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文庙(府学):中卷

( 庙 、学合一 )

  明·嘉靖六年修辟
    ——泉州知府顾可久修辟。
    ——李源《记》。

  明·嘉靖十七年清复府学西庚门河沟内地
    ——泉州知府王士俊清复。
    ——嘉靖十八年黄光癉《泉州府清复学地记》。

  明·嘉靖廿一~廿二年修建
    ——泉州知府俞咨伯重建明伦堂,推官叶遇春继修泮池桥。
    ——王慎中《记》。

  明·嘉靖卅一年小修庙学
    ——教授唐尧宾修。
    ——王慎中《记》。

    ——绩立科目题名碑并王慎中《记》文。

  明·嘉靖卅二年重新大修
    ——泉州守童汉臣重修。
    ——蔡克廉《记》。

  明·嘉靖卅五年建尊经阁
    ——泉州知府熊汝达、晋江知县卢仲佃建。
    ——蔡克廉《记》。

  明·嘉靖四十五年~至万历十年修辟。

  明·万历廿二年修葺
    ——泉州知府汪道亨修。
    ——黄凤翔《记》。

  明·万历廿八~四十二年

  清·顺治十五年修葺
    ——泉州知府陈秉直修。
    ——洪承畴《记略》。

  清·康熙七年修
    ——泉州同知来承祉修。
    ——黄熙孕《记》。

  清·康熙廿三年修
    ——泉州知府蒋毓英重修。
    ——蒋毓英自为《记》。

  清·康熙卅四年重修
    ——靖海侯·施琅修。
    ——蒋垣记略。

  清·康熙五十年重修
    ——泉州知府刘侃修。
    ——李光地《记》。

  清·雍正二~三年修
    ——晋江知县叶祖烈、泉州知府张无咎等修。
    ——蔡大受《记》。

  清·乾隆六年葺训导廨
    ——泉州知府王廷诤葺。
    ——彭峨《记》。

  清·乾隆廿六~卅三年大修
    ——泉州知府怀荫布、署泉州知府嘉谟大修泉州府文庙。
    ——王杰《记》。

  清·乾隆四十二年修明伦堂等
    ——黄世德等捐修。
    ——董事碑记。

  清·嘉庆十五年《重修郡学碑记》。

  清·乾隆廿六年重建明伦堂,后屡修。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哀文庙》和现代·陈泗东按

明·嘉靖六年修辟

  泉州知府顾可久修辟

  明·嘉靖六年(1527年),泉州知府顾可久修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顾可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嘉靖)六年(1527年),知府顾可久作二桥跨河,设庙门于河外,另辟学门于庙门左,新射圃观德堂及乐器。”

  李源《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李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源》)

  文曰:

  李源《记》:
‘泉之府学,襟三台而带河曲,昔之人不得其门,无以光昭神功。按《志》:旧学门西向,
(明)天顺二年(1458年)新之,作南门,门径折而西。嘉靖三年(1524年),则又新之,直南作总门,带河而潮出焉。桥门中,庙又以尊崇未称。

  嘉靖六年(1527年),今郡守可久,周思远画上下形势,而与之京。右跨河石之为王桥,左跨河松之为通桥,相望虹然。桥之南东偏西偏,民之居且障之。度旷便与民更之,复直之,入于民八家,于是乎作外庙门。石桥之南作外学门。庙门之左手书文庙府学大匾之,端直宏敞,金璧相辉。棂星门外界之墙五十五丈,东角西角亦周之,基之石盖用陶瓦。桥之北,东甃旧路不溷行人,西甃旧路入地于神厨,神厨渐圮则又新之。

  督学高一所先生之来,礼乐明备,观射于圃。旧观德亭圮之尽,则又新之。

  历岁久,乐器崩焉。修之、饰之、易之、悉之。舞生六十有四人,袍、冠、带制之完以整。乐成,率其僚往观之,曰:大哉!其始议也,

   上之藩臬以及台察,皆是之。于是募工酌费,民无需谋诸,属曰:工其若兹尔,商之尔。董之,勿亟勿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钱楩》)
嘉靖七月五日庚申落之,其诸役皆成以日月。

  嗟乎!吾观圣人之道之大,仰高于山,望洋于海。昔之日不得其门,今也礼门端直,如砥如矢,直北而襟三台,青衿其有思乎?登太山而小天下,其地位可问也。直南而带沧潮,青衿其有思乎?观沧海而难百川,其识见可问也。思之,思之而又思之,则所谓得其门者,又岂在于形胜。若夫科第之盛,其征也。夫公介严而励,学博而精,大有功于吾道,而作人之盛,其格力又足以回天。如此可纪也。

  训导郑完黄宗一数十辈颂公之功,请纪之,始事及其议,遂石之文。’”

明·嘉靖十七年清复府学西庚门河沟内地

  泉州知府王士俊清复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泉州知府王士俊清复学西庚门河沟内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嘉靖十七年(1538年),知府王士俊清复学西庚门河沟内地。黄光升(?)记。”

  嘉靖十八年黄光癉《泉州府清复学地记》

  上引道光《晋江县志》所记黄光升记”有误。该碑记名《泉州府清复学地记》,石碑近年已从府文庙倾圮的旧墙中发现。

  石碑刻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于年代久远且长期埋盖墙中,字迹模糊,经专家反复推敲辨识,虽尚有破译缺漏之字,但基本能够辨识,证实作者为黄光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光升黄光癉》)

  现本碑刻实物,参以道光《晋江县志》收录的所谓黄光升《记》文,为:

   “《泉州府清复学地记》

  泉学宫之西,故有河,分晋江流且画民焉。岁久法玩,民渐踰河而业。弘治甲子(弘治十七年,1504年),郡同知既考还之,未几复踰,于是积玩成习,自至善堂而北,亦且为民居矣。

  嘉靖戊戌(嘉靖十七年,1538年),学教授献廉知之,则惕然曰:‘是惟余咎。’乃率其僚训导邦弼一德本之具白于郡。

  郡诸侯士俊方究心庠序事,则惕然曰:‘是惟余咎。’乃率其僚同知、通判、推官,属晋江尹躬按之,得其状,乃檄经历克佐,召论如律,且反其界。于是学宫全地,始无失其故矣。

  黄光癉曰:

  于懋哉!昭国制也,崇师道也。

  昔我先皇之有天下也,惟是教学为先。其二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遂诏天下立府、州、县学。是故学校者,天子所命以为教民之地也。以民干命,是之谓乱,不可长也。《记》有之:‘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夫子之道,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必折衷焉。故庙之于学,咸师事之,迨皇上表章祀典,尤严师道。今以细人越志其侧,非严师意。

  呜呼!虑远谨微,诸公有焉。则所复岂止为尺土之地也哉?抑泉士国也。粤我侯来,敷扬圣谕,以约于我泉士,士习其约,咸喟然叹,兴于学。自此斌斌多文,视昔益盛。
学校藏修游息之地,非广大其规模,不足以容。斯举也,泉士其永庇哉!《诗·小雅》‘菁菁者莪。’乐育材也,若侯者可谓多士之所喜乐哉,故记。

  嘉靖己亥(嘉靖十八年,1539年)春正月吉赐同进士出身刑科给事中郡人黄光癉撰。”

明·嘉靖廿一~廿二年修建

  泉州知府俞咨伯重建明伦堂,推官叶遇春继修泮池桥

  明·嘉靖廿一年(1543年),泉州知府俞咨伯重建“明伦堂”,推官叶遇春“泮池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俞咨伯》)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泉州府儒学》:“明·嘉靖……间知府俞咨伯……修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嘉靖)二十二年(?),知府俞咨伯重建明伦堂,推官叶遇春修泮池桥。”

  按:道光《晋江县志》所记修建“明伦堂”时间应有误,因据王慎中《记》文为“兴造之岁月,则始于壬寅(嘉靖廿一年,1542年)七月己巳,讫于十二月庚寅。”(见下文)。嘉靖廿二年(1544年)应是推官叶遇春继修“泮池桥”时间。

  王慎中《记》

  王慎中为作《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王慎中《记》文,曰:

  “王慎中记:

  在上,设五品之教,振民于饱暖之余,而免其禽兽之患。三代循是以建学,为之立其官师,作其宫室,辨其时物,勅其条法,甚修而綦隆。而孟轲氏独知其指,曰:「所以明人伦也。」

   民之不可使知,虽犹病之,而其聪明彊敏有材智者,杰然特出于众人,其材之成足以践三才之道。其过也,至于殄行而惊世,智之至足以察万物之理。其蔽也,则必为邪说以诬民。先王取而命之曰:士而教之于学。

  其所为教,有可得言者矣。缟收端晘鞸绅綦偪之饰,而裼袭委垂之宜;琮璜琚瑀齐夏和鸾之节,而步趋周节之度。豆笾、篮簋、钟鼓、管弦为之器,而酬酢搏拊以为容;典、谟、雅、颂、射、御、书、数为之文,而咏歌讲诵以为业。耳目足以极视备听,口与手足足以放言恣动。然所以禁防而开发之者,其为事详而为物博如此。

  至其所以为是详且博者,其迹可守而其妙不可为,其形可名而其精不可言。其通于天谓之命,出乎命谓之性,凝神于不见不闻之表,默化于无声无臭之中。形器俱泯,而思为无所,日改月新,而不自知其所以然。

  其于所谓父子、君臣、长幼、夫妇、朋友者,顾若疎阔而不治,简略而无当。盖孔子教于洙泗之滨,述圣道以善其人,待来者。所可闻者文章,所雅言者诗书,执礼,所不可语人而以待中人以上者,彬彬见于鲁论所载。之所答问,曾不少及乎君臣、父子、长幼、夫妇、朋友之间,而以孝为问者,二人而已。先王所以造士,孔子所以诲人,其可言者如此,乌在其为明伦耶?是不可以不知也。

  习其教而不知其所以教,由是会其高者,以为发挥于性命,而不悟其为人伦之本。先王之道使其高也,而出于人伦,是乃可以为异端而非所以为性命也。守其卑者,以为该贯乎事物,而不察其为人伦之用。先王之道使其卑也而外于人伦,是乃所以为曲艺,而非所以为事物也。德之不一,俗之不同,岂独学者失其体用哉?以子贡之贤,当其未悟,犹思托于事君、事亲以求息焉,而少休乎为道为学之倦,彼不知其所学者,所以学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也。

  大学之道,极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家国天下,固非蛮貊之邦,鸟兽之群也,必有人焉居其间。非谓之君臣,则谓之父子,非谓之夫妇,则谓之长幼、朋友也。人有心知志意之精主乎内,有耳目手足之动行乎外。非之于君臣,则之于父子;非之于夫妇,则之于长幼、朋友者也。

  先王之教,使之凝神默化,致其心知志意,以善其内;又为之设其文采、备其容器、制其度数,使有以禁防开发,谨其耳目,手足以善其外。其通于性命者,行乎事物,其由于事物者合乎性命,其学于事物性命者,贯乎人伦。故其于家则父子亲,长幼序,夫妇别;其于国与天下则君臣义,朋友信。故无一命之爵,无尺土之阶,而人物之性以尽,齐家治国天下之事毕得,詖行邪说无由而作。民生其时,无复震惊诬惑之忧。

  其于君臣、父子、长幼、夫妇、朋友,虽有所不知,而坦然由之,是民之所以亲也。亲而不能明,民之所以为下也;明之而使民亲焉,士之所以为上也。

  泉之有学,国家所建,教学之法,则命于天子,其来非一日矣。士之聪明彊敏,能自致材智以见于世者,往往由之以出,而未有能得其所以教者。

  郡侯公为政,好以德教,抚循其民,养其长老,而训其子弟,惓惓于德之不一,俗之不同,以为是有责乎为士者。又不鄙之为不足与进,且知其民之已信而可用也。乃与僚属咨议,叶谋撤明伦堂之旧而新之,以与士者讲习于此堂,而委《记》于余。

  余谓古者立教,其贝诚设,然所使长治之者,皆贤卿大夫以其素讲之学,成德之行,倡导而鼓舞之,其于化民成材尤易。以侯之贤,专有长治之任,而斯堂之作及其政成,民信之日,士之兴起,发愤于斯时者,宜益众咸思,舍旧弃故,以听侯之所为。虽今之去古远矣,所以禁防开发之者,其贝难以一二追古,而心知志意之精,未有求于内而不得也。得于内,未有不得于外也。学之则为士,不学则为民,上下之分,可不勉与?

  兴造之岁月,则始于壬寅(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七月己巳,讫于十二月庚寅,金取于帑之羡者,则役钜体大,而费不及民,工不踰时,亦可书也。

  侯平湖人,由工部郎中出为今官云。’”

明·嘉靖卅一年小修庙学

  教授唐尧宾

  明·嘉靖卅一年(1552年),泉州府学教授唐尧宾以一己之力,小修庙学,并增置器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教授唐尧宾修庙学,增置器物。”

  王慎中《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王慎中《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

  文曰:

  王慎中《记》:

  孔子之道,其大莫能为之外,而为其内者之物,盖亦详矣。宫室服器所以为吉凶之用,等杀品节,不可僭踰,而菲窭废缺,又谓之不备。筵常伸缩章就多少,觚圜弇哆之薄厚浊清,犹必有法,而形象名貌于以体撰二仪,类倣百物,则显道章教,尤于是乎在。孔子殁,而斯人赖以长存。其义之难知,或明或否,而可陈之数如此。其详犹足以生养斯世之人于无穷,故后之报孔子者,亦以其所详之物,施于崇奉衍飨之间。极美綦多而不为踰,思以盈其报,而有所不足也。

  盖今之学宫,栋宇之制,拟帝王之居,而服器之有事于庙者,以天子之礼乐,无以复加其盛矣。然其事领在有司,岁月传承之久,而或由于菲篓以苟具,甚或缺而不完,废而不举,则一物之细,而亦谓之未备也。

  泉州儒学,其地据郡之兑方,最胜而广袤,先师之庙、明伦之堂,巍栋华宇,甲于闽中。途辟四轨,墙高数仞,则磩圮朽剥,往往有之。修廊穹门,或棂疏漶朽,鐍鑰蠹脱,而唐除澶衍,潦之所钟,暑雨盛集,頖水上滥,侵阶及序,则褰齐濡足以升堂,士者病之。罇罍、彝洗、篮簋、俎豆具善,而舟幕、棜禁、房跗有隳敝不全者。编悬之虞有枸刓牡甘,设而不固者,是皆出于菲与缺,而不得谓之备也。顾官于斯者曾莫以为意。

  华亭尧宾来为教授,瞿然谋之士者,以告有司之难为患也。君独任以己,览观礼器,周视庙堂门途,得其漶脱圮剥,与夫隳刓不全不固者,以次治之。攻工考式,菲篓者丰,而废缺者具矣。

  高頖(泮)水之梁,以出痹洳,而拦其四旁,表门外之树,塞以起入,学者鼓箧之喜,心瑾宝窒,径无使得邪侧蹊学而行。堂上丹黝焕乎明新,尽改昔观。日课月试,旧尝待诸生集始索几于衢路,今惟携卷以入,则坐凭之具不移而具足,凡有事于学中之物,可谓详矣。

  因阅郡《志》,有宋名守梅溪?王十朋《夫子泉咏诗》,访而得之,碣于泉隅,以存先烈之风迹而刻诗于其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约其费为不少矣,而皆出于君之禄,可谓知急当务之所急,而为人之所不能为矣。君不自以为功,而诸生必欲记之。

  学官之职,知教人而已,此非职之所有事也,君其为踰职而过有所为乎?夫语其费之所出,君诚过其职矣。语其事则职之所宜,为而非过也。将以习士者于道德之实,则礼乐之用为先矣,而宫室服器,圣人所以详,为其物者道之物也。陟降出入,作其对越。游居聚处,敏于藏修。濯溉奉持,而肃敬萌生。考击蹈舞,而和乐交畅。则一形象,一名貌,莫非道德之实。苟小有不备,非独有事于庙中堂上之所急,而士者将缺其所以为学也。

  君不惮捐己而孳孳谋之,智固有以及此与?是可以记也。’”

  绩立科目题名碑王慎中《记》文

  明·洪武(1368—1398年)至嘉靖廿二年癸卯(1543年)各科乡试,泉州士子中式者,学宫原有题名刻石立碑于学宫。至嘉靖卅一年(1552年),又历丙午(嘉靖廿五年,1546年)、己酉(嘉靖廿八年,1549年)、壬子(嘉靖卅一年,1552年)3科。为此,泉州学教授唐尧宾值庙学之修,详列该3科乡试题名刻石立于“明伦堂”,请王慎中为《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

  “绩立科目题名碑于明伦堂。

  王慎中

  ‘乡试题名刻石学宫,自(明)洪武(1368—1398年)至嘉靖癸卯(嘉靖廿二年,1543年),而石之下方尽矣。

  上海尧宾,以经明行修,擢为教授于斯学,乃访坚珉,题丙午(嘉靖廿五年,1546年)、己酉(嘉靖廿八年,1549年)与今壬子(嘉靖卅一年,1552年)凡三科,虚其下以俟方来。是岁,所取士盛,有得人之誉。

  侍御临川佩实监临之,公以公明涖选举,故取不失士。士所以成才之多,则督学宪使万安所造也。君谒予乞《记》。予德业无所称,不足以光前者之石,而胡以副君之所托也。

  揆惟国家取士之典,损益前世,不独法意明备,疏数之期,多寡之数,亦折其中。闽以蕞然岭表之士,其盛甲于中州。泉在闽遂与晋安、莆阳鼎立为三,而亚其盛。盖列圣道化涵濡之深,而山川之光英醇秀所发育厚矣。自此法捐益既定以来,士无不由科目而得进用于世,而有司所收之士,亦无不出于学而得与于是科者。

  夫修其身以为天下国家者,士之事而学之所教出于此也。养之使可用而后用之,以其所素养,则士之出而任天下国家之事,宜无不能为者。此敛才选贤之方,而道德之一,治化之隆,其术亦由乎是。是其为法,亦何以异于成周宾兴之良,惟其所以教而取之,视夫司徒之所掌,闾胥族师之所书,大司马之所论,古今同不同可知也。

  故今之士,其得为天下国家而有述者,或行谊之笃,或才能之长,或气节之高,而粹然出于道德之用,未易见其人焉。亦其教之、取之之具,大能合乎古故也。然其教之、取之如此,而士之有行谊、气节、才能者,不绝于世,则建学设科,养用相待于无穷,其效岂少哉!

  道德之为天下国家,守之必本于行谊,行之必济于才能,立之必厉于气节,是三者,皆所以为道德之用。惟其纯乎性而明于心,斯不为专长而小成。果其纯乎性而明于心,则讲习读诵之用于诂训,而词章之拘于格法体制者,亦不病于陋且俗,而皆可以谓之道德之文学。以是教之,以是取之,自可以得为天下国家之成材,而古今之同不同,又未可知也。

  今日之制,宜不为有志者所病,而欲有为于天下国家者,宜其皆必由是科以进也。若其性之纯,心之明,固可以自力而必至,使行谊、才能、气节之伟然者,时出而兼济,不为专且小,此岂系乎时世而囿于法制者哉?夫不系于时者,有开阖造化之机,不囿于世者,有变通人物之权,此豪杰之士,而吾党之所能为也。

  某既弱不能自振,有负贤科,而乐为吾党诵之,以俟方来者勉焉。是为《记》。’”

明·嘉靖卅二年重新大修

  泉州知府童汉臣重修

  嘉靖卅二年(1553年)六月,童汉臣莅郡任泉州知府,八月即会同属官重新大修庙学,十一月讫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童汉臣》)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守童汉臣重修。”

  蔡克廉《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蔡克廉《记》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克廉》),曰:

  蔡克廉记:

  ‘泉州郡乐旧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六月,南衡侯来守是郡,因睹学之不修,愀然叹曰:「学校废兴,长民者之责也。」

  于是撤敝易新,而礼殿、伦堂、斋舍内外焕然。且重构东庑二十余间,高筑泮池,石栏石桥数尺许。至凡乐器、祭器,无不整然修具。又如开八卦沟、浚河,潮涌入泮池,盖数十年所未有也。始事于八月一日,讫工于十一月十五日。

  教授尧宾,谓侯有功于斯学,请余记。未就,而适侯海上捕获巨寇百十人,于是月二十二日献馘,君则请并记之。

  窃谓古之建学,其义深广。不惟祭祀、乡射、养老、劳农、尊贤、使能、考艺、选言之事即是焉讲,而出兵受成、论狱讯囚之故,靡不繇之。

  盖无往不济者,道也;无事不统者,学也。道兼乎文武,而学尚乎本原。事不繇于学,则希世邀功之用;学不本于道,则小成近利之术。是故鲁修泮宫,诗人颂之,曰:「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曰:「济济多士,克广德心。」上下之间,相成以道,而弗协道者皆化,故又曰:「既作泮宫,淮夷攸服。」曰:「顺彼长道,屈此群丑。」凡所咏叹揄扬,其盛不外乎道德,而土木之功不与焉。

  后世不明建学之由,若为文事、武备不相关涉。而海寓兵兴,俎豆礼乐之务,有司谦让未遑。

  今吾郡侯文武交修,惟其泮宫既作,得为政之所先,是以在泮献功,其明效之速如此。观侯用兵,捐俸金以募敢士,不规规于簿牒铢两之文,为沈机妙用,鬼神不得窥,而将士鼓舞欲往。人皆谓侯之宏猷远识,而不知侯之学有本原也。

  予不文,非敢自拟于诗人之颂,然人喜侯之兴学复古之道,有德于道,斯有功于学也。有兴学之功,有靖海之绩,师帅之贤,不可尚欤!诗曰:「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君好古,与予同心,故叙次其岁月名氏,俾刻诸石,以广同好。

   侯字仲良,杭州钱塘人,乙未(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其时协谋同功者郡丞、郡判继禄、郡推世荣大道、晋江尹之撰;而学训陈希中沈闻礼章源黄观光梁界,皆同斯好者也。’”

明·嘉靖卅五年建尊经阁

  泉州知府熊汝达、晋江知县卢仲佃

  嘉靖卅五年(1556年),泉州知府熊汝达、晋江知县卢仲佃“明伦堂”之东隙地建“尊经阁”,嘉靖卅七年(1558年)告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熊汝达卢仲佃》)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知府熊汝达、尹卢仲佃建尊经阁于明伦堂东。”

  蔡克廉《记》

  “尊经阁”告成当年(嘉靖卅七年戊午,1558年),泉士乡试大捷;翌年,籥俊南宫者数人,士子悦之,共请蔡克廉为《记》镌石记盛。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蔡克廉《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克廉》)

  文曰:

  蔡克廉记:
‘泉古名郡也。始曰「温陵」,曰「清源」,壤址三吴,延袤二广,为闽粤领袖。川迥山峙,启运发祥,而人文彪炳,宏敷善治,匡维正学,代有人矣。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泉郡侯北潭公,以甲辰(嘉靖廿三年,1544年)名进士来守兹郡,励贞节用,靖难格奸,务尽心以厚下,甫期而政成。暇日每涖黉宫,进诸生讲明经学,慨然有感于尊经之创缺如也。廼捐其俸余,不费官帑一金,聚财饰工,因隙地为阁于大成殿、明伦堂之东偏,其制三间六楹,列二翼于前,而会之以门。越丁巳(嘉靖卅六年,1557年),讫戊午(嘉靖卅七年,1558年)告厥成功。

  公登视之,见其水绕而左,阁俯而右,蜿蜒矫亢若龙虎然。公异而卜曰:「猗哉象矣,瓯兆焉诬?」是岁戊午(嘉靖卅七年,1558年),领乡荐者三十五人,魁五经者居其四。又明年,籥俊南宫者复几人。

  多士乐公之誉髦也,甫落成,讌公,遂酌而歌曰:「基丕丕兮永弗圮,垣言言兮畴则窥。功巍巍兮屼且岐,文烂烂兮翚斯飞,维公之绩展也无期。」

  公亦命多士复申而誓曰:「嘻!岂为是哉?盖经常也,朱子所谓万世不易之常道是也。斯道也,察乎天地,传诸圣贤,布在方策,而实备于吾心。是故心之诗曰《易》,心之中曰《书》心之性情曰《诗》,心之是非曰《春秋》,心之和序曰《礼》、《乐》。夫我固有之也,顾彼基矣,将无勿忘勿助,凝固真纯,以厚尔基乎?顾彼垣矣,将无时省而克严厥捍御,以密尔垣乎?顾彼功矣,将无输盏代终,成能利用,以崇尔功乎?顾彼文矣,将无秉心宜猷,弥纶经纬,以焕尔文乎?基厚垣密,则常道明而真儒出;功崇文焕,则常道行而善治兴。俾后有作者,绍休前哲,与山川并丽,以增重于尔邦,是尊经之大义也。否则,心学荒而道丧,基坏垣倾而悖经以行,权假经以饰诈者,始纷纷矣,又何有于成功文章?」

  多士诺诺,再拜谢曰:「敢不服膺。」乃属予志其事,以馋诸石。’”

明·嘉靖四十五年~至万历十年修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知府万庆、知县谭启建‘育英门’,修‘据德’、‘游艺’二斋。

  隆庆元年(1567年),知府万庆修射圃,匾坊曰‘观德堂’、‘揖逊高风’。知县罗名士修‘志道’、‘依仁’二斋。

  万历十年(15682年),改建‘敬一’、‘箴亭’为教授廨。即古‘六贤守祠’,后改‘名宦祠’,今为顾新山顾珀号新山)李文节李廷机文节祠。移亭于‘明伦堂’右。即旧‘名宦乡贤祠’,今改建‘崇圣祠。”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万庆谭启顾珀李廷机》)

明·万历廿二年修葺

  泉州知府汪道亨

  万历廿二年(1594年),泉州知府汪道亨修殿、庑、门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汪道亨》)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府汪道亨修殿、庑、门垣。”

  黄凤翔《记》

  黄凤翔为作《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黄凤翔《记》文曰:

  黄凤翔记:

  ‘盖昔先王建学之制,一何详且备也。萃乡子弟而训之塾,已乃拔其者,肄习于中,俾之敬业乐群,以不迁于异物。祭祀、乡射、养老、献馘之中,又日渐濡其听覩,耸动其精神,故道德一,风俗同,人才之兴于斯为盛。

  自近代人文日炽,方领矩步之彦,鳞次林立,藉令连楹比宇,势不足以栖。乃始群系籍于鲎宫,私肄业于舍馆,即鼓箧升堂,岁时读法,第托足寓目耳。顾其俨庙貌之穹崇,颂圣谟之霞灿,偕青衿之雁坠,挹绛帐之皋比,有弗愯然惕,矜然奋者乎!

  故自建学设科以来,其升诸司徒,登诸天府者,或克策勋展采,赞佑休明;即布衣藿食,讲业衡茅,亦足羽翼圣贤,而列宫墙之俎豆。盖学之所系,其重如此。

  泉郡学据城兑方,其规构钜丽宏敞,甲于他郡。顾阅岁滋久,而廊庑倾圮,棂疏漶蠹,石樑摧毁,墙圬剥颓,所由来旧矣。

  太守休宁公,尝因行学,睹而叹曰:「翟辅之言,恶可不防其渐?是吾守土者责也。及今图之,庶事省而功倍乎?」遂发赎锾俸金若干,檄经历汪本正、署晋江篆训导冯梦龙偕教授陈茂馨,后先董其事。首夏经始,秋杪讫工。殿之两庑门之东西,巍然焕然,诸凡改观于昔矣。

  郡博士率诸生谒生为《记》。

  僖公作泮宫,鲁人颂焉。漠威武任延、南阳鲍德胥以修举庠校,为史册所称。公兴学育材,诚宜勒贞珉以诏后禩。顾诸生知公作人意乎?愚请借修之义绎之为诸生告焉。

  《易》乾之九三:「乾乾夕惕。」夫子释之曰:「君子进德修业。」皋陶陈谟于曰:「慎厥身,修思永。」夫子断断洙泗之滨,其自道诲人则曰:「德之不修,是吾忧也。」修之说备是矣。

  夫栋宇之营,先修其基;丹雘之华,先修其质。学亦有基与质焉,德是已。子臣弟友之道,是谓庸德;高明广大精微,中庸是谓至德。惕之于不睹不闻,敦之于庸言庸行,操履淳固,实意常流,之谓修德。德修则身修,而修业之事备矣。用是出则匡时,居则善俗,犹培其基而栋隆,具其质而华贲也。今词章训诂之习,富贵利达之趋,锢于人心日久,诸士盍反而求之。夫修之未坏者易为功,修之既坏者难为力。公所云事省功倍,不味哉!
其言之诸士,其亟修之,以无负作人至意哉。’”

明·万历廿八~四十二年屡修

  明·万历廿八年~四十二年(1600—1614年),泉州知府窦子偁姜志礼蔡善继等屡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窦子偁姜志礼蔡善继》)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泉州府儒学》:“明·……万历间……知府……窦子偁次第修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知府窦子偁重修尊经阁及堂、庑、垣、亭、乐器、祭器。

  三十七年(1609年),地震,殿堂两庑坏,知府姜志礼修。

  四十年(1612年),改泮池为圜,如古頖宫之制。

  四十二年(1614年),大学士李廷机告于郡守蔡善继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廷机》)

清·顺治十五年修葺

  泉州知府陈秉直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泉州知府陈秉直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国朝·顺治十五年,知府陈秉直修。”

  洪承畴《记略》

  洪承畴为作《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承畴》)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洪承畴《记略》曰:

  洪承畴《记略》:

  ‘予温陵,名邦也。理学文章,籍籍于世,而学宫实陶淑之地,人才藉兹以蔚集,人文藉兹以化成。迩者,戎马纠纷,棂宇荒弛,在昔当事,未有过而问焉。

  太守公瞻仰之余,肃然而思,以为庙学之不饬,紧有司之諐,遂倡厥僚属,体诸在位重学之盛心,葺而新之。不费官帑,不劳民力,约其所用金以二千计,甓甃泾蒰,浸还旧观。

  是役也,始于顺治十有五年(1658年)端午之吉,而告成在是岁重阳九日。

  佥宪灼棠、司马清典、别驾泽洪、司理贲亨、前司理仕云、晋令承祖、博士奋兴、司训志云昌明,时皆捐助以襄厥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叶灼棠王承祖》)

清·康熙七年修

  泉州同知来承祉

  清·康熙七年(1668年),泉州同知来承祉修。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泉州府学》:“本朝·康熙十二年(?)……屡修。”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泉州府儒学》:“国朝·康熙十二年(?),同知来承祉……增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康熙七年,同知来承祉修。”

  按:上引《大清一统志》和《福建通志》所记来承祉修葺时间有误,应以下文《晋江县志》收录的黄熙孕《记》为是。

  黄熙孕《记》

  黄熙孕为作《记》,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熙孕》)

  文曰:

  黄熙孕《记》:

  ‘温陵学宫,肇自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重建于明·洪武(1368—1398年),厥后代有修举,郡乘昭然。

  康熙甲辰年(康熙三年,1664年),巨浸为灾,致圣庙倾圮,鼓钟俎豆之场变成砂砾,甚而号徙流户宴然寝处其中。

  郡司马承祉,愀然者久之,适自报政归,益厪再造之思,爰辑恳言俯询于余。余不禁喟然兴曰:「此亦吾绅士责也,敢不图将伯之助?」繇是各抒数言,告之当事,而提台进功、兵臬可智,并捐廉俸百金,以示率先。于是郡邑诸公,逮我绅士皆闻声桴应。公又自括两岁全俸,不以为难,语余曰:「是可与虑始矣。」

  遂属予侄庠生臧嘉金兰董其事,经始于康熙丁未(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朔,鼎建启圣祠,七月朔又建先师庙,栋棂柱础,丹墀桥门,靡不焕然改观。

  会公复有入觐之行,惟两庑功未竣,戊申(康熙七年,1668年)夏还郡,殚力完缮,七月二十有七日告成。

  续建非常,而举郡晏然,不驰片纸,不累一民,董其事者亦加慎矣。是不可以不记。’”

清·康熙廿三年修

  泉州知府蒋毓英重修

  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泉州知府蒋毓英重修泉州学宫。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泉州府学》:“本朝·康熙……二十一年(?)……屡修。”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泉州府儒学》:“……(康熙)二十一年(?),知府蒋毓英相继增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知府蒋毓英重修。”

  按:上引《大清一统志》和《福建通志》所记修葺时间“康熙二十一年”有误。蒋毓英,隶镶白旗汉军,锦州官监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泉州知府。据其自为《记》”文中所叙,重修泉州学宫的时间是来泉历六年,即康熙廿三年(1684年)。

  蒋毓英自为《记》

  蒋毓英自为《记》,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文曰:

  毓英自为《记》:

  自承乏来泉,历六年,所以师旅云屯,茭峙电发,瘁于白羽朱钺之中者,日昃靡暇膠序事,谦让未遑也。客冬来,海宇荡平,底今秋,重译毕主,东渐西被,大化覃敷,始谋心几筵,综葺镛敔。

  适我观察宪台公奉天子简命涖泉,下车慨然,以兴起学宫为己任,捐俸鸠材,授董工,巍焕聿彰,用既厥事。

  夫维膠序人才攸关,成化之本,吏治之原也。昔真西山真德秀西山王梅溪王十朋梅溪,皆有成绩,而泉巨辅如文靖梁克家文靖文节李廷机文节诸先正,文章道德,炳燿人寰,俊才辈出,又札不胜书也。今圣主右文,海隅日出之邦,罔不向化。诗歌云汉,为章于天,正其时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王十朋梁克家李廷机》)

  既以为多士劝而志鼎新,月时以示不忘。夫宣上文德,广励教治,官师之事也。
谨再拜顿首。

  勒之珉,以告来者,是为《记》。’”

清·康熙卅四年重修

  靖海侯·施琅

  清·康熙廿二年(1683年)七月,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九月晋封靖海侯,十一月返抵厦门驻防,康熙卅五年(1696年)卒于厦门任上。在卒前1年的康熙卅四年(1695年),施琅重修泉州文庙,二月鸠工,十二月竣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郡人施琅重修。”

  蒋垣记略

  康熙卅五年(1696年)施琅既卒,泉士思其德,请蒋垣为《记》勒诸贞珉。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蒋垣记略曰:

  蒋垣《记略》:

  ‘钦惟皇上睿圣,重道尊师,鸾辂东幸,仞墙翔辉。泉固僻壤也,而理学硕儒,后先炳炳,称人文奥区焉。乃诗书之泽虽宏,而文庙之观未肃,殿堂门庑,迭修迭圮,而风雨漶漫,及今滋甚。当事者虑工费役繁,不能无待。

  靖海侯·公诚发于中,慨然独任。戒喾鼓毋节劳、毋苟就,自门徂堂,自殿及庑,槩垐丹雘,峨峨弈弈,焕焉更新。

  是役也,公捐俸镪,縻金钱百余万,以康熙三十有四年(1695年)春二月鸠工,是年腊月竣工。

  落成之日,无远无近,横经负耒,扶老携童,聚观赞叹,莫不欣欣然相告谓公之有功于先圣也。

  公既殁,绅士思公功德,请于当事,附宫墙而特祀焉。复谋予勒诸贞珉。

  予官守在庠,例得谨述盛举,以垂来兹。若夫公之震世勋伐,则钟鼎永铭,河山长映,史氏将大书特书,固无庸予赘为矣。’”

清·康熙五十年重修

  泉州知府刘侃

  康熙五十年(1711年),泉州知府刘侃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刘侃》)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刘侃重修。”

  李光地《记》

  重修工程即将竣工时,时任文渊阁大学士的乡人李光地应友人陈万策之请,为《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陈万策》)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李光地《记》文曰:

  李光地记:

  ‘泉在前代,文章科名为天下蔚,学者谭说,至今艳之。然其世升降,俗淳浇士术人心之变,则有群然波逝其中,而莫之訾省者。

  盖自(明)(成化,1465—1487年)、弘(弘治,1488—1505年)间,虚斋?蔡清虚斋先生醇品邃学,洛闽是承,亲炙之士,则有陈琛林希元张岳史朝宜诸君子,皆所谓守章句、践规矩、不谬于古人。阴经、笃行之意,泉之最盛时也。其后傅夏器李廷机许獬相继魁天下,为时文师,科第遂压列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陈琛林希元张岳史朝宜傅夏器李廷机许獬》)

  然而繁华实披,学又一变。及其季也,则有猖狂以坏士习,怪诡以轧文体者,余风荏苒,而吾郡亦寖衰矣。夫泉僻处海滨,为九州风气裔末。然虚斋蔡清虚斋以经解锦泉傅夏器锦泉,晋江(指晋江人李廷机以制举业,李贽横议,天下皆靡然宗之,则岂非世道学术之高下,占诸吾泉而可知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贽》)

  蔡清陈琛诸先生励行清修,有进退大节,其时风尚淳朴,闻之长者、士大夫,有休官而美田宅者,其衣冠不齿也。其后,则役于名利者多又敝,则破行检、作毒害,乡闾苦之,而至今为梗,此又乡俗人心淳浇之判。然其所以然者,亦源乎世道学术而已矣。

  呜呼!学校者,四术所从出,故曰学术也。其废其兴,昔人重之。诗曰:「于论鼓钟,于乐辟雍。」盖言学校之盛,待文王周文王而后兴也。又曰:「佻兮达兮,在城阙兮。」盖言学校之废为贤人君子所忧悯也。

  今天子恭承道运,以六艺渐摩四海,必世而再矣。周王寿考,则应在作人,固宜其令行风流而蒸蒸者,众地之归也。

  两浙江右聚学之区,玉山、铅山先儒讲肄之所,贤守令类能修举,视听一新。

  【按:

  玉山县属江西省,有草堂书院 ?坐落在玉山县西北怀玉山下,为南宋·淳熙间汪应辰朱熹吕东莱陆文安等人讲学之所。

  铅山县属江西省,有鹅湖书院,位于铅山县鹅湖山麓,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会讲鹅湖寺,各持己见,“相与讲其所闻之学”,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淳祐十年(1250年),改名“文宗书院”。明·景泰(1450—1456年)正式定名“鹅湖书院”。】

  吾郡来自齐鲁,有召南素丝之操,顾瞻郡学颓敝,怃然伤之,此亦风诗城阙之志,欲望学者以嗣音也。请诸佥事朝凤,而委学职任贤以敦其事,落成有期,吾友举人万策,为之请记于余。

  夫学校之设远矣,古之知道能文者,学记备矣,重言累陈,无以为也。盖周礼在鲁,则问旧章,诸子赋诗,不踰郑志。

  泉故先儒旧游,理学名壤,虽晦明有时,然得贤牧守师儒作而兴之,廨宇既修,必将廷召名宿,招诱有志之士,课其道艺,成其德业,所以赞圣天子而育材广化者,非僻陋荒遐、素未耀乎人文者比也。

  故为道前代学术源流,所以关乡国汙隆者,使返其始,而维其初,庶几援古剀今,其则不远矣。’”

清·雍正二~三年修

  晋江知县叶祖烈、泉州知府张无咎等修

  清•雍正二年(1724年),晋江知县叶祖烈等倡捐重修泉州学宫,雍正三年(1725年),适张无咎(字惕斋,山东莱州人)由部郎莅知泉州府,助之,遂于雍正三年(1725年)五月兴工,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告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叶祖烈张无咎》)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泉州府学》:“本朝·……雍正二年屡修。”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18•学校•泉州府•泉州府儒学》:“雍正二年,知县叶祖烈、教授陈起蛟、绅士黄育茹黄思轩等倡捐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雍正五年,知府张无咎、知县叶祖烈重修。”

  蔡大受《记》

  蔡大受为作《记》。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蔡大受《记》文,曰:

  蔡大受《记》:
‘泉郡府学大成殿,自宋迄明,代有兴修,规模厂焉,考旧《志》有甲天下之称。是以地灵人杰,名儒辈出,如蔡虚斋
虚斋李文节李廷机文节诸先生,文学品行,凡皆卓卓有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李廷机》)

  我国朝(清)·康熙六年(1667年)、二十三年(1684年)、三十四年(1695年),屡经修葺,日久漂摇,遂致浸坏。

  郡侯张无咎、邑侯叶祖烈,慨然有兴建之志,申文列宪,佥曰盛举。于是倡义捐俸。公复集晋之绅士,随力乐输,以成厥事。

  夫兴修学宫,崇先圣,敷文教,良有司之职也。而泉为剧冗之区,民庶而政繁,官斯境者,统有志而未逮。一旦仰体圣天子尊师重道至意,重建而鼎新之,其有功于圣人甚大。

   是役也,雍正三年(1725年)五月廿五日兴工,五年(1727年)四月十二日告成,计费白金三千余两。

  厥材维美,厥功孔良。自是翚飞矢棘,殿宇一新,画桷丹楹,两庑亦整,其间神龛、祭器、靡不焕然而增光焉。以兴文治以隆风化,岂非今日盛事哉?

  维时董其工者,府学教授陈起蛟、举人黄育茹、副榜黄思轩、监生黄国栋,悉心协理,用度有制。庙成,郡绅士嘱受为文以记之。

  郡侯张无咎,山东掖县人;邑侯叶祖烈,江南华亭人。’”

清·乾隆六年葺训导廨

  泉州知府王廷诤

  清·乾隆六年(1741年),泉州知府王廷诤葺训导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廷诤》)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乾隆六年(1741年),知府王廷诤葺训导廨。”

  彭峨《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彭峨《记》文,曰:

  彭峨《记》:

  ‘粤稽温陵,旧志郡庠教官,原各有廨,岁远倾圮,多居号舍。嘉靖三年(1524年),郡守公讳者,乃以至善堂为教授厅,建训导廨。鬻庙前地南临城河,易河南民居,辟路以通大衢。然通路尚存,而廨址渺不可考。沧海桑田,可胜慨哉!

  今之所居,殆即弘治十七年(1504年),郡同知茂公,就西庑建号房六间,前有池,甃石为台,盖亭于上,命曰‘观澜’,乃其地欤?

  以莆阳(莆田)老儒于乾隆四年(1739年)夏承乏郡庠,入是廨,栋宇倾欹,门墙圮毁,窗棂瓦桷,损坏不堪言,风雨无以自蔽。

  幸逢郡守全椒公,崇儒重道,修整学宫,建设考棚。他若朱文公朱熹文公王梅溪王十朋梅溪真西山真德秀西山诸先贤祠宇,无不次第重新。一时文风赖以丕振。适讲学之暇,见是廨飘摇吹落,鸠工庀材,限期修葺,因并易其门,而规模轩豁,焕然一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王十朋真德秀》)

  噫!见公之举,亦可以知公之志矣。公之整肃乎鳣堂,岂不欲设教之有方?公之塈垐乎垣墉,岂不欲力学之孔固?公之宏敞乎轩槛,岂不欲多材之振兴?诸生以时讲习其际,固宜观感奋发,相与有成也。宁独峨之窃荷余荫,增光宠焉已哉!后之人居是廨者,亦将有念乎斯言。’”

清·乾隆廿六~卅三年大修

  泉州知府怀荫布、署泉州知府嘉谟大修泉州府文庙

  怀荫布,号涵村,满洲正黄旗人,清·乾隆廿一年(1756年)任泉州知府。廿六年(1761年)春,怀荫布倡诸绅士大修文庙,然当年怀荫布即拟于翌年入都引见,龙岩直隶州知州嘉谟(镶蓝旗人)暂署任泉州知府,继之。怀荫布入都引见后,又回任泉州知府;嘉谟回任龙岩直隶州知州,至乾隆廿九年(1764年)去,乾隆卅一年(1766年)任永春直隶州知州。怀荫布至廿九年(1764年)四月方卸泉州知府事离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怀荫布

  尽管泉州知府变动,但泉州文庙大修工程得泉郡士绅集资集工,并推贤能者总其事,没受到影响。工程持续8年,至乾隆卅三年(1768年)夏竣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府怀荫布、署知府嘉谟倡诸绅士大修文庙。旧地洼雨水涨,恒苦湿,培土使高,易楹柱,设机斡轴,使庙脊隆起二尺许,庙之堂庑崇卑悉称。王杰记。……黄岳牧记。”

  王杰《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王杰《记》”,曰:

  王杰《记》:
‘乾隆三十有三年
(1768年)夏,泉郡兴修文庙之工既竣事,溯经始于乾隆二十有六年(1761年)春,凡八阅寒暑,非有怠也,其用心固不同也。

  庙自(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仍迁兹地,规模故丰丽博敞,自后补葺,鲜经久计,至是谋所以新之。绅士郭赓武等聚而言曰:‘庙之弗修,无以昭诚敬肃祀典也。’又曰:‘凡兹之举,众所愿也,则毋利于速成,而率以从事也。’乃诸于郡守,群率私钱而集工焉。推贤能者总其事。

  首完殿宇,次两庑、‘頖池’(泮池),次‘大成’、‘棂星’诸门。椽乐栥棁、瓴甓阶础,或更旧以新,或易木而石,诸垩焜煌,觚棱翘翼,春秋上丁时祀,则豆笾干龠之属,靡弗致饰,遹观厥成,美矣奂矣。

  ‘崇圣祠’旧在‘明伦堂’东,卑隘弗称也。兹移构于殿东‘敬一亭’故址。

  其东为‘明伦堂’,堂及前廊颓圮尤甚,咸重新之。

  又东为‘尊经阁’,累以三层,高七丈有二,广袤七丈,棂槛相承。或谓昔年有阁于此,人文斯盛,儒者弗信其言,顾一旦巍然改观,不可谓非气象之崇新者矣。

  是役也,综费白金一万七千九百有奇,用核诸实,工致其坚。捐输外职监黏日辉,监生黏嘉乐,各捐补银五百六十两。庙外门垣既成,毁于风,嘉乐独力增缮,诸凡用度未敷,复填补之。邦人士之知所先务,而克殚其勤劳为何如耶!

  爰譍其请,而为之记。’”

清·乾隆四十二年修明伦堂等

  黄世德等捐修

  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四月,暴风雨大作,明伦堂屋盖尽毁,文庙窗棂廊壁、尊经阁墙瓦石栏等处亦被冲坏。绅士黄世德等于是年初冬捐修,乾隆四十四年已亥(1779年)冬告成。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四月初十日午刻,忽阴云昼晦,烈风雷雨大作,(明伦堂)屋盖尽倾,片瓦无存。

  绅士黄世德等于是年初冬捐修,已亥冬告成,栋梁尽用巨木,比前更坚固宏敞。”

  董事碑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收录《董事碑记》,文曰:

  “董事碑记

  ‘明伦堂兴工于丁酉(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初冬下旬,告成于已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仲秋初吉,料实工坚,事成巍奂,共费花边银七千零七十五,大九中折纹银、库银五千零六十两余。明伦堂外,文庙、尊经阁、夫子泉、石亭并别处各项工程,俱取资其中。

  缘明伦堂为讲学重地,先于丁酉(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初夏十日风雨大作,栋瓦尽倾,文庙窗棂廊壁、尊经阁墙瓦、石栏等处,俱被冲坏。

  天道示警,殊堪惕心。郡士佥议兴修,复凛遵郡侯长白公、邑侯仁和秋圃?公倡建雅意,延请好义绅士倡首捐输,殚心督理,兹已告成,合将董事劝捐义倡诸绅士姓名暨捐银各实数,开列如左。’”

清·嘉庆十五《重修郡学碑记》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郡学,立碑以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郡学碑记》:

  泉郡学规模宏敞,甲于天下。创建难,修葺亦难。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迄今五十余载,其间飓风霪雨,以及河水涨溢被淹者数矣。

  客岁水后,益加就圮,学师鸿猷集诸生,鸠工重葺,不费国帑,不扰民廛,就学中有力者,先劝义捐得四百余金,择十月中旬从崇圣祠兴工。榱桷栋宇,尽皆朽腐,费已不敷,因思大殿、两庑、戟门及明伦堂等处,工程奚啻倍蓰。嗣后好义之士,踊跃趋赴,或勉力捐资,或自行修葺,以相与有成。

  越今年四月,庙事告竣,爰撮其要以记之,并将董事义倡诸绅士,暨捐银用银各实数,开列于左。

清·乾隆廿六年重建明伦堂,后屡修

  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在“道南祠”前重建明伦堂,后屡有修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建(明伦堂)在‘道南祠’前,石台三间,前后六室,周以短垣。石柱三十有二,中四木柱,直透三层,计高五丈有寻。

   嘉庆乙亥年(嘉庆廿年,1815年)重修,春仲兴工,重阳竣事,费白金一千七百二十七员零。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就‘明伦堂’两厢作室,逢丁(丁祭,即“大祭”)前于此习乐,生员陈昌遇捐银修整乐器,州司马王国治捐银置租,充乐局费用。

  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明伦堂’桥,并左右各处葺理。

  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明伦堂西廊碑记》:‘明伦堂’两廊,为春秋丁习乐之地,上年西廊倾坏,三间习乐者有狭隘之患,兹春府学董事鸠金构造一间,以备习乐之用,尚留两间未构,林廷光周仕鼎就其旧基重新起盖,即日落成。

  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明伦堂’东廊两间,西廊一间,堂后为教授署,堂前两廊露庭,庭外方池,中为石桥,外为‘育英门’。堂之东为‘名宦乡贤祠’,又东为‘尊经阁’。”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哀文庙》和现代·陈泗东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哀文庙》(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现代陈泗东加按后载《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府学自民国某年省派委员潘仲和藉官产欲卖,后历年所派委员,均有眈眈之意。自侵占愈多,无年不控告,皆有案可稽,难以枚举。兹只就庙门之拆毁,及改作市场,卖为店屋,略举其概。

  定星位置躔度明,(原注:庆镛修府学序,有府学以定星为位置,按沽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注:定星为营室之星。)
  
侯百万兴工程,(原注:清初侯(施琅)自修府学,金钱百万。)
  
黛色参天老榕树,(原注:棂星门外二株,过桥二株,庙门外四株,皆宋、明时物,尽被砍伐。)
  
庙门高耸弥峥嵘。(原注:庙门在棂星门外,过石桥。额书“文庙”二字。)
  
青云有路步直上,(原注:青云路三字,明嘉靖甲寅(1554年)刻石,亦皆拆毁。)
  ‘海滨邹鲁'文运亨。
  泮宫层楼对紫帽,
  西方秀气门挹庚。
  ‘
德侔天地'大而化,
  ‘道冠古今'微且精。(原注:庙门大庭东西门,额上各刊四字,庙门拆毁,石变卖,两门皆毁。)
  哀哉人心不古若,
  藐兹圣域鸿毛轻。
  划地广狭任估值,
  利令智昏恣蝇营。
(原注:庙门各处拆毁后,乃划地估价变卖。)
  门阙尊严失制度,
  市廛腥秽谁扩清?
(原注:所卖庙地,各盖店屋,鱼类腥秽而外,甚至租为娼寮。)
  呜呼!
  国民昭示祀典废,
(原注:蔡元培废春秋丁祭有云:若非亟于废祀,何以昭示有国民?)
  沦胥日下灾祸生。
  圣道之衰至此极,
  安得旋转乾坤重光荣!

   【泗东按】

  府学棂星门于1975年迁移至小开元寺内,作为山门。

  洙泗桥已圮,海滨邹鲁'亭亦废。

  ‘夫子泉'石碑和石亭均移至开元寺内由市文管会保管。

  文庙残余的万世师表'等御匾,由文管会收藏。

  文庙碑刻文革中被敲碎。

  该建筑群近决定在妥善保护、不改变原貌的原则下,借泉州市少年宫用,在逐步修茸中。

  府文庙北宋为宣圣庙,今存大成殿之建筑,虽后代修理,仍带有若干宋构残迹,文庙之泮池、石桥,陈从周教授颇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