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埭丁氏宗祠(上卷)

【据庄景辉《谈陈埭氏宗祠》以及其他资料整理】

  丁氏回族。
  肇建。
  沿革

     ——隆庆丁怿丁自申的大规模扩建。
     ——万历
丁日近进一步扩筑。
     ——清代五次重修。
     ——现代修葺。

  建筑规制
     ——方位。
     ——规制。
     ——宗祠建筑的小式作法。

  祖先崇拜
     ——从“祀不设主”到“祀设主”。
     ——除一至五世,有爵有功者得以祔食。
     ——清·康熙间开捐资晋主之例。
     ——崇奉于大宗祠内之丁氏祖考妣名录。

  陈埭氏宗祠坐落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之东南。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1985年辟为晋江县(现为晋江市)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

  回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信奉伊斯兰教,不建宗祠。陈埭丁氏宗祠的出现,是回汉两个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祠堂呈“回”字形,既有当地汉族祠堂的特色,又有回族文化的特征。

  氏祖宅(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氏祠堂(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1991年3月列为第三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埭氏宗祠(明):晋江市” ,2006年5月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氏回族

  岸兜是丁氏迁居陈埭的肇基之地。目前丁氏回族聚居于晋江陈埭镇的江头、岸兜、溪边、四境、花厅口、坪头、西坂7个行政村,有回民25000多人。目前,走出泉州、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丁氏后裔,达六、七万人。

  据厦门大学陈国强教授《陈埭回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考证:“陈埭回族是泉州回族的一部份,他们是由中亚的阿拉伯穆斯林,从宋、元时代由苏州、杭州来到泉州市,在泉州居住几代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才融合成为回族。”

  数百年来,陈埭丁氏回族与汉族人民一起生活在陈埭这片土地上,共建家园。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陈埭回族和汉族人民在文化上互相渗透。(参见泉州历史《泉州民系·元末明初——泉州多民族的形成·回族》)

肇建 

  陈埭氏宗祠始建何时?由于没有明确文字记载,因此历来说法不一,大部份考证者均依据明·万历廿八年(1600年)“赐进士榜眼及第 、 资政大夫 、 南京礼部尚书、前吏部左部侍郎兼侍读学士、眷生黄凤翔顿首拜撰”《重建陈埭丁氏宗祠碑记》,来判断宗祠建造年代及建造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

  黄凤翔《重建陈埭丁氏宗祠碑记》云:氏之先,自洛入闽,曰节斋公者,居郡城山里。三传至硕德公,徙居陈江(今陈埭),遗命诸子,即所居营祠焉。” [此碑现立于陈埭氏宗祠左侧,亦收录于庄景辉编校《陈埭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1996年)。下同。]

  据《陈埭氏回族宗谱》记载,氏1世祖丁节斋(名),原名赛典赤·瞻思丁,又名埃米尔·昔格山,布哈拉人,伊斯兰教圣裔,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在朝居官。元末战乱,赛典赤·瞻思丁由姑苏(苏州)货贾于闽泉,“卜居郡城文山里”,易朝时留一字为姓,汉名丁节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节斋》)。

  至3世丁硕德(1298~1379年),于元末举家徙居城南廿七都陈江雁沟里,即今之陈埭。丁硕德去世前,遗命诸子要在所居地建立祠堂。他有4子,长子、三子早逝,四子为旁出,因此能遵父“遗命”而完成其宿愿的只有次子丁善。(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丁硕德》)

  丁善(4世,1343~1420年),字彦仁,号仁庵“为人倜傥志大,以才略雄于里中”,为后世子孙尊为“光前裕后之列祖”《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序、跋、谱例·丁氏谱牒》。其父去世时,丁善37岁,年富力强,且在陈埭已居住数十年,因此,完全有能力着手创建宗祠。丁善确不负父望,在他手头创建了宗祠。丁启浚(字享文,号哲初,继号蓼初,1569—1636年)《三宗祀议》述及宗祠云祖拓基启宇” ,正是记载了这一事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善丁启浚》)

  但是,丁善建祠的具体时间也不见有明确的记载。因为当时发生了丁善坐诬”案,给宗祠建设带来影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摩尼教》、《泉州民系·泉州祠堂·青阳氏家庙》)

  丁善和长子妈保被逮入刑部狱,约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出狱时约在洪武卅年(1397年)。出狱后老于家,寿终七十八。以此可见,丁善出狱还生活十数年,他营造宗祠当在这个时候,即丁善出狱后至在世的永乐十八年 (1420年)之前 。

  何况丁善及长子虽“坐诬”逮系京师,但由于妻子淑懿的致力操持,使“家用益饶”《陈埭氏回族宗谱·卷3·传记、行状·二孺人传》),家庭经济并没有因之而遭受多大的挫损。丁善还曾于永乐七年(1409年) 买“房屋大小五间及山地一亩”“为业”《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7·契约文书·鹿园祖墓文契》)。其遵父命“拓基启宇”创建宗祠,也应是在永乐初的这一时候完成的。

  但也有人认为,丁善犯狱岁久,此时姓人丁又不多,他在这段时间建祠是不可能的。而丁善有3子:妈保观保福保丁善去世时3子均在50岁上下,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因此民间广泛流传丁善第3子福保参加打擂台,得胜后即拆其擂台杉木回家建宗祠之传说,认为营造宗祠的是丁善之第3子丁福保

  建宗祠是宗族中的1件大事,而族谱或重建碑记中均无片言只字提及丁福保建祠之事,却有丁善其父遗命诸子营祠之说。所以氏宗祠由丁善主持营建,而福保兄弟具体负责营建的说法比较可信。营建时间约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洪熙元年(1425年)。

  氏宗祠内尚存柱础2件,为圆柱形柱础,圆径为31厘米,高32厘米。上浮雕攀枝莲花,线条粗犷而流畅,造型古朴逼真,是明·宣德(1426~1435年)以前典型的石雕工艺,这种浮雕花纹仅有明·永乐(1403~1424年)至宣德年间出现。正堂前壁上两堵石雕是阴刻山水、人物、兽图。东面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西面是“文物打虎,农夫规劝”图。这两幅图中的桥栏板和屋舍的画法,笔法简易,线条流畅,均系明代中叶的作风。其雕刻线条保留着明代木雕斜刀痕。因此,宗祠现存部份建筑件,也可以说明氏宗祠始建年代应是明代永乐期间。

沿革

  隆庆丁怿丁自申的大规模扩建

  丁善“拓基启宇”所建的宗祠规模有多大,不见记载,在此之后的100多年间,也并没有进行过太大范围的增建扩筑,丁自申所说“祠不过三间”《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序、跋、谱例·谱例》,庄景辉编校本,[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下同的状况,一直维持到了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毁于兵燹。

  《族谱》载这一年冬,“倭据其地,举族室庐荡然俱毁,无有存者,老少壮长,旅寓城中,生无宁居,没无宁祀”《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2·纪、说、表·聚族说》),宗祠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八世承德公丁怿(字甫仪,号后吾,1484—1573年)见状“伤之”,嘱于其子梧州公丁自申 “不可以当吾世而湮宗祠”《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建丁氏宗祠碑记》),“至戊辰(1568年)遘疾,呼语曰:‘顾大宗祠未落成,死而见祖宗地下,惧以我为慢’”《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3·传记、行状·封主事先大人后吾府君行实》)。丁自申“承父志续先构”,“捐金营建”《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建丁氏宗祠碑记》)。

  《族谱》载,兵燹之后,“始祖祠宇议以众力建者不下三百人”丁怿“量用己赀充估费之半”《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3·传记、行状·封主事先大人后吾府君行实》)。

  重建工程是在宗祠遭灾七、八年后着手进行的,丁怿于是“月往祠堂考筑视成,筮吉奉主告竣事,复置酒张乐,胥会三百子姓于堂中,以联同祖之爱”《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3·传记、行状·封主事先大人后吾府君行实》)。

  丁怿提倡重修宗祠,热衷宗族事务并非偶然。丁怿是一位处家孝友、忠信行谊“诚足动人”的人,“事父母旦盥洗,立床下察词色,所欲先意迎之,务得其欢”;“人以贫告者,随力赒之,至棼所负券,不责其尝”;捐助公益“他如曾井、陈仓二坟之祭费无出,则捐膏田数亩而使三房轮掌,清净寺缮修楼塔,资施三十余金,海埭斗门冲决,佣工伐石,使其侄陂首董治”《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3·传记、行状·封主事先大人后吾府君行实》

  丁怿丁自申对宗祠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增其式廊,购东西之丙舍,拓庙亨之中堂”,大有“裕后光前”之功(《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祭祀规约·三宗祀议》)。然而,丁自申对此并不感到满意,其“犹歉于未备, 而谆谆嘱其子也”《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建丁氏宗祠碑记》)。 

  万历丁日近进一步扩筑

  万历二十八年 (1600年),任南京户部江西主事的丁自申三子丁日近(字光元,号午亭,1553—?年)遵父命而从其事。

  黄凤翔对这一次的兴修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顷计部君谒告归,聚族而谋,佥谓是役也钜,匪群力弗济。计部君慨然曰:‘父命之矣,吾乌敢自爱其力。’悉罄禄余,规画详恪。族人祔祠而舍者,咸愿以地归焉。君厚输其直,拓祠地周围可七十余丈,综其费几千余金,五阅月而告竣事。门庑轩敞,寝室深邃,庭墀宏阔,飨馈有室,斋庖有所。”《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建丁氏宗祠碑记》)。

  丁启浚《三宗祀议》《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祭祀规约·三宗祀议》)亦载,丁日近“斥俸金八百余两,不召宗人一钱。”并对重修后的宗祠宏规作了描述:“前辟朝庭,后营寝室,恢为两庑,亘以修垣,翼翼如也。”

  这次对宗祠的进一步的扩筑,使得丁氏宗祠“自承德公而下,营之凡三世,乃今赫赫奕奕,逾用改观,惟宗祊实嘉赖之”《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建丁氏宗祠碑记》。今天宗祠的规模,正是这一次的重修奠定下的基础。

  清代五次重修

  见于史载而有事迹可考者,宗祠在清代先后进行了五次重修。

  一是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 ,宗祠“倾损不可复睹”,十三世丁炜 (字澹汝,号雁水,1627—1696年) “捐清俸百金,倡族人重新完其中宫”《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祭祀规约·列祖神主入大宗祠合祭祝文》)。

  董其事者之一的十二世丁而祚(字世美,号吉人,1615—1704年) 曾作“告白”,呼吁族人捐资重修祠宇。吉人公倡义鸠众重建祠宇告白》《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2·拾遗·吉人公倡义鸠众重建祠宇告白》)云:“大宗祠起盖年久,渐次倾颓,曾经合族佥议,其间长短不无不齐,多竟相推委观望,是以隐忍不设一谋,致祖宗栖神无地,灵爽抱恨,此甚非孝子顺孙之所为也。恳诸叔兄弟侄,深念本源,有自孝敬为心,须速会同公议,权宜措处,秋后预备石木,乘明年大利,择吉兴工,则大事有成,新祠亦可刻期告竣。庶不至道旁之筑,方免外族之讥。祚自愧才拙言疎,不敢齿及,以起居逼近祠宇,稔知其详,为祖痛心,敢陈始末,希祈情谅,万勿罪督,披诚沥恳,专此禀白。”

  丁炜“捐俸首倡”,“诸叔父兄董其事,不遗余力”,而“中堂聿新”《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传记、行状·吉人公行状》

  二是“宴堂及周庑相继颓圮,中堂旋即生蚁”,康熙四十三年 (1704 年),“佥议循三宗祀议,拓募子姓有能捐四十金并力重新者,录其功追报其祖考妣神主入庙祔享,得十一人董事”,修中堂,并建宴堂、周庑及牌楼(《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祭祀规约·列祖神主入大宗祠合祭祝文》)。

  三是雍正元年(1723年),“重新大宗祠牌楼”,十四世丁朝瑞 (字尊伯,号惠亭,1671—1751年)“倡首肩任,不敷凑足,共成美举”《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传记、行状·高祖惠亭公传》)。

  四是“道咸间,后进及两庑倾圮”,“增广生大业,国学焕然、监堂,只就殷户捐修”,但因“族中多故,弗及蒇事为憾”《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修大宗祠碑记》)。

  当时的募捐修祠的情况,可从十八世丁大业于咸丰四年(1854年)撰《建议募题客宁诸宗人充公劝言》《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2·拾遗·雪峰公建议募题客宁诸宗人充公劝言》)了解其大概:

  “窃闻人之有祖先,犹水之有本源,木之有根荄也。我姓聚族陈江,于今几五百年矣,而食指众多,称巨族焉,且累世诗书登科第列显宦者,代不乏人,夫非祖宗之流泽孔长欤?

  慨自十世午亭公自俸金鼎建祠宇以来,相承日久,从前规条严肃,课祀之费有所从出。迩来人心日薄,风俗日偷,祖宗祀业殆不可问,以致课祀之费俱有阙失,此为人孙子者所不忍闻,与不忍见者也。

  前年大宗倾圮,后进及两庑经已鸠众捐赀修葺,而铺砖髹饰竖匾及清浚沟涵,与夫安土等费,课祀各项,因捐数不敷,遂至中止。所以然者,皆因族中财帛万不如前,是以难之又难,以致束手无策。然断何为事也?阖族人丁成万,虽贤愚不一,而清夜自思,忍听祖宗之血食有缺与国课有亏乎?断不可以已矣。

  去年曾佥议有能充银一百二十元者,许其晋考妣神主入祠春秋配飨,将所充主银建置祀业,以供课祀之用,而族中有力者绝少,不能举行。兹不得已再集族众相议,谓我姓外出经营者甚众,在浙生理称饶足者实繁有徒,因佥议举一刚方直有声望者,到浙与诸宗人劝捐,以及贤子孙喜进其考妣入祠者,各尽孝思,庶几集腋成裘,共建义举,俾祖宗千万世有血食之报,而子孙千万世有善述之称也。

  讵非今日之急务,而深有望于孝子慈孙哉!是为劝。”

  尔后,十五世丁廷兰(字子琛,号文炷,1834—1911年)在咸丰九年(1859年)“与广文庆煇茂才摛藻宝书,职员一梅,国学占梅鸿题仰南金书诸伯叔出为募捐,并族之贾甬者鸠赀来充,绩成其事”《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修大宗祠碑记》)。

  五是光绪十五年 (1889年),“堂庑门楣均将就圮”,旅居宁波经商的族人“殷殷倡修,复汇来六百金”,委丁廷兰董其事,“但土木工役为费甚钜,而捐充尤难,族众有以破例厚充祔祀中龛之说进者”,“得孝思者四人,各充八百两。惜阻于外事,动费过半,乃复募入右右龛两人,各充八百两”,由丁廷兰丁茂才丁鸿元董事修葺,“以成其美”《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修大宗祠碑记》)。

  现代修葺

  1982年7月,氏宗祠被列为晋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蒙省政府资助二万元,县府拨款一万元,吾族自筹三万元为维修计”,于“甲子桂月兴工,是年腊月告竣”,对“年久失修,蠹朽中空,苟不修葺,行将倾圮”的祠宇,进行了一次“整旧翻新,复其原貌”的修缮(《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修丁氏祠堂碑记》)。

  1997年12月,因宗祠门埕石板断裂破损,泮池污物淤塞,由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组织和募捐10万元进行修整,门埕石板重新铺设,清理泮池,四周砌石,立以护栏(碑记镶于氏宗祠门埕护栏)。

  氏宗祠虽屡经修葺,然终因年代悠久,岁月沧桑,中堂、后殿、两庑之屋顶破损雨漏,椽桷、木柱严重腐朽,由于1984年的修缮规模不大,若不加抢修,有倾塌之虞。族人无不以祠堂岌岌可危之势而朋兴“务当整修”之议,特别是近些年来泉州灵山氏祖墓群修建完善,《陈埭丁氏回族宗谱》编纂行世,唯宗祠将圮而无修,“实有负先祖之劳心,亦显失后裔应担之职责”(晋江市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员会《重修陈埭丁氏宗祠告宗亲书》,2000.12)。

  2000年12月,成立了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员会,发布《重修陈埭丁氏宗祠告宗亲书》,号召全体宗亲“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慷慨捐资,为重修氏宗祠做出奉献”;议定为捐资者“在祠堂树碑志其芳名”、“影雕肖像”“以汉白玉雕塑其像并作生平简介”,以“表彰先进,永垂后念”。海内外宗亲踊跃捐输,共募得人民币255万元。

  宗祠“鸠工购料,于2001年荔夏启土,腊冬告竣,共费人民币一百余万元。遵照文物保护法修旧如旧的原则,规模结构,悉依旧制,而建筑风貌,焕然一新”丁木德《重修丁氏大宗祠碑记》)经省、市三级文管部门组织专家验收,评定是“闽南宗祠建筑维修的一个典范”《陈埭丁氏宗祠修缮工程竣工验收纪要》)。2002年9月20日,举行氏宗祠暨陈埭回族史馆重修落成庆典。当时恢复原设在中堂的列祖列宗考妣木主牌位,并于落成庆典之日正式安主就位。

建筑规制

  方位

  丁氏宗祠位于陈埭镇岸兜村,其坐落地点是丁善遵父命“所居营祠”“所居”之处,即丁硕德举家迁徙陈江时居住的地方。宗祠石柱楹联云:“世祀卜陈江营祠自昔仍初地。”

  《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建陈江丁氏宗祠碑记》载,过去宗祠东南面海,滩涂万顷,海潮至其下;门迎宝盖山,名山峙南,基址与宝盖山姑嫂塔垂直相对。

  《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大宗祠联文》“祠结东偏红日近,门当南向宝山高。”

  《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2·纪、说、表·聚族说》记载:“吾之有陈江也,自祖硕德公者,元·至正自城南而迁焉,笃生祖,大造于我家,始至,居于雁沟乡东南之偏,宅舍孔阳,门植双榕,面揖宝盖,遥负三台,东则大海汪洋,鹧鸪诸山奋若龙蟠;西则紫帽、罗裳,森然耸峙,海滨之佳处也。”

  虽然今天的地理环境有了巨大的变迁,但可以想象当年那种的美丽景色。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宝盖山、紫帽山、罗裳山》、《泉州史迹·关锁塔》、《泉州“司、寨”城·鹧鸪巡检司和鹧鹕口城台

  规制

  现存格局,基本为清·康熙年间所修。

  宗祠坐北朝南,建筑群体以廊院式组织,即以回廊围合成院,采用闽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以砖、石、木构造。这种前前厅,中间偏后置设主体殿堂,后后殿,东西廊庑回围的布局形式,明、清以后的建筑渐少见用,也不同于闽南当地民居的庭院布局。

  宗祠中轴线自南至北为:泮池、门埕、前厅、前庭院、中堂(主殿、正厅)、后庭院、后殿,东西廊庑回围,建筑面积653平方米。除泮池外,南北长49.24米、东西宽21.38米,总占地面积1052.75平方米。

  氏宗祠的建筑形式,倘若分开单体来看,基本上属于富有闽南传统建筑特色的“宫殿式建筑”,体现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的特点。

  泮池与门埕

  泮池为人工挖掘的半圆形水池,位于门埕之前。泮池源于风水术追求的环境理想模式,《阳宅十书》云,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也。泮池即宅前被称为朱雀方位之污池,一般在学宫、寺庙、祠堂或大型民居建筑前均辟有这样的水池。泮池和门埕绕以围墙,与前厅主体墙壁连接。

  门埕以石板平铺,两边各开设一门。“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埭氏宗祠”碑,竖立于门埕右侧。埕东侧竖有明代史学家何乔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撰写的记载氏族史的碑记石一方。

  前厅

  前厅建筑置于0.95米高的台基上,屋身面阔21.38米一分为三,两侧厢墙为白石裙墙红色封砖,各置一个方形青石透雕“螭虎窗”,饰以盘龙、花草和历史典故图案,精雕细琢,堪称佳作。中间入口处内凹一个步架的空间,闽南将此凹形空间称为“凹寿”

  前厅为四檩屋,采用穿斗式梁架,梁与梁间用圆柱相接,典雅精致。共三排柱子,步口廊处四根石柱:内侧两根圆形,圆形柱础;外侧两根方形,方形柱础。门扇间四根为圆形木柱,门扇内略去中间两根,只留外侧两根方形石柱。

  前厅三开间,前设檐柱,檐下施吊筒;中间较大,设正门,红底金字氏宗祠”匾额高悬正门楣上方;左右两开间各设一门。泉州俗称之为“三千门”,泉州所建的古祠堂普遍采用这一“三开间两护厝”的形式。《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祭祀规约·禁约》载:“大门及东西厅门,惟春冬及讳晨大开,常时关闭,不许擅自开放。”门东西各有挟屋,与东西两廊相连。两廊一直延伸至后寝,围合成狭长的庭院。

  前厅左、右廊心墙上对应各嵌砌两幅石雕:左边前幅上镌题“洛水”,中阴刻山石修竹、下浮雕花鸟;右边前幅上镌题“文山”,中阴刻瑞兽修竹、下浮雕花鸟。

  左、右两边后幅分别镌刻“贻谋”、“绳武”,以及光绪十五年(1889年)冬“裔孙廷兰敬题”的诗两首:“洛水宗风庆最长,分支卜筑陈江乡。二千石后宏垂裕,五百年前此发祥。旧说双榕门外植,今仍一塔岭尖望。谱称计部规模远,愧乏涓埃象肯堂。”“一番考筑一番新,喜得聚书有达人。豹蔚龙骧群竞爽,凤毛骥子齐拖坤。堂开三孝悬旌额,国赖孤忠能致身。况复乡贤孙继祖,增光俎豆重千春。”

  诗词石刻镶以缠枝花砖雕边框。盘头亦称“水车堵”,堵内用泥塑作为装饰。

  前厅为硬山燕尾脊顶,分为三段,中段抬高,两侧加垂脊。这种将正脊分成三段,中间高两侧低的屋脊作法,闽南称为“三川脊”

  前庭院

  前庭院开阔,10×13米,条石铺就,是宗祠内的主要活动场地。

  中堂(主殿、正厅)

  祠堂正中用花岗石砌筑成一座平台,台基高0.37米,面阔9.72米、进深14.26米。平台上为祠堂的中堂(正厅)。

  其屋顶采用闽南罕见的“六脊”形式,即大门、挟屋正脊两端各有燕尾高耸。而大门屋顶两道垂脊下端又伸出一段戗角,形成状如歇山式的效果。

   中堂是宗祠建筑群的中心建筑,室内铺设红砖,地坪比门厅高。其尺度与形制是宗祠建筑中的最高部分,整体结构为十一檩屋。入口处内凹一个步架空出为廊,两则山墙保留为廊心墙,使入口的廊呈半围合状,这种作法在闽南建筑中较为常见。

  中堂立有“百代瞻依”匾额,与后厅匾额“绥我思成”、大门上方匾额“丁氏宗祠”3匾各取一字,可组成瞻思丁,暗喻丁氏一世祖赛典赤·瞻思丁丁节斋)。

   中堂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木构架硬山顶。整个大厅共有四部梁架,与山墙相接的采用穿斗式,六根柱子伸到屋顶,与檩条相接,横梁直接与柱子榫卯,成网格状结构。明间部分的梁架则采用抬梁式,两根金柱之间承托一根七架梁,梁上接两根筒柱,再承托一根五架梁,以此类推。内金柱与后墙之间承托一根架梁,梁上接两根长形筒柱,筒柱上放置檩条及弯曲的望板,望板与屋顶之间再放一根檩条,构成整个梁架。

   中堂面阔3间,进深4间。

   大厅的进深区分为三个空间:一入口的前廊;二前后金柱之间的祭祀、礼仪场所,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这里举行;最后内金柱与后墙之间设神龛, 供奉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

   除了进深方向的三段式,在东西方向也分为三开间,中间大,两边小。在这样的九宫格分区中,四根金柱围合的空间是最神圣的中心空间。

   中堂墙体,用白色花岗岩条石为地基,条石上红砖错缝垒砌,墙面上部以前后屋沿为直线砌一道凸出的水平线条,俗称“鸟踏”,用两层砖叠砌而成,上层砖平砌,下层砖的断面切成半葫芦状作为装饰。

   山墙与屋顶相接处是彩色的博风带,山墙头饰有“鹅头”,用灰泥堆塑彩绘的图案花样很多。氏宗祠的鹅头饰以祥云彩卷,取富贵吉祥之意。

   廊心墙正面墀头上部凹入,放置石雕小狮子,俗称“憨番怡厝角”,用于驱邪避凶,护佑平安。

   中堂廊心墙上装饰与前厅相似,亦镶嵌有四组青石雕刻,除历史典故、山水花草外,有“敬录雁水公诗词石刻”:一为《本意·渔夫词》:“坐占鸥沙香饵垂,一竿春水碧琉璃。风澹澹,日迟迟,闲看蜻蜒立钓丝。”一为《村居诗》:“民风饶太古,何必说逃秦?山色随时换,溪花自在春。”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墙的石雕阿拉伯文组字装饰。镶于正门门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组绘而成的鸟形图案木雕,丁桐志《吉祥鸟的故事》(《福建民族》,2001年第5期)称是伊斯兰教“祈求真主赐予吉祥与安宁”“吉祥鸟”。在“吉祥鸟”两侧的木雕阿拉伯文,是以“库法体”(阿拉伯文书法体之一)记载的“清真言”。对看堵上也有“库法体”的石刻。

  后庭院

  后庭院较小,进深3米,红砖铺设地面,在中堂与后殿的两幢建筑间显得有些狭窄。

  紧贴中堂后壁中央,竖立着“旅菲清真五姓联宗总会理事长、菲律宾聚书氏宗亲会理事长、二十三世裔孙木德薰沐拜撰,二零零二年岁次辛巳腊月 日立”《重修丁氏大宗祠碑记》,以及“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员会、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工程监督委员会”石碑。

  后殿

  后殿是整个建筑群的结尾,与中堂构成“前朝后寝”《丁氏族谱》“宴堂”

  后殿台基高0.26米,室内地坪高过中堂。整座宗祠自门埕、前厅、中堂、后殿分三个阶层逐次增高,蕴涵着宗族“蒸蒸日上、步步高升”意味。

  后殿面阔三间,左右两间夹室较小,与回廊等宽,梁架部分与中堂结构作法一致,但规模变小。

  后殿为八檩屋,七架带廊式,其中后墙上的檩条以墙代替,实际只有七檩。与中堂不同的是,后殿的四根檐柱齐全,中堂省略以扩大空间。

  后殿的装饰构件从简,正面金柱间一溜的双扇柳条门,两侧面与回廊相接,后墙条石基础、红砖砌墙,屋顶作法为“三川脊”

  后殿安放一世祖丁节斋等汉白玉塑像,以及为2002年重修宗祠捐资5000元以上者的影雕肖像。

  回廊

  回廊在平台下东、西两侧,围绕正厅,四周环护前厅、后殿和两侧庑廊,前后左右互相连接,无一处间断,平面呈一个十分工整的“回”字形。中间的正厅即“回”字中的内“口”,四周廊庑即“回”字的外“口”。尤有意思的是后殿东北削角砌筑,使回字口部更与汉字书法右折转角顿笔象形,这也许是氏回族把强烈的民族意识融入宗祠建筑形式中的体现。

  平台地面高于四周廊庑约2.5尺。祠堂有中、左、右3个门和四周廊庑相连接,廊庑的前后左右,各有4个较小的门,以便出入。

  梁架为五架抬梁式,共有方柱、圆柱48根。向内一边敞开,外墙同为白石裙墙红色封砖,与前厅和后殿连为一体。

  宗祠建筑的小式作法

  丁氏宗祠建筑的小式作法亦多具有其独到之处。

  木作

  宗祠的前厅、中堂和后殿使用杉木门、柱、隔扇,中堂与后殿使用柳条门。

  为了放大正门的形象,增强大门的气势,在正门两旁各加了一扇余塞板,中堂与后殿的余塞板亦作成柳条门的样式,前厅的余塞板则以镂雕螭纹宝瓶图案的窗格装饰,取其“平安”之意。

  前厅正门门楣上雕刻有圆形的避邪“门印”,斗拱、雀替,以瑞兽、花鸟、人物为雕饰,作工精细,彩绘艳丽。

  宗祠内木构架和隔扇的油漆绘画,以黑色调为主,俗称“红宫乌祖厝”,凸现庄严肃穆氛围。

  砖作

  宗祠建筑的外墙,以花岗岩为墙裙,上部分用红砖砌筑。

  用红砖作为墙体建筑材料,流行于闽南、粤东及台湾地区。这种在闽南称为“烟炙砖”或称“雁只砖”、“颜只砖”的红砖,以稻田中的泥土为原料,用松枝烧制,色泽艳丽,规格平整,质地极佳,表面留有堆码烧制时自然形成的深浅色泽纹理,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氏宗祠采用不同规格的红砖,以各种拼接手法,砌筑出多样化的外墙“壁堵”形式,并以砖雕花草图案装饰廊心墙,颇具匠心。

  石作

  闽南建筑普遍采用花岗石为建材,特别是暴露在外的构件,多用石材而为之。

  氏宗祠的建筑基础、裙墙、埕坪均石作,前厅、廊庑的多数柱子亦如是。

  廊心墙镶嵌石雕装饰,平雕、镂雕、浮雕技艺精湛,山水花草、瑞兽人物题材丰富多彩。

  石柱分圆形、方形两种,没有雕饰成龙柱、花鸟柱、蝙蝠柱等,保留了原始质朴形态。柱面镌刻楹联。柱础则花样较多,有扁球状、瓜瓣状、方形等几种样式。扁球状柱础雕饰花鸟,方形柱础雕刻吉祥如意图等纹样。

  裙墙石砌方法有两种:宗祠两侧外墙采用条石表面不打磨,平置叠砌的“磉石”作法;前厅两边的花墙采用的则是“堵石”砌法,即将石材凿切成板状,表面打磨,竖砌成“堵”的块面。

  花墙台基用长石条作“柜台脚”处理,脚端雕成象鼻状或“雌虎吞脚”等,美观大方,且稳定坚牢,给人不可动摇之感。

  泥作

  宗祠屋顶采用翘脊,屋面铺盖筒、板瓦,筒瓦的端部封瓦当,板瓦末端置滴水,俗称“皇宫起”。屋脊彩绘,以蓝白为底,描画花鸟螭纹、人物字画等图案。正脊均采用燕尾脊,并在脊上加灰黑色陶制吻兽作为装饰,立于脊端,民间亦称“泥虎”

  前厅垂脊末端的泥塑,有的饰以卷草,使戗脊头增加弯曲变化,美称“草花”“凤尾”;有的雕饰瑞兽、人物,用于镇邪、祈福。

祖先崇拜

  从“祀不设主”到“祀设主”

  氏宗祠里供奉氏一至五世祖以及历代有爵有功之列祖列宗神主,通族共同在这里祭祀祖先。

  然而,初始时宗祠里是不设列祖列宗木主的。生活在嘉靖、万历时代(当16世纪间)的丁衍夏(字宜昌,号味莲,居十世,生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在《祖教说》云,其“稚年习见”“祀不设主”“厥后”“祀设主矣”《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2·纪、说、表·祖教说》)。宗祠里的神主之设,似乎是在16世纪中叶以后才有的。

  但类似这种“立于宗庙以栖神者”的木主,在此之前便已“小木屏”“遗像”的形式出现了。

  《陈埭丁氏族谱·卷12·拾遗·一世至四世祖考妣不设神主》云:“按一世至四世祖考妣不设神主,惟制一小木屏列而书之。其阴则我汾祖宦回手书也,纪列祖考妣生卒年月日时及其葬处,至于仁庵公独详。……及见之,此木屏毁于倭,今之木屏则再制矣。其阴所纪非旧文也,辞加详矣,旧义失矣。”

  原小木屏为汾祖宦回手书”汾祖即八世丁仪,生于明·成化八年 (1472年),登乙丑(弘治十八年,1505 年)榜进士,历官四川按察司佥事,卒于正德十六年 (1521 年),享年49岁。小木屏之制,显然在丁衍夏“稚年”之前。做一小木屏列书一世至四世考妣来供奉,实质上就是一种神主牌位之设。这与今祖厝或祠堂神龛中因所供奉的祖先神主阶满难于容纳后来者,择日把早逝的若干木主烧毁,同时将其忌辰抄录入族谱,并逐一记录在一个特制的小木屏上排在神龛中继续供奉的那种被称为“化主”的做法,其性质是一样的。

  还有,谱牒记载祠堂里有“士夫宿儒题其赞”仁庵“遗像”《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序、跋、谱例·丁氏谱牒》,《卷四·像赞、图赞、寿序·仁庵府君像赞》),这幅遗像,“乃同系诏狱名画笔也”,是仁庵被逮系京师狱中有写真者“索纸为公图小影片幅以遗公”,出狱时“其小影夹置衣领中以行”而带回家来的。此“公像”后来被奉为“岁祀瞻拜”之对象(《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3·传记、行状·府君仁庵公传》)。这样的祀拜一定是在仁庵去世后便开始了,比起小木屏之设还要早得多。

  这清楚地表明,在设“木主”之前,氏宗祠已经有了祖先祭祀活动,只不过是以瞻拜画像和供奉小木屏而展开的,虽然与“木主”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也是一种“设主”。这样祭祀活动,就是一种祖先崇拜。

  除一至五世,有爵有功者得以祔食

  大宗祠供奉氏之祖先,可是能予晋主者是有条件的。《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序跋谱例·福建泉州南关外陈埭执斋公图谱序》:“我族大宗祠之建,崇奉列祖,五世而下,有爵有功者得以祔食。”

  氏一世为丁谨《纂述世谟》载:“吾家之祖,惟节斋府君为有据,已不能得其所自迁矣”,则“断以节斋府君为始。”

  二世丁嗣和三世丁夔单丁过代。

  四世四人,殇,(字仁忠,号朴斋,1347—1420年)止,“芽之旁出”,“祖祠不许混进”“祀于私室”(《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2·纪、说、表·扳谱说》),“表者惟。故《丁氏族谱》云:“始祖节斋公与夫四世祖仁庵公厥公懋矣,故祀之于无穷,均为永世不迁之祖也。”

  五世即丁善所传三子:长妈保,次观保,三福保“为鼎立三房之祖”氏家族由五世开始分宗,“子孙随所继世而祀焉”(《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序、跋、谱例·丁氏谱牒》)。

  于是一至五世之妈保观保福保八人,被尊奉为氏通族共祀之祖。

  氏家族自五世以后,生齿日繁,族日以大。五世以下之列祖,只有“有功有爵者”才能入宗祠“祔食”

  丁启浚《三宗祀议》云:

  “我始祖节斋公,方胜国时,从姑苏南徙,四叶单传,合葬东塘。中值仇家之难,扫除不时,夷为守者之居,子孙太息。

  我佥宪方昼绣之初年,承先公之严指,七日秦庭之哭,义不戴天,一朝泗水之浮,魂归埋玉,苍苍郁郁,三千之气弥佳;子子孙孙,一发之钧不坠,且甲第为破天荒之始,在宗祊有旋地轴之功。

  亦越五世,而我中宪公显念祖拓基启宇一旦圮于兵燹,缵封翁裕后光前,百年增其式廓,购东西之丙舍, 拓庙享之中堂。岁时伏腊,申历代之旷仪;谱牒备明,辑一宗之巨典,以忠厚正直培元气。盖逾六十余年,以文章道德祀瞽宗,大允乡闾众论。

  有子计部公蚤成进士,益广先猷,乍予告以归田,首阅祠而考筑,环居子姓,盖落落于重迁,昂直受金,举欣欣而他徙。前辟朝庭,后营寝室,恢以两庑,亘以修垣,翼翼如也, 言言如也。斥俸金八百余两,不召宗人一钱,在乡人二百年来,皆谓睹未曾有。

  嗟乎! 行墟墓者生哀,况值周原之改物;视榱桷者思敬,奈索郑赋之实难。惟‘三公’接武登朝,位皆不配其德;惟三公敬亲率祖,功均可祀于乡。隆往所以劝来,配享允孚舆议,爰稽故事,用副嘉辰,谨涓王正望日壬戌之吉,送主入庙,永光祀事。

  继今以后,凡祖之子姓,有爵有功者,俱得祔庙配食,世有盛典,顾不休与谨议。”

  晋主大宗祠的“三公”,是八世“明赐进士奉议大夫四川提刑按察司佥事”丁仪、九世“明赐进士广西梧州府知府诰赠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丁自申、十世“明赐进士承直郎南京户部江西清史司主事”丁日近。这种“有爵有功者,俱得祔庙配食”的晋主制度的建立,无疑大大地鼓励了族人的仕途进取和对宗族做出贡献。

  清·康熙间开捐资晋主之例

  清·康熙间,宗祠“开晋主之例,为重新之资”。康熙四十三年,因宗祠颓圮,“佥议循三宗祀议拓募,子姓有能捐四十金并力重新者,录其功追报其祖考妣神主入庙祔享”《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祭祀规约·列祖神主入大宗祠合祭祝文》)。

  此次捐资晋主“获十一龛”,其中有捐资以使自己之祖妣晋主宗祠者,十一世丁若榆(字孚佳,号象庭,1576—1652年)便是由其派下上下房(十二世)捐公银 17 两及孙子(十三世)丁秉璋 (字唐友,号质轩)出银八两和曾孙(十四世) 丁颐等出银20两“以成其事”的(《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祭祀规约·象庭公岁时忌晨祀业祭扫条规》)。也有房支集捐以让本房之共祖晋主宗祠者,七世丁瑺(字朝璧,号敦朴,1427—1477年)神主之进大宗祠则是其例。

  《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序跋谱例·福建泉州南关外陈埭丁氏执斋公图谱序》载:“康熙乙酉(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阖族佥议重修大宗祠,费用浩繁,因开例有能充银四拾两者,许晋祖考妣神主。长兄,素体王父吉人公、父德轩公尊祖敬宗至意,喜其千载一遇,等而上之;若祖、若祖,为我一派之六世、七世也,力议循例充银。时祖祠宇告成未几,蒸尝寝薄,鸠众又艰。用晋九世祖考妣于祖祠,出白金八两,合共五龛,得银肆拾两,以成祖晋入大宗祠之举。”

  然而,捐资晋主乃不得已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宗人于第二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 便立约“永不为例”

  《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2·拾遗·长二三房晋主合约》云:“大宗祠倾圮多年,缘费银未有设处,故兴建之事,叠议叠止。兹值大利择九月十三日兴工,依祖制鼎新以就,丁鸠银未得成事。阖族公议,有能充银肆拾两共成斯举者,许晋祖考暨妣入祠春秋配享。此系权宜,事竣之日,永不为例,仝立公约为炤。”

  进入大宗祠的神主,列位是有区别的。《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修大宗祠碑记》“吾宗自宫保蓼初公立三宗祀议,凡仁祖子姓有爵有功者俱得祔庙配食。缘时所祔者搢绅及各支祖而已。厥后瓜绵瓞盛,循议捐充叨光祀者,代有其人,中龛之阶几满。”因此,“前辈乃议增左右两龛为捐赀者祔,而中龛留为搢绅禄位”,以“激励后人优待搢绅者”。

  尽管族规如此,但迨至清光绪间,又一次破例。

  《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修大宗祠碑记》记,由于宗祠“堂庞门楣均将就圮”,“土木工役为费甚矩,而捐充尤难”,“族众有以破例厚充祔祀中龛之说进者”丁廷兰“初以前规不可自我而越”,但“告既而思,庙貌素严,固可蒙安袭故,若夫榱桷将朽,曷尽悫著爱存,爰循众议,襄兹善举”,后“得孝思者四人,各充八百两”,“复募入左右龛两人,各充八百两”,祠宇得以重修。

  此后又制约云:“此番进主之举,洵属越规而为,而各户捐充之赀,亦实加厚之至,特念祠宇所以妥先灵,不得不计出权宜,以徇众议,嗣后中龛则仍永远为搢绅禄位。盖一以副前辈优待搢绅之美意,一以免后来有志观光之良法,勿蹈斯举之僭越也。”《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修大宗祠碑记》

  崇奉于大宗祠内之丁氏祖考妣名录

  据族谱记载,截至清末光绪年间 (1875—1908 年),以通族共祖及入仕晋主、捐资晋主而崇奉于大宗祠内之丁氏祖考妣127位。各谱所载见有错漏,整理抄录如下:

  一世:节斋荣寿 孺人。

  二世:述庵顺正 孺人。

  三世:硕德贞淑 孺人。

  四世:仁庵淑懿 孺人;朴斋氏孺人。

  五世:毅庵宜家 孺人、懿恭 孺人;诚斋精玉 孺人;英杰懿德 孺人。

  六世:龙隐仁懿 孺人;中斋仁寿 孺人;怡斋慈阃 孺人;毅斋静顺 孺人、徽柔 孺人;纯斋孝慈 孺人;素履慈节 孺人。

  七世:节轩慈淑 孺人;敦朴宽泰 孺人、慈爱 孺人;澹斋贞顺 孺人;明·恩例冠带乡饮大宾九十一翁颐隐养静宽裕 孺人。

  八世:守素顺约 孺人、贞一 孺人;明·廷试贡元浙江金华府金华县儒学训导署金华县知县平庵英睿顺制 孺人;静庵淑慎 孺人、淑贞 孺人、宽厚 孺人;明·赐进士奉议大夫四川提刑按察司佥事汾溪公;明·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营膳司主事后吾

  九世:明·赐进士广西梧州府知府诰赠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崇祀乡贤槐江则古慈顺 孺人;明·乡进士、文林郎九溪;明·敕赠文林郎、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知县、乡饮大宾中汾

  十世:简斋明德 孺人;明·诰赠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肖槐;明·赐进士、承直郎、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午亭;明·赐进士、广西都使司佥事、署都指挥佥事蓬江;明·乡进士、奉直大夫、直隶和州知州、乡饮大宾、八十一翁瀛江

  十一世:明·赐进士、通议大夫、刑部左侍郎、赠尚书哲初;明·乡进士、奉训大夫、广东崖州知州五从象庭勤慈 孺人;青紫慈惠 孺人;清·赠文林郎、顺天永清县知县东畴;明·岁进士、文林郎、广东合浦县知县衷瑾对峰盛俭 孺人;槐泉贤范 孺人

  十二世:乡进士、特授广东潮州府西营守备、晋阶怀远将军乔初;清·诰赠朝议大夫、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加一级颙初;清·恩进士、奉直大夫、陕西庆阳府宁州知州、加一级候补知府雨航

  十三世:清·诰授通议大夫、湖广、湖北等处地方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雁水;五十一翁刚度勤慈 庄孺人、慈顺 孺人;朴庵勤惠 孺人;宗仪勤俭 孺人;

  十四世:例赠文林郎、乡饮大宾质直素惠 孺人;电生勤节 孺人;岁进士、例赠修职郎毅轩淑静 孺人;郡庠生、八十七翁馨德慈寿 孺人、慈顺 孺人;特恩岁进士、八十六翁学瑾淑慎 孺人、勤素 孺人;纯庵勤肃 孺人。

  十五世:七十二翁厚轩慈淑 孺人;例赠修职郎果德淑贞 孺人;诒燕贞淑 孺人;恩荣乡饮大宾、七十三翁诚轩慈惠 孺人;六十五翁坦轩徽懿 孺人、顺瑾 孺人;乡饮大宾乐义端厚 孺人。

  十六世:七十七翁瑞庵冰玉 孺人、宽厚 孺人;恩荣顶带乡饮大宾、八十一翁信溪柔惠 孺人;国学生、六十九翁瑜溪慈懿 孺人;诰封奉直大夫树轩贞惠 孺人、柔惠 孺人。

  十七世:国学生慎斋善慈 孺人、顺谨 孺人;国学生敏斋

  宗祠里的神主毁于廿世纪60年代,2002年重修宗祠时复置中堂神龛,按以上历代祖宗考妣重制木主入龛供奉;同时增晋八世古素氏孺人、十八世诰尝五品花翎钦赐名达九重星南暨夫人、十八世惟苋氏孺人、十九世清·咸丰壬戌科举人授福州长乐教谕廷兰暨夫人、十九世旌表孝女谥志贞义姑讳牵娘、二十世清·光绪丁丑科进士任广东即用知县寿泉暨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