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下卷)

(紫云寺、莲花道场、莲花寺、兴教寺、龙兴寺)

  紫云屏
  天王殿附:东西二坊

    ——天王殿(俗称“三门”或“山门”。沿革。规制。)
    ——附:东西二坊(又称“八吉祥坊”、“六殊胜坊”。位于三门外。)

  拜圣亭
(俗称拜香亭、拜亭,位于天王殿正中北侧。)
  拜庭
(位于天王殿、拜圣亭北)
    ——概况。
    ——垂云薙草。

    ——宝箧印陀罗尼经幢唐·大中尊胜陀罗尼经幢。南唐·太保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北宋·天对陀罗尼经幢。南宋·绍兴宝箧印经塔。
    ——附:勤佛。
  桑莲古迹
  紫云大殿
(大雄宝殿、百柱殿。)
    ——唐·垂拱二年始建。
    ——唐·乾宁王审邽重建。
    ——南宋·绍兴重建。
    ——明·洪武廿二年重建。
    ——明·崇祯十年曾樱、郑芝龙重建。
    ——清·道光卅年和1989年两次落架大修。
    ——规制(露台的古印度人狮石雕。大殿建筑结构概说。门匾和门楣石。前殿供“五方佛”。妙音鸟。后殿供圣观音。后回廊中央的古印度式石柱。)

  甘露戒坛(紫云大殿之后)
    ——全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
    ——沿革(唐僧行昭浚“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就其处始建“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僧敦炤按制重建。明·建文二年僧正映再重建。明·崇祯元年僧如祐、广轮至南都募刻《补全藏经》置戒坛内。清·康熙五年重建。)
    ——规制(殿宇。戒坛。)
    ——菩提树(1955年广安法师手植。附说。)

  藏经阁(原为法堂,在戒坛之后)
    ——沿革。
    ——藏经颇丰(五代金银《大藏经》残页。宋、元古版佛经。珍版《大藏经》。其他藏经。)
    ——历代铜、铁钟。
    ——各代佛像和名家楹联。

  功德堂
  尊胜院(又称阿弥陀殿,尊胜阁,位开元寺中轴线西侧,现改建为“弘一法师纪念馆”。)
    ——唐·垂拱始建。
    ——南宋·绍兴、庆元和元·至正三次重建。
    ——明·崇祯重建(重建尊胜阁。诗词。)

  西塔禅院
  栖隐禅院

  准提禅寺
(俗称小开元寺,在檀樾祠东)
  伽蓝祠(旧在法堂之左。既废后,改祀东廊罗汉堂之故址。)
  东璧寺
  檀越祠
(紫云大殿东侧)
    ——江夏紫云黄氏祖庭。
    ——檀越祠(元·前至元僧妙恩建。明·洪武僧正映重建。明·万历黄文炳率族重建。清初修葺。清末民国修葺。规制。)

  麒麟壁
  日本大铜镜
  五观堂

紫云屏

  紫云屏,在寺大门(天王殿)正对面,隔西街相望,为开元寺的照墙。取“紫云”为名,是引自开元寺在唐代建寺时紫云覆地的传说。400年来经受台风、地震而不塌。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东西二坊》:“寺前炤墙,乃万历四年(1576年)郡丞一中所筑;天启甲子(天启四年,1624年)郡总宪亮采重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一中》)

  “紫云屏”高6米,宽15米,厚0.85米,正中嵌有1方明·泉州书法家陈于王手书的隶书“紫云屏”3字的石匾(横排),当代书家称它“清丽端和,神韵绝俗”。

   《福建通志·广印人传》载:陈于王,福建晋江人。工篆、隶,善诗、画,镌刻图章尤精雅绝伦。开元寺粉墙八分书‘紫云屏’,是其遗迹。”

天王殿(附:东西二坊)

  天王殿

  天王殿,俗称“三门”“山门”,是开元寺中轴线第1进建筑。

  沿革

  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后屡毁屡建。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三门》:

  “三门,始创自(唐)垂拱三年(687年),有石柱生牡丹之瑞。

  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灾,寻建。

  (元)泰定四年(1327年)春复灾,佛果炤重建。至正十年监郡偰世玉偰玉立世玉署其门曰:‘泉南佛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偰玉立》)

  (明)洪武(1368—1398年)间,僧正映重修。万历间,僧真晓重修。……(现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明·正映》)

  现存建筑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修建。

  规制

  天王殿坐北朝南,悬山式屋顶,面宽5间25.94米,进深4间13.59年,面积427平方米,由30支棱形石柱支撑屋盖,其中有数根上下略细中间粗,形如织布梭子,据考,均为唐代常见的石柱行状。

  “天王殿”内正中上梁悬匾“敕大开元万寿禅寺”。据《寺志》载,元·至元廿二年(1285年)全盛时,僧众“食常万指”,旁设支院百二区,本寺主管僧录上奏朝廷请大合并,元世祖·忽必烈敕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

  殿柱悬有南宋大儒朱熹撰、近代名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补书的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弘一法师》)

  殿东、西两侧各有泥塑巨大天王坐像1尊,高4.5米,怒目而视,形状威武,泉人一般称之为“金刚护神”“哼、哈二将”。其实,他们是按佛教最古老的“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梵王,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

  附:东西二坊(八吉祥坊、六殊胜坊)

  三门外两侧原建有东、西2坊,元·泰定四年(1327年)僧果炤建,东称“八吉祥”,西称“六殊胜”,纪寺瑞。明·洪武(1368—1398年)间僧正映重修。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东西二坊》:“东西二坊,在‘三门’之外,泰定四年(1327年)果炤所建。左曰‘八吉祥’,右曰‘六殊胜’,纪寺瑞也。洪武(1368—1398年)间僧正映重修。……(现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明·正映》)

  所谓“八吉祥”,指“桑树白莲”、“紫云盖地”、“甘露戒坛”、“凡草不生”、“石炉生烟”、“石柱牡丹”、“应梦罗汉”、“白鸽听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收录有明末·木庵禅师咏开元寺“八吉祥”诗,曰:

  “桑树白莲:瑞现枯桑菡萏花,枝头朵朵玉无瑕。香穿长者辽天鼻,露布禅林百二家。

  紫云盖地:云垂紫气盖莲宫,密荫三千世界中。大地众生知觉悟,江南佛国独为雄。

  甘露戒坛:甘露门开势泼天,全身窑戒舍那前。坛场层级虽华彩,当甚衲僧革履穿。

  凡草不生:平白地中绝点尘,幽闲劫外不知春。灵芝产处非为瑞,况许蔓蔓野草蓁。

  石炉生烟:浑仑石鼎口生烟,馥郁氤氲匝地天。殊胜之中殊胜现,流芳千古岂徒然。

  石柱牡丹:石础花开象牡丹,无情似启有情看。南泉点破同春梦,智者岂无解返观。

  应梦罗汉:无明一发最为难,没地容身人建关。五百瞎驴穷伎俩,相随作梦借牛栏。

  白鸽听经:堂前听法智如鹫,领会翻身作比丘。却把虚空经注遍,三千狮子一毛头。”

  所谓“六殊胜”,指“东西石塔”、“古龙眼井”、“祖膊真身”、“文殊墨迹”、“御赐佛像”、“支院高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收录明末·木庵禅师咏开元寺“六殊胜”诗,曰:

  “东西石塔:团栾没缝凌霄外,窑顶光吞日月晖。八角层层空里走,风云每吐示全机。

  古龙眼井:虾蟆井底月浑吞,碧浸寒光绝点痕。绠短强来深处汲,蟠龙应笑不知源。

  祖膊真身:霜霜祁寒袒半肩,胸藏风月韵无边。戴云虎豹常驯服,浪得虚声遍大千。

  文殊墨迹:赤足匆忙下五台,手抄注脚紫云来。时人不识真狮子,屈累土神门外哀。

  御赐佛像:石头泛海事非常,螺髻山青放窑光。烁破大唐天子眼,亲题御墨泼天看。

  支院高僧:八十余人总白拈,说黄道黑贩私盐。奈何末法多狐种,口吐莲花又被嫌?”

  明末,东、西2坊尚存,后废圮。

  2002年桂月(农历八月),住山释道元就三门外两侧建为寺墙,并分别嵌入“桃莲应瑞”(左墙)、“桑莲法界”(右墙)石刻大字(均由单字匾组成)。

拜圣亭

  拜圣亭,俗称“拜香亭”、“拜亭”,位于天王殿正中北侧。古时作地方长官礼拜之用。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拜圣亭》:“拜圣亭,俗呼‘拜香亭’。在大殿之前,附于‘三门’之后,不知创自何代。盖因祝嵩时虑或阴雨,故作此以便礼拜。后之改创,多与‘三门’同。……(现存)”

  现存建筑为卷棚歇山顶角亭,高5米,面宽进深各1开间。

拜庭  

  拜庭,位于“天王殿”、“拜圣亭”北,“紫云大殿”前,是一个大庭院。

  概况

  拜庭面积2800平方米,是古代郡府各级官员列队朝圣和信众祈拜之地。如今,每月农历廿六日的勤佛日,这里仍然人山人海,梵呗声声。

  拜庭全部用白色花岗岩条铺而成,东西两旁有古榕树8株,树龄少则200年,多则800载。榕树之间,分列13座宋至明代小型石塔及石经幢,高3-5米不等,造型优美,塔上有的有浮雕图像、铭文、题款等,形式多样(参见下文“宝箧印陀罗尼经幢”);还有两只赑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明代石雕熏香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

  拜庭两边有东、西两廊,从“天王殿”延伸至“甘露戒坛”,构成一个整体。

  垂云薙草

  唐·乾宁四年(897年)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载,开元寺初建,“尝有紫云覆寺至地,至今凡草不生,其庭大矣哉……垂云薙草,天启地灵之如是,则开元实寺之冠,斯又冠开元焉。”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开士志·释法周》:“释法周,字觉先,姓氏,同安人。出家开元文殊……师号‘文慧’。(北宋)咸平(998—1003年)初,太守宿翰尊礼师。一日至,相引行殿墀,见其下数茎草。指问曰:‘古语道紫云盖地、凡草不生,因甚而今却有?’师应声曰:‘地因培客土,凡草有时生。’深叹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法周》)

  宝箧印陀罗尼经幢

  箧,是藏物的小箱箧子;印,是不移不动、坚固不朽之意,陀罗尼经,是佛教密宗的咒语,具有藏纳三世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的功德,诵念此咒能使亡人从地狱解脱。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至七年(954—960年),吴越国王钱俶仿印度阿育王造金塔分藏释迦牟尼舍利子分送各地之举,也用金铜精钢造8万4千个小塔,每塔高不及1尺,专门供藏宝箧印陀罗尼经,分送境内四方,称宝箧印陀罗尼经幢(塔)。因塔身涂金,也称金涂塔。

  后来,佛教信徒为了修缘造福,也采用砖、石仿筑宝箧印经塔。宝箧印经塔不管是金属的小塔,或是砖石的大塔,造型雕缕都出于一各蓝本。

  (一)唐·大中尊胜印陀罗尼经幢

  1935年夏,泉州遭特大洪水袭击,唐·大中八年(854年)尊胜陀罗尼经幢被洪水冲倒,弃于西门城吊桥下,作为水闸柱石之用,1953年被抢救移入泉州开元寺保存。1955年12月,又在泉州西门外原古经幢处,掘获石经幢构件一方,上刻束腰佛像八尊,多已风化,耳目模糊不清。1956年3月,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馆长林惠祥教授将经幢像构件移至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保存。

  今保存于泉州开元寺水陆寺内的唐·大中八年(854年)的尊胜陀罗尼经幢通高178厘米,作六角形,每面宽25厘米,每面刻字七行,行六十四字,末面题职名,字数不等。由于年久剥蚀,字多磨泐,而其中有一面刻10厘米宽的直线槽一条,《闽中金石略》以为“似当时钳于塔上者”

  尊胜陀罗尼经幢有篇序文,是专门申明立此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的用意的。序文叙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如何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故事,从故事经历的非凡,来说明其经能“救拔幽显,不可思议”的效用。这个故事是研究泉州唐朝佛教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材料。

  尊胜陀罗尼经幢上的文字收录于陈棨仁《闽中金石略·卷1·唐·尊胜陀罗尼经幢》。其序文如下: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者,婆罗门僧佛陀波利,仪凤元年从西国来至此土,到五台山,次遂五体投地,向山顶礼曰:‘如来灭后,众□潜灵,唯有大士文殊师利,于此山中,□引□生,教诸菩萨。波利所恨,生逢八难,不睹圣容。远涉流沙,故来敬谒。伏乞大慈大悲,普覆令见尊仪。’

  □已悲泣□□□□顶礼,礼已举头,忽见一老□□山□□□□作婆罗门语,谓僧曰:‘法师忆存慕道,追访圣纵,不详劬劳,远寻遗迹。然汉地众生多造罪业,出家之辈,亦多犯戒律。唯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能灭□恶业。未□法师□将此经来不?’

  僧曰:‘贫道直来礼谒,不将经来。’

  老人曰:‘既不将经,空来何益?纵见文殊,亦何必识师?可倒向西国,取此经来,流传汉土即是。众圣广□□□□济幽明,报诸佛恩也。师取经至此,弟子当示师文殊师利菩萨所在。’

  僧闻此语,不胜喜跃。遂裁抑悲泪,至心敬礼。举头之顷,忽□□老人(缺7字)心□念倾诚,回还西国,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至。

  永淳二年,回至西京,具以上事,闻奏大帝。大□遂将其本入内,请□□□□法师(下缺13字)此经,施僧绢三十疋,其经本禁在内不出。

  其僧悲泣,奏曰:‘贫道捐躯委命,远取经来,情望普济□生,救拔苦难 (下缺20字)含灵同益。’

  帝遂留翻得经,还僧梵本。其僧得梵本,将向西明寺,访得善梵、汉语。僧顺贞奏:‘共翻译(下缺21字)五台山,于今不出。今前后所翻两本,并流行于代。小小语有不同者,幸勿怪焉。’

  至垂拱三年,□□寺(下缺24字)留,一如上说。志静遂就三藏法师,谘受神咒。法师于是口宣梵音,经二七日,句顺□□□□梵音(下缺27字)别翻者是也。其咒句稍异于 杜令 所翻者。其新咒改错,并注其音。讫□有学者幸详焉 (下缺7字)说。其翻经僧顺贞,现在住西明寺。

  此经救拔幽显,不可思议,恐学者不知,故具录委曲(下缺24字)

  佛项尊胜陀罗尼经

  罽宾沙门佛陀波利奉诏译。”

  这篇序文是写印度婆罗门僧入佛陀波利,他于唐·仪凤元年(676年)来到中国五台山,敬谒文殊师利菩萨尊仪。文殊师利菩萨令其返回印度,取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以“流传汉土”。唐·永淳二年(683年),佛陀波利取经返回中国长安,具以上事奏闻唐高宗高宗遂留梵本经请朝廷佛教法师翻译。佛陀波利恳求高宗退还梵本经。佛陀波利再得梵本经,到西明寺请善梵、汉语的僧人翻译。所以,流传于世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有两种汉泽本,一为西明寺僧 顺贞所翻译;一为朝廷杜令所翻译。两种译本,文字“小小语有不同者,幸勿怪焉。” 序言最后说:“恐学者不知,故具录委曲。”

  唐·大中八年的泉州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有一面是题名的,题名者有三部分人。

  其一、信众募缘题名。有姓名者数十人,这些善信中有许多女施主,她们的名字有一个特点,是以数字为其名的,即从一娘二娘三娘五娘七娘十二娘不等。还有几位名字相同,仅姓不同罢了。这为研究唐朝中期泉州的社会风俗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经幢记载,募缘捐建此一经幢的善信有二百多人。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唐大中年间泉州佛教之兴盛。这些捐款、捐物的善信,有的是“为考妣,各舍铎一口”,有的是“奉为考妣,舍三百文” 。可见,唐朝大中间,泉州的佛教已出现世俗化的现象。这又是研究唐朝泉州佛教发展史的重要材料。

  其二,泉州地方官员题名。如朝议大夫使持节泉州诸军事守泉州刺史上柱国薛凝,都押牙将仕郎口太常寺奉礼郎骁骑尉谢孙(“心”字底),押牙吴口、押牙陈元度、押牙兼都虞侯林弘、口口、押牙口口团练管干许庶等等。薛凝的职位是官三品、阶五品、勋二品;谢孙(“心”字底)的官职则唐史未之见,可补史书职官之缺;《五代史》、《宋史》只载“押衙”官职,未见“押牙”官职,这又可补史书之缺。如此多地方官员题名于经幢,反映了泉州地方官员对佛教之倡导,有利于唐朝泉州佛教的发展。这些唐朝泉州的地方官员,各施舍布一疋,以为考妣。则知泉州地方官员当中,不少是佛教的善信。

    其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的书写和镌字人。书写人是“乡贡进士欧阳堰、沙门文中 共书”《闽中金石略》以为“一石而两人合书,亦为创见”。但更重要的是“乡贡进士欧阳堰,《泉州府志》、《晋江县志》的《选举科目》皆不见其名,这又可补府、县志之缺。唐朝泉州仕进文人的为佛经幢作书,对佛教在泉州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二)南唐·太保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1982年8月,强台风袭击泉州,泉州开元寺拜庭巨榕折断,击倒树下的南宋·绍兴十五年 (1145年)造的婆罗门金涂式石塔,在石塔基座里,发现一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石经幢。

  此经幢系王继勋建造于南唐·保大四年(946年)。王继勋,王延政从子。闽·天德三年(945年),留从效杀叛臣黄绍颇,擢任泉州刺史,请度僧、设坛,又于次年建造此经幢。

  经幢八角八面,每面宽19厘米,通高120厘米。表面光滑,竖刻76行文字,主要部分是经文,此外还刻记施舍建经幢人的姓名,以及建造经过。 经幢构件上的浮雕飞天,皆赤足裸露,身体修长,保留着唐朝飞天雕刻的风格。

  经幢上除经文以外的一些文字,据林宗鸿《泉州开元寺发现五代石经幢等重要文物》(《泉州文史》第9期,1986年12月)摘录于下:

  第一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口口宣德郎前守尚书膳部员外郎柱国赐绯鱼袋 郑元素书,都料将唐琛元、从十将林仁濬等镌。” 

  第六十五行:“管内僧正临坛匡教大师赐紫守涓、管内都监长讲经论大德赐紫道昭、监寺讲经论大德赐紫惟岳、寺主大德僧惟守、都维那大德僧从善,上座传经持念口口口。”

  第六十六行:“通直郎检校尚书比部员外郎柱国赐紫金鱼袋王传嗣,舍见钱参拾阡文。州司马专客务兼御史大夫陈光嗣、州长史专客务兼御史大夫温仁俨 、粮料将御史口口。”

  第六十七行:“军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挥使兼御史大夫陈匡俊,已上各舍伍阡文,转运将许延佑,元从押衙杨匡轸,右衙大将王蟠,军将唐弘益严迅,已上各舍铜钱壹阡文口口口。”

  第六十八行:“榷利院使刘拯,舍伍阡文。管内威仪临坛大德神毅、讲赞法慧大德赐紫文展、粥院口口大德惠斌,各舍壹阡文勾当。取幢传经大德神悟,舍铜钱柒阡文。一持念大德口口。”

  第七十一行:“幢而左无对峙,遂发诚愿,始议经营。请僧于浙水募缘、召匠,于太湖采石,徙移五载,竟未成功。及太尉琅琊公……”

    第七十二行:“访萧寺遗阙之端,谓前政之何为构斯幢而不就,于是遣舟航远,泛置琬琰。俄臻选敏手以雕镌,择良辰而建置,斯则收其遗而补其阙,无量胜口。”

  第七十五行:“三十世宗祧,俾率土以共瞻,与斯幢而永固。将纪其事,爰命直书。唐·保大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建,岁次丙午 勿当元从押衙兼御史大夫 李仁检。”

  第七十六行:“功德主英谋叶义定难功臣、光禄大夫、检校太尉、持节泉州诸军事、守泉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琅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王继勋。”

  以上铭文,值得注意的有:

  建造过程。造经幢的石灰岩石,是前政“请僧于浙水募缘、召匠,于太湖采石,徙移五载,竟未成功。”后经王继勋“遣舟航远”,又“臻选敏手以雕镌,择良辰而建置”,才告功成。

  职官。铭文中记述许多官员,如“州司马专客务兼御史大夫陈光嗣”、“州长史专客务兼御史大夫温仁俨”,“军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挥使兼御史大夫陈匡俊”、“榷利院使刘拯”和“光禄大夫检校尉持节泉州诸军事守泉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琅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王继勋等。以上官职,多为史书所缺,可为五代史职官补白。

  海交实物。铭文中如“专客务”、“充海路都指挥使”、“榷利院” 等官名和机构,反映了五代时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因此,经幢是泉州海上交通史的重要实物材料。

  佛教史迹。经幢上诸多泉州地方官员的施舍记载,从一千文、五千文、七千文到三十千文不等,这反映了五代时泉州以刺史为首的地方官的崇信佛教。经幢题名的泉州开元寺僧人,有 僧正守涓、都监道昭、监寺惟岳、寺主惟守、僧从善、威仪神毅、讲赞文展、粥院惠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n《泉州人名录·道昭文展》)

  (三)北宋·天对陀罗尼经幢

  开元寺北宋·天对九年(1031年)陀罗尼经幢,为泉州清凉院僧智贤募缘所创。

  (四)南宋·绍兴宝箧印经塔

  拜庭左右两旁各有一座方形宝箧印经石塔,通高各5.48米,形制相同。左边一座塔的须弥座上刻:“右南厢梁安家室柳三娘,舍钱造宝塔二座,同祈平安。绍兴乙丑(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七月题。王思问舍钱三十贯,乙酉(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重修。”

  开元寺这两座石造的宝箧印经塔,从下而上是基台、石函、塔柱、塔盖和刹顶。塔上的雕刻保留着印度的艺术风格。

  塔柱四面刻圆拱龛,龛内浮雕释迦牟尼本生故事图:

  东面是萨锤王子舍身饲虎,中间萨锤王子作大王游戏坐,前面有大虎一只、小虎四只;

  南面是提婆拔提城尸毗国王割肉救鹅,中间尸毗国王右手执刀,左手护鹅,右边山石上有一只老鹰;

  西面是阿梨陀波罗城尸毗王挖眼施给婆罗门,中间尸毗王右手持尖刀抬在头部作挖眼状;

  北面是跋陀耆婆城月光王舍头给婆罗门,中间树下,月光王低头弯腰作舍头状,左边有一婆罗门手中举刀。

  塔顶为复莲盆及多层相轮尖顶,四面刻佛的称谓。塔盖四周芭蕉形的角翅上,雕刻着释迦牟尼身为太子时在皇宫中生活游戏的种种景象,有人物、山花、蕉叶、卷云等。

  1982年8月,强台风刮倒拜庭东边一株巨榕,榕树压倒一座宝箧印经塔。在修复整理时,发现塔腹中埋着五代·闽国最后一任泉州刺史王继勋等善信捐资雕刻的宝箧印陀罗尼经幢(参见上文“宝箧印陀罗尼经幢”)。又清理出银质鎏金观音像,背面刻“泉州右南厢宣明坊女弟子柳三娘,与夫主梁安共舍宝塔一座,永充供奉,合家人口等增延福寿。时绍兴十五年六月日”

  从铭方舍钱造塔的目的是“同祈平安”“合家人口等增福延寿”,这表明了宋代泉州佛教的进一步世俗化。

  附:勤佛

  “勤佛”仪式是闽南佛教民俗的特色之一,泉州开元寺于每月农历廿六日举行。

  “勤”即闽南音“围绕”之意。每到此日,黎明之时,即有数百善男信女,涌入开元寺中。由一名僧人带领,引诸善男信女向佛行礼后,即在宽广的拜庭之中,排成1个长行列,不断绕个大圆环而行。僧人手执木鱼,边敲木鱼边诵经,诸信女善男跟在后面,直至念经到1个段落,才告结束。

  “勤佛”仪式结束之后,由开元寺僧提供给参加勤佛者1顿早点,经常是素面汤或米粉汤这类简单食品。而参加“勤佛”活动的众多善男信女,也经常捐献一些钱钞供佛寺“添油”,从经济上资助“勤佛”活动月月持续下去。

  泉州其他佛教寺庙,则于佛生日或特定日子举行。

桑莲古迹

 

  位于开元寺西长廊外侧。有唐植古桑树一株,相传为黄守恭桑开白莲之桑树。桑树老干被雷轰为三,仍然枝叶繁茂。

  民国年间有一枝干受台风之损,莆阳人吴春华立石题字顶之。字云:“此树生莲垂拱之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

  1994年秋夏台风数起,一次风雨中将支于石上老桑枝干扫落于石板地,且老伤口处有断裂,所幸未全折断,但已无法再吊回石柱之上。

 

 

紫云大殿

  紫云大殿,亦称“大雄宝殿”、“百柱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大雄”是梵文“摩诃毗罗”的意译,古印度教徒用以尊称教主释迦牟尼,意思是说他象大勇士一样无所畏惧。故凡佛教寺庙,“大雄宝殿”均为整座寺庙的中心。

  唐·垂拱二年始建

  紫云大殿,僧匡护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因时有紫云盖地之瑞,得名“紫云大殿”

  玄宗(712—756年在位)改额“开元”,并御史赐佛像,唐·乾宁(894—898年)前火灾毁,连中间御赐佛像也烧掉了,“五方佛”缺了中间1尊。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紫云大殿》:“唐·垂拱二年(686年)匡护建。时有紫云盖地之瑞,因以得名。玄宗改额‘开元’,仍赐佛像。后毁。”

  唐·乾宁王审邽重建

  唐·乾宁四年(897年),王审邽重建,又塑4尊佛像全身;僧朝悟在重塑中尊御赐佛像时,纳辟支佛舍利于塑像中。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僧法殊又移千佛像于大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邽》)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紫云大殿》:

  “乾宁四年,检校工部尚书王审邽重建,塑四佛像;中尊是先有御赐像,有僧朝悟持辟支佛舍利来纳塑像中。

  宋·绍圣二年(1095年),僧法殊新之,移千佛像于其中。”

  南宋·绍兴重建

  南宋·绍兴廿五年(1155年)火灾,寻建。

  入元,僧契祖命僧甃殿前大廷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契祖》)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紫云大殿》:

  “绍兴二十五年乙亥(1155年)灾,寻建。

  元僧契祖命僧伯福甃殿前大庭石。

  至正丁酉(至正十七年,1357年)复灾。”

  明·洪武廿二年重建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复灾。明·洪武廿二年(1389年),僧惠远重建。

  永乐六年(1408年),僧至昌修葺廊庑,增廓露台,庭前浚小池。

  万历廿二年(1594年),又将大殿修葺一新。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紫云大殿》:

  “洪武己巳(洪武廿二年,1389年),僧惠远重建。

  永乐戊子(永乐六年,1408年),僧至昌复葺廊庑,增廓露台;庭前左右各浚小池,仍造小浮屠数座翼之。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檀越率寺众同修。”

  明·崇祯十年曾樱郑芝龙重建

  明·万历卅二年(1604年)泉州特大地震,大雄宝殿受毁。

  崇祯十年(1637年),大参曾樱郑芝龙重建,僧广轮主持工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樱郑芝龙》、《泉州宗教·佛教·明·其他名僧·广轮》)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紫云大殿》:“崇祯丁丑(崇祯十年,1637年),大参、总兵芝龙重建。殿柱悉易以石,壮丽视昔有加矣;效其力者僧广轮。”

  “紫云大殿”原有大木柱86根,重建时悉数改为石柱,每根直径0.65米,高5.20米。原设计立柱百根,内槽因建筑需要,“偷柱换梁”,减去6根,余94根,故又号“百柱殿”

  殿内石柱和柱础石形式多样,有四方形、六棱形,有海棠柱、蟠龙柱,柱围达2米,秀巧精致。改为石柱的原因主要是地震后大建筑物破坏甚多,短期内得不到巨大杉材作栋梁,虽石质结构柱体的抗震能力不及木结构,但不受虫蛀、雨淋潮湿而腐烂,地震时也经得住伴随的水、火等次生灾害,可千年长存。

  清·道光卅年和1989年两次落架大修

  清·道光卅年(1840年)和1989年两次落架大修。此两次落架大修仅在旧物上复原,没有改变原状,故现存“紫云大殿”为明朝遗物。

  规制

  露台的古印度人狮石雕

  “紫云大殿”前面,筑有宽大的石露台,高1米,台座为须弥座式。

  露台边缘的束腰部分,有74方人面狮身及2方狮子青石浮雕,每方浮雕有间柱隔开。人狮或头发蓬松、四足立地、面朝前看,或头向右转、两眼雄视,或右足跷起、并持有一根状似莲花的东西。人狮的尾巴都向上高高卷起。

  人狮雕刻艺术是源至希腊,后东传印度的。

  大殿建筑结构概说

  大殿通高20米,面阔9间,进深6间,宽42.7米,深32.5米,总面积1387.75平方米,屋顶重檐歇山式,分前、后殿,是省内现存面积最大、构架最复杂的佛殿。

  结构上保存“唐风宋韵”,采用殿堂制和厅堂制相结合的抬梁式木构架方式。殿身下部采用“明袱”做法,以粗巨石柱支承通梁。柱头以上施以七铺作斗拱76朵,分布在周围和前槽,高度几乎达柱身之半,组件皆用二等材,且全部使用水平直拱,不用斜昂,形成一个独立的铺作结构层,刚健有力。其他梁枋等水平构件也用雄巨简练的斗拱作隔架。

  殿内前檐柱正中2根、外檐柱正中4根,为浮雕蟠龙柱,是明代石雕佳作。

  平屋斗拱后尾,附刻飞天乐伎24尊(详见下文“妙音鸟”)。

  斗拱以上覆以天花板,殿身后槽为了横列身高6米的“五方佛”(详见下文“五方佛”),省去内柱两排跨长7米“大通”6根,凌架高悬,形成高敞空间,以利谟拜佛像,突出效果。天花板上施以“穿斗草架”,构成上部屋梁。上下层木作工艺,精粗有别,枝樘固齐,繁而不乱,功能观点十分明确。

  这样由柱网、铺作、屋盖3个结构层作重梁叠架整体组合,整然有序,为闽南现存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结构最佳的遗构之一。

  门匾和门楣石

  “紫云大殿”大门正中悬挂“桑莲法界”大匾,“桑”、“法”二字为繁体异体字。这题匾概括了寺之由来,题写者不明;有说是明代晋江书法家张瑞图所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大门顶上,有“御赐佛像”石雕门楣石,是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马八儿国人、泉州港主挹伯鲁马尔创建湿婆神庙的石构件,成为明代泉州开元寺的名胜。明末泉州著名僧人木庵作开元寺“六殊胜”诗,即把“御赐佛像”作为佛教之物,列入开元寺的“六殊胜”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印度教》)

  前殿供“五方佛”

  佛教的“大雄宝殿”,一般供奉“三世佛”3尊菩萨,但开元寺“紫云大殿”与众不同,前殿却供奉“密宗”金刚界五智所成之5如来,称“五智如来,亦称“五方佛”

  中间主佛是御赐的摩诃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佛,意为“光明普照一切处”,是法界“体、性、智”所成的理性和智能的集中表现,是理智不二的法身佛,是佛教“密宗”奉敬的至尊至高的教主。

  左、右两旁分别为:东方香积世界阿亻南佛,是“大圆智”所成,也名“金刚智”;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是“平等性智”所成,也名“灌顶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如来”,是“妙观察智”所成,又名“莲花智”、“转法轮智”;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是“成所作智”所成,也名“羯磨智”

  这5尊佛像均为泥塑,丈八金身,体态丰腴,容貌慈祥,每尊佛像胸前,有“卍”字符号(音“万”),意“吉祥如意”;跏趺在莲花须弥座上,含目静息,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印相,富有浓郁的唐代风格。

  “五方佛”身后的护光屏,木刻的花边如同火焰,象征佛光普照天下。

  “五方佛”身旁,还供奉者8尊佛教中知名度很高的诸天胁侍菩萨塑像,如文殊(骑狮)、普贤(骑象)、观音势至迦叶阿难梵王帝释

  大殿左、右侧,分立关羽(佛教称“伽蓝菩萨”)和韦驮韦驮尊天菩萨)作为护法神。

  “五方佛”前,原置有1座双耳3足铁铸大鼎,为明末郑芝龙供奉,因作烧香专用,习称“香炉”。全炉高2.1米,其中足高0.8米、耳高0.23米、炉身高1.07米,炉口直径0.93米,炉壁厚0.025米。炉腰处铸有铭文:“钦差潮漳都督见题加前军都督府右都督使郑芝龙捐俸铸造供器壹副五件重叁仟余斤,在开元寺永远奉祀。督造官蔡奎施福。崇祯拾年(1637年)吉旦立。”

  据铭文,郑芝龙捐铸的供器原有5件,其中尚有2件铁花瓶和2件铁烛排,因民国时代寺内驻军,被士兵砸烂当废铁卖掉了,现仅存此铁香炉,移入“佛教博物馆”内保存。

  按: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福州鼓山释元贤《泉州开元寺志》记:“紫云大殿,唐·垂拱二年(686年)匡护建,时有紫云盖地之瑞,因以得名。玄宗改额开元,仍(同“乃”)赐佛像。后毁。乾宁四年(897年)检校工部尚书王审邽重建,塑四佛像,中尊是先有御赐像。”

  唐玄宗改额开元寺时是开元廿六年(732年),此时“密宗”传来中国也已22年,深受唐玄宗的支持。“密宗”毗卢遮那佛为主尊,那么唐玄宗赐给泉州开元寺的佛像应该是毗卢遮那佛了。而王审邽为了匹配毗卢遮那佛,所塑的四佛像应是东方阿亻南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和北方成就佛。说明在乾宁四年(897年),泉州开元寺就形成了密宗“五方佛”的轨制。

  据知,供奉“五方佛”的,除山西大同华严寺和善化寺外,也只有泉州开元寺了,不能不说这是中国佛教的一种奇观。同时,“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 ,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千余年来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不变,这是值得研究的。

  妙音鸟

  妙音鸟,音译“迦陵频伽”,出自印度神话和佛教传说,是半人半鸟的飞天乐伎,被作为佛前的乐舞供养,不少佛经中都有记载。

  《慧苑音义》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录)说:“迦陵频伽,此云美音鸟,或云妙音鸟。此鸟本出雪山,在壳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

  《佛学大辞典》《正法念经》说:“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神)若人,紧那罗(歌神)无能及者。”

  《佛学大辞典》“迦陵频伽舞”条:“……舞典名,译言鸟或不言乐,林邑(占城)之古乐,天竺祗园供养日,迦陵频伽来舞,时妙音天奏此曲,阿难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传之,遂流布云。”

  在“紫云大殿”中,佛像前上方斗拱石柱和桁梁接合处,分2排装置了24尊木雕“迦陵频伽”(象征24节气),都是上半身人头人身、下半身鸟体鸟爪的美丽女郎,其面面相对,体态婀娜,袒胸露臂,羽毛绚丽,头戴如意宝冠,背上两翼舒张,项挂缨珞,臂束钏镯,在“五方佛”前奏乐歌舞。

  但其各自造型和形态略有不同:

  石柱上边为12尊“大飞天”,如真人一般大小,翅膀如日行万里的大鹏鸟,分别手执“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青素瓜果等。

  另有12尊小飞天,雕有雅称“飞燕”的蝙蝠翅膀,分别手执泉州古老的南音乐器“四管全”(横抱琵琶、尺八洞箫、二弦、三弦),以及双铃等“下四管”小击乐。

  特别是,殿顶内部斗拱重叠,构造特殊,24尊“迦陵频伽”下半身镶在柱里,上半身伸出挺胸昂首,利用它们头上的如意宝冠之上的仰莲状的柱头栌斗,分别用头或翅膀大殿的通梁和横木,起到一种拱翘成托建筑构件和艺术装饰作用。

  这种既把“迦陵频伽”作为出跳斗拱,又作“五方佛”前的乐舞,更营造了佛国极乐世界气氛,匠心独具,构思精巧,3种功能和谐统一,是国内仅见的抗震独特结构。

  泉州开元寺建成后,曾经历了2次大火,其中1次发生在宋朝,2次大火以后都进行了重修。据史料记载,“大雄宝殿”内的飞天乐伎,是由2批来自德化和惠安的木工雕刻的,但这些人的详细情况并没有记载。

  惠安县东桥镇东湖村保存1本氏族谱》的复印件,有载:“十四世孙仕逊,字法参,官主簿,三余以木雕游寺观,所治皆绝品,如泉州开元寺飞天……”根据《族谱》推测,张仕逊是宋朝人,他设计并雕刻的飞天乐伎应该是在宋朝大火后。(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张仕逊》)

  开元寺“迦陵频伽”木雕在我国比较少见,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宋代早期的建筑风格和形制。《族谱》上关于“迦陵频伽”雕刻者的记载说明了3点:一、说明张仕逊是开元寺“迦陵频伽”的雕刻者;二、说明“迦陵频伽”这种形制在宋朝以前就已存在;三、结合福建云霄和宁夏银川都有发现宋代“迦陵频伽”的瓦当和瓦饰,说明宋朝时期,“迦陵频伽”这种形象在大江南北的建筑中普遍流行。

  后殿供圣观音

  佛教“密宗”有六观音,依次是千年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圣观音”是其中之一,又号观自在

  “紫云大殿”的后殿正中,即“五方佛”的背面,供奉着1尊结跏趺坐的圣观音,面如满月,眼观鼻,鼻观心,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大慈大悲尊严之态尽显其中。

  圣观音身边侍立善才、龙女,两侧则为姿态各异、形神兼备的“十八罗汉,俗称“十八罗汉观音

  罗汉指修行得道、断尽尘念、受世间供养的圣者。“十八罗汉举钵罗汉”、“伏虎罗汉”、“喜庆罗汉”、“看门罗汉”、“长眉罗汉”、“静坐罗汉”、“挖耳罗汉”、“骑像罗汉”、“坐鹿罗汉”、“开心罗汉”、“挥手罗汉”、“托塔罗汉”、“芭蕉罗汉”、“过江罗汉”、“布袋罗汉”、“降龙罗汉”、“笑狮罗汉”、“沉思罗汉

  在这尊观音身后的焰光屏上,左、右有2块铭牌,上书:“康熙辛卯(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春上元日楼云比丘正澄奉制。”

  圣观音在六观音中类似千手之异相,是寻常观音菩萨,容易与众生亲近。这尊观音形象典雅,面容慈祥,头戴宝佛冠,双目微闭。上穿通肩天衣,项胸挂满璎珞珠宝,胸腹处结1朵莲花,下身裙裳褶纹流畅,双手迭放脐下作法界定印。是1尊优美的佛教雕塑艺术。

  后回廊中央的古印度式石柱

  “紫云大殿”后回廊中央,有2根雕刻精美、造型别致的古印度教石柱,明末泉州名僧木庵曾将其称为“石柱牡丹”,作为开元寺的“八吉祥”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印度教》)

  石柱为辉绿岩雕就,高2.7米,柱的上、中、下部琢成正方形,在上部和中部之间及中部和下部之间,则琢成16角形。在各方形的四角的上、下部,都雕有含苞欲放的莲花蕊。在16角形的正中部分,雕有1条花带,紧紧地扣在柱上。

  在正方形的4个面,各浮雕1个圆盘,每根石柱共有12个圆盘。每个圆盘内分别浮雕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中国神话传说和图案花草,但以印度古代神话故事居多。

  如毗湿奴骑金翅鸟解救象王杀死鳄鱼、毗湿奴以十臂人狮的相貌出山擘裂凶魔、阎摩那河七女人沐浴衣服被窃、顽童被系用力拉倒魔树、基斯那战胜雅利耶西玛和恒河新月、毗湿奴化身、甘尼巴基斯那角力等。这些故事的中心内容,都和公元前10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有关。

  如毗湿奴骑金翅鸟解放象王故事,肇源甚古,可以从孟买出版的《印度宗教习俗》找到其原型。

  在婆罗门教神界内,金翅鸟迦娄那是大神毗湿奴的骑乘,是喜马拉雅山里的一种半人半鸟的神物,象征天力。金翅鸟从那里起飞,那里就成为圣地。象和鳄鱼都是毗湿奴的信士,因惹动其它神袛而被贬谪,彼此争斗不休,长逾千年。后来,象猛然想到毗湿奴大神,以鼻卷举莲花向毗湿奴求救。毗湿奴果然骑金翅鸟飞临,杀死鳄鱼,解救了大象。

  此石柱上雕刻的金翅鸟化作人形,表情虔诚谦恭,颈挂蛇形项圈,传说它经常以蛇充饥;腕带宝石玉镯,头顶刻花金冠,肩背后长着1对宽阔的翅膀,双脚作腾越状。

  又如阎摩那河七女出浴的故事。

  说的是克利希那(或译为“科里西拿”)化身成一个吹笛子的漂亮牧童。他看见七位婀娜多姿的美丽少女正在阎摩那河沐浴,尽情嬉戏。克利希那一时玩心兴起,便偷窃了七女的衣裳,顽皮地躺在树顶上。众女沐浴完毕,才发现衣裳不翼而飞。她们苦无寸缕蔽体,非常着急。后來,她們发现了在树顶上的牧童,便可怜巴巴地跪在树下向牧童哀求,牧童才将衣服还給她们。而在中国神话故事中,亦有九天玄女下凡沐浴时羽衣被盜一说,巧妙之处正是这2个故事竟出乎意料地相似,实令人惊叹。

  再如石柱的另一面所刻的是十臂人狮掰开裂凶魔身体的神話。

  人狮是湿的化形,相貌凶猛,令人不寒而慄。他把凶魔希拉尼亚卡西布抓来放在膝盖上,腾出两双手掰裂其肚皮,其余的八双手各拿着象征繁荣的法螺、象征力量的圆盘、象征所有武器中最強而有力的仙杖等其他法宝。在印度古老的神話中,湿被描绘成天国的支撑者、午夜海洋的复苏者,被誉为雅利安武士之王,浑身上下装备着令人生畏的武器。

  按:

  “紫云大殿”后回廊的古印度式石柱和前文叙及的露台的人狮石雕,显然和开元寺的佛教建筑根本不相称。这个问题,早在廿世纪30年代就引起国内外考古学家的注意,纷纷在《燕京学报》发表文章进行考证,认定这些石雕是反映古婆罗门教的故事,不是佛教石雕。

  廿世纪50年代,泉州学者吴文良《泉州宗教石刻》一书认为,这些古印度婆罗门教石刻,原是1座元代的泉州婆罗门教寺(即印度教寺)之物,该寺于元末被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开元寺时,这些婆罗门教寺石刻被移到开元寺来了,成为开元寺建筑组成的一部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印度教》)

  “紫云大殿”后回廊的古印度式石柱和露台的人狮石雕,一方面印证了婆罗门教在泉州传播的历史,另方面也说明了古代泉州对不同宗教的包容和“见佛就拜”的习俗,之间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

甘露戒坛

  甘露戒坛是开元寺中轴线主体建筑之一,位于“紫云大殿”后面,是仅次于“紫云大殿”的建筑单体。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甘露戒坛》:“甘露戒坛:在大殿之后。”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甘露戒坛》、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甘露井》等有记。

  现存全国三大戒坛之一

  “戒坛”是佛教四众弟子出家受戒的专用场所,外国多在露地。道宣《四分律行事钞》云:“外国戒坛多在露地,如世祭坛郊祀之所。”

  入宋,我国多有建“戒坛”作为定点为僧人传戒的。

  如林子青《传戒》[《中国佛教》(二),知识出版社,1982年]云:宋僧允堪在江南建三戒坛传戒。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永智于杭州昭庆寺立万寿戒坛,后允堪重建,为江南著名戒坛。允堪自庆历、皇祐(1041~1054年)以来,还于苏州开元寺、秀州(今嘉兴)精严寺建造“戒坛”传戒。大中祥符二年(1019年),升州(今南京)崇胜寺建成的“戒坛”,名“承天甘露戒坛”;翌年又在开封太平兴国寺立“奉先甘露戒坛”

  又如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泉州开元寺建戒坛。

  明末清初,全国尚有戒坛4处:一是北京戒坛寺,一是杭州昭庆寺,一是被誉为律宗第一山的江苏句容县宝山龙昌寺,一是泉州开元寺。

  至现代,全国仅存有“三大戒坛”

  田尚主编《中国的寺庙》(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云:“像这样的甘露戒坛,目前我国只有三处:一是北京戒坛寺,二是杭州昭庆寺,三就是泉州开元寺。”

  王寒枫曾秀川《泉州开元寺奇观》(福建人民出版杜,1986年)也说:泉州开元寺戒坛“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

  沿革

  唐僧行昭浚“甘露井”

  甘露井,位于今“甘露戒坛”之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甘露井》:“甘露井,在开元寺戒坛北。”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甘露戒坛》:“先是,唐时其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因浚甘露井。”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甘露井》收录“明·黄凤翔《集戒坛访甘露井》诗”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

  “宝刹旃檀白玉墀,前朝胜迹至今垂。细寻湛露流甘处,犹似禅堂说法时。
  雨过空阶琼液满,风来净土暗香吹。投闲共结东林社,直拟斋心事远师。”

  【注:
  ①“旃檀”:梵文“旃檀那”的简称,即檀香。
  ②“湛”:意“重”。
  ③“净土”:佛教用语,指无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五浊”垢染的清静世界。
  ④“东林社”:东晋高僧慧义远,住锡庐山东林寺,同慧永慧持刘遗民雷次宗等123人,专修念佛法门, 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因掘池植白莲,称白莲社。
  ⑤“斋心”:虚心专诚。
  ⑥“师”:指慧义远。】

  北宋·天禧三年就其处始建“甘露戒坛”

  在泉州开元寺建置“戒坛”之前,泉州的传戒应是设露天戒坛的,如唐·乾宁初(894年),泉州刺史王审邽弘则“秉戒坛事度僧”。天德三年(945年),泉州刺史王继勋设坛度僧,以道昭为临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邽王继勋》)

  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泉州开元寺始建戒坛;因该处原有甘露井,名“甘露戒坛”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甘露戒坛》:“宋·天禧三年(1019年),朝例普度,僧始筑戒坛。”

  南宋·建炎二年僧敦炤按制重建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开元寺僧敦炤览《南山图经》,以开元寺“甘露戒坛”不尽符合表法,与其徒体瑛祖机法均按制重建5级戒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敦炤》)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甘露戒坛》:“建炎二年(1128年),僧敦炤以坛制不尽师古,特考古图经更筑之,为坛五级。其间高下广狭之度,俱有表法。仍命崇灌序而纪之石,勅名‘甘露戒坛’。侍郎陈谠书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谠》)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开士志·释敦炤》:“释敦炤……宋·建炎二年(1128年),匡众之暇,览《南山戒坛图经》,因叹寺之戒坛制度觕陋,不尽师古。乃与其徒体瑛等更筑之,凡五级,轮广高深之尺度,悉手板雠;律法必有据依,无一出私意。既成,犹恐来者诞之也,使崇灌序表法刻之石。”

  大圭《紫云开士传·卷4》收录崇灌序表法。其略曰:

  “按《图经》,坛五级者,五分法身也;位北向南者,生善灭恶也。第一级高一肘者,制心一处也。第二级—肘半,法轮王坛量者,绍法王位也。第三级高二指者,真俗二谛也;界方七尺者,七觉意也。下二级阔狭随宜,不表法也。

  四阶道者,便陟降也。

  中尊像者,佛在临其上也;上三珠中天建坛,释梵所献者,戒珠莹也。

  佛后四位:一楼,二豆田邪,三马兰邪,西土请立坛主;四南山师,此方弘律祖也。

  东西相望十坐者,十师位也;下级十金刚者,不坏也;四围神像者,护久住也。

  下列龛穴者,准灌顶经护三归各十二神,合三十六护;五戒各五神,合廿五。有六十一龛也。上级四王环十六神者,并以本愿在处护法也;龛列廿八宿,出没照临同护也。

  栏柱金翅啖龙者,制除业惑也。其栏柱下多师子者,出家禀具魔外无敢犯,如彼威伏百兽也。内有九龙擎珠,效只园钟台下龙水沐者,灌项相也。中置法界轮者,以法界境量开悟受者,万法唯心,无始倒迷,翻恶成善也。

  为屋而涂绘者,俾登之生敬也。”

  敦炤所筑开元寺甘露戒坛为5级,但戒坛的定式一般为3级。

  如林子青《传戒》[《中国佛教》(二)、知识出版社,1982年]云:道宣所著《关中戒坛图经》和唐·乾封二年(667年)道宣于长安净业寺建立的戒坛定式为,“其制凡三层,下层纵广二丈九尺八寸,中层纵广丈三尺,上层稷方七尺。其高度下层三尺,中层四尺五寸,上层二寸,总高七尺七寸;四围上下有狮子神王等雕饰。”

  白化文《汉化佛教与寺院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也说:“戒坛殿一般为方形大殿,中设三层玉石砌成的戒坛。戒坛为正方形,每层四面均有一龛,龛中安置小型戒神。龛外站有比石龛大的大型戒神。”

  明·建文二年僧正映再重建

  元·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年),开元寺“甘露戒坛”灾毁。

  明·洪武卅一年(1398年),太祖命僧录司选曹洞宗名僧正映为开元寺首教僧。正映莅位后,大阐宗风,兴其废教,首作讲堂,洪武卅三年(1400年,应是建文二年)又重建甘露戒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明·明初泉州佛教的重振·正映重兴开元寺》)

  永乐九年(1411年),僧至昌增建四廊。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甘露戒坛》:

  “至正丁酉(至正十七年,1357年)坛灾。

  洪武三十三年(洪武只有卅一年,应是建文二年,1400年)正映重构。虽壮丽如昔,而制度非复敦炤之旧矣。

  永乐辛卯(永乐九年,1411年),僧至昌增建四廊。”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艺文志·碑记》收录“《重修法堂、甘露戒坛记》,中顺大夫.泉州府知府.清江胡器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胡器》),文曰:

  “天下之教有三:曰儒、曰释、曰道。儒也者,教人以纲常之道,而欲全其性之所有也;释也、道也,示人以定慧之功,而欲超乎流俗之外也。故其教之之序有差,而其本则同主于戒。吾夫子则曰戒之色、戒之斗、戒之得;而佛氏所谓戒贪、嗔、痴,是也。
泉之大开元禅寺,首教僧正映,江西抚之金谿人。蚤业释学,性颖行粹。洪武中居京师之天界寺,时开元众僧临难罄殒。太祖高皇帝
朱元璋命僧录司选拨正映,出领兹寺。陛辞之际,以‘清心洁己’为训,拜手稽首,对扬惟谨。

  于是大阐宗风,兴其废教。首作讲堂,而额曰‘清心洁己’,示不忘也。次作‘甘露戒坛’于‘洁己堂’前,以为务祖风。确守戒行者,必先味甘露而洁身心之为尚也。二作竝集,不费己资;木石甓垩,众乐为助,匠民告成。又惧岁久而冺其详也,遂以状来请记于石。

  余时承乏,忝守兹郡,因嘉正映释名而儒行;上不辱皇祖之命,下有裨于浮屠之教。斯宜光于前而振于后也,遂为之记。”

  明·万历廿二年重修

  明·嘉靖(1522—1566年)、隆庆(1568—1572年)间,开元寺受到重创。

  蔡一槐《开元寺弭灾颂功德碑》(《温陵开元寺志·碑记》)载,先是开元寺颓弛,租僧房,半没豪右。”隆庆(1568—1572年)间曾一本攻福建,转攻广东,俞大猷及福建总兵官李锡曾一本战于海上。时泉州开元寺沦为兵器加工场,戒坛也不能幸免,遭灾最重。“戎器、火药诸匠,复盘结其中,‘洁己堂’下百灶云屯,烬土山积。戒坛、紫云旁庑,皆为寄食、妻子之区。碓磑金铁之声,振动日夜。”[引文见蔡一槐《开元寺弭灾颂功德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俞大猷蔡一槐》)

  一直到万历廿二年(1594年),耆民陈实赵用赞和住持通楫通全等相率陈牒于观察杨乾铭,开元寺檀越、云南副使黄文炳力白当道,才尽驱诸匠,由是率众重修祝圣坛场,次及两廊80余间,后及“戒坛”、“洁己堂”;主其事者僧如祐“甘露戒坛”复焕然。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甘露戒坛》:

  “隆庆(1568—1572年)间,戎器火药诸匠,夤缘入坛,挈妻子居之。冶炉磑碓之业炽,而委灰弃壤,堆若丘阜。至万历四年(1576年),火死材官四人。僧诉于官,乞移诸匠。诸匠恋为窟穴,官亦置不问。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居民回禄见梦,旦夕弗宁。檀越文炳力白当道,尽驱诸匠。由是率众重修,坛复焕然。卒任其劳者,僧如祐也。”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艺文志·序、跋》收录“《重修戒坛序》,李开藻(永春人,太常寺卿)”,文曰:

  “僧如佑,为泉州开元寺重修戒坛,以忍辱心,行大誓愿。铢丐粒请,积日累月,复檐危棂,幸免雨风。而像设栏楯,未复庄严之旧。复重趼四走,望门求施,则遇余于茅翁山中。

  余呼而告之曰:‘上人,汝视泉州为何等州?开元寺为何等寺?戒坛为何等戒坛?夫天下之不知戒多矣!以不戒故,起种种心,乃至一切种种无状,不可言说、不可捄药;展转坑堑,不可解脱。圣大悲悯,以种种导护、种种方便,作大坛宇,具诸神威。俾望而入者,肃然生惧。因惧生信,因信还觉。如扬铃铎,如建旛幢,凡有耳目,咸得听覩。观此圣意,此戒不足而有坛,坛又不足以示戒。上人之修,乌容已乎?虽然,吾尝见坛矣!此坛坏时,此戒不坏;此坛既修,戒则复修。凡我大众,要识从上建戒坛意。又识今日修戒坛意,善皈依是,善成就是,善护念是;无有贵贱高下、众寡大小,必有随现愿力,立得波罗蜜多者。’

  吾所见丛林戒坛,皆为周垣缭绕,时其鐍钥,无拦出入者。一切随喜,非自顾蠲洁,莫敢入。即入逡巡瞻礼,不敢咳唾、跛倚、睇视,其严如此。盖曰戒坛,不戒则不戒矣。故戒为入佛第一门;而严戒坛,又为修坛末后第一着。

  即再付上人金,佐筑垣费。仍识简末,呈诸施者。”

  明·崇祯元年僧如祐广轮至南都募刻《补全藏经》置戒坛内

  经此一劫,“戒坛”旧藏经书大多散失。崇祯元年(1628年),僧如祐广轮抵南都(南京)恳请通政使周维京为主缘,募捐刻印《补全藏经》并安置于戒坛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周维京》)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甘露戒坛》:

  “旧藏经散失,仅存十之三。

  崇祯元年戊辰(1628年),僧如祐、僧广轮抵南都,恳通政使维京为主缘,募成全藏归,安置戒坛内。”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艺文志·偈颂》收录“《送紫云若我佑上人如祐入都请藏经》,张瑞图[晋江人,翰林院大学士(建极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诗曰

  “道人楖栗一条銕,等闲敲落天边月。穷冬冻寒鸟不飞,紧着草鞋踏冰雪。
  问汝远游欲何之?道人手脚徤如骓;先上匡山参海印,后泝黄河入京师。
  问汝远游何所为?道人心事颇呆痴;欲乞藏经三万卷,还与盲眼作金篦。
  我闻经藏何处所,贝阙龙宫邃莫睹;呵护还列百千神,卷叶繁多十二部。
  非仗古佛生威光,不然么么何由取;嗟哉末法真可怜,黄口亦说威音前。
  何曾脚跟能点地,空学鼻孔漫撩天;德山条捧临济喝,父也报仇子行刦。
  欲抛古教塞疮疣,惯道佛是乾屎撅;汝今此行亦壮哉,要与古圣吹寒灰。
  弥勒楼阁重重好,应须弹指为君开;紫云宝刹凌夷久,吉祥殊胜岂终蔀。
  行看白马自天来 共听开堂狮子吼。”

  清·康熙五年重建

  从“甘露戒坛”内的1块碑记所述,现在的“甘露戒坛”是在明、清间几经火灾兵燹后,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按宋式重建的。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款,华侨捐资,几度大修,保存完好。

  规制

  “甘露戒坛”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 1666年)重建的仿宋建筑。

  殿宇

  “甘露戒坛”为平面四方形殿宇,5开间6进深,建筑面积645平方米,缓坡式5重檐,最高中心作八角攒尖式屋顶。屋顶下是无梁结构八角形的如意斗拱层叠藻井,交叠上收,似回纹织锦,繁复精巧,俗称“蜘蛛结网”,类似北京天坛。藻井下为方形“戒坛”,上为穹窿,下为四极,象征“天圆地方”、佛法充塞宇宙。

  “戒坛”上方立柱斗拱和四周衍梁之上,雕饰24尊木雕的飞天乐伎,身上衣结飘袋,帔帛飞扬,造型优美,形如敦煌壁画中的中国飞天。她们弹奏着同“紫云大殿”中的“小飞天”(“迦陵频伽”)相同的泉州古老的各种南音乐器“上下四管全”,如横抱琵琶、二弦、三弦、尺八洞箫、双铃、响板等,异曲同工。

  前梁上,挂有行草相间、笔力雄健、气节凛然的“清净法身”题匾。此乃清代洪承畴季弟洪承畯的杰作,上款署“康熙丙午(康熙十三年,1674年)春书”,下款署“紫山农人洪承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承畴洪承畯》)

  洪承畯彦灏,自号紫山农人,南安英都人。《泉州府志·明隐逸》说他“博涉书史,工诗文,尤喜临池,行草书蜿蜒遒纵如惊蛇入草、古藤挂壁,时人目之曰‘龙蛇字’”

  洪承畴降清后,承畯赴京劝说。承畴不但不听,反而派人跟踪要杀他。承畯逃离至泉州“平水庙”西的“莲心庵”内,幸免一死,曾书“大乘莲心”留庵答谢。此4字真像“龙蛇体”,看似“大无良心”,影射其兄欲杀弟。洪承畯为戒坛留下的“清净法身”4字,恐怕也含有为人之道。

  戒坛

  “戒坛”方形,底层面积112平方米,总高3.7米。中坛呈圆形,藻井下分为5级,拾级环围而上,表示“五分法身”(以戒、定、慧、解脱、解脱智5种功德法成佛身)。戒坛上下四周供奉菩萨神将25尊,有坐有站,高都在1米上下,造型多有与众不同之处。由于室内光线晦暗,很有一种神秘气氛。

  第五级

  “戒坛”最高一级,即第5级,台高3.7米,正南面的栅栏外,供奉“密宗”最高神袛卢舍那佛坐像,像高1.8米,为明代檀香木雕。(按:卢舍那佛,梵文“日光”、“阳光”之意,汉语翻译“大日如来佛”、“报身佛”。)

  卢舍那佛位北朝南,取“生善灭恶”之吉。佛像头戴毗卢帽,身穿佛衣,外罩披风,双手轻抬至胸前,跏趺在须弥座千叶莲花台上;每1叶莲花瓣上都刻有1尊6厘米大的小佛像,共1千尊,故卢舍那佛亦称“千佛莲台大日如来。表示卢舍那佛有宏大愿力,能应化千百亿释迦菩提(见《梵网经》)。

  莲花台下的花岗岩须弥座上刻有赞偈铭文,落款:“贻后贤沙门道沛谨撰?大清康熙五年岁次丙午(1666年)秋月佛欢喜,鼓山监院比丘成源重造。”

  卢舍那佛,意译净满,有光明遍照的意思,和毗卢遮佛是一佛二身。密宗认为,卢舍那佛就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按诸经之说,卢舍那毗卢遮那佛的略名,是以毗卢遮那“法身佛”卢舍那“报身佛”。泉州开元寺“紫云大殿”供奉毗卢遮那佛“甘露戒坛”供奉卢舍那佛,一为“法身”,一为“报身”,正相应相合。北京万寿寺大延寿殿和五台山显通寺的无量殿都各有1尊卢舍那佛,但都未形成“密宗”的组合。

  第四级

  千佛莲台下是第4级,正南面栅栏外趺坐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座像,是卢舍那佛的投身。

  释迦牟尼座像背后有座小石塔,有1座鲜为人知的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石幢,高2米,上面勒有碑文:“本师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宝塔。”铭文记载,清·康熙廿七年(1868年)泉州开元寺向福州鼓山涌泉寺请得释迦牟尼如来佛舍利子7颗,安奉在戒坛石幢内,以为永久供奉。但此说的真实性不可考。

  “戒坛”第4级四个角上,屹立着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铃金刚锁(或作金刚春金刚索金刚爱金刚语)4尊菩萨:前左是文殊菩萨(妙吉祥),前右是普贤菩萨(遍吉),后左是执金刚菩萨(金刚手),后右是观自在菩萨(莲花手)。因为他们是“密宗”胎藏界曼陀罗4菩萨,所以主司智德的文殊不骑狮,主司理德的普贤不乘象,观自在观音)非女身,执金刚也不持杵,一律作合掌礼敬姿势。

  第三级

  再下是第3级,中间立像为西方教主阿弥陀佛,经书称“接引佛”,尊号无量寿如来佛阿弥陀佛的手势,一手放置胸前,掌心向上;另一手前伸作接引状。

  阿弥陀佛两旁塑像是左是寒山,右是拾得,即民间俗称的“和、合二仙”,佛教传说该2人是文殊普贤的化身。

  第3级还有韦驮、诸天、大楚天王鬼子母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分东、西列成2排。韦驮是南方增长天王八大神将之一,因追赶捷疾鬼取回佛牙,被奉为佛教最著名的护法神,他的塑像面如童子,盔甲战袍,双手合十,臂弯上横着金刚杵。

  第二级

  在“戒坛”第2级,是1尊高60厘米的三度空间的木刻圆雕千手观音,供奉在玻璃龛内,也属密宗变形菩萨,是明·洪武卅一年(1398年)雕刻的珍品。此木雕千手观音在不到1尺见方的檀香木上,雕出身段,又在左、右两边各雕出500支手,每个掌心又刻有一小点象征眼睛。

  第2级东、西、南、北每一方位上,都立着2尊金刚力士,合共8尊,是佛教中品位最低的护神。他们个个赤膊赤足,酱黑色皮肤,斜缠帔帛,发绾丫髻,大耳穿环,抬臂握拳,面现忿怒相,虽是清代的塑像,还恪守着印度的造型风格。

  第一级

  “戒坛”第1级为底座,两边钟鼓相对。

  底座束腰部位的四面,辟有64个洞龛,其中61龛供置着密宗“护三皈”、“护五戒”各种祛邪除恶,灭病消灾的61位神王牌位,另3龛是“护三皈”、“护五戒”的题目总要。

  这61位神王与东晋·帛尸梨密多罗所译《灌顶经》所列的神王完全相同,所以甘露戒坛更具密宗曼荼罗的轨制。而北京戒坛寺是3级戒台,最上摆设10把交椅,是僧徒受戒时“三师七证”的座位,戒台四周束腰部位辟有神龛113个,供置的是神像而不是牌位,不具有曼荼罗的意味。

  此外,东、西、南、北四方台座各有2尊泥塑武士造像,号称“八大金刚”。他们怒目结发,双手握拳,如藏民佩戴着单只大耳环,皮肤又如古印第安人的黑、棕色,但却披着中国古代武士服装。

  菩提树

  1955年广安法师手植

  甘露戒坛前,有2株从印度传入(据说树龄有800年)、1955年广安法师手植的“菩提树”

  这2株“菩提树”根深枝繁叶茂,遮云避日,独树成林,且不结蜘蛛网,不爬虫子,鸟不栖,尘不染,一年四季清碧如洗,僧尼信徒将其作为圣洁的象征,见此树总要合掌念佛、顶礼膜拜,增加了法坛的佛气。

  有人还将其叶子长时间浸于冷水中,洗去叶肉则可见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作成书签,在上面题写“菩提诗”,画上东西塔,盖上开元寺名牌印章,作为旅游纪念品。

  附说

  “菩提”是古印度语(梵文)bodhi的音译,意为“觉悟”、“智慧”、“成佛”

  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

  “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inn),原名“毕钵罗树”,是榕树的1种,原产天竺(印度),属桑科常绿乔木,经冬不凋零,树干浅咖色,可长出气根,枝茎黄白色,隐花果球形;叶片较榕树叶大,呈三角状卵形,互生。

  据佛经载,“菩提树”的得名,与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和成佛有关。

  2500多年前,怀有身孕的喜马拉雅山南麓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王后摩耶夫人归宁天臂国,半路上,在兰毗尼花园1株“毕钵罗树”下,生下太子乔答摩·悉达多

  少年悉达多为求人生解脱之道,离宫出走,在民间访贫问苦,又深入迦阇山苦修林持行6年,终未能悟得出世之法,便断然下山,再次游历民间。

  一日路过摩揭陀国尼禅连河畔,下河沐浴,由于饥饿,上岸后走到岸边1株“毕钵罗树”下,坐地休息,发誓如悟不出人生解脱之道,绝不起身。当地难陀(Nanda)、波罗(Pala)两位牧羊女恰赶1头大黄牛路过,见悉达多瘦骨伶仃、就坐苦行,肃然起敬,煮了乳糜给食。太子吃了,精神恢复,就此滴水未沾,日夜闭目静坐沉思7天7夜,战胜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时,终大彻大悟,终觉悟成佛,是为释迦牟尼。其弟子及信众即将“毕钵罗树”更名“菩提树”、“释迦果树”;圆圆的果实称牟尼珠”、“释迦果”,可作“佛珠”

  释迦牟尼诫告弟子,在其圆寂之后,应以“舍利”、“菩提树”和偶像作为崇拜对象,故此树便成了佛教的圣树、释家的神树,印度、斯里兰卡还定为国树。如今举世公认印度比哈尔省伽耶城南郊处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地。据说还存1棵菩提树是当时那株“毕钵罗树”的曾孙。

  “菩提树”如佛如禅,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菩提树”开始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传入我国。

  写菩提树的诗,多与佛有关联。

  南北朝·梁·简文帝(萧纲,在位仅大宝1年,550年)写一首《菩提树颂》“五百宝盖,胜光自合;十千缨绺,悬空下坠。”

  《中国通史简编》载:

  唐初,禅宗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县双峰山传教,考虑年事已高,欲确定接班人,召集千余弟子各作1首禅家偈语以定优劣。

  时大弟子神秀作诗偈云:“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非常赏识,拟传以衣钵。

  不料有位出身贫穷的打杂僧人随口亦念出诗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弘忍大吃一惊,认为神秀之偈只在“渐悟”层面,此偈才真正体现“四大皆空”“顿悟”思想,一查该僧名慧能,斗字不识1个,不但没有轻视,反而刮目相看,秘密传授《金刚经》,还把达摩祖师传代的衣钵交付给他,是为禅宗六祖。

  清代氏写《菩提树》总结了此树“色相”
  “智药曾培植,携来西域船。高枝成宝盖,清影散诸天。
  虞远留阴远,唐朝得法光。自从 祖悟,色相总非禅。”

藏经阁

  藏经阁,原为“法堂”,在“戒坛”之后。

  沿革

  藏经阁原为“法堂”,始建于元·前至元廿二年(1285年)。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法堂》:

  “法堂,在戒坛之后。

  (元)至元乙酉(前至元廿二年,1285年),僧录刘监义建,至正丁酉(至正十七年,1357年)毁。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僧正映奉旨来住持。及陛辞,帝勉以清心洁己。来寺,首复此堂而额曰‘清心洁己’,示不忘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明·正映》)

  景泰(1450—1456年)中,僧惠琏稍葺之。
嘉靖戊申
(嘉靖廿七年,1548年),太守秀民捐俸重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程秀民》)

  自隆庆(1567—1572年)间,诸匠窟穴戒坛,后遂阑入法堂,而二三豪右亦睥睨其间。

  万历甲午(万历廿二年,1594年),当道力为抉去,而堂始复故。仍悬旧额于其上。……(现存)”

  民国十四年(1925年),圆瑛和尚主持改建为钢盘水泥仿木结构、重檐四角攒顶2层楼阁,总面积1860平方米。楼下面宽5间,进深4间,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堂;二楼藏经。

  藏经颇丰

  藏经阁藏经颇丰,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0多卷,以宋、明刻本最珍。

  五代《金银大藏经》残页

  五代·开闽王·王审知身居王位,独霸闽疆,纯属机缘偶然,因此他当了闽王后,就与佛结缘,起大信心,立大誓愿,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他先后舍钱百万缗造大殿等建筑,并搜集1万两黄金白银,研细为粉泥,征请开元寺义英法师恭楷缮写4部《大藏经》两万多卷,称《金银大藏经》,现“藏经阁”还保存有残页。

  宋、元古版佛经

  “藏经阁”藏有宋、元古版的佛经12部26种67卷。其中:

  时间最早的是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至崇宁三年(1104年)福州东禅寺等觉院雕版的《崇宁大藏经》中的3本佛经:一本是弘一法师于1936年从日本请回的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重印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是研究福建刻书行业的重要资料;另两本是元·大德九年(1305年)泉州开元寺到福州印造的《摩珂般若波罗密经》和《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弘一法师》)

  其次是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至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福州开元寺雕版的《毘卢大藏经》中的《释大方广佛新华严经论论主长者事迹》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还有1本是泉州开元寺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雕版、元·至大元年(1308年)印造的《大云论请雨经》,经中有“就开元印雕”的署记。

  再就是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开始雕印的《径山藏》中《佛升仭利天为母说法经》和《宝云经》。

  珍版《大藏经》

  最为人注目的还是“藏经阁”里珍藏的珍版《大藏经》,计有:

  明·洪武五年(1372年)南京雕版、崇祯元年(1628年)印造的《南藏》6745卷。

  清·宣统元年(1909年)帝国主义冒险家哈同之妻伽陵罗诗氏捐资用铅字排印的《频伽藏》8416卷。

  1931年上海缩版影印的南宋《碛砂藏》6362卷。

  1935年北京影印的北宋雕版的《赵城藏·金藏》255卷。

  晋江金相院转搏老和尚受弘一法师之嘱向日本藏经书院请赠的《万字大藏经》7000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自己写信向向日本请赠的缩印本《弘教大藏经》8543卷。

  以上6种共37312卷。

  近年,又收藏中华书局新版《中华大藏经》、香港佛教同仁和美国达拉斯佛教会赠的依清初福州鼓山涌泉寺刊本印赠的《华严经疏论篡要》2种,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房山石经》,台北华宇出版社的《大藏经补编》,以及圆瑛大师所著的《首楞严经讲义》等。

  其他藏经

  在“藏经阁”里,还存有本寺保存的贝叶经、金粉经、血经等孤本,如明末藕益大师亲笔题词的《梵王经》、元·僧如照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如照》)

  历代铜、铁钟

  “藏经阁”内收藏南宋以来铜、铁钟12口,最早的造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这些钟原排列在开元寺“檀越祠”前。

  其中最著名的,是1口铸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高1米余的普通铁钟,它是当初专做台湾鹿港生意的46家商号合赠给泉州南门外浯江铺塔堂宫的,钟上铭文铸有“泉郡南关外浯江铺塔堂,鹿港郊公置”(当时商行称“郊”),以及“日升号”、“资生号”、“瑞泉号”、“瑞源号”、“正利号”、“益源号”、“美记号”等共46家商号名称。它原是一座晋通小宫庙的铁钟,只因上面记载了泉州和台湾通商往来、商贸繁盛的史实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还有1口原布金院的元代巨型铜钟,钟面上铸有“布金院”、“至正廿四年(1364年),岁次甲辰……”和《心经》全文、梵文咒语。《闽中金石略》有文介绍。布金院废,此钟辗转存到泉州开元寺藏经阁。

  各代佛像和名家楹联

  “藏经阁”中还有32尊大小不一的各代玉、铜、瓷、木塑雕成的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其中唐·开元二年(714年)的铸铜如来佛、明代何朝宗制作的瓷观音、斯里兰卡赠送的碾玉三方佛最为珍贵。
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字迹和木板楹联也珍藏在这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泉州宗教·佛教·弘一法师》)

  藏经阁中还珍藏着1幅明末清初·木庵禅师东渡日本前撰书的木刻对联,是木庵在国内现存的唯一遗墨。联曰:“鹫岭三车,不离当人跬步;曹溪一指,好看孤塔云中。”这幅对联,每幅长208厘米,宽19厘米,当年悬挂在开元寺老精舍厅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清·黄檗系东渡·木庵性瑫》)

功德堂

 

  功德堂,位于藏经阁西,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供奉开元寺开山祖师匡护禅师及印度高僧袒膊和尚智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匡护智亮》)

 

 

 

 

 

尊胜院

  尊胜院,又称阿弥陀殿,尊胜阁,位开元寺中轴线西侧,功德堂西,现改建为“弘一法师纪念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弘一法师》)

  唐·垂拱始建

  唐·垂拱二年(686年),黄守恭捐桑园建寺,即于桑産白莲处建尊胜院,延匡护大师居之,为开元寺肇基之地。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僧本观建大悲阁于其中,或称“尊胜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守恭》、《泉州宗教·佛教·唐·名僧·匡护》、《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本观禅师》)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艺文志·碑记》收录“《重兴尊胜阁记》,释元贤撰”曰:

  “开元之有尊胜,盖昉于氏之桑莲云。

   按志,唐·垂拱二年(686年),州长者黄守恭,昼梦僧乞其地为寺。守恭曰:‘必须桑树产白莲乃可。’僧喜谢,忽失所在。越二日,园中桑果産白莲。守恭即产莲处建尊胜院,延匡护大师居之。有司以瑞闻,敕建‘莲花道场’。后寺号屡更,至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始易今名。寺之居广至一百二十院,而尊胜其肇基也。

  (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僧本观建大悲阁于其中。”

  南宋·绍兴、庆元和元·至正三次重建

  南宋·绍兴(1131—1161年)中灾后,草创而已;庆元四年(1198年),僧法暄改作新殿。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又灾,至正十八年(1358年)僧法持重建。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艺文志·碑记》收录“《重兴尊胜阁记》,释元贤撰”曰:

  “绍兴(1131—1161年)中灾后,更主者六,草创卑陋不称。
至庆元四年
(1198年),僧法暄改作新殿,郡缙绅梁克俊李訦实合赞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訦

  至正丁酉(至正十七年,1357年)灾,戊戌(至正十八年,1358年)法持重建。”

  明·崇祯重建

  重建尊胜阁

  明·嘉靖(1522—1566年)间废尽,为民间所侵占。崇祯五年(1632年),寺僧戒瑝赎其故地重建,规制弘敞,更创杰阁,崇祯八年(1635年)告成。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艺文志·碑记》收录“《重兴尊胜阁记》,释元贤撰”曰:

  “嘉靖(1522—1566年)间废尽,为告给者所有矣。

   崇祯五年壬申(1632年),寺僧戒瑝思本源之地不可不复,乃捐衣鉢赎其故地。郡刺史烜奎?公为主缘,繇是众缘辐辏,更创杰阁。上奉西方三大圣,而周环小屋以便居守。越乙亥(崇祯八年,1635年)冬始告成,规制弘敞,丹艧辉煌。尊胜之旧,复耸拔于云中矣。

  余以是冬开法紫云,乃登阁问故。凭吊之余,不能无遐思焉。昔匡护大师每夏讲《上生经》,辄致千人,非尊胜之始祖乎?公法嗣慈明见梦罗山,为禅者师,非尊胜十世孙乎?至于禅、教、律三宗,如麟如凤,出于世瑞者,不下三五十人,非尊胜之毓其秀、发其源乎?是尊胜者,于周为漦,于汉为沛,梦观大圭梦观其知言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大圭》)

  然今日之尊胜,地如故也,阁如故也,圆顶方袍亦如故也;观者犹以古今不相及为限,其故何哉?抑余闻之故老云:‘昔尊胜兴,而寺繇之以兴;尊胜替,而寺繇之以替。是尊胜乃一寺之权舆也。’今尊胜复矣,英衲之鹊起、法音之雷震,可计日以待也。诸君其勉之,以应斯会。因援笔而为之记。”

  诗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收录(明)周廷鑨《紫云尊胜阁访僧》”,曰:“晨钟发孤梦,幽想不能传。忽到空中阁,真成物外缘。驯龙朝演法,施鸟夕留烟。别有息心处,庭花相对眼。”(注:“驯龙”:即驯马,《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施鸟”:施食于鸟。)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艺文志·偈颂》收录元贤两首咏尊胜阁诗:

  其一:“《元宵登尊胜阁》‘千家灯火暮云间,海上鳌来共戴山。眼底乾坤终变幻,楼头乌兔几回环。管弦处处客长醉,钟磬声声僧独闲。夜半苦啼归去好,莫教直待鬓毛班。’”

  其二:“《再登尊胜阁用前韵》:‘杰阁峥嵘紫翠间,重来长忆旧溪山。莲园在昔元尊胜,宝构于今喜复还。帘卷直观沧海小,窗虚长对白云闲。满城第宅浑如锦,镜里谁饶两鬓班。’”

西塔禅院

  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闽王王审知造西塔时建,延请高僧大德居住。  

  宋·元佑间(1086—1094年),泉州太守陈康民改为十方禅院,延请大智文宥禅师住持,为第一世。其弟子、再传弟子中,志聪法师重建西塔院。志聪以楞严经为人讲解,妙乎空有。文喜为高行长年钜人。宗已以教名,主资圣寺,夏讲则千人集焉。庆老能文而禅,掌径山宗杲书记有声并以诗名。

栖隐禅院

  开元寺栖隐禅院,南唐保大中(943—957年),漳州刺史董思安被副使刘从愿鸩死,其妻及子全武,在泉州开元寺营是院以荐冥福。

准提禅寺

  准提禅寺,俗称“小开元”,在“檀樾祠”东,原供奉天台宗的准提菩萨

  清·康熙元年(1662年)建,布局似开元寺主轴建筑。原山门已废,1974年原府学棂星门移此替代,后为“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所在地。1999年辟为“泉州佛教博物馆”“藏经阁”二楼原大部分寺藏珍品移藏于此。

  准提禅寺山门前西侧园圃中建有石亭,亭中立现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手书《咏泉州》诗碑。碑高2.5米,宽1米,字径不等。行草。诗曰: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
   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收复台澎今又届,乘风破浪待群英。”

  落款“一九六二年咏泉州,郭沫若

伽蓝祠

  开元寺原有伽蓝祠,旧在法堂之左。既废后,改祀东廊罗汉堂之故址。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伽蓝祠》:

  “伽蓝祠,旧在法堂之左。既废,乃改祀东廊,实罗汉堂之故址也。

  先是,元·开山玅恩妙恩一夕梦五百僧求依止;黎明传闻武林南山寺罗汉堂灾,乃构是堂。凡三十间,中供观音大士,旁列五百罗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妙恩》)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僧惠命修之。正德(1506—1521年)间,僧方銮复建。后废,折入民间。旧像无复存者,惟前炤廊尚在。乃度中改为伽蓝祠,左为僧舍,右尚为书塾。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檀越率众赎回。……(现存)”

东璧寺

  在开元寺内,今古船馆所在地。始建年代未详。著名的东璧龙眼品种即产于寺周。

檀越祠

 

  檀越祠,位于紫云大殿东侧,始建于元·前至元(1271—1294年)间。

  唐·垂拱二年(686年),黄守恭施舍整片桑园给高僧匡护建“白莲应瑞道场”,后改称“莲花寺”(今泉州开元寺);因建寺时常有紫云盖地,故寺又有“紫云寺”之称。时寺僧感黄守恭之大德,在大殿后露天戒坛东翼建檀樾祠奉祀之,与迦蓝祠相望。黄守恭一族亦称“江夏紫云氏”,后裔奉黄守恭为紫云派始祖,堂号“紫云”

  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开元寺在该处始建“甘露戒坛”,檀樾祠无存。

  元·前至元(1271—1294年)间,僧妙恩在构建伽蓝祠时重建檀越祠。元·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年)火灾,明·洪武(1368—1398年)间僧正映又重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妙恩、明·正映》)

  明·释元贤温陵开元寺志·建置志·檀越祠》:
  “檀越祠,旧为伽蓝祠,在大殿之右。至元间僧玅恩建。

  至正丁酉灾,洪武间僧正映重建。”

  “江夏紫云氏”奉开元寺檀越祠为祖庭,俗称“紫云氏祖祠”。及后的明、清至民国的400余年中,开元寺檀樾祠皆由紫云氏族人管理、祭祠与修缮。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紫云氏祖祠(开元寺檀越祠)》)

麒麟壁

  在西塔旁,有一被称为“麒麟壁”的照墙,雕嵌工艺精湛,是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

  麒麟壁原建于泉州府城隍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城隍庙·泉州府城隍庙》)前,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那次“修山门,移水沟”修萁时所建。1961年公布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移进开元寺保护。

  麒麟壁用交趾琉璃陶镶嵌一只大型神兽。关于这只神兽,有两种解说:  

  一说是麒麟,龙首牛尾、麟身偶蹄、步云回首顾盼状,下配嵌砖雕的元宝、如意等吉祥物。左右两堵各嵌砖雕的灵芝、牡丹、鹿、鹤等,暗喻福、禄、寿俱全。

  一说是犭贪,即独角兽。传说,犭贪的胃口很大,什么都吃。它吞食了山中的奇花异草、珍禽瑞兽,又到人间来吞食金银财宝。后来,它看到太阳从东海面冉冉升起,又想冲过去一口吞下太阳,结果跌进海里淹死了。又一说,犭贪只是淹得半死,被路过东海的八仙救了,从此成为李铁拐的坐骑。麒麟壁上的犭贪,脚下踩着葫芦、古钱、犀角等各种奇珍异宝,还不满足,仍贪婪地盯着云彩中的太阳,一幅贪得无厌的嘴脸。

日本大铜镜

  1947年,开元寺僧人在寺后园掘获一面明末清初日本大铜镜。直径78厘米,镜的边缘厚度2.5厘米,重48公斤。原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泉州佛教博物馆陈列有复制品。  

  铜镜背面铸有岁寒三友松、竹、梅图。树下有一头爬行的龟,拖着一条蓬松的尾巴,头伸出甲壳外向上昂举;一只鹤站在龟的前面,另一只翱翔在天空。他们构成蓬莱图。镜背左侧铸一行直书汉字天下一木濑大和守藤原信重

  据著名考古学家王仲殊先生研究,镜铭文中天下一是镜工自夸之词,谓天下第一、举世无双。开元寺出土的日本大铜镜,应为江户时代的产品。理由有三:  

  一是蓬莱图盛见于镰仓室町时代的和镜中,泉州出土和镜的蓬莱图绘画手法和作风显示了江户时代的特征。  

  二是泉州和镜中央有略作三角形的镜钮,钮的左右两旁各有孔穴,以便穿绶或绳绑在架上。钮的上面有数道火焰豪光,作宝珠状,这种形式一般见于江户时代。  

  三是日本江户时代的镜工有木濑大和守藤原信嘉,生活于后西天明历年间(1655—1657年)即德川氏第四代将军宗纲之时,相当于中国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木濑大和守藤原信嘉与开元寺铜镜工木濑大和守藤原信重相比,姓、守名、名和藤原姓氏都相同,仅其名有信重信嘉之别,说明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制作年代应该相同。   

  明清时期,泉州与日本交往密切,如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客商许丽寰到日本萨摩贸易,于次年返回泉州。明末清初,泉州僧人木庵喝浪独文大鹏正鲲悦山蕴谦戒琬雪机慈岳等到日本弘传黄檗宗佛教,其中木庵独文大鹏为泉州开元寺僧人。(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许丽寰、木庵、喝浪、独文、大鹏正鲲、悦山、蕴谦戒琬、雪机、慈岳》)

  明末,泉州海商郑芝龙到日本经商,返回泉州时曾主持修理开元寺,建生祠,立有《南安伯飞虹公生祠碑记》,并捐赠泉州开元寺大铁香炉。 (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郑芝龙》)  

  关于日本大铜镜的赠送者,学界有三说:一可能是明末清初有一批日本和尚来开元寺,带来赠给准提寺的准提菩萨;二可能是到日本的泉州僧人,于明末清初携来赠与开元寺;三可能是郑芝龙由日本带来捐赠给开元寺的。

  1978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在惠安白崎又征集到一面日本铜镜,背面的浮雕是松鹤图,汉字铭文为中原摄津守光重

五观堂

  五观堂,廿世纪90年代新建,是僧尼用斋之处,又称斋堂。花岗岩结构,面积500平方米,形式古朴,宏大壮观。

  石门楹联:“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按:五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方受此食。”三心:“贪、瞋、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