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宫

(花桥真人庙、花桥慈济宫。鲤城区中山南路。)

  花桥亭。
  立庙。

  南宋•
真德秀《慈济庙祝文》。
  清代
修缮。
  近现代。
  规制。
  善举。

  花桥慈济宫保生大帝(吴真人)药签

     ——保生大帝药签的形成。
     ——闽南保存保生大帝药签较有代表性的吴真人宫庙。
     ——泉州花桥慈济宫保生大帝药签的概述。
     ——泉州花桥慈济宫保生大帝药签详记。

  花桥慈济宫保生大帝诗(60

  花桥宫,又称“花桥真人庙”、“花桥慈济宫”,位于鲤城区中山南路605号,是闽南地区兴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崇奉吴真人的三大名庙之一。奉祀北宋·泉州府同安县名医吴夲(979—1036 年),闽台民间尊称吴真人大道公花桥公保生大帝,原还附祀弃官从吴夲学道行医的仙官和圣者。(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宗教·道教·宋·吴夲》)

  “花桥慈济宫”:1992年9月列为泉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花桥慈济宫(清):鲤城区中山南路”,2009 年11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桥亭

  花桥宫原址为古花桥亭。

  明·万历《泉州府志·卷5》曰:“花桥在南门桥南,今呼花桥亭。”

  清·陈步蟾(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步蟾》)《重修花桥庙记》陈国仕《丰州集稿·卷9》,南安县志编纂委员会,1992.10)云:“桥以花名,美称也。予阅故家志乘,知所谓花桥者矣。古来东、涂二关内外皆花担,结市于此。时犹架木为之,后易以石桥。桥上有坛,夏暑雨,冬祈寒,贸易者赖之。以花名桥,以桥名坛,因以坛前名街,其源远矣。”

  立庙

  史志载,吴夲一生“以医名天下,以济人救物为念,而义不取人一钱”、“业医无贵贱,按病授药,如矢破的”。相传北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泉州流行瘟疫,死者相继,吴夲急率弟子前来救治,活人无数。

  吴夲逝世后,于北宋·景祐年间(1034—1038年)被泉州府同安县一带民众崇奉为地方性神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任太学士伏阙上书的同安人在泉州府城吴夲生前行医故址花桥亭创建真人庙,供奉吴夲,因曾膺赐号“慈济”,故名“慈济宫”,俗称花桥慈济宫。泉州祀吴夲于之花桥亭,尊称其为“花桥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吴夲》)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花桥真人庙》载:“花桥真人庙,在府治善济铺(南)宋·绍兴间(1131—1162年)建。神吴夲,宋时同安人,业医活人。景祐年间(1034—1037年)化,乡人肖像祀之。明·永乐(1403—1424年)时,进封保生大帝。郡城真人庙有四,灵感此庙为最。谱系详见。 ”

  据加拿大汉学家丁荷生(Kenneth Dean)统计,自宋至明,吴夲竟二十八次受朝廷直接褒封(Kenneth Dean,Taoism and Popular Cults in Southeast China,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南宋•真德秀《慈济庙祝文

  宋、元两代,除民众的祭祀外,地方官员在“或遇水旱”之时,也在此祀奉。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及绍定五年(1232年),理学家真德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两知泉州,多次到真人庙致祭。其《真西山文集·卷48载有一篇“慈济庙祝文”。该祝文于现代刻碑立于庙内。文曰:

  “宋嘉定壹拾年、公元一二一七年,泉州知府真德秀《西山文集》花桥慈济宫祝文:

  惟古之制,捍患御灾有功于民,始在祀典。神之生也,以之技,妙起死之功,飚游既升,灵响益著。此邦之民不幸有疾求救于神者,如子之愬其亲;神亦随所苦救而疗之,如亲之爱其子。呜呼,其可谓捍患御灾有功于民者已矣!岁时常祀,乃未及与非缺典歟!

  载念此邦密迩南土,疫疠易生,春夏之交多以病告,断以今始著为定例,一岁两祠于神,仰以英灵监此诚悃,俾民无疾病之苦,则吏亦免休迫之忧,将千万年承事无数。

  泉州花桥慈济宫董事会,岁次丁亥孟秋谷旦。”

清代修缮

  花桥宫在清代曾经过5次修缮。一是雍正(1723—1735年)间火灾,修之;二是乾隆(1736—1795年)间又火灾,乾隆卅六年辛卯(1771年)兴工重建,卅九年甲午(1774年)腊月竣工;三是道光十年庚寅(1830年)遭蚁蛀,陈树捐资修之;四是道光廿七年丁未(1847年)腊月廿五日遭火灾,修之,不数月焕然一新;五是光绪七年辛巳(1881年)正月廿六日遭火灾,十四年戊子(1888年)重建仙姑宫(又称仙姑亭,祀吴真人门徒仙姑,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真济亭》),又买地以广之,并修真人庙,到廿年甲午(1894年)落成。

  清•陈步蟾《重修花桥庙记》陈国仕《丰州集稿•卷9》,南安县志编纂委员会,1992.10)载: 

  “我朝雍正间火,修之。

  乾隆间又火,是时圣像及古铜炉瓶外,荡然无存。辛卯二月兴工,迨甲午腊月告竣。费白镪二千三百有奇,董事曹钟让等勒石于庙之旁。

  迨道光庚寅患蚁蛀,太封翁捐资又修之,未勒石,君已作古人。

  越丁未腊月念五夜,火起于桥中,从胭脂巷转出府学口十字街。始然于三更,蔓延于四更,时附近阛阓犹籍斯庙为寄资货了。五更时风力愈猛,更难扑灭,予于是议迁真人像及一切于他。黎明火至庙而熄灭。真人之力,庸俗妇孺咸知颂之。是时瓦缝之蹂躏,梁栋之焦枯,旗杆之焚,斯庙之中,丹者变黝,白者变赤。宰官善信谋以修之,所费白镪若干,皆好义者捐输,有不敷者,贻擅垫之。自经始至落成,寿勋备筹画,维芳掌会计,予轮督工匠,参酌事宜。不数月,燃焕然一新焉。”

  陈步蟾之子陈国仕于该篇记文后附言曰:“花桥坛自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火,于光绪七年辛巳正月念六日申初,火从十字街常羊之维第一间起,延烧广袤四百余间。到寅刻毕,方腾空,四火俱灭,庙则祝融呵护以存,一无所损。……越十四年戊子重建仙姑宫,又买地以广之,并修真人庙,到甲午落成。董其事尽登鬼箓,时又无勒石记事。”

  近现代

  民国七年(1918年)火灾,民国十年(1921年)重建前两进门厅、大殿

  至1987年丁卯,庙朽甚,得朱金卜独资鼎新,并立碑记事。碑文曰:

  “宋花桥庙重修碑记

  庙曰花桥,志遗德也,祀宋真人氏长生,同安白礁人也。世业渔,至真人,乃茹素不畜妻室,学道以医神,常云游漳、泉间以医药济世。故漳、泉真人之庙林立,遐传台湾,及于海外,而花桥庙则首立于真人形解后之绍兴间,赐额‘慈济’,实真人于郡之悬壶处也。‘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永乐间最后所晋封也。清光绪四年郡城大疫,绅衿就庙设施药义诊以救郡人,秉遗志也;后增办诸善举,谓善举公所。

  民国七年回禄重建,垂七十年,朽甚。伯瑜董公所事,讬广平仁者旺成请于宏船本师主募,得金卜独资鼎新,糜人钞六万圆;其弟国祯实襄是举,知修建事。李伯瑜监工,林文世李淳初财务,潘书华会计,李秀凤泐石志古迹所自,以补庙志并铭功德云。

  晋江李伯瑜撰记,洛江张君竹书丹,晋江王愚篆盖。

  黄历丁卯年四月丁未朔”

  1991年,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会长周大围等捐资,将作为赠药义诊之用的原慈济宫后楼重建为3层现代建筑。

规制

  现存的花桥宫为清代规制,坐西朝东,三进,由门厅、大殿、仙姑祠和赠药义诊所组成,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 。

  前两进门厅、大殿系民国十年(1921年)重建,1985年重修。

  外门作牌楼式的砖石建筑,门额上嵌砌“真人所居”石匾额一方(仿刻),是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题写的。(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无间,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殿前上方“慈济宫”大金字匾系元·大书法家赵孟頫 所书。

  第三进赠药义诊楼,为现代式3层楼建筑,建筑面积354平方米。

  庙中楹联:

  纯白书:“花满杏林崇术德,桥边橘水济。”

  古楹联,现代张熹照重书:“妙道会心,凝神入化;保生垂泽,亘古弥光。”

善举

  故老相传,花桥宫建立后,就有善信献药,交庙祝赠与需药的患者,或捐钱托庙祝购药送人,而很多患者或家属也闻风取讨。这样,赠药、捐资与讨药治病,便成为花桥宫吴真人信仰活动的一大特色。

  由于长期处于自发阶段,而前来赠药捐资与讨药治病的人越来越多,庙祝们应付不了。因此,清•光绪四年(1878年),光绪四年(1878年),黄谋烈黄抟扶2名泉州进士在花桥慈济宫发起创设 “泉郡施药局”,得到士绅及商民相应。“泉郡施药局”既办理赠送药费之事,也承办接受各界捐资送药事宜,博采药源,广施民众,以弘扬吴真人业医济世、扶危济困之精神。(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谋烈黄抟扶吴桂生》)

  光绪六年(1880年),“泉郡施药局”改称“泉州府施药局”,统一办理有关事务,并任用常住人员,担任各项具体工作。

光绪廿三年(1897年),泉郡因连年鼠疫猖獗,花桥 慈济宫施棺舍药、恤孤扶贫,做了大量救死扶伤、济困赈灾公益善举。因施药任务繁重,由泉州缙绅黄抟扶黄谋烈陈仲瑾曾振仲杨家栋等人发起,扩大慈善机构,筹建“花桥善举公所”,建立董事会机构,扩大董事名额,把各种慈善事业划入这一机构统一管理。“泉州府施药局”即改名为“花桥施药局”,为善举公所辖下的最大分机构。

  花桥善举公所自创立至1949年解放前夕,主要从事下列善举:

  (1)施药。由花桥施药局具体负责实施,药品来源主要靠归桥、侨属和本地绅士捐献、赞助。为方便赠药,在宫后空地开辟药圃,自行种植一些青草药物,以便求药者之需。同时又根据常用古方验方,另辟一室,制造一些丹、膏、丸、散、露等中成药品,赠送病者。创设以来,至今不辍。

  (2)施诊。善举公所本无施诊,1930年晋江县中医师公会成立,乃协助其兼办施诊,其后本市不少医德好、医术高的名老医师都曾来义诊。40年代,泉州各地鼠疫流行,花桥善举机构向旅居上海的乡亲求援,请他们募捐鼠疫血清送来泉州,免费为患者施治,救活不少生命。

  (3)施棺。即对贫困的死者施给棺木埋葬,有时连死者殓衣、做墓壳灰、抬棺夫工钱等,也一并施给。

  (4)度岁。即年关救济,于除夕施给贫困民户粮米或银钱,以帮助他们过年。

  (5)平粜。花桥善举公所于1938年7月成立城厢平粜会,由华侨提供资金,自外地产粮区购粮来泉平粜,按粮数计口均摊供应,以缓解抗日战争时期泉州严重缺粮问题。

  (6)赈济。抗战期间,日机对泉州狂轰滥炸,花桥慈善机构及时赈济遭受日寇飞机轰炸的受害者。抗战期间泉州经常有过境灾民、难民和饥民,也及时发放救济粮食等物。

  (7)养生嗣(抚养孤儿)、敬节(按月施赠贞节寡妇)、烧字纸(雇人拣拾字纸,投入亭焚烧)等。

  廿世纪50年代,花桥施药局曾易名“泉州市爱国赠药处”。1978年恢复花桥旧名,称为“花桥赠药处”。1985年3月18日恢复义诊,则沿用今名为“泉州花桥赠药义诊所”

花桥慈济宫保生大帝(吴真人) 药签

  保生大帝药签是由对医神真人(吴夲)的崇拜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外在形式是以药方为内容的签条。闽台许多奉祀真人的宫庙历来都有 药签供信众祈卜,至今仍被大量民众信仰,形成药签文化。

  保生大帝药签的形成

  传说吴夲著有《吴夲本草》、《灵宝经》等,但均未见其传。其实,所谓真人药方有两种:一种刊载于《 真人传》中,注明什么病服什么药;另一种则是药签。药签是为了保持宫庙香火兴旺,有人收集验方编成,供在宫庙。

  旧时通行的保生大帝药签有手抄本和木刻简,始于何时不可考,但在杨志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所撰的青礁《慈济宫碑》(简称“碑”)和庄夏于南宋·嘉定庚辰(1220年)所撰的白礁重修的《慈济宫碑》(简称“碑”)中已见端倪。

  碑”所记真人“灵异”之事甚祥,述及乡民“肖象”、“私谥”等事,却未有提及药签。但那时病患者祈求真人已是常事。如庆元间状元、官至知枢密院事的曾从龙说他幼年患头风头痛,头发尽落,祈求真人,遂愈。

  碑”亦载,自己于嘉定年间有股赤肿大如杯,求祷于真人,不经刀匕之剂,不久就痊愈;又曾双瞳失明,亦求真人为他治疗而复明。

  可以肯定,传世的保生大帝药签并非吴夲一人独创,而是历代名医经过漫长的岁月,不断继承、充实、发展、提高的结晶。研究者认为,其中有的是吴夲的真传妙方,有的是后世医家总结验方积累下来的,大部分出自古汉方、经方、局方和民间验方。因此说,吴真人药签并非专指吴夲行医所采用的药方,而是包括吴夲、后世医家、药局、民间等多方面用药的实践经验,甚至吸纳古往今来中医用药所适之精华而形成的。一般认为,大部分药签为后人(尤是明、清时期)集古代成方和民间常见验方假托真人之名而作。

  闽南保存保生大帝药签较有代表性的吴真人宫庙

  闽南许多奉祀吴真人的宫庙设有保生大帝药签供信众祈卜,虽由于历史原因固屡有所失,却流传至今。其中,泉州花桥慈济宫是较有代表性的宫庙 之一(详见下文),除此之外,闽南主要还有:

  ①厦门市海沧镇青礁慈济东宫(原属漳州府海澄县)现有吴真人药签内科120枝、外科24枝、儿科36枝。

  ②漳州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慈济西宫(原属泉州府同安县积善里)现存吴真人药签内科120枝、外科28枝、儿科 36枝。

  ③晋江市深沪宝泉庵设有吴真人药签内科120枝、外科60枝、儿科60枝、跌打科100枝、眼科84枝,药方有中药方、青草验方、食物方、符水4类;庙中的药签除跌打科的100签为金井的一家药铺所整理外,其余均为清末民初从台湾奉祀吴真人的宫庙收集而得。

  ④诏安县真君庙内的吴真人药签,分为内科120枝,外科、眼科和儿科各36枝,共228枝。

  ⑤云霄县火田乡西林村慈济宫存有《慈济宫名医保生大帝药书本,戊辰年五月吉日,执笔人莱埔村张振喜抄本》,内抄药签133首。

  ⑥东山县东庵善堂存有内科40枝、外科36枝、眼科36枝、儿科36枝。

  ⑦长泰县岩溪镇高濑村定应宫从白礁慈济西宫请来药册,据说有事签和药签各61首。

  ⑧厦门海沧一带目前仍流传慈济外科药方52方,除1方内服外,余者51方皆为外用方。

   吴真人宫庙大抵都以青礁东宫或白礁西宫为祖宫,由其分香而立,药签也大致相应如此。比较两宫吴真人药签,内科、儿科药方大多相同或相近,只在某些药的剂量、配水多少、煎的分寸上有微小差别。内科药方对比差别较大的有第29首、58首、76首、86首、104首、110首、117首。外科药方则相异甚迥,白礁西宫比青礁东宫在数量上多了4首,除青礁东宫第12首与白礁西宫第6首和两宫第20首相近外,其余药方均大异。尽管如此,两宫外科药方用药的材料、剂量、治疗功能等虽非能一一对应,却有相通之处。

  台湾诸多的供奉保生大帝的宫庙也多置有药签,如台南市北区兴济宫拥有药签330首。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玉湖殿原有保生大帝药签”“文革”期间殿毁签佚;玉湖殿复建后,恢复与台湾诸保生大帝宫庙的交流,药签又从台湾回传;今玉湖殿存有保生大帝药签”两副,其中一副有120签,另一副只有32签。

  泉州花桥慈济宫保生大帝药签的概述

  泉州花桥慈济宫原址为吴夲行医之地,其在一系列吴真人宫庙中的地位仅次于青礁慈济东宫和白礁慈济西宫 。花桥慈济宫也保留着卜药签的传统,是保存吴真人药签有代表性的宫庙。

  花桥慈济宫原有保生大帝药签4筒,分内、外、妇、儿4科,每科100签,共400签。经“文革”动乱后,1996年花桥慈济宫董事会搜集药签,仅得157签,且未标明科别。即请泉州花桥赠药义诊所中医师重新整理,对药名进行规范,重量由旧制(钱、分)改为公制(克),并采用活体铅字印刷,直接印在纸质签条上,使用至今。

  新编的157签均为内科方剂,分为“补益、强身、泻虚火”、“四时感冒方”、“中风半身瘫痪方”、“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 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 ”6类,类名题于签额。这个分类太于笼统,药、症也难以相符合,不足为训。

  药签的祈卜过程与其他道教宫庙“签筒法”并无二致:先焚香(有时还燃烛、摆供品等) ,跪拜,祷祝并陈述病情;然后双手捧住签筒,将签筒稍微倾斜,再轻轻上下不停摇动,其中1支竹签会从签丛中露出头来,甚至从里面跳出来;再掷“筊杯”求神指明是否神示之签,若非,则另抽1签,再掷“筊杯”问求,直至神的肯定 ;而后凭签所记签数向庙祝索取签条(药方)。

  花桥慈济宫原药签遗佚近三分之二,已无法见其全貌。从今存的药签看,多数药签用药有3个突出特点:① 共通性大。药方用药很杂,按中医脏腑、三焦等辨证原则看,没有很明确的主攻方向,有“通治”之意,对大多患者和病症皆可适用。②药量轻。方中用药,许多比古代和现代用量轻得太多,基本属于中医“轻治顽疾”之意。也因为用药杂,难以辨证论治,不宜重剂直入。③药签上的药方基本符合药理,药性均较为平和,没有剧毒处方,服用后即使不对症,治不好病,也不会伤害身体。

  上古医、巫同源,后来中医学强调实践疗效,形成辨证论治的理论核心,但是巫的色彩仍在民间有所遗留, 药签就是一例。药签凭神示选用,突出巫的特点,具相当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如何避免用药“差之千里”造成不良后果,至关重要。所以,制签者多采用轻剂量的“通药治通病”方剂,其本意即在于此。

  此外,为慎重起见,还有两道关卡:① 庙祝一般略通药性、药理,信众依所卜药签序数向庙祝索签时,有一个“别签”过程,适当依病情对用药给予一定的讲解和指导。何况,花桥慈济宫赠药义诊所每天都有中医师轮值,也可咨询。②有时庙祝会指定到附近某家中药店凭签条取药,店家深知药性,配药时往往会询问病情并适度调整配方及用量。如果药签与病人主诉的疾病“牛头不对马嘴”,店家通常会请病人再去问一次神明,重新求一张药签。

  加上病人主观心理本来就存在的对吴真人的虔诚崇拜和灵验论传播的影响,起到“自我心理暗示”作用,对药签有信任感,因此“信则灵”。自古以来,保生大帝药签多有“灵验”的流传。至于无效案例,只有“认命”,并无怨言。

  泉州花桥慈济宫保生大帝药签详记

  1.

  2.【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秦艽3克、石膏3克、川芎3克、姜活3克、独活3克、防风3克、黄芩3克、酒芍3克、白芷3克、白术3克、生地3克、久地3克、茯苓3克、细辛1克、甘草3克。水杯半煎七分服,渣再。

  3.【中风半身瘫痪方】姜活5克、川朴5克、锦纹(按:大黄)5克、枳实1克。水一杯四煎七分,渣再煎服。

  4.【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酒军(按:酒制大黄)2克、朴硝2克、川芥子3克、麻黄3克、栀子3克、酒芍3克、连翘3克、川芎3克、归中3克、薄荷3克、白术3克、桔梗3克、黄芩3克、石膏3克、防风3克、甘草3克、滑石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5.【中风半身瘫痪方】防风3克、天麻3克、附子3克、羚羊角(泡)3克、肉桂3克、酸枣仁3克、炙草1.5克、羌活1.5克、生姜三片、竹沥一匙冲。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6.【四时感冒方】川芎3克、川芥穗3克、防风3克、种茶3克、炙草3克、羌活3克、细辛2克。水杯六煎七分,渣再煎。

  7.【四时感冒方】党参6克、茯苓3克、枳壳3克、柴胡3克、羌活3克、独活3克、川芎3克、粉草1.5克、生姜三片。水杯二煎六分,渣再煎。

  8.【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洋参3克、生芪30克、归全3克、酒芍3克、生地3克、杜仲3克、六汗(按:续断)3克、双钩藤3克、桂枝3克、茯苓3克、牛膝3克、细辛1.5克、甘草1克、独活3克、生姜三片。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9.【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龟板5克、黄柏5克、知母5克、当归5克、牛膝3克、锁阳3克、陈皮1.5克、洋参1.5克、炙芪5克、杜仲3克、菟丝子1.5克、茯苓1.5克、淮山1.5克、酒芍1.5克、甘杞1.5克、酥猴骨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10.【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槟榔3克、桔红3克、木瓜3克、桔梗1克、苏叶3克、吴茱萸1.5克、生姜三片。水一杯半煎七分,渣再煎服。

  11.【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归全3克、麻黄3克、苍术3克、陈皮3克、洋参1克、茯苓2克、白芍2克、枳壳3克、半夏2克、白芷2克、桔梗1.5克、生姜3片、葱白3节、川芎1克、炙草1.5克、干姜1.5克、肉桂1.5克、川朴1.5克。水杯半煎八分,渣再煎。

  12.【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柴胡5克、半夏3克、甘草3克、青皮5克、黄芩5克、生姜3片、大枣二枚。水杯二煎六分,渣再煎。

  13.【四时感冒方】藿香3克、大腹皮3克、紫苏1.5克、白芷3克、茯苓3克、白术3克、川朴3克、陈皮3克、半夏3克、桔梗3克、粉草2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杯三煎七分,渣再煎服。

  14.【补益、强身、泻虚火】久地6克、炒淮山10克、山萸6克、茯苓6克、泽泻3克、丹皮3克、肉桂3克、附子3克。水煎服,渣再。

  15.【补益、强身、泻虚火】久地10克、淮山10克、甘杞10克、山萸6克、茯苓5克、炙甘草3克、生地3克、归中10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

  16.【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洋参3克,水煎二遍取汁;人乳1杯、牛乳1杯、梨汁1杯、蔗汁1杯、芦根绞汁1杯、生姜6片绞汁1匙。共熬成膏,每1次1匙,米汤送服,每日3次。

  17.【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茯苓3克、半夏2克、陈皮5克、炙草2克、藿香3克、砂仁3克。水杯三煎七分,渣再煎服。

  18.【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苍术5克、川朴3克、陈皮3克、猪苓3克、泽泻3克、炙草2克、煨姜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

  19.【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党参6克、茯苓6克、淮山6克、苡仁6克、扁豆6克、陈皮3克、莲子肉3克、砂仁3克、桔梗3克、大枣3枚。水杯六煎八分,渣再煎;亦可研为细末,以大枣煎汤送服。

  20.【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生芍药10克、黄芩6克、黄连6克、归中3克、木香3克、桂枝3克、甘草1.5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煎。

  21.【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麻黄5克、茵藤3克。酒水各一杯煎七分,渣再煎服。

  22.【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焦白术3克、白茯苓3克、粉猪苓3克、片泽泻3克、宣木通3克、久陈皮3克、嫩桂枝3克、生甘草1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23.【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白术3克、炙草3克、麻黄根3克、牡蛎6克、防风2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24.【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犀角3克(或广水牛角10克)、生地6克、生芍5克、丹皮5克。水煎服,渣再。

  25.【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生扁柏10克、生艾叶6克、生荷叶6克、生地黄6克。共捣如泥,开水冲,煎滚,取汁服。

  26.【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苏子3克、桔红3克、半夏3克、归中3克、前胡3克、川朴3克、桂枝1克、炙草2克、生姜三片。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27.【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党参10克、苏梗5克、前胡5克、半夏5克、久陈皮3克、葛根5克、茯苓3克、枳壳3克、桔梗3克、木香3克、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28.【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桑白皮6克、地骨皮6克、葶苈子10克、粉甘草3克、粳米6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29.【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麦冬3克、天冬3克、川贝3克、桔梗3克、黄芩3克、知母3克、桑白皮3克、粉草2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30.【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党参10克、麦冬10克、石膏10克、北杏10克、阿胶珠10克、枇杷叶10克、胡麻仁3克、桑叶6克、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31.【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杏仁6克、桑白皮6克、半夏6克、潼蒺藜6克、百合6克、麻黄3克、银柴胡6克、赤石脂10克、冬花6克、枳壳6克、紫苑6克、川贝母6克、蜜蒙花6克、肉桂1克、糯米3克、生姜三片。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32.【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蛤蚧一对、半夏30克、北杏30克、瓜蒌二粒、阿胶珠15克、西洋参15克、青皮10克、干姜10克。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次服20丸,米汤送服,每日三次,食后服。

  33.【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五灵脂3克、马兜铃3克、党参6克、五味子3克、炙甘草3克、桑白皮3克、北杏仁3克、生姜三片。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34.【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党参10克、桔梗6克、茯苓5克、牛蒡子6克、炙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35.【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川贝6克、炙草3克、钟乳石3克、牙皂角1.5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姜汤送服。

  36.【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姜半夏3克、四陈皮3克、北杏仁3克、赤茯苓3克、北柴胡3克、粉甘草1.5克,生姜三片。水杯二煎六分,渣再煎服。

  37.【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川故子30克、黑丑30克、郁李仁30克、北杏仁30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晨时清茶送服。

  38.【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黄芪30克、党参30克、粉草3克、桑白皮30克。共研为末,每次3克,开水送服,每日二次,早晚各一次,食后服。

  39.【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茯苓10克、芒硝3克、枳壳3克、半夏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40.【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干姜3克、桂枝3克、麻黄3克、酒芍3克、细辛1克、半夏3克、五味子6克、炙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服时需吹去上沫。

  41.【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麻黄3克、石膏6克、半夏3克、生姜三片、甘草3克、大枣三枚。水二杯煎八分,渣再煎服。

  42.【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麻黄3克、杏仁3克、苏子3克、桑白皮3克、黄芩3克、冬花6克、半夏10克、银杏10克、粉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43.【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党参1克、麦冬5克、五味子3克、陈皮5克、杏仁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44.【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川茯苓10克、花槟榔10克、商陆3克、大腹皮3克、秦艽3克、赤小豆3克、羌活3克、泽泻3克、木通3克、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椒目1.5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煎。

  45.【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茯苓皮10克、陈皮10克、大腹皮6克、桑白皮10克、生姜皮6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

  46.

  47.

  48.【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党参15克、石膏30克、粳米1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需扬百遍后服。

  49.【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芒硝6克、大黄6克、甘草10克。水杯二煎七分,渣再煎。

  50.

  51.【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党参10克、茯苓6克、白术6克、葛根3克、木香2克、炙甘草1.5克、藿香5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煎。

  52.【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半夏3克、炙草3克、党参6克、川芎3克、生芪6克、石膏6克、麦冬3克、竹心7支。水杯半煎七分,渣再煎。

  53.【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党参10克、白术6克、五味子3克、茯神10克、甘草2克、枣仁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甘杞3克、归中5克、黄芪6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

  54.【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芦藜(即漏芦)3克、郁金6克、韭菜叶7支。用新汲水二杯煎取一杯,频与饮,至吐即停,不吐再煎渣频服。

  55.【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西洋参5克、白术5克、陈皮5克、半夏5克、丁香1克、木香1克、沉香1克、肉桂1克、白芷3克、香附3克、草果3克、荷叶3克、大黄3克、枳壳3克、川朴3克、槟榔3克、苍术3克、麦冬3克、木瓜3克、木通3克、大腹皮3克、青皮3克、茯苓5克、甘草2克。水杯八煎八分,渣再;或共研为细末,每次一小匙,冲米汤服,每日三次,饭后服。

  56.【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茯苓10克、大腹皮3克、苏叶6克、陈皮3克、半夏6克、六神曲6克、木通3克、麦冬3克、青皮3克、枳壳3克、槟榔3克、莪术3克、香附5克、白术5克、木香5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1.5克、肉桂1.5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

  57.【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酒芍5克、苍术5克、香附5克、神曲5克、栀子仁5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或研末分六次冲米汤服,食前服。

  58.【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茯苓6克、半夏3克、川芎3克、苏梗3克、生葱3支、生姜3片、大枣3枚。水杯二煎六分,渣再。

  59.【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煅龙骨100克、朱砂30克,共为细末,用猪心内血捣为丸,如小豆大,每次20丸,麦文冬煎汤送服,每日早晚各1次。

  60.

  61.【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红丹1.5克、明矾10克,共研为细末,纳于空菜心内,以猪心血共捣为丸如绿豆大,每次服20丸,晨时清茶送服。

  62.【补益、强身、泻虚火】正龙骨5克、远志5克、洋参10克、茯神10克、朱砂2克、川菖蒲3克。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10丸,淡盐水送下。

  63.【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生地10克、黄柏6克、知母6克。水煎服,渣再。

  64.【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生地10克、栀子5克、黄芩5克、柴胡5克、车前子5克、木通3克、当归3克、泽泻6克、龙胆草6克、生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65.【四时感冒方】荆芥穗6克、防风10克、佩兰6克、薄荷6克、苏叶6克、枇杷叶10克、北杏10克、桔梗10克、甘草3克、黄芩6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66.

  67.【补益、强身、泻虚火】洋参2克、久地10克、淮山10克、远志3克、菟丝子6克、五味子3克、炙甘草2克。水二杯煎八分,渣再。

  68.【补益、强身、泻虚火】生地10克、川苓6克、洋参3克、川连1克、当归身3克、酸枣仁3克、远志3克、莲肉3克、粉草2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69.【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川茯苓10克、粉萆薢10克、益智仁3克、台乌药3克、甘草梢3克、石菖蒲2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

  70.【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赤茯苓10克、石莲子10克、党参10克、地骨皮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黄芩3克、麦冬3克、甘草2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71.【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龙骨、菟丝子、薏米仁、煅牡蛎。共研为末,水泛为丸如桐子大,每次服约20丸(3克),晨时空腹送开水下。

  72.

  73.【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党参6克、久地6克、酒芍10克、茯苓6克、秦艽6克、防风3克、川芎3克、桂枝3克、杜仲3克、牛膝5克、细辛1克、甘草2克。水一杯煎半杯服,渣再煎服。

  74.【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川故子10克、杜仲10克、胡桃肉10克、蒜头瓣3个。水一杯煎六分服,渣再煎服。

  75.【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白术30克、杜仲15克、附子6克。水煎汤,连煎3次,取3次药汤合猪龙骨炖服。

  76.【四时感冒方】香藿3克、扁豆6克、黄连3克、川朴2克。水杯三煎七分,渣再煎服;或加甘草2克。

  77.【补益、强身、泻虚火】丹参10克、檀香10克、砂仁3克。水杯半煎八分,渣再煎服。

  78.【补益、强身、泻虚火】姜黄3克、粉甘草2克、北杏仁2克、正油桂2克。水一杯煎半杯,渣再。

  79.【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炙芪10克、白术10克、陈皮3克、党参10克、当归身6克、甘草2克、干姜6克、麦冬5克、五味子10克、黄柏10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80.【四时感冒方】党参10克、生芪10克、当归3克、麦文冬3克、青皮3克、陈皮3克、升麻3克、黄柏3克、葛根3克、白术3克、苍术3克、粉草1克、五味子3克、神曲3克、泽泻3克、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81.【四时感冒方】羌活3克、防风3克、细辛1克、苍术3克、白芷3克、川芎3克、黄芩3克、生地6克、甘草1克。水杯二煎六分,渣再煎。

  82.【四时感冒方】葛根6克、麻黄3克、桂枝6克、酒芍6克、炙草1克、生姜二片、大枣二枚。水杯二煎六分,渣再煎服。

  83.【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酒当归5克、酒芍3克、久地6克、川芎3克、黑芥3克。水杯二煎剩渣,再煎服。

  84.【四时感冒方】羌活3克、防风5克、黄连3克、荆芥3克、柴胡6克、甘草2克、种茶6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85.【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生石膏10克、久熟地6克、怀牛膝3克、麦门冬6克、肥知母6克、生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86.【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生地3克、当归5克、丹皮5克、升麻2克、川连3克、川芥穗1克、细辛1克、防风2克、甘草1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87.

  88.【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连翘6克、大黄6克、芒硝6克、甘草6克、栀子仁6克、茯苓10克、薄荷3克。水一杯半煎七分,渣再。

  89.【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元胡10克、川楝10克、内金10克、苏梗6克、查肉15克、建曲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渣再。

  90.

  91.【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羌活5克、独活5克、故本5克、川芎5克、防风5克、蔓荆子5克、甘草3克。水杯二煎六分,渣再煎。

  92.【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萹蓄草3克、大黄3克、滑石5克、木通2克、车前5克、瞿麦3克、栀子3克、甘草梢2克。水杯半煎八分,渣再煎服。

  93.

  94.【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川茯苓3克、枳壳3克、栀子3克、木通3克、泽泻6克、车前子6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95.【四时感冒方】滑石10克、石膏6克、防风6克、锦纹(按:大黄)6克、芒硝6克、麻黄3克、栀子6克、芍药6克、连翘6克、桔梗3克、茯苓3克、归全3克、薄荷1.5克、白术1.5克、甘草3克、生姜3片、葱白1节。水杯六煎八分,渣再。

  96.【四时感冒方】麻黄5克、杏仁5克、桂枝6克、甘草1.5克。水杯二煎六分,渣再。

  97.【四时感冒方】桂枝5克、麻黄3克、生芍5克、甘草1.5克、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杯二煎六分,渣再。

  98.【四时感冒方】升麻3克、附子3克、细辛1.5克。水一杯煎半杯,渣再。

  99.

  100.【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柴胡3克、当归3克、酒芍3克、白术3克、炙甘草2克、白茯苓3克、薄荷2克、干姜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亦可研末调冲开水服,分二次。

  101.【四时感冒方】桑叶10克、杭菊10克、北杏6克、芦根10克、桔梗10克、连翘10克、甘草3克、薄荷6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煎服。

  102.【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犀角1克(可以用水牛角)、麦冬10克、生地15克、连翘6克、银花10克、元参10克、川连5克、竹心7支。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按:犀角或水牛角应另用冷开水磨汁,其他诸药煎汤,混合服。)

  103.【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元参10克、连翘6克、莲子心10克、水牛角3克(按:磨冲)、麦门冬10克、竹心7支。水煎服,不拘时日,渣再。

  104.【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生石膏30克、肥知母12克、黑元参10克、水牛角6克、粉甘草6克、新粳米20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105.【四时感冒方】滑石18克、甘草3克、朱砂3克、青黛5克,共研为细末,冲开水服1/4,日二次。

  106.

  107.【四时感冒方】莲叶10克、银花10克、瓜蒌衣6克、扁豆6克、丝瓜络10克、竹心100支。水二杯煎一杯,渣再。方中竹心亦可易为淡竹叶6克。

  108.【四时感冒方】香薷10克、连翘10克、川朴3克、银花10克、扁豆花10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水杯八煎八分,渣再,去滓服。

  109.【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犀角5克(水牛角代)5克、川菖蒲3克、生地10克、紫草10克、天花粉10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银花10克、黄芩10克、元参10克、金汁1盏(冲)。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10.【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竹茹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枳实3克、桔红10克、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11.【四时感冒方】滑石10克、茵藤10克、枇杷10克、射干10克、川贝10克、木通6克、黄芩10克、山甲6克、连翘10克、莲叶10克、川芎10克、甘草3克。水三杯煎一杯,渣再煎。

  112.【四时感冒方】生石膏15克、知母10克、锦纹(按:大黄)10克、芒硝10克、粳米5克、甘草3克。水杯六煎八分,渣再。

  113.【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牡蛎3克、泽泻6克、常山1.5克、天花粉10克、海藻10克、葶苈10克、商陆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16. 【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淡豆豉10克、生葱3支、兰花叶5叶。水煎服。

  117.【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枇杷叶10克、郁金12克、射干3克、通草3克、豆豉5克。水煎服,渣再煎服,频饮,不需限量。

  118.【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杏仁10克、茯苓10克、连翘6克、桑叶10克、滑石15克、梨皮15克、黄芩5克、桑白皮6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119.【四时感冒方】桑叶10克、梨皮1个、杏仁10克、沙参5克、川贝5克、淡豆豉3克、栀子衣3克、甘草3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

  120.【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沙参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0克、玉竹10克、桑叶5克、扁豆5克、炙草3克。水杯半煎八分,渣再煎服。

  121.【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麦冬10克、元参15克、知母10克、生地10克、人中黄10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22.【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大黄10克、元参15克、生地10克、麦门冬10克、丹皮10克、知母10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23.【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瓜蒌衣10克、桔梗10克、降真香10克、炒栀子仁10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淡豆豉10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24.【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滑石10克、石膏10克、寒水石15克、杏仁10克、银花10克、竹茹10克、通草1克、海金沙3克、金汁(冲)1盏。水三杯煎一杯,渣再。

  125.【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杏仁10克、滑石10克、黄芩5克、通草1克、郁金10克、半夏10克、桔红3克、川朴3克、黄连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126.【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青蒿10克、鳖甲10克、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知母10克、桑叶10克、冬花10克、粉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127.【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白头翁3克、白芍3克、秦皮5克、黄芩3克、黄柏3克、川黄连3克、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28.【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大黄1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酒芍15克、归中10克、芒硝6克。水杯六煎八分,渣再。

  129.【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石膏10克、生地10克、栀子10克、知母10克、连翘10克、元参15克、竹叶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川连3克、水牛角3克、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30.【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朱砂10克(冲)、川连10克、生地10克、归中6克、粉草3克。水杯二煎六分,渣再煎服。

  131.【中风半身瘫痪方】安宫牛黄丸,每服1丸,温开水化服,或煎姜汤送服,或竹沥温汤送服。

  132.

  137.【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茵藤15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煎服。

  138.【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栀子10克、黄柏10克、赤小豆芽10克、滑石10克、粉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服。

  139.【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桔梗6克、甘草3克。水煎频服,渣再。

  140.【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杏仁3克、半夏3克、苡仁5克、淡竹叶1克、滑石3克、白蔻3克、川朴3克、通草1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41.【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百合15克、滑石15克、知母10克、代赭石10克、生地10克。水二杯煎一杯,渣杯半煎八分,二次药汤去滓,用鸡蛋1个(去清)泡药搅服。

  142.【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银花10克、滑石15克、牛蒡子10克、瓜络10克、连翘10克、桔梗10克、枇杷叶10克、射干5克、马勃10克(袋包)。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143.

  144.

  145.【治腹痛、胃痛、腹泻、痢疾】生地10克、酒芍10克、归中10克、川芎5克、大黄5克、生姜3片、芒硝5克。水杯半煎七分,渣再。

  146.【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知母3克、川贝母3克、天花粉3克、天门冬3克、冬花3克、薏米仁3克、百合3克、马兜铃1克、百部3克、阿胶珠3克、归中3克、苏子3克、五味子2克、薄荷2克、生地3克、紫苑3克、甘草1克、生姜三片。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147.【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瓜蒌仁6克、川贝母6克、北杏6克、枯黄芩6克、郁金6克、川黄连3克、葶苈子6克、大黄3克、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煎服。

  148.【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五灵脂10克、归尾6克、桃仁6克、丹皮10克、香附10克、赤芍10克、红花5克、枳壳5克、川芎3克、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49.

  150.【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大黄3克、莪术3克、红花3克、归尾10克、怀牛膝10克、丹皮10克、山甲5克、桃仁10克、夜明砂10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51.【咳嗽、痰迷、癫痫、流痰、自汗、盗汗、血热】当归10克、生地10克、连翘10克、莲子心10克、枣仁10克、麦冬10克、五灵脂10克、茯神10克、川贝母10克、粉草3克、竹心10支。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52.【四时感冒方】连翘10克、桔梗6克、栀子5克、薄荷3克、绿豆衣10克、甘草3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153.【祛风湿治关节筋骨疼痛】炙芪15克、故本10克、归全6克、蔓荆子10克、龟板10克、红枣5枚、甘杞10克、杜仲10克、川芎10克、久地10克。共炖服;或合猪脚、或龙骨、或鸡炖服均可。

  154.【补益、强身、泻虚火】故子15克、巴戟12克、黄精15克、狗脊15克、锁阳15克、木瓜10克。共合猪肉或羊肉炖服,纳盐少许。

  另有3签:

  1.编号“53”:此号重复。签文:“【补益、强身、泻虚火】洋参3克、白术6克、五味子3克、茯苓10克、枣仁6克、远志6克、龙眼肉6克、甘杞6克、归中5克、生黄芪10克、粉草2克。水二杯煎一杯,渣再。”

  2.编号“14上”:此签原无编号,后不知何故编为“14上”。签文:“苏梗3克、香附3克、六神曲3克、降真香3克、桔梗3克、连翘2克、木香2克、苍术3克、川芎3克、川贝3克、砂仁6克、生姜2片。水一杯六煎八分,渣再。”

  3.编号“15下”:此签原无编号,后不知何故编为“15下”。签文:“大黄6克、朴硝5克、枳实2克、川朴5克、粉草3克。水杯三煎七分,渣再。”

花桥慈济宫保生大帝诗(60支)

  花桥慈济宫有保生大帝诗签60支,内容与青礁、白礁慈济宫均不同,供信众卜耆。其不知始自何时,亦不知创于何人,今附录于此(一些明显的错别字、通假字已改正),略备一格。

  第一、甲子签  汉高祖

  逐鹿中原图霸业,三章约法黎民定。四皓归随彭城氏,从此天下任君行。

  第二、乙丑签  田光跪迎

  水洁花寒院宇清,眼波廉帘下远逢迎。衣蔽香泽留髡饮,身轻犹怯下楼声。

  第三、丙寅签  箕子托身

  身处逆境正蒙难,托身周室事圣艰。运筹帷幄化教民,终使周室八百安。

  第四、丁卯签  张良退

  成功四序早知机,难得英雄自见微。得报韩仇愿已了,任他宫里雉飞飞。

  第五、戊辰签  陆放翁

  玉茗先生迥出尘,语言无处不清新。琼花风度钗头见,更觉堂名绝可人。

  第六、己巳签  霍去病守边

  男儿安在有家为,一喝成声颇自奇。倒橐尚沽千里骨,当炉犹看远山眉。

  第七、庚午签  白居易题端

  游丝摇曳燕飞翔,漾絮浮花正满塘。最是不堪情昧处,残春时节更斜阳。

  第八、辛未签  苏东坡月夜游赤

  晚晴相唤浣罗衣,惆怅春波没石矶。忽觉风吹歌声近,南邻游子画船归。

  第九、壬申签  宋玉登江城楼暝望

  鱼鳞波面夕阳微,旋见游船绩绩归。明日出游晴得否?月轮添晕几重围。

  第十、癸酉签  岑参湘灵忆

  看镜徘徊影自怜,关心消息至今年。风情领略非容易,天付儿身若个边。

  第十一、甲戍签  武后礼佛

  散朝高情迥不群,翠鬟判得一緺云。钗钿脱奉旃檀座,紈绮裁出贝叶文。

  第十二、乙亥签   梁鸿嗜酒

  回首江云泪一双,酒尽金空在他乡。穷途自合亲情断,幽恨那堪世事忙。

  第十三、丙子签   元稹 旧德

香丝压枕落玫瑰,忆得双方睡面回。底事沉吟忽如笑,与君刚在梦中来。

  第十四、丁丑签   韩偓过横塘

  却持离泪下西轩,络纬秋声玉砌宣。行过横塘更添恨,绿荷犹自盖双鸯。

  第十五、戊寅签   韦庄江皋别宫

  忆别江皋酒半酣,病身全似再眠蚕。维摩斗室经月闭,愿接枚生一快谈。

  第十六、己卯签   昭明太子归朝

  画屏人去锦麟稀,愁见啼红染客衣。纵使到家仍是客,迢迢乡路为谁归?

  第十七、庚辰签   李乔秋兴

  小屏低榻浣衣家,几度论心掩碧纱。次日踏歌门外过,墙头认得刺桐花。

  第十八、辛巳签   黄庭坚别家赴任

  处处风波逐枕衾,相看今又到秋深。千阑百就多辛苦,只愿君心似妾心。

  第十九、壬午签   陆游品酒

  本谓无聊借酒浇,酒边情味更无聊。不知怅望缘何事,但觉欢情日夜消。

  第二十、癸未签   韩愈归隐

  卜筑幽岩怕俗侵,尚通朋好不求深。弧蹉只与君知道,为戒妻孥莫浪寻。

  第二十一、甲申签  杜牧

  无聊身世寄扁舟,感愧良朋阻浪游。休替行人忧桂玉,在家愁似客中愁。

  第二十二、乙酉签  苏轼登墨妙亭

  朝霞和雪蜃窗明,的的容辉称小名。瘦燕本来肤肉暖,肥环原是骨躯轻。

  第二十三、丙戍签  韩偓别儿赴闽

  为郎愁绝为郎痴,更怕郎愁不谴知。叮嘱寄书人说白,玉儿欢笑似平时。

  第二十四、丁亥签  褚渊受聘

  羞向罗敷更添珠,彦回甘被笑非夫。此身自属人勾管,不似今生免得渠。

  第二十五、戊子签  王勃北亭宴客

  朱户铜铺倚碧潭,小楼清绝压城南。仙家合住烟霞外,金屋藏渠也不堪。

  第二十六、己丑签  顾恺殷仲堪

  作计如炊在剑头,浅尝滋味透尝愁。闲情究属英雄事,未许凡人画一筹。

  第二十七、庚寅签  范成大作梅谱

  连旬风雨腊梅迟,去岁今辰插髻时。特为托人分觅去,城南折得未开枝。

  第二十八、辛卯签  孟昶王恭

  今朝且不戴软冠,非谓梳头怕晓寒。最是称心清绝事,幅中风度雪中看。

  第二十九、壬辰签  钟子期绝弦

  感君同病更知音,许把闲情次第吟。别去向谁吟一字,纵无离恨也难禁。

  第三十、癸巳签  梁园

  名园新构水边亭,映竹当城面面青。曾被踏青人记取,几番竹影约牛星。

  第三十一、甲午签  温庭筠表心

  一顾难酬暗有期,自抽心茧报心知。挈肌为纸肝为墨,尚讶吟成鬓未丝。

  第三十二、乙未签  黄缙迎客

  当时曾与执金鞭,此日迎门一笑嫣。虽是黄尘满衣帽,可人风格自飘然。

  第三十三、丙申签  信陵君即位

  祝愿郎腰玉带围,临岐误问几时归。男儿意气有豪举,休似侬愁泪满衣。

  第三十四、丁酉签  明太祖传旨制春联

  闲行坊曲看春联,暗露婵娟屈戍边。小户岂曾窥邸报,也随人写太平年。

  第三十五、戊戍签  除岁爆竹

  休宁看炮旧知名,俊健游郎满路擎。一柱挂香浑未了,手中抛过百千声。

  第三十六、己亥签  吕蒙正游元宵

  笔床砚匣渐本闲,每到新年说掩关。宾友到门俱谢却,夜来相遇看鳌山。

  第三十七、庚子签  宋仁宗相国寺进香

  绣佛前头结好因,上元香火肃凌晨。悬幡一色灯笼锦,名氐亲书作善人。

  第三十八、辛丑签  宋玉捡衣

  白壳单衫绝点埃,经年皎洁似初裁。何须更取园疏纤,偶趁同袍一摘来。

  第三十九、壬寅签  汉高祖入咸阳宫

  一寸丹心皎日同,薄情犹自认朦胧。无由披膈教君见,想杀秦宫照胆铜。

  第四十、癸卯签  陶渊明赏菊

  种菊东篱自在仙,幽居简出意自然。纵使尘世繁华甚,也自侃侃向云烟。

  第四十一、甲辰签 冯谖弹鋏

  自荐自弃拜主公,愿为忠义露锋芒。他日避祸全仗汝,功成远走作流翁。

  第四十二、乙巳签   蔡文姬归汉

  神女新词填杜若,如来半偈绣莲花。妆成小阁熏香坐,不向城南斗钿丰。

  第四十三、丙午签  蓬莱海市

  仙人太乙杞东莱,不信蓬瀛此地开。虹跨断崖通羽盖,鱼吞倒影出楼台。

  第四十四、丁未签   程灏过思

  闲来无事不从容,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

  第四十五、戊申签   曹子建洛阳赋

  几层芳树几层楼,只隔欢娱不隔愁。楚梦微不易留住,怅望江水是神州。

  第四十六、己酉签   张旭淮南寺偶宿

  南来北去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晓山想对愁。

  第四十七、庚戍签   梁简文帝长廊感叹

  别来清减转多姿,花影长廊瞥见时。双鬓淡烟双袖泪,偎人刚道莫相思。

  第四十八、辛亥签   唐明皇幸蜀作十眉图

  翠痕沿袖旧眉图,清狂判得费工夫。闲来花下偏相絮,作制无题事有为。

  第四十九、壬子签   惠远法师居庐山东林寺

  休恃蒲团坐几春,嚼饭无妨与解人。空手彼岸花岩处,未许枯禅得问津。

  第五十、癸丑签   李太白 登华山

  鹤伴经行更结邻,古藤幽行翳苔纹。朝憑水槛千峰雪,昼锁岩扉一屋云。

  第五十一、甲寅签   庄生梦蝶

  饮水何计寻心凉,中夜忧来似沸汤。度日间弃无味睡,怨猜莺蝶正飞忙。

  第五十二、乙卯签   王宏论愚

  琴书偏泥长卿贫,淪茗为欢一笑真。风流不载钱愚论,半帘烟月影秋筠。

  第五十三、丙辰签   刘梦得献解

  佳名诗字偶然同,锦瑟蒙疑锁阁东。篇章岂待风流接,再吟狂句献司空。

  第五十四、丁巳签   王羲之书鹅

  写对青山坐卧看,男儿方不负毫端。谁知虎卧龙跳字,也似愁蛾两撇间。

  第五十五、戊午签   班超投笔从戎

  湖海无龙气未除,奋读匈奴缚马书。毛锥不用轻投却,会向燕然一展舒。

  第五十六、己未签   张华避灾

  百般迁就顺人时,已占心诺不轻移。人前不敢迎门笑,守到和风日霁知。

  第五十七、庚申签   季札经商

  过眼云烟过耳风,男儿低眉且雕虫。骑士竞购聊扪货,箕到尽头挂堂东。

  第五十八、辛酉签   臧哀伯谏纳郜鼎

  非君之物切勿取,昭德塞违照官知。举国君臣共俭约,耀祖光宗图有期。

  第五十九、壬戍签  寺人披见晋文公

  小人依权趋势间,只为金帛与倾权。一旦握得枢机事,化夷之举举世欢。

  第六十、癸亥签  春王正月

  一年之计在于春,万般筹划始觉纷。贤达妙旋治理策,四季从此好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