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4划-天)

  天后宫[泉州天后宫。霞莲铺天后宫惠安县螺城镇新霞社区新亭尾街)。崇武天后宫(天妃宫,妈祖宫,黑脸妈宫。惠安县崇武镇海门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天妃宫。不断拓展鼎新。清·康熙改称天后宫。清·乾隆扩建和示禁碑。重建。规制。)萧下天后宫晋江市东石镇萧下村。后山天后宫晋江市深沪镇后山村淳湖天后宫德化县水口镇淳湖村。沿革。规制。]
  
天妃宫
[美山天妃宫(泉郡美山宫。丰泽区东海街道美山社区丰海路东段。元·大德始建小庙。明·永乐新建。重修。规制。)。安海天妃宫(神龙观)。东石天妃宫(东石天后宫。晋江市东石镇第一社区江畔。沿革。规制)。]
  天竺寺(云峰天竺寺
[天竺岩、云峰寺。永春县外山乡云峰村天竺山。概述。关于开山祖师。关于废寺。遗迹、遗物。]。官桥天竺寺[天竺岩、观音殿。南安市官桥镇周厝村青口自然村后毫光山半山腰。沿革。规制。]
  天柱岩寺
南安市蓬华镇蓬岛村天柱山之巅。南宋·咸淳云岩禅师肇建。历代修葺。附:郭瑄第《天柱岩碑记》。古诗词。现代建为天柱旅游区。规制。
  
天王殿、天王寺、天王府
(浯浦天王府宫。泉州郡城德济门外护城濠畔公婆巷。沿革
[唐始建于浯江浦岸沿。元迁建天王城边。清·嘉庆在旧址重建。现代迁建现址。]。清·嘉庆重建碑一。清·嘉庆重建碑二。签诗。)
  天心
原名天香寺,俗称南仙公寺。南安水头镇埕美村北面琼山南麓。沿革。规制。人文。天湖岩[天池岩,位于永春县下洋镇天湖山脉的主峰九凤山巅。沿革(陈公祖师日湖岩。黄公祖师天湖岩。刘公祖师月湖岩。三尊祖师合祀天湖岩。)。规制。祖师遗迹。]天湖岩寺[水月亭寺。泉港区南浦镇天湖村北侧天湖岩山上。沿革。规制(寺前一亭一湖。大雄宝殿。观音阁。寺后。)]、天宁寺
  天马岩
仙庵。德化、永春两县交界的“天马山”西北坡。方位。明·成化十一~十六年始建“马氏仙宫”。清·乾隆十九年重修更名为“天马岩”。清·光绪十年重建。清·光绪廿四年重建。现代重建。现规制。摩崖石刻和文人题诗。、天马岩寺(白鹳天马寺,白鹳寺。永春县卓埔“天马山”北麓半山腰。始建于北宋中叶。1934年5月毁于国民党军“围剿”。近年重建。)
  天师府、天禄岩
(集福庵。永春县大帽山主峰西麓。沿革。规制。)

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

  见《泉州天后宫》专栏。

  霞莲铺天后宫

  霞莲铺天后宫,位于惠安县螺城镇南郊新霞社区新亭尾街世纪大道东侧(古属霞莲铺),后墙逼近公路边沿。1997年10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此地古为螺城的风水宝地,有“火山下龙”、“飞凤下田”之称 。

  相传,在明·天启(1621—1627年间)年间,霞莲铺天后宫只是一间民建的面积不大不小的庙宇,到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才扩建成规模比较大的宫庙。

  宫坐西朝东,大门两侧墙饰花岗石浮雕祥禽瑞兽、麟凤狮马。山门内有拜亭、天井、两廊、主殿。

  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硬山屋顶,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祀天后·林默娘妈祖),两旁祀观音菩萨主胎娘娘。左廊祀将军千里眼和福德正神,右廊祀将军顺风耳和大二哥爷。石柱刻镌联:“身化湄洲成佛骨,德周山海济人文。”“惠国无私圣德大,安澜有庆母功多。”“怀中慈母女中圣,海上福星天上神。”

  主殿南、北侧两护厝(俗称“护龙”)。护厝南侧为龙王庙,祀南海龙王;北侧为文昌祠,中祀文昌帝君,两陪祀南斗星君包拯

  宫内5对青石柱础(圆形3对、方形2对),浮雕花草纹饰,雕刻技艺精湛,具有研究惠安石雕艺术的价值。

  宫南墙外壁嵌《奉宪示禁》石碑1块,字迹模糊,依稀可见上书“当地乡小丁微,人人守法,但地处附廓,福泉古道,行旅往来,有不肖之徒在此掳人抢剥,藉端勒索,为害地方。”这是霞莲铺24村联名向县衙呈送的文书,明文告诫。

  以前大门口东北方有4棵百年古榕,枝繁叶茂,华盖如荫,人称“凤冠”,1958年 “大炼钢铁”中被砍伐当柴烧了。

  宫前有一个放生池,泉水不断涌出,清澈见底,池中有石称“龟蛇相会”

  霞莲铺天后宫依例春、秋两祭,另于三月廿三妈祖诞辰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亦设祭。《惠安县志·祀典志》载:“每年春、秋及三月廿三日妈祖诞辰设祭……正祭日,五鼓正卬官至庙,朝服行祀。”后来,春祭即定于三月廿三、秋祭定于九月初九合并举行。

  据史料记载:康熙廿二年(1683年)六月,福建总督姚启圣奉旨往台湾颂发诏书。可是因缺少西北正风,舟师不能准时抵台,延误时间又非同小可。姚启圣心急如焚,决定再去请求妈祖神助。湄洲祖庙许愿行香之后,果得西北正风,舟师顺风顺水,很快就到达了台湾,康熙皇帝的诏书及时得以宣读,清政府统一了台湾。因此,农历八月二十三为奉旨特祭天上圣母的日子,即由此而来。

  崇武天后宫

  崇武天后宫,初称“天妃宫”,俗称妈祖宫”、“黑脸妈宫”,位于惠安县崇武镇海门村(莲西村江口山下北侧)。

  明·崇祯《崇武所城志·庙祀》有载。

  “崇武天后宫(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天妃宫

  崇武天后宫初称天妃宫,主要奉祀海神妈祖娘娘,只是一弹丸小庙,规制狭小。其始建于何时,未见具体记载。据现存资料分析,至迟应建于明·永乐(1403—1424年)年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明·崇祯《崇武所城志·庙祀》载:

  “天妃宫,在城外西南江口山之下。

  其神姓,世居兴化府莆阳之湄洲屿,传曰黄泥港。父林愿,天妃其第六女也,彼地男女长幼通称谓曰‘姑娘’。降生时有祥光异香,长能乘席渡海,常乘云游岛屿,人呼曰‘龙女’。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二十九日升化。后人见朱衣飞行海上。

  天圣间(1023-1032年),立庙于莆之西山,赐额曰: ‘顺济九天’。

  元·天历二年(1329年),加封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赐庙额曰‘灵慈’。

  明·永乐七年(1409年),中官奉命航海通西南夷,过湄洲有保护功,归上其事于朝,敕封海神宋·灵惠夫人 氏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建祠京师之仪凤门。

  崇濒海,舟楫出入,赖其神功,塑像而祀焉。”

  不断拓展鼎新

  随着崇武港军事战略地位的加强和渔航经济活动的繁荣,崇武天妃宫不断拓展鼎新。

  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年),“拓而大元。”

  万历卅一年(1603年)重修,“宫左盖店三间,岁收其息为公费。又盖小屋一座,付渔家收拾船具。”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再修,“并铺门外石埕、石栏。”

  清·康熙改称天后宫

  清·康熙廿二年(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康熙廿三年(1684年)敕封妈祖为天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清·康熙廿四年(1685年)刘有成《天后庙序》载:“此庙之由来已久……阅世皆有护国庇民之功,故天后宫之庙流传不朽。迨奉圣朝沐浴清化,前此者鲸鲵喷浪,滨海不宁,琢公 侯膺简命大师燮伐,神又扬灵助战。归于朝,特敕‘天后’。”崇武也在此时改天妃宫为天后宫。

  康熙四十四到四十七年(1705—1708年)重修,“举凡舟商之过客,环海之居民”“毅然乐助”

  清·乾隆扩建和示禁碑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汉族和高山族人在林爽文的领导下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袭杀清军将领,攻破彰化城,围攻台湾府(今台南市),史称林爽文起义”。清庭派兵渡台镇压,久攻不下。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十一月,大学士福康安率官兵万余人从崇武港起航 ,横渡台湾海峡进剿。次年正月,林爽文被捕,缚送京师处死,起义失败。

  崇武天后宫门前,今尚立有1块清代示禁碑,碑头浮雕双龙(官府立碑的标志 )。碑文题头“护理福建分巡兴泉永等处海防兵备道兼管水利驿务,落款“乾隆伍拾陆年玖月”

  碑文中有曰:“乾隆丁未,公中堂大帅(指福康安渡台剿匪,由崇发舟,神庥护助千艘,咸捷凯旋。”

  碑文里提到: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年)福康安出师平定东宁(台湾)前,曾到崇武天后宫祷神,致舟师稳渡,凯音立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福康安班师回朝,奏称此次出兵,崇武天后妈祖有翼赞殊勋,才得以顺利横渡台湾海峡。

  朝廷即发币金,重建鼎建崇武天后宫,更旧制而广廊,并恩赐御书匾额“恬澜昭贶”悬挂中殿(今存)。

  碑文里叙及立示禁碑事由,曰:

  天后宫建成后,管理天后宫的职员向官府反映:崇武港口常有过路商旅和兵役往来,他们为了省下租赁房屋的费用,常常寄宿在天后宫中,在庙里堆积杂物。有时庙里酬神演戏,常有闲棍前来吵闹滋事,夏天还会赤身横躺于殿中乘凉,实有损天后威仪。

  为肃清庙宇,维护妈祖威仪,负责海口管理的海防兵备道即颁布禁令,并刻在石碑上。碑文明令:“自示之后,尔等当知神灵凭依之所,务须肃清崇奉,倘敢仍前寓宿庙中,积贮物件,及无赖棍徒亵渎污秽,以致庙宇门窗损坏,许该职员林振嵩等并该处保甲查实指名,赴辕禀究。本道定即差拿严惩,决不姑宽。”

  重建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延建邵道道台某奉旨台湾催谷,得崇武天后宫妈祖的庇护,回来后捐俸重建。

  1957年3月11日午夜,因堆藏宫里的渔网起火,宫宇被焚毁迨尽。

  1983年,崇武地区部分渔民发起组成基建小组,海内外善信计划捐资重建。

  1989年,台湾电视连续剧《台湾奇案之妈祖外传》到福建拍摄外景,台湾歌仔戏名旦、电视制作人郭美珠饰演黑脸三妈。剧组在福建遍寻供奉“黑脸妈祖”庙,最终在惠安崇武沿海找到1尊“黑脸妈祖”。时崇武天后宫尚未复建,仅余1尊神像和3面墙,连庙都称不上。顺利拍完戏后,郭美珠全额捐出演出费用,还发动捐款,帮天后宫修建了屋顶,并捐1尊等人大小的黑脸妈祖神像,送“台海庇护神”大匾1块。此后,常有台湾进香团前来朝谒。

  2012年7月,郭美珠受台中丰原玉济宫之托,迎请崇武天后宫黑脸妈祖神像至台湾,在台湾进行为期百日的“巡疆”活动。

  2014年1月,崇武天后宫举行重建落成典礼。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监事长黄文富率部分祖庙董事会成员参加庆典,并赠送纪念匾额。

  规制

  【地势】

  崇武天后宫背靠崇武城墙,面临滨海,控青山而吞平潮,环抱周密,胜概独擅。周围奇峰怪石,逾海门而来,十分瑰丽。据说,明代湖广按察司副使李恺(惠安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曾到崇武,并为天后宫题联描写其地貌之胜:“浪打石为门,古庙灵神扶极海;潮平波似练,中川圣主驾飞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恺》)

  早期,庙堂左、右侧各有一石脉环拱延伸入水,构成小海湾,状若螃蟹两螯;石脉色泽独异,赤红的颜色似煮熟了的螃蟹之壳;在庙内拜亭正中间有一突起的红色巨石,被认为是螃蟹之心;因之,宫庙所在之处,山家称为“螃蟹风水穴”

  【 概说

  崇武天后宫坐南朝北,主体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2进,横列6柱,由门殿、中拜亭、两侧回廊、主殿组成,保持原有的建筑规制和闽南建筑风格。屋顶均为硬山式两面坡分陇砌槽,屋脊弧形菩尾翘角,上塑腾龙舞凤。

  宫前有石埕, 面积近500平方米;埕侧苍松阴翳,绿竹婆娑。

  拜亭为重檐歇山式。

  主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山顶。

  殿前廊侧有一艘木制模型三桅大船,祀“船王公”

  大殿拱顶采用八角藻井式(俗称“蜘蛛结网”)结构。殿中祀妈祖神像3尊,称白面“大妈”、粉面“二妈”、黑脸“三妈”。殿堂两侧有泥塑神像4尊,为文判官、武判官、千里眼、顺风耳。殿中有圣旨牌1块,匾额数方,其中“恬澜昭贶”乾隆帝御书,“海国安澜”、“水德扬灵”、“德溥寰瀛”、“圣慈母德等为台胞所敬奉。

  宫后有小花园,有甘泉古井。

  该宫庙右侧方,至今仍保留有清·康熙(1662—1722年)间的2块石碑,上刻有关崇武天后宫的相关介绍。

  【黑脸妈祖

  崇武天后宫主祀神是“黑面妈祖”(三妈)。

  福建一带所供奉的妈祖,历来有不同分身,有“大妈湄洲、二妈仙游、三妈崇武”之说。在形象上,“大妈”白面、“二妈”粉面、“三妈”黑脸。

  关于黑脸妈祖的来历,有两说:

  崇武的说法:螃蟹湾内漂来巨木,渔人捞入宫内,欲扛走时忽见妈袓圣像,遂聘名匠雕圣像奉祀。宮中香火旺盛,脸为熏黑。每年崇武渔船往舟山捕鱼,必奉黑脸妈祖神像于首船启航开路。

  台湾流传甚广的说法:3位妈祖的本尊并不一样。黑脸妈祖“大妈”为降妖除魔而转世的,也有的说她是大日如来佛祖手中的1颗念珠下凡。她是个非常有义的女子,经常打抱不平、劫富济贫。她长得丑,且脸黑如炭,至18岁还没人上门提亲。“三妈”的道场在人间,传说她常巡游人间,专管不平事,故其形像以黑脸、着战衣、手握双剑示人。还说她是台湾人氏,至少她的这个传说是从台湾传来的。如今,分炉至台湾的黑脸妈祖庙有五十余座。

  萧下天后宫

  萧下天后宫,位于晋江市东石镇萧下村。2013年2月列入晋江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沿海妈祖史迹”扩展项目。

  始建于明·万历(1573—1620年)间,历代数度修茸,1992年依原址、原规制重修。

  坐东南向西北,歇山顶。主体建筑天后宫是座三开间两进砖石木结构建筑,石雕、木雕装饰精美。

  后山天后宫

  后山天后宫,位于晋江市深沪镇后山村。2013年2月列入晋江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沿海妈祖史迹”扩展项目。

  始建于明代,清·道光、民国多次重修,近年重新翻建。三开间两落。

  淳湖天后宫

  淳湖天后宫,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淳湖村湖山桥对面,是福建省海拔最高的信仰和供奉妈祖的宫庙。(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古桥梁·湖山桥》)

  沿革

  淳湖天后宫始建于明·正德(1506—1521年)间,1926年被毁,1999年重建。

  淳湖村距德化县城92公里,是德化县最偏远的行政村,位于德化、尤溪、永泰三县交界处,在海拔850米的高山上。传说,该村氏村民的先祖原生活在仙游,以渔为生,信奉妈祖;迁到淳湖村后又以从事放排漂流运送毛竹、杉松等山货为生。为出外谋生的顺利和平安,就在村里建造妈祖庙,香火延续至今。

  规制

  淳湖天后宫宫庙前面建有弧形围墙,正中置门。

  宫庙为“帝”字形楼阁式建筑,共4层,总高度为7米,宽17米,进深9米。每层屋面顶两翼为燕尾脊,各层的屋檐边角高高翘起,最高层的屋脊中设置1个葫芦,与湖山桥屋顶的建筑风格几乎相似,具有古代宫殿的建筑格局,又具有亭台楼阁的建筑风貌。

天妃宫

  美山天妃宫

  美山天妃宫,亦称“泉郡美山宫”,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美山社区丰海路(古称“石头街”)东段、晋江江边美山渡码头北侧,是目前泉州市规模较大、保全较为完好的妈祖庙之一。

  “美山天妃宫,1992年9月列为泉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元·大德始建小庙

  美山天妃宫临近法石港美山古渡。此地自唐代以来,就有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的商船在此处交易往来。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此地建法石寨,因寨前连着后渚港,紧扼晋江要冲,是海内外商船必靠的码头,一时商铺栉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泉州湾·法石港·美山渡码头》)

  元代重视海上贸易,至元十五年(1278年)制封泉州神女•妈祖为“天妃”。为就近拜祭妈祖以祈求船舶出海平安,约大德十一年(1307年),在临近美山渡头的山边始建妈祖庙,专祀海神•林默娘,但规模很小。此后,美山渡头成为宋、元商旅船舶停靠祭拜妈祖的口岸。

  至元廿八年(1291年)春,马可·波罗护送元•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路过此地,从泉州启航;相传阔阔真公主还曾进入妈祖庙上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泉州人名录•马可·波罗》)

  明·永乐新建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妈祖庙附近设法石河泊所(清初,法石河泊所改为海关税口,并设有文、武馆,现均废。)

  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第2次出使西洋途径泉州,派使者往泉州顺济宫(泉州天后宫)拜祭妈祖,奏请“令福建守镇官重表其庙”。借助官方修建宫宇的影响,民间兴起修建妈祖宫的风潮,即选现址、原广东高州一带海商入泉聚居地的“高州会馆”,兴建规模宏大的美山天妃宫,从祀廿四司与千里眼、顺风耳等诸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和》、《泉州儒道释寺庙•天后宫》)

  重修

  明、清、民国均有重修;现存为民国期间重修。

  早年,美山天妃宫曾长期被学校占用。

  1989年,学校迁出,里人、侨胞何瑶煌秉承其兄遗愿,捐资全面整修,恢复原貌,并重塑天后神像和千里眼、顺风耳,新雕2尊石狮于宫前。

  2001年法石村委会又拨款重修。

  2014年,信众自筹300多万元,重建已成危房的东西廊、观音阁和梳妆楼。

  规制

  美山天妃宫为明、清建筑风格,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有照壁、山门、戏台、东西廊、大殿(天后殿)、梳妆楼、观音阁等组成,占地面积2052平方米。

  照墙雕镶“美山福地”4大字。

  山门三开间,两进深、硬山顶。宫前置新雕石狮2尊。

  正中天后殿,面宽5开间,4进;宽63米,深83米,单檐燕尾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占地1652.9平方米,与角亭共用40根石柱斗拱连接,甚为壮观。

  前殿门额有“圣旨”“天后宫”的金色字匾,门联:“天心无水山无伏莾;后德在仁海不扬波。”殿中供奉的目前国内木雕妈祖之最的全樟木妈祖神像和千里眼、顺风耳,为1989并重塑。

  后殿正门有匾“护国庇民”,堂内高悬“海神”2字,门联:“美称后德睿洲显圣,山祀海神法石灵府”

  天后殿两厢间有凉亭、开井。殿前两边前廊连接角亭1对,俗称“虎头亭”,两亭对称。

  天妃宫天井中有3棵巨大的古榕,前后左右交错,榕丝垂帘,碎叶飘洒,相传均为明•永乐五年(1407年)建宫时所植。特别是大殿后庭那株20多米高、粗大雄壮的古榕,在高出地面不多的地方,树身便开始分叉,其分叉之下的树身胸围就有11.4米,树底盘根错节,树干古拙虬曲,树冠青翠苍郁,枝叶遮天蔽日。古榕下有1块泉州市园林管理局树立的石牌,标明此榕树为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

  宫庙附近,有宫池、阿拉伯人集居地、四王府、富鸿基墓道、清海关遗址等。

  安海天妃宫(神龙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天妃宫》载:

  “天妃宫,明·嘉靖辛卯(嘉靖十年,1531年)建,祀于(晋江)安海南门城楼。

  万历甲戌(万历二年,1574年)黄伯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伯善》)募建于朝天境浮海洲凫中,匾曰‘神龙观’。立石华表,前镌‘山海壮观’,后镌‘蓬瀛别界’。

  今庙移在原凫之东岸,而坊仍存旧地。”

  东石天妃宫(东石天后宫)

  东石天妃宫亦称东石天后宫,位于晋江市东石镇(古称龙江澳)第一社区江畔,祀妈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东石天妃宫(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东石天妃宫始建于宋·庆元三年(1197年),由船东蔡咸康林义照高长治兰景云等倡建,奉祀妈祖

  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最大贸易港口,东石是其重要支港。 明朝以后,泉州港衰落,但东石港的走私贸易仍异常繁盛,且历代以来大量泉州华侨到异国谋生,也多从东石出海,致东石天妃宫历经千年,长盛不衰。即使清·顺治十三年丙申四月贝子王以海氛奉檄迁界,沿海十里所有寺庙尽化为灰烬,惟有东石天妃宫巍然独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兴盛篇、没落篇》、《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寺庙代有人修,东石天妃宫不乏官方、船家商人重修。至今宫内保存清·道光六年(1826年)、光绪二年(1876年)及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修碑各1通。

  最有特色的是旅居东南亚的渤泥、交趾、占城、三佛齐、天竺国、蒲甘国,苏禄国、凌牙斯加、多朗国等27个国家与地区的东石香客数十人,捐巨资修葺。这对东石早期的海洋文化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规制

  现存建筑为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

  天妃宫座北朝南面海,占地面积约300 平方米。二进,包括山门、东西庑廊、正殿。

  山门三通并立,正门题匾“龙江奇境”。门联:“圣聪渥泽千秋佑,母德深宏合境安。”大门两侧嵌有浮雕麒麟石垛1对。

  正殿面阔三开间、进深五间,砖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式殿顶,雕龙塑凤。

  宫内有些匾额弥足珍贵。相传朱熹不顾病魔缠身,为宫额书写“帆樯织锦”与赠。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撒手人寰,此4字便成为千古绝笔。此外,还有3块大碑坊:明·永乐间泉州府同知蔡靖“惠风和畅”;清·乾隆间大学士蔡新“光万里月”;乾隆九年重修时,乾隆皇帝御书“贯一江风”与赐。

  传统上,出入东石的大小船只都祀奉妈祖神像。农历三月廿三和九月初九妈祖的诞辰、升天纪念日,好戏连否,热闹异常,金门及各地泊在东石港的船只都特意备办“三牲”厚礼到宫敬献。

天竺寺

  云峰天竺寺

  云峰天竺寺,又名天竺岩、云峰寺,位于永春县东部永春、南安、洛江、仙游四地交界处的外山乡云峰村天竺山,已废,仅留遗址和一些寺庙的石头基座、石槽、古砖、梁木和碎瓷片等物品,连一堵墙都没有留下。

  概述

  明·何乔远《闽书》等记载:“天竺山界南安、仙游二邑,清淑廖廓,如化人之居,日霁可望清源主山,上有天竺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永春县·云峰寺》“云峰寺,在(县东北)十六都。唐·乾元中始建庵,寻改为院。后徙建于南峦。国朝·洪武(1368—1398年)间并入太平寺。”

  据上,天竺寺始建于唐·乾元(758—760年)中,原为庵,寻改为院。宋时寺院部分迁至云峰乡中扩建,规模更为壮观,寺院改名为云峰寺,僧人亦禅亦农,大量拓荒造田,种粮自给。这样就形成了两处寺庙共存的情况,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腰,统称云峰寺。明·洪武(1368—1398年)间并入太平寺,废。近年又略有重建。

  据当地传说,原来的天竺寺乃佛教圣地,占地范围曾达50余亩,鼎盛时有僧伽百余众,寺中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在天竺岩上还有蛤蟆听经、仙踪佛迹、观日台、攀月亭、通灵洞、望星台等“天竺六景”,云峰村中更是流传着“蛤蟆听禅”等传说。

  在云峰村内天竺寺遗址,树立一块略显土黄的碑记上,写着“南禅圣地”; 下方是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2011年9月新立的“天竺寺记”碑石。

  关于开山祖师

  天竺寺的开山祖师是谁?现尚存争议。

  一说是天竺真人。这个天竺真人应是在唐·天宝(742—756年)间由印度进入清源郡(泉州),留下来开坛讲经,并于唐·乾元间在天竺山上建庵。

  一即具体说是达摩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立的《天竺寺记》碑写道:“天竺山……上有天竺岩,相传天竺王子达摩祖师曾于此讲修禅学,天竺山因而得名。唐·乾元间,邑人在此修建寺庙,弘扬佛法。宋代该寺庙极兴盛,占地五十多亩,僧众百余,乃八闽声名远播的授戒之所,被贤弘法师誉为‘南禅圣地’。”

  但多数学者认为,达摩并没有到过福建,此说不能成立。

  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相传达摩在南朝时航海经广州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梁武帝信佛,两人 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又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由于他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 。

  关于废寺

  天竺寺曾鼎盛一时,但却日渐衰微,终成一片丘墟,其原因也说法不一。

  一说是因为明·洪武(1368—1398年)间并寺。

  如上引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云峰寺》云 :“ 国朝·洪武间并入太平寺。”

  历史上,明·洪武(1368年-1398年)、永乐(1403年-1424年)年间曾对全国僧团进行过全面整顿。白文固 《论洪武年间对僧团的整顿》中归纳说,当时的整顿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改革度牒颁出办法,严格剃度,淘汰僧尼,整齐法事仪规,严肃僧尼戒律,裁并寺院等。洪武廿年(1387年)甚至规定,男子年20以上不许出家为僧,女子年40以下不许为尼。

  所以,在寺院拆并成风的洪武期间,云峰寺与太平寺合并并不是奇事。

  关于太平寺,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永春县·太平寺》载:“太平寺,在(县东)十五都。唐·开成二年(837年)建,国朝·洪武三年(1370年)重修建。

  云峰寺并入太平寺和太平寺重修这两件事都发生在洪武年间,极有可能是有联系的。而一旦云峰寺的人大部分迁往太平寺,那云峰寺衰败也就成了必然。

  不过,在天竺山山腰的云峰寺至今保留着一块万历(1573—1620年)间制的“云峰古刹”牌匾,这至少证明直到此时云峰寺内还是有僧人居住的。是否两寺合并后还有僧人留住在天竺山顶的云峰寺?

  一说是清代三位长老分家,这是当地比较统一说法。

  在清代年间,有一天夜里,云峰天竺寺里的僧侣们突然分起了“家”。三位长老级的人物各领一队人,收拾好包袱后即分头离寺下山了。这三队人,一路前往龙岩府,一路前往福州府涌泉寺,最后一路则投奔泉州府开元寺。僧众何以突然离寺,是避难?是内乱?还是有其他原因?非常神秘,谁也不知。天竺寺在僧众解散后,也就自然衰败了。

  但这种说法找不到任何依据和旁证。比如投奔开元寺一事,《永春州志》、《泉州宗教志》、《开元寺志》等所有志书均无记载。

  有人认为,僧众“分家”迁徙不是发生在清代,而是明·洪武年间的并寺,当地的传说将时代搞混了,又编个分奔三路之说来自圆其说。

  遗迹、遗物

  陶土童狮:

  2011年3月,对云峰村宋代天竺寺(云峰寺)遗址进行挖掘时,意外发现四、五只陶土狮子,其中只有一只保持完整。

  这只陶土狮子憨态可掬,宽约15厘米,长约30厘米,高约20厘米,一张圆乎乎的大脸几乎占了一半,一对圆溜溜的小眼珠、尖尖的耳朵、尾巴,活灵活现,额前还刻着一个“王”字,后背有9道花纹(虎纹),与永春当地特有的“童狮”外形极为相似。

  由于宋代的陶土制品外形比较简约,而这只狮子的风格与明代陶土制品类似,因此这只陶土狮子应属于明代 产物。云峰村是永春“童狮”的发源地,“童狮”区别于其他舞狮的特点,就是额头绘有“王”字,而且脊背有9道纹路。这些陶土狮子,应是当时翻修寺庙时,根据当地“童狮”的形象特点,制作成闽南特有的“风狮爷”,安装于寺庙屋檐上辟邪的。

  通灵洞:

  通灵洞据说是天竺寺僧人闭关之所,由两方巨岩依靠着山坡斜拱而成,洞内面积约20余平方米,由于洞的一侧曾出现过山体坍塌,洞内大部分已被泥土掩埋,无法知道洞中到底藏有何物。

  在洞外的岩壁中,有一个奇怪的神像头,从脸形看有些像印度教守护大神毗湿奴,面部草绿色,头顶黄色锥筒帽,帽上还有5个骇人的蛇头。年代不详。

  藤牌刀:

  2011年修建天竺寺遗址时,陆续发现一些南派武术器械,如钩镰枪、铁尺、铁钯、朴刀,还有失传百年的永春藤牌刀。藤牌刀已非常陈旧,刀也是锈迹斑斑,而藤牌的外沿也已经脱落。

  永春藤牌刀属于永春猴拳的独门器械,创始者为南少林寺武僧,后为郑成功的部将林兴珠继承和发扬。现在,练习藤牌刀的武术人才以及藤牌刀都非常鲜见,只有在云峰村还有几位老人在练藤牌刀这门武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兴珠》)

  其他:

  遗址被发现可能是天竺寺遗留物的,还有石墩、石槽、石栏等物,而在天竺山中,仍存有当时的僧人修建的凉亭和开凿的古井。

  官桥天竺寺

  官桥天竺寺,又名天竺岩,俗称观音殿,位于南安市官桥镇周厝村青口自然村后毫光山半山腰。

  沿革

  相传始建于隋·开皇(581─600年) 间,其后时兴时废,历代均有修葺,已无详细记载,唯有入门处尚存的两方石刻碑志载:

  明·洪武(1368─1398年)间,冲斗乡(今堀斗村) 陈家俊择地盖寺暨塑佛像。明初久旱,曾于寺外设檀祈雨,突然阴云从寺四舍间密布,四方均沾其渥泽。

  正统(1436—1449年)间,陈家俊陈珊重修。

  嘉靖五年(1526年),龚用卿榜晋江进士伍铠曾读书于此。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天竺寺重修志》碑文记载:“历考名胜清源山赐恩寺,欧阳行周欧阳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读书处也。一则开科于唐,一则发甲于明(指伍铠,故天竺寺与赐恩寺并垂不朽。”相传,伍恺到岩寺读书时,有一天忽然朦胧停笔,伏案而眠,即时神人托梦,天竺寺的观音菩萨欲助其晋。结果伍恺春闱高中进士榜,并奏请大明皇帝,言及神明显圣、托梦助其晋升并本人许愿重修天竺寺之事。帝随即御赐其“圣旨牌”一道,御赐伍恺还乡耀祖荣宗并重修天竺寺。伍铠书寺宇柱联一幅:“昔此读书,梦传决擢进士;今幸登第,礼答机先弥陀。”今御赐“圣旨牌”、柱联犹存。当年伍恺读书时亲手栽种 的玉兰花树亦存,树高4丈余,树干需两人合抱,花开时香溢满寺。

  清·康熙十八年辛丑(1661年) ,邻近里人李天禄邀请寺僧住持寺务,该寺得以兴旺;传及7世住持人不守法度,寺业典卖,寺院几乎荒芜。

  道光八年(1828年),林辉枝等人赎回寺业,并订立寺规,其时出资赎产置产者芳名碑志上一一记载。

  民国七年(1918年)又再修缮。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1932─1935年),中共 在晋(江)南(安)创建工农红军,晋南游击队第三支队组建山边区委,成立天竺支部,天竺寺曾成为地下斗争活动据点。

  1966年“文革”天竺寺寺庙被拆除,成为一片废墟, 檀香木雕的观音佛像也流失不知去向。

  1976年“文革”结束后,洪邦村新加坡华侨蔡多华和田土乾(“土乾”合一字)村菲律滨华侨吴金聘倡议并带头捐资,发起重建,历4年初具规模。

  规制

  天竺寺环境幽雅秀丽,有“崖缝古榕茂,殿侧玉兰香;山间水潺潺,满坡青松秀”美誉。

  进入北坡山门,可见刻有“崖缝古榕茂,殿侧玉兰香”对联。寺前增建钟鼓楼。

  大雄宝殿硬山顶,飞檐翘脊,双龙护宝塔。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主殿祀释迦药师弥陀三宝佛祖。释迦前奉观音菩萨,善才龙女侍立左右。左右两殿祀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东西厢房,南北厅房,作为僧室、斋室以及香客休息室。

  殿前铺设上、下石埕。

  另有华盖室、山神庙等。

天柱岩寺

  天柱岩寺,位于南安市西北隅蓬华镇东部蓬岛村天柱山之巅(海拔1033.5米),是福建省重点佛教寺庙之一。2006年出版有洪振天主编《天柱岩志》极述其详。

  南宋·咸淳云岩禅师肇建

  “天柱岩寺”始建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斯时,广东潮州海阳云岩禅师(俗名“萧来子”),云游至“万寿山”,慕此山云表高耸,巨石矗立如柱擎天,遥指峻峰,远离尘俗,乃在山巅“湖坪”结庐。
后在蓬华各村和永春夹际等地乡人资助下,云岩禅师开基垦地,建造岩宇,“富者输财,勇者助力,开基垦地,搬材运石,不愈月而岩宇略成,迎师往住。”蓬岛人郭梓新为解决僧人饮水问题,还用2年时间挖了1口深30米的井(今存)。

  云岩禅师“万寿山”山高如撑天柱之意,改称“天柱山”,命寺名为“天柱岩寺”,自号维真禅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天柱山》)

  维真禅师12年不曾下山,开坛讲演菩萨戒经,寺徒、听者众多,达一千七八百人,声名大振。时岩寺中僧人最多时有178人,可谓鼎盛。

  历代修葺

  自宋以来,“天柱岩寺”多次大修。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多次重修扩建。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毁于兵。天启元年(1621年)乡人郭省吾募资于原址重建。僧人感恩,在寺院大雄宝殿两边建“檀樾祠”,塑郭梓新郭省吾像敬奉。

  明末清初,“天柱岩寺”曾附设书院。清·康熙(1662—1722年)间,蓬岛举人郭琦第、进士郭瑄第兄弟均就读于天柱岩书院。现存天柱岩最早的碑记、檀樾祠记、诗词、楹联大多出于郭瑄第手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暄第》)

  附:郭瑄第《天柱岩碑记》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天柱岩碑记》:

  “天柱岩碑记[清·壬辰(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任汜水知县郭瑄第?丙奏,里人。]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瑄第》)

  天柱名自云岩禅师,前此未有也。八闽之内,凡山以名著者,不一而足;名以天柱著者,不一而足。要其所以名之之故,离奇千相,嵯峨万状,不啻(“不啻”:不亚于)如人面之不同。

  兹天柱胡为乎名也?盖因其有石柱壁立,高出云端,如笋江之有石笋也。抑闻古有女娲炼石补天,为柱折也,其或折为名山,散而入于蓬岛,未可知也。抑故老流传,此山常有鸡鸣犬吠之声,乌知未名天柱以前,湖坪非仙人居耶?不然,万寿巅人迹罕到,胡然有鸣吠也?师来而仙人去,天柱名而地脉灵。迄于今人之游天柱者,率顶礼师,未尝一至万寿,岂万寿之名不若天柱哉?师重之也。师幼而出家,遂遍参知识,洞达元微,敭历(“敭历”:普遍称颂)江湖之间,岂其天挺与?何闻道之早也?

  我三世祖梓新公捐资开井,尝记师生宋·咸淳九年,迨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甲申(1284年)师没,所称十二年不下山者,正谓此也。其像于嘉靖(1522—1566年)末遭兵厄,先梦而负脱,斯诚智灯常照,诸劫所不能灭者也。师名著,天柱之名乃愈彰,故曰天柱之名师重之也。虽然,山不在名,顾所置之地何如耳。

  今士生昌明之代,处畿邑之中,前者推,后者扬,则烂然声施弗衰矣。苟或生乎乱离,处乎穷僻,虽有瑰材奇能,蔑由自见。夫山亦由是也,其在通都巨衢辙迹之所,往来贤士大夫之所征记,骚人墨客之所登眺,则山于是乎名;否则,烟霞锢之,草木蔽之,愚俗坏之,无奇文瑶书以饰其内,无高台层榭以壮其外,虽日求其山之名,亦岂可得哉?是故山之能名者罕也。

  今天柱形不图于郡乘,事不列于邑志,而位置高骞,众山退听,(清源山)(紫帽山)犹拜下风焉。然而不汲汲于名之者,是天柱之高而善隐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紫帽山》)

  余爱天柱之名,恐异日者或沉沦于荒烟蔓草之中,故为之考其记,推其年,论其世,使后之有事纂述者,得缘名而稽实,无贻憾于山灵。

  吾父陶障公有诗联,并余所效颦,具载于后,以备观者采焉。”

  古诗词

  天柱岩因其泉林之胜、云石之奇,南宋·诸葛廷瑞陈龙复,明·王慎中张瑞图戴廷诏翁梦周,清·陈方策李道泰周青云戴凤仪等诸多达官贵人、墨客骚人都曾登临天柱山,或留诗文或题匾额以记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诸葛廷瑞陈龙复王慎中张瑞图戴廷诏李道泰戴凤仪》)

  岩寺中至今还保存有清·进士郭瑄第和举人郭之垣间代唱和的《天柱八景诗》。天柱山八景为:“万寿石巅”、“双湖茗香”、“山门引翠”、“花径流觞”、“弈对八仙”、“望入双阳”、“春烟锦柱”、“石井盈梁”。后人又附以“莲池著迹”、“帽山发祥”两景,为“天柱十景”

  清·郭紫霄郭瑄第原名紫霄《游天柱岩》:“天柱真仙境,人居接太清。入岩伴佛坐,推户看云行。不有烟霞性,安知山水情。谈禅凡俗外,空界一时呈。”〖注:①“太清”:道家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皆仙人所居之府,此指天空。②“空界”:佛教以超乎色相意识之界为空界。〗

  现代建为天柱旅游区

  1983年,祖籍蓬华镇苏厝村的印尼佛教协会主席大德圣忠法师回乡谒祖,1984年募资重修“天柱岩寺”,扩大堂庑,保留明代建筑风格,并开公路直抵岩前;还从海外迎来3.8吨如来玉佛、檀木云岩祖师,以及钟鼓香炉等法器和经书。1985年10月,圣忠法师躬临主持开光大典,盛况空前。1986年,圣忠法师再次登临,又塑造了观音地藏毗庐韦陀等佛像,并延请和尚常住岩寺。

  1987年,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副会长虞愚分别题写“天柱岩”、“大雄宝殿”匾额和楹联。海外知名人士潘受吴耀堂梁披云黄建安等分别为天柱岩撰写了对联。

  2004年,旅港同胞洪亚铁黄永达洪盛益郭宗贤等海内外乡贤虔诚奉佛,共捐资124万多元,兴建天王殿、钟鼓楼、金亭,并塑造弥勒佛韦陀和四大金刚,雕石狮,开莲池,掘机井,建停车场,铺水泥石庭,砌大石砛,天柱旅游区初具规模。

  2005年10月,台商张朝宗投资500万美元(合人民币4200万元)扩建天柱旅游区,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现在又建成香草世界旅游度假区。引种日本樱花、美国雪松、法国香草、加拿大红枫,还有五月雪、满山红、玉兰花、桂花、樱桃等名贵树木。又建设了20多个欧美特色的新景点,集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宗教朝拜于一体。

  2011年6月获得“福建省4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11年9月获得“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11年12月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2年12月评为“泉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3年10月评为国家级3A旅游景区。

  规制

  临山顶,穿过两重山门,便进入了天柱岩景区。

  寺前平坦,有田耕作,四周植茶种果;天柱岩茶色香味美,闻名遐迩。

  岩寺门口下庭有南宋·郭梓新所开的六角井供佛,相传井水能治百病,俗称“灵井”。大雄宝殿正前方有一莲池。

  寺宇坐北面南,面阔、进深各五间。匾额“天柱岩”系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于1985年所题。

  大雄宝殿规模不是很大,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绿色筒瓦覆其顶,朱漆其门,玉石其柱,参天古木环抱。

  大殿上高悬明·张瑞图亲笔题匾“华藏世界”清·李道泰题匾“不坠天”,原匾毁于文革,现为复制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李道泰》)

  殿内供奉一尊高2米、宽2.5米、重3.8吨的释迦牟尼玉佛,玉颜玉体,光泽照人,是1985年大殿重修时,圣忠法师特地从缅甸购进的,是全国最大的释迦牟尼玉雕大佛。同时迎奉的还有一尊檀木云岩祖师造像。此外,还从境外运进大香炉、大钟、大鼓及佛经、法器等,为古刹增色。

  殿中名家题联众多,琳琅满目。

   清·顺治九年(1652年),南安清代首榜进士郭暄第题联:“一柱参天戴九重,千峰俯地拜万寿。”

  清·郭瑄第撰、现代林东海书:“柱峰出自蓬岛,凌霄擎斗,屹尔长存,疑女娲炼石五色,多有补天之事;师派源于曹溪,振锡传灯,超焉早悟,讶达摩面壁九年,岂无成佛之劳。”

  清·进士李道泰撰、现代陈逸亭书:“随他起云落月,还我立地顶天。”

  现代新加波著名书法家、教育家、邑人潘受题:“俯仰莫忧天,此地分明天有柱;登临还望海,何时清晏海无波?”

  佚名:“天宇无穷行日月,柱峰多峻近星辰。”

  现代虞愚梁披云吴耀堂黄建安、吴捷秋等海内外名人也分别为天柱岩撰书题联。

  原寺左有“檀樾祠”,又左有“文昌祠”,已废。

  天柱岩寺后面,有开山云岩祖师墓;寺前,有历代和尚墓。

  离岩寺500米的天柱山绝顶(称“万寿石巅”)岩石上,镌有一尊石雕巨佛像,高10丈许。何时何人所镌已不可考,但南宋·兵部侍郎诸葛延瑞《题天柱岩》云:“耸翠层峦势接天,岩崖风紧欲摇巅。地跨南永为雄镇,巨佛镌成不计年。”可见历史悠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诸葛廷瑞》)

  寺后峰巅还有一些摩崖石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天柱山》)

天王殿

  位于晋江市罗山镇罗裳山西南麓,与罗裳山紫隐寺毗邻,北偎罗裳、南面草庵,可谓佛门的清净宝地。

  殿里有三龛:中龛供奉托塔天王·李靖,佛教称其为镇守南天门的护法天神;左龛供奉九天玄女·女娲娘娘,右龛供奉李靖的三太子哪吒

  明·隆庆五年(1571年),福建副总兵黎国为纪念其姑母黎端娘娘的养育之恩和其一生敬佛念经,先后在罗裳山建紫阳禅院,院立“妙慧堂”、雨晴亭,并于紫阳禅院西侧约百米处建天王殿,初为简构。

  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年),进士陈应春捐其俸薪续建,遂成重檐三间单进外加天坛。

  清初圮。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年)和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社店乡人曾二度修葺,复其轮廓。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社店乡老再度鸠资,并请龙山寺方丈然信上人主厥鼎新,不久又遭破坏。

  至民国后期,社店乡耆董老拟欲再度筹资复建,几经策划,却遇时局混乱,迟迟未能进行。

  1997年复建,2002年竣工开光。其殿规模结构,保持原有重檐三间单进外加天坛的格局。

  天坛有联:
         “正则扶奸则诛这便是春秋学问,
          始以仁终以义已到了圣贤功夫。”

  殿内有联:
        “庙貌傍罗裳喜四境桑麻同沾法雨,
         佛光凝宝座愿万家兰桂普荫慈云。”

天王寺

  天王寺,在府治东北,始建未详,明初已废,确址无考。《八闽通志》有载。

天王府

  天王府,亦称泉郡浯浦天王府,位于泉州郡城德济门(南门)外护城濠南岸公婆巷。

  沿革

  唐始建于浯江浦岸沿

  

  相传肇建于唐,时位浯江浦岸沿,祀唐•开国元勋、卫国公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

  20016月至20023月,市文化局、文管办在配合市政府南片区的整治中,在德济门遗址区域内发现残存城垣,邀请省考古队对德济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期间,在今天后路旁原德济门内城门楼处发现有古宫庙遗基,可考时代跨五代、宋、元,结合后人称南门城为天王城,如民国十年(1922)泉州工务局测绘的《泉州古城地平面图》和民国十八年的南门城四至平面图,均标有“天王城边”、“天王爷”字样,此处应即古天王府宫遗址。

  元代之前泉州罗城南城门在涂山街头(今中山路与新门街、涂门街交叉处),天王府宫地域属南门外,而蕃商“列居郡之城南”桑原骘藏曰:“泉州蕃坊在州城之南。”经济活动十分活跃,南宋·刘克庄有《南廓》诗称:“惟有桐城南廓外,朝为原宪暮陶朱。”这些,都应该支持着天王府宫的兴旺。

  元迁建天王城边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泉州路达鲁花赤(地方长官)偰玉立就泉州翼城拓建南城垣,与西南、东南两翼城合,南城门从涂山街头移至天后路,称德济门,门上有楼,外环以濠天王府宫处拆建为内城门楼。迁天王府宫至德济门外月城东侧城濠北畔,称“天王城边”

  ·洪武廿年(1387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加强泉州防务。按古代习例,城楼兵营多在近旁设置宫庙祀武神以求保佑,南门守城军士和当地信众乃奉李靖佑护神

  明•嘉靖廿七~卅九年(1548~1560年),倭寇犯泉,数度逼至德济门。如嘉靖卅九年(1560年)十一月,倭寇继四月侵至南门“至车桥焚屋杀人,直至城下”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8·武功志》后,再次攻犯泉州城,时家在德济门外近旁(今万寿路)的南京国子监博士李贽适回乡守制,“墨哀率其弟若侄,昼夜击柝为守城备”李贽《焚书·卷3·卓吾语略》),登南门城与全城父老兵民奋力抵御。在此期间,天王府宫毁于

  此后,信众就天王府宫废址简创以作神事。

  清·嘉庆在旧址重建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年),新科中式(乡试举人)曾玉(字光舆)梦神召,为撰签诗百首,并作跋。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天王府宫就护城濠北岸旧址重建,面积280平方米,耗钱叁万弍千五百六十七文。宫坐西面东,闽南宫殿式建筑,歇山屋顶,三开间两落。石刻大门联:“威镇濠梁鉴观有赫,灵昭浯浦明圣无私。”前殿中祀天王李靖神诞十月初七,左奉夫人妈(神诞五月十五),右奉土地公,两厢置班头若干;后设寝宫。现外墙尚存当时嵌立于墙外的重建碑2方、嵌于殿内曾玉的签诗碑1方。

  或传李靖右侧原所奉神像是天德君。神名王恩,字如玉,宋•仙居县(现浙江龙泉县)人。少受神明教化,以针灸济世,治病神效,救人万千,常年在闽北松溪、寿宁、政和一带行医。一次得闻瘟鬼欲毒害人间,王恩访知瘟鬼住所,骗取毒药吞服而逝。民众感之,奉为灵应佑护之神,建庙奉祀,尊称天德星君

  清•咸丰七年丁巳(1857年),天王府设坛扶乩(扶鸾),请元帅降坛,乩笔在沙盘上写下两句,信众刻为石门联,曰:“日月东升光耀王灵,波水西澄赞濯吾明。”上句前有小序“咸丰丁巳仲夏”,下句后落款元帅降驾题”。按:两句均为繁体字,”、“又为异体字:“氵“溅”

  天王府宫在此址一直延续到2001年。

  现代迁建现址

  抗日战争期间,日机数次轰炸泉州城,邑人逃避宫中,飞弹爆于宫侧榕树下,而宫宇、人员均无恙,乡人信之愈笃,奉之愈虔,一时香火鼎盛。

  “文革”宫废,李靖神尊得信众珍匿家中,宫产由振兴小学占用。

  “文革”后,天王府宫恢复,宫产仅得20平方米。信众李靖神尊请出复位,夫人妈神像亦恢复。

  1998、1999年,由浯浦天王府宫分香的台湾台北天王宫董事长、国大代表周民进两度来宫谒神进香,并于1999年十月在泉州重塑天王爷金身迎送台湾。

  2001年,原位于城濠北畔的天王府宫拆迁,2004年(甲申)迁城濠南岸现址重建,2005年(乙酉)竣工,面积仅恢复至100平方米。

  新建后立石刻楹联有:

  殿外墙柱联:“为药师兴国安邦御侮,晋天王保境佑民赐福。”

  大门廊柱联:

  “登坛禀节,腹蕴豹略,当年鹰扬奋威,凌烟昭图;杖旄专阃,胸蓄龙谋,于今麟踪呈瑞,俎豆享国。”落款崧川野人敬撰书”

  “公智勇三德齐备,福禄寿几人齐全。”前有小序“共和甲申年重建”,后落款“弟子黄作元洪惠□敬奉”

  参见泉州历史网《海丝之路》、《泉州沿革·下》、《泉州人名录·偰玉立李贽》、《泉州府城·泉州罗城·元至正拓南罗城以就翼城,并统为罗城》、《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清·嘉庆重建碑一

  此碑先追录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年)新科中式(乡试举人)曾玉(字光舆)为撰百首签诗的跋;又叙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年)重建天王府宫所用经费情况,现嵌于天王府宫外墙。文曰:

  “德济门外二百余武有浦曰浯,负郭面溪,驰轴如画,天王府侨焉,威灵显曜,庇佑万家,今阅四、五十年矣。吾初从祖父宦游南北,及旋梓,一人笔畊,十人聚食,仆仆处处,日无宁晷,是以至今未得躬赴浯浦一瞻庙□。

  丁卯秋中,谯楼三鼓,梦神相招,叅叩王墀,饬撰签诗百首。越晨谒庙,一如旧游,益信畴昔之梦幻也而真矣。因凛遵王命,搜索枯肠,方备匝月构思,□□期日立就,此殆有神助焉,非关人力。傥所□□□降神,皷籥蒸乎万类,而默使神驱,人莫能窥□□□,是耶,非耶。

  谨跋数语以述原委,且志王灵也。

  嘉庆十有二年岁次丁卯十月朔,新科中式(乡试举人)明经□□□试弟子曾玉?光舆□叩撰并注解。

  天王府庚午年建庙,缺需钱额叁万弍千五百六十七文

  一、向宗官借来钱壹万叁仟八百二十八文

  一、向香官借来钱玖仟肆百七十三文

  一、向廷官借来钱玖仟弍百六十六文

  三共借来钱叁万弍仟五百六十七文建庙

  谢钰弟子即将王府香烛櫃内粒积数年累足钱叁万弍仟五百六十七文抵还三条钱额明白:

  一宗官辛年至甲年去钱壹万叁仟八百二十八文

  一香官辛年至甲年去钱玖仟肆百七十三文

  一廷官辛年至甲年去钱玖仟弍百六十六文。三共明白。

  一炷金炉一口去银壹拾六元,内萧石官捐银弍元。

  一做香炉櫃、签诗櫃一对去银弍元。

  一贴打桌头灯锡水、付洋烛匣共去钱壹仟五百六十二文。

  一买石碑大二块、小一块共去银六大元。

  一做案桌一块去银壹拾四大元。

  一买花矸五事共付去银肆大元。

  一买小案桌三块去银壹大元。

  一花上几桌一块去银壹大元。

  共银肆拾肆大元,共钱叁万□□□□□□□□□刻内外境众弟子者俱是金□银□立。”

  清·嘉庆重建碑二

  此碑为许有韬(字春农)撰,记信众捐赀以助天王府宫重建工费情况,现嵌于天王府宫外墙。文曰:

  “从来兴建,莫难于经始而课功罔必于速成。

  惟吾浯浦天王府,停骖于是,威灵赫曜,庇佑万家。嘉庆庚午年,众志佥谋,特建庙宇,乃一旦购得民居吉壤,距桥而垣郭西负,面濠而庙□东来,爰兴土工,匝月告竣,虽非玉殿瑶阶、璧房金陛,而栋宇维新,庙貌聿修,其壮王居,饰观瞻者殆有,经之营之,不日成之之象焉。谓非神驱默使,安能兴建之速成若斯乎!

  谨将捐赀工费开列于左,以垂不朽云。

  春农·许有韬敬序。

  今将庚午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九月重建王府庙宇所捐钱银开列姓名于左:(下列101名捐赀人姓名及钱银数目,略)

  签诗

  天王府宫签诗(50签)

  一、大吉:首签原注文福齐,白云深处白云西。婚姻喜遇均璜客,贸易又逢番水溪。

  二、上吉:上苍感应最难知,劝君把定莫生疑。吉凶祸福虽难测,且待回春百事宜。

  三、上上:胸中蕴藏经纬才,自叹命蹇运未来。游秦说楚吞三寸,富贵起尺步金阶。

  四、下下:遥见日落山含紫,忽闻千山鸟树声。可怜长途人马怯,只有琴剑伴西行。

  五、中平:晓日楼台夜之清,天风吹落步云声。尘根未断俗缘在,千里关山月正明。

  六、中下:南月山涯北有海,东西两处思行灾。劝君虔诚神前告,威灵保护始无灾。

  七、上上:碧天灿烂昨与辰,傍人讹说君莫信。但得存心行正道,不愁福禄不及身。

  八、中吉:与子定约莫违期,金鸡唱晓汝便知。前途保汝命通达,虎豹豺狼不敢欺。

  九、上上:六十甲子用心推,若适辛未切未追。丁卯年来君有份,许汝功名步崔巍。

  十、中平:法堂三尽竟难逃,官司如炉切莫遭。畏法畏天当须记,不然又恐入网罪。

  十一、中平:绣帏孤挑对银灯,与君别后意茫茫。千里信音难转遇,秋后许汝事又双。

  十二、上上:春夏雨水太绵绵,只愁秋后若自煎。见说今年稻麦好,隆冬阶数几倍添。

  十三、中平:日月盈昃週复始,荣虚否泰自有时。愿子改图从别业,庭前无异发灵芝。

  十四、下下:一生贫困命如丝,旦夕奔波有几时。只因前世恶业积,官司盗贼日夜缠。

  十五、下下:雷电霹雳交加际,风雨淋漓似洗鸡。欲寻旅店投霄宿,山径跷崎路滑泥。

  十六、上上:八十太公学钓鱼,一旦运通遇文王。莫嫌石上松根少,月明风清夜永长。

  十七、中吉:冤家注定五百年,今日翻作夫妇缘。故人寸心怀千里,回想家山在眼前。

  十八、中平:一双慧眼似镜悬,除恶作善化有缘。毫厘不爽勿妄作,平安消息始确然。

  十九、中平:心如菩提眼似镜,五湖四海任君行。若遇仙真谈道法,再向庭前读黄经。

  二十、下下:昔年香愿尚未酬,何用问福何用求。一生大数天注定,堂上明灯对面休。

  二十一、上上:老子炼丹功已成,八仙齐来庆龟龄。善男信女求子媳,且看来年许添丁。

  二十二、中吉:数种白莲发异香,高楼大夏可乘凉。寸阴虽少须当惜,一阴已去复一阳。

  二十三、上上:结义无异心,彼心似铁花变金。且待兰桂齐齐发,秋来自有好佳音。

  二十四、中平:一重峻岭一重山,出路容易行路难。功名且待秋冬过,一旦时来始得安。

  二十五、中吉:一炷茗香告神前,许子来春称心田。亥子丑月方得意,耕牛吃饱栏中眠。

  二十六、上上:三更灯火五更鸡,勤苦劳力百事成。从此心纯无所拢,酒色二字不可迷。

  二十七、中吉:满园红菊如铺金,一见家人便称心。秋冬去了春又到,日月相逢过光阴。

  二十八、中下:两鬓白发如霜雪,船到江中又遇风。高山险峻行过了,抱子护孙仰祖家。

  二十九、上上:劝君不用苦劳心,檐前喜鹊报好音。月中丹桂渐渐香,时到黑铁变成金。

  三十、下下:昨夜朦胧得一梦,梦中美景与真同。窈窕佳人同嬉戏,醒后人还百事空。

  三十一、中平:行人巧说事皆真,中间有事可问神。留清二字在寅中,称意许你子丑寅。

  三十二、下下:九九数法算无差,命带孤星君莫讶。疾病官讼无离日,犹如孤雁宿洲沙。

  三十三、中吉:知君一段善良心,赐汝清洁万事成。神灵庇佑皆有庆,灾殃祸福别处寻。

  三十四、中下:天网恢恢如密箩,恢恢天网竟难逃。善恶两途君自取,胜骑竹马遇儿道。

  三十五、上上:月出光辉万里明,欲问富贵与前程。彼此问闾紫气溢,双双喜事待秋成。

  三十六、下下:风雨飘飘正严寒,农人只怕天作旱。地气凛冷草木零,犹如游鱼上长滩。

  三十七、上上:四顾山光色最奇,月出东方正明时。墙花露柳易攀折,何须问我速与迟。

  三十八、下下:霜兮飘飘雪里寒,别君容易会君难。二月花柳妆春色,薄命佳人叹红颜。

  三十九、下下:赁贸江湖过几度,归乡心急意悠悠。低头思及故人问,暮看孤雁闷添忧。

  四十、下下:一对鸳鸯戏荷池,屈指思君数归期。自叹白头难相守,倚栏空赋断肠诗。

  四十一、中平:清江一曲抱春流,春末结实恐无收。幸得祖宗阴荫在,致此再向神前求。

  四十二、中吉:身佩龙泉剑三尺,莫嫌斯时居陋室。蛟龙未遇常潜存,风云际会何人识。

  四十三、中下:光阴似箭人易老,白发自然还到我。若得清闲无忧虑,西楼玩景看巍峨。

  四十四、中平:云中巍巍神仙府,汝今何用问贫富。但看牛虎山前斗,此时便得贵人扶。

  四十五、中平:神仙易测竟难窥,绍祖荣宗待亲伟。百年婚姻成终始,若求财利半是非。

  四十六、中平:隆冬雨雪冷飘飘,对头冤家且相休。当风灼火身未定,时到自有贵人邀。

  四十七、下下:一钩新月挂天边,孤旅客身日如年。去后不须回头问,关山阻隔两相悬。

  四十八、中下:草庐茅屋能容身,时未来时事未真。点课卜易君须问,不可误作损精神。

  四十九、中平:千百兽心虎狼人,高歌畅饮自清明。若有多情勤讯信,别来无恙只伤神。

  五十、大吉:凡事皆有天注定,吉庆盈门喜叠叠。勤耕力作是正业,财子两字待来临。

天心洞

  天心洞,原名天香寺,俗称南仙公寺,位于南安水头镇埕美村北面约2公里处琼山麓,距镇区8公里。琼山峰峦回环,林木苍郁,洞掩其中,故名“天心”。 是南安唯一保存道观面貌的道教基地,为南安市三大古刹之一。

  现天心洞道观与重建的佛寺天香禅寺紧邻,互为依存,可谓“释道归一统,仙佛成一家”

  “天心洞(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天心洞始建于隋代(581618年),原名天香寺,始祀何神难以稽考。

  据嵌于洞宇右侧壁的清·道光十年(1830年)晋江安海王源远《重修天心洞碑记》载:“南安之琼山天心,其地群峰耸峙,诸嶂回环。”明·隆庆(15671572年)间,里人郑以绶隐居于此,有道人颜子良来游,见此地叠嶂环绕,别成洞天,是个修道炼丹之所,便勉郑以绶舍地充田,改建道观,供奉八仙,因“此地四面叠嶂环绕,云天如碗,龙潭缀于其中,宛如天之心脏”,将原名“天香寺”易名“天心洞”。天心洞所祀八仙沿袭至今,泉南称为“南仙公”是海外、港、澳、台及闽南各地的八仙的祖庭。

  迨至明·崇祯(16281644年)间,道人黄续翁重修扩建。因循岗峦向背之势,构成佛阁,旁列精庐,丹镬荧煌,庄严毕具,晨钟夕鼓之音,与涧泉淙淙相答响,甚为壮观,一时成为闽南风景名区。胜迹有“山门勒石”、“别一洞天”、“锁云”、“恍若别一天地”等。

  清·康熙、乾隆间重修。道光十年(1830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重修,光绪五年(1879年)转深和尚再修茸殿宇,筑拜亭。

  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钟鼓楼。

  1979年后,翻修旧宫殿,重建文革中被拆毁的山门,重浚被填平的龙潭,并建有办公楼、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有趣的是,天心洞自古以来,除颜子良黄续翁于明·隆庆、崇祯两代在此主持列炉炼丹之外,均由僧人(和尚)住持。文革后重建天香寺,始佛、道分开。

  规制

  天心洞道观正中门匾是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所书的“天心古地”

  殿宇面阔、进深各三间,歇山式砖石木结构,分前、后两部分,前新后古:

  前殿因年久失修倒塌,是1999年才集资重建的;

  后殿是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建保留下来的,为上、下二层阁楼式建筑,天心洞就在阁楼的底层,是南安市唯一保存道观面貌完整的清代古建筑。主殿供奉八仙。现存王源远《重修天心洞碑记》嵌于右侧壁洞。

  洞宇前有瀑布飞泉泻注,约高50米,因受水流量大小的制约,它时而为一段,远望如垂白练,时而又分为三段。瀑布下形成深石潭一洼,深不可侧,相传时有苍龙起自潭中,祈雨辄应,名曰“龙潭”龙潭呈梭子形,南北尖,东西宽,水域面积大约为100平方米,相传可照影观物,卜知吉凶。潭边群石嶙峋,地势蜿蜒曲折,形如象管,因构栋宇,号“象管岩”,雅称“龙宫”。石壁上有“心镜”等古代石刻。潭边还筑有石构平台,与跨涧石桥相连,围以栏杆,便于观赏瀑布,倾听水声。其间林木苍郁,曲径通幽,四时景象各异。

  人文

  在琼山一带有大量宗教文化传说。例如,八仙惩恶龙,观音与八仙交换寺观,观音在五里桥头建海潮庵镇潮,八仙用龙津配药驱瘟疫,八仙给仙公太乙真人仙杏等。许多景点和地名都与这些传说故事千丝万缕脉络相连,如龙潭、水阁、潭底八巨石、困龙山、海潮庵、狮子山碧云寺、仙迹岩、杏宅等。还有“龙潭洞直通陈坝(今石壁水库底)之说。

  南宋·大儒朱熹曾到此一游,称这个地方为“晨昏两不见日之地”,是个风水宝地。

  据传清·嘉庆丁丑(嘉庆廿二年,1817年)大旱,龙潭水涸,见潭底东侧石壁上,留有明·隆庆壬申(隆庆六年,1572年)九月泉州府丞丁一中登游天心洞所题刻《秋月天心洞观泉》五律一首:“万峰环(“山”字头),一径入云烟。地脉连沧海,天心下碧泉。仙源犹有路,人世岂无缘?倚阁凭栏处,尘襟已洒然。”

  明末清初,郑成功曾到天心洞祈梦。

  天心洞有清·曾遒所书长联,将与道教密切相关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八卦易理融为一体。联曰:“动静有常,奉其纯墨,四时顺宜,与气相得,刚柔断矣,不相涉入,五行守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伸反覆;阳以三立,阴以八通,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

  天心洞又有南社诗人、南安芦村人潘希逸诗刻二首:

  (一)“天环绕地幽径曲,心怡回首白云低。身登绝壑疑无路,步至深崖别有梯。叠叠峰峦烟雾锁,森森树木鹧鸪啼。忽闻钟鼓觉路醒,如忘桃源忘途迷。”

  (二)《天心洞观瀑》:“林外遥空望杳冥,悬崖瀑布作琴声。龙潭碧水深千尺,照见禅心分外明。”

  天心洞龙宫后屏石,有晚清秀才、南安朴兜人吕人龙民国七年九月诗刻一首:“只见峰围绕,谁言路尚通。桃源开景外,香积隐云中。杂树饶苍苔,悬泉挂碧空。红尘飞不到,自是有仙风。”

  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沙门一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弘一法师》)曾飞锡至此,撰、书柱联:“佛放净光明,心生大欢喜。”“天在壶中别开异境,心冥尘外妙得静机。”现留存主殿楼下。

  寺中另有楹联:“锁云深处,弹指清音千偈了;琼山顶上,拈花微笑一言无。”“天为君,唯德是本;心即佛,以善作根。”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琼山·南安琼山》、《泉州人名录·朱熹丁一中郑成功曾遒弘一法师、》)

天湖岩

  天湖岩,亦名天池岩,位于永春县下洋镇天湖山脉的主峰九凤山巅,海拔1100多米•嘉靖《永春县志》“天湖岩,亦名天池岩,在天湖山之巅。从下洋镇区到天湖岩只有89公里路程。(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天湖山》)

  沿革

  天湖岩合祀黄公祖师陈公祖师刘公祖师“三尊祖师”

  陈公祖师日湖岩

  唐代,陈祖祥在天湖岩左侧山麓石上坐化,乡民于该处鼎建“日湖岩”祀之,称公祖师

  •嘉靖五年(1526年),永春知县柴镳毁淫祠,湖岩毁废。

  黄公祖师(天湖岩)

  天湖岩始建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时单独奉祀黄公祖师

  黄公祖师俗姓,名应显,法号慧旂,民间俗呼黄应奇,生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慧旂少年时曾蒙白眉大师智玄引导而坚定禅心,一心礼佛并云游四方;开禧二年(1206年)7月,慧旂法师端坐于天湖峰顶,不食不饮7天7夜圆寂,年仅18岁。乡民将其遗骸塑为“肉身佛”,尊为“天湖黄公祖师,择地建寺(天湖岩),祀以香火。

  据说,黄公祖师兄弟3人均为佛门中人:大哥黄应灵,法号慧灯28岁在三明大田县蔗洋华岩山坐化成佛,后被供奉在大田谢洋乡西湖寺;三弟黄应星,法号慧泽16岁在永春桂洋镇大白岩坐化成佛,其塑像被供奉在大白岩和南幢庵。

  宝祐(1253—1258年)间,由于当时天湖岩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华阳村民便在村中兴建华阳庵,迎奉黄公祖师法身。

  •至正五年(1345年),二姓重兴天湖岩,并于岩前凿方池,四时不涸,池中种碧莲。由此天湖岩名气渐大,成为“庇民圣迹,亘古称盛”

  •嘉靖五年(1526年),永春知县柴镳毁淫祠,天湖岩因有圣旨牌得以保存。

  刘公祖师(月湖岩)

  元初,有得道高僧刘申仲来到永春坑仔口镇,后坐化于景山陈地,乡民建“月湖岩”崇祀,尊为刘公祖师

  •嘉靖五年(1526年),永春知县柴镳毁淫祠,月湖岩毁废。

  “三尊祖师”合祀天湖岩

  •嘉靖1522—1566年)间,江苏扬州张天祐(号寄泉)入居永春天湖山,为永春华阳氏开基祖。几年后,张天祐另择他地建盖祖宇安候堂,将宅地献出供天湖岩拓建新岩,嘉靖廿一年壬寅(1542年)天湖岩翻建完成。信众便将原来奉祀在日湖岩陈公祖师月湖岩刘公祖师两尊塑像迁入天湖岩内,与黄公祖师同享香火,并称“三尊祖师”

  明末重修。下洋镇含春村《祥山氏族谱》载,其12陈光爵1592—1653年),“建置天湖,督匠完成,新妆佛像,五保立名佛背,修整宫室

  •顺治1644—1661年)间,闽南成为明军队与清军交战之地,“山海沸腾”,天湖岩也成为各方势力往来歇脚、驻扎之地;后世称林兴珠,也曾率军在此盘踞活动。乡民担心天湖岩“三尊祖师”佛像遭兵祸破坏,迎回乡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林兴珠》)

  康熙六十年(1721年),郑坚陈洛等以天湖岩为据点举行起义,以呼应台湾朱一贵大规模农民起义;后遭永春知县雷淳、游击将军李发祥率军击溃,并将天湖岩焚毁。

  不久,云游僧善逢到此,发动姓族人及附近村落诸善信重修天湖岩。下洋镇含春村《祥山氏族谱》载,其18陈际鍼1849—1914年)“生平又多善举,重修天湖岩,永镇佛祖

  •永春举人邱景云《游天湖岩》“九十九峰青无边,夕阳欲下凝苍烟。林间黄叶落满地,一片秋光入画意……我将踏遍苞山巅,随云一住三千年。”

  1983年重修

  2012年农历八月初一日重建主殿,新建钟鼓楼、管理房、戏台、放生池、广场和护界门楼等,2014年基本竣工,并完成公路硬化

  规制

  山门高大,三间八柱,木石混合式,既有青石雕龙柱,也有镌联石柱,明楼的正脊上有双龙戏珠雕饰,也有翘脊元素。

  岩寺正前方是放生池,不远处还有戏台、管理屋。

  岩寺坐北向南(坐子向午),恢宏气派,白石铺地,青石为墙。大门左、右分峙钟楼、鼓楼。

  宝殿雄伟壮观。主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张近生张大千第二代弟子)题写的“天湖岩”匾额高悬头顶。正中供奉“三尊祖师”公祖师居中位,公祖师居左位,公祖师居右位。

  数目众多的殿柱上均有镌联,如:

“天地生成开佛国,湖山长久住仙家。

“门迎四海宾朋,共洗尘埃心地净;楼接八方游客,尽收浩气丹田藏。

“天路崎岖通妙境,名山蕴秀;湖光幽雅耀佛门,古刹钟灵。

  祖师遗迹

  天湖岩附近还有诸多祖师遗迹。

  在离天湖岩近1公里处的公路边,有一片青褐色的岩石,周围林木荫蔽,细草丛生,其中1块巨石中有凹陷,深约40厘米,里面会溢出泉水,常年不竭,传说这是黄公祖师“啄泉”时留下的遗迹。

  在接近天湖岩的山道边,近年立有黄公祖师化佛处陈公祖师化台碑。前者是一个被称为“青龙缠钟”的小山墩,是黄公祖师当年端坐圆寂处;后者是陈公祖师坐化处。

  天湖岩西侧约百余米,即为原来供奉陈公祖师日湖岩旧址的后方,有1座明代风格的高僧塔墓。据说,这里原是1片小塔林,明代不少僧人都是在这个塔林坐化圆寂的。日湖岩附近的高僧塔墓,有墓室、墓埕,规模颇大,墓室上方有舍利塔。

  沿天湖岩西侧的山谷小道行四五百米,在道旁的树林中可以看到数堆小石塔,高近1米,由一块块不规则的石块堆砌而成。有些小石塔是直接堆砌在整块巨石上的,称为“石叠佛仔”,据说堆砌者是想将石块叠成一尊尊佛像的模样。至于堆砌者,一说是黄公祖师,一说是陈公祖师

天湖岩寺

  天湖岩寺,初名“水月亭寺”,位于湄洲湾南畔泉港区南浦镇天湖村北侧的天湖岩山上,沿盘山水泥路可达。其北临湄洲湾,东毗五公山,南望净峰山,西邻观音山。

  天湖岩寺(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天湖岩寺始建于唐·中和五年(885年),时名“水月亭寺”,由妙莲师管理。

  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到此,题“天湖福地”,因更名“天湖岩寺”

  “文革”毁,1979年重修,次年又扩建。

  规制

  天湖岩寺总面积0.5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以前殿大雄宝殿和后殿观音殿为中心,附有禅房、斋房,两侧另建有护殿楼及钟鼓楼。寺院还建有招待所、会议室、休息厅、车库等配套设施。

  寺前一亭一湖

  寺前有一亭一湖。

  亭是“水月亭”,明代更名“天湖岩寺”时为纪念寺院前身“水月亭寺”始建。亭阁式,高7米,八角全石结构,四周围以石柱栏杆。

  湖是“放生湖”,在“水月亭”对面坡下,是一个长方形的天然湖泊。

  湖边残碑书“天湖放生”4个大字,相传为北宋·泉州太守蔡襄所题(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蔡襄》)。

  湖中有“三奇”,即无尾螺、红体虾和半边鱼(一边有肉,一边无肉)。民间相传,明武宗·朱厚照游览天湖岩寺时,侍从捞起湖中鱼、虾、螺作为供膳。朱厚照得悉缘由,愕然良久,深悔食了放生之物,亲将残肴倒回湖中,并对天忏悔祈祷,仁德诚意感动佛祖显灵,使未食完之鱼、虾、螺起死回生,繁衍至今。

  对于“放生湖”,前人有诗曰:“天湖高挂着空流,鱼放岩头得所游;有名恰如银汉月,无波不似洞庭秩。”

  廿世纪90年代初,先后几次对放生湖进行修整挖拓,现面积有900平方米,湖璧全部用平整的条石加固,周围石柱栏杆。

  大雄宝殿

  前殿大雄宝殿,宫殿式三间二进,飞檐翘脊。

  殿门悬匾“天湖福地”,字体遒劲庄严。门联:“梅占花魁冷香披袈裟,峰岫曲径光寺游天湖。”

  正对大门的前厅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背后是韦驮护法。

  大殿中开天井,中有石砌平台,摆放着各种盆景。

  天井之后是主殿,佛龛中奉祀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两侧为十八罗汉。

  观音阁

  后殿观音阁,建筑面积达324平方米,地势较高,双层飞檐高达十米多,棱檐翅翼犹如巨鹏展翅,气势雄伟。正门横匾“观音阁”

  阁内雕梁画栋,拱嵌八角天花,佛阁庄严。正中莲花宝座上有净瓶观音塑像,高5.68米;善才龙女二童侍立两旁。

  左、右墙两侧塑有24尊梵天王神像,皆3米多高,姿态各异。

  殿内有联:“梵宇耸洲中,一水迎来台岛浪;法延启天末,好风伴送海潮音。”

  后殿门前有石埕,四周石栏围护,埕前植有一圃花卉。

  寺后

  寺后群山环抱、林木参天。寺院周边山头岩石姿态万千,构成王帽盖顶、金锁镇天湖、金龟背印、莲花宝座、丹凤吸水、灵龟饮露、龟蛇相会等诸多胜景。

  其中“王帽盖顶”,乃天湖岩山巅之一巨石,奇峰独秀,蔚然壮观。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泉州府曾于此建烽火台,抵御倭寇侵扰,遗址尚存。

天宁寺

   天宁寺,在唐·紫极宫旧址(即今东街第一医院一带)。五代建。宋·咸淳中(1265-1274年)改为泉山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玄妙观》、《泉州学校·泉州书院·泉山书院》)

天马岩

  天马岩,俗称“仙庵”,位于德化、永春两县交界的“天马山”西北坡;从进入“天马岩”的岔口再往上行走3~4公里,可达“天马山”顶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yhnet.com《泉州山川·天马山·永春、德化天马山》)

  方位

  “天马山”山势雄俊,酷似马鞍,其西面的小山陵浑如马首,似在悠闲地啃食青草;山南、山北各有一丘,极像“马蹬”,俗称1对“马踏岭”。天马山中的“龙湖岩”、“天马岩”就分别位于南、北两处“马蹬”。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天马岩》:“天马岩,在‘天马山’之阴。”

   《永春县志》载:“天马岩、龙湖岩俱在‘天马山’。”

  “天马岩”位于“天马山”北侧,东至原始森林保护区,西至通山寮机耕路,南至树林,北至茶栲格。由于“天马岩”在德化县三班镇与永春县吾峰镇交界处,距德化县城16公里,距永春县城15公里,因此在文献记载中,该址属地或称德化县,或称永春县。

  “天马岩”由永春五里街向吾峰到择水村大人头,山路直上便到。另五里街吾东村养路坂后顺左侧山路蜿蜒而上,或德化县儒坑、锦山也可到达。

  明·成化十一~十六年始建“马氏仙宫”

  天马山与“百丈岩”相距数里。相传,“百丈岩”三显真仙·马氏娘娘深感此地可居,显圣托梦于侯龙(今永春县吾峰镇侯龙村)陈东庭陈硕峰(进士)2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百丈岩》)

  成化十一~十六年(1475~1480年)间,陈东庭陈硕峰2人首倡,德化县的儒坑村、锦山村和永春县的后垅村(侯龙)、桥头铺村4村(古称“4境”)共同在“天马山”西北坡“马镫”处创建宫宇,从“百丈岩”分得三显真仙·马氏娘娘香火塑像供奉,称马氏仙宫”,俗称“仙庵”。时住尼姑,“远近人士莫不趋拜焚香”,逐渐鼎盛。

  清·乾隆十九年重修更名为“天马岩”

  经明季而迄清初,海氛煽起,佛堂难免破损。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侯龙陈程千(庠生)、陈湖重2人重新修建马氏仙宫”,捐地扩充规模;儒坑村、湖上村、桥头铺村亦先后充田献资。时陈辉陈益在偏殿为镌立《天马岩布施山地记》,今存。

  自此香火旺盛空前,神灵显赫。每年农历十月廿八日是“天马岩”的佛生日,远近乡民都以最隆重的礼仪表达对仙妈的虔诚。

  清·光绪十年重建

  由于年岁积久,“天马岩”破损,清·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冬,吾峰侯龙陈迪光(举人)、陈超元(时为广东补用县正堂)首倡,招集侯龙、桥头铺、湖上、儒坑四保民众重建,“雕梁画栋,气象一新,固本胜昔,雄伟壮观。”时已无住尼姑,由僧人入住。

  此时,是“天马岩”香火最旺、住寺僧人最盛时期,达110多人之众,岩寺两侧建有厢房均为僧房。

  清·光绪廿四年重建

  清·光绪廿四年(1898年)重建。

  五品衔署将乐县学正堂陈焕珪(侯龙人)为撰立《重建天马岩序》碑,今仍立于主殿前台阶右侧。

  现代重建

  1958年“公社化”时,永春土坑仔在此种茶果,“天马岩”被占用作场部。

  廿世纪60年代“文革”时,“天马岩”神殿、神像遭毁,被改为吾西村柑茶山耕队址。

  1990年,永春县侯龙村(后垅)陈溪水牵头,召集两县4村(德化锦山、儒坑,永春后垅、桥头铺)共同修葺破损,重建神殿,再造神像,各依旧制,香烟再续,并设“天马岩四保管理组”机构,然无复当年规模矣。

  现规制

  从天马山顶往下看,岩寺位置正好处于一处开阔地,方圆平坦处约有近千平方米。

  “天马岩”北面德化森林是较为古老的次生天然阔叶林,1977年建立自然保护小区。

  岩寺前有一古柏,乃建寺时所植,树龄有500多年之久。古柏虽树干中空,但至今仍郁郁葱葱。1996年列为福建古树名木之列。

  岩寺正前方设有一半月形放生池。放生池右有“如愿金亭”。由放生池再往前十几米便是山崖,因为这些崖地有树木、竹子、柑树生长其上,山崖也就不见得陡峭。此处山林树木高大,无乱砍滥伐,保护完好,置身其中,有如原始森林之感。

  天马岩宇为瓦木古体建筑,飞檐斗拱。有左、中、右3殿及客殿。

  主殿前有台阶。

  殿门前左、右两侧石柱雕有蛟龙,栩栩如生,似欲腾云;其龙口含珠,玲珠别致,指尖一触滚动不息。

  殿门正上方额匾镌清·举人颜土龙当年所书“天马岩”3字。殿门两侧石柱刻有柱联:一曰“白云抱幽石,飞泉挂碧峰”;一曰“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

  中殿殿堂正中屋梁下挂有一木制道家“八卦”图案,直径达3~4米,其用途不得而知。正中佛龛内供奉三显真仙马氏娘娘),左、右两侧佛龛分奉如来文殊普贤观音诸佛。左侧佛龛上方有牌匾“大梦仙觉”,是明·隆庆二年(1568年)田一俊(大田县人)参加科试前到“天马岩”礼佛运梦,得仙妈保佑得中会元(会试第1名)后书就的;中侧则悬有“咫尺蓬莱”匾,乃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超元所书。殿中柱联:“昭尘梦方甜,那个闻钟推枕起;桃花源在此,是谁识道入山来。”

  左殿供奉九鲤真仙威侯真仙

  右殿供奉达摩祖师

  客殿供奉史公祖师

  摩崖石刻和文人题诗

  “天马岩”旁有泉水一泓,大旱不涸,崖镌“福泉”2字。

  “天马岩”左、右有大漈瀑布、小漈瀑布,附近还有明·颜廷榘、清·邱人龙、清·周凤翔的诗刻及颜廷榘“咏台石刻”清·陈元逵的石刻“小石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廷榘》)

  明、清文人墨客诗句有:

  “深山秋静晓猿啼,雨后登临湿翠迷。”

  “情幽了无碍,山色含余曛。”

  “岩头滴空翠,红绿春平分。”

  “漫长驿道几程春,水碧山高不染尘。”

天马岩寺

  天马岩寺,又名“白鹳天马寺”,习称“白鹳寺”,位于永春县卓埔“天马山”北麓半山腰的“马头”之中,海拔680米,是达埔十班五大名刹之一。

  始建于北宋中叶

  “天马岩寺”始建于北宋中叶。首任住持曾念来自福州鼓山涌泉寺,“天马山”南麓至今留存“天马岩公墓”

  “天马岩寺”及菜堂,历来系僧、道、尼聚修之地。供奉释迦摩尼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菩萨,曾是达埔镇乃至播迁海内外各地的信男信女敬仰之庇护神。

  寺前有棵古老的桂花树,相传在北宋中叶建寺之前就有了,年岁已逾千年。现主树干已经中空,中底部有断裂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因为中空的缘故向下分叉开来,刚好有较高的土层帮忙支撑,使得没有断掉。该桂花树高近20米,树身周长2.68米,树冠覆盖面积60多平方米,列为“古树名木”

  在这棵千年桂花树边,有1块石头,古人镌有“品静”2字。

  1934年5月毁于国民党军“围剿”

  在廿世纪30年代“安南永德苏区革命斗争”时期,“天马岩寺”(包括其相邻的菜堂)是红二支队活动的重要据点和宿营地之一。当时的永春《崇道报》曾报道说:“白鹳天马寺及菜堂素为暴徒驻足之地。”

  寺前桂花树边有一处天然形成的石洞,可容纳约20人,成为红二支队战士们的藏身之地,乡人称“红军洞”

  “天马岩寺”的这棵千年桂花树,因所处地势较高,树干也高、树叶茂盛易于躲藏,成为了当时红军战士站岗放哨的好地方。红军战士们平时也都喜欢在桂花树下学习、聊天,称它为“红军树”

  1934年5月,国民党军87师517团刘启雄部接防永春,对达埔苏区加大“围剿”力度,见多次围剿未成,5月26日,国民党刘启雄部就到天马山下放火焚毁“天马岩寺”,企图烧死红军战士,或使其无处藏身。幸好在桂花树上放哨的红军战士早早看到了,部队得以迅速转移。桂花树虽也被火焚烧,却神奇地存活了下来。
焚毁后,“天马岩寺”只剩废基,相邻的菜堂(土墙瓦顶)终得幸免。

  1950年,一笔名樵夫的人士在菜堂墙壁上题诗嗟叹曰:“杀人放火已尽光,可怜古刹被遭殃。婵媛碎壁今犹在,一片古迹成荒凉。恢复旧观确是梦,□□出家一世空。”如今,该诗还保存较好。

  近年重建

  近年,在达埔镇岩峰村潘贤抄积极倡导下,金星、岩峰、达中等村组织成立“白鹳寺重建委员会”,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重建“天马岩寺”

  2011年按原貌重建“大雄宝殿”,门额“天马岩”;2013年11月落成。

  2014年建成“天王殿”

  2015年大坑路口至天马岩拓宽硬化工程乡村公路,同年竣工;并建“护界宫”

  2016年在大殿两侧建成观音殿”、“地藏殿”

天师府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乌石村。始建未详,祀天师。

天禄岩

  天禄岩,曾名集福庵,位于永春县城东北方向9公里大帽山(玳瑁山)主峰西麓。《永春州志•卷2》:“天禄岩在十四都大帽山。”

  沿革

  北宋末年,开山祖师天禄禅师结茅于此,用功修行,参悟禅机,道行高深,接引善巧,四方求法者渐多,得名天禄岩。

  南宋初,妙慧禅师任天禄岩第三代掌门,喜种梅,有“落梅涧”传说。永春人、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蔡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蔡兹)、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苏升未第前均曾读书于天禄岩,与妙慧禅师交游,受益颇多;是苏升“一字师”,留有“敲诗阁”典故。

  元有大慧禅师弘化岩寺。

  2004年重建圆通宝殿及斋堂2012年启明法师接管岩寺,再建丛林,至2014年湛成规模。有碑曰:

  “《重建永春天禄岩序》

  闽•平和赖顺

  盖闻欲行佛事,勿毁殿堂;工欲善事,必先利器。

  天禄岩寺,观音之道场,实佛门之重地也!现有圆通宝殿及斋堂各一座,重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五岁次癸未年2004年),时信徒朝圣渐趋兴盛,人员往来频繁,场所有限,接纳显促,原有空间已不敷使用。如此情形,岂可袖手旁观?

  壬辰年2012年)末,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释启明法师接管岩寺,发愿重建天禄岩丛林,以精卫填海为励,完善学佛环境,接引十方信众。缘地处山区,信众有限,虽欲修造而善资匮乏,有愿难偿,致使赞佛无其地,弘道缺其所,踌躇非一日矣!

  但凡檀越护法齐心戮力,和衷共济,予以表率,后以教四方闻之,亦皆竭力倾囊以助焉。诗云:‘经之营之,不日成之。’法业双修,可为岩寺之佛法僧三宝咏矣!

  是为《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五岁次甲午年2014年)丙寅月甲寅日,漳州水木道人撰于厦门。

  规制

  天禄岩寺具蟾宫桂、圆通宝殿、斋堂、静心泉、灵应池、斗法台、迎客松、敲诗阁、落梅涧、醉月亭等。

  蟾宫桂位岩寺前左侧,传为建寺初天禄禅师所栽。树高约12米,直径50多厘米,树冠8米多,逢闰年能二度开花,属木犀科小金桂品种。

  圆通宝殿供奉观世音菩萨。观音像系整块缅甸白玉石雕成,整体高度5.4米,莲花座1.4米,总高约6.8米,重约30吨,是目前省内最大的室内玉雕观世音圣像。2003年由马来西亚华人捐赠巨资在缅甸订制,经长途辗转,2004年11月9日到达天禄岩寺安座。

  净心泉在天禄岩石缝中。1939年,此灵泉曾解救当时瘟疫,广为传颂。近年修建梵宇,灵泉再度涌出,香客每视此泉水为圣水,采集供佛后,带回家中,以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