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第五卷)

  木龙岩弥陀岩下方、弥陀坑沟北侧
  千手岩(观音岩)

    ——千手岩(沿革。殿宇规制。)
    ——“第一山” 石刻。

  智慧天阶。
  势至岩。
  清泰岩。

  老君岩(羽仙岩)
    ——老君造像(形制。雕琢年代。)
    ——老君岩的庙宇(“老君造像”露顶巍坐。古代“老君造像”周边宫庙。)

木龙岩

  木龙岩,位于弥陀岩下方、弥陀坑沟北侧,因唐时此地发现有古木之根蜿蜒如龙而得名。

  唐·会昌元年(841年),苏球(字仁泽)任泉州刺史;会昌四年(844年),苏球与开成三年(838年)进士陈嘏欧阳秬等7人共游清源山,发现“木龙”苏球为作《木龙赞》,建“木龙室”。十月,苏球改任温州刺史,将“木龙”带走;而《木龙赞》及同游题名镌于岩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嘏欧阳秬》)

  明·正统、成化间,“木龙室”皆曾重修。其后,岁月悠悠,胜迹埋没。

  1998年初景区文物普查时,两方石刻重被发现,但其中《木龙赞》石刻已风化剥蚀,唯“会昌四年”等字尚清晰可认,其余难以解读。

  明·何乔远《闽书》:“木龙岩,岩如覆片瓦,约可容十许人,外石当前,如树屏,门从屏右入,刻《赞》并《引》,曰:‘余于此谷口散步,遇将焚古木根,视之,若有异。命加斧斤,宛如龙状,有符爨桐之类,玩不足,因作木龙,赞以伟之’。《赞》曰:‘三瀑亭下,乱薪堆中,顾是堮斵,分兹洼窿。质奇状古,腿蛇足虎。英士屡瞻,高人惊睹。光华密致,抚玩悦志。叶公画情,武侯卧意。天矫蜿蜒,势若胜天。疑将孕灵,神化倏然。欲脱尘俗,携之高骞。’末书曰:‘木龙携归北,留赞于石上,示不泯也。会昌四年四月十日仁泽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木龙室》:

  “木龙室,在(在府城北三十九都)清源洞西。

  唐·进士欧阳秬尝游梅岩,得古木根如龙,因携以归,复自作赞,刻于石。

  会昌四年,僧仁泽始筑室其上,匾曰‘木龙’。国朝·正统、成化间皆尝修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清源山》载:

  “其(弥陀岩)下为木龙岩。

  相传有古木根蜿蜒如龙,唐·欧阳秬得之,作赞,曰:‘三瀑亭下,乱薪堆中,顾是堮斵,分兹洼窿。质奇状古,腿蛇足虎。英士屡瞻,高人惊睹。光华密致,抚玩悦志。叶公画情,武侯卧意。天矫蜿蜒,势若胜天。疑将孕灵,神化倏然。欲脱尘俗,携之高骞。’

   《八闽通志》:上有木龙室。明·正统、成化间两修之。今废。

  按《清源山志》谓:赞留名石壁,未刻。会昌四年四月,仁泽记。稍北另有同游题名刻石,其第一人曰?仁泽。《淳祐志》稿:太守苏球作《木龙赞》。《刺史表》:苏球以会昌元年六月任,四年十月转温州。正与序中‘木龙携归北,留赞于石上’二语符合。据此,则仁泽字。而作赞非明矣。”

千手岩(观音岩)

  千手岩

  千手岩,又名“观音岩”、“观音寺”,位于清源山右峰木龙岩西,今由清源山山门直上即达。

  “千手岩”,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千手岩,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清源山》 载:

  “又(木龙岩)西为观音岩,亦名千手岩。

  明·何乔远(《千手岩》):‘籐竹乱人行,徘徊得化城。地清真净土,相妙证无生。午日蒸花气,春风透鸟声。刺桐如斗干,几欲不知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诗注】化城:佛家语,一时幻化之城郭,比如小乘所能达到的境界,如来教化所被的境域。净土:佛家语,谓无“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垢染的清净世界,佛教徒称“西方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净土”。如斗干:树干粗大如斗。)

  《闽书》:宋·元祐间,民有夜见光相者,翼日相与琢像岩端。(南宋)绍兴(1131—1162年)中复现梦于氏,氏新而金碧之。按赐恩岩亦有观音像,元祐间琢像,及氏重新事,《清源山志》以为在赐恩,未知孰是。”

  《闽书》原文为:“观音岩,中有观音石像。宋·元祐间,民有夜见光相者,相与琢像崖端。绍兴中,现梦于氏,愈其痼疾,氏新而金碧之。”

  殿宇规制

  寺前道旁有一株300多年的古松 ,因从山门登山,此为第一站,泉人称为清源山的迎客松。

  寺门石刻匾额“千手岩”,为清末进士曾遒所题。庙门木刻楹联:“地清真净土,相妙证无生。”明·何乔远所撰,后由今人林汉宗题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遒何乔远》)

  殿为清代硬山式建筑,二进三开间带双护厝,寺宇红墙白墙素瓦民居式风格,简朴别致。现寺进深43.7 米,面宽 24.2 米。建筑面积 1000 多平方米。寺内祀宋·元祐年间释迦牟尼石雕座像。1985年在座像左右两侧重塑文殊普贤两佛像,座像前重塑千手观音。佛殿两侧增添十八罗汉肖像壁画,下落重塑“护法”、“西天”两尊立像。

  大殿有明·张瑞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题匾“禅扉虚扣”

  大殿立柱有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千手岩还有石刻楹联:

  今人罗丹题慈晖亭二联:“得登此地旋见弥陀,欲识其人请念观音。”“慈悲为怀证斯佛果;晖光在抱大地长春。”

  今人陈泗东撰、林汉宗书:“千年兰若留清境;手底烟霞出翠岩。”

  千手岩寺木刻楹联:

  今人王爱琛撰书:“殿外月窥松,色色全新彰般若;堂前风响竹,声声都入大圆通。”

  佚名题:“功德庄严,历千劫而不古;身心圆妙,偕万物以同春。”

  寺周围绿树环抱,枫叶成林,景色秀丽。

  “第一山”石刻

  千手岩石蹬旁岩石上,竖有石碑一方,上题“第一山”三个大字,字系临摹宋·大书法家米芾米元章)《题盱眙玻璃泉》之诗手迹。该碑原立于妙觉岩下清源古道入口处亭中,亭废后石碑被 当地农民匿藏,文革后移立现址。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第一山》(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现代陈泗东加按后载《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泉州清源山麓,有石刻‘第一山’三大字,未知始自何时。按《温陵事考》有云:‘妙觉岩下有亭,匾曰第一山,摹米元章书刻石。今废。’而此石碑所刻尚完好,想是后人再立。然所书‘第一山’,系在盱眙县玻璃泉傍,并题绝句诗。厥后钩摹他处,刻之甚多,清源山三字为其一也。东岳山门‘万山第一’匾,亦从此三字而凑一‘万’字。近山门已圮,四字委弃地上,恐有失散之虞焉。

  北方雄峙列三台,第一之名众论推。正好米颠扛鼎笔,远从盱眙仿摹来。嘉名沿袭究何妨,同是名山据一方;我亦闽南称巨镇,海天万里瞰华洋。

  附:米元章所题绝句云:‘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云间,莫论卫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

  【泗东按】

  清源山为泉州的主山,州以此得名。山有三峰,风水家称为三台。

  米元章元章为其字,或称米南宫米颠。北宋·襄阳人,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清源山‘第一山’刻石今尚存,为当地农民匿藏。

  东岳山‘万山第一’石刻,1975年由泉州市文管会移立于开元寺内西侧。”

智慧天阶

  如从弥陀岩弘一法师舍利塔至老君岩,要走一段“智慧天阶”,中间有无尘台、道教摩崖、见龙台、元元洞等。

  无尘台,出自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倾杯乐》词句“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其地理位置恰好位于清源山佛教与道教的分界线上,左侧是佛,右手为道。据说,无尘台原来是道长、禅师一起休闲、论道,品茗、下棋的地方。

  下了无尘台,明·张瑞图题书的“道教圣地”四字赫然入目。此处也是道教摩崖石刻集中的地方,有“玄武”、“朱雀”等摩崖石刻。

势至岩

  位于梅岩下方。《县志》将势至岩的方位记在老君岩之下,有误。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清源山》载:

  “(老君岩)又下为势至岩。

  《闽书》:岩有瀑布,一自泰嘉山来,一自紫泽山来。环岩左右,汇前为潭,名曰濯衣。今湮为田,惟石梁在焉。岩背有石,可坐数人,下可以隐,刻曰‘陶石'。石上留题皆阴刻,此独阳画。”

  明·何乔远《闽书》原文曰:“势至岩,瀑布一自泰嘉山来,一自紫泽山来,环岩左右,汇前为潭,名曰濯衣。今湮为田,惟石梁在。泉触嵯檗,雪激雾散。岩背有石,可坐数人,下可以隐,刻曰‘陶石'。盖取古陶穴陶复之意。”

  今“陶石”石刻尚存。

清泰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清源山》载:

  “其(势至岩)旁为清泰岩。

  《闽书》:地与梅关绿潭诸胜相近,题刻为多。下有潭曰剑潭,相传有羽流铸剑于此,留型于石,长可十尺,深广三寸。岩为明·丁衍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衍夏》)隐处。旧有亭曰‘来鹤',曰‘云浮',曰‘瞻亭',皆废。有泉曰‘云英'。有石刻曰‘仙苑',曰‘饮水曲肱'。又有石曰‘金壁',曰‘化鹤邱',曰‘蟠桃坞',皆取其形似云。凡此皆右峰联缀之胜也。外有泰空室,讹为太空室,在中台峰左。

  《八闽通志》:清源东有太公室。宋季建,明·成化修,改名元隐室。又有楞伽院,在翠屏峰东,皆废。

  《闽书》:宋时有楞伽、罗汉、悟空、弥陀四院,南大旗而北覆鼎,东皇绩而西翠屏。天成一窝,周数里许。双涧夹流,原田每每,缭曲盘旋,循山步冈,居民竹篱茅舍,瀹蔬种茶,有太上遗风。此又拱护清源之前后者也。”

老君岩

  老君岩,原名“羽仙岩”
明·万历年间著名地方史学家何乔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闽书·卷7·方域志》载:“羽仙岩,在(清源山右峰)罗山、武山之下。宋·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真君殿,朱文公朱熹曾游焉;今曰老君岩。”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6·山川·清源山载:(千手岩)其下为羽仙岩,在罗、武二山之下,今名老君岩。”

  老君造像

  老君岩的老君造像”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道教老子石雕造像,也是我国古代宗教石刻艺术的瑰宝。

  “老君岩造像(宋)”,1988年1月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列为世界遗产名录,“老君岩造像”是其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遗产点)之一。

  形制

  老君造像系利用1块露出地面的天然花岗岩石雕刻而成。

  明·万历《泉州府志·卷2·舆地志》记载老君岩曰:“其地有石天成,略见头目髭须之状。”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清源山》载:“明·郑之铉诗:‘散吏莫相识,如今隐翠屏。老来传《道德》,坐去失丹青。风雨留余几,眉须度此亭。试看春色晚,紫气为谁停?’”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6·山川·清源山》曰:“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

  据最新测量,造像高5.63米,宽8.01米,厚6.85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这块石头除了地表的雕刻部分,地下 还埋着一大截。由于造像高大,平常人站在其肩上摸不到造像的鼻子,故泉州民谚云:“摸着老君鼻,活到一百二。”

  造像圆雕,呈坐姿,南向,秃顶宽额,三道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隆鼻,口微张略露笑容,双耳垂肩,颌下长髯飞动飘扬,身着宽袖大袍。头、额、眼、髭、须等细雕刻独具匠心。整个石像衣褶分明,线条流畅,柔而有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意,浑然一体,毫无多余痕迹。逼真生动,一幅慈祥欢乐、和蔼可亲的长寿老人形象。

  老君太上老君李耳,号,又号老子,是春秋末期卓越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汉·司马迁《史记》称他大约活到160~200岁。东汉末道教创立后,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并衍化为道教三大超神“三清”之一的道德真君

  东晋·葛洪《抱扑子·杂应篇》描述老君的“真形”为:“身长九尺,黄色,鸟啄,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铤之剑……”

  现今,我国所保存的古代老君石刻造像,不是头戴冕冠、身着冕服、庄严肃穆的帝王形象,就是头上挽发、身穿道袍、道貌岸然的道士形象。像清源山这尊老君造像,接近“真形”,呈慈祥欢乐、长寿老人形象,极为罕见,似乎绝无仅有,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6·山川》明·季本在一首咏元元洞六老峰(在老君岩下)的五言古体诗中赞老君造像曰:“刻划渺难察,奇巧疑天工。”

  我国现代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在游览参观老君造像时,幽默地说:老子天下第一。”他说:“此像拂细腻的长髯,联以流畅简洁的衣褶,旁补以妥帖精巧的小几。由于运刀统一,坐像在庄重中显出活泼,在协调中寓有变化。坐像令人感到浑然一体,毫无多余痕迹。”

  老君造像”正面,上下两级曲尺型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形图案。上面的小平台,2块石头突兀而出,其中1块上有“闽海蓬莱”的石刻。

  雕琢年代

  老君造像”何人雕琢于何年代?现存的古代资料都没有明确提及,至今还是谜。

  【宋说】

  明·何乔远《闽书·卷7·方域志》载:“羽仙岩,在罗山、武山之下。宋·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真君殿,朱文公尝游焉。今日老君岩,盖石镌李老君宴坐像,高十余尺,不知何年?宋·淳祐不载,必淳祐以后镌也。当部置须髯处,石色浩然,虽露居风雨,苔藓莫侵食舌(“食舌”为一字),相传不敢屋也,屋则大虫至。”

  据何乔远上述记载,宋代清源山羽仙岩俨然一道教圣地,其时镌刻老君造像”极有可能,但南宋·淳祐(1241—1252年)间编纂的两部郡志(均名《清源志》),未见记载,推测其为南宋·淳祐以后镌刻的。目前,史家一般认可这个说法。(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南著述·郡邑志乘·泉州府志·清源前志、清源后志》)

  还有人认为应该是镌于北宋(960—1127年),但证据不足。

  【唐说】

  持唐说者也有几个理由:

  一是根据明·布衣诗人黄克晦黄吾野,1524—1590年)题老君岩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清源山》引载)。诗曰:“壑舟无力谷神光,石像千年草树傍。匪虎不曾悲旷野,犹龙何事蜕高岗?雨深夜袴生秋藓,月晓髯眉带石霜。谁谓西戎终不返?山中紫气袒何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据“石像千年草树傍”的说法,认定老君造像大约雕于唐朝初年。黄克晦生于1524年,卒于1590年,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王朝,他奉李耳)为家的始祖,老君的石像在那时雕刻是很有可能的,那时距黄克晦生活的年代差不多1000年。

  明·泉州詹仰庇也持唐说,清·乾隆《泉州府志·卷6·山川·清源山》录其“清源山老君岩”诗曰:“元洞清虚物象新,瑶坛潇洒迥无尘。祗今万古三生石,谁是千年不老人?座外青山开玉障,松间紫气绕龙鳞。由来杯酒堪忘世,宠辱何须患有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

  二是考古推断。

  1991年,天津大学建筑系的杨昌明博士、原华侨大学建筑研究室主任方拥教授曾联名在《泉南文化》上发表《泉州出土老君岩石室构件年代考辨——兼论泉州清源山老君像的雕凿年代》的论文。论文说,1990年,“文物部门在整拓环境,开挖老君造像南面地土时,挖掘出大石数条,竟是老君岩石室遗物花岗石构件,通过对这些石构件的考证,可以判为宋代做法。”

  在得出保护老君造像的石室建于南宋的结论后,进而认为,石室应当是在造像雕琢后再建造的,老君造像的雕琢理应更早。

  同时,他们认为,老君岩旧称“玄玄洞”“元元洞”。唐代中叶,唐玄宗崇道,尤奉老子,累封直至 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可以认为,见于文献的泉州唐代“玄元庙”,即“玄玄洞”“元元洞”,也即是老君造像。因此,老君造像凿于唐代是有可能的。

  三是雕刻风格。

  杨昌明方拥《泉州出土老君岩石室构件年代考辨——兼论泉州清源山老君像的雕凿年代》还认为,老君造像”是圆雕,即立体雕刻。圆雕不是泉州宋代石像的通行做法。还有老君坐姿。老君席地或床榻而坐,肘倚曲几,是宋代以前汉民族的起居习惯。

  泉州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吴历田也认为,根据雕琢风格来看,似为唐代产物。唐代的石头建筑艺术粗犷豪放、雄伟壮观,而老君造像”也正是如此。不过,它粗中有细,雕琢自然,颇有神韵。

  老君岩的庙宇

  现老君岩区域不见任何庙宇。

  “老君造像”露顶巍坐

  从目前所得史料看,最迟自明末崇祯(1628—1644年)始,老君造像”背屏青山,就无岩宇覆盖,露顶巍坐在一片空旷地里。

  明·何乔远(1558—1631年)《闽书·卷7·方域志》记载老君造像”说:“当部置须髯处,石色浩然,虽露居风雨,苔藓莫侵食舌(“食舌”合一字),相传不敢屋也,屋则大虫至。”

  漳州史学家、文学家张燮来泉时,何乔远曾带他上清源山欣赏老君造像”,赋老君岩曰:“空山琢片石,道像宛秋毫。虚敞前楹大,苍茫列岫高。不垣临北郭,如掌望东皋。佳客催归兴,谁能意不劳。” 道像“虚敞”,指老君造像”无屋覆盖。“前楹大”,应指周边规模庞大的道观。

  【按:

  张燮(1574—1640年),字绍和,自号海滨逸史,明·漳州龙溪县石码人;万历二年(1574年)生。张燮出生于官宦世家,曾祖张绰,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伯父张廷栋,进士,官行人;父张廷榜,进士,曾任太平知县、镇江丞。

  张燮自幼通五经,兼览史鉴百家,青年时以文才名噪一时。20岁中举后,鉴于父张廷榜因“不善事上”被降职以至“论罢”的经历,无心仕途,不再进京赴进士试,而是定居镇江(今石码镇)侍奉父亲,并与当地名流蒋孟育等于漳州开元寺旁风雅堂组成“伭云诗社”往来唱和。时漳州月港已成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张燮受海澄知县陶镕、漳州府司理萧基、督饷别驾王起宗委托,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编成《东西洋考》,作为漳州与东、西洋各国贸易通商的指南。

  张燮为人志趣高雅,豪放博学,广交海内名士,与黄道周徐霞客曾学佺何乔远等学者名流交往尤密。天启(1621—1627年)间,何乔远曾疏荐张燮入朝编修《神宗实录》,力辞不就。

  晚年隐居漳州城南石狮岩“万石室”。崇祯十三年(1640年)卒。张燮一生著述编纂的著作甚丰,共有15种约700卷,黄宗羲称其为“万历间作手”。】

  上引明·黄克晦老君造像”诗也持这种说法:“壑舟无力谷神光,石像千年草树傍。匪虎不曾悲旷野,犹龙何事蜕高岗?雨深夜袴生秋藓,月晓髯眉带石霜。谁谓西戎终不返?山中紫气袒何长!”

  但有现代地方史家却推测,早在宋代雕琢老君造像”时,老君造像”是坐在殿宇中的,时称老君石室”,周边还有规模庞大的道观相伴。1990年,文物部门在整治老君造像”南面土地时,出土具有雕琢痕迹的大石数条,以及带靴楔栌斗3件、带靴楔交互斗3件(其一靴楔断失)、散斗1件、绰幕枋残件1件、券门楔石1件等石构件。考古意见认为,这些石构件都是宋朝遗留下来的老君石室”遗物。

  后石室毁坏,明代曾重建殿宇。厦门大学庄为矶教授在《荣山氏族谱·卷16》中发现如下记载:“惟知睦斋公葬在泉州城北门外清源山麓,土名‘北山’,‘老君室’前右畔。”《清源林李宗谱》也有类似记载:“始祖妣钱氏卒年五十有六,葬与始祖同,在北山‘老君殿’右。”说明在明·正德(1506—1521年)、万历(1573—1620年)间,老君造像”是有室、有殿的。

  后,老君石室”又遭破坏,到崇祯年间,老君造像”已无岩宇覆盖,不再重建,相传是因为“虎患”明·林孕昌《大笑集》称:“初传不敢屋,屋则大虫至,此一奇也。”明·何乔远《闽书》也称:“又传不敢屋也,屋则大虫至。”即殿宇一旦建成,山中的老虎就闻风而至,霸占殿宇,因此殿宇就荒废或拆毁了。

  古代“老君造像”周边宫庙

  但在古代,老君岩区域内、老君造像”周边是有宫庙的。

  宋代建有“北斗殿”、“真君殿”。如上引明·万历(1573—1620年)间著名地方史学家何乔远《闽书·卷7·方域志》即载:“羽仙岩,在(清源山右峰)罗山、武山之下。宋·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真君殿’。朱文公朱熹曾游焉。今曰老君岩。”

  明代又在“北斗殿”、“真君殿”之间辟有“元元洞”(又名“玄玄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清源山》亦载:

  “宋时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真君殿’,朱子尝游于此。中有‘元元洞’,明·汪旦辟刻‘元元洞天’四字。洞巅六石,季本名之曰‘六老峰’,为诗刻石。

  季本诗:

  ‘六丁凿元窍,驱此行地龙。鳞角耸岩壑,外峭中以空。
  地灵尚爱宝,径荒云旦封。洞天三十六,日览谁能穷?
  搜奇造幽僻,偶与神室逢。旁有两孔穴,众妙由兹通。
  六子乾坤精,洞虚中可容。同游共宴坐,谈道各知雄。
  冥探谢侈哆,妙契以参同。出门未数武,翼然见新宫。
  内有老子像,炳焕生龙光。刻画渺难察,奇巧疑天工。
  吾闻太上教,当在关西东。如何闽海渺,亦留现世踪?
  武夷载秦祀,紫泽启汉疆。晋安尚清净,唐遡所宗。
  灵瑞磅以邈,兹山名益崇。悠悠千岁下,乃有频复翁。
  穴閟事幽栖,如室亦如墉。洞通何所极,峨眉与崆峒。
  游衍洞庭野,启闭自东方。左邻读书堂,高并隐君峰。
  洞门对金粟,紫气鸿蒙中。弱水向西注,蓬岛何渺茫。
  仙踪若可继,愿言永相从。’”

  【按:季本(1485—1563年),字明德,号彭山,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成化廿一年(1485年)生。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第,授建宁府推官。后召拜御史,以言事谪揭阳主簿,稍迁知弋阳,后转苏州同知,升南京礼部郎中。时与邹守益相聚讲学。守益被黜,连及,谪判辰州,寻同知吉安,官至长沙知府,因锄击豪强过当,嘉靖廿二年(1544年)罢归,寓禹迹寺讲学。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卒。】

  季本何乔远差不多同时代人。诗中明确指出:“出门未数武,翼然见新宫。内有老子像,炳焕生龙光。”“门”“元元洞门”“新宫”应指重新修葺过的“北斗殿”、“真君殿”明·万历《泉州府志》(1612年成书)记载老君岩也说:“今岩宇复新。”

  明·万历~崇祯时泉州林孕昌(1595—1657年)《大笑集》还载,原来老君造像西有片瓦岩、东有清泰岩,后废。其载:“吾于清源山下,得两石像焉,一为老君,一为弥陀。自老君而西有片瓦岩,其东有清泰岩,皆废。独老君岿然露顶而坐,俯视鲤城,掀髯睁眼,凛有生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孕昌》)

  现代《清源山志》主编许添源认可在老君造像旁,原本建有“北斗殿”“真君殿”等道观的说法,还认为其规模都很庞大,从清源山脚下一直蔓延到花园头,整个建筑群南北长度至少在500米以上。廿世纪50年代初,老君造像两侧还有一段残断的石墙,直至60年代,石墙上的石头才被搬去修建水渠。现在周边的一些仍在使用的地名也可作佐证,如山门前的“花园头新亭社区”,180医院北门的“北斗潭”老君造像西侧的“师公坝”(“师公”即泉语“道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