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7划:灵)

  灵应寺(洪梅灵应寺灵应岩、紫帽岩。南安市洪梅镇北部六都村仁宅玳瑁山南麓。沿革。规制。千年杜笙。祖师竹。]、白沙灵应寺[白沙真阳庵、头陀寺、白沙灵应寺、白沙寺、蟾沙寺。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庵边村大埭埔。南宋·僧道询始建。南宋遗存(瑶台。讲经石。古代器皿残片的出土。金刚井。石狮样怪兽。) 。元为大寺。]
  灵应堂
(三王府)
  灵山寺
[螺阳灵山寺
(鲎壳寺。沿革。规制。摩崖石刻。)。莲城灵山寺观音寺,莲城寺,莲城观音寺。惠安县净峰镇东莲乡。沿革。分香马祖。规制。附:文昌祠。]
  灵源寺灵源山灵源寺
[晋江安海镇灵水村(今“灵水社区”)背后“灵源山”中南部。前身:灵源山顶“紫云室”、“灵源庵”(隋·开皇九年立“紫云室”。南宋·乾道~淳熙间扩建为“灵源庵”。)。明·洪武初沐讲禅师于灵源山腰创建新寺。明·正德元年前后规模初定。民国十九年建“碧螺春轩”。现代重建。现规制(林外庐墓。山门。“灵源寺”大殿。大殿后新建三殿。)。古迹(奉宪永禁碑。古罗汉松。灵源古井。山中古迹。)]张坂灵源寺(惠安县张坂镇玉园村。沿革。规制。)
  灵鹫岩寺
[临峰石室,灵鹫岩。德化县上涌镇境内九仙山巅东麓。唐·开山祖师邹无比(开元四年肇建。无比遗迹。开元复建。)。沿革(宋元。明清。现代)。规制。题咏。]
  灵慈宫
(沙格灵慈宫
[圣母庙、沙格宫。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南宋·咸淳始建为圣母庙。·嘉庆正式冠名灵慈宫。规制:殿宇。石柱。剪碗雕塑。]。讲武巷灵慈宫。)
  灵瑞山寺
(广福寺,园常寺。惠安县涂寨镇灵山村灵瑞山。)
  灵钟宫(火炬村灵钟宫。店头村灵钟宫。)

  灵惠庙(鲤鱼岛灵惠庙
[惠安县辋川镇鲤鱼岛。沿革。规制。]、王孙灵惠庙[王孙宫。惠安县螺城镇王孙村。沿革与规制。“奉旨边界”碑]
  灵安宫(大潘灵安宫[惠安县辋川镇大潘村。始建。规制。附灵安尊王碑文。元宵神事。]崇武灵安王宫[惠安县崇武镇莲西村]
  灵感寺(恩惠院。永春县石鼓镇桃场村魁星山下。)、灵护庙(尪公庙。安溪县龙门镇溪内村乌荇山麓。沿革。规制。)、灵著庙[安宁庙。安溪县城厢镇圆宅村埔土寻(“土寻”合一字)。唐·中和始建祠。闽国·廖俨重建。南宋·嘉定陈宓请赐今额。明·正德邹鲁《戮虎赋》。清·乾隆重建。近现代。规制。]、灵显宫(显应坛、灵清宫,洛江区罗溪镇翁后埔)

灵应寺

  洪梅灵应寺

  洪梅灵应寺,又名灵应岩、紫帽岩,位于南安市洪梅镇六都仁宅玳瑁山南麓半山腰,是闽南著名古寺之一。

  玳瑁山,海拔660米,因山峰拔峭,林壑优美,时有云雾盘绕峰巅,像戴着一顶大帽子而名“戴帽山”,雅称为“玳瑁山”。灵应寺所处位置,东连鹦鹉岭、香岭、凌云寨、毡坪山,西接杨梅山雪峰寺,正面与马甲双髻寺对峙。

  “灵应寺(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洪梅灵应寺:南安市洪梅镇六都村”,2013年1月列为第八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灵应寺旁立石碑《唐神僧灵应祖师现化记》载:李文愈祖师系“三真人六祖师”之一。师字文愈,诞生于唐代仁宅家,幼有孝行,家贫有志,博超群伦,福而有德,常现神爱事迹昭闻,如渡溪飞笠、立石朝天、播竹茁地等。唐末天祐元年(904年),李文愈坐化于玳瑁山南面半山腰1棵悬挂壁岩的“茄吊藤”上,乡人就其肉身塑像,祀于紫帽岩中,尊为李公祖师

  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乡绅长者建寺以祀李公祖师真身,名“紫帽岩”(或称“玳瑁岩”)。

  元·泰定二年(1325年)重建紫帽岩,始真正形成寺庙规制。

  明末清初,灵应寺遭兵燹,住持僧如幻法师募捐重建,并改“岩”“寺”,即为“紫帽寺”“灵应寺”;传说此时寺院规模有“六落”之大。如幻有《寓居灵应寺同井公》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宗教·泉州佛教》)

  清·道光(1821—1850年)间,南安县令梁韵清来寺祈雨,甘霖普降,遂题刻“灵应”两字作匾额,寺自此普称“灵应寺”李公祖师亦习称灵应李公祖师。光绪十三年(1887年),乡绅黄位中黄赞奎集资重建寺厅大殿等。

  1919年,黄培松偕乡人扩建寺院。(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培松》)

  廿世纪20年代,住持定眉法师继承其师本莹法师志,精心设计,四处募化,再度扩建寺外的山门、护界亭、桥、涵、真心塔,以及通往大寺的石路、台阶,寺内的楼阁、大厅等,现有寺观建筑大多是当时留下的。

  1940年10月至1941年4月,弘一法师驻锡此寺,闭门著述,研究佛经。 在此期间撰有《普劝出家人常应受八戒文》、《受八关斋戒》等律学著作;还通过大量墨宝与四方广结字缘,如题写了 “千年古刹”挂匾和“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救国不忘念佛,念佛不忘救国”、“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等佳联。(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宗教·泉州佛教·弘一法师》)

  “文革”中颓废,文革后重新修建。近年又逐步建成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观音阁等。

  规制

  现存灵应寺为清代建筑,坐北面南,建筑面积l515平方米,占地近50亩,由大殿、彩柱、两厢、凉棚、护界亭、塔等组成七落汉式寺庙群落,雄伟壮观,仿佛一座民间平时作“超度”用的纸厝,富有民俗风貌。

  灵应寺右前有灵应祖师真身塔 、弘一大师纪念堂”、路亭。

  灵应祖师真身塔建于民国癸酉年(1933年),系六角六层青石构实心塔,通高4.2米,小巧玲珑;弘一法师住锡灵应寺期间,亲撰“唐神僧灵应祖师真身塔”和《唐神僧灵应祖师现化记》文, 阴刻于塔身。《唐神僧灵应祖师现化记》刻有祖师文愈“渡溪飞笠,行鞭赶瓮,立石朝天,插竹茁地,逮及示寂,异香远闻,坐化笳吊藤”之灵异神变与乡人献建伽蓝、募建浮屠等事迹。

  在“弘一大师纪念堂”中,还收藏弘一法师多副佳联墨宝,其中“即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时无了时”等佳句,勒于馆中石柱上。

  护界亭在灵应寺入口处,沿140级石阶拾级而上便到山门。

  山门为牌坊式,两座并峙寺前,飞檐、红砖,层次分明。山门之后为放生池,清澈如镜,游鱼历历。

  寺宇最早为土木石结构,现为砖石木结构。

  大门悬清·道光十五年乙未 (1835年)夏南安知县梁韶清所献“灵应”匾。

  前殿为天王殿,雕龙展凰,飞檐翘首。寺厅前方有乡绅黄赞圭黄位中题写同立的柱联:“灵承帝事昭神化,应感人心奏佛光。”“为悯众生多灵应,长存万古大真身。”横披:“果然灵应”。天王殿左右是钟鼓楼。

  中殿亦称肉身殿、祖师殿,始建于后唐。现为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面阔五开间,进深六柱,面积约200多平方米,朱梁画栋,保存较好。

  殿门之上有匾“真身法界”。正中门联 “天下大丛林,似此亦当古刹;个中佳山水,由来始驻真人”,为泉籍进士、光绪朝刑部主事黄尔沤题于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尔沤》)。

  殿中原供灵应祖师·李文愈肉身像,“文革”期间遭破坏,现代重塑;右边供奉其父母神主灵位,左边供奉观音菩萨,以及韦驮伽蓝诸菩萨;殿后供奉十八罗汉。

  厅内正中横梁挂有一匾“润物洪深”,从落款上可知是清末泉州武状元黄培松立于民国八年(1919年);另有一匾写着“灵”字4种不同字体,落款为“信士黄位中偕男黄培松叩谢”。相传,黄培松少时习文,应泉州府试屡次不中,就在父亲黄位中的带领下来到灵应寺求签 ,得签文“弃文习武,必成大器”黄培松于是前往大罗溪拜黄纪堂为师,发奋习武。几年后参加武闱,钦点武状元及第。荣归故里后,黄位中亲自带他到灵应寺送上匾额以示感激。(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培松》)

  殿前拜庭宽敞,拜庭两翼辅有平台,可纵观东山日出和环山景色。殿之两侧为一座座不同时间建造的厢房,约30多间。

  祖师殿后有大雄宝殿、观音阁和观音广场。

  千年杜笙

  寺左后有一棵千年杜笙,据说是当年李文愈祖师亲手栽种的,有此寺时便有此树。现树高30余米,树围4、6米,历经沧桑,现仍枝繁叶茂。

  山中盛产荔枝、香蕉、桃、李等水果和茶叶,灵应茶闻名遐尔。

  祖师竹(倒抛竹)

  寺后李文愈圆寂处有千年古竹丛,称“祖师竹”,俗称“倒抛竹”,每竿偏枝倒挂,竹杆腰弯如弓状倒垂,芽芽向下,年年都有新竹破土而出,青苍翠绿。相传,李公祖师坐化前,把放牛的竹鞭倒插入地,不久便长成此丛竹子。

  明·南安黄鼎象(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鼎象》)《灵应岩祖师竹》“灵性原来物物有,况复耽经解脱久。生老病死苦根缠,枯竹生华根谁受。夹岸青青色空浮,植自道人牧牛手。道人牧牛归纯白,鞭笞不用尽回首。生意长存万劫秋,优钵萝花对悠悠。至今人指祖师竹,牧却自家心上牛。”

  寺左立有清末进士林骚(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林骚》)《题倒抛竹》诗碑,曰“此寺号灵应,后唐身化来。溪山两亭峙,周宋一尘埃。梦逐寒钟去,僧携老衲来。君看竹倒抛,大造不能栽。”

  白沙灵应寺

  白沙灵应寺,曾名白沙真阳庵、头陀寺、白沙灵应寺、白沙寺、蟾沙寺,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庵边村大埭埔(赤埔,原属惠安县十九都白沙)濒海处。

  南宋·僧道询始建

  白沙灵应寺初名白沙真阳庵(又作“贞阳庵”),南宋·开禧间(1205—1207年)僧道询围海始建。也许因真阳庵之建,此地才称“庵边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道询》)

  清·雍正《惠安县志》云:“灵应寺,在玉沙铺白沙乡,宋·开禧间道人道询建。”

  《獭江所知录》:“道询,白沙真阳寺僧。”

  清·乾隆《泉州府志》有载,白沙寺在惠安十九都白沙。南宋·开禧间僧道询建,名白沙贞阳庵,不久改名头陀寺,复改灵应寺。还载:“释道询,净山下人,俗姓,修造桥梁二百余所,捍海水为田不胜计。景炎元年(1276年)赐号‘灵应大师’,殁于白沙寺。”

  明·嘉靖《惠安县志》描写说,道询筹建白沙寺时,乡人纷纷表示愿献田建寺,道询坚辞:“世间田有数,今捐以与我,而以吾众耕,是与汝争食也。”“乃障白沙海壖为田,而坌其高以为庵。”初时,由于海潮上涨,堤岸被冲垮,道询挥扇斥曰:“海于天地间最大,岂不能以尺寸相让耶?”“潮立退三尺,以泥塞其冲,而堤遂固。”道询与海潮搏斗历40年左右,到淳祐三年(1243年)终于筑成长堤,围成海埭,淳祐五年(1245年)真阳庵建成。

  新编《惠安县志》也说:道询,吉贝真阳庵僧,俗姓,母梦祥光孕十二月而生,幼儿灵异,宋·开禧年间建庵,障海为田,拿其高处为庵,地时为潮水新淹,道询以扇举之:‘海于天地最大,岂不能尽寸浪耶? ’潮水立退三尺,以泥塞其衔旱獭。”

  南宋遗存

  白沙寺规模应该不小,从仅有的一些旧遗存也可以看出。

  【瑶台】

  瑶台,俗称“吉贝东塔”、“帽塔”,位于惠安县洛阳镇上浦村吉贝自然村1座小山坡上,其形制为宋时物。

  “瑶台(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开禧(1205—1207年)间,僧道询建灵应寺(后为白沙寺、蟾沙寺),咸淳至德祐(1265~1276年)间,在上浦村吉贝自然村建附属建筑“瑶台”(东塔)作寺院的“钟楼”,在上浦村许山仔建“春台”(西塔,规模稍小于瑶台)作“鼓楼”;两塔相距约1公里多。

  入元,蟾沙寺遭火焚毁,两塔仅存。

  在古代,这一带有乌屿港、浔美港、洛阳港等港口,世界各地船只往来频繁,两塔还能起到导航作用。

  至清末民初,年久失修,“春台”又圮,唯存“瑶台”

  “瑶台”由台和塔两部分组成,通高约7米。

  台由白石砌成,直径约10米,四周成回廊,台顶以长条石板搭接于塔身与台墙上,成台桥,周环以石栏杆。

  塔处台上,高出台顶,四周成回廊。台顶以长条石板搭接于塔身与台墙上,成台桥,周环以石栏杆。

  石构实心,2层,塔身高4.5米,外墙边长3.5米,八角塔檐。上层作空心鼓形,开一拱门,塔內砌八角形的柱子直通塔顶,边长1.38米,正对大门的柱子上嵌着1个佛龛,里面尚有“天下为公”4字,据说以前还供着孙中山的像。塔尖倒钟葫芦顶,高2米多,似僧帽,因此瑶台俗称“帽塔”

  瑶台周边原有大块大块的天然汉白玉岩石暴露于山体上,据说是护塔石,实属罕见,不知是古人搬来建瑶台用的,还是天然生成的?这些岩石近年来遭人采挖,已所剩无几。

  【讲经石】

  讲经石在上浦村许山仔原春台附近,长2米左右,据传道询座以讲经所用。现荒草漫野,已很难分辨讲经石的具体位置。

  【古代器皿残片的出土】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有人在赤埔挖到过柱珠及古碗,而后来村人在赤埔一带挖到碎碗、碎盆已是常事。

  这些古器皿残片,有绿釉盆、黑釉碗、赤釉瓦,以及一些宋代的青瓷注子(一种倒酒的装置)碎片。在一些黑釉碗碎片的底部,还依稀能辩出“庵”字的字样。这些应该是历代白沙寺僧人所用。

  【金刚井】

  金刚井在庵边村东侧路边,据说是南宋建寺时的附属设施。《惠安县志》载:“以金刚经一部勒于甓环砌之,故名。”井曾遭毁损,石刻经文早已不见。

  现存金刚井为后来重修的,呈八角形,花岗岩条石砌成,周长28米,对边长4.45米,可供500多名寺僧饮用而不竭。

  【石狮样怪兽】

  蟾沙寺现存一只石狮子,出自白沙寺旧址,已风化得面目全非,无疑是宋代文物。

  元为大寺

  元代,白沙贞阳庵已称白沙灵应寺,简称白沙寺。传说白沙寺有“十三落”之大,僧众500余人。

  元·元祐三年(1316年)亦黑迷失立《一百大寺看经碑。亦黑迷失为全国一百大寺各施中统钞壹佰锭,年收息钞,轮月看转三乘圣教一藏。泉州路有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光孝寺、北藏寺、水陆寺、法石寺、延福寺、积善寺、西禅寺、香积寺、招福寺、封崇寺、白沙灵应寺、明心寺。可见白沙灵应寺在元代地位相当重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亦黑迷失》、《泉州史迹·一百大寺看经碑》)

  泉州承天寺有一座元代石炉,炉盖上刻“泉州孙府前保信士蒲力目,偕室李二娘仔,与十方檀信,同发诚心,共成佛果,喜舍朝天炉入于灵应禅寺,永充供养,祈求现世康安,预布来生福果者。时大元·至正丁末年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四月吉日。化主实裕、住山实和敬题 。”蒲力目捐朝天炉入于灵应寺,此灵应寺应系惠安白沙灵应寺,至于朝天炉如何流入承天寺无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承天寺》)

  不知何故,白沙寺在元代又改称蟾沙寺。传说蟾沙寺中有和尚住的真阳庵和尼姑住的西姑庵,香火旺盛。后来,蟾沙寺消失了,或说是着了火灾,或说是被水淹了。

  庵边村现有廿世纪90年代重新修建的小庙蟾沙寺,庙额“白沙古地”,下方有烫金字“蟾沙寺”

灵应堂

  又名三王府(王府、王府、王府的简称),位于南安市仓苍镇蔡西村寮洋。建于明末,祀奉三神。

  据传,王来自兴化;王来自上海;王名,字逢春,南京人,明·万历武进士。某年朝廷钦命池然为漳州府道台,池然离京赴任,来到南安与同安交界的小盈岭,为救遇难乡民不幸身亡。乡民为感念池然救民之恩,在马巷五谷市大榕树下立小庙供祀,后来分炉来蔡西寮洋,与二府结为兄弟,并在寮洋建庙供祀。

灵山寺

  螺阳灵山寺

  螺阳灵山寺,原为鲎壳寺,位于惠安县螺阳镇锦东村东北端坑内崎坑山(亦称灵山)上,福厦路324线旁,下星路口往东约4公里。

  “灵山寺石刻(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灵山寺原名鲎壳寺。崎坑山峰峦叠翠,怪石嶙峋,有一块形状奇特的巨石,高达10米多,石壁经雨水流泻形成不同颜色,上端薄片弧形石板悬空突出,好像一块海中鲎鱼贝壳,寺庙即傍岩而立,因称鲎壳寺。

  始建年代不详。但在寺后巨石上,有明·崇祯十三年(1641年)任惠安知县的赵玉成(江苏人)题刻,其始建应早于此时。

  寺庙的重建并改名灵山寺,是在清·光绪廿四年(1898年)。

  清·道光(18211850)年间,秀涂港之滨琅山村家,由百奇山兜村领来一女孩郭盏作童养媳。女入门,专食素不食荤,双目昼眩夜明,行动不便,只能在房织布,偶尔学念佛经。及长,拒谈婚事,长斋绣佛,村人信之如神。凡商船出海,她有寄买香菇、木耳者,均平安盈归。有一次,外地连洁师来访,她要连洁师去盖井,连洁师知此井为全村所赖,挑水不断,犹豫片刻,立闻有女坠井, 村人益神之。

  郭氏足不出户,却知40里外锦东山中有一石洞。光绪廿四年(1898年),她与连洁师交代后事,建议发掘锦东山石洞,洞里有一仙公,他日圆寂,即葬石洞边。连洁师奉命挖掘,数日无功而还。 郭氏称地点不准,应东移重挖,果然有洞,内有一发霉仙公,四周轰动。

  郭氏坐化后,连洁师依嘱葬之于石洞边,并于鲎壳寺原址重建寺庙塑金身奉敬,取名灵山寺。

  廿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曾是中共地下党活动场所。

  规制

  灵山寺石门门额上书“仙佛世界”四大字,门联为“灵气清高依然天竺十方界,山川秀丽的是蓬莱三岛峰。”背面对联为“碧山有口桃源辟,玉版悦心笋味清。”

  循小道至墓埕,只见上书“节孝洞”,两旁有联:“节贞全妇道,孝至格天心。”墓后及两旁巨石拱卫,墓宛如在石屋中。左边巨石镌有“此洞开山,光绪甲午(光绪廿年,1894年);戊戍(光绪廿四年,1898 年)灵山,连洁志洁。阿弥陀佛。”缓步入洞,见仙公安坐石台。

  由洞中拾级而上,始至灵山寺。灵山寺依山而建,坐寅向申,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因寺傍岩而立,故一字排开,非前后位殿,且神明托梦“只石筑,不用杉木椽桷”,故柱子是石的,梁是石的,屋面还是石板铺就,以硬山为墙,然后两面坡分陇铺以红瓦。屋脊则为弧形燕尾翘脊,具明、清年代闽南风格。“灵山寺”匾额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主殿约80平方米,主祀观世音菩萨观音两旁,左奉石仙公,右奉瓷仙姑;还有郭氏神像。

  主殿左另一殿为大雄宝殿,供奉三世尊菩萨。

  主殿之后鲎壳洞,亦称仙公洞,供奉李铁拐等三仙。

  摩崖石刻

  寺后巨石上,有明末惠安知县赵玉成题刻的“孝泣幽明”四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玉成》)

  灵山上曾有古代梵文石刻,在廿世纪60年代遭破坏,现尚存古代石刻“西天气象”、“云影光”遗迹。

  灵山上的现代的摩崖石刻,有著名书画家诸涵“灵山仙境”、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吴作人“芳草天涯”、著名雕塑家、书画家钱绍武“心有灵山”、著名作家谢冰心“一片冰心”、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点石成金”等。

  寺后及两旁,奇石耸立,千姿百态,有“天马驭仙”、“神龟听经”、“醉观音”。还有碧玉洞、通天路、风动石、龙衔古珠、千年岩榕等景这里还有螺阳镇地面上仅存一处保存完好的清末石结构牌坊,结构连接可靠,造型简洁大方,题刻娟秀隽。

  莲城灵山寺

  莲城灵山寺,俗称“观音寺”、“莲城寺”、“莲城(城顶妈)观音寺”,位于惠安县净峰镇东北部东周半岛(东周铺,莲城)南部东莲乡。该地明代置黄崎巡检司城,俗称“黄崎城”、“莲城卫城”;寺庙即在卫城遗址墙体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司寨城·泉州巡检司城·黄崎巡检司城》)

  沿革

  寺草创于宋。据传,莲城东莲村渔夫杨官生于海中捡得一木块,劈下,惊见此奇木饱含血丝,顿悟木源之非常。旋即,求雕佛师定夺。雕佛师焚香觅梦,夜见南海观世音显圣,遂雕成观音佛像1尊,众村民建厅安奉。宋末,寺庙在原有的基础上添东、西厢房。

  明·洪武廿年(1387年),周德兴经略海防,建黄崎巡检司城(莲城卫城),观音厅即在卫城南部墙体后,即予重建,深3丈,宽2丈5尺,称“莲城寺”、“莲城(城顶妈)观音寺”,形成规制。

  清·乾隆元年(1736年),松村贡生周树南集资扩建寺之东、西二厅。

  光绪(1875—1908年)年间,陈芹村归侨王德能来寺朝拜并捐资。镶嵌青石透雕于殿门两侧墙上,塑有龙、虎和三国人物故事;两殿门口各建亭阁(即“拜亭”,或称“金亭”),石砌莲花池,开辟花圃;并增建祖师厅、文昌祠。

  宣统三年(1911年),重新修建观音正殿,历时22年,至民国癸酉年(1933年)方完整竣工。

  清末有有僧人入住。

  民国时,崇武尼秀姑到寺住持,修缮文昌祠前的亭阁,培植珍木,修池养龟。

  民国年间,莲城寺还曾组织信徒大规模的乘船到舟山普陀山祖庙进香活动,受到开中门接待的礼遇。从此,到南海观世音普陀山进香活动成为常态。

  解放后,沿海组建民兵队部,莲城寺被民兵队部占用,尼姑撤离,观音寺停止香火。据说,1964年莲城寺原来的“观音妈”和其他佛像全部被秀去净峰寺,后不知去向。

  廿世纪80年代民兵队部撤出,观音寺重兴,塑造各种神像,恢复香火,以莲城3村组建董事会、文管组管理。 

  现代修葺一新。

  分香马祖

  清·宣统元年(1909年),莲城寺观世音佛祖还分香台湾马祖县北竿乡塘岐村玉封萧王府庙。

  北竿乡是马祖列岛的第二大岛。玉封萧王府庙是传统的闽东庙宇建筑,十分壮观,正殿奉祀莲城观音佛祖
清末,惠安县东周铺松村村有氏族人,捕鱼为生,每年渔讯旺季便举家搬到北竿暂住捕鱼,待渔季结束方返乡。氏族人笃信莲城寺观世音佛祖,每次要去马祖北竿暂住,都到灵山古寺烧香许愿,并从莲城“佛祖妈”香炉包一香火带往北竿。

  年复一年,及至宣统元年(1909年),氏族人决定定居北竿塘岐村。松村3房周阿猴及其族亲在故乡装1尊莲城“佛祖妈”神像带往北竿,从此莲城“佛祖妈”在马祖北竿受到当地人的奉敬。

  近几年,马祖北竿信众还多次来莲城祖庙进香。

  规制

  现存建筑为清末和民国年间所建。

  寺前有一亭阁,古色古香,是民国时期崇武秀姑来莲城寺当住持时修建的。殿前尚存旧时的莲花池、古井。

  正殿(观音殿)大门上悬金色额匾“灵山古寺”,边上小字题:“民国癸酉年花朝日”,落款:“住泉崇福寺妙月敬献。”民国癸酉年”即民国廿二年,1933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崇福寺》)

  正殿大门两边有崇武石雕名师雕刻的三国故事和龙虎图案,工艺精良。石雕上有1行14字的小字:“民国庚申(1920年)秋月旦,金雁桥诸绅公文。”

  正殿主奉观音妈,乡人称“佛祖妈”;又因寺庙处于莲城卫城遗址墙体后,寺称“莲城寺”,佛称“城顶妈”

  观音妈神像前香案桌东西木板壁上,留有落款“宣统辛亥年(1911年)嘉平吉旦信士杨春江敬题”的227字长诗。该诗迹在“文革”时曾被涂抹遮掩,经洗刷今已重见天日。

  诗曰:

  “灵山古名弥勒山,城阙团团出尘寰。山开旷望旋平陆,修竹茂林左右间。

   形胜庄严真净土,当时供奉宗佛祖。秪园会上现全身,香火千龛今犹古。

  世事沧桑感屡迁,易旧更新历几年。青红图画填鬼物,非等人间别有天。

  楼观盘环宫殿大,东西海宇相映带。旃坛梵语法雨流,莲座钟声祥云霭。

  岗恋体势似削成,地因人游始传名。有时登临触情景,一吟一咏云烟生。

  我来正逢三秋暮,僧说楞严真经句。今日见闻得受持,大乘因缘种种悟,

  故知揭谛娑摩诃。法戒定慧窣堵波,贪泉欲火都净尽,独自凭栏放高歌。

  君不见,莲城福地饶东周,水秀山明绝顶幽。西国浮屠观自在,馨香俎豆阅千秋。”

  杨春江,原名杨碧涛,净峰杜厝村人,与松村村周石岩(字寿南)、东莲前厝曾波生、上厅康廼臣(字绍祖)并称清末东周铺(净峰)四秀才。

  镇殿石柱镌刻楹联:“莲地香含玉印寺,城池潮涌金龟冈。”此联蕴含两个传说:

  一是,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陆秀夫扶幼主南逃,从松村澳口登陆,驻跸寺中稍歇。澳口后吕场海滨尚存“仙脚迹”、“宝珠石”等见证。

  二是,据说寺所处山势似金龟叠印,坐“睏狗穴”,是出天子之宝地。明·江夏侯周德兴在寺东北角挥刀破穴,顿时雷电交加,地动山摇。刀过处,山梁断裂似沟,血水涌流,宝穴失灵。龟穴被砍之地,水流不息,泥沙日积成丘,形如猫卧状,后人把这沟壑称为“山猫空口”

  在现存的清代和民国建筑中,主殿和亭阁有联:“莲放法华,香分南海;城开佛地,灵著东周。”“莲座幽明,尘根都净;城墉高旷,色相皆空。”

  除观音殿外,还有后花园和戏台等建筑物;东面的放生池也保留完好。

  附:文昌祠

  莲城寺西面有文昌祠,正殿供奉魁星爷(五文昌),左边供奉文渊公,右边供奉相公爷。

  祠里有李慕韩撰的2副对联:

  “东海滨,北海滨,斯文一统;兴京学,盛京学,同制三升。”

  “畊获在心田,便算得读书种子;品题帰玉籍,莫忘了阴隲文章。”

  祠外有亭阁,石柱上还有李慕韩写的对联1副:“东序西庠,主人伦风化;兴诗立礼,持世教文章。”

  3副对联均作于清末废除科举、各地兴办新式学校之后。李慕韩(1876—1947年),字荆瞻,号町民,晚年自称栖霞老人,惠安城关人,李慎第18世孙。光绪廿九年癸卯(1903年)优贡第15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慎》)

灵源寺

  灵源山灵源寺

  灵源山灵源寺,位于晋江安海镇北面7公里处灵水村(今“灵水社区”)背后“灵源山”中南部,经历代僧众保护、修葺、扩建,成为泉南最享盛名的禅林之一。(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灵源山》)

  前身:灵源山顶“紫云室”、“灵源庵”

  隋·开皇九年立“紫云室

  相传隋·开皇九年(589年)[或说梁·天监元年(502年)],有西域僧人一尘“大平山”(后称“灵源山”)顶“紫云峰”立庵,祀奉观音大士,称“紫云室”

  唐·贞元八年(792年),晋江青阳道士蔡明(又作蔡明浚,号灵源)来“紫云室”隐居,对“紫云室”稍作扩建整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五代之前)·著名道士·蔡明濬》)

  时欧阳詹曾居此山读书3载,与蔡明濬同处。欧阳詹曾为“紫云室”撰联:“隋唐古刹,闽越名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北宋·马平村人(晋江永和镇马坪村)林知曾隐居于“紫云室”,卒葬“灵源山”。(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知》)

  北宋·嘉祐(1056—1063年)间,有御史吴中复吴中纯昆季隐居于“灵源山”修道,后有灵迹,乡人于“灵源山”西北麓立“吴明宫”奉祠之,山因亦称“吴山”、“吴明山”、“吴盟山”

  北宋末南宋初,林知林外也曾读书于“紫云室”林外卒后亦葬“灵源山”,庐墓就在今“灵源寺”入口处。(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知林外》)

  南宋·乾道淳熙间扩建为“灵源庵

  南宋·乾道~淳熙(1165—1189年)间,寺僧守净扩建山顶“紫云室”,改称“灵源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宋·其他名僧·守净》)

  元末,“灵源庵”因火烧毁。

  明·洪武初沐讲禅师于灵源山腰创建新寺

  明·洪武(1368—1398年)初年,沐讲禅师在灵源山腰创建新寺。新寺分为上、下2寺:上名“天公案”(“天公观”),因常有紫云盖顶,号“紫云寺”,后毁;下名“灵源庵”,奉祀观音大士,后改名“灵源禅寺”,俗称“新宫”

  相传,沐讲禅师本名张定边,是陈友谅“天完红巾军”的骁将。元·至正十九年九月(1359年),陈友谅杀天完将领赵普胜徐寿辉左右部属,挟持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陈友谅在采石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张定边“大汉”太尉。“大汉”政权建立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朱元璋部的战争上。至正廿三年(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战役中流矢身亡。

  时太子陈善被逮,张定边保护陈友谅次子陈理驻守武昌。朱元璋“大明军”围攻武昌,陈理出降。张定边遂剃去须发,易服逃出,一路来到泉州,见“灵源山”风水佳绝,便寻地盖1座草庐,依南宋旧号“紫云室”,供奉观音菩萨,隐居空门,法号沐讲,人称沐讲禅师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灵源山·沐讲禅师》)

  明·正德元年前后规模初定

  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寺左建“霁云书院”,又称朱子祠”

  约正德元年(1506年)前后,灵水村人吴东篱(1465年—1528年)精通堪舆,称“灵源寺”“鲤鱼戏水上天台”,亲自劝募重建,并在寺右建斋堂庵舍和“夫人妈宫”,筑寺庭围墙,从此寺宇规模初定。碑志谓其:“寺院居山之南,秀岳耸于后,佳木环其旁,浯屿前列,井江横亘;烟霞变幻,气景万千。洵佳景也。”

  嘉靖(1522—1566年)间,泉州卫指挥使王鏊在寺院东南建“可月堂”、“得月亭”

  明·苏浚《咏灵源庵》一诗赋其形胜:

  “丹崖玄室倚天孤,一径迁回万壑殊,有客入门苔不扫,无僧余法鸟相呼。
  胸吞渤搂三岛,手拍浮丘倒百壶。夜静钟声醒客梦,天花渺渺出仙都。”

  【苏浚(1542—1599年),又作苏濬,字君禹,号紫溪,明·泉州晋江苏厝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会魁)。累官至贵州按察使,不赴,辞病归。万历廿七年(1599年)卒于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浚》)】

  民国十九年建“碧螺春轩”

  民国十九年(1930年),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在寺旁建“碧螺春轩”,题“碧螺春晓”,并书“灵源禅寺”4字石匾。

  现代重建

  “文革”中,“灵源寺”毁废,但遗址犹存。

  1982年开始,“灵源寺”重新整建。至1995年,辟通自泉安公路至“灵源寺”的盘山公路3.2公里,并铺设水泥路面2公里;完成大殿、两座雄山门及周边7座亭阁建设。1998年,又在大殿后建成“大雄宝殿”、“地藏殿”、“祖师殿”1列3座殿宇,一概附属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也陆续完成。

  现规制

  现“灵源寺”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林外庐墓】

  林外庐墓,处“灵源寺”入口处,是1间不起眼的石砌小庙,是宋代1种“吞山葬”墓式前面的石室。

  庙前有1棵巨大的香樟,树高15米,胸围360厘米,冠幅23米,树龄上千年。从它根部分蘖出的3株小树,也已长成合抱的巨木,一起拱卫这座小庙。因为这里是“灵源寺”的入口,过去的游人、香客为表示对神明的尊重,无论是骑马或坐轿来的,至此便要下马、下轿,然后步行进庙,因此这棵香樟又称“下马樟”

  【山门】

  山门2座,分别位于距寺院300米处和大殿广场旁。

  寺庙左右及山门附近奇石佳景处,分别建有“坝上”、“慈济”、“四达”等7座亭阁,与殿宇互相辉映。

  【“灵源寺”大殿】

  大殿处寺宇建筑群中轴线之中,是就历史上的“灵源寺”及两旁的附属建筑原址扩建的。

  大殿前,铺有1500平方米的钢筋水泥广场,十分宽敞。广场前临山谷处,因势建筑起一列双层楼房,作为接待四方宾客的宿舍和食堂之用。

  大殿5开间3进深,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462平方米。一方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的“灵源禅寺”匾额高挂大殿门前。

  “大殿”前连着1座“拜亭”,3开间,飞檐翘脊,金碧辉煌,轩朗而宏丽。“拜亭”及殿廊间挺立着雕刻得玲珑精致的青石盘龙柱。

  大殿内外,留存着许多古今名人的匾额和柱联。

  匾额:

  清·翰林庄俊元题:“古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俊元》)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天坛。”

  世界佛教僧伽协会主席瑞今法师题:“泉南古刹。”

  寒山寺性空法师题:“屡净法界。”

  柱联:

  唐·蔡明濬撰书:“暮烟横远岫,宿雾锁奇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五代之前)·著名道士·蔡明濬》)

  北宋·曾公亮撰书:“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公亮》)

  明·张瑞图手迹:“从闻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众生各自开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民国·弘一法师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弘一法师》):

  “能立无上正教法,常为世间良福田。”

  “皆得妙法,究竟清净;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佚名题门联:“洞口春深烟雨,海门夜半渔灯。”据民间所传,此联系明末清初·郑成功亲笔书写,是描述沿海渔民生活场景的,后被毁。现存为清·庄俊元重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庄俊元》)

  【大殿后新建三殿】

  1998年,大殿后新建的1列3座殿宇,中为“大雄宝殿”,右为“地藏殿”,左为“祖师殿”,因地势高敞,更显巍峨。

  “地藏殿”外墙上还嵌着从“灵源寺”旧址发现的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乡人捐修灵水至灵源山大路记事、光绪廿三年丁酉(1897年)重建“灵源寺”宇以及是年晋江县令发布的保护寺院禁止闲杂人等到庙吵闹滋事的碑记。

  古迹

  【奉宪永禁碑】

  在1间半坍的房子墙上,竖有1块“奉宪永禁碑”,石碑下方刻有“嘉庆壹玖年”(1814年)。

  碑文曰:“灵源寺占地九十六亩,始建于梁·天监元年(502年),元末时因火烧毁,明·正德年重建┄┄”

  【古罗汉松】

  罗汉松,位于原“灵源寺”大殿前,有1500多岁。树干粗壮成虬枝盘绕,像有九龙盘旋而上。该古树因寺院的盛衰而生死,人称“神灵树”,朝拜者甚多。

  往昔该树已慢慢地枯死,现寺院重建,树又重新发芽,枝叶茂盛,苍劲挺拔,高20多米,四五人合抱。

  【灵源古井】

  位于古“罗汉松”西南角处的桔林里,系东山五大古井之一,亦为寺院内之圣泉,从没干涸过,称灵源,寺因此而得名。

  程恩乐诗云:

  “一脉甘泉自有源,清流曲曲绕山门。蒲牢专用禅心定,好向螺峰问本根。”

  【山中古迹】

  “灵源寺”所处“灵源山”,历代遗存形胜、古迹甚多,大多与“灵源寺”有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寺近旁的“灵源山崖刻(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灵源山·摩崖石刻》)

  张坂灵源寺

  张坂灵源寺,位于惠安县张坂镇玉园村埔塘街自然村北埔塘古街西侧(现属泉州台商投资区)。

  “灵源寺(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灵源寺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开山祖师释静吉

  后因战乱焚毁,重修。

  再毁于“文革”,1988年台胞孙藩声倡捐三修。

  规制

  灵源寺左前方大岗山形如卧虎朝拱,右方南山状似雄鹰展翅。

  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由山门、天井、两廊和主殿组成;附属建筑有藏经阁、慈恩堂、佛恩亭、国恩亭、进修亭。

  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仿木结构,硬山式屋顶。

  寺前有碑林,由三十几位海内外名家题刻,规模之宏巨居惠邑之首。其中有:朱子真迹“天道纯精,世德荣新”、古石刻“白象托芦”、台湾高僧净心“精进闻思修,深入律经论”等。

  1995年立有石碑,小序:“灵源寺创建于佛历二四二一年,光绪三年。”正文大字:“开山祖师释静吉师莲座。”

灵鹫岩寺

  灵鹫岩寺,旧称“灵鹫岩”,位于德化县上涌镇境内、九仙山(灵鹫山)巅东麓,是闽南最早的古刹之一。1961年8月列为德化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九仙二岩》:“九仙二岩在九仙山,左为灵鹫,右为仙峰……仙峰岩兴废莫考,万历间(1573—1620年)重建。”

  唐·开山祖师邹无比

  开元四年始建

  邹无比,唐·沙县尾寮庵(今梅列)人,武德三年(620年)生。贞观十年(636年)16岁时,邹无比携母来到九仙山,削发为僧,法名无比,在山麓鸡冠垵的饮井结庐,耕圃为生;其母辞世后,便常住九仙山,讲经说法,是闽南最早的高僧之一。

  开元四年丙辰(716年),无比97岁,与其徒普惠择地“孩儿坐斗”取坐庚向甲建临峰石室(后更名灵鹫岩),柱础梁栋皆以石为之(或说石其半),雇石匠雕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文殊普贤达摩阿难阿閦摩阿迦叶准提伽蓝善才龙女韦陀15尊石像崇奉;还开山种植茶叶、油茶。
此后无比即在临峰石室弘扬佛法。

  后无比坐化于灵鹫山巅,普惠用丝绸裹遗体塑成肉身佛,奉祀于寺院后殿,尊为开山祖师——公祖师。普惠亦示寂岩中,信徒也将其肉身塑像,并祀于后殿。这是泉州年代最早的“肉身菩萨”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九仙二岩·灵鹫岩》:“唐·开元丙辰,僧普惠无比创灵鹫岩,柱础梁栋皆以石为之。后无比化于山顶,普惠寂于岩中,因并祀焉。”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唐·名僧·无比》)

  无比遗迹

  灵鹫岩留有无比诸多遗迹:

  弥勒洞”、“飞升台”无比晚年在天然石室禅定修真,其右有石洞,原称“九仙洞”。传说八仙常在此聚会,群仙日夜奏广乐,无比厌其聒耳,遂将洞中一貌似张果老的天然巨石改雕成弥勒坐像(至今保存完好),高2.7米,宽3米,周长9.9米,袒胸露腹,慈眉善目,神态平静,双目微阖,自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安详感。群仙遂在洞顶飞遁上天,仙乐遂绝,只留下“蓬莱第一”题刻。至今,洞称弥勒洞”,洞顶留有“飞升台”石刻,时有“佛光”出现。1988年,侨僧释宽净倡建弥勒大殿并塑金身敬奉。大殿坐北朝南,北靠高山,仰止巨石,面对福建省第二高峰——戴云山的主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仙山·弥勒禅门》)

  “说法台”、“甘泉”“说法台”为灵鹫岩邻近露天天然石坪,传说该石坪雨天不雨、热日有云蔽日,无比常在此讲经说法。“甘泉”位于寺院前,斗大。传说无比趺化前,有一年百日无雨,全山断水,山下瘟疫横行,无比为救众生,在“说法台”绝食打禅,最终点石为泉,名曰“甘泉”,拯救众生脱离苦难。而千百年来“甘泉”也没有干涸过。1999年冬,九仙山连续50多天滴雨未降,山上其他地方先后断水,惟有“甘泉”的泉水源源不断。

  “涅盘台”:在灵鹫岩右侧对面山顶,留有石刻,是无比圆寂处。至今九仙山尚有无比 邹师磐石”古迹。

  开元复建

  唐·开元(713—741年)间,郑叔琚4世孙郑逢时联络传豪氏,倡导筹资鸠工复建灵鹫岩,石木结构,石柱石墙,以致不朽。

  灵鹫岩在上涌乡(今属上涌镇)境内,云路()、桂格()、传豪()三村(俗称“三村四保”)最靠近九仙山山麓,因此“三村”的祖先自开基以来,代代相传担负起对该寺维修、翻建、重建和僧人供养的义务,是灵鹫岩历史以来的檀樾主。

  沿革

  宋、元

  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按石木结构,扩大规模重建,分前、后两殿。前殿供奉有15尊石佛,雕工古朴,极富唐代风格;后殿供奉邹公祖师

   2姓又倡导信众开复饮井荒田25亩,以供僧邹应阳主持岩寺香火之资。当时檀樾主为桂格、传豪,桂林马坪等氏,分为5保:桂格长、次两房各1保,传豪、云路各1保,传豪、马坪2氏合为1保(氏没有岩寺管理权)。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九仙二岩·灵鹫岩》:“宋、元香火不绝。”

  明、清

  明·万历(1573—1620年)间,寺宇(含柱础)重修,并新建山门石坊,德化知县杨文正、永春知县夏忠为题匾悬于坊上。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九仙二岩·灵鹫岩》:“明·万历间重新。岩前立石坊,知县杨文正题曰‘一方净土',永春知县夏忠题曰‘胜迹维新'。”

  万历(1573—1620年)间,僧应阳在古道旁的拐弯处开凿一池,引池中积水直抵灵鹫岩前的放生池,因该池背东朝西,名“回照池”。池边立有一巨石数丈,因距山门不远,称“扩界将军石”。有拔贡李宸铿咏其景:“拔壁凌空半入云,灵岩保障独需君。”

  清初,整新两殿,增置岩田。

  明、清年间,该寺设有“九仙社学”,招收周边学子就学,其中著名者如明·进士赖垓(琼溪人,翰林院编修)、清·进士林模(溪阳人,知县)。(参见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赖垓林模》)

  明、清年代是灵鹫岩的鼎盛时期,一度成为福建省尤其是闽南一带佛教活动的中心场所之一。据清·乾隆卅二年(1767年)灵鹫岩住持圆睿编纂《九仙临峰谱》记载,明?弘治(1488—1504年)间,由福州鼓山(禅宗派)密宗第4徒僧道盛德行和尚,号一斋)来德化主持大白岩,授徒18人;又于万历(1573—1620年)间住持九仙山灵鹫岩,自成九仙派系。至清·乾隆(1736—1795年)间,各支派僧徒发展至900多位僧人,分成18个支系,陆续在德化、尤溪、大田、安溪、永春、同安、漳州、泉州、沙县等地弘法,分别住持或开基全省89处寺庙。

  清?光绪后,因缺乏住持,长期失修,殿宇、石佛像被毁,唯留遗址和唐雕石柱。后重修寺庙,规模比原来有所拓展,唐代遗留下的古迹均予以保留。

  现代

  “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比的肉身佛像得信众竭诚守护而保存;但寺中唐代15尊石雕佛像遭毁坏,殿宇严重破损。当时仙游人宽净法师到九仙山卓锡避难,于寺中佛像前许愿:“若得祖师保佑平安,日后当重建寺宇,再塑金身。”

  1978年,桂格、云路、传豪三村信众集资重建邹公祖师殿(以木料为主)。

  宽净法师后往美国,任美国美洲佛教会永远顾问兼副会长,得美国蒙特利公园市般若修德善堂资助和美籍华人宏仁宏华宏震宏法等捐资支持,1988年集资150多万元,桂格、云路、传豪3村信众献工、献料、献粮、投工,于10月28日奠基重修;因在高山木料腐蚀程度快,改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990年,大雄宝殿、祖师殿、观音殿、禅房、钟鼓楼、外山门、客堂等9座殿宇先后竣工,整体基本保持明、清建筑风貌和规模。1990年2月17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该寺对外开放作为佛教活动场所;11月3日举行重建落成暨开光典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为题“灵鹫岩寺”, 故更名之。

  1991年,复建弥勒殿(东至公路房屋、西至后头山分水为界,南至崙分水为界,北至公路),属灵鹫岩寺的附属殿。

  2003年4月,灵鹫岩寺因电路老化引发火灾,大雄宝殿除3尊玉佛外全部被烧毁。同年5月,桂格、云路、传豪3村信众集资200多万元再次重建大雄宝殿,重建后悬挂各级领导和名人亲笔题赠的6块牌匾。重建的灵鹫岩寺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保留着古迹,且增加了许多龙、凤、狮及各种花卉、飞鸟的雕刻。

  规制

  灵鹫岩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北靠高山,仰止巨石,分前、后两殿,硬山顶抬梁式结构。寺前匾额“灵鹫岩寺”,为赵朴初亲笔所题。

  前殿为大雄宝殿,崇奉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文殊普贤达摩阿难阿閦摩阿迦叶准提伽蓝善才龙女韦陀15尊佛像。

  大雄宝殿还崇奉从缅甸请来的玉佛3尊、从泰国请来的的金铜佛3尊,是1988年重建灵鹫岩寺期间,由美国加州洛杉矶般若修德善堂善信张乃仁(宏仁)、徐秋花(宏华)和王震郭春美(妙法)俩伉俪分别捐献。随同金铜佛像进口的,还有五呎佛像彩盖1套、金铜24孔蜡灼台2座。

  3尊泰国金铜佛,是通过泰皇御封泰国宗华大尊长仁得上师,向泰国皇家庙宇委员会申办的,于1989年12月26日运抵德化县;其中有金铜如来佛1尊,鎏金四面佛2尊(其中1尊由县文化局代管,现有寺里的四面佛属复制品),价值3万多元港币。金铜如来佛高48英时,宽40英时,重50公斤,佛像头顶正中有螺壳发出火光形成一尖顶,两耳垂肩,两脚盘坐莲台,右手当胸,左手平放腿部,具泰国风格。鎏金四面佛2尊,1尊高24英时,宽12英时,重18公斤;另一尊高43厘米,宽25厘米,重9.5公斤。四面佛又名大梵天王,有4个面庞,8双耳朵,8条手臂。4个脸象征慈悲、仁爱、博爱、公正,佛教称之为婆罗门的四法。八条手执着8件法器书本代表智慧,念珠代表轮回,枪棍代表至上成就,花瓶代表解渴、有求必应,螺壳代表赐福,按胸手印代表庇护,飞轮代表消灾降魔、摧毁烦恼,如意宝代表万能法力。

  3尊缅甸玉佛,是缅甸北部瓦城名艺人用汉白玉精雕细刻而成的,价值30万元港币,1990年5月31日运抵九仙山。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1.93米,底座宽1.30米;药师佛像高1.80米,底座宽1.15米;阿弥陀佛像高1.80米,底座宽1.30米。每尊约重2吨,佛身光亮晶莹,头部和袈裟镶嵌着无数宝珠和金色线条,面部慈祥,目光炯炯,端坐在莲台上。

  前殿迄今尚存明·翰林赖垓书写的楹联“石室峰悬云带冷,天池莲午水传香”,亲笔题写的“法云真际”牌匾。主殿两侧还悬挂有明代大学士张瑞图、太仆卿丁启浚、状元学士庄际昌、进士户部主事郑沛、德化司训甘天训的题刻牌匾,以及原福建省长胡平题词“九仙文化,八闽添福”。(参见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赖垓张瑞图丁启浚庄际昌郑沛》)

  后殿为公殿,奉开山祖师无比普惠肉身塑像。

  灵鹫岩寺现存唐代石柱、石狮2只等石雕。石狮憨态可掬,造型奇特。

  在庭前古道旁拐弯处,有“回照池”,明·万历年间僧应阳开凿,砌方石为池,池上立石桥;引池中积水直抵灵鹫岩前的放生池,因该池背东朝西,故名“回照池”。早年池里有午时莲,其花午开而酉苞,晌午时分烂然盈目,有诗曰“秋深珠树笼云影,亭午琪莲映日华。”池边立有一巨石数丈,因距山门不远,称扩界将军”石。拔贡李宸铿咏其景:“拔壁凌空半入云,灵岩保障独需君。”

  岩寺旁有个虎橱。九仙山向来多虎,据说在明代时,灵鹫寺的和尚为了防御老虎,就用石板条建造了这个虎橱。虎橱像一个疏而不漏的橱子,入口处设有机关,至今仍可见石榫等痕迹。在里面用一只小羊羔做诱饵,老虎来了,贸然而入,踩到“机关”,石门立即落下,头朝里的老虎在狭长的橱里难以倒退转身,就这样被困住了。更有趣的说法是,和尚在虎橱前打坐,念上几天几夜的经文,将老虎感化,最后放虎归山。据说被放归的老虎念及恩情,以后不再来侵犯。

  古道旁还有一巨石称“出米石”

  岩寺周围有以唐、宋、元、明为主的摩崖石刻40多处;宗教神话遗迹众多,如飞升石、圣石、天然室、“无我说经”等。

  题咏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九仙二岩·灵鹫岩》:

  “明·举人李云阶诗:‘游子寻真兴未阑,相将步屧入云端。回峦蹲虎如曾伏,古木盘虬可耐寒。卓锡己惊泉脉涌,雨花又点客身单。扶锄鹫岭人千古,玄度重来自羽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云阶》)

  岁贡王雍诗:‘凭凌绝壁倚层空,怪洒珠花傲雪红。半壑龙池神物伏,千寻彼岸铁桥通。鸟文印石封苔古,鸿笔干霄望气东。却喜头陀茶供礼,潇潇两腋自生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雍》)

  岁贡周鼎诗:‘千岩竞秀似浮杯,选胜人从天外来。琪树含烟呈翠碧,玉莲喷水映池台。归僧月下双眉白,游客尊前两屐颓。惆怅仙人不可御,浩歌一曲出雾隈。'”

  监生林竣诗:‘劈石崔嵬般若台,千蜂匝地没烟埃。晓天珠树联雲起,午日香莲出水开。峭壁洞中摩宝像,万林道上谒如来。最怜丹鼎浮花座,石似江郎几片裁。'”

  国朝·庠生赖元吉诗:‘飞裟立刹几何年?灵鹫岩开别有天。洞口冰桃含露熟,池边雪藕带香妍。松苍每引海中鹤,僧老闲如地上仙。夜静虚堂钟几点,尘心敲破欲留禅。'”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5·艺文志上·诗·明》收录明代题咏灵鹫岩的诗词有:

  “《重九游灵鹫岩》(邑岁贡、知县林枢):‘尘世声名不可求,丹崖尽处一岩幽。欲超情识繁华境,好作湖山汗漫游。僧老坐忘重九日,松苍犹自阅千秋。同来俱是遣遥侣,野鹤何曾问去留。'”

  “《灵鹫岩晚眺》(邑贡生、教授赖光):‘石磴盘空路转邪,招登眺远夕阳斜。岩头树色含烟古,洞口花香待月华。几片云光流眼底,数声钟韵出天涯。仍余杯酒多游兴,无那啼猿作暮笳。'”

  “《游灵鹫岩》(邑岁贡、知县王雍):‘采药逍遥六十秋,风尘撇尽此瀛洲。莲峰涌出诸天合,灵鹫飞来万壑收。极目蜃光摇竹杖,问津桃水映渔舟。阿弥应笑相逢晚,为我披襟暗点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雍》)

  “《灵鹫岩》(邑岁贡、教谕黄龙御):‘陟上幽岩款白罢,还看峭壁半曾分。茑萝垂绿牵风转,松柏生秋绝壑闻;禅鸟不知鸣欲散,祗林何事畏同群;清游细与山灵约,学士银鱼早己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龙御》)

  “《宿灵鹫》(张士宾):‘一鹫飞来翠壁间,烟霞色色故留攀。千年云锁初平石,五月寒生支遁山。客意但随芳径转,禅心净与碧莲闲。归游已觉今朝是,醉我空门衣露斑。'”

  “《宿灵鹫》(邑庠生林木昂(“木昂”合一字):‘峰头盘结古丹邱,揽胜风前作壮游。宝相重开今佛日,山灵曾订旧名流。池中碧水涵清影,天外明霞落素秋。听偈夜分知妙诀,何来金粟事他求?'”

  “《灵鹫岩即景》(邑岁贡、知县赖燫):‘复鹫来何日?香烟带夕曛。上方惟有月,下界尽如云。钟和泉声远,莲传风味芬。岩头舒一啸,应动九天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赖燫》)

  “《灵鹫岩步韵》(邑廪生林谡):‘石室曾闻仙子来,天风习习冷高台。何年丹鼎余珠树,几处玄宗破绿苔?山抱烟泉通一径,檐窥星斗挂三台。花香鸟语非凡境,题壁兼多白雪才。'”

  “《灵鹫岩》(邑庠生张志菝):‘何年凿碧岑?兹山号灵鹫。潇潇涧竹风,叫叫巢岩狡。仙去迹犹存,客来门可扣。白莲忆远公,疑是匡庐窦。'”

  “《灵鹫岩》(里人陈应鸾):‘选胜灵山到上方,皈依自爱礼空王。云封石室经年冷,池浸天花入午香。竹树千峰来爽气,风烟满池动秋光。披襟霄汉逢僧话,闲我浮生白日长。'”

  另外:

  明·万历时周枫曾流连于这里的胜景,题诗:“何须航海外,中土有蓬莱。窃霭洞天里,神仙日往来。”

  清·德化进士李道泰诗:“地接天河不住倾,烟云缥缈众星明。仙人顶上簪花落,冷艳香浮削玉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道泰》)

灵慈宫

  沙格灵慈宫

  沙格灵慈宫,初名圣母庙,俗称沙格宫,位于湄洲湾南岸、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东端,扼沙格村中的“河水尾。

   “沙格灵慈宫(清):泉港区南埔沙格村”,1996年9月列为第四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咸淳始建为圣母庙

  灵慈宫的起始兴替,与沙格村的历史变迁、人文鼎盛,有着紧密的联系。

  唐前,沙格村地面还是一片荒坡野地。

  至唐,先后有等姓来此居住,但因瘟疫肆虐及其他变故,村居兴兴废废,不成规模。

  五代·后·天福元年至二年936—947年),陈美容主持开凿沙河。沙河贯通沙河村东西,两端皆设有排水入海的出口,河上曾造7桥,今通称“河。西首堆土填平,再开剥排水沟渠清除沙河淤泥,放水调源,村落方得安居。

  北宋初,沙格富商陈义与莆阳(今莆田)沙坂人某私交甚笃,为之作媒,娶沙格氏女,并邀其定居沙格。此后,二姓枝繁叶茂,繁衍至今。

  据清末举人王进科所撰《乡谱》载:自氏入居之后,举村财丁两旺,然书香不盈,更少仕人。村人四处寻访明师,请来一姓风水先生踏勘,改村居一律向南,背海面对蟹山,以吸纳阳气;并建议于“河两端建筑寺庙,以聚集“龙气”。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村东端的“圣母庙”便落成了,即为今灵慈宫的雏型。

  时庙中供奉妈祖娘娘,附祀黑脸司马圣王张巡红脸武安尊王许远二神此时距妈祖诞辰(·建隆元年960年)逾300年,沙格与湄洲仅一水之隔,又以耕海为业,崇奉妈祖便在情理之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至正(1341—1368年)年间重建。

  据乡记载,越宋元二代,沙格人文仍嫌不振。至明·永乐1403—1424年)间,沙格人又重金礼聘堪舆先生对村落风水重行改造,并修造龙舟。每年端午,龙舟竞渡于沙海面,并隆重请出妈祖及诸神神像绕村巡游一圈,使孽障尽除,使龙气汇聚。沙格村的端午节龙舟赛即起于此时。自此沙格人才辈出,自明末王忠孝(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忠孝》)举进士始,仅清朝一代,中举者凡几十人。

  沙格村端午节龙舟赛绵延相续至今每年举行。现代,泉港各乡镇均组队参加有时还邀请周边以及海内外的队伍前来参加,盛况空前已然成为泉港地区富有特色的地方传统节日。赛后,沙格龙舟保藏于灵慈宫旁边龙舟室。

  清·嘉庆正式冠名灵慈宫

  明末清初,因王忠孝竭力襄助郑成功抗清复明,沙格村屡遭清兵洗劫,圣母庙也遭受严重破坏。

  ·嘉庆十四年(1809年)圣母庙始得大加修缮、扩建,形成延续至今不变的规模格局,正式冠名“灵慈宫”,而且添置了数对石雕龙柱和木构藻井。

  ·光绪五年(1879年),灵慈宫又经1次大修缮,基本保持嘉庆年间重修的结构规模。只是大殿正中神龛上方,悬挂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敕授文林郎署泉州府惠安知县楚南胡启文所敬立的乾隆御书“海天元后”4字鎏金匾额妈祖身上换上了御赐的黄袍和霞帔。上述几物现存,连同灵慈宫仅有的一副大箬杯,妈祖每年出巡时鸣响开道的大铜锣,和传自元代的大螺壳等5件文物,曾由福建省文化厅携往台湾展出。

  1978年,由沙格旅居海外侨亲鼎力襄助,按原先规模结构再加修缮。宫前东侧原有1座坐东向西的关帝庙,毁于“文革”不复重建而在东侧靠“河处另建有藏置龙舟的龙舟宫。

  1985年后,台胞捐资全面整修。

  规制

  现存建筑大多为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修时所建。

  殿宇

  沙格灵慈宫坐北朝南,二进,由前殿(山门)、拜亭、两廊和大殿组成;东西宽18米,南北进深22米,占地500多平方米主建筑面积504平方米。

  前殿(山门)面阔5间,进深2间,单檐歇山式。

  拜亭由4根石柱支架作重檐歇山顶,正中嵌木构八角藻井,由小如意、斗拱层叠承托,彩画装饰,甚为富丽堂皇。整个藻井所用的1200余块木料构件,由卯榫穿楔而成,不用一根铁钉,其工艺之精巧为四近寺庙所仅有。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斗拱均为如意斗拱。殿内正中神龛奉祀妈祖坐像两旁是被村人称为“二妈”注生娘娘“三妈”注花娘娘配祀黑脸司马圣王张巡红脸武安尊王许远。殿内横梁上悬挂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惠安知县胡敬文所立“海天元后”匾。

  在灵慈宫的旁边,还有1座观音阁。

  石柱

  最具文物价值的,当数66根石、木大柱。其中雕琢蟠龙、人物、花鸟的石柱10,造型别致雅观均为·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修时惠安石雕艺术的上乘之作。惠安石雕被誉为中华一绝,而灵慈宫拥有如此众多的雕艺非凡的石柱,实属罕见。

  大门前1对花岗岩石雕龙柱,二龙缠柱,龙首翘望苍穹、张牙舞爪,龙尾紧蟠柱端、强悍有力。

  前殿中还有1对花岗岩石雕龙柱,龙尾蟠柱端,龙头直啸天宇。柱下石础四周雕有八骏,立卧滚奔,姿态各异。

  前殿两边有1对花鸟石柱,牡丹花枝招展,鸡雌雄唱和。

  拜亭前檐的1对辉绿岩石雕大龙柱,属于半化之龙。鲤跃禹门即为龙半化之龙指跃过禹门一半之鲤,龙身鲤尾二龙缠绕其上,龙头至柱端猛然朝下,呲牙咧嘴,张牙舞爪龙尾似鲤鱼尾,蟠于柱上部,在波涛翻涌中有跃向禹门之势二龙宛如从海中腾空而起,又骤然俯冲而下欲潜入大海,大有雷霆万钧之势。龙柱上部雕有四海龙王,各自足踏鱼虾龟鳖。这龙首朝下的龙柱,当时全国仅有三对(台湾台北灵山寺、安溪孔庙和沙格灵慈宫),沙格灵慈宫的这一对又属上品。

  拜庭后1对辉绿岩石雕人物柱,左雕八仙过海,右刻封神榜人物。

  宫中尚遗留残缺础石(柱珠)8块,专家鉴定为宋代风格的建筑构件。

  剪碗雕塑

  灵慈宫的殿宇建筑,还有1项独特的民间艺术,那就是殿顶屋脊上的剪碗雕塑。曾有来自台湾的艺术家和有关专家赞之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剪碗艺术”。

  灵慈宫殿顶,从前到后有横有纵,共有15道屋脊30只高翘的燕尾脊。这些殿脊和翘角,全都采用剪碗雕塑装饰,即把瓷碗剪成块状拼装成八仙龙虎狮象豹鳄等猛兽及各种景物的图案。构思独特,形象生动,景物逼真。

  讲武巷灵慈宫

  灵慈宫,在府城涂门街讲武巷内。西向,正对灵慈宫沟巷。

  南·绍兴年间(1131—1162年)建,祀妈祖·林默娘(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解放后改为街道居委会办公室,涂门街拓改时拆除。

灵瑞山寺

  灵瑞山寺,初名“广福寺”,曾名“园常寺”,位于惠安县涂寨镇西北灵山村灵瑞山山腰,距惠安县城不到5公里;寺庙正对文笔山,从寺南可望县城平川全景,寺西北可眺望山海奇观。

  “灵瑞山寺(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灵瑞山寺建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原名“广福寺”

  宋改“园常寺”。废圮。墙基遗址今尚存。

  后在圆常寺遗址北数丈重建,为灵瑞山寺。明在寺旁又修“文昌祠”。明·太子少保张岳未第时曾在文昌祠读书 。(参见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后历代均有扩建修葺。

  民国期间,文昌祠被俗僧拆毁,扩建主寺。

  1935年11月19日至12月2曰,弘一法师到惠安,曾在灵瑞山停留讲经数日。

  1942年3月,弘一法师应当时惠安县长石有纪邀请,乘车到惠安,随即骑马往灵瑞山,住锡1个多月。期间,弘一法师讲经于斯,接待大量信徒,皈依十余名弟子,同时主持筹划修茸和扩建灵瑞山寺事宜;还曾画1幅梅花赠与寺僧妙拔,为门楣撰额“慧水胜境”4字,撰题冠头门联“灵鹫名山青石拱,瑞腾宝座白莲开”石有纪原是弘一法师出家前在浙江师范任教时的学生,师生情深,法师居留灵瑞山寺时,石有纪曾3次带妻儿上山拜访,合影留念。后石有纪重游灵瑞山,怀念老师,在山上勒石题诗云:“更从何处觅禅踪,风景依稀感不同。稽首灵山千百寺,寺门长对夕阳红。”(参见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附:弘一法师》)

  “文革”期间,主寺被全部拆毁建场,弘一法师亲笔撰题的冠头门联佚,唯留门楣上的“慧水胜境”石刻4字。

  廿世纪90年代,灵瑞山寺主体工程重建。在清理旧墙基时挖出2块古砖,与曾厝村发掘的隋朝古墓砖一模一样,有一定研究价值。

  寺门正面有座香炉石,两边有1对蜡烛座石。

  楹联:“是惠安第一丛林,愿佛日增辉,法轮常转;为世界大千祈福,共民生和乐,国运遐昌。”

灵钟宫

  火炬村灵钟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火炬村上埕。始建未详,建筑面积60平方米,主祀姜王府,配祀妈祖土地

  店头村灵钟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店头村杨厝尾。始建于清,建筑面积30平方米,主祀日月太保,配祀三夫人妈

灵惠庙

  鲤鱼岛灵惠庙

  鲤鱼岛灵惠庙,位于惠安县辋川镇城外东北海面4公里处的鲤鱼岛(俗称“竿屿”)上。2001年2月列为惠安县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灵惠庙始建年代有诸多传说。民间认定:“未有惠安,先有青、竿。”“青”即青山,“竿”即竿屿。据传辋川竿屿的灵惠庙比螺阳的青山祖庙还早。五代·后唐初竿屿就有小庙祀灵安王·张悃张悃封王后(1276一1277年)遂扩大规模修建为现状。但此已皆不可未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青山宫》、《泉州人名录·张悃》)

  庙东侧山坡有公墓一处,墓碑镌“义冢”两字。传为灵安王·张悃生前在闽海御寇时,阵亡兵士遗骸飘尸海上,村民乃收葬于祀。每年祭悼与庙祭同日。建国初,尚见装盛骨骸的陶罐18枚,后因垦荒造田而散葬各处。

  可靠的记载是,灵惠庙建于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年)。辋川社坑海头(古称屿尽头)尚存跨海古桥石墩1段,传为明·万历间侍御史刘望海之母常上岛行香求嗣祈愿,后望海成大器,拟造桥连岛便于行香出入。但渡海毕竟艰难,又选址在古社坑村的开阔山坡大水坑旁建一庙,庙四周遍植榕树。此庙至今仍存,且修缮一新,庙殿楹联:“数树榕枝兴古迹,一泓莲水慰英灵。”

  清·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举人陈清渊主持修缮,其手书修缮记墨迹附钉于正殿脊梁上,尚存。

  1988年修整庙埕、石径和栏杆等。

  规制

  鲤鱼岛因岛形酷似在海上游弋的鲤鱼而得名,是湄洲湾南岸辋川港的海上屏障。灵惠庙即建在鲤鱼眼部的石壁崖下,面海背崖,崖高十余丈,陡峭如削,甚是峻险。

  庙坐西北朝东南(甲庚寅申),单进,由山门、主殿组成,建筑面积140平方米。

  主殿面阔3间,进深3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歇山式屋顶。中殿奉祀灵安尊王·张悃,陪以王妈;东西小龛有文英公、武安王、舍人公等。尊张悃为境主。

  庙中楹联:

  “白沙铺路,千丛翠柏拥古寺;海水围城,万顷碧波慰英灵。”

  “山石作屏,圣蓼香烟飘千里;松涛为歌,灵惠恩魂佑万家。”

  王孙灵惠庙

  王孙灵惠庙,俗称王孙宫,位于惠安县螺城镇王孙村。村中有两大姓,故名。

  “灵惠庙双孔井、石鼓(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与规制

  始建于明·天启(1621—1627年)年间,由孙胤武倡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孙胤武》)

  该庙二进三厅,供奉观音、三宝等。

  庙大门边存有砖砌双孔井1口,庙前有石鼓2个,均为明·崇祯(1628—1644年)建置。

  庙内原供奉有孙胤武金身,廿世纪80年代时被迁至村东南角的小庙西龙宫。西龙宫因多年失修,破败不堪,2015年王孙村氏族人组织修缮,洋厝老人协会送“浩气长存”匾额1方。

  “奉旨边界”碑

  近年,灵惠庙前发现一块阴刻繁体“奉旨边界”4个大字的石碑,花岗岩,外观粗糙,通体成古铜色,碑身长2.40米,宽0.46米,厚0.23米。该碑原位于走马埭的田埂上作为桥板,后被移至此处。

  历来的说法,明·天启五年(1625年),惠安县张坂镇崧山杨厝村人孙胤武进京会试,殿试时言辞激烈,惊动魏忠贤,被视为异己,屈居第十九名武进士,并企图加害,即解甲归隐家乡。崇祯元年(1628年),阉败,孙胤武不顾年事已高,又入都应试,崇祯帝批为“御览对策天下第一名”。但当时状元已定,乃赐孙胤武回家乡惠安“跑马围埭为税田”,并授江南铜山参将之职。

  乡人盛传,孙胤武跑马围埭,当时规定骑马只能抽一鞭,走到哪则地圈到哪,孙胤武凭着他高超武艺,抽一鞭,骑着马一口气跑出了十公里,这就是走马埭最早的面积,也是走马埭名称的来历。“奉旨边界”碑就是当时跑马围埭的界碑。

  某些地方史学者认可此说。“该石碑可能就是明末孙胤武崇祯皇帝之命到走马埭跑马围田时所立的界碑”《370年“奉旨边界”石碑佐证走马埭传奇来历》,泉州晚报,2009年7月2日)。

  然而,大多地方史专家认为,“奉旨边界”碑是“清初迁界”的界碑,不是孙胤武跑马围埭的界碑;而且,孙胤武跑马围埭之事也甚为可疑。理由如次:

  一、“王孙走马埭”之名由来已久

  “王孙走马埭”之名,最早见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惠安知县莫尚简聘请邑人张岳所纂的《惠安县志》。其“卷三·土田”曰:“王孙走马埭、孙府埭、赤屿埭、鲈鳗埭、承天埭、法石埭、曾炉埭、石堘埭、后曾埭、陈埭。右埭十,俱县东,受中纪诸溪之水,其自南而流之北者入王孙走马埭。其正东流者,经承天、法石、曾炉三埭而皆汇于辋川港。”“卷五·物产”“宋时王孙走马埭及斗门诸村,皆种蔗煮糖,商贩辐凑,官置监收其税。”可见至明中期,王孙走马埭已经是熟耕之地,而且当地的经济已发展至一定程度。

  其后,隆庆四年(1570年)至万历二年(1574年)的惠安知县叶春及,在任内写成《惠安政书》。书中有地形图,“王孙走马埭”赫然在图,且附近有“王孙”“走马”的地名;又记载二都辖二铺十九村,有“王孙铺”、“王孙村”、“王孙学”。二都境内仅王孙走马埭一埭。其时,二都有田四十四顷二十四亩五分四厘,其中官田七顷五十五亩一分四厘(还要包括官租、职、学、废寺、原设、今没等田),民田三十六顷六十九亩四分。

  嗣后,成书于万历年间的《泉州府志·卷3·舆地志下·湖塘陂埭》,明确记述惠安有“王孙走马埭”

  这些记载,都在孙胤武生活年代之前。“王孙走马埭”来历实与孙胤武无关。

  二、孙胤武跑马围埭之事可疑。

  一是崇祯皇帝孙胤武回家乡惠安“跑马围埭”事,明、清《惠安县志》中均未见记载,仅见于新编《惠安县志·孙胤武传》(1998年版),但没具体指明即是在王孙走马埭这个地方。抑或在别的地方“跑马围埭”跑马?缺乏史料支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孙胤武》)

  二是何谓“埭田”明·嘉靖《惠安县志·卷3·土田》云:“其故海壖地,并海为堰,凿沟渠陡门,外捍潮汐,内蓄泄山水,则谓之埭田。”埭田就是水田,孙胤武能在这个地方“抽一鞭,一口气跑出了十公里”?方圆十公里有多少亩地?更何况万历年间二都地方包括王孙走马埭才有田四十四顷二十四亩,也就是4424市亩。况且,埭田的前身是“故海壖地”,焉能“跑马”?王孙走马埭在宋时已开发种蔗,明时已为熟耕之地,非“故海壖地”,又何须“围埭”

  三、“清初迁界”界碑说符合史实。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为阻断郑成功与大陆百姓的联系,实行“迁界”政策。惠安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战略位置重要。郑成功部与清兵的战事,多次在惠安沿海进行。“迁界”后,惠安沿海30里尽为废墟,居民入内地垦荒,图甲十减六、七,百姓流离失所。

  王孙村原隶属涉海的辋川镇,《惠安县志》记载:“顺治十八年迁界,沿界设造垒寨、墩台。自洛阳到枫亭交界止,寨八、墩台十四。”其中,在王孙铺设走马埭桥寨。因此,王孙走马埭一带即在界中,“奉旨边界”的石碑当为迁界时所立,也符合黄梧“密陈五策”中第一策的“徙入内地,设立边界”的措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之前,福建省沿海已发现两块清代迁海界碑:①2004年11月,厦门翔安马巷镇沈井村祖庙中发现一块长38厘米、宽28厘米、厚13厘米的长方形石碑,外观没有任何雕饰,上刻“奉旨迁界”4字。②2008年3月漳州市云霄县大埔村村道旁边发现,该碑长方形,长约120厘米、宽30厘米、厚15厘米,外观没有任何雕饰,上刻“奉旨迁界”4字。连同惠安发现的这块刻有“奉旨边界”的石碑,这3方“迁界碑”外观、字体、布局、镌刻样式极为相似,应是同一时期的物件。

灵安宫

  大潘灵安宫

  大潘灵安宫,位于惠安县辋川镇古城东北大潘村近海处,与湄洲湾南岸鲤鱼岛上的灵惠庙隔岸相对,合称陆、海青山王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灵惠庙》)。2001年12月列为惠安县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

  灵安宫始建于明代,具体时间有两说:

  一说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一说在万历(1573—1620年)年间惠安进士刘望海(刘会)所建。

  刘望海之母虔信“竿屿妈”(鲤鱼岛上的青山王妈),每年都有几次由辋川渡海到竿屿灵惠庙行香求嗣许愿,后果得子望海,官至御史。为遵母愿,刘望海先在社坑村海头建一石桥,便于母亲渡海行香。但辋川陆地距海上鲤鱼岛海域十几里,海头石桥只在退潮涉海时才有作用,有诸多不便。后来刘望海又在社坑古村处建一小庙代替岛上灵惠庙,庙至今仍在,且修缮一新。以后又于某年在大潘建灵安宫,取代灵惠庙,由青山宫分祀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青山宫》)

  规制

  灵安宫边的水泥道一头与辋川镇东大街相接,一头与后任渔澳、码头相接。外走马埭围垦工程也在宫附近。

  灵安宫坐东向西(寅申艮坤),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山门、拜亭、两廊和主殿。宫前有一宽阔的石埕,埕左侧有天然的清水池;宫后有花园。

  大门联:“灵镇青山化育万民,安澜辋川造福千秋。”

  拜亭梁上有刘望海题匾“海国瑞恩”;原物已废,现为仿制。

  主殿面阔三间,深进三间,抬梁结构硬山式屋顶。正殿柱联:“灵照纪典庙镇青山圣地,安澜共庆长流辋水恩波。”正殿奉祀青山王·张悃,陪以王妈;左、右偏殿分祀天师公和水仙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悃》)

  附:灵安尊王碑文

  2001年,立《灵安尊王碑文》,文曰:

  “王姓,讳,光州固始人。五代闽时,尝营青山,御寇有功,殁后乡人立庙祀之。

  宋建炎(1127—1130年)中,海寇忤,王阴驱之,诏封灵惠侯,妻华氏封昭顺夫人,赐庙额‘诚应’,益赐一旗杆,大书‘威武驱寇’。

  绍兴辛巳(绍兴卅一年,1161年)虞允文采石破金,王扬旗助战,允文知王神绩,请旌。

  景炎间(1276—1278年)端宗航海经温抵福幸泉,王有阴护功,晋封灵安王,夫人晋封庆安妃。

  岁十月二十二日王诞辰,有司致祭,垂为后典。

  吾境地处沿海,屡遭寇患,赖王英灵赫奕驱寇庇民。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爰立宫庙,青山分香敬祀。邑绅刘望海题‘海国瑞恩’。

  公元二00一年岁次辛已冬立。”

  元宵神事

  古时,各埔、境均有埔主神、境主神。古辋川城内,下路境大潘村奉青山公为境主,标美村忠保境奉大使公为境主,后任村顶路境奉越王公为境主。

  每年元宵节,辋川城大潘村、标美村、后任村三村各自向其境主神朝拜踩街后,傍晚时分都要齐集在大潘灵安宫前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神活动,场面壮观。

  其时,旌旗摇曳,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喊声震天,三座佛轿在特别挑选的精壮轿夫扛抬下,精神抖擞,跃跃欲试。待主持人一声令下,按划定线路狂跑如飞,最后又是一声指令,青山王入宫,宫门立即关闭,刹那又开,王轿又出,宫外的二神轿早已不见踪影。

  据说,青山王神轿又出时,如果再遇见谁家的神轿,是不吉利的。

  崇武灵安王宫

  灵安王宫,位于惠安县崇武镇莲西村、崇武古城北门,2001年12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代,主祀灵安尊王

  宫里存有一螺壳垒成的小香炉,据说是清初载运成功收复台湾的崇武渔民从台湾带回来的。

灵感寺

  灵感寺,初称恩惠院,位于永春县上场(今石鼓镇桃场村)魁星山下,是佛教传入永春县的第一座寺庙。已废。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陈后主之子陈镜台率亲族和部属南奔永春,在石鼓、蓬壶居住。陈镜台及其族人在永春奉佛祈求平安,佛教开始传入永春。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僧思慧在魁星山下上场(今石鼓镇桃场村)建恩惠院;至唐•咸通(860—874年)间,改称灵感寺。后废,由于旧志记载过于简略,既不知其废圮于何时,亦无遗迹可寻。

  明《八闽通志》载:“灵感寺:在(永春)县西南二十三都。隋末建,初名恩惠院,唐•咸通间改为灵感寺。”

  清•乾隆廿二年《永春州志》载:“灵感寺:在上场村,隋末僧思慧建。”

  清•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载:“灵感寺:在上场村,隋末僧思慧建。今废。”

  民国《永春县志》说:“灵感寺:在上场堡,隋僧思慧建,今废。”

  1990年版《永春县志•大事记》 载:“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僧思慧在魁星山下建灵感寺(已废)。” 同书《风俗志》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僧思慧在桃林场(现石鼓镇桃林村)建灵感寺(已废),是永春最早的寺庙。”

灵护庙

  灵护庙,又称尪公庙,位于安溪县龙门镇溪内村乌荇山麓。

  沿革

  灵护庙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供奉里主尊王,俗称尪公,故又称“尪公庙”。清·光绪(1875—1908年)间重修。1980年再重修。

  关于所祀尪公,有三种说法:

  ①当地或说是隋朝河南灾民“因洪公”、“因洪婆”“因洪”急音讹“尪”

  ②或说是隋朝的押迁官张纯。相传,张纯,隋末唐初曾任县令,廉政爱民。后来中原大乱,张纯不忍子民流离失所,毅然为押迁官,带领一批移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蛮荒之地的福建,定居于安溪依仁里(今龙门、官桥一代)垦殖,安家落户。张纯逝世后,百姓为报其恩,在溪内村建灵护庙,塑像奉祀。明·成化二年(1466年),被敕封为“灵应福民迦毗罗王”

  ③或说是唐朝中期“安史之乱”时死于睢阳之战的张巡。(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王爷神·张巡》)

  农历十月初一是尪公生”,灵护庙有“吃大劝”习俗。是日,家家户户杀鸡宰羊,露天办筵,路人可随便入席吃喝。相传此俗源于隋朝,与张纯有关。当年张纯率移民到龙门恳植,因民众思乡情切,情绪低落,不愿劳作。于是,张纯就在十月初一杀牲备宴,劝说移民安心开垦耕种,此后沿袭成俗。

  规制

  灵护庙是一个小庙,坐北朝南,由条石垒筑而成,建于高出地面近2米的台基上,为单落双护厝结构。正殿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脊,与左殿各有十几级石阶相连。

  殿堂正中悬挂清·光绪年间重修时镌刻的牌匾,上书“明动变化”

  庙堂、山门、亭阁中有镌刻诸多楹联,如:“灵心济世声威振,护国安民德望高。”“心诚自有安常在,行善必然福降临。”“后周五代灵护庙成千家敬,显德三年尊王圣驾万户迎。”

  庙宇周遭,散落有“九层莲台”、“岁寒三友”、“尪公池”、“尪公塔”等诸多景点。

  灵护庙前的路旁崖下有棵荔枝树,据说栽种于隋代。此树年年开花结果,但所长的荔枝果实,只有果壳、果核,从不见果肉,连一颗也没有。民间传说,果肉都被好客的尪公拿去请客了。

  庙的左前侧,还有棵空壳的大桉树,只剩下外围一层皮,据说树龄已有几百年。其树心已空,可容纳三五个人。虽然,桉树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灵著庙

  灵著庙,位于安溪县城厢镇圆宅村埔土寻(“土寻”合一字。“埔土寻”又称“埔任”。),是安溪置县前兴建的少数道观之一。

  唐·中和始建祠

  小溪场(今安溪县)位于晋江西溪上游,原为南安县辖地,甚荒僻,老虎出没为害。唐·中和四年(884年),有父老安宁,善捕虎,为民除害,乡人崇敬祠之。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庙祠·灵著庙》“灵著庙,在县南三里。旧传,唐·中和四年,有父老姓,善搏虎,邑人祠之。”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灵著庙》:“灵著庙,在县南三里。旧传,唐·中和四年,有父老姓,善搏虎,邑人祠之。”

  闽国·廖俨重建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廖俨避乱由北方入泉州,隐于小溪场,为小溪场长官,民称长官”廖俨率民除暴,招集流民,开垦山地,布施教化,致力开发。闽国时,廖俨于治所东南3里(今城厢镇圆宅村埔土寻[“土寻”合一字])建安宁庙”,塑像以祀安宁,乡人尊为“护民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廖俨》)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八月十五日廖俨卒后,后人思廖俨功绩,塑其像置于灵著庙,与安宁并祀。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庙祠·灵著庙》“伪闽时,长官廖俨重建。后人思长官之功,并塑其像于庙。每岁孟春,迎神于市,晨昏荐献;及夏,歌鼓送神以归。”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灵著庙》:“伪闽时,长官廖俨建。后人思长官之功,并塑其像于庙。”

  南宋·嘉定陈宓请赐今额

  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安溪县令陈宓请赐今额“灵著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宓》)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庙祠·灵著庙》“嘉定六年,邑令陈宓以虎暴祷于神,杀三虎,请于朝,赐今额。陈宓自为记。”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灵著庙》:“宋·嘉定六年,令陈宓以虎暴祷于神,杀三虎,请于朝,赐今额,陈宓自为《记》。”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宋·嘉定六年,令陈宓以虎暴祷于神,果应而杀三虎,请于朝,赐今额。陈宓自为《记》。”

  明·正德邹鲁《戮虎赋》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虎为患,安溪县令龚颖复祷神,又戮三虎。教谕邹鲁为作《戮虎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龚颖》)

  清·康熙《安溪县志·卷2·山川形势2·奠方·灵著庙》:“明·正德十六年,虎为患,令龚颖复祷神,又戮三虎。”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明·正德十六年,虎为患,令龚颖复祷于神,又戮三虎。教谕邹鲁有《戮虎赋》,载《艺文》。”

  明·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士翰·赋》收录邹鲁《戮双虎赋》,文曰:

  “戮双虎赋

  邹鲁

  正德上章执徐春仲甲申,吉水公令安溪之四月,悯兹邑民,久罹虎患,乃焚文于城隍之祠,矢神必获。越翼日乙酉,果戮其一,越三日戊子,又戮其一,民胥神之。予目击其事,乃为赋其实焉。

  辞曰:

  翳皇穹之赋物兮,厥洪纤之夥繁;溥元气而磅礴兮,均虫臂与鼠肝。禀造化之无心兮,纷并育乎两间。胡惑沴以妨化兮,乃黠悍而冥顽。蛟鳄产于溪潭兮,镻蝁(音“恶”)聚于荆菅;鬼车凌空以呈怪兮,鼪(音“生”)(音“吾”)螟蟘(音“特”)之恣夫贪残。惟虎狼之虣(音“暴”)狞兮,伍众丑其尤烈;虽甝(音“含”)(音“叔”)之殊形兮,具养威于岩穴。朵逐逐之馋颐兮,□(音“银”)(音“嚣)(音“颌”)而齚(音“责”)啮;悁(音“冤”)生民之罹毒兮,恒栖止之(音“误”)(音“臬”)。駥(音“戎”)欣犌(音“加”)触而禠(音“斯”)魄兮,牂(音“脏”)羭(音“于”)吭之弗盈;嗥狣(音“兆”)(音“芒”)以惊猋(音“标”)兮,豨(音“希”)豯(音“奚”)曾曷以宁橧。弥町疃于郊坰兮,时跋扈而凭陵;嗟复斋之遐逝兮,孰化覃于生生?(宋陈宓复斋,莆田人,邑有虎患,复斋为文祷于神,明日杀二虎。)

  乃惟西方之美人兮,龚渤海之华裔;咀椒兰而佩芷(音“齿”)蕙兮,葺药衡以为户。皇既重之以修能兮,锡龙章与侯土;木兔清溪而湔宿弊兮,脱瘝(音“关”)恫以煦妪。彼猛兽之为患兮,固前政之攸痝(音“忙”);侯引咎以责躬兮, 谓天儆余以纷攘;爰作册兮禋(音“因”)祷,适阏逢兮辰良;与灵修兮订约,冀速迸兮遐方。

  越厥明兮旃蒙,有奔告兮侯之宫。曰:‘虎夜涉波兮,兹困于丛;洵侯之丹悃兮,幽明以通。’侯心奰(音“币”)其奋迅兮,选狞矍以从事;羲和屏翳为之先驱兮,羌发纵而指示。鸣钲鼓而赑(音“币”)(音“戏”)兮,剨(音“或”)(音“酣”)(音“虾”)之匉(音“怦”)(音“轰”)。操戣釨(音“逵结”)与弓矢兮,直勇往而前撄。尤物咆哮以跳踉兮,挠万夫而辟易;获山灵之默相兮,我威用以欻(音“倏”)赫。爰洞厥膘兮贯喁,血若泉兮流红。乃陈功兮车下,载戢戟兮櫜(音“高”)弓。

  越三日兮著雍,于溪浒兮复殄其雄。余以类而遐奔兮,徧黔黎以席庆;念伊谁之攸芘兮,荃有翼之人龙。予追夫昔之伊耆兮,歼猰(音“亚”)(音“雨”)与封狶(音“希”);迸犀象于穷荒兮,畴克缵夫苍姬?彼驱鳄而戮蛟兮,固圣谟之莫企也;亦流芳于千载兮,侯骖之而曷愧也。

  重曰:

  维彼虎乌(音“乌”)虎兔(音“徒”),肆厥凶兮; 民罔攸措,心忡忡兮。有赫者侯,愤于衷兮;爰命册祝,达神聪兮。精波感召,置邮同兮;寻殪其虤(音“颜”),余潜踪兮。民以宁止,颂声丛兮。粤昔九江,洎弘农兮;哲人风响,迨今雄兮。侯之硕肤,谅同功兮。我摛厥辞,孰镌砻兮?千秋万祀,以永誉于无穷兮!”

  [按:()内为嘉靖志原注。]

  清·乾隆重建

  后庙圮,乡人栖神于榕树下。清·雍正五年年丁未(1727年)猛虎为患,神庇之;村人感神功,乾隆元年(1736年)即其地新庙宇。
·乾隆《安溪县志》载:
庙圮,栖神于榕树下。
雍正丁未年,虎暴,乡人群祷于神,时远近多遭害者,独埔土寻(“土寻”合一字)村祷者,出入山林无患。
感神功,乾隆元年,即其地新庙宇,崇祀如故。”

  近现代

  灵著庙1985年重建。
明末清初,圆宅部分村民移民台湾,如今在台湾也有香火供奉。每年正月初八,灵著庙举行巡香活动,部分移居台湾的宗亲也回来参加。
每年农历四月廿二日,是灵著庙佛诞日。信众焚香祷告后,都要烧纸马祈求风调雨顺、吉庆平安;近几年,才逐渐用拜神金纸替代纸马。

  规制

  当年灵著庙的柱础很大,直径近1米,如今在村里一古井处还遗存有旧庙的1块柱础。
现灵著庙系1985年重建,2进,改土墙花岗岩石墙,后又重建戏台、化妆室、门埕等。
主祀“文武圣侯”安宁,“翊济相公”廖俨,配祀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吴夲)、玄女娘娘诸神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泉州宗教·佛教·宋·清水祖师》、《泉州宗教·道教·宋·吴夲》)
庙内镌有柱联:
“灵英清溪,长官推第一;著绩溪场,相公属开先。”
“驱猛靖山川,百世功名垂宇宙;灵著宣日月,千年庙号赐天朝。”
“唐室江山匡复志睢阳节义表精心
“翊辅天朝职同首相济临下宇位比三公。”(廿世纪50年代殷清澜撰)

灵显宫

  灵显宫,位于洛江区罗溪镇翁后埔,位于群宅中央。由祀田都元帅的显应坛和灵清宫大人合居一宫,简称 “灵显宫”

  显应坛始建于清 ·康熙十一年(1672年),入罗氏第十二世的翁后二房崎脚的一位贞勤在结婚时,从南安坑口宫分炉携带而来。田都元帅分炉到翁后铺,先居于翁后外厝祖厝第二间,数年后借居翁后内厝小厝。又过数年,定居于崎脚大厝。宫地先后建于尾厝、翁后山。后来,显应坛田都元帅由一家一户的信仰,发展到如今有6个大队一万多人的信仰。在谒祖游乡时,全村热闹非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雷海青》、《泉州儒道释寺庙·坑口宫》)

  灵显宫坐东向西,直视香炉寨,宫、亭一体。宫占地面积21.7平方米(5.67×3.83米),亭占地面积38.6平方米(6.41×6.02)。新宫离原官约100米,离旧祖宅绕道约200米,宫前有600余平方米的广场,宫前方建有戏台。

  灵显宫的金星龛头上书华天宝”四个大字,联云:“灵清善界,放怀承雨露;显应胜缘,着意结香烟。”而原显应坛旧龛头上书:“显应坛田都元帅。”联云:“九天都院歌白雪,十八学土醉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