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9划—下)

  保福寺保福院、尊胜寺。鲤城区江南曾林村南半里许龙首山麓。保安宫(新石乡保安宫
  威镇庙[啰内庙、濠内庙、河内庙。安溪县金谷镇河美村(古崇善里濠内乡)蛇仑山麓。沿革。规制。圣王公巡春绕境(择日。告示。起驾。巡境队列。巡境路线。入当值股“佛头厝”。)]威灵宫[浔中威灵宫(德化县浔中镇浔中村龙津北路)。吾华威灵宫(德化县盖德乡吾华村)。新坂威灵宫(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版顶自然村)]威灵庙[威灵庙大普公。惠安县涂寨镇区。祀“大普公”。沿革(引香敬奉。建庙。重兴。)]
  显应庙
[砖文显应庙(王公宫。安溪县城厢乡砖文村。唐·大顺始建。南宋·嘉定赐额“显应庙”。南宋·嘉熙重修。代有修建。规制。)。美湖显应庙(小尤庙、章公庙。德化县美湖乡小湖村。美湖显应庙。千年樟树王。林公尚书、章公太尉的传说。)]显灵堂(湖上庵。德化县水口镇八逞村)、显赫宫(仙妈宫。安溪县蓝田乡乌土村水尾林山美。)
  狮子岩
[德化狮子岩(狮峰岩。德化县春美乡新阁村狮子山。南宋·宝佑始建岩寺。明·赖垓诗。红色印迹。2002年重修。规制。)安溪狮子岩(欧岩。安溪县湖上乡飞亚村四子峰上。沿革。明末·四皇子的传说。规制。周边景致。)]
  
狮山寺[圣公宫。泉州市区东侧大坪山(俗称“狮山”)下大坪村(今丰泽区东海镇大坪社区)最高点。沿革。现规制。]狮峰岩(永春县达埔镇狮峰村狮峰山半山腰。沿革。规制。)
  皇斗岩(安溪龙涓乡福黎村黑土角落祥云山。沿革。规制。)、皇绩庵、
  洪恩岩(圭峰岩寺。安溪县虎邱镇圭峰山麓。沿革。规制。洪恩二十境。)树德寺待驾宫(南安市码头镇大庭村)奎光阁(晋江市安海镇圣殿境。肇建。沿革。现状。)契真院(安溪县金谷乡洋内村大坪角落大尖山南麓。沿革。规制。)临水庙(三夫人宫)、柯坑堂、洑田宫(洑田庙)、祝圣禅院、奏魁宫、药师寺、柏庭观、
  衍庆道院、祐圣宫、星君亭
、宝泉庵玳瑁岩[德化县龙门滩镇(原霞碧乡)石室村玳瑁山上]、泉郡接官亭(观音大士亭。沿革。规制。明·万历李光缙《观音大士像记》。)、前后埔宫、洋仕宫 、郡主宫、重光寺(沿革。规制。人文、景致。)、科山寺(科峰寺。惠安县城西郊科山顶峰。北宋·元佑 始建。明·景泰重建。1978年后复修、重建、增建。柱峰岩德化县水口镇村场村、垂云寺(大鹏岩。永春县桃城镇大坪村。始建于唐。清·道光“奉宪示禁”碑。1991年重修。规制。诗词。)、毗蓝岩(永春县桃城镇桃溪村盛畔角落[乌石山])、济山岩[济山庵。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洋田(亦名蓝田)琼峰(琼山)之麓。]、统军庙[忠义庙。德化县龙浔镇寨头新村云溪井双垵口。沿革(南宋·景炎始建。明·嘉靖神迹。明末清初传入台湾。清·黄凤仪诗。现代迁今址重建。)。规制。]、盈岭寺(盈岭大士寺,盈岭禅寺。南安市水头镇劳光村西南小盈岭顶上。)

保福寺(尊胜寺)

  保福寺,位于鲤城区江南曾林村南半里许龙首山麓(龙首山位于晋江北部池店镇,在紫帽山东南麓。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紫帽山、龙首山》)。

  保福寺初名保福院·天授元年(690年)僧从展建。五代·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即后·乾祐二年)僧雪证重建,更名尊胜院。北宋·建隆三年(962年)毁。元·元统(1333—1335年)间,僧定山重建,改今名保福寺,寻复毁。明·洪武廿四年(1391年)僧远山重建,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修。清·道光(1821—1850年)前废。

  ·黄仲昭《八闽通志·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保福寺》:保福寺(府城西南三十三都),初名‘尊胜’,五代··乾祐二年建。元·元统间重建,改今名。国朝·洪武二十四年重建,成化十八年重修。……存。”

  ·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保福寺》载:“保福寺,亦在龙首山麓。南唐·保大七年僧雪证建,初名尊胜。宋·建隆三年毁。元·元统间僧定山重建,改今名,寻复毁。明·洪武二十四年僧远山重建。成化十八年修。今废。

保安宫

  亦称新石乡保安宫,位于鲤城区江南镇长春村。始建未详,1981年重建。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主祀王大巡,配祀追大人雷大人相公爷

威镇庙

  威镇庙,古称“啰内庙”,又称“濠内庙”、“河内庙”,位于安溪县金谷镇河美村(古崇善里濠内乡)与尚芸村交界处的蛇仑山麓,毗邻蜈蚣山麓的“太王陵”

  “威镇庙(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金谷威镇庙碑:安溪县金谷镇河美村威镇庙内”,2013年1月列为第八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始建于五代末,称“啰内庙”,祀广泽尊王·郭忠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郭忠福广泽尊王)》)

  郭忠福,五代·后唐·清溪县崇善里濠内乡人(今安溪县金谷镇河美村)。后晋·天福(936—942年)间16岁(或误作10岁),牧牛郭山,坐古藤上而逝。里人异之,闽国·通文(936—938年)中于郭山为立庙祀之,号“郭山庙”,亦号“将军庙”。差不多同时,金谷亦建“濠内庙”以祀。

  据传自后晋·天福年间(936—942年)至今,金谷是广泽尊王迎香之处,故金谷俗称“佛口”

  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敕封郭忠福“威镇广泽侯”,赐庙额“威镇,始改为今名“威镇庙”

  现存建筑物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

  1990年重修,并建后殿。

  民俗定农历八月廿二日为祭扫陵墓之期,海内外信奉者汇集,上墓烧香。

  规制

  距威镇庙约1公里处的溪边,有1座怪石林立的大山。主峰岩石向溪边路口突出,酷似张口鹰嘴;主峰的两翼向左右伸展,状如落地飞鹰,人称“老鹰山”。在老鹰山对面,横卧着一座延伸绵长的大山,其峰节节高耸,似一爬行的长蛇,而溪边的第一峰扁而突出,貌似“蛇头”,人称“蛇山”。两山隔溪对峙,形成“老鹰啄蛇”胜概。据传,它是块风水宝地,可出天子。但有一日突然天降大雨,山洪暴发,“蛇山”的山腰中滚出一条“蛟龙”。一位深谙天文地理的官员到此察看,认为蛟龙已滚破蛇肚,加上佛口(金谷)处日山与月山倒反,断定不会出天子,只能出“阴王”。后果然应在“威镇广泽侯”

  庙口下方溪流有一深潭,宛若明珠,山川倒映,昼印日,夜印月,日月随波荡漾,浮光烁金;而庙后山脉似青龙奔腾,与庙口潭中的日月构成了一幅时隐时现、扑朔迷离的“青龙吐珠”图。

  山门镌联:“威灵圣德,大地山川被广泽;镇境安邦,普天黎庶仰尊王。”(现代郑梦集撰)

  庙右前侧路边建有“圣旨亭”,亭柱镌现代王伯兰撰联:“广招万国之髦士,泽及千秋曰圣王。”“此地丰碑通大道,前朝明诏锡尊王。亭内竖有1方宋代圣旨碑,高140厘米,宽73厘米、厚14厘米,镌书“敕威镇庙圣祖神道”两行8个遒劲大字,字径26×25厘米。如今宋碑由玻璃罩罩起保护。

  庙宇至今仍然完整保留着清代的建筑风格面貌,二进三间张四合院式,抬梁式构架。主体呈重檐歇山式,宽深各3间,左右翼辅以厢房,当心间八卦形藻井。屋顶两边上下有14根飞檐翘脊,耸峙挺拔。

  庙中还保存着宋代敕封的“威镇”庙额门旁的石板雕画多为清代保留至今,经风化略有破损。顶头的鎏金灯笼历经百年仍保存完好。飞甍上刻有各式道教人物浮雕,神态各异。大门镌清•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年)探花、晋江黄贻楫所题联:“大而化之谓圣,众所归焉曰王。”大门内柱镌福清教谕、举人吴拱震所题联:“广美大圣神之德泽,镇因析夷隩以乂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贻楫》)

  前进比后进地坪低1米多,只有埕和走廊而无房。两边过水走廊内壁未砌石级,各置1个高尺半、直径2尺的圆石珠阶,作为登行石级,据传称作“蛇眼”

  大厅口正中阶下埕有一口深井,内壁用5条石:底直铺2条,相隔2尺;上面横铺2条,再叠上1条,叠成“蛇嘴”样。令人费解的是,埕内没有砌出水涵洞,然暴雨檐水倾注埕中,却从未溢出,能自然消退。

  大厅口立有1对透雕“四龙朝八凤”青石柱,龙头昂起,龙尾紧挨蟠柱。

  厅正中上方悬挂“圣王殿”横匾,房梁上有鎏金金莲雕刻,大厅两侧门顶有版画,均为清•光绪年间所制留存至今。

  厅中有3对辉绿岩石柱,分别透雕“双溪双鲤”、“四龙八凤”、“陈三五娘陈三骑马漫游,五娘倚窗探头窥望等情节)、“八仙过海”等。原石柱浮雕的人像、盘龙以及点缀的花草树木、飞鸟跑马等,技艺精致,栩栩如生,惜“文革”中遭受破坏,全部没头、缺手、断足,至今无法修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南著述·荔镜记》)

  神龛镌有古联:“威震域中钦圣德,镇雄河内仰王灵。”龛内供奉神像3尊:

  正中为圣王公郭忠福广泽尊王)金身塑像,身穿龙袍,右脚盘着,左脚下垂,童颜红脸,方庭饱满,口阔眼圆,炯炯有神,直视远方。相传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八月廿二,郭忠福上郭山砍柴时涨红了脸坐化在1条粗大蕉藤交织而成的古藤上,母赶到山上,见儿子已在古藤上盘坐无言,急忙伸手把他的左脚攀下。见儿子没动静,心想也许儿子已坐化成神了,于是她嘱咐道:“孩子,你嘴阔食四方,眼大看越远越好!”故乡民便据此塑圣王神像,并有“庙内神,益外境”之誉。清·咸丰间陈步蟾《颂圣王》诗亦采此说:“尊王孺慕本天真,曾坐藤萝证夙因。阿母来牵伸一脚,千秋犹踢忤逆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步蟾》)

  左边神龛供奉崇德尊侯,右边神龛供奉显佑尊侯(或称“武德尊侯”),是广泽尊王的侍神。《凤山寺志略》载:崇德尊侯显佑尊侯,二人皆宋赍敕使者,至庙蜕化。按四神,凡御灾捍患,均相从之,故里人亦虔奉云。”所有供奉广泽尊王的庙宇,唯此处有供奉这两尊神像。

  后殿镌联:“太和广泽两朝封号,威武神功四海尊王。”

  庙中现存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立“威镇庙重修芳名碑”,宽0.76米,高2.00米,厚0.10米。碑文楷书直下18行,行17字,字径0.01米。阴楷“重修庙宇捐资开列于左”,捐资者冠有地名,其中记载有实叻、金门商号及个人捐资名单,是研究华侨史和金门、安溪关系史的实物例证。

  庙旁有圣园,树木繁茂,奇花异草争相斗艳,是游人的休闲广场。

  圣王公巡春绕境

  相传早从五代•后晋天福(936—943年)间开始,安溪金谷一带(河山、河美、尚芸、芸美、华芸、金山、金谷等地)就有举行广泽尊王巡春绕境之民俗,亦称“迎香巡春”,后成年例,沿袭至今。巡境队伍数千人排列有序,场面浩大,仪仗整肃,程序严格,礼仪严肃,规格严谨,组织严密,概遵王典巡察体例执仗。圣王巡境的威仪场面,实属少见,俨然重现古代侯王巡幸的场面。

  择日

  旧时,按活动区划,确定24股“佛头股”(香股),每年轮流主持“巡春绕境”活动。

  随历史变革,现金谷三乡(即“三庵堂”)“佛头股”的区划组合,根据9个村的姓氏居住地人口状况、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改为10股,实行以股轮流值年制度,每股10年1轮值,周而复始。

  每年正月初,轮值的“佛头股”以掷“信杯”形式,择定翌年正月某日恭迎聖驾巡春绕境三乡的日子。

  告示

  巡境前,先沿途张贴香条表文告示。

  《告示》书:“敕封威镇庙保安广泽尊王暨诸金尊圣驾,谨择于太岁某某年元正初□日由本庙起驾,鸣锣开道,直诣三乡巡春绕境,诸众善信务宜执事共济扶驾。”

  起驾

  巡境日凌晨,香首人率信众云集威镇庙,点齐敕赐的144支銮驾(兵通)、13面开道大锣、敕封三角令旗等仪仗各物,并排好队伍。

  一切就绪后,即举行拜请圣王“落座宝殿”仪式,由庙中主持赞礼,道士诵念请神发表文疏等。此时威镇庙内鸣钟击鼓,门庭外火铳、礼炮、大锣、鼓乐齐鸣,再由当值香主恭敬跪请圣王起驾。

  巡境队列

  圣王巡春绕境队列大体分为5大部分:

  一为前导队列阵:由身着盛装、威仪整肃、肩扛13面敕赐大锣一齐敲响,鸣锣开道。1位身穿白羊羔皮毛夹袄、戴头盔的“将领”,手执敕封威镇庙保安广泽尊王“先锋通令”紧跟其后开先清道。身着“勇”、“将”号衣的5名铳枪手紧随。13面敕封三角令旗、敕封威镇牌匾随阵彰显,“后螺”、“大枪”“龙、虎、清、道”旗威武入列。广泽尊王4次封号大龙旗高举,上书“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16个金字。身着长袍、头戴礼帽的8位恭香盘者整齐排列,锦绣门牌联彩、大灯、宫灯等行列一一对称。

  二为艺苑故事阵:是来自各地的各种各样民间文艺队列,以及三乡各香股各姓氏的故事阵,阵容庞大,在行进中尽情表演。常见的民间文艺阵头有:舞狮,弄龙,水车阁,彩阁,通鼓队,大鼓吹,南音彩阁,花鼓队,拍胸舞队,亚仙踢球,杂技戏仔队,八骏马队,大型军乐团,古装戏剧队等。

  三为銮驾仪仗阵:身着“兵”、“勇”号服,手执“肃静”、“迴避”两面大牌标居前,4支铜号及长啦叭是号角声声,盾牌、界方、使者排阵俱厉,而手执竹板、启阵和带着铁链的“兵役”、“将役”森严;敕赐的144支銮驾,和神龙、雄狮、华戟、月斧、关刀、猛虎、金爪、单锤、利刃、宝剑、武符、双锏、金枪、大锤、钢叉、仙掌、金鞭、弓箭等一一俱列,七十二阵,身着驾衣,执“帝王”仪仗排驾。

  四为恭迎圣驾阵:3支响亮的神前吹和着钟、鼓队,锦绣的后彩牌引领着6顶精雕细刻、金碧辉煌的大辇轿,分别抬着供奉的“圣旨牌”崇德圣侯显佑尊侯、圣王副驾和广泽尊王金身。6支彩绣的大凉伞分别紧随神轿之后,还分别伴跟着1面大响锣。圣王身穿龙袍,头戴金光闪闪的王冠(帽),威仪彰显地坐在八抬大辇轿上,沿途巡视三乡里社和八大村黎庶。两少女身着艳装,恭持“遮阳”、“遮阴”大竹扇跟随其后;随驾“魁星鼓”紧接。随驾香首、副香首身穿长袍、头戴礼帽,手拈“心香”,一路“焚香”,虔诚护驾。

  五为随香随枪阵:海内外信众成群结队,手捧大香,至诚至敬地一路“随香”。轮值香股的随驾铳枪及三乡随铳枪者,摩肩接踵,络绎于途。铳枪声、鞭炮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相传,在早年迎春巡境中,就有“十岁随鼓,十六岁随香”的习俗。

  巡境路线

  圣王巡春绕境三乡,巡境路线严格按规定道路行走。自镇庙起驾出发→→“头庵堂”的河山村敬位(原小学操场)→→河美村敬位(原小学操场)→→“中庵堂”的尚芸村敬位(尚芸姓宗祠)→→芸美村敬位(小学操场)→→华芸村敬位(华芸溪埔)→→“尾庵堂”的金山村敬位(姓宗祠)→→金谷村敬位(涵宗祠)→→金东村敬位(姓宗祠)?→→金谷村敬位(中学操场)→→金山村敬位(姓冠佩堂)。

  迎春巡境途中,三乡各庵堂均按议定地点大摆“供筵”候敬圣王公,俗称“等敬”。各地善男信女敬备香案,焚香恭迎聖驾。“供筵”桌上摆满香花果品、山珍海味,供品无数,金纸堆积如山,炮声、铳枪声、锣鼓声连成一片,所有艺苑故事纷纷登场表演,信众扶老携幼,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圣王每达敬点,“香首人”和各敬点“头人”、“头枪”都要礼拜,并由法师礼法。

  入当值股“佛头厝”

  绕境完毕,当晚入当值股之“佛头厝”

  “佛头厝”张灯结彩,薰香萦绕,灯烛辉照,礼炮连声。高甲戏、掌中班(布袋戏)连台演出,鼓乐齐鸣。厅堂上文天,联彩悬挂,圆坛高搭,金光闪耀。坛前供桌36高盘对应排列,五果五食、清茶美酒、龙烛贡香等排列有序。

  次日,在“佛头厝”设坛礼敬。各家各户备办香果清菜、“猪头五牲”等到“佛头厝”奉敬。其程序一般于凌晨吉时起鼓、发表、安坛、请神,清早请水,早晨净坛、净灶、净丁房,上午迎灯料、做清供,接下请戕,中午献牲,下午立灯、秉祝,再接着献熟、犒将(荤敬),于傍晚送上界。晚上,举行隆重的贡筵仪式。贡筵后,接送斗灯、送中下界(送神),至此敬祀完毕。

  第3天,各户大宴宾客。接待四方来客;客人越多,意味主人运气越好。

  第4天,办理清点移接手续,大辇轿、銮驾等一切仪仗各物点齐移交接头香股。至此,当年迎春巡境活动圆满结束。 

威灵宫

  浔中威灵宫

  浔中威灵宫,位于德化县浔中镇浔中村龙津北路,是德化县早期古宫之一。

  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奉祀陆禅祖师,由盖德乡林地村宴林口桥桥头迎仙宫分支至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迎仙宫》)

  1980年乡人依原状以砖木结构整新修葺,并建戏台等,占地面积231.3平方米,建筑面积129.9平方米。

  吾华威灵宫

  吾华威灵宫,位于德化县盖德乡吾华村。始建不详。

  供奉七宝尊王。每年五月初二是佛诞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庙会节。

  新坂威灵宫

  新坂威灵宫,位于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版顶自然村。

  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1年)年间。

  在台湾、新加坡、印尼等地有分炉供奉。2002年11月11日,新加坡侨亲一行50人组团前来威灵宫朝拜。

  新坂威灵宫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奉祀6府大人。每年“佛生日”为农历正月十六日、十月十五日。

  柱联:

  “威镇颍川,美山势来显大人千古;灵通坂上,宫貌香火祝王府万年。”

  “威德并施代天巡狩;灵光普照六府大人。”

  “威风凛冽,扫除人间鬼怪;灵气浩瀚,驱逐世上妖魔。”

  “威镇乡中,体察善恶秋毫无不应;灵佑庶民,分别是非惩奖有良规。”

  “威武施展护四境;灵感有应佑万民。”

威灵庙

  威灵庙,俗称“威灵庙大普公”,位于惠安县涂寨镇区。

  祀“大普公”

  威灵庙祀“大普公”

  “大普公”信仰源自后渚金崎宁海庙(位今丰泽区东海镇金崎社区)。

  宁海庙始建于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时期(907—925年),主祀显灵助王审知舟师顺利入港得以攻下泉州的“圣姑妈”(后闽王王审知敕封“护国夫人”),旧称“圣姑夫人宫”;配祀等追随王审知奋战捐躯的将领。3将神象分别为红、黑、白脸。后来,3将又被民间尊为“大普公”“宁海大总巡”,神诞日为农历三月廿六日。

  近、现代,由于敬奉“大普公”的香客日渐增多,“大普公”香火逐渐兴盛,声名远播,在宁海庙中逐渐取代“圣姑夫人”的主祀地位,成为宁海庙的主神,金崎一带民众即将宁海庙称作“大普公宫”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泉州儒道释寺庙?宁海庙》)

  沿革

  引香敬奉

  惠安涂寨街形成后,邻近人士素仰“大普公”威名,于1936年(岁次丙子)举荐乡人黄丁水(任前人)、康泉成(惠邑人)2人前往金崎宁海庙,卜得“大普公”分衍香火。时安奉下街黄丁水店里,黄丁水还将九峰寺60首观音灵签”转化为100首“大普公赐福灵签”,自此香火日旺,一年间香烟不断。时还成立了以古山卢赞成为主的董事会。

  1937年(岁次丁丑),因黄丁水店小无法容纳各地朝拜香客,即糊裱3尊“大普公”迁入下街郭金钩店里,香火更加鼎盛。

  建庙

  1938年(岁次戊寅),值涂寨小学(现涂寨中心小学所在地)兴建;同年冬董事会商议筹备兴建大普公庙事宜,适得下郭村村民郭节愿无偿献地与“大普公”建庙宇。

  工程择日动工之际,聘廖妈娘施工。上村村王暇为题庙匾“威灵庙”,印石村吴达章题大殿石柱联:“威名赫奕分宁海,灵显恩波泽惠民。”

  大殿竣工后,雕塑3尊“大普公”入殿。董事会当即秉求“大普公”,将进殿开光之日的农历八月廿六日定为奉祭纪念日。

  1940年(岁次庚辰),各旺铺“威镇惠东”牌匾,悬挂在庙宇前。

  抗战期间,惠安、晋江、南安等信众卜得威灵庙“大普公”香火,分衍马来西亚。

  1944年(岁次甲申),整座庙宇结构大体完工。

  重兴

  解放后,威灵庙缺于保护,特别经历“文革破四旧”,毁损严重。轶至1978年(岁次戊午),“大普公”重新入殿。

  1990年(岁次庚午),马来西亚槟城州大普公三江庙进香团第1次来威灵庙大普公谒祖进香。后又多次来威灵庙大普公谒祖进香。

  四乡五里善男信女慷慨捐资,增建护厝楼、后盖楼、戏台,香火一再鼎盛。又分衍香火至惠东净峰。2005年(岁次乙酉),重修庙宇整座屋面,焕然一新。

  2011年(岁次辛卯),因补偿拆迁,铺设水泥路面,兴建门楼。 

显应庙

  砖文显应庙

  砖文显应庙,现称“王公宫”,位于安溪县城厢乡砖文村,是宗教院所属十三宫门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宗教院》)

  唐·大顺始建

  唐末,河南光州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史称“十八姓随王”,实为“十八将随王,五十姓从军”陈潼即随王审知进入安溪,委为都将,辅佐廖俨招集流民,率民除暴,拓荒蓝溪两岸。后廖俨离任,陈潼继续留守开发小溪场,建左都营,设凉亭,立鼓楼,并居安溪开族,是城厢土楼东墘氏的1世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邽王审知》、《泉州人名录·廖俨》)

  唐·大顺(890—891年)间,陈潼卒后,民众建庙奉祀,纪念陈潼这段拓荒安民历史。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庙祠·显应庙》“显应庙,在永安里。姓,唐时人。大顺中,有长官招集流民,以神为都将,戌溪南。暨殁,民即旧垒祠之。”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显应庙》:“显应庙,在永安里。神姓,唐时人。大顺中,长官廖俨招集流民,以神为都将,戍溪南,暨没,民即旧垒祠之。”

  清·乾隆《安溪县志·卷10·寺观·显应庙》“显应庙,在县南厚安村。神姓,唐时人。大顺中,长官廖俨招集流民,以神为都将,戍溪南。既殁,民即旧垒祀之。”

  南宋·嘉定赐额“显应庙”

  相传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安溪大旱,禾死地荒,粒谷无收,显应庙属众、信士两千余人,组织向天祈雨,乡老身穿孝服(麻衣),头戴草帽,脚穿草鞋,头扎白巾,身披白衫,手持幢幡,鸣锣开道,和尚手敲鼓钹,轿抬显应庙诸神,信众三步一跪,七步一叩,直奔参内乡龙潭庙祈雨。顷刻间,天空黑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全县旱解。

  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乡人余克济兄弟先后登进士,深感神明灵验,有功于百姓,便于庆元(1195—1200年)间申奏朝庭,朝庭赐封陈潼“显应庙王公为感应尊王”。嘉定十六年(1223年),又敕赐今额“显应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余克济》)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庙祠·显应庙》“嘉定十六年赐今额。”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显应庙》:“宋嘉定十六年赐今额。”

  清·乾隆《安溪县志·卷10·寺观·显应庙》“宋·嘉定十六年赐今额。”

  南宋·嘉熙重修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余克济兄弟捐资新建庙宇。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庙祠·显应庙》“嘉熙三年重修,余克济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显应庙》:“嘉熙三年重修,余克济记。”

  清·乾隆《安溪县志·卷10·寺观·显应庙》“嘉熙三年重修,邑人余克济记,即今之乡约所也。”

  代有修建

  砖文庙因祈雨灵验,深受历代官府和民众敬奉,历届知县上任后,均到庙行香,以示敬重先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砖文显应庙代有修葺,清代被作为乡约所,民国期间用作乡公所,解放初作为民校及乡民活动中心。

  “文革”中遭毁,1987年6月按原规模动工重建,12月竣工。

  规制

  砖文显应庙为单体结构,重檐式,庙前一色青石雕刻的墙壁,龙、狮、麒麟等雕刻栩栩如生。寺庙屋顶主脊饰双龙护塔,两端燕尾翘起,展翼凌空。

  庙中石柱刻有楹联:“神应出风云,青树池台森古庙;民依虔伏腊,空山弓剑忆将军。”此联原为明·万历(1573—1620年)间泉州进士秦钟震游历安溪到显应庙进香时所撰,曾作木刻楹联悬挂庙内,后佚。1987年重建庙宇时,邀新加坡安溪籍华侨、著名书法家王瑞璧重书镌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秦钟震》)

  庙中还有后人所撰柱联“显其微是道是师通万化,应呼神为霖为雨沛群生。”

  1987年重建庙宇时,从覆盆柱础下挖出一方残碑,残高0.74米,宽0.67米,厚0.14米;阴楷残存二行书“郡主墓道”,字径27×25厘米。根据字体,初步推断应为唐中后期遗物,说明安溪城厢厚安一带曾葬过皇亲国戚;但所谓“郡主”是谁则无从考究。今碑收置在安溪县文庙内。

  美湖显应庙

  美湖显应庙,又称“小尤庙”、“章公庙”,位于德化县美湖乡小湖村(古属尤中里)。旁有千年樟树王,现已建成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樟树王公园景区”,主要由樟树王和显应庙二部分组成。小湖村是美湖乡政府所在地,现有人口1800多人,分别居住着等18个姓氏,据当地一些族谱载,其先祖大都始于唐朝中原地区。

  美湖显应庙

  美湖显应庙始建于宋代,供奉公尚书(中)、公太尉(右)、王后夫人(左)等。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庙祀·小尤庙》:

  “小尤庙,在尤中里。

  神一姓,一姓,名俱失传,唐末人;避黄巢之乱居于此,殁而有灵,乡人祀之。

  宋·绍定庚寅(绍定三年,1230年),汀寇自尤岭来,忽皆遁去,人谓神驱之云。”

  千年樟树王

  美湖显应庙旁有一株千年“樟树王”,近小溪,植于唐代。1983年9月经省林业厅测量,树高28.1米,胸围16.7米,地围27.05米,冠幅东西33.8米,南北39.95米,是国内外最早最大的樟树。1997年列为福建省古树名木,并作为“神奇樟树王”收入《福建树木奇观》一书。2008年入选首批“福建树王”。据传,解放前“樟树王”附近还有3棵古老的樟树,溪对岸就有一棵,两树枝叶交错,宛如亲兄弟。

  “樟树王”吃水量巨大,所需全赖于它生长在溪边。曾有业专家实地考察,一天竟能喝水三吨半。其根系十分庞大,据溪对岸乡民称,耕田时常碰到樟树根,而那里距樟树至少有六七十米。

  乡人称“樟树王”“神树”、“卜年树”,能预兆吉凶和旱涝丰歉年景。据说历朝如有兵家即将在周围争战,树上就会出现一条鞋子大小的蜈蚣;解放前,有土匪准备到附近村庄烧杀抢夺,大蜈蚣也出现在树上;而丰年则枝叶茂秀,荒年则枯萎。

  公尚书、公太尉的传说

  美湖显应庙(公庙)、“樟树王”都和公尚书、公太尉的传说有关。德化一些史料有美湖“先有樟树,后有公庙”的记录,如:“龙浔西隅有一古庙,名为公庙,庙前有一古樟。公乃南唐太尉。即唐建庙,有唐即有树。”

  相传,唐末有两位秀才,避黄巢之乱入闽,路过美湖时靠在樟树下休息,很快就进入梦乡。俩人同时梦见一位身披树叶的老翁立于面前,指点4句隐语:“两氏与我本同宗,巧遇机缘会一堂;来年同登龙虎榜,衣锦归回济四方。”醒来,身旁遍寻无人,只有一棵参天的大樟树,郁郁苍苍的树叶与梦中老翁身上披的一模一样。俩人恍然大悟,老翁点明“两氏与吾本同宗”,正是取“林”字的“木”字旁,加上“章”字,就是“樟”,老翁不就是樟树的化身吗?遂恭恭敬敬地向樟树拜了几拜,就此在樟树下筑屋定居,日耕夜读。逢年过节,向樟树摆供品敬奉,精心保护樟树。

  后赴试,双双得中进士。报子登门报喜,找不到的家,就把榜文贴上樟树。顿时树叶萧萧作响,树干喷发清香,树叶变成串串白银从树上掉下,答谢报子长途跋涉之劳。

  入仕后,公曾任南唐尚书,公曾任南唐太尉,做了不少好事。死后,乡人民感其恩德,就在他俩生前住处建庙纪念,为“小尤庙”

  另有一说,公是唐时率兵御寇至此的。明•刘世赓公墓》诗小序载:“唐时率兵御寇至此,民赖以安”。诗曰:“战垒萧萧记策勋,当年保障赖神君。唐书新旧遗名迹,德里春秋怆义魂。唐貌犹崇老太尉,墓田谁表故将军。寒岩谡谡松风起,惆怅啼猿隔断云。”

  传说均不可考,姑妄听之。

显灵堂

  显灵堂,又名湖上庵,位于德化县水口镇八逞村。

  始建明·弘治四年(1492年),明·万历五年(1578年)、清·光绪四年(1879年)两次重修。杉木结构,一厅两房,屋顶为歇山式,雕有双龙抢珠等,建筑面积140平方米,崇奉公法主、保生大帝等神像。

  楹联:

  “显化昭千古,灵通护四方。”

  “法主佛力千秋著显,保生医道万古昭灵。”

显赫宫

  显赫宫,又称“仙妈宫”,位于安溪县蓝田乡乌土村水尾林山美,踞凤凰山之形穴,聚朝天之灵气,坐凰冠,仰佛耳,千山朝堂,景观独特。

  显赫宫始建于宋,原位于当地牛舌坂廖炉寨半山腰,明代迁建今址。2003年,乌土、黄柏2村氏信众及海外宗亲捐资重建。

  显赫宫建筑面积31平方米,占地面积272平方米。门联:“显圣真仙千载奉;赫神威灵万世敬。”殿中供奉3位仙妈——“三显真仙”

  每年中秋,诸多信众至宫朝圣,祈梦解惑。

狮子岩

  德化狮子岩

  德化狮子岩,又名“狮峰岩”,位于德化县春美乡新阁村狮子山腰。狮子山处德化县西陲与大田县湖美乡交界地带,海拔1100米山势峭拔,以山形似狮子而得名。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德化县·狮子岩》:“狮子岩,在(县西北)汤泉上团。”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狮子岩》:“狮子岩,在汤泉里,以山形似故名。”

  “狮子岩(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岩(德化县)”,2021年3月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南宋·宝佑始建岩寺

  南宋时,僧人黄禧(俗称“头陀”)在狮子山结庐修行,坐化于狮子岩岩石上。后德化县李山僧人妙慈(俗姓,德化赤水乡戴云村人)也在此修持,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年)也趺逝于此。

  宝祐(1253—1258年)间,因感念2位僧人医术高明及救苦救难之恩德,春美氏、氏、大田华兴杞溪氏、大铭氏在此建寺塑佛祀之。

  明·何乔远《闽书》:狮子山“……有石如唇,岩在石下。宋有头陀,尸解存焉。上有狮子岩,幽绝可爱。”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德化县·狮子岩》:“昔有头陀者化于此,乡人祠之,颇有灵应。”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狮子岩》:

  “宋·淳熙己酉,僧妙慈趺逝于此。

  岩依大石厂为室,巍峨幽空(“空”下“工”改“幻”)。”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下)·释道·宋·妙慈》:妙慈,姓,李山人。生时香雾濛山。淳熙己酉,示寂于狮子岩,其身不坏。遗命六十年一更塑,迄今肉躯自如。国朝·康熙(1662—1722年)间,岩顶有巨石将坠,授梦僧人,令先扶像出,俄而石坠。”

  明·赖垓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狮子岩》:“明·宫坊赖垓诗:‘丹崖耸峙蔚蓝中,四海人天望不穷。眼阔练光来匹马,山高岚色贯长虹。佛留宝盖千年日,客拥兰台万里风。盘石开襟霄汉近,攀跻端不羡崆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赖垓》)

  红色印迹

  民国廿一年(1932年)至民国廿四年(1935年),闽北特委书记林大蕃曾在此建立中共地下交通站,该寺一度成为德(德化)大(大田)边委与省委机关的联络中心。

  1943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打通闽中通往闽西北的戴云地下交通线,林大蕃“挺进队”往返于大田、德化等地,期间与交通线上重要站点尤床半山交通站负责人苏初鲁结下了坚实的革命情谊。林大蕃苏初鲁的入党介绍人,并在半山成立了1支以苏初鲁为队长的5人游击队。另外,林大蕃还曾指派邱清风到新阁村新垅、下阁台开展工作,建立起苏善德陈件等人组成的50人的武装小分队。狮子岩寺成为这支队伍最主要的活动据点。当时狮子岩寺香火旺盛,有僧人、杂役7人,住持苏长厚思想进步,其他人受其影响,也都倾向革命。后,狮子岩的苏长厚等人还因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944年7月,国民党顽固派集中3个团兵力,对大田革命根据地武陵垵进行“清剿”。中共闽西北特委书记林大蕃先将母、妻、女转移到德化春美尤床半山苏初鲁家隐蔽,自己带着队伍继续斗争。后,国民党反动派围剿大(田)漳(平)边委驻地漳平新桥,1944年底林大蕃邱清奇率领50多名游击队员辗转到苏初鲁家。为作长期计,队伍转移到距离半山仅有半小时路程的新阁村下阁台角落密林间隐蔽,并搭草寮3座,开设1个训练场,继续开展顽强的革命斗争。狮子岩也有不少地方适宜藏匿,如寺庙后石洞深不可测、佛龛底下有密室等。此外,狮子岩当时田产众多,相对富庶,具备给50多名游击队员提供粮食的能力。

  1945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察觉到半山一带有游击队活动,为减轻德化春美人民的损失,林大蕃率领游击队离开尤床、新阁,离开狮子岩。1945年7月,苏初鲁为保护林大蕃留在半山的家属,宁死不屈,被闻讯赶来的国民党反对派毒打至死。

  2002年重修

  狮子岩寺代有修葺,保存尚好。

  2002年春,县、乡政府及旅港颜宝铃颜宝云捐资30万元重修,2005年1月竣工。

  规制

  狮子岩依大石为室,坐西朝东,重檐歇山式木结构,红墙黑瓦;由正殿、释迦殿、大门、横厝、后楼、石洞(鬼子洞)6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

  寺院正堂供奉黄公祖师黄禧)、陈公祖师陈妙慈)佛像。陈妙慈佛像的木坐椅为明·崇祯三年(1630年)大田县卅都高才保信士刘升四偕男璲十捐赠。该坐椅背的镂雕图案为涂金“十龙戏珠”,其它为龙、荷花、鹤等涂金镂雕图案。

  寺院前面有3株罗汉松,传说为陈妙慈亲手栽种。

  “鬼子洞”在寺后岩顶,石洞深邃。岩前石上有“仙人足迹”,与九仙山遥对。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狮子岩》:“岩顶一洞深黑,相传有山魈出入。岩前石上仙人迹与九仙山相对。”

  寺院前面的石基从不长草,传说是陈妙慈当时到“鬼子洞”除鬼时,鬼子从石洞扔出石头,陈妙慈用这些石头砌成。

  寺后山顶有古寨遗址。

  安溪狮子岩

  安溪狮子岩,旧名“欧岩”,位于安溪县碧翠山北侧的湖上乡飞亚村四子峰上(古属感化里)。

  沿革

  狮子岩始建于南宋·淳熙(1174-1189年)年间,旧名“欧岩”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岩·狮子岩》:“狮子岩(感化里),旧名欧岩。宋·淳熙间,道人张法慈创居。 ”

  明代,安溪湖头氏6世祖李森(号朴庵)曾捐资主持重修岩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森》)

  狮子岩旧址规模宏大,依山而建,占地几十亩。岩内曾住有僧人,左侧建有僧房,现仍有部分地基存在,四处可见瓷片碎瓦,还曾发现陶罐、茶杯、汤勺,以及1枚马齿。在岩殿的右边,有1口石槽,深达半米以上,槽面上刻有“岁次甲戌年春初” 等字样,可能是僧人喂马或洗食物所用。

  1996年,村民集资翻建。

  明末·四皇子的传说

  传说,明代末年曾有湖头人在朝为官,明朝灭亡之际,四皇子被带回湖头,削发为僧,躲避战乱,隐居终老 。四皇子整天与狮子岩的火炎禅师、碧翠岩的慧真长老谈经礼佛,并在山坡上荷锄种植,种上京城带来的茶苗。为此,两位老禅师商议,把狮子岩更名为四子岩(民间称 太子岩),把他种的茶叶叫“四子茶”,如今岩地附近还可见此茶。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流落到湖头的可能是南明·隆武帝·朱聿键

  清·乾隆甲子版《湖头氏祖族》载:隆武帝曾赐封文武大臣李光龙李光尧。”

  钱海岳《南明史》载:“上实潜逊为僧安溪妙峰山,法号参唯,崩葬山中。”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僧参唯,来住静碧翠之妙峰山……尝与里中余隐山人往复。余隐山人者,前癸未进士李光龙也。”

  据传,南明灭亡后,隆武帝找了一位替身,兵分两路逃亡,其替身在汀州(龙岩长汀)被杀,而他本人和湖头籍大臣李光龙等来到湖头,在妙峰山建筑一座寺院,称“悟岩”,君臣削发做和尚,隆武帝自称“南方僧”,读书练武,企图恢复。后来清兵追至,众僧被杀,隆武帝看大势已去,就死心做和尚,最后死在湖头,而他的身份,除了李光龙外,无人知晓。李光龙临死时,吩咐他的后人每年都要到“悟岩”祭祀,后来人们在“悟岩”发现隆武帝做的诗,才知道这件事。

  隆武帝的诗,如今还有两首在湖头一带流传:

  其一:“风尘仆仆苦相侵,天意渐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其二:“自入悟岩馨懒敲,笑看黄屋寄丹瓢。南来嶂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违飞凤攀,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归何处?惟有群鸦早晚朝!”

  然而,“悟岩”已无处寻,只有1座古塔尚存于妙峰山麓,碑刻大师之塔”“欧岩”是不是“悟岩”“参唯”是不是隆武帝?均已不可考。

  规制

  狮子岩近处的白濑上格王帽山、远处的永春天湖山,尽览眼中。

  岩寺前有1方石洞,由几块巨石拱成,内有1座始建于宋代的舍利塔,据说是主持觉恬和尚埋葬骨灰之处。其直径1米多,高近3米,塔底呈正六边形,塔身为圆柱形,底座6面浮雕清晰可见,有麒麟、鹿等动物。

  岩殿是1座平房,土木瓦顶结构,内祀三代祖师观世音菩萨、安溪“三岩”祖师(清水岩清水祖师、泰湖岩惠应祖师、泰山岩显应祖师)等。

  门前有联:“神光普照龙湖殿,圣地钟灵狮子岩。”龙湖殿指德化四大名刹之一的龙湖寺。据《龙湖寺灯谱》载,狮子岩是龙湖寺的重要分炉。

  岩殿内有联:“基建期岩褒祖,重修此庙在原方。”“祖”李森(号朴庵)。

  周边景致

  狮子岩四周丛林密布,奇石、奇竹、奇洞散落其中,或独立成型,或相映成辉。

  岩殿旁长着一片奇异的野生四方竹,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却是方的,有四条棱。相传,岩寺僧人曾在菩萨面前倒插筷子许愿,要是愿能成,筷子就会发芽成竹,最后这双筷子竟神奇般地生根发芽,长叶成竹,以至成片。

  沿着岩殿右侧后方的林间小径,攀登数百米远,还可看到两块巨大岩石组成的悬崖峭壁,当地俗称“鹰嘴石”,其宽、高若十丈,似张开的鹰嘴,仰天长啸。崖下是深不可测的崖洞,幽深盘曲。如今,崖洞内杂草丛生,成了蝙蝠、鸟雀的天堂。

  岩寺后方,有一块二三十见方的石头,如同屋顶一样,与周边巨石相拱而出一块空地。空地石壁上,有两个洞口不大 但会冒冷气的石洞。曾有地质专家认为,狮子岩周围分布有石灰岩,很有可能存在着溶洞,与地表相接,由于温差形成空气流通,冒出冷气。村民相传,狮子岩与碧翠岩之间,有条天然地道“鹰喉窦”,使二岩合而为一,两岩寺住持经常从地道穿行往来,谈经说禅,飞亚村的村民也是通过地道到湖头赶圩。曾有好奇的村民,把1只母鸭绑上竹签,羽毛用红漆做记号,放入洞中,几天后,竟然在湖头溪美村找到了这只母鸭。只是时至今日,地道的真正的出入口却无人能够找到,只留下此神秘传说口口相传。

狮山寺

  狮山寺,俗名“圣公宫”,位于泉州市区东侧大坪山(民间俗称“狮山”)下大坪社区(今属丰泽区东海镇)的制高点。(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大坪山》)

  沿革

  “狮山寺”最初是1座小宫庙,始建无考,最迟应始建于清。四周民舍毗邻,林木掩映,风雨沧桑,几度兴衰,屡有修葺。

  1981年重修,为单间庙宇,面积约25平方米。

  2014年底,大坪、大山边及港澳台等地信众集资,在原址仿照古建筑格局扩建,依山势而造。

  现规制

  现“狮山寺”坐西朝东,面积200多平方米,宫殿式,3进。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前殿、大殿,两侧有廊房等。

  大门额匾“狮山寺”3个大字,是清·泉州名人曾遒题写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遒》)

  大门联:“厚地一方连云谷,红颜千古对桃峰。”

  “前殿”亦称“中殿”,面阔3间,进深2间,4架椽屋,单檐硬山顶。

  “狮山寺”奉祀郭圣王广泽尊王)、土地爷、真武玄帝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郭忠福广泽尊王)》]

狮峰岩

  狮峰岩,位于永春县达埔镇狮峰村狮峰山半山腰(百丈岩山门三岔路口下去约3公里处),是永春佛手茶发源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茶品·佛手·永春佛手》)

  沿革

  狮峰山为氏祖山,海拔720多米,岗峦迭翠,松涛翻滚,怪石偃仰,山间一凹外,甘泉清洌。泉上有一魁杰巉岩,状如狮子张口,故名。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氏9世梅倩始倡建狮峰岩寺于其间。值耿精忠乱,地方不宁而停建。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又陆续修建,至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方全部竣工,先后历时30年;是年七月,贡士李射策作《狮峰记》。

  道光廿年(1840年)重修。

  1997年再重修,立有重修狮峰岩记碑。文曰:

  “狮峰为吾族祖山,山势磅礴,景色秀丽,九世祖梅倩公爱其境之幽洁,为静修礼佛之胜境,乃于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三月倡建狮峰岩于其间,至康熙四十三年始全部竣工,相继参与笺创而先后为住持者,有怅然上人克晓和尚揖航禅师,信乎创业之维艰也。建岩之后。梅倩公因抒八觉,咏以绝句,一时俊彦登山览胜,相与唱和,流连观赏,因而名闻全境。

  初,觉僧种茶以礼佛,族人仿效,家家种植,狮峰名茶佛手名传遐迩,民国年间,海内外族亲倡组官林垦植公司,精心种制,于是永春名茶狮峰佛手,远销东南亚各地,享誉至今。

  道光二十年(一八四0)族人四题招修葺,岁月沧桑,星霜几经,建岩至今已三百二十余年,虽主殿犹存,惟庭院荒芜,无复昔日之威矣。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府对文物古迹加意保护,并着力拓建旅游景点,族亲咸以狮峰岩乃先人旧业,本境名刹,亟应重修,以适应群众之文化需求。乃于一九九六年八月组成修建委员会,负责募捐及修建事宜,各方信士及海内外族亲闻讯踊跃捐资,共募捐人民币壹拾肆万零捌佰肆拾元。

  殿宇重修,金身新塑,庭院廊阶,砌石铺砖,楹柱对联,上漆贴金,护盖翻建,金亭新筑,道路修通,环境整理,寺貌焕然一新,古刹更显庄严,修建委员会诸同仁尽心尽力,始克完成。各方信士及海内外族亲捐资芳名,另勒石树碑,以留纪念。

  狮峰岩修建委员会立

  李世山敬撰并书

  公元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规制

  狮峰岩门前有1颗很大的桂花树,岩寺两侧有茂密的竹林覆盖,岩寺的后山上种满佛手茶丛。

  狮峰岩祀奉徐公真仙吴公真仙清水祖师、书司公真仙、如来文殊普贤弥勒观音佛祖等。岩内尚存清朝古钟1个、花瓶1个等古物件。

  岩寺中镌联:

  “焚香礼佛,心术善修安且吉;祈福求恩,聚生乐业寿而康。”

  “狮座祥云护法界,峰中甘雨泽苍生。”

  “山花散馥,香播千村;狮子吐雾,烟飘万里。”

  “狮吼深山威远播,峰连群壑势雄奇。”

  “唐祖分封,明初开达,寻根将近四千载;康熙肇建,道光重修,追本已越三百年。”

皇斗岩

  皇斗岩,位于安溪龙涓乡福黎村黑土角落祥云山(又名“五凤山”)的山坳中。

  沿革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始建,西林禅师乙锡“指迷开眼”于此。

  岩寺旧时为“八保”所共有。(按:一保为钱塘、燕美,二保为福昌,三保为泥洋、鸿坑、山后,四保为诏都、上都山、山前、培福,五保为芹山、吉山,六保为宝都、后田,七保为玳堤、乌土、水分流,八保为深内)。

  而后屡坏屡修。

  民国期间,遭遇兵燹,岩宇焚毁。

  1995年,按旧时“八保”的范围出资,岩宇修葺一新。

  规制

  皇斗岩坐西北朝东南。

  岩宇前门边有口放生池,饲养百年灵龟数头。

  岩寺中为主殿,面阔5间,供奉祥云山祖师惠应尊王关帝诸神祇。边有回廊及角厅。左、右为禅房。殿之两旁建有数间楼房,雄伟壮观。

  殿内镌有柱联十余副,如:

  “祥云岭外千竿竹,皇斗园中百束梅。”
  “祥云山秀参佛界,皇斗岩幽悟禅机。”
  “门亭含笑迎游客,池水溅花忆西林。”
  “祥烟朗润慧门寂,云物凄凉宝刹幽。”
  “祥辉宝刹昙花馥,云锁高峰曲径迷。”
  “极顶云中开梵界,无边法外现毫光。”
  “皇斗色相,山峻水长千古秀;斗耀乾坤,地灵人杰万家春。”
  “皇斗飞炉,众星拱月昭圣地;祥云献瑞,五凤朝阳映禅林。”

  岩内尚存宋代舍利塔和石刻。

  神诞日四月初八。

皇绩庵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古迹·皇绩庵》:“皇绩庵:在县东城外。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宋钧创。今废。”

洪恩岩寺

  洪恩岩寺,始称“圭峰岩寺”位于安溪县城西北方向虎邱镇境东侧圭峰山麓(其峰如圭,故名),距县城25公里,距虎邱镇4公里。洪恩岩寺是闽南著名的古刹圣地,现为安溪县仅次于清水岩寺规模第二的寺院, 2003年6月列为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后又 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宋、元、明、清时期,寺原隶属新康里,分属新康乡与宝溪乡。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山川形势之一·舆域·岩·洪恩岩》:“洪恩岩(在新康里),右有漈水百余丈,树林幽胜。”

  沿革

  有僧显应,俗姓,名惠洪,永春桃城人,生于北宋末徽宗钦宗朝;后皈依佛门,法名显应。宣和六年(1124年),显应云游到安溪湖头小尖山,仍住锡焉。10年间普度众生,采药行医,遇旱祈雨,修桥造路,修建寺庙,广行善事。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坐化于湖头泰山(大尖山),民众称其为清溪显应禅师。绍兴(1131—1162年)间,事迹上闻,敕封显应普济大师,当地塑像奉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 《泉州儒道释寺庙·泰山岩》)

  时安溪新康里氏家族有人到湖头,引同宗为荣,便请回显应香火,于圭峰山建寺奉祀,称“圭峰岩寺”,为湖头泰山岩的分炉,改称显应普济大师洪恩祖师。而湖头的寺庙后久经沧桑,早已堙没。

  后,“圭峰岩寺”寺废。

  明·万历 (1573—1619年)间,复在圭峰山今址一堆乱石上建寺供奉洪恩祖师,改名洪恩岩寺。

  1997年后,洪恩岩开发为旅游景区,先后修复洪恩岩寺,设置景点及旅游设施,分为朝圣观光、娱乐观赏、休闲度假3个功能区。

  规制

  岩寺前 有3条小溪汇流。岩寺后山陵巍峨,岳峰环抱,若登高远眺,有“雄狮戏珠”、“大象汲水”、“猛虎潜江”等自然景观,形成“狮象把水口,仙人戏瑟琶,凤凰喜相会,弥勒笑迎宾”的胜景。

  山下有一大块平地,始建于南宋的洪恩岩的山门坐落于此。入山门登山,沿途路侧有朝圣亭、丰隆亭。

  大雄宝殿在半山腰,琉璃红瓦,墙壁出砖入石,龙凤翘脊飞檐屋顶,构架雕梁画栋;从远望去,似悬空寺,悬在半山突起的1块岩石上,数块黝黑巨石圈列于岩寺底部,像莲花宝座上托岩寺,称“莲花石座”;正殿中有石头雕龙殿柱和各种佛家故事的浮雕,佛龛供奉显应祖师,配祀释迦牟尼三世尊观音佛祖玄天上帝诸佛像,神光显赫,香火鼎盛。

  环卫正殿的,有祖师殿、释子堂、观音潭等。

  殿前有株杂木,3树干整齐上长,形同3炷香。

  岩寺中镌联甚多:

  “瀑响晴亦雨,桥幽暑如寒。”

  “不雨洞自润,无风气亦秋。”

  “幽洞古云曾驻,短桥秋舫堪描。”

  “凤翥中天腾瑞气,观瞻圭岭显灵光。”

  “圭峰胜地千年秀,佛国名岩百代灵。”

  “一曲琵琶山吐月,千寻瀑布雾成虹。”

  “丰盛圭境,流泉滋万物;隆渊圣潭,祷雨润群生。”

  “琵琶奏梵音,涤心荡肺;丹凤朝天阙,播惠凝祥。”

  “鸿运长临,圭峰浮紫气;恩庥永志,莲座焕灵光。”

  “心在佛门,功力通玄明善恶;思超物外,神光如电鉴风云。”

  “圭峰独秀,烟雨宜人堪纵目;古洞奇观,泉声悦耳似吟诗。”

  “灵山毓秀,白象青狮拥梵刹;宝杵降魔,丹心赤胆护玄门。”

  “且到奎峰观瀑,学士洞前留墨宝;再临潭石听泉,洪恩岩上净心灵。”

  “山堪入画,白云深处,任尔自寻闲意去;门可通幽,曲径尽头,是谁独抱妙莲来。”

  洪恩二十境

  岩寺周围有“洪恩二十境”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山门眺景、寺门镇威、凤观景亭、古风佛石、观音圣潭、盘古圣石、石上圣泉、莲花石座、学士岩洞、百尺岩瀑、神来石、石拱古桥、放生岩池、狮狗过溪、石蛙争春、石龟石蛇、百丈瀑布、洪恩夜景、岩游览湖、九曲溪景。”游人曾盛称“佳景不虚游客趣、洪恩亦是一西天”

  “学士岩洞”亦称“圣洞”、“石门洞”,在寺右历数十台阶的瀑布旁,居岩寺最高点,为天然形成的 水帘石壁洞,洞室宽大如厅,高3米多,可容5张桌子横竖排开,内供孔子石雕像,摆放简朴的木质桌椅,有“不雨洞自润,无风气亦秋”之誉,是读书和避暑的好去处。洞壁有现代文化界知名人士冷杉题留崖刻“学士千尺洞,佛经万年功。”清·大学士李光地的族亲李玉鸣(监察御史)就曾在此执教开讲,学子有林登鹤(邵武训导)、林洪星(饶阳知县)、林洪煜林洪星弟)、林大茂林青元林捷云等10余人,后纷纷出仕。清代著名文学家林嗣环亦在此读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林嗣环》)

  “百丈瀑布”,在寺之前右、“学士岩洞”之西、观音潭上方,悬瀑百丈,帘瀑层流跌纡,云雾飞腾,骚人墨客称其“爆响晴亦雨”、“瀑落摇琴响,崖壁山雨白”、“日照万卷画,一雨千泪崖”。现因水流变小,只能于雨后观赏其壮观了。

  观音圣潭”,在寺左沿石级而下百余步,石盘底,若船形,长30米,宽8米,深不见底,有祷雨多应之传,从前作放生池之用。其三面悬崖,一面有双崖穿石而出的排水沟洞,水从高处直泻潭中,似观音宝瓶洒下甘泉,碧波回旋,水清如镜。潭的左侧雕立1尊白玉观音塑像,另一侧的摩崖上,琢凿“观音潭”3个大字。

  “石拱古桥”, 位于寺下,与石莲花座相望,以自然石块砌成拱体,高丈余,长2丈。传说乃双凤会聚之地,有“桥幽,暑如寒”之奥妙。

树德寺

  位于南安洪濑镇区中心,建于北宋,1987年列为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石碑载,宋少主朱晟南逃,曾在此住跸。抗日战争时期,弘一法师曾投宿该寺。广义法师少时在此皈依佛门,后辗转星洲成为名噪海内外的知名大法师。

待驾宫

  待驾宫位于南安市码头镇大庭村。

  相传,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元兵追捕南宋最后一个幼主帝,赵宋王朝的孤军护卫老臣怀抱年仅3岁的幼主仓惶逃命。斯时,乡里忠义之士闻帝驾将途径大庭乡水尾山下,即匆促在大路旁赶建一座简朴的行宫迎銮待驾,嗣后以此名宫。

  待驾宫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卷棚顶、上铺瓦片,块石垒砌及土壁结合。

  碑诗:“崖海未沉宋主舟,诗山先接御车游。迄今回溯迎銮事,一片忠心表万秋。”

奎光阁

  奎光阁,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圣殿境,紧依霁云殿西侧,常误作霁云殿的附属建筑。(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霁云殿》)

  肇建

  明代,安海原有两座文昌阁,均毁于清·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迁界(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清·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年),安海文人柯琮璜上京赴考返乡后,与其弟柯琮琪卜地于霁云殿西侧现址倡建新的文昌阁,偕金墩州黄元礼、型厝生员颜际昌捐资鸠工。中堂塑五文昌夫子(大魁夫子、朱衣尊神、金甲舍人、賚榜神、捷报神)像。堂前筑庙门,上悬匾额曰“奎光阁”,取“五星聚奎,文光射斗”之义(“奎”为廿八宿之一,俗称“魁星”)。

  此后又建东厅太守祠,祀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死难的泉州知府熊尚初(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熊尚初》)等明、清两代先贤,额曰“崇德报功”;又建西厅“地藏王庙”,供地藏王菩萨

  12年后,又由柯琮璜出资及劝捐,铺石庭,进一步彩绘装修而整体竣工,“规模宏耸,气势光昌”

  奎光阁建成后,曾作为安海“小文庙”,内设书院、学堂。

  沿革

  清宣统三年(民国元年,1912年),新学日盛,王台石会同乡贤周见羹俞益三等人,假奎光阁创办“培基义务学校”,开闽南平民教育先河。为普及教育,不久学校即迁往明善堂。

  1916年陈德彰秋婶婆”)创办培淑女学,校址数迁新街、大巷西河境衔远别墅、玄坛宫街,后因女生日益增多而迁到奎光阁。

  1919年,闽南靖国军许卓然部以安海为政治中心,成立“晋南同政务处”10月12日,改组政务处,设“安海县”,以林学增为县长,县署即设于奎光阁。至1920年3月底,粤军进驻安海,靖国军撤离闽南4月6日,进驻“安海县”的粤军委任姚承魁为安海县知事,县署仍设在奎光阁9月,北洋陆军第十混成旅第二团台永生部入驻晋江县,粤军退出安海,“安海县”撤销。

  1920年9月26日,安海商会会址移设于奎光阁。

  创办于1920年的北隅小学、1921年至1924年的养正小学、1925年的进化女学,都曾在奎光阁设堂授课。

  1932年,培淑女学与进化女学合并为私立安海女学,校址设在奎光阁。

  1942年(民国卅一年)秋,养正中学借奎光阁为临时校舍;1946年秋至1948年间还曾在奎光阁设堂授课。

  现状

  奎光阁建立以来,虽经多次改建维修,但还是发生不少变化,名虽称“阁”,却为单层。现院落荒芜,原有五文昌夫子等塑像早已荡然无存,仅存的中堂、东西两厅厢房(配殿)等已成危房。

  正大门两侧有石柱,柱联曰:阁聚奎星光廿四,地钟文会蔚三千。

  奎光阁正面墙壁上嵌有1石碑,碑上有字云:“奎光阁公订不许:往来借住公馆、外乡借住教读。”

契真院

  契真院,位于安溪县金谷乡洋内村大坪角落大尖山南麓,是唐末安溪境内兴建的少数寺院之一。

  沿革

  明·嘉靖《安溪县志·寺观》:“契真院,始建唐·天佑四年(907年),在龙兴里。”

  “文革”期间的1971年遭毁,佛像毁弃,庙宇、禅房夷为平地,仅墓塔(舍利塔)幸存。

  在马来西亚侨亲资助下,2000年庚辰四月重建,2001年辛巳十月竣工,历时年余,凡殿堂、僧舍、神龛、钟鼓、案几从墟鼎建,舍利塔、大坪分班至院门水泥路及殿庭次第一新。

  规制

  契真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寺院前是宽敞的上中下三个庙埕。埕上有一圆形放生池,假山顶上竖2米多高滴水观音立像。

  契真院属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悬山顶燕尾脊屋面,屋顶飞檐翘角,塑双龙戏塔。寺廊1对石柱外饰镂空蟠龙,神态逼真。寺院内悬挂傅天石题写的“佛国”匾,供奉如来三世尊、清水祖师观音佛祖玄天上帝

  镌联有:

  陈宝瑾作两对: “心宗默契穷三昧,佛国清真净六尘。”“契阔禅宗播法雨,真如莲界渡苍生。”

  叶清霖作六对:“契经唐代传洋内,真院神坛祀释迦。”“契雕玉阙光佛国,真院金阶耀西天。”“契名显应千古在,真佛灵感万年春。”“开发众生智慧海,得见如来清净身。”“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

  还有西佛东神,灵威庥众庶;千乡百里,歌舞迓光明”等。

  寺院左侧存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舍利塔,为糯米灰混凝土构筑,在宽广的祭台上,筑六角形,三层出檐,仰莲葫芦刹顶,前后筑交椅形护坡,规制恢宏,建筑独特。塔中纳五代至明较有名望禅僧的骨灰罐。

临水庙

  又称三夫人宫,位于蚶江古渡头的凤仪山大石坡上,郑成功水操寨”侧。奉祀临水平妖的女杰陈靖姑林九娘李金凤

  临水庙庙门对着日湖塔(六胜塔、石湖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六胜塔》),面临泉州湾,隔江与洛阳桥遥遥相望。

  庙前凉亭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
         “日出湖边,万道金光朝宝殿;
          潮来海上,一团绿水护珠宫。”

【注】日出湖边:《闽书》:“日湖,日出之地也。”宝殿:指蚶江古渡头的另一座寺庙——忠仁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忠仁庙》);珠宫:即临水庙。

柯坑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柯坑堂》:“柯坑堂:元·延佑(1314—1320年)中建……在二十五都塘市乡。”

洑田宫(洑田庙)

  洑田宫亦称洑田庙,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南塘社区村子边上,三面被农田所包围。2007年6月列为晋江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洑田宫》:“洑田宫:宋季建。……在二十五都塘市乡。”

  洑田宫是协调乡社水利灌输而建的社祠。经历代重修,现存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重修,庙大门边上嵌有该年重修碑记1通。1998年又修。

  庙宇坐东向西,建筑面积374平方米,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硬山式屋顶,奉祀南宋大臣文天祥。其立柱纺槌形,这在庙宇中少见。两旁门墙嵌青石影雕“竹林七贤图”

  庙内保存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更新洑田塘陡门记》、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洑田塘碑记》等明代至清代洑田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洑田塘》)水利碑记5通,附近尚存古代晋江重要水利工程洑田塘塘岸、水闸等设施,为研究古代晋江水利史提供实物依据。

  庙前有宋代石桥清风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桥梁·清风桥》)

祝圣禅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祝圣禅院》:“祝圣禅院:在仁风门外东湖上。宋·庆元(1195—1200年) 间,郡守刘颖建。以湖为放生池,构亭其土,额曰‘恩波’,今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东湖 》)

奏魁宫

  奏魁宫,在府城涂门街大郎巷北口东侧。北向。始建未详。祀郑大帝,为三教铺奏魁境境庙。现代涂门街拓改前为悦来酒家厨房,今已不存。

  民国十五年(1926年)年底,厦门大学教授张星烺陈万里艾克等到泉州访古时,尝见其墙壁间嵌有古基督教石刻。张星烺记云:“……奏魁宫……其墙壁上有石刻小神像,像顶有十字架,胸亦有十字架,又有两翼;其为古代基督教徒所遗留者,可以无疑也。”

药师寺

  药师寺,在府治东,确址无考。始建未详,明初已废。《八闽通志》有载。

柏庭观

  柏庭观,在府治东南仙桂坊(疑今桂坛巷一带)。始建未详。明初已废。《八闽通志》有载。

衍庆道院

  衍庆道院,在府治西北华岩之后,确址莫详。明时即废。《八闽通志》有载。

祐圣宫

  祐圣宫,在府城临漳门内。始建未详。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建。后废。

星君亭

  星君亭,在府城涂门街讲武巷北口东侧、隐居桥巷对面。北向。始建未详。祀周星君。解放后改为涂门粮店。

宝泉庵

  位于晋江市深沪镇南春社区,1991年4月列为晋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始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毁于倭寇,清代重建。

  庵为石仿木构建筑,占地面积约352平方米,坐北向南。单进,由大殿、厢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石构架歇山顶。

  保存有木雕保生大帝像1尊,原供于台湾学甲慈济宫,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商船运回供于此庵。

玳瑁岩

  玳瑁岩,位于德化县龙门滩镇(原霞碧乡)石室村玳瑁山上,故名。

  唐·宣宗(847年—859年在位)间,仙游度尾留埔村正觉禅师(法名智广)云游驻锡玳瑁山。

  时有天竺(印度)僧袒膊和尚·智亮,驻锡泉州开元寺(紫云寺),因慕德化戴云山“幽绝可庐”,遂与其师慈感法师结庐戴云山修持。智广智亮均修律宗,或云智亮智广法门弟,故常相往来参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唐·海外交流·智亮》《泉州儒道释寺庙·开元寺》、《泉州山川·戴云山》)

  智广坐化后,玳瑁岩成寺。

  明代始建为“玳瑁岩”,祀奉正觉祖师·智广佛像,是德化龙门滩石室的本境神庙。后拆为平地,明末重建。

  清·乾隆(1736—1795年)、光绪(1875—1908年)间2次大修。

  解放后土地改革时,僧尼还俗。

  “文革”期间,佛像和清代牌匾被毁。

  1987—1988年,群众集资维修,保持明末原貌。

  2017年重建,十一月落成并举行众圣开光庆典仪式活动。

  “玳瑁岩”有“玳瑁井”、“丐火石”、“异痒树”、“出米石”、“四方竹”等多处名胜古迹。

  “玳瑁井”:位寺宇之后,井深1米,毛石乱砌,水清,常年不断,饮,略甜可口。相传始建唐代,一直是寺屋之生活水源。

  “异痒树”:学名紫薇。位寺前阶顶土生2株,高4米余,径约10cm。据说多年前,本境多灾,人畜不测,住僧夜梦“植异痒树,花开镇妖,能保平安”。遂求植2株,日夜祈祷,年长丈余,花开似仙,此时境内人丁兴旺,牲畜肥硕。此后,树竟不长高,不开花,僧人见怪喃喃言语:“此真神树。”摸之,竞微晃。

泉郡接官亭(观音大士亭)

  泉郡接官亭,又名观音大士亭”,位于泉州郡城临漳门(新门)外浮桥镇笋江溪畔黄甲街(古为 柳通铺黄甲里), 乃古时官员出城迎接上级官员之处,亦为黄甲街境境庙。

  观音亭环山面海,襟鲤城而带笋江;清源山三台耸峙,屏障于后;泉州湾海潮澎湃,朝揖于前;龟山峥嵘,拱卫于左;紫帽巍峨,环护于右。东北侧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笋”古迹,西南紧接宋代古建筑“浮桥”,是泉州八大景之一“笋江月色”的主要景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石笋·浮桥石笋》、《泉州桥梁·浮桥》、《泉州水利·笋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观音大士亭》载:“观音大士亭,在三十四都临漳门外柳通铺,即今所谓接官亭观音也。”

  泉郡接官亭”,1998年3月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始建年代无考。

  古老相传,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黄甲里人陈欧炳在朝为官,告老还乡时蒙赐观音大士像,安奉于 泉郡接官亭内,故泉郡接官亭又称观音大士亭

  但《郡志》载,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临漳门外有甘棠、棠阴、龟山三桥,三桥尽处有古接官亭,供奉观音菩萨,亦称观音大士亭。因此,始建年代不会迟于庆元四年(1198年)。

  明、清时,形成佛殿规模。

  规制

  其建筑群由主殿、拜亭、石埕、中殿和接待室等组成,占地5880平方米,建筑面积746平方米。

  主殿,现存为清代建筑,单檐歇山式,中为通道,东、西两侧各一间。其正面壁上各嵌有宋·书画家蔡晏 “竹画”石刻两方(共4幅),系清代之物。

  东间祀观音佛祖,立有石柱二,上刻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张瑞图》)的行书对联:“火宅莲花众生非异相,金身茎草百派想归源。”另有镌刻阴阳文之古碑石数块。

  中殿,1956年被洪水冲毁,1994年动工修建,翌年竣工。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祀释迦文殊普贤和十八手观音。新建殿宇、山门之楹联、匾额乃陈泗东王爱琛吴捷秋等泉州现代名士所撰书。

  拜亭中还有明·万历年间之横楣木雕,上刻双凤朝牡丹;有镌刻楹联之宋代石柱四根。

  楹联:

  “左也桥,右也桥,有桥皆渡南海;前为路,后为路,无路不通西天。”——现代陈泗东撰、施篱高书。

  “接送费殷勤,同是人间过客;官民须务善,共登梵宇高亭。”——现代陈泗东撰、李德谦书。

  明·万历李光缙观音大士像记》

  主殿南壁上,嵌有《观音大士像记》,系明·万历间进士李光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缙》)作碑记、南安名人张允渠集晋·王羲之手迹,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年所刻。现存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立。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观音大士亭》收录李光缙《观音大士像记》全文,并按:“《记》集晋·王羲之书刻石,好古者争搨焉。”《记》文曰:

  “笋江之浒,石梁连亘,故有亭供养观音大士菩萨。四方善男女皈依,受命如响,由来莫得而考。

  万历辛丑(万历廿九年,1601年)夏,江水泛涨,溢入大士亭,漂像以去。或云沿海归普陀落伽山故处,疑是也。里人张升伯偕仲季捐金募缘,取大旃檀依唐相阎立本画像作庄严妙相。像既成,手臂指目,具慈悲性。都人作礼,属光缙记之。

  谨按:《楞严经》载:观世音菩萨从世尊座中起,顶礼白,佛座列于阿明律陁憍梵钵提普贤优波离大势至法王子五十二菩萨后,岂亦其世尊学弟子耶?

  但据其所白,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则所师之佛亦名观音。疑今世之所尊奉大自在之身即此。其佛而未必其受记释迦与诸菩萨同时顶礼者,相传以为正法明如来,近是。

  或云如来分尊菩萨地近,如来欲广行其教,令众庶易以皈依,故近处菩萨权位。

  或云大士色身即女身。又或云非女身。

  佛有身、无身,法身是身,身即非身。观音如来如来观音。同是佛性,在世,离世,性法空寂,是名如来。离世,救世,性法慈悲,是名观音。心无如来不灭,无观音不生。法生法灭,不生不灭。道有体用,权无尊卑,一一而已矣。

  今大士像于此,指语人为大士像,众皆然之。指语人为过去之大士像于此,众未之然也。夫恶知现在之像,非过去之像乎?

  今居大士像于此,指语人为大士像居,众皆然之。指语人为大士像埔陁之居,众未之然也。夫恶知埔陁之居,非徧微尘土之居乎?

  佛等佛性,不等佛号。五十二位是一位,三十二应元是一应,以观音观音观音,以如来观音即是观音。本之世尊,亦复如是,是为偈。

  偈曰:

   ‘观音如来身,真身本无二。何是振潮音,由入三摩地。
    潮音天籁响,有声无有意。万窍生万劫,世音言言殊。
    苦鞋遂音闻,忽然度一切。观音以观观,非目亦非耳。
    圣性本无通,实以闻中入。闻入流亡所,思修空觉灭。
    潮音应世音,所应无住心。心生念不生,观听满千方。
    臂手千万亿,亦以无身故。寂灭无灭灭,阎浮自消化。
    救世出世法,牟尼亦复是。会得慈悲性,乃证波罗密。
    如是闻法者,但愿降慈悲。心地即佛地,劫尽是须弥。
    庄严名佛像,大士原无相。南无有真言,摩呵
。'

前后埔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火炬村。始建于清,建筑面积80平方米,主祀日月太保英烈侯),配祀妈祖

洋仕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玉霞村洋屿。始建未详,建筑面积30平方米,主祀相公爷,配祀三王爷、夫人妈

郡主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亭店村。始建于清,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祀侯府、顺正王

重光寺

  重光寺,位于泉港区南浦镇前沁村重光山

  “重光寺(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重光寺始建于明·泰昌元年(1620年)。

  重光寺后面的山岩上,有不知什么年代留下的古崖刻“石屏古寺”四字楷书。据说重光寺的前身是石屏古寺,明·泰昌之前就有了。从古寺尚存的残基可测,原石屏古寺朝东南方向,正对太白峰山莲花峰的大木鱼和一状若钟磬的圆形巨石之间,是上上宝地。至于石屏古寺因何荒废,泰昌年间重建成重光寺时又为何改变座向,以及是先有名为重光的寺,才把山称为重光山,还是先有名为重光的山,才改寺名为重光寺,已无从稽考。

  清·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现存重修碑。

  1982年—1995年,再次重修拓建,形成现在规模。

  规制

  重光寺坐北朝南,正对着太白峰山低伏的山脊处。

  整座寺院有前殿、后殿两座殿宇,皆石筑柱梁穿斗混合结构,硬山屋顶,进深四间,两边各有双层护厝。前殿与后殿衔连,两殿长度相当,其间的屋檐未及处形成宽约3米的天井。

  山门楹联:“历千劫而不古,偕万物以同春。”

  前殿门额“重光寺”。殿中央供奉三尊三世佛,连同莲花座通高2米多。侧壁各是一列长方形玻璃佛龛,里面立着翠绿的假山,假山之上亭台楼阁穿插有序,花草树木参差错落,两座假山上各塑9尊高约40厘米的罗汉,或凭栏而坐,或倚亭而立,或手舞足蹈,或坐禅静悟。弥勒佛端坐于左边佛龛的半山,袒胸露乳,对十八罗汉的种种异相报以笑容。两列佛龛的前端有高约1米的韦驮伽蓝照面对视。整个佛龛连石筑底座高3米多。

  后殿在前殿之后,以前殿的后墙作照墙,上贴“八仙过海图”彩瓷。后殿只有三面墙,前面无墙亦无门,豁然洞开,寓“禅门不须掩”之意。殿正中三个佛龛,分别奉祀如来观音关羽。正中佛龛上方悬一方四周描绘绿叶莲花的匾额,上书“慈悲喜舍”。中间和左、右三个佛龛分别有联:“重大慈悲东西敬,光明普照南北同。”“寻声救苦施无畏,遇难扶危度有缘。”“志重春秋称义士,心光寂照作伽蓝。”

  人文、景致

  摩崖石刻和碑刻:

  重光寺周围共有五处行楷摩崖石刻。

  “问渠”:刻于寺后的一块横卧于天然绿潭之上的岩石上。据说清·乾隆(1736—1795年)间有一秀才来此读书,见此潭无山泉引入而潭水终日满溢,便刻二字于潭边,取朱熹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意。

  “知足常乐”:刻于寺院右边山坡的石壁上,乃清代寺中僧人自警之言。

  “松径岩扉”:“知足常乐”石刻的上方,有几块岩石傲然兀立,石与石之间相隔极窄,相接处齐若刀削,形似门扉。石旁松柏、榕树枝叶繁茂,每到春季,午后的阳光便透过密密层层的叶隙,穿过石缝,映射到寺前的放生池中,色彩斑斓,瑰丽夺目。古人谓此景为“松径岩扉”,并勒于石上。

  “石屏古寺”:在重光寺后面的山岩上,刻石时间早重光寺始建的明·泰昌元年(1620年)。

  “鉴影池”碑刻:与寺院围墙相连有一个八条边的棱池,约160平方米,即放生池。清·光绪(1875—1908年)年间,大学士曾国苞到此揽胜时题刻于立于池旁

  景致:

  “五瓣莲花”:重光山海拔约150米,在山巅最高处,有一巨岩,浑如花蕊,旁边五块凌空而立的巨石外形流畅,状若花瓣。登临此处,一览众峰小,远处的碧海岛屿,近处的工厂人家,尽收眼底。

  “佛帽”:“五瓣莲花”东边山坡上,有两块各长五米多的山岩,皆遍体黝黑,形状仿佛海猪和海鳖;旁有一石,状如佛帽。

  “石阵布法”:在山脚离重光寺不远处有群石突起,密集成阵,方圆二三十米。

  “师徒禅座”:位于重光寺后,是一块有六米之高的岩石,状如一上一下两座靠背椅。

  仙石床”:位于禅寺的左后方,是一块平坦宽敞的石台。

  “天狗叼鱼”:是一酷肖犬状的黑岩,头部正抵着一块破土而出、形如鱼头的齿状山岩。

  “灵蛇归洞”:位于重光寺右边的山坡上。一株参天榕树的根部将灶一般大小的岩石团团包起,同时也被岩石撑出一个灶口般大小的树洞,洞内有一苍根,形状、颜色和花纹皆酷似一条正向洞的深处爬进的蜥蜴(俗称“四脚蛇”)。

科山寺

  科山寺,又名“科峰寺”,位于惠安县城西郊科山顶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科山》)

  “科山寺(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元佑始建

  科山寺始建于北宋·元佑(1086—1093年)年间,后废。

  科山曾是众多名士读书之地。南宋·嘉熙(1237—1240年)间惠安县令郑清子曾建“登科书院”于此处。

  明·景泰重建

  明·景泰(1450-1456年)间,道士陈静怀重建科山寺,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寺旁建有“喜雨亭”

  明·万历(1573—1620年)间,名宦、著名地方史家何乔远撰写长篇颂德碑记,立于报德祠内,尚存。

  清代,寺旁建有纪念卢子卢瞻)一心向上的“志灵亭”。寺中有清末名士、画家林渊黄朝栋撰写的石刻柱联多副。(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卢瞻》 )

  1942年,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应惠安县长石有纪邀,到惠安灵瑞山讲经宏法。秋,弘一法师应惠安茶商王颂平 、秀才王少舫、郎中李淑潜等几位居士之邀,3次到科山寺讲经说法,题有“慧水胜境”4字于寺内,并为诸位居士证受皈依。(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附:弘一法师》)

  寺前层岩上,至今尚留有自宋至民国期间的历代摩崖石刻20多处。(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科山·摩崖石刻》)

  1978年后复修、重建、增建

  1978年后,科山寺不断复修、重建,范围扩展到15000多平方米,寺内外的园艺、景点大有增辟。

  至廿世纪80年代,科山寺一直是科山的重心。

  1994年,惠籍旅星侨胞杨松年捐巨资,择近旁新址另建双檐歇山式大雄宝殿(三宝殿)和3檐亭阁式的大悲殿(圆通宝殿,俗称“观音堂”)。当代著名书法家虞愚梁披云分别书写“科山寺”、“圆通宝殿”、“大雄宝殿”匾额。

  楹联

  “门含闽海千重浪,寺占螺阳第一峰。”

  “座对灵山明佛性,门环辋水印禅心。”

  “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现如来。”

  “繁荣永世文化,记载万古精英。”(题文昌帝君

  “奸宄管他夭寿,慈善任尔长生。”(题南斗星君

  “执法如山重,施恩似海深。”(题包拯

  实际上,科山寺与周边建筑早已形成1个庞大的建筑群,在同一水平线上,自西而东3路组成:西路三宝殿、观音堂、祖师厅;中路武庙、文昌阁;东路庄应祯祠、刘望海祠(刘会望海)。建筑均为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硬山式屋顶或歇山式屋顶。在科山寺前斜径步行百多米,还有卢子读书处”。(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应祯刘会》)

  1996年夏,科山寺住持弘雄法师恢复“科山书院”名号,并编纂《科山书院丛书》,收藏和刊印古今乡贤的文学著作。

  进入廿一世纪,科山辟为“科山森林公园”,科山寺旧制已渐没落破败,1994年新建的寺宇也仅成为“科山森林公园”诸多项目中的1个景点而已。

柱峰岩

  柱峰岩,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村场村。

  “柱峰岩(含水尾宫)(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3年),供奉保生大帝·吴夲公法主和唐代戴云名僧袒膊和尚智亮)、慈感二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宋·吴夲,佛教·唐·海外交流·智亮》、《泉州儒道释寺庙·戴云寺》)

  1992年依原型旧制重修。

  岩内有清代壁画等珍贵文物。

  岩寺附近有元·至正二年(1342年)摩崖石刻,共670多字,记载修建柱峰岩捐资姓名和金额;还有供奉妈祖的水尾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泉州儒道释寺庙·水尾宫》)

垂云寺

  垂云寺,原称“大鹏岩”,位于永春县桃城镇大坪村(古称“大鹏村”)正中,海拔400多米处,恰处大鹏山怀抱。该村距县城5公里,地形称“云梯”,地属大鹏岩主峰龙脉结穴。寺后大鹏山三峰秀出,寺在山凹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大鹏山》)

  “大鹏岩摩崖石刻(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

  垂云寺,始建于唐·大中三年(850年),因大鹏山为大鹏神鸟栖息之所,故建“大鹏岩”供奉释迦。后因四周多见云山雾罩,有“云梯聚秀”之誉,又称“垂云寺”

  大鹏岩(垂云寺)是永春县名剎之一,代有高僧住持。

  清·道光“奉宪示禁”碑

  垂云寺內立有清·道光(1821—1850年)间碑刻2方。分别为道光廿八年(1848年)七月、十二月所立。
其中道光廿八年(1848年)十二月所立的
“奉宪示禁碑”,系永春州正堂为保证垂云寺的寺产不遭受侵占而勒立。

  碑文曰:

  “奉宪示禁

  钦加府衙、永春直禄州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为示禁事:

  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据大鹏岩垂云寺僧克恭呈称,缘大鹏岩垂云寺崇奉如来释迦,祈晴祈雨,福庇无疆,历朝以来是为本州瞻仰之地,即为合属名胜之区。前因开山住持矢志皈依创业维艰,香火无资,兼以附近辖豪多端滋扰,几欲别图云游外方,以避其祸。迨蒙列宪荣莅,出示严禁,无许戕害,仰伏宪威,始得安居,戒奉佛香不息,诚宪恩之普被,亦佛日之增辉也。

  兹蓬仁宪重莅,敬神礼佛,为民造福,耕谷回春,草木沾惠,恭等盒励,清规顾守勿替,但诙寺所有粒积产业,尤为香火祀典之资。

  特恐岁月巡迁,贤愚不一,附近辖豪欺僧贾祸,或贪租而串谋以获利,抑恃辖而踞田以霸耕,以及培植荫树杂木山场园地,种种欺占,祸难言尽。蒙仁宪格外施恩,准予勒石垂谕示禁等情到州,据此除批示外,合行出示勒石严禁,为此示仰合州远近军民人等知悉。

  自示之后,恢寺所有山场园地俱已查开粮颂勒诺示石嗣后,永资香火,护持名胜,毋许恃强侵占,有不肖法徒亦不得勾通作毙,致于法惩,一切荫树当木,俱不许戕害滋扰,倘敢故违,一经指控,定即拘案,以豪霸侵欺论罪。

  凛遵毋违,特示。

  计开寺产清单于后:

  一田山,土名大鹏岩地等处,民产共二两八钱三分一厘五毫;

  一山,土名浮芋叶等处,寺产共二钱五分;

  一田,土名马鞍格等处,屯产共二钱三分九厘。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 日发大鹏岩勒石”

  1991年重修

  垂云寺代有修整,1943年又重修。

  “文革”时有不少文物古迹遗失或损坏。

  1991年重修。立碑曰:

  “重修瑞云寺志

  大鹏岩瑞云寺供奉观音佛祖诸佛,蜚声中外,由于长久失修,境遇浩劫,殿内设施损坏殆尽,势将坍圮。

  侨居马来西亚宗亲郑明熾、夫人郭田首创重修义举,及香港同仁、境内善信亦风起云涌,乐捐马币4950元、港币4000元、人民币3750元,遂于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九日动工修建,外皆已屋檐、廓柱、墙柱、板壁、雕龙、葫芦、竖塔、绣画,经依原式,外貌焕然,新姿遐通同欣共祝千秋…… 

  瑞云寺筹建会敬记

  一九九一年十月”

  规制

  垂云寺寺前石埕立观音菩萨(3面,3种手势)和地藏菩萨石雕立像。

  殿宇为2进悬山式土木结构,面宽5间,进深3间。

  中殿供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左畔奉迦蓝菩萨,右畔奉达摩祖师。神帐有联:“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

  殿中原有“高逼诸天”牌匾,右款“戊戌孟夏”,左款“山右范献之戊戌”即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该匾于2009年12月23日被盗。

  镌刻楹联:

  “巍峨鹏峰蕴桃源,秀姿云梯堉永春。”

  “无云不二真法界,觉性即一本来心。”

  “垂德千秋,应存无己;云鹏万象,都系有因。”

  寺内现存有御赐“圣旨牌”镇殿,寺左有清代“国师墓”。传说,清初垂云寺有一住持,是得道高僧,曾云游江浙,缘遇皇子玄烨,曰:“因何在外?当回家了。”玄烨赶回京城,恰逢顺治帝临终,最终登基,为康熙帝。后高僧卒,康熙不忘其德,御赐“圣旨牌”,追封“国师”。乡人说,“国师墓”原已堙没,2010年重新完整发现,当时还出土1块《墓志铭》,记载该住持俗姓,坐化于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年)十二月廿六日,“御赐国师灵塔”,以及其他一些信息,可惜不懂保存,迅速风化了。

  寺外东南向500米处有崖刻3处。①“涤尘”清·郑书铭题,行书,阴刻,字径0.45米。②“到了”,字径0.25米。③“一色天”,字径0.25米。

  寺后有“犀牛望月”、“蜘蛛结网”诸胜。

  诗词

  清·黄际培(永春人)《夜步大鵬岩》:“千寻岩壑出重霄,极目秋光爽气摇。弥望平芜岚入幕,清谈石榻月当宵。松风满地山都振,山霭侵衣冷未消。坐到更阑钟响后,朗吟高韵托轻潮。”

  清·周青云《秋日游大鵬岩》“逶迤曲径几层岑,古刹秋高气象深。灵境别藏岩壑邃,孱颜常护竹松阴。渔村日暝千家簇,梵宇烟销一磬沉。到此遄飞饶逸兴,天池旷望发高吟。”

  清·永春人黃际培《夜步大鹏岩》“千寻岩壑出重霄,極目秋光爽气搖。弥望平芜岚入幕,清谈石榻月当宵。松风满地山都振,山霭侵衣冷未消。坐到更阑钟响后,朗吟高韵托轻潮。”[注: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壑:坑谷,深沟。弥望:视野所及之处谓阔远,亦谓满眼。平芜:平旷的原野。岚:山林中的雾气。宵:夜。霭:云气,气象上轻雾也称霭。更: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兩小时。阑:残,尽,晚。更阑:夜已深。]

  1984年,本邑信士方义登《登垂云寺》五律留题: “寻幽岂辞远,朝圣履鹏峰。雁断秋声急,鹤旋瑞气浓。涤尘凭慧剑,觉苑伴云松。俯拾桃花谷,俨然身九重。”

毗蓝岩

  毗蓝岩,位于永春县桃城镇桃溪村盛畔角落(乌石山)。

  毗蓝岩所处原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进士、昭州刺史盛均晚年回乡隐居时所居别业(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盛均》)。民国《永春县志》:“毗蓝岩,在乌石山,盛均里居时别业也,后因之为佛刹。”

  至于其地何时改建为佛寺,史无明载。但清·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收录盛奇《毗蓝岩》诗:“别开洞壑翠微齐,萝薜云深路转迷。一榻繁阴炎扫午,六秋岩畔是幽栖。”据南安诗山《氏族谱》载,盛奇盛均的七世孙;再据《永春州志》的记载,盛奇是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的特奏名进士。由此可 推断,至少在北宋中前期,毗蓝岩就已存在了。

  解放初期,毗蓝岩被拆毁,只剩1间后殿。2006年重建,现初具规模。寺中尚存两个覆盆式石柱础、两个圆柱状石柱础、1个石砰砣等古物。据说原来还有山门的石砛、1方古井以及1块“圣旨”牌,已无存。

  毗蓝岩角落里,有一大二小3面民国年间的鼓,保存完整,两面均有朱漆描写的字,一面为“甲第开先”,一面为“广陵记”。前者指盛均开永春甲第之先,后者指永春姓源于广陵(今江苏扬州)。这3面鼓最早是存放在氏三房祖厝的,代代相传;如果鼓坏了,就重新制作,但文字需沿袭。民国年间氏三房祖厝遭火灾,鼓毁于灰烬,于是重新造了三面,收藏于族人家中。近些年毗蓝岩重建后,才将鼓移置毗蓝岩。

济山岩

  济山岩,古为济山庵,位于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洋田(亦名蓝田)琼峰(琼山)之麓。

  相传秦、汉间,有隐君子于英山社琼山石室结茅修炼,号“道德仙”。明·万历(1573—1620年),“道德仙”托梦英山社人,其新的“佛圣”告徙至济山;所梦者往庙掷杯请谕其梦属实,即徙该庙的“道德仙”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三代浮佛等“佛圣”入济山社学,遂改建为“济山庵”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济山庵》:

  “济山庵,在琼山之麓。涧水濚其左,缭曲幽清。有雨花亭,明·万历间建。

  明·举人郭维翰诗:‘古刹幽偏称,新亭逼寺门。松篁连野色,花雨落天根。黄鸟催人至,青苔印屐痕。何时参小品?超脱已忘言。’”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明)》:李膺平邀陪明府游济山庵(郭维翰):‘爱客龙门眼自青,飞来凫舄集郊垌。花承委珮银鱼绾,竹引清风绿玉亭。喜伴江州能作赋,恍如天竺共谈经。名流并是奎娄侣,太史无劳奏聚星。’”

  现济山岩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弥勒佛道德仙三代浮佛神农大帝吴公真仙保生大帝魁星等佛祖。

统军庙

  统军庙,又名“忠义庙”,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寨头新村云溪井双垵口。
统军庙(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南宋·景炎始建

  统军庙,为崇奉抗元义军将领、忠义统军都督陈蔚而建。

  陈蔚(约1250~1276年),字,南宋末·德化县清泰里龙山(今南埕连山村)人。元兵南下,德佑二年(1276年)占领南京,南宋朝廷迁都福州,8岁的赵罡即位福州,称端宗,改元景炎。陈蔚率义军勤王,幼主授其福建路都统使,敕封忠义统军都督。陈蔚虽屡破元军,但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率残部数十骑与元兵决战于永春龟龙桥,兵败殉国,犹伟身白马上驰归德化,至南关(双港头天后庙旧址)堕其首,过东关(今岳尾),身滚马下兀立。其所骑白马继续向东北奔驰,经雷峰,至南埕湖内半岭失去前蹄,直至水口村场排口劳累气绝。陈蔚葬于德化县城龙浔山东北麓(东关驾云亭山麓岳尾),今尚存。后人嘉其英勇忠义,分别于陈蔚所经各地立庙祀之。(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蔚》)

  景炎元年(1276年),乡人就陈蔚尸身堕其首之龙浔山南侧双港头天后庙旧址建庙祀之,称“统军庙”,与天上圣母·妈祖并祀。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庙祀·统军庙》:“统军庙,一在南关外双港头,原天后庙地,今并祀天后;一在东关外岳尾街。祀宋·统军陈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聚星宫》)

  明·嘉靖神迹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庙祀·统军庙》:“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吕尚四倡乱,遣其党林文焕夜劫德化,至龙潭岭,望见东南关一带,火光烛天,因遁去。人以为神之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 、《泉州人名录·吕尚四》)

  明末清初传入台湾

  明末清初,随着大陆人民大批迁居台湾,“统军爷”崇拜随之入台,今台南、台南、台北等地“统军庙”也供奉着统军”

  清·黄凤仪

  清·黄凤仪《题统军庙》诗2首,其一曰:“龟龙战罢阵云残,匹马归来尚据鞍。独有将军头可断,能令逆贼胆俱寒。伏波气壮终殉国,博浪谋深为报韩。莫把英雄论成败,丹心留与后人看。”注:伏波:指东汉·光武帝伏波将军·马援。博浪:博浪沙,指张良秦始皇未遂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仪》)

  现代迁今址重建

  1984年,因建设需要,迁今址(龙浔镇寨头新村云溪井双垵口)重建,保持原有风貌。

  规制

  统军庙气势宏伟,总建筑面积1316.59平方米,由拜埕、戏台、大殿等组成。

  殿前阶下拜埕宽阔。

  拜亭有1对石龙柱,大小两只石龙共蟠在一根柱上,相对扬眉舞爪,洋洋得意,栩栩如生。

  戏台有联:“忠烈悬明镜,忠奸善恶是非辨;义勋启后人,义祚正邪今古观。”

  拜埕之侧,在大殿前方入口处,有2尊石雕,1尊是仰天长啸的战马,另1尊是威风凛凛、手持兵器、身披盔甲的将军;背后树立1面大牌,上面标注“白马大王”“护马将军”。据说白马是陈蔚的坐骑形象。人、马雕旁1个石雕小香亭,镌联:“千秋崇义马,万世表忠魂。”

  殿门前有巨大石香炉,丹墀石雕喷水盘龙。

  大殿为“皇宫起”宫殿式建筑,一字型,正面套上拜亭而成“凸”字形建筑;八面挂檐出水,双栋皆有翘脊梁。

  殿前廊立6根粗大的缕空蟠龙柱。

  大门额匾竖书“统军庙”3字。门柱镌联:“忠心耿耿,安邦济世誉千史;义胆熊熊,保国护民芳万秋。”

  正殿前屏正中挂着1道御匾:“敕封忠义统军。”中间神龛塑造统军神像正身1尊,两旁两尊副身。左边神龛陪祀玄天上帝,右边神龛陪祀天上圣母

  殿堂柱柱有联文,壁壁挂牌匾,计有联对18对、牌匾11块。

  联文如:

  “忠贞扶宋,期归一统;义烈抗元,勇冠三军。”

  “忠勇扶宋季,义烈壮山河。”

  “忠心报国山河壮,义志安邦日月高。”

  “忠魂升九天,神光有赫灿今古;义魂通三届,佛法无边冠华夷。”

  “统兵扶正尽忠义,军马御凶立庙祠。”

   “忠义无私参造化,统军有赫指迷津。”

  “忠庙岂容不忠不孝奸邪客,义神笃祐存义存廉正直人。”

  每年有两个活动日:一是“庆元宵”,期长半个多月。一是农历八月十九日“统军爷”诞辰,期长1个多月。是时彩旗招展,祀食几百盘,木偶、高甲戏等文娱活动每年30—60多场,日夜演出。  

盈岭寺

  盈岭寺,原名“盈岭大士寺”,又名“盈岭禅寺”,位于泉州南安市水头镇劳光村西南与厦门翔安区内厝镇交界处小盈岭顶上,在“同民安隘”靠南安侧榕树近旁,供奉观音大士。(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司城·泉州寨隘·小盈岭关隘·附:盈岭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