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
(附:金溪。黄龙溪。笋江。浯江。溜石江。)

  晋江上游
    ——双溪。
    ——晋江源。

  晋江概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记。
    ——潮汐。
    ——晋江命名二说(晋人衣冠南渡说。“晋安县”说。)
    ——诗词。

  附一:金溪
    ——概述。
    ——唐·钓台。
    ——南宋·绍兴廿六年傅自得与朱熹泛舟金溪。
    ——“开金鸡,灌晋南”。
    ——诗词。

  附二:黄龙溪(黄龙江)
    ——晋江上源。
    ——五代·“黄龙江”的得名。
    ——宋、明“黄龙三见”的传说(北宋·端拱二年黄龙初见。南宋·乾道四年黄龙二见。明·嘉靖廿年黄龙三见。附:明·嘉靖廿年郑普《黄龙三见题跋》。)

  附三:笋江
    ——概述。
——明·王慎中《游笋江记》。
——诗词。

  附四:浯江
    ——概述。
——金浯江。
——诗词。

  附五:溜石江。

  所谓晋江,有两个概念:

  一泛指晋江流域。从晋江上源的两大支流[源于永春县云路村雪山的东溪(亦名桃溪)和源于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云中山梯仔岭的西溪],到南安丰州双溪口,汇为黄龙江,沿金溪、笋江、浯江、溜石江、蚶江而下,入于海。

  一指狭义之晋江,专指金溪、黄龙江、笋江、浯江、溜石江、蚶江一段。本篇所指晋江即此。

晋江上游

  双溪

  晋江上源出自戴云山脉东南麓,上游有两大支流——“东溪”“西溪”

  “东溪”亦名“桃溪”,源于永春县云路村雪山,长110公里。

  “西溪”亦名“兰溪”,源于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云中山梯仔岭。

  “东溪”“西溪”“双溪”,汇合于南安丰州下宅村“双溪口”。

  民国《南安县志卷3舆地志3·川·双溪》:

  “‘双溪’,自永春、安溪二县分派而来,故名。

  然‘大双溪’之前,先有‘小双溪’。其源发自天柱山之麓,汇流至山头城潭美桥,转流至下宅村‘双溪口’, 有永春小姑之水自塔口村来会,此所谓‘小双溪’也。

  由‘双溪’汇流至大廷村澳头渡,有诗山之涧水来会,转流至惠书桥古铜喉。迅流至马头渡诗口村,有永春东关之水自水江村来会。二派之水分流而合于便口、汰口,顺流而下,其右有七水来会,其左有十二水来会,合流至于郑山渡。其右复益以晋江大埔、石壁二水,出七都大山陂,达于洪濑。右又益以五水,折而西流,曰白蚌渡、湾下渡、白叶渡。其左又二水来会,与晋江凌斜溪之出涧埕渡者同达于‘双溪口’。此所谓‘东溪’水也。

  自安溪来者,接于罗渡。其左有七水来会,至于翁溪口。其右复有三水来会,至于珠渊渡、国水渡。其左又有十水来会,至于庄水渡。其右又有五水来会,历罗水渡。而右复益以二水,然后为龙光渡,达于‘双溪口’。此所谓‘西溪’水也。

  由‘大双溪’合流而出‘金溪’,注晋江之‘笋江’,以入于海,襟绕郡城云。”

  晋江源

  2001年,泉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晋江源”考察组,对“晋江”进行寻根探源,并委托福建省水利规划设计院进行考察论证。在“河源唯远”的定源原则下,对12个“晋江”源头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一都溪尾溪北支流、南支流和任田溪等源头为实地考察目标。同时,还根据江源地面径流终年不涸的特点,选择在枯水季节进行野外实地考察。然后再通过多方论证,形成《福建晋江源头考察论证报告》,确认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云中山梯仔岭东南坡谷为“晋江”之江源。

  2001年5月8日,泉州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上述考察报告,并决定以泉州市人民政府名义在晋江源头立碑。时任中共泉州市委书记的施永康亲自为该碑题写“晋江源”3个大字。

  碑铭全文如下:

  “晋江,其名缘晋代士族南渡沿江聚居而得。流程由分别发源自永春雪山与安溪云中山之东、西两溪,蜿蜒至丰州双溪口,汇为晋江干流,纳99溪涧,于泉州湾蟳埔入海。流域达5629平方公里,泽被泉州陆域逾半,乃福建第三大河。其世代缭绕逶迤于泉州之青山绿野,被誉为母亲河亦名副其实。

  共和国诞立以来,历届政府综合治理,兴利抑弊,晋江水系撑持泉州发展之功日趋卓然。适水源永恒利用之需,应生态持续优化之势,勘定晋江正源在所必然,故委托福建省水利规划院实地勘测,并经本府常务会审议,确定晋江之江源位处安溪桃舟乡达新村云中山梯仔岭东南坡谷,其高程893米,自源头至入海口全长182公里。

  饮水当须思源,定源更为护源。特于晋江源头立此碑铭,以启迪我市民众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珍护晋水长流,滋润锦绣山川永世常春,并纪定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

  公元二○○二年十二月十八日”

  2003年3月29日,“晋江源”揭碑仪式在桃舟乡达新村云中山梯仔岭东南坡谷举行。

  “东溪”“西溪”两大支流在南安县“双溪口”汇合,流入古晋江县境称“晋江”,注入泉州湾。全长302公里,流域北与闽江流域接壤,西及西南与九龙江流域相邻,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7o44,—118o47,,北纬24o31,—25o32,之间。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约占全郡面积的50%。

晋江概述

  古今所谓“晋江”,实际是自“双溪口”以下的“金溪”、“黄龙江”、“笋江”、“浯江”、“溜石江”、“蚶江”的总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晋江》

  “晋江,府城南德济门外。

  其上源承永春、安溪、南安诸水,汇为‘黄龙江’。

   东流至城西临漳门外,曰‘笋江’……

  笋江而下,则为‘浯江’。

  流经德济门外,复东流而北折,环城东南,曰‘溜石江’。

   又东行至法石、石头、圣姑,达于岱屿,入于海,亦谓之‘蚶江’。

  盖皆‘晋江’之异名矣。

  旧《志》:‘晋江’之名,以晋南渡时,衣冠避地者多沿江而居,故名。

  《新唐书》:晋江县北一里有‘晋江’。(唐)开元二十八年,别驾赵颐贞凿沟通舟楫至城下。盖引江为别渠,非即‘晋江’正流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晋江》:

  “晋江,在城南里许。盖‘笋江’、‘浯江’、‘溜江’之总名也。以晋南渡时,衣冠避此者多沿江而居,故名,而县名因之。

  其西承永春、安溪、南安诸水,汇为‘黄龙溪’,正临漳门外白塔山,名为‘笋江’……

  又东流至德济门外,别名‘浯江’……

  又东流逆北,环城东南,至溜石,别名‘溜石江’……

  又东南行至法石、石头、圣姑、岱屿,别名‘蚶江’,此又‘晋江’入海之水门也。地饶鱼盐,而苦卑隰。宋·元符间僧怀应甃石为路,自北暨南凡二十里。

  按:江旧名‘晋江’,后分西为‘笋江’,东为‘浯江’,‘浯江’之东为‘溜石江’,‘溜江’东南为‘蚶江’。四江虽有异,皆为‘晋江’,别求所谓‘晋江’不得。

   自《新唐书》谓县北一里有‘晋江’。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别驾赵颐正凿沟通舟楫城下,几疑别有一‘晋江’。然县北无江,自古已然,《唐书》误甚。

  《闽书》谓‘晋江’纳安溪、南安之水,东至岱屿,以入海。则‘笋江’、‘浯江’、‘溜江’、‘蚶江’皆在其中,而统谓之‘晋江’,明矣。

   省志竟分‘晋江’、‘笋江’、‘浯江’、‘溜江’为四,虽本《闽书》,然削去细注,是‘晋江’别为一江以入海,直与‘笋江’、‘浯江’、‘溜江’名不相涉矣,故特正之。

  城中诸水东南出通淮门,合永靖、乌洲之水,至上保桥与潮汐通。潮退则西流,至下保桥复合三峰坑水、南峰院水达东山,东山即高甲山。入于‘晋江’。

   东湖上下塘水,自清源山诸坑而下,由七里坑界凤山、黄积之间。入下塘,由尚书塘入上塘,俱从龙须郊水二涵达于‘晋江’。以上皆系江北之水。

  ‘浯江’之南,则收紫帽、鼓雷、石塔、石龟诸山之水。

  ‘溜江’之南,则收龙首、小乌石、双凤、洋屿、行辇诸山之水。

  东山渡,则收南安九十九溪两条。以及磁灶、葛洲二溪,经吟啸、结砖、陈翁、除翁桥下即湮浦埭。姑坑等桥,以抵溜石之水。而北之石塔、狮山,南之象陷、石龟、罗裳之水,皆同注焉。三条皆系江南之水。

  按:‘晋江’为众水所合之处,故县治由此立。又为各县诸水所合之处,故郡治亦由此立也。”

  潮汐

  因晋江自溜石湾出海,与大海相接,故自双溪口以下的水文均受潮汐影响。

  民国《南安县志卷3舆地志3·潮汐》:

  “自黄龙溪接晋江潮,西达金溪,至双溪口而止。

  其支流之通潮,一由潘山港达招贤里泮云桥,绕学宫,至山川坛前;一自金溪入严浦,达东庄桥西而止。潮平之候,视晋江缓一刻。”

  晋江命名二说

  晋人衣冠南渡说

  历来史家认为,西晋“永嘉之乱”(307—313年),晋人衣冠南渡,沿江而居,名江曰“晋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晋江县·晋江》:“晋江,在府城南登瀛里三十五都。其水入于海。晋南渡,衣冠士族避地者多沿江以居,故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晋江》“旧《志》:晋江之名,以晋南渡时,衣冠避地者多沿江而居,故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晋江》:以晋南渡时,衣冠避此者多沿江而居,故名。

  清·乾隆《福州府志》载:“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是也。”

  “晋安县”说

  泉州师院林华东教授《泉州方言文化》一书有另说,称“晋江”之名,或源自“晋安县”

  永嘉丧乱之时,北方流民大抵集中在荆州、扬州、梁州和益州等地。从永嘉(307年)到太清(547年)240年间,都没有避难入闽的记载。

  梁·太清之后的侯景之乱,是时三吴沦为战场,长江中下游的广陵、江州、健康、江陵等各城市都成为荒凉之地。《南史·侯景传》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这个时期,大批难民离开吴会入闽。《陈书·世祖本纪》云:“天嘉六年(565年)三月已未诏:侯景以来,遭乱移在建安、晋安、义安(潮州)郡者,并许还本土,其被略为奴婢者,释为良民。”

  晋·永嘉之乱,北方难民极少入闽,已知史料及族谱不足十姓,不会形成沿江而居的景象,却是梁太清之后的侯景之乱,大批难民遍及福建至广东潮州,这时可能“沿江而居”,但梁人应称梁江,晋江之名与永嘉之乱无关,可能与“晋安”关系较大。

  三国·东吴·永安三年(260年),建东安县于泉州西门外的丰州,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283年),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福建就分建安、晋安两部,“晋安”存在两百多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附近的江称晋江较有可能。

  诗词

  明·黄凤翔《咏晋江》(《田亭草诗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

  “清溪共汀暮云期,万里霜天映酒卮。槚客迎风催棹急,游人待月放舟迟。
  星星野火迷村树,隐隐寒潮漾钓丝。一曲高歌娱永夕,江头何事泣蛟螭。”

  明·黄克瓒《咏晋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瓒》)

  “城枕三峰百蝶开,苍溪数曲绕楼台。江闲萧鼓游人少,天外帆樯估客来。
  洲渚遥分平野绿,石桥横障晚潮回。舍舟扶杖登高处,万里熏风亦快哉。”

  【注:
  ①“三峰”:清源山三峰鼎峙,又称“三台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
  ②堞,城上矮墙,也称女墙。
  ③“苍”:青色。
  ④“闲”:安静。
  ⑤“估客”:商贩,指外国商人。
  ⑥“洲渚”:水中陆地,大者曰洲,小者曰渚。
  ⑦“薰风”(薰,熏的异体字):东南风,和风。东汉·高诱《吕氏春秋注》:“巽气所生,一曰清明风。”】

  明·庄一俊《晋江歌》

  “晋江之水奉天津,相传渡江东晋人。时代凄凉数百载,风流往事怀悲辛。
  光州固始亦陈迹,伪王审知
(闽王·王审知随入闽。坻今犹蒙东晋号,衣冠后裔皆编氓。
  我行晋江草木春,垂钓鲸波坐隐沦。上溯虚斋
蔡清虚斋精理学,下驱数子出风尘。
  风尘数子才非一,览古怀贤泪沾臆。李聪长史谏楚王,一去长沙三叹息。
  陈琛提学养高名,《浅说》、《通典》刊无极。清新谏议史于光,笋江玉立声琅琅。
  少年司农周天佐,沉沙没石何可当。四贤寤寐岂后时,百代风骚我得之。
  一朝削去金门籍,含悲呜咽空尔为。晋人避乱来江水,今人遨游江水湄。
  虚斋千古不磨灭,江水东流无尽期,青天白日空三益,衰草断桥歌五噫。”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一俊王审知蔡清李聪陈琛史于光周天佐》)

附一:金溪

  金溪,位于古南安县一都金鸡山下,在泉州西门外,是晋江在南安丰州九日山下的一段。

  概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金溪》:

  “金溪,在县西一都。

   古谚云:‘金溪通人行,状元方始生。’宋·建炎(1127—1130年)初,县令江慎置小桥,是年梁克家生,即今金溪桥……入于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梁克家》、《泉州古桥梁·金鸡桥》)

  民国《南安县志卷3舆地志3·川·金溪》:

  “金溪,在金鸡山下。水自‘双溪’出者,经杨客渡,过金鸡桥而东下焉。

  宋·傅自得朱文公泛舟于此,击楫赋诗。”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桥渡·渡口》:“金溪渡口,在一都。”

  唐·钓台

  唐时,“金溪”直逼九日山下,涨潮时水位更高。故石佛岩之前山下有“钓台”,累石为之。秦系隐居九日山时自号“东海钓客”,常在此垂钓,故名。其诗作有云:“苍黄倒藜杖,亻区偻覩银钩。”(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日山·西峰·钓台》、《泉州人名录·秦系》)

  后溪岸前移,距九日山脚已达百米,难觅当年“钓台”旧迹。

  南宋·绍兴廿六年傅自得朱熹泛舟金溪

  南宋·绍兴廿六年(1156年)八月十一日月夜,傅自得朱熹(字元晦)泛舟金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自得朱熹》)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序·金溪泛舟序》:

  “《金溪泛舟序》(宋·傅自得

  绍兴丙子(廿六年,1156年)八月十一日,携酒襆被,谒朱元晦于九日山。向晚,幅巾藜杖,相与彷徉于金溪渡头,唤舟共载,信流而行。

  老蟾(“蟾”:指“月亮”)徐上,四无纤云。两岸古木森然,微风摇动,龙蛇布地,溪光山色,随月照耀;远近上下,更相辉映,殆非尘世境界。

  朱子曰:‘乐哉,斯游乎!’举杯引满,击楫而歌楚骚《九章》,声调壮大,潜鱼为之惊跃,栖鸟起而飞鸣。余亦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以和之。每至会心处,辄递起相献酬。时常饮酒,率不过三杯皆大醉,至是连酌十余觥,而月愈好,舟愈快,气愈逸,饮愈豪,兴愈无穷。

  酒且尽,舣(“舣”:停船靠岸)舟岸侧,命老兵贷钱于酒家保,亟挈一榼来。

  解维(“维”:缆索)复去,洗盏更酌。少焉,斗转参横(北斗转向,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明),风作浪涌。余曰:‘乐不可极,将安之耶?’鼓棹而还,会宿于东峰道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日山·东峰·东峰道场》)

  明日,朱子赋诗以纪一时之胜。次韵为谢,殊恨笔力衰退,无杰句以称清游也。”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宋诗》:

   “《九日泛舟同朱元晦(五律)》(邑人傅自得子,运使):

  ‘秋月天然白,溪流镜样平。唤船同胜赏,把盏话平生。
  击楫鱼频跃,忘机鸟尚惊。兹游还可继,家酿为君倾。’”

  “开金鸡,灌晋南”

  明·正统五年(1440年),泉州知府尹宏为解旱涝之苦,曾深入农村访问,请教农民解决缺水之法。当年三月十五日,晋江县农民杨用王京生等823人画图贴说,赴府陈告,要求就“本府南安县金鸡桥上筑坝立陡门,分安溪、永春之溪流,引长基洋埔,开透匏瓠坑至官塘,接本县卅三都斗林宫前,潮水通洋屿、清濛等浦。于桥下另开一沟至普陀巷,开透溜石南一湾,水自金鸡直至本县十九都廿都山麓六十余里,水源长流灌溉,田得有收,民无饥窘,税粮易办。”尹宏接受民请,实地踏勘,证实可行,然未及奏闻,尹宏病逝任所,遂寝其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尹宏》)

  明·天顺五年(1461年),晋江县廿六都(今罗山沙塘)王廷慎晋京上《浚金谿水利疏》,请求就南安金溪上筑坝,立陡门,引晋江水灌溉晋南田土。后因奉敕行勘典史贾纶离京身故,泉州地方意见不一,其事未成。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泉州府指挥佥事王豫曾建议拆除九日山南麓晋江上之金鸡桥,拦江筑坝,将大溪(晋江)之水引向晋江县南部,灌溉良田,年保丰收。时桥址已拆一大半,但结果没有完成,原因仍是意见不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豫》)

  明·万历《泉州府志》载:“……殊不知大溪之水,一泻二十余里而不可挽,无论南安上游诸乡万姓,断山脉,毁坟墓,废庐里、田土,为害之大,其如高岗亢原,必不可深;繁费疲力,必不能给。何纵万一成之,然自金溪截流而南,则安溪、永春舟载不通,其二县之民坐困;南安、晋江溪流不至,而二县之源顿竭;自此泉州郡治亦不成其为郡。此其故,由嘉靖乙酉(嘉靖四年,1525年)志,误于治平坝陂下载:‘此水利一通,则东南一带,田亩数百万顷皆为上腴之地’。谭者遂以为据,王兵备王豫误听之,幸抚台严止之,不者其祸匪浅也。”

  “开金鸡,灌晋南”这一正确主张,直到380年后,在新中国才得以实现。

  诗词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宋诗》:

  “《九日溪景偶成(五律)》(邑人钱熙,直史馆):

  ‘渔家深处住,鸥鹭泊柴扉。雨过山迷径,潮来风满衣。
  岸幽分远景,波冷漾晴晖。却忆曾游赏,严陵有旧矶。’”

  【钱熙(953—1000年),又作徐熙,字太雅,又作大雅,北宋·南安邑治(丰州)人。陈洪进辟掌笺奏。举雍熙二年(985年)进士,累官至直史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钱熙陈洪进》)】

   “《金鸡渡(五绝)》(傅宗教):

  ‘长江渺天末,照此两山青。落日寒潮上,苍烟孤艇横。’”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

  “《金溪怀古(七律)》(郡人史于光?中裕,吏部):

  ‘九日山头向晓开,疏岚飞翠落舟来。莺藏春岸娇啼柳,犬隔寒溪漫吠梅。
  携酒期登聚秀阁,怀金欲买钓鱼台。可怜相峰前石,独宿无心云一堆。’”

  史于光,字中裕,号笋江,明·晋江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嘉靖五年(1526年)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史于光》)

  明·黄克晦《泛舟夜宿金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

  “欲泛金鸡去,伊人况复问。江星偏好雨,水鸟自知风。
  鱼美新投网,芹香乍出笼。今宵溪上梦,并入橹声中。”

  明·黄克晦《金溪江》

  “雨过晴峰锦作文,维舟访古最怜君。千年人去惟流水,万壑秋深是白云。
  桥断天鸡何处舞?江空野鹤有时闻。题诗坐拂莓苔石,犹喜沙鸥不乱群。”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4·诗歌·清诗》:

  “《游金溪观晓日》(陈石钟):

  ‘夹岸山来十丈高,长溪春晓涌洪涛。朱丸忽起惊浮鸭,赤毂初翻动睡鳌。
  贤相
姜公辅濯缨神倍豁,征君秦系涤笔气增豪。年年九日峰头客,未敢轻题一字糕。’”

附二:黄龙溪

  黄龙溪,亦名“黄龙江”,位于南安市丰州镇(古为南安县治)南半里许(地属“南安二都”),处鲤城区西北部。其北岸分属南安市、丰泽区,南岸属鲤城区。

  晋江上源

  东溪、西溪两大支流在南安县丰州双溪口汇合,至九日山下为“金溪”,又东绕县治(丰州)南,为“黄龙江”,即狭义之“晋江”上源。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黄龙溪》:

  “黄龙溪,在县南半里许。源出永春、安溪二县界,合两为一,自是渐大,南流经金溪桥,入晋江县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金鸡桥》)

  宋·王十朋诗:‘清源太守鬓蓬松,未遂归农又劝农;农事正兴天不雨,谁能唤起老黄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黄龙江》:

  “黄龙江,在城(丰州)南,亦曰黄龙溪。

  源自永春、安溪二县,汇诸溪之水,一东南流,一东流,同达于县西双溪口。并流而东,至九日山下为‘金溪’。又东绕县治(丰州)南,为‘黄龙江’。

  远近诸水皆流合焉,折而南,汇为一江,即晋江上源也。”

  民国《南安县志卷3舆地志3·川·黄龙溪》:

  “黄龙溪,在金鸡下流二里许。长枝、详陂两港及严浦诸水复来会,而溪益大。”

  “溪中有巨石,高广几一丈,状如蛤蟆,头腹并肖(“肖”:相似)。下丽(“丽”:附着)于石,殊(“殊”:超过)不盈(“盈”:多余)尺。四围空洞,疑若臲卼(“臲卼”?:动摇不安的样子)。而洪水冲突,屹然不动。相传此石有黄点,能随水上下,亦‘黄龙溪’之一奇观也。”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桥渡·渡口》:“黄龙渡、黄石头渡,俱在二都。”

  五代·“黄龙江”的得名

  明·何乔远《闽书·方域志》载:

  “黄龙溪在金溪下流二里许,其云黄龙有二:

  其一云:归化里西平、五峰二山间,石峡夹峙,飞流下注,水湛至深,里人指为海眼。时有龙见脊影,祷雨时应。五代时有豪民长史昼登楼见龙,射之,龙扶起迁宅,山裂为溪,是此溪也……

  岸上黄龙乡有氏,衣冠之族,树荔甚盛。”

  民国《南安县志卷3舆地志3·川·黄龙溪》:

  “其云‘黄龙’,有二说:

  一云归化里西平、五峰二山间石峡夹峙,飞流下注,水湛而深,里人指为海眼。时有龙见脊影,祷雨辄应。五代时,有豪民长史昼登楼见龙,射之,龙抉起迂宅,山裂为溪,是此溪也。”

  一般认为,此传说即“黄龙江”得名之由始。

  宋、明“黄龙三见”的传说

  宋、明时代,民间广泛流传着“黄龙三见”的传说。

  北宋·端拱二年黄龙初见

  北宋·端拱二年(989年),黄龙初见溪南,当年曾会连捷举己丑科会元(榜眼)。

  【曾会(952—1033年),字宗元,北宋·晋江人。端拱二年(989年)中会元(榜眼),历官真宗仁宗二朝,出入凡45年,典领宣、处、台、建、颖、池、明7郡。卒,以子曾公亮贵,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楚国公。(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会曾公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6·拾遗·泉州府·宋》:“南安县有黄龙江,相传有黄龙见于溪南,而曾楚公(楚国公曾会曾为进士第二……(出《方舆胜览》)”

   民国《南安县志卷3舆地志3·川·黄龙溪》:“其云‘黄龙’,有二说……一云宋·曾楚公曾会登第时,黄龙见溪南;石起宗登第时亦如之。二公皆举进士第二。”

  南宋·乾道四年黄龙二见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黄龙再现,乾道五年(1169年),石起宗中进士第2名(榜眼)。

  【石起宗(1140—1200年),字似之,南宋·晋江人。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榜眼),官终尚书吏部员外郎。(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石起宗》)】

  南宋·洪迈《夷坚丁志·卷11·南安黄龙溪》

  “泉州南安县学前(时县治在丰州),有溪名‘黄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县学·南安县学》)

  乾道四年(1168年),邑令天台鹿何趍府归,过学门,闻路人喧呼,轿卒皆驻足惊顾。怪问之,曰:‘黄龙溪上龙见。’鹿停车熟视,波澜汹涌中,一物高数丈,崭然头角,出没其间。须臾雷声大震,烟雾蔽蒙,腾空而上,人多有见其尾者。【按:鹿何(1127~1183年),字伯可,南宋·临海(今属浙江)人。绍兴卅年(1160年)进士。乾道四年(1168年)知南安县。官终尚书屯田员外郎。】

  鹿为之骇愕,知此地必有嘉祥,因赋诗勉诸生,得句云:‘鸡渡已苻当日谶,龙溪仍见此时祥。’士大夫多属和。

  明年,大廷策士,县人石起宗初为榜首矣,既而列在第二。龙之为灵,其非偶然。

  父老谓,顷曾鲁公(鲁国公曾公亮擢第时,溪龙亦见,公廷试第一,以一足微跛,降第二人。两事甚相类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公亮》)

  右二事鹿伯可说。

  予案:‘曾鲁公曾会乃第二人,而鲁公宋郊榜为第五。’”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6·拾遗·泉州府·宋》:“乾道四年龙复见,石起宗亦为第二。(出《方舆胜览》)”

  民国《南安县志卷3舆地志3·川·黄龙溪》:“其云‘黄龙’,有二说……一云宋·曾楚公曾会登第时,黄龙见溪南;石起宗登第时亦如之。二公皆举进士第二。”

  明·嘉靖廿年黄龙三见

  明·嘉靖廿年(1541年)春,黄养蒙魁礼部第2名进士,黄龙三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养蒙》)

   民国《南安县志卷3舆地志3·川·黄龙溪》: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春,邑人郑普与节推(节度推官)叶遇春饮酒清源山,遥指大雨中隐隐若龙起于此溪者,群下咸曰:‘有之!’语未竟,春榜报至,则黄养蒙又举第二。

  邑令唐爱因题养蒙‘半山书室’曰‘黄龙三见’,而跋之。”

  《泉州府志》亦如是载。

  附:明·嘉靖廿年郑普《黄龙三见题跋》

  民国《南安县志·卷47·艺文志3·表疏策启跋考等·跋·黄龙三见题跋》:

  “《黄龙三见题跋》(明·郑普):

  嘉靖辛丑(嘉靖廿年,1541年)春三月望(“望”:农历十五),余与节度推官叶素峰叶遇春素峰同登清源山。公语余曰:‘昨大雨中,隐隐若龙起于四方者。’群下在侧,咸曰:‘诚有之。’语未竟,春榜之报:‘黄小竹君会试第二人。’众举杯相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

  (“项”:应为“顷”之误)阅旧志,吾邑有黄龙溪,昔黄龙见于溪南,而曾楚公会试为进士笫二。乾道四年,龙复见,石起宗亦为进士第二。今龙三见,而小竹黄养蒙小竹复起为进士第二,顾不异与?小竹初仕为遂昌令,今召为考功郎,名位高显,已按掌可必矣。虽然,君以一人之身而欲应千数百年之瑞,岂谓能置高显已耶?

  余忝为姻家,昔闻素峰之言,今复得诸传记,与之相符,因制‘黄龙三见’四字而自跋之。然则天地之灵祥奇征,岂泯泯不使人传之而已哉?

  君讳某,字存一黄养蒙存一

  按:
  ①郑普(1495—1550年),字汝德,号海亭,明·南安县石井镇郭前村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嘉靖廿四年(1545年)擢云南府知府,未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普》)
  ②叶遇春,明·太仓州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次年司理泉州,在任3年,升武冈知州去;官至南京刑部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叶遇春》)
  ③黄养蒙,字存一,号小竹,一作肖竹,明·南安丰州人(时丰州为南安县治所在地)。嘉靖廿年(1541年)魁礼部第2人,成进士。嘉靖卅一年累官至北户部侍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养蒙》)

附三:笋江

  概述

  出泉州城临漳门(新门),晋江大溪从黄龙渡以下经浮桥的这一段江流称笋江,以该地有一石笋二名。有古泉州十景之一的“笋江月色”。上有浮桥笋江桥)。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晋江》“黄龙江……东流至城西临漳门外,曰笋江。江岸有石,高二丈许,卓立如笋,因名。岸傍一山,俯瞰江流,有大盘石,从山腰至麓,与江相接。长百二十余丈,其穿伏于水底者,尤不可测。宋初邑僧定诸建塔于盘石之上,因名山曰石塔山。”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晋江》:“晋江,在城南里许。盖笋江、浯江、溜江之总名也。……其西承永春、安溪、南安诸水,汇为黄龙溪,正临漳门外白塔山,名为笋江。”

  明·王慎中《游笋江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晋江·笋江》收录“明·王慎中《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文曰:

  “郡侯程习斋公治泉之八月,政既通矣,天答之岁,而民悦其生。公乃得与客游于笋江之浒。

  夫其浩糕澄涵之水流日夜之不息,演洋洄洑,放乎四海。浮游曲折,迤逦之远,不知其几百里。而空旷寥廓,际乎目之所极,若在几席之外。膏原漫隰,弥望逶靡,画什伍而理纵横,峦骧峰踊,迅势骤形,凛乎其不可控。临两涯而四眺,则若逗若拱,回翔停峙,睠留而不去,各献妍态,映烛乎玲珑泓澈之间。而光晶新爽,飞散下上,媚云气而丽烟霏,盖亦奇矣。

  若夫高帆疾艣,出没于雾涛风浪,相衔首尾。而离离渔篷钓艇,讴嬉递发,前唱后和,击楫空明,鱼沉而鸟起,川虚山荡于微茫晻霭之中。灌木莞柳之骈罗,鹳鹄栖止,凫骛还集,轻檐细梠,随曲成构,延亘仄复,监晴波而漾倒景,斯则民事之动因乎山水,而公与客得以为环杰诙怪之观者也。

   至于靓妆袨服,会一州之士女,沿隰循涘而不可选,纷散互合,莫穷其来往之所从。文蓼芳荃之缤郁,遗履舄而罣袿裳;激豪吹之清越,哀繁丝之要眇。淋漓颠倒,徙倚杂遝,忘其歧道之所向,而忽乎日之将夕。斯则生人之娱感乎物节,而公与客又得以同其欢适嘉洽之意者也。

  公饮酒乐甚,顾谓客曰:‘吾所得以为观者,彼方劳于有所营,役役而不得休,而岂知是之为美而吾独得之。以为游娱于物节者,知以为游矣。徒狥乎耳目之好而甘于浆炙之味,而鸟知吾之所乐,惟我能与之同其意,而彼岂诚能同于我哉?今日之游,盖亦云乐矣。然而此江常在,泛日月之无穷。前乎游此者,不知几何人,而声磨迹灭,与水俱逝,皆已化为浮枢游沫而不可寻矣。不有文字以托于不泯,则后之人孰知吾与公等之乐于是也?’

   乃举酒属予日:‘子宜图之。’


  予复与公曰:‘昔叔子岘山,山公习池,与夫柳恽之具区,苏子瞻之西湖,其光景物象,备极一时之美。文雅照耀,意气雄俊,既擅绝于当日,而流风余韵,于今犹可称思,至其从吏邹湛侍兵葛疆以及方外惠勤、参寥之徒,皆因以不没于后世。然则客方有托于公,而此江虽常在,其名或当由是以显。公顾谬意鄙陋,无能之文,为足以图不泯之盛事,岂不过哉。’


  言已,酒罢。公揖客别,而予退为之记。”

  诗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晋江·笋江》收录以下诗词:

  明·陈琛诗:“五月清溪已得秋,小舟荡漾在中流。庄生久解濠梁意,何处江山不自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琛》)

  明·黄克缵诗:“城枕三峰百堞开,苍溪数曲遶楼台。江间箫鼓游人少,天外帆樯估客来。洲渚遥分平野绿,石桥横障晚潮回。舍舟扶杖登高处,万里薰风亦快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缵》)

  明·黄景昉诗:“横披万丈水晶屏,肯比寒光照浅汀。江气向人元自白,月魂连树不知青。锦袍擢舸闻供奉,罗袜凌波怨洞庭。谁谱浪沙东去曲,夜深歌与老龙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景昉》)

  明·郑之铉诗:

  “长江澹荡碧年年,万叠波飞带远天。凫雁一川寒晚照,孤蒲十里阁村烟。残流故合青山外,古木先秋白露前。共说三洲洲上月,不知光景定谁怜。”

  又:“秋色冯陵气太骄,蒹葭一水冷潇潇。千年断笋犹依壁,百丈斜虹直过桥。天外帆樯遮旅雁,石间风雨下寒潮。解吟枫落吴江者,此地应知更寂寥。”

  清·黄裴诗:“行行川路尽平沙,夕照归帆浦外斜。附郭那堪闻戍角,临流空自想仙槎。野僧云里敲山磬,溪叟桥边泛浪花。薄暮长江凭纵望,荻芦深处有人家。”

附四:浯江

  概述

  古代,泉州至晋江下游的石笋桥(浮桥)至市区南门顺济桥(新桥)附近这一段称为浯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晋江》“晋江,府城南德济门外。其上源承永春、安溪、南安诸水,汇为黄龙江。东流至城西临漳门外,曰笋江……笋江而下,则为浯江。流经德济门外,复东流而北折,环城东南,曰溜石江。又东行至法石、石头、圣姑,达于岱屿,入于海,亦谓之蚶江。盖皆晋江之异名矣。”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晋江》:

  “晋江,在城南里许。盖笋江、浯江、溜江之总名也……其西承永春、安溪、南安诸水,汇为黄龙溪,正临漳门外白塔山,名为笋江……又东流至德济门外,别名浯江……又东南行至法石、石头、圣姑、岱屿,别名蚶江……

  江旧名晋江,后分西为笋江,东为浯江,浯江之东为溜石江,溜江东南为蚶江。四江虽有异,皆为晋江。


   金浯江

  宋、元时期,浯江江阔水深,江面宽约一公里,是海外诸国海舶来刺桐城贸易停泊的地方;江面 桅樯密布,船舶穿梭,商贾踵至。它的附近有“车桥市”(交易货物的地方)、“来远驿”(接待外国贡使的地方)、“舶司库”(市舶司仓库),十分繁华。市舶司“抽解”(课税)的香料等“宝货”,是由浯江用小船经今金山水闸入破腹沟,再经三堡内沟河运至水门巷的舶司库。抽解后的货物在运到“车桥市”交易。呈现一派“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

  《泉州府志》载:“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是乎集。”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记载:到了第五天傍晚,抵达雄伟秀丽的刺桐城,在它的沿岸有一个港口,以船舶往来如梭而出名。”“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可·波罗》)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金浯江,银聚宝”的口头语。

  诗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晋江·浯江》收录以下诗词:

  宋·邱葵《寓浯江识魏秀才》诗:“衡茅萧索泣寒虫,独自吟诗句未工。败叶能令沟水黑,乱云不放夕阳红。半生辛苦空儒服,一岁蹉跎又朔风。不意穷乡有奇事,暮年得拜鹿门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邱葵》)

  明·黄凤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诗:

  “清溪共订暮云期,万里霜天映酒卮。贾客迎风催棹急,游人待月放舟迟。星星野火迷村树,隐隐寒潮漾钓丝。一曲高歌娱永夕,江头何事泣蛟螭。”

  又:“棹歌泛泛向沧洲,夹岸松阴为少留。看竹芳园还问主,怀人雪夜独回舟。 风摇细缆天新雨,潮涌空江月欲流。渔父矶头垂钓罢,可能从我五湖游?”

  明·庄一俊诗:“桥门欲听新莺啼,正是潮来春水西。春水渺茫不可渡,新莺未啭使人迷。千峰雨过南山下,万壑云生北陇低。借问星河何处是,高楼独坐订诗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一俊》)

附五:溜石江

  溜石江,指晋江流经德济门外、复东流而北折、环城东南之一段。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晋江》“晋江,府城南德济门外。其上源承永春、安溪、南安诸水,汇为黄龙江。东流至城西临漳门外,曰笋江……笋江而下,则为浯江。流经德济门外,复东流而北折,环城东南,曰溜石江。又东行至法石、石头、圣姑,达于岱屿,入于海,亦谓之蚶江。盖皆晋江之异名矣。”(参见上文“晋江、笋江、浯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晋江》:

  “晋江,在城南里许。盖笋江、浯江、溜江之总名也……其西承永春、安溪、南安诸水,汇为黄龙溪,正临漳门外白塔山,名为笋江……又东流至德济门外,别名浯江……

  又东流逆北,环城东南,至溜石,别名溜石江。此处城东之水,负城南江外数重之水不得自入海者,皆归此以入。众水汇流,舟行颇险。

  明·万历间郡守蔡善继建塔江上,以锁内堂水口。此塔当巽方,最为要紧。一以固水口,一以耸文明。故乙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建塔,秋榜居半,越五年已未(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庄际昌会状(状元)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善继庄际昌》、《泉州史迹·溜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