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罗城

  泉州唐故城(原罗城)
     ——始建年代。
     ——唐故城垣遗址踏勘。
     ——唐故城城门。

  泉州旧罗城
     ——唐·大和三年前扩建南垣东段。
     ——唐·天祐间扩建西垣。
     ——五代·重加版筑(正名“罗城”。门七。水关。外濠,城池。)
     ——北宋乾德初拓东北垣。
     ——北宋·太平兴国隳坏。
     ——北宋·宣和复葺旧址。
     ——南宋·罗城屡修始固。

  泉州新罗城(鲤城)
     ——南宋·绍定建翼城。
     ——元·至正拓南罗城以就翼城,并统为罗城(泉州路达鲁花赤偰玉立径就翼城拓建南城垣。附:释大奎《筑城曲》。城形。规模。为门七。内、外濠。)
     ——明·屡朝相继修葺(洪武初泉州卫指挥同知李山修。天顺后屡朝复相继修葺。万历卅二年强地震后重修。有明一代泉州城内空宅废地特多。)
     ——清代(顺治十五年依关东式改造。清·顺治叶灼棠《改筑泉州府城记》。康熙后的修葺。)

  民国
     ——民国期间全遭拆毁。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哀鲤城》和现代·陈泗东按。

  现代遗存
     ——德济门遗址(沿革。遗址情况。)
     ——重建朝天门(2001年重建朝天门。附:二山亭。)
     ——2002年重建临漳门。

泉州唐故城(原罗城)

  始建年代

  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第3次设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故泉州(治所在今福州)改为闽州,武荣州改称泉州,州治移到丰州东南5公里,即今泉州市区。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15个里置晋江县,泉州州治与晋江县县治同地。

  唐故城(原罗城)初筑时间,应在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玄宗开元六年(718年)晋江建县之间,为夯土版筑。从唐·宰相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开始,就一直有关于泉州的“郭”、“城”、“门楼”、“城门”、“郡北墉之立侯楼”等的零散记载。如:

  ①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晋江县上,郭下。开元六年(718年),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置,在晋江之北,因名。”《新唐书·地理志》延续这个说法:“开元六年(718年),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清析南安县东置晋江县,在晋江之北,故名。”此为泉州最早有“郭”的记载。

  ②《唐书·卷41·志第31·地理5记有“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泉州)别驾赵颐贞凿沟通舟楫至城下。”《泉州府志》的名宦、山川、城池各条也有同样记载。

  ③《泉州府志·卷29·名宦·苏妙传》载,唐·苏妙于大历中(769~772年)任泉州刺史,“有惠政,有白鹊巢于门楼。出,鹊每随集车盖,民颂歌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妙》)

  ④《新唐书·卷18·秦系传》载,唐·秦系隐居九日山,建中元年至三年(780~782年),泉州刺史薛播数度慕名去拜访,新年节庆还送羊、酒,“而未尝至城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秦系薛播》)

  ⑤《唐书·卷41·志第31·地理5记有贞元五年(789年),泉州刺史赵昌建置“尚书塘”,灌溉300余顷,泉民德之。故《泉州府志·卷29·名宦·赵昌传》“曰尚书塘,在城东北隅,与东湖隔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昌》)

  ⑥唐·贞元九年(793年),欧阳詹《二公亭记》“郭东里所”之句。同年九月三十日,欧阳詹所撰《北楼记》中言:“兹楼者,盖此郡北墉之立侯楼也。”欧阳詹又有《泛东湖序李谊二仓记》曰:“城之东隅,有万家湖者,渺弥十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⑦《唐故给事郎泉州司马府君墓志》载:许谭,字颂本,安州安陆人……贞元二十年(804年)春二月廿七日葬于清源西郭之平原。”“西郭”系指城郭西部。

  唐故城垣遗址踏勘

  1996年9月—1997年12月,《泉州古城址踏勘与研究》课题组在陈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泉州文史》第二期)的基础上,再次开展唐故城遗址的实地考察,形成《泉州古城址踏勘与唐故城址钩沉》调查报告(《泉州文博》第七期,1998.8)。

  根据调查报告,钩勒出的泉州唐故城遗址,确定唐故城周围13.2里,城区面积将近3平方公里,因趋避地势之故,形状不规则。

  ①北垣:

  以北楼(南唐·保大中(943~957年)改称朝天门)为中心点(今北门街孝悌巷口以南),分向东、向西两段。

  北垣东段:从今北门街孝悌巷口以南的北楼始,城墙依地势南下接云榭(今气象站),利用云榭天然形势折东至白狗庙前县后街东畔,转南行至米仓巷南泉州卫校,循马鞍山东北麓坡地,沿江厝池南折东,直趋中营,下接唐故城东垣。

  北垣西段:从今北门街孝悌巷口以南的北楼始,城垣往西直线达裴巷北、河岭巷南(第一塑料厂大门偏北,宋南外宗新睦宗院旧址)。河岭以西则沿河岭巷南高地,直西出富厝埕,过新华北路,转西南入花棚下培元中学操场接唐故城西垣。

  北垣濠沟:

  北垣中段无濠(故城北部未设治之前原为荒僻地带,为泉之邙山;北山至北门城口以北乃古河曲之大泽,故无须濠沟)。

  东侧南行地段以天然沟堑(破柴巷沟、都督第沟、水巷沟)、大池(江厝池、水心亭池)、沼泽为濠,米仓巷南泉州卫校以东则接中营下沟。

  西段河岭至培元中学操场为北部西沟。

  ②西垣:

  西北与花棚下培元中学操场的北垣相接,迤西南行至孝感巷北,循巷南下,横穿西街入“老鼠尾”,复循岗阜山脊西南行经欧阳詹故居(今一半圈入源和堂蜜饯厂内,在厂区北墙中偏东)西,南下至崎头庙巷接故城南垣。

  西垣濠沟:西北以西姑大池为濠,孝感巷北段西下方即为奇士西界沟,注小督池,汇入素景门旧濠(濠在宣明坊五塔巷口),西南则留从效洗马池接通旧罗城南濠。

  ③南垣:

  西起新门街崎头庙巷南口,接故城西垣,沿新门后街经铺仔巷(又称报仔巷)、甲第巷南口,接上崎头巷(在傅府山南,即甲第巷南口折东,今统称甲第巷),过通津桥北、宏博巷(今巷废)南口、关刀埕,穿新华南路入金鱼巷,沿巷过叠芳桥北、井巷桥北,至镇南桥(即南门桥,在今涂山街头岗亭一带)北,继续往东达通远桥(镇南桥东,原胭脂巷——燕支巷正对面)北,折北循鲍厝巷直接府文庙西墙外蓝桥巷,至巷北转东,沿府学泮池、明伦堂池、百源川池诸池及老河沟(时含今路下沟)北岸,至小菜巷龙宫,复北折至伯府埕泉州五中校门偏东,转东循凤池至原漆厂西墙(今名城大厦附近),接故城东垣。

  南垣濠沟:西起崎头庙巷南口下,陪城墙迤东至涂山街头东鲍厝巷南口下为旧罗城南濠西沟,折北至蓝桥巷北则以府学池水域为濠,转东至小菜巷龙宫以府学泮池、明伦堂池、百源川池及老河沟为濠,伯府埕、凤池一线以南则以东湖水域为堑。

  ④东垣:

  北起中营下东口,接故城北垣。陪二郎巷沟西岸南下,穿过东街入忠义巷,自忠义巷偏西南下,经万厝埕尾,翻越释仔山,至山南麓施琅将军东园假山残址,南下趋凤池巷,至原漆厂西墙北侧路中,接故城南垣。

  东垣濠沟:北段为二郎巷沟,至六板桥、七板桥处折东入东门大沟;忠义巷一段以东数十米外东门大沟为濠;释仔山以东、以南,则以烟波浩渺的东湖水域为堑。

  唐故城城门

  唐故城有4个城门。《紫云开士传·文亻冉(“冉”上“孚”字头)传》云,唐·咸通初(860~861年),文亻冉(“冉”上“孚”字头)于开元寺东南造木浮图(木塔)时,“使募施者州四门”

  东门(未详,疑为“行春门”):在二郎巷口偏西的东街上。

  西门(素景门):在孝感巷南口西街上,据宋志遗文名曰“素景门”,是遗存于志乘中少数唐代泉州地名之一。

  南门(镇南门):位于南街(中山中路)南端、镇南桥之北。

  东南门(旧通淮门):在故城东南,旧通淮桥(即离井桥,后称登仙桥)北,即今东边巷南口“坊脚”
北楼:
“北墉之立侯楼”,是供“更人防卒”“登俾击柝之所”,楼下无门。因城北河曲大泽阻隔,东北沟渠、池塘、沼泽密布,荒无人烟,无路可通。

  西南水门(通津门):位于故城西南,初筑城时为水门,仅通舟楫。

泉州旧罗城

  唐·大和三年前扩建南垣东段

  清·乾隆《泉州府志·名宦·赵棨传》载,唐·大和三年(829年),泉州刺史赵棨开天水淮时,通淮门已在旧通淮桥的东南,说明此时南垣东段已自鲍厝巷南口向东延展至兵马司桥北,而东垣也自原漆厂西墙径直南延至兵马司桥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棨》)

  唐·天祐间扩建西垣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罗城》“先是王延彬于唐·天祐间(904—907年)权知军州事,其妹为西禅寺尼,拓城西地以包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延彬》)

   黄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记叙兼谈罗城与子城的关系》(《泉州文博》第7期,1998.8)介绍:“其增筑城垣走向,即从今新华北路东侧的进贤巷原泉州烟丝厂起,向西北穿过新华北路,到泉州市第一轻机厂的西边容器车间东南墙边的小路,西通奉圣巷(原西姑池已被轻机厂填平,西姑寺也于1958年拆除),连接旧环城路西北段,转向西南到西门路口原义成门所在地;再沿西门城濠东侧,南下抵新门外的临漳桥东畔。该范围包括唐故城城外的西北部和西南部一带,其中包罗有龙头山、洗马池、溪后池、长沟、西姑池等地方。”

  王潮兄弟据泉时,泉州州城周围17.2里,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

  五代·重加版筑

  正名“罗城”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福建相对安定,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然而泉州城偏小,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五代·南唐·保大(943—957年)中节度使留从效“重加版筑”,予以扩大,向四周发展,周围20里(城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城垣高一丈八尺,门七(俗称“七城门头”)。因时已内有子城和留从效新筑一衙城,外城遂正名为“罗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n《泉州人名录·留从效》)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8》:“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绕植刺桐。”

  《清源留氏族谱·卷2·留鄂公传》:“泉州城市旧狭窄,至是扩大仁风、通淮等数门。”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

  “罗城亦留从效所筑。”

  “罗城周二十三里有奇。”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1·城池》称:“罗城,相传为南唐·保大(943—957年)中节度使留从效筑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罗城》载:“罗城,亦南唐·保大(943—957年)留从效所筑。周围二十里,高一丈八尺。”

  黄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记叙兼谈罗城与子城的关系》(《泉州文博》第7期,1998.8)介绍:“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于南唐·保大(943—957年)年间,扩大唐故城的东部、东南部及北部等环半城的外围之地。即由涂门沿今温陵西侧北上,中经凤池、释仔山(旧市农校)至东门;溯向西北。”

  门七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罗城》载:

  “罗城,亦南唐·保大(943—957年)留从效所筑……门凡七:

  东曰‘仁风’(取“夫天之道也,东仁而守,西义而成”之义),俗呼东门。(“仁风门”位于二郎巷口偏西的东街上,应为原唐故城东门“行春门”。宋·太平兴国三年,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纳士归宋,故城城墙被毁,仅留“行春门”门楼。)(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n《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西曰‘义成’(亦取“夫天之道也,东仁而守,西义而成”之义),俗呼西门(位于甘棠巷口偏东西街上。时西城墙已西移,原唐故城之西门“素景门”废,估计是义成取代了素景的名号。)

  南曰‘镇南’,俗呼南门桥头(位于南街镇南桥[蓝桥]之北),近今泮宫口处。

  北曰‘朝天’,俗呼北门(位于文胜巷口北门街上)

  东南曰‘通淮’,俗呼涂门(已从唐故城向东南推移到涂门街尾兵马司桥北)

  西南曰‘临漳’,俗呼新门(位于新门水关桥东北、今傅府山南麓)

  (西南还有)曰‘通津’,(因门外大部成陆,航道淤塞,跨濠架设津梁交通城外,亦称新南门)在傅府前临漳门北(傅府山南麓、通津桥正北),元时废,于临漳门南辟一门曰‘南薰’(俗称水门)。”

  水关

  五代所建7城门都有水关,与护城河通连,可通江通海。其中通淮门水关(涂门水关)遗址至今尚存。

  “涂门水关”,1983年1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是7水关中唯一的文保单位。

  “涂门水关”的功能有二:一是当时泉州城中部与东南部水利通道,因涂门水关相比其他水关地势较低,古代泉州城内所有水路都汇集到百源川池,再经涂门水关流出城外。而古时晋江每天潮水涨落,也会流经这个水关,发挥防洪、排水、灌溉等功能。二是重要交通枢纽,民众可通过水关,利用船舶在城内外进行货物交易。

  1996年,在八卦沟东段工程施工期间,涂门水关遗址周边建筑被全部拆除,整个水关完全裸露。两边层层石块堆砌出水道,沟渠上由三四层石块砌成拱顶,上面是1排房屋。文物保护碑立于拱顶旁一建筑围墙内,上镌字:“涂门水关。经本府于1983年1月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落款为泉州市人民政府,时间为1984年6月。

  1997年至2000年,涂门街旧城改造,涂门水关遗址被掩埋入保安亭的水泥板下;而今重被发现。

  外濠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罗城外濠》:“罗城外濠,环绕罗城,广六丈,深二丈余。三面通流,潆洄如带。独东北一隅,磐石十余丈。地势高仰,潮不能通。”

  就罗城南外濠讲,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罗城外濠》载:“南罗城旧在镇南桥内。即今南门桥头近泮宫处。桥跨南濠,直东抵通淮门,直西抵临漳门。”

  城池

  【地势】

  泉州城厢地势北高南低。从赐恩岩经城东北角冈陵蜿蜒俯窜而下,在城内形成虎头山(今泉州一中至崇福寺一带,海拔15.8米)、府后山(旧府、县衙后一带,海拔16.07米)、泉山(今中山公园顶至大寺后一带,海拔17.96米)、象峰(今新华路原泉州晚报印刷厂至龙头山一带,海拔16.49米)、鹦歌山、释雅山(泉州三中、旧农校一带,海拔13.85米),到城内中心区新门街、涂门街一带,地势就平缓多了。临近晋江溪边的菜洲、五堡、聚宝街一带,海拔只有4米多。这种北高南低的地形,构成泉州城厢“金交椅”态势。

  【布局】

  五代的罗城,分为3层:

  中有衙城,为开府建衙之处(北门州顶,现中山公园)。

  内为子城,即唐代城址,子城废用,原来的子城4个城门即改为鼓楼,以报时辰,俗称“四鼓楼”

  外为罗城,是包围衙城和子城的外城。

  坊】

  城内有两个十字街:

  “上十字街”(街口即今钟楼处)是子城四街的延长,从子城内延长到子城外,往东过“仁风门”通洛阳江,往西过“义成门”通丰州至永春。

  罗城将子城东、西、南、北4条街各向延伸到罗城城门外,又新开从镇南门东到通淮门、西到临漳门的两条街,即今涂门街、新门街,是为“下十字街”“下十字街”(街口即今涂山街头),往东过临漳门通溪美、安溪,往北一直过上十字街口、“朝天门”通往北方的古大道,往南过镇南门直达晋江畔至海外。

  同时,在“镇南门”设闤闠坊,连接子城的左、右2坊,是当时泉州的商业中心。

  从子城“崇阳门”“镇南门”这一段南向延伸路,俗称“南大街”,即今中山中路。这样,在唐、五代形成的南北一长街作为中轴线,与东、西2条街交叉成为城厢主干道的布局,沿袭到民国十二年(1923年)才有较大改变。

  北宋乾德初拓东北垣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罗城》“及陈洪进于宋·乾德初(963~968年)领清源节度使,以城东松湾地建崇福寺,复拓其地包之,北之东西隅稍宽,俗号‘葫芦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泉州儒道释寺庙·崇福寺》)

  黄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记叙兼谈罗城与子城的关系》(《泉州文博》第7期,1998.8)介绍:“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因其女出家为尼,建千佛庵(即今崇福寺)于城东北松湾居之,复拓东北垣,至东至北包寺入城。地在虎头山东侧,二郎巷沟以外的东北部,今崇福路(城基路)以西的地方,即今泉州市农机公司仓库一带,包罗崇福寺、市委党校内的大小池,其拓展的范围较小。”

  北宋·太平兴国隳坏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陈洪进挈地归朝,诏三城皆隳坏。”

  北宋·宣和复葺旧址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泉州郡守陆藻依旧址重修泉州罗城。(参见泉州人名录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陆藻》)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宣和以后,复葺旧址。”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罗城》载):“宋·宣和二年,守陆藻增筑,外砖内石,基横二丈,高过之。”

  南宋·罗城屡修始固

  在南宋一代,泉州罗城经6任郡守重修,其中最重要的1次是嘉定四年(1211年),郡守邹应龙以以贾胡(外商)簿录之赀的大修,至此罗城始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邹应龙》)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嘉定四年,始大加修治。”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罗城》载: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守连南夫重修。

  (绍兴)十八年(1148年),守叶廷珪复修之(并浚八卦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叶廷珪》)

  淳熙(1174—1189年)、绍熙(1190—1194年)中,守邓祚张坚颜师鲁相继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师鲁》)

  嘉定四年(1211年),守邹应龙以贾胡簿录之赀,请于朝而大修之,罗城始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邹应龙》)

泉州新罗城(鲤城)

  南宋·绍定建翼城

  南宋(1127—1279年),泉州的海外贸易持续发展,镇南门内外所谓“南关”,成为蕃商聚集和交易的主要场所,市舶司也设在这里。《晋江县志·卷16》庄弥邵《罗城外壕记》:“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诸蕃琛贾,皆于是乎集。”

  同时,此时泉州人口也大幅度增多,“泉州城内画坊八十,生齿无虑五十万”《舆地记胜》)。为保护中外交易区,以及人口增多的需要,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泉州郡守游九功扩建城池,建立翼城,形成新的南门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游九功》)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绍定三年,郡守游九功于罗城之南筑翼城,甃石二里有奇。”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1·城池》“翼城在罗城外。”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载:“翼城,则(南)宋·绍定三年(《县志》作绍兴三年,误。此从《通志》。盖绍兴先绍定九十七年。而官职名宦传:游九功系宝庆元年任。自宝庆元年至绍定三年止六年,则情事适合也。”)守游九功于诸城口增筑甕城各一,东甕城二。复于南城外拓地增筑翼城,东起浯浦,西抵甘棠桥,即临漳门外第一桥。沿江为蔽,成石城四百三十八丈,高盈丈,基阔八尺。”

  陈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泉州文史》第2期)称:“绍定三年(原文为“绍兴三年”,误),郡守游九功以以原镇南门外至晋江北岸一片,商业繁荣,人烟稠密,但每年江水泛滥时,尽成泽国。因思应予以有所保障,乃于濒江一线加建防洪墙一堵,号曰翼城,西起原临漳门,沿破腹沟北岸,经马头埙沿五堡溪北岸,过浯浦桥,转北沿东鲁巷接于原通淮门。《志》云全长二里有奇,其实倍之。”

  绍定五年(1232年),“海寇”王子清犯泉州,知州真德秀接受建议,由里人刘淑智自建翼城。《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后真西山真德秀守泉时,刘叔智自建翼城,不知何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据考,刘淑智自建的翼城在东南,北起仁风门,循东门大沟,外绕释仔山,回环草埔尾诸池,南至津头埔。

  元·至正拓南罗城以就翼城,并统为罗城

  泉州路达鲁花赤偰玉立径就翼城拓建南城垣

  元代,汉族和各族人民备受惨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反抗斗争始终不息,元末更为剧烈。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红巾军大起义。

  在这前后,泉州农民起义也彼伏此起,连绵不断。如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安溪湖头张治囝起义;至正三年(1343年),泉州刘应总起义;至正十四年(1354年),安溪李大定、南安吕光甫起义,都围攻泉州府城,严重威胁元朝在闽南的统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农民起义》)

  玉立任泉州路达鲁花赤(地方长官)时,正值兵乱,至正十二年(1352年)玉立为阻止农民军的进攻,驱使人民修筑泉州府城,径就翼城拓建南城垣,与西南、东南两翼城合,奠定了新罗城的规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玉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府城》:“元·至正十二年,江浙省以淮西盗起,命州郡修浚城。于是监郡偰玉立会僚属议,东西北仍罗城,南仍翼城旧址,役僧道编氓分筑。”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元·至正十二年,以四方盗起,监郡亻契玉立议寻故址增筑,乃拓罗城、翼城而一之。”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泉州府城》:“元·至正十二年拓筑。”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1·城池》:“元·至正十二年,监郡偰玉立拓南罗城以就之(指“翼城”),今统为罗城。”

  附:释大奎《筑城曲》

  元末筑城,耗尽民力,且吏胥催逼赶工,状极惨切。当时开元寺著名诗僧释大奎《筑城曲》(载《梦观集》)中描述了这一情况。释大奎还站在民本立场,在诗中回顾了南宋末蒲寿庚关闭泉州城不纳宋帝赵昺的史实,对统治阶级不顾民生、依赖城垣的举止,提出批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大奎》、《泉南著述·梦观集》)

  《筑城曲》曰:

  “筑城筑城胡为哉?使君日夜忧贼来。贼来犹隔三百里,长驱南下无一跬。
  吏胥督役星火催,万杵哀哀亙云起。贼来不来城且成,城下人语连哭声。
  官言有钱雇汝筑,筑出自我无聊生。收取人心养民力,万一犹能挡盗贼。
  不然共守城者谁?解体一朝救何得。吾闻金汤生祸枢,为国不在城有无。
  君不见:泉州闭门不纳宋天子,当时有城乃如此!”

  城形

  就城形而论,元代把五代梯形城改为不等边三角形。旧“镇南门”以南至“德济门”一带,均为南关,正是元代最繁华的区域。文献中经常提到的通淮街、聚宝街、青龙巷、排铺街,都在这个范围内。其中有外国宗教遗址,如清净寺(涂门街)、蕃佛寺(今旧车站)、回教寺(南门)、南教场棋盘园的蒲寿庚花园(今花园头),都是外国人长聚的地方,被马可·波罗伊本·巴都他称为“泉南蕃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马可·波罗伊本·巴都他》)

  规模

  时新罗城周30余里(城区面积约6.2平方公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府城》:(新罗城)高二丈一尺,周围三千九百三十八丈;东西城基广二丈四尺,外甃以石;南城基广二丈,内外皆石。”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新罗城)周三十里有奇。”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载:

  “元·至正十二年,监郡偰玉立始废罗城之镇南门径就翼城,周三十里,高二丈一尺。城东西北基各广二丈四尺,外甃以石。南基广二丈,内外皆石。”

  “无增甕城,而统为今之罗城。”

  为门七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府城》:(新罗城)为门凡七:东曰‘仁风’,西曰‘义成’,南曰‘德济’,北曰‘朝天’,东南曰‘通淮’,西南曰‘临漳’,濒溪水门曰‘南薰’,门上各有楼。”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载:“为门七:东、西、北暨东南、西南门,皆沿旧名。惟改南门曰‘德济’。废‘通津门’(《通志》作废‘通淮门’,误。)而于临漳、德济之间(《通志》作德济、仁风之间,误。)建门曰‘南薰’,俗呼‘水门’。”

  新罗城城门还是7个:

  北门(朝天门)、西门(义成门)依旧址不变。

  东门(仁风门),沿东街向东移50步。

  东南“通淮门”、西南“临漳门”均跨濠沟向东南移近百步。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府城》:“通淮门,俗呼‘泥门’(土门、涂门)。临漳门,俗呼‘新门’。”

  南门,原位于涂山街称“镇南门”,废,移至万寿路口东侧、天后宫正大门对面40米(今天后路),改名“德济门”

  新南门(原“通津门”),移到竹街南畔(今水门巷处),称“南熏门”,俗称“水门”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府城》:“南薰门,在旧市舶司之旁。”

  内、外濠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府城》:(新罗城)外环以濠,阔三丈七尺,深一丈八尺,潮汐通自西南,抵东北盘石而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罗城外濠》载:

  “至正间,监郡偰玉立南拓罗城,而镇南桥壕东西相抵者,悉砌以石,遂为城内壕矣。

  今惟漳门外,绕西而北,而东,而南,抵通淮门为旧外壕。

  其自通准门,南绕德济门,过南薰门之半,乃拓罗城而浚之濠也。

  又自南薰门之半,西距临漳门,则濒江无濠。”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府城·泉州府城内外沟濠》)

  明·屡朝相继修葺

  洪武初泉州卫指挥同知李山

  洪武(1368—1398年)初,泉州卫指挥同知李山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府城》:“国朝·洪武初,泉州卫指挥同知李山增高旧城五尺,城基俱广二丈四尺,内外皆甃以石。建月城六,战楼五,窝铺百四十,壕加浚治。”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明·洪武初增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载:

  “明·洪武(1368—1398年)初,(泉州卫)指挥李山复增高五尺,基广俱二丈四尺,凡内外皆甃以石。建月城六(月城为掩蔽于城外的小城门,使之成为多重的城门),惟‘南薰’无月城。门各有楼。又东有楼曰‘望海’,北有楼曰‘望山’。窝铺凡百四十。合全城观之,状如鲤。又于仁风、通淮之间,辟‘小东门’。

  《闽书》云:(小东门)门直东湖之嘴,早日初升,湖光潋艳,如鱼饮湖水者然,因号为‘鲤鱼城’。后门塞楼废。”

  增辟“小东门”后,此时共有8个城门。泉州城俗称“鲤鱼城”,小东门即“鲤鱼嘴”,直对东湖,称“鲤鱼吐泡”、“鲤鱼吐珠”。小东门不过点缀风水而已,实际意义不大,故又俗称“半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东湖》)

  天顺后屡朝复相继修葺

  天顺(1457—1464年)后,泉州地区面临日益严重的倭乱,官府不得不强化城池的军事功能,屡朝复相继修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3·地理·城池·泉州府·府城》:“天顺以来,城楼门铺或圮,都指挥佥事武成,知府张嵓徐源,指挥使王浚王振王炫,指挥同知王琨,指挥佥事李珏,千户秦昇何祯等,相继葺而完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岩徐源》)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累朝复相继修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载:

  “自天顺(1457—1464年)至成化(1465—1487年)间,都指挥武成、守张嵓徐源、指挥王濬王振王炫王琨李珏等,相继修。

  弘治十三年(1500年),临漳门东半里许,水啮城下路数丈,将及城,知府张濂筑二坝障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濂》)

  【正德五年(1510年),行春门灾,守向一阳重建。】

  嘉靖三年(1524年),门楼窝铺多坏,知府高越、同知李缉大修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高越》)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煽乱,久益猖獗,拥众直抵城下,昼夜戒严,城闭数日。

  是年(《府志》作三十八年),德济门灾,知府熊汝达重建之。改通淮门(《通志》作南薰门,误。)曰‘迎春’,以岁迎春于此,故名;南薰门曰‘通津’,后复名‘南薰’,即水门。并修各月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熊汝达》)

  兵备万民英复以城北外壕磐石不能通水,乃建小城楼,临壕围以木栅,筑羊马墙以备倭。后倭平无事,嫌压断龙脉,撤去。”万民英所筑木栅和羊马墙,起自北门城口,止于城东北今崇福路北口,临城北晋江古河曲大濠围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万民英》)

  万历卅二年强地震后重修

  万历卅二年(1604年),地大震,泉州府城楼、铺、雉、堞倾圮殆尽,副使姚尚德、泉州太守姜志礼重修,旧有用砖处尽易以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灾异·地震·第一个地震活动期·明万历卅二年强地震》、《泉州人名录·姜志礼》)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至万历中,地震,城圮,益加营缮。”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泉州府城》:“明·万历三十二年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载:“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地大震,楼、铺、雉、堞倾圮殆尽。副使姚尚德、守姜志礼请帑金修复,委生员詹仰宪、千户张振宗等董其役,旬月告成。城旧有用砖处,至此尽易以石。”

  有明一代泉州城内空宅废地特多

  明代,泉州城内空宅废地特别多。如北门北山河岭过去有“六孔井”,说明人烟繁密,到明代则荒烟遍地。城内菜果园地很多,都是城市衰落的证明。

  明·陈懋仁《泉南杂志》云:

  氏之变,泉郡概遭兵火,无复遗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廨西甚饶隙地……种蔬菜于中。”

  明·万历(1573—1620年)间,王世懋行部至泉,其《闽部疏》(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一月书)载下对泉州城的两个观感:

  一是大。“泉州城大于福,北负洛阳江,南面晋江,倚泉山而城。堪舆家谓为‘三台山、八卦水’,故多缙绅。”

  二是疏。“泉州城大而土旷,士大夫皆散处。余以六月行部,人家多依原隰为园林,肩舆过其下,嘉瓜四垂,朱槿熠耀,绿柚扶摇于短垣之内,丹荔点缀于碧叶之上,真令人目不暇给。”

  清代

  顺治十五年依关东式改造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泉州府城》:“本朝顺治十五年…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载:

  “国朝(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总督李率泰檄各府城依关东式改造。

  (福建)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泉州)知府陈秉直改筑,再拓翼城堞二千三百一十五,月城堞二百有五。每堞长(“长”当作“高”)七尺,厚三尺,宽一丈五尺,垛口宽一尺八寸。”(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得功叶灼棠》)

  所谓“关东式”,系指清初东三省的样式,有城堞、窝铺、敌楼、炮台等设施。因明羊马墙故址拓翼城4处;复因临漳门外潮汐涨啮,损坏城墙,令水师运滨海巨石于长沟北右半里,筑翼城以捍潮。

  至是,泉州古城定型。因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而南北短,从清源山俯瞰,形肖鲤鱼,故称“鲤城”。 此时环城周围24里,城区面积6.8平方公里。

  清·顺治叶灼棠《改筑泉州府城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载,顺治十五年(1658年)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泉州)知府陈秉直改筑泉州罗城、拓翼城,叶灼棠《记》,并称该记文“勒石以志。此碑在东门第一重城外北畔第五间店后”。文曰:

  “泉郡罗城,广二万七千三百六尺,高三丈二尺,为门七,甕城六,共二千六百六十九尺。南唐·鄂公从效所筑。宋元以来,代有修缮,规制未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

  今海氛不靖,寨游悉废,内港通潮,一苇可薄城下。总督公疏请修葺,地方文武官绅衿商贾捐赀助工,得三千金,益以俸钱,赀苦不足,而意不敢苟

  提督公赞成之。于是条列五则,详请上台,壮垣墙,更垛式,定料价,均力役,分职掌。垣墙之庳者崇之,薄者裨之。计丈尺以定工程,使会计者知所循也。

  堞高八尺,广五尺,杪厚盈咫,不任炮攻。守者内累石基,峭而偪,措足其上,为敌所阚。改仿辽左规制,堞下层坐台三尺,厚倍之,登降坐立皆便焉。马道不碍驰驱。堞厚三尺,高倍差,阔丈有五尺。月城少狭,密守御也。界画八字形如便面,中留箭窦如其式。联隙以短垣尺有咫。一夫当之,可左右射,矢石之加,广纵数十武。较旧式口平而隘,阚探无所见。俟敌登陴而后奋挺刃于一击者,功相万已。垣外内皆石垛,砖足三之一。

  始试之于‘迎春门’建二堞,权物力而综之,佣作十万计。

  始事逮落成,指屈六阅月,计拆补城垣三百八十九丈,周城筑石台,累垛墙二千三百八十六堵。盖空心炮楼六角,葺城楼六座,炮门炮台一百七十五。朝天门月城加六尺,因羊马墙故址,拓翼城四处。

  职其事,兴泉道兵备佥事叶灼棠、知府陈秉直,署城守事副将张应诏、城守参将刘应宝、署兴协某、通判王泽洪、知晋江县丛荫坤,皆自朝暨夕,跋履城头,经营求至。

  当畚锸所及,外鼓而中虚,势如拉朽。榕根杂树,数百年拥沙崩壁,如虬龙蟠结,斧斤不能摧撼者,徐启石罅,命力士击以铁椎,缚巨缆群曳之,移日而动,不下数千株。蔓草丛茸皆剪伐。

  其旧堞,二夫绠挽,以次尽踣。自仁风门东北角迤逦而南,折西过北,隳之,旋补。虽一坏一块,不从绳直,必再易焉。求赤腻黄壤和纯灰实之。培土欲坚,购石不计远。甎发于型,润以水,叩之,铿有声。筛簸蜃灰,汰沙碟,舂研捆草,内塓外墁,就燥复垩之。如是者三,俾凝人衅郄,虽风雨鸟鼠,久而不能剥也。施炮之所度,火力所到,而高下损益之。
临漳门潮河远上,绕城西北,旧有闸口,以时蓄泄,便民载鱼米人城。湮塞圮坏,从士民请修复之。

  河水淡且不涸,溉锦墩、泉山、福安田千余顷。右半里许,诎一雉,有潮汐涨啮之患,令水师运滨海钜石,议筑翼城扞之。凿堑沟,圆折以杀其冲。

  规模详备,百堵俱兴。当夫役繁困,辄躬行慰劳,犒之牛酒。虽劝输不继,未敢轻议罢役。卖马毁器,助金钱,藉草千束,织寝荐为之御寒。渥以姜汤,施良药,救疾民,怡然如治家事。

  勘阅之始,覈直万金。劝省试,杜破冒,故费半而功倍之。乡先生雅意急公,众心有成,迄以竣,縻白金五千八百四十三两。观者讶其俭而疾,谓神物冯之。

  既而登清源绝顶,回视其下,纡曲如练丝在筐,殆俗传鲤城者是。因命工绘其图,形势广狭,堞楼度制皆肖。

  郡人以是役有三善焉:讲于农隙而民不劳,一;会海氛他适,闲暇修内事,二;中际伏腊还而罢之,冬燠如春,无烈风淫雨沾裳涂足为苦者,三。

  城既成,复属绅士耆老于南门之楼,巵酒为寿,讌而落之。爰追始事之艰难,勒石以志。”

  康熙后的修葺

  自康熙朝起,泉州城多次修葺。见之记载的如康熙四年(1665年)、十七年(1678年)、二十七年、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十六七年(1751—1752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道光十年(1830年)。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泉州府城》:“康熙三年、二十七年屡葺,雍正九年奉文修葺,乾隆十六七年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翼城》载:

  “康熙三年被水,四年重修。窝铺再增高,改为九十有四;敌楼六处,炮台十二位。

  十七年,海寇围城,德济门一带颇多坍塌。知府张仲举、知县沈朝聘重修。

  雍正九年奉旨修葺,后又多圮。

  乾隆五十八年,邑令张炳奉委重修。

  兹复圮坏,现署府宪袁□又请修,于客岁庚寅年(道光十年)腊月二十五日才兴工,本年四月府回任,续修之。”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城池·泉州府城》记当时泉州府城情况:“泉州府城,周三十里,门六,水门三。”

  到清·道光(1821—1850年)年间,城内有街22条、巷81条。

民国

  民国期间全遭拆毁

  泉州新罗城在民国期间全遭拆毁。

  民国十二年(1923年),晋江县民政建设局成立后,一场拆城墙、辟马路的市建工程迅速展开。由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南安人雷文铨为工程师,主持设计和施工。

  首先,拆除从城南德济门至一堡的城垣,沿城基和城边旷地另辟新马路。

  其次,拆建中山路。

  先从新桥头至亭前街,筑一长800米的土面新路,后又向北拓宽路面直至涂门街、新门街交叉的十字路口,成为今中山南路。以后再沿旧街继续向北延伸至威远楼前,形成现在的中山中路和中山北路。这样,自新桥头到威远楼的南北向新大街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全线贯通,全长2400米,路宽9—12米,街道两旁各有2.7米骑楼式人行道。这是雷文铨考虑泉州春季多阴雨、夏秋季多雷阵雨、台风雨的气候特征,参照外国都市建设形式设计的,建筑形式受南洋建筑风格影响。民国18年(1929年),水泥路面全部铺筑完成。中山路初名“七贤路”,后为永久纪念孙中山,全国各城市的主要街道统一命名为中山路,泉州南北大街亦改称“中山路”

  中山路骑楼建筑群浓缩南国建筑风格,是泉州城市建设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2001年,泉州“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00一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2010年5月,泉州中山路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2013年8月被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化厅列为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

  第三,相关地对东街、西街、涂门街、新门街4条旧街作部分拓宽和改直。

  民国廿年(1931年)以后,市政当局将整段城垣、整座城门楼,贩卖给承包商,由他们拆毁作石头生意。

  抗战初(1938年前后),福建省政府以防空的名义,下令将所有城垣全拆除。于是,鲤城城垣全部从地面上消失。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哀鲤城》和现代·陈泗东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哀鲤城》(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现代陈泗东加按后载《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泉城喝形鲤鱼,旧九门。小东门为鱼口,位正东,以日出验之。新、西交界为鱼尾,新门位正西,以日入验之。且紫帽在庚方,是东西既定,南北自明。北门属坎,南门属离,小东门属震,新门属兑,东门兼北属艮,西门兼北属乾,涂门属巽,水门属坤,中宫土附坤属小水门。此《洛书》九宫之数,纵横十五,古人建筑大费苦心。

  民国以来,欲车路四达,先拆南门,后拆新、西、涂三门,近东、北二门亦尽拆。兹因古迹所关故略志之。

  九门配九宫,《洛书》旧方位;
  中央土寄坤,纵横十五备。
  依法奠基址,卦象循后天;
  鲤鱼形势具,功成八三年。
(原注:城自兴工至完成计八十三年,五月十五日为完工之日,故城隍神诞辰以五月十五日为定例。)
  口向临正东,太阳似珠吐;(原注:旧传小东门为鲤鱼吐珠。)
  苦心费经营,制度悉遵古。
  讵知千载后,破坏全无余;
  楼隍与雉堞,一望成丘墟。
  当日宏取材,垒石万千亿;
  价值原不赀,多数肆贪墨!
  夷祸虽难恃,匪氛原可防;
  洞开无险阻,豺虎弥猖狂。
(原注:城中时有虎患。)
  五代鄂王,遗迹自兹逝;(原注:城为从效所造。)
  人谋痛不臧,气运有关系!

  【泗东按】

  此则揭露国民党的贪官污吏,拆城卖城石,于中取利,破坏了文物古迹。

  泉州石城之壮观,幼时曾见之,印象未忘。听我的父亲说,他年轻时的1895年左右,曾晚饭后步月在城墙上绕一转,半夜十二时才回原位,可知城墙的长度。

  今城已尽废,尚余涂门一水关,建议保存。”

现代遗存

  德济门遗址

  古泉州德济门遗址(宋—清),位于鲤城区天后路天后宫正大门对面40米处,被埋藏在地下,距地面3米左右,呈垒石结构。德济门遗址是宋、元泉州古城7座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城门遗址,系我国现存使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的石构古城门遗址之一,包含有南宋、元、明、清不同时期建筑遗存。

  “德济门遗址(宋—明):泉州市鲤城区天后路”,2005年5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济门遗址(宋至明):旧泉州市区南门、天后宫前”,2006年5月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德济门遗址”是其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遗产点)之一。

  沿革

  德济门,原为位于涂山街“镇南门”,与古泉州的聚宝街等商业街相连,是古泉州重要的进出通道和舶来货、外销产品进出的主要通道,还承担着海防任务。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泉州城墙始建于唐代,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郡守游九功筑泉州翼城,在泉州“镇南门”沿江为蔽成石城。该城基宽8尺,高盈丈,长438丈。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亻契玉立废罗城之“镇南门”,径就翼城拓建,内外皆石,改称“德济门”。明·洪武(1368—1398年)间,“德济门”城墙加厚增高,增筑月城(瓮城)。其后屡有重修。

  民国初年,“德济门”仍保存完好。廿世纪30年代,泉州市政当局多次大肆拆城,惟“德济门”留存,直至1948年毁于大火,其址遂埋地下。

  2001年6月至2002年3月,市文化局、文管办在配合市政府南片区的整治工作中,在德济门遗址区域内发现残存城垣,邀请省考古队对德济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弥补了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没有古城门的缺憾,对海交史、城市建筑史、泉州宗教史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

  2004年,“德济门”遗址公园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分别设计了入口、参观平台、门址展示、遗址标志等。

  遗址情况

  古“德济门”城门的位置与天后宫的大门错开,符合闽南“大门不能对小门”的风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天后宫》)

  遗址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现已发现大小石基10条、拱桥2座、水沟1条、城门2处,由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城垣基址、内濠沟、拱桥、德济门城垣、月城(瓮城)城门城垣基址、外濠沟等遗迹组成,结构完整、气势恢宏;还有德济门城内一条内河流,这条河通过德济门排到外面的护城河。在通道的上面还有一座内河桥叫做“城中桥”

  “德济门”出土了南宋修城官砖。从考古挖掘出来的情况看,“德济门”由罗城的南门和瓮城门组合起来。瓮城是保护和加固德济门的,不管是“德济门”的正城墙还是瓮城的城墙,它们的墙基都是由宋、元时期遗弃的寺庙的石柱作基础的,这些石柱一支支排列起来,使得墙基异常坚固。

  “德济门”遗址最底部由花岗岩的圆柱和条石铺成,发掘出了很多宋、元宗教石刻,包括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有一块宗教石刻一面刻的是古基督教的莲花十字架、一面刻的是伊斯兰教的云月图,这种石刻,是泉州以前从未发现过的。在一块石鼓上刻有六角星,中间填刻有花卉,这可能是犹太教的石刻。在国外,犹太教也有类似的六角星宗教石刻。所以这个石鼓很可能是宋、元时期泉州犹太教寺庙或犹太教大商人住宅的石刻遗物。

  遗址挖掘出土明代“盘诘奸细”石碑、古城门盖、修城官砖、抱鼓石、统管、一门古炮和3门残缺的大炮等。专家称,这3门大炮都是火药炮,属小炮类,只具备近距离杀伤力,初步考证是明末清初制造。据悉,出土的时候,3门大炮放在一起,可能是南城门被摧毁时,当地居民将大炮放在一起,就地掩埋。此外,还出土明、清时期弹丸、钱币等。

  重建朝天门

  2001年重建朝天门

  “朝天门”是泉州古代7城门之一,位于泉山路与北门街交汇处。清·乾隆《泉州府志·古迹》称:“朝天门系南唐·保大(943~957年)留从效扩城后方予北门之名号。”

  改造北门街时,2001年8月4日在现北门街环岛开工重建“朝天门”,大门两侧是交通大道。该城门按照宋、元官式古城门楼工程设计,是泉州首座复建的古城门。

  占地面积577.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22.3米,城楼为五开间二层歇山式单檐木结构建筑,各道工序工艺上精雕细刻,精益求精。门额“朝天门3个镏金大字。

  附:二山亭

  二山亭,在“朝天门”上,以对清源、双阳二山,故名。北宋·元祐(1086—1094年)中建,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重建。元代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宫室·泉州府·晋江县·二山亭》:“二山亭(在府治北),宋·元祐中郡守陈康民建。亭对北山、朋山,爽气可挹。淳祐四年侍郎颜颐仲重建,元时废。宋·谢履诗:‘凭高直接青云势,览胜双瞻碧玉颜。’”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二山亭》

  “二山亭,在朝天门上,即今北门也。宋守陈康民建,以对清源、双阳二山,故名。淳祐四年守颜颐仲重建。后废。

  (南宋)王十朋诗:‘连年行役厌间关,踏遍千山见二山。欲识泉南山面目,群山总在一亭间。’

  (北宋)谢履有句云:‘凭高直接青云势,览胜双瞻碧玉颜。’”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谢履》)

  2002年重建临漳门

  重建的“临漳门”位于新门街西侧与江滨路交汇处,西面是甘棠桥,再过去是笋江大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甘棠桥》)

  “临漳门”始建年代同“朝天门”,后几经兴废。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行最后1次大规模的修葺。1937年秋,泉州古城全部拆除,“临漳门”是较早拆除的一部分。廿世纪60年代泉州修建防洪堤,在“临漳门”旧址设有旱闸,防洪堤其中一段沿旧城墙而建。

  2002年,市区新门街改造时,在旧址按清·顺治年间规制重建“临漳门”,2003年12月竣工。城门前保存南宋时的古护城河一段,并将原新门水泥吊桥裹以杉木。

  城楼是7间双层单檐歇山屋顶,曲线优美的燕尾脊和微翘的龙须尾嵌于蓝天里;木石结构,采用清式风格木雕花饰和柳条窗。城墙尽量运用旧石料、旧地砖等传统材料。城门在门洞两侧设台阶登楼。城门楼为2层木结构建筑,采用全木榫卯形式,不用一根铁钉,是典型的闽南古建筑独特的木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