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岁时记(二:元宵)

【正月十五,上元节】

  祭春。
  吃“上元丸”、润饼菜。
  闹元宵

    ——游神赛会。
    ——南安洪濑妆阁。
    ——攻炮城。
    ——德化水口淳湖坐钉轿。
    ——永春达埔岩峰“炸佛”。
    ——永春东平鸿安“跳火佛”。

  闹花灯
    ——概说。
    ——挂灯。
    ——送灯。
    ——赏灯。
    ——游灯。
    ——出灯(抢灯)。
    ——猜灯谜。
    ——南安桃源上元点灯。
    ——晋江东石数宫灯和会灯。
    ——晋江东石梅峰游灯。
    ——游灯龙。
    ——泉港板龙灯(始于宋。程式。)

  “请替身”、“过关限”。
  祀“棕蓑娘”。
  南安英都迎郡主。
  巡境

    ——海神巡境(台商投资区洛阳镇)
    ——六王出巡(台商投资区浮山村)

    ——城隍巡城(德化县)
  谚。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据道家的说法,“上元”乃三官大帝之一的“上元天官”赐福之日,居“三元”之首,须往三官庙行香。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上元节》:“上元节,俗谓天官赐福之时。”

  泉俗素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

  “泉州元宵节俗(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泉州闹元宵习俗(泉州市)”“闽台东石灯俗(晋江市)”共同组成“元宵节”项目,2008年6月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春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上元:夜张灯,以米圆祭先及神,或以酒馔祀祠堂,谓之‘祭春’。”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上元节》:“是日以米圆祭先及神,或以酒馔祀祠堂,谓之‘祭春’。夜则张灯结彩或爇火树。”

  永春乡下民众聚集祖厝,各族各房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排列齐整,或跪或拜,口中念念有词,举行拜祖典礼。有实力的乡族还在祠堂前日夜上演社戏。上元夜,乡亲纷纷弄狮、舞龙、游灯、“请火”、跳神戏。

吃“上元丸”、润饼菜

  “上元丸”,古称“浮元子”,亦称“元宵丸”,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此食俗始于宋代,取其圆形,寓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之意。是日以元宵丸汤供祀祖先、神明,谓之祭春,并作家人早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小吃·元宵丸》)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上元》:

  “上元圆——是日研术米作粉,捣碎长生果(土名落花生),杂以蜜冬瓜、桂花,和以沙糖,搏为寸许。丸熟而荐之祖先神前,曰‘上元圆’。

  按《皇明通记》:汤圆以糟米粉包糖如弹,水煮熟为点心,一名‘糖圆’。永乐十年(1412年)元夕,听臣民赴午门观鳌山三日,以糖圆、油饼为节食,李雨村?调元《诗话》云。

  余有《元宵》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后,孤灯犹唤卖糖圆。’

   先严有《搓丸》句云:‘愿得双丸如日月,灼幽照隐遍人间。’”

  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沾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数次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

  上元节当夜有孝敬神祗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亦寓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嘉兆。(参见www.qzhnet.com泉州历史网《泉州小吃·春卷》)

闹元宵

  以社会活动过节,俗称“闹元宵”,出门游上元,看花灯、焰火、猜谜语、攻炮城, 举办文艺踩节:化装游行有宋江阵、踩高跷、迎阁、骑马队,乐队有南音、十音、车鼓阵、笼吹,舞蹈有舞龙、舞狮、火鼎公火鼎婆、踢球舞、拍胸舞、剑舞、扇舞等。

  游神赛会

  旧俗,每年正月,泉州城区要举行盛大的众神大游行,亦称“巡城”,自清早至深夜,盛况空前。今日泉州地区乡间和台湾民间的民俗活动“巡境”俗,皆渊源于此。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上元》:

  “上元,内外赛会迎神,乡村之间或于二月,谓之进香。

  隆庆《府志》:‘多者费数百金,少者亦不下十金。’

  万历《府志》:‘装饰神像,穷极珍贝,阅游衢路,因起争端。’

   《闽书》(明·晋江人何乔远撰):‘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妆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鍧(“鍧”:象声词,钟鼓等乐器齐作的声音),一国若狂。’”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温陵旧事》,详细记载清代泉州的游神活动的盛况:

  “三吴谓之,谓之,举行于春夏之交,或以五月,山人百谷纪之详矣,末附氏一书,则指为祸阶,噫!亦太甚矣。

  吾温陵以正月谓之朝拜,亦曰,盖合闾里之精虞以祈年降福,亦尊古傩遗意,相沿已久,事亦无足甚非者。

  凡‘会’,皆于正初择其境之齿德(齿德:年高德劭的人)而裕财者首其事,鸠金订期设醮,然后迎神周其境内,人家置几焚香楮甚恭。

  绅富家之先有祈请者,妆神像,名曰赛答。假面盛饰,高擎其座及其楣檐,正神端拱,其行前者称某将军、某元帅,则选长躯伟干者,亦八抬,挺立结束不亚正神复有一无所执,惟拱手躬身如庙中泥塑,位置既高,上下转折,凝然不动,足称绝技者。

  乐之部,有马上吹,有步吹,有音铜鼓,宦川云得之者,即所云诸葛鼓也。

  旗之部,有高招旗、五方旗、三军五命旗、清道旗、飞虎旗、巡视旗。

  执事则戈、铤、矛、戟、箭架、剑盾、龙头、钩镰等,刀无不毕具;而材官、骑士、执盖、碇马、奚奴、军校、苍头、旗手之类复百余人。

  好之事者,有摘某诗句某传奇,饰稚小僮婢而为之,名抬阁;或结彩绸为棚,悬以珍玩,执之而行,名软棚。凡皆疲累日之精神,以供一朝之睇盼。

  神皆四舁(“舁”:抬),惟通淮关大帝、花桥吴真人、南门天妃、虎山王相公、古榕境元檀元帅则八抬,吴真人天妃步耳,余皆驰,脚攒力齐,其疾如风,虽奔马弗及。其或异饰花面,极为丑态,鸣锣助喊以为神威,观之一笑而已。

  神之前为道士,又前为鼓吹,又前为巡逆,岂即逐疫二字之讹乎?虎冠假面为厉鬼之形,筛金执桃,古傩遗式也。吴真人巡逆独多至数百人,余或半,或十之二三,锣声震天地,久之而神始过矣。

  凡会一日之事,大略止此也。

  至夜,首事者例以锣数面呼人家门首点灯,二更时呼出灯牌、火把,于是不论大小执长柄方灯,一持香,灯书‘风调雨顺’、‘祈保平安’等字。闻之故老云:‘旧例,每十步敲金,则持香者皆拜,朝拜之名以此。’然持香吾犹及之,每灯数十,间以钟鼓架,其制四人舁之,周围灯火,缘以练锦,缀以流苏,鼓鸣于内,钟应于外,复夹以二觱篥(“觱篥”:胡人吹奏的一种木管乐器,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全长7寸,状似胡笳而9孔,其声甚悲)为左右行,又一种名‘香架’,鼓吹一如钟鼓架,而制加侈,大略如吴下酒船、长河官座,四周纱屏,画山水人物,皆名笔也,灯火三层,沉檀其上,香闻数里矣。关大帝吴真人灯牌以数钱计,钟鼓架、香架以数百计,火炬亦千百计,长街一望,如星宿,如燎原。凡兹皆不招而至,不约而同,欣欣而来,满愿而归者也。”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上元》:“装人——上元前后,夜间好事者,或摘某诗句、某传奇,饰稚小儿童,装扮故事,导以火把鼓吹,爆竹盈耳,游行市上,谓之装人,即古傩遗意也。”

  民国《南安县志·卷8·风俗志1·岁时土风·上元节》:

  “又,上元内外赛会,设鼓乐迎神绕境,以为祈年之乐;或于二月,谓之‘进香’。

  隆庆《府志》:多者费数百金,少者亦不下十金。

  万历《府志》:装饰神像,穷极珍宝,阅游衢路,因起争端。

  《闽书》: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鍧,一国若狂。

  《温陵旧事》:

  三吴人谓之‘社’,谓之‘会’,举行于春、夏之交,或以五月。吾温陵则以正月,谓之‘朝拜’,亦曰‘会’,盖合闾里之精虔,以祈年降福,亦遵古傩遗意,相沿已久。
凡‘会’,皆于正初择其境之有齿德
而裕财者首其事,鸠金设醮,然后迎神周其境内,人家置几椟,焚香楮,甚恭。绅富家之先有所请者,装为神像,名曰‘赛答”,假面盛饰,高擎其座及于楣檐。

  正神八座,端拱其行。前者称某将军、某元帅,则选长躯伟干者,亦八抬,挺立结束,不亚正神。复有一无所执,惟拱手鞠躬,如庙中泥塑,位置既高,道上下转折,凝然不动,足称绝技者。

  乐之部,有马上吹,有步吹,有五音铜鼓。

  旗之部,有高招旗、五方旗、三军司命旗、清道旗、飞虎旗、巡视旗。

  执事则戈铤、矛戟、箭架、剑盾、龙头、钩镰等,刀无不备具,而材官、骑士、执盖、椗马、奚奴、军校、苍头、旗手之类,复百余人。

  好事者又或摘某诗句,某传奇,饰稚子僮婢,而为之名曰‘抬阁’。或结彩为棚,悬以珍玩,执之而行,名曰‘软棚’。凡皆疲累日之精神,以供一朝之睇盼。

  神皆四舁,惟通淮关大帝、花桥吴真人、南门天妃、郭山郭尊王则八抬,余皆驰脚攒力,其疾如风,虽奔马弗及。其或异饰花面,极为丑态,鸣锵助喊,以壮神威,观之,一笑而已。

  神之前为道士,又前为鼓吹,又前为巡逻,岂即‘逐疫’二字之讹乎?虎冠假面为厉鬼之形,筛金执桃茢(“桃茢”:桃杖与扫帚,古代用以辟邪除秽),古傩遗式也。

   锣声震天地,久之而神始过。

  凡‘会’,一日之事,大略如此。

  至夜,首事者例以锣数面,呼人家门首点灯。二更时,呼出灯牌火把。于是不论大小人家,各执长柄方灯一,持香灯,书‘风调雨顺’、‘祈保平安’等字。闻之故老云:旧例每十步敲金,则持香者皆拜,‘朝拜’之名以此。

  又用钟鼓架,其制:四人舁之,周围灯火,缘以练锦,缀以流苏。鼓鸣于内,钟应于外,复夹以二觱篥为左右行。

  又一种名‘香架鼓吹’,一如钟鼓架,而制加侈,大略如吴下酒船,长河官座。四周纱屏,画山水人物,皆名手也。灯火三层,爇沉檀其上,香闻数里。

  关大帝吴真人灯牌以数十计,钟鼓架、香架以数百计,火炬亦以千百计,长街一望如星宿。凡兹皆不招而至,不约而同,欢欢而来,满意而归者也。

  按:南人好祠,自古为然。迎神赛会,相沿不解。我南安自县治至乡社,无处无之,此亦旧俗之难挽回者也。然一日喧阗(“阗”:声音大而杂),千金倾尽。以此敬神,神未必飨。且氏一书,指迎神赛会为祸阶(祸阶:祸之所从来),未必无所见而云然。愿司世者斟酌而裁节(“裁节”:裁抑节制)之,其亦移风易俗之一端(“一端”:一个方面)欤!”

  南安洪濑妆阁

  南安市洪濑镇的“妆阁”,是元宵节该地的一项主要活动。其俗源自元朝闽南一带的民间草台“蜈蚣戏”(已失传),集全村人力物力一起过节,成为民间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增进邻里往来、和睦。

  所谓“妆阁”,就是各家各户将自己年约七、八岁的小孩,化装成《白蛇传》、《三国演义》等古代戏文人物造型,继而准备一张绑好两根铁棍的板凳,让小孩坐在上面。活动开始后,由每家的两个成年人抬起坐在板凳上的童男童女,组成一列长长的队伍走街串巷。

  攻炮城

  攻炮城是泉州元宵节喜庆活动项目之一,有时在中元节及普度期间也举行。

  相传,明末•郑成功在厦门一带操练水师时,其部将洪旭为防止兵士过年时思乡开小差,在兵营中增添节日气氛,又能使兵士提高作战能力,设计此“攻炮城”游戏,得郑成功赞赏推行。于是军订造了大量鞭炮,扎成一个个炮城,鼓动官兵开展活动,攻下者即予重赏。而后,这种兵营游戏逐渐流入民间。(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制作炮城需要内行师傅。先用竹木、麻线、铅线和铁钉等材料搭起“炮城”的骨架,高约二三丈,分若干层,形状有方有圆,也有三角形者。骨架搭好后,外围糊上红纸,象征古代的城垣。焰火师傅根据财力及要求,或在“炮城”四周简单地绕以鞭炮,或设计制作多种焰火图景,层层而上,一直到最高点,最高处则设置一个特别精彩的节目。每个节目都有一个火眼,也是节目的火药心。之后,在场地中立根柱子或竹竿,把“炮城”高高挂起,形成居高临下的“守城”之势。

  攻炮城是融娱乐与竞技于一体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风格独特。由于攻炮城者众多,以青年为主,而小孩则在旁呐喊助威,场面热闹壮观。

  活动时,攻炮城者逐一点燃自己的鞭炮,从下向上对准“城垣”抛掷,利用爆炸的威力炸破红纸,如燃烧的鞭炮火花正好点燃火药心,就能引爆炮城内的鞭炮或这个节目,使“炮城”的鞭炮或这个节目的焰火全部燃放,获得奖品。“攻炮城”虽是游戏,场面却不输真正的战场,一时之间真如万弹齐发,惊心动魄。

  最激动人心的是“炮手”的鞭炮“破城而入”时刻,霎时城如山崩般“噼啪”作响,人群中也同时“炸响”雷动般的欢呼声。然而也会有尴尬的时候,有时点燃的鞭炮快把“城垣”炸完时,却会意外地一直未能燃爆“炮城”,进退均难,成为失败者。

  “炮城”名目繁多。

  如“金龟蘑”,在一个米筛大的竹环上捆扎无数个“鼠仔”(即装满焰火药料的斜口芦竹细管),并用一条火药芯彼此连接,一旦火药芯被“炮兵”的电光击中引燃,所有“鼠仔”同时迸出五光十色的焰火,并推动竹环迅速旋转,变成五彩缤纷的飞轮。 

  又如“仙人祝寿”,当攻城的炮仗点燃这个节目的火药芯时,燃烧的焰火化成一个仙翁的形象,手中扎成的一捆画幅突然向下展开,展示出一个斗大的“寿”字。 

  又如“满天星”,一经点燃,在尺余长篾条上缚着的数十个“鼠仔”同时升空,最后又在空中爆炸,犹如今日之焰火。

  德化水口淳湖坐钉轿

  德化县水口镇淳湖村,自明·嘉靖(1522—1566年)间至今,每年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都举办独特的舞龙、舞狮、“坐钉轿”活动。

  其舞龙、舞狮所用的龙、狮是用纸做成的。纸龙、纸狮的制作,从正月初二、初三即开始,一条10余米长的纸龙,要耗费1位师傅10多天的时间。

  “坐钉轿”活动较为独特。“钉轿”的椅面、靠背处及落脚处共布满56颗长达数厘米的钉子,钉子刃面雪白,锋利无比。钉子上垫两张薄薄的纸,表演者穿着厚厚的衣服,手持木刀剑,端坐钉椅之上,任凭抬轿人一路颠簸,不时挥舞刀剑,祈愿“千灾扫去,百福招来”

  永春达埔岩峰“炸佛”

  每年元宵节期间,从农历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五,永春县达埔镇岩峰村每天晚上都有“炸佛”活动,最热闹的是元宵当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凌晨四时许。

  “炸佛”习俗始自明末,沿袭至今。整个活动分为巡游和“炸佛”两轮。相传炸着赵大天君的胡须,就能祈福消灾、添丁进财。

  巡游时,队伍前有4人“造火”开路,另4个年轻人头戴的斗笠上,笠上有一张叠成三角状的“天官赐福”灵符,赤裸上身抬着赵大天君在村里巡走。队伍里有人举着长竹竿,上绑大串鞭炮,炸响在赵大天君四周。队伍经过之处,家家户户都会点燃大串鞭炮,争相“炸佛”

  永春东平鸿安“跳火佛”

  元宵夜,永春县东平镇鸿安村都会举行“跳火佛”活动,意在以火驱疫、辞旧迎新。

  年轻人用轿子抬着村里龟坑宫的感应圣王”、“判官”诸神,在锣鼓齐鸣的助阵中,跳过高高的火群(火堆)。扛佛的年轻人一边跳火群,一边还要念念吉词:“跳入来,新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搁(泉音,意“又”)无虑;跳过东,粮食吃袂(泉音,意“不会”)空;跳过西,钱银满厝内。”

闹花灯

  元宵节亦称“灯节”、“灯夕”,家家张灯,户户结彩,闹花灯。泉语“灯”、“丁”谐音,寓祈望人丁兴旺、迎接光明之意。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3疆域志·风俗(附)》:“上元作灯市,三五家共结华表于通衙。十三日放灯,十六日收灯,谓之‘灯节’。”

  “泉州花灯(泉州市)”2005年10月列为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概说

  灯节最早的历史记载从汉武帝开始。汉武帝在平定“诸之乱”后称帝,称帝时刚好是农历正月十五,祭拜太一(当时信奉的显赫神明)时汉武帝出宫游玩,刚好碰上民间放灯。于是定正月十五为“灯节”,有与民同乐之意。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每逢上元都要放灯三夜(十三至十五)。上元活动由于都在夜晚,故有“元夜”、“元夕”“元宵”的称呼。节日的主要景物是“上元灯”,因此又有“灯夕”之称。

  泉州的“灯节”始于唐朝。唐代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带到泉州。

  泉州的“灯节”在宋朝发展到顶峰,花灯之盛,冠绝天下,形成“上品花灯”,有“春光结胜百花芳,元夕分华盛泉唐”之说。特别是南宋,在泉州设南外宗正司,管理3000多名来泉州定居的皇室宗亲。他们仿照临安大放花灯,上元的活动热闹壮观。宋·《五杂俎》誉称:“天下上元,灯灼之盛,无逾闽中。”甚至连京城杭州点灯都委托泉州太守、南安知县雇工精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历史事件·南外宗正司》)

  在明代,元宵节泉州城内(亦是晋江县治)花灯不减宋时。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5·杂志上》《耳谈》记载嘉靖卅八年(1559年)进士、晋江沙塘蔡一槐幼年一则逸事曰:“晋江公沙塘一槐,年六岁往姑夫家看灯,姑夫试以对曰:‘元宵灯火满街衢。’即应声曰:‘大地文章连斗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一槐》)

  明·王世懋《闽部疏》(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一月书):“闽俗……尤重元宵,十三日始放灯,数步一立表,一表辄数灯,家联户缀,灿若贯珠;如是者至下弦犹不肯撒。有司禁之,缙绅先生不平见颜色。是月也,一郡之民皆若狂。”

  泉州花灯内容,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类别主要有走马灯、莲花灯、宝莲灯等。最具泉州特色的是“无骨灯”“料丝灯”。其中“无骨灯”为泉州独创,直接用硬纸连接而成,与一般灯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丝灯”则八面通透,采取镂空的做法,点起灯后整灯通透。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上元:……

  上元灯——市人制灯出沽,或以五色纸,或以料丝,或扎通草,作花草人物虫鱼,燃以宝炬,维妙维肖,俗名古灯。恒于府治西畔双门前作灯市……

  故桐荫吟榭邱家树《上元灯》词云:一年元夕一回换,怪听声声卖古灯。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上元:……

  弄龙——各铺好事者,是夜以青纱数丈,制为金龙灯,燃蜡炬,十数人执而舞之,曲伸盘旋,鳞甲毕动。前导一球,随之上下。亦且敲鼓鸣金吹笛,与儿童竹马,群履踢球,杂游市上焉。

  挂灯

  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 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生男孩之家,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还要宰杀1只公鸡、加1篮白粿敬祖。

  送灯

  “送灯”是泉州传统习俗。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

  “上元:……

  上元灯……

  有新嫁女者,女家须买白芙蓉灯一双,送于婿家,云是宜男兆。……

  张炳文云:‘最是女家忙送客,吉祥争买白莲灯。’”

  有年内出嫁尚未生育的女儿,娘家在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派小舅子或男童到新郎家送莲花灯、公鸡灯、有尾蔗、“仙女送”等,祈祝早日“出丁”。莲花灯需1对,一红一白,白色代表男丁,红色代表女丁;而公鸡灯则代表男性。“仙女送”是一种彩图,绘仙女送骑马的状元郎出天门下凡。莲花灯和公鸡灯在送达那天一同点亮1次,正月初七或正月十五再点1次;“仙女送”则挂在新郎、新娘的床头,有尾蔗竖放在新房的门后。

  如女儿已生育但没生男孩,只赠观音送子灯”

  此俗沿袭至今,各物均有店售。

  赏灯

  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

  游灯

  元宵夜,小孩手提春灯,点上蜡烛,走门串户,结成游灯队伍,信步游灯。

  出灯(抢灯)

  泉语“灯”、“丁”同音,“出灯”“出丁”,寓意人丁兴旺。

  小孩游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即“出灯”。如烧的是红灯,预示生女孩;烧了白灯,预示生男孩。

  灯被抢也是“出灯”。古时元宵节,富人组成“游灯族”,没钱买灯做灯的穷人就组成“抢灯族”。在游灯的大街上,空手的穷人们用歌谣嘲笑提灯的富人:“梅花灯,点不香;官刀灯,搅茅房……”随后一拥而上抢夺富人的灯,被抢的富人不仅不恼怒反倒兴高采烈。

  猜灯谜

  猜灯谜,是逛灯会的又一趣事和普遍活动。把谜语贴附灯上,供人边赏灯边猜谜,猜中者向主持人领取奖品。

  “灯谜(石狮市、晋江市)”,2009年5月列为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安桃源上元点灯

  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泉州开始建城,当时市区范围较小,上元花灯活动无法与北方城市相提并论。至于民间自发点灯历史悠久而且延续至今者,在福建应首推南安丰州桃源。

  桃源上元点灯,名闻遐迩。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傅实以威武军节度招讨使从长安带兵入闽镇守泉州。因有政绩,敕赐傅实银印青绶,衔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宰相)。傅实原建府第于泉州东门外凤山南麓,聘紫云黄守恭五世孙女为夫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实黄守恭》)

  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傅实舍第修建护安功德院(即泉州东禅少林寺),带兵驻扎南安丰州重建府第(今武荣氏大宗祠)。为了表示效忠朝廷而建“唐王宫”(即“桃源宫”),内有唐太宗李世民徐茂公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塑像。每早按仪朝拜,从未间断。上元也按照长安结灯的仪式,祝天子万年,与民同乐。这就是桃源上元点灯的开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少林寺·东禅少林寺、桃源宫》、《泉州祠堂·傅氏——桃源傅氏大宗祠》)

  傅实迎娶夫人黄氏后,隔年上元节前,家父母因最疼爱这女儿,特送来红、白莲花灯一对,预祝早生贵子,合家欢乐。从此,开泉南上元送灯的先河。

  往后,每逢上元,姓族人就在唐王宫和大宗祠点灯,相沿成俗,年年如此。

  明·世宗嘉靖廿九年(1550年),傅夏器参加京都会试高中会元(进士第一名),授仪制主政,为泉州府、南安县和姓争光。南安知县伍文定赠颂联:“泉山名姓无双本,南邑文章第一家。”第二年上元,姓族人欢欣鼓舞地举行大型灯会,附近十多个村庄,数千人积极参与,氏大宗祠和“唐王宫”内外及街道两旁,挂着数以千计的各式花灯,灯月辉映,热闹无比。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夏器》)

  明·神宗万历年间,朝廷占星官启奏皇上:“天上白猿星将于上元之夜下凡转世,位在偏南方向。”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傅夏器遂与族亲相议,以上元灯会的盛况吸引白猿星下凡转世。燕山姓也不约而同地参与这次竞争,彼此全力以赴各尽所能。

  但见桃源氏大宗祠和“唐王宫”外,以及沿街的屋檐都挂着斗灯、橘灯、百花灯、宝塔灯、如意灯、玉簪灯、绣球灯、料丝灯、龙虾灯、走马灯、润饼灯、白兔灯、公鸡灯、年年有余灯、鲤鱼吐珠灯、双龙抢珠灯、龙凤呈祥灯、仙女荷花灯、嫦娥奔月灯,真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应有尽有,目不暇接。

  “唐王宫”前的龙柱上闪烁着红色对联:“二十传来,君明臣忠称盛世;三百载往,国泰民安庆升平。”宫内有宫灯百盏,大小不一,精巧异常,灿烂辉煌。氏大宗祠大门前耀眼的对联:“管弦喧天,人往人来金吾夜;灯花匝地,溪南溪北玉园春。”厅堂的柱联:“逢盛世,安居乐业,尽是桃源仙境;庆元宵,源远流长,既成柳邑民风。”正厅中灯群四簇,宫灯为主,绕以红白莲花。

  礼案上安放3件宝贝:

  一是宋·宣仁皇后赐给郡马傅察的商代欹器(倾欹易覆之物,可置于座右以为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察》)

  二是宋·少师楫上朝手执的玉如意。

  三是玉鸳鸯。

  堂下笼吹吹奏,喜气洋洋。

  大宗祠前广场上有梨园演出、南音会唱、舞狮和踢球。鳌山四周用锦缎围绕,流苏缀饰;鼓鸣于内,钟应以外,灯火三层,光辉夺目。鳌山上有亭台楼阁,有暗藏机关发条的戏剧人物,能在灯下表演一些动作。可见当时闹花灯规制宏伟技艺高超。

  值得一提的是,上元盛况空前的灯会之夜酉时,主持人精心安排姓媳妇“钻灯脚”。桃源石盘一位新婚妇女得到白猿星投胎转世,生下傅文龙。他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授河南道御史、陕西都察院。此乃闽南上元灯节“钻灯脚”的起源。

  晋江东石数宫灯和会灯

  元宵节,晋江东石镇有“数宫灯”和会灯习俗。

  “闽台东石灯俗(泉州)”2007年8月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台东石灯俗(晋江市)”“泉州闹元宵习俗(泉州市)”共同组成“元宵节”项目,2008年6月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正月十三日前,东石仙迹境凡去年新婚的青年,都须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始建于明朝的“三公宫”(又称“嘉应庙”)里去,从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连续3个晚上,男女老少齐集庙里,欣赏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的宫灯,或猜灯谜,或听南曲清唱。赏灯时,人们数着这一年宫灯的对数,算一算当地去年有多少男子结婚,预测今年可比去年增加多少人口。泉语“灯”、“丁”同音(ding),东石男人大都常年出海在外,通过数宫灯,可使那些回家过春节的航海者了解家乡人丁情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嘉应庙》)

  东石与台湾相隔很近,旧时从东石坐帆船,一昼夜便可抵达台湾。明代以前,就有东石人到台湾谋生。明·嘉靖(1522—1566年)年间,去台人数渐多。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东石人多有在军水师并随他前往收复台湾的。到清代,又有不少东石人渡台谋生,定居台湾。

  渡台的东石人不忘祖家,他们以故乡村名为聚居地命名,如嘉义县东石乡、澎湖县湖西乡的东石村、彰化县鹿港东石里、布袋嘴等,还将故乡“三公宫”(嘉应庙)“九龙三公”的香火分灵过海,建庙奉祀。现台湾有东石嘉应庙分炉23处,如台湾布袋镇“嘉应宫”、新温“嘉应庙”、北港仔“嘉应宫”、高雄路竹乡“三公宫”、布袋光复里“安天宫”、嘉义盐地仔“龙珠宫”、彰化诏安里“竹安宫”、高雄前镇区“三公宫”、台北“青龙宫”等。同时,也把家乡“数宫灯”习俗带到台湾,每逢元宵节在“三公宫”内提挂宫灯。

  不仅如此,以前每年元宵节,台湾那边的东石乡亲都特地赶回祖籍地“会灯”。他们提前派人于正月十三回乡祭祀“三公”带回过去一年内台湾乡亲新婚的宫灯数,并把故乡的数字捎回去,以互报闽、台两地子孙发展的情况,共祝子孙兴旺。

  “三公宫”内除各新婚夫妻送来的宫灯外,还由公家定制一盏大红绣球灯挂在正中。在元宵夜的午夜时分,各新郎官齐集宫内,在主事者通报今年本地及台湾的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后,就开始举行灯俗活动的重头戏“卜灯”。新郎官们按送灯的次序,在三公爷座前掷“信杯”(一阴一阳为一杯),掷得杯数最多的可迎回中间的那盏绣球灯,迎回者的叔伯兄弟、亲族都会赶来帮忙,大放鞭炮,用大红甲吹迎回家,挂在厅中。因为此灯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迎回者会“出丁”(生男孩)。随后,各人也将各自的宫灯迎回家里挂在新房内,祈求三公爷保佑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台湾乡亲代表也参与“卜灯”,若掷得大红绣球灯,十六日得专船送回台湾,本地则出动“蜈蚣阁”欢送。

  这一习俗,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海峡两岸隔绝才中断。现在,两岸互通,“会灯”习俗再次恢复。

  晋江东石梅峰游灯

  晋江东石梅峰(型厝)村的正月十五“游灯祈福”活动甚为盛大,是当地庆祝元宵、祈求新年风调雨顺的独特民俗。

  型厝是“不二庵”的所在地。“不二庵”原称“竺书庵”颜怿始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相传,自颜怿建村聚居以来,型厝村便有上元“游灯”习俗,且代代相传,历久不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不二庵》)

  型厝“游灯”活动包括“舞香龙”、“烧火把”、“酒盏灯”、“採轿脚”、“火鼎公婆”等节目,游行路线主要围绕型厝村周围的村路以及空旷地带,终点即是“庵宫”(“不二庵”),即围绕本村所有民居一匝,亦称“绕境”

  相传,型厝村前村后各有条大坑沟,过去常常遭水患,村人认为有邪鬼魔祟扰乱乡里,因而每年元宵节连续“游灯”3晚,意在以“火龙火马”烧掉肮脏,驱除邪祟,祈求全村风调雨顺,人口安宁。

  游灯龙

  每年元宵期间,山区的一些村,如安溪县蓝田乡后清村、德化县杨梅乡云溪村、上云村等,要举行游灯龙祈福活动。其俗源自元朝闽南一带的民间草台“蜈蚣戏”(已失传),有600多年历史。游灯龙集全村人力物力一起过节,成为民间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增进邻里往来、和睦。

  灯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以竹蔑为筋骨,纸张裱糊而成。村里准备好龙头灯和龙尾灯,龙身由一家一户做一节(或以灯笼代之),再共同组成长龙。全村只擎一条灯龙,最长时达三、四公里,灯龙越长,象征该村越兴旺。当夜幕降临,村民在纸龙灯里点上蜡烛,舞动灯龙,走家串户送去祝福,持续数小时。

  这项活动,在德化县葛坑镇下岭村称“闹火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始自于氏先祖黄大允

  据传,黄大允是清朝的举人,先后在福州、台湾任职,为官清廉。后不知什么原因,受到当时皇帝的欣赏,御赐黄大允家元宵节可以举龙灯,而普通人家元宵节只能提灯笼游园。从此以后,下岭村氏族人元宵节都要举龙灯,并传承了下来。

  参与活动的有两条上百米长的“龙灯”,一条绸制,一条纸扎。每年正月十四晚七时许,下岭村民举着龙灯陆续到下岭村头的宫庙前集合。出发前,舞龙头的村民将电源接上,龙眼瞬间射出两道亮光,龙灯其他部位内部的蜡烛也陆续点燃,一条蜿蜒百米的龙灯亮了起来。百米龙灯从村头出发,绕着全村蜿蜒游走,氏家族的地界都要走到。龙灯每到一户人家,户主都要燃放烟花爆竹接送,烟花爆竹响彻山乡,锣鼓喧天。龙灯一圈走下来,约须四五个小时,最后到设在下岭村一座老宅内的道场,村民们再开展祭拜活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时至今日,村里的年轻人陆续外出谋生,村里的人口虽有1100多人,而常住人口只剩下100人左右,大多是留守老人。但每年元宵节前后,在外的村民们都会返乡参加“闹火龙”活动。

  泉港板龙灯

  泉港板龙灯,即“板凳火龙灯”,流行于泉港区(古称“惠北”),较著者如界山镇南庄村,涂岭镇樟脚村,南埔镇仙境村、天湖村。

  始于宋

  泉港流行板龙灯的区域,都邻近仙游县枫亭镇;特别是与枫亭相毗邻的南庄村,古时原是枫亭的属村,明·万历(1573—1620年)间,才同周围的另6个自然村,被惠安人李恺买归惠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恺》)

  仙游枫亭宋时便有上元节(元宵)游灯的记载。据《枫亭志》载,早期的元宵游灯,是把灯笼、火把扎在长条木板上,由各村和各姓氏的民众各自打着自家的宫、庙号和姓氏,并抬着供奉的菩萨偶像,按规定的“游路”进行。另外,《枫亭志》还注明,古时游灯“是从正月十五日开始到十七日挑一日,每条灯后有锣鼓队,到家后煮点心。”

  南庄本为枫亭属村,除灯架上绑火把的形式自然被淘汰掉外,其余“板龙灯”游灯习俗的内容现均与枫亭相同或相近,说南庄等村正月游灯的历史同枫亭一样可远溯至宋代,是顺理成章的。

  程式

  “板龙灯”绕境巡游活动,南庄村于正月十三至十七择个睛朗无风的夜晚举行,樟脚村于正月十四、十五举行,仙境村于正月十五举行,天湖村于正月十八举行(遇风雨则顺延)。

  传统的灯笼由藤条扎成,外面裱以油纸。而今彩灯式样繁多,有水晶玻璃的,有纱布的,有纸扎的……灯座(灯架)是1块约3米长的木坂,板上凿出圆洞,将安放蜡烛的木桩固定在圆洞上;然后装上灯笼。根据每户男丁数量,灯笼或8盏1排,或10盏1排,高低错落,通过底座上设置的U形铁条固定在木板上。

  游灯当日傍晚,沿“游路”鸣锣,家家挂红灯,户户煮咸粥,拌以各种各样好吃的佐料进食。“游灯夜吃咸粥”是一些村里老少皆知的俗规。

  夜幕降临,每家每户分别由2个男丁两头扛着1个板龙灯(短的1人扛),汇集在祖厝或境庙前或村路上,然后以同姓或同房族为单位(如南庄就有13个姓或房族),将自家灯架的前端,搭在前一家灯架的后端,逐一连接串联起来,合为1条“灯龙”,有的可锦延近公里。为防止灯架滑落,灯架的前后端事先都打有孔洞,再用1根上端穿上大铁钉的木棍,将两个灯架竖着穿贯起来。作为“灯龙”的带头灯,有的还设计个活灵活现的龙头,青面红颜,张牙舞爪,眼珠上亮着绿灯,酷似呼啸而去的天龙。“灯龙”未行时,那里便成了小孩嬉闹的天地,孩子们在灯架下尽情地追逐穿梭,推搡跑跳……大人非但不叱喝制止,还怂恿他们去穿梭,据说这样神明会保佑“家丁(灯)旺盛”

  入夜吉时一到,“板龙灯”点亮出发,在境内各自然村中小巷和田间小道蜿蜒游走,如火龙游动,每条“灯龙”之后又带着锣鼓队,群“龙”聚集,锣鼓喧天,所到之处烟花爆竹不断,蔚为壮观。灯队要环绕全村1圈,途经所有自然村,往往转到半夜方止。游灯时,大家总是有意无意地烧掉几盏油纸灯,称“出灯”;来年再补上几盏新灯,“添灯”即寓意“添丁”

  巡游结束后,大家会集中在一起,由村里的长辈逐家逐户分发“彩饼”,即“油酥饼”,也称“肉饼”

“请替身”、“过关限”

  旧时郡城、晋江、惠安一带,要“请替身”、“过关限”

  所谓“替身”,是指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家庭主妇要先略备酒菜敬祭,并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焚烧掉。有的还要用红纸剪成或扎成一个城门样的关隘,再举行1个过关仪式。

  这是春节系列民俗活动结束前夕,再1次祈冀在新的一年里消灾消难,前途光明。

祀“棕蓑娘”

  沿海一带未成年女孩还时常结伴祀“棕蓑娘”

  备好食品及一寸长的小红绣鞋一只或小衣衫一件,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芒芒(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裘;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其供品或边祝边吃,或祝毕带回,小红鞋或小衣衫则要焚化。

  “棕蓑娘”当为全国许多地方所敬妃的厕神紫姑《显异录》曰:紫姑,莱阳人,姓,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阴杀之于厕间。上帝怜之,命为厕神,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于厕间迎祝,以占众事。”

  泉州未成年女孩敬祀“棕蓑娘”,在于祈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与全国其他地方占蚕桑、占姻缘、占得子等有所不同。

南安英都迎郡主

  “迎郡主”是南安县英都特有的元宵活动。

  每年元宵,农历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连续三个夜晚,南安 英都村街上人来人往,观灯游赏,小孩举着公鸡灯、凤鼓灯追逐奔跑。忽然,谁喊了一声:“郡主来了!”“郡主来了!”顿时,欢腾的灯街停止喧哗,男女老少探头张望。只见从霞美村抬来一顶花轿进入英墟街,沿途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不断。尾随在花轿后面的是舞龙长阵。

  原来,清初开国功臣洪承畴之孙洪奕沔被满族王爷招为女婿,称为“郡马”;亲王的女儿称为“郡主”“郡马”、“郡主”都住在京都,家乡宗亲想一睹“郡主”的风采,不时发贴邀请“郡主”主回乡。“郡马”便请京都巧匠雕1尊“郡主”塑像,千里迢迢从京城送来英都。“郡主”的塑像由洪奕沔宗亲保存,每当元宵佳节,便用花轿抬“郡主”出来观赏花灯,也让乡人一睹“郡主”风采。花轿前南音清唱,花轿后龙队狮队争相起舞,闹个通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承畴》)

巡境

  海神巡境(台商投资区洛阳镇)

  元宵夜的“海神巡境”,是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一年举行一次的元宵传统民俗活动,以祈求全境平安、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洛阳镇上每隔3—5米就有一处篝火,鞭炮声不绝于耳,再加上焰火、花灯,整条街一派红火景象。

  六王出巡(台商投资区浮山村)

  台商投资区浮山村(獭窟岛)一年一度于元宵日举行“六王出巡”活动。

  浮山村有西峰后宫,奉祀6府王爷。是日,乡人上千人组成踩街队伍,下午3时长炮点起,鸣锣开道,从西峰后宫出发举行六王巡境活动,声势浩大。

  城隍巡城(德化县)

  德化元宵节,县城迎“城隍巡城”,农村迎神闹元宵。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2·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气候·田家岁时占验并风雨杂占(附,从府志抄录)》:“上元日,朝占百果,午占晚禾,晚占早禾,皆欲晴明。谚云:‘雨打元宵灯,早禾一束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