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8划—下)

  弥勒宫、弥陀寺(清源山弥陀寺[泉州城北清源山弥陀岩]。凉峰弥陀寺[南安凉峰]。
  奉圣宫
(鲤城区西街南侧577号[古属奉圣铺]。沿革。明·崇祯庄际昌《奉圣约所碑》。规制。神俗活动。)奉圣铺铺主宫(四舍宫)
  
英显庙
[临水宫,王宫。德化县中部九仙山北侧山麓南天池下的上涌镇中洋村(古属桂林坊)。五代十国立“临水宫”。南宋·绍定建“英显庙”。代有修建。规制(概说。下堂(下殿)。中堂(正殿,中殿。)。上堂(上殿)。)。庙会。]、英显宫(德化县赤水镇永嘉村双髻山下。沿革。规制。传播。)、英灵宫(榜上英灵宫[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福全英灵宫[德化县赤水镇福全村]、英山宫(欧山庙。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中洋。沿革。规制。)、英济庙[官桥英济庙(安溪县官桥镇驷马山前连厝山麓。沿革。规制。)。永宁英济庙(石狮市永宁镇外高村)]
  岩峰寺
[惠安县黄塘镇后郭村白岩山。沿革。规制(概说。前、后殿的浮雕佛像。摩崖石刻。)]岩古寺(岩古禅寺。惠安县涂寨镇岩峰村岩古山。
  和寮宫
(湖寮宫。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畔)和光宫和兴庙(德化县大铭乡大铭村铭新桥右侧)
  明心寺[晋江明心寺
(初名“护安宝林明心院”。晋江市青阳。)梅山明心寺(南安市梅山镇明新村“明心山”半山腰。始建于元,兴盛于明、清。廿一世纪初重建。现规制。周边。)]
  招庆寺
(福先寺、福先招庆院、招庆福先寺、招福寺)宗教[龙霞寺。安溪县城厢镇土楼村。沿革(后晋·天福始建为“龙霞寺”。宋代改称“宗教院”。代有修葺。)。规制。诗抄。]奇仕妈宫(临水夫人。神事。现代。)承春庙永春州桃场城朋山岭庙(泉州郡城之北朋山岭格规戒堂(后蔡堂)舍人宫、直指庵、顶孝友宫、宜春宫、河岭宫官林宫茂春宫(德化县赤水镇永加村外洋水尾)、林翰宫德化县浔中镇龙翰村虎垵仑山脚。沿革。规制。独特的建筑风格。、竺云寺[竺世庵。晋江市东石镇东北郊张塘村(南塘)东埕大庵山上。肇建。沿革。规制。]、昆仑洞(港头洞,下洞。永春县东东平镇昆仑山南麓。明·嘉靖始建。明·隆庆重修“昆仑古庙”。清代择现址新建“下洞”。)

弥勒宫

  弥勒宫,在府城县后街、模范巷交界处白狗庙的左后方、旧城隍照墙之右。始建未详,清·道光间(1821—1850年)犹在,后废。(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宗教·印度教·白狗庙》、《泉州儒道释寺庙·城隍庙·泉州府城隍庙》)

弥陀寺

  清源山弥陀寺

  弥陀寺,位于泉州城北清源山弥陀岩。(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清源山·弥陀岩·弥陀寺》)   

  凉峰弥陀寺

  在南安凉峰。五代·周·显德中(954—960年)建。五代·刺史王继崇葬是山,其妻郝氏因建寺,命僧主之。

  宋·元丰间(1078—1085年),丞相蔡确请为功德院。(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蔡确 》)

奉圣宫

  奉圣宫,位于鲤城区西街南侧577号(古属奉圣铺),坐南朝北,正对奉圣巷,为奉圣铺奉圣境境庙,是泉州郡城仅存的几个约所遗址之一。2001年5月列为泉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奉圣宫原为五显庙,亦称五通庙,约建于南宋·孝宗光宗年代(1163—1194年),时址在谈乾巷(今奉圣巷)内,主祀显聪广济王显明广佑王显正广惠王显直广泽王显德广成王5尊兄弟王爷公,即“五显神”。

  南宋时因南外宗正司驻泉州,大批宋室宗亲人泉,带来许多宫廷艺人,南来的乐工都住在义成门各铺,后又增祀唐·安史之乱中殉国的宫廷乐师田都元帅·雷海青相公爷),并奉为铺、境主公,尊为奉圣铺、境保护神。(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历史事件·南外宗正司》、《泉州人名录·雷海青》)

  明·嘉靖(15221566年)间,皇帝部檄天下,举行乡约,五显庙乃迁五显公于殿左神龛,移铺主公田都元帅于殿右神龛,神殿正中崇奉圣谕金牌,宫庙因之改名奉圣宫,巷也因称奉圣巷。奉圣宫地处郡城西门(义成门),该地是畲族、汉族民众聚居地,而雷海青又是畲族人,每逢大事,畲、汉民众相约于奉圣宫商议,制定乡规民约,为议事之所。

  崇祯八年(1635年)十二月毁于火。崇祯九年(1636年),吏部郎中林孕昌移至巷口街中重建,状元庄际昌为记(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林孕昌庄际昌》,记文见下)。

  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修葺。旧宫墙犹存。

  廿世纪20年代,泉州开始有公路,拓建西街,并于西门设汽车站,民国廿三年2月奉圣宫因车站需要从原址迁至今址(西街南侧,正对奉圣巷复建。此址由当时“晋江地藉整理办”副处长沈子元领人勘定,原占地0.51亩(合339.7平方米)。

  二十世纪50年代,奉圣官曾附设民兵大队部,“文化大革命”中曾作西门粮店,后作街道五金厂。1972年12月8日晚罹于火圮,仅存石狮、石虎、符牌、碑记等文物。

  2002年重建,暮春开工,仲秋竣工,面积370平方米,十月立有《泉郡奉圣宫重建碑记》。

  明·崇祯庄际昌《奉圣约所碑》

  明·崇祯九年(1636年),明·万历状元庄际昌为撰立《奉圣约所碑》,今存,但年久文字已多剥落,致文义不甚了了。碑文15行,楷书,文曰:

  “奉圣约所碑

  书者:神有功德,□人则庙之;庙不可以无志,则碑之。韩昌黎韩愈作书诋佛,纪(以下剥落)

  称□韩志奉册视农,罔非庥祉。余先世居泉之西奉圣,里人系其乡家(以下剥落)

  有庙,庙称□之,即今之所谓奉圣,乡约所也。庙中塑像,不识何代何年何(以下剥落)

  疾病饥疫则祷于其神,谬谓神灵,相与祠之,□是

  圣祖二百余年之谕教,未有深切著明者□林让庵林孕昌让庵素庵先生。曾□祖堂□斯任,又以境名奉(以下剥落)

  圣谕。先生观书□物,正大而至,曾参不入胜母之门,墨翟不过朝□□□,余切有亻粦(以下剥落)

  而蚤起,闻旦气之论而汗,思诚禋隅越敢□嘉命。今庙既灾,境人举先生祖 (以下剥落)

  可毁也。先生谓:协以约所便。余谓:勿塑神。先生谓:从□便远□伐后经管弥(以下剥落)

  书其灾,书其成,书其年月,而立之碑。□其左一石以属余。媿不□乐于境人(以下剥落)

  见此境,盥木节(“木节”合一字)鸡鸣,思对以扬。市蹲有虎,海甸无□,明月皎皎,风雨来之。先生之居 (以下剥落)

  教榛莽,天与一方,潢地不浪节钺,恭敬长吏,□鹤驭人,击鼓请正,登堂(以下剥落)

  赐同进士出身从事郎兵科给事中前翰林院庶吉士里人鳌头顿首拜

  崇祯九年岁次丙子仲秋吉旦立”

  规制

  宫门前有1明代石敢当左石虎,右石狮,高约50厘米。石虎微笑,线条简约,造型古朴,前肢有明显的破坏痕迹;石狮后蹲,狮头毛发纹路细腻清晰,咧嘴笑着,憨厚可人。这种虎凑对石敢当少见,奉圣宫曾是畲族姓的宫庙,或与畲族民俗有关。

  奉圣宫主祀的神袛为相公爷·雷海青和金鸡、玉犬(狗舍爷),另外有二相公·雷万春3神和关帝爷土地公等。

  雷海青的神像塑法和一些宫庙所祀的相公爷田都元帅有些不同。神像脸色微红,口含槟榔枝叶(一说是口沫),右手屈中、食、无名指于掌心,直姆指、小指向上,左手握琵琶的神,头戴插金花冠箍银帽,身着刺龙金蟒袍,双脚各踩一马。这个神像和和狗舍爷与畲族姓崇拜的祖宗图腾盘瓠非常相近;现祖图仍保留在畲族姓族人家中。

  雷万春是泉州奉祀的王爷神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宗教·泉州王爷神·雷万春》),民间讹传为雷海青之弟。

  明·崇祯九年(1636年)庄际昌《奉圣约所碑》和一块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重建奉圣宫碑记》分立宫内两侧墙壁上,碑高2米多。由于奉圣宫曾遭两次火灾,两块石碑在大火中被烧坏碑面裂痕斑驳,字迹缺损不清

  宫内还保存有清代木刻祭祀辟邪符牌印模。

  后院有1明代古井“龙井甘泉”四字。

  神俗活动

  奉圣宫每年的神俗活动,都带有浓厚的畲瑶族色彩。

  神诞:

  每年正月十六日相公爷·雷海青神诞,畲族姓按畲族习俗举行祭祖活动,酬神演戏,把祖图、祖杖供出,香案设炉“众炉、神仙、祖师、下座、神童、战兵”。奉圣铺主要姓氏大姓和等其他姓铺民,也参加这一活动。

  巡境:

  每年三月十五日是相公爷神兵的“放兵日”相公爷派出身着战袍的二相公率神兵出巡查人间善恶 。

  出门前,队伍要完成畲族仪式中的“跳火群”仪式,年轻人扛着神轿跳过距离很远的火群(现用跨火盆代替),颇有闽东畲族游乡钻火圈的意味;甚至还加入竹竿舞、举火把等。

  出巡时,队伍沿西街、奉圣巷以及城西环路、西郊新村等境内巡游,过去沿途撒放黑豆和黄豆,寓“撒豆成兵”之意,不过现在无存。街边人家则端出供桌、摆上香烛瓜果恭迎,其中必有一盘炒花生,谓之为神兵装枪子 。

  铺民认为奉圣公不随便出门,出门有祸福。民谚“东凤池,西奉圣,车倒妙因宫,压死拐脚,讲的虽然是过去的境佛之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历史事件·泉州东西佛》),但也可知奉圣公出巡时的阵势之盛。

  十月十五日是“收兵日”,仪式也隆重。这时相公爷会亲自和二相公一起巡游,还要到出生地南安罗东坑口去乞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坑口宫》)。出发前要沐浴更衣,陪同返乡的人要步行到西湖才上车。

奉圣铺铺主宫(四舍宫)

  奉圣铺铺主宫,俗称“四舍宫”,在府城孟衙巷内,与苏夫人姑庙背靠背。南向。始建未详。祀四舍人公,附祀大哥公、阿爷公等。1993年重建。

英显庙

  英显庙,古称“临水宫”,俗称“王宫”,位于德化县中部九仙山北侧山麓南天池下的上涌镇中洋村(古属桂林坊)。

  “英显庙(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代十国立“临水宫”

  据民间传说和《临水宫志》记载,五代十国时期,有张谟张烈兄弟徒居桂林坊。张谟张烈忠勇正义,除匪患有功,谢世后,乡人感其恩德,鸠财为2人及其2位夫人立祠“临水宫”,塑神像奉祀,左张谟,右张烈,从此香火长盛。

  南宋·绍定建“英显庙”

  北宋·仁宗(1023—1063年在位)御赐临水宫“敕封英显庙”竖式匾额。

  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一说景定四年癸亥,1263年)二月,朝廷以张谟张烈“捍汀寇功”,勅封“英显庙”2神:左曰讳张谟?如龙聪灵侯王;右曰讳张烈?如虎威正侯王;二位夫人淑配明神,左位陈氏淑助夫人,右位王氏美助夫人;依王侯府第形制建“英显庙”

  代有修建

  清·雍正(1723—1735年)和民国(1912——1949年)间先后维修。

  1970年毁,80年代修复。

  1991年依原状重建。

  规制

  概说

  英显庙占地1500平方米,其中庙宇建筑面积384.5平方米;左为文物保护小组办公室等266平方米;右边花园241.5平方米,戏台83平方米。

  庙宇皇宫式建筑,依王侯府第制式建造,3进,依山3殿式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屋架,屋顶单檐悬山式,翘脊青瓦,飞檐画栋,北斗拱顶。

  下堂(下殿)

  下堂,亦称“下殿”,高1.46丈,纵深1.04丈,宽3.99丈,中放大门。

  下堂门大走廊左、右各设一木栅,内各立大白马1尊,马童1人(左马童名驰云海,右马童名刘云奔)。传说:明初,一姓老人路过英显庙门前一溪潭时,见2童子在溪潭中洗刷2只白马,再走近一观,倏息不见。翌日告诉庙祝,再转告乡绅,因塑白马与马童各2尊以祀。

  下堂供奉神像有:东侧翁喦功曹董俊良元帅宛乾将军、千里眼(名金善观);西侧彦会功曹赵烈元帅鲁轩将军、顺风耳(名柳善听)。

  楹联:

  “英名垂竹帛,显圣震山河。”

  “英赫长存千家福,显神永耀万年春。”

  中堂(正殿)

  中堂,亦称“正殿”、“中殿”,高2.22丈,纵深3.93丈、宽3.99丈,13个屋架。

  殿外左有文状元(文判官),右有武状元(武判官)。

  中厅为四点金式。神龛中左供奉聪灵侯王张谟,左边供奉德配淑助夫人;中右奉威正侯王张烈,右边奉淑配·美助夫人。殿前案左奉两侯王副身,右奉飞炉圣火。

  张谟张烈像各高约1.66米、肩宽0.6米。张烈像据传为宋代遗物,项王冠,头部封泥粉面,五绺长须飘于胸前,两目直视,耳长垂肩,身穿黄色五爪龙帝袍,手足及四肢皆可活动;双手分别置于雕有龙头的扶手上,右握拳,左食指和尾指伸出,其余3指屈握,足踏官靴。张谟和两夫人及其他神像毁于廿世纪中叶,1980年重塑。张谟像应是仿张烈像而制,二者神似,仅细节上略有不同。

  中厅东侧为卢公元帅(名,号昭惠)、张公元帅(名,号忠顺);西侧为众公元帅(名众齐,号英济),旁立直符使者

  楹联:

  英气壮山河,羡当年护国功高,不愧封侯荣伯仲;显名垂竹帛,知历代尊钦宝相,咸宜宿庙享千秋。

  “显飞炉火镇中林,员筹无边,光锡詹惠公开心让土;阴率神兵扶北阙,升平有象,荣膺宋天子颁敕加封。

  英显庙大堂后屋还藏着2尊鲜为人知的苏凌祖师及其副座造像。两造像皆坐姿,樟木雕刻,刻技风格相近,古朴逼真。据说这2尊神像原为中洋村万丰岩之宋代遗物,万丰岩毁于廿世纪中叶,迄今无重建,2神像被村民移入英显庙珍藏。

  苏凌祖师像高1.2米,肩宽0.38米,底宽0.55米,底座高0.24米,头戴僧帽,两耳垂肩,裸露右肩和右臂,臂上有戴臂钏,下戴腕钏,双手抱拳于腹前,双脚不露禅坐,僧袍下遮及台座。

  副座造像顶光头,脸部圆润慈祥,两耳垂肩,披僧衣,两手握金刚拳,两拇指竖直并立,置于腿上,双足不露禅坐,身躬简练,神韵颇佳。

  上堂(上殿)

  上堂,亦称“上殿”,高2.18丈(鲁班尺),纵深1.58丈、宽3.99丈。殿中屋顶置藻井,俗称“福海”,仿九仙山永安岩藻井而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永安岩》)。

  殿中供奉神像:中左为圣父、圣母,中右为临水尊王临水夫人;龛下左右分立金童、玉女;二排案上奉福德正神

  上殿楹联:“英赫灿灵威,尊其亲,曰是父是子;显荣昭临水,敬其德,乃至圣至神。”

  庙会

  英显庙信众主要分布在上涌、赤水、汤头、琼溪、葛坑、大铭等乡镇、德化城关和尤溪县,拥有等数姓之众。

  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乃聪灵侯王威正侯王二王寿诞,从南宋开始就形成“侯王圣寿庙会”,连续10日,盛于明、清,沿于今世。是时四方香客、商贩、游客纷至,络绎不绝。

  庙会时按保(檀越主)轮值,每户应养大猪1头,以全猪和山珍海味、水果禽畜、香花果灼敬神。轮到大保的村庄时,上供的大猪达400—500头之多,颇为壮观。

  同时,从初十开始演戏、搬傀儡、舞狮、舞龙、放烟花,现代又放映电影,至十五结束。在庙会期间,还请道士做道场。

  二月十一日“二王”寿诞日,是“英显宫”庙会最热闹的1天,很自然地成为一年一度的集市墟日。庙会市场传统商品有家具、犁、耙、锄头、粪箕、犁梁、锄头柄、簸箕、斗笠、棕衣、菜篮等,还有各类种籽、种苗和生活用品。“文革”十年中,庙宇和神像被毁,庙会停止举行,但二月十一的集市贸易依旧进行。

英显宫

  英显宫,位于德化县赤水镇永嘉村双髻山下“鲮鲤吐舌”处。

   “英显宫(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民国六年(1917年),永嘉村名匠许墨林许昭日等在参与修建“香林寺”时,取得僧许公祖师许了他)的指骨,带回永嘉雕塑佛像,建“英显宫”供奉,并祀郑公祖师郑道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香林寺》、《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了他》)

  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德化人、御史凌辉“香林寺”2位祖师香火出征平番,得2位祖师阴兵助战,大获全胜。永乐帝即封祖师为文武状元,并钦赐智云祖师慧海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凌辉》)

  “文革”中部份被破坏。1987年村民集资,聘请许其扬的门徒、当代艺人许实额等按原貌。

  规制

  “英显宫”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建筑结构玲珑典雅,雕龙画栋、飞檐翘脊。宫顶雕画宝塔、龙凤、人物、山水。

  正堂供奉2尊祖师佛像。其四壁绘山水人物画,栩栩如生。

  后殿原有观音等壁画;前廊有许墨林木雕的古代人物故事“四聘图”,即唐尧虞舜汤商伊尹武丁傅说文王太公,立体雕刻,神态超然。宫顶雕画宝塔、龙凤、人物、山水。

  厅屏有前清举人郑翘松撰写的金字对联:“英气不沉,旌阳有后;显后堂在,抱朴相师。”

  前清举人王光张撰写的金字对联:“英化敛则真气长存,久矣,智净六尘,慧空五蕴;显化同而神光普照,善哉,云开觉路,海渡慈肮。”联内隐含祖师的封号智云”、“慧海

  传播

  当地民众因仰慕2位祖师无边佛法,每逢幼儿体弱多病,或受过惊吓,都喜欢前往英显宫祀求保佑平安,让儿女拜契其为义父。

  在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2位祖师同定生日这天,凡有拜契2位祖师为父、且年龄在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其父母都必须筹备果品到“英显宫”祀拜叩谢。

  由于许多妇女嫁往外村他乡,这些习俗随着传播开来。

英灵宫

  榜上英灵宫

  榜上英灵宫,位于石牛山东侧、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

  始建于宋代。

  榜上“英灵宫”坐东向西,俗称“蜈蚣戏珠”形,杉木结构,面积65平方米。供奉天师、娘妈、公大使,三知府神像。

  右前方约30米处,有2株柳杉树,胸围均在5米以上,高20多米,树龄500多年,列为县级名木古树。

  福全英灵宫

  福全英灵宫,位于德化县赤水镇福全村。

  1962年由福全村当地氏族民建。1998年重修。

  坐乙辰辛戍,砖木结构,长16米,宽15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供奉2位祖师神像。

  楹联:“英显神光泽四海,灵通法力济万民。”

英山宫

  英山宫,原称欧山庙,位于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中洋、火峰山之麓。

  沿革

  相传,北宋开国(960年)前,公开发定居是处,称“欧山”(后改名“英山”)。

  公曾为北宋立国立过战功,卒后,宋真宗(998—1022年在位)初授封为尊王。咸平(998—1003年)间,族人建欧山庙立塑像以祀,称欧公尊王

  景德元年甲辰(1004年),太尉任主考官,公后裔欧进锡举武进士。欧进锡为感恩太尉,数年后在欧山庙厅左并雕太尉并祀其夫人圣像奉祀。

  公系英山奎兜氏肇基祖李纂外戚,后来氏徙居外地,李纂的后裔依旧崇奉欧公尊王太尉(称柳太尉相公)及其夫人(称相公娘),欧山庙遂更名英山宫,世代奉祀。

  历代有修茸。

  “文革”期间,宫宇屋顶龙凤等吉祥塑像,宫中佛圣雕像,以及其他文物,均遭劫难。

  1984年,重塑塑造神像。1997年鼎建戏台。2007年丁亥冬月重建宫宇。2011年建综合楼。

  规制

  英山宫坐亥向巳兼乾巽,有“鲤鱼跳港、覆鼎为屏、火峰拱照、琼欧峰抱、溪涧缭曲”之盛概。

  宫前有埕,门前立石雕香炉。

  宫宇宫殿式建筑,规模小,3开间1进。燕尾翘脊,屋脊中部彩雕双龙拱日。

  双开大门,额匾隶书“英山宫”。门前廊六石柱,均镌联。两侧边门。

  入门即正厅。厅堂石柱均有镌联。厅顶高悬丙申年(2016年)福建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雪峰崇圣禅寺方丈、福州旗山万佛寺方丈释广霖为英山宫的欧公尊王题词“昭赫纳祥”、为英山宫众佛圣题词“圣灵赐福”,以及“琼英保障”、“诏灵赐福”等匾。

  厅堂当中和双侧有佛龛,供奉欧公尊王柳太尉相公相公娘、三代祖师(祖师公)、保生大帝(帝君公)、法主公张公圣君吴公真仙)等神像。

英济庙

  官桥英济庙

  官桥英济庙,位于安溪县官桥镇驷马山前连厝山麓。

  沿革

  相传:

  “英济庙”始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奉祀里主尊王,其本尊是北宋名将杨延昭杨六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泉郡王爷神·杨家将》)

  又传说杨六郎之孙杨文广“闽南十八洞”(其中英济庙所在地有两洞,一洞通铁峰山,一洞通虎腔)时,随军敬奉其祖杨六郎神位,出战时焚香祷告,所向披靡。后逢瘟疫流行,唯原杨文广军队驻地的十班境内平安无恙,境内民众更信服杨六郎神灵,香火日盛。元丰元年(1078年),宋神宗敕封杨六郎为十班“里主尊王”,赐其佛化之地为“英济庙”。今庙内乃存有御封圣旨牌。

  英济庙历任主持曾在安溪县、泉州府、晋安郡(福州)、燕京(北京)创办“勤圃馆”,供历代举子科考住宿、读书之用,并在庙内设立“书堂”,培育人才。林嗣环林嗣贞林华东王应悌王应润陈如龙等人,曾在英济庙书堂就读而出仕。(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嗣环》)

  2002年后,“英济庙”重修。并在周边配套园林景观、休闲娱乐等设施。

  规制

  “英济庙”坐北朝南,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奉祀里主尊王

  庙中有联:“在生至佛,不忘祖国金瓯整;度厄消灾,常闻世间疾苦多。”

  永宁英济庙

  永宁英济庙,位于石狮市永宁镇外高村。外高村又名“霁江”,北依宝盖山,南襟深沪湾,东望沙堤,西临梅林。

  永宁英济庙始建于明初,由霁江氏家族创建,名关圣帝君祠”,供奉关帝神像。

  清·康熙廿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渡海东征,统一台湾,因功加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康熙廿三年(1684年)九月解除“海禁”后,施琅请旨扩建关圣帝君祠”,命名曰“英济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霁江氏宗人重修。

  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遭日寇飞机轰炸而坍塌。乡人临时搭建1座小庙,暂安神位。

  1998年,霁江善信捐款重建,当年完成顶落施工,1990秋下落竣工。

岩峰寺

  岩峰寺,位于惠安县黄塘镇后郭村北1公里处白岩山顶;此山多白花岗岩,故名。

  “岩峰寺(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据寺中碑刻,岩峰寺开山祖师是唐代黄自然。而寺宇肇建于宋代,后屡废屡修。

  相传,元初,陈丁桂率领的义军曾驻扎此地,建造规模不小的山寨抵抗元军。陈丁桂是南安人陈七师的族人。元·至元廿七年(1290年),陈七师起义抗元,陈丁桂也在这里揭竿响应,号称近千人,但在1年不到的时间内,便被元军剿灭了。现白岩山西南面仍存有石寨门,2米多宽,置于险要地势,两边各抵着1块巨石;白岩山西北面存有1排倒塌的寨墙,墙石破损严重,已成碎石堆。

  清·光绪廿三年(1897年),辟为“清光会众堂”。或认为“清光会”是清末的1种民间组织。

  光绪廿八年(1902年)重修。

  规制

  概说

  白岩山山腰处有1条长约800米的宽大古石阶直通山门,山门左侧高台上,便是庙宇。

  岩峰寺依山势而造,整体布局错落有致,殿宇禅房,层层相接,多为悬山式建筑。从前到后,主体建筑依次有山门、前殿、后殿;两厢还有诵经房、禅房等。不过,这些建筑看起来有的年代久远、古色古香,有的则应是 现代 才修建的,外观较为崭新、齐整。

  岩峰寺宇分前、后两殿,均为单体建筑,各以一巨岩为正龛壁而建,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左旁又辅一斋橱

  寺内藏有历代碑碣。

  乡人传说,岩峰寺中有一“莲华宝座”地窟,可容百人藏身。然该地窟百年前就已封闭,现已无处可寻。

  前、后殿的浮雕佛像

  前殿的岩壁上有1尊如来菩萨浮雕像,立姿,高1.75米。旋螺法顶,脸椭圆丰满,神态凝重庄严;身披印度衣,裤头结于胸间,衣披作多层飘展凌波纹,衣褶纹理清晰;跣足作八字叉立于莲座上;左臂横胸,左手握托托珠;右臂半袒,右手下垂放掌,五指并拢向外,带臂钏和腕轮。

  后殿的正龛壁上 正中浮雕1尊观音菩萨(或说为“普贤菩萨”)浮雕像,立姿,通高1.85米。跣足偏右向立于卷云座上,身姿正向,神态自若;戴金髻,冠披垂肩,敞襟宽袖,凌波褶纹,衣摆略向左右摇曳,如舒行云端状;两手交叠,左手搭在右腕上,垂于右肋下。像的右下方刻“唐·吴道子作”1行小字,说明佛像应是仿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作品所镌。

  在观音菩萨浮雕像的左侧镌字:观世音菩萨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觉妙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悯。”

  在 观音 菩萨 浮雕像 的右侧镌字: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论,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缘,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迥向。”

  据明·嘉靖《惠安县志》和清·雍正《惠安县志》,2座浮雕像及“观无量经文”石刻应镌于北宋。

  摩崖石刻

  岩峰寺周围摩崖,有宋、明、清名士刻石4处,为“梅笑”、“佛”、“心”、“知恩报恩”

  在古山寨中间的1条小道上,有一赤褐色巨石臼在路中央,上刻有“磐泉”两个楷字。巨石正下方有1池清泉,只有1.4米见方,0.47米深,终年不凅,汲之不尽。

岩古寺

  岩古寺,亦称“岩古禅寺”,位于惠安县涂寨镇岩峰村南面的小山(岩古山)之上。

  “岩古寺(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北宋。原为佛、道两教的寺院,禅寺与道观并排朝南。

  山脚下,有1排长石条横砌的护山墙(围墙)环绕着古寺的大殿。围墙外书7个蓝色大字“唵嘛呢叭弥哞”

  由围墙旁的阶梯拾步而上,越过1处半坡,为修葺一新的古岩古禅寺,其飞檐高翘,二龙争奇,门楣斗拱精雕细绘,充分体现传统宫院寺庙建筑特征。大雄宝殿内 崇奉西方三宝佛,佛音缭绕,庄严肃穆。有古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从古寺出来,往左侧走去,可见1排长廊,走上长廊的层层阶梯,便到岩古禅寺新建的的无量宝殿。整座大殿采用闽式建筑工艺,极具闽南佛教建筑特色。大殿正中央挂有慧光老和尚所题的“无量宝殿”黑匾金字,肃穆大气。殿内供奉西方三圣,释迦牟尼佛居中,两侧乃文殊菩萨普贤菩萨;3尊大佛呈站立式,面相祥和、庄严肃穆。大殿周围雕刻有神鹿、仙鹤等图案。

  大殿外有放生池。

  寺庙背面拦砌山体的护墙上,有一个苍劲有力“佛”字。

  庭院正对之东南方向,不远处的山脚下安固石亭坐落于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安固亭》)

和寮宫

  和寮宫,又称湖寮宫,位于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畔。宫宇背依蜂峰山,前临大海,左有龟石,其状若龟;右有白崎,其形似蛇。

  始建年代不详,原为一石垒小庙,供四大总巡、四海龙王、临水夫人。相传清末民初,霞西前因海滩归属引发械斗,恭请四大总巡调解,纷争乃得平息。里人感四大总巡之德,尊为“和寮公”

  1993年,为纪念解放初保护群众而牺牲的27位解放军烈士,由惠安女曾恨发起,民间自发在和寮宫之右修建 “廿七君庙”(后称解放军烈士庙)时,并拓建和寮宫。

  现和寮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歇山顶。宫内有“威镇海疆”、“湖寮胜景”、“西山古迹”、“保境安民”等额匾多方。蒋维新撰、吴庆赐书楹联:“血火当年,海天辉群像;升平今日,黎庶敬功臣。”

  宫前建有三亭:

  中亭曰“观潮亭”,亭额“海天幽雅”,柱联:“蜂峰灵麓,碧波朝圣庙;龟蛇雄踞,蓝舸成奇观。”

  左亭曰“望海亭”,柱联:“望海峡思江山一统,登古城盼同胞团圆。”

  右亭曰“烈士亭”,柱联:“海韵千秋回壮曲,心香一瓣谒忠魂。”

和光宫

  位于鲤城区浮桥挖角街。始建未详。祀刘星君文武尊王

和兴庙

  和兴庙,位于德化县大铭乡大铭村铭新桥右侧。

  明万历廿年(1592年)始建。廿世纪80年代重修。

  “和兴庙”坐申向寅兼庚甲,木结构,2进,高6米,歇山式屋顶,穿斗抬梁式,翘脊,正殿为四点金式,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庙内供奉三尊大帝三代祖师史公祖师圣祖金仙泗洲文佛张公圣君王二舍人蛇岳尊王等。
庙中题有楹联:

  “辞去当年进士第,晋来今日状元觞。”

  “一切众生沾法雨,三千世界荫慈云。”

明心寺

  晋江明心寺

  ·黄仲昭《八闽通志·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明心寺》:

  “明心寺,在(府城南)三十六都濯缨堂之西。

  唐·天祐中观察判官宋骈宰晋江,始建墓庵,名护安宝林明心院。五代·唐(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圮于水,子起居舍人仁鲁等改卜于旧址之前湾,仍立祠堂于其中。宋·嘉祐四年(1059年)玄孙贡士、评事、泉州司法等重修,之来孙并为《记》。国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重建,明年改为寺。

   ……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明心寺》载:

  “明心寺,在二十六都濯缨塘之西。

  《八闽通志》:唐·天祐中,观察判官宋骈宰晋江,始建墓庵,名护安宝林明心院。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圮于水,子起居舍人仁鲁等改卜于旧址之前湾,仍立祠堂于其中。宋·嘉祐四年(1059年)元孙大理评事、泉州司理法璋等重修,之来孙并为《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重建,明年改为寺。
后废。”

  据上,晋江明心寺始建于唐·天祐(905—907年)中,是观察判官宋骈宰晋江时建的墓庵,初名“护安宝林明心院”。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圮于水,宋骈之子宋仁鲁等改卜建于旧址之前湾,并立祀宋骈的祠堂于其中,庵院合一。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宋骈元孙等重修。明·洪武廿三年(1390年)重建,次年改名明心寺。至弘治(1488—1505年)年间黄仲昭修《八闽通志》时仍存,清·道光修《晋江县志》前已废无存。

  晋江明心寺的确切地点不详。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为“在(府城南)三十六都濯缨堂之西”,而清·道光《晋江县志》则记为“在二十六都濯缨塘之西”。查明、清时代的“晋江三十六都”在今丰泽区东海一带;“晋江二十六都”在今晋江市青阳一带,且古有“濯缨塘”。应是后者。

  梅山明心寺

  梅山明心寺,位于南安市梅山镇明新村“明心山”半山腰,与罗东镇交界,穴称“出水莲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明心山》)

  始建于元,兴盛于明、清

  “明心寺”供奉观音菩萨,始建于宋末元初,由“明心山”下的4姓乡人共建。

  明、清鼎盛,为闽台两地的族人所信奉。分香到台湾,亦称“明心寺”,以梅山“明心寺”为祖庙,谒祖不绝。

  现代,高僧广义广余广正广圆诸位法师曾于此驻锡。

  现代新修《南安县志》载:

  “明心寺祈雨甚灵。弟子抽签问卜,有求必应,信徒外出都能发财。

  抗战期间‘交通断绝’,芙蓉、官园一些侨属前来祈求庇佑海外亲人,均能如愿,之后纷纷来答谢,香火不断。

  凡在明心寺修行的和尚都能成正果,广义广正法师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大和尚。

  凡在明心寺攻读的都能显耀,如上宅黄培松,光绪年间(1875—1908年)高中武状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培松》)

  明心寺名声远扬,朝鲜、韩国、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善男信女都慕名前来顶礼膜拜,香客络绎不绝,香火绵延不断。”

  廿一世纪初重建

  “明心寺”经历700多年历史变迁,原寺宇的主体是木材结构,主体外围是土砖混合结构,年久失修,寺院破旧不堪,面临倒塌。

  廿一世纪初,住持正胜法师发起重建。2018年整体建成。

  现规制

  现“明心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整体面积约1万平方米。

  “明心山”脚下明新村地域,有山门牌楼,通寺道路扩宽成两车道。牌楼后有2个放生池和巨型广场。广场直接与罗东镇“银河新城”相通,铺设水泥路,总长共2公里。

  主体建筑位于建筑群的中间部分,有“天王殿”、“圆通殿”、“大雄宝殿”,2侧搭建栖息楼、露天观音。“天王殿”门额:“明心禅寺”。门联:“非因得报方行善,岂为成佛始诵经。”

  建筑群最高处,修建“万佛塔”、“法堂”。“法堂”两侧为“藏经阁”、“方丈楼”;“法堂”左侧,将铺设长约3公里的栈道,直通尖山,并在道路两边摆设500具石刻罗汉

  还完善了“大斋堂”、综合楼等一些配套设施。

  周边

  境内有久负盛名的“四泉亭”、猛虎山。

  其左有一尖山、二尖山,形似巨大蜡烛,2座高山对面又有1座香炉状山峰,历来有“通天蜡烛”、“齐天香炉”、?“如来峰”等传说;还有“文笔山”,山尖耸如笔;有“庐岭山”,特产“七星石”

  其右相传是宋端宗幼主驻跸过的候安岭,有御史寨、太古寨。

  其前有波光潋滟的“明心水库”

  其背面比邻洪梅“灵应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灵应寺·洪梅灵应寺》)

招庆寺(福先寺、福先招庆院、
招庆福先寺、招福寺)

  又名福先寺、福先招庆院、招庆福先寺、招福寺,原位于泉州城北清源山弥陀岩南麓,原留正所筑别墅“梅岩”遗址南侧,今已无存。(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留正》、《泉州山川· 清源山·梅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福先招庆院》载:

  “福先招庆院,在三十九都北山梅岩。唐·天祐中,刺史王延彬建。后废。

  唐·欧阳詹《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诗:
    ‘律座下朝讲,昼门为掩关。偶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
     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千灯智慧心,片玉清羸颜。
     松色落深井,竹阴寒小心。晤言流曦晚,惆怅归人寰。’

  按:欧阳詹诗,未有王延彬。隆庆《府志》以此院创于唐·天祐中王延彬,恐误。”

  欧阳詹于唐·贞元十六年(800年)客死长安,享年46岁(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据欧阳詹诗,可知在贞元年间(785—804年)甚至更早一些,在郡治北清源山麓就有福先寺了。

  五代时,福先招庆院盛极一时。王延彬于唐·天祐二年(905年)任泉州刺史后,曾迎雪峰义存的高足慧稜禅师主之,“拥徒于泉州招庆”,“禅子委输,唯虞后至”慧稜迁长庆,道匡禅师接席,“学众如故”。高僧释子出入其间,名重禅林。(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王延彬义存》)

  唐·黄滔《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特别指出,作此碑文系受托于“元沙级宗一大师、招庆(泉州)元晤大师、鼓山定慧大师。由此可知,义存大师继承南禅青原法系下的曹洞派,在闽中分灯泉州招庆寺和福州鼓山寺。

  南唐·保大三年(后晋·开运二年,945年)黄绍颇为泉州刺史,迁省僜住持招庆寺,称明觉大师。是年朱文进王延羲而自立,泉州大乱,留从效朱文进,战于北郊,招庆寺燬于兵。(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省僜留从效》)

  留从效为清源节度使,重建招庆寺。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延请省僜禅师为招庆寺第一住持;继后招庆和尚住山,是皆雪峰义存法脉也。留从效据泉,于后周·显德年间(955—959年)“以别墅南园为寺,号南禅,舍田庄九百石”(南禅院即今之承天寺),并以毁废的招庆院之产业归南禅寺,还延请省僜住持泉州承天寺,省僜开堂,成大法席。这表明泉州招庆寺与承天寺同为南禅曹洞派的寺庙,且两座寺庙的关系十分密切。(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寺庙·承天寺》)

  僧省僜住持泉州招庆寺时,著有《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撰序者为陕西终南山僧慧观,抄录者为敦煌三界寺僧道真。说明五代时泉州佛教寺院与陕西、敦煌佛教寺院联系之紧密。该书为元代的《温陵开元寺志》、《紫云开士传》和乾隆《泉州府志》所遗漏。(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南著述·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

  南唐·保大十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泉州招庆寺僧二位禅师撰《祖堂集》,省僜六秩晋一,为之序。《祖堂集》追溯其为义存的法嗣,是现存最早的禅宗灯录,高丽高宗三十二年(1245年)《祖堂集》十二卷被收入高丽版大藏经,其版现藏于韩国伽耶山海印寺。《祖堂集》自宋以后即在中国失传,朝鲜海印寺的藏本直到近代才重新发现,它是研究中国禅宗史和禅宗在朝鲜半岛传播史的珍贵资料。 80年代,《祖堂集》由日本传回泉州。(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泉南著述·祖堂集》)

  现存的还有“淳化元年(990年)庚寅岁十二月二十八日”创立的《泉州招庆禅院大殿前佛顶陀罗经幢记》,为招庆禅院僧元恪撰,是“清信长者刘熙与弟阐,同发菩提心,舍净地之所建。”经幢建于宝殿之前,“涉万里之沧波,买他山之翠琰,琢觚楞之奇状,刊◇密之梵文。” 可见,这座唐末义存分灯弟子的招庆寺,北宋仍然存在。

  元·亦黑迷失立的《一百大寺看经碑》中泉州路有招福寺。招福寺即招庆福先寺。(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亦黑迷失》、《泉州史迹·一百大寺看经碑》)

  明·黄仲昭著的《八闽通志》载,泉州府治北有招福寺,即招庆福先寺的简称。

  清·乾隆《泉州府志·寺观》云,招庆寺已废,但在方外传中有招庆寺之名。

  晚清·陈棨仁编《闽中金石略》时说“泉州佛刹未见此院”,招庆寺想必已毁。

宗教院 

  宗教院,初名“龙霞寺”,位于安溪县永安里厚垵龙霞山麓(今城厢镇土楼村)。

  沿革

  后晋·天福始建为“龙霞寺”

  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寺院建于“龙虾出海”穴上,初名“龙霞寺”,崇奉 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是安溪置县前(称“小溪场”)兴建的少数佛寺之一,又是安溪最早传播宗教经典文化的发祥圣地。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寺观(宫院附)》“宗教院,在永安里,后晋·天福四年建。”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宗教院,在南山之麓,后晋·天福四年建。”

  宋代改称“宗教院”

  宋代改称“宗教院”,增奉清水祖师诸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

  世传南宋·朱熹游览安溪胜景时,曾赞宗教院为“状元圣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

  代有修建

  明初谢嘉遁主持大修,增建东、西僧房,信众因此尊谢嘉遁为檀樾主,卒后入院中奉祀。

  清·乾隆元年(1736年),宗教院破旧不堪,姓里人鸠资重修。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国朝·乾隆元年,里人姓鸠众捐资重修。”

  鼎盛时期,宗教院东西轩房各有僧侣20多人,至民国时期还有10多名。

  1949年后,宗教一度受到抑制,宗教院拥有的僧田和山林均被废除,僧人解袈归田,院务荒落,已临坍塌。

  1995年成立“宗教院重修筹委会”,1998年4月再次动工重建,改土木结构为石木结构,保持原貌、原向及清代风格;2002年竣工。

  宗教院曾是安溪的佛教中心和培训僧人之所,僧人遍及安溪、永春、德化和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大庵岩寺院。

  释迦佛祖诞日四月初八,寺院例有“浴佛法会”,这是安溪唯一保留至今的古老宗教仪式,盛典隆重。

  现规制

  宗教院北向,坐丙向壬兼午子,背负午峰,面朝凤山,西依阆苑,东峙笔架,左有狮象锁水口,右有黄龙山回抱,三面蓝溪环水,寺脉形似“龙虾出海”

  宗教院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墙体以毛石砌筑,屋架3通5瓜,雕梁画栋,飞金溢彩,富丽堂皇。屋顶素瓦造脊,燕尾冲霄,花卉鸟兽,雕绘精美。

  寺院石木结构,2进重檐歇山式殿阁,左右僧舍,规制仿古。

  大门联:“宗传盛德,登大千化界;教泽洪波,立不二法门。”

  正厅前廊为翠绿岩浮雕龙柱,技艺精湛。其余均为花岗岩圆柱,镌刻的镏金对联。堂中6个覆盆柱础,应为宋代遗物。

  主厅设3龛,中龛祀释迦牟尼观音佛祖,左龛祀宁威将军檀樾主神像,右龛祀福德正神礼钵大师。寺中还祀奉清水祖师,这是从南宋起增奉的。

  中堂联:“宗传门院先古邑,教真谛化启溪场。”

  古寺周遭树木密布,寺院右旁的2株木棉树为明代栽种。

  诗抄

  清·乾隆《安溪县志》 载:“宋令刘涛、明·邑人詹洧俱有诗。”

  北宋·南安人刘涛《题宗教院》诗(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8·征文·诗》均收录),曰:“雨过江山丽,春深笋蕨肥。扶藜苍藓破,移塌乱花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刘涛》)

  明·县丞詹洧游宗教院诗:“洗心喜有源头水,散步时登天外峰。风扫秋空云影静,月明深夜露华浓。”(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洧》)

  明·进士、兵部主事洪垣星遁庵《游宗教院步壁间韵》诗(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8·征文·诗》收录),曰:“疏慵久已痼烟霞,此日风流忆家。山静浑忘尘远近,院深不辩世嚣奢。禅心明灭定无定,宗教色空斜未斜。衣钵犹传晋代旧,优昙非复昔时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垣星》)

奇仕妈宫

  奇仕宫,俗称奇仕妈宫,原位于泉州市区西街临近开元寺西塔的台魁巷11号(已废)。始建未详,应在明代以前。庙东向,祀临水三夫人妈祖,是古代泉州郡城西隅华仕铺奇仕境的境庙。

  台魁巷泉语讹称“杀鸡巷”;因巷中有奇仕妈宫,亦称奇仕妈巷;又因巷中有一处出售“白塔疔膏”的著名小铺“保和堂”,俗称白塔巷。

  临水夫人

  临水夫人,讳陈靖姑,唐·福州府罗源县下渡人,生于大历二年(767年),死于贞元七年(791年),年24岁,是福建仅次于妈祖的一位著名地方女神。

  临水夫人泉人称为奇仕妈,专司妇女生育、婴幼安康。临水三夫人指传说中的临水夫人三姐妹:一在福州(临水夫人),一在陀矶岛,一在山东长岛县庙岛。

  南宋·淳祐间(1241~1252年),临水夫人被敕封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传说此神在古田县临水乡显圣斩白蛇,其地建有临水宫。

  临水夫人曾作为水神之一在明代兴盛一时。嘉靖十三年(1534年),高澄出使琉球,中途遇上风暴,据说妈祖临水夫人替船工“管舟”,方才转危为安。高澄回福州后,又听天妃宫的道士介绍,神像脸上若有水珠,即从海上救人归来“今岁自夏至秋,汗珠不绝,或者劳于海舶焉!”萧崇业《使琉球录》)因为灵验, “海上诸舶,祀之甚虔”,以至谢肇氵制在《五杂中斥之为“淫矣”

  临水夫人妈祖有密切关系。山东是妈祖信仰较早传播的地区,长岛县庙岛天后宫犹存一尊铸造于宋·宣和间的天后圣母铜像,比泉州天后宫建置的时间更久远。无独有偶,松江顺济庙丹凤楼也同时供奉3位女神。可见,宋、元以至清初,临水夫人一直作为水神之一而接受烟火,明代达到鼎盛,,被崇祯皇帝加封为“天仙圣母表灵普化碧霞元君”

  清代以后,临水夫人的海德神功被逐渐抹煞。最明显的例子,是援救高澄一事改换成妈祖“红光烛舟”、“蝶雀示象”,并且沿用至今。施琅上疏康熙皇帝所说的攻克澎湖时,“天妃神像是日衣袍透湿”,显然借鉴了明人关于临水夫人的神话故事。临水夫人是水神的证明材料,还见于清人编纂的《闽都别记》一书。

  临水夫人是泉州天后宫“二十四司”(即妈祖的陪神)之一。妈祖的陪神塑造大体完成于明代。莆田肖一平先生认为,妈祖的陪神由各地原来的不同水神充任。既然临水夫人之水神崇拜发源于福州,远播到渤海,那么泉州作为繁荣的国际性商业港口,迎纳临水夫人,是合乎情理的,其作用在于强化妈祖的海神地位。不过,随着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及其神袛系统的逐步完善,临水夫人只好从海上隐退,让位于妈祖的嫡系部将千里眼、顺风耳,而专职掌管妇幼保健了。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应闽人林天龄奏请,晋封临水夫人“顺天圣母”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妈祖》、《泉州寺庙·天后宫》)

  神事

  旧时,凡新婚、不孕或难产妇女常到宫祈求保佑,赐生贵子,香火极盛。每年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或者民间较大型佛道活动,主事人都要请泉州嘉礼戏连续七天搬演《目连救母》剧目,俗称目连嘉礼”,宣扬行善与孝道。同时,逢临水夫人诞辰之日(农历十月十五日),奇仕妈宫必数年一次到古田谒祖,盛况空前。

  现代

  奇仕妈宫原有面积300平方米。

  廿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奇仕妈宫被占为工厂,遭毁坏。信徒陈刺姑用一只旧茶盘托着奇仕妈像四处搬迁,辗转保留。廿世纪80年代以后,香火转移至殿后一小屋(台魁巷17号)。逢初一、十五,信徒依然到这里来祭拜。现由陈刺姑的侄女管理。每年海内外仍有很多乡亲来这里祭拜。

  目前,奇仕妈宫宫宇建筑已残破,仅存宫前一路亭。

承春庙

  承春庙,位于永春州桃场城。

  清末·南安举人戴凤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凤仪》)《松村诗文集·卷18·楹联·承春关帝庙楹联》:“永春州桃场城有承春庙,古祀关帝,丕震声灵。壬寅(光绪廿八年,1902年)春,予游是城,雪楼学博、介庵明经,请予撰联以颂之,限‘承春’二字弁首。予谓铺张颂语,不如辩明史事,较有合于帝心也。因缀俚句如此:‘承祚岂知心,青史浪书矜一字;春王谁定统,紫阳特笔契千秋。’”

朋山岭庙

  朋山岭庙,位于泉州郡城之北朋山岭格。(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朋山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朋山岭庙》载:

  “朋山岭庙,在朋山岭格。

  《闽书》抄:神姓名失传。前朝勅封灵感威惠尊王。元·至正(1341—1368年)间,泉有警,神兵显于庙隘,旗帜森罗,钮鼓声震,贼惧宵遁。明·嘉靖(1522—1566年)间,庙旁火,延烧神洎夫人二像烟焰中,进辇及庭不毁。众异之,鼎新庙宇。朋山在郡西北,木星耸峙。有儒朋气象,其神必聪明正直而壹,灵感固宜。而姓名无可考,盖世数绵邈,文献难征矣。

  按:大、小阳山为朋山,此去大、小阳尚远,当称朋山岭。旧志但言朋山,非。”

规戒堂(后蔡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规戒堂》:“规戒堂:俗呼后蔡堂,元季建。……在二十五都塘市乡。”

舍人宫

  舍人宫,在府城北门大希夷。南向。始建于明代,祀舍人公,为清源铺大希夷境境庙。原庙圯废,廿世纪90年代重建,面积80平方米。

直指庵

  直指庵,在府城东,确址未详。宋·嘉定间(1208—1224年)建。明以后废。《八闽通志》有载。

顶孝友宫

  顶孝友宫,在府城窟仔池西畔。南向。始建未详。祀伍大帝,为盛贤铺孝友境境庙。后废。

宜春宫

  宜春宫,在府城宜春巷兵马司桥边,为三教铺宜春境境庙。

  西向,面积100平方米。始建未详。主祀相公爷,配祀四王爷及兵马使蔡镐灵安王等。

  近年重修,主祀关帝

河岭宫

   位于泉州郡城河岭东端(属开元街道)。始建未详,祀伍大帝伍子胥)。废祀。

官林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官林村,始建于清,建筑面积20平方米,主祀八王府,配祀三王爷及夫人妈

茂春宫

  茂春宫位于德化县赤水镇永加村外洋水尾

  始建于·万历(15731620为赤水、美湖两个乡镇姓村民共同筹建。

  建筑面积20平方米,埕40平方米。瓦木结构,呈古典式建筑,宫顶两端上翘,呈凤尾式,宫内存有许多山水、花草等壁画。厅堂供奉1平湖候王木雕佛像。

  每年正月十五日,姓村民皆在此举行平湖候生辰庆祝活动。

林翰宫

  林翰宫,位于德化县浔中镇龙翰村虎垵仑山脚,离德化县城5公里。该宫山环水抱,左右两侧各有一条溪在宫前面300米处相交合二而一,溪水迂回流入城关诗墩。

  沿革

  始建于明·万历廿八年(1600年),从石牛山石壶祖殿分衍而来。(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石壶殿》)

  清·乾隆、光绪年间曾各进行一次大修,1986年小修。每次重修均依旧制,大小尺寸、规格样式不变,仅下落厝稍差。

  规制

  林翰宫坐西北向东南,由正门、两厢、长方形排水埕、上下两落厝及单排护厝组成。

  从门口大埕步上5级石阶后到门口埕。门口埕左侧临溪处建有1座戏台,“佛生日”时在此上演木偶戏、奏四管、高甲戏等。

  从门口埕再拾级3阶首进为大门,门楣顶匾额“林翰宫”,大门两侧楹联:“前峰后峰千山同脉,左溪右溪两水合流。”

  宫宇外观不似庵,也不象寺,稍带闽南祠堂的建筑风貌。屋顶“皇宫起”,绘有彩色图案;燕尾举翼为脊,屋脊正中设置一葫芦;土瓦盖顶,瓦筒陇砌槽,为单檐硬山式两面坡屋顶;建筑法式为抬梁式木构架。宫内厅面以苇杆涂白灰为壁。

  下落与上厅的地面落差1米。在上殿的正厅面有一副对联:“林风树语蝉鸣水响咏佛道,翰点羽横燕绕鹰飞经慈云。”

  在上落厅面两柱之间的墙壁上,曾有4个黑色繁体的毛笔字:左“鱼跃”,右“鸢飞”,语出《诗经·大雅·旱麓》篇中的“鸢飞唳天,鱼跃于渊”,笔力遒劲,字体大方。

  上落厅头正中陈设着长案供桌。早先案上前殿右边就奉祀康大元帅,左边奉祀境主公(一尊是广平尊王,另一尊是黄大伯公,农历三月廿七为生辰纪念日);在中殿前排自左到右奉祀张公圣君法主公)、神农大帝(五谷仙,即“当家佛”,农历二月十六为生辰纪念日)、保生大帝(又名“帝君公”)、三代祖师;在中殿后排正中奉祀吴公真仙仙公)、一辅仙公、二辅五谷仙和詹公祖师普明祖师)。

  林翰宫右侧建有一排护厝,为看宫人炊事、起居之处。

  以前宫内尚有铸铁香炉(上刻“大伯公”字样)1鼎和大吊钟1口,已无存。还有响枪若干枝、“四人抬”辇轿3把、大门灯1对、请火牌(又名进香牌)、彩旗、锣鼓和遮阳黄布凉伞等。这些齐全的迎佛道具,是乡里“请火”仪式的仪仗,今荡然无存。

  独特的建筑风格

  林翰宫的建筑风格有三大独特之处:

  一是在建筑结构上突破单落格局的传统模式,建有上、下两落。传说当年营建林翰宫的地面都是山脚硬石,要再往下挖石将地基高度降低难度很大。如在硬石地面按老传统建宫,前面斜坡需用土方填成“一埕式”,工程大成本高。故而当时的设计者根据坡度大、硬石多的实际地形地物,因地制宜,因势造形,建造上、下两落,在山坡和平地的连接处化陡为平,创造了错落有致的建筑与平坦如砥的地面巧妙结合的视觉美感。

  二是上落为“四点金”式结构(即四寿落厅:采用4根木柱支撑厅面屋架,以短筒和斗拱安放屋顶的梁椽),厅头面积宽大,可容纳较多的神佛供人景仰。

  三是宫的右边前面溪尾800米处的低矮小山平地上建有一座水尾宫,俗称“宫尾”,是该宫的附属建筑,系旧时乡里热心人为敬奉境主公所建。

竺云寺

  竺云寺,初名“竺世庵”,位于晋江市东石镇东北郊张塘村(亦称南塘)东埕大庵山上。2007年6月列为第四批晋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肇建

  竺云寺(竺世庵)历史悠久,其肇建已不可考,历来有两说:

  一是东汉说。称竺世庵始建于东汉•永平(58—78年)间,初名“下天竺”,与安海龙山寺和东石龙江寺合称为上、中、下“三天竺”,建筑规模、样式,大致相似。至东晋(317—420年)升平时,改名“竺世庵”

   二是唐说。称竺世庵始建于唐•贞观七年癸己(633年)九月,勃泥僧一滴水初构,草创斯庵曰“竺世”,在此结庐苦修。贞观十四年庚子(640年),鲁国公•程咬金捐俸助建鼎新,易庵为寺,称“竺云”

  唐•开元(713—741年)时,印度和尚莲花落游清源郡(今泉州),来竺世庵传经布教,故庵的前殿又名“莲花庵”

  唐•贞元八年(792年)荣登“龙虎榜”的晋江开科进士欧阳詹返乡省亲,曾游于此,见斯庵香火鼎盛,即席题赠“灯传慧业”行书4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沿革

  北宋初年,高僧开颜主持构筑,有照壁、山门、三大殿、四佛堂、钟鼓两楼、藏经阁、僧舍、 膳堂、亭塔等。寺庙坐东朝西,占地六十余亩,成泉州名刹。这是比较可靠的建设年代。

  民间传说:北宋·景德四年至大中祥符四年(1007—1011年),韩国华知泉州,因年老乏嗣,祷于清源山,适值饥馑之岁,便开仓赈济饥民,积下善根。后韩国华私纳丫环连理为妾,随即有孕。因恐韩夫人生妒迫赶,暗遣老仆韩宗星夜送连理到南门外竺世庵,拜清真尼为师。连理生下韩琦,即由老仆抱回养育。韩琦于天圣五年(1027年)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榜眼);探知生母下落,便不辞千里跋涉,专程赶来东石竺世庵,在庵前大石下拜认生母,成为千古美谈;后人即在该石上刻下了“认母石”3字以示纪念。(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韩国华韩琦》)

  在泉州,连理韩琦的传说有多种版本,但不管如何,韩琦确曾为竺世庵山门题写“竺云寺”匾,还留有1副《题竺云寺》对联:“一堂佛相,大慈大悲,观众生苦多乐少;万岁人和,自由自在,愿从今偃武修文。”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宰相曾公亮应该庵住持浮珠之请,托人捎来亲笔题额“金乘珠藏”4个大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曾公亮》)

  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资政殿大学士曾从龙回乡省亲,应空一和尚之请书“东方净土”,立碑于寺西殿东侧。(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曾从龙》)

  明•永乐五年丁亥(1407年),于寺东南侧建七级浮屠曰“护国塔”,高九丈余,登临顶端,海天闽物一览无遗。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晋江知县宋仲祥于此察视滨海防务,见庵四周景色佳丽,焚香馥郁,即席题联曰:“寺暗烟埋竹、林香雨落梅”

  明末,郑成功曾在东石寨立帅府,布防沿海九营,操练水师。当时东石爆发了“倒桥之战”,龙江寺、竺世庵成为明、清两军激烈争夺之地,清兵7次攻占,明军7次夺回。后军将领冯云战死,竺世庵被清军攻陷焚毁,并下令民间不准重修。(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一直到1984年,才依原基址重建。

  规制

  重建后的竺云寺坐北朝南,占地近30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而北有门楼、前殿、钟鼓楼、中殿、后殿,两侧为厢房。

  山门匾额“竺云寺”3字,系北宋•名相韩琦手迹。

  前殿为弥勒殿”,供奉1尊镀金弥勒佛,其座后有几尊小弥勒,笑容可鞠;其旁有四大金刚,脚踏着被镇压得龇牙咧嘴的小鬼。

  前殿东面是钟楼,内有1口大钟,四壁全是佛教典故;西面鼓楼,还有1个小亭子。

  中殿为正殿“圆通宝殿”,亦称“大雄宝殿”,承旧制,五开张三通门,进深五间,重檐歇山式,建筑面积570平方米,高6丈,匾额高悬,楹联抱柱。“大雄宝殿”匾额为明代泉郡书家陈于玉所书。殿中供奉1尊庄严的大佛,大佛两侧立金童玉女;西边供红脸关公,两侧有四大金刚。佛像上方“雨滋露洗”匾额,出自于南宋名臣曾公亮手笔。赵朴初题有“妙相庄严”、台湾净空大师题有“竺云禅寺”、“华藏世界”匾额。殿厅中立有4根宋代梭形大石柱,高3.70米,径0.51至0.57米,其一柱上刻“……埕美蔡乔迁舍银伍两正”等字;此4根大柱及柱座仍1985年重建大殿清基时发掘出的。殿前有一古朴的香坛。

  最北面后殿为“三世尊佛殿”

   南宋•曾从龙“东方净土”碑尚存,还存有旧碑座3件。

昆仑洞

  昆仑洞,在港头外的长澄潭附近,俗称“港头洞”、“下洞”,位于永春县东东平镇(古属永春十五都)昆仑山南麓,距太平街约1公里,背靠昆仑寨,面向云峰岩,与李总山迎面相对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昆仑山》、《泉州卫邑所司寨城·泉州寨隘·昆仑寨》)

  明·嘉靖始建

  昆仑洞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中,位于昆仑寨内,祀德化金液洞二仙。

  明·惠安名儒黄克晦(1524—1590年)十多岁时,曾随父客居永春,结识姓藏书家,在其书斋“昆仑圃”中读书十载,与当地名儒学士交游甚笃,与乡贤李开芳文字交尤甚相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克晦李开芳》)

  黄克晦生于嘉靖三年(1524年),由此推算,其居留永春时间应在嘉靖中后期。时黄克晦曾记昆仑洞云:

  “自永之东至昆仑洞,可十里。崇山峻岭,溪行其中,有滩名衡山、马甲,相去二三里许,巨石唅砑,泻水若建瓴;波涛澎涌,雷殷电击,舟行而上,必前挽后曳,又必并数舟而行进。持篙者稍失尺寸,往往船碎人溺。盖至昆仑而上,始安流,而地乃夷旷。

  先是,嘉靖中金液二仙著灵于医,昆仑由是有洞云。”

  明·隆庆重修“昆仑古庙”

  经嘉靖后期乡人据昆仑寨抗倭之役后,隆庆元年(1567年)重修昆仑洞,祀关羽,额“昆仑古庙”。原昆仑山下店口街后(今宫后头厝下面)法主公宫供奉的张公圣君(法主公),也迁进昆仑洞供奉。

  明代名人雅士如黄克晦、德化知县张大纲、永春知县林万春、太平乡贤李应元李开芳李开藻等,曾游历昆仑洞,皆有诗作题咏。

  2002年,东平镇紫美玉堂厝氏3兄弟捐资全面维修。

  现古庙坐东朝西,面阔、进深各3间,设有回廊,抬梁穿斗混合构架,重檐歇山顶,左右两边建有护厝、管理楼等相关设施。

  清代择现址新建“下洞”

  约在清初,昆仑洞迁昆仑山南麓现址新建,乡人称“下洞”。廓大洞宇,画栋雕梁,钟声噌华,洞前加建石柱为栏以壮观瞻。

  新建的昆仑洞(下洞)主殿奉祀张公圣君(“法主公”),随着昆仑洞不断拓建,先后又增列三显真仙武功祖师吴公真仙陈公圣侯、十二仙班、皇君夫人诸多列圣;右侧有仙公厅,是永春最早、独一无二的奉祀道教“三清”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的宫观。昆仑洞因此成为儒、道、释兼容并祀格局。

   张公圣君,名慈观,或作自观,南宋•闽清廿九都人,绍兴(1131—1161年)间生,道士。灵异于德化水口石牛山石壶洞,称“法主公”,信者甚众,明朝分香至“昆仑古庙”。张公圣君威灵显赫,每年八月都举行永春、德化、南安等地信众和侨亲、港澳台同胞拜谒进香乞火活动,永春俗语“卡闹热港头洞请火”,说的就是昆仑洞张公圣君进香队伍的浩大与热闹。昆仑洞《洞玄靖坛》载有自清•光绪廿三年丁酉(1897年)以来100年每年进香的董事、勉首(火头)姓名及取火圣地(火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石壶洞》)

  吴公真仙系元末道士吴济川,成真于德化盖德三福村纯阳山(金钟山)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金液洞》)

   陈公圣侯供在右殿。陈公圣侯后主叔宝子,为御史大夫。隋灭陈后,随乃兄陈镜台及弟御史中丞陈曾引兵南奔,隐居桃林场肥壶(今永春蓬壶)西山,一夕留弓矢于驿舍而殁。后有灵异,邑人于官田立庙奉祀。宋时敕封威灵侯,乡人称陈公圣侯

  据传,昆仑洞主得到太上老君秘授的无字天书,昆仑洞曾是永春县道士云集的圣地,他们在此“传度”、“授篆”、“考法”,涌现不少道行精深的道士,是永春县培养正宗道士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