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祠堂(7划—上)

  张氏——
    鉴湖张氏宗祠
(延鲁张公家庙。一世祖张延鲁。沿革。规制。)
    儒林张氏家庙(开基儒林。九派传衍。徙居台湾。沿革。规制。各房名人。)
    延寿张氏家庙[张氏祖祠、张岳家庙,位于惠安县净峰镇张坑狮头村(西头村)。肇基和衍传。沿革。规制。]
    前锋张氏宗祠
    上方张氏家庙

    侯山张氏宗祠
  汪氏——
    旧馆驿汪氏宗祠
(泉州西街旧馆驿汪衙巷。始建。沿革。规制。)
    霞春汪氏祖宇(安溪县感德镇霞庭村鼎甲角落。沿革与规制。霞春汪氏肇安及繁衍。)
  连氏——
    坝头连氏家庙
[坝头祠堂。泉港区前黄镇坝头凤山村。肇基与传衍(高阳氏之后。唐•中和连恺入闽。南宋·嘉泰连治肇基坝头。传衍。)。族谱。家庙沿革。规制。]
    山后连氏祠堂[(山后连氏祠堂(格头连氏故居,“山后祖”。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村山后。)。诒燕堂 (连氏故居的后山)。]
  邱氏——
    东浦“四世一品”祠邱氏宗祠。石狮市鸿山镇东浦三村。邱天胜“四世一品”。宗祠沿革。规制。康熙皇帝“圣旨”原件。
  杜氏——
    凤栖杜氏大宗祠[洛江区马甲镇新民村(古属晋江县凤栖里)。肇居。修谱。宗祠沿革与规制。附:贞义姑祠。]

鉴湖张氏宗祠(延鲁张公家庙)

  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湖中村。

  一世祖张延鲁

  鉴湖张氏一世祖张延鲁,河南固始县人,汉·留侯·张良之后。

  鉴湖张氏早在唐代后期已是泉州一带的大族。唐末王潮率部入闽时,泉州鉴湖张氏张延鲁曾带领地方耆老前往迎接,“泉人张延鲁等以刺史廖彦若贪暴,帅耆老奉牛酒遮道,请留为州将,乃引兵围泉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

  沿革

  据纂修于清·康熙年间的鉴湖二房(张定生派)的《鉴湖氏家乘》记载,鉴湖氏家庙原位于今湖中村的地顶自然村后,规模不很大。明初毁于兵火,氏子孙一直乏力重修。清·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年),徙居台湾的25世孙张方高四兄弟重建新大宗,历时3年竣工。

  1994年,族人耗资300万元重修鉴湖氏宗祠,并立氏家庙”牌坊,1996年竣工。竣工之年恰逢张延鲁1111年生辰,族人举办了隆重的仪式祭祀先祖,并将宗祠命名为延鲁 公家庙”

  规制

  现宗祠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湖中村,为两进双回廊结构,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大门外竖旗杆两对。

  祠堂内悬挂“进士”、“解元”等牌匾15方,其中1方“明·丁未科探花”牌匾,落款为“明·天启丙寅年大学士”,即张延鲁20世孙、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儒林张氏家庙

  位于晋江市磁灶镇张林村。

  张林雅称儒林,宋时属开建乡务本里,元、明、清属三都,民国时称碧山乡。北距泉州郡城15公里,西距晋江市区7公里。现有人口1万余人,姓为大族。

  开基儒林

  《元和姓纂》 云:黄帝第五子青阳,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张星,因姓氏。”

  又一说:氏始祖公,自姓,世居轩辕之丘,乃黄帝·轩辕公第三妃彤鱼氏所生之长子,房系总排行为黄帝之第五子。”

  氏祖先受封于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临清一带),春秋时属晋地。三家分晋后,清河属韩地氏世代仕晋、韩为卿士大夫,渐成望族,氏后人遂以“清河衍派”作为郡望。

  三国·吴·辅吴将军张昭有子孙张炜者,于晋恭帝时为琅琊郎中令。国相刘裕欲篡晋,指使张炜用药酒鸠杀恭帝忠心不忍,自饮鸩酒而死。其戚属被迁泉地。之一派遂居晋江一带。至唐末已成泉南望族。

  唐僖宗时,中原连年灾荒战乱,河南王绪统领一支民军从北方辗转人闽。王潮王审知王审邽兄弟夺其军权。军队途经泉州,时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虐民,耆老张延鲁王潮军纪整肃,便率父老以牛酒遮拦劳军,劝王潮留守泉州(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知王审邽》)。张延鲁以迎王潮人泉安闽之功,得封“御史大夫”、 “护军副使”、“护卫将军”等荣衔。泉南张氏悉奉张延鲁为开闽始祖。

  儒林氏开基于宋初,开基组林镜斋《族谱》载:“始祖镜斋公,开闽延鲁公后裔也。”其家族“惟耕读业,罕工商,而得称为泉南著姓者,则以书香绳绳藉有起家云尔。”故以儒林作为村名 。

  九派传衍

  《族谱》载:镜斋生九子,分支九房。依次曰:郎莲池房,郎上仓房,郎厅上房,郎楼下房,郎上方房,郎同安房,郎安溪房,郎漳浦房。”

  长子讳,称莲池房,居张林下库。至12世分衍2支派,各建小宗奉祀祖神,曰云峰公祠、隐逸公祠,南、北相向于莲池旁。又从本村分居五陵嘉福、东山、石狮雪上、青阳王厝、陈埭高坑、古福、磁灶后坑、内坑后厝、欧坑、池店清潆、漳州等处。

  次子讳,传上仓房 。 9 世于宋代徙居德化龙浔镇爱文郊,是德化城关较早的族氏之一。数传而后分居庠栖、美卿、上岩、官田洋以及雷峰、盘卿等地;又有支派迁晋江砌田、泉州树兜、上塘、南安佃坑者。

  三子讳,居张林上库,称上库房。自12世起蕃衍,分居南浔、安海尚贤里、田厝、湖南长沙、金门、台湾等地。

  四子讳,厅上房。旧《谱》谓:镜斋公第四子曰智郎,号退耕,以文才出身,始改里额儒林。”相传曾封安国侯,徙居北京。祖祠有“安国侯”匾。

  五子讳,先分居楼下,称楼下房,7世孙正叟元初择居深巷仔。明·万历间分别徙大嶝岛、陈埭赤西。清代又有分居泽沟、双沟,南安洪濑,江西上饶等地者。在赤西村建有宗祠。

  六子讳,传上方房,居张林上库、内坑上方,驷行等地。9世有分居同安濠山板桥者,又有从板桥再徙晋江潘径,路厦、洪塘、清透、柯坑、伍堡、岑张、后洋、上厝、金门沙美及台湾者。板桥、潘径皆建有宗祠,金门沙美仍存明张廷芳所修的族谱,记其始祖允三公由驷行航海人沧江而居金砂”的历史。


   七子讳,传同安房。2世分居同安西洪塘、海澄有锡埔,后又分居福清,同安青屿、桥下及井得里、东园,惠安石任、洛阳,海坛,澎湖。现仅金门青屿一派就有2000多人。

  八子讳,名,居安溪,为宋代名宦(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读》),传安溪房。后裔分居安溪大坪、东市,分居浙江平阳、苍南、温州,南安东大、四石柱,泉州洛阳,晋江内坑前宅,以及台湾木栅、淡水等地。

  九子讳,传漳浦房。旧《谱》载传裔漳浦、云霄等地。明·万历间,漳浦张廷榜张廷栋兄弟中进士,张斐张天继父子科第,往来省城时便取道来儒林祖庙拜祖。近年来还有南靖洋奎坑、沙县夏茂等地宗亲前来张林认祖。

  氏传衍分支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故各派多自修谱牒,自建宗祠。居住张林的莲池房、上库房、楼下房自15世起取“仕朝于一廷,孟彦启光元,永建乃家,孙子贻谋,以克世君卿,侯伯大其宗,孝友承前德,和亲笃本根”作为字行。而分居龙屿(雪上)、德化龙浔(爱文郊)、同安板桥、同安东园、金门青屿、金门沙美、安溪大坪、浙江凤湾、惠安洛阳的支派则另建有昭穆。

  据谱牒记载,儒林氏自明代迁金门沙美、青屿的支派已蕃衍数千人,金门氏族谱》亦记载:“青屿氏开基于始祖张均正,于宋高宗时因漳、泉绎骚作乱,由晋江张林社迁居金门青屿。”

  徙居台湾

  清代,儒林氏多有徙居台湾的。如:

  张林莲池房有张光通张光旺等230人,张林上库房有张光做张光本等74人,同安房西洪塘景顺公派”张志伟张志尚等36人,同安房惠安石任文会公派”张敦石等11人,上方房上厝湛默公派”张舜普等15人,上仓房德化“念九公派”张廷错等5人;

  安溪房逊郎公”ll世有张立徙居台湾南路小竹桥新庄居住。16世有宗华宗宇兄弟往台湾木栅等地居住。安溪大坪张乃妙于光绪廿三年(1897年),首先将安溪观音茶传人台北木栅种植,被誉为“张氏传人,唐山茶师”,现其裔孙张新兴等在木栅培植铁观音观光茶园达8000多坪。

  沿革

  儒林氏历代簪缨,自是注重光宗耀祖的祠堂建筑。早在明初就有退密先生张廷芳“建祠一区,寝翼庖库,规制详密”,有主殿、厢房、厨房、仓库。(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廷芳》)

  嘉靖年间倭乱,氏祠堂亦遭兵火毁坏。安溪日贞《述志》载:“嘉靖间为兵燹所燃,后再构。”

  “再构”时间在隆庆(1569—1571年)年间,往广东考中举人第二名的族人张会宗回乡展拜,见故祠丘墟,出资倡建,相地张林村中莲池头兴建家庙。时由晋江人通政大夫刑部左侍郎丁自申撰写《儒林张氏祠堂记》,称:“祠成虽俭,荐享虽不殷,然考中度衷……隐然为城南之望。”(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会宗丁自申 》)

  明、清之交,祠堂垣棂倾圮,至康熙五年(1666年),由在儒林成丁出工,各房份出钱,再次修复。并将原来的癸丁坐向改为壬丙坐向,“紫帽后盖,高州前敕,俨然壮观。”祠堂设三通大门,中门前铺六角石砖36块,其中27块是整砖,18块是半砖。36、27、18 都是9的倍数,以隐喻 张 氏一门9大房派的含义。相传早前 张 氏族人在外投靠族亲,要能说对祠堂大门口石砖的数字,就能得到族亲的盛情款待。

  雍正七年又予以修缮。

  1981年,氏祠堂因历久圮塌,复由儒林氏传衍海内外各支派族人捐资10余万元,按祠堂原基址原式样动工翻建,至1984年秋告峻。

  规制

  祠堂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木石结构,二进,硬山式屋顶,三通大门。

  门前设有大埕。埕前立有照墙,照墙左右两件麒麟石雕是旧祠堂大门旁堵石。

  前殿面阔五间,青石门墙多施雕刻,三通大门皆镌刻联、匾,木作铺架皆施雕、彩。正中大门匾刻“张氏家庙”,联文:“名魁三杰标国史,学颂二铭树贤风。”左大门匾刻“清河衍派”,联文:“渔阳德政双收绩,三江清高俊彦才。”右大门匾刻“开基儒林始祖镜斋公像林传芳”,联文“三唐相业千秋鉴,九世同居百忍图。”大门口石柱刻联:“御赐忠勤第;世传孝友家。”“理学家声振,尚书世泽绵。”

  后为正殿,进深3间,内设神龛,供祀列祖列宗神牌。寝殿前挂着“开闽始祖延鲁 公神像”“开基儒林始祖镜斋公像”。梁枋间挂着“安国侯”、“理学名臣”、“忠臣”、“孝子”等匾额,共24方。

  翻建时保留了原大门前36块石砖以及厅石今(“石今”合一字)、拜登石今(“石今”合一字)、踏阶、天井石等旧构件。而木柱悉易为石柱,边墙以条石垒砌,山墙、内墙砌红砖,屋盖铺红色琉璃瓦。

  祠堂右侧新建一座双层楼房,作为儒林氏家庙管理委员会会址。

  各房名人

  张读,字圣行,安溪房始祖。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为安溪建县后登科第一人。终翰林院直讲学士。 墓在晋江上方。(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读》)

  张廷芳,自号退密翁,世居上方,明·理学名儒。(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廷芳》)

  张敏,明·著名宦官,同安房氏传裔,世居金门青屿。历英宗宪宗孝宗三朝,曾奉命操练腾骧四卫官军兼理十九房马政,监督五军大营。兄张本以御马太监守备南京;张庆以司设太监镇守浙江。其侄张晖官鸿胪寺卿; 张苗累官南京通政使,列于九卿;张质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张晖荫官光禄寺少卿。又有锦衣千户张鹏张缙,百户 张宏等。张苗之子张定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张宜弘治十四年(1501年)进士。(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敏张苗》)

  张志选,号行吾。安溪房裔,居泉州西街。嘉靖七年(1528年) 举人,八年进士,累诸暨县令、常州知州。(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志选》)

  张冕,字庄甫,号惺吾。安溪房裔,居泉州西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累乌程知县、广东兵备佥事( 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冕》)

  张维机,字子发,号晦中,安溪房裔,居泉州西街。天启五年 (1625年)进士,历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教习庶吉士。其兄张维枢,字子环,号贤中。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北工部侍郎。(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维机张维枢》)

  张会宗,字于震,号澄江,儒林莲池房裔。明·隆庆元年(1567年)举人,五年(1571年)进士,终云南副使。( 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会宗》)

  张燮,字绍和,号汰沃,漳浦房裔,居龙溪石码。21岁中举,文章才华名噪一时,被推为漳州七才子之一,与 黄道周、何乔远等名士交好。曾被荐入朝编修《神宗实录》,不肯应聘。个人著述丰富,其《东西洋考》一书,广泛涉及明代航海、国外贸易、税收、海外风情,是明代中外关系和东南亚各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张廷煌,字坚卿,儒林楼下房裔。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举人,五十七年(1718年)进士,丹徒县令。子 文秸,字礼仲 ,以国学生授职州同,官至凤翔通判。文秸光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文秸慎和,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进士,官刑部主事。(参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廷煌》)

延寿张氏家庙

  延寿氏家庙,俗称张岳家庙,位于惠安县净峰镇张坑狮头村(西头村),是富有明朝建筑特色的家庙之一。

  张岳家庙(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肇基和衍传

  南宋·宁宗时(庆元元年—嘉定十七年,1195—1224年),氏先人居现在惠安县张坂镇锦田,因子弟连年科举不第,萌生去意。

  张坑始祖摇鼓公,以货郎身份遍寻净峰小岞地界,寻至香山之下、北海之滨,见不远处有一小山,其状如狮;周边有7口清潭,曰“七星坠地”;一湾溪水,旋流西向。最后相吉张坑,造屋肇基。

  然自摇鼓公始,3代单传,门厅祚薄。

  直至4世张性佑,家道始中兴。张性佑生于元·大德四年庚子(1300年),少读书,通孙武兵法,膂力过人。因平寇有功,授职正六品昭信校尉,泉州翼百户。张性佑创家学龙山书室,又名氏草堂(后称龙山书院),为子孙读书之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龙山书院》)

  张性佑卒后,其孙张祖历经元、明易代,永乐朝(1403—1424年)官至湖广按察司经历。

  至张岳的曾祖父张茂,授任浙江桐庐县丞,60多岁致仕归,专攻《诗经》,著《清介叟集》等书;祖父张纶,任江西萍乡县令,精楷书;父张慎,任广东英德县令,兴文教,正礼俗,毁淫祠,创办英德龙山书院,病殁任上,英德人即龙山书院设坛祭祀张岳曾评论三位近祖曰:“桐庐府君性方严,萍乡府君性沉静,先公为人坦责,资禀各有所成”

  张岳,官至太子少保、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六省总督,是有明一代理学名臣。(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单就张岳一门,“七世联科甲,一门六进士。”

  沿革

  延寿氏家庙原为氏祖祠,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永乐十五年(1417见)扩建。

  嘉靖廿七年(1548年),张岳召拜兵部左侍郎,掌院事仅3日,旋任总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进衔右都御史。张岳乘回乡之机,再次将氏祖祠扩建为二进式建筑,立三中门,扩建庭院,屋脊装饰双鳄,雕梁画栋,修筑八卦沟,改名“氏家庙”。(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

  后来,张岳后裔引张岳以为荣,遂将氏家庙”称为张岳家庙”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三房张让后裔、迁居莆田的张向辰认祖归宗,独捐纹银2000两重修家庙,并于庙门前增设青石狮1对,高1.4米,宽0.5米,长0.75米。张向辰,进士,授职海澄知县。

  1986年,新加坡华侨先生等人回乡倡修氏家庙,恢复当年风貌。

  2006年再次重修,2009年10月竣工,面貌一新。

  规制

  家庙区域是一个建筑群,共用一道围墙包围。围墙内既有氏家庙、龙山书院,还有院口的莲花池、古井、憩亭和花圃。从大门口望进去,像一把半开的古式折扇,氏家庙和龙山书院正处于扇顶部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龙山书院》)

  家庙坐西向东(坐乾巽向),正中面对狮山,可“坐西看狮水流西”。占地总面积为420多平方米;两进,东、西进深46米,南、北面宽9.3米,由门厅、天井、两廊和祀厅组成,建筑面积120多平方米,富有明代建筑特色。

  家庙前有占地300余平方米的上、下两个砖埕;庭院长20米,院墙高2.5米。围墙外有碧波荡漾的莲花池,池侧有古井和“石敢当”

  大门门额高悬着题有“延寿氏家庙”6个镏金大字的匾额;原匾额是当年福建巡抚朱覆所题。大门两旁有联:“文冠南闽八千士,学宗东鲁十三经。”门厅匾额“寅宾堂”,原为明·永乐四年(1406年)状元、莆田林环所题,后为清末举人许宗澄重题。

  进大门为天井,左、右廊庑镶嵌有记载历代重修家庙事迹的青石碑。

  祀厅面阔3间,进深5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重檐硬山式屋顶,屋脊原装有瓷制双鳄,雕梁画栋,流光溢彩。至今尚保存着始建时雕刻精致、栩栩如生的1对石狮和两幅花鸟浮雕。

  祀厅上面的匾额“理学名臣”,长0.8米、高0.6米,乃张岳门生、曾任中极殿大学士及宰相的赵志皋为恩师张岳所题。

  “理学名臣”之后,悬挂着3块牌匾,分别记载着延寿张坑的历代进士13人、举人16人、贡生20人的名字及其官职。

  堂中灵龛里供奉着延寿张坑明、清进士张岳张峰张迎张圣听张锵张广张蒲璧张焞张以立张向辰等13位先辈的牌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岳张焞》)

  厅前柱联:“泽遍桐城,万世宦名孚众望;派分锦里,一门人杰属地灵。”

  厅堂正中及两边墙上,悬挂着巡抚福建等处地方兼都察御史李如圭张岳所立的“解元”、为张木式(“木式”合一字)和张巽所立的两块“理学”,以及“勤政爱民”、“祖孙一德”等匾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巽》)

  后落堂中为“孝思堂”,供奉着张岳先祖计13人的牌位。

前锋张氏宗祠

  位于永春县中部达埔镇西隅前锋村。

  钱山张氏宗祠建于明·永乐年间。四世祖政原公定居钱山,初建平屋安居,至于明·六世祖公、公、公三兄弟于明·景泰庚午元年(1450)正月建房屋一座并书院。公于明·景泰丙子七年(1456)十月建房屋一座并书院。公于明·天顺戊寅二年(1458)建钱山祖宇一座。明·成化戊子四年(1468)十二月钱山祖宇翻建加阔。至清·雍正、乾隆年间重修。而后至清末重修一次。至民国34年维修上、下厅堂。最近一次重修于1993年11月竣工。

  张氏宗祠现用地七亩。宗祠上厅挂满奖匾和礼匾。其中有一匾最引人注目的“百忍家风”,是唐高宗赐予远祖张公艺的。从此,张氏族人,都作为家训。宗祠上、下厅的漆柱上共有全国各地有名的书法家撰文、书写的联文20多对。宗祠内部,纯朴典雅,古色古香。

  宗祠外观是砖砌、石雕、木瓦混合结构。大门口挂一对“御史府张氏”大灯笼。门口大庭下有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周围种上龙眼树和其他果树,后面远处有一片柑橘园,更远望去是一座森林茂密的林山。

  前锋张氏远祖张艺询德公之子。公善居家,家道拥睦。至唐时,授东平王。唐高宗问所以能睦之道,公书“忍”字百余以对,故有“百忍家风”之美誉。北宋以来九世同居,屡朝俱获旌表。家道之和,同居之久,从古至今称和宗睦族者莫不仰公之盛德,而举以为治家之法。别立有传世居山东东平州之寿张县号寿张派,派出吴郡。之子孙甚众,散居各郡。

  前锋(原名钱山)张氏系惠三所传,至五世保住公,十世士栋公,十一世重光生子三:延青延素延御。钱山张氏系延御所传。所朔五世保住公由山东迁居山西;至谨公由山西迁居河南光州固始县;至十九世公字英韶于北京时授承务郎,由固始奉召入闽为永春县令。子孙众多,分居闽省各县及江西、浙江一带,定居永春者至二十四世彦芳居达埔溪源,至二十五世苏官另起一世为始祖五官人,传至四世长福治公,由溪源迁居灸德。二政原、三政顺由溪源迁居钱山,四尾官由溪源迁居德化县。政原公登明·永乐年间进士擢升监察御史。公德才兼备,清正兼明,以骨鲠敢于弹劾时政,曾一度被贬谪。后擢升礼部,母艰之时于任所设“思亲堂”以表孝道。故有以忠于国而孝于亲,以忠孝若称。由此,钱山张氏于明、清时志入永春县、州记载称桃源望族。

  钱山全村人口近5000人,历代迁居江西、浙江两省的人口约2万多人,迁居省内的霞浦、永安、三明、沙县、大田、德化、宁德、龙岩等县、市的约有万余人。迁居台、港、澳地区和马来西亚、新加坡、东南亚国家的约有万余人。

上方张氏家庙

  位于晋江市内坑镇上方村。2007年6月列为晋江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原系宋代尚书张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读》)府第,毁于元末,明代重建以奉先世神位,清代、民国均有重修。

   该家庙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65.5平方米,二进三开间,前落东向,硬山式屋顶,后落南向,重檐歇山顶,前卷棚式拜亭,天井深凹,规制富于特色,梁枋间有木雕装饰,正门堵有青石透雕圆窗等装饰。

侯山张氏宗祠

  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山头村。

   氏先辈最早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居晋水聚侯山,定局在围头湾畔。

   约在元末明初,张致正迁居山头村是为侯山氏开基一世祖以历代繁衍蕃息,迄今已到二十一代。其间名人贤士众多,清代有举人张朝开等。由于族谱堙没,众多史实无从查考。

   侯山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历代迭有修建。1983年旅菲侨亲捐资重每年农历1118日举行祭祖朝拜活动。

   宗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木石结构建筑,递分二进,中有天井,祠前有大埕。该祠形貌不冗事雕琢石多素面朴实庄重,结构紧凑顶作燕尾脊,硬山面,琉璃筒瓦绿剪边。后堂为祭殿,祀列祖列宗神位

旧馆驿汪氏宗祠

  旧馆驿汪氏宗祠位于泉州西街旧馆驿汪衙巷内。包括清·法部主事龚显鹤的眷宅、刑部主事王海文宅、氏宗祠、董杨大宗祠在内的旧馆驿古街巷,2001年6月列为泉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是古城区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巷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海文》、《泉州祠堂·董杨大宗祠》)

  始建

  宋·恭宗德佑乙亥(1275),汪立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汪立信》)为江淮招讨使,募兵抗元,因时局急转,扼喉而卒殉国。1276年元兵攻占临安。立信应麟应鸿不肯降元,奉太夫人康氏端宗及皇太后杨氏,崎岖走闽中栖于驻跸之地,先在闽之福安府。景炎初年(1276年),随舟泊于泉州惠安海港之象浦居焉,以避胡氛。后皇室从舟徙潮州,杨太后感恩于康氏氏,临行乃解锦霞玉佩赠之。故闽南姓大部分以“锦霞”为号。

   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立信次孙汪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 汪立信》),自幼从惠安迁居泉州旧馆驿,曾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后因忤上司,拂袖返乡,在旧馆驿内筑官邸,并立宗祠,卒于家。日后通往汪旦官邸和宗祠的小巷称“汪衙巷”

  沿革

  明、清两朝均有修葺。

   因长期风雨侵袭,尤其是受白蚂蚁蛀损严重,解放后逐渐塌圮。廿世纪末,宗祠前厅、天井已毁,破烂不堪,大厅明间、次间屋顶瓦面破损、屋脊缺失,其穿斗式木构件开裂、缺失,立柱和橼条也都严重蛀损,面临坍塌危险。连匾额仅存的“宗祠”二字,也抛荒他处。

   经氏族人近10年的共同努力,宗祠于2009年12月动工重修。

  规制

  氏宗祠占地376平方米,分别由前厅、天井和大厅三部分组成,外墙面出砖入石,其结构色彩、雕饰等,基本保持明代建筑的特征。

   一进祠门,门楣上嵌氏宗祠”石匾额。

   天井两边有通廊连接正祠。正祠为悬山式硬山顶三开间木构建筑,小九架木结构。神龛奉祀先祖汪立信及其列祖列宗的神主。

霞春汪氏祖宇

  霞春氏祖宇,又称霞春鼎甲祖宇、霞春氏开基祖宇,位于安溪县感德镇霞庭村鼎甲角落。

  沿革与规制

  元·至正间 (1341~1368年)始建,明·弘治间(1488~1505年)、嘉靖间(1522~1566年)两次翻建,清·康熙九年(1670年)扩建。1998年重建。

  坐南向北,砖石结构,大厝式建筑,占地面积595平方米。

  楹联:

  “鼎革后诗书礼乐犹存,无忝海滨望族;甲科中文物衣冠未艾,可称闽峤名家。”

  “霞光先巡检之誉;春望裔青书于蓝。”

  “鼎盛勋名,前人继后人承,共仰祖宗厚泽;甲科赫奕,左为文右为武,方知地脉钟灵。”

  “鼎食钟鸣,念当年越国忠贞,代有文章垂国史;甲第蝉联,观奕祀婺源谟烈,家传诗礼溯源流。”

  霞春汪氏肇安及繁衍

  安溪感德镇霞春氏,约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汪十位由泉州迁居到安溪感德镇霞春村肇基。为霞春氏一世祖。《清溪霞春氏族谱》载:“我祖十位公由泉抵霞,卜居于格头池之滨,蕃衍于鼎甲之上。”

  霞春汪氏至今已繁衍三十一世,后裔衍播感德镇霞春、霞庭、霞中、霞云、洪佑、龙通、洋山等村及剑斗镇剑斗村、御屏村等。

  明·嘉靖间(1522~1566年),汪十位的裔孙汪世晃移居大田县横坑村繁衍。

  原由各房系自行分修族谱,清·咸丰间(1851~1861年)进士汪光严(克用)合修安溪县感德镇霞春、霞庭、霞中、霞云、洪佑等村汪氏总谱,名《霞春汪氏族谱》;光绪七年(1881年)汪霞溪主持二修;民国26年 (1937年)重修,2004年续修。

坝头连氏家庙

  坝头氏家庙,也称“坝头祠堂”,位于泉港区前黄镇坝头凤山村。

  氏家庙(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肇基与传衍

  高阳氏之后

  坝头氏,系三代之前远古高阳氏之后。

   《姓氏考略》曰:“出自陆终三子惠连之后”。陆终吴回之子,吴回又是颛顼帝·高阳氏的曾孙。据台湾学者郑喜夫考证,惠连“应系陆终六子季连之误。”高阳氏黄帝·轩辕氏的嫡传裔孙。德化《龙浔甲头氏族谱》(民国卅五年本)亦云:“吾姓者,乃高阳氏之后也。夏时曰恭父者,事夏,后有功,封于连城,遂以地为姓。”

  历夏、商,至周庄王时,有连称者事齐襄公为大夫,其从妹且在公宫。连称徒居上党,后裔蕃衍,遂为山西上党著姓。

  唐•中和连恺入闽

  坝头氏是上党氏的后人。

  据坝头明•隆庆元年(1567年)修的《高阳上党衍派凤阿氏坝头族谱》(手抄本,南京博物馆藏)记载,氏入闽始祖是上党连恺

  连恺,字广志,行二,世居(河南)光州之固始;评事府君次子,母伊氏。唐•乾符(874—879年)间以明经(进士)擢第,为江苏常州尉。广明元年庚子(880年),再任河南叶州通议大夫。中和(881—885年)间,因黄巢起义,北方动荡,弃官奉双亲入闽,卜居福州府闽县。夫人郭氏,生一男连冯

   连恺父母(评事府君、伊氏)卒后,合葬十六都溪西畔,落其穴似仰天火罗。谶曰:“仰天火罗,子孙旺多,若人得此,官至赵高。”连恺夫妇合葬侯官龙亭左畔,落其形如灵龟下水,谶曰:“灵龟势下水,子孙势无比,为官高职位,代代得济美。”

  南宋·嘉泰连治肇基坝头

  延至第9世连治,字国宾,号素庵,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因征讨有功,授散骑常侍镇南将军,孝宗朝(1163—1173年)加封右丞相兼护国大将军。因侫臣变乱朝纲,3谏不纳,连治“恐祸延林木,遂退隐,迁入兴化仙游云顶山北方卜宅,以姓为地名,名‘连坂’住斯焉,始建府第”。因连坂一地相传有“凤穴”,故氏便以“凤阿”为灯号。

  南宋·嘉泰(1201—1204年)间,连治之次孙连钊,字兆钦,自仙游连坂南下,见“得天独厚山水秀,筑巢引凤鱼米丰”之风水宝地,“择芝锦祥兆,初结庐而后定居坝头”,居惠安县七都曾占尾(今凤阳村一角落)繁衍生息,为坝头氏始祖。

  传衍

  坝头是古地名,古代雅称“阿山坝水”,主体坐落在今泉港区前黄镇,区域涵盖甚广。坝头氏自连钊繁衍至今历经30多代,大部分居住在坝头溪流域一带,共有凤山、凤阳、凤林、凤安、凤南、凤北、坑内及南埔镇岭口等8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和界山镇鹅头自然村的部分,约2.8万多人,是中华氏聚居人数最多的区域;居住其它省、市及旅居海外的约2千多人。

  坝头氏和台湾连战的祖籍地漳州马崎村的氏本是同宗,都是上党氏后人。连恺的同宗族人连谋也是唐朝中晚期到福建的。据南方“上党氏”的族人《家谱》记载,上党氏的51世至53世孙连谋入闽后,派生出大田魁城氏、长泰江都氏、龙海氏(旧称龙溪)等。清·康熙廿一年(1682年),上党氏后裔连兴位从龙海马崎村渡海到台湾,定居台南马兵营(时称马崎上党氏)。连战连兴位的9世孙。

  族谱

  坝头氏是在元•延祐(1314—1320年)年间始修族谱的,至清•乾隆三年(1738年)时已先后修谱6次。

  今存明•隆庆元年(1567年)修《高阳上党衍派凤阿氏坝头族谱》(手抄本,南京博物馆藏),从姓入闽始祖连恺录起。坝头氏族人也藏有该谱手抄本4卷,为残本。

  这套族谱是用连史纸(福建连城产的名纸)书写的,骑缝标有“凤阿氏谱序”、“凤阿氏族谱”字样,族人视若珍宝。

  家庙沿革

  约元·后至元四年(1338年),坝头氏4世、时任广东都转盐运使的连应麟,在凤山始建氏家庙,“特建以祀始祖”

  后世屡有修葺。

  “文革”中被改用为仓库。

  1988年,坝头氏24世连瑞达首倡,发动全族每丁出资2元,按原貌修复。旅居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坝头氏宗亲也纷纷捐款,沙县山茶坑宗亲则支援杉木,终在1992年大修竣工。

  规制

  家庙坐东朝西,背靠凤阿山,面对坝头溪。

  家庙前依次有13级石阶、前埕、隘门。“祖籍祠堂前有13级石阶”,是出外的坝头氏族人认祖寻根的标志。

  家庙硬山式屋顶,屋顶铺盖瓦筒,高翘燕尾式屋脊。2落,宽3间,进深6间,为抬梁式木构架建筑,由下厅、天井、两廊、船亭、顶厅(上厅、厅堂)、堂屏、后厅组成。

  大门额悬挂红底鎏金的氏家庙”横匾,两边镂有“出将”、“入相”图案,门旁柱联:“坝水澄清,思源敬业家家乐;阿山耸翠,衍派安居代代春。”

  下厅右侧廊壁镶嵌1方石碑,碑文写道:“吾族原系山西上党郡,世居河南之固始。唐末避难入闽。由榕分支仙游连坂,南宋末衍居迁惠。历经三代,择地凤阿。元末立大宗,春秋二祭。自明及今,四经修葺。”

  厅堂特别高大宽阔,比普通庙宇厅堂高出七八尺,进深也多2间;厅堂间梁柱斗拱,雕花镂柳,描金绘彩。柱联特别多,其中包括明代御史康朗、苑马寺卿朱一龙等历史名人的赠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康朗朱一龙》)

  厅堂右边悬挂着1面牛皮大鼓,据说这是古代官宦之家光宗耀祖的象征,有“鼓随官高”之说。

  后厅中间有一大木龛,供奉坝头氏开基始祖及历代祖先名人灵牌。

山后连氏祠堂

  山后氏祠堂

  山后氏祠堂,即格头氏故居,俗称“山后祖”,即祖屋之意,位于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村山后。

  氏祠堂: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村山后”,2013年1月列为第八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高处望去,氏故居犹如欲展翼的鸟儿,几座古屋在青山绿水之中错落有致地排开。走近了,站在故居前,故居两边山体匀称,左手边山峰兀立,和故居相映成趣,对面一座山如一面镜子置于前,号称“仙人照镜”

  氏5世祖公、公、公3兄弟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坐南朝北,由主楼、赞楼、阳庭、品字池等组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85平方米。

  主楼为歇山式二层“吊脚楼”式建筑,是木瓦结构的楼堂,面阔五间,进深14米,穿斗式梁架,悬山顶。该祠堂为福建省罕见的吊脚楼式明代木构建筑,又称“仙人下海”。二层为4房1厅加护厝的5开间结构,中厅安放着氏祖先牌位。

  诒燕堂

  另有一处氏宗祠“诒燕堂”,在故居的后山,开基祖连克宗“燕巢形”建之,故名。诒燕堂背靠竹林,面朝村落,像一个等待倦鸟归来的燕巢。

  诒燕堂占地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2平方米,分正堂(东厅)和西厅。厅堂上到处挂着“文举”、“武举”等匾额。庭前有数千平方米的空地,远眺可见四五重山,视野开阔。

  祠堂周边有长生天然井、三圈燕子池、天地炉(燕子盆)等。相传天地炉遇亢旱久雨不干不湿。

  2007年宗祠修葺竣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题“连氏宗祠”牌匾。

东浦“四世一品”祠

  东浦“四世一品”祠,即氏宗祠”,位于石狮市鸿山镇东浦三村。保存较完好。东埔3个村氏一族现约有15000人,传世20多代。

  “´四世一品'祠(石狮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邱天胜“四世一品”

  邱天胜(1633—1713年),明末清初·晋江祥芝东浦人(今石狮市鸿山镇东浦);明·崇祯六年癸酉(1633年)生。

  邱天胜受其祖叔影响,锐志攻书,有绍芳志,后弃文从武。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以武略受知于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随万正色大军出围头,参与平金、厦两岛战役,因功授副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万正色》)

  康熙廿二年(1683年),邱天胜施琅征澎湖、靖台湾,授都督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康熙卅二年癸酉(1693年),邱天胜奉旨陛见,以军功授荣禄大夫、左都督,历任贵州都督,管贵州抚标参将,征拖沙刺哈番,屡建奇功。

  康熙卅六年(1697年)七月十九日,康熙皇帝下诏敕封邱天胜为一品大员,同时连同其父邱道凤、母王氏,祖父邱来治、祖母王氏,曾祖父邱孟春、曾祖母王氏等3世亦受恩荣,赠一品,称“四世一品”。(详见下文“康熙皇帝“圣旨”原件”)

  康熙五十二年癸已(1713年),邱天胜卒,年80岁,谥“武烈”。葬本村,墓仍存,内有《墓志铭》。

  子邱有道,康熙间(1662—1722年)任揭石守备。

  宗祠沿革

  东埔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廿五年(1546年)。

  康熙卅六年(1697年)诰封邱天胜“四世一品”后,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重建,雍正六年戊申(1728年)阳月竣工,俗称“四世一品祠”

  时建祠后,公银有剩余,即建立族中助奖学基金,并号召有能力者量力捐资,予以扩充。隔年冬祭日,正式定下“士子领银族例”,为石狮历史较早的民间奖学制度。

  后宗祠虽经数次修葺,但都与初建时规制一致。

  规制

  宗祠坐东向西,皇宫式,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红墙绿瓦,红梁黑柱,镂雕门窗,庄严肃穆,没有多少繁复雕饰。

  大门口竖立1对雕花石鼓,直径0.51米、高1.01米。中间的门槛高及大腿,有0.55米高。正门上方悬挂氏宗祠”额匾。

  天井开阔。

  宗祠内部正厅,高堂之上高悬“四世一品”的牌匾。

  两边柱联扬族人贤迹,如:

  “平金厦,靖澎台,四世一品;封大夫,授都督,千秋永名。”即指邱天胜事。

  “吏部主事考功郎,秉公执法;光禄少卿应天府,除暴安良。”指东埔先贤邱有岩任南京吏部主事事。

  “学问渊源,五代明经相联络;衣冠荣耀,四川巡抚显声名。”邱时邱儒兄弟等5代人均为贡生,而邱养浩则累官至四川巡抚。

  “累代鹰扬夸技艺,同科虎榜显声名。”邱贯高中武进士及邱致邱懿兄弟同科中举。

  宗祠保持一年一度的春祭、冬祭;东埔3个村的民俗活动,一般也都安排在这里举行。

  在宗祠不远处大石山顶,新建“四世一品”六角亭,与宗祠遥相呼应。亭中石碑用烫金字刻着邱天胜事迹。

   康熙皇帝“圣旨”原件

  祠内原有1个圣旨盒,内有康熙皇帝“圣旨”(俗称“四世一品”圣旨),秘藏东埔氏族人家,每年端午节就会拿出来晒太阳防霉变。祭祀时,都会将“圣旨”摆上供桌,祭祀完毕再仔细收藏。

  “圣旨”全称“清康熙三十六年黄地祥云飞鹤纹锦敕封邱天胜及上三代诰命”,共4幅,均黄地祥云飞鹤纹锦(即黄绢质),呈暗黄色,以汉、满两种文字书写,每幅长约100厘米、宽约30厘米。文字自右向左用正楷写成。由于保存状况极差,现仅余6段残片,正文部分严重残缺、皱褶、脱丝和污渍。

  其中1幅有落款“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并有文字:“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中干城特奉褒扬之典功高营卫式膺殊渥之施载……左都督、贵州抚摽右营……邱天胜……以恩光祇受崇褒益……”大致内容是表彰施琅部下邱天胜,在平定金厦、收复台湾中屡建军功等,册封其为“一品大员”,赐世袭。

  另外3幅部分文字缺失,大意是覃恩纶封邱天胜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3世为“一品”

  经过数百年,“圣旨”受损越来越严重,正文部分严重残缺、皱褶、脱丝和污染(污渍),仅余6段残片。氏后人曾将该文物寄存“闽台缘博物馆”,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初步的抢救性保护,延缓自然损害程度。2015年1月9日,为有利保护,邱天胜后人将此“圣旨”捐予该馆永久收藏。“闽台缘博物馆”依据文物本体情况,启动保护修复程序,恢复文物原有形制。

凤栖杜氏大宗祠

  凤栖氏大宗祠,位于洛江区马甲镇新民村(古属晋江县凤栖里)。“凤栖”之名源自汉朝,时长安城南杜陵地区有“凤栖原”,为姓族人聚居地。

  肇居

  唐代谱牒姓氏专著《元和姓篡》载,唐代氏有14望,即:京兆、襄阳、洹水、濮阳、中山、陕郡、安德、扶风、郾师、成都、河东、齐郡、礼泉、河南。泉州凤栖氏,以京兆为郡,乃唐之后,在族系源流上,属京兆杜陵派。

  《凤栖氏族谱》记载,唐末僖宗昭宗年间(874—903年),杜信(一翁)入闽,始居马夹桥(后作马甲桥),为凤栖氏1世,传4世;至5世杜子隆迁凤栖(今新民村),拓基肇业,繁衍生息。“凤栖”之名源自汉朝,即当时长安城南姓族人聚居的杜陵地区“凤栖原”

  明•万历卅一年(1603年),凤栖氏24世杜应楚杜甫律诗《重经昭陵》立下氏字辈,曰:“孟实子立甫,孺曰迪道光。奕亮贞文德,丕成振武威。圣恩天广大,宗治日光辉。”今已传至“恩”字辈。

  修谱

  从元代开始,凤栖氏迄今编修族谱家谱达10次:

  第1次在元·至治二年(1322年),由凤栖氏15世杜拙隐杜子隆11世孙,时62岁)主持,是宗族血统考证之源。杜拙隐,讳冲弼,号拙隐,南宋·景定二年辛酉(1261年)生。

  第2次在明·万历卅一年(1603年),完成于1609年,修谱者是24世中宪杜应楚(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杜应楚》)。

  第3次在明·崇祯二年(1629年),修谱者是杜应楚之子杜蕤霄(25世),“增撰山川纪,姓氏纪,家传”

  第4~6次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至咸丰元年(1851年)间,修谱者分别为杜维枢杜元凯杜蛟亮
第7~10次续修在1955年至2012年。

  时至今日,《凤栖氏族谱》中有谱序、叙、跋、记、仕林、武科志、宗贤传、宗淑列传、宗训、居室、丘墓、墓志铭录、宗祠、宫、庙等卷章,起到敬宗收族、敦本溯源之效。

  宗祠沿革与规制

  凤栖氏大宗祠由凤栖氏15世杜拙隐始建于元·至治(1321—1323年)间,“构祠承先,拓业贻后”。明·嘉靖(1522—1566年)间扩大规制重建,虽历经数代,然叠有修缮,保存至今。

  大宗祠坐北朝南,北依龙兴,南望清源,得风藏水。三进两落五开间,前庭开阔,重门翼庑,青石红砖木构架,是燕尾脊装饰的硬山式建筑。

  祠门左右,有一对明代的雕花石鼓(户对),门楣有1对门当。大门对看堵上有两对竹叶联窗:“唐朝真宰相,晋代大将军”、“武库家声舊,瀛洲世泽长”。大门石刻楹联“城南谱牒无双派,郡北簪缨第一家”等。

  大门匾额红底金字,书“大宗祠”3字。祠门左右有明代雕花石鼓1对。

  祠内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大门、正厅明、清楹联满目,栋梁之上“进士”、“文魁”、“武魁”、“钦命出使”等匾额高悬。“钦命出使”指明·杜应楚的堂兄杜跃苍出使朝鲜封王事。(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杜跃苍》)。

  祠堂大厅有柱联:“南昌旧志循臣绩,浙水新传名宦风”,是彰显裔孙杜应楚杜中士两进士之政声的。(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杜应楚杜中士》)

  大宗祠内还挂有出自杜拙隐所著《弃文》“祖训”匾额,上书:“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利。”

  附:贞义姑

  贞义姑祠,位于氏大宗祠右侧,今存。

  贞义姑,名杜坦斋之女,明·正统十年(1445年)生。杜晦9岁丧父,时氏数代一脉单传,只有1个小她4岁的弟弟杜华。为照顾家庭,杜晦终身未嫁,含辛茹苦,侍母扶弟。不料杜华35岁时英年早逝,留下一子杜旵杜晦杜旵视如己出,养育成人;杜旵成人后娶妻生子,育6子2女,分为6房,传衍嗣裔,使得一向人丁稀薄的氏,开枝散叶。杜晦为当地凤栖氏一脉留住香火,誉为“守贞全孝”,族人感之。

  明·万历(1573—1620年)间,时任户部主事的杜华5世孙杜应楚,于凤栖里建贞义姑祠”祀之。

  明•大学士史继偕《咏颂贞义姑》诗,曰:“玉骨冰心七十霜,护持两世系纲常。克延父嗣侄及弟,不识人间凤求凰……”(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史继偕》)

  此外,《凤栖氏族谱》还收录何乔远苏廷玉李光缙黄道昶杜应楚等名士为“贞义姑”的撰记。(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何乔远苏廷玉李光缙》)

  现贞义姑祠由3间构成,左右两间都不对称。原来的贞义姑祠只有中间1间,没有两侧房间。氏后人因感念贞义姑恩德,自愿左、右各让出1间祖厝的房间增入该祠,成现今规制。

  清·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年),氏后裔、翰林御使杜中士杜蕉林)将杜晦的事迹报告朝廷,情动朝野,道光帝亲谥“贞孝”2字,御批树坊立传。杜中士奉旨为祖姑建节坊,跨道立牌坊于泉榕古道后梧段上(蔡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