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名录(詹)


  詹琲
[凤山山人、年德居士。五代末宋初·安溪县崇信里多卿乡(今祥华乡美西村)人。隐于安溪凤山。代陈洪进撰《献地表》。陈洪进荐之朝不去。长于诗。身后。]
  詹靖(字邦宁,明·安溪县崇信里人。詹敦仁后裔。知广昌县。开州同知。
  詹仰宪(明·安溪县崇信里多卿乡[今祥华乡美西村]人)
  詹源
[字士洁,号企斋,明·安溪县崇信里多卿乡(今祥华乡美西村)人,徙居泉州郡城。从安溪徙居郡城。初宦户部主事。监察御史(改云南道监察御史。拒绝贿赂刘瑾。进阶文林郎。辞归。)。贵州按察佥事、云南按察副使备兵临安。居家。卒。]
  詹彬
(字汝宜,明·安溪人)
  詹洧
(字仕润,明·安溪县崇信里人
  詹体仁
(字元善。登进士第。晋江县丞。太学录、太学博士、太常博士。太常少卿。知静江,守鄂州,司农卿。评价。)
  詹寅(字敬之,明·晋江人。)

詹琲

  詹琲,号凤山山人,人称年德居士,五代末宋初·安溪县崇信里多卿乡(今祥华乡美西村)人;约生于后汉·乾祐三年(950年)。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隐逸·五代詹琲》、清·康熙《安溪县志·卷8·风俗人物之五·阐潜·五代·詹琲》、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7·闽8·列传·詹敦仁·附詹琲》等有传。

  隐安溪凤山

  詹琲是清溪县(后称“安溪县”)开先县令詹敦仁次子,隐凤山之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

  ·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隐逸·五代詹琲詹琲敦仁次子……时人号为‘凤山山人'。”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8·风俗人物之五·阐潜·五代·詹琲》:詹琲,隐凤山之下,号凤山山人。‘深窅袤长,虚静广莫。’数语其序文也。”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7·闽8·列传·詹敦仁·附詹琲》:詹敦仁,有父风,隐于凤山,号凤山山人。”

  陈洪进撰《献地表》

  北宋王朝建立(960年)后,闽地漳、泉两郡仍为陈洪进所管领。陈洪进迫于形势,心不自安,于乾德元年(963年)即遣使朝贡。礼部尚书、南安人潘承佑劝说陈洪进纳土归宋,不从。开宝八年(975年)江南平,陈洪进遣子入贡。后詹琲与功曹刘昌言复力劝陈洪进纳土归宋,由于言辞恳切,陈洪进深受感动,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八月上京朝觐,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决意归宋,并嘱詹琲代撰《献地表》上太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献地表》全文亦见该条。)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8杂志类·遗事》“宋初陈洪进据漳、泉二郡,未纳土。年德居士·詹琲有姻戚之雅,劝其修贡京师,言甚恳到。洪进嘉纳之,命撰《纳土表》。大略云:区区负海之邦,悉为内地。蠢蠢生灵之众,复见太平。宋太宗览表叹曰:‘漳、泉之民少瘳矣。'”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8·风俗人物之五·阐潜·五代·詹琲》:奇才旷达,议论慷慨,与陈洪进故有姻雅,劝洪进纳土于宋,洪进从之。今《宋史》所载陈洪进《纳土表》,是撰也。”

  陈洪进荐之朝不去

  陈洪进献地归宋后,改为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留京师奉“朝请”,极力推荐詹琲入朝做官。但詹琲无意功名,对陈洪进的推荐力辞不就,追和秦系《辞张建封》诗以献。陈洪进读其诗后,不再勉强,詹琲遂回归安溪凤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秦系》)

  ·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隐逸·五代詹琲洪进荐于朝,固辞不受,归凤山。”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8·风俗人物之五·阐潜·五代·詹琲》:洪进既归宋,欲荐宋太祖追和秦系《辞张建封》诗以献,洪进不之强。既老,人称为年德居士。”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7·闽8·列传·詹敦仁·附詹琲》:陈洪进荐之朝,固辞不去。”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八·征文·诗》收录詹琲《追和秦系<辞张建封>诗献陈洪进》,诗曰:“谁言悦口是轻肥?独酌鹅瞰噉翠微。名利薄于秋纸扇,羊裘暖甚紫罗衣。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击壤太平朝野客,凤山深处觅光辉。”

  该诗《全唐诗·卷761》亦有收录,但题为《追和秦隐君辞荐之韵上侯乞归凤山》,文字稍有差异,如“轻肥”“甘肥”“独酌鹅瞰噉翠微”“独酌鹅儿瞰翠微”“名利薄于秋纸扇”“蝇利薄于青纸扇”“觅”“觉”

  长于诗

  ·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隐逸·五代詹琲“所著有文集行于世。”

  詹琲长于诗,著有诗集。后人论其诗:“观其感慨激愤之作,可谓形于象。至旷达豪纵,又见其洒然出尘之姿。”惜诗集有佚。《全唐诗》、旧《安溪县志》和《泉州府志》等书均收录其诗文。

  《全唐诗·卷761》收录詹琲《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忆昔吟》诗:“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每思泉。”

  《全唐诗·卷761》收录詹琲《癸卯闽乱,从弟监察御史敬凝迎仕别作》诗:“一别几经春,栖迟晋水滨。鶺鴒长在念,鸿雁忽来宾。五斗嫌腰折,朋山刺眼新。善辞如复我,四海五湖身。”

  身后

  詹琲墓在安溪祥华乡美西村侯洋虎厨内山麓。墓为蛋形封土,墓前重叠竖两碑,一为半月形,素面;一为长方形,抹额角,阴楷二行书“敕封二世祖靖贞侯公墓”,下署:“二十二世孙(注:应为21世孙)刑部侍郎仰庇立”等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

  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度宗追封詹琲“靖贞侯”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宸翰·宋·敕封靖贞侯詹琲收录敕文曰:

  “敕封靖贞侯詹琲

  善善及子孙,神人一也。清隐詹敦仁清隐之存履行愿,井渫不食,乃金玉焜燿,桥梓相望。侯雨宠绥,国人庶有所式。亦惟能泽吾民,集享丕祉,承可用誉,勿替将之。

  可封神子‘靖贞侯'。”

詹靖

  詹靖,字邦宁,明·安溪县崇信里人。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乡贤·国朝·詹靖》、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靖》等为作传。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同知詹邦宁先生》据万历《府志》、旧《邑志》为作传。

  詹敦仁后裔

  詹靖,五代清溪县(后改称安溪县)开先县令詹敦仁18世孙,开基下厝,又名“凤池小宗”,居美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乡贤·国朝·詹靖》:詹靖,字邦宁,崇信里人,县令敦仁之后。”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靖》:詹靖,字邦宁,令敦仁之后也。”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同知詹邦宁先生詹靖,字邦宁,安溪人,县令敦仁之后。”

  知广昌县

  正统六年辛酉(1441年)乡荐,景泰(1450—1456年)中知广昌县。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正统六年辛酉方玭榜:詹靖,崇信里人。”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乡贤·国朝·詹靖》:

  “以《易经》中正统辛酉科乡试。

  初任广昌知县。县有姓者,素豪黠,前令多不能制;置之法,县境肃然,人不敢犯。廉慎之操,久而益坚。太史刘定之公题诗,有‘清白相承’之句。”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靖》:“景泰中知广昌县。县有姓者,素豪黠,前令不能制,至,置诸法,一境肃然。尝曰:‘居家如是,居官如是,若为富贵谋,非所学矣。’”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同知詹邦宁先生“正统六年乡荐,景泰中知广昌县。县人有姓者素豪黠,前令不能制,至,置诸法,县境肃然。廉慎之操,六载弥励。”

  开州同知

  后升开州同知,卒于官。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6人物类·乡贤·国朝·詹靖》:“后升开州同知。卒于官。囊槖萧然,子孙几不能立。”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靖》:“升开州同知,卒于官。”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同知詹邦宁先生“后升开州同知,卒于官。孙,曾孙仰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源詹仰庇》)

詹仰宪

  詹仰宪,明·安溪县崇信里多卿乡(今祥华乡美西村)人,詹仰庇之弟。(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詹仰庇》)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8·风俗人物之五·阐潜·明·詹仰宪》:

  “詹仰宪,少司寇仰庇弟也。

  敏智算,善擘画,轻财喜费,而耻自封。郡邑大夫有兴作之事,辄求仰宪主治。仰宪于凡木植、砖瓴、漆髹、涂墁,踊贱窳良,心计目审,不失尺寸。工匠执技以从,如部曲之隶将帅,手足并赴,不督自趋。官役仰公帑,或不时给,仰宪出橐中装先之。畚锸小人,尤乐从事。所作治具可坚久,而家资为损减。郡邑大夫善仰宪佐公家急,亲礼过当。仰宪又交游诸公,欢洽无间,时时解纷持平于亲友间,所以赈饥济贫,惟力是视。窭子饥人,天且父之。

  仰宪所为郡邑治工作,不可胜数。其大者,在新文庙,缮泉城,修洛阳桥,作岳神祠,塔溜石之湾以绾泉城风气。

  仰宪死,他日郡城崩,学舍圮,桥梁颓,泉人叹曰:‘无公矣!’”

詹源

  詹源,字士洁,号企斋,明·安溪县崇信里多卿乡(今祥华乡美西村)人,徙居泉州郡城;詹敦仁之后,孙,詹琎子,詹仰庇之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敦仁詹仰庇》)。

  郡、县《志》有传。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兵备詹企斋先生》综述万历《府志》、黄文简公(黄凤翔谥文简)撰《氏家庙记》为作《传》。

  从安溪徙居郡城

  詹源是遗腹子,娠九月而父殁。母林氏育孤,携居泉州郡城依附娘家。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源》:詹源,字士洁,本遗腹子,十余岁则慨然丈夫自期,所以事母至孝。”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兵备詹企斋先生詹源,字士洁,号企斋。母林氏娠九月而父殁,矢志育孤,携居郡城,使就外傅。”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詹源》:詹源,字士洁,安溪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詹源》:詹源,字士洁,先安溪人,之孙。母氏娠九月而父殁。母矢志育孤,徙居郡城,以就外傅。”

  初宦户部主事

  詹源举弘治十四年辛酉(1501年)乡荐,登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年)顾鼎臣榜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河西。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5选举类·乡举》詹源,字士洁,崇信里人。弘治十四年辛酉科。”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5选举类·进士·国朝》:詹源,字士洁,崇信里人。弘治十八年顾鼐臣榜。初授户部主事,改御史,历升云南副使。”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

  “(弘治)十四年辛酉张燮榜:詹源孙。”

  “(弘治)十八年乙丑顾鼎臣榜:詹源。”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源》:“举进士,授户部主事。”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兵备詹企斋先生聪颖力学,弘治十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河西。务廉正独持,朝议以其有风宪体。”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詹源》:“弘治乙丑进士,授户部主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詹源》:聪颖力学,弘治乙丑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河西,务廉正独持,朝议以其有风宪体。”

  监察御史

  改云南道监察御史

  后詹源改云南道监察御史。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源》:“改监察御史。”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兵备詹企斋先生“改监察御史。”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詹源》:“改御史。”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詹源》:“改监察御史。”

  拒绝贿赂刘瑾

  时宦官刘瑾用事,詹源拒绝贿赂之,名益著。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源》:“方逆用事,凡拜官者必私谒谢,诸御史奉差遣,非千金赂不得,皆谢绝之。”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兵备詹企斋先生“时逆用事,凡拜官者必私谒谢,独不往。诛,名益著。”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詹源》:“逆用事,拜官者必谒谢御史,奉差遣非千金不能得,皆谢绝之,名益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詹源》:“逆用事,凡拜官者必私谒谢,坚不往。”

  进阶文林郎

  明·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伏诛。正德六年(1511年)正月,詹源进阶文林郎;同时其父詹琎以子贵,赠文林郎、云南道监察御史。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宸翰·国朝·敕云南道监察御史詹源进阶敕文曰:

  “敕云南道监察御史詹源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国家设风宪之职,以监察为名,内肃百僚,外巡群服,于事未始不得预,于言无所不得陈。顾责任之甚艰,肆班行之特重,匪兹才俊,曷称简求。

  尔云南道监察御史詹源,天赋英姿,人称伟器,业工经术,名起甲科。首推属于民曹,式精会计;载列官于台宪,丕振纪纲。分城著督察之能,按部展激扬之志,抗章剀切,首进忠规,律已清严,茂修名检。属当大庆,肇举彜章,预加褒锡之恩,奚俟陟明之考。兹特进尔阶文林郎,锡之敕命。

   于戏!为政莫难于风纪,已征名绩之良,守官莫大于忠勤,勿替初终之节。益臻来效,以俟登崇。

  钦哉!

  正德六年(1511年)正月十八日”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5选举类·恩典·国朝》詹琎,崇信里人,宋县令敦仁之后。正德六年,以子贵,赠云南道监察御史。”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宸翰·国朝》

  “敕赠云南道监察御史詹琎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朝廷待士之恩,莫重于褒锡;人子报亲之意,莫切于显扬。顾惟风宪之良,茂著激扬之绩,肆推恩命,奚间存亡。

  詹琎乃云南道监察御史之父,早负才名,素敦行检。邑庠育俊,决科之志未酬;家学传芳,教子之功斯显。蜚声甲第,列职宪台。顾鼎釜之养既违,而风木之怀弥切。宜颁恤典,以慰孝思。

  兹特赠为文林郎、云南道监察御史,庶其不昧之灵,歆此至优之渥。”

  辞归

  詹源又以梗直为柄臣所忌,辞官归。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源》:“乞养母还。”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兵备詹企斋先生“顾以梗直为柄臣所忌,时母方就养,乃乞恩奉母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詹源》:“乃乞恩奉母还。”

  贵州按察佥事、云南按察副使备兵临安

  久之,詹源就家转贵州按察佥事,后擢云南按察副使、备兵临安;因忤御史,罢归。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源》:

  “久之,就家转贵州按察佥事。之官未一年,御史阿当权意劾,朝议任未年,尼御史章不行。乾清宫灾,大工兴,采木贵阳川湖,精心受事。香炉山苗叛,督将卒剿平之。

  擢云南按察副使,兵备临安。执贪官置之法,御史私庇之,执益固,乃直达于朝,贪官竟罢。御史衔亦坐罢归。”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兵备詹企斋先生“已而忌者卒挤之,就家转贵州按察佥事。贵州直指阿柄臣意,劾‘不职朝议’。任未一年,无不职状,竟不行,尼直指奏不行。乾清宫灾,兴大工,采木于贵阳、川湖,乃留领其役。会香炉山苗叛,督将卒剿平之,论功擢云南按察副使。有墨吏欲置之法,御史庇之。执不可,闻于朝,罢其官,亦坐罢归,时年甫逾强壮。”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詹源》:

  “转贵州按察佥事。香炉山苗叛,督将卒剿平之。

  擢云南按察副使。执贪官某置之法,御史私之,执益固,疏达于朝,罢其官。御史衔,竟坐罢归。”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詹源》:

  “已而就家转贵州按察佥事。香炉山苗叛,督将卒剿平之。

  事闻论功,擢云南按察副使,备兵临安。复与御史争事,御史欲庇墨吏,执不可,竟闻于朝,去其官;亦坐免归。”

  居家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詹源》:历官内外,皆奉母以从,供滫随外,不私一钱。捐金于安溪依仁里,上疏积水三十里溉田,至今为乡民利。”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兵备詹企斋先生既早废,杜门养母,备殚色养,推祖腴产让其兄。于官司讯谒、里闬是非,绝无所闻问。尝疏清溪积水三十里溉田;白叶坂山寇平,白当道,全活良民为俘者九十余人。其为德于乡类如此。”

  卒

  七十一岁卒。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詹源》:预作《墓志》,自谓:‘不能纡辔违已,干谒竞世;不能是非两可,以取好人之名;不能足恭无礼,以要上下之誉;不能厚貌深情,以假道学之模;刚直而不能容人过,高负而不能受人犯。’其为人如此。”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詹源》:“年七十一卒。子仰庇。”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4·兵备詹企斋先生“年七十一卒。自题作《墓志》,谓‘平生勉企古人,而卒以褊中负气、兀傲忤俗’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8·冢墓志》:“御史詹源墓:在罗裳山。”

詹彬

  詹彬,字汝宜,明·安溪人,詹靖孙(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詹靖》)。嘉靖廿二年癸卯(1543年 )黄继周榜乡荐,嘉靖三十八年已未(1559年)丁士美榜进士,授户部主事、榷临清钞关,因将额羡充公致榷关之人不满,坐谪凤阳府通判,郁郁而终。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嘉靖二十二年癸卯黄继周榜:詹彬孙。”(嘉靖)三十八年已未丁士美榜:詹彬。”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科第·》:

  “,字汝宜。授户部主事,榷临清钞关。

  关故征商榷会,樯毂鳞凑,缗算憧憧,宽平莅之。估贩之众,日占算庭下,目授衡校,额入其输,并准恒纪。驵侩吏隶,故尝附益私求者,令无参其中,输者咸无假庇,莫不泉赴壑受。署所属役至不得自衣食贾区,幸靡所渔猎,皆欢然列肆中。岁算视常额羡以万计,悉以上之朝。前后榷关之人交口唾骂,大司农竟持古进羡之说罪之,坐谪为凤阳府通判。

  亦邑邑卒,卒之日,葛衣为敛而已。君子叹曰:‘若在今世,廉矣勇矣!’”

詹洧

  詹洧,字仕润 ,明·安溪县崇信里人。嘉靖(1522—1566年)中贡生,任广东高要县丞。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岁贡、恩贡、选贡》:“嘉靖中……詹洧,崇信里人。选言。 ”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7·县丞詹仕润先生收录《闽书》记述曰:

  “詹洧,字仕润,安溪人。嘉靖间任高要县丞。

  王遵岩 慎中讲学。晚岁造诣有得,于天机流动,无入不自得之趣。

  尝为何怍庵 作《洗心精舍》诗:‘高人已把尘心洗,精舍乾坤侭廓开。唯有一真含泰宇,更无二念扰灵台。碧空云散青天净,银汉夜深宝月来。浩浩渊渊神莫测,冰清玉洁绝纤埃。’读其诗,知其有得于道也。”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7·风俗人物之四·彰献·明·岁贡、恩贡、选贡·詹洧》所载同。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慎中何炯》)

詹体仁

  詹体仁,字元善,南宋·建宁崇安人。曾任晋江丞。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27·司农詹元善先生体仁》据真西山(真德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撰《行状》、《闽书》为作传。

  登进士第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宋·县丞·詹体仁》:詹体仁,字元善,崇安人。始冠,登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27·司农詹元善先生体仁》:詹体仁,字元善,建宁崇安人。父,与胡五峰刘屏山游。先生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饶州浮梁尉。郡上先生获盗、功状当赏,谢不就。”

  晋江县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宋·县丞·詹体仁》:“乾道(1165—1170年)间为晋江县丞。居官以利民为心,梁克家荐之朝。”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27·司农詹元善先生体仁》:“为泉州晋江丞。尚书大昌司马侍郎相继为守,赏待特异,郡有疑狱必咨焉。宰相梁克家,泉人也,始知先生,荐于朝。”

  詹体仁任晋江县丞时间,道光《晋江县志》记为“乾道(1165—1170年)间”,而《闽中理学渊源考》称大昌司马汲泉州守时詹体仁仍在任程大昌知泉州在淳熙七年(1180年),司马伋知泉州在淳熙九年(1182年),时间跨度12年以上,不知准确否?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程大昌司马伋梁克家

  太学录、太学博士、太常博士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宋·县丞·詹体仁》:“入为太学录。”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27·司农詹元善先生体仁》:“入为太学录,迁太学博士,寻迁太常博士。时高宗庙谥,或谓宜称‘尧宗’。先生言:‘谥法虽有之,于古无据,且大行功莫盛于中兴,请比殷·武丁谥为高。’议遂决。”

  太常少卿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27·司农詹元善先生体仁》:

  “累官太常少卿。

  时上以积疑成疾,久不过重华宫。先生陛对,首陈父子至恩,引《易》睽孤之说以开广圣意。孝宗崩,先生率同列抗疏,请驾诣重华宫亲临祥祭。

  时赵汝愚将定大策,外庭无预谋者,密令先生及左司郎官徐谊达意少保吴琚,请宪圣太后垂帘为援立计。宁宗登极,天下晏然,先生密赞汝愚之力也。

  时议大行皇帝谥,先生言:‘寿皇帝事德寿二十余年,极天下之养,谅阴三年不御常服,汉、唐以来未之有,宜谥曰孝。’卒用其言。先生深于礼,故前后定两朝庙谥,异论莫能夺,议者韪之。

  孝宗将复土,先生言:‘永阜陵地势卑下,非所以妥安神灵。’与宰相异议,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言者竟以前论山陵事罢之。

  屏处者八年,退居霅川,日以经史自娱,人莫窥其际始。”

  知静江,守鄂州,司农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宋·县丞·詹体仁》:“历龙图阁,知静江府,移鄂州,卒。”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27·司农詹元善先生体仁》:“复直龙图阁、知静江府,移守鄂州,除司农卿,复总湖广饷事。时岁凶艰食,即以便宜发廪赈救,而后以闻。侂胄议开边,一时争谈兵以规进用。先生移书庙堂,言兵不可轻动。皇甫斌自以将家子好言兵,先生语僚属谓:‘必败。’已而果然。开禧二年(1206年)卒,年六十四。”

  评价

  詹体仁朱熹门人,朱熹与其有书信往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宋·县丞·詹体仁》:“郡人真德秀蚤从之游,问以居官莅民之法,曰:尽心平心而已,尽则无愧,平则不偏。按:真德秀浦城人,詹体仁崇安人,为同郡。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27·司农詹元善先生体仁》:

  “先生天姿超迈,志守卓然,自擢第归即从朱先生朱熹游,讲质疑义,其学以‘存诚慎独’为主。患世儒论经多失本旨,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此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人能知此,则知观书之要,而无穿凿之患矣。’

  博览群书,自天文地理、卜筮医药、百氏杂说,靡不通;于浑仪漏刻,俱自亲制以测验,皆合。赵涣造新历以献,先生为作《序》,中书舍人黄裳一见嗟异,因以定交。

  为文若不经意,而明白畅遂,悉根于理致。神识恬畅,喜论说古今,遇佳士良友,穷日夜语不厌。立朝当官,自信所学于辞受出处之际,尤不苟周公必大。

  当国先生,尝疏荐三十余人,皆当世知名士,后多所收擢。

  郡人德秀早从之游,尝问‘居官莅民之法’,先生曰:‘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则无愧,平心则不偏。’世服其确论云。

  所著《象数总义》、《历学启蒙》、《庄子解》诸书。”

詹寅

  詹寅,字敬之,明·晋江人。弘治(1488—1505年)进士,授行人,以谏武宗巡幸无度被杖毙。嘉靖元年(1522年)赠光禄寺卿。

  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45·人物3·泉州府·明·詹寅》:

  “詹寅,字敬之,泉州人。

  弘治进士,选授行人。

  武宗巡幸无度,权宦江彬钱宁等所过荼毒。时将南巡,戒行有日,诸部司及翰林院具疏列名诣阙下,伏留甚恳。武宗怒。罚跪门五日;已而大理寺行人司继疏入谏,诏尽褫其衣冠,梏械手足,下之狱,杖于狱中;越五日,又杖之阙下,死者七人,与焉,同志赙助归葬。

  嘉靖改元,录赠言事诸臣,赠光禄寺丞,荫一子入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51·人物志·义行·明·詹寅》:

  “詹寅,字敬之。由进士授行人。

  武宗巡幸无度,权宦江彬钱宁等所过荼毒。时将南巡,戒行有日,诸部司及翰林具疏列名诣阙下,伏留甚恳。武宗怒,罚跪门三日。已而大理寺行人司继疏入谏,诏尽褫其衣冠,梏械手足,杖之狱中。越五日,又杖之阙下,死者七人,与焉。同志助赙归葬。

  嘉靖改元,录赠言事诸臣,赠光禄寺卿,荫一子入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