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祠堂(10划)

目录(按姓氏笔划排序)

  郭氏——
   福鼎郭氏家庙
(岑楼氏大宗祠,岑兜祠堂。永春县横口乡福鼎福中自然村。沿革。尚武豪勇之风。红色印记。家庙现规制。附:万神坛与福善坛。)
   百崎郭氏家庙
[宣慰府、大宗。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白奇村。郭氏入泉。郭仲远开基百奇(惠安百奇回族开基祖。乐善好施。多种经营。睦邻。郑和与白奇。)。衍传。族贤。家庙沿革。规制。祭祖仪式。]
   百崎尾厝厅
(百崎郭氏五房祖祠)
   英峰五刊厅
(里春郭氏祖厝)
   贵德梧桐堂
(贵德郭氏宗祠)
   郭厝郭氏家庙(郭氏宗祠。泉港区峰尾镇郭厝村。肇基与衍传。复族。宗祠沿革。宗祠规制。)
   前郭郭氏宗祠泉港区山腰街道龙山社区前郭村)
   钞岱
氏宗祠
晋江市金井镇钞岱村)
   杏宅郭氏家庙[洛江区万安街道杏宅社区。肇基。衍传(后郭郭氏——台湾南势郭家。尾桥郭氏。两广郭氏。)。代有才俊。家庙沿革。规制。]
  顾氏——
   花巷顾氏祖闾
顾珀府第、顾氏祠堂)
  翁氏——
   津头埔六桂堂翁氏家庙
(沿革。“六桂堂”。)
  高氏——
   安平高氏宗祠
(晋江市安海镇中山路小宗埔。肇基。衍传。人文甲一邦。字行。族谱。宗祠沿革 。宗祠规制。)
   大坪高氏宗祠(安溪县大坪乡大坪村山美。肇基与衍传。宗祠沿革。规制。)

福鼎郭氏家庙

  福鼎氏家庙,古称“岑楼氏大宗祠”,俗称“岑兜祠堂”,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鼎福中自然村。福鼎,古称“覆鼎”,今为福中、福联、环峰3个村的统称。

  “红四军召开群众大会旧址氏家庙(始建于元):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2020年11月列为福建省第十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福鼎氏先祖入闽,初居福清,后迁德化,再迁大田屏山,约庆元六年(1200年)徙入永春,肇基福鼎。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4世四二公”始建“岑楼氏大宗祠”。或说约始建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

  按明代《福鼎岑楼氏族谱》所绘祠堂瓦盖图的描述,初建时为3落、双层、双护腰式闽南古建筑,整座建筑依着山势而抬升,由前至后、由下而上分别有外庭、前堂、内庭、岑楼祠宇、岑楼暗土、外庭、山兜后楼、进屏土,东西各置扶厝;左侧另建有东头祠堂,左前方还有翠薇楼(关帝楼)。

  明代,福鼎氏14世郭绍汾(字唐相,号鼎山)曾出任广东廉州府教谕、合浦县正堂,他为人豁达、交游广泛,与当时的名宦贤士张岳黄光升陈储秀何乔远张瑞图颜廷榘等皆有交集。据《三都福鼎岑楼氏族谱》载,其中有几位名宦相继拜访过岑楼大宗祠,陈储秀书赠“乌台旌奖”匾额,何乔远题赠“汾阳世家”匾,张瑞图“太原世鼎”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黄光升陈储秀何乔远张瑞图颜廷榘》)

  不仅如此,何乔远还于此欣然赠联:“居同五谿避世之名,风气渐开,行见礼乐衣冠綦盛;家本令公达人之后,文武迭用,依然甲胄干橹兼修。”

  张瑞图撰联:“居然间气笃生,鼎里乾坤谁控,青骢岩壑隐;纯矣斯文锐发,楼头星斗光曜,彩笔画图悬。”

  颜廷榘亦留楹联:“派远汾阳,论家声惟文武忠孝;宗传福鼎,光世业在礼义诗书。”

  颜廷榘还曾赋有《福鼎十二景诗》,其中“一鼎梅香”曰:“巍巍宝鼎耸云端,上有寒梅香里传。莫是仙人深寄意,调羹犹待此时贤。”

  清·顺治(1644—1661年)间,永春令骆起明也曾来此题赠“唐宋世家”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骆起明》)

  这些古代名人所题匾额、楹联今已佚失,仅留文字于《族谱》。

  后历多次修建。清代有两次重修,其中1次是·乾隆廿九年(1764年)重修。在清代,家庙基本完整。如今东头祠堂、翠薇楼、山兜后楼、东西扶厝等皆已圮废,仅余主体建筑的前两落。

  解放后,当地福中小学曾设在家庙。

  2001年和2004年,市、县、乡两次拨款对氏家庙进行大整修,保存原有风貌。

  有《三都福鼎岑楼氏族谱》,始修于明·正德(1506—1521年)间,后世间有续修。

  尚武豪勇之风

  古时福鼎一带的民众习武成风、剽悍异常。明·嘉靖五年(1526年)《永春县志·风气习尚》中曰:“蓬壶、覆鼎以西,多尚武节,劲悍绝人。居若处女,无屠狗掘冢之习;遇患难,提戈赴斗,轻死如归,踵踵而是。古称燕赵之士,慷慨赴死,亦出于仁义,斯其近之,抑亦习俗然焉。”

  《三都福鼎岑楼氏族谱·行实纪录·阃行附》大量记录了元、明、清时期氏先祖在多次兵乱中奋勇而起的事迹。

  郭大一,福鼎岑楼氏8世,“魁伟特达、相貌异常”,元末任南安判簿兼理县事。时恰遇亦思巴奚战乱,亦思巴奚军首领那兀纳“移檄南安招降”郭大一斥曰:“食其禄者忠其事,若贪富贵以求生,则害仁矣!”亲率弟姪奋勇赴敌,最后全部死难。其妻林廿五娘闻讯,自焚死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亦思巴奚战乱》)

  郭荣六,鼎东岑兜郭氏东头二房,“以武艺名闻七邑,摧锋陷阵所向皆捷。”

  明·正统(1436—1449年)末,四方寇发,永春蓬壶乡绅尤麟儿忧之,挑选子弟及乡内骁勇之士百余人,聘郭荣六为教头,教以“攻刺之法”

  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人邓茂七在福建沙县领导佃农起义,史称沙尤之乱。正统十四年(1449年),邓茂七派遣部将陈敬德吴都总率军攻打泉州,义军从尤溪出发,迅速占据德化县治,接着从永春和德化交界的天马格至苏坑隘一带挺进永春。这时,郭荣六率乡兵奋起抵抗入侵者,“前后凡十八战,皆捷。贼敛兵,不敢犯永春。”

  《三都福鼎岑楼郭氏族谱》郭荣六郭忠四和岑楼氏12世郭文旭在钉岭战役有较详细描述,“众推公(指郭文旭,下同)主号令,荣六为前锋统领,林胡八副之,忠四公又副之,合外都乡勇并官兵数百人,悉听公指挥。荣六先率精兵卫贼垒疾趋钉岭,佯败走,贼逐之至半岭。令众反击,岭窄贼弗能阵……荣六胡八与贼交锋未分胜负,公喝曰:‘何不用万觔坠之法?’荣六从之,贼穷其技,遂斩陈敬德于阵前,胡八亦杀一贼首。忠四公遂过桥杀贼数人……”

  《明史·卷91·志67·兵3》:亦载:“乡兵者,随其风土所长应募,调佐军旅缓急……闽漳、泉习镖牌,水战为最。泉州永春人善技击。正统间,郭荣六者破沙尤贼有功。”

  明代中、后期,福鼎氏参与的平寇战役更多。岑楼氏14世显七惠四惠九3人皆膂力过人,精于武艺。嘉靖元年(1522年),有广东及汀漳流民武装自德化前来劫掠永春,遇官兵、民兵合围,打算逃回德化。显七惠四惠九3人率乡勇60余人前往阻截,“侦贼至,预于岭头亭、杜塘崎、大小岭诸要害,设伏以待。初五贼至,伏发,贼失利大败,被杀伤二十余人……”显七惠四惠九3人后来轻敌,在追击贼寇时,与陈德充林启九共5人绕前迎敌,被围困,全部战死。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明》、《泉州人名录·郭荣六》)

  《三都福鼎岑楼氏族谱》还记载有俞大猷郭兴俊切磋武学之事。郭兴俊,字子励,号岑泉郭绍汾(见上文)之子,“美身材而兼骁勇,年十七八”,当时正追随父亲在广东合浦县任职。嘉靖廿八年(1549年),俞大猷(时任备倭都指挥)奉命征交趾,路过合浦,郭绍汾以老乡的身份接待俞大猷。稍后,俞大猷又到署衙回访郭绍汾俞大猷听说郭兴俊“武艺杰出群众”,主动要求与他切磋武艺,两人“屡较无甚轩轾”俞大猷因此对郭兴俊“称羡不置”郭兴俊遂提出:“大人枪法利于平原,恐不利于险巇。”于是摆下两块椅板,两人立于其上,再度比试。结果郭兴俊“举大钯镵交锋,遂跳椅下,冠落地上”俞大猷为人豁达,毫不介意,当场就要许以郭兴俊参将之职,让其跟随自己左右。怎料母不舍其子,只好作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明》、《泉州人名录·俞大猷》)

  横口乡境内坡陡坳深,地势险要,其中尤以福鼎山最是险峻,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代的林日胜林兴珠林俊都曾在此据寨抗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泉州农民起义·明》、《泉州人名录·林日胜林兴珠林俊》)

  红色印记

  1929年春,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挺进闽西,解放龙岩、永定、上杭等大片闽西土地,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蒋介石调集赣、粤、闽的2万多国民党军队进行“三省会剿”。当年8月22日至28日,朱德曾率红四军军部和第二、第三纵队3000多人,由闽西经漳平、大田进驻永春县福鼎乡休整,氏家庙、龙兴岩、氏承汾堂等建筑物,都留有红军足迹。

  在福鼎乡,红军主要做了4件事:一是印刷革命宣传单;二是在村里各处刷写红军标语,至今在以前的1家典当行内还留下了“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标语;三是深入百姓家宣传革命道理;四是为本地铺路、修房。8月28日,红军离开横口,留下数支步枪和1匹小马驹送给当地群众。

  当时红四军前委机关和部分官兵就驻扎在氏家庙。红军在堂前的3间房屋设立红军印刷所,住有20多位红军女战士,负责印发宣传材料,刷写标语,张贴文告。朱德曾在家庙前召开2次群众大会,站在家庙大门前石阶上演讲,宣传红军宗旨,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世界大同”的人民政权。红军并在墙上刷下“都市是人类的坟墓,乡村即我们的乐园”、“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2条革命标语,现装上玻璃框重点保护。家庙前还留有1口当年红军取水用的水井,人称“红军井”

  另外,出于信任,还把40多名重伤病员托付给群众治疗、看护。这些重伤病员大多被安置在氏家庙,不少人很快康复归队。个别战士因伤情较重去世,群众还按照当地习俗祭奠后收殓。为纪念他们,当地解放后还修建了1座红军烈士纪念碑。

  1994年12月,氏家庙被列为永春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3月,福鼎革命遗迹被列为泉州市首批重点推介的五大“红色景区(点)”之一。2006年9月,氏家庙被确定为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2010年8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党史教育基地。

  家庙现规制

  现存家庙坐西朝东,依山而建,规模庞大。面阔四间,进深15米;通面阔 22.6米,通进深26.8米,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是皇宫式闽南古大厝,悬山顶,2进,双层,两档,四合天井式院落。内庭和宽阔的外庭全由石板条铺成,在当时山区,实属不易。

  外大庭内侧矗立1尊魁梧的朱德水泥塑像,有3米多高,是2004年8月横口乡政府塑立的。

  祠堂外围墙塑造成红军文化浮雕长廊。

  大门高悬匾额氏家庙”,门扇彩绘门神。

  氏家庙的一大特色是有3梁4厅(前后有4个大厅),除后厅外都有大梁。1人抱的柱子和梁木有上百根,建筑物中的斗拱、窗棂、木瓜和扛梁等木雕,是民间艺术精品的荟萃。

  二楼正厅屋架为“四梁扛井”结构,正面由1扇巨大的柳条窗组成,地板由22块约8米长、50厘米宽的大木板组成。正面由一扇扇巨大的柳条窗组成。窗外是一楼大厅的屋顶,上、下大厅位置不一。现二楼的后厅部分用作老年人和南音社的活动中心。

  福鼎氏宗祠正厅有神龛,上悬“岑楼大宗”匾额。正厅墙壁原悬有7块牌匾,因种种原因,“义烈”、“州司马”、“进士”、“岁贡”4块被毁坏;现尚存3块清代名人牌匾,文字全为阳刻楷体,遒劲有力,时间最早的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喀而吉等为当地“顶带乡饮大宾”郭宗琰立的“德懋风高”,还有2块分别为“汾阳头望”、“选魁”

  上堂楼上大厅里设有“红军纪念室”,展柜内陈列着当年红军用过的马灯、草鞋,赠给当地群众的的步枪、长衫、笔,向群众借东西写下的欠条等实物和照片,还有以连环画形式出现的“红军故事”展板等。

  宗祠左、右两边各有1口清泉汩汩的水井,井水冬暖夏凉,名“日月池”

  附:万神坛与福善坛

  在福鼎的两处山坳中,有2个形似石佛龛的物体,一曰“万神坛”,一曰“福善坛”,是清·儒林郎、岑楼氏20世郭智斋修建的:1个上覆木盖,1个上覆瓦盖,龛内各置1碑。古时山坳之中多有无主尸骸,郭智斋心怀慈善,出资为其殓尸、埋葬,待有一定数量,便建1座道坛,请法师为无主亡灵超度,于是留下这2坛。

  尔后的每年农历七月十四,福鼎氏5个房头便轮流为这些亡灵举办祭祀、超度仪式,除了摆果盒、烧金纸外,还会做些纸鞋、纸衣烧给亡灵,以示嘘寒问暖之意。

百崎郭氏家庙

  百崎氏家庙,世称“宣慰府”,俗称“大宗”,是百奇回族氏阖族的大宗祠,位于泉州湾北岸、与后渚港隔海相望的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白奇村(原属惠安县)。

  氏家庙(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百崎氏家庙(清、民国):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白奇村”,2018年9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氏入泉

  百崎氏回民的先人,乃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至元代,因罹于“反色目”的排外风波,遂附胄于汾阳氏望族,改姓,以求生存的空间及仕途上的发展。至郭文宪,家杭州府富阳县郭家村。

  郭文宪郭章,名元武宗·至大年间(1308—1331年)授宣慰使之职,督糈来泉,因战乱弗克还朝,即纳室于泉,卜居泉州行春门外,明·洪武(1368—1398年)初改迁法石(今丰泽区石头街),以疾终于传舍。《百崎氏族谱序》 载:郭章“元季宣差微禄,奉命督糈来泉供应,于是时干戈扰攘,弗克还朝,即纳室于泉,卜居行春门外,后改迁法石,依例占籍。”

  郭章氏入泉始祖,族人称“宣慰公”郭章生2子:长郭德广,次郭德昭

  郭仲远开基百奇

  惠安百奇回族开基祖

  郭仲远,名,字仲远,别号毅轩郭德广之孙,郭子洪次子,元·至正八年(1348年)生。郭仲远原居住在泉州法石(今丰泽区东海石头街),居家勤俭,待物宽宏,铢积寸累,而底有成。 明·洪武九年(1376年),携妻儿迁徙惠安县廿三都白奇铺奇山之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德广》)

  《华山四房氏家谱》载:郭德广“生子洪公。子洪公生三子:长和卿公,分支江西;次仲远公,开基白奇;三季渊公,居于法石。”

  《百崎氏族谱序》 载:明·洪武九年(1376年),郭仲远携妻儿由法石迁徙惠安,“择于惠邑海滨百崎山下筑室居焉。”

  据明《惠安政书》概述,百崎所在的廿三都 ,“县之为邻,愿随莫过于此矣,东自梁山折入高坑,循梁墓抵百崎,越大山,乃僧岩,为碣石,云头诸区。要皆西倾,以临晋江,浔头港厕其北,臭土港混其南,故食海者什之六七。”这里不仅有良好的港口、滩涂,还有大片待开发的田地,且与全盛的刺桐港相望,是个很好的立足之地。且这里地广人稀,可发展山海优势,从当时的情况以及后来发展的实践看,郭仲远选择栖身于百崎,可谓独具慧眼。

  郭仲远即成为惠安百奇回族开基祖,从此生息繁衍。永乐廿年(1422年),郭仲远卒,年七十有五;葬本都吉圃下埭间龙头山之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墓·百崎郭氏墓群·郭仲远夫妇墓》)

  乐善好施

  《百崎氏族谱·仲远公行实》载:

  “公平昔喜吟咏,尝著作,睱则优游泉石,而构轩于别业,匾其轩曰‘毅轩’,遂以为号。

  不浮靡,恒存仁恕之心。好施与,或遇困乏告贷者,不责其偿。地连海埭,不时垫溺, 公则 捐金珠而造石桥,以济人之涉者。自佣砌石路三百余里(步),以利人之行者。乡邻死而无所归者,公则施以棺木而殡殓之。且建都立里,荒度周围山界,听人葬埋,不责以赀,生则无病涉之患,死则全归于土。创置荡所,恣都人朝夕取给,赖以资生,不计多寡。凡所谓养生送死无憾矣。

  于时檄荐,公辞谢,众皆悦服。”

  多种经营

  善于经商的郭仲远到百崎后,弃商就农,广置田地;还根据这里滩涂多的特点,开发水产养殖业,发展蛏苗、牡蛎生产和渔业生产。

  睦邻

  郭仲远为劝励族人与周围汉族同胞和睦相处,共同开发,相互吸取,相互促进,制定了“家训”,沿用至今。曰:

  “凡为家长,谨守礼法。以振家声,以树勋烈。昆季安和,岁祀丰洁。子孙谦恭,孝敬毋阙。勿习怠荒,勤勉学业。从善孜孜,企仰先哲。世从回回,恪遵不忒。宗戚有恩,馈问毋辍。奴婢服劳,须辨优劣。田园所收,费用有节。乡邻熙熙,毋相欺灭。凡此数端,不可违越。倘或不遵,是谓凶孽。异时相逢,虽悔难雪。”

  短短几年时间,氏回民人丁大增,郭仲远的5个儿子先后迁徙到附近汉族村庄居住,均与同村的汉族同胞和睦共处。至今从这些汉族的族谱中,尚未发现有因民族矛盾引起纠纷的记载。

  郑和与白奇

  相传:

  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船队曾在后渚港避风。一日,同为回民的郑和到清净寺礼拜,结识郭仲远,曾过港赴百奇拜访。郭仲远在渡口石亭摆设香案,带领族人恭迎,后人称此亭为“接官亭”

  郑和到百崎时,悉风潮海浪常浸漫莲埭一带,乃命将士协助村民自埭上村西头至克圃村龙头山脚,筑堤以阻海潮,民感其德,取名郑和堤”

  百崎邻秀涂古港, 与石狮蚶江、祥芝隔海相望,扼泉州湾咽喉,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据传,明·永乐(1403—1424年)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路过泉州,招募水手,就曾有不少百崎氏族人随其扬帆远航。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郑和·郑和与泉州》、 《泉州史迹·百崎接官亭》)

  衍传

  百崎回族自郭仲远肇基以来,600多年已传23世,现有13000多人,遍布于白奇、里春、田吟、斗门头、后塘、后海、加坑、山兜、埭上、大山、岙厝、下埭、克圃等13自然村,素称“九乡;1989年福建省批准组建回族乡,是福建省唯一的回族自治乡。

  百崎回民继承并发扬了阿拉伯先人的航海、经商的潜能,除农业外,海上贸易、运输和渔业是百崎回族的传统产业,清代是其全盛时期,航线通往国内外,人们纷纷出海经商,至今尚有2万多百崎回民裔胄遍布于东南亚、台湾、香港及闽、浙各地沿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海港》)

  族贤

  郭谏评,又名干平,明·惠安百奇埭上村人;郭仲远之孙,郭仕敏之长子。成化(1465—1487年)初年,倭寇犯境,郭谏评率乡民设伏,“操梃御之于门”,擒其魁首,杀其党徒,无一遗者,自此寇不敢犯。有司上功,明宪宗下诏徵召,然郭谏评“不愿入仕”宪宗恤其意,钦赐“捕盗官”之职,冠带荣身,以予褒扬。成化廿三年(1487年)卒于家。(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谏评》)

  郭宏隆,清·惠安百奇铺贺厝乡(即岙厝村)人,郭慕程之子;百奇回族8世。时百奇清真教几于微之甚,郭宏隆仍携眷迁泉州通淮街(今涂门街)礼拜寺内寄居入教,研修教义,宏扬教规。郭宏隆为其父郭慕程(先时已经出教)修墓,将郭慕程之葬由棺木改作回葬。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都督陈有功仕于泉中协参府,重兴清真教门,百奇叔侄来城贸易,复入教者多矣,由是子孙“诚斋礼拜之风”郭宏隆成为重兴百奇清真教的重要人物。(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宏隆》)

  郭拔萃,字超然,号竹圃,清·惠安百崎人;百奇回族11世。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武举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授武德骑尉。乾隆四十八年(1783)挂标厦门,同年重修灵山圣墓。乾隆五十年(1785年)授台湾安平左营左厅,未几,奉命往广东海口带领哨兵旋台,守笨港等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正月,台湾义军首领林爽围困诸罗县,郭拔萃领兵驰援,被火炮击中阵亡,年30岁。(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拔萃》、《泉州山川·灵山·泉州灵山》)

  郭用锡,原名锡英,字敷若,号乔斋,清·惠安县百崎乡后海村人;郭靖簪第三子,百奇回族14世。少时家贫,弱冠即作水手,长年在船上打工。踰壮,经营瀛海中,往返唐山与南洋两地,贩卖瓷器及大米,日臻殷实。致富后,郭用锡热心公益,“修举寺庙桥路诸事,无不慷慨倡率之。”道光七年(1827年),惠安知县仝卜年倡捐筹建文峰书院兼考棚,郭用锡令官为盐运司知事的大儿子郭金榜捐资白银二千两,郭金榜遂被聘为建造文峰书院的16位襄事之一,因此成为清代八闽南洋海商捐资兴学第一人。事闻于朝,在道光十五年(1935年),清宣宗颁发诏令嘉奖,“敕封修职郎,德配为孺人,舆论荣之。”道光十六年(1836年)卒。(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用锡》)

  郭水法,清·惠安县百崎里春村人。自幼伶仃孤苦,在船上卖糕饼。时有英轮停泊秀涂港,他上船做生意,被带至英国,养育于孤儿院。稍长,郭水法被送往英国造船厂当学徒,做到船厂的技师。回国后,郭水法随即排除了“扬武号”的故障,被清廷封赐“蓝顶花翎”顶戴,后又获旨负责创办“高昌庙造船所”(即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成为中国海军造船业的“第一技师”郭水法在上海又自行发展航务公司,遂成富甲一方大户。

  家庙沿革

  氏家庙原址为郭仲远搭寮养鸭之处,相传母鸭所下之蛋均为双蛋黄,由是鸭群繁殖极快,收入颇丰,家道日殷。

  明·宣德七年壬子(1432年),百奇氏2世郭仕初诸昆仲,向本村氏购得其父郭仲远搭寮养鸭处之“风水宝地”而经始建祠,殚精竭虑,筚路蓝缕,爰得大功告成。初建时为3间张式大厝, 素有“东北凤麟钟甲弟,西南龙马壮江山”雅称。

  清·乾隆(1736—1795年)间重修,向两侧拓展成5间张。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再度修葺。

  光绪廿四年(1898年),家庙遭火灾毁。宣统(1909—1911年)间、民国十七年(1928年)两度重建,恢复原貌。

  “文革”废,1992年按原貌重建。

  规制

  氏家庙依山面海,构筑典丽、崇宏壮观,凸显明、清建筑风格。平面呈长方形,5开间,为闽南皇宫式 木石砖混合结构,屋脊离地达9米,面阔17.6米,进深37.6米,建筑面积约66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由顶落、下落、天井、厢房、厝埕等组成。

  正厅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前上方高悬题有“宣慰府”的匾额。现存的厅前木柱础石,中间两礅雕有简洁明快的方框图案,乃明代风格;而两侧阳雕动物图案,为清代风格。

  中庭左侧墙上,嵌有1992年“百奇氏家庙重修记”碑刻,上端有阿拉伯文字样。

  家庙中有联:“祖汾阳,派富阳,族螺阳,三阳开泰;原晋水,分法水,聚奇水,万水朝宗。”

  宗祠围墙大门镌阴雕楹联:“支分法石源流远,地卜奇山甲第兴。”

  家庙里如今还放置着一大一小两砣“公砠”,俗称“公砣”。它们类似于现在市场上的“民主秤”“公秤”,反映出当年百崎回民地区海上运输、经商贸易的繁荣。

  家庙砖埕围墙之西侧水沟涵口处,置有一盘形“分水石”,寓意宗支派衍,脉旺流长,且寄望远支族裔溯本追源,万水朝宗。

  距家庙围墙60余步之西南隅,迄今尚存“午门”遗迹,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门前两侧竖立雕有云月图案之花岗岩石礅。

  去家庙1里之遥的码头石崖上,旧有为宗祠锁龙而造的石塔1座,毁于廿世纪70年代堵港围堤。   

  祭祖仪式

  百崎氏祭祖仪式在百崎郭氏家庙举行,祭祖仪式隆重,参加祭祖的宗亲需头戴圆形小白帽,身穿灰色长衫,其程序多达112道。随着东赞、西赞的唱叫,导祭人引导主祭人、陪祭人逐一完成祭祀仪式,礼生递送供品及器具。祭祖结束后,参加者一起共进祭祖宴,俗称“吃祭桌”

百崎尾厝厅(百崎郭氏五房祖祠)

   位于惠安县百崎回族乡里春村的东隅,乃百崎氏回民五房裔孙供奉祖先灵位的祖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而残破不堪,然无敢修者。此事与骆日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骆日升》)有关。

  骆日升,明·惠安张坂镇埕边村人。母郭氏系百奇回族名流郭廉夫次女。时百奇岙厝村有一所历史悠久的书塾,校舍就设在该村的泗洲文佛庙里,向来皆以名儒执教而蜚声遐迩。万历(1573—1619年)初年,稚年的骆日升就来此求学,平时即寄居在里春村外公外婆家里。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骆日升从江西提学副使任上辞职返回故里奉养老母。在此十余年间,得以与里春的表兄郭益翰有频繁的来往。他目睹当年自己寄寓的尾厝厅年久失修,风雨飘摇,遂从拮据的资金中挤出了一部分协助表兄重建了尾厝厅后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西南四川离乱,骆日升奉旨赴任四川布政司参政。与郭益翰惜别之际,再三承诺任满返乡后一定再来续建尾厝厅下落。讵料天启三年(1623年)四川土司脖拜叛乱,骆日升殉难,续建尾厝厅成为他的终生遗憾。

  此后,百崎氏五房裔孙几次自行鸠工重修,每每发生事故而中辍。族人迷信。称因早年骆日升这位大官承诺修建,而继起主持重修的族人却是平民百姓,当然无法负此重任,故不会顺利。自此以后,无人再敢提起重修之事。

英峰五刊厅(里春郭氏祖厝)

  位于惠安县里春东北隅,是百崎回族第十二世传人郭朝满及其裔胄生前居住与殁后供奉灵位的祖厝。郭朝满郭开科之五子,生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七月,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月,享年55岁。这座祖厝就是他在乾隆年间兴建的,故其后代子孙就称它为五刊厅

  英峰五刊厅高门大屋,雕龙刻凤,为建筑风格罕见的五间张大厝。民间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形容古大厝的俗语,即“有双石埕就没有透堵墙,有透堵墙就没有双石埕”,意思是说构筑恢宏的大厝,或建有两层石埕,或厝前的粉堵墙为透堵墙(即前面墙壁的下半部为整块石板,常见的是两块以上拼凑而成),二者兼而有之的实属罕见。而英峰五刊厅恰恰既有双石埕又有透堵墙,石料皆为产自南安的笼石。透堵墙的石板长4.6米、宽0.6米,尚未雕刻之前尤其庞大和笨重,在当年没有机械全靠人力搬运的情况下,从100多里外的南安运载回来谈何容易。为防止石头变色,据说当时均定期雇人用萝卜来摩擦刷洗。

  最奇特的要算是门前的石阶,一般的宗祠、家居前面都只有一层台阶,而英峰五刊厅却有两层半,原因何在?原来郭朝满及其裔胄累世恩蒙朝廷封赐,冠带荣身,所以建成如此轩敞高峻的官邸。相传皇宫前的台阶只有三层,即使爵位再高的府第也不能与皇宫媲美,何况郭朝满仅仅为一名六品官员,所以英峰五刊厅的台阶只能建成两层半了,也就是把第一层的高度降低一半。

  至于所授官阶,有碑石为证,从中可见郭朝满一门俊彦,累世簪缨。正厅灵龛上以前置有镌刻乾隆皇帝敕令之碑石,遗憾的是与厝前的旗杆夹一同毁于“文革”浩劫。据传,清朝年间郭朝满后裔与骆氏纠纷打官司时,在县衙中知县尚要于堂前为其设座。

  英峰五刊厅昔日雕梁画栋,丹楹刻桷,高堂邃宇,轩峻壮丽。然而长年累月,风雨侵蚀,早已形容憔悴、满目疮痍。但就布局之严整、构筑之奇特,足见当年富丽堂皇的壮观风貌。

贵德梧桐堂(贵德郭氏宗祠)

  位于永春县横口乡贵德村,建于120多年前,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当地郭氏宗祠。

  清时,贵德村大户郭朝平家业兴盛,有7个孙子中秀才,他建的三座大厝也随之满堂生辉,其中“梧桐堂”是专门用来囤积稻谷的。

  梧桐堂依山势而建,前依田后靠山,青山绿水相伴,环境优美。墙基用石头砌成,加上埋在地下的部分有近10米高,工程庞大。大古厝建在山坡上,排水很好,地面干燥,该是主人选在这里积粮的主要原因。

  梧桐堂设计富有特色。其建筑是土木结构,上下共三层,又称“三落厝”,两边的小楼有五层,顺着山坡一层比一层高。窗格、柱子、斗拱、“木瓜”等雕刻都十分精美。由于高低层次分明,里面的台阶也很讲究,从石条的铺设、台阶数,到两边的修饰,都有些与众不同。房子一间接着一间,有的没有明显隔开,细细数来,足有30多间,每间至少可以装得下30担稻谷。

郭厝郭氏家庙

  郭厝氏家庙,亦称氏宗祠”,位于泉港区峰尾镇郭厝村。2008 年《海峡论坛》评为全省“百家名庙”

  “郭氏家庙(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肇基与衍传

  泉港郭姓奉郭嵩为入闽始祖,奉郭霖为郭厝姓回族始祖

  郭嵩回民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咸通(860-872年)间随开闽王·王审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兄弟的从弟王想入闽,居长乐芝山下郭坑。后梁·开平初年(907年),郭嵩郭恂入仙游大蜚山,居郭宅宫。后来,郭恂长子郭斌戴氏,迁居泉州,另分一脉;郭恂次子郭质开族仙游碧溪里旗峰下,娶苏氏,繁衍生息郭质数传至郭品孙,娶惠安县德音里上楼(今泉港区峰尾镇上楼村)林静真(1210-1301年),生郭霖郭楫林氏教子极严,虽家境贫寒,仍含辛茹苦供儿子求学。

  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郭霖背着其六世祖郭昭孙的骨灰,自仙游碧溪分支泉州惠安荻州(今泉港区峰尾镇郭厝村基立业,成为郭厝姓回族的始祖。自此泉港区域内始有回族人居住。

  郭霖(1239-1320年),字若时,号浮休《谱》“少敏悟,嗜学能文,卿先生阳岩 公、朴卿 公皆器之,肖太山陈静可多推许焉。德祐(1275—1276年)丞相陈宜中奇其才,以门荫补君登仁郎,铨试中,赐同进士出身,调仙游尉,避亲不就,再调建安(今建瓯)主簿。”次年(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陷临安,南宋灭亡。陈宜中陆秀夫等扶持南宋流亡政权在福建、广东等地苟延残喘,郭霖旋即归梓,自号浮休“杜口不谈时事,惟闭门读书,徜佯闾里,训诱后世。性好施,家无余蓄,泊如也。尝著书有《春秋释例》、《尚书綦要》、《毛诗集议》、《论孟集》及《楚辞感兴诗》,各有集解藏于家。”元·延祐七年(1320年)卒,年八十二,吴兴赵为作《铭》。

  郭霖王氏,生四子:长郭与渊、次郭与耕、三郭与道、四郭与立郭与耕迁居泉港山腰龙山,自成一脉,为今龙山的一部分。郭与立衍派福清岭边。

  后裔衍传,现姓回族主要聚居峰尾镇郭厝村、后龙镇柳亭村、山腰街道龙山居委会(前郭、刘厝头两个自然村),散居后龙镇坑仔底村虎石自然村、南埔镇塘头村、界山镇鸠林村等地,另有部分迁居东南亚、台港澳及大陆其他地区。

  郭厝氏辈分次第:“霖与一惠志,文子洪明在,士启允元侯,高瞻祈见佑,厚载翊常由,兹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复族

  由于姓回族长期居住在汉族地区,加以元、明时期泉州“回乱”及民族歧视政策,因此,他们长期不愿谈及自己的民族成份。目前也已看不出其民族特征,但多少保留着一些与周边汉族居民不同的习俗,如汉回混合式墓葬、“禁死不禁生”(在世的回民可以吃猪肉,而祭祀先人时均不能上供猪肉)等。

  1986年1月,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恢复后龙今郭厝村、山腰今龙山村姓群众为回族的决定》(惠政[86]010号)称,“接到从中央民委、省人民政府、省民委和地区民宗局转来的郭厝群众要求恢复回族成份的报告,县政府及后龙、山腰乡干部在郭厝、龙山所属的22个村庄及4省5市八个县进行调查,确认为回族。”

  1986年12月,姓回族群众举行隆重的复族大典。

  宗祠沿革

  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郭霖到惠安荻州定居后,曾按中原官员府邸形制建造府宅。

  元末战乱,府宅一度被毁,屋舍器皿无遗一二。

  明代,后裔郭英立郭霖府宅原基上构建氏宗祠。

  清·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江、浙、闽、粤四省沿海“迁界”氏族人被迫内迁,宗祠遭焚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康熙廿一年(1682年)后,族人陆续返回荻州重建家园,以姓氏将荻州更名为郭厝。乾隆六年(1741年)重修宗祠,当时规模为上、中、前三进。今宗祠仍保存有当时的石柱和柱础。

  1912年,宗祠改为莲山学堂(今郭厝中心小学前身)。

  1923年,宗祠再遭兵燹焚毁。1942年,旅星华侨郭良顺郭荣辉郭达明捐献大洋3000元,兴修上、中两落,郭步卿并倡“祠校合一”

  1987年,由台湾姓族人带头捐资发起重修。1991年再修,1993年竣工。

  宗祠规制

  氏宗祠坐西北朝东南,基本保持清·乾隆年间重修时的建筑规制,三进,由石埕、三厅(前厅、中厅、大厅)、两廊、两天井组成,总面积1018平方米。每厅面阔进深均为三间,两廊各有左右边门以方便出入。

  前厅悬山式屋顶,设三个门。正门绘秦叔宝尉迟恭像,一个温文儒雅、一个怒目圆睁,各持兵器以镇邪恶;门顶悬额氏宗词”。门外有5米宽2米深的走廊,廊顶椽柱斗拱雕国绘彩,廊柱携刻著名新闻美学家郭稼题撰的楹联:“邹鲁遗风,中西文化郁郁新郭厝;固始衍派,回汉民俗融融古荻州。”廊侧两边门对开,左、右相望。前壁各开一辉绿岩六角窗,窗棂浮雕花鸟;屋角各砌一红砖柱,各有一只尺把高的辉绿岩小石狮立于檐下柱上之间。

  中厅悬山式屋顶,正中屋脊上饰双龙望塔,前厅正中屋脊上饰绿琉璃双龙戏火珠,两旁各饰有琉璃龙雕,翘脊飞檐,左右相衔,前后相望。厅中留存一对清代石柱,上镌楹联:“系起汾阳,世代源流由固始;支分荻水,故家文献壮莲山。”留存一对1942年祠校合一重修后的石柱,上镌楹联:“百世树人本为子孙垂大计,十年从政实施建教遂初衷。”两壁嵌石刻《郭厝村碑记》《宗祠重光简介》

  大厅硬山式屋顶,正中悬匾氏正宗回族”。木板厅壁与厅顶椽梁斗拱有精美木雕、淡雅彩绘。正厅两侧分别悬挂着氏族史文献及当代人才录,楹联:“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谱写团结进步光辉篇章。”

  廊壁悬列1986年郭厝等地姓群众恢复为回族时各村乡民及外地姓族人所贺赠的镜框牌匾。 

  内珍藏一方宋代太孺人林氏墓志铭、一方清代墓志铭。

前郭郭氏宗祠

  前郭氏宗祠,位于泉港区山腰街道龙山社区前郭村郭良故居北侧。(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郭良》、《泉州民居·郭良故居》)

  1986年龙山恢复回族身份,2001年重修宗祠。

  宗祠坐东朝西,西阔三间,进深四间,横宽10.5米,纵深32米,占地面积336平方米。由庭院、门厅、中厅、祀厅组成,厅与厅之间隔以天井,左右两翼厅廊上下相接。为典型的招梁式木结构,硬山式屋顶。

  宗祠门庭为屋宇式构造,左、右两厢分别附有两道旁门,厢墙上镶砌石雕六角窗棂一对,润白如玉。门庭两边分别用青石装砌的碑记“上郭(前郭)村碑记”“前郭古建筑群‘名人故居’沿革”碑记。

  大门上方悬氏宗祠”匾额,红底金字。上方脊梁枋相叠,梁枋和斗拱饰以各式各样的花虫鸟兽和菱纹卷草状木雕。

  走进门厅,宗祠内分布着六对大圆石柱和四对方石柱,用以划分厅廊和天井间隔。石柱楹联镌书其间:“蟠龙山,倚天地,兴我一族;念汾阳,品古今,读他几车”;“祖居名族,永望人心向善;天留胜境,唯期待礼恒辉”等。墙璧脊梁花鸟鱼虫附之。中厅横梁枋上有匾“畅宗耀祖”四字。祀厅厅堂墙饰以方格窗棂为屏,前排香案摆设。

  祠中还有楹联:

  “报国际明时,万里声华看炳炜;承家绵锦后,一经步武接飞腾。”

  “展鸿基,威扬武烈,千秋蒙沾福祉;绍丕业,昭彰文教,万代恭承祠祧。”

  “山河气象果新奇,到处堂号汾阳;栋宇历史真悠久,满眼裔盘龙山。”

  “前辈光宗,留贻家声远;后昆耀祖,振起世泽长。”

  “为人正直,如日月经天;办事公道,若江河行地。”

  “固始香火分来,恩德垂千秋;上郭风云佛去,诗书继万代。”

  “祖德问安,犹点颔兴我一族;我裔承烈,要留心读他几车。”

  “祖属名族,永望人心向善;天留胜境,唯期诗礼恒辉。”

  “佥事安邦,忠贞昭日月;宜人持家,孝德动乾坤。”

  “除旧明知来者追往者,布新始信今人胜古人。”

  “千秋鸿业从步步做起,万代福源靠时时积来。”

  “德仪人去终留义,复吾心归便成悟。”

  “龙因清源,长流乃及远;山以固本,直上而成高。”

  “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恩。”

  “先祠终古傍龙山,后裔至今托汾阳。”

钞岱郭氏宗祠

  钞岱氏宗祠位于晋江市金井镇钞岱村(古称蔡埭)。

  元末,郭尔旒自漳州榴阳慧海徙居此地,遂拓基构业,蕃衍生息,为钞岱氏开基祖。至10世,族望大开。今旅外族亲分布于台湾、香港、菲律宾、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地。

  氏宗祠始建于明中叶。原宗祠坐落于后份树林前,坐东向西,有百鸟朝凤之概。清·乾隆二十年(1760年)于原基第1次重修。1953年失火焚毁,片瓦无存。

  1989年,族人议定重修,由于数十载变迁,原宗祠风格已破,终舍旧址而取西畔小宗位置奠基重建。1991年告竣。新宗祠根据原宗祠的建筑特色,基本复其原貌。

  宗祠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由三通坊门、大拜埕、拜亭、天井、宗祠主体礼殿及后轩组成。

  各部份皆有所寓意:宗祠主体为天,拜亭为地,前埕为人,三坊门为和,象征“天地人和”;同时,祠前左、右两柱玉阑灯寓意日月精华会聚,祠前左、右双狮喻示族中有武将侯爵;四垂亭皇宫式坊门,上有琉璃瓦,下有白玉阶,左门瞻鳌山征鳌头独占之美,右门窥凤山钟凤毛麟角之祥;中门楹眉镌刻“汾阳衍派”,尽收西资岩秀色灵气;前埕两边立有12支旗杆、12支灯柱,代表廿四山座;前埕中央有12块青石板,代表12地支。

  宗祠祀殿内挂满众多的匾额,昭示历代各世登科发甲、晋身部班、知县的先人伟迹,其中较显要的有“廉访吏”郭尔旒“兵部尚书”郭应聘“骨鲠名臣”郭立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郭立彦》),“文事天卿”郭立彦及其子郭日疆“内阁中书”郭高崧“清廉先彰”郭天锦等。

杏宅氏家庙

  杏宅氏家庙,位于洛江区万安街道杏宅社区(原称杏宅回族村),是回族家庙,但呈闽南建筑风格。2010年列为泉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肇基

  杏宅氏源自泉州“郡东“郡东的开基祖为郭孟良,也是泉州开支1世祖,定居泉州东街。·乾隆《泉州府志》载,郭孟良,浙江富阳人。元末,其从祖任泉州盐司提举,郭孟良随之入闽。“因乐泉之山水,遂居晋江,筑书舍于城东云谷山,自号云谷主人

  “郡东传至郭孟良的第5代四房郭源、二房郭洤,于明成化(1465—1487年)间自泉州东街挈眷徙居杏宅传衍,为杏宅开基祖,但仍称“郡东,奉郭孟良1世祖

  郡东氏、杏宅氏都一直沿袭着家族的昭穆(字序)。自郭孟良以下的字辈为“居资允本,世仲志以,懋尔彦伯13郭赓武再续“克绍贻谋,景福介思,延及子孙,永年保之16字,共28字。

  离杏宅氏家庙不远的朱内山(朱山)至今保留着众多氏先祖的坟茔,如郡东5世(杏宅开基祖)郭源墓(田螺公墓)、郡东6郭洺江墓、郡东10郭承汾墓(老爹公墓)等。

  衍传

  除居住本土之外,“郡东还向外传衍。

  后郭

  后郭杏宅1分支,派衍惠安县黄塘镇后店村后郭自然村,开基祖可能是郭洤长子郭相,时间应在成化(1465—1487年)后

  明·万历元年1573年)编修的“郡东族谱——《东郭族谱》(现存泉州文物保护中心),在郡东6世祖的记载中曰:,字世稳,号谊斋公长子,娶丘氏生三子……与丘氏合葬惠安县十七都……”古代惠安县十七都就在后郭自然村一带。

  当然,也不排除郭相后裔为了看墓搬迁至后郭,从而开辟后郭氏的可能性。

  现后郭已无氏族人。相传后郭氏家族分两次渡台之后,再未返回。台湾新竹有“南势,是从惠安黄塘后郭陆续迁徙而至的。“南势长房族谱载称,氏最早于清·道光廿三年(1843年)就已渡台。《新竹市志》载,“南势举族渡台时间约为咸丰八年(1858年)5月当时家一行六七十口,搭船横渡海峡,在旧称“五汊港”的梧公式登陆,一路向北,最终在竹堑落户。其定居之处,位于今天新竹市延平路和客雅溪之间的岸边,时称“大南势庄”,故氏这一族群被称为“南势郭家”

  台湾“南势各房生庚簿所记的昭穆次序,2—8世为“居伊尹本尚世文”9—12世缺失;13—24世为“柏克绍贻谋景福介士延及子”。对比上述郡东杏宅一直沿用的昭穆,除一些由于闽南语发音导致的偏差如“允”“尹”“思”“士”,以及因闽南语发音相同而将“相”误读“尚”,并误认“尚”6世祖的字序,讳号“尚”字序“世”又被混为两代外,其他则基本一致。特别是郭赓武所续的后16字,非郡东是不可能使用的,但“南势几乎都在用。由此推断,“南势郡东的分支,此结论应无可怀疑。

  尾桥

  南安洪梅尾桥氏,也是“郡东的衍派分支。

  两广

  ·嘉靖至万历间1522—1619年“郡东有徙居两广的,还随带了氏族谱手抄本;至今传衍有近3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郁南连滩、罗定和广西平南、桂平。

  代有才俊

  “郡东代有才俊。

  郡东2世:

  郭居贤,明·洪武廿年(1387年)乡荐,授临武教谕。(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郭居贤》)

  郭宙惟永郭居贤弟,参修《永乐大典》,功成后钦赐翰林院庶吉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郭宙》)

  郡东5世:

  郭源,字本潮成化(1465—1487年)间自泉州东街挈眷徙居杏宅,为杏宅开基祖之一。其慷慨倜傥,会海寇绎骚,知县令集义兵以卫乡闾,选武勇36人置左右,皆感奋用命,寇闻不敢犯,恩授千户侯。年三十七卒。

  郡东6世:

  郭楠,字世重郭居贤玄孙。从蔡清学《易》。明•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历浦江知县、监察御史、吉水教谕、昆山知县、广信府同知、南户部山西司员外、兵部职方司郎中、南宁知府。(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郭楠》)

  郡东10世:

  郭必昌懋丰,号太薇。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进士,明末官至江西参政。清军入关后,郭必昌应招任南明兵部尚书。清兵入福建,郑芝龙率部返回泉州,郭必昌随行回泉居家。清兵破泉州,清军统帅贝勒博洛郭必昌持信招降郑芝龙。顺治四年(1647年),郑成功军攻泉州,郭必昌之子郭显谋为内应,举家被清·提督赵国佐杀戮。(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郭必昌》)

  郭承汾懋衮,号贤水杏宅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捷进士,历淮安府推官、浙江道监察御史。隆武元年(1645年)任御史、巡按贵州。永历元年(1647年晋太傅寺卿兼佥都御史、巡抚黔南。永历三年(164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攻入贵州时被掳,不降绝食而死。(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郭承汾》)

  郡东13世:

  郭赓武,字伯扬,号虞阶。清·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授柳城令,官至贵州安顺守。因母老乞归终养。董修府文庙,主修乾隆版《泉州府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郭赓武》)

  家庙沿革

  杏宅氏家庙始建于明中叶,为郭源郭洤于成化(1465—1487年)间自泉州东街挈眷徙居杏宅之后所建,原为二进。

  ·康熙九年(1670年)顶厅斜塌,重修。

  民国卅六年(1947年)全面重修,并增建中厅,成三进。

  1947—1976年作为杏村小学校舍

  1987年杏宅氏恢复回族族属,因家庙在10文革中遭受严重损毁,侨裔捐资、族亲乐输,重修。

  1997年(丁丑年),族人集资再次重修、粉饰,并辟为杏宅村老人协会文化中心。

  时立有氏家庙重修记》碑,文曰:

   家之有庙也,所以奉祀祖宗、序其昭穆、年时祭礼,亦古人追远之意。

  吾杏宅氏宗族肇基于明代,始祖孟良公玄孙于明·成化自郡东挈眷卜居于此,生聚蕃衍,五百外年来,于今传廿四世,人丁逾万,散居四方,聚集本乡亦三千外丁

  有明中叶即建家庙,以年代之久,庙宇屡倾。民国三十六年,前辈、乡老一度修葺,并扩建正厅中落,布局严整,蔚为大观。

  然甲子重周,沧桑有变,加以十年之浩劫,堂构破损,俎豆违时,吾祖宗灵爽何以为安,族亲有心,议筹重修,族众欣然响应,踊跃献资,集腋成裘,爰于丁丑元春动工,是年兰秋告竣,焕然一新,胜于往时。

  则吾宗族之振兴,从此春秋祭礼,祖宗安享,佑吾苗裔,猗欤盛哉,爰为是记。

  丁丑孟夏。

  2005年,因连遭暴风雨侵袭,顶落东墙壁砖剝落,重新修砌。

  规制

  杏宅郭氏家庙坐南朝北,五开间三进天井带左右护厝,硬山式建筑,建筑面积746平方米,基本保留清代的风格,为泉州东门外规模最大的家庙

  大门作凹寿式(孤塌),自墀头处门位凹入,形成立体视觉;门边置有1对清代的辉绿岩小石鼓,一浮雕荷花,一浮雕牡丹,小巧玲珑。大门之上悬有禇红匾额氏家庙大门扇不装门神,取而代之的是两幅箴言:“功崇恒志”、“业广惟勤”。门柱楹联:“汾阳衍派家声远,柱史传芳世泽长大门两侧各开一边门,边门上分别贴着“百世祖德”“千秋宗光”字样。

  大门内天井立有1984年6月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伊斯兰教遗址”保护碑,还摆放1985—1986平整附近海堤挖出的十多块花岗岩、辉绿岩的伊斯兰教石墓盖残构件,和其它建筑的残构物。

家庙前落、中落皆为敞开式,两边榉头辟作廊。前落硬山顶,明间与次间均辟作下厅,两间各一房。中落中厅为硬山式燕尾脊。

  顶落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硬山顶,三川脊上装饰4个陶釉鸱吻,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木结构架;其明间与次间均辟作大殿,较为宽敞,故无大房,仅有边房,且边房与后房连成一间,无隔开。大厅后部后轩之前设木龛,称“孝思堂”,祀列祖宗牌位。大厅内还保存4枚清代的花岗圆鼓,形柱楚上雕四开光纹饰。

  大殿屏联:“一朝三铁面,五世六豸官

  大殿梁架间安挂有12方清代、民国当时立的或以后重立的“进士”“文魁”“选元”“文林“明德惟馨”、“慎终追远”(台湾世界氏宗亲总会原国民党国防部长、陆军上将郭寄峤1997年亲题)“天旌节孝”“名崇月旦”“潜德幽功”“清时玉荐”“望重乡闾”“云谷主人”等匾额。

花巷顾氏祖闾(顾珀府第、顾氏祠堂)

  原为明·顾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顾珀》)的府第,位于泉州市区花巷北侧,大门在中山中路的承天巷斜对面。廿世纪20年代中山路改造时,府第大门左右已建成店面,只留下不足1米的通道可达。

  府第建于明·嘉靖年间,当年为五进五开间建筑,占地约两亩。一进五楹配有回廊,中间铺有石庭,石庭上的石今石由3块组成,长约20米。石今石之大,泉州少见,相传当时是由花巷的八卦沟运来。石庭对面的照墙,至今仍保持完整。

  二进的中厅原有顾珀的泥塑坐像,毁于文化革命。三进至五进大部分坍塌,其裔孙分别占地营建新厝。五进后有花园一座,后废为圹地。民国十年(1921年),菲律宾富侨,天主教徒陈光纯(南安人)购之,建一座“同”字形洋楼,创办泉州启明女校(今市金属公司宿舍)

  顾家祖闾在他外任时曾遭火灾,后遂成丘墟,长满了蒿蓬荆棘。顾珀致仕归来见状,决心复建,因地湫隘,刚好邻居有丰富宅地出售,便给予买断。面积虽小,却使原来的祖闾开拓多了,后又选地一丘建顾氏祠堂。

  明·嘉靖甲辰(1544年)十月,祖闾及祠堂建成后,顾珀就在这里安度晚年。顾珀还亲自撰写《顾氏祠堂记》及《修祖闾得后记》,后由裔孙顾宗良勒石立在祖闾里。文化革命中,红卫兵到顾珀故居破“四旧”,把石碑推倒,碎成几块。后来族人又把它重新组合竖了起来,但碑文已残缺不全,只留下《修祖闾得后记》中“……地下掘得一……公……始知……是故物,今日何幸续前功,戒尔子孙须慎守,毋得放肆” 等字。

   《修祖闾得后记》中“故物”何指,有两说:

  一是指数十年前已被劈成两块中的一块石棺座。这块石棺座由辉绿岩雕成,上下分三层,底层四个座,中层刻有莲花瓣,工艺精湛。用辉绿岩雕成的基座,说明死者生前的身份较高。

  二是指一件圆柱形的花岗岩石柱,刻有十字架,上下有莲花和云纹图案。

  顾家“得石记”,到底是得哪个,两石的发现,是属伊斯兰教或是古基督教遗物。如果是基督教遗物,那么此教在明·嘉靖(1522~1565年)以前就传入泉州。如果是伊斯兰教遗物,那么顾宅的后花园是否有宋、元时期的伊斯兰教墓葬。以上两种可能,至今无法定论。

津头埔六桂堂翁氏家庙

  位于泉州迎春门外津头埔(今属丰泽区)。津头埔是泉州六桂堂氏族人主要聚居地。

  沿革

  六桂氏宗祠原设于南鼓楼附近“同文斋印书馆”(解放初期为“泉山书馆”)内,原为坐北朝南三间张大厝,顶下两落,兼门口石埕。

  1958年夏被拆除,迁址重建于迎津新村16幢二楼,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

  作为联络海内外六桂宗亲感情的纽带,2002年12月挂牌成立“泉州市六桂文史研究会市区分会”,次年9月创刊出版会刊《六桂春秋》。2004年初,修订整理编修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翁氏家谱》手抄本,历时1年又8个月,完成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589年)至今共416年的《泉郡津头埔莆阳衍派翁氏家谱》。 

  “六桂堂”

  “六桂”6姓。

   相传氏始祖溢为周昭王庶子,定居河南原城(即今河南南阳)。

   唐末,京兆氏35世翁何随父翁轩入闽,卜居莆田竹啸庄(今名竹庄)。传至39世翁乾度898951年),任闽王王审知补阙郎中,娶妻林氏,生6子。五代·晋太祖·天福年间,闽国被南唐和吴越瓜分而亡,为避国乱,翁乾度将6子依次改为洪、江、翁、方、龚、汪6姓。

   宋初,翁乾度6子3次科举先后高中进士,即“三科六进士”。 

   长子处厚,字伯起,分姓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进士,特授承议郎,兼殿中丞上柱国,赐绯鱼袋。

   次子处恭,字伯虔,分姓宋太宗·雍熙三年(985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

   三子处易,字伯简,留本姓,建隆元年(960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

   四子处朴,字伯悖,分姓宋太祖·开宝六年(937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

   五子处廉,字伯约,分姓、开宝六年(937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寺直、监察御史。

   六子处休,字伯容,分姓,雍熙三年(985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

   6子先后俱中进士,兄弟同朝为官,时人誉之“六桂联芳”,其苗裔振振绳绳,分布广泛,故闽南乃至东南亚一带华侨,俱以“洪、江、翁、方、龚、汪”六姓为同宗,称“六桂堂”

   六桂堂氏族人主要聚居津头埔。此外,在南门厂口一带渔业新村(即今聚宝新城)亦有姓族人聚居,俗称“网仔船翁”,原先多以捕鱼为生,与津头埔氏是同根一脉。

安平高氏宗祠

  安平氏宗祠,位于晋江市安海镇中山路小宗埔,2003年被福建名祠编委会列为“福建名祠”。

  肇基

  据《安平氏族谱》收录高惠连撰于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的《尚书公自述迁闽始》和《安平志》等资料:

  安平氏的入闽始祖为高钢高钢(844~936年),字一清,唐·会昌四年(844年)生;原属氏渤海支派(《郡望百家姓》:“氏望出渤海郡。”),世居淮南西路光州固始(今属河南),邑庠生。中和元年辛丑(881年),黄巢起义,社会动乱,寿州屠户王绪攻陷固始。为避战乱,高钢携族南迁,先抵广东潮阳,继至福建漳浦,至天祐元年乙丑(905年)才卜居福唐郡(治今福州)怀安县凤冈(又称龙岗)。高钢始务农,暇读书,后梁·开平(907 ~911年) 间,得闽王·王审知(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审知》)奏举,授从政郎。致仕后子孙繁衍,人称其聚族处曰“高宅洋”。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卒,寿93。

  高钢5世孙高虢,又称高公式,字德调,官正议大夫。清·道光《晋江县志》记:公式,字德调,中州人。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奉檄守泉州,著有政声。十一月二十日,海氛煽起,攻泉城,挺兵击之,不屈死节。事闻于朝,赐谥文忠,立祠于八都安海,仍予祭葬于晋江二都(今磁灶)陶冶山之原,其子孙因世居安海焉。”高虢二子高镔高镒墓庐以守,遂迁居安平(今晋江安海),奉高虢平衍派宗支开基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高虢》)。

  氏是安平早期5大姓()之一。后来,高镔高镒俱中进士,为朝奉大夫,为宣奉大夫。 

  衍传

  高镔高镒后代主要在晋江安海发展繁衍。高镔传4子,曰高镒传4子,2子早夭,2子成,曰思连惠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高惠连》)

  南宋时,姓在安海成为望族。曾到安海讲学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因羡氏人才辈出,为氏赠联“后周忠节第,有宋尚书门”,为题堂匾“有继”,族人遂以“有继”为堂号。(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乾道四~五年(1168—1169年)泉州知州王十朋曾赞叹曰:“泉南一郡,不如家一门。”乾道六~七年(1170—1171年)泉州知州周操(或作周藻)赠联:“著姓冠巨族,人文甲一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后高虢后裔散居于晋江永宁、霁江,南安水头埕边,同安高浦,以及龙下、高坪、诗山等地开基衍后,统称安平氏。

  埕边村氏是南宋开始定居的,他们都是高镒派下:一支是长房思连5代裔孙(安平氏14世)高士泽所传,另一支是二房高惠连大坪宗支小宗支迁入的,当地称坪房角落,再一支是高惠连安海东厅部份成员迁入的。现埕边氏村民已达四千多人(其中三千多人侨居境外),约占埕边村人口的六分之五,其中士泽宗支下的占氏村民的五分之四。士泽第3代裔孙嗣本,迁同安刘五店,现有90多户,人口400多人。

  元末,安平氏17世高山高惠连后裔),号积篑,避兵乱迁居安溪积德乡新康里太平乡(今大坪乡),传衍子孙上下13房。

  明朝有高宪高正迁粤,开基丰、揭、潮、普等地。

  明末,福建漳州府医士高寿觉迁徙至日本长崎,其子高超方于1643年任日本唐大通事。

  清·乾隆至道光间(1736—1850年),安溪大坪氏又大批迁居台北一带,由淡水登岸,沿台北周围的北投、景美、木栅、新店、深坑、坪林等地定居开发,聚族而居。现台北氏宗亲有15万人之多,多系其传裔。各房派为慎终追远,购置田地兴建祠堂,崇祀自入闽1世祖高钢至8世祖高惠连,及肇基安海和开台各房派祖先。近年,台北氏还编修当地《安平氏族谱》。

  现氏在闽南分布除安海而外,还有:安溪大坪、高坪,同安高浦、刘五店,泉州潘山,石狮永宁、龙穴,南安埕边、锦墩,晋江高坑、许坑、湖内等乡,此外,还散居闽、粤、浙、台、港、澳以及菲、新、马等地。据不完全统计,总人数逾20万众。

  人文甲一邦

  高镔高镒及其后裔,一门历13世簪缨蝉联,从北宋·雍熙二年(985年)至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的253年中,48次科考取中58位进士。有“两代七登科,父子同金榜”“一门五代二十进士”之誉。

  “两代七登科,父子同金榜”高镔高镒兄弟及其子两代,在熙宁二年(985年)乙酉科至咸平五年(1002年)壬寅科的17年间,举进士7人,其中的高镔高淳父子同时考中熙宁二年(985年)乙酉科梁灏榜进士。

  “一门五代二十进士”高镔高镒兄弟到其玄孙5代,共考取20名进士。

  高镒之子高思连高惠连,俱登科,思连官通直郎,惠连官兵部尚书;以高惠连(973—1068年)最著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高惠连》)

  高桂高惠连之子,任朝请郎,赐绯衣。高惠连卒后,致仕不出,在家乡开辟书院,教习生员。

   高文善高惠连之孙,资性淳恪,善为文。早年无心科举,在家经营产业,不求名利,只行慈善,病者济以药,贫者赠以栗,死者施以棺,甚至连婚娶者也资助。对上门借贷者,如遇日久利息翻倍,则撕毁焚烧凭据;对借款遁而不还者,也不追究。长者之誉,闻名乡里,彼时朝散大夫刘震撰铭赞曰:“安平之高,闻望清白。忠孝家传,诗书世泽。门有停骖,庭无俗客。抱膝长涂,怀才蕴德。积有余资,施无吝色。”

   高佖高似高惠连曾孙。高佖生性敏悟,但为给弟弟高似专心学习考试创造条件,他以家族事务为己任,悉心打理,侍奉父母。高似终举绍兴丁丑甲科进士,累迁至朝仪大夫、赐绯衣银鱼袋,其兄高佖功不可没。高佖事亲尽其孝,交友尽其诚,“养身以德,教子以经”,子孙3代也皆中进士。

  字行

  安平氏字辈是按五行相生之理创制的。

  安平氏字辈(《泉州谱序》):“钢囦木美虢,镒惠桂善佖,稚溥章鸣贤,闾山广卿吕,保佛积弘子,文钦淳植炅,培钟派标烶,墀铭泉树炳,堂锦洙机煊,增旋源本焕。”

  清·光绪七年辛已(1881年)荔夏朔日,泉城派祥攀在清溪(即“安溪”)大平山美大宗祠中仝诸阁族绅耆公订安平氏历世字行(自1世至145世):“钢囦木美虢,鎰惠桂善佖,穉溥章鸣贤,闾山广卿吕,保佛积弘子,文钦淳植炅,培锺派标烶,墀铭泉树炳,堂锦洙机煊,圭锡鸿材焕,垂鋕深谋燕,增鑅满榜煇,在镕浑相耀,远镜永森然,封镇汉楚烈,基銶浩业煌,堪録法摸炤,尧銮治楙熙,堆金瀛杏澯,陞铨濬杰煐,佳钰濂楷炜,至钜淓柏秋,壎镛溯枢烺,塔镌涟棣焜,报锭江梅煖,坤鉴淑栋营,城镐浓椿炎,均锵源枝烻,睦錝滋极炽。”

  近年,台北氏编修当地《安平氏族谱》时,沿用氏大宗自31世起创制的字行:“培钟派标烶,墀铭泉树炳,堂锦洙机煊。”

  族谱

  《安平氏族谱》,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始修、清·康熙卅九年(1690年)续修,泉州市图书馆有藏。谱中收录有高惠连撰于庆历二年(1042年)的《尚书公自叙迁闽事始》。

  宗祠沿革

  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安平氏即建有文忠公祠”,祀5世祖高虢

  明·隆庆(1567—1572年)间,肇建安平氏宗祠于鹦哥山(永高山)之侧现址。崇祯(1628—1644年)间祠堂废圮,祠地被占,族人联名告官,得以断还。崇祯十三年(1640年)戮力重建,祀高虢高镔高镒三公,为合族大宗。

  明末清初,安平城毁于兵,安平氏宗祠亦毁。

  清·康熙廿九年 (1690年),族人谋兴复,康熙卅年辛末(1691年)落成,迎主安祀。嗣后数次重修。

  民国初期,新学兴起,安海学界在宗祠设立民众教育馆,创办“培青社”,开办夜学,传播新文化。

  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安海商会在宗祠内成立慈善机构,救济贫困。抗战胜利后,著名漫画家丰子恺访问安海时,曾在宗祠举办过漫画展览和学术讲座。

  1950年,宗祠被征为公产,设安海商会于其中。此后,氏祭祀停顿40余年。

  1990年,台北氏宗亲会首次组团返安溪大坪寻根,回台后积极筹捐资金,复建大坪祖祠。1992年,台北氏宗亲组团到安海寻根谒祖,在考察安海宗祠时,见祠宇已面目全非,仅存后落,商议收回旧址重建。台湾知名人士高玉树致函泉州市政府,1992年经政府同意,以补偿方式办理归还。台北市氏宗亲会理事长高锦煌任重建委员会主席,安海高火炽任执行主任,主体工程计费100万元人民币由台北氏诸宗亲认捐,余者费用由大陆氏宗亲筹措。1995年动工翻建,1997年落成。宗祠保留原规制,尽量采用原构件,如石砛、柱垫、立柱等,一些匾额如“有继堂”等也用旧匾重新油漆上金。

  宗祠规制

  安平氏宗祠山门位于安海镇五里街中段,双披式顶,燕尾高耸,脊梁堆塑彩色剪瓷花鸟,檐下装饰朱漆彩绘鎏金木雕牌楼,黑漆牌匾上书“渤海传芳”四个金字。

  进山门不远,到祠堂前石埕,埕角竖立两根上部装着木斗的三四丈高的旗杆,耸立半空。埕前立一堵山字形琉璃瓦顶照墙,白石墙身上嵌着雕镌诗、画和“敦宗睦祖”四个金字的青石堵,正中嵌一个朱红石材镌出的“福”字。

  宗祠坐北向南,比前埕高出三级台阶,五开间两落,占地面积466平方米,青石红瓦,双披式顶,燕尾翘脊,脊梁堆塑彩色剪瓷花鸟。

  大门廊前四根白石圆柱一字并列,檐下装饰朱漆彩绘鎏金木雕牌楼。廊头对看堵镌刻诗文,佳句萃集,诗篇皆采用古代氏诗人的佳作。

  大门三通。

  大门中有青狮拱卫,左、右皆有影壁浮雕,柱联、匾额、题刻一应俱全,五彩碎瓷片镶贴的花式、卷草以及古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瓦当之下,垂花木莲竞相绽放;墙裙螭虎脚,石雕华美勾魂夺魄。

  中门门首石匾镌隶书氏宗祠”四字,为台湾原总统府资政、国统会副主任委员高玉树题写。门联采用朱熹题词:“后周忠节第,有宋尚书门。”大门柱联:“渤海宗支居福地,凤岗云裔出英才。”

  祠堂门墙以雕刻故事人物的石件构筑,内容如文王太公”、 “太公返西歧”、“高怀德扶宋”、“高宠挑铁滑车”等,均与氏历史人物有关。

  门厅挂着台湾知名人士高铭辉题写的“源远流长”、台湾统一集团总裁高清愿题写的“宗绪永昌”匾额。

  厅堂(主殿)比天井高3级,16根镌刻楹联的石柱森然挺立。厅内用24堵朱漆鎏金雕花笼扇隔出安放神主的寝殿;寝殿前横楣正中,高挂朱熹题写的“有继堂”朱红匾额,两旁挂着“文忠”、“兵部尚书”、“文魁”、“武魁”、“进士”等诸多匾牌厅堂墙上,嵌有不少台湾各界要人的题词,如高玉树“祖德永昭”连战“贞固宗谊,绍德扬芬”宋楚瑜“系出高第,祖德流芳,薪火相传,宗裔之光”马英九“祖德惟馨”

  两庑刊刻“安平高氏历代字行”、“祖训”及嵌着建祠捐资万元以上人士的影雕像,其中台湾宗亲捐资万元以上的有39名。

大坪高氏宗祠

  大坪高氏宗祠,位于安溪县大坪乡大坪村山美,是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肇基与衍传

  大坪氏源自安平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祠堂·安平氏宗祠》)

  氏《开闽始祖》载,元末,安平氏17世高山避乱入安溪剑坑,狩猎为生,曾到大平山美狩猎,因猎狗守窝不归,卜是福地,高山即定居大坪开拓蕃衍,后裔称大坪氏开基始祖。高山卒葬海拔1240米的羊角尖(双格最高山峰),称大坪氏开基始祖坟茔,2018年重修。

  现今,整个大坪乡附近的族人有两万多人。

  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大坪氏族人陆续迁台,由淡水登岸,沿台北周围的北投、景美、木栅、新店、深坑、坪林等地定居开发繁衍,台北、淡水、基隆、台中、台南都有分布。

  现仅台北氏就有10个氏分支,宗亲15万人之多,台北万华建有大宗祠。各房派购置田地、兴建祠堂,崇祀自入闽1世祖高钢至8世高惠连,以及肇基安海和开台各房派祖先。近年,台北氏还编修了当地的《安平氏族谱》。

  宗祠沿革

  宗祠始建未详。

  明·正德元年(1506年),大坪高氏7世高积传会族人重建。

  历经明·隆庆、万历,清·光绪及民国几度重修,整体结构概保原貌。

  1987年两岸氏宗亲寻根谒祖,2011年捐资重修。

  规制

  宗祠坐西南朝东北,穴名“虎形牛头堰”,前堂“青凉伞盖金狮”。红砖飞檐,石木结构,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平方米,二进七开间,60支圆柱;四围甲扇,顺应60甲子点金起。

  大门匾额金镌氏宗祠”

  大厅牌匾高悬,有“渤海侯”、“赐谥文忠”、“兵部尚书”、“澎台镇抚”、“护驾将军”、“安远正堂”、“台澎左营”、“卢州贤令”、“进士”、“文魁”、“武魁”、“陆军中将”等。

  柱联如:

  “后周忠节第,有宋尚书门。”

  “承渤海源流,惟冀光前裕后;本清溪派泽,还夸福地心田。”

  “分安平,衍大平,建业开基,祖若宗肇启尚书泽世;后岐峰,前马峰,钟灵毓秀,子而孙须振学士家风。”

  “从安海,溯渤海,海阔渊源远;由凤山,迁平山,山秀人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