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伦
(字彝正,号一峰,谥文毅
明·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

  成化二年状元及第,授翰林修撰。
  成化二年三月疏阻大学士李贤夺情事。
  成化二年五月谪泉州市舶司副提举

    ——谪任。
    ——反对将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
    ——讲学郡北“净真观”。
    ——时逃寂岩壑间。
    ——泽被当世,名垂千古。

  成化三年复原职翰林修撰
  归里讲学

    ——引疾归。
    ——讲学。
    ——成化十四年卒于家。

  著述

  罗伦(1431—1478年),字彝正,号一峰,谥文毅,明·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今上饶市广丰区瑶田镇水心村),宣德六年(1431年)生,是有明一代的状元名儒。

  《明史·列传67·罗伦》、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明·提举市舶司·罗伦》、民国《南安县志·卷35·人物志10·明寓贤·罗伦》等有传。

成化二年状元及第,授翰林修撰

  罗伦14岁即授徒于乡,以资养亲。成化二年(1466年)丙戍科状元,授翰林修撰。

   《明史·列传67·罗伦》: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

  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独赐而后受。

   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

   居父母丧,逾大祥,始食盐酪。

  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擢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

  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

  罗伦,殿试卷誊真以十三幅为格本,朝廷对策,惟一峰极长。盖一峰既中会试,于礼部颁卷时,自言‘久于场屋,有志廷对,愿增纸以毕所欲陈。’礼部官壮其志,许之。誊真遂有二十幅。时李文达进读卷,几一时余。年渐高,跪久至不能起,上命两内臣掖之。是年遂为大魁。至次科会试,亦有欲比例者,礼部官以为有意希望,竟不从。故至今惟以十三幅为式。

  成化乙酉(成化元年,1465年)罗伦赴春闱,道经苏州,为文谒范文正范仲淹文正祠。是夕宿舟中,梦文正遗诗曰:‘赐带横腰重,宫花压帽斜。劝君少饮酒,不久卧烟霞。’明年状元及第。”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明·提举市舶司·罗伦》:罗伦,字彝正,永丰人。成化丙戌进士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

  民国《南安县志·卷35·人物志10·明寓贤·罗伦》:罗伦,字彝正,永丰人。成化丙戌进士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

成化二年三月疏阻大学士李贤夺情事

  罗伦授翰林修撰逾二月[即成化二年(1466年),三月],即发生疏阻大学士李贤李文达)夺情事。(注:“夺情”: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国家夺去孝亲之情,官员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明史·列传67·罗伦》:

  “逾二月,大学士李贤奔丧毕,奉诏还朝。沮之,不听。乃上疏曰:
‘臣闻朝廷援杨溥故事,起复大学士李贤。臣窃谓大臣,起复大事,纲常风化系焉,不可不慎。

  曩陛下制策有曰:‘朕夙夜拳拳,欲正大纲,举万目,使人伦明于上,风俗厚于下。’窃谓明人伦,厚风俗,莫先于孝。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子夏问:‘三年之丧,金革无避,礼欤?’孔子曰:‘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今以三年之丧从其利者,吾弗知也。’陛下于,以为金革之事起复之欤?则未之有也。以大臣起复之欤?则礼所未见也。

  夫为人君,当举先王之礼教其臣;为人臣,当守先王之礼事其君。昔宋仁宗尝起复富弼矣,辞曰:‘不敢遵故事以遂前代之非,但当据《礼经》以行今日之是。’仁宗卒从其请。孝宗尝起复刘珙矣,辞曰:‘身在草土之中,国无门庭之寇,难冒金革之名,私窃利禄之实。’孝宗不抑其情。此二君者,未尝以故事强其臣;二臣者。未尝以故事徇其君。故史册书之为盛事,士大夫传之为美谈。无他,君能教臣以孝,臣有孝可移于君也。自是而后,无复礼义。王黼史嵩之陈宜中贾似道之徒,皆援故事起复。然天下坏乱,社稷倾危,流祸当时,遗讥后代。无他,君不教臣以孝,臣无孝可移于君也。陛下必欲身任天下之事,则身不可留,口实可言。宜降温诏,俾如刘珙得以言事。使于天下之事知必言,言必尽。陛下于之言闻必行,行必力。虽不起复,犹起复也;苟知之而不能尽言,言之而不能力行,虽起复无益也。

  且陛下无谓庙堂无贤臣,庶官无贤士。君,盂也;臣,水也。水之方圆,盂实主之。臣之直佞,君实召之。陛下诚于退朝之暇,亲直谅博洽之臣,讲圣学君德之要,询政事得失,察民生利病,访人才贤否,考古今盛衰。舍独信之偏见,纳逆耳之苦言。则众贤群策毕萃于朝,又何待违先王之《礼经》,损大臣之名节,然后天下可治哉。

  臣伏见比年以来,朝廷以夺情为常典,缙绅以起复为美名,食稻衣锦之徒,接踵庙堂,不知此人于天下之重何关耶?且妇于舅姑,丧亦三年;孙于祖父母,服则齐衰。夺情于夫,初无预其妻;夺情于父,初无干其子。今或舍馆如故,妻孥不还,乃号于天下曰:‘本欲终丧,朝命不许’,虽三尺童子,臣知其不信也。为人父者所以望其子之报,岂拟至于此哉。为人子者所以报其亲之心,岂忍至于此哉。枉己者不能直人,忘亲者不能忠君。陛下何取于若人而起复之也。

  今大臣起复,群臣不以为非,且从而赞之;群臣起复,大臣不以为非,且从而成之。上下成俗,混然同流,率天下之人为无父之归。臣不忍圣明之朝致纲常之坏、风俗之弊一至此极也。

  愿陛下断自圣衷,许归家持服。其他已起复者,仍令奔丧;未起复者,悉许终制。脱有金革之变,亦从墨衰之权,使任军事于外,尽心丧于内。将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

成化二年五月谪泉州市舶司副提举

  谪任

  罗伦因疏阻大学士李贤夺情忤旨,成化二年(1466年)夏五月谪福建市舶司(驻地泉州,亦称泉州市舶司)副提举。在任不足2年,成化三年(1467年)去。

   《明史·列传67·罗伦》:

  “疏入,谪福建市舶司副提举。御史陈选疏救,不报。御史杨琅复申救,帝切责之。尚书王翱文彦博唐介事讽曰:‘潞公市恩,归怨朝廷,吾不可以效之。’亡何,卒。”

  “方为提举时,御史丰城涂棐巡按福建。司礼中官黄赐,延平人也,请见,不可。泉州知府李宗学以受赇为所按,讦自解,从中主其奏。宗学俱被征,词连,当并逮。镇抚司某曰:‘先生可至此乎?’即日鞫成上之。得免,亦复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明·提举市舶司·罗伦》:“以疏阻大学士李贤夺情忤旨,谪提举泉州市舶司。”

  民国《南安县志·卷35·人物志10·明寓贤·罗伦》:“以疏阻大学士李贤夺情忤旨,谪提举泉州市舶司。”

  反对将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

  罗伦任福建市舶司副提举的时间虽短,却为泉州地方做了一件本职内的大好事,就是反对将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

  当时朝贡事宜除有市舶司主管外,同时交由市舶太监办理,因市舶太监驻于福州,而市舶司设在泉州,于是有迁司之争。成化二年(1466年),巡按御使朱贤奏请迁市舶司,加上税监高宷等人的操纵,朝廷准备将福建市舶司迁往福州柏衙。

  时任福建市舶司副提举的罗伦拒理上疏反对,迁司事遂寝。一直到成化八年(1472年),福建市舶司驻地才由泉州迁福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明代·福建市舶司》)

  王纰编《福建市舶提举司记》(转引自沈玉水《泉州掌故録粹》)载:

  “成化丙戌(成化二年),巡抚御使奏请迁(泉州市舶司于)福之柏衙,制从之。

   提举云:‘衙门设立自有其地;迁移亦有其数。盖以柏衙僻陋,非可设之地;岁数未穷,非可迁之时。’

   遂寝其事。”

  虽然明代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贸易已开始走下坡路,但福建市舶司设在泉州,对繁荣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贸易,乃至推动泉州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讲学郡北“净真观”

  罗伦在泉州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为促进泉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被受泉州人民的景仰和爱戴。

  罗伦充分利用自己渊博学识,在公余聚众收徒,讲学郡北“净真观”(位虎头山一带、“梅花石”东畔)。四方士人从学如流,连府学和县学的教谕,也来听课受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一峰书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明·提举市舶司·罗伦》:自幼励志圣贤之学,及抗疏(“抗疏”:向皇帝上书直言)落职,直声震天下。至泉,有司率诸生从之,讲明正学。”

  清·同治《福建通志·明宦迹》载:至泉日,有司率诸生从之,讲明正学。”

  民国《南安县志·卷35·人物志10·明寓贤·罗伦》:自幼励志圣贤之学《及抗疏落职,直声震天下。至泉,有司率诸生从之,讲明正学。”

  明·何乔远《闽书·文莅志》称,罗伦非圣贤之说不讲,因人施教,“与人子言依孝,与人臣言依忠,与居官者言民所疾苦”陈献章称其“洞彻不欺之心,炳中天之杲日;轰劲出群之气,发百蛰之春雷”

  罗伦任职福建市舶司(驻地泉州)期间,还关心福建各地文化教育的发展,曾先后作《闽县治重修记》、《邵武县学复地记》、《福州府学重正诸书序》等文。

  时逃寂岩壑间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明·提举市舶司·罗伦》:

  “与张净峰?友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时时逃寂岩壑间,于南安片瓦岩特所心赏,徘徊赋咏,有‘仙家白昼应无夜,玉树长春未觉秋’之句,人传诵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一片寺》)

   民国《南安县志·卷35·人物志10·明寓贤·罗伦》:“时时逃寂壑岩间,于南安片瓦岩特所赏心,有‘仙家白昼应无夜,玉树长春未觉秋’之句。”

  在泉诗作

  罗伦在泉州期间诗作甚多,现存民间传抄的有《归山诗》20首、《劝世诗》4首。

  如《劝世诗》:“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所求处处田禾熟,惟愿人人寿命长。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忤爹娘。四方平静干戈息,我若贫穷也不妨。”

  泽被当世,名垂千古

  罗伦在泉州时间虽短,却赢得泉州各界的广泛钦敬与爱戴。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明·提举市舶司·罗伦》:“嘉靖(1522—1566年)中御史聂豹于城北建一峰先生书院以祀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一峰书院》)

  清·周学曾《晋江县志·学校志》:“明·嘉靖八年,巡按御使聂豹、提学副使郭持平、知府顾可久、通判李文、推官徐炤改净真观地建‘一峰书院’,祀市舶司提举罗文毅。”因书院近旁有石若梅花,人称“梅花石”,故“一峰书院”又称“梅石书院”,旧址在今泉州一中校门内西侧。至今泉州人仍称“一峰书院”遗址为“一峰书”

  清·周学曾《晋江县志·学校志》还载,民间旧有“‘梅石开,状元来’之谶。先生至,石适开,香闻数里,而本邑乡先正庄羹若?际昌殿试第一应之”。说的是,罗伦之后150多年的万历十七年(1619年),晋江人庄际昌会试、殿试连魁,成为明代晋江籍的又一状元。明代后期,泉州又先后出了几位状元,其中应有罗伦的1份功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际昌》)

  民国《南安县志·卷35·人物志10·明寓贤·罗伦》:“嘉靖中,御史聂豹于郡城北建一峰书院祠之,以待学者,至今尚存。”

  至清代,仍有不少人仰慕罗伦

  清·郭柏苍刘永松《乌石山志》: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市舶司提举(字季风钦仰罗伦,令福建盐运司同知李人龙撰文勒石。人龙因捡张汝弼谪官诗刻碑,又为自序,刻于诗之后。

  (明)张汝弼《送应魁调官福建市舶提举》诗云:‘江右衣冠此丈夫,才于枫陛听传胪。百年事业丹心苦,万古纲常赤手扶。郭隗台前折谏檄,考亭祠下扫寒芜。问渠荣落升沉事,天际浮云自有无。’”

  此中泉州后人对罗伦的赞美、钦仰之情清晰可见。

  《乌石山志》还说:李人龙撰此碑之时,上距罗一峰谪闽之时已八十九年,下距耿定力废提举司合祀罗伦舒芬(明代与罗伦同籍同官,所贬地方和官职又相同的名宦)之时又三十二年。”可见罗伦对后人的影响力之深远,不仅泽被当世,而且名垂千古。

成化三年复原职翰林修撰

  罗伦任泉州市舶司副提举不足2年,成化三年(1467年)李贤病死,罗伦经学士商辂保荐,召复翰林修撰(北京)原职,成化四年(1468年)四月改驻南京翰林院修撰。

  《明史·列传67·罗伦》:“明年以学士商辂言召复原职,改南京。”

  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

  罗伦上疏论阁老、南阳李贤夺情事,调广东市舶提举(误,应为“福建市舶提举”)。时学士陈文画策,故有此贬。

  复官,已谢世。及死,薛之纲御史作诗挽之曰:‘学士先生早盖棺,薤歌声里路人欢。填门客散名犹在,负郭田多死亦安。盐井已非今日利,冰山不似旧时寒。九原若见南阳,为道罗伦已复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明·提举市舶司·罗伦》:“未几召还南京。”

  民国《南安县志·卷35·人物志10·明寓贤·罗伦》:“未几,召还南京。”

归里讲学

  引疾归

  罗伦居南京翰林院修撰2年,引疾归,遂不复出。

  《明史·列传67·罗伦

  “居(南京翰林院修撰)二年,引疾归,遂不复出。

   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里居倡行乡约,相率无敢犯。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解以覆之。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

  ·蒋一葵尧山堂外纪》:罗伦不久谢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明·提举市舶司·罗伦》:“寻乞归里。”

  民国《南安县志·35·人物志10·明寓贤·罗伦》:“寻乞归里。”

  罗伦曾自言:“予性刚,见刚者好之,若饥渴之于饮食不能自喻也。求之不可得,则友其人于古,相与论其世,如侍几杖而聆謦欬也,而欷嘘企羡,至为泣下。予之好刚,盖天性然也……之所谓刚,固予之所好者也。”

  讲学

  罗伦隐于家乡金牛山授徒讲学;又与胡居仁张元祯娄谅等于戈阳圭峰、余干应天寺等地讲学,开明代书院会讲之先声。

  罗伦强调教育作用,认为唯有发展教育,使人皆有学,才能达到士有定习,民有定志,官有定守,国有定制。教育学生务实,认为成才多途,非必经科举,故凡来求学之士,欲研习性学者纳之,务举业者辞之。

  《明史·列传67·罗伦》:“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文毅罗一峰先生

   “先生刚介绝俗,生平不作和同之语,不为软巽之行。”

  “先生之学刚而正。或拟之孔融,非是。”

  “注意经学。《周易》多传注,间补己意。《礼记》汇集儒先之见,而分章记礼,则先生独裁。《春秋》则不取褒贬凡例之说,以为《春秋》缘人以立法,因时以措宜,犹化工焉,因物而赋物也,以凡例求《春秋》者,犹以画笔摹化工,其能肖乎?”

  成化十四年卒于家

  成化十四年(1478年),罗伦卒于家,年48。

  《明史·列传67·罗伦》:

  (成化)十四年卒,年四十八。

  嘉靖初,从御史唐龙请,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

  学者称一峰先生。”

  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罗伦归隐而卒。”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明·提举市舶司·罗伦》:“居数年,卒。”

  民国《南安县志·卷35·人物志10·明寓贤·罗伦》:“居数年,卒。”

著述

  罗伦著有《五经疏义》、《一峰集》、《周易说旨》。其著述后被整理收入《四库全书》的,有各类文字14卷,包括策、疏、状、序、记、传、墓志、谣、文、哀辞、说、铭、祭文、书等10卷,以及诗集、《梦稿》及歌4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71·集部24·别集类24》:

  《一峰集》十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罗伦撰。

   彝正,别号一峰,江西永丰人。成化丙戌进士第一,授修撰。释褐甫三月,以疏劾大学士李贤,谪泉州市舶副提举。明年诏还,复原官,改南京供职。寻以疾辞归,退居金牛山,授徒讲学以终。事迹具《明史》本传。

  陈献章称石交,然献章以超悟为宗,而笃守宋儒之途辙,所学则殊。《明儒学案》云:刚介绝俗,生平不作合同之语,不为软巽之行。冻馁几於死亡,而无足以动其中,庶可谓之无欲。

  今览其文,刚毅之气,形楮墨。诗亦磊砢不凡,虽执义过坚,时或失迂阔。又喜排叠先儒传注成语,少淘汰之功,或失繁冗。然亦多心得之言,非外强中乾者比也。

  后载《梦稿》二卷,记梦之词至三百馀首,隐约幻渺,几莫测其用意所在,亦文集中罕见之体。以其人足重,故得附本集以传,今亦姑仍旧本录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