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桥梁(12—17划)

  12划: 
  登龙桥
   ——蒲坂登龙桥
[惠政桥,土坂木桥。德化县浔中镇蒲坂村(土坂村)李厝村落。南宋始建为“惠政桥”。清·乾隆重建更名“登龙桥”。民国重建。规制。附:登龙亭(蒲坂亭,观音亭。“登龙桥”头。)]
   ——登龙拱桥[(德化县美湖乡美湖村(古为尊美乡)水尾村落。]
   ——桂洋登龙桥(坑口桥。永春县桂洋镇桂洋坑口。)
   ——汤头登龙桥[溪山第一桥,汤头桥。永春县汤洋村之东〈今属桃城镇化龙社区)。]
  
登瀛桥
   ——永春登瀛桥
(登云桥,仙溪桥。永春县苏坑镇镇区“仙溪”上。南宋·淳熙十六年始建。元·天历二年修。清·乾隆间重建成石梁桥。1998年重建。)
   ——晋江十九都登瀛桥(古晋江县十九都)
   ——泉州府城登瀛桥(泉州府城子城外东南,桂檀巷尾,伯府庭头)
  普利大通桥
(金锁银链桥,由厦渎桥和锦塘桥连接而成。位于石狮市灵秀镇厦渎村,连接对岸港塘村。南宋·绍兴始建厦渎桥。明·洪武江夏侯建亭的传说。清·康熙接建锦塘桥。清·光绪重修。现代废弃。)
  普济桥渡
[浔尾渡,乘驷桥,浔海桥,浔尾桥,无尾桥。丰泽区城东街道浔美社区美仙山入海处海上。史料(方志所载。碑刻。)。沿革。]
  湖柄南桥、湖柄北桥、
湖岭桥
(德化县赤水镇湖岭村拱桥溪上)、湖山桥(湖仙桥。德化县水口镇淳湖村西南山坳口。沿革。规制。闹元宵活动。)
  棠阴桥悲济桥
(晋江县十九都出海口泥涂间)溜澳大桥、蒋桥、御亭头桥、惠济桥、偃月桥、谢公桥(德化县赤水镇猛虎村水尾猛虎溪上)辋川桥(惠安县辋川镇辋川街西侧。沿革。规制。)湾桥(弯桥。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弯桥自然村草埔厝西侧。)
  13划:
  瑞云桥(安溪县蓝田乡进德村东1公里的进德溪水口。沿革。规制。)、瑞狮桥、甆市桥、锦溪桥(德化县赤水镇苏岭村)、暗桥上涌古石桥。德化县上湧乡西溪村)、福呈桥(德化县赤水镇东里村)
  14划:
  漈兜桥、漈头桥(仁寿桥、平乐桥。泉港区山腰街道坝头溪上)
  
粹美桥、缨溪桥、

  15划:
  獭窟桥[獭窟屿桥。泉州湾口、惠安县东南面獭窟屿(今惠安张坂浮山村)的北面海中,南宋·开禧僧道询造桥。明、清毁。]镇安桥、蕉溪桥、蕉溪支涧石拱桥(德化县雷峰乡蕉溪村)鲤鱼桥(南安市官桥镇内厝村)、澳江桥(盘石桥。安溪县城厢镇雅兴村和官桥镇碧一村交界处。)
  17划:
  濠溪桥
(濠市桥,河市桥,龙津桥,观音亭桥。洛江区河市镇,跨濠溪之上,连接河市村、霞溪村。北宋·大观始建。南宋重建先后名“濠溪桥”、“龙津桥”。元代重建。明·隆庆俞大猷重建“濠溪桥”。后屡修。原规制。)、戴德宫桥(德化县赤水镇永加村永加溪上)

十二划

登龙桥

  蒲坂登龙桥

  蒲坂登龙桥,原名“惠政桥”,俗称“土坂木桥”,位于德化县浔中镇蒲坂村(亦作“土坂村”)东北李厝村落,今完好通行。

  “登龙桥(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始建为“惠政桥”

  始建于南宋,时称“惠政桥”。古代德化县城通往西半片石山、邱店等铺以及大田、尤溪等县的官道由此经过。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惠政桥》:

  “惠政桥,在浐溪上流涂坂溪。宋时设石山、邱店等铺,官道经此。”

  “宋·县尉孙应凤诗:‘百仞崖边有此桥,地平路稳玉聪骄。惠而知政今如此,拈起桥名问国侨。’”

  清·乾隆重建更名“登龙桥”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修葺。

  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年)水圯。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惠政桥》:“康熙丙辰水圯。”

  康熈五十六年(1717年)、雍正十年(1732年)、乾隆九年(1744年)历经修缮。

  乾隆廿九年(1764年),“惠政桥”被洪水冲毁,乾隆卅九年(1774年)氏族人重建,长48.5米,宽3.5米,桥身似巨龙横架浐溪之上,人上桥如登上龙身,更名“登龙桥”

  嘉庆元年至同治三年(1796~1864年),3次毁而复建,由木墩改为石墩。

  光绪卅年(1904年)为洪水冲毁,后长期失修。

  民国重建

  民国十二年(1923年),丁棨华侨陈簪发、盖德华侨李书植等向海外侨胞募资重建,民国十四年(1925年)竣工,共耗银9500元,其中80%为华侨捐资。

  2008年重修。

  规制

  “登龙桥”是木廊桥,长廊屋盖平梁式结构,单檐歇山式,两端为庑殿顶;全长50.4 米,高6米,宽3.85米,下有2石墩3孔。桥梁为巨杉横跨,上铺木版。桥上有72根木柱,上托屋盖。通道两旁设有长木凳,供行人歇息。桥外两侧各有双层重叠的风雨板(雨披),斗拱和屋梁刻有精细的花卉图案。桥中筑一佛龛供奉观音大士

  “登龙桥”北侧建有崇善所,今存民国十四年(1925年)刻立的2块“重建登龙桥并建桥亭”碑刻镌有捐资人姓名及金额。

  附:登龙亭

  登龙亭,原名“蒲坂亭”,俗称观音亭”,位于蒲坂村浔西溪畔“登龙桥”头,与登龙桥合为一体,故名。

  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铸造的大钟铭文得知,明·万历元年(1573年)在“惠政桥”桥头始建“蒲坂亭”(“登龙亭”旧称)塑观音佛祖金身供奉,因年久失传,具体时间难以稽考。唯1958年从观音佛祖塑像腹中发现明•万历元年(1573年)第1次续塑金身供奉的记载,则“蒲坂亭”的始建应早于此时。

  清•康熙(1662—1722年)间,建2层木亭。翘脊高耸,八龙盘踞,甚为壮观。

  乾隆廿九年(1764年),“惠政桥”被洪水冲毁,乾隆卅九年(1774年)重建,更名“登龙桥”。为使桥、亭一体,“蒲坂亭”易名为“登龙亭”

  1958年,亭中观音佛像被毁。

  1962年秋,佛亭失火,仅留旧迹。

  1983年,“登龙亭”在原基址后退1米重建,1984年重塑佛像金身。

  1985年又改建。现“登龙亭”为2层砖木结构宫殿式楼亭,屋顶翘脊,雕有10龙飞舞,中栋宝塔高耸,走廊四周通达,并设有靠背水泥长椅以供香士游客观景纳凉。主奉大慈大悲观音佛祖及手下韦驮甘斋、善才、龙女。

  据说,登龙桥的修缮建桥经费大部分来自于“登龙亭”“香火钱”

   登龙拱桥

  登龙拱桥,在德化县美湖乡美湖村(古为尊美乡)水尾村落。

  ·乾隆七年(1742年)建,干砌单孔石拱桥,长16米,宽4.62米,高16米。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登龙桥》:“登龙桥,在尊美乡水口。乾隆七年监生林峰锺倡建。”

  登龙桥头摩崖上,镌刻“悬车束马”4个大字,为清·乾隆七年(1742年)林峰锺倡建拱桥时所刻,今存。

  桂洋登龙桥

  桂洋登龙桥,初名“坑口桥”,位于永春县桂洋镇桂洋坑口。现为桂洋镇新岭以内各村通往县城的公路桥。

  “登龙桥(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桂洋锦水氏肇基始祖林国材建。《永春县志》(1990年版):“登龙桥,宋代林国材建……”

  传说明·李廷机(号九我)路过坑口桥,曾在桥头宫仔享停留及题字:“坑口虽小,桥可通天。”

  登龙桥位北朝南,系单孔石拱桥,长10米,高6.3米,宽3.6米。

  汤头登龙桥

  汤头登龙桥,又称“溪山第一桥”,俗称“汤头桥”,位于永春县汤洋村之东(今属桃城镇化龙社区)。今无存。

  汤头“登龙桥”由邑人尤荣华吕灿创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长13丈,有亭。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永春州·永春州》:“登龙桥(州西),俗呼‘汤头桥’,有亭,匾‘溪山第一’,明·成化间里人尤荣华等建。后被水坏。”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48卷·泉州府部汇考4·泉州府关梁考·登龙桥》:“登龙桥,土呼‘汤头桥’,在汤洋村之东,长十三丈;有亭,匾‘溪山第一’。成化四年,邑人尤荣华吕灿建。”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津梁·溪山第一桥》:“溪山第一桥,在州南,旧名‘登龙桥’,俗呼‘汤头桥’。明·成化中建。”

登瀛桥

  永春登瀛桥

  永春登瀛桥,又名“登云桥”、“仙溪桥”,位于永春县城关东面苏坑镇镇区两溪交汇的“仙溪”上。

  南宋·淳熙十六年始建

  “永春登瀛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由乡人黄维文郑谊主持建造,木构,长15丈(约50米)。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津梁·登瀛桥》:“登瀛桥,在州东北,宋·淳熈(1174—1189年)中建。”

  据传南宋·理学家朱熹曾经此往“古德院”讲学并留下石刻名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泉州儒道释寺庙·古德院》)

  元·天历二年修

  元·天历二年(1329年)修。

  明·万历(1573—1620年)宰相、泉州人李廷机曾为该桥题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廷机》)

  后因失火,“登瀛桥”化为灰烬,只留遗迹。

  清·乾隆间重建成石梁桥

  清初重修。

  乾隆(1736—1795年)间毁坏,由氏家族重建成石梁桥。

  1998年重建

  1998年,“登瀛桥”集资重建;1999年竣工。

  后“登瀛桥”周边沿线围栏及桥面出现局部破损。2022年5月集资重修,保留原本层叠错落的造型设计,加建青石桥栏杆、山水壁画、“观音亭”等;7月竣工。

  晋江十九都登瀛桥

  晋江十九都登瀛桥,位于古晋江县十九都,距泉州府城(亦晋江县治)30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各都之桥·登瀛桥》:“登瀛桥,在十九都。一名‘回龙’。宋·僧道询建。”

  泉州府城登瀛桥

  登瀛桥,在泉州府城子城外东南,桂檀巷尾,伯府庭头。(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府城·泉州城桥·子城外濠桥·登瀛桥》)

普利大通桥

  普利大通桥,俗称“金锁银链桥”,由厦渎桥(下泽桥)和锦塘桥连接而成,位于石狮市灵秀镇厦渎村(今称“霞泽村”,古属晋江县十九都),连接对岸港塘村。南宋以来,这里是晋江县沿海通往泉州府城的必经之道,号称“泉郡南孔道”

  南宋·绍兴始建厦渎桥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时正值“海上丝绸之路”兴旺时期,郡人、给事中江常始建“厦渎桥”,由3块石板铺成,宽约四五米,长200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海丝之路》、《泉州人名录·江常》)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普利大通桥》“普利大通桥,在府南三十余里,宋·绍兴十二年建,凡百十间,长三百丈……自宋以来,历代修筑。”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普利大通桥》“普利大通桥,在晋江县南四十里。宋绍兴中建,长三百丈,凡一百二十间。”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普利大通桥》:“普利大通桥,宋·绍兴间郡人江常建,凡一百八十间,长三百丈。(府城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普利大通桥》:

  “普利大通桥,在十九都。

  《方舆纪要》:宋·绍兴十二年,给事中江常建,凡百十间,长二百丈。

  智资董其事。”

  明·洪武江夏侯建亭的传说

  明·洪武廿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倭寇入侵,派江夏侯·周德兴经略东南沿海海防。周德兴精堪舆,至今泉州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周德兴破坏泉州风水的传说。

  传说,时在港塘东边海中有1块很大的圆石,远望如1颗璀璨宝珠,俗称“金龙戏珠”,是个风水穴位。有此,霞泽将出“天子”,港塘将出“皇后”周德兴发现后,便将圆石开凿,在厦渎桥靠港塘一侧桥头建成1座石亭(接建锦塘桥后即为“中亭”),亭中立3块石碑、3尊石佛(今无存);其它石料则劈成石板铺设大桥。

  风水穴破坏后,霞泽出“天子”之兆没了,其“金銮殿”应在泉州谐音“金银店”(加工迷信用的金纸的作坊),“天子印”应在盖金纸的印;港塘出“皇后”(正宫娘娘)之兆也没了,“正宫”谐音为“正弓”,应在加工棉絮用的“弹弓”。故霞泽村世代以做“金纸”为业,港塘村世代以加工棉絮为业。

  清·康熙接建锦塘桥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施显之子、施琅之侄施韬(字文起)又接建锦塘桥150丈,使全长达350丈(100余米),共157个桥孔,合称“普利大通桥”。原厦渎桥靠港塘一侧桥头所建的石亭即成为中亭,大桥以中亭为“锁”,俗称“金锁银链桥”。中亭至霞泽庵前有73孔,至港塘有84孔。每孔长约4米,桥面由3块石板铺成,每块石板长约4米,宽约0.6米,厚约0.3米。后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显施琅施韬》)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普利大通桥》“本朝康熙五十六年重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普利大通桥》:“国朝·康熙五十六年,邑人施韬接建锦塘桥百五十余丈。今废。”

  清·光绪重修

  清末,许多石狮人经营台湾大米、白糖、木材等生意。霞泽村木材富商蔡兴等于光绪十八~十九年(1892~1893年)重修厦渎桥,并重建中亭,特从福州运来1根楮木作中亭大梁;还新建桥头亭、桥尾亭,供行人休息。

  时桥上立有重修碑,“文革破四旧”拆置原港塘村生产队(今虎营宫口20号)。后被切成两块,砌为两道门梁。残碑上尚可见一些文字,如:“厦渎桥”,“十九都厦渎乡为泉郡南孔道,有桥横亘三百余丈……陈旭初捐100元……大清光绪癸巳(光绪十九年,1893年)蒲日立”,以及“壬辰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动工”、“蔡兴修共三间”等。

  后蔡兴举家搬迁台湾。今台湾桃园有“厦渎街”,基隆有“洋坑(容卿)村”;洋坑村大多蔡,厦渎街则以姓为主。

  现代废弃

  抗日战争期间,1943年,国民政府恐日军向内陆入侵,采取断桥断路政策,对厦渎桥每隔4孔左右桥身便撬掉2块石板,施以破坏,但尚能行走。

  廿世纪60年代初,厦渎桥遭废弃,桥板石被拆去建农业社的仓库和厕所。

  “文革”中,大桥许多石料又被拆走运去修路,中亭的楮木大梁被偷拆,大桥从此消失,原址唯1座中亭残存于工厂围墙内。中亭现存的石构件应是宋代建桥时的原件,屋顶等木质构架应是清代重修时换上的。

  残存的中亭高约三四米,石块砌成双脊6柱结构,面积约30平方米,四周均有出口;亭内原供奉着菩萨。亭顶瓦片已多处破损,墙壁上的石条有些也掉到地上。内外两层共16根石柱,镌有“释迦牟尼佛”、“南无大势至”、“南无量寿佛”等字样。

普济桥渡

  普济桥渡,后称“浔尾渡”、“乘驷桥”,俗称“浔海桥”、“浔尾桥”、“无尾桥”,位于泉州后渚港西北侧的丰泽区城东街道浔美社区(古为晋江县卅七都浔美村,俗称“浔尾”)的“浔尾美仙山”入海处海上。所谓“桥渡”,即伸入海中的码头。

  史料

  普济桥渡的史料缺乏且不完整,目前可找到的罗列如下:

  方志所载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乘驷桥》:“乘驷桥,旧名‘普济’,宋·宝庆间里人高晔建。(府城东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乘驷桥》:“乘驷桥,在二十七都(?应为卅七都)浔尾渡。宋·宝庆(1225—1227年)间,里人高晔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浔尾渡,在三十七都,里人胡宁请渡朱建船造桥以济往来。”

  碑刻

  在浔美村的青莲寺(位安吉路上)中,现存1块被外力纵向裂成两半的石碑,厚约18厘米,两半分开树立,是青莲寺从民间收购回来的。

  右半块碑石长148厘米,宽49厘米,正面碑额镌“普济桥渡”。碑文之后还完整记载:“宝庆丙戍(宝庆二年,1226年)季春始,约绍定庚寅(绍定三年,1230年)孟夏圆(完)成。主缘道询谨题。”碑块背面仅存2行26字,书刻东头、前头等乡村共出银九两七钱等。

  左半块碑石长148厘米,宽45厘米,正面碑额镌“宝塔亭路”。背面刻有“重修浔海桥记”,虽已受损严重极不完整,但乃可见“浔之海桥也,由来旧矣……然是桥也,亭塔相望,浔之风水攸关……日久倾圮……而稍葺焉,共用银四十余两。康熙己卯(康熙卅八年,1699年)阳月丁卯(其后是捐款人及捐款数额)。”捐款人中有里人万正色提督的长子万际璋的名字及“二舍、三舍、四舍、八舍”(即万正色的二子、三子、四子、八子)的捐款数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万正色》)

  沿革

  从史料和踏勘梳理可知:

  南宋时期,后渚港番船云集。约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里人高晔等建有桥渡,但吞吐量有限,装卸货码头严重不足,造成海上贸易的诸多不便。

  宝庆二年丙戍(1225年)春,僧道询主持募捐重建桥渡(名“普济桥渡”)及附属设施(塔亭路),约绍定三年庚寅(1230年)夏竣工,专供海船装卸、交易货物使用,缓解了后渚港码头海上贸易装卸货的紧张状态。当时畅销海外的泉州东门外之宋碗窑的日用瓷器,就是经普济桥渡运往海外各国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道询》)

  相传普济桥渡长约七八百米,石桥东侧古有1座航标塔。清·康熙卅八年己卯(1699年)重修,又称“乘驷桥”,以闽人“以舟为马”故。

  随着泉州海上丝路的衰落,桥渡亦废,至清末仅存遗址。

  廿世纪70年代初,在浔美普济桥渡与乌屿盘光桥的遗址上,城东公社人民开展“万亩海域围垦”,分别建成城东海堤围垦工程的南、北两座大海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盘光桥》)

湖柄南桥、湖柄北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湖柄南桥、湖柄北桥》:“湖柄南桥、湖柄北桥:以上二桥俱在一二都。宋·元符(1098—1100年)间建。南桥构亭曰‘喜雨’,北桥构亭曰‘攀龙’。”

湖岭桥

  湖岭桥,在德化县赤水镇湖岭村拱桥溪上。东南边为湖岭小学,西北边5米处为古泉州通往永安的公路,现为村级公路。

   始建于明末清初,古时为德化十三都至十八都必经之路。桥呈西北、东南走向,单拱石质,长约14米,宽约2.5米,距水高约4米。

湖山桥

  湖山桥,又名“湖仙桥”,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淳湖村西南山坳口。

   淳湖村,距德化县城近百公里,是海拔850米高山上的盆地,位泉州德化杨梅、三明尤溪中仙、福州永泰嵩口3地交界处,有“鸡鸣三市”之称。

  沿革

  “湖山桥”始建于北宋。

  淳湖村整个村落的地形酷似一艘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大轮船,史上曾称为“船湖”,谐称“淳湖”。湖山桥即在村落出口处,即“船尾”。因“船”在山川、湖泊中穿梭前行,故而喻名为“湖山桥”

  廿世纪40年代毁于土匪一炬。1992年重建。

  规制

  “湖山桥”建筑形制独特,融廊桥、宫宇于一体,整体“帝”字形,非楼似楼,非桥似桥。

  “湖山桥”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湖山桥”下部是1个宽3米、高5米的石砌半圆形拱桥,水尾溪水通过桥拱潺潺顺沿石壁而下,象座桥。

  “湖山桥”上部是1座重檐阁楼式古宫庙,内3层外5层,长36米、宽6米、高13.3米,总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阁楼木架结构,架梁彩绘,从第2层楼起,各层的屋檐边角高高翘起,每层屋面顶两翼为燕尾脊;最高层的屋脊中,设置1个葫芦,与淳湖“天后宫”屋顶的建筑风格几乎相近。

  阁楼底层7开间、长32米,正面铺有走廊,下大上小,自第3层起层层收腰拾上。

  沿着阁楼中间拾楼而上至第3层,供奉着1尊高80厘米、长宽各40厘米的明代泰山尊王塑像,故桥又俗称“湖仙桥”,这与德化其它地方的廊桥一般供奉观音娘娘有异。尊王两侧有嵌头联:“泰山赫耀照万丈,尊王威信彰千秋。”尊王塑像旁还存有清·光绪卅四年(1908年)用当地楠木制作成的供尊王乘驶的“神轿”1座。

  第4层阁楼之上,外悬“湖山桥”额匾。从3层上4层、5层,没有回廊楼梯,只能用阁楼内备有的小型木梯拾步而至。这应是德化县最早的“楼中楼”、“阁中阁”

  “湖山桥”对面不远处,有淳湖“天后宫”,称泉州海拔最高的妈祖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天后宫·淳湖天后宫》)

  闹元宵活动

  自明·嘉靖(1522—1566年)间始,每逢元宵佳节,淳湖村民都会举行闹元宵民俗活动,表达“千灾扫去,百福招来”的愿望。

  入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少手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自发来到村尾“湖山桥”前广场,一番踩街仪式后,几门大炮齐声鸣响,大型踩街活动开始,锣鼓声、歌舞声、烟花爆竹声响彻整个山村。

  首先出场的是“坐钉轿”。钉轿上,椅面、靠背处、手扶处以及落脚处均布满密密麻麻长达数厘米的锋利钉子,椅面上只垫上几张薄薄的纸,一村民手持“宝剑”,一屁股坐了上去,任凭抬轿的人一路颠簸,他甚至还能坐在轿上做出舞剑、跷腿等各种动作。

  锣鼓队、纸狮队、彩旗队和提着花灯的男女老少们紧跟钉轿之后,绕环村路巡游了个圈,历时2个多钟头,村民们仍感到意犹未尽。

棠阴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棠阴桥》:“棠阴桥:出临漳门外第二桥。……宋·淳《志》:以上三桥(甘棠桥、棠阴桥、龟山桥 )庆元四年(1198年)了性重修,嘉定己卯(嘉定十二年,1219年)真文忠真德秀立石。”

悲济桥

  悲济桥,位于泉州府城南30里、晋江县十九都出海口泥涂间。今无存。

  乡民原筑堤以代涉,北宋·皇祐(1049—1054年)间僧法超始建石桥,130间,长80丈,中有亭以憩行人。元祐(1086—1094年)中,邑人许荣又于桥南建小桥并铺石路连接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法超》)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悲济桥》:“悲济桥,宋·皇祐中僧法超建,凡一百三十间,长八十丈。元祐中,里人许荣又于桥南为小桥并甃傍浦石路以达于桥。(府城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悲济桥》:

  “悲济桥,在十九都,其地为海之支港。

  隆庆《府志》:先是,民筑堤以代涉。宋·皇祐间,僧法超造桥一百三十间,长八十丈。元祐中,邑人许荣于桥南复为小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宋·法超禅师载:

  法超禅师,俗姓,以亲老归养……

  乡有水为海支港,寒月潮汐,行人出没泥涂间。悯之,募造石桥,长八百尺,凡一百三十间,中为亭,以休来往,名曰‘悲济桥’,行人德之。”

溜澳大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溜澳大桥》:“溜澳大桥: 在十五都。(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溜澳乡、州同陈元灿重修。”

蒋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蒋桥》:“蒋桥:在十七八都,跨海。国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施韬重建。 ”

御亭头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御亭头桥》:“御亭头桥:在三十五都。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法助建。”

惠济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惠济桥》“惠济桥:在三十八都田头亭。嘉庆十一年(1806年)徐汝澜重修。有碑在亭内。”

偃月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偃月桥》:“偃月桥:在三十九都。五代·唐·天成三年(928年)建。”

谢公桥

  谢公桥,位于德化县赤水镇猛虎村水尾猛虎溪上。今完好。

  始建不详,原桥已毁。明·崇祯(1628~1644年)间谢启衷(或作“谢启表”)重建,故名。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谢公桥》:

  “谢公桥,距信筊桥五里,明·崇祯间邑士谢启表建。

  毛一夔诗:‘客窗倚水梦难成,错听溪声作雨声。山路厌询地主姓,石桥还记公名。蛩吟孤枕何曾断?鸡促秋天未肯明。王事不忘宵一卷,前贤多少此中情。’”[注:毛一夔(约1635年~?),字曰舞,明末清初·德化县化水口毛厝村人(原名紫霄村);是清代德化耆绅,民间著名诗人、画家。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毛一夔》)]

  后又毁,乡民依旧址重建。

  桥石砌单拱,桥面宽4.5米,长10米,拱跨10米,露地面高7.5米,两边设石护栏,护栏石柱上端雕有石狮。

辋川桥

  辋川桥,位于惠安县辋川镇辋川街西侧、狮子山下,横跨于菱溪与林辋溪入海交汇处,频临辋川港海运码头;古代是辋川通惠北、肖厝、枫亭、仙游一带的交通要道。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惠安县·辋川桥》:“辋川桥(县东)。”

  “辋川桥(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旧为舟渡,明·成化廿一年(1485年)惠安知县张桓始建石桥。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惠安县·辋川桥》:“旧为舟渡,明成化二十一年知县张桓始建石桥。”

  明·蔡清《辋川桥记》载:“由基及梁,皆石为之。长三十有二丈,宽丈有四尺。为间十五,各卫以栏。坦夷端直,坚固完好。凡涉迹斯地者,去舟之危、即桥之安。”

  【按: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号虚斋,谥文庄,祖籍惠安东林里,居泉州府城,称晋江人;明代易学大家。成化廿年(1484年)进士,无意仕进,乞假归,讲学泉州水陆寺。弘治元年(1488年)迫于母命赴京谒选,得礼部祠祭司主事。弘治四年(1491年),蔡清内艰归。起补礼部祠祭司员外郎,弘治十二年(1499年)改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甫两月而父卒,自是家居授徒不出。正德元年(1506年),蔡清即家起江西提学副使,不附藩封于南昌的宁王·朱宸濠;正德二年(1507年)引疾致仕归家。正德三年(1508年)卒于家。(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

  清·道光七年(1827年)、民国七年(1918年)重修。

  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日机先后三次前来扫射和轰炸辋川港,商船被毁,古桥遭震,以致中墩坍塌,桥板断毁。后经当地商绅集资修复,留存下来。

  1993年,新建跨海公路大桥,辋川桥的功用被取代,成为人行道。

   规制

  “辋川桥”为桥墩石梁桥,东西走向,实测长121.4、宽3.9—4.9米、高7米,7墩8孔。墩系用大方块石叠砌6层,呈方菱状,中墩高达15米;桥面石板长10米、宽1米、厚0.5米,两侧护有石栏,坚固完好。

  辋川街西街头、辋川桥南侧有明·永乐八年(1410年)始建的妈祖庙1座。庙内山门两侧有碑记4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妈祖庙》)

  其1方侯豁渡碑记》为明·万历卅一年(1603年)史学家何乔远撰写。记辋川澳有两渡船,岁赋米二石,辋川桥于明·成化廿一年(1485年)创建后,“渡废赋存”,初仍由渡船主赋,后转嫁当地商船、民众赋;直至明万历卅一年(1603年),即渡废118年后,知县罗继宗下令豁免事。(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

  另1方《重修辋川大桥碑记》,记清·道光七年(1827年)、民国七年(1918年)重修辋川桥事。

湾桥

  湾桥,以状若一弯彩虹,又似半轮明月,亦称“弯桥”,位于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弯桥自然村草埔厝西侧。桥旁的村子因紧挨石桥,得名弯桥村。

  “湾桥(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湾桥始建始建年代无文字记载,但乡人氏相传是其先人建造的。氏肇基祖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从外地迁居于此,因此,该桥应建造于明代。

  后经多次修复。现保存完整。

  此地古时为三班通往县城至尤溪、福州等地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地人陶瓷贸易通往高阳铺、锦山虎豹关“瓷帮古道”通往永春许港、泉州海港的主要通道。

  1990年由政府支助用混凝土加固桥面。

  湾桥跨溪,拱形,单孔,长15米,宽3.5米,高4.5米;桥洞60余层数千石块,以溪石采用极为罕见缜密的并列干砌法砌筑而成。

  石桥南侧桥头石缝斜生1株老松,根部树围2.4米,树高6米,覆盖面积足有200多平方米。古松与古桥几百年来厮守相依。

十三划

瑞云桥

  瑞云桥,位于安溪县蓝田乡进德村东1公里的进德溪水口。

  “瑞云桥(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瑞云桥始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是宋代安溪境内8座桥梁之一。后因山洪冲击,曾2次被毁。

  明•永乐三年(1405年),第3次重建。时特邀江西赣州高僧肖辅山选址,在庵尾山和庵后山的山坳口依山砌石为墩,择吉奠基。工匠沿袭以“九”为尊的传统,精选9根长16米、尾径80—90厘米的巨杉为梁,并在桥前栽下柏树1株(现存),成为闽南地区唯一的柏树相伴的木廊桥。

  明•崇祯三年(1630年),依旧体例重修。

  1990年又重修。2007年毁于火。

  2008年,依明•崇祯三年(1630年)旧制第4次重建,当年11月落成。时还增加了环绕两侧的诗廊。

  规制

  瑞云桥是廊桥,南北走向,单孔,长廊式盖屋,横跨于溪石上;两墩依山砌石而成。

  桥梁通体木构,9根长16米、径80厘米杉木为梁;桥板、桥廊、廊棂、棂披、梁柱、檐桷、斗拱,都是粗大厚重的原木。梁架雕花彩绘。整座廊桥外露的木质部分,包括用杉板做成的窗棂护披,全都漆成红色。

  廊桥桥面建筑类似重檐歇山式屋顶,全长14.7米、宽5.1米;面宽5间,进深3间。廊外两侧各建有两层雨披。廊内右侧设有行人通道与座椅,可供歇息倚窗凭眺。

  桥梁左边尾部,分开4间,占据了整座古桥的近半,为佛堂。中设天竺亭,尊奉南海观音菩萨,设有香鼎1座、审案2只、佛帐3层、香炉4具,鼎、案、帐、炉一应俱全,终日香火不绝。明•张瑞图手书“津梁大千”巨匾高悬,落款瑞图题。亭中有清•王敬承撰联:“天竺亭开俨然西竺,瑞云桥镇都是祥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2008年重修时,增加了环绕两侧的诗廊,向社会公开征集了50首诗词。现桥中镌有“亭迎绿水溪声响,桥锁青山佛地幽”、“桥跨绿水万年瑟,亭拱青山千载书”等楹联,以及题诗:“蓝田进德瑞云桥,桥上廊亭接九霄。结构精奇世罕见,崇祯建筑到今朝。”

  桥旁立有明•崇祯三年(1630年)重修芳名碑,因碑石年久风化,字迹不清,仅可辨出“崇祯三年岁次庚午仲春”等字样。

  明•永乐三年(1405年)第3次重建时栽下的圆柏仍立桥头,是泉州地区的第2高龄柏树。树高12米,胸围6.5米,地围7.1米,冠幅东西7.7米、南北12.6米,平均冠幅10.2米。圆柏旁建有土地庙。

瑞狮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瑞狮桥》:“瑞狮桥:在九都。长六丈五尺,阔九尺。国朝·康熙六十年(1721年)里人许良俊等修。 ”

甆市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甆市桥》:市桥:在二都。里人苏展建。 ”

  苏展为南宋 ·晋江县二都人,绍兴十六年(1146年)并建有梅溪桥。

锦溪桥

  锦溪桥,在德化县赤水镇苏岭村。

  桥北有石碑,碑后为亭子格山,南面为龙潭山,西边为旗尾寨山;桥北为通往大田必经之路。

  碑刻载,该桥于清·雍正六年戊申岁(1728年)花月,由苏岭村姓阖族捐建。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锦溪桥》:“锦溪桥,在小铭乡。雍正七年(1729年)里民陈世泮建。”

  桥单拱石质,南北走向,长约25米,宽约3.5米,距水高约9米。

暗桥

  暗桥,通称“上涌古石桥”,在德化县上湧乡西溪村通往赤水的公路山腰处,是德化县建桥年代明确的最古老桥梁。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暗桥》:“暗桥,在赤水格北十里石门岭下。”

   1992年版《德化县志》称该桥建于唐僖宗年间(874~888年)。今尚完好。

  “暗桥”条石干砌,宽2.85米,长10米,高7米。

福呈桥

  福呈桥,在德化县赤水镇东里村南面。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

  单拱石质,长约22米,宽约3.1米,距水面高约7米。由于该桥现在使用率不高,桥身已全部被绿色藤类植物覆盖。

  据桥北边石碑记载,该桥原本为木桥。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春,该村有一姓的女子身患重疾,久治不愈,后到庙里烧香许愿,说如果让她的病能尽快好起来,她愿意将乡里木桥改为石桥。后来,该女子终于病愈,她就信守诺言,捐建现在所见的福呈桥。

十四划

漈兜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漈兜桥》:兜桥,在上翰社。明·弘治(1488—1505年)间,里民黄舜建。 ”

漈头桥

  漈头桥,又名仁寿桥、平乐桥,漈头桥其俗称,位于惠安县北面九都(今泉港区山腰街道坝头)溪上。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里人连大德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坝头溪·泉港坝头溪》)

粹美桥

  粹美桥,在德化县龙门滩镇碧坑村西头,保存完好。碧坑旧称鳖坑,距龙门滩镇11公里,地处峡谷,海拔300多米。

  “粹美桥(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八年至九年(1828~1829年)建。当时粹美桥地处以鹅卵石铺砌的古道,经粹美桥翻过前面东山岭即进入仙游地界。

  粹美桥为木质廊桥,9根巨木撑起整座桥体;两旁桥头以不规则块石砌之。

  桥单孔,廊屋式结构,状如隧道,设有屋顶,长20米,宽5米,共9间,中立一桥亭。桥墙用木板扣住,供人们避雨纳凉之用。通道两旁有雨披。

  桥头有道光十年(1830年)所立兴建该桥的碑记。有云:“东抵仙邑,北通永福大田,实为东北往来之要道……”

  旧时桥头有间客栈,面积有十几平方米,是大田、德化、仙游等地商人出入留宿的驿站。

  沿村主道往前,在离粹美桥约300米处的路旁,巍然耸立着一根“石笋”,它高3米,周径最大处为2.8米,呈黑褐色,粗犷壮硕,布有规则的镌刻纹理。据传“石笋”底下还埋着两粒圆形的石卵。据德化文史专家初步考证,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生殖崇拜的遗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石笋·碧坑石笋》)

缨溪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缨溪桥》:“缨溪桥,在县东二里。乾隆九年(1744年),知县鲁鼎梅建。”

十五划

獭窟桥

  獭窟桥,又称“獭窟屿桥”,位于泉州湾口、惠安县东南面獭窟屿(今惠安张坂浮山村)的北面海中,是1座海滩石桥。

  南宋·开禧僧道询造桥

  獭窟岛在泉州湾口南海中,宋、元时期,蕃舶在此停靠卸货,运入内地,当时“风波日作,桥不易也”

  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白沙真阳寺僧道询时约30岁左右,率徒弟用船运石造獭窟屿桥。桥长5里许,770间(坎),直渡海门,潮至桥没,潮退可渡,与隔海的其他许多市集相通,民便之,对当时的交通和贸易起重要作用,也使道询名闻闽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道询》)

  《名胜志》:“宋·开禧间,僧道询率其徒操舟运石成桥,七百七十间,南北跨两岸,潮至桥没,潮退可渡。”

  《獭江所知录》载:

  道询,白沙真阳寺僧,幼有灵异。

  ·开禧间于獭江候渡,有了角道人与之坐,语道询道:‘何不作桥?’道询以风波为辞。道人曰:‘汝作诗念,桥何以成?’

  道询遂率其徒操舟运石,成桥七百七时间,南北跨岸,潮至桥没,潮退可渡,免垫溺之患。

  ——了角道人者,纯阳仙也,后以丸丹授道询

  景炎元年(1277年)道询‘灵应大师’。”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惠安县·獭窟桥》:

  “獭窟桥(县东)。

  宋·开禧中僧道询待津于此,有了角髯道人与语作桥,道询以风涛为辞。道人云:‘汝若作念,何桥不成?’

  道询遂率徒操舟运石,成桥七百七十间,南北跨两岸,潮至桥没,潮退可渡,免垫溺之患,至今便之。”

  民国《福建通志》:(獭窟屿桥)南宋开禧间,僧道询身率其徒,挐舟运石,成桥七百七十间,直渡海门,凡五里许。”

  民国《福建通志·方外篇》:“僧道询┅┅尝募建晋江乌屿石桥,名凤屿盘光桥,与洛阳桥相望,修、宽皆加之。其余修桥梁二百余所,而惠安峰崎青龙桥、獭窟屿桥尤其著者。”

  明、清毁

  明·万历卅二年十一月初九日(1604年12月29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此桥受到摧毁性破坏。

  清·道光(1821—1850年)间又毁,就此荡然无存,现仅存基址和陆上桥头遗址名为“桥仔头”

镇安桥

  位于晋江安海安平桥北面约三华里的水头林乡地界,与安平桥并列于同段海港,晚于安平桥31年建造,现已无遗址可寻,但文革前尚有废桥墩在。

  《泉州府志》(旧版)载:“镇安桥在三十九都,旧为东溪渡,宋·淳熙九年(1182年)里人杨春卿始建石桥,长三百余丈,淳祐三年(1243年)重修。”

蕉溪桥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桥渡·蕉溪桥》:“蕉溪桥,距缨溪桥十五里。往永福大路。康熙(1662—1722年) 间,知县范正辂建。石址施屋,久未复。”

蕉溪支涧石拱桥

  蕉溪支涧石拱桥,位于德化县雷峰乡蕉溪村,因横贯境内蕉溪而得名。为目前德化规模较大的石砌拱桥之一,保留较为完整。

  “蕉溪支涧石拱桥(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蕉溪支涧石拱桥始建于清·乾隆廿九年甲申(1764年)腊月,乾隆卅三年(1768年)竣工。

  全桥由卵石干砌而成,高10.5米(高出水面10米),约3层楼高,单拱,跨度19.5米,桥面宽3.3米,便于排洪和舟楫从桥下行走。

  桥的两端分别有10个和18个的石阶。

  桥头立有古碑,字迹弥漫,勉强可辨认出“乾隆甲申”、“长二十五丈,阔一丈四尺,高四丈有余”等字。

  桥旁有多株老樟树,姿态奇古。

  附近有温泉。

鲤鱼桥

  鲤鱼桥,位于南安市官桥镇内厝村东北约150米处。保存基本完整。

  “鲤鱼桥(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建。

  鲤鱼桥属石墩石梁桥,单边船形墩,四墩三孔,全长13.5米,宽2.3米。

  桥边宫内竖一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桥碑,花岗岩,高1米,宽0.4米,厚0.1米。

澳江桥

  澳江桥,原名“盘石桥”,位于安溪县城厢镇雅兴村和官桥镇碧一村交界处。

  “澳江桥(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澳江桥所处位置的稍上游,原有一渡口,是安溪县的古老渡口之一,曾是永安、大田、德化、安溪、南安、永春到厦门出海经商的必经古驿道渡口,无桥,依靠船只过江。

  同时,该渡口沿江而上是湖头,顺江而下就是刺桐港。从湖头运来的木炭、茶叶、瓷器、杉、竹、石灰、山货,泉州运来的布匹、药材、盐、海产、面粉等,再次囤积,然后由陆地运往龙门、官桥、西坪、尚卿等地;该地的货物,也由渡口经过刺桐港销往世界各地。因此,江边是商行林立的澳江街,设有杉行、典当、旅馆,非常热闹。

  在渡口的码头位置,有座十来见方的“临江殿”,历史悠久,年代已无从考究。相传,有渡口时,即有这“临江殿”了。因处在渡口,香火旺盛,往来人员就在这里祈求出行平安顺利。殿内至今仍保留诸多与渡口有关的石柱上的对联,如“临下无言昭显赫,江中有渡济生灵。”

  在“临江殿”对岸溪边,尚存1块清·嘉庆(1796—1820年)间镌立、刻有“众等公议”等字样的渡船碑,现已被泥沙杂草淹盖。据《安溪县志》载,石碑上刻字:“舟楫之利,本以通往来,近因子侄纷更多事,兹众等公议,定:澳水安流一文;满牛皮石二文;大水难渡,听其对约甘愿。公定如此,倘有违者,就近闻知,众等自当督责,决不宽恕。家众等谨白。”文中家”当时所居处,即今雅兴村。

  民国初,始募资兴建石拱桥,名“盘石桥”。桥墩为筏形,桥面都是用十几个人才抬上的长条石铺就。后因石桥的高度不够,泄洪受阻,被洪水挟带的大树冲坏。

  民国九年(1920年),侨胞再次集资重建,3年建成,因桥跨澳江,改名“澳江桥”。桥长120米,宽6米,高18米,3孔,桥两侧扶栏、望柱均有雕饰,为民国期间在安溪县内建造的最大石拱桥。

  1984年,雅兴公路开通后,曾利用作公路桥。

  1999年,因受14号强台风影响,该桥再次被洪水冲毁。翌年,修复澳江桥被定为南安、安溪两地开展山海协作的项目,进行重建,取南安、安溪的安字,改称“双安大桥”,但已不是当日形制了。

十七划

濠溪桥

  濠溪桥,又称“濠市桥”、“河市桥”、“龙津桥”、“观音亭桥”,位于洛江区河市镇,跨濠溪之上,连接河市村、霞溪村。

  旧志书载有“濠溪桥”、“濠市桥”、“龙津桥”,清·乾隆《泉州府志》和道光《晋江县志》均认为是同一座桥。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濠市桥》:“乾隆《府志》云:按是桥隆庆《志》不载,下有‘濠溪桥’,在四十五六都。隆庆《志》作宋·大观间僧宗爽建,疑即此桥,姑两存之。今查‘濠溪桥’即此桥,不必两存,故下删之。”从之。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龙津桥》:“龙津桥(府城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濠市桥》:“濠市桥,在四十都。”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龙津桥》:“龙津桥:在四十一都。”

  俞大猷重建濠溪桥碑”,1961年6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1批文物保护单位。

  “濠溪桥(明):洛江区河市镇河市村、霞溪村”,2009 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大观始建

  北宋·大观(1107—1110年)间,僧宗爽始建桥,石址木梁,后遭火毁。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濠市桥》:“《闽书》:宋·大观间,僧宗爽建。旧石址木梁,火毁。”

  南宋重建先后名濠溪桥”、龙津桥

  南宋·绍兴(1131—1161年)中重建,名“濠溪桥”。嘉定六年(1213年)杨炳又重建,改名“龙津桥”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龙津桥》:

  “旧名‘濠溪’,宋·绍兴中建。

  嘉定六年尚书杨炳重建,改今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城外附近之桥·龙津桥》:“长二十六丈,宋·绍兴间建;嘉熙六年(?嘉熙只有四年,1237—1240年;应为“嘉定六年”之误)尚书杨炳重建,改今名。”

  【按:杨炳(1150—1230年),字若晦,号倏溪居士,南宋·晋江人。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累官至权吏部尚书。开禧三年(1205年)以宝谟阁直学士奉祠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杨炳》)】

  元代重建

  元代,僧道嵩重建。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8·桥梁·泉州府·晋江县·龙津桥》:“又:元僧道嵩亦建有‘龙津桥’。”

  明·隆庆俞大猷重建“濠溪桥”

  明·隆庆三年己已(1569年),邑人、右都督俞大猷回乡,重建濠溪桥,并在桥旁自撰立《重建濠溪桥碑》,今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濠市桥》:“明·邑人都督俞大猷重建。”

  俞大猷《重建濠溪桥碑》文曰:

  “予年九岁时,先大夫携往大濠叔祖家,经涉此水。予问桥何以圮?先大夫曰:‘遭樵夫失火焚而圮。’予曰:‘俟我长大来,重再造之,稗人不病涉。’曰:‘小子志之,他日宜实是言。’予应唯唯。

   今思先大夫之命几六十年,犹俨然在耳,乃捐俸资令堂弟良猷督造,闰月竣工,庶先大夫地下之心慰也。

   隆庆三年己已冬十二月,右都督俞大猷谨识。”

  按:俞大猷(1503—1580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谥武襄,明·泉州北郊濠市濠格头村人(今洛江区河市镇溪山村),是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史称虎”。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得中武进士,擢正千户,守御金门。后屡以军功擢升,隆庆三年(1569年)官至右都督。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俞大猷》)

  后屡修

  明·万历廿七年(1599年)圮于水,晋江知县顾士琦命里民募造石梁。清·康熙九年(1670年),施韬重修。乾隆元年(1736年)又圮于水,乾隆七年(1742年)晋江知县江夏胡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韬》)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1·津梁志·濠市桥》:

  “万历二十七年圮于水。知县顾士琦命里民童豪募造石梁。

  国朝·康熙九年施韬重修。

   乾隆元年又圮于水;七年,知县江夏胡重修。”

  现代改为钢筋水泥公路桥。

  原规制

  “濠溪桥”原为梁式石桥,8孔7墩,长75.5米,宽3.1米,船形基础。

  桥旁今存有俞大猷《重建濠溪桥碑》等明、清石碑3通。其中俞大猷所撰立的《重建濠溪桥碑》高150厘米,宽100厘米,厚21厘米。

戴德宫桥

  戴德宫桥,在德化县赤水镇永加村永加溪上,保存完好。西边2米处为村级公路,1公里处为永加村部、珊宝堂,东边为戴德宫。

  桥头有碑刻,载该桥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因桥东有庙“戴德宫”而得名。

  桥东西走向,桥面由三条花岗岩石条拼砌而成,桥长约5米,宽约1.5米,高约3米。桥西有石狮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