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吃(12—20划)

  12划:窖菜、番薯[地瓜、红薯、甘薯。番薯的传入(福建晋江县苏厝说——明·洪武廿年苏得道 引自苏禄国。广东东莞、电白县说——万历十年陈益、林怀兰引自越南。福建晋江县灵水说——万历十二年至十三年温陵洋舶经南澳岛间接引入。云南说——十六世纪中后期自缅甸引入。福建福州说——万历廿一年长乐县陈振龙从吕宋引入。福建同安县说。福建漳州说。述评。)。番薯粉粿条。虾皮番薯粉团。番薯粉芡。花生粉团汤。 埔头水丸。泉港浮粿。番薯粉包。]啾啾螺
  13划:鲈鱼(龙湖鲈鱼)、碗糕(碗糕。田螺肉碗糕。)、鲎羹、蒜茸枝、满煎糕(沿革。制作。)、煎麦饣弟、鼠麹龟(鼠麹粿秕曲粿、茈壳粿、糍壳龟、紫菊粿、清明粿黑粿
  14划:粿[粳仔粿。赤水煎粿。安溪碗粿。葱头粿。九重粿(九层粿)。菜粿(菜头粿)。甜粿。麦馅粿。茜草粿。澳茄粿。糯米粿。粽子(豆粽。粳仔粽。肉粽。)榜舍龟(来历。制作。)蜜桔(安溪蜜桔、永春金橘糖[品种。“山金豆”金橘糖。]槟榔麻蓼、花生蓼、蓼花、鲟
  15划:糍粑、糯米糍。糍粑。麻团。英都麻糍[传说。制法。]
  16划:(炒田螺。炒钉螺。)
  17划:糟菜、戴云黑鸡
  19划:鳗鱼(龙湖鳗)
  20划:(龙湖鳖)

十二划

窖菜

  以南安产为佳。

  将成株经霜的芥菜用开水烫过、晾干、拌盐,逐一扎成一捆,置入陶瓮中密封,经年后取用。 既可以猪肉同煮佐餐,也可与大米煮成饭,味道清香,回味无穷。     

番薯(地瓜)

  番薯,又称地瓜、红薯、甘薯,明·万历(1573-1620年)间传入我国。

  原产地

  甘薯原产地在中美洲热带地区,始自玛雅古文明(依据玛雅长计历的计算,玛雅古文明始于公元前3114年 ),在美洲的种植已有8千到1万年的历史。

  《英国百科全书》载:“甘薯,本为热带美洲方物。”

  瓦涅尼依·古尔雅耶夫《丛林奇葩:玛雅文明的新发现》(《飞碟探索》,2011年第6期,柯永亮译)指出,玛雅人靠高超的农耕技术和高产作物,达到每平方公里可养活200人的水平(“刀耕火种”仅能养活76人)。除玉米和豆类外,玛雅人还栽种许多块根植物——甘薯、木薯、甜马铃薯等等。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从古巴和多米尼加把甘薯带到了西班牙。1521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至菲律宾后,西班牙开始建立菲墨航线,依托此航线进行大帆船贸易,历时250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美洲的甘薯由大帆船贸易的航海家们带到了菲律宾群岛,并适应了当地气候广为种植,随后逐步传播到了马鲁古群岛、交趾等东南地区。

  番薯的传入

  番薯传入我国的时间,所有资料均指向明代,但其传入的具体时间和途径,则所述不一。由于当时航海商运比较发达,可能有多条引进渠道 。

  福建晋江县苏厝说[明·洪武廿年(1387年)苏得道引自苏禄国]

  现在可见的我国引进番薯第一人,是元末明初·晋江县安平朱里村苏厝人(今晋江市安海镇赤店村苏厝;“赤店”古称“朱里”)苏得道,于明·洪武廿年丁卯(1387年)引自苏禄国(古代以现菲律宾苏禄群岛为统治中心的酋长国)。

  苏得道(1317—1397年),字达德。25岁始随父出洋苏禄国。洪武廿年(1387年)从苏禄国暗携薯种归国试种,越岁其家人扩种至数百亩,即授予外国加工薯粉技术,经其外孙曾宗源改进,大获收益。苏得道卒葬苏厝,墓为其外孙曾瓞远曾宗源之弟)所建,尚存,呈半椭圆形,位于两幢民房之间,通过照壁遮挡 。

  《中国农史》杂志有文曰:

  “苏得道,字达德,府庠生,华侨实业家。元、明时期福建晋江安平朱里村苏厝人。

  少好学,专览群籍,尤爱习农书。年廿五,始随父出洋苏禄国,先从海上交易,后经造舟业,在后又转海运。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从苏禄国暗携薯种归国,试种于家园田土之上,获高益。越岁,乃家扩种番薯数百亩。番薯收成堆积如山,一时难于支维。时得道先生乍归门闾,即将加工薯粉夷术授之。而外孙曾宗源(今朱里氏二世祖、赤店房祖)偕弟曾瓞远(今朱里氏二世祖、朱山房祖)秉其厥事,聪慧宗源不蹈洋规,另辟蹊径,改小粉为大粉制之,俾得功成。得道尝对外孙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吾孙俊才也。’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乙亥十月,苏得道举家南渡徙居苏禄国。1397年,其家产业及阳图四甲归子婿曾石生接管。同年八月,曾瓞远奉父命,入居苏厝。尔后,姓子孙奉苏得道公神位于朱山龙泉宫内,供乡人四时祭典。(《朱里古今》、《嘉庆赤店乡土志》、《□轩杂志》)

  《武城氏重修族谱》 、 《朱里氏房谱》(1914年修)有类似记述。

  后裔奉苏得道及其妻为“番薯公”、“番薯妈”,祀本村龙泉宫内(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龙泉宫·苏厝龙泉宫》)。为纪念“番薯公”,苏厝人家祖祖辈辈形成一种沿袭至今的独特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都要煮番薯、制作番薯粉团供全家老小吃过,才算春节。

  广东东莞、电白县说 [万历十年(1578年)陈益林怀兰引自越南(安南、交趾)]

  明·万历十年(1578年),广东东莞陈益引自安南(今属越南);同一时期,广东电白林怀兰引自交趾(今属越南)。但传播不广,影响不大。

  杨宝霖《我国引进番薯的最早之人和引种番薯的最早之地》提及:明·万历八年(1580年),广东东莞 陈益乘船至安南(今越南),得甘薯种和铜鼓,于万历十年(1578年)返家,将甘薯栽植于花坞,“嗣是种播天南,佐粒食。”至明末清初,东莞已经成为盛产甘薯的乡村了,珠江三角洲一带也普遍种植甘薯。

  《电白县志》载:

  “霞洞乡有番薯公庙,副榜崔腾云率乡人建立。

  相传番薯出交趾,国人严禁以种入中国者罪死。

  吴川人林怀兰善医,薄游交州,医其关将有效,因荐医国王之女,病亦良已。一日赐食熟番薯,求食生者,怀半截而出,亟辞归中国。过关为关将所诘。以实对,且求私纵焉。关将曰:‘今日之事,我食君禄,纵之不忠,然感先生德,背之不义’。遂赴水死。乃归,种遍于粤。今庙祀之,旁以关将配。”

  福建晋江县灵水说[万历十二年至十三年(1584~1585年)温陵洋舶经南澳岛间接引入]

  明·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年)、十三年乙酉(1585年),由“温陵(泉州)洋舶”经南澳岛间接传入泉州晋江灵水,初种之园斋,苗叶仅供玩赏;至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年年)、十六年戊子(1588年)才开始传播。此说比长乐陈振龙传吕宋薯早10年。

  清·龚显曾(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龚显曾》)《亦园脞牍》载:

  “万历( 1573—1620年)间,侍御(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苏琰》)有《朱茹疏》,其略曰:

  ‘甲申(万历十二年,1584年)、乙酉(万历十三年,1585年),漳、潮之交有岛曰南澳,温陵洋舶道之,携其种归晋江五都乡曰灵水,种之园斋,苗叶仅供玩而已。

  至丁亥(万历十五年,1587年)、戊子(万历十六年,1588年),稍及旁乡,然亦置之硗确,视为异物。

  甲午 (万历 廿 二年, 1594年) 、乙未间 (万历 廿 三年, 1595年) ,温陵饥,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茱蓣,以其皮色紫,故曰朱。’”

  灵水《族谱》记载:九世可鼎(1551—1599年),字以调,号逢源“慕苏坑内山水幽胜,与堂叔 玉山 公共卜居焉。离祖屋里许,种果树数百株……晚得朱薯一种,教人种植。今闽中处处有之,迄今饱其利,等若五谷,其功泽甚多。”

  清末进士、泉州人吴增(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吴增》)《番薯杂咏》云:“传闻灵水最先栽,泛海携从南澳来。” 并注:“万历甲午、乙未,温陵饥,他谷皆贵,惟番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八九。”

  朱维干《福建史稿·下册》(1986年)认为,根据《重篡福建通志》等有关史籍记载,番薯以“万历初年传入闽南,信而有徵。”

  云南说[十六世纪中后期自缅甸引入]

  十六世纪中后期,番薯已在云南境内存在;说明在此之前已从缅甸引入云南。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大理府志》和万历二年(1574年)《云南通志》,均记有甘薯的踪迹。在 《大理府志》中,更列有薯芋之属五:“山药、山薯、紫芋、白芋、红芋。”

  福建福州说[万历廿一年(1593年)长乐县陈振龙从吕宋引入]

  明·万历廿一年(1593年),闽北长乐县侨商陈振龙从吕宋(菲律宾)携种引入试种。万历廿二年甲午(1594年),闽中大旱饥荒,陈振龙之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上《献番薯禀帖》金学曾令在南台沙帽地亲自试种,当年获得丰收,推广福州。到清初,又推广到全省和全国各地如胶州、开封诸地,成为粮食重要作物。这一路线虽迟于晋江灵水10年,但却是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主流说法。

  陈经纶《献番薯禀帖》陈世元《金薯传习录》收录)曰 :

  “振龙历年贸易吕宋,久驻东夷,目靓彼地,土产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询之夷人,咸称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乃伊国之宝,民生所赖,但此种禁入中国,未得栽培。

  父时思闽省隘山阨海,土瘠民贫……朱薯功同五谷,利益民生,是以捐资买种,并得岛夷传受法则,由舟而归,犹幸本年五月开棹,七日抵厦……

  即在本屋后门纱帽池旁隙地试栽,甫及四川,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食可充饥,且生熟煨煮均随其便,南北东西各得其宜……”

  清·乾隆卅三年(1768年),陈世元《金薯传习录》转引《闽侯县志》记曰:

  “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

  值闽中旱,饥,振龙之子经纶白予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丰。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迢入国朝。

  其后陈世充又种之胶州、开封诸处,传播寝广,大河之北,皆食其利矣。”

  氏引进番薯之事,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谈及福州府物产时也指出:“郡本无此种,自万历甲午(万历廿二年, 1594年)荒后,都御史金学曾抚闽,从外番觅种归,教民种树,以当谷食……荒不为灾。”

  黄安榕主编《福州人杰·引进番薯的陈振龙(2000年)指出:

  当时统治吕宋的西班牙殖民者,对薯苗控制甚严,绝对禁止出口。明·万历廿一年(1593年),在当地经商的长乐人陈振龙,多方设法,并花费了一笔钱款,暗地购了几尺薯藤,秘藏竹筒中,系于船舷,经七昼夜海航,于5月下旬,把薯藤带回福州。令其子经伦向福建巡抚金学曾上禀番薯有“六益六利”、“功同五谷”的好处,请求大力推广栽种。

  金学曾陈振龙父子先行试种,他们就在城内水部与东门之间的沙帽池空地上试种。当年即获得丰收。

  翌年,闽大旱,无法播秧,金学曾更大力推广栽种番薯,“以当谷仓”,从而度过灾荒。因此番薯又被取名为“金薯”。有《金薯颂》曰:“无根而生,久不枯萎,五谷不登,乃佐五谷;可为粉,可为酒,可祭可宾……”

  清·康熙(1662—1722年)初,番薯传至鄞县。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康熙初年,先大人客于鄞县……教其土人如法布种,初犹疑与土宜不协,经秋成卵,大逾闽地。”

  陈振龙的5世孙陈世元,继承其祖遗志,著《金薯传习录》上、下两卷,详细记载了番薯引进、试种、传播情况,和栽培管理、防虫、贮存方法等,于清·乾隆卅三年(1768年)刊印出版。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为纪念番薯的传入及功绩,后人在福州乌石山南侧修建了“先薯亭”,后废圮。1957年重修 。

  1963年5月,郭沫若为此在《光明日报》上赋诗一首,以作纪念,其中有“此功勋,当得比神农的语句,盛赞陈振龙父子。

  福建同安县说

  清·嘉庆《同安县志·卷14·物产》载,郑得潇(明末同安县人)在 《番薯序》中云:“从吕宋(菲律宾)把薯苗带回来的,是同安的一个商人。”

  福建漳州说

  吴联熏《漳洲府志·卷39》“甘薯,俗名番薯,种出吕宋(菲律宾),故以番名……漳人初得此种,私以为秘,后种类日盛。”

  述评

  明•谈迁《枣林杂俎 •荣植•甘薯》“朱薯,产自吕宋国,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夷竟食之。万历(1573—1620年)中,闽人移蔓以归,种之,数日即荣。”

  据载,万历七年(1579年),甘薯始引进惠安境内沿海、山区,广为种植。万历卅九年(1611年)惠安气候异常,五谷歉收,百姓以甘薯充饥,自此甘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在境内大面积栽种,惠安也被俗称为“番薯县”

  主要生活在万历年代的泉州人何乔远(号镜山,嘉靖卅七年—崇祯四年,1558—1631年,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何乔远》),就曾开园地种番薯,还为之序并作颂。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3·物产志·番薯》载:“番薯,以得种番国故名,亦名地瓜。此物明季始入中国。何镜山先生开园地种之,为之序并作颂。”何乔远《番薯颂》(收录于何乔远《闽书·卷150·南产志上·番薯》)提到:“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上砂砾之地皆可以种.用以支岁,有益贫下。”

  琉球和日本的番薯,是经泉州传去的。明·万历卅五年(1607年),出生于琉球北谷间切野国村(现嘉手纳町)的野国总官到惠安县,将惠安县的甘薯苗和栽培技术带回琉球,进行栽培、种植、推广和传播,后逐渐引种到日本各地。清康熙卅四年(1695 年)又遣翁自道到福建学习番薯的栽培方法。

  明末,农学家徐光启总结了番薯的“十三胜”

  番薯渐次成为泉州府各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到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泉、漳、莆等闽南一带已普遍种植,特别是晋江、南安、惠安等县,因瘠土和沙砾园地为多更宜。

  清初周亮工《闽小记·番薯》载:“番薯,万历中得之外国,瘠土沙砾之地皆可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

  《闽小记·番薯》还引用何乔远的《番薯颂》,提到甘薯作为备荒作物,易种高产,对贫苦百姓发挥了重大作用:“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奋满,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圈。泉人之斤不直一钱,二斤面可饱矣,于是耄耋童孺,行道乞之人,皆可以食饥既得充.多焉而不伤,下至鸡犬皆食之。”

  在清初,番薯遍传闽、浙、赣、云、贵、川、冀、豫等大半个中国;至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年),乾隆皇帝向全国下了“广栽植甘薯,以为救荒之备”的诏书。从此,全国各地更加广泛种植,番薯成为我国人民的重要粮食作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3·物产志·薯之属》:“盖薯芋可当钣,而番薯尤今所大赖也。”

  番薯粉粿条

  先是制作粿条:用质量上乘的番薯粉,拌上适量冷稀饭,搅至看不见饭粒,压片后切成棕褐色半透明长条(或长方形块),晒干待用;其筋道非比寻常。

  粿条的炒制,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

  原料:干粿条200克,猪五花肉50克,高丽菜(或大白菜)150克,青蒜50克,虾米(或海蛎)50克,猪油100克。

  调料:酱油5克,胡椒粉3克,味精3克,高汤150克。

  1.干粿条泡清水3小时至浸透,捞起;五花肉、高丽菜切成丝状;青蒜茎斜切成薄片,叶切成约1厘米的段。

  2.炒锅放火上烧热,下猪油烧六成热,放入虾米爆出香味,加酱油烧沸,入肉丝、高丽菜丝煸炒一会儿后注入高汤,下粿条,改文火焖1分钟,用炒勺翻炒后再焖至没有汤汁,放入青蒜、胡椒粉、味精炒匀即可。

  虾皮番薯粉团

  虾皮番薯粉团是传统风味菜。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载,其制法为:

  主料:番薯粉300克,花生仁50克,虾皮30克,芹菜20克,青蒜40克。

  调料:酱油20克,味精3克,精盐2克,胡椒粉1克,高汤600克,花生油75克。

  1.花生仁炸熟;芹菜切碎;青蒜切小丁状;虾皮洗净。

  2.番薯粉放入碗中,冲入冷高汤使之溶解成糊状,调入酱油、味精、精盐、胡椒粉、虾皮,用筷子搅拌均匀待用。

  3.锅置火上烧热,入花生油,把锅转动一下使油在全锅分布,放入粉浆,用小木棍不时搅动,至番薯粉浆凝成粉团状,慢慢至熟透,放入炸好的花生仁、芹菜珠、青蒜段,搅至原料均匀地粘在粉团内外止,即可起锅装盘。

  趁热吃。

  番薯粉芡

  “芡”,泉音kian\,搅拌成糊之意。番薯粉芡主要原料有番薯粉、盐、味精、炒花生仁、芹菜、蒜叶、油,佐料有葱、白菜、虾皮等,类似虾皮番薯粉团做法,差别在于搅动时不使其形成粉团,而是成为一锅糊。此小吃惠安县洛阳最著名。

  花生粉团汤

  花生粉团汤是民间传统饮食。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载,其制法为:

  主料:番薯粉250克,花生仁50克,虾皮25克,中段肉50克,芹菜20克,青蒜50克,熟米饭100克。

  调料:味精2克,精盐5克,胡椒粉1克,高汤1000克。

  1.虾皮洗净,中段肉切柳条状,芹菜切珠,青蒜切小段,待用。

  2.番薯粉放于盛器内,调入味精、精盐;将200克冷开水冲入番薯粉里,搓散粉粒,搅拌均匀,放入熟米饭、花生仁、虾皮、柳条肉搅匀。

  3.高汤倒入锅中烧开,用手将粉团捏成一块块放入锅中,调入味精、精盐、胡椒粉,待粉团熟透时,放入芹菜珠、青蒜段即可。

  埔头水丸

  南安丰州埔头村的“埔头水丸”虽流传不广,但在埔头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另有一番风味。其外表光滑,晶莹剔透,香嫩有嚼劲;具有地瓜粉香气和汤汁的清香甘甜。如不急于食用,做好的水丸放置冰箱里可存放3—5个月,且口感更佳。

  埔头水丸不知起于何时,但至少有百年以上历史,起因是种的地瓜多了,变出些吃法 在地瓜粉里包些馅料,或咸或甜。最早的馅料只有青菜,生活改善了才逐步增加馅料内容。

  埔头水丸的主要原料是番薯粉、葱白、葱花、五花肉、干香菇等,其他材料可根据个人口味选加。

  1.外皮:水丸外皮用本地产番薯粉制作。在番薯粉内加上适量的水与粥,一起和成粉团,直至不会粘手。这样弹性较好,用作水丸外皮更有韧性。

  2. 馅料:五花肉应选用稍肥的,切成细粒剁碎,加调料腌制;干香菇浸泡变软,切丁剁碎腌制;葱白、葱花切碎备用。用适量的花生油将葱白炸至金黄色,放入腌制过的香菇末和五花肉末一起翻滚爆炒至熟,调味后出锅 ,再加入葱花一起搅拌。

  3.制丸:将事先和好的粉团捏出一个拇指大小,摊在手掌中均匀压成一个直径如乒乓球大小的粉饼,舀出一勺馅料放在粉饼中央,将粉饼搁在一手拇指与食指围成的圈里,另一手拇指顺时针一边将馅料压进面饼里,一边将粉饼搓成圆球状。

  4.煮制:根据个人口味以不同的高汤作为汤底,或加入面线、青菜等辅料。待汤水完全沸开后,将制成的水丸下锅烧煮,至每个丸子都浮到汤面即可出锅。

  泉港浮粿

  浮粿是泉港区一带特色家常点心,当地称为泉港第一小吃,成为待客的首选佳肴。其颜色诱人,5个角香脆爽口,中间部位香软汁甜,内馅清甜香嫩,劲弹不黏,香气扑鼻,品尝后齿颊留香。

  浮粿的制作工艺简单,但用料需纯正。

  1.制糨糊:用当地特有的地瓜粉、蒜叶、南瓜丝和包菜等调制,稀稠适度;亦可加入一点粥或豆腐,使其吃起来比较松软。

  2.油炸定型:取一根直径六七厘米的五瓣花朵形的模具作炸具,用汤匙添上最新鲜的海蛎、鲜瘦肉后,再铺上糊浆,然后放进油锅油炸定型,脱下模具,置油锅中;依次逐个操作,炸至浮出油面、表面呈金黄色泽即可捞出。

  3.食用:趁热吃,蘸醋更佳。传统的吃法是拿箬叶或者蒲葵叶包裹食用。

  番薯粉包

  番薯粉包,形圆,外皮色泽晶莹金黄、有韧性、糯不粘牙、带番薯清香,内馅香甜可口。除家常食用外,或作宴席的最后一道甜品,与甜汤一道上桌。

  制作:

  ① 制外皮:将番薯(地瓜)去皮切块,放入蒸笼蒸20分钟,取出,捣成泥状,加入适量的番薯粉(地瓜粉)和水,揉成粉团;用手将粉团分成大小均等的小块,压扁备用。在外皮制作时,番薯和番薯粉的比例很关键;可根据口感调配 番薯粉和番薯的比例:如欲外皮较有嚼劲,番薯粉和水可适量多放一点;如欲使外皮的番薯香味更浓一些,水应少放一点,而番薯应多一点。

  ②制内馅:冬瓜糖切碎,花生仁炒熟、去皮膜、压碎,芝麻炒香,混合,加适量白糖、少量红糖、少量猪油,搅拌均匀。

  ③ 成型:在外皮中放入适量内馅,包好,揉成圆状。

  ④ 蒸熟:将成型的番薯粉包逐个置蒸笼中排放,中火蒸10~15分钟至熟即可。

啾啾螺

  啾啾螺的上市季节在芒种后,其时螺肉丰满,鲜甜可口。夏夜佐酒,无物可代,在街头巷尾、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其小摊。

  泉州人独创的做法是:先将啾啾螺用滚水烫过,然后捞出放入密封容器(一般用加盖之搪瓷牙罐),加入花生酱、辣椒油、海鲜酱油、蒜蓉酱、姜汁、麻油等,像西式调酒一般,上下摇动,使螺入味。

  食用时必用手指捻起,放入两片唇中吸吮,其声“啾啾”,故名。用箸用匙者都不是真食家,“食指大动,吮指意未尽”乎?

十三划

鲈鱼

  龙湖鲈鱼

  产于晋江市龙湖镇。闽南厨师以生姜数片熬汤煮之,汤呈奶白色,带大量胶质,是珍贵滋补品。

  鲈鱼繁殖于近海咸淡水交汇的江湖中,鱼躯呈银灰色,巨口细鳞,背鳍上有黑斑花纹,生性凶猛,吞食其他鱼类。

  龙湖鲈鱼可与闻名全国的松江鲈媲美。松江鲈有四腮,龙湖鲈则有四腮半,而肉质柔嫩,脂肪丰富,鱼味之佳异于其他地方的鲈鱼。

碗糕

  碗糕

  碗糕是 年糕之一,有白、红两种,红色的是用红糖制的,白色的是用白糖制的;入口松软清甜。“糕”“高”,意年年高,过去每过春节,泉州习俗家家户户 都要蒸碗糕供奉灶君、先祖、天公,不可或缺;而今作为普通甜点,常年有市售。

  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其制作过程为:

  原料:大米2500克(要选晚米,稍陈更好,吃起来松软不粘牙),糖(白碗糕用白糖,红碗糕用红糖)1250克,老酵母50克,小苏打20克。

  1.磨米浆:大米浸2小时左右,淘洗干净捞起,放在石磨上水磨,第一遍成浆,第二遍磨细,要求手感有粘性、略有温度。 米浆置于有盖的桶中。

  2.发酵:将老酵母和白糖加50克掺水少许磨成细浆,掺入米浆中搅拌均匀,加盖静置(有时还用棉被把桶捂起来,以促进米浆发酵)。待米浆发酵、表面起泡膨胀、嗅有酸味时,下糖1200克和小苏打搅拌均匀。发酵的时间和温度 有讲究,发得不够,做出来的碗糕生硬、粗糙,不会“笑”;发得太过,做出来的碗糕口感发酸;只要看一下米浆,倘若浆面膨起来像要裂开,即差不多够了。

  3.蒸熟:用勺子将米浆舀入小茶杯中(八分满为准),放入蒸笼,旺火蒸20分钟即熟(过去没有钟表时,即点1炷香计时,香尽即可)。取出,冷却后用小刀沿茶杯边插入转一圈挑出。

  注意:

  蒸碗糕含“发”(发酵)之意,民俗称在蒸碗糕要特别用心,严禁小孩说不吉利的话,若是糕“发”得好,裂开了,就叫做“笑”了,这时全家都很开心。

  如用作敬祖、敬神,蒸出来的碗糕,要用双竹筷尖蘸上红色染剂在四个瓣边点上梅花型红印,才可上桌。

  田螺肉碗糕

  “田螺肉碗糕”不同于双发碗糕,它气孔细密,有如蜂窝;外观更光滑,底部圆滑光亮,颇似琉璃灯泡,亦称“琉璃底碗糕”。碗糕肉花纹形似田螺肉,吃起来,既软润有弹性,又有松脆感,似有一种吃田螺的独特口感。

  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其制作过程为:

  原料:上等大米2500克,糖1250克,酵母少许。

  1.磨米浆:大米浸水2小时左右,淘净捞起,放到细石磨上磨成米浆。

  2.发酵:米浆加水1750克,搅拌至米浆发粘可拉成长丝,放进糖、酵母继续搅拌均匀,静置火炉边或其他温度较高的地方使充分发酵;发酵 时间应比普通碗糕略长,膨出来的平面有条条丝裂状。

  3.蒸熟:用勺子将米浆逐一舀入特制的小碗内(八分满为准),放入蒸笼,旺火蒸25分钟即成。取出待冷却后用小刀沿茶杯边插入,转一圈挑出。

鲎羹

  鲎是甲壳类海产,腹面有6对片状游泳肢,后5对上面各有1对腮行呼吸功能。雌鲎每年于6、7月份风吹向大陆时随海潮到浅滩礁石产卵。雌雄成对双双至死相随,只要抓住1只便可带上另1只。

  鲎全身可食,但性凉寒,不可多食。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载,鲎羹的制作过程为:

  1.将鲎1只放入盆中宰杀(切勿把鲎肠弄破,泉州俗语云:“杀鲎杀的屎那漏”),取出鲎肉、鲎膏,脚爪剁成小段,适量姜芽切成细丝,合泡于清水中。鲎血另放于盘内。

  2.锅置于旺火中,倒入清水约1200克,加入鲎肉、鲎膏、鲎脚烧沸,调入精盐5克、味精10克、姜汁适量,然后用淀粉100克加水调稀后倒入锅中推匀,使之成稠浓的糊状,盛盆。

  食时可调入蒜泥、陈醋、芥末糊、姜芽丝。

  盘内的鲎血放进姜片、葱白蒸至凝结时取出,切片即可食用。

蒜茸枝

  蒜茸枝,即泉州特制的炸麻花,因表面沾上一层薄薄的蒜茸(蒜泥)白糖,故名。外观金黄色粗辫子状,口感酥脆绵甜,蒜香盈口。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其制作过程为:

    原料(制100份):精面粉2500克,白糖1300克;花生油2500克(约耗250克),蒜泥250克,麦芽糖50克,发酵粉25克。

  1.发制面团: 将面粉放于案板上,加水1250克、白糖50克, 发酵粉 25克,拌匀揉透至面块光滑时搓成团,盖上湿布,放置约1小时(冬天时间可长些,夏天时间可短些)。

  2.制胚枝:在发酵好的面团上撒些燥粉,分块搓成长条、摘成100个剂子,再放置10分钟,将每一个剂子搓成约60厘米长条后,双手各向相反的方向搓,使细长条卷曲,两头对折绞成一股长30厘米长的细绳子状,再用双手各向相反的方向搓,两头再对折绞成一股长15厘米的粗辫子状,把叉开的一边的头穿过合着的另一边的头,拧一下以防炸时散开。做好的坯枝放入竹匾,排好,静置10分钟。

  3.炸胚枝:油锅置中火上,烧至五成熟时,将坯枝逐个放入油锅,一次放15枝左右,边炸边用漏勺在油面上来回搓动,使每根坯枝都不停地翻动,这样才能炸得均匀。炸至金黄色时捞起。

  4.挂霜:锅置小火上,将白糖1250克、麦芽糖50克放锅内煮,煮到成透明有粘性的糖浆时熄火,放入事先搅好的蒜泥,再放炸好的坯枝,翻拌均匀,使坯枝表面都沾上一层透明的“白霜”即成。

满煎糕

  满煎糕内似蜂窝,皮香,夹层香甜,松软滑润,富有弹性,是泉州市民经常食用的早点之一。

  沿革

  据宋·嘉泰元年(1201年)居士张约斋《赏心乐事》载:宋·宁宗赵扩时,正月孟春的杭州人就举行“人日煎饼会”作为夜间活动。在这活动中的野炊“煎饼”,应是“满煎糕”的雏形。 

  但真正的“满煎糕”出现,却与清·左宗棠有关。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入闽,左宗棠在马尾创建造船厂,推荐汉人沈葆祯主持。为使清兵吃饱且不扰民,他决定在煎饼上加以改进,利用福建盛产蔗糖及花生仁让传统咸面饼卷大葱、沾辣椒变成甜食。于是,他把糖与花生仁碾碎,拌在已发酵松软的煎饼卷内变成煎糕,使兵勇在海上练兵后更容易入口,更容易携带。宗亲中也有至泉州清军驿驻扎者,仍传入“满煎糕”为食。光绪九年(1883年),左宗棠再次誓师福建。他派兵潜到台湾,以对付在台南的法军,满煎糕又随之传入台湾。

  之后,满煎糕逐渐得到百姓的喜爱,成为广受欢迎的美食。如今其制作工序已经简化了许多,糕体也比以前薄了许多。

  制作

  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其制法为:

    原料(制20大块,一大块又分4小块):面粉4500克,红糖800克,老酵母500克,小苏打175克,炒黑芝麻(或炒花生去膜研碎)150克。

  1.准备:取大桶1只,放入2500克的面粉,加入4000克水,后将500克的老酵母倒入,轻轻搅拌均匀,静放1天。取另1只桶,放入红糖750克加水泡溶备用。

  2.搅面糊:次日,将发酵后的面粉糊轻轻搅拌一段时间,再慢慢加入小苏打和红糖水,继续轻轻搅拌,再放入余下的2000克面粉,轻轻搅拌均匀。此道工序除了能让面粉和红糖完全融合外,还得让面粉发酵充分,是制作 满煎糕的关键。

  3.煎熟:把平底锅煎盘放中火上,用湿布沾上油在煎盘上擦一圈,使煎盘沾上少许的油水。用小碗(或瓢)盛一碗面粉浆,沿煎盘边均匀倒入,摊成大圆盘状,当面糕变成黄色、面上起蜂窝状时,取50克红糖和少许花生碎(或黑芝麻)均匀撒在煎糕上面,盖上锅盖2分钟使熟透。揭盖,用铲子将深黄色圆形煎糕翻拼成半圆形状,铲起,放于大盘中放凉;依次制作20大块。

  4.切块:每一大块半圆形的满煎糕切成等分的4块即可。

煎麦饣弟

  煎麦饣弟系泉州民间传统节日小吃。相传端午节前后降雨量较多,百姓煎饣弟补天,祈求风调雨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岁时记·端午》)

  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载其制法为:

  原料:原小麦麸粉500克,红糖100克,温水300克,熟猪油30克。

  1.将原小麦麸粉放入盆中,加入红糖、温水拌匀,搓透即成粉团。

  2.锅置中火上烧热,放入少许熟猪油滑匀锅面,然后放入粉团压平,反复翻煎数分钟至熟即可。

鼠麹龟

  鼠麹龟,又称鼠麹粿,一种以糯米粉和鼠麹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时令食品,是正月初九“天公生”清明祭祖必备祭品之一,因谐音和颜色、时令等缘故,或称秕曲粿、茈壳粿、糍壳龟、紫菊粿、清明粿黑粿。其色泽墨黑油亮,质地柔韧润滑,味道清甜爽口,芳香细嫩

  制作一:

  1.鼠麹草处理:鼠麹草一般于农历十一月收成,晒干后存至次年使用。用时,将干鼠麹草去除杂质,浸洗5至6个小时,再放到沸水中氽熟,倒进碓臼内舂极碎,至鼠麹草全部成为糊状。然后放在大铁锅里加入花生油和白糖煮芡,用大铲子搅拌均匀。

  2.制糯米粉团:糯米浸透,水磨成米浆,装在布袋子里,绑紧,吊起来沥水,也可加石头压,使米浆成硬团状。

  4.粉团:将制好的鼠麹草混液倒入糯米粉团中,不断搓揉使充分均匀,成黑色

  3.备馅:鼠麹龟的馅料有甜、咸两种。①甜的可用绿豆沙(先把绿豆洗净蒸熟,加入白糖搅拌成泥)、麻酥、花生酥、芝麻花生(分别在锅里炒熟,搅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番薯茸、蜜饯碎块等;②咸的可根据个人口味安排,如用是萝卜丝、笋干、包菜、肉块等,事先炒熟。

  4.成型:抓一块粉团揉圆,在中间开个洞,加入馅,轻轻包好,再揉搓一下成圆形状。有的还用特殊的龟印在表面印压图案;龟印一般有木质和瓷质两种,图案则以寿字为普遍,也有龟样或花草花纹,寓意长寿、吉祥。

  5.蒸熟:将成型的鼠麹龟外表抹上一层花生油,轻轻放在蒸笼内的粽叶上,置炉上旺火蒸20分钟即可。

十四划

粿

  粳(碱)仔粿

  粳仔粿色淡黄,软滑柔韧,弹性十足,冰凉爽口,别具风味。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载,其制法:

  原料:大米2500克,食碱17克,硼砂35克。

  1.大米淘净,按500克米配1500克水的比例,放入石磨中磨成米浆,加上碱、硼砂调好。

  2.在蒸笼内垫一层早稻草,中间放上一个小酒杯,凸出,再垫湿巾,倒入米浆约3厘米厚,旺火蒸30分钟即熟。

  3.取出米粿,待凉冷后在其表面抹上一层花生油防止粘连。

  吃法:把米粿切成小块,撒上白糖吃;也可蘸蜜或酱油吃,或搭配笋干炖红烧肉吃。

  赤水煎粿

  赤水煎粿,产于德化县赤水镇古街。它曾是当地户户都做的一道小吃,早在清代就闻名甚广,有“泉州肉粽,赤水煎粿”之说。廿世纪60年代,赤水镇古街 还有60来家卖煎粿的店铺。后古街上居民陆续外迁到德化城关,煎粿店也陆续倒闭,所余无几。

  赤水煎粿其实就是水蒸油煎的粳(碱)仔粿,其外焦里嫩、香酥金黄,香味四溢。

  制作:

  1.磨米浆:大米(不能太精)淘净,加水用石磨磨成米浆(现多用机磨)。1斤米大概能做3.5斤的粿。

  2.蒸粿:米浆按比例加入盐和碱,倒入大蒸笼,然后用棍子不停地搅动,等滤干了水,盖上蒸笼盖,放上土灶台,用木柴旺火蒸透,取出待自然冷却。

  3.煎粿:将米粿切块,置油锅中煎制,并不断翻转,至通体表面泛黄,取出放铁网上去油,稍凉些再切成小块放碗里即可。

  食用时,可据个人口味拌以辣椒油,或辣椒酱、醋、酱油等。

  安溪碗粿

  碗粿,是安溪传统小点,因成品置于碗内,故名。 因安溪人在明末至清待大量移民台湾,碗粿也逐渐成为台湾的名小吃,并衍化出许多花样。

  制法:

  1.制配料:一般有两种配料:① 炸葱头:葱头切碎,放油锅中炸至金黄色。②卤汁:将五花肉、笋干(浸透)、豆干切成小块,过油锅爆炒后,加水、五香粉、酱油和其他调味品,焖熟。

  2.磨米浆:选用旧米,加水磨成米浆,加适量盐和碱,搅匀。旧米即存放在仓库一段时间收干水分的大米,其炊煮的碗粿比较有韧性,米饭的特性自然呈现,不会有汤汤水水黏腻的状况产生。

  3.蒸制:米浆逐个舀进碗中,以八分满为准,置蒸笼中蒸熟。

  食用时,取一碗碗粿,用竹片切割成小块,浇上炸葱头、卤汁卤料即可。

  葱头粿

  葱头粿,是流行于安溪湖头的传统小吃,常作夏天冷盘。其外观晶莹剔透,口感香嫩滑爽,气味芳香,咸淡适宜。

  制作:

  ①制浆:选用优质大米,洗净,浸透,捞出沥干,人工碾磨(越细越好),加入适量草碱,再以1∶4的比例加水(为调整米浆的软度,可视情况添水),用力搅拌,使之成米浆。

  ②煮浆:将搅拌均匀的米浆放入锅中,中火搅拌(如过于浓稠时再加入开水),煮沸。在此 过程中要不停搅拌,否则米浆会粘底烧焦。

  ③成型:将煮开的米浆倒出,放凉,即凝成弹爽可口的米粿。

  ④食用:将米粿切成长10厘米、厚1.5厘米的粿片,放碗中,浇上1层葱头油(花生油与葱头细末炸成的),即可食用 。

  九重粿(九层粿)

  九重粿即九层粿,是南安山区清明节祀先人、兆丰年的一种传统特色食品。颜色美观,冰凉滑韧。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载,其制法:

  原料:优质大米2500克,纯碱20克,盐50克,红萝卜、青菜各适量。

  1.大米淘净,以500克米配1500克水的比例,放到石磨中磨成米浆,加纯碱、盐,搅拌均匀,浓、稀中和。

  2.红萝卜、青菜分别熬出菜汁,再分别倒入米浆中,调出红、绿、白三色米浆待用。

  3.蒸笼内垫一层稻草,上面铺上湿炊巾(棉布)。先倒入第一层米浆(第一层米浆要浓一点),蒸5分钟再倒入第二层米浆,如此依层倒入米浆和蒸煮,至九层。每层的米浆红、绿、白相间,使颜色各异。

  蒸熟后取出凉透,用手按有弹性,抹花生油,切成小方块即可食用。吃时可蘸糖或酱油,也可同猪肉同煮吃。

  炸菜粿(炸菜头粿)

  炸菜粿是闽南一带盛行的传统佐餐小吃,因主要原料是白萝卜(俗称“菜头”)和米浆,也称“炸菜头粿”。现今街头巷尾和农贸市场有售。

  将白萝卜捣成萝卜泥,拌上少量糯米粉,蒸熟后切成四方形或三角形小块,放入沸油锅中煎炸至橙黄色起锅即可。油炸过后的菜粿外酥内嫩,表皮呈金黄微焦,质地柔软鲜美、软滑甘香,具稻米的爽口和萝卜的清甜。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其做法为:

  原料:晚米2000克,白萝卜5000克,精盐50克,味精20克。按:晚米一定要用陈年的,即“再来米”,指收割下来的稻谷带壳存放满1年,再舂谷使用的米;有否存放满1年直接影响着菜粿的软硬程度,当然也就决定着能否炸制成形。如用新米做成的菜粿,呈液态状,虽勉强可以炸成,但吃起来没有质感。

  1.晚米放水里浸泡2—3小时,淘净捞起,加水3000克放在石磨中磨成米浆。

  2.白萝卜去皮洗净,在有密密小孔的铁板上磨成萝卜泥。

  3.把白萝卜泥、精盐、味精放入锅中煮熟,倒进米浆里搅拌均匀成糊浆。

  4.蒸笼里铺上净布(炊巾),倒入米糊浆,分2、3格一起蒸,旺火蒸1小时30分即熟。

  5.取出冷却后,切成厚1厘米、长约8厘米的长方块,放入油锅中炸至外表酥脆捞出沥去油即可

  甜粿   

  甜粿是年糕之上品,也是闽南著名风味点心, 以石狮市宝盖镇塘头村产为佳,称塘头甜粿;塘头甜粿以老字号“义兴”最著名。

  塘头甜粿品质优良,玉润晶莹,糯嫩甜香不粘齿,质地软嫩,芳香四溢;储存时间久,能存放15 天不龟裂、不发霉;冬天放在糖里,夏天放在食油中,可保持4—5个月不变质。

  塘头甜粿的历史可溯至明·万历年间,在南洋华侨中享盛誉。传说古时晋江一个穷秀才屡试不中,心灰意冷,于是搭一条货船下南洋谋生。临行前,秀才只带了一袋甜粿上船。船行不久,就在海上遇到狂风暴雨,迷失方向。漂泊了七天七夜后,船上能吃的东西已所剩无几。因为吃 甜粿耐饿,全船的人最后就靠着秀才带的那一袋子甜粿活了下来,并到达了目的地。因此,华侨下南洋时往往要带上塘头甜粿,以保证一帆风顺。

  清·咸丰(1851—1861年)年间,王公侯即在石狮街上开设甜粿店“义兴号”。到光绪(1875—1908年)年间,“义兴号”甜粿已驰名东南亚。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塘头甜粿的做法为:

  原料比例:大冬糯米2000克,白糖1000克,冬瓜糖200克,豆腐皮5张,香蕉型香精少许,花生油50克,及金橘。

  1. 磨浆:糯米水浸12小时左右,中间换水一次,淘洗干净,放入石磨中水磨成米浆。

  2. 沥水:米浆装袋沥干水(或用高速甩干机器甩去水分), 成半干状浆块。

  3. 调制浆团:将浆块捣碎,取一大块摘成粉剂,放入水中煮熟,捞起这些粉剂,和捣碎的粉浆一起揉均匀。放入盆中,将糖溶化为糖水后慢慢掺入,拿竹棍用力充分揉拌,至浆团产生良好的糯性,拿起竹棍时滴下的米浆可在桌面形成一个塔形后立刻化开为止。放入切碎的冬瓜糖、香精,搅拌均匀。

  4. 装模:在蒸笼内排列直径15厘米、高3厘米圆形铁盘(现多用铝模)10个,每个铁盘铺上豆腐皮半张(现以花生油抹锅底),将充分搅拌好的糖米浆舀入。

  5. 蒸制:将铁盘放在蒸笼内,旺火蒸1小时30分钟即成。取出晾凉,刷上一层花生油,脱模、装盒。切成小块装盘上席。

  由于石狮甜粿可久存,久存后硬化的石狮甜粿常切成厚0.8厘米—1厘米、长6厘米—8厘米的块状,蘸拌匀的 鸡蛋液(或用鸡蛋和香炸粉搅拌成浆),在放入新鲜花生油的热锅中用文火煎或炸,同时经常翻面,直至表面成金黄色、甜粿柔软后,起锅热食。

  麦馅粿

  麦馅粿色泽金黄,皮韧香,馅甘甜,是清明时节泉州祀祖的传统供品。

  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载其制法:

  原料:小麦2500克,白糖4000克,糯米粉500克,豌豆2500克,栗子叶1000克。

  1.栗子叶浸水洗净,沥干。

  2.小麦去杂质,淘净捞起,下锅翻炒至熟,干磨成粉,过筛滤去渣末;将麦粉到入大桶中。

  3.水2100克和白糖2000克倒入锅中烧沸,趁热慢慢冲入放麦粉的大桶中,边倒水边搅。水倒完后,用木棒用力搅拌(要反复搅拌,越有粘性越好)至均匀成团,放置待凉。

  4.豌豆去杂质洗净,放入锅内,加水7500克,先用旺火后用小火煮约3小时至酥烂为止;盛入淘箩,下置大盆,用手揉擦豆,边揉擦边加清水,使豆去壳,流出细豆沙(箩内只剩豆壳)。细豆沙静置盆内水中15分钟后,撇去上面清水,将细豆沙倒入纱布袋,放入水中,再洗出细豆沙。沉淀后,撇去上面清水,倒入布袋,扎紧袋口挤干水。炒锅置小火上,倒入细豆沙,加白糖2000克,边炒边翻,不使焦底,约50分钟左右,于后盛入盆中成馅心。

  5.将放凉的麦粉团分成100份麦粉坯,每块坯子包入1份豆馅,搓成圆形,放糯米粉上滚一下防止粘连,再用长长的栗子叶绕一团包紧。

  6.把多层式蒸笼置旺火上,放入包好的麦馅,蒸1小时即成。

  茜草粿

  亦称仙草蜜。

  茜草洗净晾干,至盛夏褥暑,取之至大锅大鼎文火熬炼,至叶消梗糊,汤汁浓褐,过滤后加入浓米浆冷却即成,水灵灵,鲜嫩嫩,弹性十足。

  进食时, 切一小块置于瓷碗中,加入冰凉开水,调入白糖或蜂蜜,用小匙轻轻搅拌,呈碎角状。

  澳茄粿

  澳茄与无花果同科,节节生根,爬生于枯树崖壁,气根就直接扎进树皮或岸壁吸取水份营养。一年一生的澳茄,大小如鸡蛋,脐部平,蒂部尖,酷似儿童抽旋玩的辘辘。成熟的澳茄外皮由青转黄变褐,肚里满是白色花柱状蕊头,取之用水浸搓捏成胶状粘液,煮开过滤冷却,即成透明温润的澳茄粿。

  进食时, 切一小块置于瓷碗中,加入冰凉开水,调入白糖或蜂蜜,用小匙轻轻搅拌,呈碎角状。

  糯米粿

  糯米粿是闽南特色小点,历史超过百年,常用于喜宴或小孩生日。其小巧透亮,外皮韧嫩而光滑,略带粽叶香气;内馅是香甜的花生酱,甜而不腻。

  制作:

  1.制糯米粉团:糯米加水浸泡3个小时,磨浆,入布袋吊起滤去水分,整袋加压压干取出,加适量热水搓揉成团。亦可用市售糯米粉加适量热水搓揉成团,但成品的韧性稍差。

  2.制内馅:花生仁炒熟炒脆,去衣,压磨细碎,加入白糖、适量水,搅拌成花生酱。

  3.定型蒸熟:捏出一小块糯米团搓圆按扁,包入适量花生酱,收口搓圆,置一片粽叶上,放入蒸锅蒸煮10分钟即可。出笼时用刷子在每个糯米粿表面刷一层熟花生油,避免外皮粘手。

粽子

  粽子历史悠久,是泉州传统风味小吃,端午节家家户户或做或买,都要备粽子,供奉神明、祖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岁时记·端午》)。现常年有市售。

  沿革

  粽子最早的用途,是被当做夏至时节祭拜祖先的祭品。其最早记载见于 汉·许慎《说文解字》:“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糉”即粽子。粽子也称“角黍”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

  粽子何时与屈原联系起来不得而知,但南朝·宋时期(420—581年)刘义庆《世说新语》已有记载:“周时,楚·屈原以忠被谗,见疏于怀王,遂投汨罗而死,后人吊之,因以五色丝系角黍,于节日投江以祭之。”由此,端午节投粽入江以祭奠屈原的说法便开始在民间普遍流传。

  唐、宋,“角黍”有了诸多演变,加入不同馅心,制成不同形状。至明,因内馅多选用糯米包裹,“角黍”之名进而被“粽子”一词取代,沿用至今。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以为节物,相馈送。”

  粽子从北方传入泉州,应在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衣冠士族南渡之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沿革》、《泉州民系》)。而泉州特色粽子的形成,相传与南宋·陆游有关。陆游到福州做官,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风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由一位在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后来代代相传,最后演变成肉粽、“粳仔粽”、豆粽等多样品种。

  肉粽

  泉州肉粽历史悠久,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因肉粽需趁热而食,泉语“热”“烧”,故俗称“烧肉粽”

  著名的市售肉粽,有清末民初市区“肉粽银”、旧时市区浮桥头观音亭许牛、钟楼肉粽。特别是钟楼肉粽,文革后发展演化为连锁店,有钟楼肉粽和东街肉粽之分,制作精细,糯而不烂,肉嫩不腻,味香鲜美。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肉粽的制作过程为:

  主料:糯米(以当年新出的颗粒饱满的为佳)4000克,干大粽叶(软骨竹叶,约8厘米宽)750克,水草(咸草)若干。

  辅料:猪腱肉(或用五花肉,但以猪腱肉为佳,因猪腱肉经高温煮制,胶质释出,可使糯米更为滑口)1100克,虾仁250克,香菇丁250克,卤鸡肉600克(现多代以卤鸡蛋),莲子(或栗子)250克。

  调料:精盐44克,味精4克,红酱油210克,五香粉20克,猪油500克,白糖95克,加饭酒15克,干葱头30克。

  1.治粽叶、咸草:干粽叶放水里浸泡10小时,洗净沥干;咸草用清水煮过;糯米放水中浸泡1小时软化,淘洗干净,捞出沥干。

  2.炒糯米:大锅烧热,放入猪油、20克干葱头,炸至葱头金黄色时捞起;余油中下白糖熬成红色,再下200克红酱油、30克精盐,把糯米倒入锅中翻炒,并加五香粉、卤肉汁,用铲子不断推炒15分钟,待糯米显金黄色飘出香味时盛入大盆中待凉。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各家肉粽之所以口味不同,就是因为炒米过程各异、加工方式不同。

  3.烧红烧肉:猪腱肉(或五花肉)切成约长3厘米、宽1厘米小块,把锅加热,放入15克猪油、10克干葱头煸炒,再下15克白糖熬成红色,放入10克红酱油、10克精盐、2克味精、15克加饭酒,把猪肉倒入锅中炒、焖10分钟,成红烧肉装盆待用。

  4.制配料:虾仁洗净沥干,用10克猪油炒过备用;香菇丁水发去蒂沥干,加精盐4克、味精2克焖好备用;莲子泡水煮松备用。

  5.包粽:取两张粽叶反面相叠,从中间处弯折成三角形漏斗状,放入约40克炒过的糯米,中间下凹些,然后依次把红烧肉2块、香菇丁2朵、卤鸡肉1块(或卤鸡蛋半粒)、莲子若干放在糯米上,在用30克炒过的糯米盖在上面压紧,两边折拢,成四角角黍状,用咸草(现多以细麻绳代替)绕2圈扎紧。包时一定要扎牢,包得结实,否则包一个漏一个,煮完捞起来的就只剩粽叶了;或水渗进粽子里,香味外溢,就不那么香了。

  6.煮制:取大锅,加水至八成满,烧沸,将包好的粽子置大锅里,旺火煮2小时后再用微火煮1小时,即熟。停火后起锅。此环节注意点,一是煮时一定要先将水煮开后再放粽子,如直接用冷水煮,粽子会糊;二是煮时开水要浸没粽子,不要让粽子露出,防止夹生;三是水中可 撒入一点碱,增加粽子的弹性。

  吃时剪开叶绳,剥去粽叶,取出糯米团子, 调以花生酱或番茄酱、蒜蓉等。

  现代亦有以糯米、干贝、香菇、虾仁、鸡蛋、鱿鱼须、瘦肉、海蛎干为主料如法制成的,称干贝肉粽。   

  豆粽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豆粽的制作过程为:

  原料:上糯米2000克,牛角黑豆(或黑壳青仁黑豆、红豆),粽叶500克,精盐35克,味精5克。

  糯米水浸1小时,淘净捞起沥干;黑豆淘净,浸泡1小时,捞起沥干。大锅加热,把糯米、黑豆倒入,放入精盐、味精,炒20分钟至香味飘起盛入盆中。包如上法,旺火煮1.5小时即可。

  可调细砂糖食用。

  粳仔粽

  粳仔粽是最原始传统的小吃,也是端午节必备供品,色泽金黄,半透明,冰凉柔软。夏日尤宜。

  粳仔粽的制作关键是碱水(泉音“粳仔水”),也称灰水。将干净的稻草晒干后烧成灰,置于簸箕里,搁在水桶上,之后用清水淋浇,取出渗进水桶里的灰水,用干净纱布滤去杂质即可。然后将淘洗干净的糯米浸泡入碱水中,让糯米吸附 碱水,泡好之后滤过水分,包入粽叶入锅煮熟即可。

  现在碱水多以纯碱、硼砂代替。粳仔粽的制法,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载:

  原料:上糯米2500克,粽叶800克,纯碱50克,硼砂50克。以上可制60只。

  糯米水浸1小时后淘净沥干,掺入纯碱、硼砂,搅拌均匀。如上法用粽叶包成角黍状,旺火煮1.5小时即可。

  冷食。食时蘸蜜或白糖,亦可蘸酱油,甜、咸均可。

榜舍龟

 

  “龟”是闽南传统食品,用糯米做皮,糖和绿豆为馅,再用有龟甲图案或“寿”字的陶瓷印模印形,蒸熟,形状如龟。显然,“龟”寄托着人们祈愿像龟一样长寿的愿望。

 

  泉州的“龟”以永春“榜舍龟”最为著名。“榜舍龟”永春县传统小吃,有200多年历史。其用糯米、绿豆、白糖等精制而成,龟皮细腻鲜嫩,龟馅甜美、酥松清香,入口甘甜中略带冰凉,风味独特。

 

  来历

  据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在 永春县桃城、五里街等集镇上,就有人专门制作和贩卖这种糯米龟为生;其中,以五里街镇华岩村的孙清水孙榜父子所制最为出色,兼营花生汤。

  时任永春州官的叶绍芬在东门外租房,聘请私塾先生,让弟弟绍本苦读候考。绍本游手好闲,常到孙家赊龟,几乎天天来食,孙家父子慑于权势不敢得罪,久而久之也成为老主顾了。有一年元宵,叶绍本因贪色被打,回家被私垫先生拒之门外,孙榜父子收留了他。经这一回,绍本终于悔悟,改邪归正,发愤读书,并仍常去孙家闲聊吃龟。一年后,绍本上京应试,中了进士,被选入翰林院。

 

  3年后,叶绍本被委任为福建学政,到永春主考乡试,特意前往孙榜店中还清旧账,并品尝久别多年的糯米龟。其时孙父已去世,孙榜的小吃店生意已大不如前,于是叶绍本故意坐着官轿,带着众秀才,一路鸣锣开道到孙榜店中,以糯米龟祭祀孔子,并要秀才们尝一尝糯米龟配花生汤的滋味。此举顿时在山城引起轰动,围观的乡民都说孙榜显贵了,应尊称为“舍人”。从此,永春五里街这家小吃店做出的糯米龟就被称为“榜舍龟”

  后世还为此传诗一首:孙榜好学做甜龟,知州胞弟吃不归;浪子回头中进士,扶困扬名榜舍龟。

 

  制作

  永春榜舍龟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

    原料(制30个):上等糯米800克,绿豆800克,白糖l000克,金桔粉若干,花生油10克,盐20克,竹叶、豆皮若干。

    1. 制剂子:糯米淘洗后用水浸2小时(亦可水泡一个晚上)至糯米全部被泡开后捞起,放入石磨中磨成米浆,装入袋中,以几十斤重的石块 按压,沥干水份,成糯米粉团,置于盆中。取1/5粉团放入沸水中汆热,掺进其余4/5糯米团里,加入磨成粉的白糖300克,一起揉捏揉匀至米团表面光滑,揉成长条状后,再切或摘成宽约2厘米、长约3厘米的剂子30个。如要使榜舍龟的表皮呈金黄色,可在糯米粉团内加入少许红糖。

  2. 制馅:把绿豆用清水浸泡2小时(或一夜),沥干,去壳,上蒸笼蒸熟,倒在案板上碾成豆沙,用纱布包好,放入水中洗出细豆沙,沉淀后,去水,捞出细豆沙沥干。放入用烧柴火的锅中,用微火焙干,加白糖700克,加盐、金桔粉拌匀,捏成30个豆沙馅丸。根据个人口味,馅亦可将绿豆换成花生、黑豆 制作。

  3.蒸制:将每个粉剂放入一个豆沙馅丸,捏紧,收口后轻轻压成扁长圆形状,放到镌有龟甲图案或“寿”字的模具上印出花纹,皮上抹上一层极薄的花生油,下面垫上一片抹过生油的竹叶或豆皮,放入蒸笼,用中火蒸30分钟即成,凉食。

蜜桔

  安溪蜜桔

  安溪蜜桔,采用大金桔、白糖精制而成,颜色金黄,雅称“金栆”。 最早产于长坑乡,后流传于全县,尤以长坑、蓝田、祥华等乡产量最多,质量最好,湖头镇又后来居上。成品颗颗晶莹圆润,金黄透亮,色香味俱佳,是配茶的蜜饯珍品。

  大金桔产于山区,多为野生,秋末冬初为成熟采收季节,可鲜吃,也可以加工,有润肺止咳等功效。

  制法 :

  原料:鲜大金桔1公斤、白糖1公斤,可制成蜜桔1.5公斤。

  1.剐桔。视大金桔的大小,分别用锋利小刀在桔上竖直剐出3~5个口子。口子不能剐得太长,以免煮桔时破坏原形。

  2. 浸泡:大金桔口子剐完后,放入瓷缸,以清水浸泡1天,并换水两次,以除去大桔的酸涩味。

  3. 挑籽。取浸泡后的大桔,用大针把大桔中的三、四粒小籽全部挑出。挑籽颇为麻烦,有人曾改用手挤,虽然比较快捷,但容易把桔身压烂,其方法并不可取。

  4. 初煮。把挑好籽的大桔放进锅里煮透,捞出。煮桔的时间视火力大小和数量多少而定,一般掌握至桔身柔软时立即起锅。如时间过短,桔身生硬不适口;过长则桔身变烂成废品。初煮的桔汤颇为酸涩,要全部倒掉。

  5.酿制:煮透后的大桔放入瓷缸里,按1∶0.5比例加入白糖,一层桔一层糖逐层铺好,酿一昼夜。由于桔、糖融合,会产生一些汤汁。

  6.熬汁:将酿制大桔的瓷缸里产生的汤汁倒进锅里,再按2∶1比例加入白糖,熬煮一段时间,乘热把这些汤汁倒进盛大桔的瓷缸里,浸泡一日一夜。如此反复熬3回,汤汁越熬越浓,直至熬成粘稠状。

  7.复煮。把大桔连粘稠状的汤汁倒进锅里复煮,至汤汁从小泡变成大泡时出锅即可。复煮时间长短必须认真掌握,过久会把大桔煮硬,成为次品。

  永春金橘糖

  金橘糖是水春县最著名的土产蜜饯,有300多年历史。

  品种

  永春金橘糖品种有二:一为“大橘”、“蜜橘”,以大金桔制成,大小如雀卵,同安溪蜜桔。二大小如弹丸,以“山金豆”制成;尤以后者最为著名,外地罕见。

  《永春州志》载:“金橘,永地有大、小两种,小者仅如弹丸,稍大者如雀卵,名大橘,以糖煮数次,谓之蜜橘,出西边远者尤佳。有贵客挚友至,酬之以下茶。”

  “山金豆”金橘糖

  “山金豆”在柑橘族分类里,与金柑、金枣、罗浮同归于金柑属,为常绿小乔木,多野生于山间,年年开花结果,果扁圆细小,略比豌豆大。果皮橙黄,肉薄汁少,味酸苦而香气浓。“山金豆”冬季成熟,因此每年的立冬至春节前这两个月,是制作金橘糖的最忙时节。

  以“山金豆”制成的金橘糖, 外观玲珑剔透,半透明,橙黄色,如同珍珠,光泽闪烁,又裹粘着一层细细的白砂糖,质地似软而干松,色彩可爱;它保持柑橘的馨香,闻之沁入肺腑,入口鲜嫩清甜,食之醇香, 风味隽永独特。它既是配茶佳品,又可作煮花生汤、绿豆汤及蒸年糕的调料;还具有开胃消食 、化痰止咳、治呃逆等功效。“橘”、“吉”同音,每逢新春佳节,永春城乡家家户户的厅堂案上都要摆出金橘糖招待亲友宾客,以示丰年吉利。 

  制作:

  1.原料处理:采回成熟的山金豆,去除叶子,筛选掉小颗粒和不够成熟的青色颗粒,留下金黄色的、大小均衡的,然后逐个挤去果核,放进淡盐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捞出,再用清水浸泡1天,彻底清除 苦涩之味,沥干 。

  2.煮糖:将泡好沥干的山金豆放入铁锅,加适量白砂糖、饴糖闷火熬煮2.5个小时到3个小时(不能加水),其间每半小时就搅动1次。至熬出黏稠糖浆,山金豆变得透明,锅里飘出阵阵金橘香,捞出沥干。

  3.拌糖:事先准备几个竹篾,在竹篾的底部铺上白砂糖;将熬煮后沥干的山金豆放在白砂糖上,上面再铺一层白砂糖。随温度的冷却,山金豆变成暗红色,表层粘裹着1层细细的白砂糖,即成。

槟榔

  槟榔是一种热带药用果木,原产于东南亚、南亚等南蕃之地,蕃人自来就有嚼槟榔以御瘴病的习惯,并形成了以槟榔待客、甚至婚聘以槟榔为贽的礼俗。

  早在东汉时,岭南一带已有食槟榔的习惯。东汉·岭南人杨孚《异物志》记载:“古贲灰,牡蛎灰也。与扶留、槟榔合食然后善也。”

  五代·福州林阳山瑞峰院志端禅师,福州人。年青时依本州南涧寺受业。24岁,参谒明真大师,师泉州人,俗姓。一日“斗机锋”,有僧问明真“如何是万象之中独露身?”明真举一指,其僧不举。志端于是冥契玄旨。明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志端答:“竹箸一文一双。”又有僧人夜里参谒明真志端问:“阿谁?”僧答:“某甲。”志端又说:“泉州砂糖,船上槟榔。”僧良久不作答,志端问:“会么?”僧答:“不会。”志端说:“你若会,即廓清五蕴,吞尽十方。”

  从五代·志端“斗机锋”所云“泉州砂糖,船上槟榔”看,槟榔应是舶来品,唐、五代时槟榔已传入泉州。

  宋代,嚼食槟榔在泉州已成为一种礼俗和风尚,这一礼俗完全是受南蕃影响的。

  宋·郑域咏闽南风尚诗云:“海角人烟百万家,蛮风未变事堪嗟。果堆羊桃乌青榄,菜◇丁香紫白茄。杨枣实酸薄纳子,山茶无叶木棉花。一般气味真难学,自啖槟榔当啜茶。”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6·食货、土产》(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引宋·林夙诗云:“玉腕竹弓弹吉贝,石灰荖叶送槟榔。泉南风物良不恶,只欠龙津稻子香。”嚼食槟榔已被看作“泉南风物”之一。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12·泉州》载:泉州有“槟榔代茶”的风俗,夹注云:“槟榔消瘴。今宾客相见必设此以为重,俗之婚聘亦借此以为贽焉。”

  周去非《岭外代答》亦云:“自福建下四州与广南西路皆食槟榔,客至不设茶,惟以槟榔为礼。”

  宋·戴复古《石屏集·卷1·久寓泉南》(四库全书本)诗也写下:“东家送槟榔,西家送槟榔”,“南人敬爱客,以此当茶汤。”

  宋元时期,泉州槟榔贸易兴盛。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载:“海南惟槟榔、吉贝独盛,泉商兴贩大率仰此。”“槟榔产诸蕃国及海南四州,交趾亦有之。春取之为软槟榔,俗号槟榔,鲜极可口;夏秋采而干之,为米槟榔;渍之以盐,为盐槟榔;小而尖者为鸡心槟榔;大而扁者为大腹子,食之可以下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汝适》、《泉南著述·诸蕃志》)1974年泉州湾宋代古船出土槟榔51粒,为宋代泉州与南海诸国的槟榔贸易提供了实物见证。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灵山》说:“舶之往返此地,必汲水采薪以济日用,次得槟榔荖叶。”又说放拜(今印度孟买)“大槟榔为诸蕃之冠,货用金、贝子、红白烧珠之属。”

  直至明代,黄仲昭著的《八闽通志》仍称,泉州“吉凶庆吊皆以槟榔为礼”

蓼(

  蓼,泉音“栳”,有麻蓼(麻)、花生蓼(花生)、蓼花(3种,香蕉一般大小,具香、脆、酥、轻四大特点,是泉州传统糖品,婚嫁喜事必备走亲访友馈赠常用。

  麻蓼(麻栳

  麻蓼泉属各地均有,永春产尤负盛名,与榜舍龟、橘红糕、金橘、白粬并称永春五大小吃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麻蓼的制作过程为:

  原料:糯米2500克,麦芽糖1000克,芝麻500克,菜籽油2500克。

  1.炒芝麻:芝麻放锅中炒至酥香,倒入竹匾里。

  2.作胚: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桶中浸泡1—3天后捞起,磨细,沥干脱水成粉泥状;在蒸笼里铺上湿巾,将糯米泥倒人蒸笼上锅,旺火蒸20分钟左右起锅。放到石臼中加少许油舂成泥团(需反复舂才有粘性);为加强膨化作用,按一定比例加入去皮搅碎蒸熟的九枞芋,搅拌混合均匀成粉团。后用手拨成糯米条,擀压成一片片薄片,切成长5—8厘米0.5厘米左右的扁形长条酪坯,铺在竹匾里晾干1-2天

  3.炸胚:锅加热后放人菜籽油,烧至六成热时,将干糯米条逐只放入油锅内汆,并用长筷子将其翻身,2分钟左右即膨化成白色蓬松状物,形如金黄色的“小香蕉”捞起。

  4.熬制糖粘:将麦芽糖放锅里加热,熬成液体状糖浆。

  5.粘料:在熬制好糖粘的锅中倒人炸熟的糯米条,在锅里翻妙,使其表面粘上一层麦穿糖后,倒入放有芝麻的竹匾内滚动,使其再粘上一层芝麻即成。

  花生蓼(花生栳)

  花生蓼是在麻蓼的基础上改进的,为民国初年南安英墟街糖品师傅洪本来首创。现以南安英都塘边街“庆珍号”和安溪龙门的产品为最著名。

  制法如麻蓼,只是在最后程序粘上一层炒脆研碎的花生末,集香、酥、甜于一体。

  蓼花(栳花)

  制法如麻蓼,只是在最后程序粘上一层爆米花。

  鲟,学名锯缘青蟹,分为菜鲟和红鲟两种。菜鲟即是普通的鲟,红鲟是处繁殖季节的雌鲟,也叫红膏母鲟,营养价值极高。泉州的鲟以石狮市蚶江石湖的红膏母鲟最为著名。

  明·王世懋《闽部疏》(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一月书):海中鲟有冬春间生者,蛑蝤类也。而色玛瑙斗壳作狰狞斑斓,尽似虎头,土人名之曰虎鲟。余以配龙虾为的对也。

  民间习惯对红膏母鲟喂以老酒,使之昏醉,而后炖煮。煮后的红膏鲟通红油亮,体内的膏汁凝结成嫩黄块状,蟹肉雪白,味道极为香美。这种做法可追溯至清代。

十五划

糍(糍粑、糯米糍)

  糍是泉州农村的传统食品,主要原料为糯米。本地糯米有“小术”、“大术” 两个品种,夏术、秋术两次收成。

  糍粑

  简介

  过去,农家逢年过节,或家有喜事,就要舂糍,以图吉利。糯米糍是迎亲嫁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最后一道菜谱,并还要备有“轿夫糍”、“糊嘴糍”。农家盖屋,从动工到完工也要舂18臼糍,敬请木工师傅、帮工和亲友,如填础舂糍,以示有“黏性”,象征柱头会生根牢固,成为世居。平时多人聚集在一起,也会舂糍做点心,深情厚谊,以糍会友。 

  秋收时节,德化农家有“报糍”习俗。一般由乡里“当境宫”头人轮流坐庄,把自产的糍压成一块块厚约1厘米、直径约25厘米圆形状块,每块隔层再撒放炒熟磨细拌有红糖的米粉,叠进提篮里,挑到田头叫卖,以糯米糍换取打谷场上的谷子。“报糍”没有统一价格,一般1块“报糍”换取1斗谷子(约10斤),有的会给更多,显示农家年丰喜悦。一家几口人把糯米糍用镰刀切成一人一块,围坐在打谷场上吃得津津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农家小孩喜欢跟长辈到田里拾稻穗、拿稻把,也能共享吃“报糍”的美味。

  立冬,农村家家户户都舂糯米糍,并备办盛宴供奉当境公、土地公,借以庆丰收年景,祈望来年生活过得更美好。俗称“冬福”、“谢冬”。这时,农家女主人会端着一碗碗糯米糍向邻居叔公婶婆互送品尝,看谁舂的糍好吃。 

  因糯米糍有滋补作用,每年冬、春季,农家人还会把糯米糍蘸米粥汤或包在菜叶里一块块塞进耕牛嘴里,为耕牛进补,以期耕牛身强力壮,为农事大显身手。

  制作

  制作:

  ①制配料:如欲甜口味,配料用白糖(或红糖)、炒花生(去衣)碾压成末为之;如欲咸口味,配料用炒花生(去衣)、炒 红豆(或黄豆)、盐碾成灰色粉末为之。

  ②蒸糯米:取当年新产糯米10斤左右,用水浸透,洗净,捞起,放入特制的蒸米饭木桶(饭甑),中火蒸煮40分钟使熟。

  ③舂糍:将蒸煮的糯米倒入 农家舂米的大石臼,表面撒少量水,一人用四五斤重的木杵使劲一下一下地舂,先轻后重,另一人不断翻动,反复约1小时,直至原本粒粒分明的糯米逐渐成为黏稠泥状 结成一团,犹如白玉盘,柔软细腻,甚有韧性。舂时,木杵需多次将捣米的一端反复放入凉水中蘸水,避免粘连。由于捣米是力气活,常需数人轮流操作。

  ④置冷:舂好的糍粑搁冷后,整团置入新从深井里打上来的凉水中,它不馊不溶不硬。

  ⑤食用:将糍粑用手掰捏成一个个如鸡蛋大小块,随口味 放入配料中滚一圈粘满食用。亦可蘸拌有葱头、生姜等调味品的糖浆食用,或蘸上蜂蜜、白糖、红糖、饴糖食用。

  糍粑最好现做现吃,如放至隔天便会变硬,口感不佳,需入锅再蒸。

  麻团

  麻团香甜可口,口感嫩滑,有嚼劲,是泉州人重要早点之一。

  制作:

  1.制糯米粉团:将事先煮过的1公斤白糖与0.5公斤左右糯米粉搅拌均匀。

  2.蒸熟:在蒸锅上刷上一遍油,放入糯米粉团蒸1小时后起锅,切成小块待用。

  3.包馅:将每块糯米团捏成扁平状,加入适量绿豆或黑芝麻内馅,包成圆形状。

  4.粘花生末:将制好的圆形糯米团均匀蘸上花生末,即可。

  英都麻糍

  南安英都麻糍软糯滑韧,略透明,香甜微冰,是传统美食,寓意吉祥富贵,当地红白喜事和茶点都少不了它 。

  传说

  传说,英都麻糍在清初之前即有,但其出名还与清朝开国重臣、南安英都人洪承畴之孙洪奕沔有关。清·康熙(1662—1722年)间,洪奕沔被满族亲王招为女婿。举行婚礼时,洪奕沔特地吩咐来自英都的厨师做了一道具有闽南风味的特色小吃——麻糍。宾客吃完后啧啧赞赏,一时间,英都麻糍成为当时王公贵族的“抢手货”。(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承畴

  又说,英都麻糍的著名得益于洪科捷的改进。洪科捷是清初南安英都人,乾隆四年己未(1739年)与父亲洪世泽一起考进翰林院供职,人称“父子双翰林”。时父子俩居住京城,住所周边胡同有一户糯米糖品作坊,其糯米产品香甜可口,深得洪科捷喜爱。经多次诚心求教后,他终于得到了糖品作坊主世代相传的秘方手抄本。后随年岁渐长,洪科捷“双亲年逾八十”为由“告假归养”,返回家乡。家乡当时有一家“天饴糖品”店,洪科捷便指导其根据秘方加以改进,佐以英都盛产的花生、芝麻,英都麻糍日益著名。

  制法:

  据泉州财贸委《泉州风味小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等载,英都麻糍的制作过程为:

  原料(制50个):优质糯米1500克,芝麻150克,花生仁500克,冰糖800克,熟猪油少许。

  1.制糯米粉团:糯米浸泡,依据天气情况需8—24小时;淘洗干净捞起,放入石磨,带水磨成米浆,灌入布袋,沥干水分取出。

  2.制佐料:芝麻用小火炒熟,碾成粉;花生仁炒熟去膜,碾成花生粉;冰糖碾成冰糖粉。把上述3种材料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盛于盘中备用。

  3.煮制剂子:水烧沸,把糯米粉团摘成粉剂子下锅,汆熟捞起。在大瓷碗内抹上一层熟油(以防粘连),把煮熟的粉剂子趁热倒入瓷碗中,用长竹片反复抽搅,越有粘性,韧性越佳。

  4.切片:在案板上抹些熟猪油,把糯米团倒在案板上,用手搓成长条,碾成薄片,切成4厘米左右的糯米小方块坯,排在竹匾内即可。

  5.吃法:将糯米坯放入佐料盘中,使其粘上一层芝麻粉、花生粉、冰糖粉调制而成的佐料一同食用。

十六划

  炒田螺

  炒田螺,香气扑鼻,表面油光滑亮,是常见的佐酒小吃。

  制作:

  ①泡螺:将田螺先水洗一遍,泡水半天,吐净脏物,再用水冲洗几遍,备用。

  ②炒螺:油锅烧热,爆姜丝和小米椒,下田螺,翻炒几下,倒入调好的配料(含酱油、白酒、喼汁等),翻炒,至收汁适中,立即倒入花生酱、蒜,边炒边观察,至田螺表面呈光滑,起锅装盘。翻炒时掌握火候很重要,如炒过火,则吸食田螺肉时就得用力,口感也不佳。

  ③食用:吸食田螺肉,或用牙签跳出田螺肉,食用。

  炒钉螺

  炒钉螺,螺肉带点韧劲、甜中带咸,是常见的佐酒小吃。

  ①泡螺:选上好钉螺,浸泡在清水中约1小时,使吐净沙土,捞出,剪掉尖端。

  ②炒螺:在锅里加入适量花生油,等油温升高后,加入干红辣椒、姜碎爆炒至于香味溢出;加入洗好的钉螺,翻炒;再加入盐、酱油和少许的水翻炒约两分钟;再加入花生酱快速翻炒,起锅。花生酱之所以最后加入,是为了避免烧焦。

  ③食用:吸食钉螺肉。钉螺较长,螺肉藏得深,如直接吸不出螺肉,可先吸一吸钉螺尾部,再从头吸食即可。

十七划

糟菜

  以永春产为佳。

  将成株经霜的芥菜用开水烫过、晾干、拌酒糟,逐一扎成一捆,置入陶瓮中密封,经年后取用。

戴云黑鸡

  德化戴云黑鸡是我省唯一幸存的珍稀品种,因其毛、皮、肉、内脏均为黑色,且肉质细嫩、清香甘润,味道鲜美,含有极高滋补药用价值的黑色素而得名,素有“滋补胜甲鱼,养伤赛白鸽,美容如珍珠”之称。经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测试,其营养成分高于一般土鸡的二、三倍,而脂肪含量却极低。数百年来,该鸡一直被当地人选为妇女坐月子时补充营养的上佳滋补品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佳礼品。

十九划

鳗鱼

  龙湖鳗

  龙湖鳗是晋江市龙湖镇龙湖的特产之一。常栖息湖底泥中,或礁石洞隙里,昼伏夜出,游动迅捷。其特异之处,在于背上有方砖块形状金色花纹。

  龙湖鳗肉质佳美,营养成分极丰富,具强身补血滋养作用。小孩学步时食之,可长气力,健步履。其珍贵还在于全身只有一条软脊骨,别无其他细刺,切节烹煮,肉突爆出,皮皆紧束,芬香味美,极为可口,为席上珍品。

二十划

  龙湖鳖

  为晋江市龙湖镇龙湖内野生的鳖,是泉州名贵补品。

  龙湖鳖有异于他处之鳖,在于其甲缘环有一道细细的、闪烁着光泽的金色花纹,故有龙湖鳖缠金圈的传说。这一特征,是因其长年栖息于泥土中,躯壳为水藻细沙所沾,久而形成。

  龙湖鳖生性凶猛,把它翻过来使其腹朝天,亦能立即翻转过来,咬住任何东西则紧紧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