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水利(2—4划)

目录

  总叙(晋江县)

  2划:
  丁溪
(德化县浔中乡丁溪村)、丁溪陂(林厝圳。起于德化县浔中乡丁溪村双鱼山下,经县城南门阪、塔岸街至宝美村下董阪)
  七首塘(泉州府城南门外)、七星井

  八角井(皇帝井。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北。)九十九溪(九溪。源南安县大旗尾山,汇诸水入晋江市境内,经安海镇过安平桥入海。)十二翰溪

  3划:
  万石陂[位于古南安县一都,蜿蜒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及丰泽区北峰街道招联、招丰社区一线。元·至正八年始建(南安县尹张夔建。黄贞仲《南安修复水利记》)。明代修浚(明·天顺二年邹琏重筑。明·嘉靖卅八年黄养蒙疏浚。明·嘉靖末甘宫修浚。明·万历在城东增筑三脚坝。)。清初和光绪两修。现代依“万石陂”西段建北渠引水入泉州城区。]万人川仙公渠。南安市水头镇、万安井(吴厝围井。惠安县洛阳镇吴厝围)
  小姑水(附:东关水)小尤溪(发源于德化县九仙山南麓赤水乡铭爱村。其西行为上翰溪入大田县达于南平,倚阳右涧入永春转安溪达于笋江。)、小石井、小沙塘(濯缨塘)
  大樟溪(发源于德化县赤水镇的戴云山北部及南部,其上游北支流称“涌溪”,南支流称“浐溪”,会于南埕镇、水口镇,始称“大樟溪”)大通溪(在德化县龙门下20里)大云溪[德化大云溪(发源于德化县天马山北麓,经锦山、儒坑、桥内至三班受罗城山北麓之水,到下村溪合高阳洋水,北流入奎斗村,汇浐溪到龙门。)。永春大云溪。]、大温潭(德化县浐溪下游的南埕镇塔兜村地段,塔兜温泉注入潭中。)大沙塘[古晋江县治(即泉州郡城)之南聚仁里]、大墘圳(德化县丁溪村)
  下坪溪
(永春县、德化县)、下田坑溪、下曾溪、下市井、下湖井(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莲花山前)、下庵井(惠安县崇武古城西南处水关内)
  马山埭
(附:黄坑溪)义泉井(泉州市区北门街通天宫前)、三清潭、山门滩(石门滩)

  4划:
  六孔井
(泉州市区北门西侧)、六龙井、
  仆射塘
[白土塘。泉州郡城北1里(古属晋江县卅九都棠阴里,今属丰泽区)。]天水淮[天水塘、节度淮。原址位于泉州古郡城东南涂门外(今丰泽区东涂、汀洲一带)。原址方位。唐·太和二至三年赵棨始开“天水淮”。五代末·陈洪进重修改称“节度淮”。北宋·景祐四年曹修睦浚治。明·隆庆二年万庆引城中诸水入淮而达于晋江。现踪迹无存。]长溪双芹溪(源于戴云山东麓七里溪,经德化县双芹、荐解、许厝、望洋、南埕入于浐溪。)、凤池、井泉、水口井(德化县水口乡湖阪村武当寨)、云居井(云溪井。德化县城关塔峰山麓)、夫子泉(泉州府文庙)

总叙

  晋江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川总叙》

  “晋邑之水,以大海为归。而洛阳江绕其左,笋江、浯江、溜江均为晋江者环其前。二江皆趋于海。

  自城(泉州郡城,亦即古晋江县城)以北,惟白虹漈水近脑,后者经白叶、钟石二山之北,流入仙游,与晋邑无干。其余凡在白虹正脉之左者,皆注于洛阳之江以入海。在白虹正脉之右者,则由南安合永春、安溪之水,同注于城南之晋江以入海。

  其自城南晋江以前之水,有注于晋江以入海者,有不注于晋江而自入海者。

  总之山无不宗白虹,水无不流大海,此全邑巨川之大势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晋江》“其不由洛江、晋江而自入海者,有陈埭港、玉澜浦、植璧港、陈坑港、安海港等水。”

  清·乾隆《泉州府志》“东南称泽国,而泉复环巨浸以为田,宜乎引之不竭,疏之有归矣。乃土沙碓而势低洼下,潦则崩溢,旱则龟坼。故湖、塘、陂、埭诸筑凿,化毒田为甘壤,昔人求此至详也……长民直君子,宁独无意乎?”

二划

丁溪

  丁溪,位于德化县浔中乡丁溪村,是“浐溪”支流。发源于琼山下,上游为“有济溪”;流经福阳、有济、英山、丁墘、丁溪村,在德化县县府前入“浐溪”“丁”字,故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琼山·德化琼山》、《泉州水利·浐溪》)

  唐·贞元(785—805年)间,析永福县(今永泰县)之“归义乡”“归德场”。闽国·龙启元年(933年),“归德场”升为“德化县”,并将“善业寺”辟为县治之所(即今址)。相传,宋代德化第1任知县刘文敏“德化”写下1副冠头联:“德风吹草绿,化雨润花红”,但德化县只产陶瓷,却不出文人。

  时县治前有“有济溪”而下之溪与“浐溪”两水平行东流,并不相汇。陈半仙云游至此,见状,称须汇2水,改平行的两水为一纵一横的“丁”字形,谶言:“水流丁,岁簪缨。”

  北宋·元符(1098—1100年)中,杨梅富户林程闻言,即献资50万缗买田改溪,开凿未竣,夜间暴雨,洪水直冲,2水合流,“一夜成丁溪”,故德化县治前之水即定名“丁溪”“丁溪”既成,陈师文苏祥林扬休3人遂中进士,德化斯文则从此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德化县》:

  “丁溪在县南。

  俗云‘水出丁,罗簪缨’ 。宋时一夕雷雨决流,一纵一横宛然‘丁’字,程扬休果登高第。林应龙诗:‘水从鳌顶分丁派,人向蟾宫占甲科。’又邑人传颂一联云:‘水向丁溪分地脉,人从甲第破天荒。’大意与此相似,而句差胜,因并志之。”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

  “丁溪,在县南。

  源出琼山,汇九漈诸溪,经欧山溪、大坑溪,而汇于县北之浐溪。

  相传溪本南流,不与浐会。(北)宋·元符(1098—1100年)中,大雷雨,水流回转,纵横若‘丁’字,因名。”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山川·丁溪》:

  “丁溪,在徳化县南。

  源出县西南琼山,东流会于浐溪。

  先是,丁溪东行,不与浐汇,宋·元符间邑人林程始募工凿通之,一夕雷雨决流,若‘丁’字然,故名。”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丁溪》

  “丁溪,在县前丁方。浐水东流,丁溪南注,纵横若‘丁’字。

  发源琼山下(民国志“琼山”作“雪山”,“雪山”作“琼山”)为九漈溪,至罗溪受雪山、洋岭、蓝田、英山诸水,再下受火烽山水,经张墘乡,抵双鱼山,旧依山斜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琼山》)

  谶云:‘水流‘丁’字,官荣自至。’又云:‘水画丁,罗簪缨。’

  (北)宋·元符(1098—1100年)中,邑士林程捐资五十万,买田凿流,会于浐溪,一夕雷雨决成。既而之子林扬休由太学登高第,吴达老贺以诗云:‘水向丁流通地脉,人从甲第破天荒。’厥后孙、曾(曾孙)皆贵显,邑士亦相继荣登。

  宋·邑令林应龙有诗云:‘水从鳌顶分丁派,人向蟾宫占甲科。’

  明·天启(1621—1627年)间,沙淤,知县林大俊重浚。

  林汪远诗:

  ‘戴云三十里,到此听潺湲。笔卓翥峰峙,波飞浔岸掀。
  画‘丁’传有谶,折水凿无痕。文字光河洛,凡流岂等伦!’”

丁溪陂

  丁溪陂,又名林厝圳,起于德化县浔中乡丁溪村双鱼山下,经县城南门阪、塔岸街至宝美村下董阪,全长1公里多。系林程开凿丁溪后续开的第二条水利工程,引丁溪水灌溉城南的大片土地。

  清·乾隆十二年《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陂·丁溪陂》:“丁溪陂在双鱼山下。宋·元符(1098—1100年)中,邑士林程捐资浚溪以应谶,复筑陂开圳以灌田。圳长二里许,自县前南市坂至县东下董坂皆资其利。今犹呼为林厝圳。 ”

七首塘

  七首塘,位于泉州府城南门外,是沿塘、沙塘、芙蓉塘、洑田塘、古宅塘、龙塘、龟湖塘7个主要大塘的总称,分布于现在青阳、罗山以至石狮一带,修建于宋代其中最大的是龟湖塘,其次是洑田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龟湖塘、洑田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七首塘,在府南二十里。境内之塘四十有一,七首为最大。七首之中,盈塘、砂塘最大。塘中有屿,群峰皆奇耸。”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知泉州时,主持大规模兴修洑田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真德秀知泉州时,主持将郡城南郊晋江县一些水塘加以整修,共有7个主要大塘,总称“七首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七首塘几乎收蓄起晋江所有地表径流,人受其利。受七首塘和当时加固的各大湖泊利益而定居下来的村庄近200个,占现晋江、石狮两市总村镇数的五分之一强,对晋江、石狮村镇的布局产生无可比拟的作用。

七星井

  七星井分布于府城谯楼前及东、西街头,即今钟楼周边。不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七星井》:

  “七星井

  万历《府志》:‘谯楼前各二井,皆两两相对,如斗形。又一在大司丞坊前之西,一在阛阓坊内,一在崇阳门内之西,如斗柄然。’

  按:

  谯楼前各二井,一在生韩古庙左畔,被围店内,不可见;一即在此庙对面街右,近处皆向此汲。时人以此二井为凤眼。

  一在东街头四科亭前,亭已废,其井甚大,用四栏焉,居人皆汲。

  一在西街头‘多士坊’北人家门首内,时已湮。‘多士坊’匾亦失。

  一在大司丞坊前之西者,查旧废坊无此名。

  一在阛阓坊内者,即今仕曹半巷中也。

  一在崇阳门内之西者,亦未见。”

八角井

   八角井,俗称“皇帝井”,位于石狮蚶江镇石湖村北。

  “八角井(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宋,井块花岗石凿成,外形八角形。

  据传,南宋幼主曾逃难至蚶江石湖(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蒲寿庚》),为在此建行宫而挖掘八角井;距离八角井10多米外有一水潭,便是当时行宫遗迹。而在八角井旁边还有一座“观音塔”(又称“太子塔”),里面供奉的石像据说就是落难的南宋幼主。

九十九溪

  九十九溪,又称“九溪”,是由南安市流经晋江市境内最长的溪流,因支流众多而得名。

  “九十九溪”发源于南安大旗尾山,上游为彭溪和双溪两支流,流经晋江市的内坑、紫帽镇,于磁灶镇下官路汇合后流经磁灶、池店镇,在加沙桥附近纳入沿江、直溪、金鸡闸南渠,过加沙桥至双沟又分浦沟和乌边港2支流,分别由溜滨水闸汇入晋江和乌边港水闸入海。

  “九十九溪”流域面积354平方公里,其中晋江境内137平方公里,溪长47公里。溪流吸纳晋江诸山之水,流量大,历史上曾为晋江、南安水上交通要道,磁灶的古陶瓷曾由此载运入泉州港,远销海外。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

  九溪在县西南三十七都。

  源出柏峰山,逶迤而东,分为九派,汇龙潭,经通济桥、大盈桥,达安海镇,过安平桥……入于海。”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南安县·九溪

  “九溪,在县(古南安县治在丰州)西南二十五里。

  有柏峰山,溪流出焉。逶迤而东,分为九派,汇为龙潭。下流至晋江县之安海镇,过安平桥入海。

  《志》云:‘县境诸水俱汇流入晋江县界,为瓷灶溪、葛洲溪,俱南注清洋陂,至烟浦埭入海。’”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28·泉州府·山川·九溪》

  “九溪,在南安县西南二十五里。

  源出栢峰山,逶迤而东,分为九派,汇为龙潭;又东南达于晋江县西南六十里之安海镇,出安平桥南入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45卷·泉州府山川考1·九溪》:

  “九溪,西自南安柏峰发流,其溪九曲,行者九涉,故名。

  历大盈镇、安海桥,与灵源山西南诸涧流会李市庄头汇为东湖者,俱由此入于海。”

十二翰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东北为十二翰溪,与上洋、上云二水会于石狮渡,东北与张岩、卢溪、双芹、马槽四水同入永福(今永泰)界,为大樟溪,即九溪之下流也。境内山溪之水皆分流环注,并入于浐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戴云九派、大樟溪》)

三划

万石陂

  万石陂,位于南安县一都,蜿蜒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及丰泽区北峰街道招联、招丰社区一线,全长近10里、宽20余米,可灌田万余顷。旱时可蓄水灌溉,涝时可开闸泄洪,是古代晋江下游的1处重要水利工程。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3·食货·水利·泉州府·南安县》:“万石陂,距县(时南安县治在今丰州镇)三里。”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水利·陂塘·陂·万石陂》:“万石陂,在一都。”

  元·至正八年始建

  南安县尹张夔

  元·至正八年(1348年),南安县尹张夔召募民众始建“万石陂”。据《万石陂示》拓片所示,“万石陂”系用万石累砌而成,故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夔》)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水利·陂塘·陂·万石陂》:

  “水从(丰州北)葵山大坑而来(南水),绕九日山(北麓),过翠光亭下,(西)环邑治(丰州),由大墩桥达鸳鸯埔,(至延福寺前)入大溪(金溪);东至吴亭山前,汇双阳九峰之水,出鹏溪陡门,长百余丈,阔二十丈,灌田万余顷。

  ·邑令张夔始筑。”

  黄贞仲《南安修复水利记》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

  “《南安修复水利记》(元·黄贞仲,寓贤):

   南安邑令莅县之明年,政通人和,民已安之、德之而颂之矣。其父老复相与造其庭曰:‘是邑也,创始于晋,迄今垂千祀。虽历代建置不同,而其治所则未尝易也。比岁(近年)给事于郡,官弗宁居,其邑遂墟,故环县之水亦失故道,而不可潴,民甚觖望。今公既复治署,百废具举,而水尚汩于行,诚不能无望于公也。’

  侯蹙然曰:‘是吾责也。’监县亦赤马、丹簿刘昌裔、幕僚翁荣辅佥谋协同,遂考其水之源。

  盖县之北有大葵山焉,东迤而高起为双阳峰,折西南驰为莲花峰,由峰曲折而下,是为县治。左右诸山趋而翼之者,莫不蜿蜿蜒蜒。然山有谷,有泉,丝发而纶演(“纶演”:泉水如丝一样长流),循其翼而下注。东行者至九皋桥,西行者至大坑桥,其势始逮会于县之南,而田之灌溉者不可胜纪。苟不防而导之,又恶得以泽民哉?

  侯于是倡以己俸而趋事焉。其洫其沟,堙者辟之,决者窒之,堰以抑之,闸以节之。抑之则可以入田,而不置于川也;节之则可以限其去留,而不底于淫而涸也。其堰其闸,悉砻石为之。费虽浩而民弗扰,负郭之田赖以无旱潦焉,民其利之。

  既毕工,父老征余言以记侯德,且以示将来。

  呜呼!水之为利于人也尚矣,诚为政者之要务也,故国家岁敕有司以修其防,复署都监以治之,然有司不以文具视之者几何人哉?是水也,废塞既久,又非若陂、渠、湖、浦之类,而侯乃能于父老一言之顷,复数十年不治之防,以利吾民,非知其政之要务者,讵能如是乎?宜乎人之利其利而不忘也。《传》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侯其有焉。

  余少读《河渠书》(“河渠书”:中国第1部水利通史,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盖以天下之水为忧也。今侯既能不以沟洫之微而忽之,则于其大者有弗力乎?苟惟是而勉焉,则西门豹郑国之功又岂得专美于前哉?且孔子之赞禹也不过曰:‘能尽力乎沟洫。’夫如是,则将来可不一书于太史氏乎?

  予何足以传之。辞既不获,姑志其岁月以俟考焉。”

  明代修浚

  明代,“万石陂”多次修浚。

  明·天顺二年邹琏重筑

  明·天顺二年(1458年),因前“万石陂”曾被洪水冲决堤,南安县令邹琏重筑。洪显为撰立《万石陂记》碑(今无存)。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水利·陂塘·陂·万石陂》:“明·天顺间邑令邹琏重筑。”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

  “《万石陂记》(明·洪显,蜀府长史):

  陂以‘万石’名,盖用万石累筑而成,故曰‘万石陂’。县西三里许即其处。元·至正戊子(至正八年,1348年),县令张夔为民兴利,募众建筑也。源出葵山之阳,延流而下十里许抵陂,复由陂绕县南十里许下接龙江之潮。溉田万余亩,诸家咸蒙其利,虽遇水旱,人民自若也。

  厥后为洪水冲决,奔放入江,莫有疏导,畎浍皆涸,田成龟裂。值雨旸时若(“雨旸”:雨天与晴天。“雨旸时若”:指风调雨顺)则秋成可卜;遇亢旱则苗立槁矣,不惟失西成之望,抑且乏供国之输。如是者有年,继知是邑者目为泛常,无有如侯之用心而勇于必为也。

  天顺元年(1457年),吉水至,循良岂弟(“循良岂弟”:奉公守法,和乐平易),子惠人民。

  莅政之明年春,备闻陂颓民病(“民病”:民众苦难)之由,乃恻然曰:‘邑令者,民之师帅。民之失利,即令之失职也。’于是率耆老诣陂所,相度其浅深广狭,计诸家田亩之多寡,量出入以修筑之。凡承教令者,莫不同心毕力。

  经始于天顺二年(1458年)正月念五日,讫工于三月二十五日。其民乐于赴工,盖与‘灵台经营’之咏无以异者。

  是陂也,可放而放,则无水溢之患;可收而收,则无旱干之虞。由是人民悦怿,罔不举手加额曰:‘岂弟君子(“岂弟君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有德君子),真为民父母矣。’
虽然,思昔孙叔敖起芍陂而楚人蒙其惠,郑国导泾水而谷口受其恩,民到于今称之。今侯能筑堤障水,导灌田畴,利泽广被,功流后世矣。故下民为之歌曰:‘民社寄,政平易。筑万石,兴水利。昔无苗,今有穗。’其得效之速有如此者,岂俾二公专美于前哉?

  邑之耆宿凡若干辈同征余为记,用镌诸珉,垂不朽云。”

  明·嘉靖卅八年黄养蒙疏浚

  丰州原有唐代建的小城,明·嘉靖卅七年(1558年),倭寇侵袭丰州,毁城墙,焚村舍。时南安丰州人、户部侍郎黄养蒙归隐居乡,面对倭寇退后的一片废墟,黄养蒙带头倡议捐资重建丰州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养蒙》、《泉州邑城·南安县》)

  嘉靖卅八年(1559年),南安知县夏汝砺始垒石筑南安县城(丰州城),并在其外围开凿1道长3426米、宽8—10米的护城河。当时护城河水,系从金溪北畔的“万石陂”处,引晋江水与葵山、大坑、龙亩一带的小溪流,经“金鸡桥”注入;而在古城东、南两隅,又分别开凿排水河道,一路经由南门外注入晋江,一路经由东门将军桥等地,折向潘山,回流晋江。

  黄养蒙又组织民众疏浚“万石陂”

  明·嘉靖末甘宫修浚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江西余干人甘宫出任南安县令,任内复浚“万石陂”,并以灰土粘固陂堰。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水利·陂塘·陂·万石陂》:(明)嘉靖间邑令甘宫修浚。”

  南安县锦田乡山后傅村人(现泉州鲤城区江南镇山后傅)傅夏器为撰《重修万石陂水利记》,镌立石碑于今在黄龙溪故道边上,今尚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夏器》)

  民国《南安县志·卷46·艺文志2·记》收录碑文曰:

   “《重修万石水利陂记》(明·傅夏器,会元,郎中):

  南安邑治,朋山起之,清源、大葵犄之,莲花峰迤之。自是弥为平原,阛堞建焉。山环水汇,左自朋山东,北折而西,又折而南,至鹏溪入黄龙江。右自朋山西,北折而西,又折而南,至‘万石陂’入金鸡江。维陂障水东注,抱邑聚与鹏溪合,是为山川融结,乃壮都会大观。

  岁久陂坏,水奔放入金鸡东流,不交地脉解窜,负郭田亩苦西流靡蓄,既易于旱伤;山溪暴涨,苦东流壅于陂,不任泄,又易于潦伤。建邦拓迹,相度阴阳,决排地利之意,暗乎没矣。

  以嘉靖乙丑(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莅兹土。诚笃其德,平易其政,明察严于吏胥,节俭蠲(“蠲”:除去,免除)于徭役,用能惠怀于我有民。

  登临纵眸,慨然叹曰:‘美哉,洋洋乎!邑有山川,相之在人;邑有水利,兴之在人。惟畎浍(“畎浍”:田间沟渠)之有灌溉焉。我利导也,涓滴珠玉。’乃画便宜,上请捐俸首倡,计亩均力。庶民趋事,应若鼓而来若子。

  于是乎疏圳道,自万石陂引水东行,经延福寺,绕城壕以会鹏溪陡门,达于金溪。陂口两旁涘岸,度水势与田高下而筑堰,坚厚其灰石,蓄水之汇,泄水之溢,以待旱干,备泛滥。

  若天为堑,若神趋工。平畴耕作,辘轳成龙;激水上施,亢炎若雨。一望千顷,秀实离离;涣若横云,错若缀珠。民于是乎仰事俯育,有厚藉,实惟懋功(“懋功”:大功)

  有事则壕堑回环,隍积水而深,城凭险而高,守御不凿而固,实惟懋功。无宁兹阴阳会合,山川孕育,衣冠之英日炽,实惟懋功。

  考之《元史》:至正间,张夔始建此陂。今二百余年矣,惠泽犹在,故址未堙。侯兹修复,宁二百余年惠泽已耶?

 陂以‘万石’名,侯起方家(“起方家”:民四本为“方起家”)县令,数未盈汉之万石君家,禄秩亦惟此之数而满意者。侯必有后,其以万石昌乎?山川灵秘,兹始兆矣。

  爰勒诸石,以俟后之人。”

  明·万历在城东增筑三脚坝

  万历(1573—1620年)间,增筑城东三脚坝,以利蓄泄。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水利·陂塘·陂·万石陂》:

  “万历间,诸生请于官,议筑城东三脚坝,令水由北门城壕入田间圳(“圳”:田边水沟)道,归白鹭浦,蓄泄以时。

  自后递塞递浚。”

  清初和光绪两修

  民国《南安县志·卷7·营建志4·水利·陂塘·陂·万石陂》:

  “至清,陂坏已久,历岁苦旱。邑人洪垣星徇乡人之请,乃倡捐巨资,鸠工修砌。

  洪垣星(1612-1695年),字日生,号遁庵,安溪县兴二里人,原籍南安武荣铺(丰州)。崇祯十三年(1640年)以南安籍举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入清不仕。康熙卅四年(1695年)卒于家。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垣星

  年久复淤塞。光绪(1875—1908年)间,邑令额勒登武偕邑绅张葆初等董率修浚焉。”

  现代依“万石陂”西段建北渠引水入泉州城区

  1965年,泉州兴建规模宏大的“北渠”工程,引水至泉州。“北渠”流经南安县丰州、丰泽区北峰等地进入洛阳江,主干渠长24.8公里,基本上是在“万石陂”西段的基础上修建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洛阳江》)

  1965年10月,大型水闸——“金鸡拦河闸”在丰州动工,1966年5月建成。

  1965年12月,金鸡北渠引水一期工程动工兴建,1967年完成通水。

  1972年10月,山美水库建成投入运行。

  1973年2月底,山美水库灌区工程指挥部成立。山美水库灌区北渠扩建工程于同年7月动工。

  整个“北渠”工程施工历时12年。

  “北渠”工程的建成,担负着供应泉州中心市区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区内沟河卫生冲污用水和沿途3300多公顷农田灌溉用水,以及南安丰州、清源山南麓89.6平方公里和城东沿海片区的防洪排涝等任务,被誉为泉州市区人民的“生命渠”

万人川

  万人川,亦称仙公渠,在南安市水头镇南桥村至朴里村一线。唐末五代·杨肃所建,因杨肃受敕封“太乙真人”俗称仙公”,故称仙公渠。全渠长约8里,凿土垒石而成,引仙公山水以灌濒海坡地,受益面积2000余亩。

  民国《南安县志·卷3·舆地志·万人川》载:

  “万人川,在三十七都文斗店之瀛溪,引水经溪南村,逶迤而东,至三十九都朴乡,计长八里许。

  系南唐·杨樵为国母医疾愈,国王为谴御林军开为万人川,以为一方水利。

  宋·朱子朱熹杨樵联云:‘仙子友英贤,一局曾消千日瞬;天王旌国手,三军为导万人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杨樵朱熹》)

  今残渠犹存数段近百米,尚能看出当年规制。

万安井

  万安井,亦名吴厝围井,位于惠安县洛阳镇“古井亭”(观音庵)西邻吴厝围。

  据姓《族谱》,东岭大吴村一支分迁泉州黄龙,黄龙姓派生一支迁万安(今洛阳)。吴厝围即明代洛阳姓开始聚居之地。

  民国廿四年《万安井重修记》碑载:

  “万安井旧即吴厝围。

  溯是井之由来,距今迄近八百载。宋为一古潭,里人以其泉清且冽,醵资改凿为井,虽久旱而泉不竭,一乡咸赖。明朝是地悉属吴姓,旧名即由是起。沧桑变易,地已非昔,而此井幸得独存。惟因汲之者众,且久经剥蚀,崩塌堪虞。

  荣辉望寿二人,善士也,虑是井之失修,慨然合资鸠工,浚其源而葺其垣。于落成之日,嘱记于余,且为易其名曰万安,而傍其门曰仁寿;并以昭告里人,兹居毋于井之旁浣衣涤垢,使蒙不洁,而二君之苦心,是为记。

  民国廿四年暮春王荣辉陈望寿重修,王乌衣撰记。”

小姑水(附:东关水)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小姑水,在县西二十三里,流经县西南二十里西向山,分流东南注,至南安县北塔口村,下流合东关水,即桃溪(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桃溪》)别名也。”

小尤溪

  小尤溪,发源于德化县九仙山南麓赤水乡铭爱村。其西行为上翰溪,流经赤水、美湖乡经徐洲溪,至巩口入大田县,而后再返绕春美乡,达于延平(南平),为德化县与大田县的交界溪;倚阳右涧则入永春,转安溪,达于笋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仙山》、《泉州水利·笋江》)
在德化县境内,小尤溪河流长14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40.0‰,多年平均径流量1.16亿立方米。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336·永春州·山川·小尤溪》:

  “小尤溪,源出德化县西九仙山;西流为小尤溪;又西合小尤中水北流至大田县巩口,为大田溪;东北流经大田县城前,亦曰县前溪;又东过镇东桥为夹剑潭;又东北合仙丰溪为合剑潭;又东北经髙才坂接尤溪县界,会东溪,汇为七星潭,即尤溪之上源也。

  旧《志》:大田未立县时,溪湮。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谢廷训率民疏导,凿石决隄,始可胜舟。

  按:《舆图》:湖头溪出大田县西南武陵安村南,东北流至县西南有林柄溪,自县西东南流注之;又东经县城南;又东北流有英溪,自县西北羊子岭东流,经县北合花溪水东南流注之;又东北经溪演坂,东南又北经髙才司东;又北流入尤溪县界。旧《志》及《通志》俱略。”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小尤溪》

  “小尤溪,在尤中里。发源九仙山麓小铭乡。

  西行为上翰溪。自赤水格以西水皆西行,又合倚阳乡左涧之水,经徐洲溪,至巩口入大田界(按:民国志作:“经徐州、墓湖,复受上丰水,北流经长潭尾而入大田”),达于延平(南平)

  倚阳右涧则入永春,转安溪,达于笋江。”

小石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小石井(在十五都),岁旱,乡人祷雨有小蛇见水面,则雨立至。”

小沙塘(濯缨塘)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小沙塘》:

  “小沙塘,在二十六都莲花桥。长二里,周围十里,其水独清,亦名濯缨塘。旁设水漈三间,陡门一间,小涵四口。

  《八闽通志》:上有灌缨亭,元季建。明洪武间修。

  《闽书》:小沙塘一名濯缨,以其水清于大沙塘。

  今大、小二沙塘,多填为田矣。”

大樟溪

  大樟溪,发源于德化县赤水镇的戴云山北部及南部,源头为国宝溪;其上游北支流称“涌溪”,南支流称“浐溪”,会于南埕镇、水口镇,始称“大樟溪”,有后亭溪、潼关溪等汇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泉州水利·戴云九派、涌溪、浐溪》)

  后大樟溪干流自西向东流入永泰县境内,把县境切成南北两大部分。又从南屿镇龙泉村入境闽侯县,到南通镇新岐村汇入闽江南港。

  大樟溪全长234公里(或说231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1‰,是闽江最大支流,流域面积4834平方公里。其中,永泰境内长121公里,流域面积4573平方公里;闽侯县境水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水深流缓,可通行船筏。

大通溪

  大通溪,在德化县龙门下20里,受蕉溪之水。(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龙门溪、蕉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大通溪》“大通溪,在龙门下二十里,受蕉溪之水;又二十里为举口。”

大云溪

  德化大云溪

  大云溪,发源于德化县天马山北麓,经德化县锦山、儒坑、桥内,至三班受罗城山北麓之水,到下村溪合高阳洋水,北流入奎斗村,汇浐溪到龙门;是浐溪支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天马山》、《泉州水利·浐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大云溪》“大云溪,发源天马山之阴。经石杰乡,受罗城山阴之水,至下仓,旧《志》作黄斜溪合高洋溪水,南入于溪口。”

  永春大云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大云溪,在县东南坊隅。源出双髻山(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双髻山·安溪双髻山》),至此迤逦达于平埔下仑,与县下溪合流。”

大温潭

  大温潭,在德化县浐溪下游的南埕镇塔兜村地段。自北而南长里许,塔兜温泉注入潭中。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大温潭》“大温潭,在清泰里萧坑社侍卫乡山下。自北而南长里许,水皆温,冬月水族多聚于此。”

  【按:塔兜温泉位于塔兜村的割云岩石壁,即桃仙溪的源头地段,距南埕镇中心近11公里。塔兜温泉位于石牛山脚下,泉出自小涧,流入大温潭,水温在88—97°之间。该温泉共有5个泉眼,其中有3个出水量较大,自流量345吨/天,预估1000吨/天,pH为8.34呈偏碱性,水质高氟、高偏硅酸可命名为氟水、偏硅酸水。泉水清澈透明,微呈嫩绿色,泉水流经区域有黄色沉积物,初步判断属于硫磺盐温泉。】

大沙塘

  大沙塘,位于古晋江县治(即泉州郡城)之南聚仁里,与“盈塘”相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盈塘》)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大沙塘》:“大沙塘,在(晋江)县南,周一千八百余丈。”

  ·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沙塘

  “大沙塘(在聚仁里),与永福里‘盈塘’相通。

  周围一千八百余丈,深九尺。东至横头下山,西至翰林埔,南至应台桥,北至十里湖光,计长三百六十丈。水漈一所五间,大深涵一口,小涵一十一口,导源于波斯沟。
旧有‘沙堤亭’。”

  ·道光《晋江县志·古迹

  “沙堤亭,在郡城南聚仁里。

  《隆庆府志》云:‘宋·梁克家书匾。’即‘水利部’大沙塘处也,今废。”

大墘圳

  大墘圳,位于德化县丁溪村。

  坝头起自英山水尾,早年通水至深圳格。

  明·万历(1573—1620年)间,由员外李藮云续建,圳渠延伸到西门桥头,全长7公里。

  1953年,开公路碍及部分水圳,由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水坝提高到4米,圳底宽0.80米,圳高1.2米,引水流量0.2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700亩以上。

下坪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下坪溪》:“下岼溪,在县南小尤中团。源发小三峰寺,流至尤溪县姜口,并入大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下坪溪》“《志》云:县西南百八十里有下坪溪,入尤溪县之大溪。”

下田坑溪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下田坑溪(在县北四都),源出山半坑,过王孙埭。……流入峰崎港以达于海。”

下曾溪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下曾溪,在(县南)二十都。其源有二:一出上曾溪,过上田小桥,一出上范溪,过上田大桥,会于充口溪。……由马山埭以入于海。”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志》云:县南为马山埭,其上流为下曾、黄坑等溪,俱在县西二十余里,南流由埭以入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马山埭》)

下市井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下市井,在县南路傍。湮塞已久,成化八年里人共浚之,味清甘。” 

下湖井

  下湖井,位于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莲花山前,在崇武古城北面200多米一村民的院子里,是崇武历史上开凿的第1口水井。

  现井沿呈六角形、由水泥砌成、高约1米,井深3米多。和井沿不同,井内为四角形,井四周古朴沧桑。

  此井是南宋·晋江人张显开凿的。张显,绍兴卅年(1160年)进士,任连江县丞,因反对秦桧卖国,为岳飞鸣冤,乾道元年(1165年)被贬边戍小斗(今崇武)。(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张显》)

  时张显开凿“下湖井”用以发展丝绸印染为业。据潮乐村现存《文献氏家谱》载,当年潮乐一带夏布生产很兴盛,吸引了外地直至晋江安海的商人前来收购。嘉靖版《惠安县志》载,崇武一带加工编织的夏布,早就销售到国外。

下庵井

  下庵井,位于惠安县崇武古城西南处水关内100多米处。

  该井开凿于宋代,外沿呈四角形,井内六角形,井深3米,常年出水量大。

  清代中期,下庵井北侧经营丝绸、布匹的“广记”商号创建有相当规模的漂染作坊,即取此井水漂染丝布。“林广记”在当时很发达,店面绵延近百米,崇武人至今流传:“广记布,穿不破。”其丝绸、布匹自泉州出口海外。

马山埭(附:黄坑溪)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

  “马山埭,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马山下,埭以山名。

  《志》云:县南为马山埭,其上流为下曾、黄坑等溪,俱在县西二十余里,南流由埭以入海。”

义泉井

  义泉井,位于现泉州市区 北门街通天宫前,南宋·淳祐(1241—1252年)间由个人或集体捐款开凿,属公益井。圆井盘上凿六孔井口,井已被覆没,上建有一石门。邻近壁上嵌有石刻“义泉”两字石碑,现存。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义泉井,在(府治西)义泉坊内。其水清冽。……宋·淳祐间凿,泉甘洁。”

三清潭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三清潭,在县西一都。澄澈,深数丈。……岁旱,祷雨辄应。”

山门滩(石门滩)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永春县》:“山门滩(在县东十五都),亦名石门滩。”

四划

六孔井

  六孔井,位于泉州市区北门西侧、华侨新村边缘,保存较完好,是现存泉州市区最大的古井。

  相传建于五代。井直径约3.4米,用3块石板封盖,为方便多人取水,井上凿有六孔;该设计同时具有减少生活垃圾对水质的污染和防止小孩掉入井中的功能。故老相传,六孔井井壁吃水线下还藏有1个小洞,洞里有1尊弥勒佛

  北宋时,六孔井 附近是泉州行政中心和繁华地带。其南面是一条宽36米、深超过5米的护城河,再往南是当时的泉州府衙(现中山公园处);北面是朝天门(泉州罗城北门);西面河岭是泉州市舶司所在地。现代在附近 发现不少北宋时期的瓷片,有珠光青瓷、浙江龙泉瓷、泉州本地土龙泉瓷、晋江磁灶釉下彩桂青瓷盆等,其中一个残碗底部印着“丧”字;井边原来有1座保存完好的北宋年间石经幢,廿世纪90年代被迁往承天寺。

  六孔井长年不干,在历代发生旱灾或瘟疫时,是泉州百姓的救命水。

  2010年,六孔井所在之处建成六孔井音乐文化创意园,井已不再使用,成为创意园中一景。为保护古井,在石板上浇灌了1层水泥,原本圆形的井孔被修缮成六角形,井口用铁栏杆封住。井中仍有水,有人测得从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13米。

六龙井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南安县》:“六龙井,在县东甘棠顶侧。井甃六角,旧有巨榕蟠井上,其根下垂如龙状,故名。”

仆射塘

  仆射塘,俗称“白土塘”,位于泉州郡城(即古晋江县城)北1里,古属晋江县卅九都棠阴里(今属丰泽区)。唐·元和二年(807年)刺史马总开浚。马总后赠尚书仆射,故以为名。后湮塞,废为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总》)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仆射塘》:“府北一里又有‘仆射塘’。唐·元和二年刺史马总开浚,灌田数百顷,后赠仆射也。俗号‘白土塘’,今皆废为田。”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仆射塘》:“仆射塘,在晋江县北,唐·元和二年刺史马总开。后赠‘仆射’,故名。俗号‘白上塘’。今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仆射塘》:

  “仆射塘,亦在三十九都棠阴里。

  《方舆纪要》:唐·元和二年,刺史马总开浚,灌田数百顷。赠仆射,后人因名‘仆射塘’。俗号‘白土塘’。

  隆庆《府志》:后湮塞,废为田。”

天水淮

  天水淮,又称“天水塘”、“节度淮”,或误作“天淮水”,原位于泉州古郡城)东南涂门外,是泉州最早引淡水冲盐碱土及用以灌溉的水利系统。今无存。

  原址方位

  “天水淮”原位于泉州古郡城(亦古晋江县城)东南涂门外1里登瀛里南洋(今丰泽区东涂、汀洲一带),距“尚书塘”西南1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尚书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天水淮》“天水淮,府城东南,其地曰‘南洋’,田滨海,苦咸卤。”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天水淮》:“天水淮,在晋江县东南。”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天水淮》:

  “天水淮,在三十五都。三十七都交界登瀛里……(按:隆、万二志,俱载在二十九都、三十都和风里,误。)”

  “《闽书》:今‘下围’是也。方言谓‘淮’为‘围’。”

  唐·太和二至三年赵棨始开“天水淮”

  唐·太和二至三年(828—829年),泉州刺史赵棨主持在郡城东南郊登瀛里环南洋凿清渠36条,作36涵洞,引晋江下游的筍江、浯江淡水入淮,纳晋江水灌田180顷,俗称“下围”赵棨族望“天水”,民思之,因称“天水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赵棨》、《泉州水利·晋江·笋江、浯江》)

   北宋《新唐书·卷41·志31·地理5·泉州清源郡》:“西南一里有天水塘,灌田百八十顷,大和二年刺史赵棨开。”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天水淮》“唐·大和三年,刺史赵棨凿清渠,作三十六涵,纳笋(筍江)、浯(浯江)二水以灌田,凡百八十顷。取姓望名曰‘天水’。方言谓‘淮’为‘围’,俗谓之‘下围’。”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天水淮》:

  “《新唐志》:‘尚书塘’西南一里有‘天水淮’,灌田百八十顷。太和三年(829年)刺史赵棨开。

  《通志》:在通淮门外,其地曰‘南洋’。唐守赵棨凿渠环之,疏三十六涵,旁导江流入渠。‘淮’之为言‘围’也,俗名以‘淮’名水,后人思之徳,故以其望为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天水淮》:“《方舆纪要》:其地曰‘南洋’,田滨海苦咸卤。唐·太和三年,刺史赵棨凿清渠,作三十六涵,纳笋、浯二水以灌田,凡百八十顷,取姓望,名曰‘天水’。”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4·政绩志文秩1·唐·刺史·赵棨》:赵棨,泰和(应为太和、大和,827—835年)中泉州刺史。郡有通淮桥,其东南曰‘通淮门’。于郡郭之东南隅潴泄江水以肥沃南洋之田,民便之。因其氏,称曰‘天水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9·城池志》“唐·大和(827—835年)中,刺史赵棨于郡城东南开‘天水淮’,以肥沃南洋之田,与郡城外濠相距。”

  五代末·陈洪进重修改称“节度淮”

  五代末(约955年),陈洪进据泉、漳二州,改革田赋,兴修水利,重修“天水淮”。北宋·乾德元年(963年),陈洪进以泉、漳二州及人民“纳土归宋”,被授予泉州节度使,改称“节度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30·泉州·景物下·天淮水》:“五季氏遂易之为‘节度淮’。”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天水淮》“后陈洪进改曰‘节度淮’。”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天水淮》:“《通志》:……陈洪进重兴之,改曰‘节度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天水淮》:“《闽书》:……后陈洪进重兴之,改曰‘节度淮’。”

  北宋·景祐四年曹修睦浚治

  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泉州郡守曹修睦重作浚治,建3个水闸,成1条大渠(长2900丈、宽1.5丈)和8条小渠(全长2058丈,宽5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天水淮》“宋守曹修睦亦尝浚治,别营三涵,以便启闭。”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山川·天水淮》:“宋·景祐四年,守曹修睦再浚,又以三十六涵细碎无法,尽撤之,别营三涵,视潮来去以为启闭。为大渠者一,长二千九百丈;为小渠者八,积长二千五十八丈。”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天水淮》:“《隆庆府志》:宋·景祐四年,守曹修睦再浚治,又以三十六涵细碎隐伏,无法以制水之赢缩,于是尽撤诸涵,别营三涵,视潮来去以为启闭。为大渠一,长二千九百丈,广一丈五尺。为小渠八,积长二千五十八丈,广五尺。”

  明·隆庆二年万庆引城中诸水入淮而达于晋江

  自宋至明,泉州罗城数度改建,明·隆庆二年(1568年),泉州守万庆重浚郡城内外沟河,立“临漳”、“南薰”、“通淮”3水门;城中诸水皆引流入淮,合附近群川达东山渡,入于晋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府城·泉州罗城、泉州府城内外沟濠》)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天水淮》

  “《志》云:郡东南水门旧曰‘通淮’,以泄城中潴水。

  先是,城内废河与外濠绝,距淮远。宋·治平三年(1066年),夏潦水溢,屋庐崩坏。越二年,守丁竦穴城为门以通淮,疏潢◇纳之外河,自河注之江,江潮通河,便于舟楫。百货贸迁,皆至于市,因名门曰‘通淮’。

  元季拓城,‘通淮门’之地在城内;改建门曰‘南薰’,(明)嘉靖(1522—1566年)中改门名曰‘迎春’。

  隆庆二年(1568年),守万庆重浚城内外沟河,立‘临漳’、‘南薰’、‘通淮’三水门;城中诸水皆引流入淮,合附近群川达东山渡,入于晋江。”

  现踪迹无存

  随现代城区的扩大和城市化建设,“天水淮”、“节度淮”踪迹无存,仅遗地名,即今丰泽区丰泽街道霞淮社区、东淮社区、源淮社区、前坂社区等。

  【按:泉音“淮”“围”“下”“霞”。】

长溪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

  “长溪

  府志:在郡北,溪受大帽(此晋江之大帽)诸山凡九水合流汇此,下达留公陂;又有白洋、白石埭诸水,至留公陂陡门,入于洛阳江。

  按此即正干之湾。坵花山、玉叶、笔架、建兴、玉锦、护庵及护脉之小鸠、大鸠五洋,以至水□之大帽山诸水,经留公陂入洛江者。

  府志有‘及覆船等山八水来会’句,误。盖覆船是惠安山,其水自入洛江,不必来会。县志先言覆船等山八水,乃别言与惠安沙溪诸水云云,更误。……

  按二溪之外,尚有大阳、小阳、朋山、岭后两条水同经留公陂以入洛江。
以上二条所谓凡在白虹正脉之左,皆注洛江以入海也。

  宋·王十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诗:
    ‘老矣倦游宦,入闽知此川。三山疑隔海,九岭类攒天。
     插稻到山顶,栽松侵日边,长溪水无限,前更有清泉。’”

双芹溪

  双芹溪,源于戴云山东麓七里溪,流经德化县双芹、荐解、许厝、望洋、南埕而入浐溪,是浐溪支流。流长25公里,流域面积14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800亿立方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戴云山》、《泉州水利·浐溪》)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水·双芹溪》“双芹溪,出戴云山之阴,入于南埕。”

凤池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惠安县》:“凤池,在县治东南。宋·县令赵汝□禀以县治有龙蟠凤舞之势,故凿池于此,浚龙湫沟水灌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龙湫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凤池》:

  “凤池,在郡南关外二十九都和风里。

  《府志》:长十余丈,阔三丈,深丈有奇。或云,两池相接,其形似凤。

  或云,昔有凤栖于池上。

  其地为池店乡。”

井泉

  ·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安溪县》:“井泉,在县南□□里。泉极甘冽,异他井。”

水口井

  水口井,在德化县水口乡湖阪村武当寨內,凿于清初。

云居井

  云居井,位于德化县城关塔峰山麓。始凿时间不详,清初已有该井。1974年9月修,易名云溪井。

夫子泉

  夫子泉,位于泉州府文庙。(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府文庙·夫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