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居分述(13—18划)

  13划:
  新安土楼(安溪县金谷镇金谷村)、新坂堂(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新桥张氏建筑群(泉港区涂岭镇松园村新桥自然村。概说。典当行。前落大厝。后落大厝。文武馆。)
  锡兰侨民旧居
[世家大厝。鲤城区涂门街118~120号(通淮关帝庙左侧)。沿革。规制。]锡福堂(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沙塘社区)
  福茂寨
(永春岵山镇茂霞村)、福兴堂[李家大院。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李武宗其人。沿革(鼎建。进住)。规制(概说。装饰。)]、福水土楼(林氏土楼。南安市康美镇福铁村福水自然村。)、福安楼(九十九间大厝、土楼。安溪县湖头镇福寿村。)、福星楼(安溪县龙涓乡灶坪村七斗仑自然村)
  源远土楼(井都土楼。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沿革。规制。)
源兴信局(南安市梅山镇竞峰村。源兴信局沿革。源兴信局遗存。)
  溪湖石堡群
(安溪县龙门镇龙美村)慈恩院(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锦芳留(古榕巷)、虞森土楼(牛心楼。安溪县福田乡白桃村。沿革。规制。)
  蒋德璟故居(相国府衙、相国府。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北门街。)蒋报荣民居(鲤城区常泰街道树兜社区顶街路5号)

  14划:
  蔡清故居[蔡清家庙,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 ,蔡文庄公祠,蔡清祠。泉州郡城曾井铺大寺后(今鲤城区新华西路孝感巷24号)。沿革(明•正德始建。明 •嘉靖为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明•隆庆为蔡文庄公祠兼家庙。修葺。)。规制。]、蔡敦福宅(晋江市东石镇金泽村)、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漳州寮。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沿革。规制。装饰。梳妆楼的故事。)、蔡妈贤宅(晋江市梅岭街道五店市传统街区蔡厝)、蔡缵故居(中宪第。蔡缵、蔡鼎故居。新祠堂,公厅。晋江市金井镇塘东村。故居规制。“辛丑部元”坊。)、蔡德芳故居(进士第。晋江市金井镇塘东村。)
  聚斯楼
(赤石土楼。安溪县西坪镇赤石村。沿革。规制。)、聚奎楼(银青东庄,朵桥土楼。南安市金淘镇朵桥村。沿革。建楼传说。楼主傅方升其人。土楼规制。)
  槐山大府第
大厅大府第。泉港区界山镇槐山村。沿革。规制。

  15划:
  德美楼(安溪县龙涓乡玳瑅村石尾自然村。沿革。规制。)德兴堂[沈家大院。永春县蓬壶镇仙岭村。沿革(沈逢源。兴建。保护。)。规制]德星楼(东头土楼。南安市官桥镇东头村。)
  樟脚古民居群
(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镇抚黄氏祖宇(安溪县参内乡镇抚)、磐宗楼(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后畲。清·康熙《安溪县志》的记述。题赋。)

  16划:
  儒山蓄书楼
(德化县盖德乡凤山村)、翰林第(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洪厝坑)

  17划:
  霞美陈氏民居(番客厝。南安市霞美镇霞美村。沿革。规制。)霞中五落大厝(安溪县感德镇霞中村)
  戴凤仪故居[内史第。南安市码头镇大庭村(古属诗山大庭乡)。]

  18划:
  蟳埔蚵壳厝(丰泽区东海镇蟳埔村)、魏捷玉故居“顶大厝”(泉州东门外南埔村[今属丰泽区华大街道]。始建。规制。)

十三划

新安土楼

  位于安溪县金谷镇金谷村崎沟,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原有两座土楼,其中一座傍溪而建,由于年久失修,今已成废墟;另一座就是新安土楼,依山而建,保存完整,但已无人居住。  

  新安土楼为方形土楼,共分二层,属土木构造,坐西北朝东南,背踞金谷虎形山,东依石竹山、梅花山,西靠石峰山,前望新石器时代遗址望云山,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与附属建筑“四落大厝”构成庞大的建筑群。  

  据崎沟陈氏家谱记载,其先祖有玉公于清·乾隆年间,带领子孙入住崎沟,披荆斩棘,造田筑宅,建起了防匪、防盗、防兽和居住为一体的新安土楼。  

  土楼的外墙高达10余米,墙身皆由大溪石砌至一层楼板,以上用生土夯筑至屋顶,墙基厚2米左右,由下往上厚度逐渐变小,至二层厚约1米。外围墙基的四角及大门柱基均由200多斤重的巨石干砌而成,巨石之间没有使用任何钻合剂,全靠相互间的作用力支撑稳定,足见当时建筑艺术的高超与精巧。  

  土楼的墙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枪炮眼和了望口。一则可作为攻防之用,二则可以增加室内的亮度。墙面也有窗户,与乡间普通民居的窗户比较,虽然小气许多,但也布局得恰到好处。为了保证土楼的安全与坚固,原先的每面墙上仅安了4个窗户,下层2个窗户的窗棂均由古朴的坚木构筑而成,只有上层的窗棂才精雕细刻花鸟草虫等花纹。外墙整体给人的印象是戒备森严、雄伟坚固。  

  土楼的大门也是出于防御而设置的,门板有20厘米厚,门闩直径比碗还粗,用坚硬的杂木做成。步人门内,眼前一片开阔,全然没有门外的森严和拘谨,倒是有一种宽松和温馨的感觉。  

  土楼中间是一个面积宽广的大天井,足可容纳几百人。这既是主人婚丧宴请的场所,也是休闲娱乐的天地。在战时,也可作为训练丁勇、集合整队之用。  

  环围大天井的,是以穿斗式构架而成的两层共34间的居室,下层用作仓库、厨房、柴房、武器库等,上层主要是卧室,中间大厅为接待室,楼内储藏的粮食、弹药等可以保证土楼主人在此坚守2个多月。  土楼的楼梯以及楼上走廊的防御设置也十分精巧严密。楼梯有固定和活动之分,下厅通道两侧为固定楼梯,上厅通道为活动楼梯。楼上环周走廊的设计更是缜密奇巧,普通民居的楼上走廊一般是靠立在底层走廊上的柱子支撑着,而土楼底层的走廊上却找不到一根柱子。楼上环周走廊的支撑全靠深埋在底层各间卧室夹墙顶部延伸出来的巨横木,巨横木间铺上厚厚的木板,构成了走廊通道。同时,又依靠巨横木上立起的柱子支撑走廊屋架,并围筑成坚固的扶栏。这样的建筑设计可以避免进攻者依靠立在地上的柱子爬到楼上。  

  环周走廊还与上、下厅两侧通道的楼梯构成非常特殊的防御系统。如果土匪攻进土楼,主人可以上楼进行防御抵抗。首先收起上厅两个活动楼梯,土匪就只有从下厅的楼梯上楼。假设土匪从左边上楼,楼上的防御者可以依靠环周走廊从各个角度进行还击;土匪若从右边上楼,也会遭到类似的袭击。楼梯上再有一人把守,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土楼的卧室也有防御性设施,楼下各间居室都有活动楼梯直通楼上。楼上每间卧室都安有枪眼和哨口,原先各间屋顶都安放天窗,可直接通往屋顶。屋顶的房瓦也铺设得非常整密坚固,一则可以防止雨漏腐蚀墙体,二则可以起到防风作用,三则战时可以在屋顶进行防御。

新坂堂

  新坂堂,位于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祖厝(余光中出生于南京),其父亲的故居。

  “新坂堂(清):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2009 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始建,由门庭、正门、正厅、东西护厝组成。有厅堂、房间40间,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正立面以红砖装饰,门斗以花岗岩、辉绿岩镶嵌,屋面铺以灰瓦,正脊堆塑有动物、人物、卷草、花卉图案等。木梁枋、雀替、窗户饰有镏金浮雕。

新桥氏建筑群

  新桥氏建筑群,包含典当行、前落大厝、后落大厝、文武馆等建筑,位于泉港区涂岭镇松园村新桥自然村。

  “新桥氏建筑群(泉港区涂岭镇松园村新桥自然村)”,2019年11月列为泉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概说

  明·嘉靖(1522—1566年)间,张瑞孌由惠北大垵埔迁徙到涂岭新桥(原名莘桥)肇基,启新桥氏一脉。

  新桥氏起家于躬耕,发展于商贸。特别是清·道光(1821—1850年)间,12世张房家族依托泉港海上贸易的繁荣,以积攒的财富开展典当,使新桥典当行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新桥氏12世张房从道光五年(1825年)兴建典当行起,后来又陆续兴建了前落大厝、后落大厝、文武馆等建筑,形成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多平方米。

  典当行

  典当行,张房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保存完好。

  坐东朝西,2进3开间,石、木、砖结构,硬山式屋顶,燕尾翘脊,是典型的闽南古建筑。中轴线上由埕、门厅、天井、正厅组成,中轴对称布局。内有砖雕、石雕、木雕。

  典当营业大厅位第1进,库房位第2进。

  前落大厝

  前落大厝系张房长子张逊章、次子张逊成住所,建于清·道光廿年(1840年),位于建筑群第1排建筑。保存完好。

  坐东朝西,2进,南侧2条护厝。石、木、砖结构,硬山式屋顶,燕尾脊。

  采用抬梁、穿斗穿插的做法,梁架、童柱造型简洁,以丁头承托出檐;建筑内隔扇为直棂窗,绦环板的木雕精美;厅堂金柱柱础用料硕大,雕刻成南瓜状或镜鼓状;红砖铺地。

  后落大厝

  后落大厝位于建筑群第2排,张房建于清·道光廿年(1840年),主落供三子张逊辉、四子张逊伍居住,护厝供五子张逊直居住。保存完好。

  后落大厝坐东朝西,2进5开间,石、木、砖结构,硬山式屋顶;中轴线上由内埕、门厅、天井、两侧榉头、正厅组成。厅堂用于待客,并供奉祖先牌位。

  文武馆

  文武馆,位于建筑群北侧,建筑整体坐北朝南,由主厝及偏厅组成;主厝为文馆,偏厅为武馆,与典当行、前落大厝、后落大厝围合成内埕。

  文馆中轴门扇采用竹节窗,寓意步步高升。天井铺设红砖,台明铺设条石。

  文武馆所在位置原有1个花园和1座工房(供典当行雇员居住),工房旁边还建了1座炮楼。

  因年久失修,现文武馆仅存外观,内部几乎荒废殆尽;炮楼已拆除无存,花园也废弃了。

锡兰侨民旧居

  锡兰侨民旧居,原称“世家大厝”,位于鲤城区涂门街118~120号(通淮关帝庙左侧)。

  “锡兰侨民旧居”,2001年5月列为泉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

  “锡兰侨民旧居(清):鲤城区涂门街”,2009 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明·天顺二年(1459),锡兰国王遣王子世利把交刺惹出使中国,成化二年(1466年)因锡兰国内变故,王子滞留泉州,取“世”为姓,世代繁衍。后裔于清初建此居所。(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世利把交刺惹》)

  1996年6月,泉州旧城区涂门街关岳庙片区改造拆迁,涂门118-120号家大厝厝主先生在整理家中旧物时,发现家传百年的老房契,上面记载着其祖父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从阮鼠世阮铜世手中购房之事。而后深入研究又发现,这房子的原主人还不是氏兄弟,而是家从家手中购得。那房契分属2份,1份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家把大厝典当给氏时所立,另1份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将此厝卖断给家时立。立契人分明写着:世铨观世榜观世培观世炳观。上面还加盖有廿世纪50年代“泉州锡兰侨民旧居市人民政府”的验讫章。由此证实,该屋原为家居屋,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典当给氏,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卖断;光绪十一年 (1885年)氏又卖给家。

  2001年,泉州市人民政府据此将世家大厝完好保存,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规制

  锡兰侨民旧居 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80多平方米,单檐硬山式,双坡顶,翘脊飞檐,“皇宫起”,抬梁式构架。

  4进3开间,原有4落4雀翼(榉头)3庭井,东侧还附建有连排7间护厝,并配建有天井、水井,后花园。现第四进已毁。

锡福堂

  锡福堂(明、清),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沙塘社区。2007年6月列为晋江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代,为里社讲约之所;清·道光年间重修。坐北向南,建筑面积288.6平方米,为五开间单进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

  前廊现存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碑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乡约碑记各1方。堂后为应台亭,尚存宋代石桥1座、大沙塘碑1方、佛塔1座。

福茂寨

  福茂寨,位于永春岵山镇北面茂霞村

  茂霞村现有682棵百岁古树、70来座百年古厝、45口古井、建于明代的原始古山寨福茂寨,201212月,茂霞村列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福茂寨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由于年代久远,寨中不少古厝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整体格局依然清晰,还有人居住。

  相传:福茂寨原是个小山头,树林茂密。明·嘉靖初,泉州户粮司陈员渠的岳父就住在岵山脚下。有一次陈员渠来岳父家做客,看中这个小山头风水宝地,三番五次提出要在小山头上建个寨子,可是岳父不答应,要把地留给自己的儿子。

  有天,岳父的脚被毒蛇咬伤,若不及时送医,会有生命危险。当时交通极为不便,要把老人从山里抬出来绝非易事,其儿子们束手无策。正好陈员渠上门拜访,他将岳父送医救治,挽回了一命。老岳父被感动了,许他建寨。寨子建好后,陈员渠即在此地繁衍生息,繁衍后裔。

  福茂寨是茂霞村的主要标志性建筑,全寨占地面积20亩。寨墙至今保存较好,高2—3丈,环寨一周方圆4里有余。古厝群占茂霞村土地面积3/5以上。站在寨墙上,放眼四顾,岵山美景尽收眼底。

  古厝具有闽南古建筑风格,红砖、赤瓦、白石基,大多有斗拱、梁柱、飞檐、翘角等结构,厝内还保存着精美的古木雕、砖雕、石雕、泥雕。

福兴堂

  福兴堂,亦称家大院”,位于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保存完好。

  “福兴堂(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兴堂: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2013年1月列为第八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兴堂(1947年):永春县”,2019年10月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武宗其人

  福兴堂是1942年知名永春商人李武宗李武庸兄弟出资兴建的。

  在家兄弟中,武宗排行老二,武庸排行老三。其祖父早年就在外做些生意,其父李世沂青少年时也是在永春县城及五里街一带做生意,常将永春土特产贩往泉州、福州销售,然后采购一些货物回家出售。

  李武宗早年是一名“摇鼓担”(货郎担),后来与李武庸一起出门经商,贩卖永春土特产于泉州、福州。由于李武宗为人诚信,逐渐得一些 商铺老板帮助,氏兄弟一起做的生意越做越大,覆盖面很广,有火柴石厂、葡萄糖厂、纺织厂、药厂等,在十几年的时间内, 积聚起庞大产业,在永春置下多座古厝和洋楼。

  1940年,李武宗在家乡创办启新小学,免费接收穷人的孩子入学。

  抗日战争期间,氏兄弟出资从海外买了两轮船粮食,救助福州难民,时福州市政府提议将氏兄弟推选为福建省参议员,还赠授“视国犹家”牌匾。

  1942年,李武宗李武庸兄弟动工兴建福兴堂。

  1945年,福兴堂施工正如火如荼时,氏兄弟创办的“宗中中学”开工奠基当天,李武宗从福州前往上海,在吴淞口遭日本水雷袭击沉船,不幸罹难。据说,李武宗为了抗日,经常偷用货船帮国民党运送军火,结果被日本人发现而遭遇日寇袭击。

  沿革

  鼎建

  1942年,李武宗李武庸兄弟动工兴建福兴堂,因武宗在外经营公司,时交通不便,很少回家,有时一年才回家一两次,武庸便全盘负责基建事宜。

  1945年,李武宗在上海吴淞口罹难,李武庸继续实施工程不缀。

  1947年,历时6年的福兴堂终于修建竣工。但由于局势风雨飘摇,氏家人早已分散到南洋及上海等地,未能住进福兴堂。

  进住

  解放前,福兴堂用作村里的粮仓。

  解放后,福兴堂先后用作区公所、粮站,“文革”时期做过解放军队驻地,后来还种过草菇。

  直到1986年,李武宗李武庸之侄李鸿良一家十几口人才搬进福兴堂。如今还有4户氏后人生活在古厝内。

  规制

  概说

  福兴堂建筑整体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5380平方米,建筑主体面积1570平方米,是砖石木土混合结构的 闽南古式大厝,五开间两落双护厝,由大门、门厅、天井、两侧厢房、正厅和左右护厝等组成,色彩和谐明亮,空间层次分明;共有22个房间、6间厅堂、5个天井。

  从屋外看,这座大厝呈现“山”字形,到了屋里,则变为“回”字形。

  正门左、右两侧石卷轴为“国顺”、“家齐”,还有浮雕和柱联。

  门厅面阔5间、进深3柱;正厅面阔3间、进深3间。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

  福兴堂里有20多副对联。 如:

  门厅柱联:“福海无涯润身润屋,兴家看道克俭克勤。”“风生碧槛鱼龙跃,月照青山松柏新。”“福不唐捐,雾世勿达十善道;兴堪计日,居心要奉三无私。”

  一入门,抬头可见对联:“人间千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正厅柱联:“遵祖宗二字格言,曰勤曰俭;孝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装饰

  就单体民居而言,福兴堂遍布各处构件的雕塑,是手工雕刻、手磨而成的,做工精美,最值得称道,海内外建筑专家誉为“中国古典工匠的绝唱”、“闽南建筑的典范”

  福兴堂屋脊为闽南传统建筑中最常用的燕尾脊,由正脊做成曲线的形状,两端往上翘起,类似上弦月形,而在尾端分叉为二,类燕子尾巴。但福兴堂的屋脊没有采用夸张的翘角,而是采用缓坡来展现它的沉稳。在一条中轴线上,有6个缓坡脊,层层叠叠,如浪相推。脊上有彩色剪瓷贴塑装饰,既有花纹图形,还依稀能辨出有獬豸等祥物的造型。

  在门户、窗棂、廊檐、角柱、柱础等各处,饰有大量精美绝伦的石雕(辉绿岩、花岗岩)、木雕(樟木、桧木)、砖雕、灰雕(泥塑),技法上则有圆雕、线刻、浮雕、透雕(镂空雕)等,内容包括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

  大门立面中间近门处,是成片的辉绿岩墙面、镂空窗雕与门柱,而左、右两边则是印着各种纹案的红砖墙,两种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立面墙面上嵌着两个圆形的镂空石雕窗,外面一圈是大理石做的,内里是辉绿岩材质;图案也有两层,外面一圈是“四海游龙”的造型,里面则是古代民间传说的人物雕像。

  随便一个廊口柱顶部的雕饰或是檐口的垂莲柱,也可能是1件拥有几十个人物的组雕艺术品,有时要绕行这些雕塑一圈,才能看清群像的全貌和每个人物的动作、表情与姿态。

  福兴堂的这许多雕塑,是氏兄弟广聘当时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参修的。这些师傅大都参与建造过南京中山陵,共100多人,分为2大组,大厝的左、右边各由1组人员雕刻;总负责人土成师”李武宗结交的名人许多,其中就有陈嘉庚。在兴建福兴堂时,陈嘉庚曾3次前来参观,对师傅们的精湛工艺赞不绝口,并邀请他们完工后,去建造集美学村。

  福兴堂的建造风格融汇中西,既有表现中国历史故事的石雕,也有西方格调的罗马柱;就是大厅两侧上方的挡水墙,也有国外建筑的泥塑缩影。

  福兴堂内还汇聚近代名家的书法、绘画,如著名画家李霞,书法家、诗人、末代举人郑翘松和著名瓷画家陈尧民等的墨迹与画卷。

  福兴堂整座建筑的装饰,集中反应了地域文化与印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南洋文化、华侨文化在建筑、装饰艺术上的碰撞和融合,是民国后期闽南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和历史文化见证,体现了闽南地区多层次地域文化特征。

福水土楼(林氏土楼)

  福水土楼,又名“林氏土楼”,位于南安市康美镇福铁村福水自然村。

  商人林标舍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

  土楼占地约600平方米,长约33米,宽约25米,高约15米,墙壁厚约1米,全部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花岗岩建成。土楼分上、下两层,四周设计许多瞭望哨口和枪眼。大门设置二道门,中间有水、旱闸,用于防水防火。  

  从土楼走出的氏后人达400多人,大部分还住在村里,但也有不少去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

  土楼早已不住人,今已荒废。土楼内的建筑早已不见,只有一些高低不等的石柱立在院中。

福安楼

  福安楼,又名“九十九间大厝”,俗称土楼,位于安溪县湖头镇福寿村。

  福安楼建于廿世纪20年代,是马来西亚华侨李泥经商致富后所建。建楼时委托湖头街1个朋友负责管理,共花8万银元,用时不到1年。据说李泥原准备建100间房,但每次建到最后1间时,就会坍塌,一连几次都是如此,后来只好建了99间。由于当时楼建好后钱也花完了,故内部没有进行装修。

  楼房建成后,李泥自己并没有入住,都让给堂亲、村民居住。

  至1958年,整座福安楼房子仍完好无损,因楼里有大量钢筋,就在那一年,被村民拆去“大炼钢铁”

  1979年后,最后1户村民从楼里搬出,就此荒废。

  福安楼中间两进10间,两边有护院12间,周边有楼房围起来,最高的有3层。现在只剩“正厝”,且四处漏雨。不过,屋檐下尚随处可见雕龙刻凤的精美图案。

  现在,福寿村已经没有李泥的后裔,据说他的后裔都在马来西亚和上海、北京、湖南等地。

福星楼

  福星楼,位于安溪县龙涓乡灶坪村七斗仑自然村,距离龙涓乡政府约27公里。

  福星楼建于清·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年)五月,是方形单圈双层的通廊式土楼。

  外墙由花岗岩石斜垛砌就,在石砌外墙与夯土内墙之间,明显还存在1道供防御作战时使用的隐通廊。

  开大门和1扇小侧门。大门有青草石额匾,题“福星楼”3字,落款时间“嘉庆癸酉,蒲月吉旦立”

  现已部分坍塌,但楼里还住着2户姓人家。

源远土楼

  源远土楼,又名“井都土楼”,位于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保存完好。

  沿革

  建于清·康熙康熙廿九年(1690年),建造者为氏14世祖陈致和世代行医,有6个儿子。

  1928年,为避兵匪骚扰,崇德中学迁来临近的南斗村,师生共同修葺源远楼为校舍。共产党地下党员李纯青林思柴等以中学教员身份,来此进行革命活动。现土楼内还留有当时手绘的地图。

  1945年左右,匪乱严重,土匪来抢劫,全村五六百人在夜幕降临时,扶老携幼躲入土楼中避乱,土匪用土炮打,放火烧,均没攻进去。

  解放初期,土楼两边3层墙体损坏,屋盖也有下塌之势。廿世纪80年代曾修葺。

  鼎盛时期,源远土楼居住着300多人,从土楼走出来南斗氏子孙有3000多人。

  规制

  土楼占地面积1210平方米,高15.1米,3层楼结构,呈正方体,下宽上窄,有82间房,酷似古堡。

  外墙灰白色,墙基厚3.7米,为石头砌成,上面是土层。屋顶砖瓦结构。

  整座土楼只1个大门,大门墙体厚达2.4米;设内外门,门板为乌樟木,厚度近10厘米,刀斧难破。角楼及土楼的重要部位均设置枪眼,对准大门,以防盗、匪入侵。大门刻额“源远”?大门联:“源溯三百年,楼构巍峨沧桑遗迹;远逾数千梓,人文荟萃风雨铭功。”

  进入土楼,里面是块空旷的天井,角落有1口方形古井。

  沿木楼梯走上二楼,只见走廊、房间内均铺着1层类似水泥的三合土,地面平整,但随处可见裂痕。

  土楼在两端角落里多了两个角楼,呈对角线,1个是厕所,1个是密室。密室面积有十几平方米,同样有3层高,中间打通,除三楼有1只容1人进出的房门,可从上面放下食物外,只有高处的几个通气孔,下面的人很难出去,也爬不上来。据说是用于关押族内不良子弟的,也曾关押抓到的土匪。

  这座土楼还有两个建筑上的特色:

  ①在土楼里做饭产生的炊烟通过墙体排出,烟囱并无出口,火烟消逝于墙内,在出口处或土楼上方均看不见炊烟的排放。至今在一楼的厨房处还残存1方灶台,烟囱装置于墙体内。

  ②浴室的排水是通过地下水道排到土楼外的小溪中,但看不见排水口。

  当时这样的设计,大概是为了避匪患,让土匪不知道土楼内有人居住。

源兴信局

  源兴信局,位于南安市梅山镇竞峰村。(按:泉州方言中“信”音“批”,信局经营华侨汇款业务,称“侨批”。)

  源兴信局沿革

  源兴信局原称“捷兴信局”,清末民初南安梅山李引贵开设,主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的侨批业务,是第一家经营这3个海外侨胞聚居地侨批的信局,在当时规模较大。后因资金原因,1927年停业。

  1931年,李引贵的长子李成田、次子李成埔复办信局,更名“源兴信局”。为保证信局在海外的声誉,银行汇票上仍沿用“捷兴”。直至1936年,公司印章仍是“捷兴”

  源兴信局作为头盘(有能力直接办理海内外各个地点的侨批业务),在厦门、泉州市区及南安梅山(源兴信局旧址所在地)均有设点。源兴银行的钱款业务大部分是利用华侨银行来进行流通的,将钱款通过吉隆坡华侨银行分行直接汇入厦门华侨银行分行,收款人为“捷兴”(即源兴信局),直接在国内领取钱款,保证既快速又安全地到达侨乡家眷手中。

  信局允许高级职员用红利入股做股东,并收购其他大小信局壮大规模,雇佣家族有血缘的青壮年为派送员,避免发生卷款逃跑,在匪患严重的年代,这是信誉的象征。

  派送员背着内装银元的沉重褡裢,每日要跑腿近百里。为躲劫匪,他们时要化装成内山农民,时扮成小贩,时要肩挑1担银元,从泉州步行到洪濑、梅山。有的派送员怕途中遇虎,还随身带一面铜锣,以备敲锣喝退。据族人记载,有据可查的是,源兴信局的派送员遭匪徒杀身的有8人。派送员的收入比务农要高,在动荡年代,为养家糊口,不少年轻人还是愿意铤而走险。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交通完全断绝,泉州侨批基本停业、倒闭,但源兴信局由于李成田李成埔兄弟的苦苦支撑,坚持到1942年才最后停业。

  抗战胜利后,源兴信局再次复业。

  至廿世纪50年代,派送员的待遇和国家银行职员相同,甚至还有退休金。

  源兴信局因经营灵活,1957年转为集体所有制。后来国家取消侨批业,为国家银行接管。

  源兴信局遗存

  竞峰村现存1座百岁左右的老厝,是源兴信局的遗存之一。

  老厝底座由石块垒成,墙体是坚固的“三合土”。大门左侧1间由钢筋混凝土筑成,是原来信局放钱之处,为防土匪用了水泥墙,原来还有扇铁门。这处水泥小金库有10多平方米,由木板隔出两层。老厝有10个房间,很多房间之间的阁楼相通,主要是为了防盗。老厝还配有炮楼,炮楼上布着枪眼,还可瞭望侦察。

  大约四五年前,老厝失修,后人也搬离一空。现4~5间房屋的屋檐不同程度受损,“三合土”墙体经不起雨水冲刷,裂缝越来越多。

溪湖石堡群

  位于安溪县龙门镇龙美村溪湖店。石堡共5座,沿着狭长的小山村一字排开。石堡没有命名,史书也没有有关溪湖店和石堡的记录。  

  溪湖店自然村地处安溪、南安、同安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但是,在不通公路的年代,却是闽北、闽西、闽中和安溪、永春、德化通往厦门的必经咽喉要道,因此也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时候,这里匪患猖撅。东边有一个距离溪湖店五里路遥遥相望的山寨,它的历史要比石堡长得多,建在600多米高的山巅之上,周围山林茂密,地势险要,寨子俯看安溪、南安、同安、厦门等重镇。现在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是从断壁残垣之中仍然可见当时的昌盛和辉煌。  

  溪湖石堡群中最古老、最高大的一座,系卓玉山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50多年。 卓玉山是南安翔云的一个富商,因受奸商欺诈而心灰意冷,愤世嫉俗,便选中这块群山环抱、山高林密、与世隔绝的风水宝地结庐而居。为了防止土匪骚乱,倾其所有,用数年功夫修建了这座石堡。  

  石堡除居住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御寇。  

  石堡长、宽各19米,高约8米,墙体为四方形,堡顶呈八卦形。墙体全部用石头所砌,底部宽2尺多,所用石料均为当地所产的山卵石,下方上圆,下大上小。据估计,基部最大的石头长1米多宽、厚约0.5米,重约2 000多公斤,而顶部是形状、规格不一的山石,整个石堡要用上百万个石块垒成。虽然墙体表现凹凸不平,但最矫健敏捷的人也别想往上爬5尺。  

  为防火攻,石堡外部的屋檐用石条构成,上面是一寸多厚的青瓦。  

  石堡有一个门、三个窗,按比例石堡的门窗偏小。门板采用当地产的“刺梨”木做成,十分坚固,可防枪炮、火攻。可惜,两扇门板在“大跃进”期间被拆走。人们原先想把它劈开作炼钢铁的燃料,但实在太硬无法砍动,只好改作切菜剁肉的砧板,从此下落不明。现堡门是用单薄的松木板重新做成的。  

  石堡共两层,上、下各2个厅堂,一个天井,16个房间。底层全部用石头砌成,楼梯也用石板铺成,二楼基本是木质结构,至今仍然十分牢固。堡内二楼有众多大粮仓,囤积的粮仓足以全堡的人吃上一年。在抗战后期,该石堡最多时住5户30多人。  

  石堡内有一个水井,不大又不深,但却常年源源不竭,从未干涸。原来井水清冽甘甜,可直接饮用;水温冬暖夏凉,冬天可直接洗澡,夏天冲凉可防暑解热。可惜,“大跃进”时期森林被毁.井水水位明显降低,如今又受到牲畜粪便污染,已废置多年不用。  

  其他4座石堡都是解放前所建的。解放后村里没有人再建过这种石堡。  

  由于战乱,溪湖店人很早就不断地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其中最早的是卓玉山的两个儿子。目前溪湖店人仅在新加坡就有2000多人,为本土的近20倍。

慈恩院

  位于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

  慈恩院内有9幅清代彩色壁画,至今保存甚好。这些壁画画工细腻,透视感强,反映清代闽南社会的工、农、商、学、交通等景象和民间节日庆典的热烈场面,堪称珍品。因年代久远,石灰墙上的图有所破损,人们用新的白石灰补平破洞。

  慈恩院的这些壁画作于清代,画家为本地人,署名“清竹”。民国《永春县志·方技志》载:清代永春留湾(今留安村)有位著名画家刘图,字清德。这些壁画的作者极可能就是清德(泉语“德”、“竹”同音)

  这9幅壁画分布在慈恩院正堂和左、右两侧三面墙的石灰壁上。每面3幅,位于中间的是主图,长1.7米,宽1.5米;两旁的小幅图各长1.4米,宽0.9米。

  左墙的主图是一幅反映当时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景象的大图画:左边是山,右边是海。左边从上到下分别画着:几个山民挑着柴走在弯弯的山路上,松下童子围在一起下棋,一个小姐坐在轿子上正在赶路,一群渔民正在捕鱼,楼上私塾里一位先生在教孩子读书;另一侧是几个妇女在纺织,楼下有几个木匠正在干活,一群农民在田里插秧;右边大海里的大小船只上有官员、百姓,或在游玩,或在赶路。

  右墙的主图是一幅反映民间节日重大庆典热烈场面的图画。山上山下成群的人们在吹拉弹唱;山下有一个高甲戏剧团在演戏,前面围满观众。

锦芳留

  位于泉州城内古榕巷东段。此地原有一座朝南大宅院,东邻井亭巷,西至旧馆驿,北与明·嘉靖间南京吏部侍郎庄国桢的府第一墙之隔。当初大宅院规模宏大,占地四亩有余,主人乃明·宣德年间(1426—1434年)晋江池店李五置建。由于李五既富又仁,有司赠予世锦芳留匾。久而久之,锦芳留遂成古榕巷一地名。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五》)   

  宅院向南的大门前有一石埕,石埕两边有石碣一对。民国期间,宅院一进间还基本完整,石埕的一对石碣尚存。二、三进间已剩残墙颓壁,后花园早已一片荒芜。一株四百多年的老榕树,成为乌鸦的栖息地。一代巨富的宅院现已演变成地名。一户氏后裔现仍居于此,在他家中只能看到先祖留下的一条两米长的石椅和一口直径一米的圆形石水壶,作为历史的见证。  

  近日采访其裔孙时,主人出示清光绪二十年家地契。从地契中发现,李王大宅院曰制锦鸿犹。 以制锦鸿犹为宅名,说明李五在明·宣德间就从事丝织业生产,而且规模宏大。

虞森土楼

  虞森土楼,也称“牛心楼”,位于与漳平县交界处的安溪县福田乡白桃村。

  沿革

  虞森土楼始建于明末,由太学生、氏14世林金书所建。

  1949年3月,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选调安南同边区和召集长坑、蓝田、祥华等内安溪各乡的武装抗征队骨干30多人,集中在牛心土楼(虞森土楼)进行军事、政治训练,组建成人民游击队,队长郑坚(台湾人),政治指导员王浩黄永华。中心县委主要领导陈华张连王新整等都曾在土楼给游击队员讲过话。土楼曾发生过激烈的枪战,如今墙壁上还留有许多弹孔。参加过训练的游击队干部,后来都成了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的骨干,为解放安、永、德、大、漳、宁等县做出重大贡献。

  1990年,由于两侧土墙坍塌,土楼作最后1次修缮,保持旧时风貌。

  如今土楼已没人居住,二楼厅堂供奉关帝观音佛祖,以及先祖牌位。每年七月初一,出门在外的游子都会回到土楼,为先祖点上1柱香。

  规制

  虞森土楼坐落在海拔1543米的大佛尖山下,依山而建,是座2层建筑的方形土楼,总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颇有气势。土楼面前开阔,远望山峰错落有致,连绵起伏。

  土楼的墙基由不规则的山石筑成,厚达2.5米;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土墙内埋设大量长木条、长竹片作为墙筋,具有抗震功能。

  整座土楼只有1个前大门,1个后门。正大门门额上方石刻“虞森楼”3字。

  走进土楼,天井宽阔,让整幢土楼显得格外敞亮。

  上落左、右两边各有1个1.5米宽石梯通往二楼,由不规整的石块垒成,拾级而上,二楼回形廊道贯通全楼,四通八达。

  土楼内有204根木柱支撑,木柱下有承柱础石,可防潮,可免柱脚腐蚀或碰损。

  在土楼右侧不远处还建有书房,现只存遗址;在几棵百年老树下还存放当时书房口摆放的石狮,右抱绣球,左拿金印,形态奇特。

蒋德璟故居

  蒋德璟故居又称相国府衙、相国府,位于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福全所城内北门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hnet.com《泉州人名录·蒋德璟》、《泉州守御福全千户所城·守御福全千户所城》)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宅·明宅》“大学士蒋德璟宅:在福全所。其一在通政巷。”泉州城内通政巷的故居早已不存,而福全所内的故居虽毁损严重,但终究是留下来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hnet.com《泉州祠堂·文简公祠》)

  故居是明末蒋德璟入仕后回乡省亲时修建的。从现存轮廓看,这座府邸应是三进五开间、双天井、双护厝的大宅子,单檐硬山式屋顶,周围还有花园,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

  目前,留存下来的遗迹不多:

  宽阔的大石埕仍在。故居前的石狮不久前被盗。

  府邸原有多个门,门已不存,但门前石阶却在。正门的石阶有7级,每级长4米;偏门石阶也是7级,但每级只有2.47米长,在规制上大小区别很严格。

  经过清初“迁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房屋悉遭焚毁,房屋仅存最后一进的正厅,还是清代重修的,规格不如从前。

  正厅左侧走上两三分钟,是相爷府的花园及马厩所在。花园中存一断残墙,旁边有八角古井1口、石马槽1个,长方形的花岗石鱼缸1个。

  后落天井四周1丈来长、2尺余宽、七八寸厚的“石今(“石今”合一字)石”,因遭烈火焚烧,竟全部裂成径寸的碎块。“迁界”之血雨腥风可见一斑。

  残存的出砖入石围墙,长达56米,高4.1米,北门街有一半以上是沿着这残墙而延伸的。

蒋报荣民居

  蒋报荣民居,位于鲤城区常泰街道树兜社区顶街路5号。2013年8月列为泉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蒋报荣(1888—1960年),少年时到印尼谋生,后经营油厂、咖啡厂、豆腐厂、百货公司等。1914年回乡建该厝。

  2009年略有修缮,整体保存较好。

  该民居坐北向南,为两落五开间硬山式建筑,砖、木、石混合结构。厝面宽18.5米,进深24米,埕深13.5米,占地面积693.75平方米。

  具有鲜明的民国初建筑风格,石雕、木雕较为精美。

十四划

蔡清故居

  蔡清故居,后为蔡清家庙”、“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蔡文庄公祠”、“蔡清祠”,位于泉州郡城曾井铺大寺后(今鲤城区新华西路孝感巷24号)。

  “蔡清故居”:1983年1月列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明 •正德始建

  蔡清故居约始建于 明•正德二年(1507年),是江西提学副使蔡清致仕归家后营建的府第。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号虚斋,谥文庄,明•晋江人,著名理学家;景泰四年(1453年)生于曾井铺(今 鲤城区曾井巷)。成化廿年甲辰(1484年)成进士,历礼部祠祭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礼部祠祭司员外郎、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正德元年(1506年)任江西提学副使,次年致仕归。正德三年(1508年)卒于家。(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蔡清》)

  明 •嘉靖为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

  明•嘉靖卅五年(1556年)熊汝达以刑部郎中守泉,嘉靖卅八年己未(1559年)始因为祠,称“泉郡大寺后 文庄公祠”。(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熊汝达》)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乡贤祠·附乡贤专祠之祭·蔡文庄祠》:蔡文庄祠)一在曾井铺大寺后,本家庙,明·嘉靖己未,泉郡守熊汝达始因为祠。”

  清·乾隆《泉州府志》:“先儒蔡文庄 宅,在曾井铺,今为祠。”

  明 • 隆庆为蔡文庄公祠兼家庙

  明•隆庆四年(1570年),泉州地方官在郡学宫右建特祠(指府文庙蔡文庄祠)以祀蔡清;道宪亦率泉州郡诸绅 重修大寺后文庄公祠,改称蔡文庄公祠,俗称蔡清祠”,崇祀蔡清像,以时瞻仰。族人即作为蔡清“家庙”,兼泉州氏济阳衍派的宗祠。(按:明代,地方掌管一省司法的长官为按察使,敬称“宪台”,按察副使称“宪副”,掌管一道的司法长官称“道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专祠·蔡文庄公祠·府文庙蔡文庄祠》)

  清·咸丰《重新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序》碑载:“先文庄公,明理学名臣也,我世宗宪皇帝清世宗·雍正帝特旨从祀鲎宫(文庙),而特祠则建自前明·隆庆四年,在郡学宫右。至大寺后崇祀公像之祠,乃前道宪率郡诸绅别建于此,以时瞻仰。”

  修葺

  清·咸丰《重新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序》碑还载:该祠自明·嘉靖卅八年(1559年)改建后的二、三百年间,因“年久倾圯”,到清·道光廿九年己酉(1849年),氏族人开始进行重修。“己酉腊月兴工,至丁巳瓜月告竣”,即道光廿九年十二月(1850年1月)开始动工,咸丰七年七月(1857年8月)竣工,前后费时七年。

  1986年6月维修,翌年1月完工。由于居住其内的氏后人不愿迁移出去,仅维修大厅。

  2002年再修。

  规制

  现存蔡清故居基本保持清代格局,是典型的明、清时期闽南民居建筑。坐北朝南,红色的墙砖,2进,面宽、进深各5间,硬山顶,燕尾脊,穿斗式木构架,由门厅、对称的两厢、大厅组成,占地面积580多平方米。

古厝原有3个门:正中大门紧闭,不轻易开启;两侧各有1个边门,供家人日常出入。

  廿世纪60年代前,大堂原悬挂有3方木牌匾和1幅蔡清画像,除1方文庄 公故宅”字样木牌匾被家人藏匿留存下来外,其余的均于“文革”初被毁。现大堂正上方悬挂文庄 公故宅”木牌匾原物,大堂正中寝龛内奉祀蔡清坐像,一身浅蓝衣袍,双手笼于袖中,面色和蔼,儒雅可敬。寝龛之上悬挂“庙庭配享”木牌匾,落款时间“雍正二年”(1724年)。供案上写着:“明·理学名臣”

  《重新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序》碑刻嵌于大厅东墙,清·咸丰七年(1857年)立,黑页岩,由两方合并而成,长分别为65、66厘米,宽均38厘米,系倡捐裔孙诒谋暨董事裔孙廷魁绍学椿荣等15位同立。

  然而,由于居家没有搬出,无法全面进行整修,现除大厅外大多已残破不堪,有的甚至被改观,尤其是大门外的东西侧增筑两间简陋的住房,极不配称 。

蔡敦福宅

  蔡敦福宅位于晋江市东石镇金泽村洋宅自然村。2007年6月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6年旅菲华侨蔡敦福建。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371平方米,为两进五开间双层,带埕头间,双层回向,埕头间上建六角亭二座。大门前壁堵有浮雕、线雕、影雕等多种石雕装饰,嵌有弘一法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弘一法师》)撰书的诗刻2方、楹联6对。为研究闽南华侨建筑及弘一法师书法艺术提供实物依据。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俗称“漳州寮”,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是一个闽南建筑的“大观园”,闽南红砖民居的代表。

  蔡资深民居(清):南安官桥”1996年9月列为第四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氏古民居建筑群(清):南安市”2001年6月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清·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菲律宾华侨富商蔡启昌回到漳里村,在村边风水宝地“漳州寮”兴建豪宅,建启昌厝、攸楫厝等房屋。许多建筑材料来自菲律宾,加之闽南独具魅力的雕刻艺术和装修风格,构成一幅中西合璧的建筑图画。

  后,蔡启昌之子蔡资深,乳名,是清·光绪年间著名旅菲爱国华侨。他继承父业,却认为“久远之业,商不如农”把大量财富转移到国内,遂继续在“漳州寮”广购荒地,组织族人垦殖,筑立祠堂,兴建众多大厝为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他还热心公益事业,慷慨捐资兴学,发廩赈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郡灾赈济,蔡资深因此受朝廷诰封资政大夫,妻子封二品夫人。宣统三年(1911)九月卒

  现官桥漳里村蔡资深后裔收藏蔡资深墓志铭墓志铭由两方长80厘米、高41厘米、厚1.8厘米的墨叶岩接拼,双面镌刻而成,现存一方。正面29行,右首3行直写阴刻篆书“清诰授资政大夫安亭公墓志铭”,行5字,字径7×5厘米。铭文16行,行18字,直写阴刻楷书。背面24行,行18文记蔡资深旅菲经商、返乡勤农、构筑第宅、乐助公益诸事颇详。

  大厝群自清·同治四年(1865年)蔡启昌开工,至宣统三年(1911年)蔡资深完成,历时47年。由此蔡氏古民居渐成规模,大宗祠1小宗祠1汉式民居大厝13书轩、梳妆阁、醉经堂其宏大严整,为闽南所仅有。

  规制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公倾(40多亩)东西通长20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布局严整。建筑格局东大西小,从远处看就像一把琵琶,石埕上石板之间缝隙就像琵琶乐弦。原来,该地地形为琵琶形,称“琵琶穴”民居即因地形而建。传说,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选址地点是一个九天仙女掉琵琶处,因此,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就称为“琵琶”形村落。据称:在“琵琶穴”建房子,只要不断发出敲打石头的声音,就会财源滚滚。蔡氏房屋持续建了40多年,凿石声声,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整个蔡氏古民居建筑群,除廿世纪50年代拆小宗祠支援建校,60年代因风雨坍塌1座,余者部分保存较好。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15座宅第和1座宗祠),计大小房间近400间,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古民居呈多行排列,每座边有护厝,或东西各附一组,或单附一组。座与座之间前后有约10多米宽的石埕,山墙之间有2米宽的铺石防火通道。

  建筑多为穿斗式木结构。主体建筑为硬山式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轴线取南偏西5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为闽南地区民居的最佳朝向一律青石墙脚,红砖墙身,屋顶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属于典型的闽南皇宫起大厝。但建筑风格也受到东南亚影响,吸取精华又自成一家,许多建筑装修材料都是从菲律宾海运过来。

  最大的一座民居地处西端,建于光绪年间,是群体中唯一东西朝向的建筑,是族人议事之处。

  最小的一座地处东端,建于宣统年间,是群体中建造最晚的,虽小而布局完整,装饰精美。后有灶间库房,中有挂落敞厅,前为花圃,为氏私塾及主人聚宴消闲之处。

  群体中其余12座,面积适中,布局完整。东部7座成三排两列组合,由南向北纵深,前后平行,南北95米,笔直贯穿,透视感极强,西部4座成两排组合,群体中布局最为完整。

  庭南有侧屋一列,俗称“花向”,为佣仆所居,等级分明。

  东北角最后一座附建的梳妆阁,为二层小楼,当地称为“梳妆楼”

  装饰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设计与施工十分精致,内外装饰丰富,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

  建筑物屋顶铺红瓦及瓦筒,燕形屋脊;室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门墙厅壁书画点缀,自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晚清文人名流的题词书画。书画如墨、彩、金、素等,色彩斑斓;匾额如书、卷、扇、菱等,别具一格。

  门窗形式多样,有圆、拱、菱、方等形状。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里,雕刻艺术随处可见。门前墙砖石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其包括有5种雕刻:花岗岩及辉绿岩石雕、木雕、砖雕、泥塑雕,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雕刻艺术非常奇特,至今仍没考证出来。各种雕刻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题材丰富多彩,有禽兽异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工艺精巧,手法细腻,堪称集闽南雕刻艺术的大成。

  梳妆楼的故事

  蔡资深的侄子蔡世添品貌出众,颇有文才。有次蔡资深带他去拜访晋江状元吴鲁,被吴鲁看中,有意把女儿吴明珠嫁给他。两家交换生辰八字,下聘礼定亲,家特地为吴明珠赶建起一座梳妆楼。(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鲁》)

  佳期临近,万事俱备,吴明珠忽得急病,临终前请以堂妹吴宝珠代替自己完婚。迎娶之日,吴宝珠吴明珠的木主神位一起来到了家。

  吴宝珠家没几天,蔡世添又染病而亡。吴宝珠18岁就成了寡妇,终身不出小楼一步,赢得门扉上“安贞”二字。

蔡妈贤宅

  蔡妈贤宅,位于晋江市梅岭街道五店市传统街区(属蔡厝)。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旅菲华侨蔡妈贤建于民国时期,砖木石结构,坐北朝南,三开间两落带单护厝,砖、木、石雕精美。

蔡缵故居

  蔡缵故居,俗称“新祠堂”、“公厅”,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塘东村,坐落在“辛丑部元”坊边上;因蔡缵曾诰封中宪大夫,故居亦称“中宪第”蔡缵的曾孙、明末著名的易学家蔡鼎也出生于此,或称蔡缵蔡鼎故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缵蔡鼎》)

  故居规制

  蔡缵故居经历代修葺,至今保存完好,是1座典型的闽南古大厝,并与其周围石埕古厝形成一整片的红砖建筑群。

  故居坐东南朝西北,有着典型的闽南古建筑格局,三开间二落,右带护厝,砖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红砖镜面墙,白石裙堵,柜台脚镌螭虎纹。向路的一边山墙装饰灰雕图案和西厢记、三国演义石雕图案,唯美精致。

  双塌寿门路。大门匾镌“文明世胄”,联刻:“湘水勋猷勤报国,卓岩著作永传家。”门廊对看堵上嵌有青石字匾,镌刻蔡缵克己修身、与人为善、正直勤勉的治家格言,和和南宋诗人范大成的《四时田园杂兴》诗句。水车堵泥塑花鸟走兽栩栩如生。大门柱联:“文衡拣选中宪第,明著钦崇国师家。”

  室内檩枋间、隔扇木雕精细,彩画鲜艳。梁檩间悬有“国师”、“良二千石”、“进士”等诸多匾额。

  厢房上建小阁楼。

  “辛丑部元”坊

  “辛丑部元”坊,位于蔡缵故居右后方(俗称“辕门脚”),至今保存良好。

  嘉靖廿年辛丑(1541年)吏部考绩时,蔡缵时任临安知府,在全国419名官员政绩考核中位列第一,泉州知府俞咨伯等特地在塘东蔡缵故居右后方为其立“辛丑部元”坊,以示褒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俞咨伯》)

  牌坊石筑,圆拱门形,前楣额上书“辛丑部元”,背面有“拣选府大夫等官四百十九名蔡缵第一,吏部奉行”字样。

蔡德芳故居(进士第)

  蔡德芳故居,俗称“进士第”,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塘东村,至今犹存,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涉台文物。

  蔡德芳,塘东人。早年随父渡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举进士,任广东肇庆府新兴县知县;后历掌台湾多家书院。清政府甲午战败,光绪廿一年(1895年)割台,蔡德芳挈眷内迁,在故乡塘东建成“进士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德芳》)

  屋宇高大轩敞,红砖镜面墙拼出连续菱形图案,安白石方窗;水车堵安装交趾陶装饰,白石裙堵下柜台脚雕琢螭虎;门路有精美的砖雕、石雕,雕刻瑞草、莲花、白鹭、梅花等吉祥意义的图案。木牌楼栱、斗、雀替、吊筒雕镂精细。前有宽阔石埕,旁竖石枳围墙。

聚斯楼

  聚斯楼,俗称“赤石土楼”,位于安溪县西坪镇赤石村长坑角落,是安溪县境内最早建造的土楼,也是福建省目前发现的建筑年代最早、最为完好的土楼。

  【按:有明确纪年的福建最早土楼3座:“聚斯楼”,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一德楼”,方楼,建于明•嘉靖卅七年(1558年);华安县沙建镇岱山村的“齐云楼”,圆楼,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

  “西坪土楼(清):安溪县西坪镇赤石村、平原村、南岩村,包括聚斯楼、映宝楼、泰山楼”,2009 年 11 月公布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映宝楼、泰山楼》)

  “安溪土楼 (明、清):安溪县”,又称“西坪土楼”,2019年10月列为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族谱》载,开基始祖林公孙回籍安溪赤石,赘李法贵之女二妲,经营茶叶生意,外祖无嗣,林公孙奉事二老终身,继承家产业。为防范土匪和野兽,林公孙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始建沟后号“蜈蚣形”“聚斯楼”,费时3年时间建成。

  赤石村是安溪较早生产乌龙茶的地方,该村土壤石土掺半,茶叶生长在石头缝隙之中,出产1种“赤石竹叶青奇兰香”的茶叶,且具清凉解毒、防疫保健作用,明代即畅销于台湾地区、东南亚,甚至欧洲,交易各地,赤石人因此致富。明末“聚斯楼”废圮,得以重建。

  据氏《族谱》载,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受强烈龙卷风暴雨袭击,“聚斯楼”损坏严重,屋面全部翻修,维修资金依靠氏第9世、台湾台北赤峰街林朝发茶庄资助。“赤峰街”又称“赤石街”,居住者大多是从赤石村迁居过去的,因安溪清水祖师乌面祖师)、乌龙茶(乌面茶)和“益生堂”药店著名。

  其后,“聚斯楼”内木构架又经多次维修,至今仍保留清代中期风格。

  解放后,“聚斯楼”一度是村里的集体住所。2011年前还一直有氏裔孙居住,后来最后的5户常住居民也因消防安全问题搬出。如今“聚斯楼”里常年没人居住,楼梯、木结构门窗都有不同程度的腐坏。

  从“聚斯楼”走出的氏、氏后裔,住在赤石村的还有1000多人,但大部分都已移居台湾和东南亚;特别是台湾,有族人3万多人,主要居住台北。

  规制

  “聚斯楼”整体由池亭(丹池)、“虎牙”、主体建筑、“蜈蚣须”护翼组成,总占地面积9048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丹池”亦称“莲花池”,方形,位于大门之外。

  “虎牙”即形似虎齿状的石栏杆,设于前大门门前。

  主体建筑(土楼)坐北朝南,全土木结构,方形型制,3层,通高10.2米。

  外墙墙体为生质夯土,勒脚、基座、前埕、天井为乱毛石铺筑(砌)而成,东面挡风墙以石卵砌成。现存夯土墙为明·洪武五年(1368年)始建时遗留物,长31.4米,宽31.2米,墙基厚2.2米,底部墙厚1.85米。

  土墙内为回形3层建筑,穿斗式木构架,屋面为单檐歇山顶,人可直接行走于二楼墙体。南北为9开间,东西为3开间。主门设于南端当中,东侧设有偏门。入门间西侧为主楼梯口。

  3层楼内共有房屋72间,其各自间内设梯通往二楼,形成自己独立的单元。

  入门顶层设有神龛,正厅供土地公,中厅设置“观音殿”,后厅三楼有“典宝间”,下厅有“益生堂”等。据说“典宝间”记载着氏与氏交接的历史沿续,只有年满60岁的氏男人才能进去查阅。“益生堂”是一间相传18代的中药店,看病、制药联在一体。

  由于建筑年代较早,风格较为粗朴,工艺制作保持很强的原始味道。所用石块几乎没有用铁器攒凿过的痕迹,均用自然山石砌筑。椽、柱等木作也很难找到精雕细琢的痕迹。木料与木料之间的结合,角与梁、梁与宓、宓与柱,均用竹钉、柯藤联结。楼内木构架虽经多次维修,至今保留清代中期的风格。

聚奎楼

  聚奎楼,又名“银青东庄”,俗称“朵桥土楼”,位于南安市金淘镇朵桥村,北临省道307线。

   “聚奎楼(清):南安市金淘镇朵桥村”,2005年5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聚奎楼”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傅方升傅方进兄弟所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竣工,共耗资纹银3700两。之所以命名“聚奎楼”“奎”“奎星”,也称“魁星”,是传说中主宰文章兴衰的星宿,楼主兄弟俩应是寄望这土楼能聚集众多文学才俊之意。

  民国廿八年(1939年),氏后裔对土楼进行局部维修,还多修建了1个楼梯、1个房间(现存就有61间)。

  廿世纪50年代初,“聚奎楼”曾驻扎解放军部队,继而为金淘区公所所址,还曾成为当时诗山、金淘、码头3区农民缴交公粮的仓库。后来一段时间又作为金淘供销社编制草席的工场和仓库。供销社撤销后,有族人一直在土楼里开店。

  2005年列为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后,曾修葺土楼一、二层木门窗,后来又改换了老化的电线和照明灯。如今,一楼的一些房间建为朵桥村文化室和老人活动中心。

  土楼至今仍较完整保留始建风貌,具有防水、防火、防盗三大功能,但二、三楼很多木结构门窗腐朽、地板凹陷、墙皮脱落,已显衰败迹象。

  建楼传说

  傅方升傅方进兄弟家庭贫困,除耕种薄地外,还利用农闲帮人打杂、挑运或扛轿,挣钱贴补家用。如此,何以有财力建此“聚奎楼”

  历来传说:

  傅方升傅方进的堂兄傅回良九官公)是村里大户,扩建厝宅时叫家兄弟去帮忙。挖地基时,意外掘到2口棺材,傅回良嘱他们晚上抬到山上另埋。抬棺木时,家兄弟俩感觉特别沉重,壮胆把棺木打开,发现棺木里1口装着金子、1口装着银子。

  傅方升傅方进得意外横财,为避免露富惹祸,生活仍极其俭朴,继续干着苦力活。

  半年后,傅方升傅方进着手筹建房屋,一道到土皮芸杉行选购杉料。时杉行老板正与瓦窑头家、朵桥财主品茶聊天,见这两个头戴草帽、身着旧衣、腰缚草绳、肩背苴麻、脚穿草鞋的穷汉来问杉价,鄙夷地说:“你们是要搭火灰寮,还是修理破厝,竟然问起大杉料的价钱,简直是‘买四两肉问船猪到几只’!小题大作。”傅方升说:“我们想建一座大厝,贵行杉料怕还不够用!”杉行老板便随口说:“如果你能从身上拿出50两银子,我整个杉行都归你。”傅方升问:“此话当真?要不要问老板娘?”杉行老板斩钉截铁地说:“大丈夫一言九鼎!岂需问什么女流之辈!”

  接着,瓦窑头家以全部砖瓦、朵桥财主以石尖山石坪为条件也参加打赌。于是,4人立下字契为凭,保证绝不反悔。此时,傅方升从容不迫地从怀里取出50两银子交给杉行老板。这3个平时最瞧不起穷人的富人瞠目结舌,只好认输。

  家兄弟用最少的钱,购买到了价廉质好的石料、杉木等所有原材料,用数年时间,在村前“莲花穴”厝地建起了“聚奎楼”,并在土楼两侧加建护厝,形成“轿形”,整个建筑群若扛轿体态,体现轿夫本色,寓意不忘出身。

  传说虽然有趣,但真伪无从考据。

  楼主傅方升其人

  2010年,在金淘至安溪高速公路建设中,出土了傅方升(字明峰)及其孺人雷氏、弟傅方进(字允峰)3方《墓志铭》,楼主的面貌才得以清晰。《墓志铭》黑页岩质地,两面刻字,傅方升及孺人分为4块,傅方进分为3块。每面约21行,每行14字左右,现藏于“聚奎楼”三楼旧关帝殿中。

  《皇清待赠征仕郎、太学生、七十六翁先严明峰?公墓志铭》(简称《傅方升墓志铭》)起首即曰:

  “皇清待赠征仕郎太学生七十六翁先严明峰?公墓志铭

  乡进士、文林郎、奉旨捡选知县、丁卯科举人、现会试、年姻家弟吴元华顿首拜撰文

  乡进士、文林郎、奉旨捡选知县、丙子科举人、现会试、弟时谋顿首拜撰额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候选知县、侄应时顿首拜书丹

  国学生明峰?公,讳方升,字朝趾,唐·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银青公傅实裔也。族裔治外著姓,门簪绫相望,代有闻人,为武荣巨家。二十二世祖、前进士讳履谨公分支邑之十五都朵桥;子讳公,登贤书,□别为宗,公其派也。父朴斋公,举丈夫子二,公居长。家素清白,虑无以为薪水资,因辍举子业,力本治生,偕弟拮据……”

  《皇清待赠国学生、八十二翁允峰?公墓志铭》(简称《傅方墓志铭》)也记述:“伯兄徒手拮据,辍举子业,佐兄肩父任,铢积寸累……”

  从《墓志铭》等可知,傅方升(1677—1752年),字朝趾,号明峰,唐·傅实之后。

  傅实(866—926年),字仲诚,行十一,唐末·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梓里村人。傅实及长,承从兄傅笋昭义军节度使之职。唐僖宗(874—888年在位)时,赵国公奉敕入镇八闽,举为佐,授威武军节度招讨使、建州都押衙。广明元年(880年),傅实率军入闽,适泉州刺史、左厢虞侯李连骄横不法,纵其徒为郡人患,傅实即进兵泉州逐之。傅实严明军纪,整饬吏治,开垦土地,鼓励耕织,安置游民,发展农业生产,泉人称善。唐僖宗敕赐傅实银印青绶,衔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建第居泉州城东门外凤山南麓东湖之滨,遂为姓开闽始祖。光启元年(885年)王潮3兄弟率部入闽,占取汀州、漳州,兵进泉州。傅实宅第所处之地形势险要,扼泉城之口,乃兵家必争之地。傅实为避免泉州遭受兵火涂炭,遂舍宅为寺,偕夫人率队伍退居南安,驻扎武荣桃源(古南安郡治,今南安丰州镇)之周井堡。乾宁三年(896年),唐室赐傅实银印青绶,封“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尚书左仆射食邑千户”傅实从此定居南安丰州衍传,成为桃源氏肇基始祖,卒葬南安市丰州镇环山村金钗山西南麓。桃源氏蕃衍生息,蔚成大族,堂号因称“银青传芳”、“银青衍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实王潮》、《泉州古墓·傅实墓》、《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桃源氏大宗祠》)

  至明末清初,桃源氏22世傅履谨傅兴源),始从南安丰州迁至金淘傅厝井定居,后再迁至南安十五都朵桥,成为朵桥氏开基祖。傅兴源传子傅楠傅楠傅朴斋(朵桥氏3世),傅朴斋生子2,长傅方升,次傅方进

  傅方升墓志铭》对于家祖业没有过多记载,但对于傅方升喜欢读书和创建“聚奎楼”动机,有曰:“少喜读书,怅不如意,闻咿唔声辄心动,延师课督儿侄辈,无片刻宽假。与弟议别营土堡,接诸宾客来往,不以扰书室,妨讲习学务。有以论文至者,倒履欢迎……”“谈笑间,杂一二谐语,饶有雅趣,虽文士风流,不能过,已故过访多名下士诸卿先生……轩车来往不绝。”

  时有1位高中进士的乡贤游览并夜宿土楼后,曾赋《咏聚奎楼》诗1首,有曰:“中有高人书夜读,声音透入碧云霄。”直接道出了“聚奎楼”学子读书的情境。

  傅方升生有3子,傅方进生有11子。傅方升重视教育,开了家子弟尚文的家风,后辈渐有以书出名傅方升有3子中,长为楫恩贡生,次占魁、三文焕皆为太学生。

  撰《傅方升墓志铭》的吴元华,是傅方升姻亲家弟,傅方升壮年时便与吴元华结交。因慕吴元华学识,傅方升使长子傅为楫吴元华前往诗山,到傅方升夫人氏的娘家读书;孙傅青高也曾向其问学。

  因与氏一家熟识,在吴元华撰写的《墓志铭》中,还褒扬傅方升孝顺父母、和睦兄弟的品性。父母在世时,傅方升晨昏定省从未或缺;父傅朴斋生病时,侍奉汤药从不懈怠;母亲李氏因为娘家在外地,当地没有亲戚依靠,傅方升更是细心照顾;傅方升兄弟俩从小便和睦相处,同甘共苦,一起靠苦力挣钱养家,无论何事情都一起商量着处理,“与弟同苦乐,比壮而长聚,顺常如一日,钱帛不入私房”,到了头发花白也不分家。(据氏后人说,这个家族发展到200多人后才分家)

  傅方升墓志铭》还记述傅方升兄弟发家后乐善好施事迹。在南安县修建文庙时,“不惮倾囊”相助;“其余济人利物,随触辄应”。地方官员赠“一门好善牌匾以褒奖家(该匾毁于廿世纪60年代末)。

  如今,氏兄弟的后裔,在海内外达7000多人。

  土楼规制

  “聚奎楼”规模宏大,建筑技艺也十分精湛,俗谚有“有朵桥富,无朵桥厝;有朵桥厝,无朵桥富”

  古代土楼圆形居多,但“聚奎楼”是方形的,其内部呈“回”字形,别具一格。土楼左右两侧各建1座5开间3落大厝,硬山顶,燕尾脊,穿斗式木结构,红砖碧瓦;并于靠近土楼这一边各留有4米多的空地,前后砌上石栅栏相连接,而在另一边各加建单列护厝为配套。这样,土楼两旁是4栋房屋,和土楼构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成“轿形”,整个建筑群若扛轿体态,体现轿夫本色,以示不忘本;或说抬轿子需要轿夫齐心协力,隐喻兄弟齐心。

  土楼坐西向东,穿斗式木结构,共3层,总高13.6米,南北宽33米,东西深30.8米,占地面积1016平方米。近处是一片良田,远处以覆船山为屏障。大门口以长条石砌成。

  第一、二层外墙用花岗岩长条石“交丁”砌筑而成,内墙夯筑“三合土”和砂石,再涂抹白灰,厚2~2.4米,不设窗。第三层采用“三合土”夯筑,墙体厚度缩小为0.4米,此层四面各开窗7个,整幢土楼也只有此28个窗户。第三层墙体厚度缩小腾出近2米的空间,改建成环四周的通道,人们在各个窗户后向下、向外眺望,可防御土匪的进攻和抢掠。

  土楼屋顶四角桥翘脊,双面倒水,屋盖瓦片上每隔1米就粘有一块泰兴砖,预防强风吹掉瓦片造成漏雨。屋檐安装瓦当和垂珠,屋檐下有5层条屏,描绘着千姿百态的花鸟鱼虫。

  土楼东面设1个大门,南北两面各设1个小门,门顶部设有防火灌水道。清代遇山匪放火烧门,土楼里的人就可提水上二楼,倒入门上的这条缝隙,像水帘洞一般将火浇灭。

  大门券顶用辉绿岩砌造,石门额上刻阴刻横写楷书“银青东庄”4字,以示楼主渊源。左旁边门横匾书写“凝秀,右横匾“揽奇”。此外还有“聚奎楼”、“一门好善”、“岩野别墅”等墨宝。

  土楼内部类“四合院”,3层楼舍环绕,中部为天井,颇为空旷。

  每层楼舍有20间一般大小的房间,共60间,间间相连,用木作的墙堵隔开。楼内通廊式,二三层的房室,前有回廊,后有通道,前后皆可环走土楼1圈。一层的走廊前有20根方形石柱,第二、三层走廊前是20根上下两层连在一起的杉木透柱,每根柱子均雕刻精美,长达7米多。这样结构,在泉州建筑史上亦属罕见。最精致的是面朝天井的原装回廊,回廊木栏能数出十几种样式来,几何图形,花式纹路,间或穿插,旧貌依然。

  天井长16.06米、宽12.26米,以石铺就。天井的西北角有1口水井,水井旁立有1个大金鱼壶,俗称“石池”,由辉绿岩雕刻而成,基本完好。“石池”正面阴刻题字:“小小书斋,数竿修竹。窗明几净,香清茶熟。好鸟弄声,时花怡目。黄庭临罢,南华辍读。筹此欣然,默领清福。”题字落款时间为“戊子仲春”,即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年)“聚奎楼”竣工时

槐山大府第

  槐山大府第,俗称“大厅大府第”,位于泉港区界山镇槐山村氏家庙右边,规模之大,在泉港区极为罕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槐山氏家庙》)

  沿革

  槐山大府第始建于明·成化(1466—1486年)间,遥遥领先于泉港一带绝大部分现存的古民居。说明早在明中期以前,泉港古大厝的形制已完全成熟。

  府第主人是槐山林氏10世4房林苞。《槐山氏族谱》载,林苞之二哥林丽,系明·弘治间贡生,后授任太平州吏目;《惠安县志》亦记此事。而林丽之府是座“一进三开间”之普通民居,就在“大厅大府第”之侧。

  林苞非官非贾,一介农夫,其府第来历颇具传奇色彩。后人代代口耳相传,该大厝乃是1位名为陈敬璧(方言音译)的朝廷大员所赠。

   据传,林丽年轻时就学今仙游县枫亭镇塔斗山会心书院,素与同窗陈敬璧交好。那时,陈敬璧已中举人,但家境贫寒。一日,陈敬璧特往槐山拜会林丽,拟借些盘缠晋京赴试。经半日风尘,走到槐山村东1块叫“三亩二”地头,遇到林苞,交谈之后,方获知林丽出门会友已有多日,陈敬璧极为失落。林苞见状,热情邀之进家门,并以丰盛的农家特产招待。陈敬璧早已饥肠辘辘,竟吃光了1锅焖地瓜、1锅稀米粥和1小坛腌螃蟹。饭罢,他感叹平生有3顿饱,此乃其中之一,有朝一日定当报答此一饭之恩。时天色已晚,林苞又安顿其在家中歇住。林苞本乐善好施,也非常敬重儒生,闲聊中得知的来意,遂奉上本想添置家具的银两,陈敬璧极为感动,却一言不谢,翌日告辞而去。

   陈敬璧此去高中进士,授任地方官职,数年后擢某省行政长官。一直想报答林苞之恩,便千里迢迢将林苞接至任所官邸,待以兄长之礼。林苞一住便是3年,这日两人沽酒聊天,不觉醉去,同睡一床。夜半起来小解,正好林苞亦有尿意醒来,小解完毕,顺手帮林苞提尿壶,等林苞溺完,才放回床下。不料次日林苞便大病不起。后有命理先生说,林苞一介农夫,命脉轻薄,承受不起朝廷命官为其提尿壶的福份。之后林苞百医莫治,病情益笃。他自知捱不过此劫,执意要求归乡,陈敬璧只好许之。

   归来后,林苞发现旧宅后门自家的田地上巍然屹立着1座金碧辉煌的3落豪宅,大厝之前还用条石砌起一个大水池,池中荷香飘逸,大厝四周还筑起围墙,花卉满院。邻里乡亲纷纷祝贺其在外地发了大财,汇款回家建此豪宅。林苞这才醒悟,是陈敬璧以他的名义汇款建了这座大宅院。不久,林苞终因病逝世,但槐山大府第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在明·嘉靖(1522—1566年)间的倭寇犯境和清初“迁界”中,槐山大府第受到2次巨大的破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清初迁界》)

   虽经多次修葺翻建,大部分墙壁和屋檐已不复当年模样,围墙亦墙毁垣尽,但墙基界址依然清楚,外墙四角的4个大茅厕尚有遗迹可寻;而那个约300平方米的石砌荷池仍存,每至夏季依然荷叶亭亭,清香四溢。

  规制

  槐山大府第规模宏大,宽38米,进深 88米,占地约3344平方米;加上大厝前的砖埕和荷池,共有4440平方米。

  大厝共4进,左、右各有3座3开间护厝衔连,府第后另建1座3开间后护厝。整座古大厝原有大小房间132间、天井18个、大石阶30级。

  目前保存下来的1个厅堂极为阔大,房顶横排椽子(檩子)多达36支。

  虽然古大厝的屋顶、壁墙经历代修葺,大部分不复原貌,但天井、柱础、台阶和石鼓等犹遗留至今,围墙四角的4个大茅厕尚有遗迹可寻,宅院之前那个占地约300平方米的石砌荷池也见证了当年的奢华。

十五划

德美楼

  德美楼,位于安溪县龙涓乡东部、距离龙涓乡政府约7公里的玳瑅村石尾自然村,紧挨“联芳楼”。(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联芳楼》)

  沿革

  德美楼建成于民国五年(1916年),是“联芳楼”建造者李致涯的堂兄弟、同是印尼侨商的李向斟所建。

  据说,李向斟原想与李致涯昆仲暗里较劲,建造1座比“联芳楼”更气派的方形土楼以炫耀,特别交代他留在家乡的兄弟,不要在乎钱财,只管将土楼造大、修美。谁想,其兄弟俭朴本色不变,心疼哥哥在外赚钱不易,最终只盖了2层楼,就匆匆竣工了。或称,德美楼建成后,李向斟曾兴致勃勃专程回国看看,当他一见简朴的德美楼,气得说不出话来,当日即返回印尼,从此再不还乡。

  现土楼不再住人,日渐荒颓坍塌,苇长苔滑。

  规制

  德美楼楼址择地势最为平坦的小村正中,占地约十亩,为方形单圈通廊式土楼,粗棣瓦盖,土坯夯筑,墙厚2米。

  大门额匾:“德美楼,民国五年丙辰,仲秋之月谷旦。”

  楼宇2层,每层18开间。这是一座俭朴至极的土楼,除了进门左侧2楼的一扇窗棂尚称精致之外,全楼无雕花柱础,无贴金彩绘,无垂柱,无木刻镂雕。

德兴堂

  德兴堂,又名“家大院”,位于永春县蓬壶镇仙岭村,是沈逢源故居。保存相对完好。

  “德兴堂(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仙岭德兴堂(民国):永春县蓬壶镇仙岭村”,2020年11月列为福建省第十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德兴堂,沈逢源肇建于1937年,1941年落成。

  沈逢源

  仙岭氏是永春蓬壶望族。沈逢源系仙岭氏第15世孙,字振渊,号逢源,是永春籍著名工商业家。

  沈逢源初随父到上海经商,后与朋友一起创办“永顺兴行”,规模扩大后改号“鸿荣行”,连锁行分布于香港、福州、泉州、广州等9地。

  1946年,沈逢源自行组建“南成行”,分行遍及上海、台湾、香港、澳门等地。

  1954年,又在台湾新竹县投资兴办“新竹玻璃公司”,在香港兴办“立丰织绸厂”

  兴建

  1937年,沈逢源返乡捐资创办仙岭小学,并开始兴建“沈家大院”,1941年落成。

  由于老宅地处山区,建屋所用的石头和木材需从外地购入,其中一些还是沈逢源专门托人从台湾运来的,然后一步步运到山上。德兴堂建成后,沈逢源遍邀名家留下墨宝。

  相传,为装饰“沈家大院”内从大厅、东西两侧的大房以至下厅、榉头(厢房)墙面门窗上的众多木雕,沈逢源当年融化了32斤金粉。

  保护

  “沈家大院”刚建成不久,吕玉川嫁为仙岭氏妇。不久,吕玉川的丈夫被“抓壮丁”,她孤身一人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无依无靠。沈逢源家人同情堂亲吕玉川的遭遇,便让她搬到“沈家大院”内,帮忙做饭、看家。

  经逢战事,沈逢源举家迁离“沈家大院”吕玉川没有随同,留下看护,其再婚后也未曾离开这座宅子。她在这里看家护院60多年,直到终老。

  因为沈逢源曾在家乡捐建学校、奖学助学、重修宗祠等,做过不少好事,廿世纪60—70年代,族亲不忍破坏他的故居,尽力加以保护,把厅头能拆的木雕拆藏起来,不能拆的便用布盖住;“沈家大院”得以保留下来。族人还经常在大院的窗棂和梁柱上系挂桂花香包,据说能防霉、防虫蛀。

  现沈逢源的后人已将“沈家大院”捐给当地政府,近期做了1次较为全面的修缮和保护。

  规制

  德兴堂坐北朝南,前埕后厝,占地面积1334.13平方米,建筑面积 1068.51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具有典型闽南侨乡特色。2进,悬山式,砖木石结构,由前埕、门厅、两厢、正厅和东西双护厝等组成,共有房间32间、 天井5个。布局合理,结构严密,精雕细琢。青石为窗,实木为梁,其石雕、木雕、瓷雕、漆雕齐全,体现民国时期永春文化工艺的最高水平,文化品位极佳。

  外侧屋顶檐边是彩色浮雕,花草虫鱼、仙人鸟兽。外墙上方是红砖,下方白石,底座为石雕。

  下厅屋檐下刻有氏家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正厅面阔3间,进深5柱。

  大厅厅头正中悬挂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德兴堂”3字牌匾1方,落款“五木定天下”(按:“林森”2字由5个“木”字组成)。牌匾金镶,题字接近欧体,刚劲有力。堂内还有于右任梁披云等多位知名人士的题字。

  正厅设有神龛,供奉祖先牌位。神龛由一块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木雕组成,雕刻着各种历史人物故事及祥瑞图案;每1块木雕都能取下,成为一件独立作品。这里的木雕保存最为完好,表层的金粉破坏最少,依旧十分耀眼。

  厅头神龛两旁的2根杉柱,由2棵倒立的杉木制成。柱头雕刻着左鸾右凰、仙人骑凤等图案。柱身上镌联:“德水自长流,润屋润身,定卜肯堂肯构;兴宗期后起,良弓良冶,庶几为龙为光。”隶书,仿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授字体,用笔劲健沉着,结构严谨大方,但没有落款。

  大厅的内外文柱、中柱及厅内外隔楮、廊口柱等甚多,都有各大名家留下的诗、联、题词,如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邹鲁,书法家梁披云季守正陈维恒,以及民国蓬壶有很高声望的林泸成林以仁等真迹。

  如大厅两壁镌联:

  “栖鸾多种竹,爱鹤莫移松。”于右任题)

  “善为传家宝,忍是积德门。”(语出朱熹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资富能训唯以永年。”

  “云现吉祥星明福寿,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孝友和光结为瑞彩,文章古绝披以丹霞。”

  “风月双清云霞五色,诗书三昧山水八音。”

  老宅内多处可见以“德兴”2字为上下联首字的“冠头联”。如:

  “德为车,乐为御,无远弗届;兴于诗,立于礼,游圣之门。”

  “德曜门庭春焕彩,兴仁家宅世其昌。”

  “德及余千,堂开三善;兴思梁室,韵制四声。”

  “德星朗朗依仁宅,兴雨祁祁润甫田。”

  “德水抱村流曲曲,兴龙崛地起层层。”

  大房及6扇窗口雕有8幅“二十四孝图”,如“鹿乳奉亲”、“拾葚供亲”、“涌泉跃鲤”、“行佣供母”等。

  建筑外墙写满标语,多为土地革命时期所留和“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

德星楼

  德星楼,又称东头土楼,位于南安市官桥镇东头村西南村外田洋中

  德星楼系本村官绅陈芳官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前后。土楼后裔大多在清代三次移民台湾高潮中迁居台湾,土楼失于保护,1958年后又作养猪场,日久衰败,损毁严重。

  德星楼是方形土楼,底层面积500多平方米,楼高15米,宽24米,深21米。四周有短墙,初建时配套有精美的东西厢房、条石铺就的大石埕、还有回厢房、大水池、大照墙等,占地至少在15亩以上。

  楼作3层,底层高6米左右,二、三层高各4层与层之间以杉木架梁、铺板,板厚67厘米,仅留60厘米见方的开孔可架梯供上下楼顶为平台,可供瞭望

  土楼正面下部用细雕花岗石砌成墙面。大门圆拱形,宽1.7米,高2.4米,门顶嵌有青石门匾“德星楼”

  土楼围墙1米,底层1.7米,以红土、灰米(锻灰未尽的贝壳)拌米浆舂筑而成,坚硬如石。各层围墙四面布满瞭望孔、射击孔

樟脚古民居群

  樟脚村古民居群位于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从324国道泉港区段朝阳公路往里走三四公里,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即到。据说,村子里有一株树龄700多年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樟脚村因此得名。

  古民居群由数十座大小不一的古民居组成,砌成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而某些单独的石头屋的历史超过400年。这些古民居现仍有人居住,但有些已经废弃。

  砌屋时,依山就势,上下左右不讲究布局。一幢幢石头厝首尾相连,沿山坡一层层上下重叠,俨然一座古城堡。许多人家,紧挨屋后便是一堵石砌大岸,岸上的人家就高踞于下方人家的屋顶上;同一座房子里,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还得上几级石阶。户与户之间,都有石卵台阶相连。这家与那家之间,巷道连着巷道,岔道连着岔道,两边的墙壁伸手可及,窄窄的巷道上常常还要盖上石板或铺上屋盖,这巷道变成地道了。

  一般房子都石砌到顶,也有上面部分垒土坯的。这些房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窗户少而小,据说是为了防盗。同一座房子里,却一定要在前房、后房之间留一道哪怕只是窄窄的露天巷道或小天井,为的是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古民居群的外墙,全部用形状不一石卵、石块砌成。这些石卵、石块,都是铁红色的风化石。历经岁月洗礼,石墙已是一片斑驳,石墙的缝隙里还泛出青绿的苔斑,但其呈现出来的红褐、灰白、藏青的色泽,在阳光的照射下,绚丽缤纷,粗犷朴实,俨然一幅油彩画。

  古民居中最为堂皇、最具特色的应数瑞峰楼。瑞峰楼位居村子高处,有两层楼房,全用乱石块砌成,整幢楼房三面全石到顶,只在二楼正面墙上留三个小窗,也许是因为防匪的原因。大门构筑精美,由精雕的辉绿岩方块石垒成拱形大门。门楣上匾额雕有“瑞峰”字样,落款为“清·嘉庆四年乙未中秋”。瑞峰楼底部墙宽1米,二层最窄处也有70多厘米。楼内两边上下各三个房间,后边是小厅,中间是大天井,天井四周围以栏杆。这种构造,与闽西的土楼有点相似。可惜是一场大火过后,这幢房子已经面目全非。

镇抚黄氏祖宇

  镇抚氏祖宇,位于安溪县参内乡镇抚,列为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氏祖宇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庚寅(1530年),是附近5个村落黄氏的共同祖祠。

  祖宇地处山坳中“美女穴”。其尾落与中落间的小天井水平处,安放两块条石及1小石块,与石台阶连接,似小男孩的两条腿及阳器;顶厅天井之间未砌台阶,安置1颗圆形石柱珠,石珠不可固定,会动又不会倒,无碍上下走动,似小孩的头部。整个合起来,象征“美女脱胎”正位,寓人丁兴旺。

  氏祖宇是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黑瓦红墙,房子外墙没有一扇窗。其最特别的,是大门辟在左侧下照房位,而非正中。祖宇附近还有1口400多年的水井,水质尤清冽,据说该水的质量比平常水的密度要大。

  关于大门辟在左侧的原因,当地流传与风水有关的两种说法:

  一是当时修建祖宇时,由人丁兴旺的二房主持。他们请来风水先生,选定最有利本房的左边开大门。

  二是修建祖宇时,氏兄弟请来的风水先生特别爱吃鸡肉,尤爱鸡胗,所以主人每天杀鸡热情款待。后来,连续几个月鸡肉中不见鸡胗的影子,风水先生不悦,便对主人说,大门按正中开放就行了,说罢便即辞行。临行前,氏兄弟送风水先生1个包裹。走到祜水村,风水先生打开包裹,才发现100个鸡胗被腌制成咸的,完完整整地放在包裹里。风水先生觉得自己错怪主人,心生愧疚,于是他马上返回,告诉主人说房子大门开正中只会被前面的山头围住风水,开在左边看得开,看得远,才能人才辈出。

磐宗楼

  磐宗楼,位于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古称“驷岭”)后畲。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现无存,只遗留一小庙,崇奉协天大帝·关羽,亦称“磐宗楼”,分2层,古朴素雅,结构较为少见。

  清·康熙《安溪县志》的记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5·风俗人物之2·考迹·楼·磐宗楼》:“磐宗楼,在新溪里,明·里人林昌建,以御盗。见《传》。训导、儋州人孙统诗,有‘保障也能尊国势,孤高尤喜插天空’之句。”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8·风俗人物之5·阐潜·明·林昌》:

   林昌,赤岭人。不习书史,而肮脏有机智。

  所居地旧多患寇,寇至,则举族逃窜山谷中。出资财,筑楼十仞,基墙高厚,中列正楼,外楼四绕,仓囷、井臼、爨甑、床凳之属皆具。急则男女入楼,正楼居女,外楼居男。正楼制度如家室,外楼具穿窗孔,可以开弓发铳炮,外沟三丈许。度蔺石,渠答所宜。

  嘉靖中,白叶坂寇至,其酋环楼觑望,不得施攻,大服所为,使人谓曰:‘公豪侠长者,吾愿见之。’与隔水相见,各出馈饷、酒食相遗。酋语曰:“公楼甚坚,吾以火箭远射,则奈何?’曰:‘吾堡中沟水穿通,车戽提灌不乏人,立扑之矣。’酋叹息去。

  末年,倭寇猖獗,延烧永春及于本县,人皆来楼中避寇。倭声言攻楼甚急,楼中人尽束包走,课僮耕作若无事,独令人买弓矢火药,募战手。寇至攻楼,连二月,率众抵御之,死其四十余人,而楼中人中寇矢者一人而已。久之,毙其酋一人,寇各领营闭不出。曰:‘恨我少人,不然,可反攻也。’夜出金募战手,寇已引去矣。人名其楼曰‘磬宗楼’。

  年九十余乃卒。”

  据上文可知:

  “磐宗楼”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是赤岭人林昌为抗击匪患出资财所建,最初没有命名。楼圆形,高十仞(十多米),基墙高厚,土木结构,悬山顶,有内外两层。外楼置许多洞孔,用于观察敌情和开弓发铳炮,围绕外楼的还有3丈许的防护沟。

  楼成之后,“磐宗楼”经历2次考验:一是嘉靖中,白叶坂寇至,贼酋“环楼觑望,不得施攻”,只好隔着防护河与林昌相见,深表叹服,互留酒食馈赠,叹息而去。二是嘉靖末年,倭寇犯永春和安溪,乡民纷纷躲入土楼中避难,林昌积极备战。不久,倭寇果来攻楼,相持2个月,林昌率众抵御,击毙敌酋1人,毙敌40余人,己方仅1人受箭伤而已。后倭寇见不克,连夜溃退,土楼安然无恙。乡人因即名楼“磐宗楼”。(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司寨城·泉州寨隘·白叶坂寨》、《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题赋

  “磐宗楼”自此声名大振,屡有官员文士前来视察揽胜,交相题赋,赞誉有加。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收录嘉靖时题诗5首,曰:

  其一:

  “按事宿磐宗楼题壁

  陈尧兴(通判,南海人)

  楼在新溪里,建自里人林昌,中筑层楼,雄拔特起,外环小楼,浸以深池,巍然为一方形胜。贼屡犯,竟莫能攻。宗人咸赖之,故曰‘磐宗楼’。同安御史刘存德有《记》。

  危楼缭绕列层峰,簾捲阑干翠霭重。花影引春蒙枕簟,松涛和月上簾栊。
  我来逸兴横寥廓,醉后狂歌落半空。极目烟霞深几许,恍疑身在画图中。”

  其二:

  “经略太湖岭寇寓‘磐宗楼’,次壁间韵

  吴鹏(参政,秀水人)

  林家楼阁枕层峰,下瞰南山百二重。晴引紫烟通几席,晓迎红日满房栊。
  同居正喜孙支茂,高视能令眼界空。信宿不禁频徙倚,北窗遥对五云中。”

  其三:

  “中秋后三日营白叶堡,夜宿‘磐宗楼’,和大参公韵。

  汪瑀(县令)

  磐宗楼下列诸峰,高义层云几万重。俯瞰岚烟笼远市,遥看海月上疏栊。
  百年文字同芳饮,一派弦歌绕碧空。赢得清平闲半日,簿书偏入梦魂中。”

  其四:

  “次韵题‘磐宗楼’

  李錀(教谕,桂林人)

  楼远清流向列峰,年来佳兴不胜重。晴云时出飞华栋,夜月频迎在绣栊。
  坐起洒然真性适,到来洗耳俗尘空。嵸巄不独诗书地,势概尤坚障望中。”

  其五:

  “和韵题‘磐宗楼’

  孙统(训导,儋州人)

  突兀江楼峰外峰,人家烟火几重重。寒威自昔清寰宇,和气于今满绣栊。
  保障也能尊国势,孤高尤喜插天空。庭前兰桂春风好,抚景悠然乐在中。”

十六划

儒山蓄书楼

  位于德化县盖德乡凤山村,1355年首建,与儒山徐氏宗祠构成一个整体,分为三落大厝。中落奉祀祖先,后落为蓄书楼,分为上下两层约有100多平方米,楼下是开阔场所,没有装修;楼上有一厅六房,其通道绕楼一周,宽敞明亮,至今完好,是德化最早的民间图书馆。  

  儒山蓄书楼是前人私塾场所,也是藏书阅览的好地方。史上遗下古楹联两副:

    “蓄德永千年、积厚流光,甲第更新恢祖德;
     书声绳万卷,蜚英腾茂,文明重启振家风。”  

    “想当年明眼杨公知此地产人文,爰榜儒山堂宇;
     乃今日继志贤孙振宏基恢统绪,仍启蓄书后楼。”
 
 

  史载:唐玄宗执政时,江浙一带受安史之乱的骚扰,时任浙江衢州刺史徐洪之子徐务,见时事日非,居无安日,于749年谋求避世,入闽深居莆田崇仁里,俗称入闽始祖。1274年17世徐浑典(儒山房)为避宋末元初战乱,从莆田迁永春旋入德化九峰山麓佛头安,即今之凤山村。21世徐永泉兄弟为奉祀17世儒山开基祖以求培育后裔,于1355年建置了儒山宗祠蓄书楼。后于1486年、1647年遭两次兵乱焚毁,1543年、1799年族人多方集资重建,经多次修葺保持了原貌。   

  又据史载:蓄书楼得到了杨皈肃大师的指点,并受唐·昭宗年间状元4世徐寅在莆田建景祥寺盖万书楼,广征图书、流泽奕叶的影响建造的。在建蓄书楼时,既利用自然景观又加入人的意愿,使其环境筑成状似文房四宝。门口清澈的池塘就是洗笔缸;广场边的两个水窟(一个蓄水饮用,一个洗涤之用)称为石砚;广场与水池之间建造一条石砌的步行石道,直至山尾岭,又名千二阶。岭下建立一座5.5米高石砌实心的三层四角塔,名为文峰塔。   

  塔与石阶连在一起,眺望像支毛笔;宗祠蓄书楼的右边,有座山绕至前方如屏风,案外三山竞秀,插入云霄的三台山,状如笔架,又称笔架山。前人有诗云:“峰如笔架云端悬,千仞◇◇欲插天,逦迤脉将偏处布,回环时似列星牵;凌空紫气通琼宇,匝地卿云映砚田,蔚秀山灵多采瑞,浔西武卫万斯年。”  

  蓄书楼为兴办私塾、子孙阅读提供了条件。早期学子们在此学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杂字》,《四书注集》、《幼学琼林》,还书写临帖、作文对诗等。蓄书楼为各小宗祠起了典范作用,许多房族仿效在小宗祠附近设书房十多处,现在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书房的称呼,如“横坂书房”、“寨兜坂书房”等等。

  清宣统年间,废除了科举制度后,很快在蓄书楼孕育了敦儒小学,是全县最早的小学之一,1925年在凤髻山下建了新校舍后才搬迁。各房族为鼓励学子读书,还建立了“立书田,置试租,建试寓”的制度。立书田,即奖励在学弟子的灯油租,数额不等,根据各房的基租收入情况而定。如有的上小学每人每年奖励两担谷子,上中学年奖10担谷子,大学毕业每人50担谷子,黄埔军校毕业生每年50担谷子终生受用。此制度直至20世纪40年代,有的还在施行;置试租,即供学子赴考之开支,付给足够费用;建试寓,即供学子在城里就读或考试住宿之便,亦称会馆,在德化县城有三台徐氏会馆、升卿会馆,在永春建有徐氏州试馆。现在某些房族还建立了奖学基金,鼓励学子就读,敬孝桑梓。

  儒山后裔繁衍至今已有1.7万多人,主要居住在永春、德化两县,少量分布省内直至东南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虽地处山区,但人杰地灵。据1929年族谱记载,历代各种人才114人,其中九人有传,如徐高明,乾隆戊午年(1738年)屡试优等,授广西万承州司马,多立政绩,州邑世承,尽心奏职,乾隆在圆明园引见,立金阶初步牌匾。徐文著,国学生,恩赐修职郎,育九子,五世同堂,历经三个皇帝,亲见七代。嘉庆皇帝为筹办全国的百叟宴,经举荐具备“举世一堂四父子,分明五代三公孙”的条件。1804年御赐纹银缎匹,加赠“奉天勒令”、“七叶衍祥”等匾额。

翰林第

  翰林第,位于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洪厝坑。清·乾隆间出科联登第后拆下旧居兴建,是清代初期洪厝坑氏家族屈指可数的豪华宅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出科联》)

  三进五开间,石木结构,石头砌墙,穿斗式木屋架,硬山式屋顶,两边微微翘起,鸱尾以饰,装饰古朴典雅。门匾“翰林第”。厝内有天井,厝外有宽敞的埕场。

十七划

霞美陈氏民居

  霞美氏民居,乡人称“番客厝”,位于南安市霞美镇霞美村。

  “霞美氏民居(民国):南安市霞美镇霞美村”,2009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沿革

  霞美氏民居,系菲律宾著名侨商陈炯辽陈炯月兄弟于1931年起分3个时期建造的。

  少时,陈炯辽兄弟俩家境贫苦,清末民初前往吕宋岛谋生,先做苦力,继而当店员,有了一点积蓄后,兄弟俩就摆摊开始批发鸡蛋。他们从单纯的鸡蛋销售发展到蛋类加工,还办有养鸡场,陈炯辽也因此被称为“鸡蛋大王”。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在马尼拉大街上建置商店十余间,有面粉店、纺织店,商店等,逐渐垄断整条街,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华侨华人。

  发家后,氏兄弟在家乡买地建厝,先后于1931年左右和1941年建起了五开间大厝和三开间大厝。抗战胜利后,在厝前建发电房;还建有蔗糖加工坊,包括磨房、舂房、长工房等十余间,收购村民的甘蔗用于蔗糖制作。新中国成立后,又建起了2层楼的“炯霞别墅”

  1956年,由于陈炯辽年事已高,其儿子代表他回国,与多名港澳侨胞一起,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规制

  霞美氏民居由3座单体建筑自东而西 整齐连排组成,现存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3座大厝厝尾砌墙,连成一体。门前设有宽敞的石埕。石埕边上建有1口石井,曾供应周边许多村民的用水。

  第1座为5开间连右护厝“花厅”,1931年左右建,是最早建造的,也是陈炯辽兄弟回国时的居所。大厝门前两旁依稀可见家训诗文:“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第2座为3开间连右护厝“泗水楼”,建于1941年。3开间的建造极尽富丽,尤以门面装饰最为精美。门匾题刻“颍川衍派”4个大字,是由清末举人曾遒所书。大厝前有形象生动的“二十四孝”砖雕,四周点缀了一圈从当时吕宋进口的瓷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清晰细腻的印度教“象头人身”图案(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门楣、门簪、柱础、柜台脚、墙壁等处皆有石雕装饰,采用浮雕、线雕、圆雕等不同的技巧, 造型各异,图案精美,有历史典故、戏剧人物、民间传说,更有充满南洋特色的神像雕刻,其中“傧伽振翼”极具独特性。这样中西结合的装饰风格在古厝内并不少见。

  第3座为 充满异域风情的“炯霞别墅”,也称“洋楼”,建于廿世纪50年代。洋楼2层,上下共16间房间,钢筋水泥的建筑结构,圆形廊柱、花园洋房,装饰有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及纹样各异的进口瓷砖,前卫的装饰在乡间田野里曾轰动一时。“洋楼”建好后,氏兄弟即举家前往吕宋岛定居,因此并未居住过氏一族。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洋楼”先后被用作人民公社、驻军宿舍、生产队仓库、粮站等。

霞中五落大厝

  霞中五落大厝,位于安溪县感德镇霞中村。

  五落大厝是始建于廿世纪80年代的仿古建筑,分3个阶段建成:第一阶段先建前面两落,第二阶段建第三落,第三阶段建后面两落,2011年全面竣工。

  大厝按悬山式“五间张双护厝”的闽南古大厝模式建造,或称“五间直虎头厝”,红砖飞檐;左、右各有一个小门,中间一个大门;5落古厝层层叠叠,造型一致,前2座红墙黑瓦,后3座红墙红瓦,左、右屋顶呈三角形。每一进都设有祖祠,祠厅挑高8米,用来祭祀祖先。

  第一进和第二进的内部装饰倾向于古民居化,而后三进内部装饰则完全是一种现代化的风格,墙上有空调,楼道间有电梯,廊灯是自动温控的……整个建筑“古代的壳,现代的芯”,反映了当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民众建宅的一种新思想:既不忘闽南传统,又能享受现代化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利。

戴凤仪故居

  戴凤仪故居,位于南安市码头镇大庭村(古属诗山大庭乡)。

  戴凤仪(1850—1918年),讳希朱,字金箴,号敬斋,清末民初·南安县诗山大庭乡人(今南安市码头镇大庭村)。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后3赴春宫均荐而不售,光绪廿年(1894年)和光绪廿四年(1898年)两度晋京,任过短暂的内阁中书(奉政大夫)。戴凤仪是著名教育家、地方史家,曾先后在安溪崇文书院、崇德书院、南安丰州书院讲学,并创办诗山书院,任民国《南安县志》主纂。(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凤仪》)

  戴凤仪故居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大厝,两落,加上两边护厝,共有房30余间。

  前厅一侧的《重修承志堂记》记载,大厝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1996年耗时近5个月,对大厅、前厅、后厅、两边大房、下照房、大门面等多处进行修缮。

  大门上方悬挂额匾“内史第”3字,绘于大门两门扇上的是1对文官。大门两侧有浮雕、木雕、彩绘。

  走进厝内,经过门厅、天井,可见大厅眉处悬挂“恩元”、“文魁”、“光禄署正”3块匾额。厅头悬挂“明经”匾,并供有戴凤仪塑像。厅头两侧楹联:“承望族,振家声,炳耀文光招祖德;志鸿图,扬典范,飞腾燕翼遂孙谋。”

  经过一条小路,大厝一侧有“松村精舍”,是戴凤仪的藏书之所和读书、教习、写作之处。

十八划

蟳埔蚵壳厝

  泉州丰泽区东海镇蟳埔渔村位于桃花山岭鹧鸪山下泉州湾畔,是具有历史特色和独特民俗风情的古渔村。村中保存有几十座具有艺术价值和独具特色的闽南古民居蚵壳厝,是建筑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参见本栏目《泉州古民居现存形制·蚵壳厝》)  

  蟳埔是古泉州湾的出、入海口之一。远航船队返航时,往往载货量较少,为使船舶行驶平稳,泉州先民——船工便用异域废弃的大型蚵壳及土、石装压仓,抵达泉州湾后便丢弃在晋江沿海岸上。据查,蟳埔、法石等地海滩地表下,积存着大量从海丝之路运回的蚵壳。  

  蟳埔蚵壳厝的建筑形制,和泉州清代其它古民居风格差不多,大都为单座仿皇宫式的一进、二进、三进、三开间、五开间的大厝构筑,俗称四马拖车、四房看厅;也有小三房建筑的。其基础也与传统泉州土木为主的建筑无异。  

  唯一差异的是,大门左、右墙及后外墙体,用石灰浆、三合泥浆将蚵壳片片相砌粘结成片为墙表,状如鱼鳞;内墙则用杂碎石混合构建,厚度达30厘米左右。

  整座建筑体现白色蚵壳墙表,下配花岗石墙基,上下红砖砌方框、窗框,红白相间,鲜艳古朴。炎夏季节既起隔热作用,寒冬季节又起保暖作用。沿海一代带有盐分的海风大而潮湿,红砖易受腐蚀、层层剥落而渗水,而蚵壳墙体不易腐蚀不渗水。其坚固耐用,虽经几百年仍风韵犹存。

  蟳埔现存蚵壳厝有63处,其中55处集中在核心保护区范围内,另外8处则作为风貌保护。不过,63处蚵壳厝中没有一处完好,有的仅剩下一堵蚵壳墙。大部分年久失修,屋顶塌陷、墙壁倒塌。为保留蟳埔渔村原生态特色,规划部门对核心保护区内的每一栋建筑进行调查、保护和整治,坚决不拆蚵壳厝。在修缮、加固这些老房的同时,也将对破坏景观的无价值建筑给予拆除或降层。居民不外迁,仍就地安置。

魏捷玉故居“顶大厝”

  魏捷玉故居,氏族人俗称“顶大厝”,位于泉州东门外南埔村(今属丰泽区华大街道)。其方位,当地俗语称:“前珠石,后舟山,左清源,右浔海。”

  始建

  “顶大厝”为南埔氏11世扬鼎公发财公)始建于清·嘉庆(1796—1820年)间,历时两年多,费白银数十万两,乃当时泉州东门外的第一豪宅。所用石材均来自南安石砻,即“砻石”,色泽白皙,不易受污;另有蓝绿色青滑石,颜色艳丽,石质坚硬滑亮。所选杉木均来自武夷山,即“福杉”,由闽江上游流至福州,再转海运至泉州。

  扬鼎公生有五子,临终时将家产分给儿子们;其一即魏捷玉之父魏硕卿魏捷玉有兄弟四人,家产分到魏捷玉手上已无多。

  魏捷玉,名昭美捷玉其字,清·道光廿年庚子(1840年)生,同治三年(1864年)中武举。魏捷玉中武举后在家设馆授徒,因缺乏路费再无上京赴考,因此将一生所学悉数传授爱徒黄培松。后黄培松于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乡试获第二名武举人,又于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武科会试获第一甲第一名,钦点武状元及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培松》)

  规制

  大厝坐北朝南,燕尾翅屋脊,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其间数取奇数。主厝两进五开张,带东西护厝,并有2座三进三开张大厝,各有1座哨楼紧靠。

  主厝门前的石埕,长17米,宽4.5米(不含外护厝围墙),占地面积有76.5平方米,均采用长2.16米、宽0.37米的厚石板、表面经过雕平、有规则的石板横向铺砌。整片石埕分为10小块,每块用竖向铺砌的石板分隔,东西护厝各1块,用浅底水沟隔开。东西护厝前也有石埕。

  主厝门楣上挂着一黑底金字牌匾“武魁”,门前石埕摆有“状元府”旗杆夹1对,至今尚存。“武魁”匾和“状元府”旗杆夹均是黄培松高中武状元后,感念魏捷玉授艺之恩所奉赠,以志不忘本。

  故居室内装饰极尽能工巧匠之能事,墙壁或砌砖或砌石,错落有致,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和宗教民俗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主厝东西外墙横向铺砌色彩艳丽的红砖,墙体四面用红砖竖砌成方框,框内四个角凸起的砖块雕着精美图案,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外墙屋檐瑞珠整齐排列,檐下的墙顶部分用泥灰堆塑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现主大厝依然保存较完好,但后落和西侧三进三开张大厝均已破败,屋顶坍塌,泥墙毁倒,因缺少资金,没有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