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4划-下) 太湖岩(泰湖岩。安溪县长坑乡田中村。沿革。原规制。诗词。)、太白峰寺[初名圣善寺。泉港区南埔镇南埔村太白峰(唐时称莲花峰)山上。古寺。旧寺。新寺。周边建筑。]、太子宫、太乙真人庙(杨仙公庙。南安水头朴里朴三村)
太湖岩,又称泰湖岩,位于安溪县长坑乡田中村(古属还集里),已圮毁 ,现只余遗迹和一小庙。列为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岩·太湖岩》: 清·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太湖岩毁于火,寺僧构屋数橼为小庙奉祀祖师至今。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宋·张道源祖师居此。康熙辛卯岁(1711年)毁于火,古迹犹存。寺僧构屋数橼,奉祀祖师。” 原规制 太湖岩虽已圮毁,但根据资料,其原来的规制还可寻及大貌: 太湖岩依山而建,分为顶岩、下岩两大部分。从田中村沿山路而上约3公里处,是太湖岩的格仔厝。步入“百丈山”山门,便到下岩。下岩边原有古木三株,古木边是圆明法界山门,山门边是双层门楼,浮杉池就在门楼边。浮杉池边有一舍利塔,平面六角形。过浮杉池,便是顶岩。顶岩前殿为如来殿,殿边是香积厨和版屋。从前殿两侧步上30级台阶后,就到主殿。顶岩东侧从下而上是地藏阁、大士庵、祖师殿。祖师殿两边又有两座舍利塔,都比浮杉池边的舍利塔大,高2.16米,分别为须弥座、仰履莲,塔身雕光坐态佛像。 太湖岩尚存不少文物: 清代“祝圣放生池”碑刻,高1.1米,宽0.52米,字径0.28×0.23米,弧顶。 清代六角石柱4支,高3.2米,上镌对联: “惠应千年不爽,问肝肠铁石一腔;圆明两曜齐光,看色相金茎百态。” “湖开百丈,面同发,曳碧岩,地联太华称名岳;惠济四方,伏群魔,安众庶,派传照显作大师。” 诗词 明·宏治十八年进士、监察御史詹源曾游太湖岩,赋《登泰湖岩》:“泰湖名特重,腊月更躋攀。好鸟深藏竹,幽僧少出山。骤来如晤道,坐久不知还。童冠讴歌起,遥听夕照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源》)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诗》收录詹彬《初登太湖岩》诗,曰: “初登太湖岩 詹彬(举人,邑人) 发源自佛耳,名刹难称俦。不雨山长润,无风气亦秋。衔杯僧共坐,穿径月同游。寄语长安客,何如此地幽!” 【按:时詹彬是举人,后詹彬于嘉靖卅八年(1559年)进士及第,官至户部员外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彬》】 清·康熙十一年举人、曾任武强知县的官朝京游历太湖岩,作《泰湖岩次韵》四首,《安溪县志》录其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官朝京》): (一)“谁家参透此禅关?历尽崎岖意自闲。日色常悬天地阔,泉声不变古今潺。山中花雨连阶积,殿上香风惹袖还。最是奇人多胜事,锡飞高出在云间。” (二)“纷纷尘劫枉相关,占得清高却自闲。地耸千家岩色曙,源通万谷水流潺。岂知一佛今犹在,谁道真人去不还。夜静钟声云际发,上方月碧照林间。” 太白峰寺 太白峰寺,初名圣善寺,位于泉港区南埔镇南埔村太白峰(唐时称莲花峰)山上。寺宇多次兴废。现太白峰上有新、旧两座太白峰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太白峰》) “太白峰寺(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寺 太白峰寺始建于唐·贞观(627—649年)年间,初名圣善寺,素为莆田、仙游、惠安、泉港四地群众敬仰。 《泉州府志》载:北宋·端明殿学士蔡襄(谥忠惠)任泉州太守时,曾登莲花峰,“山上有石,方如碑揭,蔡忠惠书‘太白峰’三字刻其上。”人们即以题刻称 莲花峰 为太白峰,寺为太白峰寺,逐渐淡忘了原名。(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蔡襄》) 据寺中清•光绪( 1875—1908年)间的碑刻记载:“自李唐迄今兴而复废,经数百年沿及国朝,基址尚存,佛灯犹然普照。”按古寺残存的基石可测,唐代圣善寺坐西北向东南,有九进殿堂,据说规模最为宏大时,寺僧多达99人。 旧寺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太白古寺日久失修而成废墟,高僧蓓明禅师(民间称豆干佛)重新修复古寺,在旧址之后部依山势建于山巅,面朝东南,是进深3间、宽5开间的殿宇。 太白峰寺自蓓明禅师住持以来,寺中僧徒20多人皆有学识,据说远至新加坡佛教会副主席达明禅师,近至莆田梅峰寺、仙游塔斗寺均有住持出自太白峰寺门下。久之,骚人墨客和地方士绅接踵而至,远近香客趋之若鹜,村中民众亦纷纷捐献田园以作供佛之资。寺中尚存的《捐献田园序》石碑载,光绪廿三年(1897年),村众 “献田园于寺之前后左右,统计六十丘,给予寺僧管种,为奉佛资。”可见禅寺在清末影响之大及香火之盛。 解放初又经修建。 寺门上有3块石匾,中间是“太白峰”3字,左右分别为“谪仙过化”和“忠惠留踪”,意指李白、蔡襄和太白峰的渊源。大门上亦刻“太白”2字的冠头联:“太一峰中开梵宇,白云天半护禅林。”皆出于近代惠安县雅士李慕韩之手。 寺下有地下室,因山土塌倒而堵塞。 现暂借三一教信徒作“青云堂”。 新寺 新寺位于旧寺前面坡下,建于1988年,是在唐朝古寺大殿遗址上重建的殿宇。当年重建时掘出不少陶瓷碎片和唐砖残块,现仍存于寺院之中。 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约400多平方米,红瓦飞檐,彩墙漆门,两侧辅以走廊及护厝,宏伟壮观。 殿堂大门上有两块匾额,上面的为瓷砖大匾,撰“圣善寺”3个颜体大字;下面为石匾,刻有“太白峰寺”四字。门联:“清泉再涌水长流,福地重兴林茂盛。” 殿堂分上下厅,中间以天井隔开。 下厅前供弥勒佛,左立韦陀,右坐伽蓝。柱联曰:“莲峰拥巍峨四山拱卫桑梓,太白倡诗禅一家史传古人。” 天井之右有个唐朝的六角古井,该井经过重新挖掘修砌后,深幽清澈,引出的水可供全寺使用。据说原来的古井盘上雕有清晰的图纹,还有1个状如瓶塞设计奇特的井盖,惜1998年殿宇重建时被民工当作杂石填为地基。 上厅为大雄宝殿。殿正中佛龛供2米多高的如来佛坐像,圣体鎏金。佛祖左、右两个佛龛分别供奉观音菩萨和地藏王,旁边还有两列高约0.8米的十八罗汉。3个佛龛上都悬有木制大匾。中央的“大雄宝殿”4字匾额长约2米,宽约1米,四周雕刻龙凤图案,上面是“龙凤朝圣”,下面是“双龙戏珠”,两侧是 “双龙朝匾”。两边的金匾稍小,分别题撰“护持众生”、“千佛之祖”,一样精雕细镂。两边护厝的走廊上,各供奉1尊真人大小的菩萨,左廊是普贤骑象,右廊是文殊驾狮。 大殿门前是1个约250平方米的大石埕,埕地以平整的条石铺设,周围栏杆上的石板皆经精心磨制,镂空成各种几何形状。石埕台阶上的石柱上方,雕刻着精致的小石狮,其余护栏的石柱皆雕有莲花宝座形状。石埕里面井然有序地栽培着塔松,栏杆外和寺院四周也长满了葱翠的花草和茂密的龙眼树,使禅寺笼罩着清幽恬静的氛围。 禅寺前面不远处有一干涸池塘,据说廿世纪80年代尚贮有池水,水清见底,干旱不涸;风平无波时,寺宇峰峦洞石林木皆映入其中。 周边建筑 太白峰寺山顶入口,兴建1座高约16米的“滴水观音”雕像。 太白峰寺的东面,有3座建筑:观音堂、感恩寺和肖公墓。 感恩寺位于观音堂、肖公墓上方的山坡上,是1座具有现代气派的骨灰存放堂,面积约400多平方米。该寺是台胞投资兴建的,当地群众多将先人骨灰存寄于此。 观音堂处在下山的出口,1998年新建,是仅100多平方米的单层石筑寺堂,主殿供奉观世音大士。 肖公墓与观音堂相近,是清代举人肖国华及其子嗣的墓园,乃其在台后裔所建。整个墓园皆由辉绿岩构筑,布局设计讲究,各类石雕造型精美。其进深30米,面积约500多平方米,里面的石塔、石亭、翁仲以及石板上各种花鸟虫鱼和人物浮雕,姿态万千,形神俱备,线条流畅清晰。墓园前20米处有两座八角石亭,高7米左右,亭阁上端有两层八角拱顶,每层仅以两块巨石磨制拱砌,这在泉港亭台建筑中极为罕见。 太子宫 太乙真人庙 “太乙真人庙(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宫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1979年和1992年再修。 凤山社(凤山宫) 凤山岩寺 凤山岩寺,亦作“凤山岩”,初名“内灶庵”,位于安溪县龙涓乡内灶村凤山山腰。 凤山系戴云山东南支脉,主峰海拔1140.7米,峰下涵盖内灶、灶坪两个村。明·嘉靖《安溪县志·卷1地舆类·三、山川·山·凤山》:“凤山,在县治北,一峰峙立,分为两翼,若凤翥然,故名。”现代《安溪县志》 : “凤山,亦名内灶尖。火星卓立,插入天表。顶可望海门,两下开张,若凤展翅,在安(安溪)、泰(长泰)之交。” 北宋·咸平始建 凤山岩寺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 传说: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一日凌晨,南海香山紫竹林高僧妙觉长老梦见观音佛祖对他说:“吾托予汝:‘闽南高峰,金凤腾空,麓中为巢,安炉立宗。’” 妙觉长老觉,遂奉“南海观音佛祖金身”南下,径往福建戴云山脉云游探寻,一路勘察到长泰县顶凤山,已是峰峦尽头,便逆溪而上,至安溪龙涓里佐(内灶)的马水村庄,见整个地形似“飞凤朝天”,结庐为舍,称“内灶庵”,安奉“南海观音佛祖金身”。 几年后,妙觉长老广积善资,在“凤椎”之上主持兴建“凤山岩”。岩寺坐乾向巽,水出东甲,谓之 “禄马同乡水”(简称“马水”)。 明·天顺扩建 明·天顺三年(1459年),当地陈氏扩建岩寺,主殿由1进改为2进,构成4亭对向之态,主祀南海真宗观音菩萨,增奉神农教主、清水祖师、保生大帝、伽蓝尊王等神祇。 兴废 明、清以来,时有文人学子在此潜心修学,题字留墨。 “文革”期间,岩寺被毁,明、清文物流散民间。 1984年,内灶信众集资,依原址原向重建凤山岩寺主体。 1985年重修辇轿,恢复牌匾,扩大景观建设规模(建戏台、停车场、放生池、芳名亭,公路硬化,周边景观绿化),恢复香盛、进香巡境等传统民俗活动。 1994年,漳州市林金灶、黄秀琴等到凤山岩寺朝圣,2003年成立“漳州市十八社区凤山岩进香理事会”,信众数千人,每年大张旗鼓,有组织地分批到凤山岩寺进香。并在凤山岩寺右边捐资兴建“憇室”、“逸亭”,2008年正月十一落成;同时敬献魁星夫子神像,安奉于“逸亭”。“逸亭”有联:“逸阁远瞻西天界,亭楼喜瞩南海春。”“凤山翘首喜迎四方信士,马水杨波欣结千里佛缘。” 2011年,凤山岩理事会汇集广大信众捐资223万元,拆基新建凤山岩寺,同时建设通往凤山岩的道路,并建凤山岩第二停车场,以及放炮亭、炮台场、金亭、卫生间等附属设施,全部工程于2015年竣工。 规制 凤山岩寺为四合院式,坐北朝南。 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悬山顶,重檐式,抬梁架,雕花塑草,飞檐凌空,雄伟壮观。右边翼以厢房。 大门联:“凤眼瞧四方,恩沾万物;山花香九品,惠及群生。” 主祀南海真宗观音菩萨外,配祀观音4姐妹(俗称“四妈”)、释迦牟尼5佛、弥勒圣佛、神农教主、太昊仁帝、清水祖师、保生大帝、伽蓝菩萨、魁星夫子诸佛。 【按:全国现在只有3处供奉的观音是南海真宗,除浙江灵隐寺、河北承德大佛寺两处外,便是凤山岩寺,故曰凤山岩寺供奉的观音菩萨是浙江宁波南海香山紫竹林真身的分炉。】 岩寺中有多副楹联,如: “不老凤山观自在,长流马水活如来。”(据说为妙觉长老亲撰) “凤山古刹灵光灿,内灶观音甘露香。” “慈航普济,柳枝沾露泽社稷;圣德广施,法雨流祥赈黎民。” “西方天竺,法玄垂象昭祥宇;南海香山,妙道驾云降瑞岩。” “凤翔鼓翼,闻天敕赐聚神赫;山谷钟催,诸佛降临会圣灵。” 凤山岩寺留存许多明、清文物:铸于明·宣德六年 (1431年)的古钟,清代5架鎏金辇轿、24面绣制蜈蚣大旗,历代珍藏的“南海真宗”(乾隆甲午陈翰亿题)、“悬崖西竺”、“慈航普济”、“慧眼慈心”、“真英灵”(民国卅二年剿匪大队长谢义德题)等古匾。还传有灵感签诗49首。 清代5架鎏金辇轿 概说 清朝中期,龙涓内灶社兴旺发达,人丁八千余众。全社分龙田、凤美、贝山3大股轮值香首,每年二月初一至十九日举行南海观音佛祖庆祝圣诞活动。 道光七年(1827年)至宣统三年(1912年),3大股先后集资,聘请永春木雕高手制作5架抬神佛的木刻鎏金辇轿,其中1架“八角轿”,1架“香亭轿”,其余3架都是“四角轿”。5架辇轿的制作,历经永春木雕师傅祖孙3代、历时85年方才完成,雕工精湛,技艺复杂。至今留藏凤山岩寺中,整体保存完好。 其中:道光(1821—1850年)间,龙田股土楼角落信士陈士磋带头集资雕制“龙田股大轿”,西垵陈泰和带头集资雕制“香亭大轿”;同治(1862—1874年)间,凤美、石寨、灶坪集资雕制“凤美股大轿”;光绪(1875—1908年)间,贝山股贝坑陈翰飞带头集资雕制“贝山股八角大轿”;宣统(1909—1911年)间,全社集资雕制第5架辇轿。 5架辇轿平时安放寺中,只有 在庆祝观音佛祖诞辰活动时,才被抬出巡游。“八角辇轿”供南海真宗观音菩萨乘坐,“香亭轿”供善财、龙女乘坐,其他3架辇轿是“四妈”的另3位的专座。 “文革破四旧”时,辇轿险被烧掉,得乡人报告乡书记及时叫停。 由于年久,辇轿有些雕刻损坏,2009年重新修补。 2015年遭窃,物件被拆卸,准备运出寺时被发现追回。 工艺特点 辇轿工艺精湛,构思巧妙。辇轿采用金漆木雕工艺的木雕刻技法,木构件浮雕、阴雕等相结合。每座辇轿远望似1座小城,每一面都雕龙刻凤,雕刻有数百的人物、骏马、蟠龙、狮子、凤凰、白鹤等;还有城墙、城门,五湖四海的人在此环游,塑造各种古典名著里的人物角色故事。 “八角辇轿” 最为精致。总高1.96米,周长3.43米,基座为木制四方框架,4只“狮踏麂”背负4根主柱托住全辇,上下分9层,至第4层以8支龙柱为主干,以428粒拱斗承托上方,造就8角形状。外表由精细的木雕构成,中间城门四开。表现的内容有骑马争战、公堂办案、孝子感天、名人传奇等历史典故,还有《三国演义》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西游记》的唐僧师徒4人、《水浒传》的108将、《红楼梦》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等人物形象,总计有人物526个、骏马88匹、蟠龙108条、狮子16只、凤凰、白鹤及鸾鹫46只,还有蝙蝠、飞鼠等飞禽走兽118只。这些雕刻中最大的雕像有13厘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奇花瑞草鲜活逼真 。 “香亭轿”,基座4角,中间8角。上层以亭子安放香炉,进香之时,点燃环香,香烟缭绕。辇轿中部雕刻有周文王礼贤下士,亲自给姜太公拉车等《封神演义》故事。 宣统年间雕造的第5顶辇轿上,木构件精雕有《隋唐演义》的18条好汉,裴元庆高举双锤,秦叔宝挥舞双锏 ……个个活灵活现,威风凛凛。 在南安,五代·刺史王延彬葬妻徐氏于此,建院改为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延彬》) 南宋·黄公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公度》)诗: 凤阁宫 凤池宫 凤池庵 凤池庵,位于安溪县西关凤麓之右常沿渡头(今安溪城西大桥西侧祥云路,隶凤城镇祥云居委会)。安溪县文物管理委员会1998年立有文物保护碑。 沿革 清·乾隆丁丑版《安溪县志》: “寺观·凤池庵”条载:“在县西关凤麓之右常沿渡头,崇奉大士。” “考亭书院”条载:“朱子旧祀于凤池庵,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令龚颖以朱子曾憩于此,有诗题壁,遂改庵为书院祀之。” “常沿渡”条载:“在县治西凤池桥下,编渡夫一名。” “凤池桥”条载:“在县治西常沿渡上。宋·开禧(1205—1207年)间知县杨绳祖建。嘉定(1208—1217年)间,知县陈宓易以石址木梁,上覆瓦四十六间,邑人刻石曰陈公桥。宓嫌掩前人之美,投石于湍,改名凤池。后圮,明·邑人李森重建,又被洪水漂坏。今石址尚存,济以渡船。” 梳理后可知:①古安溪县西关凤麓之右设有渡口和桥梁,渡口叫常沿渡(今安溪城西大桥西侧),桥称凤池桥。常沿渡头建有凤池庵,奉观音大士。②凤池庵在南宋早期已存在,朱熹绍兴廿三年~廿六年(1153~1156年)任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时,多次来过安溪,曾留宿凤池庵,并题诗留壁。③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安溪县令龚颖以朱子曾憩于此、有诗题壁,遂改凤池庵为朱文公书院,又名凤山书院,崇祀朱熹。至嘉靖十六年(1537年),提学副使邵锐巡视书院,考虑到其存于乡野之间,不甚庄重,迁出,复为庵。(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熹、龚颖》) 常沿渡口是泉州至湖头船只经过之处,停泊此起运装卸货物,茶叶、米粮、布匹,汇集辗转于码头。渡头有街道,临街“通路柜”商铺,支起上半扇窗页可遮雨日,放下下半窗页就是柜台桌,生意红火。许多出船的商人,时常会到凤池庵烧香许愿,保佑行船平安顺利。 清·顺治九年(1652年),南安进士郭瑄第游凤池庵,见古榕一侧是奔腾的溪水,一侧是热闹的街市,感慨撰联:“真身现处一道松阴,仿佛菩提树下;大众渡时半泓溪影,依稀明镜台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郭瑄第》) 抗战时,凤池庵前殿被作为忠烈祠。 廿世纪60年代,凤池庵在公路拓宽改造时被拆除。1994年,在旧址边约60米处依山重建。 现状 凤池庵坐东向西,规制仿古,四合院式,石木结构,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庵内供奉观音大士、玄天上帝。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晋江文人黄瑞明来庵朝拜,留有石刻对联:“凤麓柳枝垂玉露,池中莲叶发祥云。”上联落款:“光绪戊子年(光绪十四年,1888年)孟夏立”,下联落款:“晋邑弟子黄瑞明敬”。今存。古渡也因此也改称祥云渡口,路称祥云路。 每年元宵节,乡人从凤池庵点灯,开始巡境游行,开锣唱戏。农历二月十七日安溪城隍春巡,出佛时由城隍庙出发至凤池庵,才开始摆驾正式巡游。 庵前对面的祥云路旁有古榕,与凤池庵隔着马路,下面是浩浩荡荡的江水。古榕相传是朱熹手植,现有五、六层楼高,主干硕大,三五人才能合围,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荫披古庵。 凤阳宫 凤阳宫, 又 称“霞阳宫”,位于惠安县张坂镇后洋村下洋自然村,地属“凤穴”,故名。 “凤阳宫(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凤阳宫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相传,下洋余氏到湄洲捕渔,在求神拜佛间,三妈(海神妈祖的分身)要求跟余氏到下洋,余氏就偷偷把三妈神像请到船中,湄洲村民发现后赶快要追回,突然间船后大雾笼罩,船头却明朗,余氏渔船顺利把三妈请回下洋村供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民国年间均有大修。现存为清代重修之旧观。 凤阳宫坐西朝东,面积 214平方米,由山门、拜亭和大殿组成。 大殿面阔、进深各3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硬山式屋顶。奉祀海神妈祖,俗称“三妈”。 宮內尚存有石狮1对、清·乾隆廿五年(1760年)石香炉1个、民国三年(1914年)重修碑记1方。 殿前有一高大的铜香炉,为1988年台胞郭卜瑞捐赠,供香客烧金纸之用。 凤里庵 凤里庵,俗称“观音亭”、“石狮亭”,位于石狮市凤里街道宽仁社区。 “凤里庵(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与规制 凤里庵始建于隋·大业三年(607年),供奉观音菩萨。至今庵前左侧放置一尊隋朝流传下来 造型古朴的石雕狮子,右侧放置一个莲花石臼,民众自古称观音亭、石狮亭,附近地带也称为“观音亭下”。 《泉郡·晋南地名探源·凤里》载,唐·贞观八年(793年)欧阳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中进士后,应盘石乡陈涵育所求,为 重修的观音亭书题“来义鸣凤,泰连延鸿”八字行书,即今凤里庵山门外的 “凤义”街道命名的缘起。 历代九度修葺。现有拜亭、前殿、中殿、方丈室、知客室、斋堂、花苑等。门匾“凤里古地”。清代竖立的重修碑尚存,记载着凤里庵始建于隋。 凤里与石狮 凤里后来成为石狮镇的别称,现在则专指凤里街道。石狮原为民间俗名,现在成为正式的县级市名。但说法不一。 王审知说 凤里地域,唐称“盘石”,因时此地尚为荒芜,从泉州府来石狮(今宽仁)的,仅有一途,需从一个陡峭的坡爬上一块平坦的大盘石上通过,故名。其石现存,位于今五星社区霞泽自然村,约一两百多平米,石上建戏台。 《泉郡·晋南地名探源·凤里》提到:唐末昭宗光化二年已末(899年)孟夏,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赠额盘石观音宫为‘凤里庵’之金匾”。后梁·开平三年(908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嗣后王审知将 “盘石”地名更为“石狮”。(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 据称,王审知之所以赠予“凤里庵”金匾,是因今石狮五星、后花、东村一带名为“凤里山”。而后来 王审知之所以又将“盘石”改为“石狮”,是因今石狮自古以来有“狮形龙穴”之传说。 所谓“狮形龙穴”,今仍有迹可循。今石狮尚存“狮头顶”和狮尾潭。龙头穴在今五星社区内透村,是石狮本埠最高处。《桃源黄氏宗祠》石碑云:“基做龙头世泽长,家传孝友德声扬,人文蔚起箕裘世,春祀秋赏俎豆香。”龙尾穴在今新湖村的湖内商场,是石狮本地最低洼之处。《石狮湖边吴姓族史》载:湖边吴氏开村祖吴训,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携眷徒二十四都后垵村,入居十九度湖边乡龙尾穴,开创吴氏基业。 观音亭古石狮说 凤里位于东南沿海,为出入泉州城的交通要道,早在唐代已有圩集。宋、元时代泉州港繁盛,商旅往来很多,凤里设有茶棚和点心摊,招徕商旅,成为泉南主要集市之一。 观音亭附近是商旅聚集的地方,因观音亭存有隋朝流传下来的石狮子,以此为标记碰头聚会。清·蔡永蒹《西山杂志》也载,时有石狮子,外来商人在此贸易。 约定俗成,“石狮”因此成为该处地名。 周德兴说 民间相传,明·洪武(1368—1398年)间,江夏侯·周德兴为筹建永宁卫城时路过此处,发现观音亭正坐落在“凤穴”之上,而西面的小山岗又是“狮首”之穴,狮舞凤翔,他断言此地日后必昌。当地村民因此把 “西山头”改称为“狮山头”,将观音亭美称为“凤里庵”。后来,此地即名凤里。 惠安县文昌祠 《惠安县志》载:“文昌祠,在文庙左,宋时尊经阁也。先是文昌、魁星二神,祀于棂星门左。康熙十一年(1672年)知县彭翼宸改建于此,匾曰‘当代津梁’,自为《记》,立石堂。右回照厅,另塑魁星像于石座。后回照厅坠,移魁星像于堂右。”
1984年建惠安县政府大楼和广播站时,从施工现场发现一块雕有“魁”字形图像的古代青石板,经鉴定为清代文昌祠的魁星像。1985年,择址惠安县螺城镇西北街、红卫水库旁建魁星庙,移魁星像入内奉祀。1997年10月魁星像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这块魁星爷石雕像,深浮雕在青石平面上,石高90厘米,宽68厘米、厚18厘米。魁星两眼如日月并悬,炯炯有神,古朴威严,尤其是造型奇特,不同于各地所见的魁星爷泥塑、石雕像。像取“魁”字造形,头偏右,脸朝左,两眼如日月并悬,炯炯有神;前足直伸,后足翘起如踢北斗,似“鬼”字的大弯钩托起七星,体现了“为鬼举足而起其斗”,即“魁星踢斗”。雕像上题“魁(“斗”以“斤”代)星像”,以“魁(“斗”以“斤”代)”代“魁”,使图字两异,更为含蓄。
浮山文昌祠 位于惠安县张坂浮山村,始建于清代,原祀文昌帝君、朱熹夫子、魁星爷。十年动乱塑像被毁,近几年依原样重塑三尊祀神立像,中为文昌帝君,右为朱熹夫子,左为魁星爷。 魁星塑像人形化,角藏发中,面目狰狞,袒胸露腹,右手执朱笔,左手握花名册,一足立于鳌头之上,一足向后翘起如大弯钩,大概取意“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与外地所见略同。 文昌祠一般只祀文昌帝君和魁星爷,此处并祀朱熹,实乃以讹传讹,将“朱衣”当作“朱熹”之误。朱衣,系指着朱色衣服某一职务之人。欧阳修诗“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点头”,士子科举及第,因有“朱衣点头”之谓。又,“自嫌前引朱衣吏,不称间行白发翁”,盖古时位于学士之上者,能得朱衣吏前导。 莲城文昌祠 莲城文昌祠,位于惠安县净峰镇东莲乡莲城灵山寺西面。(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灵山寺·莲城》) 概述 血泪石 庙中原有相传文天祥“血泪透入石髓”之“血泪石”。已佚。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血泪石》(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现代陈泗东加按后载 《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南门溪亭,旧馆驿地也。宋末文信国公寻幼主至此不遇,大哭,血泪流入石髓。后人就地建信国公祠,石存祠中,有碑记。前年予与陈泽山孝廉到祠细考,而石已泯灭不复见矣。 乘舆仓猝闽南奔,卖国叛臣徒闭门。(原注:幼主到泉州,蒲寿庚闭门不纳。)万里门关路相左,望空痛哭留泪痕。片石亦能激忠烈,遗迹千秋永不灭。溪亭以外天茫茫,更于何处洒热血。精神所格金石开,晞发臯羽泣西台,击碎但凭竹如意,同兹正气动风雷。建祠借以妥灵爽,毅魄英魂自浩荡;汗青万古悬丹心,长照乾坤作景仰! 【泗东按】溪亭及文天祥祠今均废。”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铺境·附二:泉州城区与附郭旧铺境稽略·南隅·溪亭铺》、《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 文殊寺 文殊寺,在府治东,确址无考。始建未详,明初已废。《八闽通志》有载。 文胜宫
后城文兴宫 法石文兴宫,由泉郡北石帝君行宫、泉郡文兴三王府组成,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丰海路边(古属泉州府涂门外三十六都文兴境),在晋江下游南岸濒临泉州湾入海口处文兴渡头左后,几经兴废,现代在原址按原貌鼎新。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古港·泉州湾·法石港·文兴渡码头》)
肇建于宋末(1127年),主祀保生大帝(吴真人)和观音菩萨。 清•康熙四十七年(1718年)重建,道光四年(1824年)、光绪和民国卅六年(1947年)均有扩建或重修。近年又全面整修。现尚存建筑保存明、清风格,具闽南传统建筑特色和道教建筑规制。 宫宇坐北朝南,建筑规制完整,沿中轴线依次有照墙、戏台、石埕、山门、拜亭、正殿、后殿、左右回廊等,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宫外宫埕前戏台两侧分别矗立着1对石狮和一对石象。宫埕右侧矗立金亭、炮池。 山门木石砖建筑,两进三开间,单檐硬山式屋顶,抬梁式木结构,翘脊飞檐素瓦,屋脊檐角饰有龙飞凤舞呈腾空欲翔之态的雕塑。宫宇雕梁画栋,流光溢彩。大门朱漆,绘两尊高大威猛的门神。山门上方楣梁悬挂1方书刻“叠荷宏恩”匾额,跨进山门上方楣梁也悬挂1方木刻“吴真人谱系”匾额,造型奇特,古色古香。 宫内宽敞明亮,古典庄严而肃穆。拜亭为卷栅式结构,由4根石柱承托屋顶;亭前上方楣梁上悬挂文兴宫众弟子重立之“先知先觉”匾额;亭中摆设香炉,据传为炼丹炉,终日香烟缭绕。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殿门上方楣梁悬挂“保我众生”匾额。殿堂正中上方悬挂北石文兴宫董事会敬立“帝德同天”匾额。殿堂神龛供奉2尊保生大帝·吴夲;其中1尊原住北石天童寺,该寺毁于战乱兵祸,神像移驻本宫。配祀张巡武安尊王、观音菩萨、狗舍爷(印度洋山神毗舍爷)、康元帅、赵千君神像,多宗教融合。(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吴夲》、《泉州王爷神·张巡、康保裔》) 后殿面阔五间,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殿门上方楣梁上悬挂一方文兴宫董事会敬立之“慈航普渡”匾额,殿内奉祀佛教观音菩萨。 东西两廊的内墙描绘着十八罗汉佛像。西墙内壁镶嵌着清•道光四年(1824年)、民国卅六年(1947年)辛末重修北石帝君行宫和修后殿诸佛像碑记石刻。 宫内尚存1口古水井,水质清澈纯净。据传武安尊王微服代天巡狩时,为避免惊动四方土地,曾秘密从此井进出。 宫中现存有清代石柱联、牌匾、石雕、砖雕,雕梁画栋着人物山水、花鸟绘画等。 柱联: “法到精深,一丝能过脉;石经煅炼,九转可成丹。” “保我众生,庙貌重新崇法石;大哉古帝,神恩永眷奠文兴。” “丹陛荣封,自古独尊医国手;白礁修化,至今尚显保民功。” 保生大帝信仰随着移民和商人足迹传入台湾等地区,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供奉保生大帝的宫庙系从法石文兴宫分炉的。 沿革 相传文兴三王府始建于宋末元初,系南宋提举市舶使蒲寿庚为迎接元军入城,铺石路后倡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繁荣于明、清时期,历代均有修缮,建国后占为它用。几经兴废,宫宇倾圯,神像被毁殆尽。现存宫殿是在原旧地址按原貌重新修建的。 规制 文兴三王府坐北向南,枕山襟海,依次由凉亭、拜亭、大殿组成,外观装饰较为简陋。主建筑约300平方米。 拜亭重檐歇山式结构,中嵌木构,斗拱层又叠承托,彩画装饰图案。 宫门正上方悬挂台胞蔡江木敬献匾额“德撲而化”。大门绘画2尊守门神及阎罗差役,门框柱联:“唯我情俯察民情一情相贯,顺天数下稽人数大数难逃。”宫门二侧石柱联“慈遍南天昭北石,济同普月庇文兴”、“法律千条王有赫神,石衢四连道无偏”,系台湾海滨里文兴宫敬。门外两侧新置1对辉缘岩雕狮子,龇牙咧嘴咄咄逼人。 大殿是三开间带护堂的宫式庙宇,单檐硬山式屋顶加燕尾脊,并以穿斗式木构件作承重结构。 宫门绘画2尊守门神及阎罗差役,门框柱联:“唯我情,俯察民情,一情相贯;顺天数,下稽人数,大数难逃。”宫门左右两边悬挂匾额“德撲而化”、“监察无私”。宫门前另有“慈遍南天昭北石,济同普月庇文兴”“法律千条王有赫,石衢四连道无偏”等石柱联。 大殿有11个步架的空间,楣梁挂“三府王爷七大巡祖庭”匾额和“腾龙华牌”。殿中有石柱联:“察往生杀,灵周万变;祸淫福善,法奉三兴。” 大殿正龛上有“文兴三王府”彩金匾1方,龛内主祀“雷、萧、温”三府王爷神像,附祀“薛、朱、李、康”四府千岁,合称“七大巡狩”。萧王爷生日为五月十七日,温王爷生日二月十五日,雷王爷生日四月二十八日。寿诞日村民们成群结队向诸神敬金叩拜,祈求平安如意,结神缘,酬神答谢,谒祖取香火。每年在端午节有祭祀活动,举行龙舟赛。每年三月、十月有“放兵、收兵”节举行巡境活动,沿途信众摆香桌迎接。(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王爷神·各条》) 大殿左侧列祀文兴宫三夫人,右侧祀文兴宫文贵爷。大殿两侧分别附祀东西二十四司班头爷及旗牌。 殿门左侧现供奉1艘木制神船,古时供奉1个龙头,每年端午节祭典时举行龙舟赛时用。 大殿左边护堂祀有海云宫相公爷,并供奉1个木制龙头,壁挂“文兴海云宫相公爷灵签”签诗。 大殿右边护堂内有木龛,龛内祀龙王与“水守公”。木龛前方还有1艘木制“王爷船”模型。 送王爷船习俗和王爷信仰传播 文兴三王府最前端便是晋江,古时为航海渡头,因此与泉州富美宫一样,历代有送王爷神船的民俗,王爷船原亦供奉该宫。其区别,仅在于文兴宫王爷船安放有天上圣母(妈祖)神像,将妈祖信仰与王爷信仰融为一体,而富美宫王爷船则无。(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富美宫》) 相传,文兴三王府送王爷船的民俗始于明代。信众做清醮时,用杉木建造七彩王爷船,大小不一,有丈余,有二丈余,均按实际船只的结构建造,并将王爷神像、星旗、旗牌、家具及禽畜等安放船上,择吉日欢送入海,任其遨游巡狩。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敬献的王船1艘,造价折合当时银元239.90元。 每逢欢送王船入海,由萧王爷请示“玉皇大帝”,由神乩指派随船王爷名单,先民称为“文兴新大巡”、“文兴新任大总巡”。 王爷船停泊之处,当地民众即会认为是吉利之事,有远来的神明将庇佑地方发展,便迎回神像等物建宫庙奉祀。 台湾苗栗县《台湾惯习记事》及日本人对神船的调查,泉州的“王爷船”停泊该县并接奉至合兴宫的有: 清·同治八年岁次已巳(1869年)农历六月初四辰七时,由泉州府文兴境文兴宫贡献的1艘木造彩色帆船“文兴七府王船”靠泊台湾苗粟县后龙乡的浅滩上。“其船古雅新奇,狮头燕尾造型,可容一百余吨之载重量,船内无人,只有神像七府王爷、七府夫人和一尊柴座天上圣母与军将、五营头等。”神像威仪庄严,均软身布雕成。人们发现舱中还备有信件、船牌、甲牌、案桌、椅、床帐、锣鼓、旗牌、刀斧、剑、戟、喇叭等,甚至还有碗、盆、箸、柴、米、油、盐等,以及鸡、犬、羊、猫、鸽等牲畜活物。“舟至则神灵备”,里人接奉驻进合兴宫,从此苗粟县后龙乡便成为台湾王爷信仰的开台始庙。 光绪卅四年(1908年),在苗粟县后龙乡又有1艘由法石文兴宫敬献的“文兴四府王船”停泊,其雕身与船上物品与前略同。 光绪廿九年(1903年)农历六月十三日,苗粟县后龙乡收到1艘泉州富美宫发送的“富美七府王船”,供奉该宫。 1908年(日据时代)岁次戌申年六月十四日上午,文兴宫供献神船莅临苗粟县,神船上有四府千岁(萧、廉、刑、沈)暨四府夫人(朱、李、林、姚)。 另有记载,清·同治至光绪年间(1862—1908年),台湾合兴宫先后接奉3艘泉州府无人驾驶彩色神船,其中2艘为文兴宫供献。台湾华林镇顺天宫也接奉1艘王船,王船神像的雕刻木料据说甚具药效,当时乩童常挖些神像底座的粉屑末和药,致使多尊神像的底座挖空成洞,并以木板或铁皮补填。台湾台南鲲鱼身(“鱼身”合一字)代天府、云林县麦寮乡聚宝宫、台南高县美兴宫、嘉义县先天宫、台中县大安乡和安宫等,均接收到泉州富美宫、文兴宫敬献的王船。 王爷信仰遍布闽南沿海、台湾,多有文兴三王府分灵之宫宇。每年,文兴三王府也要迎来来自台湾和沿海各地的众多信众前来谒祖进香。 民国•连横《台湾通史》称:台湾各县“所祀之王爷,自都邑以至郊鄙,山陬海澨,神宇巍峨,水旱必告,靡敢渎谩。而其庙或曰王公,或曰大人,或曰千岁,神像俱雄而毅……”据1983年的台湾寺庙调查显示,当时台湾主祀王爷的寺庙有689座,占全台寺庙的九分之一,以台南县114座为最多;其中由文兴宫分灵的,如台中清水海滨文兴宫、台中清水高美文兴宫、彰化永安文兴宫等。 文峰宫 文峰宫,亦称“天后行宫”,位于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东部。 始建与规制 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 上厅横梁悬挂着明·隆庆四年(1570年)惠安知县叶春及亲撰“灵宣海国”匾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叶春及》) 主殿奉祀“天上圣母”(妈祖·林默娘)、“顺天圣母”(陈靖姑)、“开闽王”(王审知)神像,左、右殿则分别奉祀着“文安尊王”(许远)、“武安尊王”(张巡)塑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泉州民间信仰·泉州王爷神·许远、张巡》、《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游朝拜 每年正月十八,前黄村民举行“游朝拜”巡境活动。 “游朝拜”活动早于文峰宫的建造,其起因有两说:① 明·弘治(1508—1521年)间,村中1位德高望重的 老者由于恐惧邻村有侵占耕种土地之企图,便择定此日举行“游朝拜”,冀借助“天上圣母”神威以镇煞邻村的非分之想。 ②明·嘉靖(1552—1566年)间,村内外瘟疫流行,惨死者无数,为了借助“天上圣母”神威驱瘟祛邪,保境安民,村民们择定此日举行“游朝拜”。 明·隆庆二年(1568年),前黄村始建文峰宫,“游朝拜”活动才与该宫联系起来。 程式: 队伍先在文峰宫汇集排列,放铳枪3声后开游。 队伍依序是: 1.领队。2位德高望重、辈分最高且又当过曾祖父的老人,分别手撑着1个写着“江夏派”或“前黄文峰”的大红灯笼 。 2.锣鼓吹队4队,每队两支唢呐同时吹奏,锣、鼓、钹跟着节奏击打,吹奏开道;4面竖式大旗随后,分别写着“泉郡惠邑惠北大前黄文峰宫天上圣母(或开闽王,或文安尊王,或武安尊王)游境祈平安”; 4顶神轿缓缓前行。 3. 游境文艺表演队,边游行边表演,妙趣横生。 4.各村落的参游者(只准男性参加,杜绝幼儿和年老体弱者),各举自备的锦绣龙凤小彩旗,沿途摇旗欢呼 。 5. 最后是1个道士,沿途手摇铜铃,口中念念有词,螺角不断地吹,法索也不断地抽打。 6. 绕境巡游后,回銮至文峰宫,谢神后散。 五塔岩寺,另名“灵水岩”、“灵水寺”、“灵迹院”、“五塔岩”、“五峰岩”,位于泉州南门外紫帽山西北麓、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上(明、清属南安卅五都)。龙水山又名“龙水岩”,海拔572米。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南安县·灵迹院》:“灵迹院(在县西南三十五都)。” 清代五塔岩寺有载:“龙水寺连泉、晋、南三郡邑,其背山面水,气势磅礴,虎崆雄峙,五塔巍峨,地处边陲,而名播海宇。” “五塔岩石塔(宋):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1996年9月列为第四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塔岩石塔(宋):南安市”,2013年5月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宇始建于宋 始建于北宋 五塔岩寺宇始建于北宋,原名“灵水岩”,又名“灵水寺”。其依山就势,利用上、下2个天然石洞,建造“龙水禅楼”和“定光道场”两个空间,犹如空中楼阁,高耸壮观。 元·大德重建“定光道场” 现存“定光道场”为元代建筑。寺中有1对石刻楹联曰:“龙水剏蓝肇宋世,虎腔竖刹溯元时。”记载当时岩寺的两个部分分别建于不同历史时期。 南宋建五石塔 因寺右历建勘塌,南宋·孝宗间(1163—1189年),即于岩寺正前方约20米处板壁间,兴建5座石塔以镇之,因之称寺为“五塔岩寺”、“五峰岩”。岩寺左善室镌有门楹:“宋塔巍峨溯龙水,虎崆雄峙栖狮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南安县·灵迹院》:“旧有五塔,因名“五峰岩”。……废。” 5座南宋石塔五塔成群,一字排开,各塔之间相距2米,列于寺前半壁间,两侧山峰环抱,底临深壑,地势险要,居高临下,自下仰视颇为雄伟壮观。现除第3座外,余者均有不同程度损坏与倾斜。 5座石塔均由花岗岩巨石雕砌而成,由基座、须弥座、塔身、塔刹4个部分组成,为宋代“窣婆式”石构塔,形制大同小异。居中的1座塔高5.5米,其余4座均高5.3米。 基座由条石砌成,四边形。 须弥座置基座之上,六角形,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5层构成,高1米。 塔身是南宋时期新型的球形塔,呈现近似圆柱的六瓣瓜棱状,作3层。第1层六角形,刻有文字。第2、3层为鼓形。第3层凿出不规则的佛龛,内有浮雕佛像。各塔第3层龛中浮雕佛像姿态不一,或双手置于腹前,或神态庄严、耳垂于肩,或屈膝而坐、手置膝上。石塔上方有1个传统楼阁式六角飞檐状的塔盖,边沿原悬挂有风铃。 塔刹在塔盖之上,是石塔的最上端,相轮葫芦尖状。 周边景迹 五塔岩寺周三峰耸秀,奇异多姿,山与石构成自然景物。民间有谚曰:“三狮相戏跑,石虎咧嘴口,和尚九十九,石人镇水口。” 绝顶3石列峙,名“三公石”:西为定光岩,巨岩相连似屏障;中为中州岩,犹如天然石佛;东为灵水岩。灵水岩下有一小井,名“潮汐井”,相传井中有龙汁,四时不涸。传说宋·杨文广率师入闽征十八洞时,曾驻营寺岩左侧的关刀寨,成千上万兵士饮用此泉,取之不竭。现井边还刻有“郑公泉”3字,传说当年郑成功起兵后曾驻军此地,饮用此泉,后人特地镌刻纪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五塔岩石奇洞多,自成天然。《南安县志》载称:“灵水岩峰恋耸秀,中多石洞。”现存有5大石洞。“虎崆洞”最大,洞内可容纳200多人盘坐;宋代曾有多位缙绅、弃官之人修练其中。其他各洞也可容纳数十人。 围绕这些岩洞四周,有石人、石马、石龟、石牛、石仙鹤、石佛、石香炉、石钟、石鼓、雷劈石、石巷、石桌、石椅等众多因石而异的景物。 寺前5座石塔边石壁上,镌有摩崖石刻,如“佛”、“龙水古禅”、“盘古洞”、“第一山”等,无纪年和题名,均应是宋、元所留。 五塔庵 五塔庵,在泉州府城东(今东街第三巷与后沟巷交叉口西南隅)。元·至正间(1341-1368年)建。明·正德三年(1508年)修。已废。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五塔庵》:“五塔庵(府城东),元·至正间建,国朝·正统三年重修。” 府城南五塔庵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五塔庵》:“又府城南三十都亦有五塔庵。……存。”
永春五显宫 原名永春西岳庙,位于永春县城五里街镇儒林 。 明·嘉靖年间,知县万以忠创建县城,同建东、西、南、北、中五岳庙,五显宫是五岳庙之一。大厅柱珠是明朝花样,殿中原供奉文、武五显大帝及锦帅大圣等三尊 。 清初旱灾,经幢山庵迓请黄公祖师来求雨。求雨前后,黄公祖师暂安西岳庙。黄公显灵指点要公炉来五显宫奉香,乡中信众往幢山庵联系,就在幢山庵中装塑黄公祖师金身,点圣眼后迎奉西岳庙 。 西岳庙是公有庙宇,流串难民常住西岳庙,乡民无权阻挡,但对乡中卫生、治安有很大影响。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境内白厝郑炯举省试解元,乡民要求郑炯请将西岳庙归属 乡里宫庙,改称五显宫。宫庙扩大改建,再装塑境主尊王、吴公真仙、张公圣君、田都元帅 ; 大厅顶郑炯立牌,该牌文革冲坏,现按原字重立。 1920年,王荣光建车路,拆城铺及天妃宫,众人迎天妃娘娘金身到五显宫合敬香火,后又 祀观音菩萨和善财、龙女。 近年经几次重修,现宫厅前柱联:“明建西岳庙,清改五显宫。” 西街五显宫 五峰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五峰院:在郡治北(确址莫详)。明《一统志》:‘内有瞻部灵源阁,相传柳公权书,鸟雀不敢栖止。’今废。” 五峰宫 五华寺,又名“虎蹲岩”、“吾华寺”、“五峰寺”,位于德化县盖德乡吾华村海拔1196米的五华山巅鸡冠岐坡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五华山》) “五华寺(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唐·咸通(860~874年)间,蜀僧陆无晦(法号自都)修炼于五华山中,在此结庵修炼,驯虎同居,号“虎蹲岩”;陆无晦招集信众谈经说法,并自制药材,开建端午泉井,自制蕨粉和百种青草,种苦泉名茶,救济民众。后陆无晦在修真之处坐化石上,遗偈云:“五朵花开金布地”。乾符六年(879年),邑人于“虎蹲岩”边建寺祀之,因山如五朵莲花,名山为五华山,寺为“五华寺”,塑陆无晦像供奉,尊号陆禅祖师。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五华山在(县西)永丰里。旧名根山。五峰并峙,状如莲花。上有五峰寺。唐·咸通间,无晦禅师凿石为室,与虎同居。室前有虎蹲之迹,故又号虎蹲岩。”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五华山》:“五华山,五峰并峙,状如莲华,上有寺。唐·咸通间,僧无晦凿石筑室,与虎同居,号虎蹲岩。今其地有虎迹。端午泉在岩侧。”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五华寺》:“五华寺在上林社五华山。修竹茂林,四山环拱。唐·咸通间,僧无晦结庵与虎同居,号虎蹲岩。后坐逝,邑人创寺祀之。寺侧有端午泉。” 清·乾隆《德化县志》又载:无晦凿井数仞得泉,语人曰:“吾化后,每岁端午日,井水当溢至栏。”已而果然。坐化前偈云:“当年学道白云边,这点灵光彻后先。五朵花开金布地,一源泉涌日中天。遗像岩头神自远,全真石上虎知禅。古今荒老乾坤在,薪火相传无晦然。”后人称其井为“端午泉”。 寺的下殿于1980年10月毁于火。 1988年林氏、郑氏两保民众捐资和投工献料,依原状旧制修葺重建,1989年完工。 规制 五华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上、下二殿有房屋20多间,黑瓦红墙。门前有1个半月形水池,池中砌筑八卦台,在池畔俯视,依稀可见。 四周用条石砌筑,其造型保持唐代建筑特色。屋顶单檐歇山式,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墙面。有正脊1条,垂脊和垂脊下端处折向的线脊各4条,故又称“九脊式”。中栋的正脊雕龙塑风。 第一进天王殿,佛龛内有一位韦驮尊天,满身金光闪闪,游客一进山门即映入眼帘。天王殿左右厢设有禅堂、斋堂、客房等。禅堂内藏有唐、宋以来的珍贵文物。 第二进大雄宝殿,为古宫殿式建筑,中间有4根大木柱,柱上悬挂着文人墨客书写的古楹联,书法苍劲,颇可览赏。佛像的排列,上下左右布局有序。中央供奉观音、如来佛像,后排的最高处奉祀陆禅祖师,左右两边塑造十八罗汉。据传,在陆禅祖师塑像内藏有“当年学道白云边,这点灵光彻发光。五朵花开金布地,一源泉涌日中天”的字条。主殿中央一口铜制香炉。顶端横梁上悬挂着相传为宋朝某个皇帝御赐的“圣旨”等许多匾额。 楹联 “见圣悟空,五蕴光明同海月;修真得地,华山胜景赛西天。” “五蕴皆空,万字胸起凡入圣;华池永注,八功水利物济人。” “五之眼,三之身,修到圣神钦作祖;华有月,精有日,功深采吸奉为师。” “神自唐室发运,于今赫赫,时绥五福;佛本西蜀而来,此地昭昭,弥镇华山。” “自唐室显化以来,捍患御灾,真是万民之祖;由华山炼修而后,谈经说法,堪称百世之师。” “五朵花开金布地,一源泉涌日中天。” “金五瑞莲开净地,风华紫气入山门。” “德遍千家之有祖,灵照五华共称师。” “金同登果乾坤别,凤室安神日月光。” “住重子而护法象,观罕官身以降魔。” “遗泽至今泉有信,修真当日虎无猜。” “溯祖相之真传,莲开夏午;幸师辰之出世,井溢中天。” “焚五香而清五蜀,抚莲夏而镇华山。” “五教合大同,惟佛慈悲救世;华凤原久袭,乃师修炼成功。” “帝心旭日离明普,佛面春风福德长。” 端午井 寺左侧唐代端午泉至今尚存,相传每年端午日泉水会涌上井口。井口呈四方形,井水清澈,井沿四周长满青草。 新编《德化县志•古迹志》载:“无晦穴井深数十丈得泉,曰:‘斯井千年,逢端午日则水溢,吾化后以斯为证。’至今五月朔,泉渐生,五日盈坎,寺僧挹注以办千人斋,翌日复故。” 宋·陈元通《五日登五华岩》(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宋)收录》):“来此逢端午,山间微厥肥。盈亏看井脉,消息验元机。饥办胡麻饭,寒供薜荔衣。俗缘今觉尽,才到已忘归。” 宋·柳德骥《端午泉》(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宋)收录》):“有个灵泉在翠微,我来问讯水方肥。盈虚嘿顺阴阳气,消长先知天地机。金井祥开波有縠,银床冷迫石生衣。浮名不值一杯水,满酌罂瓶拂袖归。” 古代遗物 寺右侧石崖状如活虎,张嘴仰天长吼。 寺前石崖上有陆无晦化身处“化台”古迹。 寺前左侧的3株古杉,树高杆粗,古朴沧桑。 寺侧岩石上,尚留有陆无晦坐化前自刻的半身画像。 寺内古物还有药臼、石水槽。 2008年,五华寺重建工地附近出土大型古代建筑石雕。石雕四边角各浮雕1尊古代人物,虽因年代久远,风化较严重,但是人物形态犹清晰,豹子头,两眼圆睁,袒胸露腹,紧握1对非常夸张的铁拳,肌体发达,威风凛凛,使人感觉到其浑身喷射出炽烈逼人的无穷神力,酷似力能举鼎的大力士。该石雕在重视雕刻整体感的基础上,手法朴实无华,线条粗犷奔放,造型大胆夸张,但又合理富有表现力。据初步考查,这是古代木构建筑础石,民间称“柱珠”,近似唐代同期遗存风格,极可能是当年建寺遗物。 五魁庙 五台寺 五台寺,又名“祭祀台上”,位于洛江区河市镇坛顶岭(古属晋江四十四都)。 沿革 五台寺奉祀文殊菩萨,北宋•开宝(968—976年)间释潧元为主持,后毁坏,年久荒废。 传说泉州五台寺与杨家将有着一定的渊源。宋末元初,杨家将后人为避灭门之祸,老少两百多人分四路离开,其中一路来到福建,如今在泉州的鲤城、南安的省新、美林都有杨五郎的遗迹。 现任五台寺住持禅真法师自幼习武,因武而与佛教结缘。1993年于厦门白鹿洞寺出家,拜在香港著名上元下果法师门下,苦学经忏,习五祖拳;此后历任泉港虎岩禅寺、惠安县净峰寺等多个寺庙的住持。因顾念家乡想着落叶归根,禅真法师回到坛顶村落脚。禅师本着“建座寺庙,少建三座监狱 ”的普度众生博爱初心,将公益慈善与弘法禅修相结合,2012年在政府和各方爱心机构及信众的鼎力支持下,开山造路,逐渐建成如今的五台寺,初具大院规模。 规制 五台寺主体由天王殿、弥勒佛殿、文殊菩萨殿组成。 弥勒佛殿旁是座养老院,一层供奉着天上圣母•妈祖天后。据说有一台湾信众受天后托梦昭示,寻来泉州五台寺安塑神像金身,欲作为文殊菩萨的护法。 文殊菩萨殿位于寺院中心,黑底金字额匾写着“五台禅寺”四个大字。?殿前七级石阶中间斜嵌1块蛟龙出海的大型石雕,飞之欲出;石台两侧各侍立3尊佛子,脚踏莲花而来,神态安详各异;两旁对放石柱灯亭,中有一大石香炉;殿外石柱蟠龙。殿内主祀文殊菩萨;殿堂木柱粗壮,斗拱相承,建造风格有北方的高阔大气,也融合了南方的精雕细刻。 栈道两旁满是僧众和信众们认养耕种的蔬果菜园。 中岳宫,亦称中岳庙,为泉州古城五岳之一(东岳凤山,西岳龙山,南岳溜石山,北岳狮山,中岳云山),位于泉州城北云山。始建未详。庙宇坐西朝东。 中天竺寺 中亭庙 中亭庙,位于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大墘洋中亭。 沿革 庙址古为蓬莱大墘林道美的私宅,原奉祀有南安洪濑西林村“檺林庙”朱、邢、李“三王府”于厅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檺林庙》) 清·咸丰五年(1855年),林道美裔孙林公选献出其大厝的顶下落及天井、寿土等,供乡人建为“三王府”庙宇,由南安洪濑“檺林宫”分炉,定名“中亭庙”。后,林道美之裔林致廉亦奉献左大房、右大房,“中亭庙”又向业主承买左边房,扩大庙制。 自此,中亭庙香火大盛,信仰渐广,先后分炉至安溪林边美源殿、溪南仙宫、招厝馆等地;海外分炉有新加坡蓬莱寺中亭庙、吉隆坡中亭庙等,故在蓬莱当地,享有“第一清水岩、第二中亭庙”之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安溪蓬莱清水岩》) 民国卅三年(1944年)和1980年,中亭庙2次修建,但庙貌依然是旧式大厝,与“三王府”殿堂不甚相称。 廿世纪90年代中,新加坡、马来西亚侨亲林育忠、林忠孝、林绵区、林连锻、林成器、林天顺等倡议重建“中亭庙”,得到族亲一致赞成。林道美之裔林地藤兄弟奉献右边房,“中亭庙”亦向业主承买两畔过水、前厅、角间,至此,整座大厝均为“中亭庙”的业产。 在新、马等地侨亲捐资之后,“中亭庙”于1998年动工重建,2000年8月竣工。 每年农历十月初三,是“佛生日”。 现规制 现“中亭庙”帝殿式,石木结构,2进3开间,并有护厝、凉亭、大埕等。庙前立3对龙柱。 示事籖诗 “中亭庙”设有“示事签诗”29支,供善信附会预卜吉凶。 第壹首:“宝镜团圆似明月,琴瑟和鸣畅我情。婚姻买卖皆得意,今登壹举状元名。” 第贰首:“哑子得梦事难言,瞎眼穿针更不然。九曲明珠穿难过,孔子绝粮陈蔡年。” 第叁首:“八仙过海赴蟠桃,龙王拖下南采何。夺去何柏相交战,阿弥菩萨来解和。” 第肆首:“昔日螳螂去捕蝉,岂知黄雀在身边。莫笑他人直中直,须防其中人不仁。” 第伍首:“若要求财未得财,只恐鬼贼相侵害。闭门不管他人事,祸福皆从天上来。” 第陆首:“夫妇有意两相求,情意未合各成愁。万事逢秋成大吉,婚姻注定不须谋。” 第柒首:“太公钓鱼八十秋,除商灭纣再兴周。民安国泰太平世,江山万裏任君游。” 第捌首:“壹盏明灯对面休,主人有福再添油。任他险处不见险,若有能时到此求。” 第玖首:“伏羲八卦甚是灵,六十甲子推五星。暗室亏心天地见,举头三尺有神明。” 第拾首:“鬼门关上遇无常,铁船过江遇著风。久远冤家相罗纲,运欲去时受灾殃。” 第拾壹首:“富贵本是天注定,五谷丰登胜常年。共享太平无事日,晗哺鼓腹乐尧天。” 第拾贰首:“张弓射月箭虚空,朽木难雕枉费工。平生胜念千声佛,行恶枉烧万炉香。” 第拾叁首:“囚人出狱上酒楼,畅饮几杯解心头。有事当忍壹时气,生平凡事且上谋。” 第拾肆首:“风恬浪静好行舟,高歌鼓舞乐悠悠。四时八节齐畅饮,十八学士登瀛洲。” 第拾伍首:“梅花冻雪正芳菲,鱼翁海上披双眉。夜静风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明月归。” 第拾陆首:“鲤鱼志气本英雄,屈守池中运未通。壹旦时来头角现,风云际会变成龙。” 第拾柒首:“白虎出山欲害人,误入罗纲难脱身。害人之心则害己,虫飞入火自损身。” 第拾捌首:“叶落根深莫忧老,枯木逢春再发花。虽是中间有阻碍,钱财到底属吾家。” 第拾玖首:“皇天降下紫微星,阴邪退避得安宁。二十八宿扶圣主,汉王江山再重兴。” 第贰拾首:“此杯不可作事,凡事不必用心。病人不可不医,诸事不可少行。” 第廿壹首:“福如东海寿南山,君尔何故苦中间。富贵荣华天注定,太白贵人守身边。” 第廿贰首:“释迦化出妙应身,老君抱送玉麒麟。真宗求祠生贵子,梁讫祷立座圣人。” 第廿叁首:“鱼在小涧上长难,浅处难游深处安。心虚定必误君事,夷齐饿死守阳山。” 第廿肆首:“牛郎、织女本天仙,银河阻隔各消然。百年富贵风前灼,壹旦荣华梦尔身。” 第廿伍首:“三藏取经往西天,路途险难得齐天。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南关马不前。” 第廿陆首:“日吐东风欲散云,乾坤清气尽光明。二十八宿清吉□,求财作事终有成。” 第廿柒首:“三人异姓同壹心,桃园结义情意深。昆山美玉皆是宝,我心似铁变成金。” 第廿捌首:“雷中霹雳耀当空,天公差我察吉凶。积善者必有余庆,积恶者必有余殃。” 第廿玖首:“无意求神出此签,三心两意亦相兼。善男信女要求切,喜充香灼油再添。” 风神庙 方广寺 方广寺,初名“白马寺”,位于泉州府城东南晋江县七都。五代·僧文真建。后改“方广寺”。入清废。 方德堂 方德堂,在泉州郡城濠沟墘22号、新真济宫对面。(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真济宫 》) 始建未详,1992年修。西向,面积1200平方米。供奉三世尊佛、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 方圆堂 无尘庵 无极殿,位于永春县蓬壶镇蓬山之巅。
王爷宫(馆) 王公宫 元帅庙(宫) 夫人宫 东门夫人宫 斗美宫,位于石狮市祥芝镇祥渔村,与观音宫、妈祖宫并称祥渔村三大庙。1998年列为石狮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斗南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