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原始社会遗存(上卷)

  “海峡人”化石
     ——“海峡人”右肱骨化石。
     ——“海峡人”右胫骨化石。

  新石器文化遗存
     ——金门富国墩遗址。
     ——惠安崇武大岞山、南安丰州凤母山。
     ——惠安县音楼山遗址。
     ——丰泽北峰翠屏山、洛江双阳詹公山。
     ——寨仔箍遗址
南安市仑苍镇黄甲村西南
     ——运尾山遗址(南安市
仑苍镇仑苍村运尾山)
     ——竣下沽遗址(南安市仑苍镇黄甲村南)
     ——
福社尾遗址(南安市英都镇大新村英溪南岸福社尾山东南坡)。
     ——蜘蛛山遗址(南安市溪美镇露江村下寮自然村东)。
     ——寨寮仔山遗址(南安市溪美镇帽山井园自然村)。
     ——前鞍山遗址(南安市丰州镇双溪村井兜自然村前鞍山东南坡)。
     ——金鸡山遗址(南安市丰州镇金山村麻山自然村金鸡山东北坡)。
     ——狮仔山遗址(南安市丰州镇华侨中学北面狮仔山东南坡)。
     ——母山遗址(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东北部凤母山东南坡)。
     ——坑尾山遗址(南安市水头镇文斗村坑尾自然村东)。
     ——刺尾山遗址(南安市水头镇文斗村西南)。
     ——泉州造船厂遗址。
     ——望云山遗址(安溪县金谷镇金谷村望云山)

  泉州濒临浩瀚的东海,绵亘的戴云山在这里崛起,蜿蜒的晋江从这里穿过,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的泉州平原是福建省第四大平原,地平土肥。全境为海洋亚热带气候,温湿多雨,四季常青,这样的环境适合人类生存。

  1999年,发现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1万年至2.6万年)“海峡人”右肱骨化石。2005 年,再次发现一块“海峡人”右胫骨化石,年代与1999年发现的“海峡人”左肱骨化石接近。

  泉州地区的先秦考古工作较早,20世纪30年代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陆续在惠安、晋江、南安、永春等地发现史前时代遗址和新石器、陶片等文物。(陈国强叶文程吴绵吉主编《闽台考古》,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泉州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的遗址,各县市过去均有发现,多达77处。(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泉州市文物志·上》)

  后来,经普查,又新发现66处,其中南安25处、惠安5处、永春17处、安溪12处、洛江4处、泉港1处、丰泽2处;以南安新发现的古遗址数量为最多,且还发现了遗址群。

  因此,泉州发现的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的遗址,总数达143处。

  本版材料大部依据吴幼雄黄伟民陈桂炳《泉州史迹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6),以及其他资料编成。

“海峡人”化石

  1999年以来,石狮市博物馆在石狮市祥芝镇采集到1500多件从台湾海峡打捞出水的古生物化石。

  “海峡人”右肱骨化石

  据1999年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报告,在这些古生物化石化石中,发现一支完整的“古人类骨胳化石”。经厦门大学考古专家蔡保全副教授鉴定,并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振标研究员和中科院资深院士贾兰坡教授确认,证实是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1万年至2.6万年)台湾海峡人类右肱骨化石。贾兰坡教授将其命名为“海峡人”

  这件古人类右肱骨化石,是福建省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古人类化石,填补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印证了史前闽台一体化的事实。现收藏于石狮市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这件古人类右肱骨化石基本完整,仅缺失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保存长度为311毫米,三角肌粗隆特别发育,骨干扭转度大,骨干下部横断面呈等腰三角形,显示为一晚期智人的男性个体。化石呈棕褐色,石化程度相当高,上面留有海生无脊椎动物附着的痕迹。

  经实地调查,查明这件人类化石是石狮市祥芝渔民在台湾海峡捕鱼作业时打捞到的。该村的捕鱼作业区为台湾海峡中线以东,即北纬23°30'至北纬25°00'、东经119°20'至东经120° 30'的范围内。一起打捞出的还有哺乳动物化石熊、鬣狗、狼、古菱齿象、野马、四不像(糜鹿)、野猪、梅花鹿、水牛以及龟类和鸟类等10多种,表明其年代为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1万年至2.6万年。

  这件肱骨化石以及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的出现,刚好与晚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的盛期相吻合。当时由于气温降低和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台湾海峡绝大部分成为陆地,使大陆的人类与哺乳动物可以方便进人台湾岛。

  台湾岛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台南“左镇人”和最早的文化——台东“长滨文化”均未超过3万年。而10年前在福建漳州莲花池山找到的距今4万至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此次在台湾海峡发现的近3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与文化遗物,印证了史前闽台一体化的事实,充分证明台湾最早的人类和文化来自祖国大陆。“海峡人”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发现,还为闽台原始人类行为、体质特征、迁移方式的研究和文化对比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海峡人”右胫骨化石

  2005年3月15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玉柱教授、福建省考古队范雪春教授等5位专家正式启动“石狮发现台湾海峡古人类与古生物化石专题研究”项目,再次发现一块“海峡人”右胫骨化石。

  该胫骨残长93.5毫米,近端宽51毫米,近端前后厚42.5毫米,表面呈黑褐色,顶面破损,关节面隆起,骨体的1/4端面呈三面体,胫骨嵴明显,年代与1999年发现的“海峡人”左肱骨化石接近。该化石现收藏于石狮市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此外,专家还发现了古人类利用动物骨骼制造工具的证据以及在动物骨骼上进行人工打砸、刻画的现象,为研究“海峡人”的活动提供了直接、生动的例证。

  此次鉴定发现,石狮采集到的台湾海峡动物化石的种类为27种,物种覆盖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动物。其中发现一件猛犸象臼齿化石,台湾学者也曾在澎湖海沟发现猛犸象臼齿化石,经比较基本属于同一种类,证明了大陆物种迁徙台湾的事实。专家认为,石狮发现的“海峡人”和多达27个种类的台湾海峡动物化石,再一次以科学依据证明史前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的事实。

新石器文化遗存

  据考古发掘资料,泉州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遗址以“贝丘”居多。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和江河下游岗丘高处,从其遗物特征、文化内涵和测定年代数据分析,可分为早晚两个时期。属于早期的贝丘遗存较典型的有金门富国墩遗址,晚期为惠安的涂岭镇蚁山遗址。

  《周礼·夏官司马》中依次提到周王都之外四边的方国和种族,首见“七闽”之称,“七闽”不仅是种族名称,而且还是方国的名称,包括今日的全部福建和台湾省,可以推论新石器时代开发泉州地区的应是古闽人的祖先。他们住在依山傍水的海边或河口的边地上。陆上有茂盛的植被,可以采得野果和猎取野生动物,河海里又有丰富的鱼、虾、牡蛎、蚶、螺等水产资源。富国墩、蚁山遗址的大量贝壳堆积,以及陶器上用贝壳印出的种种贝印纹,可以证明采集、渔猎是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先民通过捕捞采集便能获得大量天然的食物资料以维特低下的生活水平。出土的石器不多,而且遗址多位于小山丘上,地理环境狭小,农业生产在生产生活中仅居于从属的地位。

  金门富国墩遗址

  位于金门岛东北部金湖镇溪湖村西北。1968年台湾大学林朝棨教授到金门进行地质矿产勘探时发现,并挖掘了探坑一个,面积2×1平方米。

  林朝棨《金门富国墩贝冢遗址》(台湾《考古人类学刊》,1973年第33—34期)称,遗址“以二十种贝类构成;贝冢中采到许多黑色和红色的陶器破片,有素面的,也有带纹的;纹样型式以贝印纹和指甲纹为主,利用种种蚌类的壳缘印出波浪纹、点线纹、直线纹等;指甲印出弧纹列。此外亦有横线、斜线和横列短直线的刻印纹。陶片之外只采到凹石一件,石把手一件。”

  韩起《台湾省原始社会考古概述》(《考古》1979年第3期)说, 这些出土的黑色、红色的陶器破片,厚度4—7毫米,火候不高,一般在红陶外表呈红色,中间夹着一黑色夹砂胎质,胎厚质粗,纹饰以刻划纹和贝印纹为主,显然制作水平比较落后。富国墩贝丘遗址的年代,据采自遗址上、中、下部的贝壳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分别为距今6310±370年(贝丘底部)、5800±340年(中部)、5460±320年(上部),经树轮校正后,其平均在公元前3940—5500年之间,因为贝壳里含碳量少,所以或然误差很高,测得数据会偏早一些,因而将其实际年代推定为“公元前四千年与五千年之间。”

  陈国强叶文程吴绵吉主编《闽台考古》(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说,以富国墩为代表的泉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和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大坌坑文化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两者的遗址面积都不大,多是贝丘堆积,一般分布于海边或河口的底台地上;石器制作较为简单,打磨粗糙;陶器多为夹砂陶,泥质陶少见,都为手制,火候不高,纹饰都有绳纹、刻划线纹、贝印纹等。这些相同或相似的迹象,说明新石器时代早期,闽 台原始居民之间往来密切,两类遗存当属同一文化区。

  惠安崇武大岞山、南安丰州凤母山

  与富国墩贝丘遗址遗物基本类同的,在惠安崇武镇大岞村的大岞山东坡,南安县金溪北岸丰州镇桃源村东北部凤母山东南坡等处也有发现。采集到的遗物石器很少,主要是陶片。陶质多为红、橙红,黑色夹砂陶、细泥磨光者少,质地粗松,火侯不高;器形较 简单, 有罐、釜、盆、钵等;纹饰或者素面,或者绳纹、斜线纹、附加堆纹等。(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泉州市文物志·上》)

  大岞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岞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属于“贝丘遗址”,位于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的大岞山东坡,即“龙喉”背面,距崇武古城约3公里。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后又作多次调查,是2005年泉州晋江流域考古调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岞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海拔84.6米,东、北两面濒海,山上花岗石层叠,在岩石土坡间的 1200 平方米范围内散露多种陶片及风化的蛤蜊壳,文化堆积层厚约1米。

  遗址采集有石锛、石斧及陶片等文物。陶片可辨器形的有釜、罐、钵等。陶质多为红、橙红、黑色夹砂粗陶,细泥磨光者少,其中发现1片绘有黑色直线纹的泥质红陶片。纹饰有篮纹、绳纹、斜线纹、云雷纹和附加堆纹等。

  遗址因长期造田耕作,水土流失和开采岩石而受到严重破坏。

  惠安涂岭蚁山遗址

  1987年11月,在惠安县涂岭镇(今属泉港区)东1.5公里芦朴村东北400多米处的蚁山(又名行山、艾山)顶上南北坡,发现一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

  “蚁山青铜文化遗址(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蚁山海拔161米,与前黄镇北境的古县村接壤。在南坡20平方米、北坡200平方米范围内的表层及土层中,集中或散存着大量陶器残片。

  根据林聿亮林公务《福建惠安涂岭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考古》1990年第2期)报告和陈国强叶文程吴绵吉主编《闽台考古》(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等资料:

  蚁山周围山丘连锦,是一处花岗岩丘陵地带,由于多年来开采石料,致使山上文化层堆积遭受严重破坏,加上常年的水土流失,所以山坡中、下部的文化遗物已荡然无存,只在山顶才见到乱石之中有多处小面积贝壳堆积,个别地段有厚约30—40厘米的堆积层,但不见成片堆积。贝壳堆积分布范围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

  蚁山采集的遗物大部分为陶器,有陶纺轮1件、陶豆1件(残)、陶片200余件。

  “陶器有粗砂陶、细砂陶和泥质陶三种,其中细砂陶较多,约占总数的60%,粗砂陶次之,泥质陶较少。”这些陶器的质地较粗糙,粗砂陶质多松散易剥落。陶器的颜色以灰色居多,其次是红色陶。

  陶器制作以手工制作为主,加以慢轮修整,“多数夹砂陶器内腹部凹凸不平,手制痕迹明显;而且口沿部多轮修而成。泥质陶多为轮制。”

  陶片可辨器形有多种罐、尊、釜、钵、杯等。其中罐20件,有长颈罐、短颈罐、双耳小罐3种;尊9件,分为敞口尊、高领尊2种;釜4件,钵、杯各1件。

  纹饰比较繁杂,有粗绳纹、梯格纹、弦纹、方格纹、编织纹、叶脉纹以及刻划斜条纹等,“个别器物还在唇、颈、腹部饰红衣宽带状和点状红彩。”纹饰多拍印而成,也有个别器物饰刻划纹。

  遗物中石器仅3件石锛(其中残2件),1件身、刃磨制较为粗糙,2件浑身磨光。

  将目前蚁山遗址等处出土的陶器,与本省新石器时代晚期昙石山中、下层文化遗存和青铜文化的代表黄土仑等出土的陶器相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蚁山出土的文物皆为软陶,以细砂陶为主,这些陶器的陶土大都未经淘洗,质地比较粗糙,粗砂陶的陶质多松散易剥落。昙石山中、下层也没有发现硬陶,都是砂质陶、泥质陶,泥质陶都经人工淘洗,质地细腻,而陶器多经磨光,有的打磨得十分光润。蚁山陶器的制作与昙石山中、下层一样都以手制为主,部分器物的口沿用慢轮加以修整。在颜色上都以灰色陶为主。蚁山出土的个别器物还在唇、颈、腹部饰有带状、点状的红彩。昙石中中层也有少量陶器施红彩,纹样多为条纹、宽带纹,卵点纹等,两者在这一点上极为相似。从器类方面看,蚁山以罐为主,罐,釜这类器皿在昙石山遗存中也是很普遍的,不同的是蚁山遗存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尊。尊是青铜文化时代较为普遍的器皿。在闽侯黄土仑遗址、溪头遗址上层、庄边山遗址上层,这些青铜文化遗存中,尊为主要器形。另外在蚁山出土的个别器物上饰有弦纹、方格纹,这也具有青铜文化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蚁山遗存在很大程度上与昙石山中、下层遗存相似,它的年代应与昙石山中、下层遗存相近,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但是从蚁山遗存存在的少量青铜时代特点看,蚁山遗存已经开始向青铜时代过渡。在位于蚁山之南200米的果合山也采集到零星陶片,其中有一件陶器为带鋬硬陶折肩罐,细砂灰硬陶,腹饰细方络纹。在惠安东南部的崇武、涂寨等地也发现类似的印纹硬陶片。印纹硬陶片是福建青铜文化的主要特征,应该说它们是在蚁山新石器陶器制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蚁山遗址的大量贝壳堆积,以及陶器上用贝壳印出的种种贝印纹,可以推测采集、渔猎是蚁山人生活的主要來源。从蚁山遗址出土的石器不多,而且遗址位于小山丘上、地理环境狹小等情況看,蚁山人农业生产在生产生活中仅居于从属地位,尚未脱离原始社会范畴。

  惠安县音楼山遗址

  惠安县音楼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惠安县百崎回族乡下埭村音楼山东南坡中部。

  “音楼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范围约2100平方米。1978~1979年进行两次地表调查。文化层遭严重破坏,地表及局部土层仅有少量的陶片及蛎蚌壳包含物。

  采集有各种陶片100多件、残陶拍1件,以及石锛、小石斧、小石凿。

   可辩陶器形制有罐、壶、钵、釜等,陶质有红、灰、黑色夹砂陶和黑、灰色泥质陶,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还发现1片红色半叶状彩陶片。陶器大多轮制,纹饰有篮纹、绳纹、席纹、剔点纹、蕉叶纹等。

  丰泽翠屏山、洛江双阳詹公山

  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泉州市文物志·上》称,与蚁山遗存相似的器物在鲤城区的北峰(今属丰泽区)石坑村北侧的翠屏山东南坡和鲤城区双阳华侨农场管区(今属洛江区)的詹公山东南坡(詹公山东北为洛江)等地方有发现,发掘出的遗物较少,石器有残损石 锛 数件,陶片有泥质红陶、沙质黑陶、细沙黑陶陶片数十件,形制与蚁山遗存大体相似。

  翠屏山在丰泽区北峰街道招丰社区石坑村北侧、福清寺后,又名谷山、灵秀峰,古称秀峰山。翠屏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于1987年发现,面积 4000 平方米左右,采集出残石器、陶片等。2005年8月调查时试掘,出土石器7件,器形有戈、锛、砺石等;陶片600多片,以细砂陶为主,泥质陶为辅,陶色有灰、褐、红褐、灰褐、黄灰、灰黑等,陶器以素面为主;器形有釜、罐、壶、陶拍和纺轮等;原始瓷器2件,均为罐,器身拍印长点纹、锯齿纹和弦纹,黄灰胎、青釉较薄。

  寨仔箍遗址

  寨仔箍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西溪中游北岸、南安市仑苍镇黄甲村西南约500米处,面积约3000平方米,1977年发现,文化层已被破坏。其山南坡散见文化遗物有灰色硬陶片、黄色泥陶片和夹砂陶片,器型物有釜、罐、盆等。

  运尾山遗址

  运尾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英溪与西溪会合处南岸的南安市仑苍镇仑苍村运尾山,面积约5000平方米,1961年发现。山上散见文化遗物有硬陶片、沙陶片、夹砂陶片,器型物有罐、釜、盆等。文化层因开荒造田受破坏。

  竣下沽遗址

  竣下沽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南安市仑苍镇黄甲村南约600米处,1977年发现。文化遗物散见范围约8000平方米,有硬陶片、泥陶片、灰色夹砂陶片等,器型物有豆、罐、釜等。

  福社尾遗址

  福社尾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南安市英都镇大新村英溪南岸福社尾山东南坡,面积约1200平方米。1977年发现时文化层已破坏,只散见有石锛、石刀、陶纺轮和泥陶、细砂陶、硬陶和夹砂陶片,器型有罐、盆、釜等,有方格、直线、圆点、席纹饰。

  蜘蛛山遗址

  蜘蛛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西溪下游南岸、南安市溪美镇露江村下寮自然村东一百米处,面积约1000平方米。1977年发现,有石器、硬陶和夹砂陶片。

  寨寮仔山遗址

  寨寮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西溪下游南岸、南安市溪美镇帽山井园自然村泉(州)南(安)公路北20米处,面积30平方米。1977年发现,文化层已被破坏,散见有灰色泥质陶片和黑色夹砂陶片。

  前鞍山遗址

  前鞍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晋江两支流东、西溪会合处北岸、南安市丰州镇双溪村井兜自然村前鞍山东南坡,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已被破坏,遗存有贝冢及泥质陶、夹砂硬陶片,器型大多无法辨认。

  金鸡山遗址

  金鸡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晋江干流中段金溪南岸、南安市丰州镇金山村麻山自然村金鸡山东北坡,面积约8000平方米。1977年发现时文化层已受破坏,遣物有石器、陶拍及夹砂陶、泥陶和印纹硬陶片等。

  狮仔山遗址

  狮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金溪北岸、南安市丰州镇华侨中学北面狮仔山东南坡,面积约10000平方米。1956年发现时文化层已受破坏。遗存石器有石锛、敲砸器、三棱刮削器等,有夹砂陶和泥陶片,器型有罐、盆等。

  母山遗址

  母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金溪北岸、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东北部凤母山东南坡,面积约100平方米。1977年发现。有陶拍和夹砂陶片,质地粗松、素面、火候不高,器型有罐、釜、钵、盆等。文化层因修水库受严重破坏。

  坑尾山遗址

  坑尾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大盈溪上游南岸、南安市水头镇文斗村坑尾自然村东约100米的山坡上,面积约200平方米。1977年发现,未见堆积层。遗物有石锛及硬陶、泥陶和夹砂陶片,可辨的器型有釜、罐等,有叶脉、方格纹等。

  刺尾山遗址

  刺尾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南安市水头镇文斗村西南约五百米处,面积约500平方米。1977年发现。当地群众反映在廿世纪60年代几次开荒造田,都见有大量成堆磨制石器及玉器,现仅于东面山坡散见少量石器和夹砂陶、泥陶片,纹饰可辨有云雷纹。

  泉州造船厂遗址

  2006年6月泉州博物馆张红兴报告当月在泉州造船厂考古调查时,分别发现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在松村水头东侧的山丘上,一处在地势较低的山脚下,另一处在海拔较高山顶上,两地相距约500米,周边环海。两处遗址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包含物仅发现陶片,但保存较好的地层,且陶片标本丰富,两处遗址中陶片的质地、纹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山脚下的陶片堆积,仅存约150平方米。包含物以夹砂细陶为主,还有少量的泥质软陶。夹砂细陶主要有红褐陶,其次为红陶、灰陶,器壁较薄,厚0.3—1厘米,含细小砂粒,质地较硬;泥质软陶有灰陶和红陶两种,胎体松软、较轻。器形主要有罐、壶。纹饰以素面纹为主,少量的方格纹、细绳纹、叶脉纹,还有两块施红衣的彩陶片,为红色竖条纹。此处遗址中的陶片器形、颜色、质地、纹饰及制作手法与惠安音楼山新石器下层存文化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值得注意的是:此处遗址的第6层中发现一个石英石层,其中有些石块似有人工打击痕迹,而且该层的土质、土色等与漳州莲花池山旧石器时代地层相似。

  山顶上的陶片堆积,分布面积约50平方米。包含物以夹砂粗陶为主,夹砂细陶次之,极少量的泥质软陶。夹砂粗陶以红褐陶为主,其次为红陶,1块夹砂黑陶;器壁大都较厚,厚0.5—2.5厘米,含大粒粗砂,胎质松软,火候较低;夹砂细陶与山脚下陶片堆积中的陶片相同;器形主要有缸、罐。纹饰以素面为主,粗绳纹次之,少量的网格纹、席纹、指甲纹,几块施红衣的彩绘陶片。此处遗址与台北大岔坑遗址下层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如遗物中都是以陶片为主,陶色以红褐色居多,质粗。多手制,质地松软;胎壁厚实。器表印有粗绳纹,器形都有罐。

  望云山遗址

  望云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溪县金谷镇金谷村望云山上。1957年,金谷乡民响应安溪县政府“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号召,在望云山开垦45亩茶园时发现,之后考古部门屡有复查。望云山又名“暮云山”,现因山下建有金谷医院,故而山上建有2个发射台;目前整个山坡已全部开辟为茶园。

  “望云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中采集到大量磨制石器、石锛、石斧和夹砂红陶片、灰硬陶片;陶片纹饰有条纹,可辩器形有罐、釜形状等。这些遗物,可将古人类在安溪的存在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并形成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