶,抬梁或穿斗式木构梁,燕尾形屋脊。宅第中以“瑞义堂”、“鳌腾堂”、“福林堂”最具特色,建筑规模大,内外装饰富丽堂皇。

洪氏土楼

  洪氏土楼,位于南安市霞美镇杏埔村。

  清·雍正(1723—1735年)间洪孝悌所建。初建时,作为囤放糖和桂圆干的仓库。

  民国时,国民党部队曾使用土楼作为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粮库,在土楼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标有“储粮安全线”字迹。廿世纪80年代初又作鞋厂,1986年起荒废。

  土楼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外墙厚度达1.5米,部分墙体已坍塌。

洪应心故居

  洪应心故居,亦称“通判府”、“孝节第”,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古山村,留存完好。

  洪应心(1714—1784年),名,字星元,号华圃,清·南安市石井镇古山村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历河南武阳知县、陈州府通判、知陈州府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应心》)
故居建于洪应心乾隆年间任陈州府通判时,俗称“通判府”。二进五开间,“皇宫起”民居建筑。厝前并排3门,除大门外,左右下房与角之间各有1个小门,显得与众不同。

  后通判家又出了个孝节贞妇,《南安县志·烈女传》有载,至今氏祠堂尚存“心贞箭筠”的孝节匾,“通判府”也被称“孝节第”

郭氏三世祖厝

  氏三世祖厝,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乡下埭村克圃自然村东南位置,南距沿海大通道直线距离约500米。2013年在泉州沿海水下文化遗存普查陆地调查时发现。

  始建时代

  氏三世祖厝始建于明·永乐中、后期(1415年前后)。

  《郭氏族谱序》记载,明·洪武九年(1376年),郭德广的次孙郭仲远 (1348—1422年)携妻儿由法石迁徙惠安,“择于惠邑海滨百崎山下筑室居焉”郭仲远氏家族开发百崎的1世祖。至3世,从白奇村迁至克圃自然村衍传,现存克圃氏祖厝就是3世祖建造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德广郭仲远》)

  按照氏1世祖开发百崎时年龄为38岁推算,到第3世在克圃建古厝时隔约40年,应在永乐中、后期(1415年前后)。古厝南侧50米处有永乐中期(1414年左右)建的“番仔城”(抗倭城墙)旧址,其所用石料的质地、颜色、工艺,都与古厝残存墙壁中的石条十分接近,可证是同一时代物。

  “出砖入石”原始阶段

  氏三世祖厝建筑时间在明·永乐(1403—1424年)间。

  古厝坐东朝西,多年前木构架早已腐烂坍塌殆尽,目前仅残存四壁,其中前、左、右三面为石墙。房屋旧址被绿色植被覆盖。

  该古厝后面的墙壁现残高约2.4米,残长约16米,墙体使用了“出砖入石”建筑方式,以长方形石材或方形 石块为主,质地为土黄色花岗岩,横向平铺,两块石条(块)之间的缝隙用上下叠压的红色方形较薄的板瓦片、小碎石片填充,纵向错缝叠压;但墙体中不见砖, 更具原始性,应是“出砖入石”工艺的原始阶段。

  此前,“出砖入石”建筑方式,在惠安县螺阳镇东风村沈厝氏家庙的正面打偏大门墙体发现,该家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8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间;在惠安县城北门头(今中山北路)刘望海故居 的 山墙亦有发现,该故居始建于万历廿八年(1601年)。而氏三世祖厝的发现,将“出砖入石”的历史比氏家庙上推141年以上,比刘望海故居上推177年以上,是闽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使用“出砖入石”建筑方式的 古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沈厝氏家庙》、《泉州民居·刘望海故居》 )

郭良故居

  郭良故居,位于泉港区山腰街道龙山社区前郭村,始建于明代。2001年12月列为泉港区文物保护单位。

  郭良,字复吾,号北洲,明·惠安县上郭人(今泉港区山腰街道龙山社区前郭村)。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官终刑部云南佥事。(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郭良》)

  郭良故居坐东朝西,主要建筑有府第、学馆、大厅、家庙、马房等。

  现保留较完整的是“会客厅”,横宽15.5米,进深11.5米,占地面积178.25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为抬梁式木结构,硬山式屋顶。

  “会客厅”内分布六对朱红而亮丽的木柱,墙壁以方格木窗棂镂空。屋顶脊梁拱墩相接,层层相叠,形成塔式;梁栋花卉鱼鸟和回纹样雕饰。

  厅正中悬挂着江西巡抚朱运昌题联,红框绿底金字:“报国际明时,万里声华看炳炜;承家绵德后,一经步武接飞腾。”

  厅上方至今尚悬挂着历代册封的“乡贤”、“名宦”、“孝子”、“贡元”等金匾。

祖闾苏古民居

  祖闾苏古民居,位于鲤城区海滨街道涂门社区涂门街西段胭脂(支)巷,北宋·苏颂后裔于元至大四年(1131)以后在泉形成的聚居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颂》)

  “祖闾苏民居”,1998年3月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祖闾苏民居(清):鲤城区海滨街道涂门社区”,2009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规制

  燕脂巷元代称“燕支里”,明代称“燕支巷”,清以后统称“胭脂巷”。小巷不长,南接南岳后街、义全后街,直通天后宫前的城门,北通涂门街,是宋元时期泉州贯穿南北与东西的两条商业街道的交接地带。

  祖闾苏古民居群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万历(1573—1620年)、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至近代屡有重修。

  现存民居群朝东南,面宽60米,进深52米,前有照墙,后有花园、琴台及晚翠亭,总面积3600平方米;有联翩大厝四座,均为三开间,单护厝,偏大门;中偏东是绥成堂,其余三座为民居。

  绥成堂是燕支氏宗祠,元代也是民居,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始建,万历八年(1580年)改为祠宇。此宗祠供奉有“宋赠司空赵郡公太子太保兼中书右朴射谥正简子容 苏颂神位” ,宗祠联牌有“始终一节,出入五朝”、“存小心与宋千古,知大义惟公一人”,为朱熹苏颂的对联。这里是目前泉州惟一祭祀苏颂的祠宇。

  世系

  燕支始祖苏唐舍苏颂第十世孙,自元·至大四年(1311年)由同安迁居泉南燕支里后,累世与阿拉伯人通婚,自元代至明清以后,都较长期地保留通婚习俗。始祖苏唐舍麻氏,二世布伯蒲氏,三世如东蒲氏肖伯蒲氏,四世逊轩马氏,像这样连续四代均与阿拉伯女子通婚的现象在泉州是少有的。明清以后,七世朝端郭氏载荣金氏,八世养正丁氏,九世存淑李氏(回族),十一世肇◇郭氏肇紫麻氏,至清末十九世鸿仪原配金氏。  

  由于累世通婚的结果,在燕支氏后裔中就有两种非常显著的遗传特征:

  一是泉州俗语中的家鼻子与家胡子,这家鼻子指的就是燕支后裔鼻子的特征:鼻梁低而鼻尖高。他们的脸型也有酷似今日中东阿拉伯人的样子,如今保存于祖闾苏民居的十七世苏晴岚的遗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是氏后裔由于远亲结合的优化,多为长寿家族。燕支氏长房十九世苏鸿仪以前18位先祖平均年龄69.22岁,二房苏乔狮15位先祖平均70.93岁,二房十八世苏大山及其17位先祖平均73.88岁,最高年寿95岁。族谱中存有耆寿材料,凡80岁以上者均列入,共有30几位长寿者。     由于通婚的结果,在宗教信仰方面自然也受到影响。

  十二世苏缵辙在修订族谱时注明,苏唐舍“自银同迁居燕支里,学西域净教,爰名阿合抹。康熙丁未年,余于涂门真教寺询南京教师姓者,云,是名即世所称长老也。”  在苏布伯条目中注明:“辛亥冬,余偶阅黄东崖先生《宦梦录》中,有载乙丑殿试诗题五月渡沪,进士郑◇诗中有用‘布伯'二字,时人不识,后东崖问之曰:“‘布伯者,犹华言主也。西南夷相尊称之辞。'然则布伯公其净教中之主欤。”

  按伊斯兰教规,阿拉伯人只能与同一教派中人通婚,苏唐舍一定要先入教才能结婚。泉州汉人在元代期间信奉伊斯兰教者甚众,外族也可入,而苏家两代人位居长老,最为典型。   

  燕支苏氏宗祠的祭祀仪式也是一种混合型的,有着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在汉人的习俗中,牛肉之类的食物是不能用来供奉祖先的,但燕支苏氏宗祠的祭品,无论春祭、秋祭或坟祭,每席以十二味为准,昔用六牛六鲜,即牛肉、牛蹄、牛肋、牛腰、牛脯、牛头狮、鸡肉、鸭肉、猪肉、羊肉、海鱼、海◇,甚至连祭土地公也有牛肉。按理说,祭祖用牛肉还好说,土地爷是地方神明,也用牛肉供祭,这种汉回结合的祭品是泉州地区一种罕见的民俗文化现象。   

  燕支苏氏宗祠绥成堂的建筑外观类似泉州其他阿拉伯人后裔的祠堂,大门只油漆黑色,没有彩绘汉人祠堂传统的门神,整座建筑肃穆典雅。苏氏宗祠的建筑保留了明代建筑简朴的特点,也有别于其他汉族姓氏宗祠的宗教色彩。民居建筑的油漆也以阿拉伯人所崇尚的蓝、绿为主色。     墓葬形式的演化:

  燕支始祖妣麻氏先苏唐舍去世,其墓在泉州东门外仁风境后,地名苏厝围,为伊斯兰石刻,其墓碑为阿拉伯文石刻,新中国成立之前被盗,现存于厦门大学人类历史博物馆。族谱中,康熙年间苏缵辙绘制了9幅坟茔图,惟独唐舍公茔的形状为石棺形的。燕支苏氏后裔在20世纪40年代祭扫祖茔时,三座石墓尚存。燕支苏后世的坟茔也大多演化为月眉形的墓牌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苏唐舍的坟茔在清代嘉庆年间就受到保护,“嘉庆十六年五月勒石公禁,本山不得放纵牛羊坟首行走及打禾谷,演戏一台立禁。”  

  燕支苏氏一至四世坟茔均在东郊祖山荣厝围,五六世的坟茔却在云麓山。云麓山当时是氏私山,据族谱记载,原来五世苏超外家蒲荣无嗣,云麓山一半归公,一半归母姨氏,后公将母姨山地一半归买管掌,是云麓坟山盖始基于公矣。这是后来云麓山出现“苏厝山”的原委,也说明燕支苏氏后裔与阿拉伯人的亲密联系。  

  胭脂井    

  传说:元代初年,燕支苏氏始祖苏唐舍及其后裔在这里聚居,并逐渐形成群落。到了明·嘉靖年间,始建苏氏宗祠,宗祠内有三口古井,有传说水井的水是粉红色的,也有传说水井好深,水还是白色的,但从井口朝下看,整口井都是红色的,于是人们就把这些水井叫做“胭脂井”,“胭脂巷”也因此得名。这三口井的具体位置,除了宗祠门前的一口已荒废多年的古井外,其他两井的方位一直无法弄清。    

  2003年,在整修祖闾苏民居时,一口六角形“胭脂井”在大厅长案桌位置被发现。经测量,井深6.2米,井内水深4.35米,水面距地面1.85米,水井井口宽为0.7米,呈六角形状。古代井口的形状多样,有圆井、方井、六角井、八角井,像祖闾苏这样的六角井存留至今已很少见。    

  原来根据有厝必有井推断,最迟元朝氏祖先在此开支时,就有此井。后在胭脂井旁又发现两条用粉红与灰色两种宋砖垒砌而成的排水沟,其中一条为南北走向,另一条为东西走向;且在沟边还发现一块宋代的碎碗胚, 证明该井的年代比先前推断的元代要早些,初步推断为宋代。    

  史载,每年四月初二、初三,泉州的一些秀才、举人都会到祖闾苏会诗,常以井为题,吟诗作对。如曾振仲“时过未改胭脂色,空谷年年自在香”吴元甫“胭脂入井梦初醒,铜标表里来时路”陈韫斋“好是胭脂旧门巷,青阳乐事未阑珊”等,都是描述胭脂井的。民国初年诗人黄悟曾在诗集《弢社初稿》中的诗句“户外木兰红未了,中阑流影尚胭脂”,讲的也是祖闾苏的胭脂井

祖孙堂

  祖孙堂,位于永春县东关镇南美回族村(1961年末为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南村大队;1998年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改制建镇,属东关镇),是回族氏祖宇。

  回族氏祖宇

  南美回族姓的始祖是不鲁罕丁Burhan eddin,或译作白尔汗丁白儿罕丁1229—1370年)。

  不鲁罕丁,波斯开才龙城(Kazeruh,或译作喳啫例绵,今伊朗卡泽伦)人、伊斯兰教经师。皇庆(1312—1313年)间年逾八十的不鲁罕丁伊利汗王朝贡使来华,抵泉州后即留住泉州郡城排铺街,住持泉州清净寺60年,回民尊称夏不鲁罕丁“夏”即“谢赫”或“长老”之意),或摄思廉·阿拉伯语Shaikh al-Islām,今译“谢赫·伊斯兰”,意为“伊斯兰长老”·洪武三年(1370年)卒,享年142岁

  夏不鲁罕丁继其业,因明初禁胡服、胡语,取其父名首音为姓,称夏敕。后裔即以为姓,并不间断地住持这座清净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宗教伊斯兰教、清净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崇祯《闽书抄》曰:夏不鲁罕丁者,西洋喳啫咧绵人,皇庆间随贡使来泉,住排铺街。修回回教,泉人延之住持礼拜寺。”“皇朝洪武三年庚戌乃终……盖寿百四十二岁云。”“夏勅大师,不鲁罕丁子也,习回教,继其业,亦寿百一十岁。

  明代,回族姓一支迁徙到仙游等地。明末,传至夏聪五之子夏真慈,又辗转迁入永春南美,已繁衍20多代。回民占全村总人口的72.5%,居塔尾、南村角落。

  规制

  回族氏祖宇“祖孙堂”承袭回族风格,始建于明嘉靖、隆庆期间(1522—1572年),代有翻新,但总体结构没有改变。

  “祖孙堂”依山而建,三进三厅,有上、中、下3埕。上埕地面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可看出中间有个(回)字。下埕也有这个纹路,但已被草丛掩盖。上厅12根木柱“回”字形结构,似3“回”字相套。回头往中厅望去,又是一个“回”字。

厚德堡

  厚德堡,俗称“祥光土楼”,位于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是德化县仅存的几座古楼堡中最精美的一座,也是德化目前所知的古堡中规模最大、房间数最多的。

  “厚德堡(清):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2018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肇建

  据《祥光氏族谱》记载,厚德堡系本村氏先祖江开安鼎建。取名“厚德”,寓意“宽厚”、“仁德”

  江开安,名尚忠,号恕斋,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生,咸丰八年(1858年)卒。

  江开安继承祖业,富甲一方。考上秀才后,又花钱捐了“贡生”、“承德郎”和候补知县等虚衔以炫耀桑梓;因生逢清朝走向衰落时期,官场腐败,社会动荡,不仕。

  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年),江开安为保护身家财产,耗巨资修造“厚德堡”为居所,兼具军事防御功能;道光廿七年(1847年)竣工,历时10年。

  “厚德堡”不仅造型设计壮观,且防御性好、抗震性强,防潮隔音,冬暖夏凉,虽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战火洗礼,至今仍巍然屹立。晚清和民国时期,古堡是祥光村民的“避难所”,一遇匪患,全村人便都搬到堡内躲藏。

  1976年,重建3进楼房。

  2016年,厚德堡氏后裔自发成立修缮理事会,发动全族捐资,启动修缮工程;2018年竣工。

  规制

  概述

  “厚德堡”依山而建,处村外海拔700多米的坡地上,面朝平畴,环抱田地中央,前低后高,呈“虎下山”状,兼具田中型土堡、坡地型土堡特征。

  整体呈长方形布局,东西长47.65米,南北长50.24米,沿堡门中轴线,由石埕、堡墙、下厅、天井、4进楼房、厢房、走廊、排水通道等组成。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

  外墙

  堡前有旗杆石。

  古堡四周外墙高约5米,采用古老的夯土板筑技术,就地选取生土、砂石、竹片,在高达3米的石墙上夯筑起高达2米的土墙,壁垒森严。正面朱红色。

  靠堡墙内侧设贯通式隐通廊(又称“跑马弄”、“跑马道”),周长约300米,宽约3米。土堡四角都建有塔亭(角楼),是战斗时瞭望敌情和移动射击御敌的通道;尤其是正面左、右侧角楼,4层,最上2层建成六角形亭阁式。

  全楼呈封闭型,外墙只开正面1座大门,侧翼1个小门。楼墙底层不开窗户,顶层开设40多个有栅栏窗棂的小窗,供采光通风、观察敌情和射击来犯的敌匪。

  大门为石雕拱门,高3.27米,左右翼各有1座巍峨的角楼,似紫禁城的午门。大拱门门额镌刻楷书“厚德”2个浑厚遒劲大字,字间隐约可辨道教“八卦太极”图案,前款“道光丁酉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后题“阳春吉日书”。门额左、右各有1方浮雕、透雕精致的“云龙、祥云、日月、瑞草”石刻图案。门道深深,达3.2米,驻足仰望如天穹。拱门上方的屋檐下墙体上,还绘有1幅宽约50厘米、长约10米的彩色壁画,绘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三国演义》故事。

  堡内

  古堡的内部建筑有高低4进楼房,双坡脊屋顶,以木结构为主,层层叠叠,逐级抬升,且楼宇相连:

  沿门道入内拾级而上,登上百余平方米的高坛台,进入第1道内门,两厢是高大的两层楼房。

   迎面是第2道内门。拾级而上,又是高低两层的坛台,两厢和迎面又是依地势高低、逐层升高的楼房。

  从正面楼房低层两侧的小门甬道进入屋后,是古堡“内庭”,天井四周是巷道深深、曲径回廊的楼房。

   再往后,还有1座气象恢宏的“横楼”,3层,3进5开间全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带厢房结构,后轩周匝用木栏杆围护。

  古堡内的房屋共有360间,曲径通幽,有如迷宫。设计者考虑到防火安全,第一组建筑群之间由庭院和高出屋脊的夯土墙分隔开来,并凿有水井。楼房与厢房之间有宽2.39米的环堡排水通道。

柯氏祖厝

  柯氏祖厝(清)俗称“柯厝坊”,位于晋江市安海镇福兴社区新街。2007年6月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清初,坐东向西,建筑面积440平方米,三开间三落带双护厝硬山顶,落与双护厝构成“同”字形。前有石埕、埕围,砖墙面杂石墙裙,出砖入石山墙,形式古朴大方。

“垂裕堂”土楼

  “垂裕堂”土楼,又称“福洋土楼”,位于安溪县祥华乡福洋村(古感德里睹洋乡)中部。站在土楼前环顾远眺,前面双尖山“双峰夕照”(“多卿八景”之一),左边齿嘴山“仙人跳级”,右边太婆尖“玳山云锁”,群山连绵,景致如画如幻。

  清·乾隆建

  “垂裕堂”土楼,清·乾隆廿五年庚辰(1760年)陈振贵建,以防患匪乱。

  相传,福洋氏先祖曾在当地一大户人家打工,养了100只鸭,一夜之间下了200个蛋,福洋也因此认定为福地并得名。

  福洋氏肇基祖九郎公(字守九)20世孙、乡饮宾光址,有子3,陈振贵居其2。

  陈振贵为人坦荡,做事包容,待人有礼。生8子,称“八房份”,各自事业有成,其中3房期登为武魁、5房国俊、6房克明为贡生。整个家族应是风光显耀,拥有较多的土地,经过商,财富有相当的积累,方能建造此土楼。

  “垂裕堂”原址曾是1个小山头,长有森林,陈振贵看中了这块地势呈船形的风水宝地,用杉枝倒头直接插种,没想到杉树不仅成活,且根深叶茂,于是就以杉树为中心,用猎枪丈量土地,在这里建起了土楼。而今,土楼就像这船形宝地的船舱,而陈振贵所植杉木龙骨虬枝,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恰好落在土楼正后方的中轴线上,如同船的桅杆;且长有8条根显现于地面,陈振贵恰巧育有8个儿子、1个女儿,巧合命数。

  年代既久,不免衰朽。2002年9月动工修葺,次年春竣工。

  2019年底,由水泥混凝土加固弓形大埕。

  规制

  “垂裕堂”土楼整体由下楼(今无存)、门前埕、主楼、阳埕、左右厢房等组成,现存占地面积2325平方米。

  主楼

  主楼即土楼本体,正面有拱形(弓形)大埕。

  主楼坐南朝北,呈四方形,2层,土石木结构,人字形大屋顶,屋盖内外四面泄水;建筑面积761.72平方米,白墙灰瓦,青石板台阶,木板廊屏;四周墙基宽2.5米,概用大块石砌成;楼高11.2米,进深27.4米,正中有天井144平方米。

  第1层为双层墙,中垫沙石,正中朝北设双重拱门(弓形)1个,门板厚度达20厘米,大门横楗直径达10厘米。门上方嵌石上书“乐观太平”4字,相传为官献瑶(1703—1782年)所书。左侧还附设四方形大门,可通生活用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官献瑶》)

  第2层为单层墙,墙内侧有环心走廊,重要部位设置枪眼,正面、左右边共设置24个暸望窗口。正中有厅堂,堂中挂有清代“武魁”、“选魁”3块牌匾,是嘉庆(1796—1820年)、道光(1821—1850年)、咸丰(1851—1861年)时陈国俊陈其登陈克明先后中举入贡留下的;神龛中还摆着祖上牌位。楼上、楼下采用斗拱、梁架,木板构造24间居室。

  主楼内部结构,左右稍有不一。与右侧不一样的是,土楼左侧附设有方形大门,通往生活用房,并有2米多宽单跑的石阶,直通2楼。楼上楼下采用斗拱、梁架,木板构造;木板廓道、廊屏、廊窗,木板墙隔出的房间,以及木楼板。沿着墙内侧环心走廊,可到2楼厅堂。

  该主楼融防盗、防匪、防火、居住于一体,设计合理,建筑牢固,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附属建筑

  原有下楼,位半圆形的门坪前,呈环形,现已倒废不存。

  主楼左、右各有竹根节式厢房8间。左边厢房是生活用房,设有厨房、餐厅、杂物间,楼下用于关养牲畜、家禽;现左侧的菜园位置原是两进的附属房,已仅剩下墙基。右边的8间厢房,其中朝北间称“太平楼”,恭奉关帝爷,余者为接待客人和读书处。主楼与厢房(楼)间隔以阳埕,用3座小木亭连接,左右相通,来往便利;埕沿下建环屋,俗称“下架楼”。

  主楼左侧菜园边立有2块旗杆石,左边附属房过道还有块“石敢当”石牌。

  垂裕堂左上侧有棵大杉树,传即为陈振贵手植,径围3.3米,高15米许。大埕下有棵红豆杉,亦与垂裕堂同龄,历经沧桑仍生长茂盛。

姚金策宅

  位于晋江市永和镇潜钱仓村,印尼华侨姚金策姚瑞吉建于二十世纪30年代,由中间的一座古大厝和两边的两列护厝组成,形成一个“同”字形群体,宏伟气派,清新活泼。目前尚保存完整。  

  大厝具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五开间两落,主要以上等木材为建筑原料。面墙以特制印花红砖砌筑。大厝有精美木雕、石雕装饰,雕梁画栋,窗棂镌花刻鸟,具强烈的立体美感。  

  两边护厝的建筑设计大致相同,两者呈斜对称,为中西合璧的三层洋楼,高于中间的主大厝。护厝用现代气息浓厚的钢筋水泥及特制的印花红砖砌筑而成,楼顶四周有用印花红砖砌了1米高左右的围墙。护厝三楼外面的墙面,对称雕刻着“双狮戏珠”,珠子的正上方还雕了一只老鹰,蕴涵浓厚的西式气息。   

  右护厝一楼客厅后面的石阶可上二楼,二楼的走廊相通。在右护厝的后侧,有一个可以通向三楼的旋转木梯。左右护厝的楼梯都以阁楼作为其遮风避雨的屋顶,右护厝的阁楼题名“回忆阁”,据说是姚金策为纪念他哥哥而建的。

兔山园

  位晋江市于安海镇著名的清代九座大型民居九房之一的七房埕七房大古厝内,是安海最大的假山园林。系清·乾隆年间台湾凤山兵马司副指挥施世榜卸任营造,据说是模拟月宫玉兔故事而筑的。园内有大型太湖石假山,山下有洞曲曲折折通向山上,还有水池、石桥、花木等。高耸的假山古榕超越围墙之上,走过墙外小巷抬头可见,给人以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感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世榜》)

映宝楼

  映宝楼,俗称“培田土楼”,位于安溪县西坪镇平原村培田角落。其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是研究安溪古代茶史的珍贵实物。

  “西坪土楼(清):安溪县西坪镇赤石村、平原村、南岩村,包括聚斯楼、映宝楼、泰山楼”,2009年11月公布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聚斯楼、泰山楼》)

  “安溪土楼 (明、清):安溪县”,又称“西坪土楼”,2019年10月列为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雍正

  “映宝楼”王省建于清·雍正八年庚戍(1730年)。

  王省,早年以养鸭为生,由于当时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即弃鸭种茶,学习制茶。而后,王省又做起买茶行当,手提肩挑,沿大宝山谷的溪涧溪岸,溯源直上,翻过大宝山脉,越虎邱罗岩,过龙涓庄灶,入永泰县城,下漳州码头,奔向痴茶如命的广东潮汕地带,由于茶好价实,很快在广东市面上站稳脚跟,生意越做越大,其种茶制茶、收茶卖茶,最忙时雇工达300多人。广东码头万国客商云集,王省的茶叶由此销往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成为当时闽、粤著名茶商,富甲一方。

  雍正八年(1670年),王省回乡,在平原村培田角落的1处山坡上动工兴建“映宝楼”。据家《族谱》记载,映宝楼前后修建3次,前两次均遭火灾,第3次终究告成。

  王省为人好义及公。致富后曾捐献土地100石用于芦田大宗祭祖之用;在闽南通往武夷山的云英渡口,捐18亩地以作渡伯生活费用,行人过渡则免交渡费;还捐资铺设安溪至漳州的马路等。相传乾隆皇帝曾赐“好义及公”、“乐善本悬”匾额以褒其善,今存。

  王省长子王宗庇,乾隆廿五年(1760年)中举人,曾任武英殿校书郎。2007年,安溪县文管办工作人员下乡时,在长坑乡珍田村1座古老的大厝“方圆居”里发现1对茶联。联曰:“客至茶香留舌本,睡余书味在胸中。”茶联刻在坚硬的木版上,木版高160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行楷阴刻,黑底金字。根据茶联上的印章承瓜”、“王宗庇印”和落款王宗庇,可确定是王宗庇书赠苏承瓜的。或说此即安溪迄今发现的最早茶联。

  2018年,“映宝楼”进行保护修缮。

  从王省“映宝楼”至今,已繁衍了10余代,后裔大多以茶为业,并多迁往台湾;现代也陆续迁离映宝楼,时下仅留一老人独守。

  规制

  “映宝楼”是嵌山式4进构造方形土楼,坐西向东,背依斜坡,面对山沟,海拔802米。占地面积3960平方米,东西长30米,南北宽26.4米,总高15.4米;建筑面积为792平方米。楼高3层,进深各3间,每层建筑面积亦为792平方米。现外观尚完整。

  土楼外墙除基层1米为毛石垒筑外,4丈余高的四墙均以黄土夯成,墙基厚2.3米。“映宝楼”功用本在住家、防匪,故左右墙围惟第4进最高层挨瓦檐下方辟几扇小窗,后墙全封闭,窗牖均无。内墙有回廊,面向四合院,全嵌以木板,广设窗棂,以多通风采光。

  “映宝楼”原设3门,各有木门、木梯供进出和上下楼。如今木门和两侧木梯都已经破损,只能从正门后的大梯才能上下。

  正大门前是半亩方塘,塘岸上有旗杆夹两对。

  正大门石拱,用花岗岩石砌就,石面光洁,接缝严密。石拱上镌阴刻楷书“映宝楼 雍正庚戌秋吉日立”“文革”时曾遭泥封,幸未被敲凿破坏。拱顶上方约3米始设一木窗,可俯瞰全村近舍远路,作瞭望之用。
南北两侧各有一拱门,南曰“迎生”,北曰“朝北”。如今木门和两侧木梯已破损,只能从正门后的大梯上下。

  “映宝楼”第1、2层供生活起居用,正厅面阔、进深各3间,用6根13米高的柱子洞穿;第3层全部用以制茶、储茶。全楼有房72间。

  第3层的花窗雕工精细,虽经风雨侵袭,仍不失当年风采。如今在第3层墙角,还可见近百个炭焙茶叶用的圆洞,俗称“土灶”、“烧火坑”、“焙笼窟”、“烘茶炉”,沿墙面而建,不知何时物。墙上斑斑炭烟痕迹依稀可见。

  院内大埕中,有1道条石砌成的地基。紧靠着两级台阶,旧有座亭子,据说是当年王省收购茶叶的场所,今已坍塌,残存凉亭石柱。大埕中原来有井,为土楼住民供食用水,现也已被填埋,仅留下的雕花石井井沿。

源远土楼

  源远土楼,位于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2006年列为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氏14世陈竣和始建于清·康熙廿九年(1690年)。

  1928—1945年间,崇德中学(现安溪四中)曾在此办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楼曾作为政府粮仓。

  改革开放后,开办过短期绣花厂。

  鼎盛时期,源远土楼居住着300多人,从土楼走出来南斗氏后裔有3000多人。

  近几十年来,土楼废弃不用,逐渐破败。廿世纪80年代和2013年两度修葺。

  规制

  土楼如古堡,正方体,下宽上窄,占地面积1210平方米,高15.1米,三层楼结构,82间房。墙基为石头砌成,上面是土层,大门墙体厚2.4米。外墙灰白色,屋顶砖瓦结构。

  整座土楼只一个大门,门额“源远”设内、外门,门板为乌樟木,厚近10厘米。

  土楼里面是块空旷的天井,角落上有一口方形古井。

  楼梯为木制。二楼走廊、房间内均铺着一层“三合土”,地面平整。二楼的一个房间内还残留着一幅用毛笔画的地图,上面“台湾岛”等字迹清晰可见,据说是民国时崇德中学教员所画的。

  土楼两端角落各有1个角楼,其中1个是厕所,1个是密室;密室面积有十几平方米,据说是用于关押族内不良子弟的。

  在土楼里做饭产生的炊烟通过墙体排出,但在出口处或者土楼上方均看不见炊烟的排放;浴室的排水通过地下水道排到土楼外的小溪中,但看不见排水口。

柳青新宅

  柳青新宅,又名青华庄杰线宅,位于晋江市青阳五店市文化传统街区的东南区,是民国时期典型的闽南红砖大厝。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旅菲华侨庄杰线建于1935年。照墙北面嵌有建造碑记。

  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五开间、二进、三川脊顶、砖石木建筑,兼用穿斗式与抬梁氏构架,带双面护厝、石埕、埕头间、围墙,建筑面积918平方米。

  塌寿处门楣刻有“柳青新宅”石匾。

  顶落平面为两厅八房布局,两座梳妆楼分耸左右。双凹寿门路抬梁氏牌楼,叠斗连拱,石雕遍及上下,雕饰繁复。叠斗雕作牡丹,吊筒雕成花卉、花篮,连栱上雕刻出戏文,雀替上雕出凤凰、牡丹。镜面墙上为灰塑水车堵,窑前烧花砖封壁,錾砖堵嵌圆篆对联,青石腰堵碉变形文字,下为白石墙裙螭虎柜台脚。门墙石雕遍及上下, 在旁门门楣上,除传统的八仙雕刻之外,还可以看到身插羽翼的飞天形象,其中就包含着西方的艺术元素。

  门路的看埕堵、对看堵上,分别用石雕形式镌刻着四则格言:“凡有远虑之人,不特顾目前之生活,并虑及将来,勤俭贮蓄,预为之计。”“富裕之后,益当谦逊,常存人贤于我之心,恭俭而不骄,自得天祐。”“人欲得一身之健康,当日日勤于职务,彼坐食游惰,决非摄养自爱之道也。”“读伟人之传记,研究古来大豪杰成业之原因,则有益于吾人之身心。”

  门厅有“慈孝友恭”石匾,天井四周石柱有联刻。

春晖楼

  春晖楼,位于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西区104号。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春晖楼系旅菲华侨许友超住宅,建于20世纪20年代。许友超,晋江龙湖福林村人,厦门市首任市长,著名华侨领袖。

  双突龟式两层洋楼,坐南朝北,钢筋水泥结构,外墙由红砖和石块堆砌,一层大门门楣上书“恒忍居安”,二层大门门楣上书“孝友为端”。大门两旁有精美的石刻影雕。晒台山花嵌剪瓷“春晖楼”,两旁还雕有花卉。

奎霞建筑群

  奎霞建筑群,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为研究清末、民国和建国初期的闽南侨乡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奎霞建筑群(清至现代):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2018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奎霞是南安市著名侨乡之一。自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开始,奎霞人就陆续出洋谋生。他们多数旅居菲律宾、新加坡和香港、澳门等地,从事经商活动。如今奎霞村常住人口3000余,侨属达九成,而旅外并繁衍的人口,则有15000人,是村庄人口的5倍。

  在外致富后,奎霞氏族人陆续回乡建厝,现存百余座从清至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风格各异的古厝、洋楼。

  奎霞建筑群大多沿东西走向的奎霞百年古街两侧错落排列,形成了古村落的街巷交通体系。但现在古街已没了往日的烟火气,多数老房子已无人居住,破败得非常快。由于产权成分复杂,业主大都散落在海外,有些甚至已找不到主人,维修保护困难。

  规制

  概述

  奎霞建筑群整体布局严谨,形制规整灵活。既有闽南传统大厝,又有南洋风格洋楼,就是中式的燕尾脊红砖建筑风格,也融合了南洋等地元素,是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

  大厝门口及屋里屋外,随处可见警句、家训及对联墨宝,其中提得最多的是“为善最乐”

  由于投资建造者长期生活在海外,当中不少建筑材料多为从南洋直接运输而来,同时受到海外建筑风格的影响,因此建造出的楼房既依旧以土、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又增加了钢筋、水泥、金属材料、釉面砖等;装饰上既有木刻、石雕、砖雕、泥塑、拼砖、彩画,又增加了一些南洋风格的花纹、图案等。

  清末建筑

  现保存较好的清末建筑有氏宗祠、林文质故居、世庵大厝、四祧大厝、远胜大厝等5座建筑,均为砖石木构筑,单进2落3开间或单进2落5开间,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

  林文质故居是村中最为著名的1座华侨古民居大厝。林文质19岁到菲律宾经商谋生,有所成后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建此大厝。大厝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皇宫起”式样,5开间。大厝内许多石雕、木雕和砖雕十分精美;正大门上方匾额是清末泉州最后一位状元吴鲁题写的“忠孝家声”4字,并书有门联“奎聚德星人文蔚起,霞成绮障藻采纷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鲁》)

  民国建筑

  现保存较好的民国建筑有应源楼、绍东楼、泉胜楼、蔚萱楼、春晖楼等5座,均为砖石构筑,大多为2层或3层楼房,红砖或水泥或者砖混结合外立面,水泥廊柱,三角形山尖,平顶。

  建国初期建筑

  建国初期(廿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较为典型建筑有江星楼、怡安居、柳姑楼等3座,均为砖石构筑,多为2层楼房,平面呈3开间或5开间。

  当时的建筑工人多为惠安人,部分建筑装饰材料则是特从晋江、德化等地采购的。楼房外墙多标有厝号和建成年代,有的还会将建造者的英文名字写上。

种德堂

  种德堂,亦称“联春氏种德堂”、“深垵大厝”,位于德化县大铭乡联春村睦联堂自然村角落。

  清·苏华旋(1825—1924年)建。

  木结构,由上、下堂组成,梁架为穿斗抬梁结构式。

  上堂由大厅、四六、过水、护厝组成。

  下堂由厢房连接上堂,由下厅房、下书房组成。下厅房双开大门,下厅屋檐下建筑天井。

  除主体建筑物外,埕斗门路、花台宿土完整。

  民居后有后巷,这是德化清代遵循古制,因妇女不能上厅堂,专供女性行走的通道而修建的。

十划

莆宗土楼

  位于安溪尚卿乡尤俊村。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现存的莆宗土楼重建于咸丰甲寅(1854年)季冬,占地约十亩。    

  远望如雄伟古堡,门洞上有镏金的莆宗永地四个篆体大字。砌筑拱门由石坯砌筑,光洁平滑。 门厅置放大石磨,供村人红白大事时磨米浆蒸米粿用。楼中有口古井硕大无朋。     

  内墙多用苇秆编就,再糊上黄泥巴而成,可减轻三层土墙的承重,又冬暖夏凉。支撑瓦盖木梁的内土墙,夯筑得极为简陋粗糙;采光用的木棂,弱不禁风,形同虚设。一、二层楼不设窗户,但三楼的窗口又宽又大,为的是悍敌来犯时,土楼里的人们可以居高临下,投掷擂木、撒泼石灰开水等御敌。     

  除门厅上方的三楼经翻修后仍高耸在上外,现土楼只剩两层。土楼内现住30多户人家、百多人口,仍绰绰有余。

泰山楼

泰山楼,即 奉政大夫 王三言 故居, 又称 “ 梅记土楼 ” ,位于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

“ 西坪土楼(清):安溪县西坪镇赤石村、平原村 、 南岩村 ,包括聚斯楼 、 映宝楼 、泰山楼 ” , 2009 年 11 月公布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民居 · 聚斯楼 、 映宝楼》)

“ 安溪土楼 (明、清):安溪县 ” ,又称 “ 西坪土楼 ” , 2019年10月 列为 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楼主王三言

  王三言,字永信,谥泰安,清·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生。

  王三言王源臣,是制作乌龙茶的行家,道光廿年至廿五年(1840—1845年)年年受聘往武夷山当制茶师傅,酬金颇丰。

  王三言师承家传,也是制作乌龙茶的行家。但当时印度红茶兴起,乌龙茶在世界茶叶市场受到挤压,销售价格及销售数量直线下降,因而茶农种茶难以养家糊口,王三言只好利用农闲季节当挑夫,赚取工钱补贴家用。

  同治十年(1871年),王三言35岁,因当挑夫仍难以维持生计,遂把自己生产的乌龙茶挑运到漳州、潮州销售。

  同治十二年(1873年)某日,王三言在漳州南靖山城涉水过河时,突遇山洪暴发,随波漂流百余步,才抓住 树根而起,幸免于难,但一身之外无余长物。王三言深感陆路奔营有限,于是转向鹭岛(厦门)。因其茶叶品质优异,质量稳定,得到厦门“源泰茶行”“同兴茂茶行”的信任,成批交易,掘到第一桶金。光绪二年( 1876年),遂在厦门开设“梅记茶行”,批零兼营,业务逐渐扩大。

  王三言一生坚持亦农(茶农)亦商,在厦门开设“梅记茶行”的同时,仍在安溪种茶做茶,改进制茶工艺,从不间断,以茶叶基地支撑商品质量。光绪十年(1884年),王三言首创乌龙茶布巾包揉技术,使原为直条形的乌龙茶外形像“蚵干”,形、色、香、味兼备,身价倍增。不久,该技术传遍闽南,后传入台湾。这是王三言掘到的第2桶金。

  光绪十二年(1886年),王三言回乡 建“福星居”,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梅嘉居”。光绪十四年(1888年),聘请2位塾师,在“梅嘉居”创办私立学校,免费供族人子弟就读。

  王三言还善于打造自己的品牌,把铁观音大箱包装改为小包装,俗称“斗茶”“斗茶”“小斗”“大斗”2种规格:“小斗”内装16包1两装小茶包,净重600克,“大斗”内装10包4两装小茶包,净重1500克。茶包封口贴上印刷的王三言黑白头像,以防假冒。未几,梅记“斗茶”竞订若鹜,南岩铁观音 非常畅销。这是王三言掘到的第3桶金。

  王三言遂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动工兴建泰山楼。因当时内安溪没有车船,交通不便,石料场距离5公里,杉木更是从30公里之外采购,故直至光绪卅年甲辰(1904年)才落成,称为梅记茶行的发祥地。其间,光绪廿九年(1903年)王三言荣受奉政大夫衔(同知职衔)。

  王三言发达后,扶贫济困,广行善事。王三言对外公开宣布,凡欲往海外谋生的尧阳乡村民,厦门“梅记茶行”免费提供食宿,并赠送前往香港、台湾及南洋(东南亚)的船票。当时东南亚诸国实行落地签证,即入境后才填表申领护照,因此,清朝末期至民国年间,尧阳乡有大批村民移居海外,其中许多人艰苦奋斗,事业有成,衣锦还乡。

  王三言致力开拓海外茶叶市场。光绪卅三年(1906年),遣季子王金玉创办“泰山茶行”于台北市,遣孙王炳炎开设梅记茶行”(商标“老言号”)于吧城(印度尼西亚),成为开拓海外茶叶市场的先行者,茶行业务蒸蒸日上。至清末民初,“梅记茶行”成为内安溪人经营的最大的茶行,内安溪所生产的铁观音,一半以上通过“梅记茶行”转销各地。

  王三言卒后,其后裔仍以泰山楼作为根据地继续拓展海外茶叶市场,如在新加坡有王光南创办的南美茶行,在印尼有王炳文创办的“梅记茶行”,在台北有王炳京创办的圣峰茶行等。而今,旅居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的 王三言后裔逾200人,其中旅居台湾逾100人。

  沿革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王三言动工兴建“泰山楼”。因当时内安溪没有车船,交通不便,石料场距离 5公里,杉木更是从30公里之外采购,故历时10年,直至光绪卅年甲辰(1904年)方才落成,取《论语》“君子泰而不骄”之意,命名“泰山楼”

  1947年,翻修屋面,其它均为原来建筑,保存完好。

  1948年,300多位从海外回来参加尧阳氏族谱重修完成庆典(俗称“谢谱”)的乡亲,在泰山楼举行联谊活动。两大箱数十卷氏族谱也存放在泰山楼,直到“文革”才移交给村委会。

  “改革开放”后,王三言后裔陆续在泰山楼周围建房屋12幢,先后搬出泰山楼,只留住1户负责接待旅游参观者。

  2015年9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记住乡愁》栏目摄制组走进“中国茶文化寻根第一村——南岩”,以知难而进的闽南精神为主题线索,以“祖厝窟”的闽南大厝群为拍摄背景,对村落的历史、文化传承、民俗风情等内容进行拍摄。节目时长达 30多分钟,于2016年1月8号在央视4套播出。后来,央视《添寿福地》、《海上丝绸之路》《一茶一世界》也相继在此取景录制。

  规制

  泰山楼坐东朝西,依山而筑, 由主楼和左、右护厝组成,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2063平方米。主楼和护厝 外墙全部用花岗岩浆砌,内墙体为土木结构。楼内全木结构——雕梁画栋。

  主楼

  主楼是石木结构的2层楼房,每层10间房2厅,每个房间正面墙均为杉木板。楼内有1天井,全部用石板铺成。

  【大门】

  主楼门口可远眺西坪境内最高山峰菡萏山(海拔1265米)。

  门口埕分上、下2埕。上埕用石板铺成;下埕为土埕,埕边种花草。门口埕右侧因与地平落差较大,构筑高1.2米石栏杆。

  主楼大门上方嵌入1方石匾,长1.5米,宽1米,楷书阴刻“泰山楼”3个大字,右侧小楷阴刻“大清光绪甲辰年造”,左侧小楷阴刻“仲春林心存书”。大门镌联:“泰运亨嘉沐先人德泽,山川秀丽瞻后起书香。”

  在大门正上方二楼石窗两侧镌联:“泰运云霞呈瑞色,山居风月畅幽情。横批“幽赏奇观”

  泰山楼两侧上方墙上,写有白底黑字,每字60厘米见方,左边为“萏峰如笑,永对高楼”,右边为“槐荫敷荣,无忘世泽”

  这些题字和楹联,均为林心存所书。林心存,清末安溪人、泉州举人,当年适到南岩村讲学,逢泰山楼兴建,见其建筑独特,欣然而题。

  【一楼】

  一楼墙体厚度1.2米,地板均为三合土(石灰、沙、黄土)夯就。

  上厅6根圆形杉木柱从一楼直通二楼,长度超过9米。

  上厅和下厅屋架均为斗拱结构,雕刻各种动物、人物和花草,形象逼真,雕工精细。

  【二楼】

  二楼墙体厚度0.8米,地板均为杉木板。

  二楼大厅上方悬挂一块“大夫第”匾额,系王三言于光绪廿九年(1903年)荣受奉政大夫(同知职衔)时,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许应骙亲授。大厅正中悬挂王三言及其2位夫人的全身彩色画像共3幅。

  二楼面向天井那面安装18个窗,34片窗户均为精雕细刻的柳丝条或梅花状结构。

  二楼房间与外墙体之间增设1条外环廊。外墙体四面各设斗形窗和4个喇叭形(内宽外窄)孔洞,用于瞭望和射击,便于防守。清末民初,安溪匪患不断,逢匪患发生,族人便以泰山楼为避难所。

  护厝

  主楼左右两侧有护厝,如翼然。

  左护厝4房2厅1天井。

  右护厝6房2厅1天井。

候垵土楼

  候垵土楼,位于南安市罗东镇新明村,保存完整。

  新明旧称候垵,候垵氏由南安市码头镇刘林村迁徙而来,堂号“彭城衍派”。候垵土楼始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由泉南芦川刘氏21刘绪乾所建,主要作村里老人会活动场所。

  土楼呈四方形,长宽均22米,高9米,墙体用糖水灰三合土夯成。大门板用胡桃木制成,可抵挡刀、箭、枪的攻击,门上有一浇水孔以防敌人火攻。土楼两边各有1个不足1米的侧门通往外面。土楼中间是16米见方的天井,有1个古井依然水量充盈。

  门楣书台峰秀拱4个描金大字。大门两旁楹联:“福聚祥云,春晖百世荣华;喜迎瑞雪,紫气三峰秀拱。

  土楼2层,楼内呈回字形,共有24个房间。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用条石砌成,现旧扶手已不见,代以简易铁管。

  一层走廊的柱子,下半部用方形石条支撑,上半部用杉木连接。一楼靠走廊的墙体下半部用红砖砌成,上半部设置栅窗,主厅放置氏祖宗牌位。

  二楼墙上有20个方形瞭望孔、28个圆形枪孔。楼上的隔墙用芦秆和泥制成,冬暖夏凉。楼上现基本清空。

顾氏祖闾

  氏祖闾,亦称顾珀府第侍郎第顾珀累官至南京户部侍郎),位于泉州市区花巷北侧大门在中山中路与承天巷交界处崇阳门(清初重建改称丽正门,今无存)遗址斜对面。·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宅·明宅》侍郎顾珀宅:在崇名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顾珀》)

  肇建

  始建不详。

  氏祖闾曾遭火灾,成片屋宇一夕成焦土。嘉靖十三年(1534年顾珀致仕返籍时,见祖闾已成丘墟,长满蒿蓬荆棘,决心复建。因地湫隘,适邻居有宅地出售,便予买断,使原来的祖闾开拓多了,后又在祖闾边上选地一丘兴建氏祠堂。

  嘉靖廿三年甲辰1544年)十月祖闾和祠堂落成,顾珀即在此安度晚年。

  祖闾和祠堂落成时,顾珀亲撰《南氏祠堂记》和《修祖闾得石记》,后由裔孙顾宗良石嵌立在祖闾第三进的一堵墙上,系太湖石雕成文革中破“四旧”,石碑被碎成几块。后经族人又重新粘合并筑水泥为框保护起来,但碑文已残缺不全。

  现《修祖闾得石记》仅见文字:“我家始祖佥判翁,宋代由莆入泉中……为爱清源山水秀,因之占籍坐向东。”“……地下掘得一…………始知……是故物,今日何幸续前功,戒尔子孙须慎守,毋得放肆……”

  顾珀故物不明,或说可能是当时刻《得石记》的那块太湖石;或说是1块石棺座,基座由辉绿岩雕成,上下分3层,底层4个座,中层刻莲花瓣,文革中被劈成2块,现只存1块,靠在墙下,堆土种花;或说是1件圆柱形的花岗岩石柱,刻有十字架,上下有莲花和云纹图案,属伊斯兰教或是古基督教遗物

  规制

  府第始建时为五进五开间建筑,并有后花园,总占地约2亩。现存只能勉强分辨出其有三进。

  一进五楹配有回廊,中间铺有石庭石庭上的石今石今”合一字)石由3块组成,长约20米。石今石今”合一字)石之大,泉州少见,相传当时是由花巷的八卦沟运来。石庭对面的照墙今存

  二进中厅,后曾作氏祠堂,原有顾珀泥塑坐像,毁于文革

  三至五进大部分坍塌,其裔孙分别占地营建新厝。

  五进后有花园1座,后废为圹地。民国十年(1921年),菲律宾富侨、天主教徒陈光纯(南安人)购之,建1“同”字形洋楼,创办泉州启明女校,解放后作泉州市金属公司宿舍。

  廿世纪20年代中山路改造时,府第大门左右已建成店面,只留下不足1米的通道可达。

卿园氏古民居群

  卿园氏古民居群,位于永春县石鼓镇卿园村。古民居群数量庞大,据说有数百座的古祠老厝,这其中包括陞茂堂、凤美堂、竹鸿堂、黄际良故居等。

  陞茂堂

  陞茂堂,位于卿园前墘山下,始建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特授布政司经历”黄品厚鼎造。

  黄品厚早年侨居马来西亚巴生、吉隆坡等地,在吉隆坡创办“合茂土产行”。后返回故园鼎建陞茂堂。

  陞茂堂是典型的闽南古大厝,两进五开间双护龙式。堂内有精美的石雕、木雕,正厅上挂有黄品厚的油画像。

  黄品厚的长子黄重吉,16岁随父到马来西亚,涉足商界,成当地著名企业家、商界巨擘。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义助抗日活动。1958年,黄重吉还在家乡卿园创办“文明中学”。今卿园华侨史展馆内还有为他而设的展厅。

  黄重吉的族亲黄振焕是清末菲律宾华侨,今卿园华侨史展馆就是其故居。黄振焕曾从菲律宾引进黑甘蔗到卿园,这种甘蔗至今已种植100多年。据说,黄振焕当年在卿园还开设蔗糖厂、布厂。

  凤美堂

  凤美堂,位于卿园后垅山下,承德郎黄振清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

  凤美堂是闽南宫式大厝,两进七开间。屋顶主脊翘燕尾,脊垜规带锦簇花团和镂月裁云,灰塑螭首吞头。厝体镜面叠砌传统红色封规砖为墙体,中嵌圆形石雕螭虎窗。

  厝内有众多青石雕、木雕,几乎每个人物雕刻都有一个故事。

  大厅高悬1块“州牧佐治”匾额。堂上柱间有楹联14对,如:

  “凤卜五世其昌,家声丕振;美继亭洋之派,祖德重光。”

  “凤髻当前,须念戴仁缨义;美华弗尚,惟思守朴全真。”

  “视听在天,修能在己;道积厥躯,得禄乃贵。”

  竹鸿堂

  竹鸿堂,黄其昌(字宏光)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2001年,长房旅居马来西亚裔孙建勇清标倡修,族人协力成之。

  三落两进带双护龙式闽南建筑。大厅中悬有1块“奉天诰命”圣旨牌,以及“材绍荆楚”横匾1方。

  堂内还存有1本《卿园仁房长宏先公派下世系谱》。

  黄际良故居

  黄际良,名克藏,字豪亭,清·永春县卿园(今石鼓镇卿园村)人。其故居是一般闽南民居,但因其事迹感人,故居也闻名。(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际良》)

振良堂

  振良堂,位于德化县三班镇奎斗村。

  沿革

  奎斗村氏原建有百石堂、千斗堂和振良堂3座大厝。

  徐义可(1669—1732年)是当地殷实人家,清·康熙(1662—1722年)间,旁“百石坵”田地(该地1年能收稻谷100多担)兴建大厝,因名“百石堂”

  氏仍苦人丁不旺,又在“百石堂”旁边建“千斗堂”

  1925年,家后人又建“振良堂”,自此人丁兴旺,已繁育人口240多人。

  现“百石堂”“千斗堂”已毁,仅“振良堂”唯存。

  规制

  振良堂颇具德化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振良堂占地面积3360平方米,其中门埕、沟路、花台、寿土用地1629平方米;建筑面积1731平方米,2进,有房80多间房。

  大厝四周为土墙外围,坚固厚重。

  中进大厅为主大厅,厅内供有历代先祖神主牌。大厅两厢各有4间大房,6间大扇、过水和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