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8划—上)

  忠烈祠忠义庙(泉郡忠义庙。湖头忠义庙。)、忠义宫(忠义关夫子庙。泉州东街忠义巷。)忠仁庙(厚安古地)、忠显宫(泉港区峰尾镇峥嵘村村北)
  宝海庵
宝林院。泉州南门厂口街后山。北宋为宝林院。清·顺治重建为宝海庵。现规制。宝湖岩(湖内岩南安市英都镇芸林村龙湖山西麓。沿革。规制。宝泉庵(庵宫。晋江市深沪镇宝泉街北端。始建于唐。清·咸丰保生大帝自台湾东渡而来。后续。)宝觉庵、宝林庵、宝林寺(三宝寺。惠安县辋川镇许厝村下湖自然村凤山脚下)、宝政殿(安溪县尚卿乡中山村“擎天蜡烛”峰顶)、宝藏寺(德化县汤泉下团)、宝云殿(仙公殿。安溪县蓝田乡蓝田村尾角落的凤冠山顶峰。)、宝峰岩(德化县汤头乡格中村芹菜坑自然村宝峰山南侧)
  青山宫
(灵安王庙。惠安县东南沿海山霞镇下坂村。青山王信仰的形成。青山宫沿革。青山宫规制[灵安王庙。文昌阁。英烈祠。]。青山王信仰的传播。)青山庙(惠安县螺城镇西门联珠巷)青林岩(龙安岩。安溪县龙门镇溪瑶村贵湖之乌岩山。沿革。清·康熙关弘异《重建青林岩记》。题咏。摩崖石刻。青狮洞仙公洞,青狮古洞。泉港区前黄镇坑内山。何氏九仙的传说。规制。、青莲堂[寺](洪衙埕青莲堂。大希夷青莲寺。)、青龙宫、青龙洞(泉港区肖厝港西侧的邱厝港口自然村港口山。沿革。规制。)
  
金粟洞(金粟崇真观。紫帽山左峰之南。)金粟寺金液洞[雪山金液洞。德化县盖德乡三福村、戴云山脉西南端纯阳山(金钟山)东南侧。元末吴济川、徐友山修真地。元·至正肇建洞宇祀吴济川。明·洪武同祀徐友山。洞宇沿革(明·万历重修。修茸)。规制。题咏。]金沙岩(安溪县龙门美内村双髻山腰)
 
 金相院[栖真寺,空相院,空相寺。石狮市灵秀镇灵秀山下(清属晋江县廿一都)。隋始建为“栖真寺”。后梁·开平二年重建为“空相院”。北宋·元符元年和崇宁二年2次铺路。南宋·乾道四年王十朋“咏灵秀山石刻”。明·永乐五年重建。明·崇祯八年重建为“空相寺”。清初废而又建。廿世纪20年代重、扩建为“金相院”。现代重兴。现规制(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仙 公楼。海潮庵。出米石。)]
  金地院
(荐福院、金地寺紫帽山南麓、金池庙(金池土地公宫、金池王公宫)、金刚亭、金山宫、金元帅庙金凤亭(仙妈亭。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岱仙大峭壁上。沿革。规制。

忠烈祠

  原址鲤城桂坛,早已圯绝。

  《南安县志》:洪承畯“以兄洪承畴事清,心不韪之,”故意在洪衙埕修一座“忠烈祠”,奉祀张巡“盖隐讽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承畯洪承畴》、《泉州王爷神·张巡》)

忠义庙

  泉郡忠义庙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忠义庙》载:

  “忠义庙,在府治东凤山麓。(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宗室赵汝锡建。

  旧祀汉·、唐·,后复增祀宋·天祥秀夫世杰昂发。”

  湖头忠义庙

  位于安溪县湖头镇和声大桥西畔,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

  忠义庙北庑墙上,有明代刻立的《忠义庙重修碑记》,黑页岩,碑0.45×0.27米。阴楷18行,行17字,字径1厘米。主要内容叙述明·天启元年(1621年)李懋桧(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懋桧》)建是庙,因年久损坏,嘉庆二十年(1819年)重修。

忠义宫

  忠义宫,亦称忠义关夫子庙,位于泉州东街忠义巷南侧、巷道西端。

  忠义宫旧址在郡城东门忠义巷口,始建于明初,是七城门关帝庙之一。北向,祀关帝及历代忠义国士,为衮绣铺忠义境境庙,祀关帝爷,配祀历代英烈。后废。(按:古忠义境西起第三巷口,东至二郎巷口的东街两边,南到万厝埕,包括第三巷、万厝埕、忠义巷。)

  1991年重建于忠义巷南端,仍北向,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

  忠义宫旁原有东关妈宫(东关三夫人庙),解放后废,址在原胶鞋厂内;廿世纪90年代重建,与忠义宫合祀东关夫人妈观音关帝

  1998年,因东街改造,于现址新建忠义宫,改为东向,面积小了很多。

  佛诞日农历六月廿四。

忠仁庙

  又称厚安古地,位于石狮市蚶江古渡头。

  大厅里悬挂着一副台湾总督马齐胜撰书奉赠的黑底金字的对联竖匾:“一点孤忠维汉祚,两人同志宁睢阳。”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廷开放蚶江与鹿港对渡,为“泉州总口”,一时舟楫如林。那时忠仁庙香火旺盛,四时不绝。台湾总督马齐胜一次来蚶江忠仁庙行香,偶见庙中一盆兰花,十分喜爱,意欲带回台湾,乃与庙住持相商。住持不敢作主,请马齐胜当面向关夫子求签。马齐胜求了一根28签,签诗曰:“世间万物各有主,一丝一毫君莫取。荣华富贵自天生,亦须步步留规矩。”马齐胜只好作罢。回台后,马齐胜派人送来了这副对联献给忠仁庙。

忠显宫

  忠显宫,位于泉港区峰尾镇峥嵘村村北。

  始建于明·正德五年庚午(1510年)。时峥嵘村渔民到浙江象山县石浦镇捕鱼,见神庙破落荒芜,6位神像蓬头垢面,遂奉请神灵来峥嵘建庙敬奉。“文革”时该神遭毁,庙堂崩塌;1980年集资重建。

  忠显宫坐东朝西,具闽南古宫祠风格。占地152.29平方米,砖石结构,分大厅正殿和下厅正殿。祀唐朝爱国护民的忠烈将军张纯许远雷万春3位英烈巾帼。

宝海庵

  宝海庵,即北宋的宝林院,在泉州南门厂口街后山、泉州大桥北侧、今南门聚宝街以南,原搬运小学旧校。

  宝海庵”,1998年3月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为宝林院

  据厦门大学庄为玑教授考证,宝海庵即北宋的宝林院。由天竺国僧啰护哪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外国僧人在泉州建的唯一的佛教寺院

  南宋·赵汝适《诸番志·天竺国》载:“雍熙间984987年),有僧啰护哪航海而归,自言天竺国人,番商以其胡僧,竞持金缯珍宝以施,僧一不有,买隙地建佛刹于城南,今宝林院是也。

  南宋·建炎三年至绍兴十六年(1129—1146年居住泉州的老宰相李邴(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邴》)有《宝林寺》诗:?“青灯映独宿,世事忽如遗。一榻寒无梦,高斋静见诗。长空消海气,远壑淡幽姿。欲问无生意,高人不可期。”

  另据《晋江县志·海防志》“南渡之初,盗贼屡作,工勤忧顾。”为保证海路畅通,“置兵立戍”。淳熙十三年(1185年)派员150名,暂时寄驻宝林院,以捍城南。“其后就寺旁建寨,因以宝林为名。”嘉定十一年(1218年),泉州太守真德秀整治海防,“遍行海滨,密察情形,”以为宝林寨离城较近,“其势稍缓,而乃有新、旧两寨……此控扼之未尽得其所也。”于是调拨原属宝林寨的120员水军移驻新设置的宝盖寨(在围头),同时另拨步兵进驻宝林院空闲寨房,“以翼南城。”(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泉州南门城基础曾出土大型力人柱础石雕,高82厘米、头顶直径30厘米,赤脚左膝跪地,左手撑腰,作用力状。力人足与手腕皆带圈饰,上体裸露,腰部缠带打结。头部嘴宽、鼻大、眼大、眼皮下垂,额上有深皱纹,头顶戴菩提树叶编成的帽子,两耳大而垂肩。就力人的整体看,完全是西南亚人的形象。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是宝林院的建筑构件。

  清·顺治重建为宝海庵

  ·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宝海庵》载:“宝海庵,在南门(指德济门)外厂口街后。

  ·崇祯(1628—1644年)间,宝林院被洪水冲塌。

  ·顺治(1644—1621年)间,鼓山僧莲西重建,改名宝海庵

  康熙卅三年(1694年),晋江人黄觐光(现石狮市永宁镇梅林村人,黄克瓒的曾孙,官至中部令)重修。光绪七年(1881年)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觐光黄克瓒》)

  “文革”中,宝海庵被搬运小学借为校舍之用,后渐次衰败。

  1989年重修前殿“弥勒殿”1990年又修大殿“大雄宝殿”1996年接修后殿,恢复旧观。2015年9月再修弥勒殿。

  现规制

  宝海庵坐东朝西,分3进,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

  1进前殿(弥勒殿),面阔3间,进深2间,前有廊,1991年的重修碑记竖于廊之东部。大殿前的天井四周,立有4根古石柱,上镌两副柱联:“一片婆心空色相,十方世界颂慈悲”、“贝叶经繙参真谛,莲花钵涌摄慧香。”

  2进大殿(大雄宝殿),面阔3间,进深5间,悬山式,祀释迦药师弥陀,均新塑。庵中现存旧“三世尊佛”辉绿岩佛像,其中1尊完整的置殿内,高0.71米其他2尊残缺。殿内还近代新铸大铜钟1口,高0.85米。

  3进后殿,祀观音,均新塑;其中有尊送子观音抱的孩童是旧时物。

  庵中现存《重修泉南义学记》石刻1方。

  原庵后有放生池,后被填没,现有清·光绪卅二年1906年刻的“宝海庵放生池”碑立于庵之南侧大桥下。

宝湖岩

  宝湖岩,原名“湖内岩”,位于南安市英都镇芸林村龙湖山西麓。

  “宝湖岩(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湖内岩旧址在今址左侧,单间独殿,始建于宋,祀如来、祖师。

  元末明初堙废,佛像移至岩边石洞供奉。

  清·道光(18211850)间,芸林村民洪龙章上山砍柴到石洞避雨,许愿如发迹即重建湖内岩。尔后洪龙章辗转同安、上海,从肩挑小贩开始,逐渐经商致富,家资渐丰。洪龙章回乡后,除在芸林村乌石故里建3座汉式大厝外,还愿重建了湖内岩,更名“宝湖岩”。时宝湖岩有正殿、两庑、两厢,石木结构。相传重建时在原地址原柱珠上加上一新柱珠,为了对称又柱上用双柱斗,成“双柱珠双柱斗、一梁腾三门”。岩内供奉如来祖师诸佛像,两旁塑十八罗汉像。道光十四年(1834年),安溪知县刘枢为题“宝湖古地”牌匾,至今尚存。

  太平天国后期,某军师赖南极兵败逃此,混迹宝湖岩僧侣之中,为村民治病、“看风水”,村民感其德,另塑像府先生”以祀。

  近代僧侣还俗,佛像遭毁,殿宇渐倾。

  1995年,开通一条3公里盘山公路直通岩下,重修大殿,增建石门坊、后殿,弥勒殿,天王殿和庭阶、山门、池、亭等,重塑诸佛金身,共耗资人民币600万元,2004年正月开光,既存原貌,又展新姿。

  规制

  宝湖岩背南朝北,地号“真人坐禅”

  寺前有石门坊。

  从天井步台阶可上大殿。大殿新建,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深三间,三门并立,飞龙走脊,金碧辉煌,流光溢彩;钟鼓摆列两边。道光间安溪知县刘抠题写的“宝湖古地”匾额高悬大门。原来的“双柱珠双柱斗”虽不复存在,但依原基原貌,保特原来的石雕木雕,朱檐金色琉璃瓦,飞檐重叠。屋脊前落成双龙戏珠,后落成双龙护塔,更有瓷雕八仙手特乐器奏唱,一派镇邪摄吉之意。翘脊用剪瓷粘青龙以及花卉飞鸟。檐下梁枋雕梁画栋,木斗拱、吊筒、雀替也均精雕福狮吉象。殿梁下飞天乐伎,八仙呈祥。

  大殿由中、左、右3殿组成,诸大佛金身重范。中殿祀千手千眼观音,高丈余,眉目清秀,端庄慈祥,肩下两只大手垂弯合拱胸前,两侧呈半圆形展开生出1000只手,手掌各雕1只慧眼。两旁善才龙女侍立;殿前立有护法伽蓝韦驮神像。左殿祀地藏菩萨,正襟危坐,凛然正气。右殿祀达摩祖师,脸蓄胡须,一脸威严。

  大殿内有联:“宝殿拟大雄,此地无非佛;湖源通上海,其间即是仙。”“宝篆香烟留佛座,湖光山色印禅心。”

  殿前旷地,两边各两间,连着岩宇两边护厝。

  还有后殿、弥勒殿、天王殿。弥勒佛、四大天王等佛像,共享香火。

  修整十八弯龙宫洞及护界寨、虎啸洞、歇困石、皇帝墓、竹林谷、山野石门、倚天怪石、枫林夕照、二泉映月诸多景点;命名宝湖10景:真人坐禅,龙泉圣水,龙崆洞天,仙人弈棋,四叠奇岩,枫林夕照,飞霞流泉,竹海听涛,虎啸龙湖,天子陵寝。

宝泉庵

  宝泉庵, 俗称“庵宫”,位于晋江市深沪镇壁山社区(原南春村)宝泉街北端;街以庵名。

  “宝泉庵(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

  宝泉庵始建于唐,原为佛教寺院,前后3进,由1山门2殿宇组成。

  宋代,配祀保生大帝大道公·吴夲),佛道并祀,遂有“庵宫”之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宋·吴夲》)

  明·嘉靖卅八年(1559年),山门和中殿被倭寇烧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清代重建 。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崇真寺》载:“崇真寺,在十六都郡城东南三十里石壁山中。寺旁有宝泉庵。庵左无蚊蝇,传为唐·罗隐所谶。今废。”(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石壁山·深沪石壁山》、《泉州人名录·罗隐》)

  清 ·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石壁山》 载:“石壁山,在深沪村,亦名狮山……山有崇真寺,旁有复井。左为弥陀山,下有天竺井,水甘,旱不枯。右为青山,有市心保井,亦名宝泉,遂以名庵。庵左无蚊,亦以为谶云。”

  清·咸丰保生大帝自台湾东渡而来

  “众神渡海而来,我独乘舟而去”,台湾媒体曾以此为题指出宝泉庵的特色所在:全台湾寺庙神祇多从大陆分灵而来,而深沪宝泉庵所祀的保生大帝大道公·吴夲)却是从台南学甲慈济宫分灵而去,因之是闽、台众多庙宇宫殿中颇为特殊的1座。

  台南学甲慈济宫,被认为是台湾保生大帝开基祖庙,庙内所供奉的保生大帝出自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的“白礁慈济宫”。据传,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部从闽南沿海渡海收复台湾,军中有1支来自白礁的忠贞军特地从白礁慈济宫迎请保生大帝分灵金身,作为保护神随军东渡,于农历三月十一日在台湾台南学甲镇头前寮将军溪安全登陆。以后部分忠贞军在此定居,并建“学甲慈济宫”奉祀保生大帝神像。每年三月十一日,即保生大帝登陆台湾纪念日,全台湾各地保生大帝宫庙都要聚集在学甲慈济宫,举行规模盛大的“上白礁”谒祖祭典活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深沪自唐开埠以来,人们耕海牧渔,船运商贸,足迹遍及全国沿海各地及东南亚一带。深沪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下午坐船起航 ,经一夜便可抵达台湾。早在宋末元初,就有深沪金屿氏族人徙居台湾淡水;后深沪渡台人数日增,台南九一街还设立了“秀峰公记”(即深沪同乡会)。清代,闽台商贸往来密切,深沪有很多船行专事闽台贸易。

  清·咸丰十年(1860年)初秋,深沪吴协庆号商船按例来到学甲慈济宫保生大帝神前,掷筊祈示返乡日期。神示当天不得西渡台湾海峡回乡。吴协庆号虽不解其意,但仍遵神意停航。是夜,海上突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往返船只全部遇难,独吴协庆号按保生大帝神意于3天后方启航,一帆风顺,平安返抵深沪!事后,吴协庆号船员遂迎请学甲慈济宫保生大帝第3尊副驾到深沪宝泉庵祀奉。

  当时迎请来的保生大帝第3尊副驾为0.27米高、儒冠道服的木雕神像,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宝泉庵。一起传过来的,还有从学甲慈济宫里祈得的药签324支,包括 内科、外科、小儿科、眼科等科目,分为中药、食物、青草药、符水4类,以中药签方比例最多,食物签方次之,供信众卜求。其中中药签方多为明、清以前古方,剂量较轻,药性平和,以培根本而治标。

  此后,宝泉庵即专祀保生大帝·吴真人

  后续

  1948年,宝泉庵保生大帝分灵菲律宾马尼拉宝泉庵供奉。

  1949年,后殿西厢遭海峡对岸的国民党飞机炸毁。

  1983年,华侨集资重建。

  1990年9月30日,“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成立,首届会长是台南学甲慈济宫董事长周大围周大围频繁往返海峡两岸,开展保生大帝民俗文化交流。在获知深沪宝泉庵系从学甲慈济宫分灵的消息后,周大围即亲赴深沪考察,证实了两岸这段特殊神缘。1991年5月25日,深沪宝泉庵与台南学甲慈济宫举行认亲仪式,从此双方往来频繁。

  1992年4月,宝泉庵董事会应学甲慈济宫的邀请,派出3位代表赴台参加“上白礁”谒祖祭典活动,开创海峡两岸宗教文化交流先河。

宝觉庵

  宝觉庵,在府城西,确址莫详。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建,明·正统二年(1507年)重修。后废。《八闽通志》有载。

宝林庵

  宝林庵,在府城进贤坊内(今裴巷北河岭一带)。元·至正三年(1343年)建,明·正统三年(1438年)重建。早废。《八闽通志》有载。

宝林寺

  宝林寺,初称三宝寺,位于惠安县辋川镇许厝村下湖自然村(原属石江铺)凤山脚下,面向湖仔山、莲花山,寺前走马埭绿畴一片,锦阳溪水潺潺流过。

  始建于明·洪武(1368—1398年)年间。据传当年泉州开元寺和承天寺方丈到惠安县锦溪铺梧山村建承天寺后二三年,又建宝林寺(早称三宝寺),二寺在当年香火均鼎盛齐名。又传正德皇帝游江南时曾下榻宝林寺。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都重修过,现留下的“宝林古寺”大门碑一方就是见证。1977—1978年又重修。

  宝林寺坐东北朝西南(甲庚寅申),三间张两进大九架,由山门、两廊和祀厅组成。祀厅深、进各3间,抬梁结构(现改为石柱),硬山式屋顶,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寺中三宝殿奉祀三宝诸佛和观音菩萨塑像。

  寺内原有500斤重大钟1只,铸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年号,1958年办农业中学时丢失。寺东南角原有石鼓1个,西北角有石钟1个,分别于1978年和1996年被毁。

  寺门楹联:“宝塔七层欣再造,林花万朵幸重开。”

  殿龛楹联:“紫竹莲座庄严相,绿柳净瓶慈惠心。”

  大厅三副柱联依次是:“佛尘指净四方境,法水点化万众心。”“金炉不断千年火,银盏长明万世灯。”“三杯香茶朝暮鼓,一盏青灯昼夜明。”

宝政殿

  宝政殿,位于安溪县尚卿乡中山村“擎天蜡烛”峰顶,列为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元末明初,几度翻建。文革期间遭毁,廿世纪90年代末重建。

  山门建于西面进殿入口处,酷似隘口。

  宝政殿建于山峰之巅,两边各有厢房1间,四周环有围墙,形似一把点燃的蜡烛,誉称“向天蜡烛” 。殿内奉祀保生大帝清水祖师五谷帝仙。尚存一口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铁钟,高近1米,钟口直径60多厘米,重达200多斤;钟体用阳文楷体镌刻着“信女陈贞娘敬献 明成化十四年”等字样。这口铁钟是安溪县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大钟。

  海内外分炉颇多,仅马来西亚就有分殿10余座。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寿诞之日,分角落依序轮流延请戏班、虔备供品、顶礼膜拜。

宝藏寺

  宝藏寺,位于德化县汤泉下团;宋时因掘地得钟,乃建寺,以宝藏名。后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8·摭佚志》:

  “宋时汤泉下团宝藏寺,有洪钟,声闻数里外。先是,牧者系牛,其地忽有一人,追之,须臾不见。后掘地得钟,乃建寺以宝藏名。今废。

  宋·县尉孙应凤诗:“枕畔鍧然宝藏钟,声从何处入高墉?蜀颅衰臂今如许,唤起穹庐一卧龙。”

宝云殿

  宝云殿,又称“仙公殿”,位于安溪县蓝田乡蓝田村尾角落的凤冠山顶峰的狮形之地。前望海拔1368米的朝天山,东环清溪水,下映蓝湖(蓝田水库),古道四环,自古与泰湖岩、达摩岩成鼎立之势,遥相呼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泰湖岩、达摩岩》)

  宝云殿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由上殿(宝云)、下殿(登云)构成,崇奉五谷帝仙神农)等神像。
今庙宇有些残破,石灰墙有的已经脱落,凸显风蚀雨打的烙印。大门有联:“宝峰高耸,佛面朝天;云海增辉,普照蓝田。”

  在远近寺庙中,宝云殿以中秋佳节前后祈梦之灵验而久负盛名。相传,清初,安溪感化里(今湖头镇湖二村)李光地早年未仕时,曾慕名登临宝云殿,上香祈梦,睡中梦见一特大眼睛挂在1棵大树枝上。惊醒之后,询问方丈,方丈解曰:“树乃‘木’,眼是‘目’,‘木’边有‘目’,乃‘相’也,其梦甚佳。”康熙九年(1670年),李光地举进士入宦,终成一代名相。显达后,李光地为答谢宝云殿五谷帝仙的庇佑之恩,即购良田数亩以充殿用,被尊为檀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又传,明末清初,厦门、同安、漳州等地瘟疫蔓延甚广,乡人四处求医乞药却无济于事,后幸得五谷帝仙指点,乡人登宝云殿取回圣泉水,水到病除。嗣后,宝云殿常有香客慕名而至,尤其是厦、漳等地,每年农历正月常有数千人次相继登宝云殿上香祈福,保佑平安,并成年例。

宝峰岩

  宝峰岩,位于德化县汤头乡格中村芹菜坑自然村宝峰山南侧。

  明·正德九年(1514年)始建。

  2013年七月重修,2015年十二月竣工,总投资47万多元。

  坐子兼壬向午兼丙,木结构,歇山式屋顶,建筑面积120多平方米。供奉林公祖师观音妈

青山宫(灵安王庙)

  青山宫,又称“灵安王庙”,位于惠安县东南沿海山霞镇下坂村境内青山自然村北侧,坐落于青山南麓。从泉州前往,可出后渚大桥,顺沿海大通道,经百崎湖湿地、南面山、青山湾直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 qzhnet.com《泉州山川·青山》)

  青山宫供奉五代·闽将张悃,与莆田湄洲天妃宫、漳州龙海慈济宫并称“闽中三宫”。附属建筑有文昌阁和英烈祠,整体规模较大。(参见泉州历史网www. 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悃》)

  “青山宫(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宫(清):惠安县山霞镇下坂村”,2001年1月列为第五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宫(明至清):惠安县”,2013年5月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王信仰的形成

  张悃,光州固始县人。光启元年(885年),随王潮王审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入闽,后任闽将。清·嘉庆《惠安县志·卷28载:张悃,五代时天下割据,兵燹叠告,民各鸟兽四散,乡闾不保,集民兵训练之,旗鼓严肃,刁斗时巡。青山一带,盗不敢犯,桑麻无恙,鸡犬敉宁。”

  青山王信仰当始于惠安置县前,五代时期为民间自发崇拜阶段。张悃殁后,乡人即在青山建一小庙祀之。《闽书》“将军张悃立寨山上,以御海寇,乡人因建庙奉祀。”明·嘉靖《惠安县志》亦载:“青山在县南,闽时将军张悃尝立寨于此,以御海寇。既殁,乡人庙而祀之,至今不废。”此庙当为青山、崇武等地乡人在张悃逝世不久即兴建的小庙。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在山霞青山由官府始建青山宫,祀张悃,乡人尊为“青山王”

  是年,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首任知县崔知节移古县至今县治址,开基时发现张悃墓,并有小石碣一方,上刻:“太平兴国间,古县移惠安,若逢崔知节,送我上青山。”

  清·嘉庆《惠安县志·卷3载:“旧传初置县时,陈震卜地螺山之阳,迁五代时灵安王张悃坟于青山,今邑即其地也。”

  明·隆庆、万历间惠安知县叶春及《惠安政书》云,他据当时所看到的郡志得知,张悃“没葬螺山之阳,宋·太平兴国间,即其地置县,乃改葬于青山立庙”。(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叶春及》、《泉南著述·郡邑志乘·惠安政书》)

  《大田张氏谱》也载:“神……先葬螺山,陈震建县,始迁青山。”

  上述,无论是官修的郡、邑志,还是私撰的谱牒,对宋初置县时迁张悃坟一事都有明确的记载,张悃的初葬地在螺山之阳是没问题的。而“改葬于青山立庙”则说明,五代时民间自发的青山王信仰,至太平兴国间已拥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新成立的地方政府才会如此重视,顺从民意,出面以改葬立庙的形式加以承认。

  见载于方志的祀奉青山王庙宇,除位于县南青山铺的诚应庙外,还有邑治的青山王祠和崇武半岛诚应庙,这与张悃生前立寨青山时的保护范围有关。有学者调查崇武城中的诚应庙后指出:“传云:该诚应庙之建早于青山诚应庙(青山宫),因而历来从未到青山宫进行子庙神谒祖庙神的‘过炉’仪式”《惠安青山考•崇武古城的灵安尊王神系及其宫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8月)。因此说,早在张悃迁葬青山前,也就是青山宫立庙之前,螺山之阳和崇武半岛的百姓已把张悃作为神在崇拜了。

  传说,明·隆庆、万历间惠安知县叶春及(广东归善人)欲前来青山毁庙,青山王曾托梦告曰:“未有惠安,先有青山”“青山”当指青山王,这名话可理解为惠安未置县前,民间已存在青山王信仰。

  “改葬于青山立庙”所立为今青山宫无疑,因此说青山宫始建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是对的。但是,当时是于青山南麓卜地新建,或是把民间于五代时在青山南麓建立的小庙加以扩建而成,并不确定。当地世代相传一个说法:“在青山宫的右前方有一小庙,据传是在青山宫未兴建以前,乡民已建小庙,作为烧香膜拜青山公之所”《惠安青山考•论青山王信仰》,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8月)。

  南宋初年,青山王信仰得到官方承认。惠安群众尊张悃“惠安境主”明·嘉靖《惠安县志·卷1《宋会要辑稿》云:“青山王祠,在泉州府惠安县守节里。绍兴五年(1135年)十二月赐庙额诚应,绍兴十九年(1149年)八月封灵惠侯。”《宋会要辑稿》是宋代官修政书,是政府档案的分类汇编,说明青山王信仰在南宋初年即得到官方承认。后来,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晋封张悃“灵安王”,赐额“敕封青山灵安王庙”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又晋封其为“灵安尊王”

  青山宫沿革

  青山宫代有重修。

  清·乾隆(1736—1795年)间大修。嘉庆二年(1979年)冬,浙江绍兴人舒俊卿和天津人钱友松捐资修缮。

  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1982年成立“青山宫文物古迹维修董事会”,1983年重修前殿并建精舍,1989年重修后殿和英烈祠,1990年整修和新建宫前石埕及环境,1992年重修中殿和文昌阁。

  青山宫规制

   青山宫背靠青山,面对浩海,有青山虎穴、羊屿浮练、烛山晨照、古军事地形诸胜,是惠安县最有建筑特色的古寺庙,依然保持宋代建筑风貌,由灵安王庙、文昌祠(阁)、英烈祠、功德堂、香积厨组成。

  灵安王庙

  主庙——青山灵安王庙占地1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南北长41米,东西宽16米,建筑面积656平方米,沿中轴线自南向北呈台阶级,由山门、两廊、天井、前殿、供亭和后殿组成。

  宫前有二石桥。

  殿宇依山建筑,呈台阶级纵深向上发展,前后殿和山门高低度差别很大,山门的屋脊是后殿的地面,相差最少有三米。“庙制宏杰危耸,讹传木泥二匠相难,致于过峻,实则配山雄壮也,中殿斜险峻绝……”

  山门呈“凹”字形,抬梁穿斗式砖石木混合结构,五开间,悬山式屋顶。大门上方设五步梁三升二斗式木结构牌楼,中悬清末状元吴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鲁》)所题“敕封灵安王庙”匾。左、右有两个较大的圆形透雕螭虎窗,俗称“虎眼”传说青山宫所在为虎穴,宫中设有长明灯,窗眼也就成为渔船夜间回岸的航标。山门两侧开边门,壁堵道教题材彩绘壁画。屋瓦面压胜八兽,泥塑彩绘双龙戏珠,飞檐翘脊。

  山门之内即为回廊,中为天井,左右两廊墙体有道教题材水墨彩绘壁画,并泥塑勾魂无常。

  前殿面阔、进深各五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筑,硬山式屋面,屋盖斜坡较大,俗称为曲尺加三斜。殿高11米,中设供亭,上悬“岳献海邦”、“保境安民”木匾额,奉代天巡狩四大总巡神像4尊及王船2艘。前殿石头颜色鲜明,是明、清时期乡人扩建的。

  后殿面阔八间、进深四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筑,硬山式屋面,殿中设长方形抬梁穿斗式木结构藻井。奉灵安尊王及文武判官,东、西配殿祀昭顺夫人华氏、庆安尊妃李氏。后殿石头略显暗淡而具沧桑感,可证后殿(即原青山宫)始建于北宋年间,刚开始只是这一间小庙。

  庙内有精美壁画,内容如蔡襄建洛阳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董永卖身葬父、丁兰刻木事亲等。还存有两方明·洪武、成化年间重修庙宇的碑刻,惜年久风化严重,字迹不清。另有1方碑刻,风化更加严重,除篆额依稀可辨认出“□邑青山□”等字样外,碑文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专家推断此碑刻当在明·洪武之前,极可能是宋代碑刻。

  庙后现代树立青山王·张悃石雕造像,像高12米,背倚青山,左手按剑,右手捋须,远眺前方长长的海岸线与跌宕起伏的海涛,英气勃发。

  文昌阁

  文昌阁并排于主庙东边6米处,内有惠安县第一任知县古石雕塑像。有放生池、中亭阁、正厅,也呈台阶级纵深向上发展,斯文典雅。文昌祠内有一株古槐树,枝繁叶茂,四季葱郁,相传种于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枝枝空心,乡人称为苦心树,1998年8月惠安县政府曾立碑保护。

  英烈祠

   英烈祠在主庙西南6米处,坐西北向东南。正中祀“相公爷”(神姓、系张悃爱将),眼观海峡。相传该祠得穴俗称“日出台穴”,农历九月,每当太阳初升,阳光便映照在祠中的英烈侯上正中。右边祀“土地公”,左边祀饲马爷公和一匹骏马,再左边祀天兵神将。 

  宫中楹联:

  “海面青龙昭日月,山头白虎回乾坤。”

  “滨海著丰功,忠义长昭日月;累庙崇祀典,英灵永镇青山。”

  青山王信仰的传播

  青山王是产生于惠安地方特有的历史人物神。青山王信仰至今已逾千年,其地域分布相当广泛。青山宫是闽台及世界各地灵安尊王宫庙的祖庙。

  惠安县(包括今泉港区)建有主祀青山王宫庙的乡镇达三分之二以上,尤以山霞、张坂、崇武和螺阳四个乡镇为盛。至于民居私奉青山王、妈的,则全县各乡镇皆有。据说旧属泉州府各县及其北邻的仙游县等,也建立青山王宫庙或供奉青山王神像,而泉州东湖早在宋代即有青山王庙宇,至今在市区的宜春宫尚配祀有灵安王(即青山王)。南宋·福建浦城人真德秀在嘉定八年(1215年)任江东转运副使时,曾多次祈求大帝(即青山王张悃)神灵降雨救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青山王信仰也随惠安人外迁而传播海外。“惠,海国也,海滨山业船,或近而内外海捕鱼,或远而苏台,甚至通于外洋夷国。”明清时代,大批惠安人外迁,青山王的“香位”也随之传及日本、台湾、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等地。

  目前,仅台湾主祀青山王的寺庙就有168处,较大的有台北鸿福宫、板桥青山宫、灵安王庙、艋舺青山宫、台中灵安堂、沙漉青山宫、新竹灵安宫、南势青山宫、彰化云园青山宫、高雄灵安宫等,祭典内容、仪式同泉州。民间私奉则达70%以上。

  原来认为,台湾最早主祀青山王的庙宇是彰化县芬园乡溪头村彰南路的灵安宫,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后来又发现,台湾最早主祀青山王应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是惠安净峰上宅的姓迁徙至台中县神冈乡神洲村时,带去青山王神像,并将之供奉在顺天宫内。2005年,台湾氏乡亲以顺天宫名义组织进香团到惠安青山宫进香过炉,带来过炉的除当年带过去的青山王神像原件外,还有七大人神像,即杨家将中的杨七郎,与上宅信仰相同。

  传说,清·光绪(1875—1908年)间,台湾艋舺发生瘟疫,同时一小庙内的井中有只“三脚蟾蜍”作怪,一旦发现人影便把人吸入井中。瘟疫加妖怪,当地求医无用,求神不灵,人心惶惶。后来,当地人到惠安青山宫将青山王“副驾”请到艋舺驱邪制煞,果真灵验。准备把“副驾”送回时,却怎么都抬不动,仿若落地生根。惠安青山宫主事得知实情,认为青山王要保佑当地百姓,便答应将其留在台湾。从此青山王“副驾”就一直驻守台湾至今。现在,台湾每年都在青山王诞辰之日举办“艋舺大拜拜”庆典,影响极大。

  《吴真人研究•吴真人信仰的历史考察》(鹭江出版社,1992.5曰:“青山王信仰始于五代,形成于宋代并发展至全盛。元代似有所冷落。明代继续发展,但无法重现宋代的盛况。清代初期曾受迁界的影响,中、后期起向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传播。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青山王信仰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青山庙

  青山庙,位于惠安县螺城镇西门联珠巷。

  “青山庙碑刻、石狮 (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庙被称为灵安尊王祖庭青山祖庙,是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张悃“改葬于青山立庙”前之庙址不大地位很重要。至今有青山灵安尊王与妻合葬时的墓碑及石狮

  主祀灵安尊王、昭顺夫人、庆安尊妃、西岳钟大帝、玉皇三太子、天花娘娘等。其中灵安尊王金面,这是独一无二的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悃》、《泉州儒道释寺庙·青山宫》)

青林岩(龙安岩)

  青林岩,古名龙安岩,位于安溪县城西南40公里龙门镇溪瑶村(古属依仁里)的贵湖之乌岩山。岩宇建于北宋初年,早年废弃,是安溪县佛教遗址之一。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岩·龙安岩》载:“龙安岩(在依仁里),今名青林岩。邑岩之最大者,宋时岩清水(清水岩)为上,青林(青林岩)次之。前有石笋卓溪心。”

  沿革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岩·龙安岩》:

  “五代时,清豁禅师居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清豁禅师》)

  清豁玄应,福永泰氏。闽·龙启(933—934年)初,肄业神晏国师,具戒事。参谒永和,坐夏招庆法因席,夜闻油灯声,为偈曰:分明坐里见身光,迥迥虚明照四方。复见身于光里见,身将光相不相妨。凡圣共同真去处,非凡非圣莫思量。以似曰:上座自证之心,乃异于昔,而异非异,善自保持。

  还,同冲煦造小界山契如庵主,遂诣杉庵,晤语及夜,豺虎驯扰。更室大章山。旋移莆中庵居,去见睡龙道溥,与相证明。大悦,许之。

  南唐·保大(943—957年)末,置泉开元上方院(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开元寺》)。既留从效(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留从效》)延主漳之保福寺。

  宋·建隆三年(962年),辞众归山,至贵湖(安溪县依仁里贵湖山,爱其精邃,(择青林岩结庵)休居焉(率门人开山种植丹杏、茗茶、竹木,为民施医济药,广播佛理,广行善事)。剌史陈洪进(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洪进》)奏,赐紫方袍,号性空禅师所居,门无壮钥,薄曲障风而已。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冬,戒门人以其遗骸食虫蚁,勿塔。入嵁岩,坐青林岩)磐石(牛皮石)上长往,(其门人恐其遗骸为虫蚁所食,置于深谷峭壁岩石上)留七日,神色俨如入定。火而散之,得舍利三百。(即修建舍利塔于此磐石上。)

  宋·淳熙(1174—1189年)中,道人了员清豁遗迹,拓为殿堂,令陈宓(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宓》)记之。

  【青林岩几经扩建,规模日益壮观。据载,殿堂宽大,中有八支大柱,径围数尺,高三丈,气派非凡。】

  明·万历(1573—1620年)间,邑人詹咫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詹咫亭》)偕泉乡绅憩游,有诗在《征文》。

  崇祯(1628—1644年)间,有重眉禅师嗣法于雪峰亘信和尚,寻隐此山。

  古迹有十景,同(同安县)孝廉池显方作十咏。(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池显方》)

  (清·康熙[1662—1722年]间)邑令关弘异抵岩中,捐俸起盖寿禅寺,有记。

  里衿陈毓恺施振侃白江盱庄养鳞建祠焉。

  继邑令杨贞亦有题韵。”

  青林岩年久失修,加上十年动乱破坏,现已面目全非,仅存数处遗迹而已。

  清·康熙关弘异《重建青林岩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0·风俗人物之七·征文·记》收录关弘异《重建青林岩记》曰:

  “重建青林岩记

  关弘异(清令)

  邑以西四十里许为依仁,统图有古刹名岩曰‘龙安’,嗣曰‘青林’。层峦远翠,幽胜迥然,五代时 清豁禅师 所建也,从兹而兴废不知凡几矣!

  余康熙二年(1663年)春正抵署,适造舟取材,匠役播毒,据民吁念切,单骑驰禁。雨暴至,避宿于斯。因瞻梵堂,栋折垣倾,恻然有聿新之举,而里中诸生,住僧遁机与有绩焉。

  盍记之?且有奇者,堂大柱八,围周数尺,高三丈,俱蠡蠹不堪。偶搜密丛中,得八株,恰如高大。旋虑兴崇殿,非银同某匠难以胜任。有老人往呼之偕来,初不知为神也。匠到,正符兴工,董督如意,询备知,乃共诧以为神也。噫!不亦灵奇矣乎?

  当废而兴,数有嘿司。予继前人而重修,后人又继予而重修,自是刹益古,岩益名,岂不彰彰较著也哉?

  是为记。 ”

  其后,乡人陈毓恺施振侃白江旰庄养鳞建造了祠庙。

  青林岩年久失修,加上十年动乱破坏,现已面目全非,仅存数处遗迹而已。

  题咏

  青林岩层峦远翠,幽胜迥然,自建以来,蜚声鹤远,留下诸多墨客题咏。

  五代末,龙安岩主持清豁禅师与清溪(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均与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交往甚密,并曾同为留从效参谒军机大事,故交情甚厚。卸任后的詹敦仁曾特专访龙安岩,并接受清豁禅师馈赠的茶叶,留下安溪史载最早的茶诗《受龙安岩长老惠茶,以此作简》:“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酲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詹敦仁》、《泉州茶事》)

  明·弘治(1488—1505年)知县吴琎《题青林岩》:“拂衣长啸下依仁,野鹤闲云伴角巾。香吏无门催未了,葘畲得水已回春。翠微古刹僧留榻,尘世功名客寄身。风俗可能移浅陋?直将丹悃答风宸。”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八·征文·诗》收录:

  明·詹仰庇《题青林岩》:“千峰松桧荫诸天,一涧纡回泻百泉。游客自来春草径,住僧为扫暮山烟。黑猿将子穿林过,白鹿骑人傍石眠。荣辱已知身外事,欲依此地学参禅。”詹仰庇,安溪人、刑部左侍郎,嘉靖(1522—1566年)间返乡归隐,同庄国祯林云程等“六老同游”青林岩时作。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詹仰庇庄国祯林云程》)

  明·池显方《登青林岩访重眉作十咏(录其二)》:其一《白水漈》:“贵湖山顶一潺湲,化作银河撼万山。汇至岩前声渐细,恐惊师定喝教还。”其二《杏谷》:“春来丹杏烂岩阿,雨后新曦色更酡。世俗漫夸红十里,此山开落不知多。”池显方,字直夫,明·同安人,居厦门,万历己酉[ 1609年]举人。清·乾隆《安溪县志·卷12·艺文下》亦载:青林岩“古迹有十景,同安孝廉池显方作十咏。”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池显方》)

  清·谢宸荃《游青林岩》“苍苍古刹巅,迥异口头禅。参得林中意,超然千万缘。”谢宸荃,清·直隶安肃人[今河北徐水县],康熙十年[1671年]任安溪知县,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谢宸荃》)

  摩崖石刻

  散见于岩宇周围岩石上的残存崖刻,以明刻为多。如:

  阴楷“众香国”

  行书“欢喜地”

  草书“龙池一滴”,下款“翰山里人李其蔚书;重眉禅师”。

青狮洞

  青狮洞,又名“仙公洞”、“青狮古洞”,位于泉港区前黄镇涂岭——山腰公路坝头北洋段约1公里的坑内山上。

  “青狮古洞(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氏九仙的传说

  坑内山又名狮子山,山峦蜿蜒起伏,连绵数里。从公路上望,山顶一峰突兀,巨石错峙,整座小山像1个巨大的盆景,山颠有一状若青狮半臥的巨石,青狮洞即石下天然形成的石洞,似狮子张口,仰天吼啸。

  相传:汉代临川氏九子在仙游县九鲤湖成仙后,云游四海。氏九仙中的七子通神真人驾云南行时,见坑内山青狮洞紫气冉冉,按下云头,手中拂尘竟随紫气坠落山中,一会儿长出1棵榕树,绿荫如盖。通神真人自觉乃是缘法所至,遂隐青狮洞中修真,常有仙人来此谈经论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双髻山(仙公山)·附氏九仙》]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铁拐李帮助蔡襄建造洛阳桥,在工程即将告竣时,石料供应不及,铁拐李即将南埔天湖山上的石料搬走不少,在最后一趟运石途中,巧遇云游回来的仙,颇为投缘,羡慕狮子山洞天福地,独足一蹬,来到狮子山,垒石为凳,在青狮洞中与仙怡然悠然地谈经论道。“洞中才数日,世上已十年”,二仙话一投机谈个没完没了,也不知过了 多少时辰,忽听得一声公鸡啼唱,这才惊醒过来。此时铁拐李坐的石凳已粘在一起,化为状如莲花的石台,二仙的影像也如雕凿一般留在石壁上;山上巨石垒垒,相邻的山峰也连接一起,据说这是铁拐李搁置的那一堆石头四散而成的,捆石的两条仙绳把附近的山峰捆相连了,从而形成了现在这种巨石垒峙、山脉蜿蜒起伏的地势。

  二仙一阵大笑,又见田陌之中一只芦花大公鸡伸长脖子朝东北方向“喔喔”乱叫,仙顿足叫道:兄,这孽障竟然有这等心机。”原来在仙与铁拐李论道时,石缝中的1条蜈蚣竟然偷听而参悟成精,而那只芦花大公鸡也已悟得仙机玄妙,看出蜈蚣精将要去祸害人间,就高声啼叫起来。蜈蚣精始料不及,吓得又缩回石缝不敢抬头。铁拐李一挥铁拐,将蜈蚣精断为两段。仙恐蜈蚣精日后还会作祟,一道符录将芦花大公鸡点化成一巨石永远镇住蜈蚣精。铁拐李知道自己耽误了运石,恐遭玉帝责罚,遂邀仙同上天庭为其说情,谁知这一去,二仙再没回来。

  另说:山中的1条蜈蚣与临近的1只母鸡常在青狮洞旁聆听诸仙人谈经论道,年长月久,蜈蚣参悟成精,正欲祸害人间,哪知母鸡也得道,见状大呼:“格打!格格打!”蜈蚣平生最惧母鸡,闻声顿时伏地化为1条山岭,不敢动弹。母鸡恐其伺机害人,也变做一块巨石狠狠地盯住它,直至今天还在对峙着;这就是紧邻青狮古洞的“蜈蚣岭”及山麓的“鸡母石”“鸡母石”矗立在1块半椭圆形的巨石之上,约一层楼高,神似1只正在孵蛋的母鸡。

  在峰顶巨石之上,至今犹存一记2尺余长的足印,据说是铁拐李留下的足迹,称“仙脚迹”。

  大约在宋代,乡人为纪念仙镇妖及造福人间的功德,在青狮洞内供奉氏九仙神像,洞称“仙公洞”,山即称“仙洞山”,四时香火不断。凡想祈求什么,只须在洞中小憩片刻,便可梦中得到仙指点,屡有应验,民间所谓“运仙梦”,乞梦、圆梦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成为1种礼神祈拜形式。

  规制

  从登山石阶上山,迎面而来的是1棵悬于岩壁、扎根舞枝茂叶如盖的古榕。进入额刻“青狮古洞”的石门,仰首举目才能看见在巨岩覆盖下的青狮洞。

  青狮洞口镌有“青狮洞”3个鎏金大字及“狮卧青石上,洞内居真人”的石刻楹联。洞内豁然开朗,面积十多平方米;神龛依石而垒为平台,祀奉氏九仙及其舅范候公。现存“仙脚迹”石碑1方。

  洞内通道很多。缘青狮洞底台阶依势而下,转一回廊,左侧出口直通“德元堂”。德元堂依岩而建,始建于清·康熙(1662—1722年)间,时前黄镇姓村民在坑内山上发现了青狮洞,为保护洞内器皿,遂在洞旁修建此堂。此堂依岩而建,分上下2进,有100多平方米,中间隔1个天井。堂内雕梁画栋,壁畫斑烂,奉祀观音菩萨。

  出“德元堂”大门,迎面是石筑六角亭,雕有花鸟虫鱼,刻着文人翰墨,建于悬崖之边。

  过“德元堂”,沿堂边一小径,即可登上狮峰。脚下就是古时是海边坝头平原,放眼远望,坝头溪、山腰海、农田村舍、工厂大厦尽收眼底。

  青狮洞边,还依岩建有“存德堂”、“答恩堂”

  除青狮洞外,坑内山上有不少造型独特的怪石,如上述的“鸡母石”、“仙脚迹”等。还留下历代名人逸士的摩崖石刻,如“仙迹留芳”、“佛”、“奇石尽含千古秀,好花长占四季春”、“狮卧青石上,洞内居真人”等。

青莲堂(寺)

  洪衙埕青莲堂

  青莲堂,在府城洪衙埕南(今泉州五中校内东北隅)。佛殿向南,大门向北。始建未详。廿世纪50年代征用,遂废。

  大希夷青莲寺

  青莲寺,在泉州郡城北门大希夷。始建未详。废祀。

青龙宫

  青龙宫,位于泉州郡城南门青龙巷,始建不详,面积95平方米,主祀保生大帝,配祀妈、妈、王爷、双舍爷。

青龙洞

  青龙洞,位于泉港区肖厝港西侧的邱厝港口自然村港口山。此山又名“青龙山”,远远望去,其山南突兀的山头酷似龙头,蜕蜒向北的山脉又似蠕动的龙身,山脉延伸入海,如出海青龙,故名;青龙洞由巨岩垒叠而成,就在整个“龙头”中,似张牙咧口的龙嘴。古时乡民认为此山龙气聚集,是个仙境,又称“仙公山”

  “青龙洞(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明代(1368-1644年),青龙洞始建简易庙宇供奉神灵,后废。

  清末,有细达上人·林九员在青龙洞结庐修持。光绪廿六年(1900年),细达上人与海外侨胞共同重建,历16载春秋竣工,始成规模。

  青龙洞香火远及泉、惠、莆、仙。港台等海外侨胞也常有人归乡前来谒拜。

  规制

  庙宇依山而建,悬露于半山腰。4层条石结构,由仙公洞、观音宫、土地神宫(青芯堂)等组成。

  仙公洞石洞门上横额浮雕呈半层卷轴状,中间部分显扇形,上面凹刻“青龙洞”三字;洞门两旁镂刻清朝泉郡进士林翀鹤题联:“秋花锦石谁能数,高栋层轩已自凉。”

  洞阔4.8米,进深10.8米,占地52平方米,高只有1.95米,最高处也仅2.4米。洞内廊道蜕蜒曲折,酷似迷宫,奉祀氏九仙和范候公等10位真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双髻山[仙公山]·附氏九仙》)。

  观音宫与仙公洞内道相通。

  青芯堂在仙公洞南面,系民国廿六年(1937年)重修。门口鎏文对联:“汉宝三茅君,神仙兄弟;寒山一片石,天地栾帷。”堂内奉祀土地公,青灯古佛,四壁绘图签文。

金粟洞

  金粟洞,位于紫帽山左峰之南,代有修建。南朝时是佛教道场,唐代改为道教场所,建“金粟崇真观”。明末复兴为佛教寺院。今存。(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紫帽山·金粟洞》)

金粟寺

  位于泉州郡城北山巷北山宫之右,始建年代未详,时兴时废。或说明代时为尼庵,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兴复;或说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此寺设佛教妇人养老院。1988—1990年,监院林扁姑往港募资重新殿宇。

  金粟寺南向,为市区中等规模的佛寺,面积300平方米有前殿、正殿、东西两列厢房和大片园地。

   楹联:“金布祗园一应化,粟藏尘刹万法心。”

金液洞

  金液洞,位于福建省德化县盖德镇三福村西北部1.3公里处、戴云山脉西南端纯阳山(金钟山)东南侧,距德化城西10多公里,海拔1184米,是德化道教活动场所。

  “金液洞”背靠永春桂洋岐山的三尖峰,面对永春、德化交界的天马山,左为五华山的五台寨,右为凤山。因纯阳山属雪山支脉,亦称“雪山金液洞”

  “金液洞(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元末吴济川徐友山修真地

  “金液洞”原为洞府。“金液”取义道家“仙佩金丹、人炼玉液”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金液洞》:“金液洞(县西南坊隅),在纯阳雪山中,深仅丈许。”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金液洞》:“金液洞,在上林社。景幽泉冽。”
吴济川徐友山是道家“正一派”在德化的开山始祖。元·至正廿五年乙已(1365年),徐友山吴济川结庵隐居金钟山“金液洞”修真1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元•著名道人•吴济川徐友山》)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60•方外•永春州•明•吴济川》:吴济川,德化人。隐居雪山金液洞炼液养真,日惟饮水一盏。”

  元·至正肇建道观祀吴济川

  元·至正廿六年丙午(1366年)十月初九日,吴济川趺化;十二月二日,徐友山募缘为其塑像,将他的遗骸分为两半,装入2尊雕塑的仙像体内,分别在“金液洞”兴建道观(亦名“金液洞”)、在有济村兴建“圣天宫”奉祀,至正廿七年(1367年)三月告成,世称吴公真仙”、“广德大真人,俗称仙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圣天宫》)

  至正廿八年戊申(1368年),知德化县事陈寿为撰立《鼎建金液洞宇记》碑,文曰:

  “金液洞在县西二十里,山高,冬终积雪,列吾华彩色,盖龙浔(德化县)之西障也。乙已岁(元·至正廿五年,1365年)友山济川结庵其中,修真一年。

  丙午(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十月九日济川蜕化,里民具状以闻。余惊异之,逐阶其巅,而见其事,济川坐大石下,遗像端凝,友山栖皇谋妆塑之。延念四日,又议拓其洞宇,斩荆棘,凿地丈余,得金钟一枚,纪年五百,余益异之;求余捐俸,为首作乡民倡。

  十二月二日遂构宇,越明年三月告成。余复登视之,易茆以瓦,易素椽以彩栋,洞宇焕然。友山持仙人诗歌,定龙向时日以请观,余愈知其神工,非人力也。

  是岁乡人苦雨,立祷立应,祛灾植福,捷如影响,问卜吉凶,事若符契,余于数年中乃目见焉。今夫海中三岛空有其传,乘槎观弈亦觉生创。若余之于金液,可谓亲接其事而非妄者也。

  余于课绩之暇,道人请记其事,遂纪其年月日,庶几于洞为有存焉。

  元·至正戊申(元·至正廿八年,1368年)秋八月望后,知德化县事、三吴陈寿谨撰。”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60•方外•永春州•明•吴济川》:“洪武戊申(?洪武元年,即元·至正至正廿八年,1368年)端坐而逝。明日,神往莆见塑匠曰:‘我泉之德化金液洞徐友山也,请塑吾师真人像,第先行,吾亦随至。’匠来,其徒问曰:‘谁相召?’匠以其名告,大惊异。经数十日肌体柔润如生,所塑真身至今犹存,旱疫祷之立应。”

  明·洪武同祀徐友山

  吴济川趺化后,徐友山乃隐居于“金液洞”中,蓬头垢面,继续修真炼性。

  明·洪武六年癸丑(1373年)正月初九日,徐友山在金液洞磐石上趺逝。民国《德化县志》记载:徐友山“洪武癸丑正月九日飞升”

  其徒李云台徐友山像在吴济川左边奉祀,世称徐仙公”、“妙道真仙

  洞宇沿革

  明·万历重修

  明·万历廿二年八月至廿三年(1594—1595年)六月,“金液洞”进行规模较大的重修。万历廿三年乙未(1595年),县令杨文正为撰《重修金液洞宇记》碑,碑文曰:

  “钟山萧爽,人云离霞不盈尺,金液其洞名也。景甲诸山,为龙浔(德化县)最胜地,而僻处遐壤,名不甚著,海内绥绅先生领其致者不多家,以故窄径苔深,不常堆车马迹。

  余以万历癸巳(万历廿一年,1593年)受邑令,莅政逾年,庶事稍暇,望其地而异之。以其距治(县治)数里许,因踩谢屐,拄杖头,寻羊肠,印苍苔,一登其地。耸身绝项,俯视万峰飘飘乎与红尘远也。至若碧者、涧阴者、山怪者、石奇者,花种种,异致不能一一名状。大抵人间境,概当不作如是观。

  居二日,遍视诸景及洞宇,旧创秩然,第栋朽椽摧,大有萧条之状。询之僧人则云:‘洞之来约有二百年矣,前以八十余年而更新,今适其期也,担石无储,实有志末逮焉。’余叹曰:‘是尚不能以恢匕辉乎,乃兹猥焉,陋也。’于是捐助重新,四方喜而从之者三百余家。

  僧人遂兴其役,增旧制,崇其堂宇,峻其垣墙。以甲午(万历廿二年,1594年)秋八月三日始事,越乙未(万历廿三年,1595年)六月木工告成。余复至其地,则飞云者栋,卷雨者詹,堂宇巍如,房屋翼如,起瞻壮丽,较曩日焕然改观,僧于是请余记其事。

  余览洞《志》所载,始成胜事者,则翁其人。迄今读其《记》,百余年犹一日也。余以天涯游子结因斯地幸矣,何敢踵昔事。然窃思之洞之始也,荒榛断梗,游麋宿鹘,不有真人则为云薮其继也;茅茨竹舍,松阴石户,不有君终邻鹿窟及其再传飞云者;云蠢卷雨者,雨蠢不有落成,善信又安望其愈于茅茨竹舍也!今也堂室参差,短墙颓折,不有嗣茸之劳,安知不为云薮与鹿窟?又安知其不为茅茨与竹舍耶?

  然则,今兹之役,又乌可少是役之。又记乌可不作哉!不然者金玉锦绣,忽而寒烟浥露;歌台舞馆,忽而破屋颓坦,上下千古,低徊世界,废兴常理,比比而然。况以山巅野麓,世事无关,古今来胜迹湮没,奇观殊概荒芜于空山者,何可胜道也。而兹洞独得不朽,虽云仙灵居多,而人功亦曷可不少哉?是知启斯地者,友山真人也;成斯地者,仙龄也;成君之所成以延再传者,山僧玄涯也。

  余也观其事,奖其瘁,略志数言,附于仙谱之末,后有问津洞口者,览斯记与雅志,以永斯胜地,庶斯洞之难艾也夫!

  明·万历乙未(万历廿三年,1595年)初秋既望,知德化县事、云梦杨文正谨志。”

  据地方谱志记载,最盛时期,有寺田1顷,僧徒20员,附近还有护界亭、慈航室。

  修茸

  清·道光(1821—1850年)间再次修茸。

  1958年洞宇部分遭毁,1982年后又陆续修建。

  规制

  “金液洞”殿宇地处金钟山顶小盆地处,坐西北向东南(辛乙兼戌辰),左边龙池山,右边金钟山主峰,背靠永春桂洋岐山的三尖峰,三山鼎立,两边有山梁向前延伸,左边外层还有似莲花的五台寨,右边还有像金凤来仪的凤山,构成藏龙聚气之地。站在洞宇前,面对永春、德化交界的天马山,群峰环绕,岚烟袅袅,超凡脱俗。据称此为“香炉形”,是神仙佛祖隐居的福地。

  “金液洞”殿宇坐西北朝东南,以杉木结构为主,闽南古大厝形制,歇山殿式结构,主体建筑644平方米,全殿分上、下两落(两厅堂)及横厝楼等。屋顶为悬山式,上屋脊雕双龙抢葫芦,下屋脊雕双龙戏宝塔。屋脊下雕八仙聚会、历史人物像及花、草、鸟、兽等图案。屋梁、柱子和木板墙均涂上油漆,大红与墨黑相间。

  上厅堂为“正殿”,宽21.2米、进深10.8米,高6米,面积约230平方米。正殿大门楣悬匾“金液洞天”。殿堂正中供奉仙两尊,其左、右分列仙各两尊,合称吴真仙。左、右偏殿供奉乡人信奉的其他神仙,如如来佛观音达摩太上老君张天师玄天上帝吕洞宾司库大王四大元帅、王西基等塑像。石灰墙壁上有壁画,左龙右虎以及山林隐士,木柱上有名人题写的楹联。

  “正殿”前现存1座明·洪武五年壬子(1372年)制的石雕壶盂,称“符水盂”,高1.5米。“符水盂”上、下2层,略呈六角形;上门雕刻莲花瓣,中间由一个圆球承接,如莲花托,把上下两朵“莲花”连成一体,造型别致。相传,“符水盂”用于承接甘露,为镇殿之宝。现作香炉使用。

  下厅堂即“后殿”,是祭祀厅和管理房,与两边横楼相联接,宽56米,进深9.7米,高4.8米,面积约543平方米。后殿现存清·嘉庆廿五年(1820年)知县和盐鼎题、释道炼刻的楹联残版和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庠生连士荃墨迹。
上、下厅之间有石砌台阶,台阶两边各有3幅花岗岩石雕作品,左边为龙戏水、梅花、菊花,右边是虎啸林、兰花、翠竹,并配有鸟类等。

  寺内尚存光绪十二年(1886年)所立石刻《金液洞碑记》。

  庭前有一口长方形的龙池,过去有四脚鱼,现培植着午时莲。

  附近还有护界亭、慈航室。

  周围有钟山、天马、曲经、化台、凤领、龙池、芳林、洁泉、双阳山、千尺涧等10大美景。

  题咏

  元代县丞陈寿,明代知县杨文正秦沾张大纲俞思冲、长史颜廷榘,清代晋江举人徐鸣雷,永春举人、衍阳县令谢鸣珂,德化举人、岷县县令郭维翰,举人、吉安守李云阶、贡生甘九畴赖镰戴乘谐李乔钟郭孕楷等人,先后至“金液洞”游览并题词留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廷榘郭维翰李云阶》)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金液洞》收录:

  “明·口口知县王真诗:‘金液洞天山万重,洞门无锁白雲封。龙光长现秋池剑,鹤梦偏惊晓殿钟。五夜丹霞明绝壁,四时苍雪落长松。飚轮风马群仙至,会送幽人出翠峰。’

  庠生李元定诗:‘仙人化处白云重,石磴萦纡碧藓封。海鹤近衔金洞箓,山猿惯听饭厨钟。霞边粲粲三花树,涧畔英英五岳松。疑有吹笙王子晋,天风驾上紫云峰。’

   国朝·庠生徐光阙诗:‘登临霄汉回,道侣恍庐山。苍树人烟外,白雲古洞间。钟声敲佛国,液水渡禅关。丹鼎今犹在,浮生叹等闲。’”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明)》收录明·李廷机《金液洞》诗,曰:牟尼归去久,蜕骨在空中。锡杖风尘表,炉烟疑似间。无人将旧钵,有客扣玄关。但解此中意,忘机心自闲。”(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廷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收录:

  清·邑岁贡陈澍《金液洞》诗,曰:“灵风遍九州,胜地匹丹邱。云气空庭出,钟声碧汉浮。清泉聊可酌,金液此长流。欲问升仙诀,骖鸾出世游。”

  清·邑廪生郑大夏(字星御,德化县三班人)《游金液洞》诗,曰:“紫府清高天际看,漫山秋气逼人寒。石泉通处丹流液,古洞开来斗作坛。枫落好峰云外簇,霞明远峤望中攒。神游恍惚仙灵集,谢尽尘缘未觉难。”

金沙岩

  金沙岩,位于安溪县龙门美内村(古属依仁里)双髻山腰。

  “金沙岩(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岩·金沙岩》:“金沙岩,在依仁里双髻山之西。肇自有宋·建炎元年(1127年)兴刹时,碧泉流出金沙,故名焉。明·郡人、会状庄际昌(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庄际昌》)曾游于此,留题志胜。”

  金沙岩为天然岩洞,肇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坐西向东,上覆圆状巨石如屋,远看如一朵蘑菇金沙岩四周以石环筑,圆形石室,分为内外,幽径相通。前室宽6米,深5.3米,高1.83米。

  洞中屹立一石,石壁上半浮雕一坐态祖师,光头,嘴带微笑,两眼垂视,脸部扁胖,略有所思;袈裟服饰,双手藏于袖间,线条流畅,造型逼真。

  祖师的前面是人工建筑的石门窗棂,门楣镌刻“金沙岩”三字。两旁对联:“金佛袈裟空色相,沙岩石洞悟禅机。”

  四周以石环筑,呈圆形石室洞,洞内四周相通。前半部宽深6×5.3米,高1.85米。洞外南侧山坡一沉地巨石上,凿一洞穴,为开山应山禅师埋骨处,骨灰罐已无存,穴上置一石雕僧帽。

  岩宇周围,多奇岩怪石,沟壑山泉直泻,茂林异树,掩映其间,清凉幽静,别有天地。

  岩下有一棵奇树,折下树叶便流出红色树液,人称“血树”

  其胜景吸引众多文人墨客题诗赞美,赋词志胜,吴春晖作有《金沙岩记》。

金相院

  金相院,旧名“栖真寺”,曾名“空相院”、“空相寺”、“海潮庵”,位于今石狮市西南部灵秀镇灵秀山下(清属晋江县廿一都),依山而坐。

  “灵秀山”海拔174米,虽不高峻,但因其山势逶迤、丘陵起伏、林木苍郁,山石峥嵘,与泉州城东的“灵山”、晋江安海“灵源山”成鼎足之势,并称为“泉州三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灵秀山·石狮灵秀山、灵山·泉州灵山、灵源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空相院》:“空相院,在(府城南)十九都灵秀峰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空相院》“空相院,在二十一都灵秀山下。”

  “金相院摩崖石刻(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隋始建为“栖真寺”

  “金相院”始建于隋,初名“栖真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空相院》:“旧名‘栖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空相院》“旧名‘栖真寺’。”

  后梁·开平二年重建为“空相院”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僧如默重建,据说山上有“空兰奇香”之异,改寺名“空相古地”,习称“空相院”

  据《容卿氏族谱》:灵秀山峰有一种奇异兰花,虽不能处处看见,但处处可闻及兰花芬香,名“空相兰花”“空”指空谷幽兰;“相”是佛学词汇,指相由心生。“空相兰花”寓意人之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品性。后梁·开平二年僧如默重建旧寺时,以“空相兰花”比喻佛门渡人脱离苦海到达彼岸,需抛却人间功利、尘世贪欲而静思禅定,净心修持,展示了向往净土彼岸那超凡脱俗、灵犀相通的至高境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空相院》:“五代·梁·开平中重建,易今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空相院》“后梁·开平间,僧如默重建,改今名。”

  北宋·元符元年和崇宁二年2次铺路

  相传,历史上灵秀山山脚下是一片汪洋大海。在今“金相院”主殿后有一处“海潮庵”(见下文“现规制·海潮庵”),隋、唐时“灵秀山”下的海水会涨潮至此。

  当时灵秀山上的“空相院”香火旺盛,很多善男信女前来朝拜,他们要先坐船到山下,再顺着山间小路上山。同时,从阿拉伯、印度、东南亚往返泉州的商船络绎不绝,灵秀山顶峰还建起了“凌霄塔”,成为重要航标。

  2016年春,在“金相院”附近山坡的早已湮灭的“空相古道”旁1棵大榕树底下,发现1方摩崖石刻,高约1.4米,宽约1.2米。最上方额题“铺路目录记”5字清晰可见,正文共13行,每行约20个字,共260来字,除了5、6个着实模糊的文字外,其余均可阅读。这方石刻,是石狮市已知的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

  刻文记载北宋两次修建古道的情况:

  第1次是元符元年(1098年),修“弦歌里平田西坑路……”即从平田(现彭田)西坑村通往“空相院”(今“金相院”)之路。时该路很是狭窄难走,春夏雨季更为不便。“空相院”本长“静居院”宗庆发动善男信女捐资修路,得到周边乡民的支持。完工后,在“空相院”附近山坡的1块石头上刻下“铺路目录记”,勒石记录修路的起因、过程、发起人与捐资人姓名(施富强杨四娘等)、募捐资金(少则几十文,多者十多贯)等。

  第2次是崇宁二年癸未(1103年),修建“空相院”“三门”(山门)外至“屿柄保”的山路。文中有“崇宁二年”、“癸未”字样。这次修路的主事者仍是僧本长宗庆尼。事竣,人们把这次修路的情况续刻在同1块摩崖上。

  【按:该摩崖石刻正文后部分记述第2条路修建情况的文字,与前部分记述第1条路修建情况的文字,字迹与字体大小明显不同,可以判定,碑文是分2次镌刻的,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首镌前部分,崇宁二年(1103年)续刻后部分。】

  南宋·乾道四年王十朋“咏灵秀山石刻”

  “金相院”山门右侧“出米石”前方崖壁、“应潮窟”左侧,有摩崖石刻数处,最著者当推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泉州郡守王十朋诗句:“小小精蓝亦自奇,一峰灵秀蕴幽姿。无缘细听山僧话,太守偷闲只片时。”“咏灵秀山石刻”民国廿四年乙亥(1935年)夏端明刻。“文革”期间被用水泥填盖,后恢复。(参见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谥忠文。南宋·浙江温州乐清人。绍兴廿七年(1157年)状元。乾道四年(1168年)八月,王十朋起知泉州,十月到任;乾道五年(1169年)冬卸任,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离泉,前后在泉州1年8个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乾道四年(1168年),泉州水旱灾害经常发生,王十朋上任后见能容纳“九十九溪”水的“洑田塘”水涨堤坏,蓄水困难,常高处旱、低处涝,民苦不堪言。王十朋实地考察后,便在晋江县南部(今晋江市青阳、罗山、新塘和石狮市灵秀、宝盖等地)兴修水利,亲自集资雇工,疏浚“七首塘”,修建斗门等水利设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九十九溪、洑田塘、七首塘》)

  “龟湖塘”“七首塘”的第一大塘,位今石狮市北面湖滨、宝盖一带(古属晋江县廿四都),以龟湖村为中心,方圆数十公里,将塔山、宝盖山以西地表雨水收蓄入塘。此诗是王十朋为开凿“龟源塘”查看地形时,登临“灵秀山”,走访“金相院”,并应寺院住持之邀所作。

  此诗为王十朋见于王十朋文集》,以“题灵秀山空相院”收录。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空相院》中,也以“宋·王十朋有诗……”全首收录。

  明·永乐五年重建

  元·至正(1341—1368年)间,“空相院”毁于兵燹,沦为废墟。

  明·永乐五年(1407年),檀越容卿氏2世蔡致政独资、僧惠焰重建,历3载而成。蔡致政还种植榕树于左埕角,以避荫风水;还购置田产,供僧人生息、衣食香灯之需。

  《容卿氏族谱》:“檀越容卿氏二世致政捐资修建,三载而成。”

  至弘治(1488—1505年)间黄仲昭修《八闽通志》时,“空相院”仍存。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空相院》:“国朝·永乐间重建。内有凌霄塔、七佛塔、方外亭、透龙泉、青莲池、濯足池、待月桥、君子石、盘陀石、灵龟洞、海潮庵……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空相院》“元·至正间毁。永乐间僧惠焰重建。其古迹有凌霄塔、七佛塔、方外亭、透龙泉、青莲池、濯足池、待月楼、君子石、盘陀石、灵蛇洞、海潮庵。”

  明·崇祯八年重建为“空相寺”

  明·嘉靖(1522—1566年)间,寺中僧人勾结官绅侵吞寺产,寺院再毁。

  《容卿氏族谱》:崇祯八年(1635年),“容卿乡人怡孚天孚周孚苇孚四人集资献工,与僧众间竭蹶经营”,再次重建,易名“空相寺”

  清初废而又建

  清初战乱,“空相寺”废。后重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空相院》记:“……今废。”

  清·同治六年丁卯(1867年),“空相寺”门前建有“出食台”。相传有1个道士在“出食台”放7粒大米,然后施展法术让7粒米变成上百上千,专供鬼魂觅食。后毁,近年仅寻得“出食台”石刻。

  廿世纪20年代重、扩建为“金相院”

  廿世纪20年代,寺院年久失修,又告破落。

  主持僧转博和尚以出家入世之愿,率僧众锐意经营,开荒辟田,造林种竹,莳花制药,炼制“秋石丹”和以中草药配制“茶饼”行销南洋各地。

  为重建寺宇,转博和尚还多方联系邻近各村主事,成立董事会,致力争取华侨捐资。经10多年经营,整修“大雄宝殿”、“功德堂”,扩建“海潮庵”、“仙公楼”,依山势增建“天王殿”、钟鼓楼、“空门”、“宋和尚塔”、火葬场、骨灰塔、金鱼池、花圃,以及修筑通向山寺之道路多条。寺貌焕然一新,成为有寺以来最为鼎盛时期。

  至此,寺院恢宏光大,成为有寺以来最为鼎盛时期。时人号寺产“万金”,遂改“空相寺”“金相院”

  金相院旁原有1间精舍,廿世纪40年代弘一法师曾多次应转博之邀来此小住(今无存)。

  在此期间,弘一法师以《华严经偈》集句,挥毫题写了几副对联长留“金相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弘一法师》)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员林仲川(化名蔡志忠)以容卿小学校长之名为掩护,从事地下活动。1949年5月,泉州中心县委成立中共五一区工委,林仲川任其辖下金岭(容卿)乡工委书记,“金相院”成为秘密交通联络点。

  现代重兴

  廿世纪50年代,“灵秀山”作为军事管制区,禁止经济开发和民事活动。因国防需要,部队进驻“金相院”,僧侣迁并于安海“龙山寺”,“金相院”毁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龙山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视保护名胜古迹。经“容卿村重修金相院筹备组”努力,终于80年代中获准收回“金相院”旧寺址。

  1987年,析晋江县4乡镇置省辖县级石狮市。石狮建市后,容卿华侨蔡清洁返梓,与村人共议开发“灵秀山”。初步规划以修复、扩建“金相院”为中心,逐步恢复原有名胜景点;并着眼于开放改革的需求,相应兴建旅游、度假、疗养多用的“灵秀山庄”等设施,将“灵秀山”建成以“金相院”为中心的公园式的文化旅游区。

  2005年,福建省林业厅批复同意在“灵秀山”建立省级森林公园,使之成为集休闲娱乐区、植物科普区、登山览胜区、野营活动区、寺庙景观区等为一体的专题景区。

  2016年11月9日,由石狮市人民政府授牌的“金相寺院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12月8日,举行灵秀山金相寺院第二期建设工程奠基仪式。

  现规制

  “金相院”的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圣殿)、海潮庵、弥勒殿、仙公楼、钟楼鼓、功德院、火葬场、骨灰塔、宋和尚塔、金鱼池、花圃等,亭台楼榭罗星点缀其间。

  山门

  山门,位于灵秀山森林公园的东部入口,与石狮市区外西环路相连接。

  “山门”一般有3个门,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也有1个门的。

  现“金相院”“山门”仅有一门,是1座具有典型佛教风格的牌坊建筑,门前配置1对辉绿岩花岗石狮雕,门梁有鎏金大字“空门”,门柱镌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

  “山门”旁还有和尚塔,塔下埋葬着历代和尚的骨灰。

  天王殿

  天王殿两侧供奉风调雨顺东西南北“四大天王”

  入天王殿后为拜庭,拜庭两旁祀“十八罗汉

  拜庭两侧有钟、鼓楼。钟楼联曰:“钟鸣五里声犹在,楼高千仞仍嫌低。”内置1口铁钟。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亦称“圣殿”,殿中佛龛中供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神像实际只塑42只手,中央两手合十,其他40只手展现左右两旁;据说每只手具25种功用。

  观音像后供华严三圣,中为释迦牟尼佛,两旁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殿中有弘一法师所撰柱联:

  “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

  “演说甚深清净法,今生无量欢喜心。”

  有清末进士林骚撰书的楹联:“灵钟鹫岭一禅定,秀挹狮原万象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骚》)

  仙公楼

  供道教尊神、“八仙”中的吕洞宾

  海潮庵

  古代“灵秀山”下即是大海,在今“金相院”圣殿后左侧有小岩,隋、唐时海水可涨潮至此,人称“应潮窟”。现“应潮窟”处被筑成水池,只有排干池水才能看见。

  “应潮窟”侧有小庵,匾曰“海潮庵”

  庵内供地藏王菩萨。民国·弘一法师“海潮庵”留有两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弘一法师》):

  一为二楼门联:“能于众生施无畏,普使世间得大明。”

  一为边房对联:“一切如来同赞喜,十方众生悉慰安。”

  “海潮庵”是历代文人雅士唱吟诗书之处。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灵秀山》“隆庆《府志》:‘上有小岩,昔人结庵其侧,海潮至则石润,退则石燥,因名‘海潮庵’。宋·石起宗读书其内。’

  【按:石起宗,字似之,南宋人,原籍同安,后移居晋江,曾读书海潮庵。乾道五年(1169年)榜眼及第,官至尚书吏部员外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石起宗》】

  出米石

  “金相院”山门右侧,在镌王十朋诗句的摩崖石刻旁,有巨石,扁平略呈椭圆形,侧看似和尚的坐垫,正面刻“磐陀石”3个大字,。

  该石前下方当中有一斜立缝隙,宽度不到半尺,长度约一米,又称“出米石”。其世代流传的故事,与全国各地众多的“出米石”大同少异,无非是在寺院落成不久,四方香客络绎不绝,出家和尚渐多,食用斋饭大增,又恰逢旱情普遍,住持时常苦于无米下锅,石缝(或石洞)显灵,每日出米适应僧众1日之需;后因有贪婪或偷懒之僧凿或捅之,以期出米量加大,而使“灵穴”从此成为“死穴”

  今“出米石”依然如故。石上还镌有民国·转博大师题“出米石”诗:“石以出米名,其事甚离奇。大德宏造化,道行匪所思。峻峭参如来,地老古不移。”

金地院(荐福院、金地寺)

  金地院亦称荐福院、金地寺,位于紫帽山南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 山川·紫帽山·金地院、金地桥》)

金池庙(金池土地公宫、金池王公宫)

  位于府城东街金池巷,原为金池巷土地公宫旧址。

  土地公宫坐南朝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

  东街县学巷(东街拓改废)原有王公宫,坐东朝西。始建未详。祀金王府并等七大巡。

  近年东街拓改时,合并土地公宫和王公宫,在土地公宫旧址建金池庙,面积40平方米

金刚亭

  金刚亭旧在府城中山南路惠存巷口。始建未详。祀观音菩萨

  廿世纪20年代拓辟中山路,迁入南岳宫对面小巷内,其巷因名金刚巷。

  解放后其址被泉州市商业局征用,遂废。

金山宫

  位于鲤城区浮桥镇金浦村。始建未详。建筑面积20平方米,祀杨六郎

金元帅庙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仙塘村。始建于明,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祀文武尊王金元帅

金凤亭

  金凤亭,俗称“仙妈亭”,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岱仙漈大峭壁凸出的大石墩上。

  沿革

  金凤亭始建年代不可考。

  岱仙瀑布发源于德化石牛山的赤石溪,奔流至飞仙山直泻而下,形成高184米、宽30米左右的瀑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岱仙漈》、《泉州山川·石牛山、飞仙山》)

  传说,马氏三姊妹得道成仙后,云游至此,常在飞仙山下的小溪即今“浴仙池”沐浴。一天,见一位青年樵夫从悬崖顶上坠落,情急之中,仙姑飘然而起,在悬崖中托住青年,使青年化险为夷。仙姑救人之事自此传开,经久不息。后来,水口榜上村氏族人就在悬崖上建亭宇,塑马氏三仙姑圣像奉祀。

  马氏仙姑显灵之事惊动了石牛山上的公法主,想与仙姑比试法力,便驱动神犁,把岱仙石壁一层层犁开,要让金凤亭往下掉。仙姑看见后,拔下头上的玉簪往石壁上一插,金凤亭下的石壁再也犁不动了,神犁也被嵌在石壁上。

  清·咸丰(1851—1861年)间重建,原为纯木结构,后屡次失火,多次重修。

  2003年改为砖木结构。

  规制

  金凤亭位于岱仙大峭壁凸出的大石墩上。左边是岱仙漈大瀑布,水流如银珠飞溅;右边数十米处是油漏沶瀑布,波光粼粼,如银毯抖动。站在亭宇前不足1米宽的走廊上,远处群峰起伏,延绵不断;近处瀑水奔泻,发出节奏感很强的声音。

  金凤亭坐东朝西,屋顶歇山式,雕梁翘脊,盖琉璃瓦。

  大门额匾“金凤亭”。大门楹联:“金铸岱仙胜景,凤鸣瀑布清音。”

  亭宇砖木结构,宽12米、进深6.6米、高4.5米,建筑面积80多平方米,分厅堂及左、右厢房。

  厅堂有壁画3幅,正面“双凤朝牡丹”,左边“千峰曙色”,右边“迎客松”。厅堂设神龛,供奉马氏仙姑塑像(亦称“岱仙仙妈”)。神龛楹联:“仙妈垂祥,恩泽弟子知妙境;神灵显圣,惠济苍生脱迷津。”

  左、右两边厢房,供善信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