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山川(13—22划)

目  录

  13划:
  锦绣山(鬼岫)锦田山(黄田山)
  楼山
[留山、城楼山。惠安县城之南(古属二都)]蓬山(蓬莱山)鼓雷山腾岩角山雷峰山、鹏山(古南安县治丰州之北四都,今属南安市洪濑镇大洋村鹏山自然村。)、鲎山(侯山。安溪县来苏里)、福泉山(龙泉山)微阳山(像山)瑞云岩

  14划:
  翠屏山亦称大尖山,在安溪县北感化里。其东为小尖山[附]。旗山蔡岭山、魁星岩 、碧溪山

  15划:
  澎湖屿(彭湖屿。地理方位。隋·开皇陈棱尝略彭湖地。唐·元和施肩吾率族人迁居澎湖。北宋·宣和隶属泉州府。南宋·遣将分屯。元·为泉州外府。明·仍属晋江县。明·洪武废巡司。明·万历派兵长戍。清·澎湖厅、澎湖县。)
  横山
晋江南部龙湖、永和、英林镇交界处蕉溪山、嘶山、鹤顶山(安溪县崇信里珍山乡)

  16划:
  獭窟屿[獭窟山,獭窟岛。惠安县廿五都(今为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浮山村)。通洋舟车输运津头。明·洪武廿年设“獭窟巡检司”。与陆地的连接(南宋·开禧间僧道询造石桥约五里许直渡海门。1972年建成跨海长堤。)]磨枪岭黎山薜萝峰

  17划:
  戴云山[迎雪山,佛岭。德化县赤水戴云村。概述(山川形势。九派发源。)。唐代佛迹。北宋·乔维岳《戴云山记》。明代。清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戴雾山(安溪县龙兴里)
  螺山
(罗山,罗峰。惠安县城北。)、螺蚽山
  翰文山

  18划:
  瞻迹岭(般若岭、袍卸岭、覆鼎峰、斟酌)蟠龙山

  19划:
  覆船山[泉州覆船山。惠安覆船山(报劬山)]覆鼎山(南安覆鼎山[南安县(县治丰州)南四十都]。安溪覆鼎山[安溪县北常乐里,界永春]。)、蟹坑山

  22划:鹳堂山

十三划

锦绣山

  位于永春县湖洋镇境内,是海内外百万锦绣庄氏的发源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永春县·锦绣山》:“锦绣山,在(县东北)十八、九、二十都。旧名鬼岫山,宋侍郎庄夏筑墓山麓,光宗更今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蓬山)相对者曰锦绣山,亦高胜,本名鬼岫。宋·光宗改今名。”

  唐朝末年,中原扳荡,河南固始人庄森(字文盛王潮王审知入闽,择居永春桃源里(今湖洋镇),成为闽南庄氏的开基始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

  传至九世庄夏(1155—1223年),字子礼,少丧父,家贫,发奋向学,于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任过漳州知州、兵部侍郎。嘉定十二年(1219年),封永春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衣金鱼袋。卒后赠少师。·宁宗为他的画像题赞曰:“天生美质,学业逍遥。坚冰志操,历仕三朝。忠言逆耳,书史所标。宗祀繁衍,百世不祧。”《宋史》为其立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夏》)

  庄夏历仕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为政清廉,深受恩宠。有一次·光宗与他问对,得知其三子十孙均出仕为官,龙颜大悦,遂问及其祖坟安葬何地。庄夏答曰:葬于鬼岫山。并绘图奉上。光宗认为“鬼岫”之名实在不雅,遂举笔亲改名为“锦绣山”。自此以后,庄森派下的庄氏后裔皆以“御墨锦绣”为殊荣,并改原来的灯号“天水衍派”“锦绣传芳”

  庄夏晚年辞官归隐,宋宁宗赐建府第于泉州城,由此迁居泉州庄府巷。锦绣庄氏更加繁衍昌盛,播迁四方。

  据不完全统计,源于永春桃源之庄氏裔孙,居国内者遍及闽、粤、苏、浙、琼、港、台等省区。其中居闽者,在20多个市县区有近30万人,以惠安、晋江为最;居粤东者,在13个市县区有30万人;居台湾者,在11个市县亦有10多万人;居江苏、浙江、海南、香港等地者,约数万人。居海外者,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诸国较为集中,计有20多万人。其总人数近百万,堪称盛族。

  锦绣庄氏人才辈出。据各地方志记载,自五代至清,锦绣庄氏裔孙荣登进士达96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2人。

  四状元为:明·万历三十五年武状元庄安世,明·万历四十七年状元庄际昌,清·乾隆四年状元庄有恭、清·乾隆二十二年状元庄培因(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庄安世庄际昌庄有恭庄培因》)

  二榜眼为:明·万历四十一年榜眼庄奇显、清·乾隆十九年榜眼庄存与(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庄奇显》)

  其中庄安世为晋江青阳人,后迁居洛江区北峰浦西;庄奇显为晋江青阳人;庄有恭晋江清源铺佐才里(今丰泽区北峰浦西村)人,后徙居广东番禺;庄存与庄培因兄弟为江苏武进人(祖籍晋江)

  只有庄际昌比较特殊。他生于晋江,距庄夏迁泉已隔十八世400年,因思先祖发祥于永春,遂复籍永春,参与永春县童子试,为知县陈见龙所拔取,并“许以大魁”,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由永春县学荐送参加乡试中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会试、殿试皆第一。因此晋江、永春两地邑志都争着为他立传,特别是在永春关于他的民间传说非常多。

  在锦绣山西麓,有一座古墓,当地人俗呼“状元墓”庄夏卒葬泉州,庄际昌卒葬晋江青阳,这个“状元墓”所葬者并非真状元,而是庄夏的祖父庄观庄夏为三朝元老,朝廷特荫封其祖父庄观为朝政大夫,其父庄裳庄陶为中大夫。

  庄观墓形制极为苍古,占地5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平面呈“凤”字形,黄土构筑,面宽5米,进深10米,封土堆顶前立墓碑,碑为天然赤色石片,无铭文,高0.85米,宽0.87米,呈不规则拱形。没有墓桌和墓缘,碑前略低且平坦,自成墓埕。该墓数百年来保存原状,从未整修,具历史文物价值。

  2002年1月,永春县人民政府将庄夏故居、庄观墓、丛桂庵庄际昌读书处,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寺庙·丛桂庵》)三处与锦绣庄有关的文物列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来,海内外庄氏宗亲对锦绣庄三处文物进行全面整修,并完善各项配套工程,其中包括长650米、宽4米的庄府路,长656米、宽4.5米的锦绣路,以及锦绣山门、公墓道、文物保护碑、芳名碑、锦绣广场等,2003年4月竣工。

  “锦绣山门”和锦绣广场设于锦绣山东面山坡上。山门由四根华表、 四块龙拱、三块石匾构成,青云直上,雄伟壮观。巨大石华表,用纯色一级砻石雕琢而成,山门中间石匾刻“锦绣名山”四大字,上立一道“圣旨”,左右两块石匾正反面分别刻着四位状元的名字。柱联曰:
     “锦绣传芳一本百枝开万世,桃源衍派五洲四海共千秋。”
“继往开来欣奕世灵光同称望族,利国华民愿后昆踵美更著明时。”

锦田山(黄田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锦田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都。山前有田数顷,相传唐·张西湖居此,后任漳州刺史,还乡,乡人以为昼锦,山因以名。”

  ·嘉靖《惠安县志·山川》:“五代·漳州刺史张清溪居此。昼锦归,号其山为锦山,溪为锦溪。”

  ·《闽书》“唐·工部侍郎黄讷裕亦家于此。”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锦田山,在县南四十里,下有腴田万顷。五代时,豪民氏居山下,亦曰黄田山。”

楼山

  楼山 ,又称“留山”、“城楼山”,位于惠安县城之南(古属二都), 回拱县治。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楼山,在(县南) 二都。自登科山发脉,回拱县治。”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县城南又有楼山,回拱县治,一名留山,亦曰城楼山。”

蓬山

  又称蓬莱山,位于永春县蓬壶镇境内。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蓬莱山(在县东十八、九都),山势回环秀丽,与锦绣山对峙,有金龟桥横截于外,人以拟于蓬莱仙境焉。”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蓬莱山,县东北二十里。回环秀丽,胜若蓬莱。”

  相传千百年前,佛、道两家同时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两家割袍为界,蓬山瞬间化为二峰:右峰修筑道观真宝殿,左峰建造佛刹普济寺。(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寺庙·真宝殿、普济寺》)

  山顶之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观,在万绿丛中,几块岩石出露,人称仙翁石,细看犹如老君坐像。他头梳发髻,身着长袍,右手扶膝,左手遥指前方,正在谈经论道,指点苍生。此外,神农大帝妈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妈祖》)也身居山中,可让众生摩顶朝拜。

  右峰有一山洞,相传曾住一群修炼成仙的道士,故称仙洞山,又称陈岩山。明初,林长茂长老将闽南唯一祭祀神农氏的神庙拓建成真宝殿,而后民众又刻了不少摩崖石刻。明相李廷机(号九我张瑞图率众游阅此山,张瑞图题下蓬莱仙界大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廷机张瑞图》)

  南宋时,陈岩山在陈知柔居住的村子附近,相传为其别业,在此讲学授徒。陈知柔朱熹的莫逆知己,朱熹探访陈知柔时,曾到陈岩游历,与陈知柔谈经论诗,并留下“蓬山皆美,陈岩尤胜”的赞语(《重修仙洞真宝殿碑记》,今存仙洞山),又在“无极殿”石柱题刻“千寻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朱熹陈知柔》)

鼓雷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鼓雷山》

  “鼓雷山,距石塔山(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山川·石塔山》)西南一里许,上有石如鼓,叩之声如雷。或云:天将雨则鸣如雷。旧有雩坛,为郡守祈雨之所,今废。

  《闽书》:上有陈君岩,乡人陈珏尝庐墓于此,因名。其岩旁有叠石,危峻如累卵,下有龙井。互见水利。遵井而东,放于溪,大阜之椒有石,宋·庆历间有龙蟠焉,因名龙绕石。

  按:鼓雷山有四:一在三十二都石旗村,中途跨亭,名曰回通;一在二都石龟铺之西,相传天将雨有雷隐隐呜石下,有岩名曰灵应;一在三十四都鼓雷村;一即此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鼓雷山龙井》:“鼓雷山龙井,宋·庆历(1041—1048年)间,有龙蟠绕于井。”

腾岩角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腾岩角山》:“腾岩角山,在科荣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科荣山》)之北。峰峦峻秀,状如龙角。”

雷峰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雷峰山》“雷峰山,在(清泰里)峰魁社螺坑乡。”

鹏山

  鹏山,位于古南安县治丰州之北四都(今属南安市洪濑镇大洋村鹏山自然村)。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鹏山》:“鹏山,在(县北)四都。谓其形如鹏之张翼,故名。”

鲎山

  鲎山,又名侯山,在安溪县北来苏里。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鲎山,在(县北)来苏里,其状如鲎。”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鲎山》:

  “鲎山(在来苏里),以形名,又名侯山。上多石,下有龙仙庙。

  明·洪武(1368—1398年)间,氏女名仙英,婿来亲迎,女乃白日飞升。次日山旁有降真藤,盘结如椅,女现身坐寂焉。里人异之,遂葬于山巅。

  旁有升平山、东甲山。”

福泉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福泉山(在县西三十二都),中有流泉,又名龙泉山。”

微阳山(像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微阳山(在县西南黄认团),山之上有岩曰像山。昔有僧姓者化于此,因像而祠之。凡雨旸、疾病祷之多应。”

瑞云岩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瑞云岩(县西二、三都),石屋天成,其形如船。”

十四划

翠屏山(附:小尖山)

  翠屏山,亦称大尖山,在安溪县北感化里。其东为小尖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翠屏山,县北五十里。高出群峰之上,亦曰大尖山。其东为小尖山。”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翠屏山》:

  “翠屏山(在感化里),山有巨峰,介还集、来苏、龙兴、感化四里间,故名大尖。

  宋·宣和(1119—1125年)间,道人黄惠胜自永春来,居小尖,自小尖徙此。初徙时,尖有异光,人怪之。往观,则惠胜在焉。因岩架屋,屋用铁瓦,悉飞递而至。绍兴甲寅(绍兴四年,1134年)示寂。水旱应祷,或有青蛇之异,人因去其尖上字,名曰泰山后有显应大师修行其上。

  师永春氏子,精禅契佛。乡值旱,祷不应,师曰:“我能。人未然之。聊就诵经,经罢,曰:大众急归。少选滂沱。时号黄水车,后坐化。”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小尖山》:

  “小尖山(在感化里),在翠屏东。

  道人黄惠胜自永春来,居此,号曰宝峰,结台峰顶,曝身求雨。

  既徙居于大尖,语人曰:此地后必为于城市,刘宝来,吾庵其为厅事乎?其后临汀寇至,乡落寨尖顶御之,朝廷遣官捕寇,兵果驻故庵,其官姓。”

  明·黄润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润》)《翠屏山》“花柳重重薇蕨肥,翠屏春色倍光辉。呼童携酒独登眺,搔首长吟送落晖。”

旗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旗山(在县东永安里),山势逶迤,若旗之掩映。”

蔡岭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蔡岭山(在县西三十都),山之西与安溪县接界。昔有翁者庐于此,常以汤茗给行人,人德之,因其姓名山。”

魁星岩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魁星岩,在县西南十一都,与县学相对。宋·乾道中,僧觉圆庵于此;次年登进士第者二人。因名。”

碧溪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碧溪山,在十都。下有清溪澄碧,与山相映。”

十五划

澎湖屿(彭湖屿)

  亦称彭湖,是海中群岛,位于台湾海峡东南海域,历史上是大陆与台湾之间海上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闽南移民向台湾迁徙的中继站。因地近大陆,开发较之台湾更早,与泉州的历史关系也更为悠久, 由于有着长期的行政隶属关系,历史上澎湖又被称为泉州外府。 

  地理方位

  ·万历《泉州府志·山川》:“舟行二日始至。”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泉《郡志》云”“东出海门,舟行二日程,曰澎湖屿,在巨浸中,环岛三十六,如排衙然。”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澎湖屿(在府城东),出海门舟行三日始至,屹立巨浸之中。环岛三十六,居民苫茅为舍,皆业耕鱼。”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彭湖屿》:

  “彭湖屿,在(泉州)府东南海中。

  山形平衍,东西约十五里,南北约二十里,周围小屿颇多。自府城东出海,舟行三日可至。

  又有东西二碇山,亦在海中。自东碇开洋,一日夜可至。

  其海水号彭湖沟水,分东西流。西达漳泉,东达吕宋。”

  《舆地纪胜》:“自泉州东出海间,舟行三日抵澎湖屿。”

  隋·开皇陈棱尝略彭湖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彭湖屿》:

  “《海防考》:隋·开皇(581—600年)中,尝遣虎贲陈棱略彭湖地。其屿屹立巨浸中,环岛三十有六,如排衙。居民以苫茅为庐舍,推年大者为长,以畋渔为业。地宜牧,牛羊散食山谷间,各◇耳为记。”

  《舆地纪胜》:(澎湖屿)在巨浸中,环岛三十有六。”

  唐·元和施肩吾率族人迁居澎湖

  浙江桐庐分水施家村《施氏宗谱》记载:施肩吾,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为唐·元和十五年(820年)进士,是桐庐历史上第一位由皇帝钦点的状元。施肩吾由于无法忍受当时官场的腐败和黑暗,于数月后辞官归隐。后率族人迁居台湾澎湖。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施肩吾诗:‘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舆地纪胜》:施肩吾(咏澎湖)诗云:‘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少年学采珠,手把生犀照盐水。’”

  连横《台湾通史》载: “及唐中叶,施肩吾始率其族,迁居澎湖。肩吾,汾水人,元和中进士,隐居不仕,有诗行于世。其题澎湖一诗,‘鬼市’、‘盐水’,是写当时之景象。”

  北宋·宣和隶属泉州府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时任泉州知府的陆藻在其所作《修城记》有云: “泉距京五十有四驿,连海外之国三十有六岛,城内画坊八十,生齿无虑数十万。” 其中“三十有六岛”即指澎湖,当时已是泉州府属地。

  南宋 ·遣将分屯

  南宋·楼鑰《玫媿集》载,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知府汪大猷曾下令在澎湖“造屋二百间,遣将分屯”,并编管台湾户籍,这大概是澎湖历史上大规模建设的最早记载。

  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诸蕃志》也对澎湖有记载,并记载当时的澎湖隶属泉州府晋江县。

  元·为泉州外府

  元代,澎湖为泉外府,并置巡司。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彭湖屿》:“《元志》云:三十六岛,巨细相间,坡陇相望,有七澳居其间,大约有土无木,土瘠不宜禾稼。产胡麻、菜豆,山羊尤多。居人煮海为盐,酿秣为酒,采鱼虾螺蛤以佐食。土商兴贩,以广其利,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为泉外府。至元末,置巡司于此。”

  元代《岛夷志略》中,经由泉州浮海东渡的汪大渊以亲历对澎湖作详实描述:

  “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坡垅相望。乃有七澳居其间,各得其名。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

  有草,无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结茅为屋居之。气候常暖,风俗朴野,人多眉寿。男女穿长布衫,系以土布。煮海为盐,酿秫为酒,采鱼、虾、螺、蛤以佐食,牛粪以爨(音cuan,烧火做饭之义),鱼膏为油。地产胡麻、绿豆。山羊之孳生,数万为群,家以烙毛刻角为记,昼夜不收,各遂其生育。土商兴贩,以乐其利。

  地隶晋江县。至元间(1335—1340年),设巡检司。”

  宋元时期泉州与澎湖的密切联系还被考古发现所证实。近年来,考古人员在澎湖的十八座岛屿采集和发掘到大量宋元时期产自泉州的陶瓷标本。这些陶瓷多是当时经由澎湖转运到亚非各国的外销产品,说明澎湖在宋元时期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

  明·仍属晋江县

  有明一代,澎湖仍属晋江县。《明史》“泉州晋江县”中有“海中有澎湖屿”的记载,而嘉靖、隆庆《泉州府志》亦云:澎湖“讼者取决于晋江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泉《郡志》云”“晋人多侨寓其上,苫茅为庐,推年大者为长,不蓄妻女,耕渔为业,牧牛羊散食山谷间,各嫠耳为记。讼者取决于晋江县。城外贸易岁数十艘,为泉之外府。”

  明·洪武废巡司

  明初沿用元代之旧制,仍设巡检司在澎湖。其时倭寇及海盗为患,澎湖首当其冲,经常成为他们出没取水补粮的地方。洪武二十年(1387年)废巡司,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设游兵春冬汛守。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泉《郡志》云”“后屡以倭患墟其地,或云抗于县官,故墟之。今乡落屋址尚存。”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国朝(明)·洪武间,徙其民于近郭,其地遂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彭湖屿》:

  “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信国信国公·汤和经略海上,以岛民叛服难信,议徙之于近郭。

  (洪武)二十年(1387年),尽徙屿民,废巡司而墟其地。继而不逞者潜聚其中,倭奴往来停泊取水,亦必经此。

  嘉(嘉靖,1522—1566年)、隆(隆庆,1567—1572年)以后,海寇曾壹本等屡啸聚为寇,官兵大举,始讨平之。

  【嘉靖年间(1522—1566年),俞大猷曾赴澎湖征剿勾结倭寇扰乱沿海的海盗林道乾,并留偏师驻扎澎湖。 】  

  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犯朝鲜,哨者云将侵鸡笼、淡水。鸡笼密迩彭湖,于是议设兵戍险。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增设游兵,春冬汛守。”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兰海军将领韦麻郎乘明政府汛兵撤防之隙,率军舰侵入澎湖。当时镇守晋江石湖的都司沈有容奉命前往征剿。

  沈有容面对战舰武器均胜我一筹的荷兰侵略者,以为应“谕以理,惧以祸,令其自疑”,他“解袍缓带,径登其舟”,向韦麻郎义正词严地指出:“中国断不容远人实逼处此,有诳汝逗留者即是愚尔。”又说:“中国甚惯杀贼,尔未睹天朝兵威耶?”沈有容义正词严的训斥和明朝舟师的进逼之下,荷兰侵略者不得不撤走。

  澎湖百姓特地竖立一块刻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12个大字的石碑以志纪念,该碑至今仍保留在澎湖天后宫内。

  明·万历派兵长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彭湖屿》: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倭入犯龙门港,遂有长戍之令,兼增冲锋游兵,以厚其势。

  其地环衍可二百余里,三十六屿之胜,盖清漳、温陵二郡之门户。但地斥卤,水咸涩,常燠多风,稼穑差艰耳。

  屿之正中曰娘宫屿。从西屿入,二十里为茶盘,又十里为进屿,即娘宫屿矣。波平浪息,无淜奔激射之势,其状如湖,因曰彭湖。湖面宽转可里许,深稳可泊,遇南北风,我舟汛守皆顿其中。夷人往往窥伺,以为窟穴。

  面为案山,右为西安,各置小城,列铳其中,以为戍守,名曰铳城。

  又左为风柜,夷人尝筑铳城于此。山略高至七八尺,夷拗其中,上垒土,若雉堞。日后毁其城,仍分军戍守,与案山、西安相犄角。

  东为莳上澳、猪母、落水,最当东南之冲。寇从东南来者,遇风辄寄泊焉。

  由陆趋娘宫三十余里,旧有舟师戍守,后又筑铳城以防横突。

  又东向为钻管港、林投仔、龙门、青螺诸澳。龙门有原泉,旧为居民聚落。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倭流劫大金,所余船突犯泊此屿。

  西为西屿头,正夷寇出入之道。有果叶澳,泉甚冽可饮。

  稍北为竹篙湾。又西为◇仔员。

  又西北为丁字门、水吼门,非乘潮舟,不得出入。皆设水陆兵戍守。

  屿北为北山墩,有北太武,稍卑为赤嵌。循港而进,越一澳区,为镇海港,累城于此。

  又西北为吉贝屿,沿海诸山,乱石森列,港道迂曲,非练熟舵梢,不能驾舟也。

  又北太武与中墩,称两太武,俱湖中最高处,便于◇望。

  娘宫稍后二里有稳澳山,颇纡坦。

  自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红夷一舟阑入彭湖,(嗣为总兵俞咨皋所逐)久之乃去。

  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有(荷兰)高文律者,乘戍兵单弱,以十余船突据彭岛,遂因山为城,环海为池,破浪长驱,肆毒于漳、泉沿海一带,要求互市,欲如粤东香山澳夷例。总兵俞咨皋者,用间移红夷于北港,乃得复彭湖。

  议于稳澳山开筑城基,通用大石垒砌,高丈有七,厚丈有八。东西南共留三门,直北设铳台一座,内盖衙宇营房,凿井一口,戍守于此,以控制娘宫。
然议者谓彭湖为漳泉之门户,而北港即彭湖之唇齿,失北港则唇亡而齿寒,不特彭湖可虑,漳、泉亦可忧也。

  北港盖在彭湖之东南,亦谓之台湾。天启(1621—1627年)以后,皆为红夷(荷兰)所据。”

  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福建巡抚南居益出兵收复被荷兰侵略者占据的澎湖。荷军拆毁城堡,撤出澎湖,侵占台湾,筑热兰遮城堡(即安平)。 

  明·崇祯三年(1630年),荷兰殖民者又占据澎湖,不时进犯漳、泉、厦。 

  清·澎湖厅、澎湖县

  明末清初,为了驱除荷夷,收复台湾,郑成功在进攻鹿耳门之前,先取澎湖,澎湖成为氏集团的势力范围。

  清·康熙三年(1664年)八月十六日,荷兰兵舰10艘、番兵千余人抵晋江安平港,拟联合清军,从围头出发攻澎湖。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为了平台,也采取首先攻克澎湖,“扼据咽喉,进逼巢穴”的策略,与军决战澎湖海,取得胜利。军守将刘国轩遁归台湾,澎湖岛上军则不战而降。

  施琅入驻澎湖之后,“安插投诚,抚绥地方,民人乐业,鸡犬不惊”,当地官民有感其德,专门建施公祠祀奉,该祠至今尚存。

  清·《澎湖志略》还记载:

  “靖海侯施琅奉命征郑克,取澎湖,入妈祖庙拜谒,见神衣半湿,始知神默助之。

  又,师苦无水,祷于神,井涌甘泉,数万师汲之不竭。今其井尚存,名曰大井。及行,恍见神兵导引,至鹿耳门,水涨数倍,战舰得径之,贼惊奔溃。

  上其事,奉诏加封天后。”

  妈祖施琅平台有助顺之功而被加封为天后,澎湖天后宫也因为施琅的这次入庙拜谒而声名日重。

    台湾正式纳入版图后,澎湖相继以澎湖厅、澎湖县建制,隶属于台湾府和台湾行省,但与泉州的经济、文化联系仍然十分密切。至今,澎湖的居民仍然以泉州籍的移民为多,还保留着古老的民俗文化和信仰传统。古大厝、妈祖庙、水仙宫、真武庙、石敢当、镇风塔,澎湖依然展现着泉州外府的历史风貌。

横山

  横山,位于晋江南部龙湖、永和、英林镇交界处,与“宝盖山”、“灵源山”、“画角山”齐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宝盖山、灵源山、画角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泉州府·晋江县》:

  “横山,在(府城南)仁和里十二都。

  山势长数里许,横于郡治之南,故名。”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横山》:

  “横山,在晋江县南七十里,横于郡之南。

  长数里,龙、蛇二水出焉。”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横山,在(晋江)十四都,距郡城七十里。山长数里,横郡治。

  南下有许家巷、画船浦,萧妃村。”

蕉溪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蕉溪山》:“蕉溪山(位于清泰里),其麓有蕉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蕉溪》),因名。”

嘶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嘶山,在(县东南)二十六都。相传五季时,其山忽嘶,声闻十余里。山之巅有石如笠,上有巨人迹,入石六七寸许。”

鹤顶山

  鹤顶山,在安溪县崇信里珍山乡。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鹤顶山》:

  “鹤顶山,在(崇信里)珍山乡。

  本自佛耳山(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佛耳山》),蜿蜒数十里,顿起高峰,崔巍插汉,惟秋冬时露山尖。陟其巅,瞰望千里。为泉、漳界一巨镇。

  昔有名僧爱此山耸秀,结庐为庵,凡事前知,有卜雨旸休咎者,无不如响。漳尝苦旱,郡守舁僧至,问之,曰:‘日中而雨’。候午初,犹炎。守怒,责以杖。顷之,云兴滂沱。守惭,以彩舆送归山。僧谓其徒曰:‘佛有八难,是之谓乎?’未到岩而化,为圆光祖师。迄今香火赫奕。”

十六划

獭窟屿

  獭窟屿,或称“獭窟山”、“獭窟岛”,位于惠安县东南端廿五都(今为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浮山村),在泉州湾口南海中,纵横不过3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獭窟山》:“獭窟山(在县南二十五都),盖海岛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獭窟山》:“獭窟山,县南五十里大海中。……亦曰‘獭窟屿’。”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獭窟屿》:“獭窟屿,在惠安县南五十里海中。……亦曰‘獭窟山’。”

  通洋舟车输运津头

  “獭窟岛”西北距惠安县城50里,北濒崇武海面,南峙祥芝水域,西通泉州港口,“东则汪洋无际,可通台湾、澎湖及日本、琉球诸番。”

  清·洪昆《獭江新考》载:獭窟岛“唐、宋、元间,居民稠密,人皆事于通洋,遂为舟车输运津头,称富盛焉。”

  在明、清,还有对台贸易,俗称“獭窟万人丁,崇武百家姓”

  明·洪武廿年设“獭窟巡检司”

  獭窟岛与惠安县的崇武、莲城、小岞、峰尾隔海相望,互为犄角,为古代海防重地。明·洪武廿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迁南安县芦溪巡司于此,并建城。(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寨城·巡检司城·獭窟巡检司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獭窟山》:“上有巡检司。”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獭窟山》:“有巡司。”

  与陆地的连接

  南宋·开禧间僧道询造石桥约五里许直渡海门

  南宋·开禧(1205~1207年)间,僧道询造石桥(獭窟桥)约5里许直渡海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道询》、《泉州桥梁·獭窟桥》)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獭窟山》:“宋·开禧(1205~1207年)间,僧道询运石成桥七百七十间,直渡海门,约五里许。潮平则没,半落则通人行,至今籍其利。”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獭窟屿》:“旧《志》:宋·开禧间,僧道询运石成桥七百七十间,直渡海门约五里许,潮半落则通人行,至今借其利。”

  但在明·万历卅二年(1604年)十一月初九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獭窟桥”受到摧毁性破坏。清·道光(1821—1850年)间又毁,就此荡然无存,仅存基址和陆上桥头遗址名为“桥仔头”

  1972年建成跨海长堤

  “獭窟桥”遭毁后,出入“獭窟屿”的日常交通工具只能依靠船只。

  1970年7月,惠安县启动“七一围垦”工程,历时2年多,筑出2条1100多米的跨海长堤,才将“獭窟屿”与陆地连在了一起,成为“半岛”

磨枪岭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磨枪岭,县西百里。山岭险峻,路通漳州府长泰县。《志》云:自岭而西南为银场,即龙溪县界也。”

黎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黎山,在(晋江)三十七都,距郡城东南十五里。《方舆胜览》:‘黎山为郡胜概。’”

薜萝峰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薜萝峰》:“薜萝峰在县治东南瑶台社。万松苍翠,下为程田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程田寺》)。”

十七划

戴云山

  戴云山,位于德化县赤水戴云村,是福建省中部主要山脉——戴云山脉的主峰,是福建省境内第2高峰。因彩云常依偎其山巅而得名;又暑月顽雪不化,曾称“迎雪山”;又称“佛岭”

  2005年8月9日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概述

  山川形势

  戴云山走向为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由大戴云、小戴云、中尖山、白鹿贡、莲花池贡、牛皮尖、大格贡等7座山峰组成,海拔均达1660米以上,有“闽中屋脊”之称;远望仅见5峰,似莲花,俗称“五戴云”。主峰大戴云位于北纬25°40′、东经118°11′,海拔1856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德化县·戴云山》:“戴云山,在(县西北)新化里。山顶峭拔,雄跨十里许,其上常有云气。”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戴云山》“戴云山,县西北五十里。高耸霄汉,雄跨十里,尝有云气覆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戴云山》

  “戴云山,在新化里。高逼霄汉,雄跨三十里,上常有云气覆之。其东为大戴云,西为小戴云(误。应为“东为小戴云,西为大戴云”)。小戴三峰耸峙,顶有方池,水深不可测……”

  “大戴之峰一石如釜,与山同大,倒覆其巅。暑月顽雪不散,又名‘迎雪山’。

  旧传有‘天下无山高戴云’之语。本《志》称为温陵(泉州)、莆仙、永福、长乐诸郡县祖龙。今以形势考之,实德化龙浔诸山之祖也。”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胜迹·戴云山》:

  “戴云山,在新化里,一名‘迎雪山’。暑月顽雪不消,罢气常覆其上。寺居罢窝,西有石室,石如凤髻。六朝时有僧蜕骨于此,俗呼祖师硿。大戴峰顶一石如覆釜,与山同大。万岁虬松,倒悬峭壁间。石壁千仞,上有石厂(han)可望不可即,恍惚仙居。稍下有谷七里许,古木参差,上亏日月。

  小戴之峰,三山耸秀,有祖师旧室。上有方池,其深莫测,异鱼往来游泳。水分九派,注下九溪。寺后一泉,悬流千仞,若垂素练。一石数十丈,挺竖如柱,涧畔一石三四丈许,形如舟。山之西隅,有石圆如鼓,东隅有石如覆钟,俱大数十丈。”

  戴云山顶上蓝天白云,峭拔高峻,气势磅礴,雄伟俊秀。千变万化的云海与万顷婆娑的林海上下融为一体,千姿百态的嶙峋奇石,形成迥异的幽壑邃洞,令人流连忘返。春深时节,七里盘谷周围群峦叠翠,中部谷地芳草如茵,山花点缀其间,是天然的好牧场。山顶泉流如挂珠帘,令人赏心悦目。昔日宽阔的莲花池现已变成沼泽地,地表状如犁耙痕,曲曲弯弯,高低起伏,传为仙人鞭牛犁耕痕迹,人步其上,欲浮欲沉,别有情趣。

  九派发源

  戴云山九派发源,是晋江、九龙江、尤溪、大樟溪的发源地。(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戴云九派》)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戴云山》“巅有池,深不可测。分为九派,下注九溪:一曰张岩,二曰卢地,水皆北流;三曰双芹,四曰马槽场,五曰上洋,六曰上云,七曰中兴坑,水皆东流;八曰东埔,九曰李山,水皆南流。灌注县境。”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戴云山》“小戴三峰耸峙,顶有方池,水深不可测。分为九派,下注九溪:南流三溪,曰猛虎溪、东博溪、李山溪;东流四溪,曰祥云溪、双芹溪、黄石林溪、后宅溪;北流二溪,曰中兴坑、卢地溪。”

  唐代佛迹

  相传,戴云山在秦代就有道人在此修真,留有遗迹,乡人讹为“尼姑幢”、“佛室”

  至南北朝,戴云山中赤水戴云村开基建有戴云寺,尚留有“圣僧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戴云寺》)

  唐·大中(847—860年)间,天竺(印度)僧智亮(或作知亮),习称袒膊和尚,驻锡泉州开元寺(紫云寺)东律巷弘传佛法,礼慈感法师为师。因慕戴云山“幽绝可庐”,遂与慈感法师结庐戴云山修持。智亮后再至泉州,以旧东律庵改院居之,凡十二年。常言“身在紫云,显在戴云”。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智亮在开元寺居室示寂。弟子遵其遗愿,将智亮肉身迁至戴云山,时慈感亦在戴云山坐化,并塑肉身佛奉祀,崇为戴云寺开山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海外交流·智亮》)

  据下文北宋·乔维岳《戴云山记》载,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在戴云山之巾麓重建戴云寺,距山顶、趾各15里。前堂奉大佛,暗堂祀慈感袒膊二肉身。寺西山上有石室曰“祖师室”,冢口“祖师墓”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唐]》、《全唐诗·卷823 》收录知亮智亮《戴云山二首》(或作《戴云山吟》):

  “戴云山顶白云齐,透顶方知世界低。异草奇花人不识,一池分作九条溪。”

  “人间漫说上天梯,万转千回总是迷;曾似老人岩上坐,清风明月与心齐。”

  北宋·乔维岳《戴云山记》

  北宋初,泉州知军州事乔维岳曾登临戴云,作《戴云山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乔维岳》)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下·记(宋)》收录乔维岳《戴云山记》曰:

  “德化距泉最远,丛山崒嵂。清源军诸山脉发处,共最高者曰‘戴云’。出县北三十里而遥,皆重冈复岭。戴云之高■■三十里,陟巅远望,万山纷错。清源军诸山,如子于母,伏在膝前,其广袤则不可里计。左通福州路,右入泉州。旧云‘天下无山高戴云’,不虚哉!

  上有双塔侵入云中,涓泉百,沸成天池,乃分九派而下注。唐·袒膊和尚偈云‘一池分作九条溪’。

   有寺(戴云寺)居山之巾麓,(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造,距山顶趾各十五里。前堂奉大佛,暗堂祀慈感袒膊二肉身。寺下水田哇亩鳞次。寺西山上有石室曰‘祖师室’,冢口‘祖师墓’。寺后靖石屏,左右巨石类钟鼓形,又有天柱石、儒冠石、一线泉,皆奇观也。

  由山■■望之,寺在云宵之上。已登顶上塔俯瞰之,前后石屏诸胜列趾踵下。当夫云合岚霏,高低尽失。俄焉日出。半开半含,梵绀若隐若见,其间雪朝雨夜,月色风声,倏忽变幻,不可名状矣。

  考州《志》,但载戴云山,不及寺。《开化寺志》但记袒膊,不及慈感

  袒膊知亮智亮,居开元寺东律巷,常袒一膊,行乞于市,后去之戴云,累月不火食,驯虎来服其侧。■■■■■入叩之雨旸辄验。每自言曰:‘身在紫云,显在戴云。’后果化于开元之院居,其徒泥肉身载归戴云祀之。(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海外交流·智亮》)

  至传袒膊慈感法门弟子,■■■■。慈感亦化去,泥其身与并祀。今山上有祖师墓,不知为慈感£真藏否?如涅槃也,称肉身何居?岂慈感深于禅寂,并其名与行而泯之,抑后之八,神■■■■■及其衣钵之师欤?

   又传袒膊正觉智广法门弟子,岂所谓正觉者,即慈感其人欤?

  余尝闻朝市、山林,出处无二道,住世、出世无二法,顾富贵功名之场,黄门粉署,开府专城,若蘧庐,若传舍。乃宇内之奇山水,往往为禅刹佛子之所据,即其身已化去,而其名与像犹能与此山终古也。是则可感也夫!


  ■撮所见闻并记之。”

  南宋理学家朱熹也曾登临戴云,留下墨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戴云山还遗留历代的“和尚墓”,和建于南宋·淳祜十年(1250年)的尖岭石板桥,以及大小险古代炼银遗址。

  明代

  入明,戴云山成为文人墨客经常登临流连之处,留下诸多诗篇。大学士张瑞图也曾登临戴云,留下墨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戴云山》收录有:

  “明·知县秦霑诗:‘天下无山高戴云,闽南保障帝乡闻。川陵满地开图舆,星斗依人作类群。光岳千年培正气,胶庠百代启斯文。天家物色南来异,一带青青万里芬。’”

  “里人郭维举诗:‘竞说无山高戴云,山光云气两氤氲。步云直向山里望,天外云山让几分。’”

  “明·永春庠生张助《戴云山十六景》诗:

   《戴云秋巘》:华表层层陟绛霄,罢间青盼一天遥。来为牛斗河边客,会见乾坤柱上标;海外六鳌应咫尺,瀛东五岳共岩蛲。可怜落落烟霞里,松柏千秋独后渊。

  《迎雪春湖》:广莫壶天浑是冰,晶晶宝气见飞腾。玲珑皓色林间度,潋滟晴光水上升;佛国琉璃开洞府,泰阶玉烛调冥灯。皇图万里春长晓,碧藩黄昏总■■

  《三山耸秀》:天外三山不可求,个中别是一丹邱。雪归草际仙踪杳,春入荒阴雪气柔;文藻峥峥花点缀,芙蓉朵朵玉雕镂。纷披暮壑丹霞幻,堆出奇峰十二头。

  《一柱撑空》:云霄万里是虚舟,一柱撑空四序流。不逐风波倾覆去,何妨烟瑷往来浮?挚天未列高明位,立地先超族类俦。自信他山堪作砥,荣封莫道曲如钩。

  《七里盘谷》:平林数里穆如盘,逐涧千峰去复还。独偏宜迥轴宿,无心好伴野云闲;源中秦叟今何在?洞口桃花半未?。猿鹤清秋长啸语,岛门风不到人间。

  《六朝真僧》:高隐梵僧氏下题,六朝尚有旧丹梯。曾登彼岸高千界,也浚真源下九溪;此日元香饶道味,当年半臂八菩提。飘飘只履归何处?松树东枝影又西。

  《石帽顶冠》:天开宝石如玄冠,八面高峰一帽团。垂拱万方犹共主,朝宗千百类周官;祥云捧出岩岩象,霁日刚承蔼蔼欢。带雪从他头尽白,九重春色未曾阑。

  《风髻通玄》:凤嘴含花到席前,低头听法几千年。窍通混沌如曾凿,道入崆峒可问玄;空谷有神名罔象,托婴是处即寥天。何人扫榻云间卧,长作跏趺对石泉。

  《云窝古寺》:云窝木末见香台,白气如山华盖开。有客频寻双涧入,真僧曾向六朝来;岩头不改他时月,腊后重看旧日梅。寂寂钟声天外度,伏龙飞鸟几徘徊。

  《涧畔石舟》:卷石横如水上艟,何年阁在戴云东?堰蜒努力痴相负,飚飓厉威枉自雄;尽世甘从俱没逝,阿谁肯立不波中。而今野渡招招子,不是仙舟莫与同。

  《天池俪雪》:绝壑九门碧涧危,悬岩千仞雪华飞。水从天汉经黄道,流出云霄滴翠微;珠玉纷纷随雨下,鹇鹏远远向池归。余波洗得冰轮净,散作清光满地辉。

  《石壁悬松》:苍苍壁上万年松,落落云间第一峰。倒揭芳根承雨露,斜翻古斡作虬龙;山开锦幛丹青杂,树列珊瑚宝贝重。蹇傲霜中知杰骨,翘然修楚待秦封。”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明]》收录有:

  德化知县李青《戴云山》诗:“缥缈戴云第一峰,玙瑶削出白芙蓉。极天砥柱烟霄外,满地山河砺带重。海内乾坤非缩小,眼中世宙更从容。清虚一气还开辟,漫向神州说岱宗。”

  会元、祭酒田一俊(大田人)《戴云山》诗:“天下无山高戴云,低吟犹恐九天闻。烟霄此去不盈尺,尘世看来总绝群。七邑扶舆钟地脉,千年苞孕阐人文。丹梯认得登天路,月窟平林桂子芬。”

  德化进士、御史凌辉《戴云山》诗:“凌霄直上矗层峦,放眼乾坤一掌看。壑吼春雷晴亦雨,洞留顽雪署犹寒。虬枝倒挂苍龙僵,仙室高悬玄鹤搏。我欲乘风登绝顶,云关何事阻飞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凌辉》)

  德化岁贡朱光山《登大戴小戴》诗:“芙蓉削出两峰来,缥缈云山两半开。故步剧登天可尺,凝眫低望水并回。苍郊冥漠烟浮树,古刹清虚月映台。静对上方尘世隔,闲将猿鹤共徘徊。”

  “邑贡监、州同张士宾《和林柏予天下无山高戴云歌》

  “天下无山高戴云,无桥高龙门。古人有语谁能述?我在山中今始闻。

  龙门万丈比天高,足迹平生未肯遭。石桥捶碎悬崖嘴,奔流声带风雷起。

  崭岩突出戴云尊,三岛十洲相匹伦。时有真人捧海日,骑鹤往来烟雾窟。

  身挟嵯峨下碧天,口餐松术漱流泉。壮年我到空门去,犹记山头九溪处。

  洞天福地迥难周,尺咫蓬莱应可遇。吴越风波棹不停,岱恒车马日纵铮。

  两都嶻山截(“山截”合一字)嵲并云霄,紫气西山看独饶。居庸雁门雄华夏,一统凭陵天设者。

  桃源谬作秦人家,武夷不独闽中夸。野性惟耽山水游,屐齿蹁跹经几秋。

  尘氛相逐鬓发稀,稍厌驱驰昨已非。脱巾拽屣山中来,云戴山头朝暮开。

  傍有九山仙作名,钟鼓猿猴晦朔鸣。予家其下隔春水,时有杖藜伴我行。

  龙湖狮子列东南,云子潇条禅可参。石牛金鸡邱壑存,五华金液林木繁。

  环峙龙浔丁水湄,老少农桑知四时。风俗但传好纸笔,登山涉水携琴瑟。

  偓俭子晋何须求?玉壶美酒是丹邱。戴云高兮龙门长,听君歌兮意飞扬。

  山深百岁无炎热,可以供吾之相羊。”

  清代

  清代,戴云山魅力不减,仍吸引着众多游客登临,留下诸多游诗。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戴云山》收录有:

  “国朝·岁贡方今泰诗:‘戴云高出万山巅,四面无山可与连。呼吸崔嵬通帝座,逍遥龙从(“龙从”两字均“山”字头)净尘烟。灵钟郡邑跨闽胜,秀毓人文映璧躔。直陟峰头舒望眼,朗吟声彻九重天。’”

  “附口口口诗:

  谳回层罢外,盘松石畔悬。岭阴岚气结,壑静籁声喧;霜斡春长阅,虬枝日半穿。神仙频有约,白鹤去仍还。

  《罢中石厂(han)》:断崖千尺岛门开,何物灵通日往回?穴地崎岖惟鸟道,洞天缥缈只云台;不扶九节仙人杖,空望孤标太古梅。列子从容垂足处,应无复有御风来。

  《天外线泉》:悬崖一窍入云霄,石乳飞来下素条。巧织天孙抽玉缕,浣纱溪女瀑冰绡;乾坤缺处缝应合,抒柚空时帛自饶。片片彩霞纷作绮,玉人偏称锦为标。

  《山西天鼓》:灵鼓西悬石当皮,三推何事削桐枝?声飞数里泉为响,林奏钧天风每迟。地籁岩扉空戛戛,梵音晚课共支支。几人和得玄中韵,直领真闻耳不垂。

  《岩东石钟》:有石如钟古寺东,当年大冶属天工。纽悬云界千山外,声满桃都五夜中。暗度神龙时瑷瑷,兼连漈水日淙淙。冥心会到忘言处,隐隐清音听不穷。’”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收录有:

  王夏声《戴云山》诗:“往山不见山真面,镇日留云顶上遮。最是春来花事好,满头珠翠笼乌纱。”

  林汪远《游戴云》诗:“古佛何人成铁汉?千层峭壁立晴霄。山因奇骨多云气,草不知名半药苗。珠滴松花龙正睡,岚归瀑布岭初潮。敲诗倚遍栏前竹,细听溪声度小桥。”

  德化监生陈天宠《戴云山顶观九溪分派而下》诗:

  “闻说黄河星宿源,渟泓沮洳始涓涓。万里奔流入塞来,波涛汹涌真奇哉!

  我从戴云绝顶游,此地毋乃星宿俦?池光荡漾云光碧,上与天河通潮汐。

  九条分派号九溪,或泻东兮或泻西;或为清涟激湍势,或如瀑布溅空际。

  谁排长剑劈青山,惊走白虹出云关。云中垂下水晶帘,倒注银甄玉楼檐。

  鸣呼九河神禹迹,代远沧桑淤泥塞。独此九溪终古分,却讶住山人不识。”

  此外,还有清末黄凤仪《望戴云山云气》诗:

  “戴云山高天尺五,元气鸿蒙自吞吐。上有池水潜虬龙,往往神灵致云雨。

  天晴万里纤翳无,触石初看擢烟缕。须臾腾涌纷杂沓,荟蔚象形成攀莽。

  奔突如马蜿如龙,旋舞商羊笑以虎。东岭西峰混接连,一气苍茫不可睹。

  银河倒吸泻翻盆,大地雷霆争吼怒。崇朝绝顶露芙蓉,奇峰明灭幻难数。

  散为余霞作绮飞,岂有天孙为组织。山灵有意弄谲奇,白云仍向山凹补。

  云来云去总无心,惟有青山古自终。山中气候交朝昏,人事沧桑成仰俯。

  我家终日对屏幢,云气缥缈横村坞。祗堪怡悦不可持,愿与青山长作主。”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仪》)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5年5月16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包括九仙山)。保护范围位于上涌、赤水、雷峰、大铭4乡交界处,总面积145957亩,约占德化县总面积的1/23。自然保护区内地势一般为海拔900米以上的中山地,山体坡度都在40°~60°之间。

  2005年8月9日,戴云山经国务院批准,又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戴云山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孕育有维管束植物145科393属580种。有些地方至今尚保存着成片的半原始森林,有鹅掌楸、黄檀、油杉、福建柏、建宁椴、红豆树、东方古柯等国家珍稀林木和樟、楠、栎、黄山松等福建乡土珍贵树种。另有山茶花、兰花、杜鹃、百合、卷丹、野牡丹等多种花卉。此外,还有石菇、石绥、瑞香、黄连、香薷、银耳、金线莲、银线莲和夜明砂等60多种中药材,以及茅膏菜、圆叶茅膏菜、黄花狸藻、挖耳草等有趣的食虫植物。

  戴云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垂直气候明显,又具有北亚热带和南温带某些特征。夏季凉爽,冬季无严寒,潮湿多雨,雾日多,日照少,山地气候景观突出。本区气候年均温17.8℃,大于等于10℃年积温3200-5200℃。年降水量1603毫米,日照数195-240天,全年雾日达300天,相对湿度87%。素以云雪著称的戴云山,云海四时常有,随着气候冷暖变幻无常。

戴雾山

  戴雾山,在安溪县龙兴里。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戴雾山》:

  “戴雾山(在龙兴里),自陈五郎叠峰而至(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陈五郎峰》),势甚峻峭,云烟常绕,非极霁不见山顶,登之瞰数百峰。其下家族于斯。

  按:

   守恭,由晋开元寺分派蓝邑参山,复分派于此地,号科名,子姓蕃衍。(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守恭》)

  其乡又有大樟树,周围五丈,高二十余丈,覆荫数十丈,故老相传为唐所植。元·至正(1341—1368年)间,有章大材应乡试得隽,报者依住址寻到,仅一大树,始知乃其神也。明·进士黄森赠以联云:‘科场夙蜚声,端赖神光赫濯;远近承樾荫,莫非枝叶扶疏。’今菁茂未艾。乡人祀之,祈祷如响。”

螺山

  螺山,位于今惠安县城北。旧称“罗山”、“罗峰”,以唐·罗隐尝寓于此;后以山形如螺髻,更今名。(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罗隐》)

  惠安县原属晋江县地,因地大难治,于北宋•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另置惠安县,取“惠民而安”之义;首任知县崔知节。相传置县之初,陈震卜地在螺山之南兴建县署,而惠安县城也因此别称“螺城”

  明·陈循高谷《寰宇通志·卷46·泉州府·螺山》:“在惠安县北。山势若螺髻,因名。”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螺山(在县北三都),县治后山也。旧名罗峰,相传唐·罗隐尝寓于此。后以山形如螺髻,故更今名。”

  明·嘉靖《惠安县志·卷2》载,螺山“即县治所负之山,山形如螺蟖吐肉”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螺山,在县治北。形如螺髻。旧名‘罗峰? ,云罗隐尝寓此。”

  清·乾隆《泉州府志·山川》 又作“罗山”

螺蚽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

  “螺蚽山,在(县东)二十八都。上有盘石,大十丈许,圆如螺蚽。

  按《韵书》:‘蚽,薄碑切,虫名。'此云螺蚽,则音如‘否塞'之否,盖泉人呼螺掩为螺蚽,而借用其字也。”

翰文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翰文山(在县东十八、九、二十都),东接仙游县,亘数十里,岗峦回伏,如禽鸟飞舞之状,故名。”

十八划

瞻迹岭(般若岭、袍卸岭、覆鼎峰、斟酌)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瞻迹岭在府城东鸾歌里三十七都。一名斟酌岭,旧传五代时,留从效尝于此斟酌军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瞻迹岭,俗呼般若岭,又称袍卸岭。在清源山后三十八都,距郡城东北十五里。

  一名覆鼎峰。

  明《一统志》:‘一名斟酌,五代·留从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尝于此斟酌军事云。’”

蟠龙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蟠龙山》:“蟠龙山,在荐獬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荐獬山》)东南,石柱东北,相距各二十里。”

十九划

覆船山

  泉州覆船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相山东南里余有覆船山。《闽书》于覆船山称在相山东南十里许,则‘十’字误也。府、县志不知其错,遂牵于惠安之覆船山,则非矣。而所注亦欠分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相山》)

  惠安覆船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覆船山,在(县西)十九都。以形似名。常有异云覆其上,岁旱祷雨辄应。”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覆船山,县西二十五里。以形似名。一名报劬山。唐·陈嘏葬亲山下,因更名。有岩石诸胜。”

覆鼎山

  南安覆鼎山

  南安覆鼎山,在南安县(县治丰州)南四十都。山南80里有“寿溪”出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寿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覆鼎山,在(县南)四十都。山四围平坦,如鼎之覆。”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覆鼎山》:“覆鼎山,在南安。山南八十里有寿溪出此,萦行二十里,溉田三千顷。”

  安溪覆鼎山

  安溪覆鼎山,在安溪县北常乐里,界永春。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覆鼎山(在县北常乐里),以形似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

  “覆鼎山,在县北八十里,以形似名。北接永春县界。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贼陈日晖据山阴,出没大为民患。寻讨平之。”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山·覆鼎山》:“覆鼎山(在常乐里),界永春,不生草木,形如覆鼎,是生武侠之士,其人皆拳勇技击,面永春而居者。正统(1436—1449年)中,有郭荣六之徒,凡二十七人,击走沙尤寇,卒死于难。 ”

蟹坑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蟹坑山 (在县西二十九都),山下有坑,产鱼蟹,因名。”

二十二划

鹳堂山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鹤堂山,在(县西)二十一都。旧传留从效葬时,有二鹤来止于此,因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覆船山……又南为鹳堂山,下瞰洛阳江。”

  ·乾隆《泉州府志·山川》“下有唐留鸿胪卿坟,相传葬时有二鹤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