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

  概述。
  温陵
  刺桐城
(唐代。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现代。)
  鲤城

  泉州衙城

  威远楼
(谯楼,北鼓楼。鲤城区中山北路北端的州顶。)
     ——始建于唐·为“双阙”。
     ——元·至正重修。
     ——明·移址重建。
     ——清·屡有重修。
     ——现代毁。
     ——1989年重建。
     ——规制。

  云榭
[泉州旧子城泉山门附近高阜(今中山公园东侧气象站处)]
  城心塔
定心塔。泉州市区西街井亭巷北端西侧)
     ——规制。
     ——始建年代之争(唐说。五代说。明·万历元年之前说。明·万历间说。

  至高石

  泉州别称温陵、刺桐城、鲤城。

概述

  9000年前,泉州城尚在海中,清源山下一片汪洋。5300年前,今域仅西南升文山(今龙头山)突兀海面,一枝独秀(据《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报告》,2002年编印)。

  泉州唐时原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丰州属内陆港口,交通不便,地面狭窄,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因地理形势变化,今泉州城区处陆地升高,清源山下水流冲积,水泽变为陆地,交通方便,范围宽广。因此,唐·久视元年(700年)及景云二年(711年),州治向东南南移5公里,即今泉州城区。

  至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已有夯土版筑的城墙。随着泉州社会、经济、人口等繁荣发展,自唐初筑城后,经唐·天佑三年(906年)王审知筑子城,唐·天佑间(904~907年)王延彬拓城西地至至清·道光的九百多年间,罗城先后修筑27次。泉州古城从无到有,从3平方华里,扩至20平方华里,最终达到30平方华里。

  泉州城有护城河、外濠七条,城内河支沟(今称“八卦沟”)五条,构成密如蛛网的排水、交通系统。古城内外,大小桥梁不下百座。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府城》:“郡旧有衙城,衙城外为子城,子城外为罗城。又罗城南外为翼城 。 内外有壕,舟楫可通城市。岁久城废,壕多湮塞。 ”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志》云:郡旧有衙城、子城、罗城、翼城。内外有濠,舟楫可通,城市岁久,类多堙废。”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晋江故城》:

  “晋江故城,今府治。

  本南安县地,唐析置县,为泉州治。

  《元和志》:久视元年(700年)县人孙师业诉称赴州选,逮遂于南安县东北界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泉州。开元六年(718年刺史冯仁縁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置,在晋江之北,因名。

  《方舆胜览》:州城,留从效重加版筑,旁植刺桐环绕,名曰‘桐城’,如先叶后花,其年五谷丰登,否则反是,故谓之‘瑞桐’。

   旧《志》:五代时名‘葫芦城’,以城不才正也;改筑后又名‘鲤鱼城’。

  按:王审知于唐·天祐(904—907年)中筑子城,周三里,后留从效又于子城内筑衙城,于子城外筑罗城,周围二十里,门七。东北阻山麓,宋·太平兴国(976—984年)初,三城俱隳,今城乃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偰玉立所拓基址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载:

  “晋邑以郡城为城,基肇于唐。历代以来,屡广而大,屡增而高,屡培而厚,屡易而坚。沿至国初,尚为翼城之拓。其称闽南巨镇,与会城埒。……

  以内外之大小言,有衙城、子城、罗城、翼城之异;以树植及形似言,有刺桐城、葫芦城、鲤鱼城之殊。其称刺桐,当在子城之时;其称葫芦,当在拓西北、东北之时;其称鲤鱼,当在拓罗城、翼城之时。”

  “子城有内沟外濠,罗城又有内沟外濠,重重环绕。一以限戎马,一以利转运,一以通宣泄,深沟高垒,巩固吾圉。”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 11·城池》:“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罗城,有翼城。”

  《词源》:“城,城郭,内称城,外称郭。”《资治通鉴·元和十四年·注一》“ 凡大城谓之罗城,小城谓之子城。”

温陵

  泉州别称温陵,有二说:

  一是古已有之。

  吴幼雄考证,泉州别称温陵,唐初甚至更早已有之。其得名始于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有关:“辨地之高下燥湿,以播六谷之宜……泉州气候燠多寒少,故古有温陵之称。”《泉州及其别称渊源考》,泉州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

  关于泉州的气候特点,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6·杂志下》《闽小纪》(清·周亮工撰)曰:何镜山诗:‘海国砧声虽寂落,江城角韵总清哀。’黄东崖诗:‘莫愁良夜杵声稀,海国秋深尚葛衣。’盖闽地暖不用收理寒衣,故无砧声也。予在《都门季春与闽人诗》亦有:‘即今冀北单裘日,已是闽南衫葛时。’实录也。”(按: 何镜山,即何乔远,明·泉州郡城人。黄东崖,即黄景昉,明·晋江东石檗谷村人。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何乔远黄景昉》)

  二是朱熹堪舆说。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七月,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此后经常到泉州各地讲学,他景仰欧阳詹,常莅不二祠。明·李光缙《募修欧阳四门祠疏》云:朱文公为同安主簿,每抵郡城,必登小山,称其山川之美,为郡治龙首之脉。徘徊数日而后去,自书曰小山丛竹。”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七月,朱熹同安秩满,八月起在泉州府候批书,直至年底北归,其间得暇常至“不二祠”和资寿寺讲学。

  清·康熙间(1662—1722年)泉州府通判徐之霖《重兴夫子小山丛竹亭记》载:“郡治东北……地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于诸此。宋·徽国文公夫子种竹建亭,讲学其中,自题曰‘小山丛竹’……”

  清·乾隆《晋江县志·卷4·学校志》也载:“小山丛竹书院在府城隍庙旁,地处高埠,其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于此。朱文公种竹建亭,讲学其中,匾(“小山丛竹”匾额)朱子手书,镌于石。”

  因朱熹好研堪舆,尝谓“小山”高埠为清源山龙脉入城之冲,故“地气独温”,由此而称温陵。此说一出,温陵之名传之愈广,遂为泉州郡城别称。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熹欧阳詹李光缙》、《泉州书院·小山丛竹书院》)

刺桐城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刺桐城即府城。以昔时城下多植刺桐树而名。”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刺桐,泉州产。”

  《闽产录异》“刺桐产泉州。官廨、书院处处植之。”

  刺桐,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有皮刺。原产热带亚洲,我国南方栽培。其花木高大,枝叶繁茂,夏初开花,殷红似火。可作庭园观赏树,或作行道树。

  随着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兴盛,刺桐由商人传入泉州,种之街巷,蔚然成风,泉州故称刺桐城。 蕃商因称泉州港为刺桐港,泉州出产的的丝绸、陶瓷为刺桐绸、刺桐缎、刺桐陶瓷。

  唐代

  泉州的刺桐盛植于唐代,泉州别称刺桐城亦始于唐代。

  清·道光《晋江县志·城池志》“子城,筑于唐·乾元(759-760年)以前,年月莫考。”“子城环植刺桐,故曰桐城。”“其称刺桐,当在子城之时。”并在此处夹注:“县志古迹:初筑城时,植桐衢巷夹道有之。言初筑,指子城可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桐城》“桐城,郡初筑城时,环城皆植刺桐,衢巷夹道有之,故号桐城。郡人以其花开,验年丰歉。若花生叶后,岁必丰;否则反是。故又称瑞桐。”

  唐代泉州城的刺桐花是很出名的,品种也比广州上乘。唐·房千里《投荒杂录》云:“闽之泉州,刺桐叶绿而花红,照物皆朱殷然,与番禹(广州)者不同。”

  清·乾隆《泉州府志·唐文苑》还记载:宝历二年(826年),泉州才子黄晔,有文名,郡守乌仲儒“以女妻之,为筑十里沙堤,直抵其庐,夹植刺桐。闾里荣之,号秀才堤。”这是唐代泉州城大规模种植刺桐的一次确切记载,也说明当时已把刺桐作为一种象征祥瑞之物了。

  泉州刺桐花也开始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并成为泉州城的象征。

  唐·曹松《送陈樵书归泉州》“侯马春风馆,迎船晓月溪。帝都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唐·陈陶游闽中时曾经路过泉州,写有《泉州刺桐花咏兼呈使君》六首:

  (一)“仿佛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

  (二)“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母家。”

  (三)“石氏金园无此艳,南都旧赋乏灵材。只因赤帝宫中树,丹凤新衔出世来。”

  (四)“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五)“不胜攀折怅年华,红树南看见海涯。故园春风归去尽,何人堪寄一枝花?”

  (六)“赤帝尝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千二楼。”

  〖注〗陈陶:唐人,宣宗大中(847—859年)游学长安,后隐居洪州西山。工诗,善天文历象。

  唐·王毂《刺桐花》“南国清和烟雨辰,刺桐夹道花开新。林梢簇簇红霞烂,暑天别觉生精神。”〖注〗王毂:唐·江西宜春人,乾宁五年(898年)进士,官终尚书郎。

  唐末·徐寅(又作徐夤,乾宁[894—898年]进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徐夤》)《春末送先辈之清源》“归日捧持明月宝,去时期刻刺桐花。”

  五代

  五代,泉州城垣在子城之后,留从效又建衙城与罗城,并绕城种植刺桐树。(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留从效》)

  清·道光《晋江县志》载:“衙城与罗城皆(留从效)筑,是后于子城也 ”

  《泉州府志》明确记载:“温陵城留从效重加板筑,植刺桐环绕之,其木高大而枝叶蔚茂,初夏开花极鲜红。如叶先萌而花后发,主明年五谷丰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8》“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绕植刺桐。”

·黄仲昭《八闽通志·80·古迹·泉州府·晋江县·刺桐城》: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旁植刺桐环绕。

  留从效在泉州城广植刺桐,阿拉伯商人称之为M,edinet al—Z aitun。前一字为城市的意译,后一字为刺桐的音译。刺桐(Zaitun)与油橄榄(zayton)发音相近,故亦有误称“由桑原”者。1342 年,非洲大游历家伊本·巴都他(Ibn Batuta)亲自到泉州,证实泉州无油橄榄,遂改译为“刺桐城”

  宋代

  入宋,泉州城种植刺桐的风气不减。

  北宋初年,南安人刘昌元举进士不第,作落第诗落句咏及家乡刺桐花。刘昌元至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及第,任商州主簿,诗坛老将王禹偁赠以诗,亦以刺桐花相倜侃。(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刘昌元》)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青箱杂记》(卷6)曰 刘昌言,泉州人,极有才思,当下第作诗,落句云:‘唯有夜来蝴蝶梦,翩翩飞入刺桐花。’后为商州记室,王禹偁赠诗曰:‘年来复有事堪嗟,载笔商州鬓欲华。酒好未陪红杏宴,诗狂多忆刺桐花。’盖为是也。刺桐花深红,每一枝数十蓓蕾,而叶颇大类桐,故谓之刺桐,唯闽中有之。”

  此后,“灿绵环城,梦起刺桐之咏”成为泉州诗坛佳话。

  另据乾隆《泉州府志·宋文苑》载,宋初,惠安人郑裒工诗文,闻于时。郑裒曾到徐州拜访著名诗人王元之,临返,王元之赠以诗曰:也瓯闽士,文高行益修。于名逢诏罢,归计解亲忧。鸥鸟终相狎,公卿漫欲留。刺桐花下宅,兰蕨奉晨羞。”

  北宋·普济和尚《五灯会元》一书中说, 刺桐有个特性,每年先萌芽后开花,则兆年丰;反之,先开花后萌芽,则其年欠。故刺桐习称“瑞桐”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80·古迹·泉州府·晋江县·刺桐城》:

  “·吕造诗:闽海云霞绕刺桐,往年城郭为谁封。鹧鸪啼困前事,荳蔻香消减旧容。

  其木高大,而枝叶蔚茂,初夏开花极鲜红;如叶先萌芽而其花后发,则五谷丰熟。

  丁谓廉问至此,赋诗云: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始年丰。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春不爱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泉州城,五代时留从効重加版筑。傍植刺桐,岁久繁密,其木高大,枝叶蔚茂。初夏时开花鲜红,叶先萌芽而花后发,则年谷丰熟。廉访丁谓至此赋诗,后郡守王十朋续之。二诗皆详见《物产注》、《闽省通志》,参《梅溪文集》。”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桐城》 收录北宋·吕造丁谓诗:

  “宋·吕造诗云:‘闽海云霞绕刺桐,往年城郭为谁封?鹧鸪啼困悲前事,荳蔻香消减旧容。’

  又丁谓诗云:‘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始年丰。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

  【按】吕造:北宋·泉州人,仁宗天圣二年甲子(1024年)进士。丁谓 :字渭之,更名公言,北宋·江苏吴县人,太宗淳化(990—994年)进士,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封晋国公。曾为廉访使来泉州。

  刺桐城一名在北宋也正式出现在著述中。据弘治《兴化府志》引北宋·至和(1054—1056年)中洞源《泉南录》云:“刺桐花,泉州有之,故谓之刺桐城。漳州、兴化军时有三、五株。”黄公度《送陈应求赴官》诗也说:“刺桐古城花欲燃,旧游人物想依然。”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泉州太守王十朋写下《石笋桥诗记》云:“刺桐为城石为笋”;其又有《刺桐》诗云:“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伞欲烧空。花先花后年俱熟,莫道时人不爱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南宋·宝庆三年(1197年),陈宓以父荫调选,任泉州南安盐税 ,后改主管南外睦宗院,有赋《刺桐》诗2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宓》):

  “名字传舆志,风流欠画图。 高花人不采,留得映栖乌。”

  “尽护绕城家,炎风盛际花。 漫天何所似,汉帜杂云霞。”

  宋代,虽然广东、浙江等地也时有种植刺桐,却不如泉州著名。宋《太平广记》引《岭南异物志》云: “刺桐,南海至福州皆有之,丛生繁茂,不如福建。”以至宋·吴处厚《青箱杂记》认为“刺桐花,深红,每一枝数十蓓蕾,而叶颇大,累桐,故谓之刺桐,唯闽中有之。”

  元代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2年初从泉州启航离开中国。归后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明代

  吟咏刺桐的诗,到了元代以后就少了,其原因可能是刺桐树少了。明、清两代泉州城普种刺桐的风气逐渐消退。

  到明末何乔远时(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崇祯四年[1631年]),泉州清源山观音岩边尚存刺桐数株,连博学多识的何乔远也自认“刺桐如斗斡,几欲不知名。”何乔远也只能在《泉趋诗》中感叹:“宋家南外刺桐新,凤凰台榭冢麒麟。”“宋家南外”指南外宗正司(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何乔远》、《泉州历史事件·南外宗正司 》 )

  取代刺桐的是大道两旁的松树、榕树和城市中的园林。明《闽部疏》云:“泉州城大而土旷,士大夫皆散处。余以六月行部,人家多依原陂为园林,肩舆过其下,嘉瓜四垂,朱槿熠熠,绿柚扶摇于短垣之内,丹荔点缀于碧野之上,令人目不暇接。”

  清代

  清代前期,泉州城中和清源山又陆续补种一些刺桐,以期恢复旧观。“刺桐城”3字也频频在清代前期诗文中出现,勾起人们对宋、元时满城刺桐花的回忆。

  顺治(1644—1661年)间,晋江丁炜《登齐云岩》诗云:“绕磴松杉积翠多”、“春深坐看桐花落。”(参见泉州历史网 《泉州人名录·丁炜》)

  康熙九年(1670年),苏州许焕《九日登清源山》诗云:“刺桐绕堞依双塔,紫帽飞津成大川。”

  康熙卅九年(1700年),参将李涵游清源山弥陀岩,赋诗:“四塞无烟海亦清,凭高试眺刺桐城。”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惠安林之濬《题赐恩岩》诗云:“籍甚贞元间世材,刺桐城外读书台。”

  乾隆(1736—1795年)后期,泉州城内外为数不多的刺桐又逐渐减少,且不见补种。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6·杂志下》“采《桐城杂事诗》”曰:“孝廉陈翊霄 云程[晋江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举人。参见泉州历史网 《泉州人名录·陈云程》)有《桐城杂诗》五十首,自注刊刻,亦采风之遗。中有句云:‘四面鼓楼齐拓土,更无一树刺桐花。’注:泉旧有四城,南唐时留从効即建牙之地筑衙城,鼓楼其址也。今城乃在外之罗城,初筑时环植刺桐花,故名桐城。按今刺桐已不存,惟郡北清源铺北山东南石塔边有两三株。 ”

  现代

  据蔡载经回忆,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1951年,泉州市(县级市)政府在讨论市政建设工作时,许集美市长指出泉州市区应当种植刺桐树。于是由蔡载经副市长布置市苗圃进行市区树种调查,并着手搜集各种树苗。调查结果,全市范围内竟无一株刺桐树。市苗圃遂于翌年清明节前后派人前往晋江安海养正小学,在校广场七株刺桐树上剪下 1000多枝条,带回苗圃试行扦插繁育。

  1957年3月21日,在市人委召开的市绿化委员会工作汇报会上,市苗圃首次就刺桐扦插培育的情况作为汇报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议决定将存活的刺桐苗培育成为壮苗,并继续采用扦插的方法大量繁育刺桐苗。由于市委、市人委的重视,市苗圃也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1961年,根据王今生市长的意见,在开元寺修建石栏后,种植19株刺桐树于石栏临街一边。随后又在西街影剧院前面广场种植刺桐树4株,在开元寺内东塔周围和开元慈儿院附近共种植刺桐树几十株,顺利完成首批刺桐种植任务。刺桐花才重现泉州城。

  现代杰出诗人、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1962年游泉州,写了一首《咏泉州》诗。该诗镌碑立于开元寺: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收复台澎今又届,乘风破浪待群英。”

  现代诗人黄寿棋先生来到泉州,遥想当年刺桐城花开满城,城纳五洲宾朋的繁荣景象时,留下诗句:“泉城已渺刺桐花,空有佳名异代夸。寄语州人勤补种,好教万树灿朱霞。”

  1987年10月,泉州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确定刺桐树为泉州市树,刺桐花和含笑花为泉州市花。

鲤城

  清·顺治十五~十六年(1658~1659年),福建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泉州知府陈秉直依关东式改造泉州府城,古城定型。因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而南北短,从清源山俯瞰,形肖鲤鱼,故称鲤城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城在五代时名葫芦城,以城不正方也,改筑,后象其形曰鲤鱼城。”

泉州衙城

  衙城在子城之内,相传为五代南唐·保大(943—957年)中节度使留从效所筑。址在北门州顶,即现中山公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衙城在子城内,相传留从效所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衙城》

  “衙城,即州治垣墙。今提督衙。相传南唐·保大中节度使留从效筑。《闽书》即留从效开府建牙之地。

  旧《志》:(南)宋·淳(1241—1252年)中旧址尚存,(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废为卫。

  按:衙城与罗城皆氏筑,是后于子城也。”

  陈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泉州文史》第二期)称:“衙城原很小,广袤各不过二、三百米,充其量相当于一个土寨,它仅是五代·留从效建立的一个衙门而已。”

威远楼

  威远楼,又称“谯楼”,民间称“北鼓楼”,位于鲤城区中山北路北端的州顶(今钟楼稍北),在宋代州衙、清代提督衙前。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古迹·北楼》:“北楼,在晋江县。”

  “威远楼”,1961年6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为“双阙”

  威远楼的始建史无明载。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晋江县·谯楼》记虽载“谯楼,在府治西崇阳门内。”不叙其始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威远楼》

  “威远楼,在双门前北,即州治之谯楼也。始建莫考。

  旧《志》谓:‘元·至正九年监郡偰玉立建,郡守孙文英重修。’然止两月间,只是同修,非一建一修也。观公署部·元文职,旧署吴鑑《记》可见。

  又乾隆《府志》‘公署部·明泉州卫指挥使司条’,史继偕记:‘谯楼相传为唐末王审知所建,前辟双阙,下累石如城。稍北九个步为应门。应门者,第二门也。宋、元因之,以谯楼为测漏所。至正年间重新,陶人欵识,有至正元年字,则再建于是年无疑。我朝改郡为卫,正统年毁撤而更之。而移其址于第二门,则实由正统间始。 ’

  按:此则移今所者,始于正统也。《府志》又云以开府治为王审知事,与诸说不同;至所云至正元年新楼,又与元·吴鑑谯楼记年份未合。但陶器年久,‘元”字或‘九’字之漫。观此则移今所者,正统大新之者。元·至正九年,即偰玉立孙文英同修者。

  至其始建,想开府即有之。谓起于审知,未必然也,特相传之语耳。”

  据此大致可知:

  五代·王审知据有七闽之地前,泉州州治前即建有“双阙”。武荣州治从南安丰州移至今泉州市区是在唐·久视元年(700年),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其时并在北隅(今中山公园一带)依云榭筑州衙,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双阙”之始建大概在这个时期。(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双阙”是供嘹望的楼,因有东、西两门,又称“双门”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天地春》“天地春,即上条所云‘双阙’也。东西两门,中累石如城,盖楼其上颜曰‘天地春’。(清)靖海侯·施烺因奉勅书楼中,提帅某以到此宜下马,移于宛斋家书屋,即今清源书院内,遂撤去墙楼,故至今犹称双门。前而两边尚有石阙,二楼相对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宋代,“双阙”“测漏所”(谯楼)。

  元·至正重修

  元因宋,“双阙”仍为“测漏所”(谯楼)。

  至正九年(1349年),泉州路达鲁花赤偰玉立新建1座规模宏伟的衙门;五月,偰玉立见总管府(州治府)前谯楼将倾,主持重修,于原址再建“双阙”,仍为“测漏所”(谯楼),悬匾曰“威远”;六月郡守孙文英续修,至八月成,并请三山(福州)名士吴鉴撰写碑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偰玉立吴鉴》)

  明·黄仲昭 《八闽通志·卷73·宫室·泉州府·晋江县·谯楼》:“元·至正九年监郡偰玉立、郡守孙文英重修,三山吴鉴为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子城》 载:“元·至正间,监郡偰玉立建谯楼于卫南,名曰‘威远’。此本旧《志》所云,实始建者已莫考。公止是与总管府孙大来重修耳,观公署部元·总管府条吴鉴记可知。别一楼,非泉山门楼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3·公署志仓厫附·总管府》载:“总管府,即宋州治府。前有谯楼,知府偰玉立修。吴鉴记。”并收录吴鉴《新修谯楼记》。文曰:

  “至八月,泉郡新修谯楼成,何以书大复古也?曷大尔而复诸古?弗改作也。

  先时省台言,守令多旷官,议选内外台宪历任廉能有声之臣涖其职。特命正议大夫高昌 偰玉立 、中顺大夫古襄 孙大英 来守泉州。

  夏五月,侯至,举直黜回姦任革心,罢行适宜,风休雷奋,阖郡传猶神明。公退,顾谯楼瓦腐木朽,凛然其将压,喟然叹曰:‘是不可缓也。’于是,郡人士好义者出己赀,佐公费,市财僦工,募以实直,农工不挠,而游伎食力之伦,利以仰给焉。

  六月,总管侯至,命属令晋江仙源纪庆翁、南安白榆等,分任厥事。用是栋楹樑栱之橐挠者,隆楣桷榱;题之摧毁者,功易甓。盖缮垣墉髹墁,雘绘华外而栗中,吏不典经画,工不待督。未及十旬,重簷周阿,岳立云飞,壮丽完好,悉复旧观。

  公合乐命酒,会僚属宾佐以落之。邦耆老士庶鼓舞嚣欢,谓公真仁人,出一言而兴百世利,乐其事之成,而已不与于其役也。请诗以歌之。 ”

  明·移址重建

  明·正统(1436—1449年)间,原谯楼遭遇火灾焚毁,北移九十步于古州衙前应门重建,即今福医大附二院住院部大门西侧、镇抚司巷东侧一带。

  天启六年(1626年),泉州知府沈翘楚重修,三月开工,八月竣工。东阁大学士、泉州人史继偕为书《重修谯楼记》。(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沈翘楚史继偕》)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子城》“威远楼,明·天启丁卯,郡守沈翘楚修。”[“丁卯”为天启七年(1627年),误,应以“丙寅”为是]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3·公署志仓厫附·泉州卫指挥使司》

  “天启六年(1626年),守沈翘楚修谯楼。

  史继偕记:

  郡故有谯楼,相传唐末·闽越·王审知抚有七闽,始开府治。前辟双阙,下累石如城。稍北九十步为应门。应门者,第二门也。

  历宋、元,因其旧,改谯楼为测漏所。后屡圮屡葺。至正(1341—1368年)年间,乃大新之,而旧志莫考。按陶人欵识,有‘至正元年’字,则建于是年无疑。

  我朝改郡为卫,正统年毁,撤而新之;而移其址于第二门,则实由正统(1436—1449年)间始。岁久漂摇,日就倾圮。于是,郡大夫汉阳沈翘楚来守是邦,慨然引为已责。以其赢若干镪,为文武吏倡。余不佞,及诸荐绅各出橐中装助之。详具大夫所为记中。说者谓郡城中含七山,斯楼实踞其中,以故人文甲天下,由地脉所团聚处。今兹一饬,治间山川,愈以开明灵秀,倍为映发,此其劾〔岂〕独一测漏知时已哉?文武为宪大夫有之,是可书也。

  役始丙寅(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竣于八月。

  大夫为酒招余,落之而系以诗:

  于赫泉山,牛女分躔。郡治踞之,灵异结蟠。爰有谯楼,翚飞云连。重阶疏寮,海邦所瞻。传且千祀,丰极而圮。间或增修,补苴焉已。浸寻弗支,畴度畴理。哲匠应期,沈侯则以。义问一宣,群公咸应。迨及簪绅,斥赀相竞。是筑是营,无烦后命。层构幻成,丽谯逊盛。乃命芳筵,把酒酹天。中和乐职,天子万年。文庙峙东,武卫后列。佳气葱茏,孕为材杰。仰赞皇猷,星晖月洁。太史陈风,天颜闓悦。”

  清·屡有重修

  清·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提帅王追功修,并新竖立“威远”匾额。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子城》“国朝·康熙丁未,提帅王追功修。”

  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之乱,“威远楼”部分被毁,旋修复。

  雍正六年戊申(1728年),福建陆路提督石云倬驻节泉州,修葺威远楼,并将明·史继偕《重修威远楼记》勒石传世。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子城》“雍正戊申,提帅石云倬修。”

  乾隆廿九年(1764年),泉州飓风,威远楼倾于风雨。乾隆卅年乙酉(1765年)三月,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泉州知府王缓、晋江知县方鼎发动乡绅民众捐款,重建威远楼。马负书撰书修建碑记勒于石。现存楼前广场报廊内。(参见 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负书》)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子城》“乾隆乙酉,提帅马负书修。”

  马负书撰书修建 碑记全文曰:“斯楼也,耸峙于提署之前,昔人以‘威远’名,盖为天南保障之雄观也。历岁久叠,经建葺,乾隆二十九年倾于风雨,三十年三月提军使者马负书,偕郡侯、邑令,暨急公捐输者,重新兴建,爰勒石以记其事及年月焉。”后有钤印。

  光绪卅二年 (1906年),威远楼遭火焚毁失,翌年重建。泉州清末举人曾遒为撰“威远楼”大字匾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遒》)

  现代毁

  民国时期,晋江县国民党党部曾设于威远楼。

  民国十四年(1925年),谯楼将倾,时北洋军阀孔昭同镇守泉州,又得重修。

  抗日战争期间,晋江县抗敌后援会一度在此楼办公。

  1949年,闽中游击队进入泉州后,驻扎在威远楼。

  1958年,泉州市(县级市)政府接受文化部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古建筑专家杜仙洲建议,决定拨款全面修复古泉州城谯楼(威远楼)。

  时威远楼比1989年重建的要小许多,共2层,前后有南北方向的门洞;一层中间的门洞是中山路通往中山公园的通道,行人车辆均由此通道经过。在1958—1959年间,可能出于对威远楼的保护,或为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在威远楼东、西两侧开通马路,从此禁止车辆经门洞进出。

  在威远楼1层东北角,有一小门,经此有石阶可直上2楼。2楼先是一圈环廊,立于环廊可向四方眺看。环廊中间有多个房间。

  1959年10月,原设在开元寺檀越祠的郑成功展览馆”移至威远楼2楼环廊中央厅,同时扩增内容,利用环廊其它房间,共同辟为“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分别设立李贽蔡襄郑成功俞大猷苏颂林俊邱二娘等泉州历史人物展馆。每个展馆内都有该房主人的雕像和事迹介绍,墙上挂着介绍人物的文字、图片,还有一些人物用过的器物,如郑成功俞大猷用过的兵器,邱二娘使用的农具、武器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贽蔡襄郑成功俞大猷苏颂林俊邱二娘》)

  后来泉州早期的海交史博物馆、共青团泉州机关等也曾设于威远楼。

  “文革”中的1967年7月3日,因派性武斗,致屋瓦破碎,门窗外墙表面受损严重。1969年,威远楼被作为“四旧”拆除,夷为平地。

  1989年重建

  1984年6月2日,陈泗东发出《从速重建泉州谯楼(威远楼)的建议》,开始倡议重建威远楼,此后积极推动,并在1986年召开的六届泉州市(县级市)政协的会议上提交了同名议案。

  1986年3月8日,在重建威远楼筹划工作座谈会上,泉州市文化局牵头组织的威远楼重建委员会,推举原泉州市长(县级市)王今生为主任委员,廖博厚吕敦村陈泗东为副主任委员,委员包括各界知名人士、社会贤达和华侨、港澳同胞,正式启动威远楼重建工作。

  1986年9月18日(中秋节),在现址举行“泉州市重建威远楼奠基典礼”,1989年初建成。现址距旧址北移100米,即原来“唐宋泉州州署旧址”,后面是中山公园,规模略有扩大。

  在重建工程行将完成时,陈泗东为威远楼撰写多对楹联供采择,如:“威以济宽,武以辅文,经财裕世兴南国;远而及近,山而连海,育智开先建北楼。”“苍山碧水,白石红砖,尽佛国泉南佳景;晋俗唐音,宋桥元港,称海滨邹鲁名城”等,并撰写《重建威远楼记》。

  规制

  重建的威远楼依旧制,土、木、石结构,分上、下两层,东西宽35米,南北进深16米,总高度17米,整体厚实坚固。屋盖为双曲线回坡,汉式筒瓦屋面。

  城楼上层前边有一条围着木雕栏杆的走廊。走廊后面是城楼主体,悬匾“威远楼”3个大字由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题写;半分隔成七开间单檐歇山式木结构房间,可以互通。东西两侧另加一小檐,构成侧立面重檐形式。中厅脊端和檐角均作大翘起。

  城楼底层外表似城墙,为土石垒成的实心台座,外部墙壁全部采用经过琢平的白色花岗岩条石砌成,城楼中间有一净宽6米的圆拱门南北通道可以通过。与原谯楼不同的是,底层内部有很大空间,墙体设多门。

  城楼前是花岗岩条石铺砌而成的大广场。左前方修造一个小假山,小假山向北一面雕刻着“温陵胜迹”4 个大字,下署永康,已卯仲夏”6 个小字 (“永康”即施永康,时任泉州市委书记)。

  广场中央屹立1头巨大的石雕雄狮,坐北朝南,正对钟楼,青草石质地,高7尺,是原泉州提督军门前的遗物,1929年建设中山公园时移至此处,用作“风狮爷”。(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com《泉州民俗·风狮爷》 )

  广场两旁种植奇花、异草和绿树。

  广场左边沿建筑1列“报廊”,报廊里矗立着《重修威远楼记》等3座石碑,即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子城》所谓“ 有三石碑在焉。”

云榭

  云榭,位于泉州旧子城泉山门附近高阜,即今中山公园东侧气象站处。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云榭》“云榭,(北)宋·节度使陈洪进筑。”(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云榭》并收录南宋·王十朋诗4首、元·释大圭诗1首。(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十朋大圭》)

  南宋·王十朋诗:“山生平地榭生云,土木多应役鬼神。好向危栏高著眼,闾阎无限困穷人。”

  南宋·王十朋《又五月晦日会知宗提舶通判纳凉云榭,提舶用仙字韻即席赋诗,中寓四字,次韻以酬》诗:“云榭衔杯半八仙,却疑来自蜀山川。地如洙泗占高第,人似羲和分昊天。单骑双翩成驷马,杯羹淡薄从三鲜。国风雅颂寂寥久,太史采诗宜与编。”

  南宋·王十朋《又提舶携具过云榭知宗出示和章复用韻》诗:“不须蜡屐上林端,高处登临眼自宽。◇(“禾罷”合一字)稏风翻梅里白,荔支日照鹤头丹。山川满目如京洛,台榭侵云类广寒。宾主往来俱不远,如棠不比鲁侯观。”

  南宋·王十朋《九日登云榭》诗:“九日无悰懒出关,强登云榭望泉山。伤心不忍看茱菊,蓬鬓萧疎泪点斑。”

  元·释大圭“老屋危台雨气昏,石苔不见旧镵痕。当年霸业旌麾尽,故国秋声树木存。度海雁行惊断角,近城萤火没荒垣。无人去买长瓶酒,一酹王千载魂。”

城心塔(定心塔)

  城心塔,又名“定心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井亭巷北端西侧(旧属万厚铺),现耸立在一户人家的围墙内。

  “定心塔”:1983年1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规制

  城心塔为楼阁式,五层五檐,下有塔座,平面呈八角型,高约4.5米,边长0.75米。塔身红砖砌筑,外涂白灰,顶装以红陶罐迭成而涂上白灰的葫芦刹;塔座作须弥座,用花岗岩砌筑,依稀可见“南无阿弥陀”5字,另侧有“乾隆十四己巳(1749)年□(重)兴”

  始建年代之争

  关于城心塔的始建年代,颇有争议,其说法有四:

  唐说

  根据郑焕章《泉州城心塔建造时间考》(《泉州文博》第七期,1998.8)论证,城心塔的始建年代应该与唐故城同期,即武则天 久视元年(700年)至玄宗开元六年(718年)的盛唐时期。

  郑焕章同时认为,城心塔不是唐故城、旧罗城、新罗城的确切意义上的城中心标志,仅是象征性而已。其作用,是镇煞风水,因“泉人重堪舆”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

  五代说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城心塔》(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

  “泉城形似鲤,故名鲤城,相传为南唐·保大中留从效筑。初定基时,先于适中之地,建一塔以为中心标准,然后七门依次而定。城垣将筑,则于周围各竖长木,夜悬灯为记,于清源山上观其形势而改易之。是塔俗名城心塔,在西街井亭巷内。砖灰迭成,今尚存焉。

  七门方位定,枢纽在中宫。
  孤塔擎空起,层楼立向同。
(原注:七城门皆子午向。)
  望山青拱北,望海碧朝东。
(原注:旧传南城楼曰望海,北城楼曰望山。)
  草色三洲绿,灯光万炬红。
  从兹分远近,起处审交通。
  灰劫留遗踪,鄂王
(原注:留从效)一世雄。”

  明·万历元年之前说

  1987年,发现该塔须弥座束腰上嵌有两方花岗岩石题记,一方镌刻“万历元年(1573年)重修”,一方镌刻“乾隆十四己巳(1749年)重修”,说明定心塔早在万历元年(1573年)之前就已存在。

  明·万历间说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7·古迹·定心塔》:“定心塔,在万厚铺,即城之中,明·万历间(1573—1620年)造,国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定心塔》同此说。

  现代·陈泗东据府、县《志》持此说。其《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收录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城心塔》并加按曰:

  “城心塔又名定心塔。乾隆《晋江县志》卷十五载:‘定心塔在万厚铺郡城之中,明·万历间建,国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修。’据此,塔系建于明朝,非建于五代。此则所记(指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城心塔》)错误。

  另查留从效始建城时,为方形,后经历次扩建,至明代泉州才形成鲤城。定心塔在井亭巷,五代时地偏西,至明代才在城中。所述(指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城心塔》)作为传说可以,作为史实未可信也。

  井亭巷属万厚铺,此砖塔现尚立于一家民房之内。塔的对面现尚有古井一口,俗谓巷因有一井一亭 ( 原注:即定心塔) ,故名井亭。”

  泉州市政府“保护碑”亦引用此说。

至高石

  至高石与至高石碑,原位于梅石街顶埔村(因地势最高而得名)的今刺桐新村范围内,不知立于何许年。

  1952年,台湾学者王和声编纂的《闽南采风录·城北志高石》载:志高石在城北执节境,石无特异,且大部分已没入土内,仅露三数寸在外,旁立一碑,上刻‘志高石古迹’五字,左右小字两行‘戊辰花朝,孙文波立’。
   〖注〗“志高石”:为“至高石”的误载。执节境:包括今执节巷、顶埔、梅石路中段和东段、蜂尾埔、崇福寺、东西横的广平仓、五脚亭、中营下、庄厝埕。戊辰:不明,指……1448、1508、1568……这些年代,前后可增减60年。花朝:农历二月十五。孙文波:生平不详。

  《闽南采风录·城北志高石》还载:堪舆家言,此石由城北清源山脱脉而来,地当全城最高处,立石上可望全城七门历历如会,清源山居其背,如屏障然,现碑已被乡人拔去。按志高与至高音相同也。
   〖注〗堪舆家:风水先生。由城北清源山脱脉而来:至高石和清源山山脊在一条线上。

  至高石现已无存。

  至高石碑原立于至高石旁,阴刻行书大字至高石古迹五字,左右小字两行“戊辰花朝,孙文波立”。现仅存上半截(约十厘米宽,三四十厘米长),残留“至高石”、“戊辰花朝”字样,残碑保存于泉州南建筑博物馆。

  至高石所在顶埔之处原称虎头山。实际上,泉州城内诸山丘,东北的虎头山(1971年测得海拔24.01米)并非最高,比西南的龙头山(1971年测得海拔40.3米)还矮16.29米。泉州古城靠海,地势朝海的方向逐渐降低。虎头山和龙头山,是泉州古城墙内的最高点。 但由于古泉州没有高楼,虎头山的位置比龙头山好,视觉上显得更高,民间流行虎头山为泉州城内最高处的说法,孙文波也就将至高石立在此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