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1-2划)

目 录

  1划:
  一片寺[片瓦寺。南安市官桥镇山林村五峰山顶(亦称“五峰岩”)。隋末唐初始建。北宋鼎盛。元、明俱有名家题咏。清代。民国。规制。摩崖石刻。附一:明代觉海岩题咏。附二:明代瑞迹岩题咏。]一片瓦寺(张后室、高士岩、石窟寺。惠安县城西郊紫山镇南安村片瓦岩[一片瓦山、石室山]顶峰。沿革。摩崖石刻。)、一峰书寺一峰书佛堂、观音亭、壕下妈宫
  2划:
  九峰寺(界山九峰禅寺
[静胤寺。泉港区界山镇南部鹅头村九峰山上。沿革。规制。]、文峰九峰寺[惠安县涂寨镇文峰村林前自然村]、九峰岩(安溪县蓬莱镇上智村。沿革。规制。九峰岩八景。)
  二郎庙附:庆同庵。泉州市区东街二郎后街37号七里庵[鲫鲤庵,绩里庵,德济庵,迴龙七里庵,回龙七里庵。泉州东门外烟墩山(古为晋江鸾歌里,属卅九都,今属丰泽区华大街道新铺社区。)。始建于唐,盛于宋(北宋·韩琦庵堂认母。古驿道所经。)。元·至元重建。明代(屡重修。明·秦钟震在七里庵遭“天谴”的传说。)。近年修复。]、八王府、十班公妈庙十班公妈墓庙。缘起与沿革。祭“十班”[轮祭次序。祭典。祭文] 十二爷宫(惠安县崇武镇海滨路)
  丁溪德化县龙浔镇丁溪村)

  《泉州市区寺庙录·序言》(泉州市民间信仰研究会编,199610月)统计,1996年原泉州鲤城区(今包括鲤城区、丰泽区和洛江区)有各种民间信仰庙、宫、馆达到“600余座,祀神200余尊”

  2005年,泉州市宗教局统计宗教寺庙宫馆(面积10平方米以上),共有5553座,其中鲤城区168,丰泽区292,洛江区196,泉港区459,惠安县655,南安市1056,晋江市1036,石狮市413,安溪县540,永春县450,德化县288座。

一 划

一片寺

  一片寺,亦称“片瓦寺”,位于南安市官桥镇山林村五峰山顶(亦称“五峰岩”),在官桥镇西北部8公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五峰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五峰岩》:“五峰岩,在三十五都(县西南三十五里)。”

  民国《南安县志·卷5·营建志2·坛庙寺院·一片寺》:“一片寺,在三十五都,饶有胜概。右畔有朱子祠,教谕杨绍祖等建。”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五峰山》:“五峰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属三十五都。”

  “一片寺石刻及石塔(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隋末唐初始建

  “一片寺”始建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618年)。

  时僧人道岑禅师云游到此,见五峰山脉层峦叠翠,山清水秀,赞道:“天下难得之圣地也!”遂在此地募缘建寺,一年零三个月后乃成。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五峰岩》:

  “上有石室,色如银,俗号‘一片瓦’,其中可容三百余人,唐·僧道岑居之。”

  “世传山多灵怪,非有道行者不能久居。”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五峰山》:

  “山顶有石,方广十余丈。下覆如屋,可容五百余人。其色翯(“翯”:羽毛白而有光泽)然,名‘白石山’,亦名‘一片瓦’。顶石有白痕如画鹤者。二山多灵怪,非有道行者不能久住。

  唐·僧道岑居此。道岑敬事观音,尝刻檀像自随。一日行山中,暝投无所。见一宅中有女媪,一女子妙好,留宿,粥食之。昧爽(“昧爽”:黎明;拂晓),辞行里许,返顾其宅无有,乃悟观音之为也。”

  据说民国初年,“一片寺”住持瑞融禅师曾在寺内挖到隋代的银元宝,以及唐代的石刻碑文,这些也成为“一片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的重要佐证之一。

  北宋鼎盛

  寺侧,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建有“婆罗门塔”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五峰岩》:“宋·祥符间尝建石塔其上。”

  在北宋鼎盛时期,“一片寺”以寺为中心,东有“白云岩”,西有“狮子岩”,北有府君栖隐处;又有“觉海岩”、“瑞迹岩”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五峰山》:

  “由岩西下半里许,有‘白云岩’,亦有磐石,中虚如屋。

  有‘狮子岩’,大石突起如狮子,可容数人。

  又有大石高丈余,下有泉,名‘灵泉’。

  又有‘觉海岩’,禅师僧觉海所创。上有古茗绝佳。岩石高嵌如燕,亦名‘燕岩山’。前有百丈坪,泉流其上,如瓦溜痕,所谓泰山之溜穿石,亦一奇也。

  又有小身‘瑞迹岩’,石室天成。下有三小石搘(“搘”:同“支”)之,上一石长二丈,镌弥陀丈六身。室中一石长丈余,镌弥陀八尺身,宋·大观(1107—1110年)间,僧行选所镌也。”

  元、明俱有名家题咏

  民国《南安县志·卷2·舆地志2·山·五峰山》:“元·释大圭、明·罗伦苏濬黄凤翔俱有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元·名僧·大圭》、《泉州人名录·罗伦苏浚黄凤翔》)

  如明·成化二年(1466年)谪任福建市舶司(驻地泉州,亦称“泉州市舶司”)副提举的状元罗伦(字彝正,号一峰),对“一片寺”甚为赏心,常游此寺,徘徊赋咏。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收录其诗1首:

?? “题五峰岩一片瓦(七律)(永丰人罗伦??彝正一峰,状元。)

  ‘翠微深入兴优优,身世飘然阆圃游。天界青山云外断,地分沧海日边。
  仙家白昼应无夜,玉树长春未觉秋。归去客窗孤枕梦,悠悠多在五峰头。’”

  还有“五峰叠翠接云间,一片奇观别洞天”等佳句。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还收录:

  “题一片瓦次一峰先生韵(七律)(黄河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河清》)

  ‘铁脚搜奇更问幽,分明今日惬情游。地吹山起聊成象,石贴天边偶尔浮。
谁冶谁陶随幻化,佛醒佛定自春秋。荒烟已锁桃源路,为种桃花到上头。’”

  “题一片瓦(七律)(欧阳模?八山,副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模》)

  ‘巍峰怪石峭凭虚,天作空中片瓦庐。幽谷苔生僧步怯,土阶井冽客来疏。
  四时风景烟霏里,一榻禅灯日月余。吊古却怀罗太史,当年栖托意何如。’”

  清代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4·诗歌·清诗》:

  “题片石岩怀罗一峰(七绝二首)(陈桂洲):

  ‘天高胜景款高人,片瓦岩中自在身。介石直同名不朽,独完太璞得归真。
  第一奇观第一人,茫茫宦海觉抽身。瓦全片石同仙窟,砥柱长空自有真。’”

  [按:陈桂洲,字文馥,号修堂,清·南安人。乾隆七年(1742年)联捷进士,官终顺天府丞。乾隆卅五年(1770年)卒于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桂洲》]

  清·乾隆(1736—1795年)间,泉州少林寺僧了凡禅师曾隐居“一片寺”,传徒性空性空又传徒蔡骞,南少林武术也就在此生根落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少林寺》)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安海人志参和尚曾到此开发荒废的“一片寺”,成立“哥老会”(亦名“白旗仔会”),进行反清复明活动,后被清廷剿毁。

  民国

  1919年,孙中山推翻帝制,号召国民革命。许卓然秦望山奉命入闽,招收有志之士,组织地方武装,在安溪、南安、同安交界三角地带的凤巢罗山设立总部,其番号为“福建下游游击总司令部”,司令部就设在五峰山“一片寺”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岭兜一带是地下党活动据点,“一片寺”也成为共产党人活动的重要地方。

  1946年9月30日,官桥红色“一片支部”成立,由当时代号“45号”的地下党领导人郑成竹主持。“一片支部”“一片寺”召开过多次秘密会议,布置武装斗争。

  规制

  “一片寺”上方有一片斜卧巨石覆盖,盖顶石长20余丈,广10余丈,名“一片瓦”。寺以石奇,石因寺名。该石于1965年农历九月十五日黎明时分崩析为两片下塌,据云为雷电所击,毁于一旦。

  巨石下覆如屋,由左、右两块天然岩石支撑。石室面积50平方丈,可容500余人。

  楹联:“五峰法雨施千界,一片慈云覆九洲。”

  清·曾遒“字译成经,悟道咸推先觉;灯传有灵,修持同结善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遒》)

  寺院左侧石壁上凿有1尊奇特的石人像,年代久远,不知凿于何时。

  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所建“婆罗门塔”位于“一片寺”右前方楼阁式石构,高2.54米,八角5层,每层各错开雕四金刚和四佛龛。此塔原圮,石构件散落于寺门口,1993年才被一一找出,并于2002年重修复原,惜塔刹已佚。

  “一片寺”底下相传有“九十九间洞”,很大很深,号称有99间。古代曾有一个戏班入洞,再无一人出来。以前曾有人在“九十九间洞”外烧柴火,烟从上面的一片寺中冒出,证明此洞与寺院相连接。又说,民国时期,这个洞还曾被用来作为秘密基地,后来因有石头陷塌,这个“九十九间洞”已不可觅。不过,现“一片寺”下还有一个洞,洞口较狭窄,但洞室宽广,留有石桌、石椅,可容数十人;在洞的深处,洞顶豁开数尺,外面阳光可照射进来。

  寺庙附近有跃鲤石、猪头石、龟石、蛇石、宝珠石、狮子岩等自然景观,造型各异,层层叠叠。

  摩崖石刻

  “一片寺”两侧有石刻12方,其中元·至元卅一年(1294年)修建记事一段最早,其余有明·永乐(1403—1424年)间劝戒归佛石刻、嘉靖六年(1527年)景迹诗刻、万历廿六年(1598年)“六士同游”题名刻石各1方,景迹题名石刻8方。

  摩崖石刻有“神奇”、“至妙”、“天工”、“振衣”等。

  明·翰林学士丰熙诗刻在“一片寺”左侧石壁上:“片石千人屋,天工太泄机。海风吹不破,应待野云归。”

  “六士同游”题名刻石即:明·万历廿六年(1598年)九月,泉州府6名进士出身的致仕朝官,相约同游“一片寺”后留下,曰:“万历戊戌秋九月,晋江庄国祯林云程黄凤翔林乔相,南安欧阳模,安溪詹仰庇,同游此。”楷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国祯林云程黄凤翔林乔相欧阳模詹仰庇》)

  附一:明代觉海岩题咏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

  “题觉海岩,有石高嵌,僧觉海居此。(七律)(黄河清):

  ‘胡麻水泛觉秦村,欲叩秦家几逸民。菊斗冬寒黄更好,鸟欣客至语尤真。
  蜃晴海远涛望树,山夜庭空月近人。来得却愁归不得,竹枝遍认问前津。’”

  “游觉海岩同陈瑞山蔡可泉(七律)(王慎中,进士,参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慎中》)

  ‘吾生寡好独耽奇,更接良俦汗漫期。啸向空山成节奏,行窥止水鉴须眉。
  坐茵每藉林中草,解佩时悬石上枝。顾谓同心高蹈者,便堪脱屣视妻儿。’”

  “登觉海诸山同诸公偕作(七律)(郡人黄凤翔?仪庭,谥文简。)

  ‘遥从丹壑访蓬莱,一片禅心觉路开。宝叶迎风窥彼岸,金沙浴日涌沉灰。
   冷冷清磬云中寺,杳杳孤舟水上杯。苦海半生今暂住,夕阳谷口莫频催。’”

  附二:明代瑞迹岩题咏

  民国《南安县志·卷48·艺文志4·诗歌·明诗》:

  “题小身瑞迹岩(七律)(黄河清):

  ‘谁结蓬壶碧汉涯,公输何事费输材。天奇只为高僧设,地胜不招墨客来。
  鹿守门呦随泮涣,猿吟径下自徘徊。坐忘尘海三更月,借问禅心门未开。’”

一片瓦寺

  一片瓦寺,又名“张后室”、“高士岩”、“石窟寺”,位于惠安县城西郊3公里许紫山镇南安村片瓦岩(一片瓦山、石室山)顶峰,由两石拱峙着1块方圆600多平方米、最高处10多米的覆石,形如瓦片,覆盖寺顶,山名、寺名均由此得。

  “一片瓦寺(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一片瓦寺原为天然洞室,元代之前就有道人修真。元·釋大圭《正月游一片瓦岩道人留竟日适兴成诗》云:“片石成岩屋,高扉寂寞滨。雪晴来野客,春早见幽人。烟火寒山近,盘蔬午甑新。留连爱林麓,城郭有嚣尘。”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大圭》)

  明·嘉靖十年(1531年)《惠安县志》赞片瓦岩“青松覆道,异卉错蔚,南薰过处,时有花气袭人。疏松影落斜门静,细草香开小洞幽。登科山外,引为特胜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科山》)

  明·隆庆(1567—1572年)间,辞官回乡的惠安崇武人戴一俊(1530~1607年)母殁制终,遂隐于石室山。片瓦岩主洞室里面石脚处有相通小洞两处,可作卧室,右室为戴一俊隐居之所,因之自号石室主人,名石室“高士岩”。他脱却凡尘,超然世外,“家食三十余年,杜门却扫,不入城市”,终日匡坐读书,过着隐居生活,至万历卅五年(1607年)卒。其间苏濬曾游片瓦岩,留有《一片瓦岩》诗:“石室划然开,青云归一片。夜静众山空,清风自相扇。”可见当时仅有石室,尚无寺宇。(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戴一俊苏濬》)

  后来不知何时,将天然洞室改为寺宇。由于覆在上方的石头巨大,石下主洞室深广,辟为两室:左室正寺,邀僧住持,寺名“一片瓦”;右室九仙祠,供善男信女圆梦用。同一覆石下的洞外右邻,另有小洞筑为仙洞,外面增筑砖石山门。寺庙山门镌联:“石空修径悟真谛,名山卧狮出奇观。”横批:“一片瓦室”。横批之上书“奉旨特祭”。拾级而上,可看到墙面书写着很大的“南无阿弥佗佛”。石室侧有一株苍天大树依傍而起,树枝衍生至巨石中间。

  清代,洞外前右近处增建文昌祠,二进式,土木结构,面积40多平方米。

  1988年,文昌祠扩建斋房、接待室4间。

  摩崖石刻

  现一片瓦寺中和片瓦岩山间,留存摩崖诗刻、题刻及清代以来的题刻11处。

  上引元·釋大圭《正月游一片瓦岩道人留竟日适兴成诗》、明·苏濬《一片瓦岩》等诗镌于摩崖上。片瓦岩山腰有巨石双峙,上刻“石门天柱”,山岭刻“高山仰止”,山南巨石刻“高士岩”,无落款,当为后人为纪念戴一俊而刻。

  戴一俊在片瓦岩隐居30余年,留下不少诗文和石刻。诗文后结集为《石室藏稿》2卷留世,石刻则分布在一片瓦寺内外:

  一片瓦寺寺名“一片瓦”刻在寺洞中左壁上,楷书横写,字径76厘米,落款为“万历辛卯春石洞主人题”“万历辛卯”即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显系戴一俊在此隐居时所书。

  在一片瓦寺洞中石壁上,有戴一俊摩崖诗刻《题天柱石》“一柱峰头势擎天,翠微深处望岿然。两仪位奠分高下,四极鳌悬辨后先。好向朝中当砥石,谁移洞口插云烟?危层直上来丹穴,千仞时栖彩翼联。”

  一片瓦寺西侧石壁间,有戴一俊摩崖石刻《题高士岩》“壮节当年辞帝阍,金章紫绶等浮云。攸(下加“羽”,音xiao)然高卧羲皇上,行乐相看绮里群。一局松声韵空谷,千峰竹叶送斜曛。栖迟犹讶鹿门近,却笑北山虚勒文。”【注:绮里群:指秦末“商山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鹿门:《左传》:“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指鲁国叛乱事。】

  一片瓦寺前岩石上,有戴一俊于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年)题诗勒石:“天开石室倚云端,碧水丹崖厉大观。百里列屏争拱揖,千年佳气自盘桓。喜瞻南极瑞光炯,遥指上台龙势蟠。兴到不妨频著履,时看绿野长芝兰。”

  一片瓦寺门前西侧岩石间,亦有戴一俊诗刻:“人间何处访丹丘,蹑磴飘然物外游。太室烟含嵩岳晓,石门月映庐山秋。坐来顿觉道心静,凭眺还占紫气浮。懒性偏宜朝市远,天真自适更奚求。”

  洞外右侧有天柱石,戴一俊题刻“天柱”二字。此外,还有“石洞丹丘”、“石室名山”、“呼吸帝座”等摩崖石刻。

一峰书寺(一峰书佛堂、观音亭、壕下妈宫)

  一峰书寺亦称一峰书佛堂、观音亭、壕下妈宫,位于鲤城区开元街道一峰书5号旁,在泉州一中(原一峰书院)东南侧。坐西向东,跨旧城濠之上。

  原名净真观,位于梅花石附近,始建未详。后移建壕下,改名菩萨寺,奉祀观音菩萨,俗称壕下妈宫。初规模较小,后修建扩大。

  ·成化四年(1468年),状元、翰林修撰罗伦因忤旨被贬到泉州任福建市舶司副提举。罗伦来泉后,择地建草堂讲学,址在现在泉州市第一中学校址。草堂遥对鹫峰,罗伦讲学之余在此远眺,见其单峰独秀,望而生感,自号一峰。两年后罗伦调还南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罗伦》)

  清代,后人为纪念罗一峰,把地名称为“一峰书”,寺名亦改为“一峰寺”

  文革初期,寺址作为红卫兵指挥部,一段时间后又作为地方消防队部。廿世纪70年代中叶被大水冲毁。廿世纪80年代中,侨僧广净法师自愿捐款重建,1987年(丁卯年)秋落成。面积60平方米,释迦牟尼普贤文殊一佛两菩萨。

  重建后,寺门楣上一块青草石横匾题字“一峰书”,上款“丁卯中秋”,下款广净重修”。大殿中金字对联云:“地居壕下,翘首一峰思仰止;际遇明时,驾航回海济苍生。”

二 划

九峰寺

  界山九峰禅寺

  界山九峰禅寺,初名“静胤寺”,位于泉港区界山镇南部鹅头村九峰山上。

  九峰山海拔131.7米,东望泉港海湾,西邻天马山脉,南毗涂岭镇陈潼关,北对仙游县塔头山,共有9座峰头,故名九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峰山·泉港九峰山》)

  沿革

  明代,曾在九峰山顶建有1座官寨,派官兵长期驻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亡。

  清军入关,南下入闽。明军涣散,驻扎九峰山山寨的明军将兵为避免清军杀戮,就在寨旁盖寺尊佛,出家为僧,早晚烧香祈福。

  清·顺治四年(1647年),顺治帝崇佛,大兴佛寺,九峰山山寨佛寺应运拓建,名“静胤寺”

  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寺以山名,定名“九峰禅寺”

  后几番拓改修建,成现在规模。

  1993复建。

  规制

  九峰禅寺坐北朝南,坐落在山顶密密丛丛的树木中,规划面积20多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整体有石文化大观园、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九云殿、大悲殿。

  石文化大观园

石文化大观园 中, 在榕树掩蔽 下,具 天然的山石和假山 , 怪石嶙峋,有 “ 河东狮吼 ”、 嫦娥奔月 ”、 鲤鱼打挺 ”、 深海扇贝 ”、 神龟驮经 ” 等。

  在石文化大观园旁,有1座小石亭,匾书“氤氲西天”。石柱上镌联:“九重白云荫古刹,峰上明月照远寺。”“功德碑”两旁还有对联:“华胄修寺春秋懋,侨胞崇佛日月新。记录侨胞崇佛爱乡的事迹。

  山门

  从石文化大观园右拐,有高耸的山门。

  山门口两尊雌雄石狮,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山门为两层柱廊式,上下错落有致。柱廊彩色祥云花鸟。柱联:“黎民百姓,祇尽心敬佛祖英明;千祈万祷,惟诚求庇荣华富贵。”

  山门两侧各有1座凉亭,护栏雕刻各种山水花鸟以及佛教题材人物图。

  天王殿

  经山门由石阶迈入大埕,可见石墙红瓦古香古色的天王殿,己卯年(1999年)修建。

  天王殿大门前石柱上镌联:“不惜于身命常护诸佛法,无我心调柔能得如来道。”正门柱联:“登清凉地结香火缘,生欢喜心证菩提果。”壁肚镶嵌瓷砖画狄仁杰望云思亲”等历史人物故事。

  殿内中央,前供弥勒佛,宽耳笑口大肚,坦胸露乳,目空一切,趺坐莲花之上;背面供韦驮神像。殿的左、右两侧,分立四大天王(金刚力士),各有1丈多高,或白脸持伞,或黑脸提剑,或红脸舞蛇,或白脸抱琵琶,昂头挺立,威武森严。

  天王殿左边 有1块石磬,山风起时,石磬周围林涛阵阵,似钟罄声声。而天王殿右侧原有1块石头木鱼,与石磬两样佛器互为应照,数年前被炸毁。“钟磬传音”是原“九峰八景”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峰山·泉港九峰山》)

  大雄宝殿

  出天王殿后门,通过1个石埕,即己卯年(1999年)修建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2落,宽6米,进深20米,高7米。门前有石雕香炉1座,大埕有1口古井。

  前殿正门楣匾额书“九峰禅寺”,门前石柱镌联:“禅门开佛地,般若波罗上人家;梵刹列九峰,宝殿金容真面目。”正门门联:“九脉持衡,佛天普化被惠北;峰峦屏嶂,胜地钟灵佑添奇。”墙肚镶嵌瓷砖画,有关云长普静等佛教题材故事 。

  前殿设有会客厅。

  前殿与正殿之间有天井,置放着种满青翠苍绿的葵叶椰子等盆景。

  正殿前廊有1对辉绿岩石透雕龙柱,约2米多高,雕刻精美,尤如真龙在云中穿梭。

  正殿内正中匾额书“雪里大丈夫”。3米多高的释迦牟尼佛端坐高高莲花之上,左、右两旁有金身护法使者;另外还有2尊过去如来未来如来佛像合十而立。【按:佛教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印度佛教自认为大乘佛教,而将泰国、缅甸等国佛教视为小乘佛教,故将大乘佛教中能知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如来佛的正身释迦牟尼 称为“雪里大丈夫”。】

  两侧佛龛有各具姿态的十八罗汉,或舞蹈,或静默,或盘坐,或侧卧,或坐着白象,或骑着猛虎,生动丰富 。

  殿内有7对石柱联,其一为:“殿中佛,心中佛,佛佛相应;悟时觉,迷时觉,觉觉法融。”

  大雄宝殿两侧傍两层僧舍,中间有天井。天井有两根环抱木柱,柱联:“道以修,修以道,道道修修真常道;空是色,色是空,空空色色本非空。”

  九云殿

  出大雄宝殿往右拐,拐弯处有1座石台(戏台),供佛生日演戏之用。石台对面是九云殿,为当地企业家捐建 。

  九云殿是道观殿宇,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巍然壮观。

  道观门前1对雌雄石狮,灵活灵现,玲珑剔透;1对巨大辉绿岩透雕龙柱,两条巨龙腾云驾雾盘旋而上绕柱四顾。门前壁肚镶嵌《西游记》、《二十四孝》、历史英雄人物以及历代帝王信仰宗教渊源等题材的故事,宛然1座影雕画廊。 殿门有联:“九峰日月光天德,泉港山河壮年居。”

  九云殿正中供奉着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两侧则是天兵天将。殿中石柱联众多,如 “心比心,历来唯虔心是真心;道可道,自古可称道为正道”等。

  九云殿前依山势下落5米,徒直的坡壁用27幅刨光的影雕石装饰,左、右各是12幅《西游记》故事,中间竖排3图大幅影雕,分别为“双狮戏球”、“神龙盘云”、“飞龙在天”。整个坡壁精美细致,古意盎然。

  坡壁两侧各有石阶,走下石阶,便是石台。石台大约长10米、宽6米、高5米,为寺院节日庆典的露天戏台。

  大悲殿

  九云殿后沿石阶左拐,即大悲殿。沿途参天古松,幽雅寂静。

  大悲殿亦称“观音殿”,为当地企业家捐建。

  殿内供奉坐莲观世音菩萨,通高5米,右手作兰花指,左手持净瓶,圆顶精雕宝盖笼罩,宝像庄严;两侧供观音32相。

  大悲殿左侧有巨石似昂首观望的巨龟,谓是观音大士坐骑 ,称“灵龟候驾”。另有一磐石高约2米,宽4米,石顶两端微翘,酷似1顶庞大的僧帽,称“神帽降邪”,谓是观音大士降邪宝物,里面扣着十万八千个凶鬼恶煞。上两物亦为“九峰八景”内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峰山·泉港九峰山》)

  文峰九峰寺

  文峰九峰寺,位于惠安县涂寨镇文峰村林前自然村,始建于北宋。

  “九峰寺(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九峰岩

  九峰岩,位于安溪县蓬莱镇西部山区的上智村境内,坐落于三笏山第三秀峰山麓之阴。

  “九峰岩(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岩·九峰岩》:“九峰岩(在兴一里), 其地有三尖山,皆员秀耸列。岩在第三尖下,四畔树木蓊郁,怪石盘踞。明·崇祯(1628—1644年)间,岩后有石周围约丈许,坠下穿破西壁,转向中门跃出,所经楹柱阶庭一无所损,今其石犹在也。 ”

  沿革

  始建无考,或说始建于明·永乐十二年甲午(1414年)。主祀三代祖师,是德化龙湖寺在安溪的四大分炉之一。

  《九峰岩寺寺志》载:“三代祖师”俗名林珌,法号自超,宋朝福建禅门临济宗高僧,福建永泰人,生于德化。他幼年即笃信佛教,12岁在南京少平寺出家,15岁回到福建,在德化县太湖山弘法,创建龙湖寺。因其时常为善信们开示弘法,并举行法会趋吉避凶,且屡有奇效,人们称他是三代佛(过去七佛中的第3佛——毗舍浮佛 )转世,故称其“三代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龙湖寺》)

  寺院历经修葺,一直香火鼎盛。近年,旅居新、马的氏侨亲斥巨资对岩寺进行全面翻建。

  规制

  现存建筑为清代形制,四合院式,东向,三进殿阁依此递升,祀如来、罗汉、三代祖师等神佛。前殿盘龙石柱,庄严肃穆。中殿流光溢彩,华丽堂皇。正殿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构架,高敞宏大,气势恢宏。

  寺中珍藏明·书法家张瑞图手书“真相”古匾,“真”字如美女梳妆,“相”字有弥勒裸肚之状,极具神韵;署纪年款“万历乙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寺中木刻对联多副:

  “乔木千枝原为一本,长江万派总是同源 。”不失名家风范。

  “莫如龙湖、太湖净,呵诸法空时,上地即最净地;孰与雪山、大山高,曰真身现处,九峰是两高峰。”此联为清·康熙(1662—1722年)间闽清儒学胡琏所撰,苍劲有力,真迹犹存。

  “系出西河禅参上地,真修三代身现九峰。”

  寺中所存文物瑰宝,还有铸造于清·光绪廿六年庚子(1900年)的大钟两鼎、金楮炉一个,均保存完好。

  九峰岩八景

  九峰岩有八大自然景观:

  三笏摩天:三笏山三峰竞秀,巍峨高大。

  九峰插汉:三笏山的第三个山头,直插云霄。

  狮仔参前:古道休憩坪水窟边,有一石酷似狮仔,挠首弄月。

  酿泉时出:在九峰岩殿宇之下,泉水清洌甘醇,同一容量的泉水较它处为重,古称佛泉

  巨石飞腾:明·天启辛酉(1621年),有一巨石从九峰岩殿宇后悬崖上迸裂飞崩而下,不伤岩寺毫厘。

  龙湖别洞:山峰上有一洞,传说乃德化雪山下龙湖岩之三霄鬼洞在此的另一洞,古称别洞

  炉索长横:岩寺前侧有一似香案的山峦,常年烟雾袅袅。

  御轮积翠:站在三笏山巅,远眺御史岭,晨曦映照者满山苍松翠柏。

二郎庙(附:庆同庵)

  二郎庙,位于府城东街二郎巷(与崇福路平行)东畔二郎后街37号,为古代胜果铺二郎境境庙。

  战国时代,秦国蜀郡守李冰及次子李二郎治理岷江,在灌县(今都江堰市)岷江出山口处主持修建都江堰,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后又在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病逝与斯,葬洛水镇旁章山,后人尊为川主、水神,在高景关和洛水之间的关口(俗称灌口)修大王庙、二王庙(二郎庙)以祀。

  相传,明末泉州东街菜巷内的土地巷姓者赴四川任县令,历三任9年,年老致仕返乡,见晋江下游常发大水危害泉州,便将四川灌口二郎神迎来泉州,建二郎庙祀之,祈望水神庇佑泉郡不受水患之苦。泉州二郎庙位于泉州郡北,此地古临东湖;后来巷因名二郎巷,境曰二郎境,二郎庙也成为二郎境境庙。

  另有庆同庵,位于今二郎后街现址,祀观音佛祖。庵主世代相传,庆同庵也始建于明末。

  二郎庙日久废圮。原址坍塌之后,附近居民将神像暂时供奉家中。

  民国初年拆旧东门城时,见庆同庵前乃吉地,乡贤余文烈牵头捐款,利用城门拆卸下来的旧材料,在庆同庵前重建二郎庙,祀二郎神(或称清源妙道真君),请庆同庵尼姑一并管理。就此,二郎庙和庆同庵“合二为一”,成为庙庵共存”、前庙后庵格局,神道和佛祖并祀。

  “文化大革命”期间,二郎庙(含庆同庵)被绿化地占用,又有部分用地建为化纤厂仓库。

  廿世纪90年代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庙庵收回部分被占用土地;1993年开始按原规制重建,前殿为二郎庙,后殿为庆同庵;数年后竣工。入门右侧立有李伯瑜撰文的碑刻以志此事。

  庙坐北朝南,古建筑风格,面宽约10米,深约30米,两进,前庙后庵。庙门悬匾“二郎古地”。前殿主祀二郎神,两边有千里眼、顺风耳。后殿悬匾“庆同庵”观音佛祖;后殿左、右两侧嵌有“龙吟虎啸”的泥塑壁画。

七里庵

  七里庵,又名“鲫鲤庵”、“绩里庵”、“德济庵”、“迴龙七里庵”、“回龙七里庵”,位于泉州东门外凤山(东岳山)以东的烟墩山(古称晋江鸾歌里,属卅九都),今属丰泽区华大街道新铺社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迴龙七里庵》:“迴龙七里庵(府城东),在三十九都迴龙岭下……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回龙七里庵》“回龙七里庵:在三十九都回龙岭下。”

  七里庵坐落于半山腰“金交椅”穴上,东临“草邦水库”,西接清源山,南望古塔山,北揽国立华侨大学;其面朝泉州市区,距古泉州郡城东门——“仁风门”约7里,故名。

  始建于唐,盛于宋

  七里庵始建于唐朝,宋时更香火鼎盛,成一片寺院庵堂,还建有古塔、寺庙、僧舍,有“日来上山千人拜,夜观泉城万盏灯”的盛况。现存宋代梭形石柱和1.2米见方拜石,可见其规制之宏大。明·淮右禅师《风水抄书》、民国廿五年黄又新《风水秘本》均明载七里庵及古塔的具体位置。

  宋时七里庵之盛,与北宋·韩琦七里庵认母的民间传说和古驿道所经有关。

  北宋·韩琦庵堂认母

  韩琦,字稚圭,北宋·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七月出生于泉州。韩琦韩国华,字光弼,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景德四年(1007年)以太常少卿出知泉州。大中祥符初迁右谏议大夫,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代还离泉,至建州卒于传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韩琦韩国华》)

  泉州民间广泛流传连理韩琦的传说。

  连理,本名莲理蔡植松之女,晋江十一都南塘乡(今晋江市东石镇张塘村)人;淳化二年(991年)生。蔡植松从商贩货,往返漳、泉之间,景德元年(1004年)舟行途中遇海寇打劫,夫妻双双落水遇难;不久家又遭火灾,房屋、财物尽化乌有。连理举目无亲,无依无靠。

  时韩国华任泉州知府,即收连理为婢女,并私纳为妾,十分宠爱,直至有孕,引起嫡夫人嫉妒,处处寻衅生事,最后趁韩国华不在家时,被逐出家门,是年连理18岁。

  关于连理韩琦公案,历来有两说:

  一是韩琦生于泉州郡舍。连理在泉州郡舍生下韩琦后,才被韩夫人打赶出门。后人以韩琦谥“忠献”,命为泉州郡舍堂名。

  二是连理以临产之身,被韩夫人打赶出门,流落街头,在云山铺(今称连理巷,位现市区中山公园东侧)生下韩琦韩琦出生后,被府中老仆义德拾得。后人命名“生古庙”祀之。连理巷早已消失,唯一可以找寻的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前立着的、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设立的韩琦出生地”石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生古庙》)

  后来,连理自杀未遂,到泉州东门外烟墩山七里庵出家为尼。

  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榜眼),母子才在七里庵相认,留下“庵堂认母”佳话。明道二年癸酉(1033年)九月廿一,连理卒,享年42岁。

  嘉祐(1056—1063年)间,已任副相的韩琦遵从生母遗训,告假至晋江南塘祭奠外祖父母在天之灵。南宋,泉州太守真德秀为记这一史实,特于南塘乡立韩魏公之旗杆,至今当地仍保存夹住旗杆之遗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连理韩琦故事颇带传奇色彩,流传甚广。宋、元南戏、古泉州梨园戏的“七子班”均有剧目《韩国华》(亦称《连理韩琦》)演出其事,韩琦在七里庵与莲理母子相认的情节,无疑大大提高了七里庵的知名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文艺·梨园戏》)

  古驿道所经

  古代,出泉州东门,有1条横穿东岳村、三四米宽的古驿道,是泉州通往省城、京城的官道。“七里庵”处东岳村往东一小段路,烟墩山前是驿道上的第1个陂段,距州城7里,往来行人常在此憩歇,古代泉人为士大夫饯行、送考生赴省试京试,也是送到“七里庵”止步的。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泉州郡守宋钧在七里庵地域建七里亭,以为士大夫饯行之所。《泉州府志·卷17·古迹》:“七里亭,在郡城东七里许。《闽书》:宋·嘉定十四年郡守宋钧建,为士大夫东行饯行之所。”《晋江县志》也有相关记载。

  元·至元重建

  宋、元交替,七里庵毁于战火。元·至元(1271—1294年)间重建,称“迴龙七里庵”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迴龙七里庵》:“元·至元间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回龙七里庵》“元·至元间建。”

  明代

  屡重修

  明·永乐(1403—1424年)、宣德(1426—1435年)间两次重修。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迴龙七里庵》:“国朝永乐、宣德间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回龙七里庵》“明·永乐、宣德间重修。”

  明代,七里庵还增建“七里塔”,可远眺泉州府城,今无存。

  明·秦钟震在七里庵遭“天谴”的传说

  现在,华侨大学校园内某角落龙眼树下尚遗存1座明代墓葬,俗称“寡妇墓”。墓为糖水灰构筑,早年被盗过,后又遭到破坏,古墓前“龙头”形状的墓手已严重风化,两根墓前望柱完好无损,高2.7米。望柱镌联:“六月夫妇三月遗,此志天长地久;七十老身二十寡,一生玉洁冰清。”这一明墓,2001年6月被列入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4月立碑。

  据传说,坟中之女子,约葬于明·万历(1573-1620)间。据传说,当时榕城有一氏少女,年方20岁,和同其母结伴来泉州,想拯救蒙冤入狱的父亲,路上不幸丢失所带银两。后来,为报答七里庵旁1位七旬老翁拾金不昧之恩,氏少女决意嫁之为妻。半年后,老翁辞世,女已结珠胎3月。她一心抚育遗孤取得功名,年七十岁而终,夫妻得以同穴合葬。

  时有秦锺震,字伯起,明·晋江人。万历十二年(1584年)进士。历官知府,以目疾归。秦锺震性喜排谐讥讽,郡人称为“恶人秦锺震,泉州流传许多关于他的民间故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秦锺震》)

  因秦锺震“目疾”,泉州人便附会出秦锺震因改“寡妇墓”望柱镌联而在七里庵遭“天谴”的传说,现代吴藻汀遗作《泉州民间传说》中有述及。

  传说,秦锺震看到望柱上的对联,不由分说,举笔在对联后面涂鸦添上“谁见”“焉知”两词,成为“六月夫妇三月遗,此志天长地久——谁见?七十老身二十寡,一生玉洁冰清——焉知!”联意完全相反,褒奖之说变为贬义。秦钟震改完柱联走到七里庵,就被响雷劈瞎双眼,自此得了“青瞑恶人秦钟震的绰号。

  近年修复

  至迟在清·道光(1821—1850年)前,七里庵已废。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回龙七里庵》“今废。”

  近年,七里庵修复。古代的建筑构件如巨大的拜石、梭形石柱等尚存。主殿观音殿,红砖简瓦,文饰精巧。

  庵中,有1对佚名撰书的石刻楹联:“德性能明,当前即荡平世路;济人以道,此地为方便法门。”据说是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的墨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弘一法师》)

  现代泉州市佛教协会会长释妙莲禅师赠条幅曰:“智慧宏深太辩格,端居坡上绝尘埃。”

八王府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古圳村。始建未详,祀八王爷。

十班公妈庙

  位于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岩仔山。

  “十班”指泉州城东门外琯头、古篮、见边、古楼、桥南、杏宅、庄任、乌屿、浔美、西福十个村落。

  缘起与沿革

  十班公妈庙原称十班公妈墓庙,位于古泉州郡城东北部、今东门外8公里处福厦公路原琯头路段边;离洛阳桥约2公里。该处在泉州未分三区前,属城东乡辖区,现属洛江区万安办事处。

  十班公妈墓庙是为祭典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抗倭阵亡的十班乡人而建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就建在埋葬阵亡乡民遗骸的古大井穴之上,约9尺见方。大门刻有“卫乡御倭崇英魄,化骨埋名载道碑”楹联,还有“威名显赫”、“英灵千古”等许多历代官民乡贤所题的牌匾。

  廿世纪60年代中期,墓庙被拆除,坟墓被铲平。后来又就地建屋,作琯头信用社和合作医疗站。

  1985年农历七月初二,村民及香客集资,在距原址150米的琯头埔顶果合山中的石窟内建一宫一亭(金纸亭),称十班公妈庙,作祭祀用。

  1994年,因万安开发区因建设吉源花苑一期工程,征用果合山中的十班公妈庙土地;1995年迁至十班公妈墓庙原址南侧重建,仍为一宫一亭,还有祭祀场所,占地面积共1000多平方米。

  1999年4月10日,因建设吉源花苑二期工程,1995年建的十班公妈庙被拆除,迁至桥南社区的岩仔山上半山腰重建;新址在最早的十班公妈墓庙向东稍偏南约400米。该庙东朝西,长12.62米,宽8.27米。

  2009年10月,在庙旁建成“抗倭卫乡英烈永垂不朽”纪念碑,碑身高5.81米,碑座高0.54米、宽6.48米。

  纪念碑背面嵌上的“城东祭十班碑志”叙说了十班公妈庙兴建的缘起和沿革。全文如下:

  “元末至明中后期,我国东南沿海屡遭倭寇海盗骚扰抢劫,史称‘倭寇之乱’。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八月廿八,倭寇进犯泉州城东,横行桥南琯头路段。乡人仓卒退避茅丛,惨遭悍倭掠夺诛残。山野喋血,乡亲蒙难。周遭琯头、古篮、见边、古楼、桥南、杏宅、庄任、乌屿、浔美、西福(城东、南埔、法花美)等十村民众,群起赴难。兵民痛歼敌顽,倭寇几无生还。经此一役,贼寇闻名丧胆,城东无复倭患。

  是日罹难民众上百,可辨认者择地成敛,余葬琯头古大井穴,十班公妈墓庙奉奠。每年八月廿八合祭,村落姓氏依制主办。聚族呼群,敬拜宗灵祖烈;勤耕力作,企怀国泰民安。相沿成俗,演成民间信仰;踵事增华,益增爱国情感。

  山海聚秀,城东定位泉州新组团而雄起;民俗生辉,墓庙移址桥南岩仔山而复建。泉州市人民政府二零零七年五月公布泉州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城东祭十班习俗’载列其间。

  十班义勇英灵千古,墓庙神威浩气长存。文化遗产保护方兴未艾,乡民御寇历史代有相传。谨勒碑铭,以垂永远。

  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

  二oo九年八月”

  祭“十班”

  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班乡民“卫乡御寇”事件后,即定每年农历八月廿八为十乡公祭日。初时,祭祀官办民助,由官方和十村共同推选乡贤主祭,官方还减免10村部分钱粮杂税用作费用;后来,逐渐转为民祭。由于10村驻地分散,加上参加公祭的乡民众多,百年后又改为由10个村的乡里老大轮流主祭。“祭十班”习俗除廿世纪50年代“土改”后被视为封建迷信中断20多年外,成为一项常规区域性的独特的民间信仰活动延续至今。2006年12月,丰泽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泉州市人民政府将“城东祭十班习俗”列为泉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轮祭次序

  10个乡村的主祭次序,按当时各村副业特色和姓氏排列。有谣:“杀猪一(浔美的姓),鲟仔二(庄任顶乡的姓),挑鸡三(琯头的姓),屈头四(古篮,村已废),绝种五(古楼,村已废),水蛙六(见边,含见前、见后,村已废),山草七(西福,含所分衍的城东、后路、南埔、法花美等的姓),蚝仔八(金屿的姓),蛏仔九(杏宅的姓),饭店十(桥南的姓)。”

  古篮、古楼位于蒙难地附近,遇难乡民最多,百年后人口逐渐稀少而村废,因此每年的公祭就剩下8个乡村轮流了。

  再后来,姓的西福、城东、后路、南埔、法花美等村人口发展迅速,以姓轮当的祭祀日宴桌排满遍野,甚有不便。因此,其他7乡里乃8年一轮祭;而出自西福的姓则分为两批,西福、法花美为一批,城东、后路、南埔为一批,16年一轮。

  见边村人口也渐稀少,其轮祭之年由西福魏姓赞筵。后来见边村废,西福魏姓赞筵办成赞祭以补缺。故西福魏姓一族,每次轮当主祭,分两批两次,16年一大祭,8年一赞祭。

  每年祭祀日前几天,主祭村的村民就要送亲戚、朋友一些米龟、米粽等食品,预告祭祀事,邀请其前来做客吃酒。

  祭典

  八月廿八,祭奠活动在十班公妈墓庙(后在十班公妈庙)举行。

  祭祀时,庙前周遭排满当年主祭村村民进祭的馔桌,小馔16碗,中馔24碗,大馔36或48碗。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进供大五牲(或称五全,即全猪、全羊、全鸡、全鸭、全鹅)或小五牲、七牲;富裕人家还用百鸡或百鸽配用各色果蔬,雕成“百鸟朝凤”供奉。所有参加祭祀的人员在庙门外肃静候祭。

  主祭由当祭村乡贤充当,形式类祭祖。

  其议程是:

  1.肃静——开大门——鸣炮,奏乐——进庙。

  2.各执事就位——盥洗——奏小乐。

  3.主祭:向天公致祭,上香叩首——向土地公致祭,上香叩首——复位,进灯烛,上香,再上香,三上香——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小乐止——酌酒,再酌酒——跪,酌酒灌地,再酌酒灌地——献花,献玉帛,献金银,献祭文,兴。

  3.读祝就位,跪,开读祭文,读毕,兴——跪,进茶献茶,再进茶献茶,三进茶献茶,兴——跪,进酌献酌,再进酌献酌,三进酌献酌,兴——跪,进五牲献五牲,再进五牲献五牲,三进五牲献五牲,兴——跪,进馔献馔,再进馔献馔,三进馔献馔,兴——跪,进果献果,再进果献果,三进果献果,兴——奏乐,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礼毕。

  4.焚烧金纸、祭文——鸣炮——退位,乐止——受胙。

  参祭的各家各户各自点香许愿,祈求全家平安如意。祭拜后焚烧纸钱,燃放鞭炮。

  当天,主祭村即在村中大排宴席,宴请亲朋好友;还在庙前和本村中搭棚演戏。

  祭文

  古代的祭文已不可考。2009年己丑的祭文为西福魏亚民作。全文如下:

  “呜呼!恭维‘十班’公妈在天之灵

  时维己丑,序属仲秋八月廿八吉日良辰,缅怀先祖,城东‘十班’胤嗣裔孙董伦木等裔孙代表,会聚‘十班公妈庙’,庄严虔诚,赤心热肠,敬备玉帛、五牲鲜果、醇醴香茗、肴馔荤辛,隆重堂皇,诚惶诚恐,顿首稽颡,昭告‘十班’英灵:

  十班公妈,,分布十乡;互为邻里,兄友弟恭;祖宗大德,子孙弘扬;维德维贤,拓地开疆;维耕维读,素有淳风;能文能武,明智忠信;本德为仁,伟业丰功;奕世戴德,枝繁叶茂;嘉风典范,衍裔隆昌。明季之年,倭寇猖乱;袭我海疆,劫杀为殃;时侵吾境,英烈奋起;兵僧协力,保国卫疆;安危不计,舍身杀敌;全歼倭匪,余寇胆丧。抗倭卫乡,百姓安生,英烈壮举,千古流芳。今时今日,十班子弟,悚惧恐惶,再拜稽颡。

  告请十班英烈:

  泽惠绵展,荫佑胤嗣;繁衍盈升,人人安康;家家如意,户户吉祥;事业兴旺,家富国强;蛟腾风起,前程辉煌;锦上添花,万代炽昌。

  十班公妈,在天英灵;仙驾降临,伏维尚飨!

  ‘十班’裔孙代表稽颡顿首拜祭

  岁次己丑八月廿八日”

十二爷宫

  十二爷宫,位于惠安县崇武镇海滨路(崇武码头陆岸东北侧)。

  宫正厅祀12尊彩绘神像,称“十二爷”。十二爷乃崇武民众拥立之抗倭无名英雄。

  相传:明代,崇武遭受倭患,时有12位青年渔人结拜为兄弟,心系保土安民宏志,进深山拜师学习杀敌本领。他们练就铁骨铜身回来,英勇杀敌,威慑倭寇。但,他们咽喉间有3寸肌肉为可取之隙。此机密不慎泄漏,倭寇再次来犯,12兄弟要害受击牺牲。 乡人立庙祀之。

丁溪宫

  丁溪宫,位于德化县龙浔镇丁溪村。

  始建于民国初,原址在丁溪桥头。1986年因新建丁溪大桥及街道改建,迁址于湖前堂左侧。

  砖木及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53平方米。内设神龛、供奉公真仙、人主尊王、玄天上帝、朝天圣侯等神像。每年农历十月初九为公真仙圣诞日,香火旺盛。

  宫内有楹联3副:

  “丁向翥山呈秀色,溪频浐水入画图。”

  “丁水罗簪缨余庆济美,溪南迎凤翥佳景常春。”

  “丁聚湖前罗簪缨,民安国泰;溪迎凤翥擅林泉,食足衣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