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寨隘(3—5划)

  3划:
  万春寨(公春寨。永春县五里街镇康山之巅)、万安寨(府城东北洛阳桥中亭处万安楼(安溪县龙涓乡长新村外1座圆形小山岗顶。肇建。现状。)
  大正寨(大众寨、大众寺、烛形寨、白天蜡烛。德化县葛坑镇大正村山上)、大深隘(安溪县感德)
  土坂寨(涂坂寨,土坂城。德化县城西浔中镇蒲坂村。)
  小盈岭关隘[泉州南安市水头镇劳光村西南与厦门翔安区内厝镇交界处。古官道。南宋·绍兴建“同民安坊”。郑成功小盈岭大捷。清·康熙建小盈岭墩台(关隘南15米谷口)。清·康熙刘祐《祭虎文》。清·乾隆改建“同民安隘”(清·雍正“同民安”坊塌圮。清·乾隆改建“同民安隘”。近年复建。)。附:盈岭寺(盈岭大士寺,盈岭禅寺。小盈岭顶“同民安隘”靠南安侧榕树近旁。)]小尖寨(安溪县金谷乡洋内村与湖头镇山都村交界处)
  上达隘
(永春县西南白芒坑山后。附:高平隘上冲寨(晋江市英林镇一带)
  下井寨(德化县国宝乡国宝村水尾山上)。义和寨(崎山寨,关公寨。南安市官桥镇岭兜村东北崎山之上。唐设“义和寨”。明·嘉靖抗倭暨兴建关帝庙。重修。官桥抗日救亡运动旧址。2010年重建关帝庙暨碑记。规制。)
  4划:

  牛头寨(鳌头寨。德化县城郊西南丁乾村)、太平寨[林氏太平寨(德化县桂阳乡桂阳村睏仙山顶上。形势。沿革。名士楼。)、叶氏太平寨(德化县国宝乡国宝村石竹山顶峰)]双鱼寨(永春县留湾山上)、王山寨(永春县悬钟山后)、水头寨(石狮市蚶江镇一带)
  5划:
  石湖寨
[石狮市蚶江镇石湖(古属晋江县廿二都)。形势。石湖古寨城始筑于五代。北宋·熙宁置石湖巡检寨。明初置石湖巡检司,寻移祥芝。明·万历复置巡检司并增筑水寨石城(概说。明·黄凤翔记略。明·叶向高《改建浯屿水寨碑》文。明·郭惟贤《改建浯屿水寨碑》文。明·何乔远《石湖浯屿水寨提名碑》。诗词。)。明·崇祯“再借亭”。清·顺治郑成功建水操寨。清·康熙至乾隆先后置海防汛、海防通判厅。] 、石鼓寨 [永春石鼓寨(附:陈坑寨、山中上寨、山中下寨、龟洋寨、马头寨)同安石鼓寨]
 白叶坂寨 [白叶堡。安溪县祥华乡白叶坂村。明·嘉靖营建寨堡(营建。戍军。寻废。)。明·陈达《城白叶堡记》。规制。]、白水寨(陈同寨、寨岭)、白鹳寨(附:石壁寨、覆船寨)、白隔隘(附:梅坑隘、石狮山隘)
  东石寨[东石鳖头寨,东石古寨。晋江市东石镇 第二社区(古属晋江县十都)。春秋时期畲家寨。晋代林尚书肇基东石寨。隋·开皇重建。北宋·太平兴国重修。明初东石舟下西洋。明末清初郑成功基地。修葺。现状。附:白沙城遗址。] 东坑寨[泉港区涂岭镇东坑、寨后、陈田3乡(俗称内三乡)中心日曝岭。形势。沿革。] 、东岭隘、
  龙居大寨
(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大寨山上)、龙床隘(附:赤岭隘、伏虎隘)
  打鼓隘、仙亭寨、永宁新城寨石狮市永宁镇)玉华寨(南安市诗山镇联山村贞格自然村南赛埔山顶

三划

万春寨

  万春寨,俗称“公春寨”,位于永春县城西的五里街镇康山(又名“金峰山”)之巅。

  “万春寨(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万春寨邻近永春县城,是永春西侧的重要屏障:桃溪如一条弯弯的玉带绕山脚下缓缓东流,东北连永春县城主山——大鹏山,西北望高峻凌云的天马山,南面是魁星岩,东临乐山,自古有“十八寨朝万春寨”之说。万春寨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万历(1573—1620年)间为御敌防寇,在此立寨,派兵驻守。今依稀还可辨古垒遗迹。

  寨内建有关帝庙,崇奉关羽,始建于明·嘉靖卅九年至四十六年(1560-1567)之间。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关帝庙·万春寨关帝庙》)

  万春寨之麓又有金峰真宝殿,明初始建,祀神农大帝,后增祀玄武大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真宝殿·金峰真宝殿》)

  清·咸丰三年(1853年),遥呼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领袖林俊曾屯兵万春寨,高举义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俊》)

万安寨

   万安寨,位于洛阳桥中亭处,明·嘉靖(1522—1566年)中置。(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洛阳桥·万安寨

万安楼

  万安楼,位于安溪县龙涓乡长新村外1座圆形小山岗顶,距离龙涓乡政府约14公里。

  肇建

  万安楼建于明·万历卅六年戊申(1608年)。明代嘉靖(1522—1566年)、隆庆(1567—1572年)、万历(1573—1620年)、天启(1621—1627年)年间,正是闽地狼烟四起、倭寇横行、闽人广筑古堡、土楼以自卫的年代。

  早已荒废。

  现状

  万安楼虽称“楼”,实际是1座古堡(寨)。其所处的小山岗顶,高出周围地面30—40米,正面陡峭,背面为悬崖,仅有1道曲折石板小路上山。

  今日万安楼正面,有2道石砌寨墙。

  外墙已倒塌,仅剩1米多高;外寨门也只剩门框。

  内寨墙则基本完整。内寨门由大小不一的石头砌成,是圆拱形石门,上嵌有石匾,书“万安楼”3字,题款时间模糊不清,落款时间为“季冬吉旦立”。地方文史专家认为,题款时间应该是“□历戊申年”,即“万历戊申年”(万历卅六年,1608年)。

  寨墙之内是寨子,秩序井然,有石板铺设的古道,有水井,有石条砌就的房基挡土墙,有石条砌就的排水沟。古道两旁的古建筑大多仅剩一些断断续续大小不一的用石头堆砌起来的矮墙,这些矮墙所在的位置曾是熙熙攘攘的街巷和房屋,曾经住着比邻而居的一个大家族。现寨内至少还保留着3座独立的闽南传统木构民居,还有几座当代人所建水泥房屋。

  寨子背面为悬崖,所以寨墙只筑半人高,足以俯瞰周围山谷。

大正寨

   大正寨,俗称“烛形寨”、“白天蜡烛”,位于德化县葛坑镇大正村山上,海拔971米。四周峭壁悬崖,自古惟有一条羊肠石径通山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详细建寨年代失考,但据当地大族氏老人传说,明初氏开基该村时,已有此寨,原名“大众寨”,亦称“大众寺”,系众姓族民合建,寨内原有佛寺,后因战事频仍而毁于战火,故改今名“大正寨”

  明、清两代,大正寨屡经战火,多次修葺。

  民国年间,闽中著匪张雄南曾派大队人马围攻山寨,寨墙被摧毁一段。寨民在匪兵撤退后重新修复。后又被葛坑股匪陈光亮窃居,驱散寨民,作为匪巢。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股土匪窃踞山寨负隅顽抗,解放军步兵久攻不下,后来调来山炮猛烈炮击,才击溃匪徒,夺下山寨,可见大正寨的险要。

  附:杉树王

  “大正寨杉树王(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株“杉树王”于2013年列入福建省“树王”候选树。树上的古树名木牌显示,此“杉树王”树龄已有1010年。其胸径约5.82米,高约33.3米,平均冠幅约30米。

万安寨

  万安寨,位于洛阳桥中亭,明·嘉靖(1522—1566年)中置。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洛阳桥·七古亭·中亭

大深隘

  大深隘,位于安溪县感德。

  明·嘉靖安溪县志·隘堑·大深隘》:“大深隘,在感德里,通石珠岭及漳平县界。弘治四年(1491年),强贼温文进立寨于此。正德十年(1515年)知县彭黄建。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志》云:县西八十里有大深隘,弘治四年,贼温文盛立寨山上。正德十年,建为隘,路出漳平。” 

土坂寨

  土坂寨,或称“涂坂寨”,俗称“土坂城”,位于德化县城西浔中镇蒲坂村(旧称“土坂村”)。

  土坂寨始建年代不详,是村人为躲避和防御匪患而建。寨子有东西南北4门,寨内面积十多亩,可容纳几十户人家。

  据《德化县志》载,清练总李寅球曾固守土坂寨,各乡11寨合力助守;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二月初八,郑成功之子郑经部总兵黄云率部3000攻寨,相持20日,久攻不下,双方死伤200余人。后以李寅球自动纳款赔偿求和,黄云撤兵。

  相传康熙(1662—1722年)间,草寇和盖也曾带领未吃早餐的匪兵进攻土坂寨,扬言“要打土坂城,才吃天光早(早饭)。”乡勇带领村民奋力反抗;匪兵久攻不下,只好撤退。

  蒲坂村是进出德化的交通要道,多建有防御工事。在土坂寨对面山头上,还有1个“旗头寨”;数公里外另1座挺拔山峰上,也有“竹笋寨”。1949年前,曾经有两支军队分别占据着土坂寨和旗头寨,时不时发生摩擦,互相射击伤人。

  现土坂寨城墙坍塌,村口尚存1处用大型鹅卵石修筑而成、长满青苔藤蔓的墙基,上面还存有1堵泥墙。墙外有1条溪流环绕,如同缩小版的护城河。

小盈岭关隘

  小盈岭,位于泉州南安市水头镇劳光村西南与厦门翔安区内厝镇交界处,为南安与同安分界地。内厝镇原属泉州府同安县,历史上长期被称为“民安里”“民安乡”

  古官道

  据《同安县志》,至迟在中唐,小盈岭就有古道通过。唐禧宗·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由福州出发,经此南下攻打广州。南宋时,此路辟为驿道,是为“官马大路”。驿道北上,沿途为东岭铺、康店驿、大盈铺,达于南安县城;南下,则是店头铺、沈井铺、洪塘铺、县前铺,而抵达同安县城。小盈岭上设有驿铺,称“小盈铺”,清代设驿卒5名。

  小盈岭是泉州至广东古官道的必经之处,也是同安古官道的东起点。清代,同安古官道是福建5条出省官道之一“闽粤官道”的一部分。同安境内这段古官道,总长125里,其中小盈岭至同安县城大轮驿45里,大轮驿至龙江社铺80里。官道上设有2驿、12铺。

  清末·泉州人杨浚《岛居三录》[光绪十四年(1888年)印]载,晚清时期,沿“闽粤官道”行走,从泉州府南门桥尾,到同安县城大轮驿(今同安城区后炉街果子园一带),陆路总长108里;从同安县城大轮驿,到漳州府丹霞驿(今漳州市区),陆路总长115里。

  当年同安境内古官道上的驿、铺,从东北(泉州方向)到西南(漳州方向),依次是:过小盈岭(今泉州南安市水头镇与厦门翔安区内厝镇交界处)进入同安境内→→沙溪铺(今翔安区内厝镇前垵村顶沙溪、下沙溪社)→→店头铺(今翔安区内厝镇莲塘村店头社)→→沈井铺(今翔安区马巷镇沈井社区)→→三忠宫铺(今同安区洪塘镇三忠村)→→洪塘铺(今同安区洪塘镇洪塘村)→→大轮驿(今同安城区后炉街果子园一带。今同安城区东桥附近还有1个“东门铺”,仅负责传递公文)→→乌涂铺(今同安区新民镇乌涂社区)→→新塘铺(今同安区凤南农场新塘村)→→苎溪铺(今集美区后溪镇,厦门第二农场苎溪村)→→安民里铺(名称可能有误,当是“安仁里铺”,地点大约在今集美区后溪镇溪西村附近)→→灌口铺(又称鱼孚饘站,今集美区灌口镇李林村鱼孚社)→→深青驿(今集美区灌口镇深青村)→→莲花铺(今海沧区东孚镇莲花村)→→龙江社铺(今漳州龙海市角美镇龙江村),进入漳州府地界。

  今日小盈岭上,古道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山脚下平行的324国道(大体与清代古官道相同)、沈海高速公路和福厦高速铁路。

  南宋·绍兴建“同民安坊”

  小盈岭西靠同安三魁山,东傍南安鸿渐山,地势偏低,海拔165.5米,是两山之间的坳口。岭口如同漏斗,成为东北风吹进同安的主要风口,岭南因名沙溪。古民谚曰:“沙溪七里口,无风沙自走。”

  南宋·绍兴廿二年(1153年)七月,朱熹首仕同安县主簿,在同安为官3年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据清·乾隆《马巷厅志》载,绍兴廿四年(1154年),朱熹到小盈岭勘察,见两翼高山夹峙,形成漏斗,以致风沙为害,逐于官道上建石坊“以补岭缺”,并手书坊匾“同民安”3字,即吴镛碑记所谓“安斯民于无既(无穷)之意;同时在坊后植榕树4株以御风沙。坊成,即称“同民安”坊,成为同安、南安两县分界线。林应龙《改建同民安坊为关劝捐序》亦称同安一邑也由此“人文蔚起”、“井邑平康”

  朱熹留有相关小盈岭的诗3首:

  《南安道中》:“晓涧淙流急,秋山寒气深。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烟火居民少,荒溪草露侵。悠悠秋稼晚,寥落岁寒心。”

  《民安道中》:“只役东原路,晨风海气阴。苍茫生远恩,憭慓起寒襟。午怕僧寮静,昏投县郭深。拙勤终不补,谁使漫劳心。”

  《小盈岭上偶成》:“今朝行役是登临,极目郊原快赏心。却笑从前嫌俗事,一春牢落闭门深。”

  《同安县志》载,朱熹任满将去,同邑士民送行至小盈岭,“扳辕不忍离”朱熹为此在1块巨石上题字“扳辕石”,“镌此以志慕。”“扳辕”,在《马巷厅志》“攀辕”,意攀扯住驾马之辕,让车不得行。

  郑成功小盈岭大捷

  小盈岭是郑成功抗清的古战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清·顺治五年(1648年),郑成功攻占同安县城,之后留兵驻守大盈岭至小盈岭一带。八月,清军佟国器陈锦李率泰由泉州取同安,军守将邱缙林壮猷扼小盈岭,寡不敌众,邱缙身中七箭,退守同安城内;廿六日城陷,清兵屠城3日,4万兵民丧生。

  顺治八年(南明·永历五年,1651年)五至九月,郑成功率军攻入漳浦,于磁灶、钱山两败清·漳州总兵王邦俊。十一月,清军派遣福建陆路提督杨名高率数千步、骑南下,增援漳州。郑成功率部于小盈岭设伏,大败之。

   《台湾外记》载其过程曰:

  “九月,成功复率众入攻漳浦。王邦俊来援,被甘辉所败,追至马口始收军。提督杨名高王邦俊‘海逆猖獗’报,统兴(兴化)、泉(泉州)各镇营进剿。

  成功侦知,令蓝衍杜辉为先锋,以苏茂郭义私过小盈岭之左埋伏,杨祖蔡禄衔枚伏于小盈岭之右,听号炮三声,各抄出夹攻,使彼首尾受敌。又令甘辉余新为监阵接应,陈魁黄梧为救援。自领林明刘巧林胜等,登山顶观战。

   名高成功兵屯小盈岭,即以骑兵五百为先锋,分步兵三千为二队以应之;又以骑兵六百作二队,为左右救援;自领骑步三千迎战。时冬十一月,天气严寒,名高谓诸将曰:‘海贼赤脚,可乘今日冻栗击之。’遂进,遇于岭下,两相交锋,胜负未分。

  成功林明发炮。连发三炮,而杨祖冲出。分兵接御,苏茂郭义从后抄杀。队大乱,死者甚多。名高退回泉州。”

  《兵部和硕承泽亲王硕子等残题本》(《明清史料丁编》)也有类似记录:

  十一月廿一日,军战舰数千艘从厦门出发,“至白沙、莲荷(莲河)一带登岸,拥入同安八九都、香山、雀山,连营二十余里。”

  廿四日黑夜,“移踞小盈岭口,凭依山险,排札木寨数十座,阻绝泉同大路”。

  廿五日寅时,提督杨名高会合右总镇马得功“各帅官兵分头攻战。贼营大小枪炮、喷筒、火箭、礌石如雨。”“自辰至酉,奈山高路险,攻取不下。”天晚清军撤兵回同。

  廿六日早,“贼船二百余号,贼伙三千余众,水陆突入石浔,登岸抢劫,焚毁官船二只”。清军抵抗,“鼓锐砍贼,落水不计,斩贼二十级”,并追击至马家巷一带,“遇贼打仗。自午至酉,斩贼数十余级,伤贼不计。”杨名高马得功“分扎同安、小盈,以扼其前”,并飞调兴化、泉州官军和南安三十等都乡勇七千余人,由泉南来,以袭其后。

  廿九日子丑之分,“弃垒潜遁下海”

  ·康熙建小盈岭墩台

  顺治十八年(1661年),为扼杀郑成功,清廷下令禁海“迁界”,严防百姓下海。《南安县志》载:“因迁沿海一带,石井遂弃界外。而于大盈、小盈、青石宫、东岭等处增筑台砦,设防屯兵,以遏海寇出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康熙元年(1662年),在小盈岭“同民安”关隘南15米的谷口筑墩台、建屯寨,设塘兵20名(见《南安县志》)。

   杨捷《平闽记》载,康熙年间福建水陆提督总兵官曾杨捷上书朝廷言道:“大盈、小盈,尤为山寇要冲。此地既近东石(今晋江市东石镇)逆穴,咫尺大海,内则九溪诸山路通安溪、永春诸邑,山海逆寇,每于此中出没。若不安设重兵,不足以断绝山海之勾连。”加强大盈、小盈一线的防守,“则边海孔道可以巩固无虞矣。”

  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军在小盈岭击败氏部将李复贵林日向等人后,在小盈岭设小盈汛(哨所),隶属泉州城守协参将管辖。

  今小盈岭墩台仅存遗址。遗址有杂石砌筑残墙1周,东西宽4.6米,南北深5.6米,墙厚0.6米,高3.5~4米。墩台分上、下两层,每层高2米许,楼板已毁,仅见架梁插孔。南墙上、下各有1门,宽0.6米,高1.8米左右。

  清·康熙刘祐《祭虎文》

  小盈岭以南旧属同安“民安里”,地域僻远,向来“烟火居民少”,草深林密,常有猛虎出没,康熙五年(1666年)还有过老虎噬咬路人的记载。

  康熙八年(1669年),南安县令刘祐痛感“大小盈二岭间,南北三十余里。界之内外,辄多猛虎窟穴,朝夕阴霾之时,往往成群逐队,中害行旅”,撰《祭虎文》,劝谕司虎之神,“驱尔所属丑类,令各率儿孙徒居他境”。否则,“将必尽起乡勇,纠合军卒,以穷搜广捕,尽其窟穴而扫荡之然后已。”

  清·乾隆改建“同民安隘”

  清·雍正“同民安”坊塌圮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同民安”坊塌圮,但朱熹亲题的石匾犹存。

  康熙、雍正间泉州黄道泰《小盈岭诗》曰:“南同分界处,岭路辨东西。地僻村墟迥,山深草木齐。一春蝴蝶梦,十里鹧鸪啼。翘首江城近,归心趁马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道泰》)

  清·建宁张际亮诗:“近海风多欲上潮,马家巷口日萧萧。鱼虾入市炊烟晚,鸟鹊盘空故垒遥。此地昔曾经战伐,何年俗尚爱渔樵?村荒旋倦伤今古,榕叶闲听坠板桥。”

  清·乾隆改建“同民安隘”

  清·乾隆卅三年(1768年),马巷秀才林应龙等呈请倡捐,在小盈岭“同民安坊”原址改建关隘“同民安隘”。 关隘块石迭砌,仍以 朱熹 题字的 “同民安” 石匾嵌在关隘门上。时同安知县吴镛为勒石撰立《改建同民安坊为关记》碑记其事,赞其为“卫民固圉”之举。碑花岗岩,长方形圭首,高1.47米,宽0.67米,厚0.17米,字阴刻隶书直写,13行,行31字,字径3厘米,现存,但已风化严重,模糊难辨。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61岁的著名诗人赵翼到福建帮办军务,途经小盈岭,遭遇大雨,山洪夹杂着泥石流汹涌而下,留下1首牢骚满腹的《同安道中遇雨》诗:“……风声雨声山欲坼,水带泥流满沟赤。直疑中有蛟龙斗,涌出空山血盈尺。是时老夫心胆裂,本欲快游翻受吓。惹他旁观笑何苦?垂老翻为瘴乡客。”

  嘉庆(1796—1820年)时人张际亮曾在小盈岭下的沙溪住宿过,赋诗曰:“近海风多欲上潮,马家巷口日萧萧。鱼虾入市炊烟晚,乌鹊盘空故垒遥。此地昔曾经战伐,何年俗尚爱渔樵。村荒旋倦伤今古,榕叶闲听坠板桥。”

  近年复建

  “同民安隘”近年复建。

  今存隘门1座,坐北面南,宽8.6米,高3.56米,厚1.35米,花岗石块彻成;围以铁栅栏。隘门拱顶,高2.44米,宽2.38米。门额两面都嵌着复制的“同民安”石匾,匾高0.5米,长1.63米,下款朱熹书”。(按:朱熹所题原匾收藏于同安孔庙西侧“碑刻廊”中。)

  隘门正面(靠南安侧)旁边仍立“小盈岭南(南安)(同安)交界碑”、清·同安知县吴镛撰文《改建同民安坊为关记》石碑各1方。

  当年朱熹倡植的古榕大树仅存3株,浓须垂地,树冠如盖。

  附:盈岭寺

  盈岭寺,原名“盈岭大士寺”,又名“盈岭禅寺”,位于泉州南安市水头镇劳光村西南与厦门翔安区内厝镇交界处小盈岭顶上,在“同民安隘”靠南安侧榕树近旁,供奉观音大士

  盈岭寺始建于宋,废于元、明,清·乾隆四年(1739)复修。

  明·同安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蔡献臣《小盈岭观音庵亭募缘疏》称,盈岭寺在关口驿道上,“憩往来而休车徒”,如同“腹燥而濯以甘露,肤炎而洒以冷风”

  寺中的清初古碑《盈岭大士寺业碑记》曰,古寺“庭堂敞弘,阶级峻绝,襟两邑而通四达,环千峰而罗万壑,大哉观乎!”

  盈岭寺地属南安境内,却归同安人(今翔安区内厝镇后垵村)管理。

  《中国寺庙网·盈岭禅寺》有云:相传,盈岭寺周围俗称“和尚山”,古时是南安溪埔氏家族产业,寺里和尚常因摘果子、捡柴火等琐事与溪埔人口角。清·乾隆(1736—1795年)间,有氏族人持斧杀人犯下命案,求救于同安秀才孙金榜(附近内厝前垵人,素有才干,交通官府,声名远播,死后钦赐御葬)。孙金榜氏改罪名,将“用斧杀人”改为“甩斧杀人”,即把“故意杀人”曲改为“过失杀人”,救了氏一命。氏感激孙金榜活命之恩,欲重礼答谢,起初不肯,后感盛情难却,便替“大士寺”化和尚山地产。从此,这片山地便为寺产,长期让同安(现翔安)人经营至今。

小尖寨

  位于安溪县金谷乡洋内村与湖头镇山都村交界处,海拔约700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年代久远,遗址几湮没,依稀可辨一些基石。

  据《安溪县志·寇警》载:(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临汀寇至,统制刘宝即小尖山筑寨御之。”所谓“临汀寇”者,是安溪县还集里曾少龙陈大刀詹铁叉等农民起义军联合“数万寇掠郡邑”。此寨之筑,是在“掠郡邑”之后。后来,双方曾在这里展开剧烈战斗,争夺这据点。

  迨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剧寇”陈日晖又聚党据大、小尖出掠。

上达隘(附:高平隘)

  上达隘,位于永春县西南白芒坑山后。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上达隘,县西南二十余里白芒坑山后。相近有高平隘,路出安溪打鼓岭。俱(明)嘉靖(1522—1566年)初筑以拒贼。”

上冲寨

  上冲寨,位于晋江十四都(今晋江市英林镇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上冲寨》:“上冲寨,在十四都。周八十九丈六尺,基广九尺,高一丈五尺,门二……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下井寨

  下井寨,位于德化县国宝乡国宝村水尾山上。(按:“国宝”旧称“郭坂”)

  下井寨距村子不远,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修建在陡峭的水尾山顶部。

  《德化县志》载:德化县汛,兼辖岳尾、高洋……水口、郭坂等塘,领马步战守兵100名。作为1条进入福建腹地的交通要道,国宝也成为兵家往来的通衢。

  明朝时期,我国沿海倭寇泛滥,有倭寇曾深入福建腹地抢劫掠夺。据《德化县志·武卫志》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月,倭寇千余入德化,至下涌攻寨,半月余弗克,倭乃扶伤出,郭坂时方筑寨,基高四五尺,乡民集其上,负竹筏屋门以御矢石,竟日不避,倭亦重伤归营,民乃下拾战具。次早,倭见之,辄去,过邑西门,往攻仙游五十余日;总兵戚继光援至,倭遂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国宝氏除重视文化教育外,也尚武,仅清代就出了叶芬叶宗贤叶秉钧3位武举人;其中叶芬为嘉庆廿四年(1819年)己卯科中武举人第21名,嘉庆廿五年(1820年)庚辰科兵部会试选为总千卫。

  下井寨不大,占地不足2亩,寨子外围有1道结合山势修建而成的围墙,将山寨构建成易守难攻的“寨堡”

  古山寨明代抗倭时的遗迹,只剩草木丛生的石砌围墙墙基。现寨内仅存1栋早已破败的房子,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村民所建,占地约100平方米,土木结构;房前空地种满油茶树。

义和寨

  义和寨,原称“崎山寨”,俗称关公寨”,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梅花岭下岭兜村东北的崎山(寨脚山)之上,是南安市现存较为完整的1座山寨。

  “义和寨遗址(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设“义和寨”

  义和寨原称“崎山寨”,曾与邻近寨仔山、连理山并称“三大贼寨”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曾派遣程咬金南下平叛。对“三大贼寨”程咬金以和为主,软硬兼施,连破之,3名贼首获擒。

  鉴于贼首未曾伤害人命,也没造成地方严重不安宁,抚而释之。3名贼首感恩,遂率众加入唐军。程咬金即在寨脚山竖起“明大义、和为贵”大旗,改名“义和寨”,派兵扎守。

  明·嘉靖抗倭暨兴建关帝

  明·嘉靖(1522—1566年)间,倭寇犯境,逼近梅岭。时岭兜一带13个自然村的乡人都躲入义和寨。村民重新垒砌加固寨墙,并在里面搭建十多间茅屋供老幼妇孺居住,青壮年则日夜轮值护寨。倭寇侵至岭兜,村村扑空,得知上千人都躲在义和寨里,遂将寨脚山团团包围,扬言要围困到粮尽水断,踏平山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倭患》)

  时张维新被乡邻推选为义和寨临时头领,其夫人金慎徽是抗倭名将俞大猷夫人的学生,跟随夫人多年,精通琴、棋、书、画,同时也是刺绣巧手,人称“绣娘”。她拿出自己从娘家带来的关公绣像”挂于寨墙,宣讲演说,鼓舞乡人的斗志。(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俞大猷》)

  20天过去了,山寨的粮食吃光了,柴草烧光了,村民们1天只吃1餐,村民在关公绣像前磕头,祀求保护。当夜,许多村民梦见关公告众曰:“把衣物披在寨墙上,生火迷惑敌人,让倭寇误以为寨上还有水有粮,久困不得,必然退去。”

  次日,张维新金慎徽夫妇召集寨中乡亲集中在关公绣像”前部署:寨中缺水,便用尿把衣物湿透,披在寨墙上;没有柴草,找来几节木头、湿布堆在一块燃烧,木堆上升起一缕缕青烟。山下的倭寇围困整整1个月,见寨中仍有烟火,说明有粮有草,寨墙披满衣物,说明有水洗衣,只好撤走。

  村民看到倭寇退走,无不感激关公。于是,金慎徽关公绣像”留在寨上奉祀,村民择地在两块狮岩之间建关帝庙,取“双狮朝圣”吉穴,雕奉关公神像,从此义和寨又称关公寨”

  重修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重修义和寨。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张泽肃等人捐资再修。

  官桥抗日救亡运动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闽中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邓贡直等在义和寨建立抗日救亡运动基地,组织晋南地区进步青年投身于抗日运动。义和寨凭借地理条件的优势,一直作为中共地下斗争的瞭望哨所和重要据点,同时也作为晋南同地区(晋江、南安、同安)抗日战争的谋划决策地,很多传单和标语都从这里散发出去。

  2010年重建关帝庙暨碑记

  2010年6月重建关帝庙,历2年竣工。2013年立《义和寨关帝庙重建碑记》。全文曰:

  “义和寨关帝庙重建碑记

  我岭兜义和寨又名关公寨,系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义和寨奉祀关帝,始于明·嘉靖年间。吾族梅岭十五世维新公‘固筑峻堡于崎山顶’,为感念关帝显灵智退倭寇之功而筑庙焉。后四百余年间,几经修葺,香火得以传承。进入二十一世纪,佛光照四海,五洲庆升平。关帝文化日盛,信众与日俱增。每到关帝诞寿节庆,四方善信蜂拥而至,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庙宇规模设施不堪重负,再也容纳不了万千香客同时顶礼膜拜。

  二〇一〇年六月,村老协第五届理事会,高瞻远瞩,倡议重建,随即牵头成立重建理事会。海内外宗亲闻讯,慷慨解囊,争先恐后;乡贤信众欢欣鼓舞,众志成城。于是捐资献地,热心公益蔚然成风。诸理事自始至终倾诚竭忠,夙夜在公。恪尽职守,克勤克俭。无怨无悔,善做善成。

  历经二年多艰辛奋战,关帝庙、关帝石雕像、新寨门、金亭、芳名亭、石亭、膳房、接待室、道路、停车场相继竣工。关帝庙以蔚为大观的全新面貌巍然矗立在崎山之巅。背靠覆鼎大帽山,雄视闽东南。匠心独运,气势磅礴。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尚有一些文化设施在建,将使关帝庙锦上添花,日臻完美。

  农历癸巳(二〇一三)年正月初六日,关帝神像晋宫开光仪式隆重举行。是日信众云集,嘉宾满座。庆典队伍络绎不绝数里。鞭炮雷鸣,火花冲天。载歌载舞,盛况空前。

  此次关帝庙重建,项目多,规模大,历时二年多,耗资人民币陆百余万元,堪称岭兜关帝信仰史无前例,前无古人。此次关帝庙重建彰显了岭兜人热心公益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敢于拼搏的创业精神。其精神财富永载史册,光耀后人。关帝文化的核心是忠义仁智勇信,与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仁义忠孝廉节一脉相承,相得益彰。盛世佛显,古庙重光,为弘扬关帝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其善莫大焉!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各地信众的热心支持和鼎力资助!衷心感谢各位参与者付出的卓有成效的辛劳!祈愿崎山关帝庙香火永炽,关帝文化世代传扬!祈愿诸多善信福运亨通,心想事成!

  赞曰:

  壮哉关庙,巍峨崎山。恢宏气势,飞阁流丹。龙蟠梅岭,雄视东南。门庭开阔,日月经天。神威浩荡,合境平安。永赐尔福,恩泽绵延。文明昌盛,创业新篇。佛光普照,亿万斯年。

   岭兜义和寨关帝庙重建理事会谨立。

   岁次共和农历癸巳年(二〇一三)孟春。”

  规制

  义和寨往南方向,有当地乡民新开的公路,平整的花岗岩上,台阶一路曲折,及至庙前,立有1座山门,正反之上均有额匾“义和寨”3字,正面柱联:关圣神威扬中外,义和殿宇著东南。”

  义和寨接近山巅,依山体巨石而建,寨墙全长约250米,高5米,宽1米,石结构,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寨墙坚固,墙内留有登墙的石坎。

  寨门旁侧有个凉亭,称“义和亭”,为近年所建。正面有额“结义亭”,柱联:“结缔金兰匡汉室,传扬义气益邦家。”

  义和寨拱门石砌,高1.95米、宽1.26米。门额石匾阴刻楷书“崎山寨”3字,款识:“明·万历十九年”,“梅岭张维新立。”字迹清秀,据说该匾为张维新的夫人金慎徽所书。

  寨墙内立有1方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桂月《重修崎山寨碑记》,署名张泽肃(清末慈善家)等人。
寨内留有当年砌起的一间间茅屋的断墙残壁,地上长满荒草。

  山巅有2块巨岩,砌连围墙,低矮部分用石砌高,据说那是一公一母两块狮石,分立左右,现已难见狮形。
“关帝庙”位于寨中两块狮岩之间,坐西向东,单间,硬山式飞檐翘脊,不设门,由石柱拜亭直神殿。神殿额匾“关帝庙”,供身穿绿袍正襟危坐关公神像,左有关平,右有周仓持刀相随。殿中有联云:“梅岭神威昭百代,桃园义气炳千秋。”“桃园结义三兄弟,梅岭奉敬二伯公。”殿里还雕有马夫马匹,1个牵着赤兔马,1个牵着大白马。主殿左右还有2个小殿,分祀山神和土地公。

  主殿左侧有座“芳名亭”,主要用来公示以及表扬捐赠义和寨关帝庙的四方信众。

  “芳名亭”一侧石台上,有1尊高大威猛的关帝立雕像,为现代雕立,高5米,花岗岩雕立,长须飘逸,头戴武士冠,身着战甲,手执青龙偃月刀,立景临风,目视远方。

  在“关帝庙”北面,现有2间平房,为管理人员居所。平房前的狮岩下有个洞口可通寨外,只容1人进出,俗称“狮肛门”。明·嘉靖(1522—1566年)抗倭时曾安装木门,并有树丛密草掩饰,应该就是当时山寨被困时秘密外出取水的通道。

  原来山上还有1块岩石还镌有金慎徽“紫凤来仪”4字,廿世纪70年代开山砸石毁。

  山下不远处尚存张维新金慎徽夫妇合葬墓。

四划

牛头寨

  又名鳌头寨,位于德化县城郊西南丁乾村。与丁西村坪埔寨连寨。

  民国十九年(1930年),民军徐飞龙占据县城时,派兵驻守,并在牛头寨设立碉堡,堡外挖半掩体交通壕2~3道,附设散兵坑,壕外围鹿砦。坪埔寨堡加围一道木栅。是年九月中旬,该两寨被讨卢军摧毁(参“唐寨”)。

太平寨

  林氏太平寨

  氏太平寨,位于德化县桂阳乡桂阳村西部睏仙山(睡仙山)顶上,是德化现存最古老、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且还居住人家的古山寨。

  形势

  桂阳乡在戴云山北坡,是泉州海拔最高的乡镇政府所在地;而睏仙山距德化县城68公里,海拔1048米,因形状如醉眼朦胧的大仙而得名。

  登临山顶最高处,可见戴云山、大仙岐、土云岐、银瓶岐、陈堘岐、后寨岐、小洋岐等大小山峰绵延成脉环寨而成围屏。

  太平寨带有军事防御性质。湖岭兜山屏怀拥其寨,寨堂正对银瓶岐笔架峰,桂溪绕山脚而东入水口镇。山寨四周险峻,地势险要,树木葱郁,常年云雾缭绕,自古只有1条羊肠小道蜿蜒通往山上。

  沿革

  太平寨始建纪年无考,但一般认为,其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9年),当地望族氏聚族建寨,寄托太平愿望,故名之。

  嘉靖(1522—1566年)间,林天洪,号桂峰,桂阳人,文武全才,任贵湖里长,兼桂阳太平寨甲总。当时贵湖里下辖现在的桂阳、曾坂、湖头、李田、彭坑、溪洋等处,地广人稀,匪贼出没无常。

  嘉靖四十年(1561年)秋,漳汀农民军苏阿普攻太平城,林天洪帅率众坚守太平寨3年,使民不受害。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五月,杨龙岗把总率兵剿匪,至桂阳与林天洪联络。林天洪率领当地民勇配合官兵追击,大获全胜,并借机彻底解决匪患。

  万历十七年(1589年)四月,林天洪继任太平寨主,修葺扩建山寨围墙50余丈,新建东西2座寨门。

  其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至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寨先后4次重修,基本形成现在方圆9600平方米、寨墙高1.8~15米、周长依山势起伏绵延400多米的格局。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六月廿一日,国子监太学生林德龙曾为撰《太平寨记》,有曰:“桂阳太平寨,不知何始,列数雉辟双门则遵王制,振千仞饮甘泉则据山溪,聚国族传历禩则敦雍睦。”“雄伟矗立参天,拥秀嶂而列笔峰,带清流而枕翠屏。”

  据林德龙《太平寨记》和《氏族谱》等记载,清代太平寨最盛时,寨中有房屋27座,有氏宗祠、祖厝、民居、缙绅的藏书阁、店铺等,共65户500人丁。寨内高墙壁垒森严,并掘有其深莫测的古井,泉水清冽。战时,全族入寨据守避乱,以擂木矢石迎敌,人人皆兵。

  现在,氏族人陆续告别交通不便的山寨,移居山下或进城建家。如今只剩5户人家30多人住在寨内;不过,大部分人平时都在外工作,常住在寨子里的不足10人。近期,氏族人把古寨开辟一番,寨体显露。

  名士楼

  明、清两代,太平寨人文蔚起,有“三举人一进士,七子八秀(父子皆秀才)之誉。“三举人”指:明末举人林鹏抟,官至山东武定知州正堂;清•康熙间举人林昱林汪远,历任浙江等地知县。“一进士”指清•康熙间进士林模,也是太平寨首名进士,历湖南资兴县、广东普宁县知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鹏抟林模》)

  山寨中央仍存有“名士楼”,2层阁楼式,祀奉氏“名士房”开基祖林泰心林谡)暨历代宗亲神位,铭镌先祖业绩。该楼始建于明代,清初重建,近年修葺,非祭祀大典不轻易开启。林昱题赠叔父林鹏抟“绿琦君子竹,苍翠大夫松”林鹏抟故居厚安堂“心存忠孝,廷献文章”联刻至今犹在,而“兄弟同榜”以及“文魁”、“进士”等匾额毁于“文革”

  氏太平寨

  氏太平寨,位于德化县国宝乡国宝村石竹山顶峰,海拔1096米。《国宝氏族谱》等有载。

  国宝氏主要居住在国宝村和佛岭村,两村范围内有山寨5座,分别是氏太平寨”、“下井寨”、“高寨”、“水尾寨”氏族人所建的“洋头寨”。这些山寨都是当地乡民为了躲避战乱而修建的。

  氏太平寨建于明·崇祯十七年甲申(即清·顺治元年,1644年),时战火纷飞,氏先人为保全族人而修建。从国宝村到“氏太平寨”路途遥远,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

  后局势逐渐稳定,氏族人迁回到村子生活,太平寨荒废。

  清·道光卅年(1850年),爆发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再次发生动乱。咸丰三年(1853年),村民重修氏太平寨”避难。

  民国时期,地处闽中的德化匪氛四起,村人再次到太平寨避难,屋宇始见倒塌。

  氏太平寨”石筑,四周石垣,内架住屋2栋。正门嵌横石碑1方,题氏太平寨”

  如今,氏太平寨”早已荒废,通往山寨的小路也被草木遮掩。寨内房屋无存,只余留一些围墙、石基。寨门尚在,还能见“太平寨”3字。

双鱼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双鱼寨,县治南留湾山上。山亦名双鱼山,寨因以名。”

王山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王山寨,在县治东北悬钟山后。”

水头寨

  水头寨,位于晋江二十三都(今石狮市蚶江镇一带),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水头寨》:“水头寨,在二十三都。周八十五丈三尺,基广八尺五寸,高一丈二尺,门一……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五划

石湖寨

  石湖寨,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古属晋江县廿二都)。《闽书》:“石湖,又曰日湖,日所出处也。”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石湖寨》:“石湖即日湖。”

  形势

  石湖半岛处石狮市东北部的泉州湾口南畔,三面临海,其西侧为一半月形海湾,形成天然的避风良港。同时,半岛突兀于泉州湾中部,正当晋江和洛阳江交汇出海口,对内可直通双江,对外扼守泉州湾主航道,是泉州古刺桐港的门户和来往闽台的要道。唐至清,历代都把它作为军事要地,海防重镇。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石湖》“府东南有石湖镇,亦曰石湖澳,滨海扼要处也。”

  石湖古寨城始筑于五代

  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大航海家林銮“渡銮舟之便”,在石湖村西南侧用巨石建造林銮渡”码头,引堤30丈,宽9尺,高1丈5尺,又名“通济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銮》、《泉州史迹·林銮渡》)

  五代·南唐·保大(943—957年)中,刺史留从效“重加版筑”泉州罗城和州治衙城时,在石湖筑寨城,城墙400丈(约1200米)。不久前在石湖古寨城遗址发掘出1方三角形的残碑。从残碑断文中,发现石湖寨城始建于南唐·留从效时,“焉其附庸于‘三城’,以传烽火!”“三城”即泉州衙城、子城、罗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泉州府城》)

  北宋·熙宁置石湖巡检寨

  北宋·熙宁(1068—1077年)初,建石湖防海巡检寨,名“石湖井”,专管晋江、南安、惠安、同安4县陆路。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石湖》“宋·熙宁初,以石湖村为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四县陆路总要地,置寨戍守。后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石湖寨》:“寨在二十二都。宋·熙宁初建。”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檀樾薛公素和僧祖慧宗什募资,在石湖港濒临东海的金钗山上建造六胜塔,又名万寿塔,俗称石湖塔、日湖塔。六胜塔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航标。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该塔被元军毁坏。元· 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锦江人凌恢甫重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塔与石经幢·六胜塔》)

  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泉州知州真德秀视石湖巡检寨为沿海4寨中2个最要紧者之一,进而整顿充实,造军房50所,拨管325人,增置船舰,补充武器,成为“外可以插橄非常,内可以扃钥全郡”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端宗·赵昰及幼主赵昺南逃避居石湖,在此建造“石故宫”、“行宫潭”、“八角大井”(俗称“皇帝井”)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蒲寿庚马可波罗》)

  元·至元廿八年(1291年),马可波罗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欲往伊儿汗国完婚,船队经蚶江石湖进出泉州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马可波罗》)

  明初置石湖巡检司,寻移祥芝

  明·洪武(1368—1398年)初,石湖置巡检司,建海防寨署,寻移迁祥芝。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石湖寨》:“明·洪武初置巡检司,后移于祥芝。”

  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5次下西洋,曾停泊石湖港,征用船舶及召走熟悉航海的老舟代(“舟代”合1字)与船工。至今遗留四爪大铁锚和“太平笼”等物及“三宝溪”遗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和》)

  嘉靖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1563—1565年),石湖惨遭倭寇蹂躏,军民奋起抵抗。现尚存“明攻倭阵亡壮士高三弟坟”

  明·万历《泉州府志》云:“石湖、安平蕃舶去处,大半市易上国及诸岛夷。”民间传说它有18个渡口,停泊亚非船舶近百艘。

  明·万历复置巡检司并增筑水寨石城

  概说

  明·万历卅年(1602年),石湖复置巡检司。

  明·万历(1573—1620年)间,位于厦门中左所的“浯屿水寨”兵分四哨,出汛时(《漳州府志》云:三、四、五月为大汛,九、十月为小汛)一屯料罗,一屯围头、一屯崇武,一屯永宁。而浯铜游兵分二哨,一屯旧浯屿,一屯担屿,每汛与浯屿水寨兵合哨。(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寨城·泉州寨隘·浯屿水寨》)

  万历廿九年(1601年)十二月,沈有容题补“浯屿水寨”钦依把总,鉴于防线甚偏,即提议改寨于石湖。沈有容《仗剑录》记云:“辛丑(万历廿九年,1601年)十二月……题补于浯屿,随议改寨于石湖。”沈有容《仗剑录》,安徽宣城棋盘乡沈家边村《洪林氏家谱》收录,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第4期有载)

  万历卅年(1602年)初,泉州知府程达视察石湖地形,也认为在厦门中左所的“浯屿水寨”的防卫线太长,寨址设在中左所偏于南面据险伺敌,北面则相对空虚,非长远良策,建议徙寨址于晋江石湖,据中驻守。“遍观四履之地,枕山带水,系泉郡咽喉,可以居中调度,便于扼控者,无如晋邑之石湖澳。”同意采纳沈有容的建议,把“浯屿水寨”徙至石湖,上报获准,将徙寨和新建寨城之事交由沈有容办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程达沈有容》)

  沈有容对石湖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址和官署建设,增筑水寨石城(初建时仍称“浯屿水寨”),始于万历卅年(1602年)六月,竣于万历卅一年(1603年)二月。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晋江县·石湖》“万历(1573—1620年)中,增筑石城,并设戍兵。”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石湖寨》:“万历间,徙浯屿水寨于此。把总沈有容重建,周五十二丈,基广一丈四寸,高一丈四尺,门一。”

  至今存有公堤”、“古城垣”等遗址,及“上衙”、“城内”、“城外”、“上校场”、“下校场”、“烟墩”等地名。

  新“浯屿水寨”建成后,屹然成为泉州府郡的海上重镇,上控惠安崇武港,下辖金门料罗湾,既扼泉漳之咽喉,又可警卫台湾、澎湖诸岛屿。

  时会东番(台湾)有警。沈有容《仗剑录》:“寨署方成,有贼舟七只,横行闽、粤、两浙间……由乌邱出彭湖,复往东番。”《明史·卷270·列传158·沈有容》:“倭据东番。有容据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澎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沉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

  明·黄凤翔记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石湖寨》收录明黄凤翔记略”(参见www.qzhnet.com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凤翔》),曰:

  “泉故海国,吾邑石湖,则海滨要害处也。宋·熙宁初,特建水寨与小兜、石井诸戍,声援相闻,控制联络。

  迄于乾道、嘉定,增戍卒,拓营垒,郡守真文忠真德秀文忠所区画,条议特详。

  国初,设巡司以备扞掫,寻徙置祥芝村。而兹地之寝备日久。(参见www.qzhnet.com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其以浯屿水寨移建于兹也,则始自万历壬寅(万历卅年,1602年)。而钦依把总宣城将军有容实董其事。将军经始虑终,殚心力营之。规构宏敞,屹然为郡城巨镇。”

  明·叶向高《改建浯屿水寨碑》文

  沈有容《闽海赠言·卷1·碑》收录叶向高“改建浯屿水寨碑”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叶向高》),曰:

  “改建浯屿水寨碑(叶向高

  浯屿水寨,故在大担南太武山外,后徙于中左所之厦门所。辖地北至崇武,南至料罗。料罗稍近,其去崇武且三百里,缓急无以应;而厦门自有游兵,地亦割隶,不相摄也。太守清江公建议徙寨于石湖,曰:‘是在崇武、料罗之中,可左右援,又海舶之所经也,外可以扞掫非常,内可以扃钥全郡,于计便。’

  中丞滇南朱运昌下其议于巡海四明公,如公议,疏闻报可,以其事属把总宛陵将军;将军故赞公画者。

  乃度地宜,料徙役,庀材具,先为监司署,次海防署,次寨署,次徙建玄武祠,次阅武场,咸宏壮山岂(“山岂”合一字)敞,矻然为海上巨镇。经费七百余缗,取诸捕获诸阑出财物及捐旧寨地予民而收其直,未尝费公帑一钱。诸行间卒长欲有所输助,咸谢罢之。

  寨成,而有事东番(指“台湾”)。东番者,海上夷也。去内地稍近而绝不通,亦不为寇暴。顷倭据其地,四出剽掠。将军便宜兴师,冒风涛,力战荡其巢。中丞台喜以为奇功,闻诸朝。

  泉之士民相与告语:‘吾郡介在海滨,倭实狡然寝处吾圉,使我室家不得恬然以嬉,赖诸大夫及将军之力,赳赳桓桓,干城兹土,用弛于戒心,此百世之伐也。古者师捷则饮,至献俘告于庙社,彰威灵而讋不譓,若斯重也。今以偏师之力,在事者之谦让无所于张皇。幸而及吾寨之新落,执讯获丑,海若效灵,和门生色,将士之气为张,而岛夷之魄益夺,亦百世之遭也,宜纪其事以示不朽。’

  将军逊谢。属余在里门,则以告余:‘有容待罪行间,不遑启处,赖诸大夫之灵,获有宁宇。维兹寨之建,二百余年矣;地经再徙,谋出佥同,有容躬逢盛事,愿勒贞珉,俾来者有所考焉。’

  余不佞,观传记所载,保众域民,内绥外御,莫不先据要害以为胜算。故受降筑而天骄不敢南牧、青涧城而曩霄遂鲜入寇,国家海上之戍,碁布星罗,咸称险要,江夏东瓯,于兹烈矣。浯屿之孤悬于大担,偏枯于厦门,先后迁移,皆有遗策。微公守在此邦,巡行封域,酌轻重缓急,不惮更张,为保障,计长久,孰敢任斯役者?然微将军经营拮据,不遗余力,亦安能令草创之区,一朝完缮,使士卒如归,忘其转徙之若是也?而将军又不敢即安,乘风破浪,与倭力角而胜之,其功于兹寨亦岂小哉?使自此而守土者纡画周防,益怀彻桑之虑,而将士皆戮力同心,务殄凶逆,微独清源,即全闽皆有赖矣,是可述也。

  役始于万历壬寅(万历卅年,1602年)六月廿二日,竣于癸卯(万历卅一年,1603年)二月二十日。佐其议者为郡司马公、总戎公,而余不佞为之记。

  余自孝廉时习将军于燕市中,今二十余年矣。附书之,以志畴昔之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石湖寨》收录有叶向高记略”,实为以上碑文的节录。曰:

  “浯屿,故在大担南大武山外,后徙于中左所之厦门所,辖地北至崇武,南至料罗。料罗稍近,其去崇武且四百里,缓急无以应。而厦门自有游兵,地亦割隶,不相摄也。

  太守清江公,建议徙寨于石湖,曰:‘是在崇武、料罗之小,可左右援。又海舶之所经也,外可以扞掫非常,内可以扃钥全部,于计便。’

  中丞滇南公下其议于巡海四明如程,公议疏闻,报可。

  其事属把总宛陵将军,乃度地、宜料、徒役、庀材具,先为监司署,次防海署,次寨署,次徙建元武祠,次阅武场,咸宏壮嵦敞,屹然为海上巨镇。”

  明·郭惟贤《改建浯屿水寨碑》文

  沈有容《闽海赠言·卷1·碑》收录郭惟贤“改建浯屿水寨碑”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惟贤》),曰:

  “改建浯屿水寨碑(郭惟贤

  石湖澳之建寨,非旧也,创之者自郡大夫信吾?公始。盖在今日壁垒旌旗,翼翼一新矣。

   以予所闻,浯屿水寨与漳合戍,国初建自江夏侯·公,远在大担南太武山外。后有见为孤岛无援者,遂徙而内,即今之中左所是已;中左所,亦要害地也。
嘉靖
(1522—1566年)之季,因岛夷内讧,至钦、游并设。钦总握中权;游则专督舳舻逻卒,与波涛相上下。所为建威固圉者,视昔加密焉。

  公以万历之辛丑(万历廿九年,1601年)莅吾泉,下车即留心保障,熟察地形;念浯屿海天辽阔,信地上溯崇武、下讫料罗,形势相为犄角。惟是浯屿于料罗犹为内地,崇武踞上游,离浯屿且三百里而遥,寇至必先之,其要害视料罗更甚。即有两哨舟师鳞集棋置,仅可枝梧小警;倘岛夷深入,该寨越在一隅,遥遥声息,风马牛不相及也。羽檄猝至,应援后时,非完计也。遍观四履之地,枕山带水,系泉郡咽喉,可以居中调度、便于扼控者,无如晋邑之石湖澳。惟时视海方伯公谋议佥同,中丞公疏请于朝,得俞(同“喻”)旨,随以浯屿将士徙置焉。

  鼎建伊始,而居然有臂运指随之势。北望崇武,脱有急可以提兵而北援;南望料罗,脱有急可以提兵而南援。辟之常山之蛇,击首则尾至、击尾则首至,所谓相救如左右手矣。孙武子有云:‘以近待远、以佚待劳,此治力者也。’又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利者,不能行军。’夫行军必定营垒,营垒必审地机;公曾以暇日泛舟亲至其地,盖一寓目,而形胜要固已了于胸中矣。

  先是,岛夷悔罪,送归被掳人民;海上一苇突至,如履无人之境,识者忧之。公长虑蚤(同“早”)计,随创为移寨之举。人情虑始难、乐成易,非常之原,黎民惧焉。及臻厥成,晏如也。今夫居民之御寇也,犹必先厚其墻垣、固其门扃,然后可以安枕而无患。

  石湖澳,吾泉郡门户也。考郡乘:宋名贤真西山真德秀西山公已议此地为险要,绸缪牖户,于今胡可缓耶?迺有以浯屿均应隄防为虑者,予询之郡公,彼中见有游兵一旅之卒,第在当事者严责成将领,以春秋耀吾军士,无畏鲸波,无旷缉遏,土之人尤不时周视之,即一臂足支缓急,何虞无备哉?祥芝海口一带,鱼鳖之所番育也,网罟之所布也,渔氓(同“民”)之所恃为命也,利丛则起争,禁厉则速怨,当事者尤首宽网桁之禁,听渔氓(同“民”)之便,以人和维地利。此寨之建,当永永垂千百世之利矣。

  是举也,不烦里旅,不损公帑,因兵于旧寨,因地于旧署,费省而工成亟。且有郡大夫杨丹崖公、总戎施云石公同计安海国,一心相成;而本寨将军以名家子,力肩兹役,寨方移而岛夷授首,功亦奇哉!是均可书也。

  余生长海滨,尚未经遵海之游,因公与君之请,随采所闻而为之记。

  公名公名一桂,俱清江人;公名德政,苏州人;君名有容,宣城人。公今以玺书按察漳南诸郡矣。”

  明·何乔远《石湖浯屿水寨提名碑》

   沈有容《闽海赠言·卷1·碑》收录何乔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石湖浯屿水寨提名碑》文,亦有曰:

  “泉之为州,有石湖绾海门之口。悍门之山曰岱屿。屿石碑偶,故谓之石湖……其有浯屿水寨,自万历壬寅(万历卅年,1602年)始也;寨之镇将,自宣城士弘沈有容治始也。

  浯屿水寨之设,国初在中左所,属于同安,虽曰泉蔽其海,旷远而四达。异时,有不虞之舶抵泉城下。郡太守清江公谓:‘奈何不虞舶城下而海无……则欲徙浯屿水寨镇将于石湖,顾安所得建置之需?……’”

  诗词

  为扩大石湖寨的声势,沈有容先后邀请各地乡贤名士詹仰庇何乔远林云程庄应曙陈建勋等人造访石湖寨,写下诸多传世诗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何乔远林云程》)

   林云程《赠沈士弘将军移镇石湖》“海峤新开名将府,石湖雄踞海东头。峰峦嵂崒云中出,岛屿参差水上浮。帷幄筹兵夸霍去病卫青,屯营结阵列貔貅。风波不动平如掌,好赋诗篇饮戍楼。”

  庄应曙《赠宁海先生移镇石湖》:“雄镇新开俯大江,边头坐啸碧油幢。舳舻虎视奇兵出,剑戟鹰扬杂虏降。名拟云台堪第一,功标铜柱可无双。天朝推毂悬知近,待我重来醉玉缸。”

  陈建勋《同将军登石湖塔》:“海上擎天标一柱,攀跻直出碧云端。茫茫众水浑无际,渺渺孤帆过急湍。倚岸楼船刁斗静,披襟山寺酒杯宽。归来忽起濛烟霭,咫尺浮图不可看。”

   詹仰庇《九日登石湖塔,宁海将军载酒见饷,即席赋赠》:“闻道将军意气多,诗书况复事干戈。凌烟素志先辽水,誓日丹心靖海波。谈笑风前闲叔子,指挥阃外重廉颇。清秋高塔烦开宴,杯酒殷勤问薜萝。”

  何乔远《九日从司寇泛海访阃帅,同登石湖塔》:“晓霁轻烟失石尤,危帆柔橹送阳侯。浮图自插天南尽,极岛遥明海北秋。应节层梯堪试健,凭高绝顶正空眸。将军别有军中乐,不止清歌水调头。”

  何乔远《咏石湖丰山》“春风荡荡不知寒,双袂飘然对酒欢。碧海呼涌来几席,黄沙曲折到林峦。羊群石态尊前看,螺髻山形寺里瞻。自得君来成胜事,他年应作读书坛。”

  明·崇祯“再借亭”

  明·崇祯四年(1631年)右参政曾樱分巡兴泉道,招抚海上武装首领郑芝龙,征讨红夷,歼海寇,使海上安宁,遂开海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樱郑芝龙》)

  崇祯十年(1637年)曾樱蒙冤,泉州父老数千人随至阙下,击鼓讼冤,冤情大白后,本拟升迁,恩赐“再借”巡视泉州海道。“再借亭”碑记至今仍屹立在石湖古码头。

   清·顺治郑成功建水操寨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在蚶江石湖一带招募水兵,屯兵操练,在蚶江凤仪山上建“水操寨”。蚶江人薛祖武林昌裔率蚶江水兵随东渡复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清·康熙至乾隆先后置海防汛、海防通判厅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蚶江设海防汛,驻千总,辖石狮、青阳等十四汛,兵248名。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政府以“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港对渡”,设海防通判厅,为泉州分府,统辖泉州府晋江、南安、惠安、同安的对台贸易,下设海关、营盘、厘金(税务)、水汛、陆汛等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蚶江港》)

  嘉庆十年(1805年),建海防官署。

  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月间,英帝国主义一艘军舰停泊在石湖大坠岛海域,蚶江、石湖舟师开炮轰击,英舰遁去。

  道光廿三年(1843年)英帝国主义战舰窜进泉州湾游弋,蚶江、石湖一带兵民,会同晋江、惠安两县1307乡的10万兵民,奋执武器,沿江守卫,鸣锣开炮,把英舰驱逐出泉州湾。

石鼓寨

  永春石鼓寨(附:陈坑寨、山中上寨、山中下寨、龟洋寨、马头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石鼓寨,在县西北五十里。相近有陈坑寨及山中上下二寨、龟洋、马头寨。”

  同安石鼓寨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0·古迹·泉州府·同安县·石鼓寨》:

  “石鼓寨,在县西南。

  宋·靖康(1126—1127年)间建,以御山寇;故址尚存。”

白叶坂寨

  白叶坂寨,亦称“白叶坂堡”、“白叶堡”,位于安溪县祥华乡白叶坂村。今仅留遗址。

  明·嘉靖营建寨堡

  营建

  白叶坂在安溪县城西北80里,界于泉州、漳州、延平3府边境,地势险要,崇山峻岭,洞穴深邃,森林茂密。

  ·嘉靖《安溪县志·1地舆类·屯堡

  “白叶坂堡,在崇信里白叶坂口。

  按:嘉靖二十六年,贼首陈日晖聚党据覆鼎诸岗,不时出掠,路皆经由于此。佥事亲捣其穴,乃知此地为贼冲,遂具奏筑堡以扼之。既得请,知县提督力成其事,乃以官银分给各里十班,依丈营造。其制依山设险,围以石城。周环一百三十丈,上覆楼房,以栖屯兵。”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白叶坂寨,在县西北八十里。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以山寇出没置。围以石城,拨军戍守。”

  明·嘉靖(1522—1566年)间,以陈日晖为首,聚集饥民起义,嘉靖廿六年(1547年)被官军镇压。为防后患,福建按察司佥事余爌在白叶坂建此城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泉州人名录·余爌》)

  时安溪知县汪瑀(字潜源)初任,余爌悉以建寨堡事寄之,令南安知县唐爱(嘉定人,嘉靖廿六年任)协同;旋余爌以制归,佥宪继之。

  ·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翰·收录唐爱汪瑀唱和诗2首(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1·风俗人物之八·征文·诗》亦载),曰:

  “《潜源乡兄经营白叶堡,宿多卿楼二首

  唐爱(南安知县)

  ‘晚宿多卿地,楼高景最幽。插茅围屋短,折竹引溪流。炉火松烟暖,盘飧夜雨稠。谈兵感时事,喜见海烽收。'

  ‘石凳连云暗,肩舆带雨行。足知山势险,身为国谋轻。野鹤依人立,灵鼯挂竹鸣。风寒春未透,酌酒听泉声。'

  和韵

  汪瑀(知县)

  ‘百尺元龙榻,林深山更幽。鸟啼惊夜雨,石没涨春流。鼓吹千峰静,棠阴万木稠。干城何事业,白叶未禁收。'

  ‘百里安溪道,冲泥傍险行。方舟流水急,茵褥落花轻。习习熏兰气,嘤嘤听鸟鸣。春风披草木,谈笑付棋声。'

  寨墙应是最后建成的,始于嘉靖廿八年已酉(1549年)八月,逾年告竣。

  戍军

  白叶坂城堡建成后,戍以泉州卫官军200人。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公署·属署·白叶坂守御千户》“泉州卫千户点委带泉州卫军二百名屯戌,一年一替。”

  嘉靖廿八年(1549年),再题准以源口渡巡检司添额100名,移入白叶堡守御。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公署·属署·源口渡巡检司》载: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题准以巡检司移入白叶堡守御,但印信犹未改铸颁降。明·嘉靖《安溪县志·卷2规制类·公署·属署·白叶坂守御千户》“白叶坂守御千户,在白叶堡城内。”

  ·嘉靖《安溪县志·1地舆类·屯堡

  “按……

  中盖分司厅一座,东为巡检司,移源口渡巡司就之,而以弓兵一百名隶焉;西为守御千户所,以泉州卫千户点拨,而以输戍官军二百名隶焉;两兵协镇,足以弹压奸萌。诚使司职事者,皆能谨巡逻,时盘诘,则汀、永诸寇,亦当从此稍缉矣。

  但泉军远戌山中,地无米市,未免裹粮以行,虽尝制以文官稽察,而私放之弊,终亦难逭。闻诸父老言:‘当以本县原派永宁仓本邑米二千九百六十石,还纳本县,俟戌军入堡经县之日,唱名关支,军到则得支粮,若虚名则难得米。既可以省其远带之劳,亦可以杜其卖放之弊矣,一举两得,是为良策;假欲置之本堡,又恐事或不测,反为盗粮之资耳。’

  盖本县先因无军,故粮米转输外卫,以给军饷;今既设堡,反仍旧漕运于晋江之地,而府中军士却带粮入戌,事涉颠倒,法所当更。且戍军二百名,年该米二千八十石,方之原纳永宁仓额数,亦颇相当。为当道者,诚能将广平仓米拨纳永宁仓,安溪派于永宁仓者取回本县,则里催飞輓之役,一旦可蠲,而军士齐戌之法,百年不废,宁非官民之大利哉。

  白叶坂田(附):

  贯崇信里白叶坂坑口等处,为窝家贼田。分巡题准没官,知县汪瑀亲行丈量,得田二百三十四亩七厘,分给弓兵屯种,年征其税,以备兵饷。

  后以官军耕种不便,知县汪瑀准其诉,拟照役官田,则募附近居民分佃入租,申详分巡道,转详察院曾依拟,见立白叶坂堡,编入崇信里云。”

  寻废

  至嘉靖卅年(1551年),巡检司又复设源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卫邑所寨城·泉州巡检司城·源口渡巡检司》)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寨在崇山密林间,岚气最甚。寻废。”

  明·陈达《城白叶堡记》

  ·嘉靖《安溪县志·卷7文章类·翰·收录都御史、三山(今福州)陈达城白叶堡记清·康熙《安溪县志·卷10·风俗人物之七·征文·记》亦以“筑白叶坂城堡记(陈达,三山,都御史)”载,载文大同少异,但较简略。

  《嘉靖志》载文曰:

  “城白叶堡记

  陈达(都御史)

  延、泉、漳三郡之交,地里广袤,林木丛密,去城邑辽远,流民煽乱。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1536年),先代守诸公,议割漳平、永安、德化请于朝,择要害设大田县以控制之,地方稍宁。余因师生之请,曾识其建置颠末、效劳名氏于县之遗爱祠矣。

  岁丙午(嘉靖廿五年,1546年),泉之属邑安溪西南崇信、龙涓佛天巨林及白叶坂诸处盗复发,凭据其险,时出剽掠,漳之龙溪、长泰诸邑,骚然匪宁。分巡按察司佥事柏坡?与郡守习斋?秀民,深悯民艰,协谋画策,阅兵治粮。柏坡公身先士卒,直捣其巢。鼓舞之下,土虽素不受养于官者,亦毅然自饷以相从;用间谍,携党与,探归路,伏兵袭之,擒渠魁陈日晖辈二百余人,犁庭扫穴,奏凯士还,留兵以镇之,声震一时,伟哉无前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余爌程秀民》)

  柏坡公曰:‘持久野居,非所以为谋。’议白叶坂为贼往来之会,必塞其源,庶杜后。相地之宜,质于巡台及藩臬大僚,复请于朝,筑为城堡,戍以官军,移源口渡巡司添额兵共压之,量将贼田分给备御,且屯且守。

  命下,适安溪邑侯初任,悉以其事寄之。旋柏坡公以制归,分巡佥宪云狱?继之;考其未备,复檄侯凿井置庙,凡堡所宜者,赫然毕举。按图审究,感德、桃舟尤贼要途,复设巡司分番更直,首尾相应。郡侯方西川同协心赞画,而防守之戒备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方克》)

  是堡也,计度周围一百四十丈,累石为址,畚土为墙,中为分司,西为武所,东为巡司;旋为营房,上盖窝铺凡百余间。财取驿传之余,不费诸民力,委能干之徒董其役,趋事者赏,梗事者惩。始于己酉(嘉靖廿八年,1549年)八月,逾年而告竣。事实潜源?侯经画赞成之力也。由是,泉南数县之民,得以安枕粒食,有备无患。诸公捍除绥戢之功,焉可泯没耶?
夫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易》有明训。故虎牢城而郑服,东阳城而菜围。城之有裨于政,亦彰彰尔。若白叶,偏乡也,非有国之险;兹堡,小城也,无百雉之制,宜无俟于表扬。然不有定守,则亡命者易于啸聚,屯戍者无所栖止,是虽目前之图,而有经久之虑,一乡之近,而扩泉南之广(应为“安”),恶可以非大兴作而忽诸!是不得以不记也。
藩府引礼李子锒,邑人也,以士民之意请余记,于是乎书。”

  规制

  据上陈达《筑白叶坂城堡记》所载,原寨堡“计度周围一百四十丈,垒石为址,畚土为墙。中为分司,西为武所,东为巡司。旋为营房,上盖窝铺凡百余间。”

  据上明·嘉靖《安溪县志·卷1地舆类·屯堡》:“其制依山设险,围以石城。周环一百三十丈,上覆楼房,以栖屯兵。”

  从现存残迹来看,城堡坐北朝南,依山构筑在山仑脊上。东西宽约100米,南北纵深130米,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残存基石断墙,基础为巨石垒筑,糯米灰混凝土夯筑为墙。城墙残宽2.6米。残基可辨,房屋约百余间,中为泉州卫分司厅,西为武所,东为巡司。城北东侧立地一石碑,阴楷“安溪城隍神位”6字。

白水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白水寨,县北五十里白水铺南。一名陈同寨。其地甚峻,元末寇乱,乡人筑垒为寨。(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邻境盗起,复藉此控御,邑人呼为寨岭。”

白鹳寨(附:石壁寨、覆船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县西北二十五里曰白鹳寨,在白鹳山顶,峻削壁立,崖石环障,清泉四出,纵横各一里许,亦元末建。正统十四年(1449年)修筑。乡人避兵于此,贼不能陷。

  又有石壁、覆船等山寨,与白鹳相近。”

白隔隘(附:梅坑隘、石狮山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

  “白隔隘,在县东北三十里。岭势喦律,一径迂回而上,旁皆石涧,俯视千仞,路出仙游。此兴郡(兴化)走泉郡之间道也,地名白隔岭。

  其相近有梅坑、石狮山二隘,俱有小路可入仙游。”

东石寨

  东石寨,又称“东石鳖头寨”,即“东石古寨”,位于龙江澳(东石港)北岸、晋江市东石镇镇区西隅第二社区(古属晋江县十都),东西横陈于石井江之西北侧,依山临海,北望晋南山岳村落,向南虎视东海围头湾,与金门岛遥相呼应。与东石寨相连的,是佛门圣境大觉寺。东石寨对面白沙村有“白沙城遗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大觉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东石鳖头寨》:“东石鳖头寨,在十都……本乾隆《府志》。”

  清·蔡永蒹《西山杂志》等有记。(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永蒹》、《泉南著述·西山杂志》)

  “东石寨(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白沙城遗址(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石寨(清):晋江市东石镇白沙村”,2009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时期畲家寨

  春秋时代,泉郡畲家为七闽之一。直至东汉·光武帝·建武(25—56年),畲民用石头和栅木围垒成寨而聚居,并有酋长住此,后人称“畲家寨”,即“东石古寨”的前身。

  永平年间(58—75年),汉明帝为征服散居在闽南沿海的畲民,派兵攻打,畲民不得不被迫向北迁徙到闽东福鼎县等地,“畲家寨”遂人去寨空,年久荒落。

  东石寨 在三国时属东吴地,黄武元年(222年),孙权陈时任交州太守,遇台风,泊于东石寨下龙江澳(东石港古称)。风平浪静后,陈时轻装简从再出发,把一部分族人留住此地,开东石汉人定居之先(陈厝坑,村已废,地名尚留)。(按:东吴所谓交州,包括现广东省大部、广西省大部、越南北部,秦、汉称“交阯”。)

  晋代尚书肇基东石寨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爆发了“五胡乱华”,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发动大规模叛乱,匈奴更是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异族首次入主中原。时北方兵灾连连,一片混乱。为避兵祸,“晋室南渡”,建都建康(今南京),改元建武(317年),史称“东晋”;同时“衣冠南渡”,官员、士族、百姓纷纷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主要有8姓,形成了历史上第1次中原人民移民高潮。

  时有洛阳林开基者,号西山,曾任西晋尚书,习称尚书,挈眷沿水路南下,入闽至此,见山峦之上有古石寨(畲家寨),未知始建何年,遂开基筑室卜居;石寨之东有巨石称“龙山石”,即名地为“东石”。从此,“畲家寨”更名为“东石寨”氏族人即为东石先民。

  隋·开皇重建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东石寨”重建,派兵驻扎,《西山杂志》称此为泉南戍兵之始。

  时泉州已有了通往夷州(台湾)的航线。大业(605—618年)年间,隋炀帝数次遣使开发夷州(即台湾),曾把东石寨作为驿站,两度碇泊东石港,并募舟代(“舟代”合一字),驾船出围头湾,横渡台湾海峡,抵达澎、台、琉球诸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港·围头湾·石井港》、《海丝之路·五代之前·隋》)

  东石氏自东晋·尚书(号西山)肇基,至唐·乾符(874—879年)间,均以海上商贸为业。至开元八年(720年),东石尚书的后裔林銮(字安东)就拥有3万余担的大船数十艘,以东石、安海为停泊港口,航行东达夷州、琉球,南达菲、蒲端、甘棠、渤泥、三佛齐,西南达维力、扶南、占城、交趾一带,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方式开展商贸活动。到乾符(875—879年)年间林灵仙林銮裔孙)时,长18丈的大船已有百艘之多。(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五代之前 ·唐·林銮》、《泉州人名录·林銮》)

  北宋·太平兴国重修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宋太宗诏修天下城廓、寨墩,东石寨以官银大修,是东石寨历史上最牢固、范围最广的时期。其面积30多亩;寨垣石砌,周长192丈,基广1丈,高1丈5尺,东北及西北方向各有圆拱寨门;寨城上有雉堞城楼,城墙上可跑马。

  南宋,朱熹除在东石鳌江书院讲学外,据说还曾在古寨上搭盖朱子草堂”为弟子讲学,今尚留有其弟子曾恕(淳熙年间进士)亲笔题写的“棣径”崖刻。因朱子门生多有上进,故东石寨又别称“鳌头寨”朱熹还曾赞东石曰:“海滨邹鲁,仁和之里也!”东石自此亦称仁和里。(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泉州学校·泉州书院·鳌江书院》)

  明初东石舟下西洋

  宋、元时代,泉州为“梯航万国”的国际商贸大港,东石、安海则为附港。元末10年“亦思巴奚战乱”,泉州港一落千丈,但东石、安海则更趋繁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海丝之路》、《泉州历史事件·亦思巴奚战乱》)

  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其间,副使王景弘还曾特地到泉州,“顾东石舟”,并“以东石沿海名舟代(“舟代”合一字)导引下西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 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和》)

  明末清初郑成功基地

  自古以来, 东石寨乃海滨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南大门”“江防要塞”之称,历代均有戍兵驻军,驻有千总、百总、都司。

  明末郑芝龙称雄海上,石井、东石、安海是其主要据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芝龙》)

  明末清初,郑成功据金门、厦门以抗清。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因清兵大军压境,郑成功为安定晋南,屏卫金、厦,派郑鸿逵拆安海城又修东石寨,将与其家乡石井北面只隔1条石井江的东石寨,辟为煅练水师、筹粮筹款的“后援基地”之一,招“五虎”,布“九营”,设大寨于东石岗上原来的石寨处(即今所谓“东石古寨”),由施琅冯云黄梧等人分守。还在寨中高筑1座300多平方米的水操台。(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成功郑鸿逵施琅》)

  传说,郑成功军驻东石时,东石乡人纷纷捐款献粮,犒赏家军。郭岑村1对老夫妻,家中无钱无粮,就把1头黄牛牵来,慰劳军。玉井户(户,村庄的一个角落)巨富蔡秉元也乐捐100万两银作为军饷。郑成功为此曾作赞曰:秉元百万献军需,耿耿丹心不却无;更誉沧岑二老,家贫愿助一头牛。”

  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冯云守东石。

  康熙二年(1663年),郑成功的叛将施琅领清兵攻东石,冯云冯锡范父子和伍士达在烟墩、龙江寺和倒桥与清军大战,冯云战死,东石失守,冯锡范领舟师退集白沙城东门窟。

  《台湾外志》还载,“三藩之乱”后,郑成功之子郑经派澎湖守将、前虎卫林升守东石寨,屯田道郑时英兼理盐政。康熙十八年(1679年)九月,林升奉调督兵石码,委其部将施延陈中2人共守东石。健卒杨虎李万金因被鞭打,乘夜入泉州报提督杨捷,说东石寨空虚可取,愿为前导。杨捷调步、骑兵千余,廿六日拂晓至东石,四面环攻,施延陈中俱战死。林升闻讯来援,寨已被占。刘国轩闻东石寨已破,同吴淑林升江应林应移后坂再筑1寨,以防清兵进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经》)

  修葺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再修东石寨,寨周121丈3尺,基广1丈,高1丈5尺;并设两门,东为“得胜门”,西为“镇海门”,两门匾尚存。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东石鳖头寨》:“周一百二十一丈三尺,基广一丈,高一丈五尺,门二……国朝增造。”

  1977年,东石寨又进行重建整修,成为东石镇的文化休闲中心。

  现状

  进入东石镇,沿西尾街穿过鳞次栉比的楼房,沿70余层石阶拾级而上,即东石古寨。

  山门现代建,额匾大书“东石古寨”。两边柱联:“仁风惠露均沾,看祖国重兴古迹;和气平心共处,喜神州尽颂新猷。”

  现存东石寨依山临海,为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施琅修建,平面呈长方形,遗有石砌寨墙长30多米。有2个寨门,东“得胜门”,西“镇海门”,现仅存石门额,门匾据传为施琅所题。

  寨内有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台面约300多平方米,四周围以石栏杆。登台远眺,可见海天尽头的金门岛如露出池面的1叶小荷。

  水操台往里走,有一奇岩突兀,古人依岩势构建了夫子庙。

  上20余级石阶,岩石右侧筑有双层八角亭“朝曦亭”,参天古树覆盖。

  登上高岩,另有1块危石耸立,上刻“棣径”,为南宋朱熹弟子曾恕亲笔题刻;中刻“丹心”2字,字体刚劲,正气浩然,相传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所题。

  东石寨上还有当代大德高僧瑞今法师亲建的大觉寺,以及各种亭楼、碑记。

  古寨下石廊辟有郑成功诗廊。

  附:白沙城遗址

  白沙城遗址,位于东石镇东石寨对面的白沙村,由“国姓城”“虎耳港”组成。

  郑成功抗清时,曾以东石寨为指挥所,白沙村为主要屯兵基地。现尚存白沙城残墙、“国姓井”和饮马槽,并屡有刀、戟、炮等兵器出土。

  《台湾外志》载 :

  白沙城系郑成功的叔父郑鸿逵为抗击清兵,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拆安海城,择东石南面围头湾上白沙岛(现已与大陆相连)建的城寨。

  顺治十二年(1655),军与清兵在此激战。白沙滩头(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双方争夺要地,称 “三日清、五日明”

  顺治十三年(1656年),贝勒世子招抚郑成功未成,便令右路总兵王进功为帅,督舟师攻白沙。郑成功郑芝豹往救,令林顺杨祥陈斌黄昌陈芋蓝衍杨祖等8镇出援,王进功方退回泉州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芝豹》)

东坑寨

  东坑寨,位于泉港区涂岭镇东坑、寨后、陈田3乡(俗称内三乡)中心日曝岭,北邻莆、仙。

  形势

  史载:“东坑寨在(惠安)县西北日曝岭 ”、“悬崖夹道”、“其险足恃”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县》:“东坑寨,在县西北。《志》云:日曝岭距县三十五里。又西五里即东坑也,路入仙游,地亦险仄。元季兵乱,邑人避难于此,筑寨自卫,今与白水寨俱为北境保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邑卫所寨城·泉州寨隘·白水寨》)

  杜唐《咏东坑寨》有云:“此地筑为寨,坚若细柳营。山鬼声自灭,壑蛇迹不行。”(按:杜唐,清末民初惠安县螺阳镇崧光村后苏人。著有《惠安明代御倭史》、《惠安乡土志》、《惠安古迹新咏》等。收录为2017年《螺阳文库·第4卷》,名《杜唐选集》)

  沿革

  元季兵乱,邑人避难于此,简筑寨隘以自卫。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邓茂七率领闽北农民和城市贫民起义,南下焚毁安溪、永春、德化等县署。明廷大为震惊,派御史柳华巡按福建,通饬各府县严密布防,设立隘门,建筑望高楼和营寨,组织民兵镇压义军。东坑寨即建于此时,与虎窟寨、白水寨并称为陆防之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泉州邑卫所寨城·泉州寨隘·虎窟寨、白水寨》)

  后屡遭兵燹,曾多次修葺。

  鸦片战争前夕,晋江散匪聚集旗山,肆行掳掠,惠安知县率兵清剿,东坑、寨后、陈田3个乡的民兵据东坑寨以助剿,匪患悉平。惠安知县奖赏3乡银牌各1面,并立碑以志,碑文刻有“奉宪联甲,保卫地方,出入相友,守望相助”16字,以资训勉。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民军蜂起,匪类啸聚,3乡百姓恃此寨以自卫。

  1923年抵抗军阀驻仙游部队,击毙匪首林建邦,歼灭其全军。从此声名大噪,连悍匪汪汉民等亦未敢越境侵犯,惠北一带稍安。

  1926年,有地痞虚报3乡民众屯积枪支弹药,据险作恶,军阀周荫轩派其精锐部队前来“剿办”,枪杀内三乡群众26人,烧毁房屋200 余间。

  抗日战争期间,因此地有险可据,山腰盐署将大量食盐搬屯东坑。为避日本飞机轰炸,国民党惠安县政府一度拟迁至东坑寨附近的陈田。

  解放后,通过剿匪斗争,涂岭匪患终成历史,东坑寨被辟为林场。

东岭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又县境有东岭等隘十有一,俱(明)正德(1506—1521年)以后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史迹·大深隘、打鼓隘、桃舟隘、故大寨[附:县后寨]》)

龙居大寨

  龙居大寨,位于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大寨山上,是元·李大(亦称“李大带”)起义遗址。

  李大带起义遗址(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大(“李大带”),本名李岱戴,元·安溪县兴一里上卿乡人(今尚卿乡新楼村虎骑头)。至正十一年(1351年),李大设寨招兵买马,竖旗起义,是年攻入安溪县城,进取长泰县。至正十四年(1354年)夏,李大以龙居大寨为主要据点,据险称“帝”,后曾联合南安吕光甫起义军围攻泉州城,派部属进攻仙游,率众攻打同安,转进长汀。至正十六年(1356年)军败,单骑至安溪蓝田乡朝天山下,自刎身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农民起义》、《泉州人名录·李大》)

  大寨山山势险俊峭拔,其制高点有一平地,自然石上凿一石交椅,面前是一片较平坦的山地。西南与东北的山脊上,两端各残存10多间寨墙基石。水源从内村埋倒虹汲引水入寨。

龙床隘(附:赤岭隘、伏虎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德化县》:

  “《志》云:县北百里有龙床、赤岭等隘,俱通尤溪。

  其西为伏虎隘,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地接延、汀二郡,拨军戍守,今废。”

打鼓隘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安溪县》:“打鼓隘,在县西北五十里打鼓岭下。(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建。嘉靖三年(1524年),贼新大总啸聚于此。”

仙亭寨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永春县》:“仙亭寨,在县西南二十余里后头山上,寨容百人。”

永宁新城寨

  永宁新城寨,位于石狮市永宁镇,清·乾隆(1736—1795年)前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0·关隘志·永宁新城寨》:“永宁新城寨,在永宁城内。周五十九丈七尺,基广一丈三尺,高一丈六尺五寸,门一……国朝增造……本乾隆《府志》。”

玉华寨

  玉华寨南安市诗山镇联山村贞格自然村南赛埔山顶。寨垣周长150余米,高1.2米左右。寨内地面平坦,散见有野炊痕迹,仅见残墙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