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公山(双髻山)

  概述(历史记述。沿革。重兴。)
  上山(登山之道。隘门。仙路、仙洞。空中缆车。环山仙石路。)
  丰山洞(双髻山寺、仙公寺。沿革。规制。仙公运梦。盘山火龙。)
  白水岩寺(沿革。规制。明·崇祯张瑞图书《禅鸡冢碑》碑。清·乾隆林维新《重修丰山寺叙》碑。出米岩。仙泉、仙井。仙茶树。天公亭。)
  朝天阁(朝天观。沿革。规制。立鹤亭和立鹤洞天。)
  绝顶(九狮聚会。双髻云海。观日台。禅鸡晓唱。双龟听法。杨海洞。畲族小寨。烽火台。)
  山下。
  附:何氏九仙
(传说一。传说二。文本的传变。或以为九仙是 淮南王·刘安和“八公”。)

  仙公山,即“双髻山”, 又名“丰山”,位于泉州城北郊洛江区马甲镇东北5公里处,距泉州中心市区约 34公里,为泉州市区北郊第一高峰。仙公山风景区(包括仙公山、仰恩湖、康济宫和亚热带动植物观赏园等),1997年评为泉州市首届十佳风景名胜区,2002年列为福建省第五批风景名胜区。

  “仙公山摩崖石刻(宋~清)”,1983年1月公布为泉州市(县级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仙公山摩崖石刻(宋~清):洛江区马甲镇仙公山”,2009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概述

  仙公山,因有丰收之应,原称丰山;绝崖山巅双峰并峙如双丫,远望如妇人双髻,又称双髻山;南北朝时祀氏九仙”,俗称仙公山。

  仙公山主峰狮头峰海拨758.5米,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山体硕大,山势巍伟,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岩崖陡立。山间径曲林幽。粘香、梧桐、罗汉松遍植各处;兰香、铁树、夜合、丹桂、含笑、海棠、五彩茶花……四季飘香。

  历史记述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丰山,在仙溪里四十五、六都。每水旱,乡人祷于是山,即有丰年之应,故名。(府城西北) ”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双髻山》载:

  “双髻山,即丰山。在四十六都,距郡城北五十余里,水旱祈祷,岁则大丰,故名。山顶有双丫,亦名双髻峰。

  府、县志图皆以双髻、丰山分作两山,且以丰山图于右肩,更谬。盖右肩无此山也。

  仙神极灵,祈梦者无不符验,亦多风趣解颐。

  《闽书》:上有白水岩,涓若滫浆,五代·齐有人构此山。今石刻有无名氏诗。曰:‘齐朝谁住古岩阿,绝顶云霄手可摩。一掬白泉何处得?源来定自出天河。’按:此诗有云朱子所作。

  明·张瑞图有《记》。”

  明·陈学潜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双髻山》收录):“峭壁悬空草径斜,高低古洞绕烟霞。双堆鸦发云中髻,两结芙蓉天外花。马甲一支天涧水,雉城片掌万人家。孤冈绝巘殊无障,目断沧溟那有涯?”

  清·万际昌诗(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双髻山》收录):“纵游躭绝胜,高岫宛双鬟。苔滑全封径,云深好闭关。泉流窗外小,树影砌中间。极目江天豁,斜阳乱远山。”

  沿革

  据传,南朝·齐(480-502年)时,先人已在双髻山上建丰山洞,修道炼丹;此时仙游九鲤湖氏九仙见双髻山风景秀丽,遂降灵丰山洞。

  五代(907-960年),又先后在这里创建佛教岩宇白水岩和儒教岩宇朝天阁。

  明·嘉靖(1522—1566年)间,九仙信徒、马甲人林一麟(字国祯,号西塘)首倡募集巨资, 在双髻山顶悬崖峭壁下平台上重修道教丰山洞,扩建佛教白水岩、儒教朝天阁,形成现在“道、释、儒”三教并祀规制。3座岩宇沿山势依次 一字 排开:丰山洞居中,供奉氏九位仙师神像;白水岩居左,供奉释迦牟尼药师阿弥陀佛三尊佛像;朝天阁居其右,供奉五文昌夫子氏九仙之母舅范侯公

  仙公信仰迅速传播,影响遍及晋江、惠安、南安诸县,并伴随着泉州移民和商人的足迹,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

  仙公山现存宋以来摩崖题刻22处、碑记诗文14处,有王十朋朱熹陈玉辉张瑞图陈大玠等人的题刻,其中以张瑞图《禅鸡塚碑》碑刻最为珍贵。是研究南方宋、明、清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十朋朱熹陈玉辉张瑞图陈大玠》)

  民国时期,闽南一带匪患严重。仙公山地处泉州偏远郊区,股匪盘踞,庙宇飘摇欲坠。

  1950年8月,解放军和民兵在仙公山围歼盘踞山中残匪“白云纵队”。仙公山香客日增,香火再度兴旺。

  文化大革命期间,仙公山庙宇被破坏。许多石刻、木刻和匾额被毁,寺宇失修,古山道上的亭阁多被拆毁。

  重兴

  1983年1月仙公山摩崖石刻(宋~清)列为泉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后,对山上的文物古迹进行全面的保护和整修。

  改革开放以来,仙公山发展旅游业。1990年至1996年,马甲镇政府筹资2千多万元对仙公山旅游区进行全面整修,修筑6.87公里的水泥盘山公路,建“九仙天门”1座,砌410级仙道登山石阶及176根扶栏,翻修丰山洞、白水岩和朝天阁,修建山亭3座,4层综合楼1座。此外,马甲镇政府、鲤城区财政局和外商共同投资830万元,增设空中缆车。

  1993年,在丰山洞与白水岩寺之间建仙灵桥。仙灵桥为横跨岩壑的悬空天桥,拱形,南北连接台阶,东西两侧有扶栏。立于桥上,仙公山景色一览无余。又在“入云阁”与白水岩寺之间建通仙桥。通仙桥亦凌空架设,长44.5米、宽2.6米,有6根钢筋混凝土仿树木园柱支撑桥面,最高的园柱8.75米。桥面顺山势多曲折,两侧有铁扶栏杆。

  1995年,洞庭楼落成。洞庭楼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4层大楼,建筑面积1千平方米。一层储藏室,二层仙茶馆,三层办公室及接待室,四层仙居客栈,是仙公山最高建筑。内部配备现代化办公和生活设施,可满足游客、香客休息、开会和住宿的需要。

  平台两侧山坡新建钟鼓楼。

上山

  登山之道

  通往仙公山的道路有3条:

  一在仙公山之阴,即从马甲攀登而上,十分陡峭。廿世纪80年代新修盘山水泥公路,蜿蜒至山上,成为香客进香,游人游览的主要通道,旧道遂弃。

  盘山公路途中左侧有“仙祖雨亭”,土木结构,宽3米,深3.5米,高3米,1956年5月为游客、香客步行上山而建。

  一条在山之阳,从河市出发,沿着古代铺筑的石路上山,此路每隔2华里就有1座石亭,供香客、游人小憩。

  一条也在山之阳,是从惠安县黄塘村出发,入河市鸟关,到达“洗心亭”

  “洗心亭”在仙公山麓古山道旁,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惠安人王观海周朝恩陈德应等人捐建;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重修,至今保存完好。亭石构,宽3米,深2.5米,高3.5米。亭内两旁有长条石椅,以供过往游人休息。亭前石柱镌联:“古寺显神机有求必应;石亭清俗念少住为佳。”

  隘门

  因仙公山陡峭险峻,山顶平台由峭壁断崖构成1座天然城堡,只有西、北各1个石门可以出入 :

  北门称“小隘门”,又称北仙门,在仙公山景区左侧。北仙门由石块垒成,上有一石横空为门楣,门宽仅可容身。门外下临深渊,放眼远望,尽是崇山峻岭。沿石阶而下,直通古山道——江西大道。

  入小隘门,景点密布,如栖云亭、仙脚迹、“仙井”、“出米石”等,且周围崖壁无石不刻字。

  “栖云亭”,1989年夏建,临崖矗立,建筑形式与水永亭略同。

  在栖云亭旁巨岩上,有“乾隆丁亥敬录朱文公句”摩崖诗刻。摩崖题刻高100厘米、宽70厘米,字径9×7厘米,行书。文云:“齐朝谁住古岩阿,绝顶云霄手可摩。一掬白泉何处得?源来定自出天河。乾隆丁亥敬录朱文公句。”按:乾隆丁亥即乾隆卅二年( 1767年),朱文公朱熹清·道光《晋江县志·双髻山》按云:“此诗有云朱子所作。”是否朱熹所作,无考。录刻者也不可知,清·乾隆《泉州府志·山川》亦作“无名氏”(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熹》)

  在栖云亭附近一孤立巨岩壁间,有明·陈玉辉摩崖诗刻。摩崖题刻高126厘米、宽85厘米,字径8×9厘米,行书。文云:“生平浪说洞天奇,杖策登临今始知。崖削奔涛穿石出,岚虚仄径入云危。上方磬响声犹近,绝顶萝攀步却迟。道侣忻逢长啸者,携来谢朓惊人诗。螺阳适适斋陈玉辉题,元孙毓秀录,孙应升敬镌。”按:陈玉辉,字达卿,明·惠安人。万历廿九年(1601年)进士,官至南京湖广道御史。(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玉辉》)

  “仙脚迹”,在小隘门内,石头上有两只凹陷的脚印,一左一右,相距6米多。1只在1 块2米见方的岩石上,另一只在“仙棋盘”边,各长35厘米、宽14厘米,脚趾五指齐全清楚。石头上的脚印附会是神仙降临踩踏时留下的,何时镌刻不知。游客都喜欢在仙脚迹上踩踏一下,相信可以保佑外出平安。

  “仙棋盘”,位于小隘门内“仙脚迹”附近的一块岩石上,岩面凿刻象棋盘1方,形制与现在通用的棋盘无异,长48厘米、宽45厘米。不知刻于何时,据传氏九仙在闲遐时经常在此奕棋娱乐。

  藏杉井,在小隘门外约50米处的山岩间,深10米,直径1.65米,系旧时山中僧、道浆洗衣物及取水之井。1985年重修。传说:南宋·高宗时,庙宇破损重修,山上缺乏杉木,而从山下搬运巨大木材上山是极其艰难的,僧人深感忧虑。然而他们热心修寺的举动感动了氏九仙,九仙便施展法术,让杉木从井中逐一冒出,使庙宇顺利修葺完成。此种传说许多地方都有,如安溪县清水岩的“出杉井”

  西门是正门,即“仙门”。1988年重新规划,“仙门”下移至盘山公路尽头的顶停车场右上方旧土地庙下,车场迎面另建高大的牌坊式山门,称“九仙天门”。旧址右侧垒筑“仙洞”

  “九仙天门”系三重檐牌方式仿古建筑,是山上“仙路”的入口处。仙门前有石阶9级,石阶下为石庭。石庭北侧是土地庙、小卖部、饮食部、售票处;石庭西侧有路通停车场。

  下隘门有水永亭,1989年建。亭呈六角形,透空立柱水泥仿木结构,亭盖为绿、黄两色琉璃瓦,亭周围以铁扶栏。亭北有山间小径,蜿蜒而上直通小隘门。

  大隘门峭壁上,有南宋·王十朋“佛国”大字摩崖题刻。(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 ·王十朋》)

  仙路、仙洞

  过“仙门”,登“仙路”,抵“仙洞”

  “仙路”途中左侧有“炼心亭”,俗称“连心亭”,1995年7月建。亭呈六角形,双亭紧邻连接。上一亭为双重檐水泥仿木结构建筑,亭柱石构,亭盖为金黄色琉璃瓦。仙路陡峭,临崖处有铁栏杆保护,是游客、香客途中小憩之处 。

  “仙洞”原在下隘门不远处,南北走向;现高3.5米,宽4米,进深20多米,洞顶为拱形,可容数百人。

  “仙洞”东北角,有约数千平方米的奇石林,形成许多自然景点,如石林洞、一线天、飞来石和狮耳孔等。明·进士陈玉辉诗句有云:“崖削奔涛穿石出,岚虚仄径入云危。”指此。

  “仙洞”南口为平台,豁然开朗,转折而上可通白水岩、丰山洞和朝天阁。

  空中缆车

  1996年,在“九仙天门”下的下停车场增设空中缆车。

  缆车线路呈南北走向,水平距离695米,斜面长721米,垂直高差195米,平均坡度15.686°,设10个支架;运行速度为2米/秒,上下车速度为0.3米/秒,上山单程8分钟可抵达山顶。

  全线有12个吊厢,按等距离分为4组,每组3个,每次可运送18位游客。吊厢采用全封闭、全透明的航空玻璃制成,可四面观赏山光水色。

  空中缆车的下站(起点站)有步云台,建筑范围包括六角亭式的廊道、小卖部、售票房、主站房(监控室、接待室、候车室),为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建面积770平方米。步云台外为停车场。

  空中缆车到达“入云阁”下站后至丰山洞的必经之路峭崖岩壁上,有“通仙天桥”,1995年10月建。桥全长44.5米,宽2.6米,由6支钢筋混凝土仿树木圆柱支撑桥面,最高点8.75米,桥面多折成曲形,双边铁扶加固。

  空中缆车的上站(即终点站)有“入云阁”,位于小髻峰旧寨下茶园,距岩寺百余米。建筑面积761平方米,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机房,砖混结构的廊道、售票处、管理所及洗手间。

  环山仙石路

  环山仙石路1987年修筑,目的是便利游人、香客游览。

  环山仙石路自大髻峰西南隅的“立鹤亭”开始,左拐30米进入“仙山石林”,绕奇石依山势辟、填山路约300米,穿越丰山洞、白水岩寺后的崎岖山路,到达丰山之巅的“观日台”,然后曲折而下到“仙脚迹”,全长约500米。

丰山洞

  丰山洞,又称双髻山寺,俗名仙公寺,位于仙公山顶悬崖峭壁下平台上,在丰山洞、白水岩寺、朝天阁3座一排并列的寺宇中居中。奉祀氏九仙,是道教仙公信仰者朝拜的圣地。

  沿革

  丰山洞始建于南朝·齐(480-502年)。时无名氏道人在仙公山上“绝顶云霄”的古岩处建造岩宇,修道炼丹,称丰山洞 。

  明·嘉靖(1522—1566年 )间,九仙信徒、马甲乡人林一麟(字国祯,号西塘)首倡,募资在双髻山顶平台重修丰山洞,重塑氏九仙神像奉祀。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1991年4月,依原址原坐向新扩建。

  规制

   丰山洞坐东朝西,木、砖、石和水泥混合结构,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2.8米),进深三间(11.4米),面积146平方米。祀氏九仙。

  主色调用红色,体现至尊观念;主要装饰物用金色,个别金色掺杂绿、白、蓝进行彩绘,外观上显得金碧辉煌、鲜艳庄重。因道教追求素淡、静穆,庙内不作雕梁画栋和天花藻井等繁琐木构件,表现的是庄严凝重气氛,体现道家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

  寺内里悬挂1块“真神仙也”匾额,是清·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所题(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楹联:

  明·进士秦钟震(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秦钟震》)撰:“帝降青童,峰顶故标双髻出;云随白鹤,洞中曾度九仙来。”

  现代香江杜振醉撰、王乃钦书:“九仙在上,登门心脱俗;双髻悬空,临境性通灵。”

  螺阳曾一白书:“舌同流水千年活,人不离山万古仙。”

  佚名:“香岛遥临,不尽乡心游子意;半山直上,无边日色故人情。”

  丰山洞有仙公签100支,签文均为七言绝句,每签为一个历史典故。寺前有解签人,帮信众诠释、推断预测。另有药签84支,其中内科60支、外科24支。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氏九仙之大仙公应天真人圣诞,俗称“仙公生”。是日,信众备办丰盛供品上山祝寿,至夜不绝。其余仙诞日,则由寺庙董事执行敬奉。

  氏九仙除大仙公应天真人外,其余8位仙公都有分灵或分香在外,多数只敬请1尊,少数2尊,至多3尊,仿塑仙公神像,以备平时在本村本乡奉祀,泉郡及晋江、南安、惠安等地都有。每年 遇各位仙公诞辰之日,负责奉祀的信徒便将神像恭请上轿,鼓吹仪仗,送上仙公山,回祖庙接香取火,然后迎回供奉。

  丰山洞厨房之青石臼上,有清·乾隆丁丑(乾隆廿二年,1757年)仲春白水岩主持演从德立诗刻:“素心久凝在冰壶,引得清泉胜酪酥。不待金盘承晓露,仙源浥注即天橱。”柯青龙诗刻:“雕奇创巧多罗事,凿室攻坚力穷难。制器从来怀久远,勿将瓦罐与同看。”

  在丰山洞寺宇后东侧巨岩削壁间,有清·古越余发(字季长)留题摩崖诗刻。诗刻高134厘米、宽100厘米,字径6×6厘米,楷书。文云:“嵯峨咄问此山巅,绾就双髻历几年?松柏翠深侵髡(“丐”字底)绿,草花严极斗妆妍。高窥红日浮波底,乍指青云度目前。有路升阶君自往,我来蹑足欲登天。乾隆丙戌四月,古越季长 余发留题。”按:乾隆丙戍,即乾隆卅一年(1766年)。  

  还有清·林千松诗刻,西向。摩崖高65厘米、宽65厘米,字径6×5厘米,楷书。文云:“鬟髻朝天碧落从,煌煌斗柄耀奇峰。堂皇庙宇春秋健,炳烁奎垣日月封。足举青云星点额,心盟白水宿罗胸。苍苍翘首山河外,万丈烟霄万丈浓。”此诗刻于清·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年)。

  仙公运梦

  仙公“运梦”,亦称“圆梦”、“魂梦”、“祈梦”、“谒梦”,即求仙公赐梦,以预测吉凶祸福、推断命运前程,是丰山洞一项历史悠久且影响极广的宗教文化活动。

  “运梦”前,求梦者需先沐浴净身,或斋戒数日。然后 到丰山洞占卜,得到仙公允许,即于丰山洞寝卧。得梦后再占卜请示仙公是否所赐;如否定,则继续寻梦;如肯定,求梦者将所得之梦与祈求之事互相联系进行破解 ,或请山上的解梦人破译,通过梦象及其隐喻,占验梦境对未来的提示和预见,称“占梦”

  仙公山上的“运梦”,还有一种“下山梦”,亦称“现梦”。如求梦者得不到仙公准许在丰山洞圆梦,或经允许而屡次无梦,可求仙公做“下山梦”。即求梦者在下山途中,向所遇到的第一人问话,对方回答的第一句话即为“下山梦”的仙示,据此推测祸福。

  上引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双髻山》有云:“双髻山……仙神极灵,祈梦者无不符验,亦多风趣解颐。”

  千年来诣仙公寺祈梦的香客络绎不绝,流传下来的梦例甚多。如有明代江西举子慕名来仙公山 运梦,果然中了状元,为此酬神建“江西大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清朝李光地运梦。(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传说,清·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年),李光地16岁,与友人登双髻山,在仙公庙内“运梦”问前程。他梦见一白发老人对他说:“功名无心想,富贵两不成。”友人猜想这个梦的含意,认为李光地功名无望,劝他不要强求。但李光地不愿意放弃,回家后益用功苦读。后来,康熙三年(1664年)李光地试策论举于乡,康熙五年(1666年)中举,康熙九年(1670年)28岁成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主事。

  有一年李光地休假回乡,与旧友重逢,对“运梦”一事仍耿耿于怀,相约去捣毁仙公庙。忽听门子报称仙公山道人求见,说是氏九仙派过来的”。接见后,道人讲:“相公以前运梦的‘功名无心想’,‘想’字去掉‘心’字,示你的功名是入阁为‘相’;而‘富贵两不成’,说的是不像‘成’字的两个字——‘戊’和‘戌’,示你的功名富贵是从戊戌年开始的。”众人称奇,李光地大悟,次日即上山酬神,当场题匾额“真神仙也”,还捐资修寺。

  盘山火龙

  每年除夕夜和农历九月初九日“仙公生”,四方信众扶老携幼,登临丰山洞,陪伴仙公守岁,或替仙公做生日,称“敬仙公”、“拜寿”。信徒们必须在仙公山上静候至午夜零点“开正”后或“拜寿”礼毕,连夜下山。

  旧时,通向仙公山顶的小路有6、7公里长,人们打着火把或提着手电筒上山,巨大的人流在盘山的小路上慢慢移动,点点火光,犹如盘山的火龙在游动。

  如今,盘山公路开通,香客除夕夜或九月初九日拜仙公,大都乘汽车上山,上下山的汽车流络绎不绝,车灯把整条盘山公路照得通明。附近的香客更骑上摩托车加入这汽车的洪流,使得这条盘山火龙更加明亮。

白水岩寺

  白水岩寺,位于仙公山顶悬崖峭壁下平台上,在丰山洞、白水岩寺、朝天阁3座一排并列的寺宇中居左。

  沿革

  白水岩寺是佛教岩宇,始建于五代(907-960年)。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住持僧释奕楷与其徒定观重修。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1992年7月动工翻修,次年8月竣工。

  规制

  白水岩寺坐东朝西,为木构单檐歇山顶建筑形式的佛祖厅堂;进深三间(13.4米),面阔三间(14.5米),面积194平方米;两侧厢房,殿前带暗廊。

  寺内主祀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如来佛)、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即“三世尊”佛像,附祀观音弥勒文殊普贤菩萨,两边塑十八罗汉。

  原岩寺木刻柱联为民国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所题:“是真仙灵,为佛门作大护法;殊胜境界,集僧众建新道场。”

  现代丁明镜撰书门柱联:“居幽占胜八闽一寺,近道傍儒三教同山。”显示了仙公山“三教合一”的和谐。

  白水岩寺左侧有伽蓝殿,为重檐六角形亭式建筑,木石结构,黄色琉璃瓦顶。内奉佛教寺院守护神伽蓝神,两旁塑有文武判官。

  白水岩寺右侧有檀樾祠,又称西塘祠,硬山顶建筑,祀对仙公山开发有贡献的明代乡绅林一麟(号西塘)。嘉靖间林一麟发动乡人重修丰山寺(丰山洞),后人建檀樾祠寄附于白水岩寺内。1993年于寺右建专祠奉祀。

  在白水岩寺东岩石上,有清·陈大玠摩崖诗刻。摩崖题刻高103厘米、宽105厘米,字径10×10厘米,隶书。文云:“绝顶双峰出,朝朝(两字均“艹”字头)绾翠鬟。欲观沧海日,故依白云关。径曲花偏丽,岩幽鸟自闲。置身天际外,俯视万重山。里人陈大玠题。”按:陈大玠,字元臣,号笋湄,清·惠安人;后徙居晋江笋浯(今鲤城区笋浯),又作晋江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累官至太常寺少卿。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双髻山》陈大玠亦有诗”,但未录,即此。(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大玠》)

  明·崇祯张瑞图书《禅鸡冢碑》碑

  白水岩寺1992年重修前,南、北墙上嵌砌有明·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林如源撰文、张瑞图书的《禅鸡冢碑》。碑刻由2方四方辉绿岩长条形石碑组成,各长180厘米、宽37厘米,字径10×10厘米,楷书。保存完好。此碑是张瑞图晚年书法精品之一,系泉南罕见之珍贵碑刻,可与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所书的《万安桥记》相媲美。(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张瑞图蔡襄》、《泉州桥梁·洛阳桥》)

  碑文作者林如源,字维清,别号五因山人,明·晋江岭后(今马甲暗林)人。博览经史,精于诗赋,与张瑞图何乔远交往甚密。著有《五因闲钞》、《史评》、《八闽名山志》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张瑞图何乔远》)

  张瑞图(1570—1641年),字无画长公,号二水,别号白毫庵居士,明·晋江人。万历卅五年(1607年)进士,历官建极殿大学士,是明代著名书法家。

  1992年白水岩寺重修后,《禅鸡冢碑》移置朝天阁保存。

  碑文曰:

  “禅鸡冢碑

  五因山人·林如源

  丰山峭雄为泉北镇。客有携白鸡来谒梦者,禅师宗鉴戒律精严,苦祈放生,客因施于岩。师受以三皈(“三皈”:信佛者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僧”三宝的归顺依附),后每闻讽经声,即对佛伏听。讽毕,乃出游。客或投遗腥,辄弃去,如是者数年。崇祯庚午中秋,端伏佛前不动,就视,则坐化矣。

  昔公有听经鹅,永宁院有坐化鹊,东林寺登于碑碣,陈后山著之《谈丛》,谓其有佛性也,乃今以观佛性更备。

  【陈后山陈师道,号后山,北宋人。撰《后山谈丛》4卷,杂记北宋政事、边防、朝野琐闻、文人轶事等。 】

  既瘗岩左,余表曰‘禅鸡冢’。尝阅忠武《鹦鹉舍利塔记》,于今甚有合也,故仍勒其事于石。

  【《鹦鹉舍利塔记》:唐·韦臯著,记有人养鹦鹉,以其慧甚,施于僧,僧教之诵经,往往架上不言不动。问其故,对曰:“身心俱不动,为求无上道”。及其死,焚之,有舍利。】

  师尝畜牝、牡二犬,亦不茹血荤,十年无风合孽育,并一时异事云。

  庚午腊月白毫庵居士张瑞图书。”

  碑文记载了明代香客来仙公山“谒梦”“携白鸡”的习俗,这种仪式早已不见。同时,碑文也反映了明代仙公山上释、道祈梦互补及和平相处的实况。

  清·乾隆林维新《重修丰山寺叙》碑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林维新《重修丰山寺叙》碑,页岩琢成,长64、宽36厘米。原砌白水岩寺北墙,1992年重修后改砌置东墙左侧。碑文作者林维新,马甲里姓族人,为武荣(南安丰州)塾师。

  碑文记述丰山寺(丰山洞)创建于南朝·齐,明·嘉靖间里人、檀樾林西塘林一麟)重新恢复,崇祯间里人林五因林维清)重修,白水岩寺僧真诚继修。

  碑文记载此次重修白水岩寺,是住持僧奕楷“倾橐以就”,其徒定观“弗惮劳也”。还有“族众趋事,里人赞成”,共襄盛事。因此“庙貌一新,较旧又丽焉”。故重修后的白水岩寺,既可作为僧人“钟于斯,鼓于斯,师竖拂于斯”,又可作为乡人族众“相与熙游于斯”的场所。

  碑文抨击了清朝前期泉州社会上的“智侮愚,强厉弱,贵暴贱,干戈角斗,讼狱蜂起”的恶劣社会风气,认为此举“族众”、“里人”襄助重修白水岩寺,可让“佛灯永耀”、“胜事共成”,就可以改善社会风气了。

  碑文又为儒、释互补和合流提出理论根据。认为“儒贵和,释尚和”,主持重修白水岩寺的僧奕楷“偕其徒定观爱儒,犹之我儒有好空门者”

  出米岩

  出米岩,在白水岩寺后峭壁底部岩石上,西向,是一个圆径5厘米的岩穴裂孔,深不可测。

  传说:五代时,氏九仙施展法术,夺取贪官污吏的库粮储藏于此,并作法使之能根据当日寺中僧侣、香客和游人的人数,自动流出适量的大米以供膳食。后来,寺中有一个贪心的和尚想多得米粮,便用钢钎打凿出米孔,凿了一整排的孔洞,结果钢钎反被石头钳住,象浇铸一样拔不出来,出米孔于是被封住了。

  在出米岩上方岩壁上,有清·普宪《嘉庆戊寅年孟春题出米石》摩崖诗刻。诗刻西向,摩崖高120厘米、宽90厘米,字径10×10厘米,楷书。文云 :“嘉庆戊寅年孟春题出米石。岩崖米石昔曾然,疑是灵山别一天。五代竞传从此出,于今空锁待何年?住持普宪手草。”按:嘉庆戊寅年即嘉庆廿三年(1818年),题刻者普宪时为白水岩住持山僧。

  在出米石北侧巨岩削壁间,有无名氏摩崖诗刻。摩崖题刻高45厘米、宽30厘米,字径5×5厘米,楷书。因风化较严重,题刻年代及作者无征。诗云:“两髻苍苍紫极连,奎垣聚会接峰巅。云烟洞壑树千丈,万古仙灵赫耀天。”

  仙泉、仙井

  仙泉,位于白水岩寺后悬崖下,一年四季潺流不息,泉水色白如浆,味甘清冽,有生津止渴、提神驱瘟之效,故名。《闽书》、《泉州府志》均记,仙公山上有一泉,“涓若滫浆”,即指此。现在仙泉出口处塑一条彩龙,仙泉自龙口流出。

  仙泉之源称仙井,位于山巅。其巨岩突兀,水源奇缺,仅有一泉自岩穴中出,年久月深,注成一洼,呈圆形,直径约1米,深1.50米。

  仙茶树

  仙茶树,位于白水岩寺旁的悬崖上,天生,从崖缝里长出,高约1米,已历数百年,靠天地雨露湿气滋润成长,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被视为山中珍宝。

  传说采茶叶1片,可冲泡数碗茶水,饮之可提神祛病,故名之曰“仙茶”。由于采摘困难,游客只能在树下觅拾落叶。

  天公亭

  天公亭,位于距白水岩寺右上方40米处山上。原建于丰山洞前,1996年2月改建于此。有两条石径可通达天公亭。

  天公亭为双重檐仿木水泥结构,呈六角形,底部对角扩为十二根石柱,底面成十二角形。亭盖为棕色琉璃瓦,顶端嵌缀葫芦,亭内构件上有飞天和道教神话彩绘,为香客拜天公的地方。

朝天阁

  朝天阁,又称朝天观,位于仙公山顶悬崖峭壁下平台上,在丰山洞、白水岩寺、朝天阁3座一排并列的寺宇中居右。是儒教岩宇,为旧时读书人朝圣之地。

  沿革

  朝天阁始建于五代(907-960年),主祀文昌五夫子

  明·嘉靖(1522—1566年)间,九仙信徒、马甲人林一麟(字国祯,号西塘)首倡重修。

  清·光绪八年(1882年)新建。

  1950年重修,时进深三间(9米),面阔三间(21.2米),面积191平方米,系木、石、砖混合结构的硬山顶建筑形式。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1996年10月改建成二层楼阁式重檐琉璃顶建筑。

  规制

  现朝天阁坐东朝西,二层砖、石、水泥混合结构楼阁式重檐琉璃顶建筑,简朴平淡,进深13.4米,宽15.6米,占地面积209.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8.08平方米。

一层供奉五文昌夫子氏九仙之母舅范侯公五文昌夫子又称五文昌帝君,即关帝吕祖朱衣神魁星北斗星,系掌管禄籍之神,为儒教所尊奉,旧时学宫也多祠祀。今阁中尊范侯为主祀神,配祀五文昌夫子。据传范侯公度引氏九兄弟登录仙籍,是九兄弟成仙的有功之人,为传梦判官。

  二层为仙公山文物陈列室,陈列着仙公山有关文物和照片等资料。

  阁内还保存有清·光绪八年(1882年)《新建朝天阁碑记》,花岗岩雕成,长1.56、宽70厘米,楷书。但碑面磨损严重,文字多漫漶不清。该碑民国时曾流落河市涂岭村,被农民置家门口作石桌使用,1993年收回。

  立鹤亭和立鹤洞天

  立鹤亭,位于大髻峰西南隅地名“狮耳孔”处,在朝天阁右侧,出小门即是,1991年建。立鹤亭六角形透空立柱、黄绿琉璃瓦盖顶,建筑形式与水永亭、栖云亭略同。亭临崖三面砌有石栏,亭里有石桌、石凳,方便游客歇息或眺望。

  立鹤亭近旁有1个由天然巨大岩石组成的石洞,称“立鹤洞天”,据传因仙鹤常到洞里栖息而得名。石洞的左、右两壁是高7米的直立岩石,两巨岩之间距离2至3米不等。两巨岩之上天然覆盖1方长6米、宽5米、厚3米的天然岩石,自然形成一个进深2米的石洞。洞前有5平方米的平台,三面尽临悬崖。在平台上可远眺群山,清·陈大玠有诗句云:“置身天际外,俯视万重山。”清·万际昌有诗句云:“极目江天豁,斜阳乱远山。”即指此处远眺之景象。

绝顶

  仙公山绝顶双峰并峙,左峰称小髻峰,右峰称大髻峰。形容双峰的古代诗句,如丰山洞后西南摩崖上有诗刻云:“山名双髻因形昭,前髻景逾后髻娇。”文献记载明·陈学潜诗云:“双堆鸦发云中髻,两髻芙蓉天外花。”再如“嵯峨咄问此山巅,绾就双鬟历几年。”

  九狮聚会

  在主峰下仰望山顶,就会发现大髻峰和小髻峰都形似狮子;当把视线放到两峰上,则会惊奇地发现双髻峰就是1头鬓毛蓬松、昂头长啸的大雄狮。如果再细觅两峰上的岩石,又会发现 有6头各种姿态的狮子。这样,双髻峰上就有9头狮子了,人称“九狮聚会”。因此,仙公山的主峰亦称狮峰 。

  双髻云海

  仙公山是泉州北郊第一高峰,海拔758.5米,垂直温差5℃。因地处太平洋西南季风区,故每逢春 、夏季节,大小髻两峰云雾缭绕,云涛汹涌,云海翻腾,瞬息万变,似飘浮在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仙境;瞬间又烟消云散,万里晴空,山光水色,如图如画,又回到人间。

  观日台

  观日台,在仙公山绝顶,台面仅2平方米。清晨屹立台上,远眺东方,可见一轮红日跃海喷礴而出,冉冉升起,海天同辉。

  山巅摩崖之上,有石刻“观日台”3字,为清·太常寺少卿、晋江陈大玠所题。(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大玠》)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双髻山》收录清·万际昌《观日》诗:“攀萝寻乌道,侵晓上峰巅。霞气涵沧海,波光接远天。山空孤月落,云净一星悬。会说羲和驭,相催日复年。”

  禅鸡晓唱

  狮峰上有一块似鸡在啼叫形状的大石,传说是张瑞图《禅鸡冢碑》中所说的白水岩寺“禅鸡”坐化后所变,寺僧每天日出时还听得到“禅鸡”的啼鸣。(参见上文《白水岩寺·明·崇祯 张瑞图书《禅鸡冢碑》碑》)

  双龟听法

  狮峰上有两处岩石,从特定的角度看上去,似两只伸头乌龟,正在翘首聆听仙法,形象逼真。

  传说,此两龟原是仙公山下荷潭中的数百年老龟,常到山上丰山洞偷听九仙学经,渐有神性,能预知吉凶。以后二龟不愿回荷潭,坐化于山上,成为如今的两只石龟。

  杨海洞

  杨海洞,在小髻峰顶。石洞高约2米,宽约1米,据说长达2华里。小髻峰南麓和山北新髻(河市镇新岩村),有二姓畲族世居于此,此洞自小髻峰顶直通山麓坑头畲族村。现因经久失修,洞口已被堵塞。

  相传,洞内通道曲折,层次分明。中有古人居住的石室,有放置生活用具和兵器的洞室,有储水池,还有石磨等物。解放前曾为土匪巢穴。

  或说此洞是蜘蛛精的巢穴,北宋·杨文广“平闽十八洞”,斗不过蜘蛛精。于是蜘蛛精一直蛰居其中,为害人间。明·嘉靖间,里人林西塘发动乡人开发仙公山,重修仙山胜迹,结果被蜘蛛精摄入洞中,剥去10个指甲,受尽折磨。 经氏九仙奋力拯救,夷平妖洞,才重见天日。

  畲族小寨

  畲族小寨,又称旧寨,在小髻峰顶,面积近3千平方米。四周围墙 用石块砌成,全长350米,高约3—4米,厚1米多,与天然山石相连。有二门,东南门称前门,又叫巽门、风门;西北门称后门,亦称乾门、天门。前门有路通大髻峰,后门有路通畲族村。寨中有指挥台、屯兵洞、练兵场,还有一个洞穴通杨海洞。

  传说小寨是当地畲族先民所建的一个 军事防御工事,解放前曾一度被土匪盘踞。后因年久失修,只剩下几堵残垣断壁。1995年12月重修围墙。

  从大髻峰东北远眺小髻山寨,可见寨中仰卧着一尊大佛,长度约40米,有头部、有身体,比例协调,人称“仰仙”

  烽火台

  烽火台,在小髻峰顶,1997年2月建。

  烽火台全部由石块砌成。主台高4.60米,长9.5米,宽18.8米,台面64平方米。3个园拱顶石门,里面相通;台上四周围以城垛。

山下

  仙公山下,有两条溪水汇合于双溪莲田而成仙溪(杏川溪),仙溪又与祈山溪水汇合于荷潭。

  荷潭水库是一个风光旖旎如画的人工湖泊,长6公里,水域面积400公顷,平均深度为20米,湖水清澈如镜。

  屹立山上丰山洞远眺,远山相映,近水环抱,远处的仙溪和曲折的荷潭湖面犹如一条银带横亘在平川上,把仙公山点缀得更加婀娜多姿。

附:氏九仙

  传说一

  汉武帝时,有闽郡太守氏,号任侠,江西临川(或说九江)人,府衙在福州于山。夫人氏先后诞九子四女,九子分别取名应天厚福宏仁广富济世体道通神显圣定慧。九子除长子额头正中竖长一目之外,余八子皆盲。

  九子幼年即喜修习《道德经》。时黄老学说盛行汉室,太守与九子应对之中,总能对治民理政有所裨益,而闽地百姓,更在太守“清净无为”的治理之下,得以休养生息。

  后来淮南王·刘安要造反,九子预测汉室强盛未衰,事必败,望太守劝谏刘安切不可逆天而行。后刘安果图谋未成,而遭杀身之祸。

  九子在世33年,一天忽告别父母,鱼贯离家出门。到了闽江之滨,九子各取闽江龙津之水擦拭双目,顿然目开眼明。

  九子一路向南,来到兴化湖边(今莆田市仙游县九鲤湖)砍枫树结庐而居,采药炼丹,教益百姓。此地后来叫做枫亭(今属仙游县)。九子且不时云游,泽被四方,故今日福建各地皆有九仙胜迹与传说。其间也曾在马甲双髻山(丰山)显灵,丰山也就奉侍氏九仙了。

  过了九年,九子回到兴化湖边,口中念道:“金鲤道友,且随我去。”顷刻间波涛翻滚,湖中有九尾金鲤跃出水面,九子各自掏出金丹一颗投入入鲤鱼口中,金鲤头顶上顿时生出龙角,腾空而起,负九子升天而去。附近百姓目睹仙迹,将九子称氏九仙”,将兴化湖更名为九鲤湖,而仙游县的名称也因此而来。

  传说二

  有个县官生了九个儿子都破相,不是歪嘴斜目,就是跛脚瘸手。但这九个破相的孩子心地很好,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做了许多好事。有一回,县官做六十大寿,亲戚朋友、官场同僚、乡里老大都来贺寿。县官大摆筵席待客,心里却一直担心九个破相的儿子让他丢面子,就把他们关在柴房,不让他们出来见客。

  九个兄弟的舅舅也来拜寿,看不到九个外甥,就问县官。县官只顾招呼客人,没工夫答话。舅舅就亲自去找,找到柴房,听见里面有人在哭。舅舅推门进去,九兄弟见门一开就往外跑。他们见舅舅追上来,以为是有人又要把他们关进柴房,更拼命跑。一直跑到湖边,一个一个跳进湖里。舅舅大惊,赶快叫人来捞。突然间,湖水象煮沸的开水不停地滚动,九尾鲤鱼冲出湖面,载着九个兄弟冲天飞去。从此,人们把这个湖叫做九鲤湖,称九个兄弟为九仙公。

  九仙公来到马甲丰山(双髻山),见丰山山势好,风景秀丽,就在丰山显灵,于是人们便在山顶建寺供奉。因为是舅舅在误会中帮助九兄弟成仙的,所以寺内也供奉一位仙舅公。

  文本的传变

  氏兄弟在九鲤湖登仙的故事,唐代就有了。仙游县初名清源,是唐·武周·圣历二年(699年)由莆田析置的。宋·宝佑《仙溪志·叙县》载:“天宝元年,改泉州为清源郡,别驾赵颐正以县名同郡非便,奏请改之。因考故事,谓有九仙人姓,以兄弟九人登仙得名,遂改为仙游县,隶清源郡。”

  这个传说起初比较简单,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口头和文字的不断加工,情节逐渐趋于完整、传奇。 

  南宋·李俊甫《莆阳旧事》晚唐·徐寅《记》谓:“仙兄弟九人,汉·元狩中自临汝来居九鲤湖,炼丹成,乘九鲤上升(因以名湖),有丹处、药槽、虬迹、巨人武在焉。后人告其岩曰何岩,水曰仙水,山曰九仙。”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鲤湖在仙游县中,有九鲤鱼。汉景帝时,豫章翁,其妪氏生九男,目俱盲,独长者一目,为诸弟前行。翁与淮南王·游,九子劝父俱隐不听,遂相与入闽。至西州,谒道人,饮以所居井泉,九人之眼尽开,于是炼丹湖上,丹成以食鲤,鲤变而朱,便招风雨,湖水为溢,鲤数踊欲飞,九人各乘一上升,后人建祠祀之湖上焉。”

  南宋·兴化知县黄录《九鲤湖记》“长老云:氏兄弟九人之初至也,止于南山而炼丹于湖,丹成,鲤化为龙,乘之而去。故其山名九仙,湖曰九鲤,总名曰何岩,皆以氏始。氏临川人,父居江淮间,与淮南王·相善,子知之必亡而隐是山,父不能从;败,始去南求其子不可得而死于岩山。今庙食于仙游者父也,群仙当自有餐于帝所。”

  南宋·宝佑《仙溪志·祠庙·灵显祠》“稽之载籍,神姓,讳未详,始居庐江,徙豫章,娶氏,生子男九人、女四人。时汉·淮南王·好文学与术数之士,神在江淮间与王友善,九子亦从之游。后九子师大罗,学辟谷法,遂自九江寓居于闽之于山(今福州九仙山),经高盖山(今永福县),复过莆(今有太平社行祠)因觅山川之秀,遂过鸡子城山东北之湖上。尝对奕于岩畔,炼丹于湖侧。其父府君亦辞淮南渡江而右,与其母小君自闽之莆,迹寻其子。九子丹成,欲引父俱仙,以母不从而止。湖有九鲤窃尝其丹,皆化为龙,九子乘以上升。父遂隐其山。四女归氏……后计其经行之地,目其山曰九仙山,湖曰九鲤湖,有何岩、何岭、仙水之名。”

  南宋·宝祐《仙溪志·卷3·仙释·莫详》:

  “氏,临川人,字、名莫详。

  汉·元狩中,兄弟九人自临汝来,经行鸡子城,奕于岩畔,炼丹于湖上。丹成,乘九鲤鱼上升,今有丹灶、药槽、水帘、虬迹及巨人武尚存。

  厥父府君迹而寻之,见九子已仙去,因隐此山,今立水仙庙在焉。

  留仙乃其游憩之山,风亭乃其结风之所(旧传九仙结风为亭,群处其上,故名) ,湖曰仙湖(即九鲤湖), 岭曰仙岭,水曰仙水,山曰九仙,县曰仙游,皆本诸此。

  氏九仙的传记至南宋即基本定型,不再衍化。古籍对这一传说多所引述,而少作论证。唯明·周瑛尝以为:“其事荒忽,无可依据,以理度之,只是此湖首受石所、何岩诸水,其长九里耳。”(弘治《兴化府志》)

  或以为九仙是淮南王·刘安和“八公”

  明代有人怀疑九仙或许是指淮南王·刘安“八公”。如黄亨夫《春日柬九仙兼与论梦诗》云:“当日八公何处所,君家兄弟表湖天。”王世懋《游九鲤湖记》亦有此疑:仙兄弟九人乘鲤事颇杳冥,又与淮南、‘八公’异颠末。”

  据《史记》、《汉书》本传记载,刘安之父刘长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的异母弟,论辈分安是汉武帝的叔父。他雅爱文学,又好术数,尝集宾客千人,编著 (淮南子》一书,颇受武帝尊重。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他串通衡山王·刘赐谋反,事泄后二人皆自杀,国除。

  “八公”是指淮南王·刘安所养的8名士。又据《史记索隐》“王养士,得高材者八人,号八公。”早在东晋时,就流传着“八公”淮南王·刘安成仙的神话。葛洪《神仙传》则称:“八公使王登山大祭,埋金地中,白日升天。时传八公与王临去时,余药器置庭中,鸡犬舐啄,尽得升,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也。”

  近人徐鲤九受此启发,作《九仙考异》论文,正式提出九仙传说是假借淮南王·刘安“八公”的论点,认为刘安事败后并没有自杀,而是与八公“脱身入闽,变姓隐名为氏兄弟耳。”

  文认为,刘安等之所以遁逃入闽,一是刘安与家臣伍被密谋时曾说:“急则走越耳。”福建当时正是越族聚居之地,先后称闽越、东越;二是早在汉文帝时,刘安之父厉王·刘长即遣使与闽越勾结;三是武帝欲发兵伐越,刘安曾上书进谏,使闽越王之弟余善得封东越王,刘安实有恩于越王。

  刘安等入闽后为什么又一徙再徙到仙游九鲤湖隐居呢?氏又把此事与余善反汉联系起来。刘安等入闽投靠余善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余善叛汉,武帝使朱买臣等讨伐,余善自泉山(文认为泉山在浙江江山县南)向南节节败退,随地设防。余善沿途留下31处遗迹,其中莆田广业里的越王台和仙游兴泰里的蛇湾城(与九鲤湖邻)、折桂里的鸡子城3处相近,距泉山皆约五百里之遥。最后,余善居股所杀。刘安等随军撤退,“王与八公所以终不流露其姓名也。”

  文尚未能征得确证,略备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