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

  2划:
  十音铜锣[沿革(明·万历黄瑞台发端。现代。)。形制。制作工艺(化铜。铸模。锻打。压型。抛光。定音。钻孔入架。)]
  3划
  大鼓吹[鼓吹,笼吹,闹厅。析名。源流(源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中之乐和节庆演奏的吹打乐。流行泉州的分支。)。艺术特色(概说。乐谱。乐器。曲牌。演奏。)。英都大鼓吹阵列。]三通鼓
  4划:
  什音
(拾音,十音。沿革。乐器。演奏特点。曲牌、曲目。)
  5划:
  
永春闹厅[源流。传承。演奏形式。三大乐段(开头。中间。收尾。)。表现的内容。]
  
7划:

  佛教音乐

  11划:
  
深沪褒歌(摽歌,相亵歌,船头歌,扒蛲歌。沿革。特点。)
  12划:
  道教音乐
(法事音乐,道场音乐。概说。洛江道乐。南安道乐。)

二 划

十音铜锣

  十音铜锣,是泉州音乐所特有的1种敲击性铜乐器,主要配合南音(南曲)“下四管”器乐,在全国可谓绝无仅有。“下四管”声音铿锵,“十音铜锣”声音柔和,在南音中不可或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南音》)

  “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洛江区)”,2020年9月入选第一批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目录。

  沿革

  明·万历黄瑞台发端

  “十音铜锣”的锻制,由泉州“打铜”始祖、明·黄瑞台首创,为民间手工技艺。

  黄瑞台,洛江区罗溪镇人,生于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因遭人贩子拐骗,被贩卖到广东潮州。其养父是个“打铜”能手,便将“打铜” 技艺传授给黄瑞台。万历卅三年(1606年),黄瑞台被时任两广按察司佥事的罗溪人黄仕藻设计营救回老家,将“打铜”由潮州带回泉州罗溪,仅在家族内部传承,其居住的铜寮村也由此而得名。

  黄瑞台“打铜”技艺越做越精湛,且自行研究发明了“十音铜锣”的制作技艺,为泉州南曲 “下四管”增添了1种音色柔和的打击乐。

  从此,“打铜”制作技艺便在罗溪镇铜寮村开始传衍、发展,历经明、清、民国的兴盛时期,逐步扩展到溪仔村、西坑村,代代相传,至今已有400年历史。

  现代

  现代社会,由于流行、时尚音乐 日益盛行,传统、古典音乐 式微,整个传统铜器乐市场的大量萎缩,加上 铜锣打制的艰辛,铜寮村氏后裔仅剩下第11代孙黄平水黄火轮兄弟分别办厂生产铜器乐,氏后裔尚有11人会制作铜器乐,其中仅有3人会制作“十音铜锣”

  2007年8月“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后,为延续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认知家乡活态文化的存在,教育学生保护、传承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发展,培养学生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和自豪感,罗溪敬德中心小学五年级(1)班科技活动小组结合乡土教材《可爱的家乡——罗溪》一书中有关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行动”的科技实践活动,历时2个多月,于2007年9月份结束。活动期间,队员们通过上网查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资料,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到罗溪南音社聆听南音社艺人演奏铜器乐,感受“十音铜锣”的艺术魅力;认识和学习打击各种铜乐器,体验铜器乐的艺术感染力;到罗溪协源铜锣厂实地考察,请 “十音”铜器乐老艺人黄日新介绍“十音铜锣”的锻造历史渊源及在南音乐器中的重要地位,又请“十音铜锣”锻造师傅、铜锣厂厂长黄平水带领参观“十音铜锣”的打制过程,感受铜锣打制的艰辛及濒危的原因,探究铜乐器锻造工艺中蕴含的科学价值。

  现这门制作铜锣的技艺,由第14代传人黄金城及其兄黄添满,以及15代黄伙伦黄剑艺黄金城之侄)等继续传承。位于罗溪镇八峰工业区的洛江双溪铜锣厂先后被授予“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保护单位”、“泉州老字号”等。近年来,“十音铜锣”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东南亚国家。

  2017年,双溪铜锣厂建设了1个铜锣展示厅,展示了上世纪初以来的小京钹、福钹、苏锣、包锣等数十件,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 “十音铜锣” 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形制

  1套完整的“十音铜锣”,由10个小铜锣、1支小橄榄锤、1个“十音铜锣”架组成。

  小铜锣10个,帽型,型号一致,每个内径8厘米、外径11厘米、厚度约1毫米;选用10种分别不同音阶。

  敲打锤用1种叫小橄榄的橄榄核制成,从橄榄核中钻1个眼,眼中插入1根扁形的长竹条,并用胶水粘固,用作打击乐器的小锤。

  “十音铜锣”架特制,架长62厘米、宽42厘米,作10个小方格,每小方格12厘米×12厘米,架骨宽1.5厘米、高2厘米。10个小铜锣按一定要求排列,用琵琶线穿挂在“十音铜锣”架上小方格内。

  演奏时,左手拿着“十音铜锣”架,右手拿小橄榄锤敲打;也可将特制的“十音铜锣”平架腰身,悬空部分用绳子系好挂在脖子上,左手扶住锣架,右手拿小橄榄锤敲打。每个铜锣可分别敲出1个音节,10个铜锣分别敲出6、7、1、2、3、4、5、6、7、1 十个音节,故称“十音铜锣”

  另外,南音“下四管”和地方戏如 梨园戏、提线木偶(嘉礼戏),以及民间的民俗传统乐团等,敲击乐器中也常用“响盏”,只用1面小铜锣,用绳子悬空置一小竹筐中,左手掌握紧,右手拿小橄榄锤敲打锣面。实际上,“响盏”“十音铜锣”的简化应用,只有1个音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梨园戏 、嘉礼戏》)

  制作工艺

  铜器乐的生产工艺一般都大同小异,但“十音铜锣”的锻制技艺,却是1种仅于家族内部传承的特种技艺,同时也是依附于民间音乐的发展而生存的特色手工技艺,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

  制作“十音铜锣”一般工序包括:化铜、铸模、锻打、压型、抛光、定音、钻孔入架。

  化铜

  即“熔铜”,将纯铜和纯锡按一定比例混合熔化。

  用来化铜的熔炉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好,一般控制在1100℃左右。

  铸模

  即“铸饼”

  模具内抹油,起运铜液注入,待凝固后起饼状粗模。

  锻打

  即“打片”、“锤型”

  将粗铜模反复加热,反复锻打,制成饼状铜片。

  压型

  冲压定型,成铜锣成品形状。

  按:煅打和压型时,反射炉中的火候很关键,温度要达到700℃,且烤久易裂,只能重新回炉再造;这两道工序都必须有足够的经验才不至于浪费原料。

  抛光

  即“刨光”,手工削薄,主要是制作时的“刨、削”工艺技术,堪称独特。

  定音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定音即分别确定各个小铜锣的音阶,是制作铜锣最重要的一步。

  经过“刨、削”工艺,师傅敲打铜锣,就能听出哪个位置音色还不够协调,再用铁锤进行修整。

  定音采用南音洞箫音调,仅凭师傅的耳朵听觉,没有10年以上的经验是做不了的。

  钻孔入架

  选取10个型号一致但不同音阶的铜锣成品,在每个铜锣边沿处钻3个小眼成等边三角状,按一定的要求排列,用琵琶线穿挂在特制的“十音铜锣”架子上。

三划

大鼓吹

  大鼓吹,简称“鼓吹”,俗称“笼吹”、“闹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鼓吹乐,至清末,在泉州城乡各地已甚为流行,一直保留着唐代的风貌,是泉州古老民间音乐的重要遗存,每逢盛事庆典、迎神赛会、婚丧喜庆、迎宾等场合,人们都请大鼓吹乐队临场吹奏,以示隆重;也闻于泉州传统戏剧中。

  “泉州笼吹(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泉州大鼓吹(泉州市)”,2019年2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析名

  “大鼓吹”:因以大鼓和吹(唢呐)为主要演奏乐器,或说形式隆重,声势辉煌,故名“大鼓吹”,简称“鼓吹”

  “笼吹”:民间俗称,该名称始于清代。平时将所用演奏乐器放置收藏于1担红漆缀金、雕龙画凤的木制或细篾皮编织的箱笼里;就座演奏前,并列搭起1个雕花刻柳的木横龙架上,先把乐器挂在箱笼的架上;列队行走演奏时,挑红漆箱笼随队行进;演奏完又把乐器置于笼中,故称“笼吹”

  “闹厅”:又因“大鼓吹”经常在家院厅堂上演奏,民间又称之“八音闹厅”,简称“闹厅”

  源流

  源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中之乐和节庆演奏的吹打乐

  “大鼓吹”源于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北狄,本为军中之乐和节庆演奏的吹打乐。

  汉初,戍边军队用以扬壮声威。汉武帝时期引入宫廷,后经当时宫廷乐师改编加工,逐渐发展,最后演变为宫廷专用鼓乐而流传下来。东汉时期,朝廷对边将及领兵万人以上的将军均赐鼓吹队,也有用鼓吹乐队为显贵者送葬的。

  “大鼓吹”用途不断扩大。唐代始, 宫廷设鼓吹署专管乐队,是朝廷仪仗队的组成部分,用于几个种类,如:“御驾鼓吹”,或称“出巡鼓吹”,用于皇帝或大臣出巡;“黄门鼓吹”,或称“皇门鼓吹”,用于皇帝宴请群臣;“祝捷鼓吹”,用于将师出征凯旋;“迎宾鼓吹”,用于外国使臣来访。

  流行泉州的分支

  泉州“大鼓吹” 源自北方乐曲无疑,是北方乐曲与本地民间礼乐长期互相融合而成的,随着岁月绵延而传播开来,而后又传播东南亚一带,经常在婚丧喜庆等场合吹奏,以营造气氛。

  但大鼓吹何时传入泉州已不可考。

  或认为,从唐代起,泉州历代都有人入朝任官,或许听过见过“大鼓吹”,有人便把它带回来,传之于民间。

  或认为,“大鼓吹” 是唐末·三王(王潮王审知王审邽)入闽时自中原带来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王审邽》)

  目前,有比较明确记载或传说、且继承较为完美的大鼓吹,在泉州尚流行南安英都、晋北、鲤城3个分支。

  【南安英都】

  南安大鼓吹,是泉州大鼓吹的1个主要分支,它的出现与传承,渊源有自。

  洪启睿(1556—1616年),字尔介,号讱原,明·南安县英都人(今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洪有第子。万历廿年(1592年),洪启睿进士及第,授礼部主事,署仪制郎,晋祠祭司郎中,与“宫廷鼓吹”深有接触与体验。后转外任,官终浙江左布政。万历卅八年(1610年)致仕回乡,为完善氏家庙祭礼,洪启睿引进“宫廷鼓吹”,与闽南鼓吹乐融合,形成了英都鼓吹乐,主要用于每年春、冬二次祭祖(祭宗祠),是1项极其隆重的礼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洪启睿洪有第》、《泉州民系·泉州祠堂·翁山氏家庙建筑群》)

  明·嘉靖(1522—1566年)至清·乾隆(1736—1795年)间,英都氏科第蝉联,仕宦不绝,为了流传荣誉,常需鼓乐庆贺,氏家族即建成大鼓吹乐队,将宫廷鼓乐与泉州民间礼乐融为一体。

  明末清初,英都“大鼓吹”就已盛行,但仅用于典庆、盛会、迎宾。清·乾隆《泉州府志·卷56·国朝捍卫》有英都洪宝基领大鼓吹迎宾的记载:“时海上义师派饷至英都……氏大怂,纷纷欲逃。公曰:‘州郡背境……吾一身当之。’公乃领大鼓吹迎十里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英都大鼓吹为显贵者送殡之始,与洪承畴有关。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明末清初·南安英都良山村霞美人。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洪承畴之父洪启熙卒,因时洪承畴“招抚江南各省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要职,未便离开,直至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方被告知,顺治帝洪承畴离任返京守制。是年洪承畴回乡奔丧,开始启用大鼓吹奏哀乐为其父出殡。顺治九年(1652年)五月,时任内翰林秘书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洪承畴之母博氏在泉州私第病故,洪承畴奏请回乡守制,顺治帝以内院事务繁忙为由,不准奏。八月,傅氏在泉州隆重出殡。福建布政使司堂上官胡升猷代表顺治帝莅临“喻祭”,赐祭4坛,赐造坟与洪启熙合葬同穴。族人再次以大鼓吹为傅氏出殡送行。从此大鼓吹在泉州也用于出殡,且相沿成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承畴》)

  英都“大鼓吹”起初仅限于英都氏家族之用,随着岁月迁延,逐渐流传扩大至泉州城乡各地。

  1996 年 9 月,中国军乐创始人、“中国管乐之父”洪潘回故乡英都祭祖,听了英都大鼓吹的演奏,称之为“中国最古老军乐之遗响”

  【晋北】

  洛江区罗溪、马甲、河市与莆田市仙游毗邻,自古以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均属晋江县管辖,因长期来晋江县治均在泉州府城,故习称罗溪、马甲、河市为“晋北”

  大鼓吹在“晋北”民间甚为流行,特别是马甲一带(明、清属晋江县凤栖里);而且,毗邻的仙游县也甚盛。

  相传,有晋江县凤栖里人杜应楚,字翘甫,号凤林,于明·万历廿三年(1595年)进士及第,官终江西南昌守;杜中士,又名彦士,字蕉林,清·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及第,官终监察御史。他们荣归故里时,族人均组建大鼓吹队迎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杜应楚杜中士》)

  【鲤城区】

  明代,泉州督府衙门设在泉州府城(今鲤城区),鼓吹是泉州督府衙门的军中乐,鼓吹艺人都是隶属督府的专门乐工。

  万历(1573—1620年)间,泉州督府鼓吹艺人同属一个姓家门的族人,祖籍金陵(南京),是随南京一提督调任泉州执乐应差,族人都是世袭官家薪俸的专业乐工。

  至清末,由于官府乏资,乐工难以维持生计,逐渐流入民间谋生,从此这种官乐鼓吹 便流传到了民间。

  1961年,泉州市(县级市,今鲤城区)文化馆组织“笼吹”艺人黄茂捷王庵树黄清泉等演奏,音乐工作者苏舒平黄登辉叶非修等记谱,编印《泉州笼吹1集。

  1980年,由《泉州民间音乐》编辑室整理记谱,当时尚存30多首。

  艺术特色

  概说

  泉州各地“大鼓吹”的艺术特色,大同少异。

  泉州“鼓吹”系较大型器乐曲,按不同的演奏组合形式,可分为“大鼓吹”、“通鼓吹”、“板鼓吹”、“鼓钹吹”、“大十番”、“八音吹”、“红甲吹”等十几种类型,主乐是“大鼓吹”

  泉州“鼓吹”广泛吸收南北乐之精华,对泉州地区戏曲音乐、宗教音乐有一定影响。它是民间鼓吹乐、吹打乐、弦管乐之综合体,是比较大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乐种,几乎包括泉州地区主要民间器乐形式。演奏时以吹奏曲牌为主,打击乐配和,风格独特、音调优美。

  乐谱

  “大鼓吹”乐谱有南、北谱之分。南谱即南音“工乂谱”,北谱即非本地之外来谱“工尺谱”

  乐器

  泉州鼓吹使用的乐器,为南音“下四管”乐器,即南嗳(唢呐)、南琵琶、三弦、二弦、拍板和响盏、小叫、木鱼、双铃、四宝、扁鼓等。以气势恢宏的大嗳为主奏乐器。演奏线乐和细乐时,则使用南鼓(压脚鼓)、嗳仔(小唢呐)、二弦、三弦、箫、笛,以及京胡、二胡、椰胡、管子(鸭母笛)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南音》)

  打击乐有南、北之分。“南”指大草锣、匡锣、草钹、低音小锣、铜钟、南鼓,“北”“五音”

  曲牌

  泉州鼓吹曲牌有文、武曲牌之分,若文、武曲牌兼用之,则称通谱。

  除传统曲牌外,后又吸收提线木偶(嘉礼戏)的乐曲和民歌小调,更加丰富多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嘉礼戏》)

  演奏

  演奏分武乐和文乐两种乐曲;根据不同场合,又分为单曲和套曲,套曲一般由2至5首乐曲连缀而成。

  文乐用小唢呐、品箫、二弦、三弦、二胡等弦乐,并配合响盏、小锣等,按节搭配助声,演奏《太子游》、《状元游》及南音《雁声悲》、《我为你》、《暗想暗猜》等曲牌,轻柔幽雅,节奏舒曼。

  武乐由几支大唢呐合奏,加大锣、大钹,并用大通鼓按节奏擂打,吹奏《将军令》、《得胜令》、《秦王破阵乐》等大曲,唢呐齐鸣,通鼓响声连天,声势激昂威武,高亢激越。

  英都大鼓吹阵列

  英都大鼓吹的阵列如下:

  “大鼓吹”以大鼓和吹(唢呐)为主要演奏乐器,辅以螺角(大海螺或牛角)、钟、锣、钹,共6 种乐器 ,严密协调,配合演奏。各种乐器中,大鼓固定1件,其余乐器件数不限。

  演奏时的列队,根据需要或列纵队,或列横队,或列方形;乐鼓手根据演奏方法,讲究乐器出场先后顺序和交叉协调。

  “大鼓吹”队伍最前1人举彩旗导行,其乐队建制一般为18人:紧接导行之后是4面大锣、1面小锣(碗锣)、4面大钲(钲锣、匡锣)、1面大钹、1面小钹、2把大吹(大号唢呐),依次排列;大鼓随后,鼓面直径0.54米,鼓身高0.7米,腰围2.1 米,朱红,枣形,因体型特别大,斜装在雕蚀别致的大轿上,由轿夫4人扛抬大轿行进,1人在鼓后敲打。隆重庆典时,再增加中吹(中号唢呐)2支,合为20人。

  演奏时螺角最先使用,发出“嘟……嘟……嘟……”声响,深沉悠远,既为“大鼓吹”演奏的前奏曲,也寓含驱邪散恶;其次锣响,即开锣;第3擂鼓,至此,都是合奏前的准备。紧接着吹(唢呐)声响,各项乐器齐奏,然后依照各种乐器的功能交叉进行。大鼓随着吹(唢呐)音乐的变化而变化,曲终奏停。

  “大鼓吹”所吹奏的乐谱是“工乂谱”,保留有古装出将入相的鼓乐谱“大牌”(或作“大排”)、“小牌”(或作“小排”),以及“百家春”、“半空中”等传统曲牌,用于喜庆日子的“状元游”、“太子游”,用于丧事的“出地方”等曲牌。每套吹奏乐的曲牌配的打击乐谱不同,这些乐谱没有形成文字记载,都是靠一代代乐师鼓手口传心授下来,曲调和样式均不变,保持着原汁原味。乐鼓手在学习时先跟师傅“念谱”,俗称“对嘴盘”,背熟了曲谱才开始学习吹奏击打,代代传承。

  整场演奏,鼓震如雷,敲打大鼓有节奏,锣响如钟,吹响乐器有音律,唢呐激越高亢,钲韵深长,节奏疾驰,声音响彻天际,气势高昂,深沉雄壮,振奋人心,场面蔚为壮观。

三通鼓

  流行于德化县杨梅乡的民间文艺习俗,用于游行表演。

  它通常以大鼓、钟、锣、大钹、小钹、唢呐合奏,置大鼓于架上,两人抬杠,鼓架上又置魁星一尊,大镜一面,剑一把,架的四周饰鲜花。

  游行表演时,以蓝白色彩旗一面作前导,旗竿尖端系两条绶带,由两人反穿衣服,头戴凉笠,手执绶带,分列鼓架两边,随鼓乐声三进三退,反复进行,配以唢呐,鼓点由慢到紧,如此反复三次叫“三起擂”

四划

什音

  泉州什音,又作“拾音”、“十音”。在台湾,则称之为“闽南什音”“福佬什音”

  “什”、“拾”、“十”同音同义,因其乐曲主要使用北嗳、京弦、四胡、双清等10种乐器所奏,故名。或曰,“拾”“拾取”之义,什音所使用的乐器及所用的曲牌、曲调均拾自南音、戏曲及大量外地音乐,故名“拾音”,而“拾”又与“什”、“十”谐音讹用。

  “什音”是泉州民间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流行于鲤城、晋江、南安、石狮,是清一色男性乐队的吹打乐。“泉州什音(石狮市)”2005年10月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沿革

  泉州“什音”是单纯的器乐曲,是南管、北管、弦乐、打击乐等多种乐器组成的合奏,起源于笼吹(鼓吹)音乐的“十音吹”,并在流传中吸取外来诸多曲调,逐渐成为独立的地方乐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南音、北管》、《泉州文艺·民间音乐·鼓吹》)

  泉州什音属于清朝遗留乐种。·乾隆《泉州府志》曰:“乐之部有马上吹、有步吹、有五音锣鼓、陈鼓乐、仪仗……”后来发展成“泉州十音”

  至于“什音”何时成为独立的乐种,已不可考。目前仅知:

  石狮宝盖镇塘边村人蔡世斗蔡种排父子两人,早年先后到温州谋生,因对音乐的兴趣,加入当地什音组织;清·咸丰二年(1852年)回乡后,组织起本村第一支什音队,并经常到周边地区参加一些民俗活动,促使各地什音队伍快速兴起。现仅石狮市曲艺社就有70多名成员。

  清末,晋江县浦西乡人(今丰泽区灯星社区)庄守仁,传授什音演奏技艺给儿子庄泗海,并常与几个爱好者吹、拉、弹、打聚在一起玩乐。因什音曲牌音乐优美,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并常被邀请参加一些民俗活动。庄守仁卒后,庄泗海潜心研究什音演奏技艺,收集什音曲谱,把泉州什音传承下来。1976年,庄泗海还在村里执教灯星“什音”班。

  因“什音”短小精悍,易学,易唱,易记,故深受民间乐队的喜爱。泉州城乡各地均有“什音”社团组织,大多用于自娱或参与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演出。

  在闽南戏曲打城戏、歌仔戏、高甲戏等剧种中,什音的演奏元素也被吸收。什音的曲牌会变成这些戏曲中的吹打乐,以增加热闹气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打城戏、高甲戏》)

  由于“什音”曲牌吸收多乐种音乐,乐曲结构大多呈方块,适合舞蹈动作,故泉州民间舞蹈亦大多采用“ 什音”配乐。

  乐器

  “什音”使用的乐器,最多时达30多种,有吹奏类、打击类、弹拉类。

  丰泽灯星“什音”的乐器,吹奏类主要是北嗳(小唢呐)、笛子,打击类主要是鼓、锣、钹、小叫,弹拉类则是板胡、什碎胡、二胡、大广胡、二弦、大广弦、月琴、梅花琴、北琴、京弦、北三弦等。

  石狮市“什音”的乐器主要有“双萧一嗳”(洞箫、品萧、小唢呐)、“三倒”(三弦、北月琴、双清)“三竖”(二胡、京弦、瓢弦),以及四胡、椰胡、京胡、北瑟、大广弦、壳仔弦,打击乐以 “五音”为主,加上南音“下四管”的硬鼓(北鼓)、响盏、小叫等小打击乐器。

  演奏特点

  “什音”是器乐,没有唱,只有乐器演奏;既可边走边奏,也可在人家、寺庙、舞台、广场坐着定位演奏。

  “什音”采用“工尺谱”,用品管(bE宫)演奏,北嗳(嗳仔,小唢呐)为主奏乐器。

  定弦以北嗳为准,共有7管,但多数时只用4管,即5-2、6-3、1-5、2-6,一般用G调。演奏时,以鼓指挥,先打击乐五音闹台,然后北嗳(小唢呐)引头,箫(笛子)、喉管(鸭母哒)衬托,随后三弦、月琴、双清等弹拨乐,及瓢弦、壳仔弦、京胡、板胡、二胡及四胡等弦乐,配合主旋律加花演奏,形成“支声复调”,加上打击乐的渲染,独具一格。

  “什音”曲调通俗明快,节奏轻捷热烈、流畅舒展,音响高亢奔放,虽不繁杂华丽,却有单纯、简约、质朴之美。同一个曲牌,还可通过速度、强弱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效果。

  曲牌、曲目

  “什音”曲牌、曲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涉及四季景色、花鸟动物、人物和社会生活的描写与情感表现等方方面面,据不完全统计,就有500多种。代表性曲牌、曲目,有《跳龙门》、《贵子图》、《富贵图》、《上下楼》、《十八板》、《傀儡点》、《梳妆串》、《排梓》、《算命》、《山顶鱼》、《水底鸟》、《北元宵》、《割仙草》、《兰花串》、《卖花串》、《梅花串》、《一枝花》、《雪梅》、《水仙花》、《棉答絮》、《上小楼》、《八仙过海》等。

  “什音”演奏南音“指尾”也颇为常见。泉州城内南音各馆阁之间为便于“拜馆”交流,约定俗成,自然而然的形成以《对菱花》第三节《鱼沉》、《自来生长》第三节《纱窗外》、《一纸相思》第三节《出庭前》、《金井梧桐》第二节《绣成孤鸾》为“指尾”的交流曲目。南音界有谚云:“鱼沉、西窗、出庭、绣成,走遍泉州城。”这4则 “指尾” ,也成了 “ 什 音” 演奏的常规曲目。

  此外,“什音”演奏非“指尾”的南音乐曲,如《走到凉亭》、《汝因势》等,也不为少见。

  以上南音“指套”,虽被“什音”鼓吹乐原曲照搬,但却改用品管演奏并经常出现加花现象,以提高其音高,增加其音量并丰富其色彩,适应旷野演奏之需。

五划

永春闹厅

  闹厅,热闹厅堂之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在永春全县广为流传,特别是在文化较为发达的平原乡镇更为盛行,如桃城、五里街、蓬壶、达埔、石鼓、东平、岵山、湖洋等。

  源流

  永春是“闹厅”的发祥地 ,其渊源虽 至今尚无明确专著和论定, 但经查阅清 • 乾隆《永春州志》、民国《永春县志》、民间古抄本《盛世元音》等资料,以及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可初步认为:永春“闹厅”的前身是呐钹鼓吹,后与南管(南音)结合,形成吹、奏交替的民间音乐 。

  唐、宋以来,永春宗教发达,庙宇祠堂兴建甚多,每逢庆祀,皆有音乐助乐。

  清初,泉州南音已相当成熟鼎盛。清·林霁秋《泉南指谱重编》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六十寿典,时任朝廷大学士的泉州安溪 湖头人李光地征求故里知音妙手,得晋江吴志陈宁,南安傅廷,惠安洪松,安溪李仪五人进京,合奏于御苑。帝大悦,赐以纶音曰“御前清曲,五少芳贤”。但另据林炳清《盛世元音•郎君序》(1929年手抄本)述,“五少”进京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他们是晋江李义伯王商光叶时谒,同安陈云行,永春黄回应,封“五贤人”。不管如何,当时永春的南音已有相当发展,则是肯定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泉州音乐 •南音• 清:弦管春深•御前清曲》)

  有清一代,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永春的“郎君会”,南音乐师、乐手常与民间(主要是宗教界)乐师、鼓乐手会萃于乐馆或祖宇,各自演奏南音“八音”和鼓乐“闹厅”,以艺会友,互搓技艺 。

  到清末、民国年间,便将鼓乐“闹厅”与南音“八音”的精华结合起来,组编新的“闹厅”,延续至今。

  传承

  1960年,永春创作“闹厅”曲艺节目《井边会》,参加晋江地区(现泉州市)首届音乐会荣获演出奖。 1986年、1988年在泉州举行的南音大会唱,和 1987年厦门举行的南音大会唱中,永春代表队“闹厅”参加演出,被定为会唱的开头或结尾的节目。2005年6月,在泉州市举行的民间音乐邀请赛中,永春县南音社荣获一等奖 。

  现代永春县从事“闹厅”演出的艺人大体分为3种,一种是道场的“师公和尚”,一种是南音社成员,第三种是城乡南音艺人,这些人遍布全县各个角落。据调查,“闹厅”在永春县全县22个乡镇236个村(社区)普遍流传,熟悉或能够参加演奏的艺人约 500人,年龄大部分均在40岁以上,40岁以下的较少。由于从业时间长,技艺精通,曲调熟记,除非参加大场合的演奏需要事先排练外,平时只要人员到齐,一拍即合,演奏自如。

  永春“闹厅”的传承,绝大多数属于师徒教传,少数家族传承,南音世家、道士世家都会代代传接;近几年永春县南音社也举办了多期青少年青少年南音培训班,培训了100多名学员。

  随着社会文化交流 和人口、民间艺人流动,闽南各地和有南音的地方都有所流传,常见于普度或做法事时。永春“闹厅”也传播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道场上使用“闹厅”音乐。1983年,菲律宾南音社团“郎君社”莅临永春互磋南音技艺,曾在人民会场与永春弦友同台演出“闹厅”音乐。

  演奏形式

  永春“闹厅”从头到尾没有演唱,是以打击乐、吹奏乐、管弦乐相互交替进行的合奏音乐。打击乐器的主奏乐器是南鼓、锣、钹子,伴奏乐器有小锣、铜钟、响盏、木鱼、碰铃;吹奏乐的主奏乐器是嗳子、洞箫、笛子; 管弦乐的主奏乐器是南琶、二弦,伴奏乐器是三弦、二胡、大胡、板胡等,还可加入北琶。乐队的排列方式为“八”字形,俗称“ 喇叭口”

  永春“闹厅”乐队没有固定编制,乐手人数无硬性规定,一般在15人左右,但不能少于10人。如演奏人员多时,随时可增加乐器;如人员不足,往往1人要轮换使用2种器乐,如吹大簧就要兼吹嗳子,掌“大蒂”的要兼掌“大钗”;但大簧不能少于2支,有数人吹最好,声音更为宏亮。

  永春“闹厅” 所演奏的音乐 , 都离不开南音的曲牌 ,如《三千两金》、《四时景》、《马上官人》等。吹奏中,大簧通常吹奏《百家春》、《太子游》、《状元游》、《北朝天子》、《雷贞台》等奔放愉快的“大吹谱”;嗳子在承上启下引奏通常用《龙溪歌》(又名《王公头》) 等曲牌。管弦乐主要是演奏南音中流行的《鱼沉》、《出庭》、《西窗》、《绣成》等别号“四大碟”(四指谱)的抒情指谱,也有从 48套指谱中选择两三段曲牌演奏。此外,现代还吸取了陕北民歌《翻身道情》、《丰收锣鼓》等热情奔放鼓乐,融进《闹厅》音乐之中,使之更富有现代气息。

  音乐形态。由于弦乐定调以嗳子五空“品管”、“小工”(即 E“26”)为准,所以“闹厅”从头到尾通常都采用E调式。节奏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然后再由慢到快。通常用“漫头”、“ 叠拍”、“慢三寮”、“紧三寮”,节奏快慢根据选择的指谱和曲牌而定。

  永春“闹厅”是视听音乐,全程没有语言交流,使用的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达20多种,其节奏的快慢、音量的大小,都看司鼓的指挥。鼓师所用之鼓是南鼓,高60厘米,直径50厘米,搭有鼓架。在“闹厅”音乐的开头乐段,鼓点密密麻麻,声势浩大,气氛热烈;中间乐段,司鼓师用左脚盘在鼓面上,根据音乐旋律来回转动,发出的鼓声与管弦乐的节奏和谐融合,简直就象定音鼓,鼓声和风细雨,时而掩旗息鼓,时而欢雀跳跃,最后又逐渐恢复慷慨激昂的气氛。

  另外,它开头的打击吹奏、中间的弹奏、以至后面的合奏,都事先规定曲牌和指谱,同时各环节的衔接均有嗳子的引领。

  三大乐段

  永春“闹厅”音乐结构相当严谨,由三大乐段组成,俗称“龙头凤尾麒麟身”:开头是宏亮激昂的吹打乐,中间是宛转悠扬的管弦乐,结尾是各种乐器齐鸣的合奏乐,首尾呼应 。三大乐段中均有独奏和合奏的过程(第二乐段一般为合奏),各乐段衔接前均由嗳子独奏引接,各个转折部分使用打击乐按不同“锣鼓经”连缀。

  开头

  即“狂欢乐段”,艺人称“三擂九催”

  使用音响宏亮的大簧、大苏钟、沙锣、铜钟、大蒂、大钗等。管乐、打击乐齐驱并进,从“慢头”(即三寮)或“大蒂头”起奏,插一小段锣鼓,接奏一般(引谱头),随接一曲含有吉祥意义的“大吹谱”,如“百家春”、“太子游”、“状元游”、“北朝天子”等曲牌,节奏从转,又插一小段由慢到快的锣鼓,再奏一曲的“大吹谱”

  这段乐曲气氛热烈,势如排山倒海、浪涌潮腾,犹如万家歌舞、欢歌雷动的狂欢场面,激荡人心。

  中间

  即“抒情乐段”

  开头乐段后,紧接着用“嗳子谱”承上启下,常用曲牌是《尤溪歌》(又名《王公头》)。使用乐器有嗳子、管弦乐和南鼓、决子、小叫、木鱼、响盏、双铃、拍板、四宝等。

  弹奏乐通常选择南音中的指谱“四大碟”,即《鱼沉》、《纱窗》、《出庭》、《绣成》等节。2003年, 又从南音指谱中挑选出《马上官人》、《郎卜返》、《绵答絮》等片段融入“ 闹厅”,使这段音乐更加丰富,更有气色。

  中段音乐一般掌握在十余分钟。通过钢柔相济、张弛相间、明朗而典雅的音乐,与首段音乐形成显明的对比,令人思绪万千。

  收尾

  即“激情乐段”

  使用与首段同样乐器,大簧吹奏迭拍较短的“大吹谱”如《雷台贞》、《银柳丝》等,俗称“战鼓尾”。 这些曲牌与前面不再重复,但与首段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主题,把音乐推向高潮,然后截然而止,令人回味。

  表现的内容

  在古代,永春“闹厅”绝大多数是死亡道场的活动,没有在吉祥道场(如神佛生日、观灯做照、香会迎神、报恩做敬、追思公德)演奏的。

  其主要作用有二:①人死后,要请和尚或道士“开光”、“做公德”、“做敬”,恐鬼神来抢焚烧的“金银纸钱”,以“闹厅”方式防止鬼神抢夺;因此,“闹厅”演奏时间均选择在晚上或初更,因为为死人“开光”、“做公德”“库钱”是在晚上。②人死后,家属亲友非常悲哀,精神秃衰,通过“闹厅”慰籍亲人,寄托哀思。

  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把“闹厅”引进吉祥场面,营造热烈昂扬气氛,鼓舞斗志,舒展性情。

  永春“闹厅”的演奏地点,通常选择在庙宇的中殿、祠堂祖厝的大厅、剧院的舞台、民屋的厅堂,这些场所 宽敞,方便庞大的演奏队伍活动,也可容纳更多人观赏。

七划

佛教音乐

  佛教于西晋·太康年间传入泉州,隋、唐、五代泉州佛教兴盛,至宋、元间,泉州海外交通遍及世界,中外佛教徒往来日渐频繁,所带来的梵呗逐渐本地化,衍化为以闽南语咏唱的泉州特有的佛教音乐,并传诵至今。

  泉州佛教梵呗分赞曲、套曲、支曲三类。赞曲多数为香赞,或为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等十供养赞,以及佛、法、僧三宝等赞。套曲多用于大型法会,如《瑜伽焰口》,由84曲联成套,用于佛生日,超度等。《水陆法会》则分8部分,每部分甚至多至由34曲组成,用于超度水中、陆上亡灵。支曲则由部分特定的命名曲组成。

  泉州梵呗在吟咏过程中,均配以法器演奏。法器有引磐、鼓、木鱼、大小钹、大磐、大钟等。

八划

 

十一划

笼吹

  笼吹,又称“鼓吹”、“大鼓吹”、“闹厅”

  “泉州笼吹(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析名

  “笼吹”是民间俗称,该名称始于清代。平时将所用演奏乐器放置收藏于一担红漆缀金、雕龙画凤的木制或细篾皮编织的箱笼里;就座演奏前,并列搭起一个雕花刻柳的木横龙架上,先把乐器挂在箱笼的架上;列队行走演奏时,挑红漆箱笼随队行进;演奏完又把乐器置于笼中,故称“笼吹”

  因形式隆重,声势辉煌,故名“大鼓吹”,简称“鼓吹”

  又因经常在家院厅堂上演奏,民间又称之“八音闹厅”,简称“闹厅”

  概说

  笼吹系较大型器乐曲,按不同的演奏组合形式,可分为大鼓吹、通鼓吹、板鼓吹、鼓钹吹、大十番、八音吹、红甲吹等十几种类型,主乐为大鼓吹。

  泉州鼓吹广泛吸收南北乐之精华,对泉州地区戏曲音乐、宗教音乐有一定影响。它是民间鼓吹乐、吹打乐、弦管乐之综合体,是比较大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乐种,几乎包括泉州地区主要民间器乐形式。演奏时以吹奏曲牌为主,打击乐配和,风格独特、音调优美。

  鼓吹在泉州各市县城乡民间甚为流行,每逢迎接宾客、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场合,都请大鼓吹乐队临场吹奏,以示隆重;也闻于泉州传统戏剧中。

  1961年,泉州市文化馆组织“笼吹”艺人黄茂捷王庵树黄清泉等演奏,音乐工作者苏舒平黄登辉叶非修等记谱,编印《泉州笼吹》1集。

  1980年,由《泉州民间音乐》编辑室整理记谱,当时尚存30多首。

  源流

  鼓吹原始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音乐,为汉代皇家专用,后来逐渐成为古代封建王朝的宫廷鼓乐,其用途也不断扩大:用于皇帝或大臣出巡,曰出巡鼓吹;用于皇帝宴请群臣,曰黄门鼓吹;用于将帅征战凯旋,曰祝捷鼓吹;用于迎接外国使臣来访,曰迎宾鼓吹。

  泉州鼓吹乐源自北方乐曲无疑,是北方乐曲与本地乡土音乐长期互相融合而成的,清末流传至泉州城乡各地。但其传入泉州的时间和途径,却有三说:

  五代·三王入闽说

  有人认为,鼓吹是唐末五代·三王潮王审知王审邽)入闽时自中原带来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王审邽》)

  明·万历氏说

  明·万历间,南安县英都人洪启睿曾任祠祭司郎中,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致仕回乡,将宫廷鼓乐引进到英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启睿》)。

  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南安英都氏科第蝉联,仕宦不绝,为了流传荣誉,经常需要鼓乐庆贺,洪氏家族即建成大鼓吹乐队,将宫廷鼓乐与泉州民间礼乐融为一体。起初仅限于英都洪氏家族的庆典与赛会之用,随着岁月迁延,逐渐流传扩大至泉州城乡各地。

  这一说法最为确切和流行。

  明·万历氏说

  鼓吹是泉州督府衙门的军中乐。鼓吹艺人都是隶属督府的专门乐工,并且也是同属一个姓家门的族人,这门姓人家祖籍金陵(南京),明·万历年间,随南京一提督调任泉州执乐应差,族人都是世袭官家薪俸的专业乐工。

  至清末,由于宫府乏资,乐工难以维持生计,逐渐流入民间谋生,从此这种官乐鼓吹流传到了民间。

  演奏特点

  乐谱

  鼓吹(笼吹)乐谱有南、北谱之分。南谱即南音工乂谱,北谱即非本地之外来谱(中国工尺谱)。

  乐器

  泉州鼓吹使用的乐器,为南音“下四管”乐器,即南嗳(唢呐)、南琵琶、三弦、二弦、拍板和响盏、小叫、木鱼、双铃、四宝、扁鼓等。以气势恢宏的大嗳为主奏乐器。演奏线乐和细乐时,则使用南鼓(压脚鼓)、嗳仔(小唢呐)、二弦、三弦、箫、笛,以及京胡、二胡、椰胡、管子(鸭母笛)等。

  打击乐有南、北之分。南指大草锣、匡锣、草钹、低音小锣、铜钟、南鼓,北指“五音”

  曲牌

  泉州鼓吹曲牌有文、武曲牌之分,若文、武曲牌兼用之,则称通谱。除传统曲牌外,后又吸收提线木偶的乐曲和民歌小调,更加丰富多彩。

  演奏

  演奏分武乐和文乐两种乐曲;根据不同场合,又分为单曲和套曲,套曲一般由2至5首乐曲连缀而成。

  文乐用小唢呐、品箫、二弦、三弦、二胡等弦乐,并配合响盏、小锣等,按节搭配助声,演奏《太子游》、《状元游》及南音《雁声悲》、《我为你》、《暗想暗猜》等曲牌,轻柔幽雅,节奏舒曼。

  武乐由几支大唢呐合奏,加大锣、大钹,并用大通鼓按节奏擂打,吹奏《将军令》、《得胜令》、《秦王破阵乐》等大曲,唢呐齐鸣,通鼓响声连天,声势激昂威武,高亢激越。

深沪褒歌

  深沪褒歌,别称“摽歌”、“相亵歌”、“船头歌”、“扒蛲歌”等,流行于晋江市深沪镇,是晋江渔区特有的1种闽南民间小曲 。

  “晋江深沪褒歌(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沿革

  深沪镇为晋江市下辖乡镇,一面依山,三面临海,深沪港自古以来是个典型渔区和商贸海运港口。

  “深沪褒歌”在清代十分盛行。

  明、清 “海禁” , 深沪港 商运衰落甚至 中断,由原来的商渔港转为单纯的渔港 ,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多以出海打渔为生。 渔民们在出航或归航的水程上,为驱散航程的寂寞和孤单,同航而相邻的船只便会 互 邀 “合四句编歌仔” , 即 “ 褒歌 ” , 随口编唱,自娱自乐, 以此营造一些轻松气氛,消除劳累 。(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海丝之路》)

  有时,船只回岸后,或在海滩上作业时,渔民意犹未尽,还会站在各自的“网间”(渔民存放渔具的工具间)前,继续对“褒”起来。渔民还经常重温双方褒出的佳句绝句,或修改补充,流入社会传唱,又得到更多的加工和提炼,成为船头“褒歌”的优秀作品。

  现代,由于现代通讯在渔船上的运用等原因,渔民已停唱“褒歌”很长时间了。

  自1978年以来,为留存“深沪褒歌”一脉,苏宗和及其子苏军勇一直致力于“深沪褒歌”的收集和整理,陆续从本身和陈兰传吴锡文陈汉清庄国梁陈国趋等老人口中记录下数十首词曲。“深沪褒歌 ”完整遗存下来的虽不多,但在曲调不变的情况下,歌词却是可以根据情境需要进行修改的。

  2005年,苏军勇等人以记录整理的词曲为基础,创新了“深沪褒歌”的舞台表演形式,成立褒歌表演队,活跃于社区文化生活中;还走进学校表演,并将“褒歌”编进幼儿园、小学音乐教材,努力传承。

  特点

  “ 深沪褒歌 ” 是渔民们在生产劳动中以大自然和人的情感为内容创造的,唱词大多 是即景生情, 采取比兴、借喻等修辞手法, 即兴编唱 , 于朴实中蕴含 情感 , 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地域性、通俗性 ,是 独具特色的渔区音乐 ,也 是当时闽南民间生存、生活、生产状态和人文思想的真实写照。

  由于生活环境、生产条件的不同,“深沪褒歌”演唱的背景和形式也有所不同,表现的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也随之而异。

  “深沪褒歌”主要有劳动歌(如出船号子、拉网捕渔号子)、生活歌(如渔民生活苦歌、游戏歌)、情歌(如恋歌、别歌)、“相亵歌”(即渔民们互相说笑逗趣的歌,较粗俗),内容朴实,率真直白。歌词大多是七言4句式或五言4句式,1、2、4句押韵。如:“年年春节闹葱葱,天公佛祖来帮忙;保佑今年好年冬,船只出入保平安。”又如:“一领渔网一条缸,一个广头一排桴;千绨万线笕来织,大小鱼鲑网内钻。”

  “深沪褒歌”的演唱曲调,有由上、下句构成对应式的一板二眼的《褒歌调》,也有起承转合式的一板一眼的《十二生肖调》;还有一种俗称“开嘴管”的曲调,其旋律接近自然形态,音高、音调、节奏等都与歌词语言声调一致,即使出现一些滑腔装饰,也都语言化了,类似于小曲中的吟唱调。演唱时,大多为1人领唱,众人和唱,所以也时常有不同程度的即兴发挥。

  从现今收集到的“褒歌”看,其中很多歌词、曲调与台湾的闽南语歌曲“行船歌”有相同之处。另外, “褒歌”内容与漳州“芗剧”、台湾“歌仔戏”也互有影响,常互相改编来演唱,“褒歌”也多被“芗剧”采用为唱腔曲调。这些,可能因历史上3地渔民常在停泊或海上相遇时一起褒歌有关。

  总之,“深沪褒歌”通俗易懂、易唱易传,曲调质朴率真,句式优美,节奏明快,音律自然,具有一定艺术性,颇具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十二划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

  概说

  道教音乐源于原始巫觋祭祀乐舞。

  秦、汉之际,自泉州有隐士和方士巫术的活动,常有引、吟、咏、泣等形式的表现。

  泉州的道教音乐约始于南北朝时期(420—589年),至唐代,道教活动开始以唱为主,器乐则从单纯的打击乐器如钟、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 以伴奏。

  宋代,丝弦乐也加入了道乐的行列,使泉州的道乐也具有了南曲风格。

  元代,道教出现了“全真”“正一”两大道派,道乐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全真派”重清修,其乐多清幽出世;“正一派”重斋醮与符篆,道乐雄浑、古雅。实际上,自元代及以后,“全真”“正一”两道派在泉州均代有传人,并无非常严格的区分和壁垒,道乐风格也互相渗透。

  泉州道教广播民间,岁时、婚事、生育、寿庆、丧事、营建和避邪等民俗的斋醮法事活动中,都融入道乐。在与泉州地方文化长期交融中,斋醮科仪中的道情典乐、舞蹈在不同时期都吸收了本地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如民歌曲调、木偶戏、佛曲、南曲,以及南琶、二弦、三弦、牛角吹等乐器(虽然在演奏与吟唱的配合等细节上会有所不同),建立了“歌、舞、乐”为一体的道乐体系,既保持传统道曲的韵律,又用闽南语演唱,具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泉州道教音乐,具有强烈的民俗性与观赏性,对泉州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嘉礼戏、南音》)

  泉州道教科仪音乐,分声乐、器乐两部分。

  声乐又可分为咏唱、吟唱、念唱等几种。音乐结构可分成单曲及套曲2种。如《孔雀经》套曲,由70多首曲连缀而成。

  器乐可分弦管乐(丝竹乐)、吹打乐、鼓吹乐等。通常使用的器乐曲有《北上小楼》、《伴将台》等30多首,均常见于戏曲音乐与民间器乐曲中。

  泉州道教音乐所用乐器,除道教所特有的法事乐器帝钟、戌钟、敲钟、手鼓(法事鼓)4种外,大都与民间流行的鼓吹乐、地方戏曲音乐相同,如钟、鼓(堂鼓,手提式竹钉鼓等)、磬、钹、鐺、木鱼、铃;笙、管、笛、箫;琵琶、二弦、三弦等。

  目前,泉州道乐较有代表性存在的,有洛江、南安两地,风格大同稍异。

  洛江道乐

  洛江道教音乐,源于天师道(全真派)。道士在不同场合及法事活动中使用道乐,以“引、吟、咏、泣、说、唱、念”等形式,渲染1种庄严、祥和、幽然如梦的宗教气氛与至虔至诚的宗教音乐形象,有浓郁的地方乐曲亲切感。

  “道教音乐(洛江区)”,2014 年列为泉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道教音乐(泉州市洛江区)” , 2017年1月列为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洛江区 罗溪镇万寿坛文峰靖氏家族,历史上多有道士,不知始于何时,世代传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赖传义(祖籍洛江罗溪赖厝街),至今存有祖传的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四十八年(1783年)、五十二年(1787年)、咸丰十年(1860年) 、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道家科仪、曲簿抄本,具斋醮科仪的传统性、完整性 ;以及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版本的闽南语音韵字典《汇音妙悟》、多达12册的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的字典《字汇》,总数达400多册。这些古书都已不同程度虫蛀,有一些书籍已经进行简单的修补。

  赖传义道士世家保存并还能演唱的泉州道曲,有《步虚》、《三归依》、《三稽首》、《大道情》等80多首。

  洛江道教音乐分为文曲和武曲两大类:

  文曲伴奏乐器由南嗳、南琶、三弦、二弦、横笛、二号吹等小乐器组成,体现在修炼、辟谷、存想、存神、步罡踏斗等活动中。

  武曲大部分是敲击乐器,有通鼓、大钹、二钹、大锣、铜钟、碗锣、鈇仔、手扇鼓、竹钉鼓、小叫、双铃、响盏、金钟、引罄、木鱼、帝钟、牛角吹、静扳等组成,体现在皈依道门、迎銮接驾等法事活动仪式中。

  洛江道教音乐还曾多次赴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新西兰,以及澳门、台湾等地区进行交流,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南安道乐

  南安道教音乐,是道教“正一派”传入南安后,吸收南安民间音乐营养,在闽南民间盛行追荐祖先仪式“做功德”时,道士都通过唱奏形式,完成诵经、祭灵、赞尊、谶颂、超度等祭奠过程,并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逐渐形成的1种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宗教音乐。

  南安道教音乐归入民间音乐一类,入选泉州市级非遗项目。

  南安道乐现存有“吊灵”、“净坛”、“关发文字”、“度人经”、“分灯”、“开光”、“合符”等数十套;曲牌则有“地狱”、“锦板”、“四边静”、“割仙草”、“甘州歌”、“相思引”等近20个。一些主要曲牌,还是“打城戏”(俗称“师公戏”)的主要音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打城戏》 )

  南安道乐所用乐器,除道教所特有的法事乐器 如帝钟、戌钟、敲钟、手鼓(法事鼓)4种外,大都与民间流行的鼓吹乐、地方戏曲的乐器几乎相同,锣鼓经大同小异。器乐有大吹(大唢呐)、嗳仔(小唢呐)、品箫(竹笛)、二弦、二胡、南琵琶、南三弦。击乐有堂鼓、大锣、铜钲、锣仔、小叫、大小木鱼、钟(磬)、拍、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