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水利(7—9划)

目录

  7划:
  陈岩上陂(黄佛圳)陈埭(古泉州郡城东南郊荒滩上,今属晋江市陈埭镇。)陈坑港(石狮市蚶江镇石壁村植壁港沿岸而南)
  县后溪 、县庭前井、县内井、县前井
  龟湖塘
(沿革。北宋·蔡襄《龟湖塘规》。明·童汉臣《续议塘规》和《嘉靖间泉州府申明塘规文告》。明·王慎中《龟湖塘颂德碑记》。)吾宗水文崖刻寿溪[南安市水头镇、石井镇(古属南安县四十都)。]沙溪(恵安县西)
  坝头溪(泉港坝头溪
[泗洲溪。源于涂岭镇境内吊船山] 。晋江坝头溪[坝江。源于晋江安海红麒麟山])
  花桥溪
(在德化县盖德乡上林社。发源于炉山,流经上地村、林地村,经石山村大屈尺白泉溪入于浐溪。)佛泉井、吴潭[位南安县十三都,在南安县(古县治丰州)北60里。]、秀才堤、李林溪、苏埭、状元井(鲤城区西街曾井巷)

  8划:
  金谷官圳金莲池、
  放生池(泉州放生池。惠安放生池。安溪放生池。)、
  尚书塘
[常稔塘。古泉州郡城东北郊1里、晋江县卅九都棠阴里(今属丰泽区),早废为田。]、岱仙漈岱仙瀑布。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古属清泰里)飞仙山。概述。飞仙亭(金凤亭,岱仙亭,仙妈亭。岱仙漈顶榜上村。)。清·黄守仁《岱仙漈赋》。清·郑秉钧 《岱仙漈赋》。诗词。泗洲坝潭(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宝泉井、驿坂溪、泊泉、周井、昆仑井、官陂、底溪(李溪。德化县雷峰镇李溪村虎贲山与猫鼻山两山夹谷之中)、英溪(英洋溪。在南安县西。)

  9划:
  
南、涂二关外水利(位于泉州郡城南门[德济门]、涂门[通淮门]外,该地域今已改造为新城区[属丰泽区]南埕溪(在德化县,距举口20里;受双芹溪水、双坑水、岱仙漯水,下为湖坂溪。)、南坑溪、
  茭布溪
[俗称“茭溪”。惠安县城之北三都(今属辋川镇)。《志》记。元·卢琦《游茭溪记》辩。]、茭塘、
  前林港
(附:金山溪)前港湖
  虺湖
(晋江市英林镇东部。概说。记述。)、洑田塘(今晋江市罗山镇一带。始建于宋,南宋·乾道四年王十朋完之。明·万历卅年龚润寰修。明·万历四十二年、天启五年再修。清、民国屡修。附:现存重修碑记六通。)洪濑溪洞口溪垵溪浐溪(浔水。发源于戴云山主峰南坡、闽江支流大漳溪的南上游,在德化县域内环绕德化县境南部。概况。题咏。)、赵公井济龙潭、剑潭、钟山滩、夜光井 、欧宅林井(后田井)、盈塘[晋江县廿七八都永福里(今属晋江市青阳社区)]、浔中大圳(宝美圳,林厝圳。水坝位于德化县双鱼山下的丁溪。)

七划

陈岩上陂

  陈岩上陂,又称黄佛圳,位于永春蓬壶马跳,南宋·开禧元年至三年(1205—1207年)建,为永春最早的水利工程。

陈埭

  陈埭,位于泉州郡城东南郊荒滩上,今属晋江市陈埭镇。

  五代末(约955年),陈洪进据泉、漳二州时,派遣家丁为主要劳力,主持在郡城东南郊荒滩上,以泥沙条石筑锁海长堤,长20里,设闸门7个,引流洗卤,围垦造田。这是泉州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围海造田,改造盐碱土的工程。后人纪念他,把堤内一大片埭田名为陈埭,至今地名犹存,已成为晋江市的一大重镇。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陈埭“烟浦埭……又西南为陈埭。本陈洪进所筑,受西北吟啸浦之水及罗裳山诸涧西南出,分为众港,从二斗门以入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烟浦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陈埭》:“陈埭,陈洪进所筑,其埭最大。合南浦诸水,为陡门,通归于大海。南洋田多仰焉。”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陈埭港,在吟啸浦之东南。凡罗裳、圭壁诸涧,流为万石,汇为盈塘、许塘。及罗裳东南,诸涧东汇于沙塘,东南汇于涩缨塘者,俱来会,至于东、西二陡门入于海。”

  五代时建的西陡门今存,位于陈埭镇岸兜村,是晋江市保存较完好的古代水利设施,1991年4月列为晋江县文物保护单位。西陡门东西走向,石构,2 间,高3.68米,宽9.42米,为条石纵横相间筑砌,船形墩。墩首高翘,墩中凿闸板道,作启闭闸之用。北闸孔道宽2.7米,南闸孔道宽2.95米。每间架6条石板与堤岸相接。

陈坑港

  陈坑港,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壁村植壁港沿岸而南。

  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45卷·泉州府疆域考·泉州府山川考1·陈坑港》:“陈坑港,由植壁沿岸而南为是港,凡井尾埭、烽火埭、西湖诸水之趋于海者皆归焉。”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晋江县治在今泉州市区)南四十里有植壁港……沿植壁而南,有陈坑港,汇井尾埭、烽火埭、西湖诸水趣于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陈坑港》:“陈坑港,在石壁之南。有芦舍湾、埕边、潘迳诸港,各以大小远近纳流而注,烽火埭、西湖诸水,俱经此而趋于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陈坑港》:“陈坑港,沿植璧港而南,汇井尾埭、烽火埭、西湖诸水之趋于海者。”

县后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县后溪(在县北三都),发源东平山,出南岭桥,过草马埭。……流入峰崎港以达于海。”

县庭前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县庭前井,在县治中东廊下。宋·绍兴中,县令龚□□(据嘉靖《安溪县志·舆地类》,应为“县令龚时可凿”)以资民汲。”

县内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县内井,在(县治中)东廊。天顺间知县杨纪凿以资民汲。”

县前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县前井,在(县东)兴贤坊外,味甚清冽。”

龟湖塘

  龟湖塘是七首塘的第一大塘。龟湖塘以龟湖村为中心,方圆数十公里,将塔山、宝盖山以西地表雨水收蓄入塘,后来灌溉面积达一万二千亩以上。至今居于湖畔的许多村庄都以塘、湖、坑、洋命名,如塘头、龟湖、东洋、钞坑等15处。

  沿革

  龟湖塘修建于北宋,或说是泉州太守蔡襄所修。以后历南宋、元、明至清代、民国,曾多次修筑塘岸及闸门等。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又有龟湖,亦在府东南三十里,宝盖山东北诸溪涧水所汇也。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由龟湖突犯安平,燔掠而去,即此。”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龟湖塘》:

  “龟湖塘,在二十四都,长一千八百余丈,阔八十二丈,深一丈。东至塘后村,西至石狮亭,南至塘岬村,北至大洋。灌田三千八百余亩。

  宋·郡守蔡襄定塘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知泉州时,曾主持扩修

  明·嘉靖间郡守童汉臣增立塘规,四姓管修堤岸。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童汉臣》)

  万历壬子(万历四十年,1612年)林学梧修堤闸以捍怒潮。

  至国朝壬子,林孕隆重修之。晋令李元琳刻塘规,俾掌陂者世守。……

  国朝·乾隆壬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秋,霖雨岸崩百余丈,铺锦乡乡宾黄汝焘暨侄时芳修筑,费白银八百余两,乡人欲伐碑纪德,力辞之。”

  廿世纪七十年代,龟湖塘仍存。

  随着石狮建市,市区不断扩大,龟湖塘变成高楼林立的市区。龟湖塘原位置在今石狮市区,大约在今石狮市华侨医院以南、东村桥以东、宝岛路以北、龟湖公园以西的这片地上;现龟湖公园也是当年龟湖塘的一部分。现东西走向的宋塘路(规划为二环北路),西起与南北二路(子芳路)交接处、东至与南北三路(濠江路)在塘边的交接处,全长1.7公里、宽26米,途经体育馆、宝盖镇政府北侧、塘边村等。该路即横穿原龟湖塘而过,故名。

  北宋·蔡襄《龟湖塘规》

  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泉州太守蔡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为保护龟湖塘的水利设施,加强排涝抗旱作用以利农耕,并相应加强相邻各乡的联谊,特制定《龟湖塘规》十八条(后世称为《先宋塘规》),使龟湖的水利管理有法可依。原文曰:

  “一、本塘周围二千五百二十余丈,东取西六百九十丈,南取北二百九十丈,见深六尺以上。东至湖尾溪,西至塘西埔,南至塘甲等地,北至龙泉岩及塘岸。

  一、本塘东头水闸一间,闸外水圳一条,直抵南台庙西大桥住。若遇旱涝,陂首当严陂夫巡视,量雨及田之干涸,斟酌开塞,不许走泄水利。

  一、本塘西头水闸一间,闸外水圳一条,通本洋大浦,直抵海潮宫住。凡遇时雨,陂首当严陂夫巡视,斟酌开塞。如遇缺雨,于此放水添洋,当以海潮宫前石娄为则,不许过泄水利。

  一、本塘水则石闸一所三间(指测定塘内水平面的设施),旧例大雨淋降,即将东、西水闸开放,塘水当满,此则为准。若遇禾苗发茂成丛,就于此则上再添八寸大板(以为准),陂首合严陂夫人等斟酌时宜,不许损泄水利,益寡害众。

  一、本塘西头深涵一口,涵外水圳一条,直抵厦渎宫后住。其该灌田土,系塘西厦渎乡民耕种,每乡就于农户内选举质实之人,充为涵首,隶于陂首所属。如遇放水灌田,当于陂首处请给木牌,辰开酉塞。不许擅开,致令走泄水利,违者听陂首呈举。

  一、本塘中涵一口,涵外水圳一条,通于大浦。旧例天旱塘水稀少,西闸流水不敷灌田,方许开放。陂首暨老人等务要公同斟酌会议,先听牛渎沟高处田土及牛埭沟田土车水一日,后与大浦等处农众车水。不许以强凌弱,水利不均;如有不服,陂首指实呈举。

  一、本塘围岸一条,长二百八十余丈,水则石闸一所三间,东西水闸二所各一间,深涵二口。每遇春正月,集众修理完固。如或遇时不测崩损,随即修完,不在定限。毋得纵放牛、羊、驴、马等畜践踏,致令损陷走失水利,实为大害。违者,陂首合行呈举。

  一、本塘上岸一条,自东至西二百八十四丈,系本都及十九都农民砌筑。厥后农民务要照依均定地界管禁,不许懒力推误,走失水利。违者,陂首指名呈举。

  一、各涵闸旧例每年立冬尽行填塞,至来春二月中旬方开,非时不许因利盗泄,有亏来岁之用。陂首合严陂夫巡视禁约,务在益寡利众。

  一、本塘灌注洋田种子七百六十石七斗,东至隔林圳为界,西至洑田洋新塘沟上为界,南至塘岸及塘西下渎浦为界,北至海潮宫大路为界。如遇缺雨之时,陂首合严陂夫巡视界限,不许盗泄水利过界。敢有以本塘所注水盗取过界,定验水痕下落,指名呈治。

  一、本塘潴积潦水灌溉农田,不许于涵圳下张笱捕鱼。缺雨之时拦障,水利不得通流,致令下田失水。及雨水稍足,彼则擅开捕鱼,损泄水利,塘水稍涸,彼则依众下塘,施张网罟,捕鱼取虾,践害塘水,致成泥滓,农田失望。陂首合关陂夫前去约束,如有不服者,指定姓名,当以先下塘者为首,以闻于官惩治。

  一、本塘若遇天旱缺雨,塘水稀少,涵圳尚流,不许就于塘内车水,有防下田水利。其十九都塘甲等处农民,并不预本洋田土,隶筑塘岸者少。缺雨之时,周围塘湄田所,止许首段临水去处车水,余田并不许侵夺塘下民利。陂首合严陂夫巡视,各下灰号为记,违者指实呈举。

  一、本塘临水处,各有高阜地,旧存专一防备暴雨时降,洪水冲激,塘岸崩坏,此于取土修筑,诸人不许滥开为田。

  一、海潮宫斗门水闸三间。旧例潦则泄水下海,旱则关闸。如遇暴雨时降,洪水泛溢,疏放不逮,将本处玉栏舍东沙尾隙岸开掘。水疏通消,当即严令陂夫鸠工填筑如故。

  一、塘司春夏祈谷。旧例就众农户裒钱,各委干当人知当,保禳则轮田户主之。

  一、塘司鼓一面,水闸二间,水则三间,海潮宫水闸三间,各有闸板完全,系干当人收掌,起工日以次交付,或有疏失,就于上次取足。

  一、塘始系筑岸潴积孤山等处潦水,下荫龟湖洋田土。旧例系塘下都份有产之家充为陂首,农众告官佥举二十四都近于紧要海潮宫斗门乡六族内,选举德行淳朴,识达时务者,轮为陂首。

  一、海潮宫斗门,系本塘尾间冲要之地,疏塞不时。每年正月农闲之时,陂首鸠工多取泥土,积顿宫旁备用。毋得临期缺泥,致令走泄水利。”

  明·童汉臣《续议塘规》和《嘉靖间泉州府申明塘规文告》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泉州知府童汉臣童汉臣南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童汉臣》)增立塘规,称《续议塘规》,共十九条三部分,并附文《嘉靖间泉州府申明塘规文告》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0·名宦2·明泉州府知府·童汉臣载:童汉臣……嘉靖三十二年以御史为泉州府知府。……郡南龟湖,收宝盖、金鞍、玉屏之水,灌田万余亩。宋·蔡襄定有塘规,历久渐弛,守陂之夫虽具,而官弗予直,常怠而废事。民请于前守方克,奏记部使者,既许而去,未行。汉臣下车,问民利病,众以为言。即符下晋邑,令无留牍,翻牍,得所谓《增议塘规二十九条》——堤堰坊墉,岁治月修,启闭以时,禁豪右之侵,严狂狡之诡,灿如列眉。以宽硕接其民,不赏而劝,不怒而威。岁以荐登,粟入倍于他乡。民伐石勒碑纪之。”

  《续议塘规》原注,到明·嘉靖间,龟湖塘已扩大到隔林、圳上、莲坂、塘西、塘岬、湖边、塘后、塘边等处,计灌田种子一千七百六十石,比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蔡襄制规时,增加了一千石种子。

  《续议塘规》载:

  “本都(按:指二十四都)龟湖乡一万七百余家,本洋洋田一千七百余石。上无溪洞源流,惟赖古设龟湖塘一首,周围筑岸二千五百二十三丈,蓄水以资灌溉。下因迄北一带近海,潮水不时人浸,筑岸一条,以为堤防……”

  (本塘)下因迄北一带近海,潮水不时浸人,筑岸(即海岸)一条以为提防,仍设上下水闸共五间、东西深涵共二口,以备旱潦关泄。”

  《续议塘规》中还列举一些违章惩处的事例。如元·正统十三年(1448年)春早,陂首苏易亨依规开涵,许宗瑶相拒致讼,本府差主簿史孟尝开放西闸灌田。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许澄等违规不管禁塘岸,陂首黄雅盛呈府问罪。又经县府立石,永为遵守。

  《嘉靖间泉州府申明塘规文告》指出:

  “看得管水之有规律,犹治民之有法律。法律不严,则百姓不治;塘规不明,则水利不兴。”

  “陂夫冲风冒雨,昼夜不休,终岁勤劳,多病丧身,以致陂首力不能支。向经本都里老黄伟等人向县府申请,按宋代规制和本县六里陂和西南斗门的陂夫,都以编佥应役为例,每年以‘八名应役’,立为定制。”

  明·嘉靖王慎中《龟湖塘颂德碑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龟湖塘》收录·王慎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龟湖颂德碑记》,曰

  “邑东南乡之田,皆仰水于湖。其浸钜而灌溥者,龟湖为最。环湖而庐且万家,支村析聚,栉比衽联,总其乡之名曰龟湖,盖以湖名其乡也。宝盖、金鞍、玉屏诸山之水,洒为四溪,流入于湖。濒湖仰水之田,度万余亩,民蒙其利而不能知其始所由作。惟蓄泄之节,淤决之禁,胪列科条,谓之塘规者,知其始于宋·忠惠公守泉时所留也。号湖以塘,盖邑俗方言云。

  湖水之利于田若是博,故有堤以捍海,堰以陉潦,坊以潴止,庸以宣流,而啮淫溃泆之害,必有资于人力,岁治月修,然后无水害。庸之启闭,有惰以妨时,有奸以病众,而豪右之侵争,狂狡之盗诡,皆所以为湖之患。其具不得不出于政刑,所谓规者,实于是取之。由宋至今,殆五百年,守陂之夫虽具,而官弗予直,故守者常怠而废事。

  南衡 公来守郡童汉臣南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童汉臣》),以事行治属,问民利病,而龟湖首及焉。民方欲言,公顾就而问之,即符下晋江无留牍。又尽民之所言繙牍,得所为增议塘规二十九条,行之其乡。公善以宽硕接其民,使乐于有为,不待挞罚而相诫以率禁。其勤也,无斗酒尺帛之劳而自劝,湖以无患。比岁洊登,田入羡倍,粟溢他乡。人皆以侯之福我也,相与伐石勒公之德,且期以申勅是规之详于不废也。

  观古治民之吏,以循良见称,其善非一,而水利之兴修为最。邺之白渠,蜀之离堆,楚之芍陂,越之鉴湖,尤其著者也。作者非不欲为无穷之利,而修复之功,每有待于后人。盖民庶乖分,世序迁易则弊萌,蠹穴伏于其间。如芍陂作于孙叔敖,至何武邓艾刘颂魏欣赵轨,历数世皆以有功于陂,为民所记。而马臻孟凯尤有记于越,以鉴湖之功也。观其所为,如伐木通榛以纳众流,增辟水门益广灌溉,计功受分,使大小戮力,与夫禁民壅湖为田,立水约以裁贪争,皆于续规吻合。盖古今异便,而水利兴修之宜不越此也。

  斯规之有裨于湖,而不足恃以不废,法固有待乎人者。故予特为记之,非徒副民之请以述侯之德,将以遗后之为政者于无穷云。”

吾宗水文崖刻

  位于安溪县官桥镇吾宗村西北漈口山麓,是研究水文的重要资料。

  巨石阴刻(明)万历四年(1576年)洪水至此”。下刻一条长横线。据此可知,当年洪水曾淹没官桥、龙门平原大部分地区。

寿溪

  寿溪,位于南安市东南水头镇、石井镇(古属南安县四十都)。

  寿溪源出覆鼎山,萦纡20余里,入于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覆鼎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寿溪,在县南四十都。源出覆釜山,萦纡二十余里,溉田三十余亩。昔有氏居其旁,人多寿考,故名……入于海。”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寿溪,县(古县治在丰州)南三十里。有覆鼎山,溪源出焉。萦纡二十余里,溉田三千余亩。”

沙溪

  沙溪,位于恵安县西。3源汇流,经“谷口桥”“洛阳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谷口桥》、《泉州水利·洛阳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志》云:县西有‘沙溪’,出‘三髻山’,合西南诸溪,亦曰‘白岩溪’,入‘洛阳江’。”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沙溪》:

  “沙溪,在恵安县西。

  旧《志》:有三源:一出‘三髻山’,曰‘白岩溪’;一出‘湖坑山’,曰‘前郭溪’;一出晋江县‘柯山岭’,曰‘澳溪’。汇流经‘谷口桥’入‘洛阳江’。”

坝头溪

  泉港坝头溪

  泉港坝头溪,发源于戴云山脉的吊船山(涂岭镇境内)。旧称泗洲溪,流入添奇坝头港。随着坝头平原的形成而延长,后称坝头溪,溪流碧水常年不息,两岸绿树浓阴蔽日,周边良田万亩,是泉港的母亲河。

  旧时坝头溪有99条源流,溪沿山边走,有99曲之称。阳光下,滔滔的溪水波光粼粼,似一条巨龙蜿蜒游向大海,两岸绿阴密布,溪中舟影点点,溪水清澈可饮,溪里鱼虾成群。直到坝头溪上建起了几个水闸,船只才无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坝头溪还是惠安县三大溪流中唯一未受污染的河流。

  现在坝头溪已几经变迁。

  晋江坝头溪

  晋江坝头溪,古称坝江。因该溪上筑坝而名。源于晋江安海红麒麟山,于井林桥注入安海湾,全长13公里,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

花桥溪

  花桥溪,在德化县盖德乡上林社,是浐溪支流,发源于炉山(和睦场双阳山),流经上地村,至林地村纳吾华山(五华山)水,东流经石山村大屈尺白泉溪,入于浐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双阳山、五华山》、《泉州水利·浐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花桥溪》“花桥溪,在上林社。发源和睦场双阳山,至暗林口,受五华山水。至大屈尺,入于白泉溪。”

佛泉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佛泉井,在县西新溪里。相传昭应禅师(即陈普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清水岩》尝过此,天暑渴甚,无井可汲,一老妪汲涧饮之,师感其意,以杖锡卓地,泉出,民随甓为井。”

吴潭

   吴潭,位于南安县十三都,在南安县(古县治丰州)北60里。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

  “吴潭,在(县西)十三都。

  两山夹峙,流注石壁间。其泉湛深,里人目为海眼。时有龙现。”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吴潭》:

  “吴潭,在南安县北六十里。

  两山夹峙,流注石壁间。泉色深黑,人目为海眼。”

秀才堤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秀才堤,在县西。唐·黄晔有文声,郡守乌仲儒以女妻之,为筑沙堤十里,直抵其庐,号秀才堤。”

李林溪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李林溪(在县北四都),发源竹林寺后,出旧铺桥。……流入峰崎港以达于海。”

苏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苏埭》:

  “苏埭,长二百二十九丈,阔三十八丈,深一丈六尺。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乡人就埭开浚,长三百一十余丈,阔二丈五尺,深一丈二尺。

  国朝·雍正八年(1730年),里人张焕登鸠族捐资,凿堑引水于湖中乡,长二百二十五丈,阔一丈,深九尺。计田一十二亩。”

状元井

  状元井,位于鲤城区西街曾井巷。“状元井”,1998年3 月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从龙·状元井与曾井巷》)

八划

金谷官圳

  位于安溪县谷口乡(今金谷镇金谷金山二村)。圳乃县衙奉省令开挖,每年春耕前,县衙派官员下乡击鼓鸣锣,召集民众疏浚,故称官圳。

  始凿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安溪县崇善里(今金谷镇)谢守愚倡修,获准开工。圳从东坂、老鹰啄吊蛇峡谷拦溪筑坝,凿渠引水,经尚芸、华芸、金山、官佩至金谷村,全长约5公里,渠宽1.2米,灌溉面积1000多亩。

  1963年重修,并凿渠延伸过定明院格,至上吟一带,受益面积增至1600多亩。

金莲池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金莲池,在县南十九都。产花茗莲,其色如金。”

放生池

  泉州放生池

  唐凿,在水陆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水陆寺》)

  惠安放生池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放生池,一在县北七都大湖岩前,一在县治南门内旧学前。”

  安溪放生池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放生池,在县南永安里。旧名陈塘。”

尚书塘

  尚书塘,本名“常稔塘”,位于古泉州郡城(亦晋江县治)东北郊1里、晋江县卅九都棠阴里(今属丰泽区),与东湖仅隔仁风街一带,东湖在街南,“尚书塘”在街北。早废为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东湖》)

  “尚书塘”系唐·贞元五年(789年)泉州刺史赵昌置,接清源山诸坑及东湖之水,下流达于晋江;塘周围28里,溉田300余顷。赵昌为尚书仆射,故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泉州水利·晋江》)

  《新唐书·志31·地理5·泉州清源郡》:“东一里有‘尚书塘’,溉田三百余顷,贞元五年刺史赵昌置,名‘常稔塘’,后为尚书,民思之,因更名。”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尚书

   “《唐志》:晋江县东一里有‘尚书塘’尚书塘,溉田三百余顷,本名‘常稔塘’,贞元五年刺史赵昌置。后为尚书,民思之,因以名塘。

  其塘上接清源山诸坑及东湖之水,下流达于晋江。

  ……今皆废为田。”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山川·尚书塘》

  “尚书塘,在晋江县。

  《新唐志》:县东一里有尚书塘,溉田三百余顷,贞元五年刺史赵昌置,名‘常稔塘’;后为尚书,民思之,因更名。(《县志》)今废。”

  ·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尚书塘

  尚书塘在三十九都棠阴里。(旧志作鸾歌里,误。

  《图经》:塘周回二十八里。

  隆庆府志:与东湖仅隔仁风街一带。东湖在街南,尚书塘在街北。唐贞元五年,刺史赵昌始开此塘,名曰常稔。后召为尚书,民思之,因更名曰尚书塘

  《方舆纪要》:水由清源山诸坑而下,灌田三百余顷。

  今多塞为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泉山陂》:“泉山陂,在三十九都棠阴里。水由清源诸坑而下。长一十余丈,阔三丈,深五尺。水流‘尚书塘’,下‘东湖’。”

岱仙漈

  岱仙漈,现称“岱仙瀑布”,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古属清泰里)飞仙山,一级落差139米,是福建省落差最大的瀑布,被誉为“华东第一瀑”

  “岱仙瀑布(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概述

  岱仙瀑布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溪水流经山势雄浑的飞仙山峰,从榜上村的水尾山峰缺口飞流直下,称岱仙漈。部分溪水流到边崖,在西边形成一道更宽的、水流似油从漏斗穿过状的油漏瀑,名油漏漈。由此岱仙瀑布也称岱仙双瀑。漈顶云蒸霞蔚,变幻万千。瀑布雷霆万钧,奔珠泄玉,排山倒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石牛山、飞仙山》)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均山,县东北百八十里……相近者曰飞仙山,两峰角立,悬崖峭壁,瀑布飞流,高数千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均山、飞仙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飞仙山》“飞仙山(在清泰里),两峰角立,悬崖削壁中有瀑布泉,数千仞飞流直下,溅沫成雾,最为奇观。亦名岱仙漈。飞仙亭俯临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岱仙漈》“岱仙漈,在石牛山北。从飞仙山悬崖直下千仞,练自劈青。至山半则沫溅瀑飞,滃然不知其为水;或猛风飘荡,则水不知其所之,令人目眩胆碎。旁有油漈,石壁如削。水小溜,直并入赤石口。”

  飞仙亭

  飞仙亭,又名“金凤亭”、“岱仙亭”、“仙妈亭”位于岱仙漈顶榜上村,匠人架仙亭于悬崖之上。在飞仙亭俯瞰,岱仙漈悬瀑下临无际。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始建,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嘉靖(1522—1566年)、清·康熙(1662—1722年)、乾隆(1736—1795年)间多次修建,民国廿年(1931年)重建。2000年雷电焚毁,同年重建。
木结构,亭内供奉马氏三姐妹(金凤银凤飞凤)3位仙妈。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楼亭·飞仙亭》:“飞仙亭,在清泰里。俯瞰岱仙漈,悬瀑千仞,下临无际,匠人乘屋,必待霎与之齐。旧传有女仙氏姊妹三人,白日飞举。氏女见之,遂自投崖下,有白龙负之升,因名。”

  清·黄守仁《岱仙漈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楼亭·飞仙亭》收录清“监生黄守仁《岱仙漈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守仁》),曰:

  “龙浔之东,浐溪之偏,一山特起,名曰‘飞仙’。上耸双峰,屹焉插天,有亭翼如,绝磴之巅。灵娥攸栖,忘其岁年。

   左有清流兮,从石壶而浚发,似九曲之沦涟。纡徐兮藻汇,宛转兮洄旋。若沧浪兮澎湃,复喷激兮逶延。尔乃绕亭之下,劈峡而前。机泼泼兮流涓,涓泻淙淙兮声渊。渊落千丈兮素练,垂万仞兮若银河之倒悬。溅沫飞流兮,时分时合;湿云横锁兮,若断若连。乱晴空兮雾白雪,阴幽谷兮带苍烟。山非匡庐兮,偏见白虹飞电;亭非陵洞兮,何来玉碎珠联?岂仙真日劳夫织妊兮,朝浣纱而暮濯绵。

  予焉!高瞻远瞩,四顾周旋。念天下之水兮且百且千,冷泉之澄洁兮纪胜于白,灵泉之莹净兮见志于权。香炉瀑布兮得乐天而名以宣(“乐天”系“太白”之误,李白《望庐山瀑布》有“日照香炉生紫烟”句),漱玉三峡兮赖子瞻而景以妍,东城之泉兮经赋于秦观,名水之涧兮曾咏于陈搏。何兹泉之潺湲兮,僻处穷乡而不获附于名山大川?岂山灵之有幸不幸,抑亦待其人而乃传?兹值采风一顾兮,不为巨眼所弃捐。采杜若,搴芳荃,搜崖寻壑,拂试加怜,为仙山而开生面兮.庶几与天台惠济相比肩。使古今上下俯仰兴怀者,如睹醉翁之酿泉。”

  清·郑秉钧《岱仙漈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岱仙漈》收录清“廪生郑秉钧《岱仙漈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秉钧》),曰:

  “龙浔之东,石壶之北,飞仙山立,嵚岑秀卓。奇峰陡而欲摇,峭壁悬而成削。厂广深而还明,崒嵂耸而乍伏。

  则有清流激湍,岩壑奔腾。初涓涓其始出,继洋洋其渟泓。经村落,过仙亭,荡林麓,触砅砰。浸淫谷口,飞泻无停。遂乃吼若春雷,怒如秋风。下临无地,百仞溜空。劈开石壁云深,斜倚天梯雾雺。波涛涌于岸畔,泡沬散于林丛。匹练挂一隙之涧,虹桥驾万山之中。是诚洞天这胜概,福地之者也。

  当其春和景明,晴光摇曳,波纹兮斜飞,珠帘兮点缀。草树杂而鲜妍,风日清而佳丽。浮光荡兮千寻,澄素辉兮无际。

  至若阴雨连绵,汹浪喷薄,百里闻声,仰望眩目。长鲸高坠兮吸百川,虬龙鼓沫兮惊山谷。巨灵沸地吐瞿塘,屏◇倾盆泻河洛。势更雄于寻常,峡尤溢而磅礴。

  尔其骚人游子,搜冥探奇。步仙灵之迹,访真人之遗,策扶筇以流憩,蹑縢屩而委蛇。扪绝壑,寻曲埼。酌清泉而觉爽,临涟漪以赋诗。歘焉俯瞰,陡然神飞。恍似槎乘天半,浑若桟过峨嵋。石上投兮,经时委地,水奔流兮,倏忽珠玑。恨无御风之神,有惭列子(战国·列御寇;不必登华之悸,羞杀退之(唐·韩愈退之

  嗟乎!人生有几?足迹难遍。洞井岩泉,千态万变。名山鹄立,美不胜羡。则有如九曲之武夷,一方一壑;飞石之恒山,两崖急溅。他如泰岱之水帘,随风穿线;南衡之舒流,一幅白练。屈指此与许,孰轻而孰贱?而顾不具载于地舆,徒尔埋没于僻县。夫岂兹山灵,犹欲隐而未彰,抑亦在采风,急表章而述撰?”

  诗词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岱仙漈》收录:

  李道泰《咏岱仙漈》:‘怪崖不可即,倚石抱枒。瀑作千山雨,人乘八月槎。风幡摇散落,渴饮参差。倘得凌虚过,应惊架百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道泰》)

  里人毛一夔《咏岱仙漈》‘岭树含青霭,岩天贯白虹。仙源应接汉,凡水岂鸣空?泻壁飞晴雨,奔崖荡晓风。庐山高瀑布,论此未能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毛一夔》)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6·古迹志·楼亭·飞仙亭》收录:

  “进士李道泰诗:

  ‘上看碧涧县,下为云雾逝,始知银河来,从无接流势。仙女骑白龙,山半每摇曳。石上三元君,丹成皆姑娣。游戏苍茫岩,千丈如阶砌,虚亭外嵌空,精爽接天际。解佩何足言?况复朝暮滞,万古壁间松,色绕青螺髻。’

  ‘朝朝巽两千山合,只看掌中肤寸云;不是悬崖轻撒手,却因游戏会元君。’

  廪生黄遂权诗:‘为访灵岩结伴行,阴阴山径鸟交鸣;双尖插汉笼云白,万仞飞泉挂练青;阁倚悬崖临一切,石容坐客话三生。夜来触景联长句,皎月当空斗柄横。’”

泗洲坝潭

  泗洲坝潭,位于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泗洲坝潭》:“泗洲坝潭,在石杰乡。水底明净,不留沙石。”

宝泉井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宝泉井》:“宝泉井,在十六都深沪。其深四五尺,底为石,泉自旁出。视之不过一勺,而可供千家之饮,日夜汲者无数。虽大旱不竭。”

驿坂溪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驿坂溪(在县北四都),发源禅静寺后,出驿坂桥。……流入峰崎港以达于海。”

泊泉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泊泉,在(县南)黄渐山,出石罅间。祷雨多应。山腰又有石窟,其水盈缩与潮相应。”

周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周井,在三清宫之侧。深不及数尺,虽亢旱不竭,相传氏所凿。”

昆仑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昆仑井,在(十五都)道旁。虽旱其泉常溢。”

官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官陂(在沙塘里)。自紫帽南坑流出金地院,左潴为仙塘,积为苏陂;自苏陂之东,曰吴陂;回而南,曰桃陂;直桃陂之南,又为相家陂;自相家陂南下,为官陂。官陂泄入于钱塘溪,合为陂头,自陂头合流,由吟啸桥至于湮浦埭。”

底溪

  德化县雷峰镇李溪村虎贲山(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虎贲山》)西南有一山,拱背翘尾,状似伏猫,称“猫鼻山”;虎贲山与猫鼻山两山隔溪相望,呈“猫虎对峙”架式。

  “底溪”又称“李溪”,发源于戴云山,从瑞坂水库西口蓄势而下,途径上云、溪口,潜入虎贲山与猫鼻山两山夹谷之中,水清见底,鱼鳌游弋其间,溪中多圆石,亦有大岩盘兀立其中,溪水经处,时而中流砥柱,雪花激荡,时而娴静缓流,水至低洼拐弯处,常蓄为深潭,两岸青山翠竹倒映水间。

  底溪流径村尾积洼处成一泓深潭,潭壁悬崖伸出一奇石,状如雄狮,当地乡民称潭曰“狮潭”。传称每逢天将降雨,潭上便大雾弥漫,预卜气候甚验。潭边竖一石碑,碑文为“永禁毒捕鱼鳌”,署名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德化县正堂韩树谷

英溪

  英溪,又称“英洋溪”,在南安县西。

  “英溪”发源于南安县翔云乡与安溪县龙门乡交界的云顶山(海拔1175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翔云、英都、仑苍,至仑苍镇楼尾寨汇入晋江西溪,全长19公里,流域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上游筑有坂头水库(蓄水量1064万立方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晋江·晋江上游·双溪》)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英溪》:

  “英溪,在南安县西,亦曰‘英洋溪’。

  源出翔云山,流经英山,入安溪曰‘翁溪口’。”

九划

南、涂二关外水利

  南、涂二关外,指泉州郡城南门(德济门)、涂门(通淮门)外,为农田,古属附郭,该地域今已改造为新城区(属丰泽区)。

  ·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附:乾隆庚寅修南、涂二关水利碑》收录有乾隆卅五年庚寅(1770年)所立的《修南、涂二关水利碑》,述乾隆卅二至卅四年(1767—1769年)较大规模修建水利的情况。碑文曰:

  “南、涂二关,即《志》所称德济、通淮也。关外有沟,蓄泄潮汐,以资灌溉,附郭田畴悉赖于是。自陡门渗漏,早无以储,农田失利,有由来矣。

  邑人国学介宾?思聪倡议修筑,就田出资,用济工作,爰请县主。公色喜曰:农事关心,甚盛举也。遂委任于君。凡诸工费,君皆先输之,以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兴工。二关外之陡门暨南郊濠沟,兵马司桥等处,宜筑者筑,宜疏者疏,宜治者治,悉心课督,务使旱涝有备。

  是役也,工甫作而君殁。尔时,不惟吾侪感吊,公且怜惜之,挽君以诗,嘱其胞弟嘉谟君继焉。幸而嘉谟克继兄志,踵成其任,以三十四年二月讫工,共縻白金千有余两,衿耆按产鸠资。事竣时,公为之立石纪盛事焉。

  昔郑渔仲父国器,尝鬻田筑洋陂以惠莆人,至今传为义举。若君之昆季,勤修筑,溉田至一万余顷,捐其财,利赖及三十三乡。以今方古,何多让焉?爰泐其事,以志不忘,且为后之乐善者劝。

  庚寅三十三乡耆老苏廷美等勒石。

南埕溪

  南埕溪,在德化县,距举口20里;受双芹溪水、双坑水、岱仙漯水,下为湖坂溪。(参见www.qzhnet.com泉州历史网《泉州水利·双芹溪、湖坂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南埕溪》:“南埕溪,距举口二十里。受双芹溪水,经石柱、仓场,至自马埕受双坑水,至赤石口受岱仙漯水,下为湖坂溪。”

南坑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南坑溪,在县西十六都。发源马陇坑,过陈公桥,会于上林溪。……流入添崎港以达于海。”

茭布溪

  茭布溪,俗称“茭溪”,位于惠安县城之北三都(今属辋川镇)。

   《志》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茭布溪(在县北三都),源出柯溪岭,过居仁(今辋川镇居仁村)浦前桥……流入峰崎港以达于海。”

  明·叶春及《惠安政书·地里考》:

  “茭布溪,非发源曾师岭,《邑志》发源云峰山是也。
其云一溪发源五峰岩,过泗州桥,亦至前澚与菱布会者,非源于五峰岩,出于后吴岭也。”

  元·卢琦《游茭溪记》辩

  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52卷·泉州府部艺文2》收录元·卢琦《游茭溪记》。

  【卢琦(1306~1362年),字希韩,号圭峰立斋,元·惠安县八都德音里卢厝人(今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卢厝自然村)。至正二年(1342年)进士,先任福建延平知事,至正十二年(1352年)任永春县尹,至正十六年(1356年)改宁德县尹。至正十八年(1358年)起,累福建行省照磨、行省都事、福建盐课副提举、提举,分司海口。至正廿二年(1362年)卒。(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卢琦》)】

  文曰:

  “《游茭溪记》元·卢琦

  惠之北乡,其泉石林麓之美,茭溪最胜。

  溪之上两峰对峙,苍翠可爱。崔嵬嵽嵲,若相敌而不相让者。一水出两峰间,或渊潫黝黑莫测,其底浅仅没膝,莹彻净幽,往来可数也。溪多石,水触之,则滂湃有声。其最巨者,离列水中,相距咫尺,水束而过,过则帖然,凡几,屈折出,而抵驿道之冲。宋·治平(1064—1067年)中,桥之以渡,即所谓‘永济桥’者。水由桥下径注,有山横截其流,水复曲行疾逝,自此以往,予亦未暇究所穷也。

  曩予来访亲旧,爱溪之胜,而屡游之,然信宿则去。至元己亥(?前后至元均无己亥岁,应为至正十九年己亥,1359年)初夏,与莆阳人君同寓‘乌石精舍’,溪出乌石之背,每日未晡,主人辄相命出,出则之溪上,至则沿流上下,以钓得鱼以归,归则月出东山矣。故夕率一至,虽风雨亦往,然犹以为未极其趣也。五月末浣不雨、不晹,主人与客野服芒履一僮持钓竿,一僮肩酒,杂以肴蔌,由永济桥侧,披榛取道以达溪。主人把钓立于翠蔓青树之外,倦则与客列坐石上,命酒少酌,酌罢则钓,顷之步且前,石愈奇,水愈清,地愈奥,意愈适,而鱼之嗜饵者,亦数数获之。于是爽气凭凌,烦襟潇洒,虽屡酌不醉也。已复得石楼数间,盘桓久之,溯此而上,计当犹有隹处而日入矣。

  噫!主人生于斯,且将老于斯。余与,皆客也。山色水光,不可夺而取分而去也。虽欲常赏,不可得已。”

  从卢琦《游茭溪记》所描述的事物看,其所指“茭溪”实际上包括了辋川的“茭溪”、“菱溪”两个流域,主要描述的还是“菱溪”

  “茭溪”,近邻螺城镇,源出柯溪岭,其上游与菱溪交集,中游过辋川居仁村,下游入林辋溪,达峰崎以流于海。

  “菱溪”,近邻泉港区涂岭镇(原惠安县涂岭乡)。发源于涂岭镇小架山东北麓,经驿坂、溪西村向东南流入辋川镇,于许埭村汇合林辋溪入峰崎港。文中所称“溪之上两峰对峙”“溪”应即“菱溪”“两峰”即今路口村乌石山和后吴村狐狸山。所云“永济桥”,又名“碣石桥”、“菱溪桥”,也位于菱溪上。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惠安知县张介主持建造。今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永济桥》)

茭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茭塘》:“茭塘(在三十九都棠阴里,旧志作鸾歌里,误。),宋·嘉定七年(1214年),邑丞赵彦寓修。灌田七十顷。”

前林港(附:金山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前林港,在县东南四十里。县南有金山等溪,发源九峰诸山,下流会群溪,东至东井埭,出前林港以入海。”

前港湖

  位于晋江龙湖镇前港村(因该村近海,古有港口)而名,水面面积0.05平方公里,集雨面积1.38平方公里,蓄水量7.5万立方米。湖底高8.9米,岸高11米。

虺湖

  虺湖,位于晋江市英林镇东部的龙湖、英林、金井3镇交界处,与龙湖相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龙湖》)

  概说

  虺湖、龙湖二湖是晋江境内两大淡水湖,皆横山溪涧之水汇流而来,有“上湖(龙湖)通下湖(虺湖)之俗语。

  过去,虺湖周边的村落都是赤土埔(荒凉的红土地),一旦下雨,周边的水都流到虺湖里,湖水呈血色紫红,故称“血湖”,雅音“虺湖”

  虺湖水面面积1.03平方公里,集雨面积3.6平方公里,蓄水量205万立方米,湖底高程一般12米,岸高14米至15米。有效灌溉面积9550亩,保灌面积6860亩。

  记述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龙湖、虺湖》

  “龙湖,在府南百里。相接者曰虺湖,周可二十里。

  《志》云:府南七十里有横山,其溪涧之水汇流为二湖。龙湖大而水绿,虺湖小而水赤。相传旧与海通,涌沙介其间,遂别为湖。”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虺湖》:

  “虺湖,在十五都至十九都弦歌里。周围三十余里,积水三丈。

  《方舆纪要》:相接者曰龙湖,皆横山溪涧之水汇流。

  《万历府志》:与十四都相连。”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李安塘》:“李安塘,在十四都劝善里烧灰坝。长四十五丈,阔一丈,深一丈五尺。水自十二都东畔流来,通于虺湖。”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龙湖》收录明·陈让导《龙湖碑文》有曰(龙湖)南陇外捍以海上诸山,汇为虺湖。视龙湖差低,广袤田亩皆得龙湖三分之二,水常溷而亦鲜涸。昔人取清浊、高下之义以名二湖,因地设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龙湖》:“《闽书》:龙湖与虺湖相去仅咫。龙湖大而虺湖小;龙湖水绿,虺湖水赤;二湖若雌雄然。”

洑田塘

  洑田塘,位于今晋江市罗山镇一带,是“七首塘”的第2大塘。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洑田塘》:“洑田塘,在晋江县(古晋江县治在泉州郡城)南三十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洑田塘》:“洑田塘,在二十五、六都聚仁里塘市等乡。”
  “洑田塘”由新塘、蔡塘等5个小塘连通而成,塘岸30里,“集九十九溪水”,灌溉面积达8000亩。如今,塘边留下与塘有关的村庄如塘市、沙塘、英塘、后洋、南湖等多处。

  始建于宋,南宋·乾道四年王十朋完之

  “洑田塘”始建于宋,具体时间无考。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知泉州。时水旱灾害常作,他看到能容纳九十九溪水的“洑田塘”水涨堤坏,蓄水困难,常高处旱,低处涝,民苦不堪言,亲自集资雇工加以疏浚。王十朋实地考察后,采用修涵开圳引接天然湖泊蓄水的办法加以根治。由于工程浩大,民间集资不足,王十朋动用库银公款。结果,王十朋事泉仅2年,因此被参罢官。后来百姓感其功德,在泉州城内水门巷建庙祭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洑田塘》:“周四千九百八十丈,高州、灵源、东洋诸山之流俱入于此,汇流最广。”

  ·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洑田塘·隆庆府志

  “周围四千九百八十丈,高州灵源,五都东洋诸山之流俱入此塘,会流最广。
旧传九十九溪之水入‘六首塘’,惟‘洑田塘’居多。中有石牛,水涨不没。鸣则堤溃,盖因入流多也。乡人立祠祀之,名牛后宫,为十九都乡约所。又有洑田祠,为二十五都社会。

  塘有北斗门六间,小涵九所,下有谢埭新塘、蔡塘潴水,虑水涨堤坏也。

  塘建自宋,郡守王十朋真德秀,里人柯栋设规建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真德秀》)

  明·万历卅年龚润寰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更新洑田塘陡门。

  万历卅年(1602年),乡人龚润寰修,庄际昌为作《修洑田塘碑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际昌》)。

  ·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洑田塘收录庄际昌修塘碑记曰:

  “吾邑负山带海,田亩不能十之五,佃作而食者半在邑之南。其为灌溉潴蓄之利,曰‘溪’,曰‘沟’,曰‘塘’。

  ‘溪’通潮汐往来,岁不苦旱。迩溪道壅阏,稍雨辄苦潦。

  ‘沟’自青洋陂入,沿江经‘吟啸’(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吟啸桥》)折为上、下两沟,以各通于海。

  ‘塘’凡七,‘盈塘’与‘沙塘’合并为一,最大;其次则‘洑田塘’,周围三十里,灌田环十九都、廿五、廿六都,亩八千有奇。其泄易涸,上吸九十九处之流,雨骤至,其潴易涨。岸一带当东南、西北之飚,波浪冲激,易以圮坏,则罄潴倾流,水旱交告病矣。曩怡颜?公设陂规,捐逸老堂以祀土神。都民岁请当道,择诸子醇谨者一人掌陂事,时其蓄泄,固其堤岸,率以为常。年久法弛,受事者勤惰不一,加以雨旸不时,塘日就浅,岸日就圮,都民苦之。

  润寰?先生念切桑梓,深悯艰食,壬寅岁(万历卅年,1602年)请于惺涵?侯,履亩开浚,颇有成绩。未几而先生以滇命之任,更历一纪,天叠降灾,堤岸复隍,陂塘成野,岁不能一稔,民之艰食日甚。

  先生归,捐俸余,凿石列岸,自陡门之西新涵沿岸一带,尽以石砌筑之。费几三百金,不问都民斗粟铢钱。更虑暴雨涨流,一陡门难以聚泄,遂采众议,破沮格,就横涵直圳复设瀃二间。而后乃今,蓄不虞圮,流不虞涨,‘洑田’其永为乐土乎!又念祈祝土祠颓毁,鸠众修葺。神人欣协,春秋告稔,阖都士民,歌且舞之,伐石勒碑,以垂不朽。

  因僭为之《记》。”

  明·万历四十二年、天启五年再修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再修。

  天启五年(1625年),岸崩陂废,晋江沙堤人(今属石狮)、云南按察司佥事龚云致捐资修葺。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洑田塘》:“明·天启五年加筑。”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洑田塘》:“后岸崩陂废,明·天启五年,里人龚云致修筑。”

  清、民国屡修

  清·雍正八年(1730年)、乾隆二年(1737年)、同治七年(1868年)、民国卅七年(1948年)屡修。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洑田塘》:“本朝·雍正八年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洑田塘》:

  “国朝·雍正八年,令王之琦命乡绅柯伟生柯可栋董修。

  乾隆二年,令胡格清复埭尾占垦者。”

  后同治七年(1868年)、民国卅七年(1948年)又重修洑田塘。

  附:现存重修碑记六通

  现存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更新洑田塘陡门记》、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洑田塘碑记》等明~清代洑田塘水利碑记5通,和民国卅七年(1948年)重修碑记1通,立于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南塘社区村子边上“洑田宫”(亦称洑田庙)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洑田宫》)

洪濑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洪濑溪,在县(县治在丰州)北,路出永春、德化二县,下流入于双溪。”

洞口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洞口溪,在县西北五十里。亦合诸溪水入安溪县界,下流合于蓝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蓝溪》)

垵溪

  以流经垵村而名。源于晋江高州山,注入后洋塘,全长10.85公里,流域面积40.47平方公里。

浐溪

  浐溪,又名“浔水”,发源于戴云山主峰南坡的德化县赤水镇、闽江支流大漳溪(尤溪水系)的南上游,在德化县域内环绕德化县境南部,是县境内最长河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泉州水利·大樟溪、戴云九派》)

  概况

  浐溪发源于戴云山主峰南坡、闽江支流大漳溪(尤溪水系)的南上游,环绕德化县境南部,流经国宝乡(故上段也称“国宝溪”)、盖德乡、德化县城、龙门滩镇、南埕镇,环绕县境东南部,至水口镇湖坂村涌口与涌溪汇合后称“大樟溪”。

  浐溪全长101公里,流经10个乡镇,流域面积985平方公里。浐溪通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千万股山泉,人们又给予许多不同的名称。浐溪支流有花桥溪、盖竹溪、丁溪、缨溪、大云溪、蕉溪、石龙溪、双芹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花桥溪、盖竹溪、丁溪、缨溪、大云溪、蕉溪、石龙溪、双芹溪》)

  最后,经水口合“石牛溪”,至涌口汇“涌溪”,东北流入永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石牛溪、涌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载:“戴云山,县西北五十里……分为九派,下注九溪……八曰东埔,九曰李山,水皆南流……其二溪之南流者(东埔、李山),合流为白泉、石山、苏溪、涂坂等溪,经城西,为西门溪。折而东流,为县前溪。回环曲折,俗谓之腰带水,总名曰‘浐溪’。”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36·永春州·山川·浐溪》:

  浐溪源出德化县西北戴云山共有九派,其二南流者曰东埔曰李山,汇流为白泉溪至大屈尺有花桥溪自双阳山东来注之

  又东流为苏溪至涂坂受雪山盖竹根山诸水

  又东流过县城南为浐溪南受丁溪水稍下有缨溪水自县北科荣山南来注之溪水至此可负二十石舟

  又东流十余里为虎跳溪有黄斜溪自县东南天马山北流注之

  又二十里至龙门

  又东北二十里至石狮渡有蕉溪水自戴云山之阳东流注之

  又东北二十里至举口受上下漳溪之水

  又十里至南埕有芹溪水自戴云山之阳东流注之

  又东流三十里有涌溪水自戴云山东流注之

  又东入福州府永福县界为大樟溪下流东北入建江。”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

  “浐溪,在县北,即戴云山水也。

  九溪之北流者凡二,合为赤水,西溪东流,迤逦为上涌、下涌、山茶、曾坂、百叶、湖头、李田、涌口等溪,益折而东北,距县百八十里曰‘九窦溪’。又东北七八十里为螺潭,入永福县界。

  其五溪之东流者,二溪合为龙潭,为左溪,合于九窦溪;其上洋之水,过涵口,至县东北百七十里之石狮渡;上云之水为浆溪,过焦口,亦入石狮渡;中兴坑之水为林翰坑,会于县前溪。

  其二溪之南流者,合流为白泉、石山、苏溪、涂坂等溪,经城西,为西门溪。折而东流,为县前溪。回环曲折,俗谓之‘腰带水’,总名曰‘浐溪’。

  又东北为十二翰溪,与上洋、上云二水会于石狮渡,东北与张岩、卢溪、双芹、马槽四水同入永福界,为大樟溪,即九溪之下流也。

  境内山溪之水皆分流环注,并入于‘浐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浐溪》“浐溪,在县治前。环抱县城,亦名腰带水。上流为涂坂溪,下流为董坂溪。”

  浐溪是德化县内主要水路。用来放木排、竹排的溪段,从霞碧乡碧坑起,流经塔兜、南埕、石柱、村场、摘锦、湖坂、溪头至水口乡湖坂村涌口汇涌溪入大樟溪,经永泰县境入闽江,距福州230公里。据当地氏口传,明·洪武(1368—1390年)间,南埕木船可沿溪入大樟溪而通闽江。1963年后,随着公路的发展,放木量渐少。

  题咏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国朝)》收录“典史王佐《浐溪即景》诗曰:“一带清流绕郭门,公余缓步听潺湲。烟拖陶柳芳洲蔼,风送潘花锦浪翻。雷雨开来符古谶,云龙杰(上“木”改“果”)出见真源。波间鸥鹭闲如许,踏向沙头共负喧。”

  清·黄守仁有诗曰:“清流如带汇长湖,掩映云山入画图;一叶轻舟时泛月,风光得似剡溪无?”

  清·黄好仁亦有诗曰:“沿溪深处石嵯蚜,松竹阴森间野花;错落烟村多傍水,西湖风景似非耶?”

赵公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赵公井,在(府治西)奉圣坊内。宋·郡守赵令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令衿》)凿。……宋·淳佑间凿,泉甘洁。”

济龙潭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济龙潭,在县西北十七都报劬山下。”

剑潭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剑潭,在(县西)三十四都。相传宋·元符间有两剑从空飞下至潭化为龙,故名。”

钟山滩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钟山滩(在县东十五都),滩势险阻,浪涌冲突,日夜水声如雷,即桃源咽喉之处。”

夜光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夜光井,在(县西)三十一都。宋·绍兴间有夜汲者,见井中有光如半月状,投以汲器,光彩焕发,因名。”

欧宅林井(后田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欧宅林井,在县北凤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凤山·安溪凤山》)之麓,旧云主山之井,又名后田井。”

盈塘

  盈塘,位于晋江县二十七八都永福里(今属晋江市青阳社区),在古晋江县治(亦泉州郡城)南25里,与“大沙塘”相通;下流‘烟浦埭’六陡门出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大沙塘、烟浦埭》)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山川·盈塘》

  “盈塘,在晋江县南二十五里。

  罗裳诸溪涧水俱潴于此,与‘大沙塘’相通。下流经‘烟浦埭’六斗门出海,长一千三百余丈。”

  ·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盈塘

  “盈塘,在二十七八都永福里。

  罗裳、崎山诸溪涧水,俱潴此塘。与‘大沙塘’相通。下流‘烟浦埭’六陡门出海,长一千三百余丈,阔三百五十丈,深一丈。旁设四陂,通小渠灌田。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里人张天福捐浚,陈世坰董之。又就塘筑田三十余石,为修陡门、涵岸之费。郡守刘侃勒碑纪其事。

  《八闽通志》:旁有十里湖光亭,明·永乐间修,今废。”

浔中大圳

  浔中大圳,或作“宝美圳”,旧称“林厝圳”,水坝位于德化县双鱼山下的丁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丁溪》)

  北宋·元符(1098—1100年)中,“邑绅林程捐资浚丁溪,复筑陂开圳以灌田。圳长二里许,自县前南市坂至县东下董坂皆资其利。”陂高7尺,用卵石干砌,粘土止水,常遭洪水冲毁。

  明代中期,林长娘捐资修复陂和圳,灌溉面积已有400多亩。

  民国期间农民无力兴修,致陂、圳不能发挥应有效益。

  1950年后,由人民政府拨款及贷款重新修建并扩建,坝高增至3米,灌溉面积扩大到6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