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山川(4划)

目 录

  五台山[四台山,乐山。南安市东北部九都镇、向阳乡境内。概述。名胜古迹(观日台。昭惠庙。相公墓塔。古官石道。八德水。)诗词。附:鹏峰胜地。]五塔岩五洋山[讹称“吴山”。古晋江县四十五都(属今洛江区马甲镇、罗溪镇)。]五公山(下江山)五华山(根山)五代寨山、五峰山[五峰岩。南安官桥镇山林村(古属卅五都)。]
  双髻山[马甲双髻山。安溪双髻山]双鱼山双凤山
(补陀岩)双芹山双阳山[泉州双阳山(双乳山,朋山,双髻山。古泉州郡城北?即今鲤城区北,其地属丰泽区?。古晋江、南安、永春三县接界山。人文。)。德化双阳山。]双桂山(双髻山。附:大戴崎、连城山、进龙山)、双溪山
  凤山〖泉州凤山
[飞落山,东岳山。泉州古郡城仁风门(东门)外、清源山之南(今属丰泽区辖)。]、安溪凤山(凤髻山、展旗山安溪县城凤城镇北面。历史概况。茶叶大观园和茶文化博物馆。、南安凤山〗凤翥山(鹞山)凤栖山(南安县卅四都)、凤凰山
  云居山
(附:东山[高峰寨]云山云峰山、云盖峰、云盖山云台山[双象峰。南安市霞美镇铺当村。形势。唐末五代·王延彬其人。“云台别馆”遗迹(五代·后梁·乾化王延彬创“云台别馆”。徐夤《贺清源太保王延彬》诗。遗迹。)。云台寺遗址。王延彬墓遗址。南宋·傅自得墓遗址。]
  天柱山
万寿山、湖坪、天柱峰。南安市蓬华镇。概况。诗词。
  天马山[永春、德化天马山
(永春天马山,德化天马山。横亘于永春、德化两县之间。形势。唐·大顺~乾宁元年间在南麓始创“龙湖岩”。南宋末苏十万据岭头寨等地抗元。明·成化十一~十六年在西北坡始建“天马岩”。清初陈元逵、陈英侃父子引种“佛手茶”。清·林景和《游天马山龙肖岩》诗。清·咸丰~同治间谢险藏身之所。现代。)安溪天马山(安溪县龙兴里)]
  天竺山
天湖山
(永春县下洋镇)天平城山、天开岩
  太白峰
(原名莲花山)太湖山[飞舡山,金碧峰,龙湖山。德化县美湖乡上漈村西北部(古属县西小尤中团)。]
  乌屿
[凤屿。泉州郡城(亦古晋江县治)东20里的洛阳江出海口,古属晋江县鸾歌里卅八都,今属丰泽区城东街道。]乌石山[乌山。古南安县治丰州西南(明属南安县卅三都)]
  文章山、文笔山[南安文笔山。永春文笔山。惠安文笔山
(文笔峰,香炉山。惠安县涂寨镇文峰村西北。县之前山。文峰塔。明代崖刻。)。]
  火烽山
[火崩寨。德化县在坊里英山社(今龙浔镇西北部英山村)东侧。]、火焰山
水府山、水口山
  升文山
(龙头山、朗山)丰山[石狮丰山(位今石狮市蚶江镇)南安丰山(位今南安市东田镇。)]斤山(盖竹根山)心慈岭仁齐山牛眠山长安山 (小姑山)、月峰岩(东林岩)

四 划

五台山

  五台山,又名“四台山”、“乐山”,位于南安市东北部九都镇、向阳乡境内,处南安、永春、仙游交界处,是戴云山向东延伸的余脉,绵延数十里。山顶有东台、西台、南台、北台、观日峰(又称“中台”)5座主峰环列,其中西台海拔1080.4米,其余4台也都在1000米以上,是南安市最高的山峰。

  “五台山碑刻(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概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

  “乐山(在县北八都),上有福佑真君祠,乡人岁以鼓乐赛祷,故名。

  乾隆《泉州府志·山川》:‘上有通远王庙,以神来自永春乐山,故沿其名。’”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乐山(在县东十五都),周回数十里,时有音乐之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东北有四台山,四面各有一山,乐山居中,亦曰五台。

  《志》云:乐山周围数十里,昔时尝闻山顶有音乐声,因名。”

  《南安县志》载:(唐末)四川籍进士李元溥避患隐此。闻空中有乐声,白日升天,故名乐山。”“仁者乐山”之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元溥》)

  民国《南安县志·卷1·舆地》:“山势隆起,有高台气象,故名(五台)。”

  近年,辟“五台乐山风景旅游区”。景区牌坊式大门上有硕大的“五台圣境”门额。

  名胜古迹

  五台山有诸多名胜古迹,如“观日台”、“海潮庵”、“相公墓塔”、“昭惠庙”(有“上庵”、“下庵”两座)、“风聚塔”、“古官石道”、“涌杉池”、“八德水”、五台碑刻等。(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昭惠庙·乐山昭惠庙》)

  观日台

  “观日台”即中台,最为壮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日者每天鸡鸣时登台,见有两轮驾日光而上,光焰万丈,诚奇观哉。”故此地自古以来称“向阳”

  台上还可远眺泉州城区和永春、南安、惠安、晋江四县(市),风光无限,气象万千。

  摩崖有“观日台”3个擘窠书石刻,上款“乾隆丙午春”,下款“江左郑一崧书”郑一崧是清·乾隆(1736—1795年)间永春知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一崧》)

  昭惠庙

  乐山昭惠庙,有“顶庵”(上庵)、“下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昭惠庙·乐山昭惠庙》)

  “顶庵”位于五台山顶唐·海潮庵旧址,先后称“广福王庙”、“通远王庙”,俗称“昭惠祖庙”,主祀通远王·李元溥

  “下庵”亦名“昭惠庙”,位于五台山南台山腰,始建于北宋,主祀朱相公通远王

  相公墓塔

  在唐末五代海潮庵遗址前方约100米处、观日台北约200米处,立有2座高达1.8米的墓塔。

  其中1座称相公墓塔”,坐东面西,3层。底部八角形,中为圆柱体,上呈半球形。圆柱体上阴刻楷书“月庵云洞”4字。塔前有石碑1通,长方形圭首,上阴刻楷书:相公,祖福宁州,显化于宋,有志可稽,封元帅。至大明万历辛亥年(万历卅九年,1611年),五台山住持僧员礼重修,宝藏题。”

  另1座正面无字,石塔背面底部有一方石刻,上刻“……五宋淳……辛丑八年七月……前住山法……”

  古官石道

  五台山有1条石道,建于宋代,宽约1米,长约3公里(全长20公里),曾是古代泉州通往永春、福州的驿道,俗称“古官石道”,是南安境内乃至泉州目前保存最完好、最长的古官石道。

  南宋·绍兴廿三年(1153年)冬,时任同安主簿朱熹奉檄往安溪县按事,南安道中过此,作五律:“晓涧淙流急,秋山寒气深。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烟火居民少,荒村草露侵。悠悠禾稼晚,寥落岁寒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嘉定十四年(1221年),宋公钧重建南安县康店驿(福建通往广东等地重要驿站)和汰口驿。当时南安有2条进京“官马大路”:一是从丰州(抗日战争以前的南安县治)经朋山岭、白虹山入仙游,经乐山、永春北上福州、南平入京;二是由丰州经郑山(今洪濑),过汰口驿,入永春、德化、尤溪,至南平北上入京。

  八德水

  从古道下来,山林间有“八德水”清泉,从石缝中涌出,潺流不息。

  传说:古时,上八洞大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相邀东游,来到乐山上空。众仙俯瞰大山,但见层峦叠嶂,五峰耸秀;古木参天,花果飘香;奇岩异石,气势磅礴;山涧小溪,流水潺潺;云蒸霞蔚,景色秀丽。八仙齐声赞美:“又是一处胜景宝地!”于是纷纷降下云头游赏五台佳山秀水。

  八仙光临、乐山诸神不亦乐乎。土地公更是热情有加,极尽地主之谊。八仙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临行,土地公上前揖手致意,并向八仙为山中一眼未名奇泉讨个口彩。众仙相视而笑,欣然答应。后由通玄先生张果老唐玄宗赐号通玄先生)提议:“各位在手心写出一字,所写之字即取为奇泉之名。”话毕,八仙各亮出手中之字,片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碑牌立在泉边。铁拐李面对众仙感慨道:“可谓‘八德’齐全矣!”因名“八德水”

  八仙到处,除“八德水”外,还留下“仙脚印”、“仙人交椅”,“仙人面盆”、“仙人棋盘”、“仙人骑鹤”等胜迹。

  另传说,明·正德皇帝游江南时曾饮过此水,赐名“八德”

  有古诗咏“八德水”曰:“穿云络石细湔湔,杳杳疑闻弄管弦。千仞洒来泉八德,一汪深处碧涵天。”

  五台山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如“双狮争球”等等。

  诗词

  明· 李开藻《乐山观日》“微雨初收午夜风,轻云忽破海天东。凌寒自蹑仙凫去,绝顶惊看蜃气通。俄涌红光来震旦,谁将赤手剖鸿蒙?同观化日人皆喜,一扫阴霾万壑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开藻》)

  [注:
  仙凫:凫即水鸟,俗叫野鸭,能飞;仙凫就是凫高飞去,像羽化登仙似的。
  蜃气:蜃楼,海面波平时,见远山船舶或城市宫室,倒映空际,俗叫称海市蜃楼。
  震旦:印度古时称中国为震旦。《译名义集》:“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
  鸿蒙:自然之元气。《淮南子》:“东开鸿蒙之先。” ]

  清·郑本綮(永春人)蔡东明乐山祷雨处》“野老曾随太守车,五峰到处问桑麻。欲分法雨三千界,好布新膏百万家。仙叟已过谁袖橘,山僧相对漫评茶。龙潭十丈云初起,为卜甘霖遍海涯。”

  [注:
  蔡东明:疑为诗中的“太守”,即当时的泉州知府,然《府志》查无此人。
  祷雨:闽南方言叫“乞雨”,久旱举行的迷信仪式。
  野老:作者谦称。
  桑麻:农事。
  法雨:佛家语,谓佛法如及时雨。
  三千界:佛家语,相当于“大千世界”之意,泛指宇宙万物。
  新膏脂:指下雨后农业新的丰收。
  仙叟、袖橘,疑为化用“桔叟”典故。《幽怪录》:“巴◇橘园中,霜后见橘如缶,剖开,中有二老叟象戏(下象棋)”。
  龙潭:指龙所居之处;旧谓龙能兴云雨利万物。
  甘霖:喻久旱之雨。《叶◇诗》:“龙游化甘霖,与世为年丰。” ]

  附:鹏峰胜地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冬,朱熹重游泉州,应永春陈之柔之邀登上五台山,为陈之柔之兄陈南寿指点墓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陈之柔》)

  民国《南安县志·卷1·舆地》载,鹏峰“由五台蜿蜒而来,历仙洞寨耸起一峰,势如禽鸟飞舞,宋赠太常卿陈南寿墓在焉……世传陈之柔朱文公到此,为其兄南寿指点穴处。文公书此四大字(即“鹏峰胜地”)于石。”

  古人称此地为“石墓头”,沿用至今。

五塔岩

  位于南安市官桥龙水山,为宋代古迹。有宋代摩崖石刻、释迦牟尼神像及五座5米高的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塔。

五洋山

  五洋山,讹称“吴山”,位于古晋江县四十五都(属今洛江区马甲镇、罗溪镇),距泉州郡城(亦古晋江县治)北50~60里。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五洋山

  “五洋山,在府北五十里。

  高顶中有田千亩。宋时有五姓居此,今讹‘五’为‘吴’。

  有小髻洞,可以避兵。

  山麓又有‘清水岩’。”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山川·五洋山

  “五洋山,在晋江县北五十里。

  山顶有田千亩,宋时有五姓居此,今讹‘五’为‘吴’。

  有‘小髻洞’,山麓有‘清水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五洋山,在(晋江)四十五都,距郡城北六十里。

  《闽书》:‘山高,顶中有田千顷,宋时五姓居之,故名。’今讹为‘吴山’。其麓有清水岩。

  乾隆《府志》云:‘在大帽山西。’所称‘大帽’,当指惠安也。”

五公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五公山(在县东北三都),山石壁立,上刻‘五公山’三大字,及五公符五道。相传梁时有唐公宝公至公化公朗公居于此。”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五公山,在县东二十七里。相传(南北朝)·梁时有五僧隐此。一名下江山,以(五代)南唐·保大中,江盈家于山之东麓也。”

五华山(根山)

  五华山位于距德化县城10公里的浔西盖德乡,主峰金凤山,海拔1200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五华山在(县西)永丰里。旧名根山。五峰并峙,状如莲花。上有五峰寺。唐·咸通间,无晦禅师凿石为室,与虎同居(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无晦》)。室前有虎蹲之迹,故又号虎蹲岩。”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志》云:县西四里为五华山,一名根山,上有五峰,状如莲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五华山》“五华山,五峰并峙,状如莲华,上有寺。唐·咸通(860—874年)间,僧无晦凿石筑室,与虎同居,号虎蹲岩。今其地有虎迹。端午泉在岩侧。……俱在坊里上林社。”

  清·康熙丁卯科(康熙廿六年,1687年),省试福建解元、德化县盖德乡下坑村萧宏梁曾登临是山,作《五华山记》,大力赞扬此地胜景,把它和西岳太华山相媲美,并题诗曰:“磅礴裁成五朵花,朝晖相对静流霞。浮云一任闲舒卷,万古华山万古华。”

五代寨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五代寨山》:“五代寨山,在(在坊里)上林社。高险陡绝。相传五代时人避兵于此。”

五峰山

  五峰山,亦称“五峰岩”,位于南安官桥镇山林村(古属卅五都)。

  山上多巨石,或相迭成屋,或相对似鱼,或突起如雄狮,或高嵌若飞燕,奇险荒乱,是典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由岩石历经数万年的风化而成。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

  “五峰岩,在三十五都(县西南三十五里)。

  上有石室,色如银,俗号‘一片瓦’,其中可容三百余人,唐僧道岑居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一片寺》)

  宋·祥符(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尝建石塔其上。

  世传山多灵怪,非有道行者不能久居。”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五峰山》:

  “五峰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属三十五都。

  山顶有石,方广十余丈。下覆如屋,可容五百余人。其色翯(“翯”:羽毛白而有光泽)然,名‘白石山’,亦名‘一片瓦’。顶石有白痕如画鹤者。二山多灵怪,非有道行者不能久住。

  唐·僧道岑居此。道岑敬事观音,尝刻檀像自随。一日行山中,暝投无所。见一宅中有女媪,一女子妙好,留宿,粥食之。昧爽(“昧爽”:黎明;拂晓),辞行里许,返顾其宅无有,乃悟观音之为也。

  元·释大圭、明·罗伦苏濬黄凤翔俱有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大圭》、《泉州人名录·罗伦苏浚黄凤翔》)

  由岩西下半里许,有‘白云岩’,亦有磐石,中虚如屋。

  有‘狮子岩’,大石突起如狮子,可容数人。

  又有大石高丈余,下有泉,名‘灵泉’。

  又有‘觉海岩’,禅师僧觉海所创。上有古茗绝佳。岩石高嵌如燕,亦名‘燕岩山’。前有百丈坪,泉流其上,如瓦溜痕,所谓泰山之溜穿石,亦一奇也。

  又有小身‘瑞迹岩’,石室天成。下有三小石搘(“搘”:同“支”)之,上一石长二丈,镌弥陀丈六身。室中一石长丈余,镌弥陀八尺身。宋·大观(1107—1110年)间,僧行选所镌也。

  是山东南行,则为晋江灵源、罗裳诸山。”

双髻山

 马甲双髻山

    马甲双髻山又名丰山,俗称仙公山,位于泉州城北部洛江区马甲镇东北5公里处,距城二十余公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双髻山(仙公山)》)

 安溪双髻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双髻山(在县北感化里)。”

双鱼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双鱼山(在县南永丰里)自琼山发脉,两峰并趋如双鱼然。”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治南一里有双鱼山,两峰并耸,为县之案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双鱼山》

  “双鱼山,县治案山也。两峰并趋,临于丁水,状如双鱼。

  (清·乾隆)进士王必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必昌》)诗 :‘巨灵作字付双鱼,为启文明壮邑居。雷雨勒成鳌顶谶,却留南浦护天书。’”

双凤山(补陀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双凤山,一名补陀岩。

  国朝(清)·林之濬诗:
       ‘郊游直过笋江西,缓辔春风信马蹄。
        麦陇花黄香绕路,烟村草碧色连堤。
        僧怜废寺迟徊去,鸟啄空亭自在啼。
        最是幽岩留胜迹,佛灯零落意凄迷。’

  上有观音阁,国朝(清)·乾隆间邑人黄言元修。”

双芹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双芹山》:“双芹山,在小戴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东北二十里。”

双阳山

  泉州双阳山

  泉州双阳山,又称“双乳山”、“朋山”、“双髻山”,在古泉州郡城北(即今鲤城区北,其地今属丰泽区),与“清源山”、“紫帽山”、“罗裳山”并称泉州“四大名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紫帽山、罗裳山》)

  古晋江、南安、永春三县接界山

  国家5A级“清源山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区域内由东至西分布有40余座大小山体,其中就有“双阳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

  “双阳山”“大阳山”“小阳山”2座山峰并列双峙组成,泉人合称“双阳山”;又因形似双乳耸立,民间俗称“双乳山”

  “大阳山”略大,位于今朋山隧道西部、“小阳山”西北侧,海拔615米;“小阳山”稍小,位于双峰近城侧,海拔531米,山腰及峰顶有多处崖壁点缀。

  “双阳山”是古晋江县、南安县、永春县3县接界山。因视角不同,远眺双峰形态各异,在南安部分称“朋山”,在永春部分称“双髻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双阳山》:“双阳山,在(府城北)爱育里四十一都。状如双髻,名‘大阳’、‘小阳’。在南安为‘朋山’,在永春为‘双髻山’,盖三县接界山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朋山》:“朋山,两山并立如‘朋’字,故名。余见《晋江县·双阳山》下。(在县东北三都)”(按:古南安县治在丰州)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永春县·双髻山》:“双髻山,自龟龙洋迤逦而来,巨石排立,形如烈焰,耸结二峰,若双髻然。上有水一泓,名‘仙人池’。余见《晋江县·双阳山下》。(在县北二十都)”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双阳山》“双阳山,在府北四十里,泉山(清源山)来脉也。两峰并峙,曰‘大阳’、‘小阳’。在南安县则谓之‘朋山’,在永春县则谓之‘双髻山’。盖山接三县界,各以形似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双髻山》“双髻山,在县北十里。耸结二峰,若双髻。一名‘朋山’,上有‘仙人池’。”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山川·双阳山》

  “双阳山,在晋江县(古晋江县治在泉州郡城)北十里,与南安县接界。郡城望之,微有大小,曰‘大阳’、‘小阳’;南安望之,则两山并峙,一名‘朋山’。

  旧《志》:朋山‘大阳’之巅有泉,深不可测,名为‘龙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阳山、小阳山“大阳山、小阳山,在(晋江)四十都,距郡城北十余里。双峙若圭,二山合言曰‘朋山’,亦曰‘双阳’,俗又号‘双乳山’。”

  人文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阳山、小阳山

  “《闽书》:‘郡多兄弟登榜者,二山之祥也。’

  宋·曾会记略:‘泉西北,冈阜连络;若虎而蹲,若龙而奔,黛滴蓝喷,藏烟泄云,自远而来,豁然屏开,双峰对峙,中坦数里。二山木星,有儒朋气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会》)

  宋·绍兴丁丑(绍兴廿七年,1157年),进士李起居屋对‘朋山’,名‘并玉堂’。郡守王十朋其同年也,赠诗云:‘主宾对榻成三友,伯仲摩云拱九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可见二山胜概。

  明·苏茂相诗:‘横冈叠巘总萦蟠,忽有双尖削翠峦。并蒂秋开金菡萏,连枝露浣碧琅玕。宫眉远借云间色,仙掌平分曙后寒。莫怪朝来频柱笏,雌雄剑气倚天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茂相》)

  (明)郑之铉诗:‘郭北如弦路,嵚崎峻岭闻。群峰攒海出,绝顶对天分。大小摩双乳,高低隔万云。西成今沃土。鎌割正纷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之铉》)

  又小阳山麓有‘青阳室’,乾隆六十年(1795年)都中乾社同人充银于寺僧构楼以祀奎星。施世瑚及本学教谕叶文辀皆为之序。”

  德化双阳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双阳山》:“双阳山,在县西(在坊里上林社)和睦场,距县治四十里。有大阳、小阳,望之翠如叠指。郡邑龙脉实分于此:从大阳西北行者,为五华,为戴云、九仙;从小阳南行者,为雪山,为天马,入于兴、泉二郡。”

双桂山(双髻山。附:大戴崎、连城山、进龙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双桂山》:“双桂山,在石杰社。旧名双髻山,状如黛鬟。山顶双桂洞祠,传有仙人乘白马来此。大戴崎在双桂山东。连城山在双桂西。进龙山在双桂北。”

双溪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双溪山,在(县西)二十二都,下有双溪夹流。”

凤山

泉州凤山

  泉州凤山,宋称“飞落山”,位于泉州古郡城仁风门(东门)外、清源山之南(今属丰泽区辖)。因其南麓有“东岳行宫”(东岳庙),俗称“东岳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泉州儒道释寺庙·东岳行宫》)

  旧《志》常与“皇蹟山”(“黄积山”)混一,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皇蹟山》)

  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泉山》

  “又凰山,在泉山(清源山)南,山回拱如飞舞。一名‘皇绩山’(?)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贼掠‘凰山’、‘清源山’,犯南安。明年,复由此入犯。”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凤山》:

  “凤山,在晋江县东北,一名‘皇绩山’(?)

  明·嘉靖三十七年倭贼掠‘凤山’、‘清源山’,犯南安,即此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凤山,北接‘大旗’(大旗山),由北山(清源山)迤逦而来,势如飞凤,故名。旧《志》以为即‘黄积山’(皇蹟山),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大旗山》)

  宋名‘飞落山’,中有‘东岳行宫’。

  明·洪武间,同知董仪葬于此。上有‘环翠亭’,永乐间建,今废。下有皇绩七里亭,又下二百余步有‘龙窟泉’。

  《闽书》:宋·绍兴末,尚书张汝锡捐赀开山,几落成而殁。女嫁为颍川韩元吉妻,闻父殁,悲恸不禁。元吉乃持案金来讫功,而汝锡仕银青光禄大夫,复买田为供灯费。

  宋·朱子诗:‘门前寒水青铜阙,林外晴峰紫帽孤。记得南垞通柳浪,依稀全是辋川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清·杨家栋《凤山踏青词》“子规声里过清明,手摘鲜花挈盒行。称体衣裳费斟酌,霎时阴雨霎时晴。”

  清末·泉州人张大藩?(字汝垣《凤山踏青词》“崇隆马鬣几王侯?千古同归土一抔。独有诗人黄克晦,残碑七字姓名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安溪凤山

  安溪凤山,又名凤髻山、展旗山,位于“三峰玉寺,一水环回”的安溪县城凤城镇北面,为安溪县之主山;一峰峙立,分为两翼,如开屏展翅凤凰。

  历史概况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凤山,县治北,县之主山也。以形似名。一名凤髻山,又名展旗山。”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凤山》:

  “凤山,在县治北。一峰峙立,分为两翼,若凤翥然,故名。一名凤髻山,又名展旗山,实县治之主山也。

  文凤山山人序略曰:山深窅而袤长,虚静而广漠,珍禽奇羽,多集于中,故曰凤山。

  昔朱文公朱熹临县治标八景云:凤麓春阴,龙津夜月,阆岩夕照,薛坂晓霞,芦濑行舟,葛磐坐钓,东皋渔舍,南市酒家,是山所谓凤麓也。

  五代刘乙詹琲并隐其下。

  山顶有观曰通玄,庵曰凤池朱文公来县按事道中,见山水清澈,山石奇峭,喜其大类建剑间,有诗录于《征文》。及至留宿此庵,题庵壁曰:心外无法,满目青山,通玄山顶,不是人间。明令龚颖改庵为书院,以祀文公

  山有善惠院,今废,宋初建。

  山麓有东岳行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卅二年[1162年],结构爽闿,邑人多游焉。

  下有凤池桥……

  (南宋·安溪县令陈宓《劝民歌》:我有衍土,凤山之阳。昔焉芜秽,今则民歌农桑,既温且饱,复习乎典章。于乎!帝力于我其忘!

  1990年,原位于县城小东街的安溪城隍庙迁址凤山之麓东岳寺东侧重建,两寺并列。

  茶叶大观园和茶文化博物馆

  山上“凤苑”东侧为新建的“茶叶大观园”。古代茶圣陆羽的石像巍然屹立,身后依山围垦的层层翠绿茶园。 茶园里,种植着安溪50多个优良品种的乌龙茶树,包括6个国家级良种和6个省级良种,还有铁观音、本山、毛蟹、黄金桂、大叶乌龙、梅占、奇兰等,以及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和凤凰水仙诸多全国名茶,还有来自广东、云南、台湾和日本的茶种,每丘茶园边均竖有介绍茶种的石碑。茶园最高处有一个人工雕成的特大乌龙茶壶,一股清澈的龙泉从龙口汩汩流出。

  步入“凤苑”大门,伫立虹桥上,可望花草繁茂、藤蔓攀援、馨香熏陶的“挹翠院”,腾空于鹅潭之上可登台赏月的“掬月台”,几可乱真的石山顶托的“沁香阁”,历代贤人羽士留下丹青墨宝的“醉墨轩”,以及“乌龙飞瀑”等。

  特别是在怡乐休闲的“品茶庄”和古朴典雅的“茶文化博物馆”,品尝茶叶的奇妙韵味,听茶歌悠扬,看茶舞蹁跹,观茶艺表演,更可感受茶文化的精深高雅。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熹刘乙詹琲龚颖陈宓》、《泉州儒道释寺庙·东岳寺·安溪东岳寺、城隍庙·安溪县城隍庙》、《泉州古桥梁·凤池桥》)

南安凤山

  位于南安市诗山镇境内的文章山麓,山势自北南下蜿蜒,层峦叠嶂,状似展翅飞翔的凤凰,故得名凤山。 山上有始建于五代的凤山寺。

凤翥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凤翥山(在县南永丰里),秀出诸峰,如凤之翥。一名鹞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县南三里有凤翥山,一峰高举,又名鹞山。高秀出诸峰之上,旧有浮图,今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凤翥山》

  “凤翥山在县正南,为县治重案,明靓尖秀,高出诸峰,如鸟之跂。一名鹞山。

  训导方祚隆诗:“丹穴飞来势未停,碧梧商顶一峰青。伫看举翮翔千仞,翙翙乘风舞紫庭。”

  举人林汪远诗:“凤鸟何年至?兹山独得名。垂天罢作翼,画地水成丁。不与群峰伍,自然环翠并。春风声竹柏,蹑屐听和鸣。”

  里人毛一夔诗:“览辉千仞来势宏,秀拔层峦出几重?彩翰欲翩新草木,锦苞仍壮旧花封。天标仪世无双岫,瑞应鸣阳第一峰。不数群山难比翼,朝朝惟有片云从。”

凤栖山

  凤栖山,位于南安县卅四都。距古县治丰州西南30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

  “凤栖山,在(县西)三十四都。

  上有石柱,端方秀拔,百里之外四望皆见。天欲雨,其石辄水出如泉。”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凤栖山》:

   “凤栖山,在南安县西南三十里。自乌石盘旋连亘而来。

  东南有石柱,端方峭拔,高五丈余,阔一丈四尺,天欲雨,则柱出泉。

  相传昔有凤栖其上。”

凤凰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凤凰山(县西二十三都),以形似名。”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3·词翰·泉州府·题咏》:“《和林择之凤凰山韵》朱文公:‘木落髻鬟拥,湖平妆镜空。荒亡余旧事,惨淡只悲风。兴发千山里,诗成一笑中。诸君莫惆怅,吾道固当穷。’”(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熹》)

云居山(附:东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云居山,县西二十里。卓立嵯峨,若趋若伏,云常居之。

  其东为东山,俗呼高峰寨。”

云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云山,在郡治北,居虎头稍南。

  宋时州治在此,即韩魏公韩琦生时榕树开花处。《闽书》:‘开花如红木棉。明·崇祯时榕树尚存。’《泉南杂志》:‘树在治西,干如间屋,高参天,荫二十余丈。魏公诞日,未吐烟霭。今为提督署。前有生古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韩琦》、《泉州寺庙·生韩古庙》)

云峰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云峰山》:“云峰山,峰多云气。在新化里,古为云峰里,以山名也。”

云盖峰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

  “云盖峰,在府城北常建里四十七都花山院后。

  宋·林外(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林外》)诗:‘一峰特立出尘寰,自昔相传云盖山,不是云来盖山顶,却缘峰峭入云间。’”

云盖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云盖山》:“云盖山,在吉岭乡。山右有十八峰,作罗汉参禅状。有水左旋,泻下十八漈,吼石奔雷,骇人心目。”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云盖山》:“云盖山,在吉岭乡。山右有十八峰,作罗汉参禅状。有水左旋,泻下十八漈,吼石奔雷,骇人心目。”

云台山

  云台山,原名“双象峰”,位于南安市霞美镇铺当村。

  形势

  云台山,山形如“二象出林”,原名“双象峰”,古属南安卅都(明朝划隶卅二都)。云台山西隔溪美镇三堡村,南连理赛山,是霞美镇与溪美镇交接处。“云台山”南坡山下为铺当村云台自然村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云台山》:“云台山(在县西三十二都)……山形如‘二象出林’,又名‘双象峰’。”

  唐末五代·王延彬其人

  述及云台山和云台村,绕不开唐末五代·泉州刺史王延彬相关事迹。

  王延彬(886~930年),字表文,唐末五代·泉州人,王审邽长子,王审知侄,祖籍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

  唐·天祐元年(904年),王审邽卒,王延彬时年19岁,袭其父封于泉,加平庐节度使权知泉州军州事;天祐二年(905年)实授。五代·后梁·乾化五年(915年)权知泉州刺史。在政17年,贞明六年(920年)被罢黜。天成元年(926年)再任泉州刺史,至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卒于任,年仅45岁;赠云州节度使兼侍中。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邽王审知王延彬》)

   “云台别馆”遗迹

  五代·后梁·乾化王延彬创“云台别馆”

  “云台别馆”位于云台自然村,古属“唐安乡清歌里”。云台自然村在霞美镇西部,东临埔当村,西靠三堡村接壤,南近云台溪,北坐落“双象山”,现辖“金埔”、“石壁头”“桥仔头”3个社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云台山》:“五代时,刺史王延彬构别馆于此。延彬尝为云台侍中(?),故名。”

  “双象峰”风光秀丽。后梁·乾化五年(915年)王延彬权知泉州刺史后,相地在南安“双象峰”下唐安乡清歌里建造别墅,主体建筑就在山麓,台高数层,因称“云台歌舞月榭”,亦称“云台别馆”。后此地遂名“云台村”,“双象峰”亦名“云台山”。站在“云台别馆”四望,南有紫帽山,北有福全山,西南有乌石山,彭溪蜿蜒向东南流去,波光粼粼,流金映翠。

  王延彬还筑别馆号“凤凰”、“凉峰”,又以云台为中心点,在周围“广辟活壤,一望无际,置十里梅村”,把榕桥、埔当、澳柄辟为“万梅村”,建“望梅亭”,“围山筑塘,引泉为池”,池中仿造仙山蓬菜筑有小岛。今云台的“万梅乡石碑犹存。

  王延彬“云台歌舞月榭”,作为会文聚友之处,时邀泉州招贤馆中寓贤和泉郡名士来此游赏行乐、饮宴赋诗。他选用的乐伎都是北方人,北方的歌舞因此传来泉州。

  王延彬《春日寓感》诗

  王延彬赋有《春日寓感》“云台别馆”之盛:“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雨后绿苔侵履迹,春深红杏锁莺声。因携久酝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羹。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

  【注:“谢宣城”: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南齐·陈郡阳夏县人(今河南太康县),著名诗人,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南齐·建元四年(482年)解褐入仕,为豫章王·萧嶷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年),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十年(492年),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永明十一年(493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495年)出为宣城太守,因称“谢宣城”。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永泰初因告岳父王敬则谋反,迁尚书吏部郎,因又称“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因泄露江祏兄弟欲立始安王·萧遥光事,遭构陷死于狱中,年仅36岁。】

  徐夤《贺清源太保王延彬》诗

   徐夤,又作徐寅。先祖徐伯彦于天宝末年避乱入闽,居泉州莆田,作莆田人。朱温继唐,徐夤于乾宁中登进士,授秘书省正字。徐夤在梁受难,入闽归王审知,任王审知记室。王审邽为泉州刺史,招纳之。辞官后依泉州刺史王延彬,每同游赏,及陈倓,倪曙等,赋诗酣酒为乐,凡十余年。(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徐夤》)

  唐·徐夤《贺清源太保王延彬(《全唐诗·卷709》收录):

  “蕊珠宫里谪神仙,八载温陵万户闲。心地阔于云梦泽,官资高却太行山。
  姜牙兆寄熊罴内,陶侃文成掌握间。应笑清溪旧门吏,年年扶病掩柴关。
  武荣江畔荫祥云,宠拜天人庆郡人。五色鹤绫花上敕,九霄龙尾道边臣。
  英雄达处谁言命,富贵来时自逼身。更待春风飞吉语,紫泥分付与陶钧。”

  遗迹

  “云台别馆”的高台亭榭今已无存,但在云台周围,至今仍保留当年王延彬所设置的名称,诸如“君园”、“观棚”、“店仔口”、“内典当”、“外典当”、“后庵”、“下庵”、“宫埔”、“将军岭”等,可遥见当年贸易、岗哨、文娱、烧香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

  廿世纪60—70年代,当地开山建池造家乡,先后挖掘重多历史宝物(也毁掉众多文物)。其中较为重大的事件是:曾出土1座26斤纯金观音像、1把宋代某将军宝剑以及古代金银钱财不计其数。

  在云台山山坡,至今还可看到众多遗址和石构件、夯土墙,直径约1米的别墅柱础,长1米多的旗杆石,保存完好的窑洞等。该窑洞据称是当时王延彬“云台别馆”时,命人在此取土烧制所需的瓦片、陶瓷等。

  云台寺遗址

  云台寺,初名“荐福报恩禅寺”,遗址在今霞美镇埔当村云台自然村金埔社区寺口坡。

  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王延彬殁,葬于此地,妇氏舍宅为“荐福报恩禅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寺观·泉州府·南安县·云台寺》:“云台寺,在三十二都。初名‘荐福报恩禅寺’,元·至元间改今名。至正十四年火,寻复建。(在县西)……存。”

  南宋·陈宓曾游云台寺,赋《云台寺梅坡》:“不是骚人亲手栽,如何一一作诗媒。世间那用香如许,应有仙真夜往来。”

  【按:陈宓,字师复,号复斋。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安溪知县。嘉定七年(1214年)入监进奏院,历军器监簿、知南康军、知南剑州。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宓》】

  元·至元(1271—1294年)间,“荐福报恩禅寺”改名“云台寺”。至正十四年(1354年)遭火焚毁,寻复建。

  关于至正十四年“云台寺”烧毁一事,民间相传:“云台寺”历史上一度在当地香火很旺,名声很好,众多达官贵人、僧徒慕名前往烧香驻留。在“云台寺”不远处(云台大寨山下)有座尼姑庵(今地名“后庵”),“云台寺”某僧私通尼姑庵德尼姑,暗中挖地道直达尼姑庵,被发现后名声败坏,“云台寺”与尼姑庵均被当时官府下令烧毁,还祸及云台其他游玩建筑。

  “云台寺”今无存。遗址面积有2千平方米,现挖地3尺尽是碎瓦片、砖块,并可见房屋的地基,整间房子地上铺的砖仍然保存。遗址处还留存一些老地名,如“寺三”、“楼上”、“观音井”。据说,云台寺被烧时,寺内把1尊观音佛祖塑像丢进井内,故而得名“观音井”

  王延彬墓遗址

  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王延彬殁,葬于云台山风凰山麓“荐福报恩禅寺”(后称“云台寺”)旁,现留有地名称“王厝埔墓后”。及后,其夫人徐氏卒,又与之合葬。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4·闽5·列传·武肃王审邽·子延彬》:“卒,赠云州节度使兼侍中,葬云台山,闽人亦谓之‘云台侍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稗史汇编》”曰:王延彬及卒,复葬云台山。迄今闽人谓之‘云台侍中’。”

  今墓丘荒废。但云台自然村至今随处可见王延彬墓的建筑构件:一处民宅旁的鸭圈,2块当围栏用的石羊仍保留着原来的造型;鸭圈里的香蕉树下,也有1块石羊,还有1个剩下半截的双手环剑石将军像;在它们旁边,堆积着几块半圆形的长石,这些长石以前是圆柱体,后被劈成两半用来盖房,应是石亭的柱石;还有被嵌在围墙中的石羊,用来给牲畜喝水的马槽,用来搭建路边公厕的五代红砖等。

  南宋·傅自得墓遗址

  南宋·傅自得墓,位于云台山之一角、霞美镇埔当村内,现地名称“傅府山”者。

  据《八闽通志》载,傅自得死后葬于南安三十二都双象峰云台寺旁。其子傅伯成也葬于此。

  今墓无存,相传其遗址处曾矗坐着很多座石像,后相续被人盗走。

  傅自得(1115—1183年),字安道,孟州济源县人(今属河南),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生,父傅察,母赵氏。宣和七年(1125年)末,傅察37岁时使金殉国。南宋·建炎(1127—1130年)间,傅自得随母避乱南渡,避居泉州府治(亦晋江县治)三朝铺,为晋江人;参政李邴妻以女。

  傅自得以父荫补承务郎,因不附秦桧,仕途坎坷,屡召屡黜,屡黜屡召,历福建路提点刑狱,漳州、泉州通判,知兴化军。绍兴廿五年(1155年),受命体究赵令衿在泉州时纳贿事,不合秦桧意;十月秦桧死,傅自得反被罢官。后2年,夺傅自得官职,徒融州为民;4年后徙潮州,未几听自便。

  孝宗登极,乾道(1165—1173年)间傅自得复故官,知漳州,再除知兴化军,再知漳州,留为吏部郎中,寻知建宁、宁国2郡,复为福建路转运副使,改授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求为祠官,得主管武夷山冲佑观;秩满,复知宁国府。积官朝奉大夫。

  以言者追论前礼究事,傅自得予祠罢归,就此居家不出。淳熙十年(1183)八月卒,年68,葬云台山。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自得傅伯成李邴赵令衿》)

天柱山

  天柱山,唐时名“万寿山”,山巅古号“湖坪”,位于南安市西北隅蓬华镇的安溪、南安、永春交界处,山下有古道通永春。山高1033.5米,是南安的第4高峰。

  概况

  天柱山承接戴云山,是南安市中部诸山主峰和南安四大高峰之一,海拔1033.5米,诗溪发源于此。

  峰峦起伏中,天柱山一峰独秀。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广东潮州海阳云岩禅师(俗名“萧来子”)云游至“万寿山”,慕此山云表高耸,巨石矗立如柱擎天,遥指峻峰,远离尘俗,乃在山巅“湖坪”结庐。后又在蓬华、夹际等地乡人资助下,开基垦地,建造岩宇,取“万寿山”山高如撑天柱之意,改称“天柱山”“天柱山”自始代替了“万寿山”之名;命寺名为“天柱岩寺”,自号维真禅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天柱岩寺》)

  天柱山高耸入云,上山如登天梯,故有“一望蟾宫去路迷,层层耸翠若云梯”之句。

  峰巅称“万寿石巅”,站在绝顶,安、南、永三县市尽收眼底,清晨可看东海日出。有“一柱参天载九重,千峰俯地拜万寿”、“万寿”、“观日”、“不坠天”等石刻。

  峰头还镌有一尊佛像,高丈许,《闽书》、《八闽通志》、《泉州府志》、《南安县志》均有载。如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天柱岩,在县北十都天柱峰上。极高峻,有石佛长丈余,云烟常覆于其上。”但是,具体位置不详,至今仍为一谜。

  诗词

  历代登游天柱山的文人骚客许多,如宋·诸葛廷瑞陈龙复,明·王慎中张瑞图戴廷诏,清·郭瑄第郭之垣陈万策李道泰周青云吴种德,近代·汪照陆等,留下题咏诗67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诸葛廷瑞陈龙复王慎中张瑞图戴廷诏郭瑄第郭之垣陈万策李道泰》)
如:
   南宋·诸葛廷瑞《题天柱岩》:“耸翠层峦势接天,岩崖风紧欲摇巅。地跨南、永为雄镇,巨佛镌成不计年。”

  南宋·陈龙复《过天柱山》陈铭《闽贤名胜诗选及其事略》):“天柱山前日色昏,途穷欲托痛无门。贱躯宁共山河碎,一死还堪慰国魂。”

  清·进士郭瑄第和举人郭之垣间代唱和的《天柱山八景诗》至今乃存“天柱岩寺”中,在民间传诵,其“八景”有:“万寿石巅”、“双湖茗香”、“山门引翠”、“花径流觞”、“弈对八仙”、“望入双阳”、“春烟锦柱”、“石井盈梁”。后人又附以“莲池著迹”、“帽山发祥”两景,为“天柱十景”

  其郭之垣《花径流觞》曰:“曲径纡迴试一临,携壶泛水入空林。羽觞欲转千花色,石榻频罗百树阴。白鸟无情窥醉面,浮云何意到杯心。沉酣斜倚松间卧,梦绕桃源不觉深。”注:①“花径流觞”:花径即花间小路,流觞即“流觞曲水”(或曲水流觞)之省文,古时文人的一种雅集活动,与会之人坐于曲水边,自上游放装有酒的酒杯,漂流到谁面前停下谁喝酒。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羽觞”,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波”。与上注“流觞曲水”意近。】

天马山

  永春、德化天马山

  永春天马山,或称“德化天马山”,是戴云山东延支脉,横亘于永春、德化两县之间。

  形势

  “天马山”南面在永春县五里街和吾峰镇(鳌峰)境内,距永春县城西北15公里;北面属德化县蔡径;方圆约10里。晋江上源东溪上游穿过天马山脉。

  “天马山”顶峰海拔1081米,站在这里,向北隐约可见德化城区;向东南,可眺望整个永春县貌。

  “天马山”是永春外半县第2高峰。东望“五台山”(即“乐山”),西连“雪山”,与永春县城主峰“大鹏山”对峙。民国《永春县志·山川志》载:“永(永春)人言诸山之高者,有‘一雪二乐三天马’之名。”“雪山”、“乐山”、“天马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雪山、五台山、大鹏山》)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山川·天马山》:

   “天马山,在德化县东南,西去‘剧头岭’十里。

  两峰状如马鞍,髙耸插天。

  其阳即永春州界,‘黄斜溪’出焉。”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天马山》“天马山,在蔡径社。双峰高耸插天,状如马。其南属永春。”

  清·乾隆《永春州志》:“天马山上有水一泓,名‘仙人池’。旧传有女仙隐此,留丹灶上升。每花朝月夕,常见女仙骑白马游云中。”

  “天马山”山势雄俊,山巅双峰对峙,高耸入云,浑圆突起,状如“马鞍”,俗称“双架马”。西侧山势缓缓而下,中间有个小尖峰,恰似“马鬃”迎风拂起;西面的小山陵,浑如“马首”,似在悠闲地啃食青草;山南、山北各有一丘,极像“马蹬”,俗称1对“马踏岭”

  自东南山麓望去,“天马山”山巅左峰宛如狮头张嘴啮天,人称“狮口朝天”。传说从前“狮口”平时是闭合的,只有有缘之人才能找到。有一樵夫偶入“狮口”,见遍地金银珠宝,在迷糊中入睡,梦中忽闻土地公喊叫:“狮子要闭嘴了,还不快走!”樵夫惊醒,慌忙而出,柴刀丢落在“狮口”中。从此而后,“狮口”因卡着柴刀,再也无法合上。民间又传说狮子喜欢弄火,火则生烟,故“天马山”一年之中有大半时间云蒸霞蔚,使人不易窥其真容。

  登临左峰,可见危崖峭壁,巨石峥嵘;其中有石如桃,人称“仙桃”,轻摇可微晃,力推则纹丝不动,有如“风动石”。其下石崖有洞,可容数十人,俗称“玉神洞”。洞下百米处,有一处石坎,清泉滴沥,常年不竭,传说从前有仙人至此,口渴,跪于石上,双手往石壁各划一下,遂有涓涓清泉流出,注入其膝盖跪出的凹处,故此处此处有崖刻“菩萨井”3字,俗称“仙井”

  唐·大顺~乾宁元年间在南麓始创“龙湖岩”

  唐末·大顺至乾宁元年(890—894年)间,在天马山南麓半山腰“马镫”处始创“莲花寺”

  明·天启(1621—1627年)、崇祯(1628—1644年)间,僧怀玺由永春湖洋“西峰寺”挂锡“莲花寺”,乡人重建岩宇,主奉由德化“龙湖寺”分香而来的三代祖师·林自超,即改名“龙湖岩”,民间俗称“小龙湖”。

  《永春县志》载:“天马岩、龙湖岩俱在天马山。”

  清初,“龙湖岩”成为“白鹤拳”传播地。

  廿世纪70年代,“龙湖岩”废圮。现复建。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龙湖岩、龙湖寺》、《泉州武术·白鹤拳》)

  南宋末苏十万据岭头寨等地抗元

  南宋末年,元兵南侵,永春著名理学先驱陈知柔后裔族人奋起拥宋抗元。德化人苏十万也组织义军拥宋抗元,在“天马山”北麓的岭头寨等地,利用复杂地形,以“竹林弓、蓬丛箭”伏击元兵。(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知柔苏十万》)

  明·成化十一~十六年在西北坡始建“天马岩”

  明·成化十一~十六年(1475~1480年),在“天马山”西北坡“马镫”处始建马氏仙宫”,从“百丈岩”分得马氏仙妈香火到天马山塑像供奉。

  清·光绪十年(1884年)更名“天马岩”

  1990年重建。

  《永春县志》载:“天马岩、龙湖岩俱在天马山。”

  从进入“天马岩”的岔口再往上行走3~4公里,可达“天马山”顶峰。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天马岩》)

  清初陈元逵陈英侃父子引种“佛手茶”

  天马山因为常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山地开发很早。

  清·康熙至乾隆(1662—1795年)年间,永春县龙头乡(今永春县五里街镇吾东村龙头自然村)陈元逵陈英侃父子,就将“佛手茶”从达埔镇狮峰岩引种到天马山,并建有“云石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种·佛手》)

  清·林景和《游天马山龙肖岩》诗

  清·永春人林景和《游天马山龙肖岩》

  “闻道湖中景色幽,携诗载酒一同游。千寻拗折堆云磴,百丈奔趨劈石流。
  松斡独扶行客倦,竹声环极佛堂秋。山僧妙解登临意,更指山庵在上头。”

  清·咸丰~同治间谢险藏身之所

  天马山西侧小尖山下有谢险坎”,密林遮掩,石壁危峭,洞穴幽深,人迹罕至。

  清·咸丰至同治(1851—1874年)年间,永春埔头人林俊、龙头人陈湖、藻岭人林雪为首掀起农民起义,相传谢险坎”是农民起义首领之一谢险的藏身之所,故名。(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俊》)

  现代

  因为“天马山”植被保护完好,旧时多虎豹。直至廿世纪50年代,山麓吾峰公社曾组织数千名民兵上山“搜寻特务”,尚遇到猛虎。公社化时,龙头自然村人也于夜半遇过老虎出来觅食。现在山中仍时有野猪、野羊、野兔等兽出没。

  天马山巅右峰建有“天马差转台”,曾为永春、德化的电视广播事业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廿世纪50年代,著名印尼爱国侨领尤扬祖(曾任全国侨联副主席)、著名印尼归侨邱清秀等在天马山南面山腰创办“天马山柑橘场”,开永春柑橘上山试验先河;改革开放之初又成为福建山地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名噪一时。

  “天马山”南面山脚下,建有永春县最大的水库——“五一水库”

  安溪天马山

  安溪天马山,在安溪县龙兴里。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天马山》:“天马山(在龙兴里)。”

天竺山

  天竺山,极高峻,是南安、永春、仙游接界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天竺山,在(县北)十四都。”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天竺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极高峻,接南安、仙游二县界。”

天湖山

  天湖山,是一山脉总称,地处永春西北,东连德化、西贯安溪、北接三明,南注永春;主峰九凤山,海拔1200多米,雄峙永春县下洋镇,是永春县群山的第二高峰。天湖山并无湖,而是由九十九峰环拱而就,千山万壑,犹如万顷波涛,云雾飘绕,不亚天庭湖泊,故名“天湖”

  明·何乔远《闽书》载,天湖山“九十九峰,峭拔苍翠”

  明•嘉靖《永春县志》“天湖岩,亦名天池岩,在天湖山之巅。山势屈曲,九十九峰,前有大池。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天湖山》“天湖山,在(清泰里)登龙社龙山乡。矗起千仞。顶上一湖,纵可百亩,横半之。无水泉而沮洳涂泥,顿足则方围震动。”

天平城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天平城山》:“天平城山,在(清泰里)南埕乡。宋·苏十万屯兵拒元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一侯》)。巍峨阻深,前临大溪。国初,寇聚于此,凿磴为道以入。”

天开岩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

  “天开岩,在(县北)□□都。

  初没蓁莽间,人莫知者。宋·熙宁中,县令吴克见其顶烟萝蓊郁,疑有异境,攀缘而上,遥望山海,历历如指掌,因名曰‘天开’。

  宋·王献臣诗:‘小石大石皆罗列,造化安排非力设:覆者如轩深者洞,方者如屏平者席,可以安尊罍,可以横琴瑟。天边乌兔眼前飞,海上波澜掌中白。’”

太白峰

  原名莲花峰、莲花山,位于泉港区南埔镇。上有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的太白峰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太白峰寺》)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太白峰在县西北十六都,一名莲花峰。有石方直如碑碣,宋·蔡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大书‘太白峰’三字于其上。”

  据《泉州府志》载,太白峰山原名莲花山,因四周群山环抱,层叠有序,如莲花瓣,而其山峰包裹其中,似莲花蕊而得名。北宋·端明殿学士蔡襄任泉州太守时,“山上有石,方如碑揭,蔡忠惠书‘太白峰’三字刻其上。”人们即以题刻称山和山寺圣善寺,逐渐淡忘了原名。

  关于蔡襄峰石题字的缘由,民间有两种传说:

  一说,太白峰山巅原有一书院,蔡襄小时候在此读书。一日寺里饲养的白鸡不见了,因蔡襄家境贫寒,寺中和尚便怀疑鸡被他偷去卖了。蔡襄含冤离开此地,迁往虎岩寺苦学,终于功成名就。当其任泉州太守时,特地重游旧地,题“太白峰”三字勒于石峰,以表清白。

  另说,唐代诗仙李白曾赋游于此,对莲花峰的美景大为赞叹,逗留于山巅书院多日,并于书院壁上题诗抒怀。蔡襄心怀李白,又感慨自身,题“太白峰”

  太白峰海拔117米,山上林壑幽美,峰峦奇秀,有莲花峰、幼莲出水、佛指戳天、石龟朝佛等景。莲花峰以众多的怪石环抱而成柱峰,貌似莲花,方圆约十多米,高达14米,主峰周边还有众多小石峰,形似幼莲出水,妍丽多姿。主峰的峭壁上竖刻着“佛光普照”四个大字,字迹遒劲奔放,乃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所书。在太白峰旧寺之后原有石色异彩、酷肖凤尾的“凤尾石”朱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题字山岩,此二景皆在“文革”期间被毁。

  太白峰山下一条平坦的水泥路,自通港路随山势直上山顶。山顶的人口处,兴建一座高约16米的石筑“滴水观音塑像。

太湖山

  太湖山,又名“飞舡山”、“金碧峰”、“龙湖山”,位于德化县美湖乡上漈村西北部(古属县西小尤中团),戴云山西里许。龙湖寺在焉。(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龙湖寺·太湖山》)

乌屿

  乌屿,又称“凤屿”,为岛屿,位于泉州郡城(亦古晋江县治)东20里的洛阳江出海口,今属丰泽区城东街道(古属晋江县鸾歌里卅八都)。南宋·宝祐(1253—1258年)中始作盘光桥(乌屿桥)以通往来,后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盘光桥》)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乌屿,在(府城东)鸾歌里三十八都。四面潮水环绕,居民辐辏。旧有石路,潮至则没,行者病之,宋·宝祐中始作桥以通往来。”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乌屿》“乌屿,在府东北二十里,四面潮水环绕。民居辐辏,旧有石路,潮至则没,行者病之,宋·宝祐中始作桥以通往来,人以为便。”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乌屿》:“乌屿,在晋江县东二十里。四面湖水环绕,民居辐辏。旧有石头路,潮至则没,宝祐中始作石桥以通其往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乌屿,在(晋江)三十八都,距郡城东二十里许。四面皆水屿,上多居民,中有凤屿盘光桥。”

乌石山

  乌石山,俗称“乌山”,位于古南安县治丰州西南25里(明属南安县卅三都),与晋江紫帽山对峙。其东有“龙水岩”,西有“九州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紫帽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乌石山》:

  “乌石山(在县西三十三都),与晋江紫帽山对峙,有石光黑如漆,因以为名。

  其绝顶有三石列峙,号‘三公石’。

  山下有石高三丈余,中有石室,像观音于其内,号‘观音石’。又有一石如香炉,高二丈余,号‘香炉石’。

  山之东有‘龙水岩’,相传有龙潜其下。岩有三峰,多石穴,为虎豹所宅。旁有石室,可容二百余人。

  其西有‘九州岩’。”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县西南又有乌石山,与晋江紫帽山对峙,岩石奇胜,俗亦谓之‘乌山’。”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山川·乌石山》

  “乌石山,在南安县西南二十五里,俗名‘乌山?。有石。光黒如漆。因名。

  絶顶有三石列峙,号‘三公石?。

  其东为‘九洲岩?。

  又东有‘龙水岩?。岩下有小井,四时不涸。”

文章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文章山(在县西一都),宋·陈光读书于此,后登进士第,有文章,因以名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光》)

  清·林景和(永春人)《文章山》:
    “千山路盘纡,一径行屈曲。直上文章山,四围春草绿。
     回忆宋名儒,于此结茅屋。手持万卷书,闭门时苦读。
     考亭一以至,相赏愜幽独。朅來寻遗踪,山中但乔木。
     时有冷风来,纷纷松子落。四顾寂无人,前山唱樵牧。”

文笔山

   南安文笔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文笔山,在(县西北)十八都。尖秀如笔,故名。”

  永春文笔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文笔山,在(县西北)九、十都县学之西。三峰峙立,圆尖如笔。”

  惠安文笔山

  惠安文笔山,亦称“文笔峰”,原名“香炉山”,在惠安县涂寨镇文峰村西北侧,为文峰、和弄、山尾3村的交界山。

  “文笔山崖刻(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县之前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文笔山,在(县南)二十八都。秀耸如卓笔,县之前山也。”

  明·嘉靖《惠安县志》“文笔山,在二十九都,旧名香炉山,三石错峙,旁象鼎耳,中堆突如爇香状,后人更积石两耳之间,而剡其上为文笔。”

  清·乾隆《泉州府志·山川》亦作“在二十九都”

  登临文笔山,惠安全貌尽收眼底:西有辋川碧野平畴千里,北有肖厝良港帆影点点,南眺洛阳江畔古桥胜景,东观崇武古城及碧波万顷的东海。

  如今文笔山下立有一巍峨的牌楼式山门。正面坊柱镌联两副:“文光射斗,山门焕彩,添来新气象;笔势擎天,海国生春,涌动大风流。”“文溢书香,似驻清华苑;笔酣韵事,如行北大门。”背面另有联文曰:“文中锦绣,一处峰如芥子藏天地;笔底波澜,千秋气共山云漫古今。”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文笔山颠,始建于明初,由条石垒砌,南北长、东西狭,呈锥状,空心结构,南面留有洞门。由下往上看,如椽笔凌空。

  据文笔山摩崖石刻记载:

  文笔山原称“香炉山”。明•洪武(1368—1398年)间,明代首任惠安知县黎笏坐堂,突烦躁不安,不经意间举头远眺,只见县堂正中所对香炉山平肩无首,堪舆家所谓“面对平肩无头山”,是最犯嫌的风水。

  黎笏勘察发现,香炉山顶上三石错峙,两旁若鼎耳,中间突如香炉状;四周群山争雄,若兽而蹲,若螺而盘,若人而拱,若而翔,若俯而付,或断或续,或向或背,确为一处难得的胜境宝地。

  于是黎笏请来堪舆家商定,在鼎耳筑石为尖顶,既如“文笔朝天”,又意于香炉上插1柱香,以卜县运昌盛,人才辈出。黎笏即发动士绅捐资、庶民投工,就地采石,在文笔山峰上构建尖塔1座,高二、三丈;香炉山遂改名“文笔峰”

  惠安县城孔庙背负螺山,前则斜对文笔山。嘉靖三年(1524年),知县万夔整修孔庙,同张岳协商策谋,将孔庙改为面对文笔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不过,查阅现代重新修订的《惠安县志·明知县》发现,明·洪武(1368—1398年)年间惠安先后有9位知县,分别为宋敏中时汝楫罗泰安景贤阎宏山吴克刚冯靖陈永年陈葵(洪武末年授邑令),并无黎笏其人。待考。

  嘉靖九年庚寅(1530年),知县莫尚简将文峰塔垒石增高。

  隆庆(1567—1572年)间,文峰塔遭受风雨摧剥。

  万历三年乙亥(1575年),知县刘弘道捐金倡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刘弘道》)

  万历卅二年甲辰(1604)十一月初八、初九,惠安连续两天地震,文峰塔再遭颓塌。万历卅三年乙已(1605年),知县宁维新捐俸重修,并增高5尺。

  自此,惠安县堂、孔庙正面对着“境主公”青山宫和卜县远之“文风斐然”的文峰塔,而文笔山又与县城西北部的笔架山遥相呼应。

  据传文峰塔修筑后,成为“县之朝案”,惠安果真文运昌盛,邑内人才项背相望,仅文笔山附近几个村落就出了“六部”、“九卿”、“十八都堂”等人物。

  明代崖刻

  文笔山上石刻众多,其中在西北侧,有明代崖刻2处。

  其一,为吏部郎中、湖广按察司副使李恺(号抑斋)撰,李恺季子、庠生李呈春镌于石;楷书,字径6厘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恺》)

  刻文有曰:

  “嘉靖甲申(嘉靖三年,1524年),邑侯大新夫子庙,与少保公协谋正之。

  庚寅(嘉靖九年,1530年)尚简累石增高,嗣是气运宣朗,才隽骎盛。

  隆、历(隆庆、万历,1567—1620年)之际,风雨摧剥,其石中綮若颓,科目郁滞,髦士惑志焉。乙亥(万历三年,1575年),姑苏贤侯弘道捐金倡谊,偕博士裕善经营壁立之。

  琼标耸翠,彝伦当阳,称镇锡也!”

  “夫人不山川不生,山川不人不镇,地遗其缺,人补其全矣。邑先后士君子阖相助,读书积行,毋诟辱兹山哉!”

  其二,为户部主事郭长发和邑人戴姥栈勒石。楷书,字径12厘米。

  刻文有曰:

  “万历甲辰(万历卅二年,1604年)地异震,文笔山石累将颓。

  乙已(万历卅三年,1605年)秋,广德(知县宁维新捐俸重修,高增五尺有奇,雄壮倍之。是役也,石取诸山,工取诸募,为费八缗,为期浃旬,永作具瞻,光我人文。”

火烽山

  火烽山(火崩寨),位于德化县在坊里英山社(今龙浔镇西北部英山村)东侧,南界永春县苏坑乡;海拔874米。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火烽山》“火烽山,在欧山之东。”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

  “清明游火烽山二首(李宸铿):

  ‘春气当三月,和风入袖盈。穿畦忘径曲,扳磴觉身轻。古冢何人泣,新烟几处生?狂歌犹未歇,林外正啼莺。’

  ‘乘兴踏青去,家山望几层。天围城阙小,地涌岭峰增。禽鸟机相狎,儿童乐欲仍。咏归虽未得,聊亦记吾曾。’”

火焰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火焰山(在县北十八、九、二十都),数峰耸立,形如火焰。”

水府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水府山》:“水府山(位于在坊里茅岐社),林壑幽窈。宋·苏十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一侯》)庙在焉。”

水口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水口山(在县东十四都),县治水口山也。”

升文山(龙头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升文山,在郡治西南。

  《海录碎事》:汉末,王朗为会稽太守,破虏将军孙策逐之,浮海至东冶。又追击之闽越,欲走交州,为兵所逼,诣军降,保于泉山。时登城南升山游览,后人名其山曰朗山。

  《闽书》:今郡志不收,为《建宁志》窃去。不知建宁在闽越上游,本会稽太守,为所败,浮海入交、广,不应反走上游也。

  山多奇石,有类幞头者、砚台者,皆宋·状元曾从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从龙》)家故物。明·陈章应居之。章应,洪武初以科第特起泉中,裔孙按察竖坊曰龙头里。

  今山亦名龙头山,上有铁炉庙、龙山寺(即西岳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铁炉庙、西岳宫》)

丰山

  石狮丰山

  石狮丰山,在古晋江县(县治泉州)北60里,位于今石狮市蚶江镇,距石湖山(又名“金钗山”)里许。(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金钗山》)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丰山》:“丰山,在晋江县北六十里,每遇水旱,乡人祷之常丰,故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丰山》

  “丰山,距(晋江)石湖山里许,上有丰山寺,今废。

  明·何乔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诗:

  ‘春风荡荡不知寒,双袂飘然对酒欢。
  碧海呼哅来几席,黄沙曲折到林峦。
  羊群石态尊前见,螺髻山形寺里看。
  自得君来成胜事,他年应作读书坛。’
  寺前大小石附之,骤望如群羊然。”

  南安丰山

  南安丰山,位于今南安市东田镇。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丰山》:“又,南安县南亦有丰山。”

斤山(盖竹根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雪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雪山》)……又西南有斤山,一名盖竹根山,高五里,广十里。峰峦尖秀,如卓笔然。”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斤山》“斤山一名盖竹根山。高五里,广十里。峰峦尖秀如文笔。(在坊里上林社)”

心慈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心慈岭》:

  “心慈岭,在科荣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科荣山》)左。岭南崎峻,岭北纡折,上有观音亭。

  毛一夔诗:‘仆唤犹依地,余行已在天。不知高欲了,尚谓去茫然。苔滑多危足,钟轻半落烟。自成出世路,鸡犬白云边。’”

仁齐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仁齐山》:“仁齐山,峦阜巍峨。旧有天齐仁圣庙在其麓。”

牛眠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牛眠山》:“牛眠山(在尤中里),状如牛眠。”

长安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长安山,在县东南十三都。今名小姑。”

月峰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月峰岩,在(县西)县北来苏里,旧名东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