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居分述(2—4划)

  2划
  丁氏祖宅
(晋江市陈埭镇花厅口村)丁拱辰故居(芄圃。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
  “十九间”(晋江市安海镇兴胜社区)

  3划:
  万正色故宅万正色提督府。鲤城区东街第三巷万厝埕)万源古厝(陈乔木旧居,位于泉州南门隘南后山社)
  大兴堡[大兴土楼。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沿革。规制(概说。城墙。主体建筑。)]、大成古厝 (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 大成自然村烟墩山下。沿革。规制。)、大演洪氏民居[南安市蓬华镇大演村。概述。瑞义堂(同记厝,中宪第)。鳌腾堂(东山厝)。一世祠。二世祠(二世祖厝,围内祖宇)。新安堂。]、大东堂(德化县国宝乡南斗村。肇基建屋。规制。)
  土坑村古建筑群
(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概况。历史背景。古民居建筑群沿革。古民居建筑群规制。古民居建筑群雕塑。南、北文武馆。)、山腰庄氏古民居“小三房”古民居。泉港区山腰街道埭港村委会石桥自然村。下厝。中厝。其他。)

  4划:
  长福堡
(宝美土楼。德化县城西南龙浔镇宝美村)长福厝(安溪县金谷镇金山村。清·光绪谢冰建。规制。)
  长泰堂
(永春县达埔镇新溪村)、长顺建筑群长顺古民居。晋江市龙湖镇南浔村。沿革。规制。开斋堂(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长春堡(永春县苏坑镇洋坪村。沿革。规制。)
  王起教
(晋江市西园街道车厝社区)王合兴宅(晋江市梅岭街道世贸御龙湾[原双沟])、王海文故居(泉州城区西街旧馆驿) 、王顺兴信局旧址(鲤城区浮桥街道王宫社区王宫街。沿革。“奇园”规制。)、王起沃宅[玉湖王氏民居,王起沃纪念馆。石狮市湖滨街道玉湖社区引东。沿革(王起沃。肇建于清末。“王起沃纪念馆”。)。现规制。]
  中宪第
九十九间。南安市石井镇。沿革。规制。)中兴厝(南安市罗东镇崇福街)
  斗南陈氏祖厝
(九十九间、古厝,鲤城区常泰街道五星社区斗南自然村) 、斗南洋楼 (鲤城区常泰街道五星社区斗南自然村。沿革。规制。)
  
尺远斋(附:听月楼。晋江市安海镇金墩。)、天官第(青华天官第、庄一俊故居。晋江市青阳街道五店市传统街区[属青华社区])、文忠寨(土楼寨。安溪县虎邱镇文美村。沿革。规制。)、夫人姑厝(张瑞图原配夫人王氏故居。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社区)、“乌大门”(晋江市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丰壑楼(杏埔土楼、洪氏土楼,南安市霞美杏埔村)内寮黄氏古民居(南安市水头镇劳光村内寮自然村黄氏宗祠后落)、丹山寨堡[大寨。德化县杨梅乡上云村。肇建。规制(寨墙。寨门。聚奎楼。哨楼。烽火台。其他。)]

二划

丁氏祖宅

  位于晋江市陈埭镇花厅口村,1991年4月列为晋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至正末年,陈埭丁氏回族三世祖丁夔、四世祖丁善徙居陈埭时建,历代重修。现存建筑1998年重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陈埭丁氏回族的汉化》、《泉州祠堂·丁氏·陈埭丁氏宗祠》)

   宅坐东向西,单进、单间,砖石混筑墙,架檩木置瓦,卷棚顶。

丁拱辰故居

  丁拱辰故居,名“芄圃”,位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

  丁拱辰故宅(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丁拱辰(1800—1875年),又名君轸,字涉原,号星南,回族,清·晋江市陈埭岸兜村人,近代著名军火专家。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丁拱辰随海舶出国经商谋生,先后到吕宋岛(菲律宾)、波斯(伊朗)和阿拉伯等地。道光廿年庚子(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丁拱辰回国。道光廿四年(1844年),丁拱辰携带眷属返回故里,着手兴建该宅。(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拱辰》)

   “芄圃”占地面积258平方米,坐东向西,由门厅、正厅、厢堂等组成,单护厝。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两头高翘的“燕尾脊”直指蓝天。整座居屋墙壁用灰色花岗石、红砖砌成。屋内斗拱、梁柱、窗门有各式木雕,石雕的窗花精美,此外,一些泥塑、砖雕也精工细刻。

   现故居损毁严重。门墙完全已塌,院内边房也多处倒塌,厅堂中央杂草疯长,房顶的旧木梁悬在半空中摇摇欲坠,各式木雕已褪色,泥塑、砖雕斑驳破损。村里的老房子就数这座故居最为破败。

  2009年,晋江市文保部门虽设计完成重修图纸,但重修资金至今没有着落,迟迟不能修缮。

“十九间”

  “十九间”宅是当地俗称,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兴胜社区枋皮巷。作为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第一次干部会议会址,2007年6月列为第四批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917年,坐北向南,原为三开间双层中西合璧楼房,后经改造为单层,占地面积185平方米。

  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开展活动的重要据点。1945年4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此召开第一次干部会议,讨论形势、总结工作、整顿组织、部署任务并成立县级党组织,是泉州地下党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载入泉州地下党革命史册。

三划

万正色故宅

  万正色故宅,亦称万正色提督府”,位于鲤城区东街第三巷万厝埕,基本保留清初原貌。

  万正色故宅”,1998年3月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万正色(1637~1691年),字惟高,号中庵,清·泉州东郊浔美人。官至水师总兵、水师提督、陆路提督;平定“三藩之乱”有功,留世职喇布勒哈番。(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万正色》)

  故宅为康熙十九年(1680年)万正色平定郑经占领的金门、厦门后,驻军泉州时所建府邸。(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经》)

  故宅原为5开间5进古大厝,街坊俗称“九十九间”;大门内有大石埕院;后落大厝原本有三五处宅院,下厅大门写着“履泰蹈和”,两边还有两间规格一样的下房。石埕最东边的房屋原是账房(后来卖掉盖成新式平屋)。其布局严谨合理,雕饰精美,是清代宅第建筑精品。

  现存故宅基本保留清初原貌,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院墙前有大厝石埕(铺地的数百块方石已佚),古厝 5开间,余3进,双护厝、东厅(雕梁玉砌,古色古香)。古厝一侧墙壁的雕刻图案已模糊难辨。绕道古厝后门,古井、石槽,还有雕镂着鸟兽模样的大型洗衣石盆散落一地,依稀可见当年的盛景。

  因其府第建筑规模颇大,故地名“万厝埕”;后又因府第卖给姓,故居主人被俗称“万厝埕。巷口附近原有1座“宫保提督”牌坊,系康熙十八年(1679年)所立,今已毁弃。

万源古厝

  万源古厝,即陈乔木旧居,位于泉州南门隘南后山社,目前仅留存三落,由前、中落红砖古厝和后落两层楼房组成,保存完好。

  陈乔木,字禹亭,清末商人。幼时家贫,后靠给人帮工积攒一点资金后开办“真裕源”号米栈,并做茶叶等生意,成为泉州城南富商。而后长子陈朝宗进一步拓展“南北干货”生意。解放后,陈乔木响应公私合营的号召,拿出大部分资产在安溪湖头参与冶炼厂的创办。

  “红砖古厝建于明末清初。生意鼎盛时,陈乔木购置了中山街、聚宝街的多处店面,其中包括从1名布料商人处盘下这所红砖古厝有前面的3进古厝和后面的1进古厝。家业兴旺时,泉州商会赠送红砖古厝金匾“金万源”,后民众习惯将这座古厝称为“万源”

  廿世纪初,陈乔木在后落的古厝位建中西合璧的两层小洋。楼房以泉州传统的红砖砌成,中国式屋顶,西欧建筑的外观,阿拉伯式窗棂,墙上雕刻有各类精美的图案。当年建筑屋顶的排楼两端还雕刻着两尊石狮子,排楼中间雕刻有地球仪,并有雄鹰立于地球之上。门上现悬挂着陈乔木留下的楹联:“安分读书,恪守太邱遗训;省身克己,长留颍水家风。

  陈乔木4子,俗称4房。旧居由4房后裔继承,既有公共部分,也有各房私有部分。

大兴堡

  大兴堡,俗称“大兴土楼”,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东南距三班镇人民政府800米,西北距县城9公里;其处北枕大兴山之险,西南望天马山之雄,南以大云溪为襟带,东扼德化县城至三班公路咽喉。


  “大兴堡(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兴堡(清):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2018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大兴堡”系当地富人郑晟郑展枢)肇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年),取吉祥意命名,后人因称郑晟大兴公

  “大兴堡”周边,有20多处宋、元至明、清的古窑址遗存,盛产瓷器。在德化县通往海路的线路中,往永春县五里街“许港”是最短也是最便捷的线路,而三班镇的大兴堡处在其必经之路上,成为德化浔中、三班一带陶瓷产区通商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大兴公就是一名陶瓷商人,靠贩卖陶瓷发家。

  “大兴堡”的建筑格局,是两排商铺式屋宅,中间有宽敞的中轴街巷,有人认为应是典型的“商号”,而非居住楼。有资料记载其时曾有“大兴陶瓷商行”,可能与此有关。后来,清代同为氏族人的郑兼才还有诗描写德化瓷销售的繁华情况:“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兼才》)

  专家设想:三班在明代原设有驿路通舍以满足出行之需。清·康熙年间建成“大兴堡”后,因该堡位置十分恰当,逐渐替代了铺舍功能,成为过往商人、脚夫休息过夜和进行陶瓷贩卖的场所。

  民国十一年(1922年),奎斗“民军”徐飞龙率部进驻三班,曾侵占“大兴堡”为兵营,与省防军陈国辉部攻陷三班,扬言血洗三班;后来陈国辉攻陷三班,杀徐飞龙,扬言铲平“大兴堡”,经乡绅求情,交纳3万银元,“大兴堡”才幸免化为灰烬,但寨屋(护厝)被拆毁。

  民国卅一年(1942年),氏族人重修,恢复原貌。

  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九团侵占“大兴堡”,把土堡当作兵营。

  解放后,当地农民在“大兴堡”成立农会。

  改革开放后,堡内住户陆续迁出,另建新居,现仅存3户人家居住。

  规制

  概说

  “大兴堡”坐北朝南,是泉州地区罕见的大型方形土堡,建于阡陌平畴之中,大气古朴,蔚为壮观。单檐歇山式土石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全堡占地面积约36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36平方米。堡内原有240间房。具有坚固、耐用、防风、防震、防洪、防盗、防匪等特点。

  城墙

  城墙分2层,东、西长64.5米,南、北宽56.96米,高10.2米,上盖灰瓦。环绕的墙体底部呈封闭式,垒砌溪石,高4.5米,宽3.6米;上部运用传统的“大墙版”夯筑三合土墙(黄土、小沙石、石灰等),高5.7米,厚0.43米,四周开有40余个眼口下倾、可对外观察及通风采光用的铳眼,可对外射击御寇。

  城墙的东、西面辟有青石大拱门各1座,质坚光滑,石块嵌接紧密无缝,薄刃难入。东门为正门,高2.7米,宽1.94米,深1.73米,门楣额匾题刻“大兴堡”3个端庄遒劲的楷体大字,左、右配刻“康熙壬寅年端月吉日立”。西门为后门,略小,高2.5米,宽1.53米,深1.38米。原来每座城门安装有内外2道4扇厚达20厘米的木质门,外包铁皮。民国中期外道门毁于匪。城门内有1条曲尺形石台阶可通城垣。

  城墙东北角、西南隅原各有凸实的角楼(敌楼)1座,面积约11平方米;每座角楼内均有两方向的枪眼,合起来可监控城墙四方。

  环绕城垣四周,有双层倚楼及宽度1米多的跑马道。东、西两列倚楼长约为58.75米,南、北两列倚楼长均为51.1米。屋顶为硬山式。梁柱斗拱托瓦檐,木构组织简单壮硕。上层宽4.9米,下层宽5.9米。

  主体建筑

  “大兴堡”营造手法一如明式,风格简朴素雅。堡内主体建筑为合院式与围廊式结合的布局,中庭豁然开朗,北面为主要厅堂,两侧建有悬山顶披檐的2层厢楼。布局严谨对称,轴线分明。

  以横贯东、西门的通道为轴线,沿中轴线有长39.17米、宽5.25米、面积206平方米的宽敞天井。天井地面由鹅卵石砌成,依道教教义组成各种图案。

  天井两侧建有南、北2座相向的2层9开间阁楼,均单檐庑殿式屋顶,两厢格式大体对称,每座楼东、西两端有简易木梯。阁楼每层进深2间,面阔10至15间。北楼为主楼,面阔38.42米,进深10.33米,比南楼略高。南楼面阔38.12米,进深10.46米;中部上、下两层各有面积20多平方米的厅堂。北楼大厅为议事司祭祀寿庆等大事之用。?
  在南、北2阁楼上分别有5个房间,木门边刻着“长房”、“二房”“五房”大兴公有2个老婆,各生5个儿子。大兴公在建土堡之前就按名分设计好了一切,北楼给大老婆和她5个儿子,南楼给小老婆和她5个儿子。

  环城垣架设倚楼。东、西2列倚楼长为58.75米,南、北二列倚楼长均为51.1米,全堡共有房间240间。

  堡内西南、东北2处原有水井,今尚存1处。

大成古厝

  大成古厝,位于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大成自然村烟墩山下,由3座大厝、双护厝和厝前大石埕、砖埕组成,是集店铺、仓库、码头于一身的小城堡。

  “大成古厝(清):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2018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大成”曾是商号名,创办者肖继光(1846.6—1920.3),惠安县梅峰铺萧厝村(今泉港区南埔镇萧厝村)人,是近代东南沿海著名的海上航运实业家、湄洲湾肖厝港开发的先驱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肖继光》)

  清·光绪七年(1881),萧继光在萧厝村大成自然村始建“大成码头”,同时为保证家族安全,不受匪盗侵害,花费大量钱财建成大成古厝。时使用的 大量的杉木、石材,是从福州、南安等地精心采购的,用大帆船从海上运来。

  1948年,萧汝信从新加坡汇款修缮萧继光故居“得月楼”

  2008年,萧益文出资修缮主厝大厅等。

  规制

  大成古厝是填海建造的,靠山面海,古厝前的石埕距海平面有5—6米的落差,而后面是一个小山,挖掘后用乱石砌起,围墙、海岸、山包把大成古厝紧紧的包围起来,其防护严实,通往外界的 出入口只有3个双层木门,只要把3大门一关,里面就自成天地了,俨然一个海边堡垒。海水涨潮时,潮水距古厝前埕地面仅2—3米,极便于装卸货物。其3座大厝、双护甲楼和厝前大石埕、砖埕,兼有码头、仓库、店铺于一身的综合功能。

  大成古厝由3座并排的闽南“皇宫式”大厝组成,坐西朝东,背山面海,与惠屿岛隔海相望。南北总长85.35米,东西总长32.13米,总面积2390.2平方米。屋顶均为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式屋脊。石砌基础,一层外墙全部用平整的花岗岩砌筑,二楼砖木结构。门窗有圆、方、拱、菱等形状。大门前的“壁肚”砌以大石板,底部有石雕脚架。

  左边大厝最大,为二进五开间双护厝的皇宫起大厝,占地400多平方;双层结构,一层为石构房,二层为砖瓦房,加上两边护厝,约有四十几个房间,由肖继光的长子和四子居住。中厅台阶是整块的花岗岩长条石砌就,长约6米,宽约1米,高约0.5米,体积约3立方米,重约9吨。大厝结构严密,通风设施完善,二层更是装饰华丽,屋顶构建雕刻精美,外表镏金,至今仍然色彩鲜艳,丝毫不见岁月的痕迹。

  右边大厝次之,由次子和三子居住;护厝用于防护、仓储和食堂;在护厝二层墙壁上,还预留了一些用于射击的圆孔。  

  中间大厝最小,四开间,由六子居住;护厝用于经营典当。现主体屋顶已经整体坍塌,破损严重。

  后楼“得月楼”“得月楼”3 字为萧继光长子萧文瑾题写。

  古厝中雕塑种类繁多,图案古朴精美,技艺精湛,立体感极强。按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砖雕、泥灰雕等;按造型分,有浮雕、阴雕、线雕、透雕等;按雕塑内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花鸟雕等。构图均衡,疏密有致,线条细腻流畅。此外,还有各式各样上面镌刻着各种花纹的石柱和石花架、石桌、石秤坨(公秤)、石盆等石具。在古厝内,现还保存着一些古代陶瓷大缸、木制坐垫,皆精雕细镂,古色古香。

  3座大厝里面、之间、四周,横平竖直的明暗排水渠平整严实,丝毫不见脏乱,排水通畅。

  古厝里有2口水井,离海如此之近,井水竟然是甜的。每座古厝都配有一石磨、石臼等工具,还有一个畔菜地,只要储存足够的粮食,坚持多久都没问题。

大演氏民居

  大演氏民居,是1个古建筑群,位于南安市蓬华镇西北部大演村(与安溪、永春两县接壤)。

  “大演氏民居(清)”,2009 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概述

  大演历史上出过文武两举人:洪应苞(1621—1703年),明末清初武举人,官至参将加三级;洪廷珍(1819—1880年),清•同治元年(1862年)文举人。

  清代,大演氏随着族人移居台湾、移民南洋,以及经商香港、厦门等地,经济发展迅速,至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这些海外谋生的氏族人先后回乡,建造起富有特色的古建筑群,有瑞义堂、鳌腾堂、福林堂、一世祠、二世祠、福林堂、美新堂、新安堂、兴文堂等。

  大演氏民居多为二进或三进,五开间,带单边或双边护厝布局,悬山或硬山式屋顶,抬梁或穿斗式木构梁,燕尾形屋脊。宅第中以“瑞义堂”、“鳌腾堂”、“福林堂”最具特色,建筑规模大,内外装饰富丽堂皇。

  瑞义堂

  瑞义堂,又称“同记厝”;因屋主洪江淮受封中宪大夫,又称“中宪第”;位于大演村西北面,约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按:洪江淮之子洪维藩,因军功被闽浙总督左宗棠“委驻香港管理文报局务”,后在香港做生意。)

  瑞义堂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2落2外户“曰”字形结构,砖石木混合构筑。檐角都是原始森林杉木,至今仍红得发紫。其石雕、砖雕、木雕艺术称为“三绝”

  大门口前埕为石板条铺成。

  石雕门面,左右两侧是泥塑雕屋檐,砖雕墙面。大门楣原嵌有“中宪第”匾额,“文革”毁。门柱镌有2副对联,今存。

  整座建筑有大、小房间46间、厅堂9个,红砖铺地;8个天井,石板条铺成。

  正厅屋架采用“鸡叠斗”,木雕加彩金大漆。厅中神龛及格堵板均是木雕图案镶嵌而成,所有大木柱均有胶漆布联对。

  相传,当年大演交通不便,建房所用的青石板、石灰、红砖等建筑材料,需先用船从泉州、南安、安溪等地,顺晋江西溪运到安溪金谷渡口,再由村民从11公里多远的安溪金谷肩挑过来,或多人合抬过来的,崎岖山路,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工物力,仅1块长4米多的青石板,就需16个人抬,花两天时间才能到达。

  鳌腾堂

  鳌腾堂,又称“东山厝”,是洪廷珍之父、叔等人在厦门经商发达后,约于道光五年(1825年)前[或说嘉庆(1796—1820年)末年]回乡兴建的,也是洪廷珍故居。民国初期遭流兵烧毁,后按原规制重建。

  据《蓬岛洪氏族谱》载,洪廷珍生于嘉庆廿四年(1819年),讳如璧,字致圆,号锦亭。同治元年(1862年),洪廷珍福建第27名举人及第,是当时大演氏的第一个文举人。时《吏部则例》规定,台湾府的教育行政官员一般先从泉州府挑选调补,如果人数不够或资格不符,再从福建省内选择。因此,洪廷珍被委任为台湾府嘉义县儒学教谕。当时,嘉义知县玩忽职守,巡抚丁日昌按律将其撤职查办。同时,委任洪廷珍代理嘉义县令。不久,洪廷珍调任台湾县儒学教谕。

  鳌腾堂顺山势而建,坐拥“金交椅”,3落2外户,是典型的闽南古民居。至今祖厝里仍悬挂着当年洪廷珍中举人时被授予的“文魁”匾额。

  一世祠

  大演氏1世为洪法显。明•正统(1436—1449年)间,洪法显因其外婆居大演,即华美村分居之。洪法显以养鸭为生,晚间就住在鸭棚旁边看管鸭子。一次,洪法显发现其饲养的32只鸭子竟然下了64颗蛋,每只都生了两颗蛋,便认定此处乃风水宝地,便在养鸭的地方盖起了1座房子,这就是大演村氏家族的祖厝。

  后人即在原址建一世祖厝。

  二世祠

  二世祠,又称“二世祖厝”、“围内祖宇”,位于“一世祠”之旁。

  皇宫式建筑,红砖外墙,墙裙为平整的白色花岗石砌就;面积不大,2进。

  厅堂悬匾“围内祖宇”。堪舆家云:“前水旺则人丁旺。”当时祠前是一片肥沃的梯田,洪氏族人便在祠堂门前筑了一道围墙,后来便有了“围内祖宇”之称。

  新安堂

  以砖雕、壁画、文人题刻突出文化内涵著称。

大东堂

  大东堂,位于德化县国宝乡南斗村,为德化望族家古厝。

  肇基建屋

  林岳,五口1世(晋安25世)长房,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生,原居永福(今“永泰县”)袱口。因求风水,聘得名师,走遍名山,皇佑(1049—1054年)间由永泰袱口开基上云,又迁南耸格口(称“北斗口”),即今戴云山脉的德化南斗村吉地,起厝肇基传衍,称“国宝

  林岳生有5子。“大东堂”林岳长子林端一始建于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后世几经翻修。

  林岳后裔后人丁兴旺,居南斗、祥云、国宝等村,现有人口约4000人。另有13世孔兴迁莆阳(今土坂村),16世孔得派下迁樟镜(今属水口镇),20世光出迁枣坑(今属南埕镇)。

  规制

  现存“大东堂”保留清代建筑风格。

  正堂、下堂和两庑屋顶均堆塑燕尾翘脊,脊屏堆画古代人物及山水,古色古香。

  前堂正门绘画门神,仍保留完好。

  堂屋木柱基础,正厅、大房、六扇横梁拱斗,榫斗卯眼穿挿吻合,整座结构工程宏伟,技艺高超。

土坑村建筑群

  土坑村古建筑群,位于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包含建于明、清的土坑氏古民居建筑群,和南面的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白石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白石宫》)、前面的建于清朝的南文武馆“选青斋”和北文武馆“凌云斋”

  概况

  1980年,土坑古民居建筑群列为惠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坑村因其古民居建筑群,曾被列入泉州首批“20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2003年列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6年5月,土坑村古建筑群“泉港土坑村港市遗址”增补为泉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

  南段:包含刘端弘厝、刘端耳厝、刘应骐厝、刘建珍I刘建珍II刘建龙I刘建龙II刘博鹤厝。南至刘端弘厝外埕向外2米,北至刘建珍II北墙向外2米,西至刘端弘厝西墙向外5米,东至刘应骐厝向外2米。

  中段:包含刘九弟厝和刘万捷厝。南至刘九弟厝南墙向外3米,北至刘九弟厝北墙向外3米,西至刘九弟厝西墙向外3米,东至刘万捷厝向外6米。

  北段:包含刘建珍III刘建珍IV、绣花楼和刘开泰厝。南至刘建珍III南墙向外6米,北至刘建珍III北墙向外2米,西至刘建珍III西墙向外2米,东至刘开泰厝东墙向外6米。

  其中,连接南、中、北段的古街及祠旁路也纳入保护范围内。

  白石宫保护范围:四至白石宫外墙向外2米。

  同年,以土坑村古建筑群列为福建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厦门口市码头向外15米,南至厦门口市码头向外50米,西至百万大厝向外5米,北至开泰进士第向外5米;白石宫保护范围:四至白石宫外墙向外2米。

  “土坑村古建筑群(清):泉港区”,2019年10月列为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泉港海外交通贸易处于鼎盛时期。

处于湄洲湾南岸的土坑村,其海澳与隔岸峰尾统称为峰尾澳,是明、清时期最为繁忙的港澳。土坑村港市是当时颇具影响的港市商业区域,这些港市商业区域成为泉州海外贸易在内陆的中转站,海运的起点。在海商的带动下,土坑村的经济迅猛发展,以海商为主发展到开当铺、药铺、布店、杉行等,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港市。

  从土坑海尾至商屿,原有一条石板路,主要用于拉运货物,现没于滩涂。

  古民居建筑群沿革

  土坑氏古民居建筑群始建于明、清。

  泉港区后龙镇临海一带,群山环拱,中间是6.25平方公里的平原。明代靖难之变后的永乐二年(1404年),居于兴化(今莆田)的贵族刘宗孔携眷渡海到湄洲湾南岸的土坑村避难,见此处峰峦相映,曲水停蓄,遂命名“涂山”,欣然居之,在此繁衍生息。

  据谱牒载,刘宗孔传有四子,次子与三子分别徙居云南、广东,长子、四子在土坑开拓;长子居现氏祖祠南侧,四子居北侧。明·隆庆四年(1570年)任惠安知县的叶春及曾说:“土坑府,会得人,不得出。居住稠密,人丁兴旺……居螺北甲。”(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叶春及》)

  传至第5代,氏培育出一位太学生、主监,此后10代,据清代谱牒载,明、清两朝氏族人出过70多位举人、进士和为官者,可谓门庭显耀。村南有秋甫吉甫两兄弟双中进士,其府第正堂上,以泥灰拌糯米塑于木柱上的对联仍存:“循分重乃心,肯堂肯构,永奠涂山梓里;授经勤尔业,日省日新,定符禄阁名家。”村北有开泰逢泰两兄弟及其侄希颜一门同榜三进士。刘开泰后授任江西南赣总兵,钦赐提督。清朝惠安共出9个提督,刘开泰居其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闽南沿海一带奉旨迁界(参见泉州历史网《海丝之路没落篇·辛丑播迁》),土坑族人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复界后,康熙廿二年(1683年),村南的刘端弘回到土坑,与其子刘祥云12世)集资置船18艘,自海上走关东,终成一方巨贾,人称百万刘端弘父子手上建成的大厝便有18座,多数保存至今。村北的刘端瑜开设杉行,也成巨富。在两人的带动下,涂山氏家族又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带来文化教育的进步。因此,建造了南、北文武馆。

  氏的才俊荣归故里后,皆建造显赫的府第,每一座厝规模都很大,建制完整。自明·永乐至清·乾隆年间,土坑村中共建有40多座大厝,最高峰时多达67座,聚集成一处宏伟壮观的民居群。明代所建的古厝大多坍塌,现存的27座古建筑多为清代所建。

  土坑的氏后裔至今已繁衍22代,延拓出18个自然村共1万余人,位于涂山中心的土坑村便是这18个村庄的起始母村。

  古民居建筑群规制

  土坑港市遗址内民居并排建造,便于内部交通联系。但民居又不完全并列排列,而是通过民居交叉错落排列,形成了古村复杂的街巷交通体系。村中的街巷大致有四横五纵,曲折有致。

  留在土坑开拓的刘宗孔的长子、四子两兄弟后裔,以刘氏祖祠为中心,分南侧、北侧,依次前后平行排列建筑4座三进古大厝和33座二进古大厝。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和历史变迁,土坑古民居倒塌毁坏近半,现存27座明、清时期二开进、三开进的大厝,占地面积26860平方米。中间形成一条100多米长的古街,俗称“当铺街”、“金银街”以青石板铺设,是当年氏族人经商之处。?

  南侧的四排座直线建造,前排建造3座并排三落厝。其中,清朝刘瑞弘居住的古厝是古民居中最大的,三进五开间双护厝,共置有大门、房门100个、窗99个、天井11个,大砖埕加围墙,包括围墙在内的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是地方少有的大宅院。其建筑左右都各有两间,讲究对称。第三排有8座相向二落厝,成为一条小街道。

  北侧建造的四排屋,其中一座三落为提督刘开泰府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刘开泰》),称总兵府(后赐提督府),清·咸丰五年1855年刘开泰任江西南赣总兵时建;今部分坍塌。府第坐向东南,石木砖混合结构,占地面积912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99平方米,穿斗式结构,卷棚屋顶,3层次翅脊高翘,雕梁画栋;双开门,三落三护厝,两旁护廊。大门前壁肚砌以宽2米、长3米的大石板,底部又有石雕脚架,进大门又有巨木作成及檐的中门。府第比较奇特,左边两间,右边1间,这个少见,可能与风水有关。大堂上原来悬挂圣旨牌、朝廷官员的题字、名人字画以及钦赐“两世三忠”牌匾,现不知所终。门口两侧设旗杆座(现仅存石墩),面前围墙环护,庭院花园。府第左侧还建有1座二进五间张大厝,穿斗式结构,大厝护角是刘开泰出生地方。

  土坑古民居群整体规划颇具慧识卓见。这些古民居排列井然有序,分8排排列,每排屋建造相距30—50米,大部分坐西北朝东南,通风透气,冬暖夏凉,为闽南最佳朝向,又便于交通、活动。

  刘氏古居群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宏伟辉煌。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窗有圆、方、拱、菱等形式多样。它们皆是砖石、木材结构,那些清初古大厝的石材、衫木是分别从泉州、福州采购的。大部分古民居能保存至今,可知其建筑坚固程度。

  古民居建筑群雕塑

  古民居群多雕饰,以刘开泰府第最具代表性。其窗门布局合理,有圆、方、拱、菱等多种样式。

  大门两壁肚和窗门镶嵌的雕塑种类数量繁多,规模宏大,图案古扑,技艺精湛,镂空相通,立体感强,具有较高的时代艺术价值。按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砖雕和泥灰雕。按造型分,有浮雕、阴雕、线雕和透雕。按内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花鸟雕、鱼虫雕、禽兽雕、楼阁雕。

  大门侧、屋脊上、院子里,有大小姿态各异的蹲、立、卧的石狮。

  大门两侧壁肚的大石板装饰着浮石雕松鹤和竹鹿图,浮砖雕双凤牛图和双凤麒麟图,工艺细腻精湛,堪称一绝。

  屋内以木雕装饰为主,有大量的透雕花板,饰以金漆,古色古香;各式各样锲刻花纹的柱石斗、石鼓、石花架、石秤砣、石桌、石花盆、陶瓷古大缸、木制坐垫别具一格;可惜历经战乱和“文革”,大部被毁。

  石圣旨碑现存于祖祠之中,高约1米,两侧雕“双龙朝珠”图案,龙鳞、龙须栩栩如生,中间是隶书“圣旨”二字。相传刘开泰三叔侄同榜中进士时,道光皇帝获悉其侄希颜之母不足20岁便守寡,含辛茹苦育子成材,特浩封她为“太安人”,并赐立牌坊,此圣旨碑原来便镶嵌于牌坊之上,后牌坊圮毁,圣旨碑移入祖祠保存。

  土坑地灵人杰,文人、举子、明经、进士层出不穷,石旗杆林立,成为一道历史人文风景线。

  南、北文武馆

  南、北文武馆在土坑氏古民居建筑群之前,清初建造,意在培植精武人才

  南文武馆亦称“选青斋”刘端弘建造,文革期间被拆毁。现选青斋已翻建为后龙中心小学,里面尚存别致雅观的鱼池拱桥,拱桥前有一株高达20多米、三人抱围、形如巨伞的攀枝花树,开花时不见叶,满树通红。据说该树为清朝族人刘肇元中进士时,皇帝御赐树苗栽种的,距今有350多年树龄

  北文武馆亦称“凌云斋”,为刘开泰曾祖父刘端瑜建造,开设跑马道、练武场和供学生学习、休息的“倚榕楼”。现“凌云斋”楼阁仍存,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东面是二层楼房,西面是厅堂和庭院围墙,在斋馆大门前又有宽敞的砖埕。“凌云斋”前原有18株30多米高的大榕树,现仅存3株。道光年间,北文武馆曾出过提督刘开泰,他经常练习的2块各有150多公斤重的练武石现均尚存。

  抗日战争时期,族人刘雪本“选青斋”办选青小学及附中,在“凌云斋”办农业中专;解放战争时期,两个学馆又成为革命活动据点和北海区工委革命指导中心。

山腰庄氏古民居

  山腰氏古民居,又称“小三房”古民居,位于泉港区山腰街道埭港村委会石桥自然村(与锦联村毗邻地段),保存完好。

  小三房古民居群由大小不一的9座古大厝组成,总占地约6700平方米;其中最能体现建筑艺术水平和最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是下厝(含东座大厝、西座大厝2座)和中厝(北座大厝)3座相连的大厝

  “山腰氏古民居(清):泉港区山腰街道埭港村委会石桥自然村”,2018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厝

  “下东座大厝、西座大厝组成,山腰15庄大东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历时3年竣工。两大厝隔防火巷相连并列,皆坐北向南,仿皇宫式,两进三落五开间硬山式建筑,俗称“四马拖车”;前有砖埕,外围并护以杂石矮墙;左、右辅以护厝,西面护厝之侧又附有武馆和文馆。

  两大厝皆大门内凹,东西墙堵砖雕精美,有凤、麒麟、花卉如意等图案,面墙地袱有石雕。

  两座大厝共占地1414.84平方米,总计有房子65间。两大厝均由下厅、中厅、后厅3部分组成,进大门,下天井,上厅堂,入后厅,皆以辉绿岩长石板为台阶,天井中掘有集水井,地下铺设排水沟,两侧置着摆放花卉的石案。通风采光主要依赖天井、门窗以及房檐的天窗和空气阁。

  其中东座大厝面宽15.5米,进深32米,砖埕深9.4米,占地面积641.7平方米;西座大厝面宽18.5米,深32米,前有砖埕,外周围墙,埕深9.4米,占地面积766平方米埕地上有庄大东所挖的1口水井及一个直径1米的石制洗衣臼,沿用至今。

  下厝的东、西两大厝房檐原本相连,廊上建有小阁楼,名“娘子织布楼”“文革”后期毁。

  中厝

  “中厝北座大厝,系庄大东堂兄弟庄大勋同期建造。据《惠安县志》载,庄大勋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武举人。

  主体建筑坐北向南,两进五开间硬山式建筑,占地面积578.76平方米,面宽18.2米,深22.8米,前砖埕深9米;右边单护厝。

  大门内凹,两边有浮雕,面墙地袱大方端庄,大门边辉绿岩石雕秀美。

  厅上悬挂·嘉庆(1796—1820年)间的“举人贤”黑底红框金字匾额1方。

  屋后建两间并列的文武馆,武馆之前有宽敞的练武埕。

  其他

  下厝和中厝外墙墙基、墙裙以花岗岩砌筑,其上用红砖砌筑。

  大厝内部以几十根巨木作柱,支撑起宽广的房顶。木柱之下的柱础皆以辉绿岩雕琢而成,有方形、圆形和多边形。木柱之上是叠梁式托梁,梁上是椽子檩条屋架、双层瓦屋面,上有瓦筒压顶,檐前有陶制封檐和滴水。由于中厝和下厝始建时地处临海,这种房檐结构可有效地抵御沿海风暴。

  此外,梁、柱、墙板上有漆画和木雕,大门门廊两侧镶嵌的精致砖雕,门前墙裙的基石的石雕,屋檐与砖墙的交衔处有泥塑雕。雕塑内容有花鸟虫草、山水人物,皆凹凸有致,疏朗得体,布局巧妙。

  小三房古民居群古民居的各厅堂主要为祭祀喜庆仪式之用。在每一座古大厝的大厅里,除奉祀历代祖先的灵牌外,还供奉着1尊保护神,每到各保护神的生日或忌日,都要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如下厝古民居尊奉的保护神是杨五郎,农历四月廿三是其生日,每年这一天,下厝这一房支的后裔就举行庆典活动,并请来戏班演唱数天。

四划

长福堡

  俗称宝美土楼,位于德化县城西南龙浔镇宝美村福全寨山下,规模宏大,昔日曾是宝美村最雄伟的标志性建筑。里人卢其春先生赞叹土楼:“背峙福全寨山,濒临滔滔浐溪”

  始建

  长福堡始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每日数百工匠施工,历时3年,耗资10万两白银,于乾隆九年(1744年)竣工。  

  据计算,建造长福堡需用杉木400立方米,石灰42万公斤,在当时人工运输的条件下,所费人力可想而知。

  《龙井苏氏族谱》载:长福堡系宝美村苏明裕苏重光两兄弟共建。苏明裕(1704—1757年),太学生,儒林郎,例授武略佐骑尉衔,从六品武职封阶;苏重光(1708—1768年),例贡生。兄弟合力经营陶瓷,有商号“万源”、“瑞源”等分设福州、泉州等地,经营有方,产销两旺,产品转销海外,历经30多年,铢积致巨富。遂建造土楼,作子孙守业长远计。

  规制

  长福堡平面呈长方体,周长168米,纵深37米,建筑用地1793平方米。  

  堡墙底基厚2米多,下砌石,上夯土墙,外墙高达10米,相当于三层楼高。墙的外层半米厚,采用石灰、溪沙和红黏土夯筑;内墙厚1.6米,是用田土夯垒起来的,坚如磐石。环墙设枪眼百余孔,以备攻防。东、西、南三面各用1.3米长的条石嵌砌拱门,安上厚木框门窗,外封铁皮加固。依旧制,民建寨堡通常只设两座城门,因堡主苏明裕有从六品衔封赠,级别比知县还高,故恩赐准许设南门以示殊荣。  

  土楼内建回形四合院,全杉木结构三层楼房环列,房顶系单檐歇山式,青瓦盖面,青砌石灰砌脊,梁柱斗拱繁密,结构合理,椽条、楼板厚重耐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大厅堂,宽敞庄严,其余房间有142间。四周走廊、巷道、阶梯,布局宽绰,通行便利。

  天井原建有一座亭阁,六方体,两层阁楼式,圆天顶,风格别致,可惜现在仅遗留残基。

  沿革

  长福堡建成后,一直是宝美苏氏族人避乱防盗的好居所。据查,常住人口最盛时有数百人,及至民国时期还有近百人居住。他们大多以烧制陶瓷为传统产业,兼营种植业。  

  因长福堡地处德化县城近郊,它的命运像德化政局变化的温度计。  

  民国初年,“官军”“民军”在此称雄争霸。  

  1937年,县保安队威迫苏拙苏迁苏柿苏考等住户搬出,霸占土楼作营房,分期分批举办国民训练。  

  1940年,抗日战争形势紧张,国民党军大抓“壮丁”补充兵员。长福堡成为关押过境壮丁的“壮丁营”,曾发生壮丁不堪虐辱,夺枪与接兵部队搏斗而遭到集体屠杀的事件,血溅古堡。  

  1956年,长福堡归新建瓷厂使用;1965年,退还给浔中大队瓷厂作为制坯车间和仓库使用。  

  1967年夏,“红卫兵”组织占据长福堡作为武斗工事,用沙包堵塞堡门。是年10月3日,其对立派组织头戴藤帽钢盔,扛着梭镖鸟铣,架起云梯强攻土楼,双方用古老的兵器在现代重演起惨烈的“攻防战”,幸好当地驻军及时赶到制止。至今长福堡内仍残存“文革”时期武斗痕迹和宣传标语。自此,土楼伤痕累累,人去楼空。  

  现无人居住,被作为仓库。

长福厝

  长福厝,位于安溪县金谷镇金山村。

  清·光绪谢冰

  谢冰,字心妙谢滨轩次子,清末安溪县金谷镇金山村人,“金谷金山氏”16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祠堂·金谷金山氏古洞宗祠》)

  谢滨轩,讳崇土,妻周氏枣娘),育有3子:长谢驾,次谢冰,三谢奇谢滨轩早逝,周氏携子到厦门谋生,为人浆洗衣服帐被;谢驾入富户为仆;谢冰入茶行先生(南安人)家当杂役;谢奇年幼,为人割草喂马。

  在厦门,谢冰学会茶叶品评和包装、保管,又掌握茶叶销售门径。稍长,与母亲及兄长返回家乡,雇人在“石竹岩”开垦茶园,采茶制茶,再由谢冰贩运茶叶到台南销售。

  “石竹岩”,又称“石竹山”,处金谷镇金东村溪东角落,与金山村石佛宫隔溪相望。谢驾谢冰兄弟在“石竹岩”茶园发现一异于“铁观音”的茶树,叶背表面有1层白色茸毛,便精心培育,发酵窨制,因茶叶条索粗壮卷曲、披覆白毫,形似毛猴,取名“白毛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品·白毛猴》)

  清·光绪(1875—1908年)间,谢冰在台南开设茶庄,销售“铁观音”“白毛猴”。因“白毛猴”的特殊韵味和别具一格的品质,初产每年100余担运往台南后,外商抢购,连茶末也销售一空,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等国,谢冰因此成为当时的大茶商。谢冰还扩大经营,当时台南十字街店铺林立,米店、药店、糖厂、布店、百货等,俱是家靠台南茶庄打下的天下,资产达数百万。相传,谢冰先后3次往安溪运回53担白银,第1、2次各“十八担白银过东岭”,最后1次17担,由家乡的堂亲到龙门岭迎接保护到家。挑夫36个,每2人轮挑1担,所踏过的青草立即发黄,可见白银之沉。

  其时,氏3兄弟各建了1幢大厝,分别为“长福厝”、“长禄厝”、“长寿厝”,装点得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在“长福厝”“长寿厝”之间有一水井,当时井边还搭建1座钟楼,用以指挥对面山顶石竹岩茶寮的茶农们按时制茶。“长福厝”有西洋自鸣钟,按时敲铜钟,茶寮上也要敲铜钟回应,以示正在做茶。如茶寮没有回应,谢驾就亲自上山督促,严格管理,保质保量。至今,谢冰居住的“长福厝”仍保存较好。

  光绪四年(1878年)八月,山东大旱,蝗虫遮天蔽日,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清廷无力赈灾,只好出皇榜诏告天下赈灾,并封官许愿。谢冰方到日本卖茶回国,得知山东大荒,遂停船烟台,揭了皇榜,回台南后禀告母亲。周氏即令3兄弟从台湾运载18船大米、布匹、药材到山东放赈。同时出告示,承诺资助弁平县全县红白喜事3天3夜。弁平县百姓感其恩德,为建公祠”生祀。菊月(农历九月),谢冰奉召晋京,诰授奉政大夫、赏戴花翎、候选广州知府、五品衔,赐匾“选魁”、“大夫第”,并委办台南税厘洋药局务;母周氏诰封恭人,妻叶氏诰封宜人,兄弟亦有封赏。

  光绪廿一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后,日军侵台,逼害汉人,谢冰不敢回台,由国外转道香港回安溪。有一日,日本军官带兵窜入“台南税厘洋药局”,逼谢氏全家喝一种白色药粉。谢冰之妻叶氏怕日军加害,拒绝喝预防药,甘愿交出所有钥匙。日军就接管了台南谢冰所有业产,勒令叶氏携带全家及堂亲等百余口乘船回大陆;只有部分家人隐姓埋名,继续到台湾各处避难。叶氏回国后,谢冰悲愤交加,不久辞世,享年仅49岁。

  近年,在金山村金谷供电所旁边茶园里,发现1块墓碑,碑呈半月形,完好无缺,上书“清·诰授奉政大夫赏戴花翎心妙?公墓”楷书2行字。

  “长福厝”的后裔至今珍藏着清·光绪年间的“大夫第”、“选魁”等牌匾和谢冰遗留的“铁观音”、“仁记芳圃”、“登科书”清代印鉴,还有遗佚的“白毛猴”、“乌龙茶”印章。“仁记芳圃”、“登科书”是当年谢冰拥有的2家商行名号,“铁观音”、“白毛猴”、“乌龙茶”是其当年在台湾经营的货品。

  规制

  “长福厝”是1座3落双护厝闽南“皇宫起”大厝,红砖灰瓦石壁脚,穿斗式梁架,硬山式屋顶,恢弘大气。

  主厝屋顶霄脊凌空,如春燕剪尾。

  大厝左右各有1列护龙,屋顶圆脊流畅,似马背金鞍。

  古厝雕刻多且精细,绘画瓷贴极具匠工。徜徉巷道中,可见麒麟鸾凤在照壁献瑞,马鹿喜鹊在檐角呈祥,牡丹海棠在门牖芬芳,吉龙瑞兽在础石展威,还有那块镌刻着仙鹤及花草图案、穿凿方形石孔的旗杆石(现已作为踏脚石)。

长泰堂

  位于永春县达埔镇新溪村,建于清末,是一座椭圆形的土楼,富有闽南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该土楼的建造者是清末当地侨商姚樟姚樟出洋经商致富,携带大量银元返乡,捐纳了“州司马”职衔。由于时局动荡,土匪横行,就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土楼以御寇乱。  

  在土楼大门两侧栏墙上的两面青石雕上,分别刻着一副竹画,画中竹枝遒劲,竹叶扶疏,生于坚石之上。仔细观赏,可见画中蕴藏玄机,一些看似散乱的竹叶竟组成一个个汉字,连读之下,形成一副绝妙的对联:“青山四时常在色;绿竹长流不老春。” 这种以竹叶状笔画形成的字体,称“竹叶体”。  

  另外,长泰堂的屋檐下、栋梁上,还有众多保存完好的精美彩画、浮雕。

长顺建筑群

  长顺建筑群,亦称“长顺古民居”,位于晋江市龙湖镇南浔村,是泉台商易交流的历史见证。

  “长顺建筑群:晋江市龙湖镇南浔村”,2013年1月列为第八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南浔村挨着相邻的衙口村,住着氏族人;而衙口是施琅故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清·康熙(1662—1722年)间,施琅收复台湾后,南浔村许多氏族人东渡台湾开拓事业。乡人们置船来往两地经商,开设南津、盛吉、活源、长顺等商行。他们从台湾运来米、糖等粮食作物,又从大陆运去棉布、油料及日用百货。相关的商业活动一直持续到光绪廿一年(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方告结束。

  长顺清代建筑群见证了当时晋江衙口18个对台贸易行号的繁荣历史。“长顺”是南浔施至扇在台湾鹿港的商号。光绪八年(1882年),南浔氏几个经商有成的堂兄弟商定在家乡建业,花了1年时间同时营建18座大厝,其中仅施至扇就建了5座,集中在一起,气势颇为壮观。

  规制

  长顺建筑群原有大厝、公妈厅(宗祠)、油坊、当铺、通瀛书舍5组建筑。油坊如今已完全被毁,留存的4组建筑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所有建筑皆是红砖外墙、燕尾屋脊、粉堵墙裙,有精美的木雕、石雕装饰,是典型的清末闽南古大厝。还开有池塘、沟圳通海,小船可运货至厝前石埕。

  大厝3进,由前厅、主堂、后楼和右护厝等组成。主堂面阔5开间,进深5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前后楼与榉头间围合成成天井。大门楣上的花枳堵,是用细木条拼出来的吉祥图案,中间还拼出了“福”、“禄”、“寿”3个方体字。水磨青石之上的“踏梅喜鹊”、“蕊蕊沉花”,白石之上的螭虎香炉,还有青草石雕成的南瓜形上门臼,精雕细刻,生动逼真。遍及厝内的石刻联对、诗匾,水车堵及屋脊的泥彩绘、灰塑和彩瓷剪粘,更是琳琅满目,流光溢彩。

  公妈厅3进,由前厅、主堂和右护厝等组成。主堂面阔5开间,进深5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前后楼与榉头间围合成成天井。

  当铺2进,由前厅和主堂组成。主堂面阔3开间,进深6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对看堵上,装饰着造型精致典雅的交趾陶图案,1幅是狮子驮香炉,1幅为瑞象驮花瓶,上面堆塑“景星”、“庆云”字样,寄托吉祥平安之意。

  通瀛书舍前带花圃,面阔3间,进深1间,墙体承檩,硬山顶。各式窗棂,花枳窗、螭虎窗、书卷形窗等,无处不透出缕缕古典的书卷气。这个曾经集各种精华于一体的书舍破坏严重,已成饲养鸡鸭的荒废之地,许多门窗的漆金雕花被盗,但整体构造并没有改变。造型奇特精美的门窗雕花、大气的书法石刻、漆金的镂空木雕,以及围墙正面的青石竹节窗和两旁的青石堵刻字、彩陶水车堵,曾用五彩卵石装饰的偏门,所有残存的精致建筑都在昭示着这座书舍辉煌的曾经,极待修复。

长春堡

  长春堡,位于永春县苏坑镇洋坪村,穴名“飞凤地”。整体由城堡和堡内民居组成。

  沿革

  长春堡建于明末清初。

  洋坪村地处山区,四周山路众多,常有土匪来村洗劫。村人张原宾在福州做生意发家,积有“万金”,为防御土匪盗贼,便出钱财,其弟张原穆出人工,合作建造该堡,将村民居所围护起来。

  当时建造时间很长,且很艰难,建筑材料均须从外面运到山里来,地基用的石头、城墙上用的鹅卵石,均经4—5公里远与吾峰交界的溪里运进。

  约清·乾隆(1736—1795年)末,长春堡火灾,屋舍几成灰烬,氏族人又按原样重建。后废。

  规制

  长春堡背靠大山,四野开阔,在堡里,任何人进出洋坪村都能一目了然。

  原来的长春堡占地近10亩,堡墙2层,第1层为石头筑成,第2层为木制。高大的城墙除一部分坍塌外,其他仍然存在,有的约3—4米,最高约5—6米。

  堡城门高3—4米,上面石刻的“长春堡”3个大字仍存。原拱门装有内、外两扇大门,厚重的石拱门上,现仍可见内、外双层石槽洞。

  石堡内按阶梯式建排屋,共有120步石阶,从下厝、中厝到上厝分为3厝,依山势建有120间房子,每间5—6平方米。石堡内居民实际上形成一个小聚落。因年代久远,现堡内除中间孤独矗立着1幢古屋外,尽是断壁残垣,阶梯式的3排屋址仍然清晰可见。

王起教宅

  王起教宅(清),位于晋江市西园街道车厝社区。2007年6月列为晋江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菲律宾华侨王起教(1863—1928年)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布局结构极具特色,有中西合璧风格,是一幢典型的闽南雕梁画栋皇宫式”大厝精品,保存完好,几乎没有整修过。

  宅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085.5平方米。主体建筑有二进三开间和二进五开间带护厝各1座,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燕尾形屋脊。庭院范围很大,前有由花岗岩石条精雕细修、线条分明的石埕,后有花园,内外设有完善的排水系统。

  西护厝有梳妆楼,有窄小木梯上二楼,至今保存完好,屋脊装饰雕刻尤其是木、石、灰雕都非常精致。百叶窗采用西方的做法。梳妆楼上的闺房上的八卦图装饰木雕行风水之用,较有特点。二楼的梳妆楼,有两间小姐房,两间下人房,一个宽广的阳台,阳台两侧分别有一个正方形的太阳井和长方形的月亮井,合称日月井。阳台的视角非常好,可看到后花园景色。梳妆楼白天供妇女们梳妆打扮,散步,夜间护宅之人可登于此眺望四周护夜防盗。 上世纪50年代,泉州著名梨园戏《陈三五娘》的电影版就曾在此取景。

  该建筑有中西合璧风格的精美雕塑装饰。整座厝面前堂装饰和配色协调雅致,建筑角间的窗棂雕刻堪称一绝,浮雕、空雕的花鸟,姿态不一,以静显动,栩栩如生。该宅内外的墙上、檐下、壁间、柱头和门窗装饰着精美的木雕、砖雕、灰泥塑和辉绿岩、花岗岩石雕,采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细琢了许多珍禽异兽、花鸟鱼虫、山水树木、人物故事等图案,匠心独到,工艺精美。 

王合兴宅

  王合兴宅,位于晋江市梅岭街道世贸御龙湾(原双沟)。对研究清末民初传统民居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旅菲华侨王合兴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两栋三开间两落带双边护厝的民居组成,砖木石结构,坐东朝西,建筑保存较好,砖、木、石雕精美。

王海文故居

   王海文故居,位于泉州城区西街旧馆驿20—22号,“牛仔驿

   王海文,清末民初泉州人。其先祖原居南安美林格后,因受大姓欺凌,携眷寄居于城内西街裴巷内的族亲家。清·光绪(18751908)间,王海文举于乡,后经会考复试,钦点刑部主事,时称部爷”王海文在刑部任职期间,曾为湘军将领、时任福建提督的孙开华(湖南人)开脱死罪。事后孙开华为报恩,特在旧馆驿筑赠此官邸,于是王海文全家就从裴巷搬到旧馆驿来。

   1920王海文卒后,家道中落,裔孙王显士在护厝“唐安别馆”设私塾授课。后来,府邸曾一度典当给姓。

   王海文故居主建筑坐东向西,总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原有祖厅和南、北两个护厝。北面护厝另开一门,门楣“唐安别馆”,曾是王海文书房所在地。故居南面原有一花园,栽种奇花异草。

   现在,王海文故居已然荒废无人居住,墙体破败,保存相对完好的护厝亦岌岌可危。南面花园如今杂草丛生。原有3方鎏金匾额,有“大夫第”、“唐安别馆”,侧门门楣已脱漆,唯“唐安别馆”四字幸存,依稀可见。

王顺兴信局旧址

  王顺兴信局旧址,由“书房”、“奇园”、“船楼”组成,位于鲤城区浮桥街道王宫社区王宫街。“王顺兴信局”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漳州的天一总局”创建于同一时期,名望不相上下。

  王顺兴信局旧址(清):鲤城区浮桥街道王宫社区”,2009 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泉州市邮电志》载:“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泉州王世碑在家中开设王顺兴信局。”

  近代,泉州到南洋谋生者日众,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海外关系。因早期没有侨批(泉语“信”称“批”)专送机构,华侨寄信寄款回家都是通过“水客”捎带。

  王世碑,泉州市浮桥王宫村人。清·咸丰元年(1851年),王世碑19岁到厦门谋生,在一条往返厦门、小吕宋(菲律宾)的大帆船上当船工。王宫村一带侨居小吕宋的人不少,王世碑因与来往移民熟悉,常代移民传递书信,信用好,华侨信任,求者甚众,后干脆辞去船工充任“水客”。因业务不断扩大,清·光绪廿四年(1898年),王世碑66岁,便在马尼拉及老家王宫村先后开设了“王顺兴信局”,专营信款及汇兑业务,是泉州人在海外开设最早、规模最大的侨批局(银信局)。

  王世碑有两子王为奇王为针,分别经营海内、海外业务。1928年,王为奇耗费3年时间建造了“奇园”,主楼矗立至今,当年曾是信局的主要经营场所;次年,王为针也建造了“船楼”

  1928年至1930年间,是“王顺兴信局”最辉煌之时,“增用人员、分设机构……盈利日丰。”浮桥一带谚云:“到王宫,没听到王为针敲银的声音,肯定会走霉运!”据记载,1936年,晋江县府对“王顺兴信局”账目进行查阅统计,该局在1930年至1935年5年内,逐年银信含汇票业务量大银100万元,相当于每年收送银汇人民币1亿元。

  但是,信局也在1923年、1927年、1930年3次遭受警匪敲诈、抢劫。最厉害的1次,100多名强盗半夜攻破信局大门,把信局银两及私人首饰等物品洗劫一空,损失巨大,“王顺兴信局”从此走向没落,1935年倒闭。

  2016年,家后人对“奇园”进行适当加固整修。

  现在,“王顺兴信局”旧址仍为王世碑家族使用、管理,其中“书房”“船楼”的部分房屋出租给外地人。

  “奇园”规制

  “书房”是当年“王顺兴信局”在国内的营业旧址,今已变为一间制衣加工厂。“船楼”“奇园”不远,形似大船,船首在10多年前被毁,仅剩下后座骑楼式排屋,依稀可以看出船尾形状。现在仍完好保存的是“奇园”

  “奇园”“书房”隔壁,3层,是一幢典型的欧式风格、中式骑楼的高大建筑,融合了中西艺术精粹。宅前有埕坪。

  “奇园”地基离地将近2米,四周12根刨光的通顶欧式圆柱矗立,展示了古罗马的风韵,气派十足。第一层高约4.5米,沿着29级木质楼梯即可登上二楼,往右转有一道“天梯”直上三楼。

  楼内中式镂空门窗,西式彩雕琉璃玻璃,至今仍未更换。屋内尚存木质雕花梳妆台和床、民国初期的浴缸,还有一些颇具民国风的物件摆设。据说当时就有电灯照明和自来水供应。

王起沃

  王起沃宅,又称“玉湖氏民居”,现辟为王起沃纪念馆”,位于石狮市湖滨街道玉湖社区引东(玉湖东巷90号)。

  “玉湖氏民居(清):石狮市湖滨街道玉湖社区”,2020年11月列为福建省第十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王起沃

  王起沃,清末民初石狮人(时属晋江县)。

  王起沃出身贫寒,13岁离家“下南洋”至菲律宾闯荡。初,举目无亲,流落街头,幸遇1位米店老板收留。经短短几年的磨炼,他用眼睛一看、用手一摸、用牙齿一咬,就能准确判断稻谷的湿度,鉴定出可以碾出几成大米,且记账又快又准,令米店老板倍加青睐。

  数年后,摸清门路的王起沃在旅菲乡亲的支持下,独自开办了1间米行,经营大米生意,因经营有方、诚信,在大米的保质、保量、保鲜上用功至深,米行逐渐获得市场认可,生意越做越大,加工后的大米甚至销售到日本等地,被誉为菲律宾“大米王”。他还乐善好施,屡屡资助旅菲乡亲渡过难关。

  王起沃郑乌蜜,清·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年)生,是福清1个富裕人家的小姐,因生意上的缘分,与王起沃相识并携手一生。郑乌蜜王起沃在菲律宾经商时,就展示了出色的经营才华。她协助王起沃将生意从菲岛南部扩到马尼拉,投资经营项目也从大米扩展到电器、五金、中药、茶叶、家具、金行等。

  肇建于清末

  清·光绪廿六年(1900年),王起沃回到家乡肇建此宅,历时10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竣工。古厝建造采用2支工程队分左、右两边同时进行施工,拼比速度和功夫手艺。当时王起沃一边还要顾及菲律宾的生意,两地奔波。

  营建之初时,曾遭乡人掣肘,步履维艰,在王起沃请了同治十二年癸酉科(1873年)举人王启文出面调停后,方才渐顺。感于王起沃的豁达待人,王启文与他成了知交,亲自为撰近百字的家风家训。

  王起沃一生崇德向善、重视文化,践行“惟善为宝、读书积德”家训,在家大厝竣工之后,用大厝埕头“三间仔”创办私塾,延聘王奎章万超然为师,为本村10多名男、女学童免费教授中英文课程。后来又投资创办“湖东学堂”(今石狮新湖中心学校前身)。后来,王起沃之子王显荣也曾免费在此教授英文,所教男女学生达100多人。

  “王起沃纪念馆”

  解放后,古厝曾作为生产队的社址。1958年兴修水利时,古厝的“三间仔”“回向”用作兴修水利的指挥部。此后更有十几户村民邻居陆续搬进来免费暂时居住。

  后,由于无人居住,古厝日渐衰败。大厅东侧次间及梢间屋面及梁架坍塌。

  王起沃孙女、王显荣之女王清照(著名企业家许荣茂夫人)早年与祖母、父、母在这座红砖古厝里生活了24年。王清照近年重修大厝,经1年全面修缮,形制规模修旧如旧,厅堂房屋恢复原有布局和陈设,辟为王起沃纪念馆”纪念馆。

  2019年,王清照王起沃纪念馆”(即王起沃宅)无偿捐赠给石狮市人民政府,7月26日举行捐赠仪式,正式纳入石狮市博物馆管理体系,还捐赠60万元作为管理补助费用。

  现规制

  玉湖王起沃宅坐西北朝东南,硬山顶,“皇宫起”,燕尾脊,刻花红砖,雕梁画栋,是砖木结构的闽南传统民居,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716.5平方米。

  宅第呈3落5开间带护厝格局,共有房间30间;由回向、私塾、石埕、门厅、天井、榉头、两侧风楼、大厅、厢房、后轩、护厝带2层梳妆楼及四倒水亭、花园等组成。建筑整体布局规整,石雕、砖雕、木雕、泥塑等装饰工艺精美,雕刻细腻,名人题刻、楹联等内涵丰富。

  厝前石埕立有王起沃塑像,是2019年8月揭彩的。

  主落部分为2进5开间传统闽南大厝,墙面外观以红砖组砌,巧妙镶嵌万字堵、海棠花堵、工字体等各式图案。

  大门楣有“欢万家”、“惟善为宝”的泥灰堆字;两侧分别有“基开闽地”、“鳌城衍派”两处精美贴砖,这两处瓷砖注明渊源,为开闽氏之后,来自鳌城(石狮永宁)。

  门厅左右两侧壁肚墙面青石匾上,镌有王启文为撰的家风家训。一为:“传家久远,不外读书积德四字。古联云:‘树德箕裘惟孝友,传家彝鼎在诗书。'又云:‘天庥静迓惟为善,祖泽长延在读书。'皆格言也。”一为:“为善最乐,作德日休。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要好儿孙须方寸放宽一步,欲成家业宜凡事吃亏三分。”并附有精美的石刻图案。

  走进顶厅大门,前言对面悬挂着著名书法家刘士来书写的孔明先生佳训墨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厅堂有“勤以修身,俭以养德”8个大字。

  佛堂内,100多年前请来供奉的佛像安放在木质佛龛内。

  护厝位于主落东侧,护厝带2层小姐楼及四角倒水亭,为砖木结构传统民居。

  “祖母房”位于顶落厅堂西侧,为王起沃郑乌蜜生前旧物展示间与日常起居室。屋内悬挂郑乌蜜油画像,放置1张极富闽南风韵的18堵红漆安金古早眠床,眠床红色为底,3面“遮风堵”上的金色雕饰采用了镂空、浮雕、层雕等技法,色彩鲜活,尽显匠艺。与之配套的红漆安金条凳、衣柜、脸盆架、梳妆台等,都富贵华丽,格调高雅。

  “大米房”内放置着古老的木质打谷机、小竹篮、锄头、耙等农具,墙上的版画演绎着廿世纪种植水稻、水牛犁田、打谷、碾米等劳动生产场景。

  回向(旧时的储物间)改成“上学堂”,再现私塾场景,4套课桌椅,4个玻璃钢制成的小学童在桌前捧书认真学习,身着长衫的老师站在前方认真授课。引人注意的是,前排1个女童,她的脚还是3寸金莲,体现了当年招收女童学习的开明思想。

中宪第

  中宪第(清),又称“九十九间”,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延平东路鳌石山下(古属南安县四十三都),是闽南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如今主体建筑尚基本完整,只有部分附属建筑被损毁。

  “中宪第(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安中宪第(清):南安市石井镇廷平东路”,2001年1月列为第五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宪第(清):南安市”,2013年5月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中宪第建于清·雍正(1723—1735年)年间,由南安石井商人、台湾富商郑运锦兴建,历经祖、孙三代12年才完工。因郑运锦之子郑汝成由贡监生授司马加五级并诰封中宪大夫,故称“中宪第”郑运锦因倾力赈济台湾灾民有功,府第落成时,台湾知府曾赠予“恩伦世宠”匾额悬挂于大厅堂上,现已失。后有扩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运锦》)

  郑运锦去世后,中宪第作为家产分给后裔传承,居住人口越来越多,最多时达200多人,大宅俨然成为1个小村庄。解放后一度有40多户人居住其间,如今仅余4户,且大部分是老人。其他房间已出租给外人。

  民国时,书轩和演武厅被改成了私塾,解放后,一度荒废的私塾成了石井镇的小学,最高峰时师生有数千人之多。

  岁月沧桑,中宪第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廿世纪 40~50年代,演武厅后面一些房子塌毁。2010年6月,大门上方檐顶突然塌落,砸下局部木构件与砖瓦,经紧急抢修恢复原貌。大门前殿有些梁柱遭侵蚀、开裂,屋架、台基、墙体和屋顶都不同程度残损。当年后花园里的亭阁、水榭、假山、月亮潭已不复存在。2011年起,文物部门资助修缮。

  规制

  中宪第是一座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的宫殿式府第,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共有大小房屋112间,由于违制,佯称“九十九间”。谚云:“泉州府,南门外,四十三都第一厝。”

  中宪第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3986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整组建筑共5进,由4座厅堂、东西护厝(厢房)、书轩、梳妆阁、演武厅及小园林构成

  第宅前有大埕、围墙,外围墙深红色

  主体建筑为4座宫殿式厅堂,中轴线上有门厅、大厅、中厅、后厅,均为5开间,硬山顶,燕尾形屋脊,抬梁、穿斗式木构架,砖石结构。从宅前至宅后共有5个大门。正大门门扇高3.8米、宽1.9米,门额题书“中宪第”牌匾。

  在厅堂东侧建护厝1组(厢房),西侧建护厝2组。

  护厝西面有个大花园,园中有演武厅、梳妆楼、书轩12间、上下两大厅,以及月亮潭、九曲桥、水榭、亭阁、假山、鱼池等,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原石井中心小学有师生500多人,校址即设在花园内,足见其规模之大。如今演武厅后的梳妆楼、园林均已损毁,书轩也成残垣断壁。

  中宪第建造用的不少木石,大部分是从台湾海运过来的。厅口台阶的白花岗岩中,长达7.9米、宽0.78米的石条就是;大石柱、门框等也均为台湾青白两色的花岗岩雕琢而成;其他一些石材则采自大陌岛。厅堂中圆柱、大梁、门扇、风窗、嵌壁雕屏等木构筑全用台湾名贵杉木、楠木。

中兴厝

  中兴厝,位于南安市罗东镇崇福街。1928年建,1943年大修。

  中兴厝五开间,双护龙,三进,对称结构。主厝为阶梯硬山顶,中西合璧,墙壁由砖石垒筑,每一进的地面都略有升高,喻步步高升之意。

  大门塌寿的门楼上有精美的石雕,屋檐下斗拱、吊筒木雕精致,用榫头拼接。门楣石牌写有主人诗文:“三十年前负债多,家贫亲老叹如何。冲龄弟妹资培养,待哺妻儿赖抚摩。漂泊新洲怜转梗,绸缪住屋费牵萝。”中间刻有“中兴”两个描金大字,大门两侧各有1方石刻诗文。

  过门厅是1个大天井,体现光厅暗房的闽南建筑风格。

  第二进是高挑的大厅,里壁摆放氏祖先牌位神龛,横眉上书“燕翼诒谋”四字。龛前是长案桌,八仙桌放置香炉、电蜡烛、供品等。地面铺六角形的“尺二红砖”,外墙人字形的屋檐下各有一个葫芦形的砖窗。

  第三进是两层楼房,有48个房间。有宽阔的回字形走廊,走廊中有两个长方形天井,以增加整个楼房的采光量。楼下的柱子由红砖砌成,楼上用条石做柱子,木制的围栏现已改用不锈钢。楼板木结构。

  护厝有水井。护厝、楼房采用拱门,门框上有蓝色的彩画,门楣书“敦诗”、“说礼”等家训。大厝墙上、柱子上共有50多方诗书,彰显文化气息。

斗南陈氏祖厝

  斗南氏祖厝,俗称九十九间”、“古厝”,位于鲤城区常泰街道五星社区斗南自然村内,与斗南洋楼毗邻。(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古民居·斗南洋楼》)

  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1年)间。光绪廿六廿(1900年)印尼华侨陈正宗回乡重建。其后又历2次修葺。

  氏祖厝规模庞大,为五开间大厝,红砖、白石建筑。门楣刻“颖水流芳”,门前有白石雕刻的各种吉祥动植物。结构完整,内由厅堂、走廊、天井等组成传统院落。

  古厝的部分影雕、砖雕已遭破坏,但仍有遗留。遗留下来的木雕上,有猛虎、麒麟、祥凤、花鸟等浮雕。

  其中一幢古厝大门左侧有四字砖雕“朴山聚气”。后花园地带如今建成了新厝,前花园则尚有花草,为后来恢复开辟的。

  祖厝有阁楼,其有些被称为“枪楼”,为防土匪所用,至今留有不少“打枪孔”,从外面看只是一个个小圆洞,而在房子内部看,却呈“三角势”,便于射击。

  祖厝之旁另有1座共用的厨房,是后来利用修建4栋洋楼所剩材料搭建的。

斗南洋楼

  斗南洋楼4座连体,又名江南斗南氏华侨家族民居群、陈正宗民居群,是较大型的传统华侨民居聚落;位于鲤城区常泰街道五星社区斗南自然村内,与氏祖厝毗邻,矗立在一片闽南传统的红砖厝之间(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古民居·斗南氏祖厝》)。2003年陈正宗故居列入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8月江南斗南氏华侨家族民居群列为被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

  沿革

  ·光绪廿九年(1903年)左右,旅居印尼谋生的斗南陈乌生家族已创建了信记公司在泗水站稳了脚跟。陈乌生4子,主要经营土特产、咖啡粉厂、碾米厂、仓库等,规模庞大。

  1924年,由信记公司出资300块大洋,由老大陈正宗主持,在家乡兴建4座洋楼(俗称“番仔楼”),经5年全面竣工;所采用的木材、砖、瓦等,大多来自台湾、印尼;钢筋与水泥,则全都从日本运输而来;至今彩砖背后也皆刻有日文。建好4座洋楼后,4兄弟原准备另外再建1片更大的别墅群留给子孙,因遇到抗战,只得作罢。

  当时陈正宗兄弟并没入住,而是将洋楼作为办学之地,还供村里的穷亲戚和一些孤寡老人使用。1933年,由于南洋十分混乱,泉州治安稍为安定,陈正宗即举家搬回老家居住。整个院落37间,陈正宗一家12口就挤4间护厝里,没有驱赶1人离开。陈正宗回国后,在家乡极负盛名,常济困扶危,调节宗族矛盾,不时从海外汇款用于购地、兴建学校,还出资支持抗日游击队和地下党的活动,在泉州中学(现泉州六中)捐建“正宗楼”等。

  解放前,陈正宗一家又回到南洋。廿世纪初,江南树兜村作为泉州南门外一个重要的村落,曾自发组织“民团”等武装力量,对抗土匪和民军等。陈正宗回南洋后,房产全部让给当地民兵武装使用。

  1950年陈正宗听说解放军暂时没有营地,又把洋楼借给解放军居住,官兵帮忙进行了局部装修,包括安装了简易门窗;最高峰时住了3000多人。后来,解放军25医院和小学也入驻过。

  规制

  斗南洋楼4座连体建筑群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400平方米,整个院落有房间37间

  中西合璧式,房子的主体是欧洲式样,但以“中轴对称、多层进深”为特色,且房顶以传统的燕尾、马鞍屋脊或重檐歇山顶示人,乡人称为“头戴斗笠、身穿西装”。所用建筑材料包括木材、水泥、钢材、砖、瓦,形状各异建材交垒叠砌,气派非凡。

  4洋楼大门楣,分别有“斗南星耀”、“有妫传芳”、“太邱衍派”、“里聚德星”4个雅号。

  始建当年从南洋带回来的那株咖啡树仍相伴其边。

开斋堂

  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田洋,是黄氏家族的古大厝。潘湖黄氏第14代裔孙黄志商(字世质,号开阳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第16代裔孙黄正秋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扩建。

  开斋堂座南向北,大门朝向紫帽山,用岩石、红砖、衫木、泥灰结构建造。

  开斋堂是一座“回”字形建筑,大房子中厝中有厝。中间的厝叫莲花堂,又称开斋殿,高出总建筑1米多,是供部分伊斯兰教徒举行朝拜仪式的场所。堂内安放一个1.5米长、2米高的木龛,称为“开斋中堂”,木龛内画有图案。开斋殿两侧墙壁均已倒塌。

  开斋殿前有一宽阔的天井。开斋殿东西两侧为客房、书房,前后均为厢房,其中殿后有一会客厅。其它房子为斋房,供朝拜者居住。

  整个“回”字形建筑内走廊四面相通,前后左右两边走廊有四小门通往屋外。大厝门庭左前方,曾有一口四方形水井,已废。

尺远斋(附:听月楼)

  尺远斋位于晋江市安海镇金墩原安海公安分局内,是晋江安海著名园林,堪称古镇现存园林之冠;也是泉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清末私家园林之一。

  尺远斋原为明·万历年间安海进士、翰林院编修黄志清私宅,后成为台湾已故国民党立法委员黄哲真故居。

整个园林至今保存完好,虽占地不大,但布局小巧有致。园中有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小石曲桥、听月楼、四角亭子、水池、龙眼树等,以及花边围墙、透花窗棂、石刻对联、拼花地面……尤其是拥有高达2米的“石笋”和高4“海参石”,闻名遐迩,俨然一座小小的“留园”。登临假山高处,南可眺望白塔长桥,北可遥看龙山禅寺,园外借景优美。

  听月楼

  园林中有座“听月楼”,相传是明代黄志清在黄家花园内为夫人邱氏所筑的两层小楼。

  邱氏原为泉州城内的大家闺秀,颇具文采。某年中秋,适逢小楼竣工,黄志清欣然拟题写楼匾“赏月楼”,竟错笔写为“听月楼”。恰邱氏走过来,看了不由一笑。黄志清羞愧,准备重写。邱氏连忙摆手说:“听月甚好,不同凡响,不用换了。”黄志清不解,问:“月怎么听呢?岂不成笑柄?”

  邱氏即书《听月楼》诗一首: “夜静楼高接太清,倚栏听得十分明。 磨空车儿冰轮转,捣药铿锵玉杵鸣。曲唱霓裳音细细,斧侵丹桂韵丁丁。忽然一阵天风鼓,吹下嫦娥笑语声。”

  黄志清咏罢,赞叹道:“月宫里果然有许多美妙动人的声音可听,‘听月’确比‘赏月’更佳!”即决定把小楼命名为“听月楼”,并将这首诗刻入条幅,挂于小楼中,以为题注。

  《听月》诗还有另一版本:“夜半高楼接太清,倚栏听月十分明。摩空轨辄冰轮转,捣药铿锵玉杵鸣。曲奏霓裳声细细,斧侵月桂韵叮叮。忽闻一阵天风鼓,吹下嫦娥笑语声。”其实,听月楼一诗作者有多方附会,真正作者待考。但安海尺远斋确有一座“听月楼”,至今尚存。

  一说初为“玩月楼”,后改为“听月楼”

天官第

  天官第,亦称青华天官第、庄一俊故居,位于晋江市青阳街道五店市传统街区(属青华社区)。该建筑体现明代官邸风貌,在院落选址、形制规制、细部特征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官第是明代庄一俊的住宅。庄一俊于嘉靖八年(1529年),授户部主事,调吏部,擢验封司员外郎,终浙江参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一俊》)

  天官第始建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是庄一俊任吏部验封司员外郎时所建。古代曾将吏部或吏部尚书称为“天官”,故民间称其为“天官第”。 历经清代、民国重修而保持原有格局。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宅·明宅》“参政庄一俊宅:在青阳山下。中有明心草堂、过庭轩、开径轩、水亭。一俊自为诗:‘雀饮砚池水,蝶翻菜圃花。虽非高士宅,终是野人家。’”

  天官第坐南朝北,占地面积900平方米,五开间三落。建筑整体为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东、西、北三面外墙为出砖入石墙面。宅地前宽后窄,整体建筑前低后高,步步上升。

  主厅气派。中落、两侧梢间与外墙间设有内廊,供后落的佣人出入。这条环绕在顶落和后落之间的通道又称火巷,对整座建筑有所分隔,有利于防备火灾蔓延。

文忠寨

  文忠寨,实际上是一座圆形土楼,俗称土楼寨,位于安溪县虎邱镇文美村的一个小山包上,距安溪县城35公里。

  沿革

  由于最重要的资料在毁于一场大火,始建无考;但世代相传,该楼明、清时期就已存在,并进行了翻修。取名“文忠”,源于所在山头名文斗山,又寨内所奉的又是以忠义传世的关圣夫子

  关帝神像自古就有,“文革”中险遭烧毁,好在族人事先用泥土裹住藏在草垛里,才得以保存下来。寨内还另存有先民筹资雕刻的2架鎏金辇轿,木雕精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马、大象、龙、虎、狮、豹、鹿、凤等飞禽走兽鲜活逼真。

  最盛时,文忠寨内住过二三十户人家、100多口人。后来各家陆续迁出,土楼即荒废了。如今寨内随处可见各种各样古代的生活用品,如橱柜、饭桶、米缸、酒坛、石磨、石臼、犁、耙等。

  规制

  文美村的格局很特别,有月光的晚上爬上山头俯瞰全村,整个村落犹如浮水莲花绽放,四周环绕的山体像花瓣,文忠寨则为莲心。

  文忠寨底层外墙的墙基用石头垒筑而成,宽度由下自上递减,最宽处达2米。二楼用生土夯筑,墙厚不小于1米。一层不开窗,仅留一个大门出入。据说曾有土匪趁夜挖墙钻洞,想要攻进文忠寨,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愣是没能挖通。

  寨内共有2层48个房间,每个房间的朝向一样,且前窄后宽呈袋状。二楼的房间均设有两个瞭望孔,每两个房间又有一小门互通,并设有一梯直通楼下。大门左侧的3间房屋已倒塌,如今盖起一层瓦房

  寨中有圆形天井,天井中原有高和直径均为10多米的石笋,是整座土楼的中心,称“寨心”,“文革”时遭破坏。

  土楼对面的山坳里坐落着几座明、清时期的寺庙,福庆堂是其中最为古老的一座,俗称洋山庵,内奉清水祖师,是清水岩的首次衍系。据传庙内的清水祖师塑像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与清水岩的祖师塑像是同一根沉香木雕刻而出的。庙中有联:“福地洞天灵鹫领,庆云烂熳小蓬莱。”

夫人姑厝

  夫人姑厝,即明·大学士、书法家张瑞图原配夫人王氏的故居,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社区。

  建于明代,是五开间二进的闽南古大厝,两旁有护厝。古厝内原有两块张瑞图亲笔题字的匾额,多年前被盗。

  王氏娘家在沙塘。张瑞图王氏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王氏善纺织,张瑞图未考取功名前,家庭开支都依赖于王氏机杼纺织所赚的钱。王氏默默支持张瑞图四处求学,自己则甘于贫困。一天,张瑞图从塾中归家,看到王氏在喝用水冲得很稀的大麦粥充饥,不由长叹:“但愿老天开眼,让我早日出头,别让家人总吃这大麦粥!”后来,张瑞图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王氏也随他入京。有一次,王氏回到沙塘探亲,张瑞图便命人建造了这幢古大厝供其所用。从那时起,沙塘人便把这古大厝称为“夫人姑厝”。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唐王·朱聿键张瑞图被列入“阉党”一案平反,赐谥文隐,重新祭葬。当时的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林欲楫还亲自撰写了数千言的《明大学士张瑞图暨夫人王氏墓志铭》(详见《晋江文化丛书·第2辑·晋江碑刻选》)。该《墓志铭》载:“元配一品夫人,沙堤(沙塘的旧称)名族。夫人母张氏,为罗山公女。公于夫人镜台婚(即“姑表婚”)也。”还提到,张瑞图王氏的灵柩最终合葬于皇上赐葬的墓道内。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张瑞图林欲楫》)

“ 乌大门 ”

  “乌大门”,位于晋江市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传统民居,因大门是用黑漆抹就,故俗称“乌大门”

  据说,“乌大门”始建于 明·成化(1465—1487年)间,房主庄研。封建时代对建筑的形制、规制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非六品以上官员的宅舍大门不得漆成黑色。如宋代就有明确规定:“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凡民庶之家,不得施重木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色,仍不得四铺飞檐。”庄研仅是平民,故初建时大门不是黑色的,也不叫“乌大门”

  庄研在青阳做生意,颇有资财,有女(后称“孺人”)聪明能干,嫁池店姓。夫家清贫,庄研时有馈赠。成化十四年(1478年),怀有身孕的孺人回到娘家住了几天,出门时忽感不适,原来是快要临盆了,仓皇中在娘家屋后大榕树下的石板上生下一个男孩,即李贯(1478—1523年) 。

  李贯从小聪颖,庄研疼爱有加,极力栽培。孺人墓志铭》也说庄氏“昭质冷性果立”,“贤有素”,教育有方, “为时道忠义之事……以故有謇直声。”

  弘治十五年(1502年),李贯举进士,选翰林庶吉士,任过礼科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正德五年(1510年),朝廷派给事中李贯和行人刘廷瑞往封占城国王,并郑重其事地赐给李贯“麟袍金带”一品袍服以往,成为明代外交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贯》)

  李贯此行,前后经过5年,至正德十年乙亥(1515年)始返京。而孺人也于当年卒。

  李贯为宦多年,一直惦念着母亲娘家氏一族从小对自己的照顾,但因公事繁忙,无法抽空回泉探望,始终心怀愧疚。返京后忽接母亲讣告,顿时涕泪纵横,匆忙向皇帝告假。皇帝念他为国事奔波,连母亲亡故也不能见上一面,便答应了,又问他有什么要求。李贯便讲述自己出生的故事,以及外祖家一向对自己的栽培却不能得到一点回报。帝曰:“既然如此,也可以将你外祖的宅第视同你的宅第,给予油漆黑大门的规格。”从那时起,庄研家的大厝就涂上了黑漆,俗称“乌大门”

  现存“乌大门”,门亭古朴,上作燕尾脊,左边一列12间护厝,保存完好。整个古厝依山势分成三级,红砖外墙,通斗下面雕刻花纹,面墙装饰灰雕, 做工精细,由如意云头、象鼻、蝙蝠、鳌鱼、莲花、莲子等吉祥物构成图案。

丰壑楼

  丰壑楼,位于南安市霞美杏埔村,俗称杏埔土楼;杏埔村目前人口4000多人,以姓为主,故亦称氏土楼。

  丰壑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占地面积650多平方米,两层楼总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曾被作为私塾、粮仓、皮具厂等。

  丰壑楼附近散落12幢古厝,清·康熙(1662—1722年)间三射公建,其中部分采用现今闽南少见的绿墙砖,并在一些显眼位置涂有金膜。三射公之父进士出身,本人经商为主,资产、人口众多;卒年逾八旬。

  在其中一幢古厝旁,有村庙王公宫。庙内有着数尊祖宗塑像与白马雕塑等。因缺少修葺,墙壁还保留一些古老壁画。

  王公宫之右有一座包公庙,原名尊古庙,祀唐代英烈张巡许远,现代爱国华侨洪天紫捐资重建,改奉包公

内寮黄氏古民居

  内寮氏古民居,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劳光村内寮自然村氏宗祠后落。2007—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列入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嘉庆十七年(1812年),黄树广始建氏宗祠,总建筑面积1081平方米。宗祠分前、中、后三落:前落外观为砖瓦结构;中落的一部分是石头构造;后落即古民居,外观石头构造,长方形,高两层约6米,1层有7个门1个大门,左、右各有3个对称小门)。

  古民居整座房子四面墙体全用乱石和鹅卵石垒就,特别是大门一面墙体的鹅卵石,多数大小形状相近;民居四处屋角用13层平整的长方体大条石垒起。整座房子使用的大大小小石头有数万块,大的几近1吨。民居中每个被隔开的房间,大多留有三、四个小窗,事实上“窗户”就是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空隙。

  民居大门额匾:“嘉庆十七年荔月立 水送山迎 黄仕葵书。

  民居坚固异常,早时进入大门后朝两侧廊道相通,易守难攻;下雨时,只要在房子里,走到各处都不会淋雨。最高峰时,民居中曾有200多人入住。后来这些房子分给各房,各自把廊道堵上了。至今除内部的木头、泥土稍有老旧松动外,整体结构仍算坚固。

丹山寨堡

  丹山寨堡,俗称“大寨”,位于德化县杨梅乡上云村。上云村紧邻云溪村上游,原系云溪村的上角落,因而得名“上云”,别称“顶云”

  肇建

  清·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年),杨梅乡浦上堂富豪林光圳林端倬)独资鼎建,耗资白银13.6万两,历时12年竣工;同时组建私人武装,购置土炮数门,把守大寨。

  民国年间,尤溪土著军阀卢兴邦兴师仰叩寨门,炮轰火攻,仍然望寨兴叹,仓皇败退。

  规制

  丹山寨堡占据险要地势,三面峭壁,只有1条路可进寨门。寨堡占地1亩有余,平面呈椭圆形,为东北至西南走向。

  寨墙

  丹山寨堡由內、外两道呈椭圆形的寨墙组成,环绕四周。一旦外墙被攻破,寨民可退到内寨,继续抵抗。

  外墙石窗石门石墙,雕有花朵铜钱麒麟,古朴大方。底宽达8米、高5.6米至8米不等(依地势而建)。四周由方块形巨石干砌刨光,表面光滑,既坚固又难徒手攀越。城垣上宽达6米,可安营扎寨,调兵遣将。墙体垒石为主体,辟有土炮窗口、鸟铳射击孔十多眼,以便战时以交叉火力封锁入寨路口。寨墙东、南两侧,在墙角上筑有两座炮楼,面向过境路口;炮楼高达3层,上盖屋顶以避风雨,向外开有了望窗和射击孔。

  内墙280米,直径87米,高5.6米,底宽约7米。墙基砌大块山石,上夯摻有碎石、瓦片的赤土,要害部位还掺有三合土,异常坚固。墙顶宽6.4米,上建屋架,覆盖瓦片。

  内、外两道寨墙中间有1条环寨便路,供巡逻用。

  寨门

  內、外寨原來有4座寨门,后因有人向官府告发,称其有僭越嫌疑,遂堵塞北门,仅留东、南、西3门。东、南2座寨门均用长条巨石砌成。

  南门为正门,高3米,宽1.8米,顶用0.9米长的整块条石雕成圆拱形。门楣上鐫刻“聚奎楼”3個楷体大字,右边镑刻“雍正甲寅十二年鼎建,武陵王廷英书”字样。石门左、右两侧有1对浮雕,靠门外侧又雕刻1对小石狮。寨门內外各设两层厚达25厘米的木质大门,用方块铁片串连。

  东门高3.8米,宽2.5米,圆拱,亦系用长条巨石砌成。

  聚奎楼

  寨堡內现存较完整的古建筑有“聚奎楼”1座,座落在寨堡偏东南方向,东南侧倚依寨墙身边缘。全楼实內长46.1米,宽16.5米。

  “聚奎楼”木结构9扇10开间,两层,中为巷道。西、北两面有楼门供出入。大楼二层两面环有廊。东北侧有天桥连接寨墙,沟通里內交通联系,退可守,进可攻,设计巧妙,易守难攻。底层四周环砌石板。

  靠寨墙二层上房间东侧为厨房,西侧为住房。丹山寨堡房屋原有100多间,其中仅“聚奎楼”就有60多间,居住数百名寨民。但现在寨民都迁出另筑室居,房屋大部分仅剩梁架。

  哨楼

  寨堡内原有哨楼两处,高10余米,甚是雄伟。哨楼的石墙之内,断刃犹在,锈迹斑驳。楼内原殿宇耸立,戒备森严。可惜于数年前有人听信“此地埋银”谬言而群起挖掘,终至房倒楼塌,残椽破瓦满地。现杨梅乡政府筹资重建。

  烽火台

  寨堡最核心之处,即寨堡最高处,有一座垒石夯土的“烽火台”,用于危急时燃起烟火报警求援。

  其他

  寨內西半边的开阔地上,新建有5座土木结构、每座各2层的民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