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

  宋以前的景教。
  元代泉州的“也里可温教”

    ——入泉。
    ——元·大德设立“也里可温”泉州主教区,掌教官驻兴明寺。
    ——元·皇庆添设天主教泉州主教区。
    ——泉州古基督教石刻(概述。特点。聂斯托利叙利亚文“景教”石刻。汉字“景教”石刻。八思巴文“景教”石刻。叙利亚文与回鹘文混写石刻。天主教“圣方济各派”拉丁文石刻。))

  近代基督教在鸦片战争后再次传入泉属厦门以至泉州
    ——《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进入厦门。
    ——传入泉州。

  英国长老公会
    ——进入安海。
    ——进入泉州。
    ——向内地发展。
    ——泉州地区的基督教会基本属长老公会控制。
    ——附一:安礼逊图书楼(鲤城区开元街道培元中学内。安礼逊。沿革。规制。)
    ——附二:基督教泉南堂(泉州鲤城区中山中路372—374号,古称南街新花山。)
    ——附三:基督教泉西堂(泉州鲤城区西街中段。沿革。规制。)
    ——附四:基督教聚宝堂(泉州鲤城区聚宝街)
    ——附五:基督教厚德巷小教堂(泉州鲤城区豆生巷与厚德巷交叉路口)
    ——附六:基督教浮桥教堂(鲤城区浮桥高山路)
    ——附七:基督教前店教堂(鲤城区江南镇前店村)
    ——附八:金井基督教堂(晋江市金井镇金井村中兴街。前期基督教在金井的传播。民国新建教堂。设立学校。)
    ——附九:安溪基督教堂(安溪县城南街)

  英国伦敦公会
    ——概述。
    ——附一:基督教伦敦公会传入泉港及发展。
    ——附二:泉港基督教伦敦公会与天主教西班牙多明我会操纵的大规模械斗。
    ——附三:惠安基督教堂(惠安县螺城镇中山北路)
    ——附四:辋川基督教堂(惠安县辋川镇辋川大桥西)

  美国美以美公会
    ——概述。
    ——附一:德化城关基督教堂(德化县龙浔镇德新社区后埔林)。
    ——附二:水口教堂(德化县水口镇人民政府东侧)。
    ——附三:南埕教堂(德化县南埕镇南埕村)。
    ——附四:赤水教堂(德化县赤水镇赤水街下水巷南侧)。
    ——附五:上涌基督教堂(德化县上涌镇黄井村三本洋村落)。
    ——附六:下涌基督教堂(德化县上涌镇下涌村下涌村落)。
    ——附七:岭脚基督教堂(德化县汤头乡岭脚村)。
    ——附八:葛坑基督教堂(德化县葛坑镇葛坑村)。
    ——附九:美湖基督教堂(德化县美湖乡美湖村后坪)

  美国归正教公会
    ——概述。
    ——附:龙门基督教堂(安溪县龙门镇蔡厝寨)

  其他基督教派别
    ——英国安立甘教会(圣公会)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概述。附:基督教福音堂(泉州旧城区承天巷东口北侧)]
    ——基督教聚会处[概述。附:泉州基督教聚会处金刚堂(基督教金刚堂。泉州市区中山南路金刚巷北侧32号。]
    ——真教。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基督教信仰上帝,认为是上帝耶和华创造天地,圣经为《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宋以前的景教

  泉州古基督教派别,有“聂斯脱里派”(Nestorian Christians)和天主教的“圣方济各会派”(Francicans Mission)。

  “聂斯脱里派”是基督教派别之一,创于叙利亚人聂斯脱里氏,唐·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聂斯脱里派”遣教士到长安,称“景教”,系取基督教教义“光耀的太阳”之意。此事载于唐代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是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载。

  有石刻考据表明,八世纪以前也可能曾传入泉州,只是还不盛行。

  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佛,祸及基督教,基督教被禁绝。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景教”教主派僧侣及修士6人到中国查看,已见各处教堂废灭。

  但是,“景教”并未被消灭,在内蒙和华北地区,至十二世纪仍然广泛流行于民间。

元代泉州的也里可温教

  入泉

  元朝兴起,古基督教借蒙古人之兵力,由叙利亚和波斯再次传入中国。再而有许多信奉“景教”的突厥人和蒙古贵族随元军从中亚、内蒙古等地东进南下,传入泉州。

  当时传入泉州的古基督教,主要有2个派别:一是“聂斯托里派”(即“景教”,后属“基督教”),一是“圣方济各会派”(Francicans Mission,属“天主教”),并称“也里可温”。元代的“也里可温教”不属罗马教皇,在东方自设有大总管,执行教皇事权,委任各处总主教及主教。

  泉州发现纪年最早的“也里可温教”碑,是“至元丁丑年正月”(元·前至元十四年,亦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王氏十二小娘”为其“故妣二亲”“郭氏十太孺、陈氏十太孺”合葬刻立的汉字墓碑,有理由认为,宋末元初泉州已有“也里可温教”的传播。

  后来,随着元朝的覆亡,泉州“也里可温教”也就湮灭了。

  元·大德设立“也里可温”泉州主教区,掌教官驻兴明寺

  元代,泉州的“也里可温教”已很盛行,在泉州设立主教区,“管领泉州路”

  1984年11月,泉州涂门外津头埔发现1方元·大徳十年丙午(1306年)古基督教墓碑,碑长61、高25、厚10厘米,碑阴刻汉字楷书14行。碑文曰:

  “于我明门,公福荫里。匪佛后身,亦佛弟子。无憾死生,升天堂矣。

  大徳十年岁次丙午三月朔日记。

  管领泉州路‘也里可温’掌教官兼住持‘兴明寺’吴咹哆呢口思(“口思”合一字)书。”

  从此墓碑所镌铭文看,明显是1一座须弥座祭坛式石墓中的几方墓碑之最后一方,可惜前面的墓碑尚未发现,无以了解墓主的姓名和生平。然而,此墓碑铭文可提供如下信息:

  ①泉州发现的“聂斯托里派”(即“景教”)石碑,多于罗马天主教石碑,但泉州有几座聂派教寺,并未被中外史籍记载。而此碑证明,元·大徳十年(1306年)泉州曾经有1座“聂斯托里派”教堂“兴明寺”,住持吴咹哆呢口思(“口思”合一字)还是管领泉州路‘也里可温’掌教官”

  ②“‘也里可温’掌教官”的职属问题。

  早期,“也里可温”的管理,归属朝廷礼部“崇福司”。据《元史?百官志》记,元·前至元廿六年(1281年)置“崇福司”“秩(从)二品,掌领……‘也里可温’十字寺祭享等事。”

  至大德(1297—1307年)间,地方路、州才设有掌教官。

  如:《元典章》记,大德八年(1304年),“温州路有‘也里可温’,创立掌教司衙门,招收民户,充本教户计”,侵犯了道教的利益,引起诉讼。为此,礼部判文曰:“江南目前至今,止有僧、道二教,各令管领,别无‘也里可温’教门。”则知“也里可温”为新教门,故礼部规定“随朝庆贺班次,和尚先生祝赞之后,方至‘也里可温’人等”

  而上述管领泉州路‘也里可温’掌教官兼住持‘兴明寺’吴咹哆呢口思(“口思”合一字)书”的泉州古基督教墓碑,纪年“大徳十年岁次丙午(1306年)三月朔日”,则知泉州路“也里可温”掌教官的设置,应与温州路同时。

  至于泉州发现的逝于皇庆二年(1313年)的“管领江南诸路明教、秦教等”西雷蒙主教,则是“崇福司”掌领下的高级属官。

  ③吴咹哆呢口思(“口思”合一字)应是谙于汉文字的回鹘人或汪古部人。

  墓碑的头6行汉字,是对死者的“赞颂诗”,每两行为1句,共3句,句末字押韵。可知吴咹哆呢口思(“口思”合一字)是具有一般汉文诗词常识的,其内容是“聂思脱里教”教义的宣传。“赞颂诗”“公福荫里”,句末的“里”字是元朝典型的官方公文的语尾用字;而“福荫里”则为蒙古官方文件开头的赞词。

  汪古部有部分名人的先世,是西域回鹘人如汪古部的氏家族。汪古部在十二世纪接受中亚传入的“景教”,且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蒙古人称之曰“汉人”

  汪古部使用的文字较复杂,比如廿世纪30年代所发现的汪古部“聂思脱里”基督教徒墓铭文,和解放后发现的丰州万部华严经塔题记,其中就有汉文字、八思巴文字、回鹘文字,八思巴字拼写汉语、叙利亚语、叙利亚字母拼写突厥语等。夏鼐《两种文字合璧的泉州‘也里可温’(景教)碑》一文里,考证1方墓碑主人“管领江南诸路明教、秦教等”西雷蒙(Silemun)主教是汪古部人,该墓碑是用叙利亚字拼写突厥语的,碑上也有两行汉字。远在中国南部的泉州,近数十年来所发现的元代“也里可温”教徒遗留的墓碑,碑上的铭文,一如汪古部所发现的。据此,可知元代泉州的“也里可温”教徒,有部分就是来自汪古部。

  此外,碑文的撰者吴咹哆呢口思(“口思”合一字),为汉姓;咹哆呢口思(“口思”合一字),即拉丁语“Antonius”,汉语音译为安东尼思陈垣《西域人华化考》曾列举回鹘人、汪古部人华化取汉姓的事例。

  ④墓碑铭文中出现“佛”、“弟子”、“寺”、“住持”等佛教习语,是和“景教”传入中国后的历史演变一致的。

  “景教”传入中国后,受佛教的影响很大,无论从经文的字句,以及名词,乃至日常用语,大都仿效佛教经典及佛教通用名词。如西安唐代的《景教流行中国碑颂》,称“景教”教堂为“寺”,称“景教”主教为“僧”“大德”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景教”《序听迷诗经》中,对崇奉的神称“佛”,如“人急之时每称佛名”、“众生理佛不远”、“圣上宫殿于诸佛求得”等。

  延至元朝,“也里可温”教徒对崇奉的神仍称“佛”,官方文件也同此称。《元史?文宗本纪》载:“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又命‘也里可温’于显懿庄圣皇后神御殿作佛事。”

  元朝的“也里可温教”袭用佛教词语的现象,还从泉州发现的其他“也里可温”碑中窥见。如吴文良《泉州宗教石刻》图110,是一方“聂思脱里”教徒墓碑,上阴刻“大德公”;同书补图18,亦是一方聂派墓碑,阴刻“侍者长柯存诚“大德”、“侍者”均为佛教名词。

  元·皇庆添设天主教泉州主教区

  元·前至元卅一年(1294年),受罗马教皇尼古拉斯第四派遣,天主教“方济各会”约翰·孟德高维奴到北京布教,在北京建立教堂,设置了总主教区。

  当时的泉州,是“方济各会派”的1个传播中心,迟至皇庆二年(1313年),孟德高维奴在罗马教皇的帮助下,在福建刺桐(泉州)添设1个主教区,日辣多为第1任主教。后来的3任主教哲拉德·阿布意尼佩莱格林·卡斯特洛安德烈·佩鲁贾(或译作“安德肋?佩鲁亚斯”),均由北京派驻泉州。

  在1326年安德烈的1封写给家乡的述职报告中,描述了泉州的繁盛和他在泉州传教取得的成就。信件至今保存在巴黎图书馆。

  安德烈信中提到,在哲拉德担任泉州主教期间,1位富有的亚美尼亚妇女建了1座雄伟华丽的教堂,并将此教堂交给哲拉德主教等人,死后还馈赠了一大笔捐款。现在这座教堂已经成为总教堂。由于传教事业的发展,安德烈用帝国发给的薪金在泉州郊区的小树林里建造了1座华丽的教堂。

  安德烈·佩鲁贾主教死于泉州,墓碑尚存。(参见下文“泉州古基督教石刻·天主教“圣方济各派”拉丁文石刻·天主教刺桐主教区安德烈·佩鲁贾主教墓碑》)

  安德烈信中还谈到当时宗教信仰自由的情况,写道:“在此大帝国境内,确有天下各国和各宗教派别之人,所有的人皆可按照各自教派而生活。”

  延至泰定三年(1326年),泉州有3座天主教教堂。意大利“方济各会”教士鄂多立克游历泉州时看到2座教堂,后来的意大利传教士马黎诺里(Marignolli)来到泉州则记载了3座教堂。

  泉州古基督教石刻

  概述

  廿世纪以来,泉州发现数十方“也里可温教”各类石碑、墓碑有数十方,其纪年多为元代,表明元代泉州古基督教之盛行。这些石刻,基本上收录于吴文良《泉州宗教石刻(增订版)》(科学出版社,2005.5)。

  泉州出土的古基督教石刻,其中有宗教职业者和宗教官员的墓碑,更多的是普通教徒的石墓和墓碑石。大部分保存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但只展出一部分。

  特点

  泉州的古基督教墓葬形制与伊斯兰教基本相同,均是须弥座式和须弥座祭坛式两种,云纹和卷纹等也非常相似。泉州的“景教”和“圣方济各派”石刻形制非常相似,难以分辨,只有出现明确碑铭记载的少量石刻才能够明确的区分。此外,泉州古基督教石刻上有许多佛教常用的图案,碑文中也借用许多佛家术语。

  目前泉州发现的古基督教墓碑中,有8件叙利亚文、5件汉文或双文、4件八思巴文、1件回鹘文和1件拉丁文,大多是从泉州古城东城墙和北城墙附近挖掘而出,其中城东的色厝尾,到廿世纪50年代还是泉州天主教徒的墓地,被泉州天主教徒称为“圣山”

  泉州发现的古基督教石刻,特点突出:

  【十字架】

  泉州的古基督教石刻上的“十字架”非常有特色,被誉为“刺桐十字架”

  ①1943年在泉州北门城墙挖掘城基时,发现2方古基督教墓碑,均为辉绿岩制成:

  一为尖拱形,墓碑上刻有1个典型的“刺桐十字架”,顶上是1个华盖,华盖顶上有1颗火焰珠,四角下垂有4条穗状璎珞。华盖下面是“十字架”“十字架”下面是1朵莲花。这种“刺桐十字架”融合了许多佛教元素,是泉州古基督教的标志。

  一为须弥座式石墓的墓碑石。碑顶尖拱形,三面环绕花纹,碑面正中刻有尖拱形框,尖拱下有“十字架”“十字架”下面是云朵,左右垂有璎珞,再下面的文字风化不可辨认。

  ②1937年泉州拆城时发掘出1方古基督教墓碑,白花岗石制成;后砌在泉州南街马路阴沟里,1953年修理路沟时被发现。除“十字架”和莲花外,其他部分均被毁。

  ③1947年,在泉州东门城楼基址内挖掘出1方须弥座式石墓的墓顶石,由辉绿岩制成。尖拱下面是“十字架”“十字架”下面是1朵莲花,有2片叶子左右衬托。墓顶石的两侧有云纹。

  ④1939年,在泉州东门外姓坟地(色厝美)发现的1座完整的须弥座式石墓,尖顶浮雕镌“十字架”“十字架”下有莲花。1944年遭到破坏,1945年村民垦荒时被埋入地下。

  ⑤“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展出3方由“刺桐十字架”组成的尖拱形辉绿岩墓碑。

  一是1939年在泉州东门城楼外月城城基中发掘而出。“十字架”下面是1朵莲花,莲花下面有密云围绕,最下面有两股飘带形状的卷纹。

  一是1987年在泉州东郊东岳庙盖房时出土,“十字架”下面是1朵盛开的莲花,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莲花下面是上涌的密云,云霞还有形似飘带的卷纹。

  一是1958年在泉州东门圣山(色厝尾)附近民宅中发现,是廿世纪40年代从东门城基中发掘出的。“十字架”下面是一大向上涌起的密云,两边向内回卷。

  【天使】

  除“刺桐十字架”外,泉州“景教”石刻上的天使融合了许多佛教元素,独树一帜。

  ①1946年,在泉州通淮门靠近小东门的城基距地面5米深处发掘出1块辉绿岩须弥座式墓垛石,1973年由吴文良先生遗孀刘婉如捐赠给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现存“泉州市海交馆”。这块墓垛石应该是3块并排墓垛石的中间1块,它的左右2块应该刻有文字。墓垛石左、右各有一间柱,中间雕刻着一对飘带天使,头戴冠帽,耳下有垂环,肩上有飘带,袖袍宽大,与佛教的“飞天”形制相似。2位天使合捧着“刺桐十字架”,由“十字架”、莲花座、托盘和巾状物构成。

  ②1961年,在泉州开元寺水陆寺地下发掘出1座须弥座式石墓的第4层墓石,由辉绿岩制成。墓石上镌有1位带翼天使,手捧“刺桐十字架”在云中飞翔。天使头戴冠帽,冠顶有1个“十字架”;双耳垂肩,飘带飞扬。“十字架”由元宝型托盘和巾状物盛托。

  ③1945年,在泉州北门城基距地面2.5米深处发掘出1座须弥座式石墓的第3层或第4层,由辉绿岩制成。墓石右端刻有卷云,左边有1位带翼天使,头上有一个小“十字架”,两手捧着“刺桐十字架”“十字架”由仰莲花、托盘和巾状物盛托。

  ④1946年,在泉州小东门城基中发掘出须弥座祭坛式墓垛石,由辉绿岩制成。墓垛石两端有间柱,中间是“刺桐十字架”“十字架”下面是盛开的莲花,盛在托盘中;盘下有巾状物,3个角下垂。“十字架”两边各有1个飘带天使,头戴冠帽,帽顶有螺髻,上面有小“十字架”;双耳垂肩,披肩飞扬。

  ⑤1975年,泉州东门外仁风街下祠居民在护城河边盖房时发掘出1块古基督教须弥座祭坛式石墓顶的墓碑。仁风街曾经有2座大祠堂,顶祠(公祠)和下祠,都是专门用来寄存灵柩的。仁风街在宋、元时期是穆斯林的墓葬区,旁边的色厝美又是基督教徒的墓葬区,因此出土了许多穆斯林和基督徒的墓葬石刻。1988年,这块墓碑被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藏。墓碑由泉州常见的辉绿岩制成,尖拱形,下面镂空。碑面浮雕1位趺坐在云端之上的天使。天使头戴冠帽,两耳垂肩,身披云肩,穿宽袖袍,开襟,两袖随风飘起;两手捧有“刺桐十字架”,由华盖、十字架和莲花构成;肩后有两对展开的羽翼,翼后有飘带。如果除去羽翼和“十字架”,这座天使造像与泉州元代的菩萨坐像非常相像。

  聂斯托利叙利亚文“景教”石刻

  泉州“景教”墓碑中的聂斯托利叙利亚文(Nestorian-Syriac),在四—六世纪开始被广泛使用,七世纪后受到阿拉伯文的影响而在本土消亡,之后主要出现在中亚和东亚,在中亚七河流域、喀什和伊犁的阿力麻里古城曾出土了几十件用聂斯托利叙利亚文写成的突厥语“景教”石碑。

  元朝,随着突厥和蒙古景教徒来到泉州,泉州也出现了许多用聂斯托利叙利亚文写成的墓碑。这些碑文的第一句大多是“景教”“三位一体”的教义“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后面是亚历山大大帝纪元的日期,再后面是突厥纪元的日期,再后面是墓主人的姓名和基本情况,最后是祝福语,一般是类似“愿他的灵魂在天堂安息!阿门!”

  【高昌人乌斯提克·塔斯汗回鹘语墓碑】

  据《泉州宗教石刻(增订本)》和新疆大学牛汝极《从出土碑铭看泉州和扬州的景教来源》译文记载,这块石碑1933年在泉州东门仁风门拆卸时从城垣中掘出,后来放在仁风门外东教场附近的园圃中,1943年再次发现,收藏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墓碑由辉绿岩制成,碑顶圆拱形,碑面上部浮雕1个“十字架”,“十字架”四端各有3个圆珠,而且没有泉州“景教”石刻常见的天使、火焰或云纹,是泉州“景教”石刻中非常特殊的1块。

  根据牛汝极的识读,“十字架”下刻有11行聂斯托利亚叙利亚文,文字刻写的很不规范,且有一些笔误,可看刻碑者对叙利亚文不太掌握。其中第1行是叙利亚语“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即“景教”“三位一体”教义。后面10行是叙利亚文拼写的回鹘语:亚历山大帝王纪年1613年(即公元1301年)桃花石纪年牛年十月二十六日。高昌城人图克迷西·阿塔·艾尔之子乌斯提克·塔斯汗在他六十七岁时,来到刺桐城并完成上帝的使命。他的灵魂将在天国安息。阿门!”(按:公元1301年即“元·大德五年”)

  阿依—库都尔夫人墓垛石】

  1947年,在泉州东门仁风门城基内发掘出1块辉绿岩须弥座祭坛式墓垛石。

  碑面两端刻有卷云图案,中部顶端有一横额,上面刻有1对飘带天使,头戴冠帽,共同扶持着中间的“十字架”,“十字架”下面有一朵莲花。

  碑面刻有25行叙利亚文。泉州海交馆的标牌释读为:“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直到永远 城的菲利普君王之子亚历山大帝王纪年1608年(公元1296年),突厥语几年猴年12月10日,幸福的女牧师阿依—库都尔夫人在其三十二岁时完成了上帝的使命。愿这位将军的伴侣的灵魂在天堂永久的与SarahRebekkaRahel等圣洁的公主们同归故里……愿她英名永存……她被安葬在此墓中,愿她的灵魂在天国安度!愿她流芳百世!阿门!”(按:公元1296年即“元·元贞二年”)

  申马克夫人墓垛石】

  这是1块辉绿岩须弥座祭坛式墓垛石,1946年从泉州通淮门靠近小东门的城基中发掘而出。

  碑面两端刻有卷云,中部顶端有一横额,额内浮雕1个竖立在莲花上的“十字架”“十字架”交叉处、内角和四端都有圆珠。“十字架”两旁有1对带翼天使,双手捧着礼物朝向“十字架”

  碑面刻有聂斯托利亚叙利亚文21行,泉州海交馆标识牌识读为:“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马其顿城的菲利普君王之子亚历山大帝王纪年1601年(公元1289年)八月初八日,另据希腊历1601年,中国几年牛年七月初七日,申马克夫人……申马克夫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圣洁的申马克公主夫人在其20岁时完成了上帝的使命,我们将其安葬在此墓中。愿这位圣洁的夫人的灵魂在天堂安息,他所有的儿子们将永远(怀念)她。愿人们永远不忘!阿门!”(按:公元1289年即“元·前至元廿六年”)

  【神父乔治墓垛石】

  这块须弥座祭坛式墓垛石由辉绿岩制成,墓垛石四周雕刻连续卷纹,1945年在泉州北门城基中发掘而出。

  碑面中间中间刻有20行聂斯托利亚叙利亚文字。泉州海交馆标识牌识读为:“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直到永远,阿门!马其顿城的 菲利普汗之子亚历山大大帝纪年1630年(公元1318年),突厥语纪年羊年10月8日,神父乔治完成了弥施珂的使命,愿他的灵魂永远在天堂安息吧!怀念他吧!阿门!”(按:公元1318年即“元·皇祐五年”)

  【1304年墓垛石】

  这是1块辉绿岩须弥座祭坛式墓垛石,1951年在泉州北门与东门城墙交界处修建泉州师范学校校舍时发掘而出。

  墓垛石四周刻有连续卷纹,左右两端有间柱。间柱雕刻精美,上面各刻4朵互相对称的莲花,与佛教的仰覆莲台座类似。

  碑面中间刻有聂斯托利叙利亚文15行,泉州海交馆标识牌识读为:“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直到永远,阿门!马其顿城的菲利普汗之子亚历山大大帝纪年1616年(公元1304年),中国纪元龙年10月16日,叙利亚纪年……10月……吧!”(按:公元1304年即“元·大德八年”)

  【王芣道墓道碑】

  这块尖拱形墓碑由辉绿岩制成,1946年在泉州北门城基内发掘而出。

  上部是1个“十字架”,“十字架”四端各有3个圆珠,下面有1片云,左右涌起。

  云的再下面刻有12行聂斯托利亚叙利亚文,泉州海交馆标识牌识读为:“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亚历山大帝王纪年1660年(公元1349年),突厥纪年牛年7月14日,在二十岁时,司尔塔完成了上帝的使命,愿其灵魂永久的在天堂安息,7月铭记,阿门!”

  碑的反面还刻有5行汉字:“大元故氏校尉 光平路阜平县 王芣道公至 正己丑七月念 四月何囗囗志。”(至正己丑即至正九年,1349年)

  汉字“景教”石刻

  除了叙利亚文外,泉州还出土了几件汉字的景教墓碑。

  【泉州路“也里可温”掌教官兼住持兴明寺吴咹哆呢口思(“口思”合一字)所书墓碑】

  这块须弥座祭坛式石墓的墓垛石,由辉绿岩制成,1984年,泉州华侨大学叶道义在泉州涂门外津头埔村水渠闸门边发现。石碑四周围绕连续卷云纹,中间刻有14行汉字:“于我明门,公福萌里。匪佛后身,亦佛弟子。无憾死生,升天堂矣。时大德十年岁次丙午三月朔日记。管领泉州路也里可温掌教官兼住持兴明寺吴咹哆呢口思(“口思”合一字)书。”(详见上文“元代泉州的“也里可温教”·入泉·元大德设立“也里可温”泉州主教区,掌教官驻兴明寺”)

  【大德公墓碑】

  1947年在泉州北门城基中发掘而出。

  墓碑尖拱形,由辉绿岩制成。墓碑周围刻有连续传枝花纹,中间刻一尖拱形框,框内刻有1个“刺桐十字架”。“刺桐十字架”的顶部是1个华盖,左右垂下两条穗状璎珞;华盖下面是“十字架”,“十字架”下面是1朵莲花。在莲花左右刻有两幅“幡幢”,也由华盖和莲花构成;两幅“幡幢”上面各刻4个汉字:“大德公”,“年玖叁岁。”

  “大德”本身是佛教用语,村山七郎《泉州出土的突厥语景教墓碑》认为“大德”是叙利亚语episkupa的译文,即“景教”的主教。在西安的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石碑中曾多次提到“大德”一词,如“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有若僧首罗含,大德及烈,并金方贵绪,物外高僧。”洛阳的唐代《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经幢也提到了“大德”一词,如“寺主法和玄应,俗姓米;威仪大德玄庆,俗姓;九阶大德志通,俗姓。”所述“威仪大德”和“九阶大德”,都应是“景教”不同等级的神职人员。

  【侍者长柯存诚墓碑】

  1955年在泉州东门仁风门城基中发掘而出。墓碑尖拱形,由辉绿岩制成。碑面周围刻有连续卷纹,正中刻有“十字架”,“十字架”下面是1朵莲花。莲花下面刻有6个汉字“侍者长 柯存诚,底部又是1朵大莲花。

  “侍者”“大德”一样来自佛教用语,是“景教”用来称呼神职人员的其中一种。

  阔里吉思乔治)墓碑】

   阔里吉思乔治)墓碑立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

   阔里吉思乔治)是“也里可温”教徒,任福建行省(省治泉州)平章政事。

  八思巴文“景教”石刻

  泉州至今发现了4件八思巴文“景教”墓碑。其中:

  氏墓志】

  这座墓碑由辉绿岩制成,1954年在泉州北门城基中发掘而出。墓碑原有碑顶尖拱已毁,碑面周围刻有连续卷纹,上面有“十字架”,由“十字架”和莲花构成。下部刻有2行用八思巴文拼写的汉语。中科院历史研究所蔡美彪识读为Ye Si mu zi,拟字:叶氏墓址。”八思巴文研究专家照那斯图1994年在《元代景教徒墓志碑八思巴字考释》中识读为je Si mu dzi,拟字:叶石墓志。”

   【翁叶杨氏墓道碑】

  这块墓碑由辉绿岩制成,1985年泉州城东北郊后茂村村民拆除旧房时从墙上卸下,由泉州华侨大学叶道义保存,1987年捐赠泉州海交馆。

  碑面刻有双重尖拱,中间有连续卷纹,尖拱内上部刻有“十字架”,下面有卷云乘托,与西安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的“十字架”相似。卷云下长方形框内刻有2行八思巴文和汉文,汉文内容是“延佑甲寅 良月吉日”(“延佑甲寅”:元·延佑元年,1314年)。碑上的八思巴文,八思巴文研究专家照那斯图1994年在《元代景教徒墓志碑八思巴字考释》中识读为un Se jan Si mu taw,拟字:“翁叶杨石(氏)墓道。”

  【开珊朱延坷子云墓碑】

  1方八思巴文拼写汉字的墓碑,音读Kaj san Zeu jen ko tshi uin mu(开珊朱延坷子云墓),墓碑立于“至大四年辛亥”(1311年),可能是蒙古人或色目人冒充汉姓,或汉人信奉“也里可温教”的墓碑碣。

  叙利亚文与回鹘文混写石刻

  2003年,在晋江市池店镇新店村发掘出土1块元朝“景教”石刻,后移至泉州南建筑博物馆保存。

  该石刻为辉绿岩质,呈长方形。石刻上部浮雕有一天使,飘带飞扬,手捧圣物,圣物上有莲花十字架。石刻下部阴刻22行奇特文字,似为叙利亚文。文字保存得相当完好,十分清晰,远胜于目前保存在泉州海交馆的8块刻有叙利亚文字的元朝“景教”石刻。

  经澳大利亚悉尼黑可利大学摩尼教研究中心的华裔学者刘南强教授、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花莲士文教授、悉尼大学的加典那主廷讲师来泉时辨识,认为该石刻的文字是由叙利亚文与回鹘文混写而成。初步译出:“在天父、天子和圣灵之名字,信徒(也里可温)到……在菲利王亚力山大大帝年历1629年(公元1318年),中历是……”

  碑文中亚历山大历与中国年号的同时出现,可能是亚历山大历首次见于中国景教石刻。亚历山大历早于公元历311年,根据推算,亚历山大历1629年正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元祐五年。

  天主教“圣方济各派”拉丁文石刻

  【天主教刺桐主教区安德烈·佩鲁贾主教墓碑】

  这块墓碑1946年在泉州通淮门城基内发掘而出。原来的碑顶是尖拱形,下面浮雕两个带飘带的飞天,扶持着一朵莲花上的十字架,但后来都被打石店石匠琢毁。碑面刻有9行拉丁文,第1行前刻有一个小“十字架”

  根据1954年John Foster在《皇家亚洲学会会志》发表的《刺桐(泉州)城墙的十字架石》一文识读,墓碑的主人Andreas Perusinus,是Cayton(刺桐,即泉州)的Apostolus(主教)。 1294年(元·至元卅一年),教皇尼古拉斯四世委任了刚巴里克(Khanbaliq,汗八里,即元大都)总主教兼东方全境宗主教,之后又由3位枢机祝圣了7位方济各会修士成为主教协助总主教工作,这7位主教中就有一位叫做安德肋·贝鲁日亚(Andrea da Perngia),也就是这座墓碑的主人。安德烈主教1307年秋天启程,1313年到达元大都协助总主教工作。1319年,安德烈主教因为在元大都感到不便,于是被调往泉州,当时泉州的总教堂由1位亚美尼亚妇人捐资建造。

  1323年安德烈主教成为刺桐(泉州)主教区的第3任主教,他上任后将大部分俸金用来在城郊的一片小树林中建造一座华丽而舒适的教堂。(参见上文“元代泉州的“也里可温教”·元·皇庆添设天主教泉州主教区”)

近代基督教在鸦片战争后再次传入泉属厦门以至泉州

  明末,古基督教传入福建,清初被禁。

  近代基督教再次传入泉州,是在鸦片战争(1840年,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鸦片战争与泉州》)以后,随着不平等条约而进入的。

   《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清·道光廿二年(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定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西方基督教会把中英《南京条约》称为在华传教的“转机”, 基督教乘机而入。

  教会问题最先起于中法《黄埔条约》。《清史稿·邦交志3·法兰西》云:(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许(法兰西)以开教堂传教,仍限于海口,禁入内地。”

  后中、英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订立《天津条约》五十六款,其中第八、十一、十二、十三款就是关于教会的规定。如第八款:耶稣教暨天主教原系为善之道,待人如己,自后凡有传教习学者,一体保护其安分无过,中国官方不得刻待禁阻。第十二款:英国民人在各口并各地方,意欲租地盖屋,设立栈房、礼拜堂、医院、坟墓,均按民价照办,给平定议,不得互相勒索。

  英、法两国于太平天国起义中,乘机对清廷勒索。法国以广西杀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订立《北京条约》,凭借这个条约,拓展教会在华势力。

  进入厦门

  “五口通商”后,最先来泉属地区传教的是美国归正教公会雅俾理牧师。道光廿二年(1842年),英军侵占厦门时,雅俾理第一个到达厦门、鼓浪屿,立刻得到英国军官的热情款待。他在厦门传教两年,道光廿四年(1844年),雅俾理在厦门建立“新街会堂”。

  “美国归正教公会”发展如此迅速,其他教会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派遣传教士来厦门活动。

  道光廿四年(1844年),“英国伦敦公会”施敦力·约翰牧师从马六甲来厦门传教。

  道光卅年(1850年),“英国长老公会”雅各等也来厦门。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长老公会”派遣杜嘉德牧师到厦门执掌教务。咸丰四年(1854年),“英国长老公会”再派仁信牧师来厦。

  传入泉州

  清·同治三年(1864年),英国与美国教会分工,“以厦门与附地(禾山、同安)及漳辖西溪一带,归‘美国公会’,以漳辖南溪一带及安海以北诸地,归‘英国公会’。”于是,泉州一带遂为英国传教的范围。

  近代基督教传(16世纪天主教改革后的“新教”)传入泉州的,主要有“英国长老公会”、“英国伦敦公会”、“美国美以美会”(又名“卫理公会”)、“英国安立甘教会”(又名“圣公会”)4个教派,分别从厦门、仙游分6路入泉。

  此外,入泉的还有“美国归正教公会”、“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基督徒聚会处”(又称“小群”)、“真教”等。

  泉州地区的教会,经过数十年来的合并、改组、本土化,不断缩小英、美差会的势力,国外差会不甘心撤出。泉州部分教徒开始寻找自治之路。清·光绪卅年(1904年),惠安县按立(经批准任命并举行仪式)方希贤为全县总巡牧师,清·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布道团,前内、梅林、洛阳、湖美头、涂岭、浮坑、驿坂和惠邑等教会,相继以自力和募捐修建礼拜堂,实行自传、自养。

  民国九年(1920年),经此前“闽南漳泉长老总会”“英国伦敦公会”在闽南设立的省议会磋商通过的“合一会”章程,在厦门鼓浪屿福音堂正式成立“中华基督教闽南合一会”,下设厦门、泉州、永春、惠安、漳州、北溪等6个区会。

  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成立大会上,晋江县金井教堂牧师许声炎被选为副会长。“闽南合一会”改称“中华基督教会闽南大会”

  此后,“英国长老公会”、“英国伦敦公会”、“美国归正教公会”、“美国美以美会”、“英国安立甘教会”5个公会先后合并,于民国廿年(1931年)统属“中华基督教会闽南大会”管理。闽南大会在泉州设有“泉州区会”、“惠安区会”及以后分出的“永德大区会”

  民国卅七年(1948年),成立“泉州基督教协进会”许锡安任主席,创办不定期刊物《协进》,报道教会动态,1949年9月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基督教徒中既有崇洋媚外、依恃洋人势力的人,也出现了一批支持和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开明人士。教会在泉州创办了一批医院、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至1949年,泉州市共有基督教徒2980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泉州基督教徒多能响应吴耀宗等发起的“自治、自传、自养”“三自爱国运动”。1957年,基督教各派联合,均加入“中华基督教三自爱国革新运动委员会”

  1958年后,农村教堂宗教活动中断,教堂被占作他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全部关闭,教牧人员被下放劳动或转业。

  1979年以后,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绝大多数的教产退还教会,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相继成立了各级教会组织。至2000年止,全市修葺和新建并经政府批准登记的共有150多座教会和堂点,教徒10万多人。

英国长老公会

  “英国长老公会”传入泉州最早,势力最大。

  进入安海

  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长老公会牧师杜嘉德认为晋江县安海在地理位置上极为重要(位于厦门之北境,为兴、泉、永通衢,历来是闽南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无视中国主权和“限于海口,禁入内地”的条约规定,亲自出马从厦门乘坐教会自造的“福音船”到安海传教。此为近代基督教传入泉州府之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安海港》)

  但是,安海民众并不欢迎他,对他的到来极力攻击。始而禁人赁以第宅,继而禁与牧师传道者交游,终且掷石扬沙,使其无立足之地,只好退回厦门。

  杜嘉德为了在安海建立传教据点,重新作一番精密的策划和准备后,于咸丰八年(1858年)再次乘坐“福音船”到安海,偷偷租赁咸德境氏住宅为讲堂,但多次被安海民众捣毁。杜嘉德又将布道堂从咸德境迁到玄坛宫后宅私塾,这更激怒了安海绅士阶层和民众。

  杜嘉德为了扩张势力,站稳脚跟,于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公历1861年9月9日),用小恩小惠拉拢郑爽郑坦兄弟等4个二流子入教充其帮手。这样,安海民众不仅瞧不起教会,而且对杜嘉德本人也更加憎恨。

  有一天,杜嘉德上街活动,一群小孩尾随嬉笑怒骂,杜嘉德老羞成怒,突然转身对孩子们“怒斥逐之”,致使一小孩惊慌扑地,受了重伤。此事引起周围居民气愤,有人喊道:“番仔鬼杀人了”,众人簇拥而来。杜嘉德见势不妙,急忙躲入教会堂所。但愤怒的人群冲进堂内,“将牧师拉出堂外,以石击杀,人以其为死,弃之。”其实杜嘉德并没有死,只是一时昏迷。后来宅主人把他拖入屋内抢救。

  杜嘉德醒后,即叫郑爽替他乔装打扮,躲藏在“福音船”中,逃往厦门。杜嘉德返回厦门,立刻向英国驻厦门领事报告,英国领事柏威林勃然大怒,决定派遣炮舰前往安海镇压。另一方面,他竭力要求英领事对福建地方施加压力,由清政府出面镇压。

  同治元年(1862年),“英国长老公会”呈报英国总会批准,“英国长老公会”“美国归正教会”在厦门成立“漳泉长老大会”,以协调传教事宜。为了解除当地民众对于教会的戒心,闽南教会开会订立信条8则,其中竟有“戒除鸦片”1则。

  同治二年六月(1863年7月),署福建分巡泉永海防兵备道周凯在英领事恫吓要挟下,发布告示刻立石碑,严禁安海反洋教,“官民人等,毋得阻挠”,“倘敢不遵,一经差役拿案,定即按律严办,决无宽贷。”

  进入泉州

  清·同治二年(1863年),杜嘉德自安海到泉州城南门外桥尾街传教布道。同治三年(1864年),杜嘉德又带安海教徒郑坦等到新桥尾寓戏院为旅舍,日出布道,信者甚少。

  同治四年(1865年),泉州只有安海一个堂会,有教徒30人(据泉州地区英国长老公会记事册统计材料)。此年杜嘉德再度进入泉州城,行至五陵时,郑坦被劫,杜嘉德到五堡街河沟墘住宿旅舍,屡为人石击,避开得免。虽然如此,但基督教英国长老公会势力逐步发展到泉州城内。

  同治五年(1866年),杜嘉德第3次进城。这时局势较缓和,开始进入泉州西街活动,后又改在南街头新花山活动。当地民众起来反对,泉州知府一味讨好英帝,马上出告示禁止民众“毁抢教堂”

  同治六年(1867年),英国长老会派越约翰牧师到泉州传教并建立堂会,成立“中华基督教会闽南大会泉州区会”,简称“闽南泉州长老会”。该年基督教传入永春,先后在湖洋和街尾新路头建立教堂。此后,基督教沿晋江东溪、西溪及安海南部分3路逐步向晋江沿海及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地发展。

  同治八年(1869年),因教堂和信徒增加,“闽南泉州长老会”改组称为“漳泉长老总会”,分设“漳属大会”“泉属大会”

  英国教会得寸进尺。光绪元年(1875年),基督教“英国长老公会”泉州堂会成立。至此,英国长老公会拥有安海、泉州两个堂会,有教徒143人(据泉州地区英国长老公会记事册统计材料)。

  光绪二年(1876年),基督教“英国长老公会”泉州堂会拟购井亭巷1座大厦为讲堂,翰林龚显曾等城中绅士数十人起而反对,以为他们在此建筑楼台,有伤泉州城风水。晋江县长仍拘问业主,教会只好作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龚显曾》)

  光绪三年(1877年),泉州官绅将南街新花山教堂左右四家店屋,尽归教会。绅士暗令业主抬高价格,教会不肯,乃由官绅将公款赔垫,准许教会在新花山拓地建南街礼拜堂。这个教堂问题,才作了结。

   向内地发展

  此后,“英国长老公会”不断向晋江沿海、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发展。

  清·光绪四年(1878年),“英国长老公会”派驻南安溪美传教士陈名标(或作“陈明标”)等人率一传道队,由水路入安溪布道。当时的安溪知县不准其进城,布道队只好在仙苑墟租用一民房作为“讲道所”。基督教就此传入安溪,属泉州堂会管辖。

  光绪五年(1879年),基督教“英国长老公会”在晋江安海教堂内开办义塾,不久定名为“铸英小学堂”,成为泉州府属第1所教会学校。

  光绪六年(1880年),“英国长老公会”杜嘉德创办南安丰州教会学堂。

  光绪七年(1881年)年初,“英国长老公会”派传教士、医生颜大辟从厦门到泉州传教行医,在南街新花山设立施医布道处。次年,扩大规模,在泉州连理巷购地创办惠世医院(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前身),为院长。此为西医医疗技术传入泉州之始。

  光绪十一年(1885年),安溪县仙苑讲道所到湖头传道并创建教堂。

  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长老公会”派传教士自泉州到永春五里街布道;陈宣令就任泉州南街礼拜堂第一任牧师,这是泉州基督教会自传的开端。

  光绪十三年(1887年),安溪县仙苑讲道所向科名、长坑发展。是年,泉州长老会派员到湖头传教,受到群众攻击。当事者上告于泉州长老会。长老会束手无策。英国越约翰牧师虽亲到湖头7日,也无济于事。

  光绪十四年(1888年),建泉州南门聚宝街礼拜堂。

  光绪十四年(1888年),“英国长老公会”医生颜大辟到永春街尾租用民房开办永春医馆(诊所),后扩大为永春医院,又增设永春妇女医院。医生马士敦设教学班,学制五年。培养出的毕业生能独立开业,如庄良屏吴德福黄衍爵黄汉忠陈伯濂陈伯清柳国烈吴瑞香何大年苏德安。此外,安溪、德化、晋江、惠安等地,都有永春医院的毕业生开业行医。

  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泉州城区设盲学堂(即培英女学前身)。

  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泉州城区创“妇女习道院”(后改名“圣经学校”)。在晋江金井创办义塾,后改毓英学堂、慕仁女校和毓英中学。此外,在晋江沿海各乡镇,教会也办了数十所小学。长老公会办育圣学校。

  同年,安溪县仙苑“讲道所”牧师蔡择聚购得县城南街姓2座房屋(时称“闹鬼厝”),改造作为“礼祠堂”,从仙苑迁进安溪县城。自此基督教传入安溪县城。

  光绪十八年(1892年),颜大辟在惠世医院开设西医讲习所,传授西医技术。学制5年,半天上课,半天实习。培养出一批能独立开业的医生,如陈浴波黄中流杜宗景黄模章苏天赐苏年福陈振辰陈清源吴祝三。他们开业时,都以颜大辟之“辟”字命名店名,如陈浴波“辟仁堂”黄中流“辟生堂”杜宗景“辟安堂”(石狮)、黄模章“辟传趾麟堂”(厦门)。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真武殿(今儒林村)购地建永春医院,光绪廿一年建成迁入。

  光绪十八年(1892年),“漳泉大会”分为泉属、漳属两大会,分别管理下属各堂会。

  光绪廿一年(1895年) ,“英国长老公会”建泉州西街礼拜堂。次年成立泉西堂会,原泉州堂会改为泉南堂会。

  光绪廿一年(1895年)前后,英国女传道士礼河莲在泉州驿内埕首创盲人学校,初名“指明堂”。招收男女盲人10余名,采用指摸拼音识字方法,兼授手艺、编织等,免费赠予学生衣食书本。光绪卅二年(1906)礼河莲回国,学校停办。

   泉州地区的基督教会基本属长老公会控制

  光绪廿二年(1896年),永春、德化一带的美国“美以美公会”“安立甘公会”划归“英国长老公会”管辖。

  光绪廿四年(1898年),经“漳泉长老总会泉属大会”批准,成立“永春堂会”;基督教英国长老会和永春旅外侨胞捐资创办育贤小学堂。

  光绪廿五年(1899年)9月,泉州长老会因教会发展需要,将安溪县城、湖头、长坑与南安的溪尾、大宇、英都、东田7个讲道堂组成“安溪堂会”,与泉南堂会分立。同月,安溪“礼祠堂”牧师黄沧海“礼祠堂”拆建改为基督教堂。

  光绪廿六年(1900年),泉州地区的基督教会基本属“长老公会”控制,少数属“伦敦公会”

  光绪廿七年(1901年),“英国长老公会”又在泉州西街裴巷创办惠世女医院,并附设护士学校。

  光绪廿九年(1903年),剑桥大学硕士、英国贵族安礼逊受英国长老公会牧师文高能聘请,来泉州筹办教会学校。光绪卅年(1904年),安礼逊先在裴巷西侧平水庙购地创办“养正小学堂”,光绪卅一年(1905年),又在东街相公巷创“养正小学”。民国三年(1914年),购西街花棚下地皮十亩,将平水庙“养正小学堂”迁焉,创设“培元学校”(即今“培元中学”),安礼逊任校长。此为基督教会在泉州府最早创办的中学。另外,泉州城区的3个礼拜堂都办幼稚园或小学。1927年,培元中学校友为纪念安礼逊对培元中学的贡献,捐款在培元中学建造安礼逊图书楼”。(详见下文“附一:安礼逊图书楼”)

  光绪卅三年(1907年)九月,泉州长老会分设溪尾(南安)、安溪两个堂。安溪堂会直辖县城、湖头、科名、长坑、祥东5个讲道堂。

  民国四年(1915年),随着传教区域的扩展,“泉属大会”再分设“泉永大会”、“厦门大会”

  民国六年(1917年)11月,“安溪堂会”分设“湖祥堂会”,分管湖头、科名、长坑、祥东等地教会。湖头基督教会拟建教堂,受到当地天主教派多方阻挠,事延数年,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始改在来苏里的白灰楼地建立教堂。但从民国十一年(1922年)开始,由于匪乱四起,地方不靖等原因,减少教徒48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再减少39人,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只余下23人。民国廿年(1931年)3月,“安溪堂会”“湖祥堂会”合并为“安湖堂会”。教牧人员的安排、调动和工资由“泉州长老会”负责。民国卅三年(1944年)增设“蓬莱基督教会”。

  附一:安礼逊图书楼

   安礼逊图书楼,位于鲤城区开元街道培元中学内。

  安礼逊图书楼(鲤城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安礼逊图书楼(1927年):鲤城区开元街道培元中学”,2009 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礼逊图书楼(1927年):鲤城区”,2019年10月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礼逊

  安礼逊(A·S·Moore Apderson,1876~1959年),英国贵族,英国剑桥大学威士明德学院硕士。

  清·光绪(1875—1908年)间,孙中山在英国伦敦活动,宣传革命,被清政府派人秘密逮捕。终于有一天,孙中山找到机会,把关于自己的一些消息写在名片上,托所在公馆的服务员秘密转交给好友康里德。而康里德又辗转找到了安礼逊之父、时任伦敦警察总监理查德理查德会同英国外交部出面干涉,使孙中山获释,安礼逊因此结识孙中山

  光绪廿九年(l903年),安礼逊受英国长老公会牧师文高能聘请,来泉州筹办教会学校。光绪卅年(1904年),即在裴巷西侧平水庙购地创办“养正小学堂”,光绪卅一年(1905年),又在东街相公巷创“养正小学”。民国三年(1914年),安礼逊购西街花棚下地皮十亩,将平水庙“养正小学堂”迁焉,创设“培元学校”(即今“培元中学”),安礼逊任校长。

  培元中学的宗旨,在于培养亲英人才。该校的校训是“真理、自由、服务”,意即“真理就是上帝,信上帝可得自由,而能为上帝服务”;星期天实行强迫宗教教育,学生一律参加礼拜;毕业后,有的被介绍到南洋去当牧师。

  安礼逊品性纯真,待人温文,爱好体育运动,在教学方面注重实践。他来泉州1年后,便从英国购来许多物理仪器,如抽水机、压水机、静电起电机、真空抽水机,以及真空二半球、辐射叶片旋转仪等,排列在楼下通道两旁,让学生观览,有时表演。

  民国五年(1916年),安礼逊辞职,荐许锡安任培元校长。

  培元学校的经费,经常费一部分及英籍教师薪给由英国教会捐助,资金有限;其他建筑费、设备费大量支出都由海外华侨捐助。

  1920年1月,孙中山带头向培元中学捐大洋20元,并亲题“协兴教育”于捐册扉页;同年11月,孙中山再次亲笔为培元中学题词“共进大同”

  安礼逊还先后5次赴印尼爪哇、菲律宾、缅甸仰光、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劝募,为培元学校募捐,10年中募捐款达20万元,遂成就现在规模。

  民国卅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海外华侨又输送大批子弟来校学习,学校呈现蓬勃气象。安礼逊又到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等地为学校筹募基金。安礼逊曾保过寿险,他曾多次嘱咐等他死后,这笔保险金要充作培元经费。

  1959年,安礼逊在马六甲去世,终年84岁,葬新加坡。

  沿革

  为纪念安礼逊对培元中学的贡献和祝贺安礼逊五十寿辰,1923年,校友开始捐款购地筹建安礼逊图书楼”。直至1927年,名流陈清源吴祝三等再倡社会捐款,建筑界知名人士傅维早主持施工,该楼才最终得以完成。在新中国成立前,除东西塔外,它是泉州旧城区民用建筑物中最高的建筑。

  1995年,台湾校友出资百万重修。

  规制

  安礼逊图书楼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124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5层,总高24.8米。第一至第四层为西式层楼,结构简洁,线条明朗。第五层为中式楼阁风格,坡顶,雕梁画栋。楼内的门、窗仿当时英国伦敦教堂里的建筑风格。

  该楼正门前矗立着现代所置的孙中山铜像。

  楼的正面各层勾勒安礼逊图书楼”、“大同门”、“凌云台”匾额各一,系前清举人曾振仲及当时北京大学校长等人所书。

  图书楼部分作校友馆,里面珍藏着孙中山1920年1月亲笔题词“协兴教育”和1920年11月亲笔题词“共进大同”,以及宋庆龄1980年亲笔为培元中学题词“为国树人”等展品。

  附二:基督教泉南堂

  

  基督教泉南堂,位于泉州南街新花山、今中山中路东侧372—374号、玉犀巷口北侧,西向;是泉州市基督教活动中心,也是“泉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会址。

  基督教泉南堂所处原是清·靖海侯·施琅后花园“新花山”书房旧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国长老会杜嘉德牧师到泉州传教;3年后(同治五年,1866年)从施琅将军后人手中购买此地作布道所,光绪三年(1877年)三月建为教堂。1916年扩建为哥特式新楼,可容千多人聚会。民国廿四年(1935年)扩建为四层骑楼式教堂。

  1949年又建26米高的钟楼。1958年起,“泉西堂”、“聚宝堂”合并在“泉南堂”聚会。文化大革命中,“泉南堂”停止聚会,教堂被工厂占用。“文革”后重新开放,恢复正常宗教活动。

  2000年开始大规模翻建重修,2002年2月竣工,是福建省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教堂。

  教堂现有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新殿堂占地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50平方米,高度41.5米,钟楼部分还保留了原有的建筑样式。

  现聚会厅可容纳2500个座位,底层设有停车场,一层是综合办公层,周边是绿化地,并安装有中央空调与电梯。

   附三:基督教泉西堂

  基督教泉西堂,俗称“泉西基督教堂”,位于泉州鲤城区西街中段208号,与“泉南堂”、“聚宝堂”同为泉州旧城区三大基督教教堂

   “泉西基督教堂”,1998年3月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基督教泉西堂,原设在奎霞巷。

  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由“英国长老公会”文高能在现址筹建,吴封波牧师主持;翌年成立泉西堂会。

  民国十四年(1925年),牧师吴炳耀扩建,有高大的围墙,由教堂、钟楼、牧师楼组成,仅教堂和钟楼占地面积737平方米;堂前有埕及围墙,墙外临街。建筑明朗宽敞玲珑小巧,形成现存规模。

  1958年,“泉西堂”合并于“泉南堂”“泉西堂”场所作基督教兴办的“爱国针织厂”“文革”中改为“泉州荧光灯厂”

  1989年工厂迁出,同年12月重新修葺并举行复堂典礼,恢复宗教活动。1999年,“泉西堂”因危房而重新按原规制翻建,2001年竣工。

  规制

  教堂面积737平方米,平面长方形。建筑主体坐北朝南,弧拱形百叶窗,两旁设有侧廊,具欧洲哥特式风格。砖木及钢筋水泥结构,东西分坡出水。又带有闽南文化特色,如立面、柱子用带纹清水砖装饰和马齿檐、条石基,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教堂前原有埕及围墙,墙外临街。现围墙拆除,改成铁艺栅栏;又增设临街花岗石台阶。

  底层为礼拜厅(传道厅),门面呈梯形状骑楼式,大门外是欧式的3开间回廊。礼拜厅内面阔5间,第2层周边悬以回廊,厅中央为单层高顶,增加了高侧窗。翻建后,堂内可容礼拜的教徒,由原来的800人扩展到1200人。

  钟楼在第3层尖顶,紧连教堂前部,底层架空。其铸铁大摆钟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新加坡华侨购自意大利罗马,经水路回国后赠与教堂的。过去泉州城区建筑物稀少且无噪音,钟声可以传至今湖心街处,有的信徒就是听到第1遍预备钟才赶来做礼拜的。

  礼拜厅北侧是讲经坛。

  牧师楼位于教堂西侧,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增建。上、下2层各5间,呈曲尺状,朝南3间,朝东3间,砖木结构。

  附四:基督教聚宝堂

  基督教“聚宝堂”,位于泉州鲤城区聚宝街109号。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设“宣道所”,民国四年(1915年)购置牧师楼,1923年兴建新圣殿。文化大革命中,圣殿被占作粮库。1986年粮库迁出。1990年翻建,1992年重建新堂,1995年重建牧师楼。

  “聚宝堂”建筑面积782.39平方米,主要建筑特色仿以前原有基督教钟楼修建,共3层,含钟楼高25米,其中2楼为主堂,1楼与3楼均通过闭路进行礼拜,有500多个座位。礼拜半小时前与要开始前各敲钟1次。

  附五:基督教厚德巷小教堂

  基督教厚德巷小教堂,在泉州鲤城区区豆生巷与厚德巷交叉路口。

  南向。始建未详。“文化大革命”以后关闭。

  附六:基督教浮桥教堂

  基督教浮桥教堂,位于鲤城区浮桥高山路24号。

  始建于民国,属长老公会。

  附七:基督教前店教堂

  基督教前店教堂,位于鲤城区江南镇前店村。

  始建于民国,建筑面积324平方米,属长老公会。

  附八:金井基督教堂

  金井基督教堂,位于晋江市金井镇金井村中兴街,是晋江现存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现基本保持原貌。

  前期基督教在金井的传播

  清·光绪五年(1879年),洋下村民施金川从台湾返乡。施金川在台湾时受洗入教并任长老,返乡后也就成为了金井的第1个基督徒。至光绪十年(1884年),金井又有坑口人蔡友租、坑西人蔡杂2人信教。

  光绪十二年(1886年),金井设立堂会于坑口,2年后移至□洲(金井西3里处)。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金井已有教众20余人,他们在安海教会帮助下在金井(时称井尾)建成小礼拜堂,称“金井堂”

  光绪廿二年(1896年),金井教会自立为堂会,许声炎被聘为牧师。从此金井教会成为一所自养自传的堂会,并日渐发展为“中华基督教闽南大会”中最大的会堂。民国廿年(1931年)创办教会刊物《金生月刊》,发行闽南、国内及南洋各地,影响日大。

  至民国廿二年(1933年),金井堂会先后在东石石菌(后移至潘径)、深沪狮头、前港(后移至衙口),羊前山(后移至马坪,再移前村)、东安、湖厝、科任、伍堡、英林等地设立新堂、讲堂。

  民国新建教堂

  民国廿二年(1933年),由会友捐资,在现址新建教堂;元旦奠基,10月19日落成。

  教堂面南而立,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系钢筋水泥结构的西式建筑,包括礼拜堂、纪念楼、护厝。纪念楼与礼拜堂合二为一。

  礼拜堂上下3层,高5丈许。会堂方6丈、高10多米,可容1500人。教堂的框架全由钢筋水泥铸成,偌大的厅堂不见1根柱子;堂顶4根钢筋水泥纵横交错,整座建筑的压力全由这4根横梁传递给了四面墙壁。会堂的天花板由无数漆成绿色的细长木板构成。会堂北面为“施恩宝座”,北墙当中高悬十字,前有讲坛与一平台,是整个礼拜堂的中心。讲坛上置一木桌,是牧师布道的地方。讲坛之后有1.5米高的平台连接北墙,平台上靠墙摆立着梯形木椅,专为唱诗班而设。堂中整齐排列几十条靠背长凳,供教徒礼拜时坐用。

  纪念楼是蔡建忠许月华夫妇为纪念他们3个蒙召的女儿所献,位于礼拜堂前。纪念楼5层,高近8丈,为悬钟式屋顶,最上为钟楼,顶有十字架。钟楼上原有大钟1座,毁于“文革”。现有的钟是旅菲华侨1986年捐赠的。

  护厝布于四周。

  设立学校

  金井教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传教布道,培育人才。曾先后在深沪东安、金井湖厝、潘径、英林等地设立学校。其中最著名的是1891年由许声炎牧师创办的金井教堂附设义塾,即后来的“毓英学校”

  金井教会创办的另一所名校是“闽南圣经学院”。自1939年起,学院先后毕业7届学生,为当时发展中的教会提供不少新的传道人。不少学院学生后来应聘担任闽南及南洋教会牧师传道圣职。

  附九:安溪基督教堂

  安溪基督教堂,位于安溪县城南街。

  清·光绪四年(1878年),“泉州长老会”陈明标等人率一传道队,由水路入安溪布道。当时知县不同意入城,即在仙苑租一民屋作“讲道所”

  光绪十七年(1891年),“讲道所”牧师蔡择聚购得县城南街姓2座房屋(时称“闹鬼厝”),改造作为“礼祠堂”。光绪廿五年(899)九月,“礼祠堂”牧师黄沧海“礼祠堂”拆建,改为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坐东向西,平面长方形,土木结构,抬梁架,悬山屋顶。整体由礼拜堂、牧师楼、姑娘楼、日主学等组成,建筑面积约510平方米。

  山面作正面,砖砌硬山式,山下开一圆形空气窗,窗下砖砌匾框,当中楷书“基督教堂”4大字。下面是4柱3券式通廊。开两大门进出。

  礼堂宽深各3间,排列椅座,迎面壁间贴挂十字架和“神就是爱”4字。

  礼拜堂北侧附属建筑为牧师楼、姑娘楼、日主学等。姑娘楼与日主学今废。

  近年,教堂加筑大门、铁栏栅以及门市部,门庭略有改观。

英国伦敦公会

  概述

  清·同治四年(1865年),惠安慕平乡(“慕柄村”,今属泉港区)何乌梨在漳州海沦加入“伦敦公会”,引入传道讲道,基督教“伦敦公会”从厦门发展到惠安,为基督教传入惠安之始。教会势力集中在惠安和晋北河市、马甲、罗溪一带。(详见下文“附一:基督教伦敦公会传入泉港及发展”)

  同治五年(1866年),“英国伦敦公会”教士施约翰到惠安县城传教。次年在惠安城隍口购地建教堂,同治八年(1869年)九月开堂布道,并在教堂内设立学塾。

  同治十二年(1873年),“英国伦敦公会”在厦门成立和会。

  光绪六年(1880年),伦敦公会余传书在惠安县城创办惠安时化小学(初为义学),以后又在各乡镇办20多所小学。

  光绪十八年(1892年),“英国伦敦公会”在厦门成立的和会改称“省议会”,设厦同、漳州、北溪、惠安、汀州5个议会。

  光绪廿二年(1896年),惠安县的基督教“伦敦公会”与天主教西班牙“多明我会”各自勾结地方封建势力,发生大规模械斗,焚烧对方教堂,一些教徒无辜伤亡,经官府和地方绅士多次调解,方才平息。(详见下文“附二:泉港基督教伦敦公会与天主教西班牙多明我会操纵的大规模械斗”)

  光绪廿八年(1902年),英国伦敦公会医生兼传教士陈和礼在惠安县城创办仁世医院,并招收学生,培训医师。

  附一:基督教伦敦公会传入泉港及发展

  清·同治四年(1865年),惠安县涂岭驿坂(今属泉港区)附近的慕柄村何乌黎旅居厦门海沧,受“西国基督教差遣到中国布道会”(简称“西差会”)牧师传道,慕基督教义,即受洗入教,成为最早信奉基督教的泉港人。入教之后,何乌黎回到慕柄村,劝家人信教,并租屋为简易教堂以传教。他走乡串里,向农民、盐工传授基督教义,阐扬“赎罪救灵”之道。不久,便有山腰及惠安东部的涂寨、西部的黄塘等地群众到此受教。因听众日多,何乌黎等在叶厝村设点传教。

  坝头古县村李宝三因受村中大姓欺侮,出走至厦门谋生。一天,他偶经“西差会”礼拜堂前,被牧师邀请参加布道会,不久便接受洗礼,皈依基督。因为他早先习过诗文,颇有文化根基,厦门“西差会”便重点培养其为传教士。同治八年(1869年),李宝三受遣回乡传道。他从厦门带来一批用闽南方言编成的“白话字”基督教课本,把自己的书房改设为礼拜堂,挂起“耶稣教福音堂”招牌。李宝三勤勤恳恳,每礼拜天均召集教徒礼拜,诵读《圣经》、《圣诗》等,从不间断。厦门“西差会”又派外籍牧师山雅各前来泉港协助教务,在山腰等地设堂传教,还从惠安知县处弄来保护教堂的告示。

  古县教堂是泉港的第1座基督教堂,也是泉港有基督教会之始。因堂址狭隘,且地处偏僻,不利于教友聚会和扩大传教范围,次年,古县教堂移至交通方便、居民众多的坝头。自此,泉港的基督教发展迅速,教徒日众。

  截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泉港先后设立的重要教堂有驿坂、古县、坝头、山腰、叶厝、涂岭、梅林、圭璧、后郑、肖厝、沙格、郭厝、前亭等地,并在山腰创办教会学校普化小学(今山腰中心小学前身),以解决教友子女就学问题,也为教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附二:泉港基督教伦敦公会与天主教西班牙多明我会操纵的大规模械斗

  清·光绪廿二年(1896年),泉港发生1起由基督教和天主教双方洋传教士操纵的大规模械斗,轰动全省宗教界。

  当时,涂岭的基督教堂设在泗洲村,天主教堂设在后头村,两村相距不远,不同教众之间常有摩擦。一天,天主教徒谢乌英偷砍了基督教徒潘瓜的树木。潘瓜在基督教传道士的支持下,纠集基督教徒在涂岭街绑架了谢乌英。涂岭天主教传道士杨明水闻讯,央请当地士绅出面斡旋,并敦请知县唐至燮捉人。谢乌英随即被释放,但天主教徒有意扩大事态,故意又向基督教堂索人,双方纠纷升级。天主教传道士杨明水和蒙古族天主教徒出鸭只在驿坂被设伏的基督教徒捉拿,并被押至惠南洛阳拘禁。

  天主教徒连忙报告西班牙籍神甫刘振镛,同时纠集教众四处设伏,捉拿基督教徒,焚毁基督教堂。基督徒陈秀璋也报告英籍基督教牧师山雅各山雅各通知惠安全县24堂派出教徒共100多人携枪械前往涂岭救援,并严令各堂传道士亲自带队。天主教不甘示弱,神甫刘振镛亦率全县天主教徒往涂岭支援,械斗日趋激烈,双方均有人员伤亡,并影响至兴化、泉州两府属县。

  知县唐至燮忙带兵丁前往弹压,但一见双方的洋教士都亲自到涂岭督战,惊慌失措,不敢处理。

  其时,鼠疫流行,加以教徒械斗,涂岭一片凄凉。唐至燮无能为力。双方的洋教士都以知县办案不力,分别通过英国和西班牙驻厦门鼓浪屿的领事,向闽浙总督提出抗议。省方忙派专员查办,知县被就地免职,基督教英国伦敦公会负责赔偿天主教的人命款,械斗之事方告结案。

  然而这起械斗的余波,延属了20年之久。

  附三:惠安基督教堂

  惠安基督教堂,位于惠安县螺城镇中山北路。

  基督教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传入惠安,此教堂始建于光绪二年(1876年),民国五年(1916年)重建,民国十一年(1922年)增筑钟楼。

  教堂坐西朝东,占地328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由钟楼、殿堂和护楼组成。

  突出部为钟楼,钟楼为牌楼式,挂有一大黄钟,顶上树十字架。

  殿堂为二层穹窿顶木石结构。

  附四:辋川基督教堂

  辋川基督教堂,位于惠安县辋川镇辋川大桥西。

  清·同治六年(1867年),惠安县辋川标美村人陈立在福清县经商,得闻基督福音,皈信基督,加入“美以美会”,返后,请“美以美会”传教士来辋川传教,并以其东尾头店屋为会所。设教后“美以美会”传教士林极津孙西川主持教务。住惠安“英国伦敦公会”得知此事,为争教区,派施约翰牧师向“美以美会”交涉,经两会商定,兴化、仙游两县划归“美以美会”,惠安归属“伦敦公会”。同治六年(1867年)5月,“伦敦公会”惠安区会派陈景秋来辋川传教,信徒往叶厝聚会。

  光绪十一年(1885年),辋川教会正式成立,区会把叶厝教会隶为“辋川分会”

  光绪十四年(1888年),何玉亭传道倡议建堂,会友和执事积极响应,陈立献其东尾头田地为堂址,同年夏动工兴建第1座教堂。

  光绪廿一年(1895年)至1925年,教会信徒剧增。1926年联络涂岭、东坑、驿坂、官溪等惠西一带教会组成堂会。

  1930年,辋川基督教堂开办“辋川公学”,使辋川启蒙教育形式由旧私塾转入新的正规小学教育。后来“辋川公学”又演化为莲花山“莲花小学”,直至今天的“莲山中学”

  廿世纪40年代初,教堂修建传道人住宅楼,命名“亚提楼”

  1950年,涂岭、驿坂等教会从辋川教会分立出去,另设涂岭堂会;辋川、叶厝组成辋川堂会。土改期间教会停止聚会。1953年辋川教会恢复聚会,叶厝支会停止聚会。

  “文革”期间教会停止聚会,教产被辋川公社收管,分给兽医站和建筑社使用,礼拜堂被拆改他用。

  1981年教会复会。1984年县政府落实宗教房产政策,因教堂原产无法归还,占用单位对教产折价赔偿。因无礼拜堂,信徒并入惠安县城聚会,诸多不便,1987年圣诞节改借社坑村信徒家宅聚会。

  1990年11月,在海外华侨资助下,购买辋川供销社旧门市部暂作礼拜堂,同年底聚会从社坑迁到辋川。因教会发展,1992年后曾聚会点从辋川分立另设堂会,1996年底西山聚会点从辋川分立另设堂会。

  1997年开始筹建新堂,2002年10月定现址开建。

美国美以美公会

  概述

  美国美以美公会,又称“卫理公会”

  清·同治六年(1867年),惠安县辋川标美村人陈立在福清县经商,得闻基督福音,皈信基督,加入“美以美公会”,返后请“美以美会”传教士来辋川传教,基督教传入惠安县辋川。但后来经“伦敦公会”交涉,“美以美会”退出辋川地区。

  同治九年(1870年),基督教美国“美以美公会”从福州派传教士孙西川曾遵明孙胡孙泽到永春、德化、大田一带传教。同治十一年(1872年)分别设立牧区。

  光绪四年(1878年),成立“永德大教区”

  光绪六年(1880年),美国“美以美公会”李玛利创办德化“道德女校”(后更名“育英小学”),美国“美以美公会”开始传入德化县。当年,教徒苏嘉明等人筹建教会,在德化县城后埔桥购置民房礼拜。光绪八年(1882年)至民国六年(1917年)间,教会还创办“育德女校”、“崇德小学”和幼稚园。

  光绪十七年(1891年),“美以美公会”在永春县创崇实学校。

  光绪廿二年(1896年),永春、德化一带的美国“美以美公会”划归英国“长老公会”管辖。

  光绪廿三年(1897年),“美以美公会”派人在德化设立教堂。

  光绪廿八年(1902年)五月十日,基督教“美以美公会”在永春五里街开办华美学堂(民国七年改称崇实中西学校)。

  光绪廿八年(1902年),美国教会派遣3位女传教士在来到德化,由“美以美会”在德化县城后埔林建教堂传教;美、英等国基督教徒又先后在赤水镇赤水街、水口镇湖坂、汤头乡岭脚等建教堂传教。

  民国二年(1913年),全德化县域已建立城关、雷峰、溪口、三班、祥光、樟镜、云溪、杨梅、赤水、双翰、瑞坂、李溪、连山、八逞、南埕、高漈、上涌、下涌、葛坑、岭脚、蕉溪、水口、美湖等24所基督教堂。

  民国十一年(1922年),成立“布道年议会”

  民国廿年(1931年),该“布道年议会”划归“中华基督教会闽南大会”

  民国廿三年(1934年),成立“中华基督教会永德大区会”

  十九世纪末叶,属长老宗的“美部会”(“公理会”),从福州派人到永春传教数年,后撤出。

  附一:德化城关基督教堂

  德化城关基督教堂,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德新社区后埔林(埔林巷18号)。

  清·光绪六年(1880年),基督教传入德化县。当年,教徒苏嘉明等人筹建教会,在德化县城后埔桥购置民房礼拜。

  光绪廿八年(1902年),3位女传教士来到德化,由“美以美会”在后埔林购地6亩建堂,为欧式建筑;并建红砖楼2座:一为“道德女校”教室和宿舍,一为女传教士宿舍(后改为“牧师楼”)。

  “文革”期间堂会关闭,1980年恢复。1984年5月在旧址翻建新堂,1996年竣工。

  教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606平方米,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

  附二:水口教堂

  水口教堂,位于今德化县水口镇人民政府东侧。

  清·光绪卅四年(1908年)“美以美教会”创建。坐北朝南。

  附三:南埕教堂

  南埕教堂,位于德化县南埕镇南埕村,民国初创建。

  附四:赤水教堂

  赤水教堂,位于德化县赤水镇赤水街下水巷南侧。

  清·光绪廿五年(1899年)建,木结构,2层。

  宣统元年(1909年),在赤水街水巷下东侧再建“福音堂”。1982年修。2007年翻建,更名“基督教赤水堂”

  附五:上涌基督教堂

  上涌基督教堂,位于德化县上涌镇黄井村三本洋村落。

  民国五年(1916年),侨胞蒋明章捐资修建。廿世纪90年代重修。

  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2亩,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附六:下涌基督教堂

  下涌基督教堂,位于德化县上涌镇下涌村下涌村落。

  民国八年(1919年)建立。2009年翻建。

  砖混结构,3层,建筑面积454平方米。

  附七:岭脚基督教堂

  岭脚基督教堂,位于德化县汤头乡岭脚村。

  清代建,1982年重修。

  教堂3座,高10米,民房式,土木结构,2层,建筑面积共1200平方米。

  附八:葛坑基督教堂

  葛坑基督教堂,位于德化县葛坑镇葛坑村。

  清·光绪六年(1880年)始建,1997年重建,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附九:美湖基督教堂

  美湖基督教堂,位于德化县美湖乡美湖村后坪。

  清末民初,基督教传入美湖乡,教堂设于今美湖中心小学旁,木结构,1厅2房。

  1978年,教徒在美湖村竹坂洋成立新基督教会。1985年11月14日获泉州市基督教协会批准正式成立美湖基督教会。

  1988年,教会于美湖村后坪街购置民房1座作为教堂,木结构,3层。

  2004年,教会于美湖村后坪原美湖乡卫生院旧址新建基督教堂,砖混结构,3层,长18米,宽8米,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

美国归正教公会

  概述

  清·同治九年(1870年),美国“归正教会”从同安双圳头派牧师和邵子美,到安溪县龙门、榜头、官桥一带传播福音。不久,同安双圳头的“美国卫理公会”(即“美国美以美公会”)牧师伊树德,到龙门协助筹建“讲道堂”

  光绪卅二年(1906年),在安溪龙门蔡厝寨建立“中华基督教会”,并建造西洋式教堂,并附设育化小学。

  随后,教会发展到整个安溪南部,在庄灶、平原、大坪、西坪、举溪和龙涓半岭建立6个教会,连同龙门“中华基督教会”共7个教会,均属“厦门区会”管辖。

  民国六年(1917年)7月,成立“清溪堂会”。美国“归正教会”吴尚贤为牧师,管理所属7个教会。教牧人员的安排、调动及工资均由美国“归正教会”负责。

  民国廿四年(1935年),龙门蔡厝寨基督教会牧师陈惠民(浙江人),出于民族自尊心和爱国观念,不愿教会长期受美国公会控制,仿照浙江省“耶稣自立会”的组织宗旨,将龙门蔡厝寨的“中华基督教会”改名为“中国耶稣自立会安溪总会”,其宗旨“自立自主”,取得所属7个教会的支持,选举陈仁德当主席。

  此举引起同安“美国卫理公会”的不满与反对,并由陈神赐牧师提出诉讼,打了3年诉讼官司,终在民国廿六年(1937年),陈惠民胜诉。从此,龙门等7个教会属“泉永区会”领导,与“美国卫理公会”断绝关系,摆脱其控制。

  附:龙门基督教堂

  龙门基督教堂,位于安溪县龙门镇蔡厝寨。

  “龙门基督教堂”始建于光绪卅二年(1906年),并附设“育化小学”。1963年停止聚会。“文革”期间,教堂被拆毁,夷为平地,被当地占用开垦。1979年后落实宗教政策,信徒逐步恢复活动。1988年间在原址重建。

  教堂坐西向东,平面呈“凸”字形,西洋式,钢筋水泥与花岗岩石混合结构,屋盖覆以红色瓦砖;有宿舍、厨房、厕所、大桥等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436平方米。

  大门拱券式,门前附筑遮阳平顶亭。亭上正面横栏以红釉瓷片嵌“蔡厝寨礼拜堂”6字。

  后为2层楼及直纵礼堂,高大宽敞,整体近似现代戏院形式。左、右石墙辟二重窗棂,采光较好。石基座讲台,礼堂列座靠背椅,建筑朴实坚固。

  楼上筑四方形攒尖顶钟楼,顶上竖一“十字架”

其他基督教派别

  此外,泉州基督教还有一些派别。

  英国安立甘教会

  英国安立甘教会,即“圣公会”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国的“安立甘教会”从福州派传教土到德化县城、雷峰和永春县的湖洋、达埔、蓬壶传道。

  光绪廿二年(1896年),永春、德化一带的“安立甘教会”(“圣公会”),先后移交“英国长老公会”管辖。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概述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信仰《旧约》的基督教派。以每星期六为安息日,信徒须在星期六作礼拜,礼拜前要先洗脚,读的是《摩西五经》,认为摩西是大先知,基督是小先知。他们吃的是必须有鳞的鱼和分蹄的兽肉,禁吃猪肉,有些生活习惯与其他基督教徒不同。

  清·光绪卅四年(1908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由长泰县人郭子颖传入泉州市区,先后在花巷、通政巷设会所,后移承天巷。民国十九年(1930年),在承天巷建教堂“福音堂”和小学1座。

  宣统二年(1910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又传入惠安,成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惠安教会”(简称“惠安安息日会”),租屋开堂做礼拜。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惠安县城湖布埕翻建新堂,并办怀德小学。民国廿年(1931年)到山腰、民国卅四年(1945年)到辋川设堂传教。

  这些教堂属“中华总会闽南区会”管辖。泉州、惠安等地教会负责人,先后有陈德清廖耿德等。

  1957年,基督教各派联合,各派包括“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均加入“中华基督教三自爱国革新运动委员会”,简称“基督教三自爱国会”

  附:基督教福音堂

  基督教福音堂,亦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泉州教会”,位于泉州旧城区承天巷东口北侧(门牌95号)。南向。

  “福音堂”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1938年夏末秋初,遭日本飞机轰炸。后来,教堂一度搬迁至市区其他地方。1947年,在旧址重建会堂(称“旧教堂”),由惠安洛阳的会友陈付师负责建造。“文革”后曾重修。

  由于“旧教堂”的建筑是砖木结构的,时间久远,房屋里的木头腐烂,造成安全隐患,再加上主教堂面积仅有150平方米左右,活动范围特别窄小,因此,2011年5月奠基重建“新教堂”

  “新教堂”面积3000多平方米,包括礼拜堂、牧师楼、各种小型活动室等。最大的特色是哥德式的西方传统风格,体现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基督教聚会处

  概述

  基督教聚会处,别称“小群”派,是基督教分裂出来的1支。

  民国廿四年(1935年),由兰进阳蔡志崇从厦门传入泉州市区,初在西街孝感巷信徒家中聚会。1938年,由信徒捐献金刚巷旧房屋修建教堂,并设为会址。后在惠安县东园、城关,晋江县青阳、安海、石狮,南安等地,也设有聚会处。

  较长时间担任泉州聚会处的负责人,有魏守仁等人。

  “文化大革命”后,泉州基督教聚会处相当一段时间停止活动。“文革”后重新开放活动。

  附:泉州基督教聚会处金刚堂


  泉州基督教聚会处,又称“基督教金刚堂”,位于泉州市区中山南路金刚巷北侧32号。

  1938年,由信徒捐献金刚巷旧房屋,修建为教堂,并设为基督教“小群”派会址。近年重修。

  教堂南向,面积80平方米。

  真教

  民国四年(1915年)起,惠安县北部少数群众信仰“真教”,分别在信徒家中聚会。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宋元时代,流传于泉州的景教,因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已逐渐汉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不甚明显。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丧权辱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基督教趁机而入,这时泉州人民把反对资本主义侵略,仇外、仇洋,以及夹杂着反对西方文化的思想,以反对教会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近代基督教传入泉州的过程中,泉州城区、安海、惠安、永春、德化等地都爆发规模大小不等的地方绅士和群众联合反对教会的事件,称为“教案”。这反映了泉州人民的反侵略精神,但其中也不无以中国的传统抵制西方文化的成分。这些反教会的事件,大多数以清政府屈服帝国主义,支持教会而失败告终。

  近代,在泉州传教的诸多教士之中,确有极少数教士干了坏事。如1896年,惠安县涂岭基督教会的外国牧师和天主教神父之间发生矛盾,导致了长达20多年的双方械斗。教会与乡族势力结合,牧师、神父亲赴督战,焚烧对方教堂,互相攻杀,死伤的是双方无辜的教徒。

  但也不乏有虔诚的传教士,他们忠于信仰,忠于职守,尊重当地文化传统,施医赠药,捐款、捐衣、捐物支持抗日战争,百折不回,甚至殉教异域外邦,在泉州的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造成深远的影响。

  如19世纪60年代,英国长老会驻南街礼拜堂的教士兼医生氏,救活中营下吴玉成氏发誓献身教会,一生任传道,义务到永春、蓬壶、安溪、湖头传教。氏虽然一贫如洗,但是坚持信仰基督教。而且氏的事裔也多为基督教徒。

  又如创办培元中学的安礼逊,英国盎格鲁萨克逊贵族出身,剑桥大学硕士。他经常以已资购买教学仪器,并新自示,且以已资引导高年级贫困学生绘地图,利用暑假带往福州鼓岭外国人避暑胜地义卖,在经济上自救。

  基督教在传入闽南的初期,为便于对广大文盲教徒进行传教,英国长老公会教士宾为霖与美国美以美公会进行传教,以英文字母为基础,略加改变,缀成23个字母,又增加一个擦音字母,共24个字母,联缀切音。凡属闽南方言,均可拼读,称“白话拼音”。只要记住24个字母,不认字的教徒,都可以读《圣经》。又编写白话拼音《厦门音字典》,对外国人读汉字也起方便作用。

  清末以后,泉州社会上还流行妇女缠脚的陋俗。教会反对妇女缠脚,教徒的女孩不得缠脚,这就起着移风易俗的革新作用。泉州地区、晋江、南安等地,民间婚、丧、喜、庆多铺张,积习难移,已成陋俗。基督教反对铺张浪费,教徒婚丧,仪式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