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4划-上)

  开元寺、开化洞(石佛洞、蝙蝠洞、飞鹅洞。南安市溪美镇榕桥鹅眼山。开化洞。石佛雕像。岩画。天子石。石塔。蛇石、青蛙石。)
  双忠庙
泉州城内胭脂巷尾双灵寺[姑娘宫,双灵宫。南安市水头镇埕边村。榜娘、瓜娘两姐妹身世。事迹(自幼向佛。神迹。)。清·嘉庆六年榜娘成佛,建“姑娘宫”以祀。清·嘉庆九年瓜娘成佛合祀宫中,改名“双灵宫”。近现代(民国弘一法师数莅双灵宫。“文革”遭毁。1979年重修,更名“双灵寺”。)。规制。]双髻山寺(仙公寺)双鲤堂鲤鱼宫。安溪县官桥镇恒美村沿革。规制。、双坑宫
  水尾宫
(德化县水口镇浐溪畔村场村)水美宫[蓝田水美宫(水尾宫。安溪县蓝田乡乌殊村水尾。)、蓬莱水美宫(水尾宫。安溪县蓬莱镇上东村水口。沿革。规制。附:龙美殿。)]水陆寺遗址在泉州郡城旧馆驿汪衙巷内。遗址。唐·放生池、水陆堂、护国水陆院。北宋·水陆禅院、都监廨舍、添差通判厅。南宋·南外宗正司。放生池改址另辟。南宋·景炎南外宗正司被毁废。元·清源驿、水陆禅院。明·洪武·水陆寺。明·嘉靖·汪旦府第。题咏。)水泥宫水仙宫(水沟巷水仙宫。横街水仙宫。)、水府庙[水府祖殿,武烈庙。德化县德化龙门滩镇霞山村白石自然村水府山谷(古属茅岐社)。沿革(元初始建祀苏十万。明、清扩建。现代重建“水府祖殿”。附:《水府祖殿重建碑记》。)。“水府祖殿”现规制。苏十万抗元遗址。]
  乌髻岩
(乌髻岩,又称“乌髻庵”、“灵应岩”,位于永春县城西北40公里锦斗镇锦里飞凤山凹。唐•开元肇建。宋·王职题诗。元·至正重建。清·康熙傅天培《灵应碑记》。现代重建。寺庙规制。山上胜迹。乌髻十八景。)、乌石宫[泉港区涂岭镇前瓯村。沿革。规制。黑面妈祖的传说(成神。黑面妈祖与洛阳桥。关于乌石庙的兴建。)]
  不二庵[竺书庵,梅桂庵,庵宫。晋江东石梅峰村西。沿革(北宋·熙宁元年颜怿初建“竺书”庵。南宋•开禧颜槦扩建为“不二庵”。宋末毁于元兵。明·洪熙重修。清初又遭兵燹。现代重建。)。规制。]、下孝友宫、月光庵、公妈宫 、午峰岩(头陀岩。安溪县城厢镇南坪村五峰山腹)、长寿宫(南安市丰州镇北街[古属长寿铺])、丰山洞(双髻山寺、仙公寺。洛江区马甲镇仙公山)

开元寺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开元寺》。

开化洞

  开化洞,又称“石佛洞”、“蝙蝠洞”、“飞鹅洞”,位于南安市东面约15公里溪美镇榕桥境内的鹅眼山。整座山原来有龟头、龟体、龟尾的布局,呈巨龟造形。龟头在开化洞,龟尾拖曳山下田中。山上山下分布一些神秘的生殖崇拜图腾。

  “开化洞释迦牟尼造像(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开化洞阿弥陀佛像(南宋):南安市柳城街道祥塘村”,2001年1月列为第五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化洞

  开化洞是在一块巨岩覆盖下自然形成的宽阔空间

  洞顶石面平坦,可晒十余担谷子。

  洞内宽敞,可容百人,平坦幽深,供奉佛祖。近年又在洞前扩建殿堂,但寺庙简单。现代林东海撰书楹联:“娲皇失手,补天开石角,遗斯鹅眼;佛祖留心,就地化金身,立此虎头。”

  传说北宋·杨文广征闽南十八洞,开化洞是其中之一。

  榕桥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出生地,开化洞斜对面百米处有李贽纪念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贽》)

  开化洞前,发现一方重修五星桥碑记。此碑断成两段,碑文模糊不清。山下龟尾处田中还发现一巨石,上刻着“五星桥,觉海山人李王禹重建,天启壬戍穗七月□”。但是,五星桥在地方志中无载,迹亦不可寻,鹅眼山对面却有座觉海山,也不知与觉海山人有关

  石佛雕像

  开化洞顶岩石上凿岩为释迦牟尼立体雕像。从对面的山坡上看,开化洞所在的山脉呈一只横卧的鹅状,石佛正好位于鹅眼的位置上,故名鹅眼山。

  石佛相传为·庆元间(1195—1200年)道人陈大受雕刻而成。《南安县志》:“宋·道人陈大受,庆元间居邑鹅眼山,刳石为洞,名开化,前架一室;凿石佛,可一丈。大受善琵琶,工草书,诸名公多集与游。”

  雕像高约4.5米,站于莲花座上,头戴方檐法巾,脸型丰满,两耳垂肩,双目微合,嘴唇饱满,左手掌心向上平放胸前,右手摊掌向前自然下垂,神态安详,衣褶转疏,线条飘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问题是,《泉州府志》亦有记载宋道人陈大受辟居此洞,但并没记载其有雕石佛之举。且释迦牟尼是佛教至尊,并非道家至尊,陈大受身为道人,又为何雕刻佛像?有人认为石佛雕像造型、风格、形态、表现手法更具唐代南系特点,应是石佛雕刻在前,陈大受辟居开化洞在后。

  “文革”时,佛像头部被炸脱断裂,残块现存开化洞。1987,修复佛像头部、胸部图案、莲花座上部,但与原来风格、表现手法有异。

  岩画

  开化洞石佛雕像后岩壁的深色底上有311.5米的男女剪影形象,呈舞蹈状,底部还有2个人工刻凿的小台阶,类似刻凿法岩画。年代不可考,有人怀疑是原始人类所留,表现原始农耕时代。

  天子石

  在山下田中有块巨石,高约6.5米,直径15米,俗称“天子石”,局部已遭破坏。

  石面上有89个直径大小不一的大圆圈纹,最大约2米。大圆圈纹呈一定规律,即围绕着阳面石上方为中心分布排列,并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这种图纹与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黄河流域发现的彩陶纹样类似。远古文化彩陶中,大圆圈是鼓的形象;一连串圆圈代表连鼓为雷,是霹雳雷霆的象征。《系辞》曰:“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说文》曰:“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也。”可见先民赋以这块巨石的圆形图案具有一定象征意义。

  “天子石”前上方呈女性生殖器造型,长约2米,宽1米左右,形象逼真,有明显雕凿痕迹。远古人类很早就把石头作为具有生殖能力的母体象征的灵物,如生于石”、“石破北方而生。有人怀疑这是远古先民雕刻的图腾崇拜物。

  “天子石”女性生殖器石刻造型和大圆圈图纹的另一侧,有阴阳太极图案。

  石塔

  “天子石”女性生殖器石刻造型正前方约5米处有一石塔,高5.4米,顶部葫芦造型,底座是一块深埋田中的巨石残块。

  传说在造此塔之前,这里有上、下两块巨石,上面那块呈圆尖状,称“麒麟角”,高度与“天子石”相仿,民间将其视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相传“麒麟角”“天子石”的女性生殖器造型相呼应,会出能人。五代时闽王担心能人压过他,下令将“麒麟角”破坏掉,“天子石”也被毁一角。传说中的“麒麟角”“天子石”的女性生殖器造型出现在同一地点似非偶然,或许为同一时代的男、女生殖器图腾崇拜物。

  后来有个“和尚乞”在此处建塔代替“麒麟角”,取阴阳调和之意。此事已不可考。

  蛇石、青蛙石

  开化洞前原有一巨石横卧田中,其形似蛇,俗称蛇石,后被风水先生敲掉。田边还有青蛙石,尚存。蛇和青蛙在远古也是男、女生殖器的图腾。

双忠庙

  双忠庙,位于泉州城内胭脂巷尾。

  原址旧为刘庙。刘庙西向,庙对水门巷。始建及祀神俱不详。

  明季,燕支与燕支为刘庙之权属发生争执,后改双忠庙,始建未详。双忠庙西向,奉祀文武尊王(唐·张巡许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王爷神·张巡许远)。

  解放后被拆毁。

双灵寺

  双灵寺,始名“姑娘宫”,后称“双灵宫”,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埕边村,距安平桥西畔500米。

  民国《南安县志·卷39·人物志14·女仙附·佛姑娘》有传。

  榜娘瓜娘两姐妹身世

  埕边村高钟卓氏入闽19世,娶妻吕氏,属贫苦农家。

  高钟卓共生子女8人:子四,曰,曰,曰,曰;女四,曰,曰,曰,曰榜娘居第七,生于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年)六月十四日。瓜娘居第八,生于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年)十二月廿七日。

  民国《南安县志·卷39·人物志14·女仙附·佛姑娘》:“佛姑娘,讳,邑三十九都埕边乡氏女也。父邦卓(应为“钟卓”),母吕氏;兄弟四,姊妹三(?应为四),姑娘(指“榜娘”)居第七;生乾隆辛丑六月十四日卯时。”

  据《埕边姑娘柱祖宅重建志》“佛姑娘”也指榜娘

  《埕边村姑娘菩萨史志》:姑娘菩萨者,乃氏入闽十九世祖钟卓公之女也。同胞兄弟有四:曰,曰,曰,曰;姐妹亦四:曰,曰,曰,曰。”

  家两姐妹故居距双灵寺不远,现存,为1座闽南式皇宫起大厝,历经百年风雨,有些地方已橼断垣塌。故居厝内依然保留着1口从前榜娘瓜娘取水调配药剂的甘露井,井旁氏姑娘居住的厢房尚存。

  在双灵寺西北面有1座氏埕边姑娘柱家庙,氏这一支脉正是因为族人中出了姑娘菩萨,故被称为“埕边姑娘柱”。

  事迹

  自幼向佛

  民国《南安县志·卷39·人物志14·女仙附·佛姑娘》:“幼而颖异不凡。七岁持斋识经文,十四岁即毅然欲作佛,矢志不嫁。”

  相传,榜娘瓜娘降生时祥云绕梁,满室飘香,似闻空中鼓乐之声。姐妹俩自幼厌荤,尝荤食则呕吐,只好素食养生。两姐妹俩天资聪明,在村里佛堂听经能司佛理,在私塾旁听便能背诵诗书。

  榜娘14岁时,父亲染病去世,临终嘱咐榜娘瓜娘学医。后来,她们遍访名医,勤学岐黄之术,精研医理,精于佛经,研究草药,配成许多良方,广施义医,救了不少人的命,连同安、永春、晋江等地之人均慕名而来。榜娘16岁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女大夫”,这时14岁的瓜娘也成了姐姐的好帮手。但凡上门求医者,两姐妹皆以慈悲为念,有求必应,且不求回报。村民称之“广结善缘、广交善友、广施善事”

  如永春县桃源村民陈华跻之母患病多年,病危之际慕名来水头找榜娘医治,母服下榜娘以3帖配自家甘露井水的药剂后,便渐渐苏醒,再服3个月康复如常。陈华跻感念榜娘医者仁心,特订制1副陶瓷对联“德泽宏敷新佛母,声灵远接古观音”以赠。

  神迹

  传说中,榜娘瓜娘还有梦中跨海救难的“神迹”,类似妈祖林默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民间流传,有一年夏天,姑娘之母吕氏从田间劳作回家,见姐妹俩满头大汗地伏在织机上睡着了,吕氏怕姑娘着凉,便唤醒她们,姐妹俩回神齐声道:“糟了,漂走一艘!”吕氏以为姐妹俩是在做梦,问其因,榜娘说:“围头海面五艘渔船遇狂风有覆顶之难,吾与瓜娘双手各拉1艘,吾口尚衔1舟之缆,正奋救之时,恰母亲唤醒,而失1舟。”吕氏以为姐妹说笑,不以为意。

  3天后,晋江围头渔民百余人带着红绫礼品来村中找寻“埕边姑娘”,人们才得知榜娘瓜娘已渐入法门,竟有通神之术。据说获救者之中有1名台湾商人,为感恩,竟将自家门口的1对辉绿岩石狮子从台湾运到埕边以赠,如今这对石狮子仍守护在“双灵寺”前。

  清·嘉庆六年榜娘成佛,建“姑娘宫”以祀

  榜娘少为后山乡(属晋江内坑乡)家所聘,嘉庆六年辛酉(1801年)十月,家欲行婚礼,榜娘辞婚绝粒46日(一说47日),又趺坐龛中12昼夜,十一月廿六日而成正果,时年21岁。

  同年,乡人以其肉身粉塑,醵资建寺祀之,称“姑娘宫”;次年,金身迁入宫中祀之,佛号“真人”,俗称三姑娘菩萨,香资之余曾捐修安平桥师姑港地段雨坎。

  清·光绪埕边村《氏族谱》载:

  “三女讳榜娘,持斋二十一年,少为后山乡(属晋江内坑)家所聘。十月家欲行婚礼,榜娘辞婚绝粒至四十六日,端坐龛中十二昼夜而成正果也。

   佛号‘真人’,迁入宫中。”

  民国《南安县志·卷39·人物志14·女仙附·佛姑娘》:

  “曾许字(“许字”:许配)晋江内坑家子,姑娘浼(“浼”:恳托)邻媪嘱其母反禽(“反禽”:退婚)焉,母笑置之,亦遂停婚礼。

  姑娘尝对其兄言曰:‘乡南数武有地可作宫宇,以为寂后栖魂之所。’令刻一木龛称其身,塑一像如大士状,饭粒缸水,陈列阶前,脱脚周行十有八遍。祝念既毕,另室盖藏,曰:‘此甘露也,可以疗病消灾。’

  姑娘趺坐龛中十二昼夜,勺饮不入口者四十七日。成佛之后,颜色如生。时年二十一岁,嘉庆辛酉十一月二十六日子时。

  初,姑娘绝粒时,谈休咎(“休咎”:吉与凶,善与恶)辄有验。嗣后远近闻者皆奉为神,得其饭粒杯水以疗病,朝服夕效,以故男妇老幼趋而顶礼者,日有万千。

  因其未嫁,称曰‘姑娘’。四方绅士赠以联匾,醵(“醵”:聚集)资建寺,以其余修安平西桥,名传益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古桥梁·安平西桥》)

  清·嘉庆九年瓜娘成佛合祀宫中,改名“双灵宫”

  瓜娘亦于21岁绝粒辞婚坐化脱凡,成佛于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三月初八日,乡人以其肉身粉塑金身,迁入“姑娘宫”中与榜娘比肩而坐,佛号“四姑娘”。时人称榜娘瓜娘“双美绝粒登仙”,朝拜者合称姑娘菩萨”“双灵菩萨”,“姑娘宫”因此改称“双灵宫”

  清·光绪埕边村《氏族谱》载:“四女瓜娘,持斋亦是。山前(属南安水头)家所聘,行礼期近,学三姐辞婚绝粒两月有余,亦成正果。开龛门,现真容,男女环视者至三日,皆见其颜不变焉。迁入与三姐同龛并坐,佛号‘四姑娘’。”

  民国《南安县志·卷39·人物志14·女仙附·佛姑娘》:

  “后其妹四姑娘瓜娘亦学绝粒,守寂五十余日,遂脱凡于嘉庆甲子年三月初八日子时。溯其生辰,则乾隆癸卯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年亦二十一岁。

   与姑娘同宫比肩而坐,远近礼拜者皆曰‘双菩提’、‘两慈悲’,至今士人赠匾有‘双灵’尊称云。”

  《埕边村姑娘菩萨史志》碑载:姑娘菩萨成正果后,本省及外江文武官员、乡绅士人,赠诗词、送匾额者难以枚举。有云:‘持斋成佛称双灵,绝粒登仙见二难。’”

  近现代

  200年来,“双灵寺”香火鼎盛,信徒遍及闽南及台湾。

  民国弘一法师数莅双灵宫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曾在闽南驻锡多年。1928年在厦门南普陀寺时,结识少年高文显(后为留英博士)。高文显弘一法师渊博的学识所倾倒,从此亲近敬奉,两人遂成忘年交。高文显正是埕边村人,他曾将埕边双灵菩萨的故事说予弘一法师知晓,使弘一法师萌生前往双灵宫瞻仰姐妹菩萨的念头。据《姐妹菩萨双灵寺》一书载,1935年,弘一法师首次由厦门南普陀寺莅临埕边双灵寺讲经,后来又数次驻锡双灵宫,住双灵宫东厢房。

  驻锡期间,弘一法师对两姐妹一心向佛、施医济世、救苦救难的事迹十分赞赏,除说法外,还挥毫题词,为双灵宫手书条幅“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为时任双灵宫主持的宏贤法师题匾“以戒为师”、“无量寿佛”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弘一法师》)

  “文革”遭毁

  “文革”时,双灵宫受到极大破坏,寺庙被改成埕边大队的米粉加工厂。

  1974年9月8日(农历七月廿二),姑娘的真身塑像被人扛去大队部水沟边砸毁。当泥像敲开后,见里头真身等物宛如活人,头发尚存,骨骸晶莹洁白,背部泥胎可见薄如蝉翼的皮肤,榜娘菩萨的耳朵上还残存1只铜耳环。来人惶恐,落荒而逃。

  有村人悄悄用箩筐将骨骸拾回。经检查,姐妹俩原本完好的身躯,有的地方被敲碎了,但也有不少地方是完好的,肩膀等处的皮肉还连着;头颅完好,头发各自挽了1个髻,很是整齐;手指头上可见指甲,身躯皮肤干皱赤色,“皮包骨”状,五脏六腑都在;姑娘身穿浅灰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姑娘穿着月仔衫、月仔裤。

  1975年11月19日(农历十月十七),延请安海佛雕传人冒险重塑神像,将她们的骨头重新拼凑并一层层裹上丝线绑牢,腿部穿上袜子避免散开,手上套上手套,脊椎骨用甘草贯穿扎紧,还原其本来的坐姿。最后,再从原塑像座下挖取黏土,在真身外面依样进行重塑,还买来布鞋,制作披风,着装收藏。历经5个多月得竣。

  1979年重修,更名“双灵寺”

  1979年重修“双灵宫”,更名“双灵寺”,1980年竣工,新建报恩堂、钟鼓楼及伙房、僧舍等,并对两尊菩萨的金身重新粉塑。

  1986年,埕边村民立《埕边村高姑娘菩萨史志》碑,直称两姐妹为姑娘菩萨”

  2010年12月29日,双灵寺举行重修、大雄宝殿重建竣工庆典。高僧及海内外善信用最隆重的盛礼恭迎姐妹菩萨安座。

  规制

  “双灵寺”为砖石木结构,3开间2进。单檐歇山式屋顶,上覆瓦筒,屋脊上飞龙舞凤。

  门前立有台湾弟子送来的明代辉绿岩石狮1对。大门廊内有8根花岗岩廊柱,上镌数副楹联,取“四平八稳”之意;正门高悬“双灵寺”3个红底鎏金大字匾,门联“能于众人施无畏,普使世间得大明”,均为高文显所题。木门柱雕联:“双姝济世弘真谛,灵懿施善播惠风。”

  大门左右有金色琉璃瓦的钟、鼓亭,钟鼓楼前有1986年丙寅阳月立《埕边村姑娘菩萨碑记》和2001年12月南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保护双灵寺碑。

  前进为拜堂。中厅上朱漆桌案,四边墙壁、寺内屋顶均饰以油漆彩绘。神龛内供奉氏姐妹肉身佛塑像,两尊佛像比肩趺坐,头戴金冠,双目凝视前方,身披锦袍,双手执经书法器,容貌端庄安详,服饰淡雅朴素。神龛两边刻有高文显撰联:“双林泥洹光遗教,灵心不昧悟禅机。”拜堂右侧有联:“五里桥边无苦海,双灵寺侧有慈航。”

  后进大雄宝殿是2010年扩建的。中间供奉“三世尊”(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及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两侧殿祀观音文殊普贤韦驮伽蓝等。

  通常汉传佛教寺院的格局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佛教四大护法金刚一般位于天王殿两旁,但“双灵寺”由于没有天王殿,而将四大金刚其中的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咜、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置于大雄宝殿屋脊之上。

双髻山寺

   又名仙公寺,位于泉州城北部二十余里双髻山上。(详见泉州历史网qzhnet.com《泉州山川·双髻山》)

双鲤堂

  双鲤堂,又名“鲤鱼宫”,位于安溪县官桥镇恒美村。(按:恒美、洪塘、草坂3个行政村具方圆5里的小平地,古合称五里铺,距县城仅16公里。)

  “双鲤堂(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双鲤堂始建无考,但堂内所奉祀吴真人保生大帝)塑像为明代雕花制,应始建于明。

  明末清初,保生大帝随五里铺乡民东渡台中,继而成为台中姓崇祀的保护神。现台中沙鹿保生堂就是双鲤堂在台湾的一大分炉。

  现存建筑有清·乾隆(1736—1795年)间遗物。嘉庆(1796—1820年)间曾重建。

  近年由华侨捐修。

  吴真人是双鲤堂供奉的神袛,历来为五里铺氏所奉祀,《五里铺氏族谱》载其缘因:“始祖延臣(龙兴里)家为友,遭乱,负幼子(同安石浔)入清溪(安溪)。”氏先祖娶氏女,黄氏吴真人十分崇敬,乃取其像祀于堂。

  规制

  庙宇外设围墙。门外大埕建有戏台。

  宫前有一水池,池里两块巨石形似双鲤,维妙维肖。清·乾隆《安溪县志》曰:“宫前塘中二石似鲤鱼,因名。”

  双鲤堂前后2进,内有独立的2座建筑,面阔、进深各3间,方向稍有不同。

  前座(正堂)单檐歇山顶,面宽3间,进深1间。神龛中供奉保生大帝·吴夲吴真人)木雕坐像,造型端庄,形象逼真,工艺纹饰应属明代形制,保存完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道教·宋·吴夲》)

  龛上悬挂“慧眼慈心”匾,匾中上方钤盖汉满文“安溪县印”,上款“知安溪县事吴兴宋应麟敬题”,下款“嘉庆庚午年(十五年,1810年)葭月王祖德重镌。”(宋应麟于乾隆廿四年至廿六年任安溪县令)。

  柱联数幅,有:

  “妙道神通昭感应,真君配帝赫声灵。”

  “何当借取回春手,收拾金瓯一片青。”

  “大道无私施泽普,真人有应沾恩深。”

  “驷马拱案,圣神驾驭达皇路;双鲤临门,风云际会上河津。”

  “保境安邦,功施社稷;生医济世,德被庶民。”

  后进与左、右递落建半圆形廊屋。

  后座为氏祖祠,中辟门亭。西向。

双坑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登峰村双坑。始建于明,建筑面积20平方米,主祀保生大帝,配祀三十六差官爷、仙姑妈玉娘娘

 

水尾宫

  水尾宫,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浐溪畔村场村,在柱峰岩附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柱峰岩》)

  “柱峰岩(含水尾宫)(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水尾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3年),祀妈祖,是研究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德化陶瓷外销史的重要实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早在元代,德化制造的陶瓷有95%以上通过水运外销。地处石牛山麓的村场村远离海洋,但宋、元时代却是东进或南下的必经之地。该地木船可沿浐溪入大樟溪而通闽江,就是近现代德化与外界公路未开通前,还有利用洪水季节把外销木材和毛竹串在一起顺水漂到福州的习惯;也可通过水口、桂阳、杨梅等地的水道直达刺桐港、湄洲湾。当地村民为祈祷海上陶瓷之路一帆风顺,即修水尾宫供奉妈祖。

  在离水尾宫不远处,还保留有当时建造岩寺的摩崖石刻。

水美宫

  蓝田水美宫

  蓝田水美宫,位于安溪县蓝田乡乌殊村水尾。本名“水尾宫”,雅称“水美宫”

  始建无考,应建于明代。2002年冬重修。

  水美宫坐南向北,建筑面积16平方米。供奉正顺尊王康王元帅

  明·著名书法家张瑞图到安溪游历,路过水尾宫时,题匾“飞香腾水”,今仍悬挂于宫内,保存完好。
宫内楹联多出自名家之手。

  蓬莱水美宫

  蓬莱水美宫,位于安溪县蓬莱镇上东村水口,原称“水尾宫”,后雅称“水美宫”。水美宫扼九峰岩水口,重山叠嶂,崖悬壁峭,水眉山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九峰山·安溪九峰山》)

  沿革

  水美宫主殿供奉麻三相公

  麻三相公又称尪公,俗名翁春和,陕西韩城人,生于南北朝·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十一月五日,卒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享年65岁。民间相传,他为人敦厚诚实,谙熟诗书,能弹善唱,富有才子之名。后习五行之术,乐享山野之趣,陶醉于山水之间。卒后被唐太宗·李世民诰封为神。

  明·洪熙元年(1425年)八月初一,“尪公”神像被乡人从安溪长坑云集寨“尪公宫”,移驾兴一里上地乡(今蓬莱镇上东村)水尾岩供奉。该岩风水形穴为“下水狮”,神像供奉于岩壁“狮喉”处。

  清代,此岩穴处建1间普通的土木结构小宫观崇奉,土木结构,称“水尾宫”。自“水尾宫”创建后,香火鼎盛,闻名遐迩,并随华侨足迹远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

  “文革”期间,水尾宫遭破坏。

  1982年,当地善信筹资重建,并重塑麻三相公金身,雅称为“水美宫”。1991年后,旅外侨亲和当地信众还先后捐资,改造环境,兴建了宫地的沿溪堤岸、上下石埕、六角凉亭、金亭水尾桥亭,开通自植洋通往景区的2.34公里的公路;并于2000年铺设了水泥路。

  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为“佛生日”,村内外信众焚香点烛,设醮演戏。

  规制

  山门高大,门楼体,犹如宫殿,门额大书“水美宫”3字。山门内右侧有一小佛龛,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公)。

  入山门沿石板路前行,即水美宫,以岩峰为屏,依山面溪,秉龙脉之灵气,沐古洞之雄风,钟山川之灵秀。

  主殿前有六角形拜亭,两侧建有钟鼓楼,外有纱帽山中“茭杯石”和梅花山下“香炉石”。小溪绕殿前而过,山口处建有拦水坝和水尾桥亭。

  宫宇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石柱支撑,重檐翘脊,雕梁画栋。

  大门联:“水美宫地风光好,麻三相公佑万民。”

  正厅神龛设在天然岩壁洞穴中,岩壁因常年旺盛的香火浸熏,已乌黑发亮。宫联有:“地岂桃源,水口宛然洞口;林非棠树,麻公胜似召公。”

  水美宫有一特色习俗,到处都充满着马的元素。宫宇前1对青石马,神龛上供奉着各种材质的马工艺品,连墙壁都是马的装饰挂件,还有1间专门摆放纸马的房子。据说糊纸马敬“尪公”,许愿更有灵应。

  附:龙美殿

  2006年春,泉州嘉龙房地产公司庄凌捐资120万元,委托水美宫管委会兴建龙美殿。

  龙美殿在道路上方,与水美宫隔溪相望,以两山洞相连。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

  主殿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3间,内祀释迦牟尼观音麻三相公等神明。

  殿内有联:

  “龙播梦音陶性情,美传佛义度心明。”

  “上智水美山明涧秀,麻三相公庙显神灵。”

水陆寺

  遗址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水陆寺》:“水陆寺,在府治西南肃清门外。”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水陆寺,在肃清门外西南。”

  肃清门原为泉州子城西鼓楼,遗址在今西街原西菜市口(通政巷口),已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府城·泉州子城》)

  水陆寺遗址在旧馆驿汪衙巷内。现在旧馆驿汪衙巷内尚存4根高约3米的圆形石柱,石柱两头小,中间大,呈梭形状,与灵山圣墓的石柱异曲同工,证实它是唐代的石雕,属水陆寺的前身水陆堂的遗物。汪氏后人把它作为楼房的支柱,至今仍直立在小巷的通道旁。

  1954年泉州青年补习学校开始建校于水陆池北,后来该校并入北门都督第华侨中学,校舍遂为教育局办公地点。1958年,原来在打锡巷的省梨园剧团也在南面填池建址。以后政府部门纷纷进驻,一个约10亩的水陆池,至今面积已不足100平方米,其蓄水防涝的功能也从此消失。

  唐·放生池、水陆堂、护国水陆院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地理·泉州府·晋江县》:“放生池,在肃清门外。唐·天宝六年凿。”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水陆寺》:“唐·天宝六载置放生池,因建水陆堂于池上。乾符六年郡守林鄂始广其堂,号‘护国水陆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唐·天宝六年(747年)敕置祝圣放生池,因建水陆堂其上。乾符六年(879年),郡守林鄠广为院,号护国水陆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放生池》“放生池,唐·天宝六年置。周回四里,在肃清门外西南。欧阳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欧阳詹》)有《记》。贞元(785—805年)中,作水陆堂于池上。乾符六年(879年),守林鄠广而为院。”

  唐代,肃清门外西南旧馆驿与三朝巷之间是子城外的低洼地带。裴巷以西、傅府山以东诸水皆流至此,蓄而成池。原先该池面积约10亩,后又分为东西两池,俗称目镜地。池南原有一排涝水沟经古榕宫前,直至新门街罗城濠沟。

  唐·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下诏书敕置祝圣放生池,因又建水陆堂在池北,故亦称水陆池。

  唐·乾符六年(879年),泉州郡守林鄠将水陆堂加以扩建,为护国水陆院。

  北宋·水陆禅院、都监廨舍、添差通判厅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善信陈僧舍所居地为基址,建水陆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僧宗美撰文。

  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和嘉祐三年(1058年)两知泉州的郡守蔡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把水陆院改为禅院。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水陆寺》:“宋·嘉祐中郡守蔡襄更为禅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宋·郡守蔡襄改为禅院。”

  熙宁间(1068—1077年),郡守陈枢延请本观禅师主水陆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本观禅师》)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后废为都监(宋代武职)廨舍,复为添差通判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放生池》“后以其地为都监廨舍,未几复割还之。”

  南宋·南外宗正司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又改南外宗正司。”

  宋室南渡,南外宗室徙迁泉州,泉州添差通判厅改成南外宗正司和皇族居住地。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放生池》“池久湮塞,大半为民居。旧宗正司芙蓉堂,池之仅存者也。”

  放生池改址另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放生池》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守王十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语僚属曰:‘圣节放生,州郡令典,泉独无之。贡院南有池,嘉莲再生,实和气致祥之地。'乃辟而广之,立木大书‘放生池'字,仍纪以诗。

  淳熙(1174—1189年)间,郡以地狭,徙石笋桥北亭之上,去城差远。

  庆元五年(1199年),刘颖浚东湖,始以湖为之,构亭其上曰“恩波”。作东湖放生祝圣宝胜禅院。(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东湖》)

  后年久,茭葑壅塞,水涸。

  淳祐癸卯(淳祐三年,1243年),守颜颐仲浚之,今废。”

  南宋·景炎南外宗正司被毁废

  南宋·景炎(1276—1278年)间,蒲寿庚“叛宋降元”,尽害宋宗室,南外宗正司及睦宗院等建筑毁之一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南外宗正司》、《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景炎间,叛贼蒲寿庚尽害宋宗室,司废。”

  元·清源驿、水陆禅院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元·至正(误,应为“至元”,1264—1294年)间,以故址之半为清源驿,余地复建禅院。”

  元·延佑三年(1316年),亦黑迷失给施舍的全国100所著名佛寺,刻立《一百大寺看经记》碑留念,碑文中提到,受施舍的泉州路著名的佛教寺院、庵、接待,有“五月,泉州路承天寺、水陆寺、法石寺、招福寺”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亦黑迷失》、《泉州史迹·一百大寺看经碑》)

  明·洪武·水陆寺

  明·洪武(1368年—1398年)间,改名水陆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水陆寺》:“国朝·洪武间改今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明·洪武间,名水陆寺。”

  明·嘉靖·汪旦府第

  成化间(1465—1487年)蔡清在水陆寺讲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清》)。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成化间,文庄公讲学于此。”

弘治(1488—1505年)间黄仲昭修《八闽通志》时,水陆寺仍存。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晋江县·水陆寺“……存。”

  但到嘉靖时,汪旦(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进士、贵州道御史)废寺建府第,乃移水陆寺于开元寺功德堂西,旧迹遂亡。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及御史废寺为宅,乃移寺于开元西偏,旧迹遂亡。”

  水陆池原是水陆寺的配套设施,是泉郡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明·嘉靖间,水陆寺虽被移入开元寺内,但每年农历七月,民间薪传古例,举行“普度”,意是普度众生,也就是中原的“盂兰盆”。历代郡守都如期在此主持道场法事,即做水陆本醮,专祀泉郡的无主孤魂,并以明烛纸船放入池中,希望把瘟神王爷送走,求得境泰民安。旧馆驿巷内原有大船亭、小船亭两座,现亭已毁,但地名尚存。

  题咏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水陆寺》收录水陆寺题咏诗两首:

  明·何乔远《水陆寺故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何乔远》)诗:
    “佛劫年多变,禅门迹可知。试看墙外树,犹有寺前池。
     祝圣留深意,居僧见一时。王询能舍宅,今古有余思。”

  清·学者林霍《题蔡清讲学过》诗:
    “兰若未废时,幽栖多释子。赵宋天潢派,流离传故址。
     成、宏有大儒,皋比拥于此。当日陈紫峰,裒然及门士。
     海内言易学,必推吾郡始。异代赋景行,芳踪何处是?
     萋萋蔓草碧,澹澹方塘水。东西双塔标,迥立犹在迩。”
  〖注〗赵宋天潢派:宋·南外宗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南外宗正司》。成、弘:明·年号,成化(1465—1487年)、弘治(1488—1505年)。陈紫峰陈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陈琛》。

水泥宫

  位于晋江市祥芝乡大堡。

  原有宋·同安人邱葵(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邱葵》)诗刻一首,今已不存。据《泉州府志》录诗云:
       “床头枕是溪中流,井底泉通竹下池。
        宿客不怀过鸟语,独闻山雨对花时。”

水仙宫

  水沟巷水仙宫

  水沟巷水仙宫,在府城水沟巷东南端。西向,庙对水沟巷。始建于明,面积100平方米。祀相公爷文昌夫子观音菩萨,为善济铺水仙境境庙。

  民国期间改办花桥金刚保国民小学(解放后为水门小学)。1994年里人在其旧址创建“市舶司元帅庙”,奉祀 田都元帅苏夫人妈文昌帝君福德正神土地公)。

  横街水仙宫

  横街水仙宫位于泉州郡城南门横街,始建未详,面积15平方米,主祀水仙王,配祀土地公

水府庙

  水府庙,又称“水府祖殿”,俗称“武烈庙”,是苏公尊王的祖庙之一,位于德化县德化龙门滩镇霞山村白石自然村水府山谷(古属茅岐社),处戴云山支脉七台山下水府自然保护区腹地,海拔460米,距德化县城28公里。水府庙及其周边,留有众多苏十万抗元遗址。

  苏十万抗元遗址(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元初始建祀苏十万

  苏十万(约1232—1280年),官讳苏刘义(或称号“留义”),名一侯,字万仁,宋末元初·德化县雷峰乡石城人(古善均里长基村)。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景定四年(1263年)任江西吉州刺史。咸淳十年(1274年),元军迫近临安(今杭州,时为南宋京城),苏一侯响应朝廷诏示勤王,兴师入京,任临安督府节制兵马。德佑二年(1276年)受命与陆秀夫等护赵昰赵昺二幼主南下福州,于福州授封殿前指挥使。元兵进逼福州,宋军辗转撤退至广东崖山惨败,宋亡。苏一侯突围归德化故里,尽倾家资以充军饷,募集义兵,据境内罗城寨(今属德化县雷峰镇长基村)、七台山彰武寨、南埕天平城、天马山岭头寨等处为据点,屯兵积粮;又以县南的肖田、蔡径和城西的唐寨、涂坂宫、相安院为大本营,矢志抗元。德化等地群起响应,有“一呼十万,发草皆兵”之说,遂更名“十万”以号令军兵。前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兵穷无援,苏十万在七台山下水府被围,混战阵亡,死于水府雷鼓潭。(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苏十万》)

  苏十万死后,水府山下大溪村大地自然村先民在雷鼓潭拾得遗骸,将其遗骸塑像于“大壇宫”祀之,称公尊王”,后庙宇即名苏公尊王大壇祖殿”

  元朝定鼎后,为笼络人心,元世祖·忽必烈敕封苏十万武烈苏王,谥师汤

  随之,邑人即相继在水府(即水府庙,又称“水府祖殿”)、隆泰宏祠、双翰、南埕和屏山(今属大田)等地立庙塑像奉祀。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3·人物志(上)·忠烈·宋·苏十万道光《福建通志·卷190》均载:“邑人建水府庙祀之。”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水府山》载:“水府山(位于在坊里茅岐社)林壑幽窈。宋·苏十万庙在焉。”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庙祀·水府庙》:“水府庙,在茅岐社水府山。地势阻深,宇基宽广。宋·苏十万拒元战殁于此,里人祠之。”

  明、清扩建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又诰封苏十万武烈尊王

  ·乾隆《德化县志·卷13·人物志·忠烈·宋·苏十万

  “降乩题云:‘不负心,顶天做去,大丈夫一呼十万,何妨称兵、称贼、称霸、称王?’
邑进士李道泰为对云:‘肯回首,立地便成,好男子百炼千回,自是可鬼、可人、可仙、可佛!’。”
[李道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道泰》]

  邑令鲁鼎梅吊以诗云:‘十万横磨剑气吞,英雄成败未须论。一拳石染生前血,几笔乩游死后魂。’”[鲁鼎梅,清·乾隆(1736—1795年)间进士、德化县令,谒庙所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鲁鼎梅》]

  水府庙最鼎盛时,除“水府祖殿”外,还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3座附属大殿,以及左右厢房、钟鼓楼、放生池等设施。时驻僧甚多。

  自明末始,苏公尊王偶像传播台湾省台南、台北等地崇拜祀奉,香火鼎盛。

  据说清朝到德化任职的县官,每月初一、十五都要搭轿前往水府岩祭拜苏公尊王

  现代重建“水府祖殿”

  民国廿七年(1939年)冬,“水府庙”毁于兵燹,但至今完整留存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等3座大殿的基石,还可勘出左右厢房、钟鼓楼、放生池等原有设施的具体位置。在今“水府祖殿”附近,先后发现青砖、柱础、门臼构件等散落四周的古代构件。

  2005年11月,(白石自然村)两姓筹款重建“水府祖殿”,历时3年竣工。落成庆典之际,海内外1000多处水府分殿机构派人前来参加活动。

  附:《水府祖殿重建碑记》

  二00八年元月,“水府祖殿”重建后,德化县水府文物保护小组立有水府祖殿重建碑记,文曰:

  “水府祖殿重建碑记

  水府祖殿(亦称水府庙)始建元朝年间,奉祀苏公尊王即抗元名将苏十万。圣至尊,显英灵,佑国民,施恩泽,历史悠久,香火炽盛。迨民国廿七年毁于兵燹,惟存基石。水府景地古迹一九八八年由德化县人民政府颁布列入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苏十万,官讳苏刘义,名一侯,字万仁,德化石城人。生于南宋·理宗·绍定五年正月十四日,宝佑四年登进士,景定四年任江西吉州刺史。咸淳十年元兵大举南侵临安城,宋廷危崩,太后昭告天下忠臣义士勤王。苏刘义兴师入都,任临安督府节制兵马。德佑二年受命与陆秀夫等将士护二幼主南下,于福州授封殿前指挥使。元兵进逼,宋军辗转撤退至广东崖山惨败,宋亡。苏刘义突围复归故里,矢志抗元,倾家资,募义兵,屯积粮,立栅寨,极尽山险涧深林密之利,布竹林弓,施蓬丛箭,英勇抗击。元兵惧慑,称公能发草成兵,一呼十万。刘义遂更名十万,以号令军兵。元朝招降不就,遣兵戡剿,戮杀混战,于水府雷鼓潭被刺,挺立不扑,血渍石上,朱殷不灭,壮烈殉职。元朝定鼎后,感其忠烈,诏封‘武烈苏王’。明朝洪武三年敕封‘武烈尊王’。邑人立武烈庙永祀。

  善信香缘,氏族亲共商恢宏大计,蒙诸仁人志士慷慨解囊,聚沙成塔。里人献工拓路,辛劳协作,有关单位鼎力相助,二00五年十一月在原址动工兴建,历经三载,殿堂落成,庆典崇奉。功德无量,勒石铭志。

  德化县水府文物保护小组

  00八年元月立

  “水府祖殿”现规制

  “水府祖殿”3进,长47米,深16米,建筑面积750多平方米。

  庙宇大门额匾“水府祖殿”

  祖殿大厅正中上高悬“武烈王”、“武列尊王”2块牌匾。

  匾下正中神龛奉祀苏十万塑像。左边的神龛供奉苏夫人姑苏六娘)。右边神龛供奉当境境主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苏夫人姑庙·紫帽山苏夫人姑庙》)

  苏十万抗元遗址

  在水府庙及其周边,留有众多苏十万抗元遗址:

  “水府庙”对面宽阔地,是练兵场。水府雷鼓潭,为苏十万战死处。

  “水府庙”左手边有一处长约10米的古墙,露在地面的部分高近1米,石头以“外方内圆”的造型整齐砌成。相传这是当年赵昺的书房。“文革”期间,群众把古屋推倒,用来种地瓜,却在地上挖出一些陶罐,里面装满了银元。

  在“水府庙”不远处的雷峰镇长基村1座高山的半山腰,有“太子殿”遗址,平地约50平方米,地上是破碎瓦片和一些房屋构件。相传南宋幼帝赵昺曾藏身于此。附近还有古代山寨“罗城寨”,石门旁边是1道石墙,地势险要,当年苏十万曾率部在此用石头打退进攻的元兵。“罗城寨”石门往上,在1棵倒塌的榕树下有1块刻有棋盘的石桌,相传当年赵昺和侍从曾在此下棋。在“太子殿”对面,有苏十万的西练兵场。

  距“太子殿”数公里外的1条溪边有1处洞穴,据称是当年苏十万赵昺“藏宝洞”。这里荒山野岭,洞口呈扇形状,向里望去漆黑一片,洞穴及其周围均由石头砌成,呈“凸”形,在石头的连接处有一些黄色的物质,在其构建材料中发现含有硫黄,推测当年这些石头是由糯米、石灰、硫黄混合制成,非常坚固。有人曾带仪器来探测,仪器都反应非常强烈,经不断前来的寻宝者一次次开挖,用铁棍撬、炸药炸,现存洞口已经被挖了8米深,但始终没找到所谓“宝藏”,成为1个未解之谜;有人猜测是洞口开凿错了方向。

  南埕镇南埕村山上有“天平城”,亦为苏十万抗元遗址。

乌髻岩

  乌髻岩,又称“乌髻庵”、“灵应岩”,位于永春县城西北40公里锦斗镇锦里飞凤山凹,距离锦斗镇3.5公里,是永春县最早的寺庙之一。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寺观·泉州府·永春县·乌髻庵》:“乌髻庵,在(县西)七都。”

  “乌髻岩”之名,得自山后有一乌石,形如古仕女发髻。而清•乾隆《永春州志》又说:“乌髻山势若文笔,林木荟蔚,望之如云髻。”

  “乌髻岩(永春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开元肇建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永春县福德里九斗乡金坪人(今锦斗镇洪里村)施秀英(或作施美瑛)适清溪还集里卿源(今安溪县长坑乡山格村)氏(卿源氏8世祖),尚未过门,一日显化飞凤山中,安溪家与永春家执争施秀英形骸,州官令将施秀英形骸投入锦斗“水窟仔”潭中任其自流,若漂至上游即归父母,若往下流即归夫家。不想女身形骸入溪后竟从腰间断为两截,上、下游各获其一。永春锦斗、安溪长坑两地民众缅其美德,感其灵异,各将半身形骸带回,塑成黑脸金身的神像奉祀;家建岩“乌髻”家建岩“普陀”(后称“古岩”)。(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地方民间诸神•显化大士观音》)

  宋·王职题诗

  王职,宋·永春县锦斗乡仙华溪坝人。读书“乌髻岩”

  宋·王职《肆业寺中》:“书余仗策如沙门,几缕炉烟香染巾。流水高山窗外景,奇花异草寺边春。玲珑曲槛笼明月,缥缈画帘卧紫云。半点红尘无梦到,时来白鹤伴僧人。”

  传说某年赴省试前,王职夜梦1条金龙腾空飞起,云遮雾盖,见其首不见其尾。旁有批注云:“云里潜龙现,命中得解元。”果中举人魁首(解元)。

  元·至正重建

  元·至正(1341—1368年)间重建。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7·寺观·泉州府·永春县·乌髻庵》:“元·至正间建。”

  清·康熙傅天培《灵应碑记》

  傅天培,满族蓝旗人,廪生出身,康熙廿九年(1690年)以承德郎(正六品)官秩知永春县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傅天培》)

  时佛教鼎盛,永春锦斗“乌髻岩”庙小神显,乡人纷纷喜献租田以谢佛,然众善香资每被岩守侵吞,攫为己财,悠情挥霍。为此,傅天培应锦斗黎庶之请,利用民众崇神畏神心理,巧撰1篇戒贪碑文,题刻立于“乌髻岩”上,名《灵应碑记》。

  傅天培《灵应碑记》碑高1.5米,宽0.7米,上镌“灵应碑记,碑文竖行方楷,冠以题记小篆,字迹清癯娟秀。

  《灵应碑记》300余字,措词委婉凝练,既描画岩之幽胜,讲述佛(乌髻观音)之成因,进而演绎善善菩提教义:“开元年间,有氏女修真显化于此,故以名为岩焉。然,岩工以大士祀之者。何居曰:氏女显化灵应有类于救苦,故以大士像之噫。人耶佛耶,拟知人自人,而佛自佛,不可溷也。”

  其结语段曰:“……嘻!人欲佛庇,能欲佛勿为人庇乎?利害切身,尚思叩祷;贪闲无恙,辄起垂涎。舍者原为种福,侵者岂能致祥?愿尔僧民共善共心,收租输课,悉资香灯。去苦恼心,生欢喜心;去贪毒心,生慈悲心;去慎痴心,生恐怖心。当前净土,舍置者福,调护者昌,后之人其之绎余言。”

  现代重建

  乌髻岩历经兴废,在“文革”中被夷为平地,仅遗存1块上刻“龟蛇”二兽青石雕。

  1984年锦斗镇村民及侨亲集资依旧制重建,景区较以前有所扩大。

  寺庙规制

  “乌髻岩”整体占地306亩,由仙姑亭、山门、迎宾厅、弥勒殿、戏台、放生池(莲花池)、大雄宝殿(乌髻岩)、钟鼓楼、左、右厢房等组成。

  “仙姑亭”位于山门前,蓝瓦白墙的圆形建筑。亭柱楹联:“有道村姑登法界,无瑕宝女作神祇。”

  山门额顶镌刻金字“乌髻岩”,是旅居澳门的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梁披云手书。

  入山门向上,先到“迎宾厅”、“弥勒殿”和戏台。“迎宾厅”宁静清雅。戏台面向岩宇,搭有雨披,台前可容千人观戏。弥勒殿”高大宽敞,供奉坦腹欢笑的弥勒佛和原先供奉在“大雄宝殿”“十八罗汉”

  走出弥勒殿”,可见“大雄宝殿”。但在弥勒殿、大雄宝殿之间,地处飞凤山山尾似凤凰尾巴处,原有1对“凤蛋塔”,现仅存1座,青石雕成,1人多高,七级,小巧玲珑,工艺精湛,景称“凤蛋衍祥”。据说很早的时候,这里的树木丛中有两堆大小不一、晶莹剔透的圆卵石,人们都说是凤生的蛋,于是在此处雕立1对“凤蛋塔”

  与“凤蛋塔”隔1条小涧,遥遥相对的是1个平台和和1个阁楼式亭子,凭栏四望,“乌髻岩”风光尽收眼中,景称“倚云揽胜”

  要到“倚云揽胜”,得从台阶经“莲花池”才行。“莲花池”,即“乌髻岩”“放生池”,半圆形,池与“大雄宝殿”的前庭只有一沟之隔。池前有1座小天桥可以连通左右进寺的小路。

  再后即“大雄宝殿”,2进,悬山式纯木结构,面阔7间,位于飞凤山的脐部。

  大殿的前庭有围墙环护,两边分别是钟楼、鼓楼,从右侧庭门进入。中庭以石条铺砌,面积较小,在中庭可直接看到殿内的缭绕香火。左厢房为休息室和藏经室,右厢房收藏着许多古今碑碣。下厅有“四大金刚”守护神像。

  大殿额匾“乌髻岩”,是原省委统战部长游嘉瑞所书。两边楹联:“断躯又化佛,问斯潭何致神功撼地;敬母亦爱夫,答隆恩方知孝义感天。”

  一进殿是1块上刻“龟蛇”二兽的青石雕。

  大殿正中最靠上的位置供奉释迦牟尼佛祖,释迦牟尼前面是观音菩萨,再往前是乌髻观音乌髻观音亦称乌面观音”、“乌髻妈”、“乌髻娘,佛号显化大士,海内外供奉的乌髻观音均源于此。乌髻观音一共有6尊,3大2小,分排两旁,依序称为:大妈、二妈、三妈、四妈、五妈、六妈。传说由于当年施秀英的上半身留在此山中,所以这些乌髻观音都是只见其身,难觅其足。其中大妈、四妈脸为黑色。其它的都不是。
?大殿中多有牌匾,如明•大学士李廷机(字九我)所题“慈悲航渡”、清•永春州牧郑一崧所题“南海重来”(落款“桃源牧郑一崧敬书”,有钤印2方)、左宫参将吴应元所题“莲花自在”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廷机郑一崧》)

  楹联还有:

  清末状元吴鲁题:“慈云普荫千年泽,法雨长施万世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吴鲁》)

  “苍松翠竹,琪花瑞草无双地;秀水岚山,幽谷甘泉别有天。”

  山上胜迹

  出大雄宝殿上山,会看到天然石龟和大蟒蛇,其后面有一座弓形小桥上书“姐妹桥”。桥的两头各有一棵南岭黄檀(别名不知春树),这两棵树长得大同小异,主干笔直,约两抱粗,高约25米,远看似一对并肩而立的孪生姐妹,称“姐妹树”;桥以树名,叫“姐妹桥”

  “姐妹桥”后面是天风屏。往天凤屏有两条石级路,左边有112级台阶,右边有88级台阶。天风屏与弥勒殿、大雄宝殿在一条直线上,相距100多米,中间隔着姐妹桥。南宋•朱熹曾到此游玩,留下摩崖石刻“天风来瑞”。(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

  往上走一段路,有1块像椅子的石头,上有藤缠绕,更像躺椅,传说就是当年乌髻娘坐化处,亦称“化身石”、“化身台”,旁建“化身亭”。化身石的后上头还有一座“凤冠亭”。根据当地习俗,凡乌髻观音戴旧的凤冠都要收藏于崖顶山坡,年久月深,这些凤冠被山土掩盖。近年来已发掘出不少旧凤冠的残物,冠虽黑朽,顶珠却依然完美如初。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乌髻观音的凤冠和她本人一样灵验。乡人在迎神赛会时争抬佛像,如未能如愿,则只须以旧冠替代,一样的有求必应,如同显化大士亲临。为了表达对乌髻观音的尊崇,就在“化身台”的旁边建“化身亭”以收藏历代乌髻观音的凤冠,又于“化身石”顶端建“凤冠亭”

   继续往上,距“大雄宝殿”约120多米,有“紫竹院”,此处位于飞凤山的左翼部。“紫竹院”“凤冠亭”、“化身亭”“天风屏”成三足鼎立形状,是小型宫殿式建筑,四周有茂林修竹荫护。它的前殿供奉南海观音菩萨,手持柳枝宝瓶,挥洒甘霖,普济众生,景称“紫竹甘霖”;后殿供奉地藏菩萨。两边的壁画是有关佛祖释迦牟尼修行得道的故事。

  与“紫竹院”相隔只有18米左右,有一俗称“桃树坪”的平地,此处早时环植桃树。传说,清末有一义士因患盅肤之疾,到乌髻岩祈医求药。疗病期间,每日早起,趁早晨朝露鲜润到桃树坪练剑习武、攻读兵书。因梦受乌髻观音点拨,大有长进,且疾病也好了。后来考中武举,授御前待卫,衣锦还乡时特来进香谢神,捐献年租20担稻谷供作寺资。现代重修乌髻岩时,在这里建起了“成林亭”、“观景亭”两个小亭。

  “成林亭”沿小路往前约五六十米,有一个峡谷,盛产苦菜和龙须藤、五加皮、仙鹤草、石橄榄等中草药,古称“苦菜坑”,相传是当年施氏女摘苦菜、采草药的地方。峡谷的右侧陡崖壁立,长有五六十米,高二十几米,从崖顶岩中涌出的山泉缓缓流淌,湿透了满壁的青苔小草,每个草尖都垂挂着一颗晶莹圆润的小水珠,再加上阳光折射,一粒粒的水珠像似一串串的珍珠,故石壁得名“珍珠壁”。壁下有一六角形亭子,有联:“流金悬玉齐天福,穿石成河滴水功。”

  经两百多米长的“小天梯”继续往上,有“仙人洞”,此处距“大雄宝殿”约600多米。“仙人洞”洞盖是5层巨石叠成,分为上、中、下3层,可容十数人出入。这里还有“仙面盆”、“仙脚桶”、“仙酒皿”等天然器物。洞壁有一沟石槽,泉水源源沁出,人称“仙泉”、“仙酒”

  越过“仙人洞”,临近百丈岩崖有一坪,名“望仙坪”,灌木参差,山石嶙峋。此为飞凤山最顶部,海拔约1100多米。如今这里建有“望仙亭”。传说一说每年农历八月初八“神仙会”,“显化大士在此迎宾,众仙佛由此降临,至今还留有一对很大的“仙脚迹”。一说施秀英化仙后,其未婚夫郎思念不已,经常独自上山望月思亲。

  乌髻十八景

  后人以乌髻观音圣迹为主线,归纳有“乌髻十八景”:“乌髻慈航、弥勒迎宾、紫竹甘霖、村姑皈道、樟波倩影、倚云览胜、凤蛋衍祥、莲池清趣、神龟护溘、曲径双檀、天风来瑞、滴水琼珠、薜萝证果、桃坪春晓、天梯励志、猴灯酿慧、仙醪益寿、云海望山。”

乌石宫

  乌石宫,位于泉港区涂岭镇前瓯村境内、福厦公路150公里处东侧,是泉港区最早建立的妈祖庙。

  乌石宫(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乌石宫始建于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宫内天井中央,有1块乌色发光的巨石,高1米多,状若“圣母静坐”,故而得名“乌石宫”

  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原宫址在现福厦公路东侧“夫人圣亭”处,曾以青狮、乌石活穴及蔡襄亲笔题字“应天开基”而闻名。宫中供奉大妈(林默娘)、三妈(陈靖姑)。

  明·宣德元年(1426年)遭火灾,蔡襄墨宝“顺天圣母”“应天开基”的匾额也失于保存。同年秋,乃上移重建庙宇(现址),而在旧址另建一亭以供“乌石”

  虽经“文革”,未遭破坏,但后因年久失修,宫宇危塌。1979年3月,周边六社乡人捐资出力,奠基重修,将原泥木结构改建为石木结构。廿世纪90年代,泉港区道教协会副会长韩晏居主持重修。

  廿世纪90年代初,台湾同胞纷纷组团到乌石宫进香。高雄县凤山市一甲“美泰宫”殿中的黑面妈祖,认定是从乌石宫分灵的,并向乌石宫敬献“应天开基”牌匾。

  1992年后,台湾“慈凤官”、“南巡宫”等也多次前来朝圣,谒拜黑面妈祖,并捐建山门、水井及水电卫生设施。2001年6月在宫的北侧半山中又建起“安平亭”,亭柱镌刻“安然自在观山色,平心静气品人生”楹联。

  规制

  乌石宫所处地域形势,青山东西相拥,西面的山如白鹤晾翅,东面的山连绵起伏如青狮追逐、龟蛇潜行,谣云:“青狮扶乌石,白鹤朝圣母,三狮相追跑,龟蛇塞水口。”

  乌石宫坐东面西,占地800多平方米,建筑与闽南的寺庙建筑毫无二致。宫前有围墙、亭阁,中轴线为山门、天井(两旁护廊)、拜亭、正殿。

  宫门左、右墙壁各镶嵌4块灰黄色花岗岩浮雕,具宋代风格。宫门外尚存1对明代辉绿岩石鼓,其上雕镂葫芦、箬杯。

  正殿屋脊中央立有10座宋代风格的灰黑色石雕小塔,高度均为60厘米,塔尖稍有风化。殿堂面宽五间,进深四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殿内立有1对宋代花岗岩石柱,上刻金字楹联:“案前白鹤朝圣母,殿后青狮据乌石。”

  正中奉祀天上圣母·妈祖娘娘林默娘,俗称大妈)和顺天圣母·黑面妈祖·陈靖姑(俗称细妈三妈),这与湄洲妈祖庙如出一辙。湄洲妈祖手中所捧的玉笏,相传是明代正德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涂岭,命人用角质特制赐予的;至今若将其浸于水中,尚可见一些字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宫中尚存1块木质举牌,长70厘米,宽42厘米,中刻“敕封天上圣母”,四周有回形浮雕图案。

  围墙上一块花岗岩石碑,刻有行书“乌石古地”。墙角垫有4块明代础石,棱角分明,线条优美。

  每年农历九月廿四是黑面妈祖诞辰之日,乌石宫人山人海,进香祈福。传说这天必有一只白虎到殿前朝拜,说这是圣母的师妹、真君女儿的坐骑代主来参拜的。

  乌石宫在台湾及东南亚有多处分炉。台湾高雄县凤山市一甲美泰宫殿中的黑面妈祖,就是从乌石宫奉请过去的。台湾慈凤宫、南巡宫等也多次前来谒拜黑面妈祖

   黑面妈祖的传说

  成神

  黑面妈祖陈靖姑,号临水夫人,原籍福建古田,唐·大历二年(767年)生于福州下渡。长成后嫁与古田刘杞为妻。她自幼好道,为人豪爽侠义。18岁上吕山拜许真君为师,潜心苦修,学得非凡法艺。24岁时,为救苍生,不顾天谴毅然施法祈雨抗旱,以致触犯天条身遭雷击,颜面变黑,殒身于古田临水。百姓感其一生正义,供奉为神,天庭封为顺天圣母,世称黑面妈祖。与湄洲妈祖同受人间香火。

  黑面妈祖与洛阳桥

  陈靖姑得道升天后,依然不忘天下苍生疾苦,到处为百姓排忧解难。其中与泉州有关的,是帮助蔡襄建造洛阳桥。(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蔡襄》、《泉州桥梁·洛阳桥》)

  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9年),蔡襄兴建洛阳桥。由于蛇妖作怪,建桥几遭周折,陈靖姑南海观音法旨,斩除蛇妖;又因工程浩大,资金缺乏,南海观音菩萨陈靖姑幻化成父女两人摇船于洛阳江,扬言谁能用银钱掷中美女者,即让美女与其结为夫妻。一连数日,筹得一船银钱,以助蔡襄造桥。

  然就在功德圆满之时,素喜恶作剧的仙人吕洞宾将拂尘一扬,让一卖蚝的孝子将1枚铜钱掷中幻化为美女的陈靖姑的裙裾。观音大怒,为践诺言,将卖蚝昀孝子度化成护法后即赶上天庭,扯住吕洞宾玉皇大帝面前评理,玉帝为示惩戒,就罚吕洞宾等八仙协同蔡襄造桥。

  关于乌石庙的兴建

  却说陈靖姑自洛阳江回临水途中,忽见一处乌云密布,滚滚浓烟直冲云霄,遂按下云头,定睛一看,原来是1头金毛青狮口吐浓烟阻住云路,青狮脚下一块上圆下方略呈椭圆形的黑色石板金光闪闪;又见四周群山环抱,鸟语花香,宛然一处绝妙的蓬莱仙境。陈靖始正在惊诧之间,观音菩萨从天庭冉冉而来,说:靖姑玉皇大帝已封你为顺天圣母,你当庇护一境庶民平安。文殊菩萨已领如来法旨,令座下坐骑金毛青狮为你寻得此方宝地,你应在此开基建殿,救苦救难。”

  观音菩萨说罢,随口念曰:“青狮扶乌石,白鹤朝圣母,三狮相追逐,龟蛇堵水口。”尔后右手一伸,但见青狮脚下的那块乌石金光闪闪飞至观音手中。乌石正面书有“乌石古地”4个金字,背面是书写如来法旨的梵文,预示着乌石宫以后的兴旺发展。观音恐泄露天机,将这段梵文用手抹去,但字迹依稀可辨。 

  陈靖姑领受法旨后,投驾于“乌石古地”之处,这以后,当地百姓或过往行人每见一黑脸姑娘徘徊于乌石岭为人排忧解难。

  嘉佑元年(1056年),有员外欲往厦门经商,途经乌石岭下,遭遇强盗,惊得昏厥过去。当强盗欲砍杀员外之际,一道金光突现,众强盗撤刀跪地,尔后垂手而去。员外醒来时,只见一位黑面姑娘扶住他,想想刚才的险境,恍如梦中。

  姑娘笑道,强盗们已放下屠刀了,叫他放心前往厦门,此行必然生意兴隆。员外此时方悟出面前这位救命、教化强盗弃恶从善的黑面姑娘,就是传说中的出之同宗的顺天圣母·陈靖姑,遂跪地叩头发愿,要在乌石岭建宫奉敬黑面妈祖

  1年后,员外根据观音菩萨托梦“宫后青狮扶乌石,殿前白鹤朝圣母”的联句,在乌石岭建庙供奉陈靖姑,名“乌石宫”。乌石宫背靠狮山,面朝鹤岭,沿海两岸两座龟蛇山头相互对峙,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格局。

  乌石宫开工典礼时,正在建造洛阳桥的蔡襄感于黑面妈祖斩妖筹银的恩义,特地赶来朝拜,题赠“顺天圣母”、“应天开基”两块匾额。

不二庵

  不二庵,初名“竺书”,又称“梅桂庵”,俗称“庵宫”,位于晋江东石往东沿东金公路直行7公里至张厝头,再朝北约200米处,原属十一都顺和里型厝境内,今梅峰村西。

  沿革

  北宋·熙宁元年颜怿初建“竺书”

  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永春氏卜居于晋江梅林埔(今东石镇型厝、前埔)。《西山杂志》:“五代·后唐明宗·长兴三年,永春公恭卜居于梅林之埔

  传至颜怿,熙宁元年(1068年)建庵堂,初名“竺书”,祀如来佛祖普庵祖师,原为其母诵经礼佛之所。东石型厝《不二庵碑》曰:“庵系北宋·熙宁元年进士颜怿所建,初名‘竺书’。”

  颜怿,晋江东石型厝人,熙宁九年丙辰(1076年)进士。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50·选举·科第·泉州府·宋》:“熙宁……九年丙辰徐铎榜……陈京卢广颜怿蔡惟稽许梁,俱晋江人。”

  南宋•开禧颜槦扩建为“不二庵”

  颜槦,字子养,或作字养正颜怿之玄孙;开禧元年(1205年)以永春籍举进士。颜慵扩建竺书庵,因厝庵之大无与匹俦,称曰“不二庵”。(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颜慵》)

  《桃源氏族谱》:“又有者徙居晋江,以太学生登进士第,历官至梅州太守,祀泉州并永春乡贤祠,入郡志良吏传。”

  东石型厝《不二庵碑》曰:“其玄孙颜槦由永春返祖型厝,为光耀高祖尚书归休园林,增建尼舍、楼台、房廊凡九十九间。”

  宋末毁于元兵

  南宋末,颜忠俊由泉州府城隐处海滨择晋江十一都东贤(东石型厝)住居。

  《埔里氏族谱》载,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战乱,幼主端宗赵昰同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由福州南逃到泉州,知府蒲寿庚(误,应为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叛宋降元,拒端宗于城外,颜忠俊趋迎帝驾至不二庵,并助军饷以抗元兵。端宗封其为兵部尚书,并赐匾额1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蒲寿庚》)
不二庵遂毁于元兵峰火。

  颜忠俊后被尊为东贤氏、埔里氏、田头氏肇基始祖。

  《埔里颜氏族谱》载,为避战乱,留嫡长颜光授居东石型厝,次子颜光拔迁居东石埔头,为埔里氏始祖(该系追认颜洎为入闽始祖)。

  另据龙湖衙口《田头颜氏族谱》载,先祖颜忠俊有3子:长颜光授居东贤,次颜光拔居埔头,三子颜光搢居晋江十九都古西。颜光搢第二子颜锺生3子,长子颜浔涯居田头,次子颜浔江居古西,三子颜浔海居小埭。颜浔涯为龙湖衙口田头开基始祖(该系奉颜潾为入闽始祖)。

  明·洪熙重修

  明·洪熙元年(1425年),湮没150年后的庵宫,再度由里人蔡同莫安四章贡沈明陶通5人倡议修葺,增建一苑围墙,一垣山门,两侧植以梅桂,故又称“梅桂庵”

  清初又遭兵燹

  明末清初郑成功戌兵于此,与石菌陶亭庵互为犄角,以接应独角寨(今英林大觉寨)对抗清军。(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成功》)

  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十六年,1662年),又遭兵燹。

  康熙五十五年(1657年),仁和里蔡自钹信士鸠资庀材,未能恢复原貌,仅容所供佛圣栖身,庙堂委托型厝村耆老照管。

  此后,该寺风雨飘摇,几经沧桑兴败。

  现代重建

  1964年,龙下农场创办农业中学,寺被拆除,运走全部材料兴建校舍,此处留下一片瓦砾。

  廿世纪70年代,尼释元仪经多方化缘,里人与侨亲捐资于中殿原址建造简陋庵堂供佛。

  1988年,释无建(俗姓,名元髻)接任该寺住持,主持翻修中殿,增建拜亭,尔后数年间相继扩建东西护厝,新建东西二座陪庙和膳房、法会台及讲经堂、铺筑石埕广场。

  相传,自颜怿建村聚居以来,型厝村便有上元“游灯祈福”习俗,庆祝元宵、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且代代相传,历久不辍;其活动的终点站即不二庵。(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岁时记•元宵•游灯》)

  规制

  现寺庙占地19亩。庙堂及诸配套建筑错落有致,严谨大方。

  大殿为3开间2进单歇式硬山顶构筑,飞檐翘脊,屋盖为紫色琉璃瓦;中脊塑2条大青龙,脊中塑2小龙护塔,别致精巧。

  殿前拜亭香烟袅袅,亭上小脊塑4条青龙;青石柱上盘龙,跃跃欲飞,隐约有升天之态。

  拜亭南端是现代持德法师倡建的“放生池”,池中轴线近后壁凿1水井浮出水面;二边角各从水中造1对歇山式2层硬顶六角凉亭,池水清澈见底;护栏倒影,鱼鳞跃金,浑然成趣。

  殿堂用粗大石木混构,严密坚实。

  大殿正中龛内祀普庵祖师,左观音菩萨,右地藏王菩萨普庵,名印肃,号普庵,为临济宗12世孙牧庵忠禅师法嗣。南宋·乾道五年(1161年)入寂,殁后有灵,凡事祷者,其应如响。元代加赠“大德慧庆”之号。普庵祖师闽南寺院普遍供奉,诞辰七月廿一日。

  东陪庙分别供奉玄坛三忠王赵子龙保生大帝。西陪庙为注生娘娘行宫。两陪庙均为3开间单歇式硬山顶构筑。

  寺内殿外对联,皆用压锻成型的不锈钢板鎏金镌以红字,与琉璃光耀交相辉映。左侧入门有联曰:“不顶云霞浮雾出;二峨风雨渡江来。”表达了佛门清净,关心众生疾苦的意境。

下孝友宫

  下孝友宫,在府城下孝友后街。东向。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祀文武尊王张巡许远。2000年重修。

月光庵

  月光庵,在府城东街菜巷内、东门小学新校门前。始建未详。早废。

公妈宫

  位于泉州郡城甲第巷1号对面。始建未详,1994年重修。面积5平方米,祀无嗣公妈。

午峰岩

  午峰岩,又名头陀岩,位于安溪县城厢镇南坪村五峰山腹。五峰山古称黄檗山,又名南山、午山,午峰岩位于安溪县城的正南,方位在“离”(午),故名。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五峰山)“深林邃谷,有笋、蕨、稜、稻之饶,神仙之迹。旧传有入山遇仙者,从之而往,越旬方归。山腹有午峰岩,又名头陀岩。”

  唐末诗人周朴曾隐居南山下,后死于黄巢之乱(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周朴》)

  后人深切同情和怀念周朴,为他在南山(午山)建午峰岩塑像奉祀,称伽亻南公伽亻南尊王,常年香火不绝。

  南坪村氏祖传,在建岩寺时遇一巨石,无法凿进。忽然,从石缝中飞奔而出一只金母鸡,引得众人竞相追赶。紧接着,一声“轰”响,山后巨石塌落,所幸无人受伤,众人都认为这是伽亻南公显灵。寺庙落成那天夜里,大风骤起,天边出现一个闪光的东西随风飘旋,最后落在寺庙前的大岩石上。天亮后,人们爬上岩顶一看,原来是个香炉。人们认为,这是天降祥瑞,焚香叩谢。

  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张浚出任福州知州、福建路安抚大使时,上疏奏请朝廷册封周朴,得号“刚显”

  清朝末年,伽亻南尊王的神像还被外迁乡民恭迎至新加坡建岩奉祀。

  午峰岩庙宇原仅十多平米,历经多次修建。近年于原址重建,主殿工程已建成。

长寿宫

  长寿宫,位于南安市丰州镇北街(古属长寿铺)。《南安县志》载:“长寿宫在县治北。”

  长寿宫祀田都元帅·雷海青相公爷),从南安罗东坑口宫祖庙分炉而来,是南安较早专祀田都元帅的庙宇之一,不仅是艺人崇拜的戏神庙宇,同时也是丰州城北街邻百姓的“挡境主”。(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雷海青》、《泉州儒道释寺庙·坑口宫》)

  建宫以来,历代均有兴衰,但由于民国之前丰州是南安县治,很快得以修葺。抗战时期,日寇飞机轰炸丰州城,古城墙遭轰 击全倒塌了,四个城门也不复存在,长寿宫也在敌机轰炸中成废墟。后重建。

  据说,原来的庙宇规模较大,每有“高甲戏”、“梨园戏”、“嘉礼戏”等戏班到丰州演出,都要到长寿宫进香,祈求相公爷保佑演出成功。每年相公爷诞辰,都有“木偶”、“人戏”到宫前献演。

  现长寿宫为二进单间歇山式,屋脊燕尾形。大门联:“长存香火,烟篆百福;寿山不老,永逢千样。”横匾:“合境平安”。殿堂上书“长寿古地”四字,相公爷·田都元帅正襟危坐神龛之中。

丰山洞

  丰山洞,又称双髻山寺,俗名仙公寺,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仙公山,始建于南朝·齐(480-502年)。(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仙公山·丰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