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祠堂(7划:吴)

  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鲤城区涂门街西段。沿革(东观西台。肇建。近现代)。规制(概说。照墙与外墙 。门殿(第1进)。大殿(第2进)。辅殿(第3进)。官邸(第4进)。)]
  黄龙吴氏家庙(鲤城区浮桥街道延陵社区。吴礼孙肇基延陵。传衍。昭穆。族谱。)
  金浦祖祠[吴氏三世组祠,金浦三世五房祖祠。鲤城区浮桥街道金浦社区。肇基与衍传。祖祠沿革。规制(大门。《南安金浦乡中房长誓言》碑。《中共南安特别支部旧址》碑、《金浦社区红色革命遗址》碑。“严浦井”。)]
  黄龙吴氏龙溪祖祠(鲤城区浮桥街道延陵社区)
  深沪吴氏家庙(晋江市深沪岑前[今东坡、东垵]。明·崇祯吴质举作《家谱》。肇基[先入深沪埭头。岑前昇、妙、颜三公。]。衍传[孟房。仲房。季房。]。对台贸易和入台定居。昭穆。家庙沿革。家庙规制。深沪 延陵吴氏。)
  灵水吴氏家庙[灵水吴氏大宗祠。晋江市安海镇灵源街道灵水社区顶塘南路1号。春秋·吴季札之后。肇基灵水(龟湖象泮徙居灵水说。泉州东门徙居灵水说。建宁徙居灵水说。奉吴懒翁为灵水肇基始祖。)。传衍(灵水三乡。传衍外地。传衍台湾。)。昭穆。族中闻人。家庙沿革(明·嘉靖四十年说。明·正德五年说。重修。)。家庙规制。]
  磁灶梅溪吴氏宗祠(晋江市磁灶镇。梅溪氏。沿革和规制。)
  仑苍“苍山吴氏”祖祠(南安市仑苍镇苍山南麓。明·洪武吴启衷肇基。衍传。《族谱》。“苍山吴氏”家庙和宗祠。附:美井杉行堂祖祠。)
  
洛安氏宗祠(惠安县洛阳镇洛安村)
  安溪吴氏宗祠[安溪县凤城镇大东街(今凤山路)。明·洪武吴纯童肇基。衍传。族谱。宗祠沿革。规制。附:凤城魁田钱江祖祠。]
  北宋·吴源荣“厚德堂”吴氏及其衍传、宗祠[北宋·开宝吴源荣入安溪。吴喜支系(北宋·乾兴吴喜迁德化九蔡。元末吴鼎茂分居安溪剑斗。感德磐山吴氏(感德潘田吴氏)。感德福德吴氏。感德石门吴氏。)。吴盾支系(长坑三村吴氏。龙涓石塔吴氏。祥华祥地吴氏(祥华上第吴氏)。尚卿福林吴氏。)]
  明·洪武吴福仁支系衍传、宗祠(明·洪武吴福仁之子吴仲选、吴仲淛肇基安溪华地。蓬莱福山吴氏。金谷金东吴氏。蓬星延寿院吴氏。)
  凤城南街吴氏“荣安堂”宗祠(安溪县凤城镇南街南门巷)
  剑斗吴氏“厚安堂”宗祠(安溪县剑斗镇剑斗村溪仔坂。肇基与衍传。《族谱》。宗祠沿革与规制。附:剑斗后井吴氏玉衡祖祠。)
  感德尾厝吴氏宗祠(安溪县感德镇尾厝村。明·万历吴伯清、吴伯阳兄弟肇基。宗祠。)
  凤城东门外吴氏金山堂宗祠(安溪县凤城镇先声居委会。肇基与衍传。《族谱》。宗祠。附:湖头前山吴氏象畔祖祠。)
  祥华吴氏仙掌祖祠[祥华吴氏仙掌祖祠(安溪县祥华乡祥华村仙掌山麓)。附一:梯云祖宇(祥华村天心寨)。附二:感德华地仙掌吴氏祖祠(安溪县感德镇华地村)]
  金谷吴氏宗祠(安溪县金谷镇)
  白濑下镇吴氏大乾祖祠(安溪县白濑乡下镇村)
  湖头寨兜吴氏祖祠(安溪县湖头镇湖三村)
  洪内大鹏吴氏宗祠(吴氏祖宇。永春县锦斗镇洪内村。肇基。宗祠。)
  有济吴氏祖祠(洋当堂。德化县盖德镇有济村。五代•南唐•先德吴纯肇基有济。族规家训。族贤。)

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

  东观西台氏大宗祠,位于鲤城区涂门街西段吴厝埕(正面为“大人巷”)。

   “东观西台氏大宗祠”:1992年9月列为泉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东观西台氏大宗祠(清):鲤城区涂门街”,2005年5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东观西台

  东观西台氏大宗祠原为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年)进士、翰林庶吉士、监察御史吴龙徵的宅第。

  【按:①“庶吉士”为明初所置,属翰林院,选新进士成绩优异者侍读东观,分赐雕锦,3年学满任用。②“监察御史”,明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都御史,分察百官,巡按郡县,纠视刑狱,整肃朝仪,统称“西台御史”。】

  因吴龙徵曾任“东观侍读”、“西台御史”,故其宅第立匾曰“东观西台”,明、清沿袭为地名。(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龙徵》、《泉州民系·鲤城姓氏·东观西台氏》)

  肇建

  晋代衣冠南渡,中原氏南来散居晋江一带,支脉繁多。(按:据现代初步调查,散居泉州境内的氏族人达30多万人。)

  清·光绪(1875—1908年)间,时泉州府5县(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氏宗亲共议兴建合族氏大宗祠。吴龙徵9世孙吴朝诠(12岁父殁台湾,与母相依为命),慨然将“东观西台”宅第的前3进献出,仅留后1进自居。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年)四月,“东观西台”宅第开始改建。由于清末民不聊生,筹建工作进展缓慢。
当建至第4年,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晋江钱头村人吴鲁,字肃堂,以一甲第1名进士殿选状元(福建科举时代最后1个状元),为闽南姓千百年来所未有,族人称庆,遂加速宗祠建筑进度,并于祠前竖起状元旗杆。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十月,宗祠终于落成,历时5年。(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鲁》)

  光绪廿一年甲午(1895年)正月,光绪恩科举人、西埔村吴拱震作《温陵氏大宗祠记》,进士吴增撰文、吴拱震书《东观西台族史和氏大宗祠》,2碑刻立于大宗祠内,今存。(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增》)

  吴拱震温陵氏大祠记碑全文曰:

  “温陵氏大宗祠记

  吴于泉州为望族,族之人各祠其分支之祖,而合族大宗缺如,识者恫焉。

  岁壬午(光绪八年,1882年),城南东观西台为前明乡贤龙徵公旧第,其九世孙朝诠见族之人有谋建大宗者,难其地輙中止,怦然于心,愿以其第俾董祠事者改作之。乙酉(光绪十一年,1885年)议定。

  于是鸠资庀工,饬材经始,丙戌(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越辛卯(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月落成,规模基于前代扩而充之,事不劳而功则倍,栋宇宏敞,以蒸以嘗,济济跄跄,将事一堂。

  从此,族之人士知彼我同出一本,而情义相浃,或不至邈如行路者乎跂,予望之矣。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岁次甲午正月?日,董事诸裔孙谨立。”

  由于吴鲁从翰林院修撰,典试陕西,后又督安徽学政,稽延5年,至光绪廿一年(1895年)才衣锦还乡,于是在大宗祠大会族亲,并在大宗祠举行春祭典礼。吴鲁还撰书《温陵合族氏祠堂记》,与先前刻立的吴拱震《温陵氏大宗祠记》,吴增撰、吴拱震书《东观西台族史和氏大宗祠》2碑一道,并立于大宗祠内。此后吴鲁即居此。

  近现代

  100多年来,东观西台氏大宗祠几经沧桑世变。

  民国初,地方不靖,氏大宗祠沦为兵营,许多建筑设施毁损。

  抗战胜利后,泉州氏宗族的名士贤达呼吁在宗祠建立文化教育机构,以避免兵燹之毁。时黄龙族裔和磁灶裔积极响应,组成“泉州延陵氏家族联谊会”,议在氏大宗祠筹建“至德学校”,藉以培养人材,保护文物。族之议未行,适当局择址氏大宗祠设立“双忠讲武国民学校”

  解放后,“双忠讲武国民学校”并入“泉州第二中心小学”,迁出氏大宗祠,泉州市总工会即在大宗祠设立“工人俱乐部”。百源泉州工人文化宫建成后,“工人俱乐部”迁出,大宗祠又成为泉州高甲剧团团址。

  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大宗祠被“红卫兵”据为“总部”,后来又先后被“海滨食品厂”、“海滨皮革厂”占用,将两廊及中庭改盖工场,破坏惨重。

  1980年,经文化部门索还,大宗祠由“南音乐团”迁入使用,至1992年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廿世纪90年代末“南音乐团”迁出。

  在涂门街改造后,1997年10月,在吴捷秋宗长的主持下,氏宗亲发起共同倡修氏大宗祠,海内外共捐资400多万元,1999年10月2日破土动工,落架大修,修旧如旧,2000年10月竣工,基本保留明、清古建风貌。在修复过程中,还在氏大宗祠旧址发现1口元代古井和若干文物。

  规制

  概说

  东观西台氏大宗祠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原有吴厝埕、立旗杆、前照墙、官邸石鼓、吴厝池塘、六角古井等,是富有特色的明、清古建筑,集闽南木、泥、石、砖传统技艺于一体。

  现宗祠总建筑面积1177平方米,占地近1700平方米;4进5开间3天井,明沟暗涵4进下水道设计,保存完好,营造法式体现明、清两代风格。沿中轴线为照墙、山门(一进)、大殿(二进)、辅殿(三进)、官邸(四进)。

  前3进为清代宗祠建筑,内庭可容千人祭祀活动,无视线之碍、风雨之虑;宫殿式屋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燕尾翘脊,梁枋、斗拱、雀替、垂莲柱,蜀柱等木构件雕刻精美,红墙绿瓦,黏土饰筒,花头垂珠,金碧辉煌,堂皇富丽,古色古香,地域文化特色浓厚。

  前3进2天井内庭全部敞开,地面自前而后逐渐升高,红色地砖似红毡般一路铺进。天井及其四周阶石以细凿白石铺砌并组织排水。

  大宗祠内并立有3碑:①吴拱震所作《温陵氏大宗祠记》(旧物)。②吴增撰、吴拱震书《东观西台族史和氏大宗祠》(旧物)。③新立吴鲁撰书《温陵合族氏祠堂记》(该碑原分成4块,因“文革”期间遭破坏,仅存1块,后重新补齐。)。

  照墙与外墙

  大门前照墙“福禄寿和合”构图,文化内涵丰富。

  石砖外墙沿用泉、漳民间多种用材传统手法,白条石底座上封砌红色墙面砖,色调质朴庄重。

  门殿( 第1进 )

  门殿121.3平方米。屋脊为三川脊,脊线优雅。

  门廊结构丰富多彩、富丽堂皇,为南匠之杰作。门前安有石鼓,红砖拼花照壁,裙堵浮雕瑞麟,皆工于雕刻。门路宏畅,镜面墙白条石底座上封砌红色墙面,质朴庄重。大门外石柱刻联:“东观读书荣分雕锦,西台执法望重豸冠。”据说是原宅主吴龙徵所撰。

  开启3通门。正中大门上高悬氏大宗祠”红底金字匾;左边门门匾书“至德流芳”,右边门门匾书“延陵衍派”

  中门内有屏风,题状元吴鲁诗句,曰:“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闻诗知国政,讲易见天心。”

  大殿(第2进 )

  大殿302.3平方米,为3架坐梁结构,组成屋面的每根檩条下皆有一柱(前后檐柱、金柱、瓜柱或中柱),每一瓜柱骑在下面的梁上,而梁端则插入临近两端瓜柱柱身,并用多重丁头拱的方式加大出檐,给人稳若泰山之感。

  大殿悬匾“记首世家”

  大殿正中龛内有氏先祖泰伯仲雍季札的汉白玉雕塑坐像,供年年蒸尝,岁岁祀念,同时寄寓弘扬先祖“让德”之意。

  木柱联有:“御史大明开府第,状元光绪耀宗祠。”“同科四进士,一代五乡贤。”

  大厅两侧还悬挂有历代氏考中乡榜、会榜名录。

  辅殿(第3进)

  辅殿424.9平方米。

  殿内匾额“状元宰相”,系为南宋·状元吴潜所立;另一匾额书“状元”,为清代状元吴鲁而立。(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潜吴鲁》)

  【按:吴潜,南宋·安徽宁国人,嘉定十年(1217年)举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军南侵,吴潜于危亡之际出任宰相,遭奸臣贾似道罗织罪名,被罢相贬黜广东循州。贾似道指派刘宗申知循州,暗中陷害吴潜。不久,吴潜忧愤去世,原葬循州。相传,为避党迫害,吴潜4子分4溪(龙溪、梅溪、清溪、洛溪);其子吴极、孙吴昭即迁居泉州,并将吴潜灵柩迁葬南安东田芹山湖尾山下,后裔散居南安、晋江一带。氏大宗祠为吴潜立匾纪念。】

  官邸(第4进)

  官邸328.9平方米。

  官邸保留明代官邸特色,规制严谨,布局合理,简朴大方,隔扇精巧,西侧进口匠心独运,是不可多得的明制官宦宅第。

黄龙吴氏家庙

  黄龙吴氏家庙,位于鲤城区浮桥街道延陵社区。始建于明代,有三个门。2007年重建。列为福建省地方历史文化古迹研究单位。

  明《闽书·卷9·方域志》载:黄龙江“岸上黄龙乡有吴氏—衣冠之族。”

  吴礼孙肇基延陵

  黄龙吴氏是季札后裔,属吴征生支派。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吴琚之子吴安仁(字立爱)由光州入闽泉,居泉州武荣(今南安丰州),子吴仕骧;吴仕骧子吴有定(或说吴爽;字弘治),登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御试九十二名,与文天祥同榜,世居武荣黄龙江之滨。

  再传至吴礼孙(字致政),嘉定八年(1215年)至咸淳十年(1274年)在世,肇基延陵,配陈氏(1221—1278 年),黄龙吴氏尊为一世祖。

  传衍

  吴礼孙生三子(二世):长祐孙(景政)、次性冲(字景善)、三德冲(景兴),后裔开始向外播迁。祐孙 留居延陵黄龙祖地传世,性冲分居南安码头诗口村, 德冲移居晋江,后裔居晋江、石狮的蚶江、锦里等地。

  吴祐孙(1249—1328年),字景政,娶蔡氏妙清(1260—1343年),子六:长君用、次君济、三君弼、四君辅、五君锡(敏斋)、六君赐,依次分为六房。明初后裔向外分衍。九世由延陵乡后轩分衍坂头、塔山、林美;延陵乡教谕公房分衍官林。

  长房:

  长房吴君用(1278—?年,三世),居延陵,娶陈氏,子三:吴观生、吴观应、吴观庆。后裔分衍坂头、塔山、仁尾、官林,移居南安梧坂(吴坂)、内寮、诗内(诗口)、土内(陶内)、博尾,永春梧坂等地。

  二房:

  二房吴君济(1280—1350年,三世),字和卿,号龙溪,娶杨氏、胡氏、刘氏、杜氏、蔡氏。生七子:长希宪、次希文,分居晋江、石狮、蚶江;三希礼 、四希勉 、五希舜 、六希禹、七希敬。

  四世:君济的七子希敬(仲孙),明初分居乌石乡,分衍后墩、塔顶后裔移居晋江紫帽山宫下、溪边、张园,石狮下南。

  五世:

  希礼三子仕铭分居延陵,后裔又分居坂头、獭山、林美、石崎等;希礼四子仕端分居田中,后裔移居南安港内。

  希禹长子满生分居延陵顶堡,满生四子,承继大埔村;希禹次子童生分居黄石头,后裔又分居东边、岐山、选元、寨仔街、仙塘、新塘边、山头、五羊、石崎,以及移居南安丰州南门、东门、顶溪美、溪美街及安溪等地 。

  希文之子习逐移居晋江蚶江、锦里、水头。

  希勉之子从道移居丰泽北峰溪墘,后裔又分居西浦、潘山等地。

  希敬次子观东分居乌石,后裔又分居后墩、塔顶,移居晋江紫帽山宫下、溪边、张园、西街牛肠头及宁波等地;希敬三子观志及其后裔移居石狮下南吴八乡、深沪七乡。

  六世:吴存裕明初外衍田中乡;明初,吴存瑞(祯祥)后裔移居莆田;吴旻(菊庄),明·正统年间外衍黄石头乡,后分衍东边、岐山、石崎因后乡(地址在黄石头与金浦交界处,已废);吴斌,明·正统年间分衍新塘头、石崎溪墘乡。

  八世:君济的五世孙昭(字载兴,号景确)移居兴化府莆田县。

  三房:

  三房君弼(三世),有子希源、希圣(四世)。

  五世:

  希源次子德祖有四子,长子员生分居新步,次子金生分居西庄,三子润生分居下尾宅,后裔又分衍元益、产田;希源三子荣祖第四子道孙分衍渡头(过堀)。

  希圣长子绍祖(启勋),元·至正廿一年(1361年)移居晋江安海下后店乡;希圣次子绳祖,元末移居惠安洛阳街尾。

  六世:

  吴员生后裔明初移居吴八乡、深沪七乡、宁波新步乡,分衍石崎。

  吴金生明初移居西庄乡,分衍石崎。

  吴润生明初移居下尾宅乡,分衍元益、产田(产田村废后后裔移居新步)、仙景 。

  吴道孙明初移居过堀乡(即渡头乡),过堀乡废后,其后裔徙居新步。

  五房:

  五房君锡(三世),元末分居金浦乡。生有三子(四世):长希善(俨斋)、希弼、希允。

  五世:

  希善次子吴德移居德化,后裔又徙居南安诗山吾丰古宅村;

  希允之子玄端居金浦,为金浦西房,后裔又分居石崎、小锦田、仙塘、仙景,移居南安丰州金鸡、麻山、八尺岭东山、下福、浦头、罗东潭边、水头湖内、晋江紫帽山下茂村、石狮中山街吴厝村。

  希弼长子吴莹、三子吴昭为金浦东房;吴莹的后裔移居南安美林的林头、库内村;吴昭后裔分衍仙塘、新塘头、五羊、田中,移居南安美林林头、库内村;希弼次子吴辉肇基永春吴坑。至明·宣德(1426—1435年)年间,金浦东房吴廷琬分衍新塘头乡。

  六世:允斋(希善后裔 移居南安城关、溪美铺头、莲池赤口村。

  六房:

  六房君赐(三世)的长子安端(四世)移居广东大埔。明初,六房六世吴旋敏移居大浦乡(现延陵工业区) 。

  总之, 黄龙吴氏现分布于泉州古城西郊黄龙江滨(今晋江)两岸纵横20平方公里地域:

  鲤城区浮桥镇:延陵、坂头、大博、新步、下美宅、石崎、仙景、西庄、岐山、田中、东边、黄石头、五羊、林美、金浦、金鸡、霞洲、浮桥街、塔顶吴、高山义门吴、山美吴。

  鲤城区江南镇:乌石、后墩、官林、后头、小锦田、新塘、仙塘、上塘村、上塘霞茂村。

  丰泽区东海镇:津头铺。

  丰泽区北峰镇和清源农场:溪乾、西博、潘山、田庵、田边、前山、花园头、水流坑、洋西桥、乌墩白水岭。

  南安市丰州镇:博头、丰州南门、丰州东门。

  南安市洪濑镇:洪濑街、湖尾小路村、进坑村。

  南安市石井镇:后店村。

  南安市霞美镇:麻山、后房、下福。

  晋江市池店镇:高坑、华洲东山、水田霞美。

  惠安县洛阳镇:洛阳街。

  明、清以后,尤其近代,吴氏族人有的移居台湾、香港,有的旅居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缅甸等国。

  黄龙吴氏自吴礼孙起,至今已传29世,海内外数十万人。

  昭穆

  清·康熙廿五年(1686年),赐进士出身、南康县令吴黄龙编定黄龙吴氏通族辈字,从十二世起(即尊世居黄龙江滨的獭山公吴礼孙为一世祖,郡望“延陵”),通族六十四字行文数取易有六十四卦生生不已之义:“ 洪维我宗,生民自周,记序世家,端为之首,至德所贻,实庶且永,代钟哲人,在君左右,允文亦武,亮节高风,辉煌典策,蔚焉国桢,丕嗣徽音,望诸贤裔,凡亿孙曾,尚其懋哉。”

  族谱

  《黄龙吴氏族谱》:明·永乐乙酉(1405年)五世吴敬祖(字孔仁)始修;六世吴爵(字廷魁)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续修;吴睿于明· 成化戊戌(1478年)第三次修谱;吴象贤于明·万历六年戊寅(1578年)第四次修谱;吴宗周(号期梅)于明·天启丙寅(1626 年)第五次修谱。

  1989年,泉州黄龙吴氏于岐山修建家庙竣工时,以《延陵吴氏通谱》、《晋江磁灶梅溪吴氏族谱》凑修《延陵黄龙族吴氏族谱》。

  2000 年泉州黄龙海外联谊会重修《延陵黄龙族吴氏宗谱》。

黄龙吴氏龙溪祖祠

  黄龙氏龙溪祖祠,位于鲤城区浮桥街道延陵社区,是延陵氏三世二房祖祠。

  延陵氏肇基始祖吴礼孙,其长子吴祐孙之次子吴君济(1280—1350年),字和卿,号龙溪,为延陵氏3世二房。

  龙溪祖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址坐艮向坤,兼寅申。明·崇祯、民国年间历重修。1996年在原有格局基础上大修,1998年春竣工。

  现祠为硬山式闽南“皇宫起”建筑,三落三开间,屋顶双龙抱珠,门廊有石雕龙柱。

  最引自豪的当属族人、清初威略将军吴英(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吴英》),祠中多有描述吴英事迹的联、匾。如大门廊下有联:“威略将军荡平山海,敕封提督统制蜀闽。”大殿上方高悬阳刻“作万人敌”匾额,原墨宝为康熙皇帝亲笔御书;匾周身饰雕龙纹,匾右上角镌刻“康熙四十二年二月”,落款处镌刻“赐提督臣吴英6字。中厅墙壁上有一块影雕画“热河行宫”图,旁有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在热河行宫颁赐吴英的七言律诗一首,诗曰:“水陆封疆六十年,曾经百战驾轻船。蓬台远涉鲸鲲浪,岛屿平开烽火烟。将老偏宜立壮志,宸襟每注施恩延。波涛有作须先靖,黾勉防微截未然。”据说,康熙写下此诗后,并“命诸王以下大学士,扈从诸臣皆属和”而赐吴英“盖追念元功,所以褒崇之者甚备”

  大门廊下另侧还有一联:“武德将军威震西域,提督学政名扬南疆。”说的是吴澧,他是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曾任广西提督学政、广西布政司右参议。(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吴澧》)

金浦祖祠

  金浦祖祠,又称氏三世组祠”、“金浦三世五房祖祠”,位于鲤城区浮桥街道北部金浦社区。

  肇基与衍传

  金浦北靠晋江,侧有岩浦山,宋代以姓人氏居多,称“严浦”

  宋末,吴君锡来此居住衍传,为金浦氏的始祖。吴君锡,是泉州黄龙氏3世,为1世祖吴礼孙之孙,2世吴景政之第五子。

  之后数百年间,金浦氏繁衍迅速,成地方大姓,而氏和其他姓氏族群则不断外迁。至清初,氏族人遂将把严浦村改名“金浦村”

  清·雍正(1723—1735年)朝,金浦人吴肇奎以明经贡于廷。他热心公益,捐资修文庙,浚通岩浦溪,重修始建于南宋的岩浦古桥。

  金浦社区还是泉州市著名侨乡之一,现有海外华侨3000多人,大部分居住印尼泗水。廿世纪40年代末,旅泗金浦小学校友会成立,后更名为金浦旅泗同乡会。同乡会曾为家乡开垦石堤、铺筑石砖路、兴建“怀乡楼”、金浦小学礼堂及教学楼、金浦幼儿园等。

  祖祠沿革

  金浦祖祠始建于明初,宣德四年(1429年)重修,后又数历修葺。

  廿世纪20年代,金浦人改金浦祖祠为学堂, 开办泉州新门外农村早期的新式教育小学——金浦小学。

  最近一次重修是1995年,1997年竣工。

  规制

  金浦祖祠前有石庭和照墙,主体建筑“皇宫起”式样,两进三开间,由门厅、天井、祀厅组成。祖祠东、 西两边各起1座双层护厝,内设红色革命纪念室及金浦华侨史馆。

  大门

  祖祠门前有1对青草石石鼓,为清代旧物。据旧《谱》载,金浦氏族人吴黄龙,清·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科进士,知江西南康县,居官清正,亲民爱民,恪尽职守。离任时,南康百姓为表达感激之情,特赠其青草石石鼓1对,不远千里送至金浦,安放在金浦祖祠大门外,留存至今。

  祖祠立面作单塌寿处理,正面开通三门。

  正大门石匾额上书氏三世祖祠”,两旁有联:“延陵衍派家声远,金浦流芳世泽长。”大门背面悬有书“让德传芳”4个大字的鎏金木匾,指的是氏远祖吴季札“三让”的故事扬名史册,故后世族群皆奉“让德传芳”为堂号。

  大门廊内装饰着透雕、浮雕、线雕或圆雕而成的木雕、石雕等雕塑,题材广泛,技艺精湛,雕琢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戏剧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廊柱亦有联:“在昔高风推让国,于今知礼信传家 。 ”

  《南安金浦乡中房长誓言》碑

  祠中立有1930年《南安金浦乡中房长誓言》碑,现存。金浦旧属南安县,廿世纪初,村民多有械斗纷争,于是由金浦氏诸房宗长、贤达代表签署了一份旨在倡建和谐村落的誓约,并将约文内容镌于石碑上,以儆后人。文曰:

  “金浦位南安之南,金溪绕于背,紫帽位于前,山明水秀,诚人类生活上之适宜地也……

  然强弱分立不相为谋,偶因细小之争,辄兴干戈之衅,伤人耗财,言之心痛,此殊非乡人之幸福也。

  仝人体祖先创业之难,发人类和平之念,深虑长此相持不下,乡中元气行将丧失无遗。故当天立誓,从兹永息争端,重修旧好,强者不得凌弱,众者不得暴寡,是非曲直应由乡中贤明依和平公正之法解决之。苟有蛮横之辈,甘背誓言,必群起而诛之。

  恐口说无凭,特立此纪事以志不忘。”

  《中共南安特别支部旧址》碑 、《金浦社区红色革命遗址》碑

  祖祠外,立有“中共南安特别支部旧址”、“金浦社区红色革命遗址”两块碑刻。

  《金浦社区红色革命遗址》碑曰:

  “金浦社区红色革命遗址

  1928年9月,中共南安特支在金浦小学旧址成立,支部书记柯卓凤以此地和‘新大厝’作为秘密活动据点,带领特支成员开展秘密活动,发展党员,成立新的党支部。

  1937年10月以后,老红军洪椰子在此地以金浦小学助教身份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以同安击退日军小艇英雄为题材,编写《浯江的洪流》、《教室里的浪潮》等剧本,组织剧团,在各地组织话剧演出,教唱群众抗日歌曲。

  1938年,一批共产党员来到金浦小学,以老师身份为掩护,继续发挥作用……

  浮桥街道金浦社区立。”

  附:

  廿世纪20年代在金浦祖祠开办新式学堂金浦小学后,第一任校长为吴鸣海(亦称吴鸣)。吴鸣海的秘密身份是 中共泉属交通员。1928年9月,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吴亚鲁(亦称“野鹭”),由庄志强陪同到南安巡视,在南安丰州找到了工人党员许能英,紧接着由许能英带至金浦小学找到了失联多时的交通员吴鸣海。后吴鸣海介绍金浦小学教师柯卓凤陈亚专等人加入组织,随即在金浦小学成立南安第一个特别支部。

  据刘西水主编《中共泉州地方史》记载,这个特别支部由6名党员组成,金浦人吴鸣海柯卓凤陈亚专名列其中。特支成立后直属省委领导,所有成员都分头到石砻、埔顶、五林、五傅等村落进行秘密活动,发展党员。1930年2月,省委派张益坚到南安工作,在中南二校成立中共丰州支部。经南安特支和丰州支部的共同努力,西华、社坛、石砻、草埔、五林、五傅等党支部相继成立。1937年10月,金门县沦陷,曾在金门编印《金门呼声》,同时编演《浯江洪流话剧》宣传抗日救亡的洪椰子(海南琼海县人)奉命撤离,旋即转移到金浦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地下工作,直至1938年转赴厦门。

  洪椰子纪念集·和洪涛同志相处的日子》(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中载,洪椰子曾先后化名洪秀超”、“洪涛,当他被安排到南安金浦小学时,是以洪秀超的身份出现的。“他在金浦小学,除教书外,还以金门沦陷前两天,壮丁队在同安渡头击退日舰小艇,一个队员土枪爆炸手部受伤的英勇事迹为题材,赶写《浯江的洪流》剧本,先后在小学和南安丰州、洪濑等地演出……”(按:洪椰子于1963年8月调任晋江地委代理书记,1964年6月至1967年6月任晋江地委书记。)

  “严浦井

  离祖祠不远处有1口凿于南宋·嘉泰二年壬戌(1202年)的古井——“严浦井”,石砌井圈,井磐呈六角形,白色花岗岩石榫卯砌就。

深沪岑前吴氏家庙

  深沪氏家庙,位于晋江市深沪岑前(今东坡、东垵)。

  明·崇祯吴质举作《家谱》

  吴质举是明、清之交深沪吴氏季房后裔。

  深沪氏原有谱,但在明·嘉靖卅九年庚申(1560年)至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年)间倭寇兵燹,宗谱遗脱无存。崇祯五年壬申(1632年),吴质举着手重修宗谱,其时距失谱之年己隔71年之久,未能参阅古谱资料,只能根据长者口头传述而为之。至清·顺治八年辛卯(1651年),历19年完成的谱稿尚未付梓,又遭兵劫,谱稿被掠去,吴质举只得根据过去收集的素材底稿重新编写,但详悉不及前了。

  此事见载于吴质举《温陵晋邑沪江西垵吴氏家谱·序》:“本宗原有谱,因嘉靖庚申辛酉间倭寇兵燹,海滨遭其荼毒,宗谱遗脱,来历无存,仅得之传述者,而禄其既今。崇祯壬申予自粤归,居闲叙而方造稿候登大篇,不意顺治辛卯岁沪遭兵劫,稿被掠去,余是以乘稿本未亡,再嵇核而登记之,隆详悉不及前,藁然而大端,借以不遗矣。”

  因此,现存最早的该宗谱,书面资料严重断层,仅按当时仅存的小部分资料和传述编述,从而发生不少攀附、拉配、挂靠、套排等错误。故深沪延陵氏肇基始祖的来龙去脉和各派各宗支的源流,有较大的探讨余地。

  肇基

  先入深沪埭头

  姓出自衍,得姓始祖为春秋时吴国季历(后裔以国为姓)。传至季札,退居延陵(今江苏常州),后封延陵王,号延陵季子,为延陵姓肇基始祖,后裔称“延陵衍派”

  氏入闽开基始祖众多。而深沪氏聚族而居历史甚早,越灭吴之时,氏先民为逃避战争,由吴国以水路迁徙入闽,结草为庐或舟楫为家,刀耕火种或狩猎渔耕,成为深沪湾一带的原始族群。

  深沪之地名,原为原住民土著用石筑成的“深水石沪”捕鱼设置而得名。横卧沿海的丘陵小山丘称“海岑”,石沪上的小山丘称“沪岑”氏先民卜居“沪岑”之上,住在面对茫茫大海那一边的称为“岑前”,住在面对内洋渔港那一边的称为“岑下”;还有“岑兜”、“西岑”之称。

  有宋之前岑前氏先祖的名讳、来历渊源、何年何地来沪肇基,均不可考。明、清遗存的《岑前氏谱牒》 在谱序或支图中,大都载有“祖自光州固始入闽”。在残旧家乘中也偶而发现有指入闽后先居惠安洛阳再分 黄龙(黄陵)的,如“派分螺阳,支分黄龙”、“居螺阳分黄陵”等字句。泉语“龙”、“陵”同音,“黄陵”“黄龙”。而故老相传,岑前氏先祖先即自南安黄龙乡(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祠堂·黄龙吴氏家庙》)徙居于晋江深沪南部之埭头(埭头为深沪古地名,现东山村一带)居焉,后梁·开平(907—911年)间才开基岑前。

  明·吴质举《温陵晋邑沪江西垵吴氏家谱》曰:

  “氏世传自光州固始迁邑之说,世代湮远,无从考究。”

  “惟闻之故老皆曰:泉郡南安黄龙乡家有一子,徙晋邑深沪之南地名埭头者而居焉,是我祖之所自始也。”

  “公吴命三元朝人,其先自南安黄龙乡徙居于晋江深沪之南埭头,名字不可考矣。”

  或说自南安黄龙徙居晋江深沪埭头的是吴仲孙吴希敬)。

  黄龙氏是名闻遐迩的氏大望族,奉吴礼孙为开基一世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祠堂 ·黄龙氏家庙》)菲律滨让德氏宗亲总会《福建南安县黄龙獭山公派世系图》称,吴仲孙乃黄龙氏四世,支图序列是:吴礼孙——吴景政——吴君济——吴希敬仲孙希敬有子观东(或讹音观光)、观志

  民国壬申(1932年)由南安延陵岐山宗祠发行、吴增鉴定、吴鸣凤总纂出版的《延陵氏通谱》,在氏宗支图·第十四章·晋江深沪孟、仲、季三房世系图》《附后晋江岱阳家乘世系图》中云:“据该谱称,初祖 仲孙公由黄龙分居东山埭头。查东山埭头即古深沪地。仲孙公(讳希敬,字均甲)子: 观志(开基岱阳今称南吴是也)、观德观礼(开基磁灶。此亦未确,磁灶始祖与黄龙始祖为兄弟,行故或称三十五致政,或称三十七致政仲孙公乃黄龙五世,岂有降居其后乎?或者分派於磁灶附近而统称曰磁灶亦未可知)、观魁(开基铺锦。又曰东坡在磁头之西)、观光(开基深沪西安)。”

  岱《谱》载:观志,元未明初人,生长深沪,继移东山牧养,终乃聚族于岱,娶施氏 生三子,长兴石公,次镜山公,三浔阳公,今其子孙占据全岱,约有二三百户,计有数千人,诚一大村落也,又分而蕃衍于厚泽、吴瀛、古陵、深沪、古湖、枫林、北石头、浔美、锡坑以至以大仑、安海、西湖、斗林并同安中之埭头诸乡。”

  又有《谱》载:仲孙赘深沪黄伙长家,生子禹宽宽生观志诸人。”

  此两语皆与黄龙乌石《谱》不同。按乌石《谱》“三世祖龙溪公生有七子,晚年得仲孙公,乃蔡氏妈所出,爱怜特甚,命凡业在晋江者尽付之管掌,仲孙公出赘晋江卅三都樟崎乡黄伙长家,另其户籍。后因避水患,乃迁居於晋江乌石乡玉泉境,生子三:观行观东观志观东纯齐,为乌石本支之祖,生子五:兴乾兴元兴通敦朴移南门外岸兜,端齐移三十三都张园乡。”

  总之,衍传岑前氏的先辈都已无从稽考。唯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建于深沪古雷山顶的“有宋岑前 氏世祖坟”碑尚存。这个岑前氏世祖与黄龙一世吴礼孙獭山)能连上何种支图的关系,实不能明确连接挂靠。该墓历代均有茸,1982年进行大整修,1993年晋江市文管会树碑加于保护,2007年6月由晋江市政府列为重要文物保护。

  岑前三公

  尽管明·吴质举《温陵晋邑沪江西垵吴氏家谱》並无提及吴昇吴妙吴颜三兄弟为岑前氏开基祖,但目前岑前氏的传世祖也只能追溯这一代。

  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梅月,孟房吴煜标重修《岑前族谱序》中曰:“祖自光州固始入闽,居螺阳(属惠安),分黄陵,至公、公、公卜居沪岑,遂聚族焉。历来世系详于谱中,因风鹤为患,散失无存,微特生三公者不可知,即三公亦有父子之讹,然观墓碑镌字,公因居中,公、公并列,而同系以有宋处士,谅为兄弟无疑。”

  古雷山顶的“有宋岑前吴氏世祖坟”前面侧边尚存吴昇吴妙吴颜三兄弟坟墓。

  明、清遗存的《岑前氏谱牒》在谱序或支图中,大都载有三兄弟为传世之祖”。“长公传孟房,次公传仲房,三公传季房”。“循流溯源,自公出者以公为一世祖,公出者以公为一世祖,自公出者以公为一世祖,分孟、仲、季俾后世子孙各知所自,而亲疏於以召别也,至星散己久末尽收录,又待后之采辑者。”

  民国廿一年壬申(1932年)重纂辑造的《岑前氏孟房绍经堂家谱·岑前氏孟房绍经堂序》云:“延陵历代之盛甲于天下,而沪江氏系公、公、公昆季之肇始,旧迹丕基,人文蔚起。建大宗缉谱牒,祀祖考明世系,号代光壹族。”

  除吴妙外,吴昇吴颜在族谱中有简短传略,但衍传三公之父辈、世祖名讳却毫无资料。

  《岑前氏孟房绍经堂家谱·一世祖公传》曰:“闻之故老曰,公幼聪慧,读书过目陬成诵,告往而知来,问一而知十,下笔而成章,人深奇之,谓兴氏者必此子也。不意青云末就,辟毂而去,闻者莫不叹惜。生卒莫考。葬在古擂山与胞弟公、公仝圹,穴内坐癸向丁兼子午兼癸丁,碑镌有宋·岑前氏世祖坟,历年祭扫;右砂旁一碑系祖坟旧碑也。”

  《岑前氏孟房绍经堂家谱·一世祖颜公传》曰:公状貌雄伟,举趾端方,交流不苟,然诺必信,事亲孝,治家严,至于族党闾里之不克自给者,藉先人余资分散账恤,绝无几微见,其德色天鉴,其德锡以大年而备膺诸福。”

  衍传

  深沪岑前氏随着世代的沧桑,族大枝繁,早己成为滨海望族。民国壬辰年(1932年)出版,吴增鉴定、吴鸣凤总纂《延陵吴氏通谱》中,《氏宗支图·第十四章·晋江深沪孟、仲、季三房世系图》及《附后:晋江岱阳家乘世系图》记载十分详细。

  孟房:

  吴昇后裔为孟房,支分安海等地(《岑前氏孟房绍经堂家谱》、《沪江岑前氏孟房分支安海鎮石埕街宗谱》)。

  仲房:

  吴妙后裔为仲房,支分金井福全,南安田中、托坂,再分台湾金门(《仲房子默公派下乾隆谱》)。

  季房:

  吴颜后裔为季房,支分龙岩、漳洲、金井石圳、龙湖南吴等地。

  季房之各分支家乘保留最为完整,有:清·康熙(1662—1722年)岑前季房《温陵晋邑沪江西垵氏家谱》,清·光绪十年(1884年)岁次甲申荔月编纂的岑前季房分支金井石圳《圳山氏家谱》,清·宣统三年(1911 年)岁次辛亥桂月蔡恒茂修辑的岑前季房《晋邑沪江后山沟头氏家谱》,岑下季房分基龙岩《珊厚公派下宗谱》,《岑前季房温陵晋邑沪江后山氏二房分派家谱》。

  虽然明·吴质举《温陵晋邑沪江西垵吴氏家谱》载:“一世祖,开基始祖,命三国祖公。”吴增鉴定、 吴鸣凤总纂《延陵氏通谱·氏宗支图·第十四章·晋江深沪孟、仲、季三房世系图》载:季房 公有子三:志孔志丰志亮志亮亦有三子:兴泰兴镒兴盖兴镒有子二:国祖命三国治泗治国祖有子三:汉岑(岑下公)、汉渠鼎渠)、汉壁石壁)。吴国祖吴命三)即是岑前氏季房传世祖吴颜 派下4世孙。吴质举只凭小宗分派,序述流分,没有溯源至公之大宗支派。

  关于吴命三小宗,明·吴质举《温陵晋邑沪江西垵吴氏家谱》还详细记载:

   “明太祖·高皇帝登极,景政公倡议立军民盐三户以供公赋,皆以吴命三为籍名,民盐籍,本邑本户供输版有定稽,惟军籍者其先。

  洪武九年(1376年)充晋江永宁卫军,永宁去深沪一潮之间,十余里之远,其策应军务户丁轮流办给。至成化七年(1471年)改拨永宁军镇漳州镇海卫,族众难之,于是会众拈阄,则 于后山沟头分珊厚一支,名尾叔应役,则尾叔在镇海另衍一派矣。嗣后漳州龙岩县山寇啸聚,又改镇海军一枝在龙岩,公务不违义之倡也。

  我祖景政之后于埭头徙居深沪后山西岑下,天妃宫南第四座居盖大宗始祖居也,当时地旷人稀,凡岑下一带唯我祖启其奄而有之。其舍极北一地为天妃宫,宫南第一地卖与家盖其屋,第二地我祖分居,第三卖与家盖居,第四地即我始祖基宫后墓地,背一地则西安房 吴玉大伯因欠盐赋,卖与家盖屋。

  我祖始基于西岑下,其屋迎流大观,温暖可居,然龙气浅簿,左迫高右背缺,居之不绝世而人丁稀寡,或存或亡,幸我先祖岑下公、鼎渠公、石壁公胞兄弟三人,见机分居,鼎渠分居后山沟头,另盖小宗传世,石壁分居西安东库内另盖小宗传世,惟长房先祖因祖居岑下不迁,号树岑,而传肃矜肃曜等支派,其间世其数难以考详,惟凭三先祖小宗分派,序述之流分,源合为而一也。”

  季房还分支金井石圳。清·光绪十年岁次甲申(1884年)荔月编纂的《圳山氏家谱序》,宣统三年岁次辛亥(1911年)桂月蔡恒茂修辑的《后山沟头氏祖厅目录》、《晋邑沪江后山沟头氏家谱序》、《温陵晋邑沪江后山氏二房分派家谱》、《龙岩分基珊厚公派下》等宗谱有载:“稽我祖自命三公开基,传至树岑公、鼎渠公、石壁公,而鼎渠公分基于沟头,至八世质举公仍寻其源本而修公谱一乘,使宗支无紊乱之虞,历至十四世叶栋叶卿及十六世立灿复接续重修以至于斯”;“一世祖开支始祖命三公,公元朝人,其先自南安黄龙乡徙居于晋江深沪之南埭头,名字不可考矣。男三,长树岑分居岑下,次鼎渠分居沟头,三石壁分基西安。”

  此外,深沪岑前氏后裔还播迁海内外,山东牛庄、浙江宁波、广东潮汕、香港、台湾、金门、日本、菲律滨等地,均有岑前氏分支后裔。

  对台贸易和入台定居

  深沪临海,每以渔商为业。清·康熙(1662—1722年)间收台湾入版图,开放海禁,深沪百姓纷纷置船往来于台湾海峡,经商贸易。乾隆(1736—1795年)间御史詹肯构游深沪,曾作《深沪即事五言排》,有“万井栖山脚,千艘渡海隅”之句。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之后,由于不敌洋船、洋货竞争,才日渐萧条。

   氏是深沪往台经商的大户。据光绪九年(1883年)安海《龙山寺重兴碑记》就刻有:“沪江协芳 号捐银五十六员”,“沪江协庆号捐银三十五大员”,“沪江协昌号捐银三十大员”。这三个商号都是深沪“协内份”(深沪氏季房的一个支派)商船,每船有船员十余人。

  咸丰十年(1860年),深沪“吴协庆号”商船从台湾传来保生大帝·吴真人香火。深沪宝泉庵有《大道真人传记》碑文记其事:“……白礁旅台乡人在台南学甲镇建造慈济灵宫……吾沪里人旅台日增,沾神恩德众,因感神灵单方之验,即于咸丰十年由后山堡信士吴泽津、协庆号商船吴世祥迎驾来沪,供奉于宝泉庵后殿东轩。”深沪氏从台南学甲慈济官请得吴真人神像,而且收集其324签药方,带回深沪。除了由氏船员保留其金匮丸、保龄丸、夜光散、七针丹等7方作为单传秘方,其余药方则献于宝泉庵,供人求取。其药签灵验神奇,遐迩知名,求者络绎不绝,宝泉庵香火由是大兴,保生大帝遂成为该庵主神。至今,宝泉庵与台湾学甲慈济宫缔结亲谊,往来密切。

  得深沪祖地航船之便,一些分居外地的氏支派,也联袂结队往台湾垦拓、定居。

  如光绪间修的《深沪岑前仲房二分派田中央房谱》记载南安氏支派迁台的有:15世煜定煜奇煜崇出祖台湾;17世文贵文琛文宗文庙文选出祖台湾;18世光添光旺光泰光齐光委光保光总出祖台湾;19世常三常讲常春常执常训常郁来春天成常奋常凤常智常专往台。

  《深沪岑前孟房绍经堂家谱》也记载迁台安海氏支派有:19世祥华往台经纪,殁在淡水;吴耽官 行内,葬在淡水;祥玉,自小往台湾,娶台湾女,卒葬台湾;祥煌,自少年外出,住台湾鹿港,娶鹿港陈氏,生男泽凝

  昭穆

  岑前氏孟、仲、季三房虽分奉三公为一世祖,但共建家庙,公祭祖墓,同用昭穆。自二世起定 《深沪氏大宗字行》40字为:“志兴国汉,齐永昌廷,绍子卿伯,隽煜浚文,光祥泽世,庆宣锡允,肇孙硕克,希仲成章,明昭有周,式序在位。”(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梅月《沪江东垵岑前氏自叙家乘》

  家庙沿革

  宋、元间,深沪岑前氏先世创有东垵吴厝祠堂(祖厝),时间不可考。明·成化七年辛卯(1471年) 扩建 , 由九世宗长廷贵主祭进主入祠。清初沿海迁界,族人流徙,祠宇亦圮废无存。(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历史事件 ·清初迁界 》)

  复界后,族人逐渐回迁。至清·乾隆廿三年(1758年),由孟房煜东、仲房煜文、季房煜从等倡议重修。族中分居安海、泉州、南安田中央各派闻告踴跃捐资,就旧祠地重建祠宇。深沪季房子孙还将七世祖永禄厝地一处捐献,使祠堂扩大规模。于是“栋宇焕然,加以丹膛,澜以朱绿,穆穆皇皇,以享以祀。”煜东浚占 兄弟又各捐银150 元为春秋蒸尝之费。乾隆廿四年(1759年)十二月落成,并举行祭祖典礼,立《重修沪江氏祠堂碑记》于祠中。

  祠宇年久倾圮,1992年冬,在锡獅宗长任內,氏族人醵资依原规制重建。新修祠堂共计捐款58万余元,其中以侨居菲律宾族裔捐资最多,此外还有旅港、旅澳、旅美、衍台及分支南吴阳溪、古湖、福全族裔的捐款。

  家庙规制

  祠堂三开间二进双面护厝硬山顶建筑。檐前牌楼木雕精美,梁裙、瓜筒、雀替等构件皆粉彩鎏金。檐下居中挂一个红色的徽章,上有金色巨龙、深沪烽火台和双手紧握的图案,这是深沪氏联谊会的标志。雕花石材拼筑面墙。

  大门两旁安青石夔龙窗。大门楣上花框青石匾镌氏家庙”四个大字。门联镌:“海滨邹鲁谓,璧岭圣贤临。”门柱镌联:“基奠沪江让德光华宇,派衍梅里延陵耀神州。”门前安一对带座青石狮子,石埕前竖立着一副高耸的旗杆。

  祠内厅堂宽敞,神龛槅扇和梁枋都油漆朱红,彩画龙凤的灯梁下悬挂着一对紫檀木八角宫灯。神龛前挂着长幅绣幛,用五色丝线绣出正襟危坐的氏始祖季札彩像,上书季子之神”。神龛左右上方挂着清·宣统三年 (1911年)为族人、晋江学岁贡生第一名吴淑辉立的“贡元”金匾和光绪二年(1876年)为族人、乡试中式武举人吴淑性立的“武魁”金匾。厅堂石柱均镌联,厅前金柱联为:“鲁论称让德,史记第一世家。”

  下厅壁间,嵌着乾隆廿四年(1759年)《重建沪江氏祠堂碑记》、1993年《深沪氏始祖墓园碑记》、《深沪氏大宗字行》、《重建深沪氏家庙捐资芳名录》等碑刻。

  深沪延陵吴氏

  深沪氏除岑前一脉之外,尚有多个支派于不同时期肇居深沪,诸如湖格氏、科任氏、内坑氏、坑东 氏、西吴氏、水头氏、东华氏、金井氏等。他们有的已溶合于岑前氏一脉之中,成为季房的一支系 ,原昭穆字行也攺用岑前氏昭穆字行,但也有的至今仍保留其宗支的昭穆字行,一直延续至今。但因均为延陵 季子派下,同岀一系,故统称为深沪延陵氏。

  湖格氏昭穆字行:“江梅开质心行一洽天廷金欲必,胜克岐阳祖泽肇端则锡福光明,永长得承绍恢宏志士炒匹显达,荣耀宗邦宁察俊秀振卿侯弼拔,萃超辟为国器保有珪璋世良实。”


    科任氏昭穆字行:“慈孙孝子,燕翼诒谋,书香踵起,丕显公侯,家存诗礼,世立勋猷,魁登仁进,益文章华,国追念祖,春秋永耀,德业长留,宗大光厚。”

  内坑氏昭穆字行:“钦下广西,怡启德碧,经纶万端,自当九亲,敦睦协和,邦家重庆,五伦昭明。”

  坑东氏昭穆字行:“日月启丁仕,进益文章华国,追念祖宗,大功厚德。”

  西吴氏昭穆字行:“应宗志学,希心达天,道尊业宏,维万斯年,英俊杰偉,履谦复恒,允恭克让,勋绩永昌。”

  水头氏昭穆字行:“继维文章家帮吉昌永锡祚允祖德绵长垂万世以重光。”

  东华氏昭穆字行:“鲁观仲显,钦朝道士,用则亦盛,开元秉均。”

  金井脉氏二次再增昭穆字行:“兴己斯念,克振家声,怀我功德,万世文明,承先立业,守国品章,隆泽永绍,千古忠贤。”

灵水氏家庙

  灵水氏现有大宗祠1座、小宗祠7座。氏家庙即大宗祠,位于晋江市安海镇灵源街道灵水社区顶塘南路1号世纪大道路边)。

  春秋·吴季札之后

  灵水氏奉春秋时吴季札为祖。

  氏出自姓,周太王古公亶父有意让第3子季历接替王位,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善体父意,遂逃往东南荆蛮之地,建立吴国;子孙乃以国名为姓。

  季历得继王位,传与子姬昌,即周文王

  后,仲雍的18世孙吴王·寿梦生4子,长诸樊、次余祭、三夷昧、四季札季札聪明仁德,得父兄之爱,寿梦亦想让其继承王位,季札认为不合乎礼,坚辞不受。于是诸樊兄弟体谅父意,相继而立,每人都准备将王位传给季札季札始终谦让不受,以至逃避乡间。但季札并非藏拙,他多次出使齐、郑、鲁、卫、晋等国,每到一地,总能见微知著,对其国政治提出独到见解,得中原各国有识之士的敬服。司马迁《史记》赞曰:“噫!若季子者,高风亮节,高人一等,岂后世一节一曲之士所可得而拟者哉!观其生蛮夷,行礼适义,闻乐知政,究观人情,深识国体,非学而知,天性然也。”

  季札的封地在延陵(故址在今江苏常州市),后裔遂以“延陵”为郡望,以“三让”、“让德”为堂号。
氏是泉州大姓,在晋江分布广泛,磁灶、安海、青阳、深沪、罗山、金井、龙湖、东石、池店、紫帽、陈埭、永和、英林各镇有吴氏聚居的村落80多个,分属不同支派,但归根溯源都以吴季札为祖。 

  肇基灵水

  明代,灵水氏已蔚为当地大姓。只因上世经历战乱,旧谱散逸,灵水氏对于祖宗传承脉络已不可尽知。

  龟湖象泮徙居灵水说

  此说认为灵水氏源自光州固始,有吴世祖吴应祖兄弟,自光州固始从王审知入闽,初居福州南台、兴化府塘下,再徙泉州晋江龟湖象泮加埭。传至吴懒翁,自象泮徙居灵水肇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明·嘉靖四十年(1561)修《灵水氏族谱》,族人吴从宪《延陵谱序》,叙其支派云:

  “按吾谱旧稿,有世祖应祖者,兄弟殷富,自光州固始从王审知入闽,寄迹南台兴化府塘下,再徙泉州晋江龟湖象泮加埭。其地七星山苏木之祥,旧传为‘莲叶出水’,遂永卜居焉。此氏祖也。

  传至始祖懒翁,慕灵源山水之胜,复自象泮徙居灵水……”

  泉州东门徙居灵水说

  此说认为氏自光州固始入闽,初居长乐,至元代长史公·吴鑑徙泉州东门,自泉州东门徙居灵水肇基。

  主修《灵水氏族谱》吴希澄认为:“闽之来自光州固始,又闽之通姓。予家长史公始之闽长乐来,居泉之东门,公在元仕为长史,讳,字明之,号虚白,墓在灵水墓庵山正中。”

  建宁徙居灵水说

  此说谓灵水氏源自四川。

  明·万历(1573—1620年)间,吴从宪之子吴可承重修《族谱》,他曾到江西、福建各地调查家族源流,认为氏来自光州固始的说法不可靠,而是五代时吴守德自四川阆中县迁抚州,复迁南丰,其第10子吴宝自南丰折入福建建宁,而后传建宁、长乐氏,再辗转徙居晋江灵水。

  “自黄帝而下二十六世至泰伯,四十五世至季札,九十五世至蜀·公(公行一,字守德,以蜀主孟知祥封驸马宣城公,公惧祸不测,与夫人孟氏揭家自蜀阆中县兰登谷迁江南,居抚州石井,复迁南丰祝家山金斗窠。)公长子,生十二子,其第十公方自南丰折入邵武府建宁县。”

  奉吴懒翁为灵水肇基始祖

  灵水,古称“灵水堡”。北宋·嘉祐元年(1054年)御史吴中复与兄弟吴中纯隐居于灵源山修道,山上溪涧之水绕村而流,村庄因此得名。

  因祖辈事藐难稽,灵水氏秉取“谱其所可知,阙其所不知”的态度,将元末迁来晋江五都灵水乡居住的吴懒翁列为肇基始祖(1世祖)。

   吴懒翁(1325—1387年),讳),字志仲懒翁其号。元代,吴懒翁居泉州东门,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自泉州东门携幼孙吴温明(讳孟阳,字复初,1375—1443年)徙居郡南。

  相传,懒翁素习青囊秘术,善识风水。曾踏勘多处,观其山龙,察其地气,试泉水之轻重、清浊、气味,寻求福地。至五都灵源山(又称大鹏山)下,因赏识其山水之秀,泉水甘香,且每瓢重于别处1两有余,即择灵水乡辟地葺草舍居住。

  其时,灵源山下居民鲜少,有4姓,山木蒙密,山虎为患,吴懒翁《诮虎文》以祭山神,痛言:“吾念乡间,久不宁谧,鏖战之后,郡县萧索,百万馁鬼,啾啾坏壁……”求山神“备闻斯义,亟行并逐,毋或曲庇。”后虎果尽去,不复为患。乡人敬服,称东门先生

  有巨富姓者,欲分给居宅财产,懒翁固辞不受,只求其菜地1丘,构筑茅屋安身。此地坐落灵源山东南侧,靠近灵水源头,前有平地开阔肥沃,正是1处风水宝地。

  传衍

  灵水三乡

  至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灵水氏已蔚为望族,而4姓却先后迁移其他地方。

  灵水氏现主要分布于“灵水三乡”(前乡村、后乡村、曾林村)和桥内(加溜)、田厝2个小村,已传至28世,计有千余人。在今天的灵水氏宗亲中,有垂、裕、式、我、鸿、祉、宜、体8世同里,极为罕见。

  灵水一带土地瘠薄,氏早期传裔有从事农耕的,也多有从事海运贸易,见于《族谱》如:

  4世吴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生,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在灵水、东皋(江苏如皋)两处建家,两处传衍。”

  吴敏,明·宣德八年(1433年)生,正德四年(1509年)卒。“衍传漳州海澄梧贯乡”

  7世天叙,字克谱“卒于商舶,年仅二十有八,生卒莫详。”

  8世际阳,字惟建,嘉靖十五年(1536年)生,万历十七年(1589年)卒。“练事明达,长于筹算……偕其长子三同航海吴越间,为什一计。”

  9世可鼎(1551—1599),字以调,号逢源“慕苏坑内山水幽胜,与堂叔玉山公共卜居焉,离祖屋里许,种果树数百株……晚得朱薯(番薯)一种,教人种植。今闽中处处有之,迄今饱其利,等若五谷,其功泽甚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小吃·番薯》)

  传衍外地

  灵水氏除迁徙传衍晋江东埔、庵上等村外,历年随着族人仕宦、经商,向外迁徙传衍,还分布福建省内福州、泉州、漳州、南安,以及省外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浙江、安徽、台港澳地区等地;侨居海外的传裔已达数万人,遍及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以印尼最多,约1.2万人。

  传衍台湾

  明初征科严苛,人多逃亡,也有人借航海之便逃亡台湾,灵水氏迁台者亦甚多。

  最早见于《族谱》的,如:

  5世吴惠,明·正统三年(1438年)生,成化廿三年(1487年)卒。衍传台湾,妻黄氏(1446—1529年),号顺简“卒葬台湾云天山。”黄氏是晋江《族谱》中记录的最早往台湾的女性。

  6世吴鉴,成化元年(1465年)生,嘉靖八年(1529年)卒。早年带其三弟吴镒往台湾。吴鉴居嘉义县刘厝庄,吴镒居草湖庄。吴鉴晚年回灵水家乡,在灵源山上设霁云书院,教授子孙,栽培了不少人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灵源山》)

  族人吴文启近年广搜尚存的各房谱牒,整理出《晋江市灵水氏衍传台湾情况表》1份。综合各房记录,往台湾的族人有:11世吴启峻等4人,12世吴廷异等6人,13世吴元读等22人,14世吴士建等48人,15世吴世典等86人,16世吴隆愿等73人,17世吴基宣等32人,18世吴垂基等6人。

   氏族人渡台的活动自清·康熙(1662—1722年)间至光绪(1875—1908年)间没有间断过,多数聚居嘉义县草湖庄、刘厝庄。

  住台的族亲经常回乡探亲谒祖,捐资修建大小宗祠祖厝,直至日本占据台湾之后,两岸关系被迫中断。而彼时居住台湾的灵水族裔已逾万人。 

  1986年,灵水宗祠重修落成,台湾世界商会副会长、氏正德宗亲理事长吴敦厚撰写一联寄来:“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1998年,“延陵始祖诞辰2574周年戊寅泉南纪念会”在灵水氏家庙中举行。吴敦厚又以台湾鹿港姓宗亲会理事长的名义寄来贺信及中堂1帧:“祐我无疆。”台湾族亲的对联、贺信和中堂,至今珍藏家庙中。

  昭穆

  灵水氏明·嘉靖(1522—1566年)间修谱,遂定自开基始祖吴懒翁8代起,通族取定“讳行”为:“从可允启,廷元士世,隆基垂裕,锡我鸿祉,宜体高恩,永绍徽美。”

  从开基始祖吴懒翁16代起的“字行”为:“懋德慎修,陶成瑞器,奇琛特达,龙文宝贵。”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收藏有《晋江灵水氏家谱 》8冊。该书为呂绍莘纂修,吴梓材监修,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粤东留香斋承刻,共27卷,现存缺第27卷。

  族中闻人

  明、清两代,灵水氏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有监察御史1人,大理寺卿1人,太子太傅工部尚书1人,知府5人,同知1人,知县9人,总兵、司马、将军、别驾等数人。

  7世吴希澄,字克静,号泉滨,晚号半空吴从宪的伯父;明·弘治四年(1491年)生。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举人,授广东惠州府长乐县知县,是灵水氏首中科举者。上任时,妻子带纺纱机随从。任上,《晋江县志·宦绩》记他:“劝农桑,广积储,虽旱不害。民以情诉者进见无时,虚心晓譬,曲直咸平。以忤监司意,归隐灵源山下。”离任时,只有12两银子带回家乡。《族谱》记他:“壮年得官,即袖手以退,自力食于田。力衰,习古医方,翩翻岁月,不复知有人世矣。”王慎中曾赠诗曰:“家在深山非避秦,相聚正值桃花春;近看道气眉间异,暗接心期语下亲。”万历元年(1573年)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

  8世吴从宪,字惟时,号鹏峰,明·嘉靖元年壬午(1522年)生。少随伯父吴希澄。嘉靖卅四年(1555年)举人,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进士。初授行人,后擢任嘉靖、隆庆、万历3朝的监察御史,称“三朝御史”;曾巡视浙江盐政,差两浙巡盐加漕运水利清军,巡按山东、浙江。外转为江西按察副史、浙江粮储参政。致仕归,万历九年(1581年)卒于家。故宅尚存。(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从宪》)

  9世吴可远,字以毅,号近峰从宪次子;明·嘉靖廿四年(1545年)生。授辽东司都事塞外参军;万历十三年(1585年)奉差出使高丽(朝鲜),高丽王馈遗数千金,毫无所受。万历廿一年(1593年)转保定别驾,万历廿二年(1594年)卒于官。

  9世吴可官,字以能,号葵云从宪三子;明·嘉靖卅一年(1552年)生。任官粤右,署昭平邑,万历卅四年(1606年)转襄阳参军;诸子孙随任,入籍襄阳谷城县。崇祯二年(1629年)卒。

  10世吴淳夫,字复东,号犹三;明·隆庆六年(1572年)生。万历卅八年(1610年)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工部尚书,因依附魏忠贤被列入“逆案”,夺职归家。崇祯二年(1629年)病死原籍,葬灵源山,墓地尚存。(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淳夫》)

  吴良师(1880—1942年),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吴良师兴建家业,创建灵水老街,对家族公益事业如办学、铺路、建灵源寺都慷慨解囊,对困苦之人乐于帮助。其故宅为2落3开间的大厝(今存),大门两边的青草石上,有吴良师亲撰“声传阁囊肃门楣,笔写俚歌不算诗。只恐儿孙忘识记,谨将句子刻于碑”的石碑。后裔分布漳州、山西、台湾等地以及海外。(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灵源寺》)

  家庙沿革

  灵水氏大宗祠——氏家庙,是灵水氏6世在始祖吴懒翁祖宇基地上兴建的,但对其肇建,却有两说。

  明·嘉靖四十年说

  6世吴镒,人称“地中仙”,对吴懒翁祖居极为推重,以为是福泽之区,龙脉结穴,建议起建祠堂,而体制“不宜过高,过高则尽阳;又不宜过大,过大则伤神;门前最忌壅蔽。”

  于是,明·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年),族人据其建议,在此地建成3开间2落祠堂1座,奉祀懒翁及以下列祖。

  明·正德五年说

  或说,灵水氏宗祠原为灵水氏6世吴东篱故居。

  吴东篱(1465—1528年),灵水氏6世,明·成化元年(1465年)生。20岁时,父卒,家境陷入贫困。其母为给孩子省口粮,常不愿吃饭,吴东篱跪下来哭着劝说母亲吃饭,必须等到母亲拿起筷子才会起来。为分担母亲的重担,吴东篱放弃读书,为生计奔波,并且照顾久病咳嗽的母亲,最终没能入仕。

  正德三年(1508年),吴东篱之弟吴履素卒,吴东篱顾及兄弟情义,将也有自己1份的大厝全部赠予履素之子吴希江,并留书交代子孙不得与希江争夺这座大厝。

  正德五年(1510年),吴东篱在紧挨履素祖祠”旁又建了1座古厝,即今氏宗祠”

  正德十一年(1516年),吴东篱的长子吴希澄中举,授广东惠州府长乐县知县。及后,吴希澄扩建这座大厝,即现在的“履素祖祠”(村内小宗祠之一)。祖祠倚门柱子上镌联“粤东父老板辕送,江右儿童竹马迎”,叙吴希澄为官清廉事。

  重修

  历明、清至民国元年,祠堂几经重修。8世吴从宪赐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衣锦回乡祭祖时,念祖上之恩,修葺家庙。后大理寺卿左评事吴星岳、太子太傅工部尚书吴淳夫也先后回乡祭祖,又予扩建。

  1984年,海内外族人又鸠资按原貌进行重修,1986年竣工。如今,这座氏宗祠是社区老人活动中心。

  家庙规制

  家庙坐西北面东南,傍依灵源山,遥望石井江,建筑面积603平米。5开间3落(2进殿1天井),外由红砖石头、内由木头建造而成,保留清代建筑风格。与一般闽南建筑不同的是,氏宗祠因左右大房、边房宽度尺寸不同,形成较为罕见的3进3坐向格局。

  门前有3级台地依次筑埕,视野开阔。1对旗杆竖立在第3级埕前。台基甚高,门前列5级台阶。中间特别开宽而左右次间略窄。

  大门凹寿两侧各建1座高约1.5米、向前伸出墙路0.97米的短墙,融入广东一带的建筑风格。凹寿前石柱镌联:“独麟献瑞于侧,双凤呈祥在前。”大门挂木联:“周至德裔,明长史家。”门簪刻为龙首突出,托着红漆万字花纹为底的匾额,上书金字氏家庙”。门侧木雕宝瓶夔龙窗,下安着1米多高的麒麟堵石。凹寿两边用青石线雕“四聘图”、“梅竹图”的对看堵。

  家庙内部,门厅、天井开阔,而两庑较窄。厅前廊安卷棚顶,作为拜亭。中厅地面比拜亭升高一级。顶厅横梁长达9.3米,十分粗大,为三四百年文物。

  祖宗龛供奉着自1世祖吴懒翁以来的历代祖先牌位。厅梁中还悬挂着1副氏始祖季札的绸缎绣像,并绣有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横批“世家第一”

  厅柱、廊柱皆用粗大杉木,黑漆柱面,上书金字联对,皆古代文人撰写。如:

  “壶水锺灵花邑开气运,源山挺瑞绣斧破天荒。”

  “谱世家,太史曾推第一;锺灵气,瑞文上灼魁三。”

  “峰峙大鹏,蔚起人材锺瑞气;笔驱猛虎,保存民物著雄文。”

  祖宗龛前,梁枋之间挂满“大理寺卿”、“三朝御史”、“太傅尚书”、“监察御史”、“四代一品”、“粤海金汤”、“进士”之类金字匾10多个。

磁灶梅溪吴氏宗祠

  位于晋江市磁灶镇。

  梅溪

  梅溪氏的源头,可追溯到被历代帝王褒封为“三让王”、“至德侯”氏开姓始祖泰伯泰伯“周太王长子”国始祖,其后世子孙以国为氏。泰伯第19世孙季札为延陵一世祖,后代帝王褒封为“延陵王”、“照德侯”

  磁灶吴氏宗奉先举为一世祖。先举,宋末元初人,“三十七致仕,府君追号先举,后裔称其为“三十七翁”先举于宋末择居磁灶,历世繁衍,人丁兴旺。

  区域内现有梅溪氏宗亲达三万多人,集中分布于梅溪西岸的磁灶、下官、岭畔、下灶、大埔、三吴6个相毗邻的行政村。梅溪氏世代以陶瓷为主业,有“磁灶之称。

  梅溪氏在外的宗亲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香港、澳门、台湾及旅居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总人口5000多人。

  沿革和规制

  磁灶吴氏宗祠于明·景泰(1450—1456年)间由5世宣斋淳斋昆仲创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20世庆文等人发起重修。最近一次重修于1985年告竣。

  宗祠坐南朝北,整体占地1000多平方米,由围墙、照墙、上下拜埕、祠宇构成。祠宇为二进,中天井,木石结构。主体巍峨高大,金碧辉煌。

  照墙上饰有独特的祥瑞图案。

  上下拜埕皆由平整的石板铺就,宽广而有层次感。

  宗祠大门前两旁,一对石狮蹲踞望天。两边可见的墙体由精雕的青石、特别烧制的红砖和白色花岗岩筑成。

  祠宇硬山屋面、燕尾脊、七彩琉璃瓦;三开大门,中门正上方有“吴氏宗祠”金字匾额。主殿富丽堂皇,设龛祀奉梅溪氏开基祖及其后历世先人。

仑苍“苍山吴氏”祖祠

  “苍山吴氏祖祠,位于南安市仑苍镇苍山南麓。

  明·洪武吴启衷肇基

  吴薪,字宗蓬,元末江西崇仁县人,宋·状元宰相吴潜的11世孙。吴薪入闽为龙岩令,后改判潮州,卒于任上;其妻潘氏偕子吴钊吴钏等至漳州西门外下坡社定居。后裔又徙居漳州南靖。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吴薪裔孙吴启衷,字钧父,为避“辱宰官祸”,从南靖迁入泉州府南安县廿七都古苍乡(今属南安市仑苍镇),为“苍山吴氏始祖。

  衍传

  2世

  吴启衷生3子:长高斋,次厚斋,三实斋。十四世纪初,高斋迁居兴化仙游,厚斋迁居同安吾峰,唯实斋留居桑梓,弘扬祖业。

  3世

  吴实斋生2子:长圣福,次圣禄

  4世

  吴圣福生1子,后裔居古苍、墩坂。

  吴圣禄生4子:长秉与,居溪后埔;次秉成,居古苍;三秉贡,约十四世纪80年代分居□尾;四秉泰,分居后畲。

  5世

  吴秉成生3子:长钦明,次钦玉三钦和

  明·成化(1465~1487年)间,吴钦明吴钦玉兄弟自南安仑苍分居安溪县长泰里墩坂乡(今城厢镇墩坂村),分别开基顶墩(含美田)、下墩,为安溪“墩坂氏”顶墩派、下墩派。

  吴钦和仍守居古苍。

  播衍

  至清初,吴启衷11世孙、东房吴世美后裔及西房吴祖降吴藕才吴祖广吴祖谦,以及14世孙吴武聘等,又先后迁入安溪墩坂村坂顶,为安溪“墩坂氏”坂顶派。至是,安溪“墩坂氏”形成顶墩(含美田)、下墩、坂顶3派。“墩坂氏”后裔又播散城厢镇石古村、南英村、玉田村等地,历史上也不乏到台湾及南洋群岛谋生的。

  如今,仅于本土人口1.2万多人,地跨南安、安溪两县,分布于□美、古苍、墩坂三乡。此外还有大批宗族成员播衍港、澳、台和东南亚诸国。

  《族谱》

  南安“苍山吴氏历朝均有修谱,最近1次编修于2003年。安溪“墩坂氏”不另修《族谱》,多次与南安“苍山吴氏合修谱牒。

  自吴启衷开基南安仑苍,始字行:“启斋圣秉钦,于德景宗伯。”

  后世再以七言为律编写昭穆:

  榜名行:“欣兹国运逢隆日,心慕云鹏崇笃实,涵养文章博雅时,联翩直上真超轶。”

  字行:“天子卿如侯爵位,禄丰职重名嘉瑞,分标等列任飞升,得志称为经济器。”

  考号:“自仕南崖潮海居,诒谋燕翼秩宗舒,箕裘克绍来程远,昭穆双清庆有余。”

  讳行:“世光祖武永传芳,基业敬承信彦通,惟冀孙曾敦道学,朝廷应举显明堂。”

  妣行:“安贞柔正德诚良,恬静温和性善藏,淑慎端庄容妙美,琼芝萱草兆呈祥。”

  女讳行:“石韫渊怀宝俟开,青莹皎洁本胚胎,既全覆载钟英质,好贮瑶宫鉴化栽。”

  安溪“墩坂氏”字行、昭穆同此。

  “苍山吴氏”家庙和宗祠

  “苍山吴氏祠堂,有一世家庙和二世宗祠,始建不详,均为2进式,分别供奉1世祖吴启衷与2世祖吴实斋,每年春、冬两祭。

  家庙与宗祠分别于1987年、1994年修葺,红墙碧瓦,典雅恢宏。

  一世家庙有联:“麟趾呈祥开一世,螽斯衍庆拓三乡。”

  二世宗祠有联:“匡复三乡新气象,恢张二世旧风光。”

  安溪“墩坂氏”一直奉“苍山氏”先祖为肇基始祖,奉“苍山吴氏的家庙、宗祠为祖祠,不另立祠。

  附:美井杉行堂祖祠

  美井杉行堂祖祠,位于仑苍镇仑苍村美井(尾井)自然村。

  清·道光二年(1822年),“苍山吴氏14世四房吴武汀出生于美井,及长,拜师学艺,遂为木匠名师。光绪(1875—1908年)初年,吴武汀开设杉行,出售木材,以工促商,在美井兴建杉行大厝。大厝初建时,为皇宫起3进2护厝的简陋土墼厝,背靠龙湖山,面迎晋江水。至今,吴武汀合族上下传衍8代。

  祖厝年久失修。2017年2月,族人议决以祖厝原址原向重建,改名“杉行堂祖祠”,2019年2月落成。

  新建的祖祠前埕后厝,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主厝坐南朝北,建筑面积380平方米,传统闽南“皇宫起”样式,2进10间张。

洛安氏宗祠

  洛安氏宗祠,位于惠安县洛阳镇洛安村(洛阳街尾),南临洛阳江。2001年12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元末,泉州西郊黄龙族氏4世吴希圣之次子迁居于此肇基。

  宗祠始建于明,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由门厅、两廊和祀厅组成。祠前有埕两层,加筑围墙和照墙。祀厅面阔、进深各三间,穿斗式构架,硬山式屋顶。

安溪吴氏宗祠

  安溪氏宗祠,位于安溪县凤城镇大东街(今凤山路)。

  明·洪武吴纯童肇基

  唐·中和四年(884年),工部屯田员外郎、平章政事兼观察使吴祭(字孝先,号道成)携眷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先居侯官(今福州一带),后又迁莆田县北隅灵岩山,再徙居黄石之沈埔。随同入闽的有胞兄弟,从兄弟(或作“兴”)、,后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后裔称“开闽六祖”

  明·洪武廿一年(1388年),吴祭17世孙吴纯童,字乾瑞,号钝庵,自莆田宁真(百叶)受聘入安溪为塾师,后定居在坊里(今县城)北门外,肇基“魁田堂”衍传,后裔称“凤城魁田氏”

  衍传

  吴纯童定居安溪县城后,生3子:长,字昺哲,号静学;次,字荣礼,号静默;三,字敏学;后裔分为大宗长房、大宗二房、大宗三房。

  约明·宣德(1426~1435年)间,吴纯童第3子吴孳(字敏学)由安溪县城魁田堂移居依仁里光孝乡(今龙门镇光孝村)肇基衍传,为“龙门光孝氏”

  成化(1465~1487年)间,吴纯童长子吴宝的长孙吴宾(字昭伦,号勤斋)、次孙吴机(字昭侃),由县城魁田堂移居兴一里福竹林乡(今尚卿乡福林村),为“尚卿福林魁田氏”。(按:福林村另有一支姓,系与西坪阳星同时由祥华多卿迁入。)

  “魁田氏”子孙繁盛,主要聚居在县城大东街、后北街、小东街、南街、南门等地,并渐成10大房派,即巷尾派、凤坂派、霞仕派、宫边派、对面园派、钱江派、百美派、近祠派、钱溪派、东皋派。清·雍正~至咸丰间(1723~1861年),后裔有先后迁往台湾淡水等地,共35批,计100多人;也有迁往福鼎、永春及浙江省。

  此外,凤城镇上山村小岭、魁斗镇佛仔格村、虎头镇下东居委会、金谷镇尚芸村、参内乡洋乌内村、蓬莱镇美滨村、芦田镇石盘村等地,均有“魁田氏”后裔迁入繁衍。

  自吴纯童肇基至2003年,“魁田氏”传衍23世,海内外裔孙3万多人。

  族谱

  《凤城魁田氏族谱》历代编修数次,现存清·宣统三年(1911年)编撰本。

  自8世起昭穆:

  讳行:“鸣钟洪懋焞,墀名淑植耀,培锡沃机炯。增鋐滋本焻,坚钰淯桢炜,基锟润柏煇。”

  字行:“宪廷允式克,肇衍世侯卿,孝友成家道,子孙继泽长,济时饶俊彦,华国焕新章。”

  宗祠沿革

  “凤城魁田氏”旧有祖宇,称“祚胤堂”,位于安溪县城北郊凤卵山麓,吴纯童始建于明初。后改为宗祠,称“魁田祖祠”,坐乾向巽兼亥巳(坐北朝南),前后两进。

  又有“半月祠”,位于凤城镇大东街,系“魁田氏”2世宗祠,为吴纯童曾孙吴澄(字源洁,号拓斋)创建。

  1973年,因城镇建设需要,“魁田祖祠”被征用,改建成新安溪县医院的一部分。

  1998年,魁田联合福林、墩坂、阳星、金山诸派氏宗亲筹资30万元,翻建凤城镇大东街的“半月祠”,2001年竣工,定名“安溪氏宗祠”

  规制

  现“安溪氏宗祠”坐向寅申兼甲庚(坐东朝西),仿古大厝式,砖石木结构,浮雕漆画,2进,占地面积597平方米。

  宗祠楹联:

  大门联

  “选胜七星伴月,会心万派朝宗。”

  “万石家声振,魁田世泽长。”

  外大门联:

  “丹徒自北,应清溪湾流之谶;黄石道南,瞻华美乔木之家。”李亨谦题赠)

  “渤海家风千古盛,延陵世泽万年兴。”

  龛联:

  “渤海高风称让德,延陵亮节赐嘉贤。”

  “丹凤衔书自北至,台星卓笔映南辉。”(明·泉州名士秦钟震题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秦钟震》)

  部口柱联:

  “溯本源无非梅里,论派系同是蓝溪。”

  “群楼拱秀鸿图展,祖宇重光奕世昌。”

  “史记世家推第一,西河将略擅无双。”

  花心柱联:“尚义赈饥,龙津捐万石;行仁施舍,凤麓献一心。”

  附:凤城魁田钱江祖祠

  凤城魁田钱江祖祠,位于安溪县凤城镇小东街(中山路),为“凤城魁田氏”三房祖祠。

  吴相创建于明末。吴相,字汝佐,号松庵,为吴纯童玄孙,吴澄之季子。

  民国卅五年(1946年),依原貌翻建。

  2005年5月,族裔集资3万元重修,6月竣工并举行三房始祖揭像盛典。

  祖祠土木结构,坐北朝南,2进10间,建筑面积348平方米。

  厅堂中楹联:

  “渤海宗风传孝义钱江祖德蔚人文

  “半月昭明华美境三房蔓衍凤山城

  钱江祠宇开新运渤海高风启苗昆。

  钱江与凤山长灿半月同华美永昌。

北宋·吴源荣“厚德堂”氏及其衍传、宗祠

  北宋·开宝吴源荣入安溪

  吴源荣,南朝·陈·丰州刺史吴惠觉之后。(按:南朝·陈·永定(557—559年)初,升晋安郡为闽州,辖晋安、建安、南安3郡。光大元年(567年)又改闽州为丰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区),今泉州地域隶南安郡。)
吴惠觉,讳,陈·秦郡人,祖籍汉阳;东晋吴隐9世孙。太建九年(577年),以南平郡开国公世子、戎昭将军,摄行南兖州刺史事。至德元年(583年),吴惠觉嗣其父吴明彻“邵陵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爵位,历任黄门侍郎。至德三年(585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平叛有功,授为丰州刺史,继又出任建安太守。后择居清源山朋山岭后(旧称“幈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清源山、朋山岭》)

  北宋初,吴惠觉传至吴伯谦,讳,由泉州清源山朋山岭后分居南安县濑水头。吴伯谦生子(字孔禄),生2子:长清华,次源荣

  开宝(968~975年)间,吴源荣从南安县濑水头析居清溪县凤麓之西吴埔(今安溪县凤城镇吾都村)居住,以“厚德堂”为堂号。

  吴源荣生5子,长居养,次居聚,三居道,四居益,五居方

  吴居聚生2子:长,次。后裔1支迁长坑三村,后分支祥华、龙涓、西坪、魁斗、尚卿等地;另1支迁往德化,后裔又迁入剑斗,不久又移居感德石门、潘田、福德等地。

  吴喜支系

  北宋·乾兴吴喜迁德化九蔡

  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吴源荣之孙吴喜,自安溪吴埔(今吾都)迁德化县九蔡(今有济)。

  吴喜生子吴聪生子吴慧生3子:长、次、三

  元末吴鼎茂分居安溪剑斗

  吴鼎茂,讳吴喜的5世孙,吴理子。元末分居安溪常乐里剑斗大溪洋尾。

  吴鼎茂传3子:长顺斋(字子元),次敬斋,三敏斋;为吴喜的6世孙。

  除吴顺斋居剑斗五羚外,后吴敬斋吴敏斋均外迁。

  感德磐山氏(感德潘田氏)

  【明·洪武吴敬斋肇基】

  吴敬斋,字子和,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避水患,从剑斗移居磐山(今感德镇潘田村)肇基,为“感德磐山氏”,亦称“感德潘田氏”

  历史上,潘田村氏曾多次编修《磐山氏族谱》,现存为1996年修纂本。昭穆:内祖字行前5字为“维天敦培锡”,外祖字行前5字为“善仁丕培锡”,21世起字辈统一为“清树炳基遐,开派源流远,盛时颂瓞瓜”

  “感德磐山氏”后裔繁多,并衍播到感德镇洪佑、炉地、福德、大坂、大格、华地及桃舟乡下格等村。

  【祖祠与宗祠】

  “感德潘田氏”现存2座祖祠、1座宗祠。

  “磐谷堂”,为“感德潘田氏”内祖祠,位于潘田村水尾椿树脚。明初2世祖始建,2进式。

  “兰谷堂”,为“感德潘田氏”外祖祠,与“磐谷堂”毗邻。由17世吴盛友建,2进式。

  “金安堂”,为角垵氏宗祠,位于潘田村角垵自然村。

  “金安堂”吴维勤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2004年夏,角垵氏裔孙集资依原貌修葺,同年竣工。

  “金安堂”坐西向东(乾巽兼戍辰),背倚青山大屋顶,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7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3进30间,面堂开阔。

  “金安堂”楹联:

  “金兰玉桂流馨远,安富尊荣耀泽长。”

  “金耀宗堂兰桂炽,安居祖地儿孙昌。”

  “金玉良言绳祖武,安其美志蔚人文。”

  “金碧辉煌思先哲,安家立业望后贤。”

  “金枝玉叶长挺秀,安若泰山永舒芳。”

  “金石为开,中庸处世本;安身启迪,正真传家先。”

  “金屋生辉,源泉水长泽;安居焕彩,家声誉远扬。”

  “金堂玉宇,缅建功不易;安室善居,念创业维艰。”

  “金相玉质,惟诗书教子;安居吉第,冀勤俭治家。”

  “金言莫忘,永继先贤志;安分恪守,长承祖德铭。”

  感德福德

  明·嘉靖二年(1523年),吴敬斋的次子吴国睿(号居竹吴喜的7世孙),从感德镇潘田移居本镇福德,为“感德福德氏”

  现“感德福德氏”遗存有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的“金钩堂祖祠”,祠中有楹联:“派分磐山,溯委寻源,祖德流辉开金钩;宇启兰谷,培根植本,孙支挺秀基上远。”

  感德石门

  【明·洪武吴敏斋肇基】

  吴敏斋,字子惠,明·洪武廿一年(1388年)因避洪水,从剑斗移居石门(今感德镇石门),为感德“石门氏”肇基始祖。迄今繁衍26世。

  明·嘉靖(1522~1566年)间,吴敏斋之裔吴伯异,由石门迁龙通定居,为“感德龙通氏”

  【族谱】

  (一)

  《感德石门氏族谱》首修于明·万历(1573~1619年)间,后30年为一修,1995年再次续修。

  自11世起讳行为:“祖宗世承,克振家声,文明日兴,光大朝廷,子孙茂盛,麟凤瑞征。”

  石门通族字行原为:“源棨火鼎在,锺淳懋火享。培锡清树,炳基钜浩。”

  自16世起重编昭穆:

  字行:“维天敦培锡,清树炳基遐,开派源流远,盛时颂瓞瓜。”

  讳行:“克振家声,文明日兴,光大朝廷,子孙茂盛,麟凤瑞征。”

  号行:“亭圃国园囿囗于江淮河汉满佳作仁似仙珍珠珀琅。”

  (二)

  《感德龙通氏族谱》在清·道光(1821—1850年)、光绪(1875—1908年)间各修纂1次,最近一次修于1997年。其讳行为:“祖宗世承,克振家声,文明日兴,光大朝廷,子孙茂盛,麟凤瑞徵。”

  【祖祠】

  “感德石门氏”现存祖祠2座:

  一是“中兴祖祠”,由吴敏斋始建于明·洪武廿一年(1388年),坐向辰戍兼乙辛,形称“牛眠”。代有修建。1998年重建,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楹联:“中发贻谋,俎豆衣冠传古训;兴诗立礼,世代英流继遗徽。”

  二是“都美祖祠”,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2000年重修。坐向丑未兼癸丁,建筑面积680平方米。楹联:“都邑始分,上溯黄帝之亦野;美仁择处,下传圣的箴规。”

  吴盾支系

  吴盾吴源荣之孙,吴喜之弟。

  长坑三村

  【北宋·乾兴吴盾肇基】

  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吴盾吴喜同时离开吴埔(今安溪县凤城镇吾都村)。吴盾析居还集里岭后(今长坑乡三村村),以先祖居住地泉州清源山麓朋山岭后,因名居地,以志其源;后裔尊吴盾“长坑三村氏”肇基始祖。

  吴盾的4世孙吴隐(字淑云)仍居长坑乡三村村岭后;吴隐胞弟吴哲(字伯明)入住多卿(今祥华乡美西)坑内美仓厝。

  吴盾的16世孙吴孝本吴孝亲吴孝君分派长坑乡三村村的后墘、石皆头、密洋、庵边自然村,长坑乡文坪村文德垵的长科坪,感德镇石阶头。统称“岭后氏”

  元末,吴哲的13世孙吴惟和(讳),从同安垵柄返故土,至龙涓圭产。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立籍龙涓湄上垵柄。嘉靖廿二年(1543年)修有《族谱》。

  崇祯(1628~1644年)间,吴惟和的9世孙吴朱锜(字尊奉,号兆万)开基厚田,为“龙涓厚田氏”1世祖。该族于清·光绪卅四年(1908年)、民国36年(1947年)2次修《龙涓后田氏谱牒》,字行:“朱伯文克土锡,诗书立世端。”

  明·弘治(1488~1505年)间,吴哲的15世孙吴时琛从多卿迁庞州(即蓬州)赤鸟濑(今魁斗溪东村半仑),为“魁斗半仑氏”

   吴盾的后裔又先后播迁祥华乡祥地,西坪镇阳星,尚卿乡银场,魁斗镇半仑,龙涓乡厚田、石塔、湖陵、圣草池,桃舟乡桃舟、莲地等地,还先后移居沙县、顺昌、浦城,江西上饶、玉山、广丰、铅山,浙江开化、常山、温州等地。

  【族谱】

  《岭后氏族谱》,为“长坑三村氏”氏族谱。现存有清·光绪(1875~1908年)间编修本、民国卅五年(1946年)编修本。

  其旧谱的字行为:“毓秀盛元宗,子孙克绍隆。丰功伟烈大,祖德永享扬。固业开基广,仲恩垂裕长。云礽高隽发,奕世启文章。”

  民国卅五年(1946年),订立全族的讳、字行,从35世起启用:

  讳行:“钦汝材照圻,金淮植燿坤,铨渊桂灼圭。”

  字行:“坊钢源椿熙,墉钧清椒煴,基钊济松辉。”

  【宗祠】

  长坑岭后氏宗祠,位于安溪县长坑乡三村村。

  始建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坐壬向丙兼子午。历史上多次遭兵灾火劫。明·万历(1573~1619年)间、清·雍正元年(1723年)先后复建,民国卅五年(1946年)重修。1997年,岭后各支派宗亲集资28万余元重建。

  长坑岭后氏宗祠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五间式,坐北朝南,砖石木结构,翘脊飞檐,琉璃金碧。原8支木柱以精磨石柱取代,上斗下珠。柱梁重饰古漆金字。平整外埕,铺设精磨石料,重建屋后大罗门。整体紧凑壮观,古今合壁,流光溢彩,富丽堂皇。

  主要楹联:

  “由吾埔而奠斯土,人杰地灵终归祖德;卜岭后以启华堂,虎跃龙腾永颂宗功。”

  “渤海姑勿论,岐山耸秀源于吴埔支来;延陵已稽考,罗水分流知自黄龙衍派。”

  村西南建镇卿祠,塑吴隐像,逐年祭祀。

  龙涓石塔

  【元末吴功仲肇基

  吴功仲,又名公重吴哲的13世孙,元末从多卿(今祥华乡美西)山紫厚迁入龙涓乡石塔村肇基,为“龙涓石塔氏”

  至明代,吴功仲的4世孙吴佛生[明·永乐二年(1404年)生,居次],从龙涓石塔迁入湖陵肇基,为“龙涓湖陵氏”吴秉良[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生,居五],亦从龙涓石塔迁居新岭圣草池肇基,为“龙涓新岭圣草池氏”

  “龙涓石塔氏”于清·乾隆廿三年(1758年)始修《延陵厚山氏族谱》,由12世孙吴显瑞作序。确定讳行:“孟仲叔孙季,运亨登国选。”字行:“公侯伯子男,文炳振家声。”

  【“厚山堂”宗祠】

  “龙涓石塔氏”“厚山堂”宗祠,位于安溪县龙涓乡石塔村。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始建。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修,后毁于倭寇。万历(1573~1619年)间重建。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重修。2003年,海内外宗亲集资人民币20多万元大修。

  宗祠坐乾巽兼亥巳,2进10间,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厅堂悬挂“文元”、“武俊”匾额。堂联有清末泉州状元吴鲁题写的“凤毛麟趾鹤算龟龄,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鲁》)

  祥华祥地氏(祥华上第氏)

  【明·隆庆吴绶肇基】

  明·隆庆(1567~1572年)间,吴哲的16世孙吴绶(字宦达,号传三)从多卿(今祥华乡美西)迁入金田乡还一里上第坊洋中堡(今祥华乡祥地村)肇基,为“祥华祥地氏”,亦称“祥华上第氏”

  自清·乾隆(1736~1795年)间以来,“祥华祥地氏”有族人移居台湾,以及江西永丰、兴国、大余等县,省内的顺昌、南平、永安、漳平、沙县、漳州芗城、龙海角尾、厦门、同安马巷、泉州城内、永春、南安、惠安等地。

  【上第氏族谱

  《上第氏族谱》,即“祥华祥地氏”族谱,始修于明,清·光绪卅四年(1908年)、民国卅五年(1946年)先后重修。

  其昭穆如下:

  3世起讳行:“江奇宇增锡,添懋耿城铭,澄杨炜墀钦,汝材照圻金,淮植燿坤铨,渊桂灼圭。”

  1世起字行:“宦怀东畿曰乃,子钟淑本烈,培鋐衍树勋,坊钢源椿熙,墉钧清椒煴,基钊济松辉。”

  11世起号行:“万世派昌盛,百代衍流芳,诗书绳祖德,礼仪昭宗功。”

  【“侯邦楼”祖祠】

  “祥华祥地氏”“侯邦楼”祖祠,位于安溪县祥华乡祥地村。

  始建于明·万历卅六年(1608年),清·嘉庆(1796-1820年)间重修,民国卅五年(1946年)小修。

  祖祠庚甲申寅向,占地面积2437.5平方米。土木结构,3进布局,中进楼宇,总体建筑呈“金”字形,长32.5米、宽75米。

  中进厅堂有清末吴仕宗恩诏廷试中式第1名恩赐进士的圣旨牌匾“恩元”

  楹联有:

  “毓秀钟灵,清溪衍派;敬宗尊祖,让德垂型。”(清末状元吴鲁题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鲁》)

   “侯府立长坑,族衍三村承让德;邦基开上第,宗传一脉著祥华。”(现代吴捷秋书)

  尚卿福林

  【明·嘉靖吴琏肇基】

  明·嘉靖(1522~1566年)间,吴哲的17世孙吴琏(又名吴辇)由多卿山紫厚迁入尚卿福林银场肇基,为“尚卿福林氏”。同时,其兄弟吴镗(号逊谦)亦移基西坪镇阳星村,为“西坪阳星氏”

  《尚卿福林氏族谱》历朝均有编修,现无存。字辈为:“积建文中新,兆为国家瑞。公侯伯子男,卿夫奕世贵,智仁信义礼,孝友兼睦渊,传芳有盖宝,日启自多贤。”

  【土堡门楼祖祠】

  “尚卿福林氏”土堡门楼祖祠,位于安溪县尚卿乡福林村田中。

  始建未详。祠坐北朝南,土石木结构,三层楼式,建筑面积363平方米。

  楹联:

  “渤海分支,一源涌出千派;鹏山献彩,六鹝飞腾九霄。”

  “林茂荫恒长,思先世善贻孙谋,求多福实受多福;楼高望自远,冀后人能绳祖武,步一层更上一层。”(清·乾隆进士唐桂生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唐桂生》)。

明·洪武吴福仁支系衍传、宗祠

  明·洪武吴福仁之子吴仲选吴仲淛肇基安溪华地

  吴福仁,唐·吴图元20世孙。

  吴图元,唐·河南光州固始人,开元十二年(724年)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先住福州古桥头,后迁居尤溪县。五代末(960年),吴图元的8世孙吴悦光肇基大田县蓬莱口祠。元·至元三年(1337年),吴图元的17世孙吴二十移居漳平县溪南。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吴福仁之子吴仲选吴仲淛,由漳平溪南枣桥移居安溪华地(今祥华乡祥华村),辟“祥华华地氏”一派,奉吴福仁为1世祖。

  莱福山

  元末明初,吴福仁的6世孙吴坤盛自华地移居蓝田后葛。吴坤盛长子吴祖发(讳,号温泉)又自蓝田移居善坛郭山(又称“谷山”,今蓬莱镇福山村)肇基,为“蓬莱福山氏”

  《谷山氏族谱》,清·乾隆卅九年(1774年)始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修,仅有1本,约1.5万字。其字行为:“宾奕钟鼎,开耿承延,居仁由义,孝友睦姻,敬循懿训,世泽连绵,贞元旋转,裕后光前。”

  蓬莱福山氏宗祠,位于蓬莱镇福山村,始建于明·洪武(1368~1398年)间。1981年重建。占地100余平方米,石木结构,翘脊飞檐。

  金谷金东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蓬莱福山吴祖发的长子吴毅斋(讳生仔),自福山迁入溪东谷口乡(今金谷镇金东村),择卧牛福地建厝定居,为“金谷金东氏”始祖。

  从5世起,就有人移居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金门。

  民国十九年(1930年),“金谷金东氏”1支迁入蓬莱镇美滨村洋中。

  蓬星延寿院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蓬莱福山氏”分支迁入蓬莱镇蓬星村延寿院,为“蓬星延寿院氏”

  《蓬星延寿院氏族谱》,清·乾隆廿九年(1764年)始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嘉庆九年(1804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同治九年(1870年)、民国五年(1916年)5次续修。字行为:“建文开仕第,立礼兆祯祥。祖德光明远,孙谋翼燕长。”

  蓬星氏宗祠,位于蓬莱镇蓬星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1978年后重建。土木结构,2房1厅。 

凤城南街氏荣安堂宗祠

  凤城南街“荣安堂”宗祠,位于安溪县凤城镇南街南门巷。

  清·乾隆(1736~1795年)间,泉州延陵黄龙族吴礼孙(号致政)的16世孙吴生从(号荣致)从浮桥东边村迁入安溪在坊里南市境南门内(今凤城南街南门巷)定居衍传,称“延陵黄龙族安溪荣安堂氏”

  1997年,《延陵黄龙族安溪荣安堂氏族谱》首次系统编纂。该支派自12世起字行沿用泉州黄龙通族64字行:“洪维我宗,生民自周,记序世家,端为之首,至德所贻,实庶且永,代钟哲人,在君左右,允文亦武,亮节高风,辉煌典策,蔚焉国桢,丕嗣徽音,望诸贤裔,凡亿孙曾,尚其懋哉。”

  宗祠始建未详。祠坐北朝南,土木结构,2进大厝式,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楹联有:

  “延岗永固家声振陵水恒绵世泽长

  “荣者当兴人杰德望安之必福寿考功成

剑斗氏厚安堂宗祠

  剑斗“厚安堂”宗祠,位于安溪县剑斗镇剑斗村溪仔坂。

  肇基与衍传

  “剑斗厚安氏”肇基始祖吴子原,约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偕弟吴子珍避倭寇或当军务外出,吴子原先在剑斗东洋村山美崎落户邱仁甫为婿,后迁剑斗村溪仔坂,肇基“厚安祠”

  吴子原3代单传,至第4代有裔孙4人:长子吴祖隆,号顺斋,居剑斗,后裔主要聚居于今后井村、圳下村及剑斗村部分;二子吴祖瑛,号素庵,迁浙江;三子吴祖应,迁江西;四子吴祖居,号朴轩,居剑斗,后裔主要聚居在剑斗村、圳下村的汤内坂。

  吴子原后裔子孙兴盛,其中剑斗村氏分布于溪仔坂、洋尾、小庵、大畲、溪坂头;后井村分布后井、蔡坑、石古庵、湖丘、坂后洋;圳下村分布于汤内坂、圳下。总人口逾万人。

  (按:剑斗除厚安子原?氏支系外,现还有“朱厝吴”、“后厝吴”两个支系,来源失考,人口共100余人。)

  《族谱》

  《厚安氏族谱》,始修于明·嘉靖卅五年(1556年),崇祯三年(1630年)、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隆四年(1739年)、同治七年(1868年)、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卅二年(1943年)6次续修。1993年8修,共38卷。

  其昭穆1至5世为:“文仁义礼新。”

  6世起续编昭穆为:

  讳行:“承先要道忠和孝,启后良图读与耕。剑水文明欣大振,厚安德业卷长兴。”

  字行:“时学如夫元若献,卿公侯辅世为家。田畴庭宇皆盈泰,顺则近光晋紫霞。”

  宗祠沿革与规制

  剑斗“厚安堂”宗祠,明·正德十年(1515年),由吴子原3世孙吴佛佑建,后为兵匪所焚。4世孙吴朴轩重建。代有修葺。民国十一年(1922年)又遭匪焚。民国十九年(1930年)重建。2000年重修。

  宗祠坐艮向坤兼寅申,土木结构,上下两进,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飞檐翘脊,雅观堂皇。

  楹联:

  “为名臣为名儒,全行谊于一身,微彰皆贵;有节烈有节孝,立纲常于万古,愚智咸钦。”

   “剑水溢文澜,集著近川工造凤;斗山隆峻望,人归禁苑羡登龙。”

   附:剑斗后井氏玉衡祖祠

  剑斗后井氏玉衡祖祠,位于安溪县剑斗镇剑斗村后井。

  明·万历(1573~1619年)间,由剑斗村开基祖吴子原7世孙吴振楼(讳春生)始建。1996年按原式重修。
2进皇宫式,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

感德尾厝氏宗祠

  感德尾厝氏宗祠,位于安溪县感德镇尾厝村。

  明·万历吴伯清吴伯阳兄弟肇基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今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高林村吴伯四郎13世裔孙吴祖安之子吴伯清吴伯阳兄弟,由龙岩迁入安溪县感德里仙聚坊(今感德镇尾厝村)新田坪肇基,尊为“感德尾厝氏”1世祖。吴伯清后裔称“流芳派”吴伯阳后裔称“植美派”

  《新田坪氏族谱》,是“感德尾厝氏”族谱,编修于民国卅一年(1942年)。

  自2世起昭穆为:“简斯而泽,克振家声,文明日兴,元善安敦,本为秉性,懋昭大德,永裕长贻。”

  宗祠

  “尾厝氏”宗祠共3座:

  流芳派祖祠:又名“流芳堂”,由吴伯清始建于明·万历(1573~1619年)间,建筑面积170平方米,现存完整。

  植美派祖祠:又名“植美堂”,由吴伯阳始建于明·万历(1573~1619年)间,建筑面积250平方米,现存完整。

  美盛祖祠:又名“美盛堂”宗祠,位于尾厝村大墘。吴伯清吴伯后裔陆续自新田坪搬迁至大墘散居,清·顺治四年(1647年)始建大墘“美盛堂”。2003年重建,2015年竣工。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

凤城东门外氏“金山堂”宗祠

  凤城东门外氏金山堂宗祠,位于安溪县凤城镇先声居委会,处县城东门外清溪河畔。

  肇基与衍传

  唐·光启元年(885年),一批河南固始氏族人随“三王”兄弟入闽。吴十一郎(名尚智)入闽后先寄迹于福州南台,次徙兴化平海卫(今莆田)塘下,后裔移居晋江廿四都龟湖(今属石狮市)象畔嘉埭卜居开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邽王审知》)

  有吴平庵,宋末元初自兴化平海卫(今莆田)辗转迁居仙境、靖山(松茂)、“戴厝埕”,最后卜居石狮龟湖后垵村赤山头边,为“金山氏”民国《台湾彰化氏金山衍派族谱》“第一世始祖,肇居泉州府晋江县南关外二十四都龟湖后垵乡,地号‘金山’,即‘金峰’也。”(按:石狮龟湖后垵村后原有一座赤山头,山形似马鞍,“鞍”、“垵”谐音,故取村名“后垵”;又“赤”即是“金”之意,故“赤山”改称“金山”,又称“金峰”。“金山”成为“后垵”的雅称。)

  明·崇祯(1628~1644年)间,吴会修(讳复进,号奠容)由石狮龟湖后垵迁入安溪县长泰里田底乡(今参内乡田底村),后择居在坊里东门外(今凤城镇先声居委会),被尊为1世祖,迄今已传16世。

  清·雍正(1723~1735年)间,凤城东门外金山氏自第6世“绳”字辈起,就有族人陆续迁往马来西亚槟榔屿与台湾等地。其中,雍正(1723~1735年)、乾隆(1736~1795年)间迁往台湾漳化、金门谋生的有吴绳五吴皇锦吴皇吉吴皇孟吴皇雅吴皇承吴皇旺吴武举,往槟榔屿经商的有吴绳居吴皇郁吴皇成吴皇鼎吴祖提吴祖岳吴祖为吴祖昔等人。省内迁居同安等地。

  《族谱》

  凤城东门外氏族谱,历史上共修纂6次:明·嘉靖廿七年(1548年)首修,万历卅六年(1608年)、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乾隆十年(1745年)、嘉庆十七年(1812年)、光绪七年(1881年)5次续修。前5次均与晋江龟湖后垵祖地宗亲合修,称《金山氏族谱》;最后1次独修。

  讳行:“尚绳皇祖武,道义必恭遵,得遂青云志,荣华显子孙,笃睦垂其训,敦源绍乃曾。”

  字行:“懋学朝天子,士彦为公卿,孝友宗世德,文章振家声,诗书应继起,谋烈显丕承。”

  宗祠

  凤城东门外“金山堂”宗祠,由5世诸祖相继合建于清·康熙(1662~1722年)间,坐北朝南,为少见的4进式大厝结构,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

  附:湖头前山氏象畔祖祠

  湖头前山氏象畔祖祠,位于安溪县湖头镇前山村。

  始建不详,1962年重建。

  土木结构,2进10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

祥华氏仙掌祖祠

  祥华氏仙掌祖祠

  祥华氏仙掌祖祠,位于安溪县祥华乡祥华村仙掌山麓。

  祥华氏肇基祖吴仁福始建于明初,历经修葺。

  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悬山屋顶,2进大厝,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祠堂悬挂“文魁”、“武德将军”等匾额。

  楹联有:

  “华山家声旧,仙掌世泽长。”

  ·李光地撰:“仙人谪降,毓秀钟灵,此地发祥欣启宇;掌故深探,通今博古,他时得志定兴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官献瑶撰:“仙留钟地脉,虎踞龙蟠,百世蕃昌开华地;掌献仰天心,左宜右有,双峰坐负对佛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官献瑶》)

  附一:梯云祖宇

  明中期,祥华氏又于天心寨建“梯云祖宇”。楹联有“梯上春台安居乐业,云蒸化国集福迎祥”等。

  天心寨,处祥华村一处山丘顶部平整的地盘上,用石墙包围,今仅留遗址。“梯云祖宇”位遗址正中央,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厝,保存较为完好。

  附二:感德华地仙掌氏祖祠

  感德华地仙掌氏祖祠,位于安溪县感德镇华地村。

  始建于明·洪武廿年(1387年),万历卅三年(1605年)重建。

  楹联:“仙掌献地,钟灵毓秀开国族;佛身朝天,华表画屏映祠堂。”

金谷氏宗祠

  金谷氏宗祠,位于安溪县金谷镇。

  金谷氏宗祠,明·弘治(1488-1505年)间由金谷氏2世祖吴毅斋奠基始建。代有兴修。1994年由海内外宗亲集资人民币36万余元重建。

  《金谷氏族谱》,明·天启元年(1621年),吴道轩吴心弁始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续修。咸丰十年(1860年)三修,主要参加者为吴焕章吴允嵩。光绪廿八年(1902年)由吴逢昌吴宗岱主持四修。8世起讳行:“开景承延,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立志奋为,名振朝班。”9世起字行:“公侯伯子男,君卿大夫士,丕谟钦厚烈,祐启我苗昆。”

  宗祠坐艮兼寅,2进,面阔5间,双护厝。占地面积1298平方米。

  门联:“渤海家风千古盛,延陵世泽万年兴。”

  龛联:“鲁论称三让德,史记第一世家。”

  厅联:“源溯延陵,派分华地,郭山绳祖武;支流金谷,气得卧牛,笔架蔚人文。”

白濑下镇吴氏大乾祖祠

  白濑下镇氏大乾祖祠,位于安溪县白濑乡下镇村。

  始建不详,1985年翻建。

  土木结构,建筑面积360平方米。

  楹联:“家风永继称之让,祖德丰功辉万年。”

湖头寨兜吴氏祖祠

  湖头寨兜氏祖祠,位于安溪县湖头镇湖三村。

  始建不详,1987年重建。

  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建筑面积231.08平方米,上、下二进式,石木结构。

洪内大鹏吴氏宗祠

  洪内大鹏氏宗祠,亦称氏祖宇”,位于永春县锦斗镇洪内村金鸡坪山下,与乌髻岩相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乌髻岩》)

  肇基

  吴柒赐,字良锡,明·洪武元年戊申(1368年)正月十五生;世居闽县西集里(今福建省闽侯县清口镇大义村塘尾)。吴柒赐肄籍于军,官居兴化左卫。永乐二年(1404年),奉旨进入永春屯田,乃卜地永春六、七都洪内乡雉芧缚屋,金鸡坪山下居住,肇基于此传衍,称大鹏氏。

  至今,大鹏氏已繁衍26世,众多裔人陆续迁往永春玉斗镇、坑子口镇,以及大田、永安、三明、福州、宁德霞浦、泉州、厦门、台湾等地。其中第5世大鹏氏大坂堂开往江西上饶、第8世吴金峰长子竖洪派下整支系迁往尤溪县。

  宗祠

  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巳亥(1419年),是氏开基祖柒赐建成的家族祠堂建筑。经历着数百年的风雨,得氏历代裔孙精心保护和修缮。

  宗祠坐甲向庚,2进院,砖木结构,宇名“大鹏”

有济氏祖祠

  有济氏祖祠,明·洪武卅年(1397年)始建,时称“洋当堂”,位于德化县盖德镇有济村。代有修葺,规制庞大。

  五代•南唐•先德吴纯肇基有济

  有济氏奉春秋时建立吴国的周太王长子泰伯氏开姓始祖。泰伯19世孙季札,把王位让给3个兄长,避耕于延陵(故址在今江苏常州市),福建氏大部分(包括有济氏)虽以“延陵”为郡望。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氏后裔吴祭奉旨入闽平黄巢之乱,后定居莆田沈浦。至五代•南唐•先德七年(960年),吴祭7世孙吴纯从仙游大圳迁至德化有济村繁衍生息,为有济氏肇基始祖,至今传38世。

  族规家训

  村中心中洋书院对面,有圣天宫,是祀吴公真仙的祖殿。吴公真仙,原名吴岩说,号济川,元·至大三年(1310年)出生于有济村书香门第,曾祖、祖父均出仕为官。他自幼勤读诗书,能诗善文,还是当地著名的民间医生医士,立志行医救人,人称“活菩萨”、“活神仙”《福建通志》载:吴济川,德化县盖德有济村人,隐居金液洞一年,炼液养真,日惟饮一盏,洪武中端坐羽化成仙。”元•至正廿六年(l366年)十月初九日吴济川羽化,乡人感念其恩,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圣天宫塑像祀之,尊为“吴公真仙”。尽管吴济川被神化,流传的许多故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其首订的宗规、家训,如“孝悌为先,恭敬尽礼”家规等,却真实地存在于有济族谱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中洋书院》、《泉州宗教·道教·元·著名道士·吴济川》、《泉州儒道释寺庙·圣天宫》)

  从明代开始,有济氏便形成并完善了一套完整的族规家训,为历代氏子孙所奉行,包括宗规、家规、家训、庭训、自省守则等。宗规申明要“崇祀以敦孝恩,孝悌以肃家风,睦邻以念同宗,耕读以务本业,赈济以救困乏,择配以选良家”;家规着重“敦孝、悌弟、精忠、守信、 崇礼、尚义、养廉、存耻”等方面;而庭训则要求“勤生理,崇儒业,尚借鉴,睦宗族,和乡里,慎承继,严闺门,戒淫恶”

  现中洋书院已建为氏家风馆。

  族贤

  有济氏先后出现了一些造福一方、名留青史的清官贤士,如:宋·提督吴高桂、校尉吴芳桂,元·南京留守左卫吴真治,明·广东程乡县儒学训导吴天佑,清·四川泸州州判吴超英等。

  其中吴天佑,字德卿,号畏齐,明·正德八年(1513年)生。吴天佑“生五日而孤”,自幼却“聪慧倜傥”,15岁即中岁贡。出仕后,吴天佑长期任广东程乡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儒学训导,后又“委掌县事”,时人赞他“文能敷教,才堪治剧”;且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不畏权贵,“家不给者,济之;冤不直者,白之”。时钦差大臣、两广都御史感其“素著正直之风,不愧师表之任”,题赐“正直师表”匾额(现存有济村中洋书院)。吴天佑正当仕途看好时,却选择归隐田园。他虽为官多年,却家徒四壁,好不容易才凑够回家的盘缠。晚年的吴天佑组织族人编纂《族谱》,整理宗规、族训,为弘扬氏家风作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