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居分述(6划)

  刘望海故居(惠安县螺城镇中山北路。始建。原规制。现状。)
  庄用宾故居(庄宅。晋江市青阳街道青华社区五店街。沿革。规制。)、庄际昌府第[状元衙。晋江市青阳街道青华社区。规制(原规制。现状。)]、庄应祯府第(惠安县螺城南大街)、庄承祚故居(承祚公祠。惠安县螺城镇霞张村)、庄国祯故居(侍郎第。泉州旧馆驿中段原北潘巷[现属井亭巷])、庄春官故居(庄火明故居,丰泽区城东街道庄任社区。沿革。规制。)
  
许邦光故居
(泉州市区古榕巷)许经撇宅(端园。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东区)
  孙经世故居
(惠安县张坂镇玉田村埔塘自然村)孙嶐进士第、孙兰陔进士第、孙文圻故居(惠安县张坂镇崧山村大坪[今属台商投资区]东、西花园处。孙嶐进士第。孙兰陔进士第。孙文圻故居。东、西花园。)、孙易彬故居[惠安县张坂镇崧山村洋厝自然村西南部(现属泉州台商投资区)。沿革。规制。]、孙胤武故居[俗称“进士第”。惠安县张坂镇崧山村杨厝村(今属台商投资区)。]
  安平楼(将军楼。安溪县大坪乡大坪村虎脚山下。建造。规制。)
  老范志大厝
(鲤城区九一街。沿革。规制。)、全兴堂(永春县仰贤村)合隆古大厝 [前黄合隆商行旧址。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合隆商行。大厝沿革。规制(东面部分。西面部分。)]、西源古厝(安溪县西坪镇西源村草莓岭下。蔚美楼。活水厝。奇苑楼。)、庆丰厝(洛江区罗溪镇双溪村)、观山李氏民居(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 概说。大墘居。乙堵大厝。顶新厝。中新厝。下新厝。池塘湖大厝。池塘湖“番仔楼”。产墘头新厝。西金大厝。丰墘大厝。福墘居。石印厝。雨伞厝。石碣厝。八角楼。)

刘望海故居

  刘望海刘盟海)故居,位于惠安县城中山北路旧城北门头,是典型的闽南明代府第式建筑,保存尚为完整。

  刘盟海故居(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惠安刘 氏民居(明、清):惠安县螺城镇中山北路”,2005年5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

  刘望海,名,字逢甲望海其号(又作盟海),明•惠安邑北城畔人(今螺城镇西北街)人。隆庆四年庚午(1570年)举人,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年)进士,初授浙江萧山县令,累迁至七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巡按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刘望海》)

  明·万历廿八年(1601年),时刘望海60岁,以按察使衔辞官归里,朝廷赐建府第。为保证红料的规格质量,自建陶窑烧制砖瓦等构件。由于建筑工程浩大,历10余年方告竣。

  原规制

  故居坐西北朝东南,面对10里外文笔山,总占地6000多平方米。

  故居前面是1个长方形的大石埕,长94.9米,宽6.3米,面积597.8平方米。石埕围墙的边上有一个红砖砌成的园门通向花园。

  山墙由一方方小瓦砾圈嵌小块石砌成,即“出砖入石”,俗称“观音抱孩儿”,为明、清堵体砌筑特色。大门两边墙壁,墙裙砌以横条大石板,上以红砖砌面。

  故居南侧由后(临街处)而前的出入通道存有瓦顶垂檐门楼。总大门门楣上有刘望海手书“侍御总宪”4个镏金大字,落款“万历壬寅年(万历卅年,1602年)刘会立”。大门楹联:“河南衍派家声远,惠北植基世泽长。”大门两侧置门抱石狮1对。

  走进大门,是1条由两侧红砖墙夹道形成的通道,如画卷般舒缓铺展而下。通道还分4层小石埕,每层各有数级台阶,共18级,俗称“十八学士朝莲花”(府第对面为莲花山)。

  走出通道后即主体建筑,四列大厝由南到北一字排开,总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俗称“四马拖车”,寓意高车驷马,地位名望尊崇。每列建筑群均前低后高,从建筑地面来看,后一落依次比前提高1米,即前后总落差2米,喻步步高升。四列建筑之间相距1.2米作为通巷,用为通风防火。各座大厝左右有耳门,便于彼此互访。

  四列大厝均为抬梁结构硬山屋顶、燕尾翘脊;面积相近,每座南北宽20米,东西深34.50米,建筑面积690平方米;结构相同,同为四落“五间张”:首落门厅,带下房四;二落天井,带榉头房二;三落大厅,带大房和五间四;后落后厅,带后房四。最后有花园,辅以亭台楼阁池塘假山等设施。其中大厅面积41.5平方米,以大福杉植柱(圆径0.40米),正脊高达6米多,抬梁式结构。室内为“竿菅壁”,即以苇杆抹灰作为隔墙,有吸湿气、调冷暖、防震塌功效。檐前一条廊沿石砛长5.9米、宽0.6米、厚0.18米,重量达1720公斤。

  该建筑群属“减柱造”结构。所谓“减柱造”,是一种古代建筑柱网结构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优点是能营造较大空间,缺点是梁柱易弯曲。“减柱造”建筑始于元代,如合理使用的话是没有问题的,但后世出于安全考虑会给它增加支撑柱,因此明代以后已很少采用,存世量稀少,如今难得一见。

  现状

  廿世纪30年代,军阀陈国辉以修路为由拆掉1进,现余3进,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为周围林立的高楼所包围。

  故居历时久远,多有损毁。现四列建筑虽仍存,但从南到北,第一座因失火门廊坍塌;第二座因失修局部塌落,1988年由其第二房裔孙重修一新;第三、四座虽老态龙钟,旧貌还较完整,原构用材也都还结实可观。

  廿一世纪初惠安旧城改造,故居面积又大大缩水,原来每排建筑的三落仅剩两落,第三落(后厅)早已塌毁而重建新楼,而整座故居也陷入高楼大厦包围之中。

  重修的第二座大厅作为刘望海祀厅。龛中祀刘望海彩色官服坐姿石雕像,神情肃穆深睿。龛联:“河南衍派家声远,惠北植基世泽长。”厅柱楹联:“筑堤蠲赋,重安声著闽浙;除弊崇文,期辅国政粤滇。”大厅门楣上悬明•书法家张瑞图书赠“古直”两字木雕牌匾。传说刘望海五十大寿时,同朝为官的张瑞图送上书法“万古之直”为贺礼,刘望海只收下“古直”两字,退回另外二字作为回礼。后来建造故居即将“古直”制匾悬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故居现存古井3口,涌泉不绝。

  四列大厝前还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石埕,红砖墙围成,墙上嵌着许多来自刘望海“父子侍御”石牌坊的古建筑构件。该坊原址位于惠安县城内鳌震铺北门街,系明·万历帝钦赐、蓝天年立,石构,雄伟庄重,雕刻精细。1931年,陈国辉为拓宽惠安县城街道,将石坊拆除。其构件除部分嵌入石埕墙围外,其他如“父子侍御”、“恩荣”、“巡按广东”石匾,以及类似獬豸造型的石雕等,由氏后裔收存于石埕边等处至今。

庄用宾故居

  庄用宾故居,俗称宅”,位于晋江市青阳街道青华社区五店街(晋江市政府驻地西北侧)。

  宅与状元衙(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状元衙”指“庄际昌府第”,见下文。)

  “五店建筑群(明—民国):晋江市五店街”,“氏家庙、氏家庙、庄用宾故居、三角内朝北大厝等组成,2013年1月列为第八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氏·青阳氏家庙、氏·青阳石鼓氏家庙》、《泉州民居·三角内朝北大厝》)

  沿革

  庄用宾,号方塘,是庄际昌的曾祖。明·嘉靖(1522—1566年)间进士,官刑部员外郎等,因抗直忤犯上司,退职家居。遇倭寇攻泉城,与其弟用晦募乡兵救城免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用宾庄用晦庄际昌》)

  庄用宾故居始建于明代中叶,几经维修。

  规制

  庄用宾故居坐北朝南,具有典型的明代闽南建筑风格。占地面积2692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墙体,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的木构架,硬山顶。面阔5间,为3落带左护厝的“皇宫起”闽南红砖大厝。附有倒座、石埕,埕前建有回廊,东侧为马房和伙夫间。厅堂前的庭院有水井2口。

  通廊、厅堂宽敞。

  门楼和厅堂上分别悬挂近年仿制的“一门忠孝”、“万古纲常”、“乡元魁选”、“状元”、“会元”木匾5方。

  厅中神龛供1座2尺来高的庄用宾神主。古朴的案桌上排列着古色古香的瓶、爵、烛台等祭器。

庄际昌府第

  庄际昌府第,亦称“状元衙”,位于晋江市青阳街道青华社区(晋江市政府驻地北侧、青阳宫下氏祠堂对面),隔1条石路与庄用宾故居(宅)门亭相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居·庄用宾故居》)

  宅与状元衙(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宅指“庄用宾故居”,见上文。)

  沿革

  庄际昌,字景说,号羹若庄用宾曾孙。明·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年)进士,会试、殿选皆得第一(状元)。天启元年(1621年)授翰林院修撰,召修国史。不附权宦魏忠贤,罢归。崇祯(1628—1644年)间,起复为右谕德,晋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侍读,因劳瘁病卒于官邸。(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际昌庄用宾》)

  庄际昌原在青阳轩内有1所第宅,明代中叶倭乱时遭火焚毁,遂重修新衙于大井口,称“状元衙”

  后历时既久,“状元衙”陆续渐次圮塌,原宅基地由氏后裔分别盖了大大小小的居室。

  现代,由于湖光西路拆迁,“状元衙”遗址大部被拆除,仅保留“思敬厅”1处。原中堂大门、状元门、旗杆和距今400多年的关公庙(即状元衙“八角亭”)等,均无存。

  规制

  原规制

  当年的“状元衙”面积3692平方米,是1座皇宫式大厝,红砖壁,飞燕脊,5开间3落,带双面护厝,前有倒向,后起阁楼,双边留有宽阔火巷。

  门前大埕竖有旗杆夹。

  现状

  现存“思敬厅”占地面积785平方米,坐东向西,由门厅(前厅)、天井、正厅(后厅)、厢房组成。正厅面阔5间(6米多),进深7间,硬山式屋顶。带双面护厝,前有倒向,后有阁楼,双边留有宽阔火巷。与四周的商品楼地基高度相比,“状元衙”东、西、南面已形成2.2—9.6米的落差。

  古厝整个骨架由木头支撑,木头数量虽不多,却根根粗壮硬实。

  门亭悬“状元”匾额,双坡顶。门额“思敬”

  正厅悬匾“会元”、“一门忠孝”、“万古纲常”

  厅柱有联:

  “六德持身,友孝□睦任恤;五传经世,诗书易礼春秋。”

  “品比青阳梅树,玉洁水坚,不愧大魁天下;学宗洙四李坛,升堂入室,忙拟仞数宫墙。”

  “状元衙”内设简陋的陈列室,存有崇祯皇帝的圣旨,及家12世、15世、16世先祖的《墓志铭》等。

庄应祯府第

  庄应祯府第位于惠安县螺城南大街中段,始建于明代。

  庄应祯(1519—1607年),字希周,号石坡,明·惠安县洛阳霞曾人,嘉靖廿六年(1547年)丁未科三甲进士,官至广东右布政。庄应祯为官后筑府第于惠安县城。(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应祯》)

  庄应祯府第坐西朝东,石构大门竖刻对联“一门四进士,三世两藩台。”

  实际上,庄应祯一家在明代只出有三位进士:一是嘉靖廿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庄应祯首登进士,二是万历廿九年(1601年)辛丑科其长孙庄毓庆登进士,三是万历卅五年(1607年)丁未科其次孙庄毓杰登进士。前后六十年。据抟,拟联者认为,若用“三进士”对下联“三世”,有重复之嫌,对仗也不工整,气魄欠雄浑,遂想起近泉州城郊田边村同宗庄朝宾(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朝宾》)与庄应祯同榜进士,经征得田边族人赞同,确定上联为“一门四进士”

  藩台即明、清时布政使别称,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三世两藩台”庄应祯官至广东右布政,其孙庄毓庆于万历(1573—1620年)间任粤西右布政使。

  门联至今保存完好,但因旧城改造,府第被迁,门柱移科山先生祠”

庄承祚故居

  庄承祚故居,后改为承祚公祠,位于惠安县螺城镇霞张村(惠安县城建设北路东侧)。2002年11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螺阳霞张宋氏肇基始祖是·少师庄夏第7代裔孙庄福生,其上传世系为:庄夏庄梦说庄弥明庄璔庄震孙庄德翁庄福生庄福生曾孙庄兆璋,官阶文林郎,任广东海康知县。

  庄承祚庄兆璋之子,被奉为霞张村氏长房一世祖;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京举,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京魁,历官江安、海康、四川遂宁知县正堂、广东雷州知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庄承祚》)

  庄承祚故居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年)。原为三进五间兼东护厝,前建一个大埕,共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坐向癸丁兼子午,为碑砖石木结构“皇宫起”,外墙为“孩儿抱”砌法。

  后裔改作承祚公祠。因年湮代迁,破损不堪,2000年8月重修,得以恢拓当年风貌。

  现重修的宗祠大厝为三进三开间,门屋路的壁堵以浮雕人物鸟兽之黑青石砌筑,壁堵上镌有庄承祚诗词,正面墙下部砌“马季垛”,上部砌“錾砖垛”,墙上部水车垛为黑青石浮雕人物故事。大门两边安置石鼓1对。

  宗祠厅里石柱刻有名人及本支宗长撰书的对联,悬挂着“京魁”、“拔元”、“伦元”、“两榜先声”等匾额。后厅奉祀本房诸先祖神位,中厅前厅陈列氏族谱,先人莫大志铭、庄承祚著作、诗词等。

  宗祠木作的椽、柱、斗拱、栋路、桷支、花篮经精雕细刻,髹漆描金。

  屋顶用金黄色琉璃瓦筒、瓦片、垂珠,脊背用五色瓷片粘成花鸟动物。

庄国祯故居

  庄国祯故居,人称 侍郎第 ,位于 泉州旧馆驿中段原北潘巷 (现属 井亭巷 )。

  庄国祯 (1527-1604年),明·晋江青阳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历官广东按察使,云南、江西布政使、南京刑部侍郎、北京户部右侍郎。后回乡不仕,从青阳迁居至此建府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庄国祯》)

  原侍郎第规模宏大,范围沿至西街南侧。主屋由东、西两座七进五开间大厝组成。廿世纪50年代,侍郎第内仍存一座木构大门牌楼,进门左拐有一大石埕,东面尽头有一戏台,称“新峰土台”

  故居曾有块巨大的石额匾,长约2.7米,宽1米多,前后两面分别刻有“中丞开府”“奕世承恩”,为张瑞图(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张瑞图》)亲笔手书。石额匾曾摆放在府第大门围墙正中,“文革”时期为免被毁,连夜深埋,后不知所终。

  府第西座由于长期有人居住和修缮,现保存比较完整;而东座已基本倾颓,除一进尚存部分残楹败瓦,长期供编蒸笼的工匠居住外,后半部已被征用盖成公房。

  目前庄国祯故居主要部分占地1300余平方米,包括厅堂、东西大房、完整深井和东西榉头,故居四周有围墙保护。古厝厅堂及厅口屋顶部分曾两次倒塌,后人修旧如旧翻建了两次。但部分建筑频受白蚁侵蚀,有倒塌之虞 。

庄春官故居

  庄春官故居,申报时以今人之名报送,称庄火明故居,位于丰泽区城东街道庄任社区。大体保存完好。

  沿革

  庄春官,泉州人,生卒年不详,曾任杭州知府。受家乡崇商风气影响,3年任满后弃官从商,回乡经营船运及海鲜、干味等土特产生意。其故居落成于这一时期。

  故居始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中期,为庄春官所建,历时数年竣工。故居围墙前的外围原为海运码头,运输船队停泊于此;涨潮时海水可漫至门前。建造大厝所用石料来自南安石砻,即“砻石”,色泽白皙,石质坚硬滑亮,不易受污,从水路运来;屋梁、柱、门窗等所选杉木都来自武夷山,俗称“福杉”,粗壮耐用,价格昂贵,由闽江上游流至福州,再转海运至泉州,直接卸在门前。

  相传,故居未建时,位今东护厝处有一石,形如绵蟹出水状,一角露出滩涂,一角深入水里,无论晴雨,“绵蟹嘴”总有水泡不停冒出,似绵蟹吐沫,乡人称为“绵蟹穴”庄春官发现此穴后,延请堪舆家确认,谓在此穴建厝有益添丁聚财,于是即在此建造大厝。

  故居一直由庄春官及其嫡系子孙所居,最多时住有十几户人家。

  解放初,故居曾作为解放军营部驻地。“文革”时期设为民兵大队部,“文革”后归还其后裔使用。

  后来,两边护厝严重损毁,哨楼无存,大厝的住户已在外择地建房,陆续迁走,现主要用作堆放杂物、五谷等农作物。

  1994年维修厅堂、屋檐、地板等。

  规制

  庄春官故居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920.385平方米,其中主厝带东西护厝建筑面积722.19平方米;后落建有哨楼,哨楼四面墙都留有枪眼。门庭四周筑有1道围墙,成为规整独立的建筑群。其西与氏大厝相邻,以1条宽1.2米、深26.6米的厝巷隔开。

  屋前石埕平坦开阔,深7.3米,宽27.15米(含外护厝围墙),占地面积198.195平方米。石埕 由 13块小石埕组成,每埕由21条长约1.72米、宽约0.31米的表面经过雕平、有规则的石板横向铺砌。每块石埕用竖向铺砌的石板分隔,东西护厝各1块,用浅底水沟隔开 。

  主厝按中轴线对称排列,两进五开张,硬山式屋顶,燕尾翅屋脊,形制呈闽南典型“皇宫起”式红砖古厝规制,大部分为土木结构,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其间数取奇数。

  大门左、右各有1间下房,合称“榉头”

  “榉头”之后为天井,天井同样用石板条横向铺砌,长3.75米,宽5.12米,面积19.2平方米。天井两旁各有1间厢房 。

  过天井是主屋正厝,中为厅堂和后轩,其左、右各有前、后房4间,俗称大房、后房,是住室和起居间,合称“上落”。厅堂面向天井,宽敞明亮,是祭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

  “光厅暗房”是泉州传统民居的特点,卧室房顶天窗很小,房内幽暗。室内地面用长0.4米,宽0.4米的古红砖密缝铺砌(原古红砖大部分破损,如今的尺二红板砖均为后期铺砌)。

  大厝墙壁或砌砖或砌石,呈现错落美。主厝东、西外墙横向铺砌色彩艳丽的红砖,墙面四面用红砖竖砌成方框,框内四个角凸起砖块雕 有精美图案;主厝正面窗均为方形石窗,其它墙面有方、圆等形式多样的窗棂。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外墙屋檐瑞珠整齐排列,檐下的墙顶部份泥灰堆塑,内容丰富多彩,原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主厝外墙底座长石凸出,和门前石台阶雕有精致的花纹图案(今门前一些泥塑、艺雕或被盗或丢失)。门楣窗楣、墙面转角、建筑立柱上,不仅有精细的雕刻,还讲究色彩,彰显红砖建筑的独特美学。

许邦光故居

  许邦光故居,位于泉州市区古榕巷。

  许邦光,字汝韬,号策山,清·晋江青阳陈村许厝人,后迁居泉州城内古榕巷西侧。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长期供职于翰林院,后任湖南学政,官至光禄寺卿。(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许邦光》)

  府第原规制

  原许邦光故居坐北朝南,占地约3亩,主体建筑为三进三开间大厝,两边配有护厝。门口两旁有石旗杆夹1对,后有园林1座。

  府第东北临水陆池,池水经小渠从园林假山穿过;园中大型假山在大池中,三峰并峙;3座小石桥分通三峰,组成可容小舟的曲桥。园林中池西建有书斋,因家处古榕巷,书斋取名“榕斋”。书斋藏书丰富,为当时泉州名藏书楼之一。

  许邦光 府第西邻新巷(今三朝巷),巷中有长约百米的“灯排厝”1列,全部西向,首尾相连,墙无间隙,标高一致,门窗扇扇无异。“灯排厝”两端各有小宫庙(上帝宫、土地庙)突出,廿世纪50年代还保留完整。此系列建筑原属氏家族所有。  

  许邦光林则徐是同榜进士,两人交往甚笃。林则徐路过泉州时,必登门造访。

  现状

  许邦光身后,子孙不克绳武,拆卖产业,转典园林,园林中残山剩水,任人搬拆。不过3代,府第凋零破碎,面目全非。

  现仅存经修葺的主体建筑今一进三开间,门口悬挂着许邦光故居”牌子。

  从侧门进入,首先是摆满盆栽的庭院。

  正厅前柱的拱斗留有飞天仕女雕刻,厅中大梁“富贵满堂”清晰可见。

  原先三朝巷中的“灯排厝”及小宫庙,今或已废或易主。

许经撇宅

  许经撇宅,又名端园,位于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东区95号。2013年2月列为晋江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许经撇为民国时期著名旅菲华侨,热心于晋江公益事业,对家乡贡献颇多,著名的福林“孝端桥”即为其建造。

  该宅是许经撇建于1933年,为突龟式两层小洋楼,坐西朝东。大门门楣上书“端园”二字,石刻精美,建筑总体保存较为完好。

孙经世故居

  孙经世故居,俗称“官房旗杆三落大厝”,位于惠安县张坂镇玉田村埔塘自然村东侧。2006年6月列为惠安县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孙经世是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和音韵学家。(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孙经世》)

  孙经世故居始建于清·嘉庆(1796—1820年)年间,2007年4月重修。

  故居坐东北朝西南,由下落、顶落和后落组成,抬梁结构,硬山式屋顶,建筑面积338.7平方米,石埕128平方米,竖旗杆石夹板。

  下落由门厅、天井、两廊、角间和下房构成。

  下落与顶落由砖墙隔开,设二座大门和廊门。

  顶落重门内为天井,由厅堂、东西小厅、五间、后房和两廊构成。

  后落为书斋“集古堂”

  孙经世故居是孙经世出生、生活的地方,后落“集古堂”孙经世著作和授徒的地方。在这里,孙经世写下了绝大部分著作,并培养不少门生,如其授业婿、鸦片战争时的主战派陈金城“直言赛天下”陈庆镛、名宦孙兰隐之子、举人孙文圻,还有57名举人等。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金城陈庆镛》)

孙嶐进士第、孙兰陔进士第、孙文圻故居

  孙嶐进士第、孙兰陔进士第、孙文圻故居,均位于惠安县张坂镇崧山村大坪(今属台商投资区)东、西花园处。

  孙嶐平山,号蓼村,清·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进士。孙兰陔,字汝芾兰陔其号,孙嶐曾孙,孙士藻(号厚斋)孙;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孙文圻孙珩之子。(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孙嶐孙珩》)

  孙嶐进士第

  孙嶐进士第,位于崧山村大坪西花园外。清·乾隆元年(1736年)孙嶐举进士即建。

  孙嶐进士第前铺筑石埕,6对高约1.5米的青石所筑的旗杆石夹板尚存,每对石块外侧都刻着圆形图案,但不少图形已模糊不清。大门前有多块麒麟石刻。

  进士第五开间三落,空斗木结构,简瓦屋面,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第三落内有两层小姐楼,保存尚好。

  东进隔一小巷,并列着一座五开间二进古大厝,为孙嶐出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前面也铺石埕。

  抗日战争期间,进士第曾局部重修,但现无人居住,屋盖破损严重。

  孙兰陔进士第

  孙兰陔进士第位于崧山村大坪西花园内。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孙兰陔进士后建。

  孙兰陔进士第坐南朝北,三进五开间带护厝,抬梁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由围墙、石埕、两列并排大厝和书斋等组成。石埕中4对高约1.5米的青石所筑的旗杆石夹板尚存。

  因年久失修,屋面已倒塌过半,目前仅余主体建筑和“寻乐堂”书斋墙体。

  孙文圻故居

  孙文圻故居,位于崧山村大坪东花园,建于清·咸丰(1851—1860年)间。

  故居坐西北朝东南,三进五开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有东护厝,现尚有后代居住。

  东、西花园

  东、西花园,位于崧山村大坪;孙兰陔孙珩)进士第处西花园内,西后花园边上是孙嶐进士第,再过去一点是祠堂,再过去就是东花园。氏的进士第、东西花园及祠堂,构成绵延7000多平方米的古厝群。1995年出版的《泉州市建筑记》,称东、西花园是清代惠安唯一的私家花园。

  西花园为孙兰陔孙珩)告老还乡后所建,供宗亲子弟读书。

  东花园是道光廿九年(1849年)文圻所建,但也与其父孙兰陔有关。孙兰陔嘉庆十四年(1809年)举进士后,授河南郏县知县,后调柘城(属归德府,南与鹿邑县接壤,今为商丘市下辖县)任职,复调商邱(时属归德府),擢直隶州知州、护理归德府知府。新编《惠安县志》载:“时徐广缙家贫,馈金为其建家课业,至登进士。后徐广缙在道光朝官居一品,任湖广总督兼通商大臣。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为报知遇之恩,特馈建大坪府东花园,至今尚存。”

  徐广缙(1797~1869),字仲升靖侯,河南鹿邑人(一说安徽太和人),是近代史的著名人物。徐广缙嘉庆廿五年(1820年)进土,历任山东、陕西道御史,广西乡试正考官,榆林知府,江西总粮道,福建按察使顺天府尹,四川布政使,江宁布政使,云南巡抚广东巡抚两广总督两湖总督等。从道光廿七年(1847年)到咸丰二年(1852年),许广缙一直在广东任职。

  关于徐广缙馈建大坪府东花园的缘由,乡里传说更加生动:“有一次,孙兰陔外出微访,在茅草屋前偶遇一个愁容满面的老妇,一旁,衣着破旧的年轻人正在埋头苦读。他赶紧上前询问。年轻书生叫徐广缙,因家境贫寒,遭富甲员外嫌弃悔婚。孙兰陔看出徐广缙有真才,料其日后必成大器,又发现徐广缙小姐相互倾心,遂力排非议,促成两人美好姻缘,还馈金帮徐广缙建家宅。”

  东、西花园今尚存。每园面积3000余平方米,两园并肩,坐北朝南;前墙俱用长条石沿直线竖成疏栅状,余墙用块石垒成;后墙均呈半圆弧,左右四墙各作直线。两园前部俱为居屋,各建三进双护厝大厦1套,屋后及两边余地悉宽大,都用以建书斋“诂经精室”及园林。现西花园破坏比较严重,东花园保存则较为完好,四周围墙无损。

孙易彬故居

  孙易彬故居,位于惠安县张坂镇崧山村洋厝自然村西南部(今属泉州台商投资区)。

  “菘山孙易彬故居(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2019年11月列为泉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孙易彬故居,由其祖父、旅居菲律宾怡朗市经商的华侨孙柿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孙易彬(1920—1988年)就出生在故居上落东榉头。

  孙易彬9岁随父前往菲律宾。1932年入学菲律宾怡朗市华侨商校中学部。1936年6月加入“菲律宾怡朗华侨救亡协会少年剧团”,积极宣传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8月,“抗日救亡会”组织第2批人员孙易彬等7人回国,10月到达延安。孙易彬入学陕北公学,转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留延安八路军总部工作,历任政治部文化干事、司令部书记员、后勤部会计和被服股股长。

  1946年易彬调太岳军区司令部任作战参谋,1947年8月调任第二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司令部作战科参谋,1947年11月升任作战科副科长。1949年1月,第九纵队改编为第十五军,孙易彬升任十五军司令部军务科科长。

  解放后,孙易彬1950年调云南军区干部部组织统计科长,1952年选调北京马列学院学习,1955年毕业后选派南京高级军事学院任政治教研室教员和哲学教授会成员。1969年南京军事学院解散,调任贵州省安顺军分区副政委。1978年,调南京高级步兵学校任党史教研室副主任。1980年离休,1988年10月卒。

  2015年8月,孙易彬故居启动修复,2017年2月竣工,耗资70余万元。

  规制

  孙易彬故居系“五间张”大厝带石埕,坐北朝南,由凹斗门、下厅、天井、大厅(上厅)、东西小厅和后厢组成,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为闽南特色的古建筑。

  大厝面阔5间,进深5间。硬山式屋顶,抬梁穿斗结构。前墙下部为粉堵石,上为砖墙,上下饰以砖雕和石雕。

  上厅为木柱木梁木板墙,梁头及壁堵上方雕饰牡丹、灵芝、麒麟、人物。

  厅堂东墙上悬挂着孙柿遗像。厅堂中还陈列有孙易彬的相关资料,以及多条氏家训和崧山5个代表性人物的简介,即孙观(明·乡贡进士)、孙胤武(明·天启武进士、正三品铜山参将、昭武将军)、孙兰陔(清·进士)、孙庆珍(近代爱国华侨、抗日烈士)、孙崧樵(现代爱国华侨、一代儒医)。(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孙观孙胤武孙兰陔》)

孙胤武故居

  孙胤武故居,俗称“进士第”,位于惠安县张坂镇崧山村杨厝村(今属台商投资区)。现尚有其直系后裔居住。

  孙胤武,又名孙湛,字伯震,号紫峰,明末清初人。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武进士,崇祯朝任江南铜山参将,告归。入清死难。(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孙胤武》)

  历经多次修葺。“文革破四旧”时故居内文物很多被损毁。

  现故居建筑面积约200多平方,2进3厅,墙壁采用条石砌筑,屋盖为闽南古建筑风格。

  故居前铺筑石埕,埕中部采用原进士第遗留青砖铺贴图案,埕前立有4对高约1.5米的青石所筑的旗杆石夹板,其中2对为原物,另两对为现代新做。每个旗杆石均有圆洞和方洞1个,上面附有图案;其余旗杆石在文革时被村民砌筑台阶等。

  进门两侧墙上刻有大厝刊祖厝重修捐资芳名录。

  大厅靠东一侧供奉孙胤武“进士公”金身1座,中脊梁上挂有“进士”匾1块,匾右刻“天启乙丑科”5字,左刻“赐文武进士孙胤武立”9字。

  故居内保管有1块“文革”中幸存的“世进士第”木质残匾,应为原匾,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

  故居前一民宅地下室内,还存放着村民世代保管的孙胤武当年养马用的1具石马槽,长1.8米,宽0.8米。

安平楼

  安平楼,位于安溪县大坪乡大坪村虎脚山下,是原国民党陆军中将高义的故居,俗称“将军楼”

  建造

  安平楼建于1930年。

  楼主高义,原名高大扁,字子馥,祖籍安溪县大坪乡大坪村。其曾祖高生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 自大坪迁居台北,光绪五年(1879年) 高义出生于台北大龙峒。

  光绪廿一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把台、澎割让给日本,引发台湾民众的激烈反抗。高义等闻讯揭竿而起,组织义勇军,投入抗击日本占领军的行列。经数年血战,因后援不继,处境艰难,遂于光绪 廿六年(1900年)内渡,先避漳州,后返安溪;是年四月在安溪、长泰交界处立旗造反,进行武装反清活动。

  辛亥革命后,高义与革命党合作,光复泉州隶属各县,被拥为保安司令,拥兵万余,驻防泉州,统辖8县。

  1927年,全省民军集中到福州,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高义移防福州,历任旅长、师长,代行军长职务,被授予中将军衔。后因国民革命军内部变故,卸职旅居泉、厦。

  1930年,高义的眷属移回大坪老家。全族崇仰高义为清官清廉,只领取参议院俸禄,没有私人储蓄,度日维艰,就协力建成安平楼,让他能够安度晚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近花甲的高义回到大坪老家安度晚年,1942年病逝。

  如今安平楼已无人居住,只供高义后人祭拜所用。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高义

  规制

  安平楼占地200多平方米,是一座两层的石头楼房,共有房屋20间,外观与寻常民居并无两样。

  拱门上方刻有“安平楼”三字,落款为高选锋题,庚午仲冬1930年建”高选锋,清·光绪廿八年(1902年)举人,题字时已年逾古稀。(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高选锋

  安平楼内部门窗窄小,院进深,楼房的采光较差。登一狭窄的木板楼梯 可上二楼。

  安平楼的墙体厚近1米,门板用硬质树木制作,足有10厘米厚。4条粗大的门闩,再加上厚重的双重木门。楼房的4个角都设有角楼,墙壁有个外窄内宽的枪眼。二楼的每个房间有3个门,房间里的人可以不通过厅堂而通过外设走廊的串联,在几个房间中自由穿行。这样的建筑结构让整幢楼看起来不像是居家所用,更像是一个用于防匪的碉楼。

老范志大厝

  老范志大厝,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南俊巷东侧黄门埕1号,南邻九一街,北为桂坛巷。桂坛巷邻近府文庙和打锡巷考棚(今鲤城区行政中心),其北又有清源书院(今晋光小学),历来是举子云集之处,而在早期的科举时代,中举登科称“折桂”,故巷取“桂坛”为名。巷中有桂坛宫。

  “老范志大厝”,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亦飞与“范志万应神曲”

  吴亦飞

  吴亦飞,清·晋江县卅一都霞梧村人(属今晋江市青阳),出生在康熙年代(1662—1722年),本系穷儒,中秀才后弃文从医。

  乾隆十七年(1752年),吴亦飞从晋江霞梧迁人泉州城内,先在菜巷通天宫口开药店,店名“承志” ;后迁至桂坛开店,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 药店改名“范志”。从开张始,范志药店即生意兴隆

  范志神曲

  “曲”亦作“粬”、“麯”,是一种发酵品,其药用古已有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25卷·神曲》载:“昔人用曲,多是造酒之曲。后医乃造神曲,专以供药,力更胜之。盖取诸神聚会之日造之,故得神名。”福建自古有一著名中药称“建曲”,配方多种,专治中暑、痢疾、饱胀、消化不良等症。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简化用药、提高疗效,吴亦飞“建曲”中的1种配方研究改进,药材从108味减为82味,经严格炮制、发酵、晒干、烘烤,储藏120天,至散发清香气味,方告成药,称“神曲”。乾隆(1736—1795年)间,吴亦飞在桂坛开设“范志”药店后 ,正式取名“范志万应神曲”

  吴亦飞还对“范志万应神曲”的配方进行过第2次改良,时间不详。据说,某次吴亦飞出诊归来,见一蓬头垢面的乞丐病倒路旁。吴亦飞即将乞丐搀扶到家中,为他号脉开药,并让妻子为乞丐煎药。经过几天精心调理,乞丐病愈,临别掏出1本拾荒所得的线装古书以赠。吴亦飞发现是1本失传已久的宋代医书,里面详细记载着建曲的原始配方和制法。此后,吴亦飞将以往的配方删繁就简,去粗存精,仅保留了其中的52味中药材,进一步简化用药 。

  乾隆廿二年( 1757年),泉州府学院考,打锡巷考棚有1个京城来的考官,水土不服生病,遍请泉州城内名医无效,最后以“范志万应神曲”治愈,即携带回京。适皇太后得疾,太医束手,该考官进献“范志神曲”而愈,帝赐范志药店“恩褒奖凭”金彩(佚),从此“ 范志神曲 ”扬名全国。

  成书于乾隆卅年(1765年)的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建神曲》载:“……福建泉州府城内范志吴亦飞驰名万应神曲……”

  然而关于“范志神曲”的来历,民间另有几种传说:

  一说传自泉州少林寺五梅师太。乾隆廿八年(1763年),清兵火烧泉州少林寺,寺内僧尼死伤惨重,生者出逃。其中五梅师太逃出少林寺后,一身褴褛,躲避桂坛土地宫,混迹“泛黄婆”(自黄泛区南下的乞丐婆); 吴亦飞常与施舍。一两年后风声稍定,少林寺弟子蠢蠢准备再起,到处开馆授徒。五梅师太欲往寻少林寺的门徒,向吴亦飞辞行,表露真实身份,并赠与1张秘方。吴亦飞五梅师太的秘方配药,精心研制出“范志神曲”。(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少林寺·清:三废于乾隆》)

  一说传自“臭脚仙”。有乞丐“臭脚仙”,浑身疥疮,常找吴亦飞要饭。吴亦飞并不嫌弃,每次均有施舍,还为其治好一身疥疮。“臭脚仙”感恩,赠吴亦飞以神曲秘方。吴亦飞依方炮制,即后来的“ 范志神曲”

  野语无征,姑妄听之而已。

  对“范志万应神曲”配方进行第3次改良的是吴亦飞次子吴淡亭吴淡亭曾是福建一代名医陈修园的少年同窗 。嘉庆二年丁巳(1797年),陈修园到泉州家拜访吴淡亭吴淡亭出示家传秘方与陈修园探讨。陈修园将原方删去 3味,又增添了3味,使其组方更加合理。

  至光绪二年(187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奉命赴新疆平叛。到达新疆后,闽浙清兵受不了大沙漠的酷热,不少将士中暑倒下,左宗棠忙令人火速赶到泉州购进大批“范志神曲”,煎后让将士饮用。清兵服用后药到病除,不久即剿平叛军。

  附:老范志万应神曲的组方及其他

  民国期间,家已无人行医,以专门制作经营“范志万应神曲”为业,称“老范志神曲药铺”

  1954年12月,“老范志神曲药铺”“开元秋水轩药庄”、“泉州新中制药社”等3家私营企业公私合营,合并而成泉州制药厂。

  1992年10月,泉州制药厂、泉州第二制药厂、泉州医用制氧厂等改制,嫁接外资,组建成立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业公司;泉州制药厂为其主厂。

  2007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对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二次体制转换,成立国有全资新企业,原企业名称不变。

  由于两百多年来“范志万应神曲”驰誉海内外,在南洋曾获过金牌奖,在吕宋被评为“世界有效良药”,也在台、港、澳“三胞”中享誉尤深,因此在企业的数次转制中,“范志万应神曲”始终是其主打产品之一,还于1985年被评为福建省优质产品,2007年列入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

  如今的老范志万应神曲组方合理,配伍得当。其中有辛散疏风解表的薄荷、防风、荆芥、紫苏、羌活、葛根、香薷、柴胡(炒)、苍耳草等;配伍芳香化湿解暑、醒脾开胃、止呕止泻的砂仁、广藿香、厚朴(制)、苍术;消食化积的麦芽(炒)、莪术(制)、山楂、使君子、大黄(炒)等;行气导滞的槟榔、青皮(制)、木香、枳实(炒)、枳壳(炒)、陈皮(制)、香附子等;健脾的黄芪(炒)等;还有通利血脉、止痛的姜黄、泽兰、延胡索、高良姜(炒);尚有利水渗湿、宣泄里热的泽泻、茯苓皮、车前子、赤小豆、栀子等。

  以上诸药合用,祛除风寒、风热、暑湿、食积等多种邪气瘀滞,并配用麸皮、面粉、白曲、辣蓼、白芥子、炒川椒等在多次发酵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产生微妙变化,增强药效,共奏疏风解表、消积化湿、醒脾开胃之功,用于治疗四时感冒、风寒暑湿、食积腹痛、呕吐泄泻等症,男女老幼四季皆宜,成为居家必备良药。

  营建范志大厝

  吴亦飞竟成巨富,遂于乾隆卅七年(1772年)在现址营建“范志”宅为宅第,后人称“老范志大厝”。目前该大厝还居住着家后裔100多人。

  大厝年久失修,已现颓败之象。2018年,鲤城区启动 古城双修“七个一”(一园、一区、一河、一街 、一路、一厝、一站)工程,其中“一厝”“老范志大厝”

  大厝规制

  老范志大厝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建筑,墙体“出砖入石”,是1幢富有层次和建筑结构特色的大型宅院。

  大厝前原有巨型大石埕,作晾晒神曲场地,但在九一街改造时,已建为沿街店面。

  大厝坐北向南,规格宏大,原占地面积12.52亩,现尚存近7000平方米,南北向105米,东西向63米,由3座3开间5进组成的大庭院组成,3座庭院组合格局几乎完全相同,人称范志大厝有房99间。各院落之间以防火墙相隔,侧面墙设门,与各院相连通。在宅院两侧,还建有双行护厝,有房30多间。

  宅院内尚留存古井3口,圆形井口,井壁和井底均由石头砌成,水质清透见底。原有1口老井,曾绘为老范志商标,今已被填平。

  大厝东面原建有经商用房、楼阁亭榭、假山翠石、花圃鱼池,设桐荫书屋,聘名师执教;厝内还有唱南音、打麻将等专门休闲娱乐场所,现皆已不存或倾圮。

全兴堂

  位于永春县仰贤村,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兴堂中最珍贵的,是一幅清·乾隆年间永春县著名画家郑书铭所作的彩墨工笔的壁画《洛阳胜景》。该大厝缘何有这幅洛阳桥壁画,现已无从稽考。

  壁画长约4米,高近2米。画面叙述的内容是,泉州在建洛阳桥之初,观音大士化作渔女为建桥集资,以及大桥竣工后,泉州太守蔡襄奉诏回京的情景。画面色彩亮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桥梁·洛阳桥》、《泉州人名录·蔡襄》)

合隆古大厝

  合隆古大厝,又称“前黄合隆商行旧址”,位于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西面。气势恢宏,建构别致。

  “前黄合隆商行旧址(清—民国):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2019年11月列为泉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合隆商行

  前黄解元房黄清英育有5子,其长黄栋水,三黄白水,四黄汝碧(名白玉汝碧其字;1880-1931年)。

  清末,氏兄弟开设了一系列以“合隆”为商号的店铺,如黄栋水“合隆税典”、“合隆典当”、“合隆银庄”黄白水“合隆布店”,以及“合隆磨坊”、“合隆面坊”等,形成了驰名惠北的“合隆商号”。许多“合隆”商家,还与台湾商行多有商业往来,开展海运贩卖活动。

  在近代弘一法师书信中,曾提及“信由惠安北门外大前黄乡合隆宝号转崑山寺传贯法师,可见当时合隆宝号在泉州的名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附:弘一法师》)

   黄栋水黄白水黄汝碧3兄弟发家致富后,做了很多善事,如:

  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前黄村独资创办育英小学(前黄小学前身)。

  民国廿七年(1938年),黄白水黄栋水合资在涂岭虎岩建造虎岩禅寺及玉山土地公庙。

  为方便泉港乡亲出行方便,黄栋水黄白水兄弟俩合资在泉州坝头溪兴建1座前黄连接山腰的石桥“蔡头桥”

  民国廿八年(1939年),黄栋水黄白水兄弟俩为祈求神明保佑前黄乡亲在商贸事业得安顺、家庭得安康,在前黄村南边选址(黄素土楼边)全资兴建“前黄文保庙”,主祀玄天尊王

  大厝沿革

  合隆古大厝,清·宣统三年(1911年)始建。黄汝碧黄白水合资兴建东面“5间张”大厝,其中顶落(顶厅)由黄白水独资兴建;西面“3间张”大厝由黄栋水独资兴建。历时3年多建成。

  民国五年(1916年),黄汝碧又独资兴建东面大厝的下厅(包括大门路)、砖埕、前花园、下馆、洋楼。

  2005年冬,重修东面大厝。

  2008年冬,重修西面大厝。

  规制

  合隆古大厝坐北朝南,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隔开一条2.25米宽的巷道;总长44.5米,宽35.7米,占地面积1588.7平方米;共有36间房屋(包括楼房)。

  东面部分

  东面部分占地面积969.24平方米,建筑面积585.8平方米。

  前方是一道高大的围墙,从最东面的围墙大门进去,便踏上砖埕;砖埕紧挨围墙边有个中西合璧的“前花园”,曾聘花匠栽植玉兰、百合、玫瑰、琼花等,四时繁花似锦,焕彩流芳。通往花园里分别有两个西式拱门,造型洋气典雅。

  砖埕的前面是闽南皇宫式大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燕尾翘脊,2进5间张。整座大厝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之中,不失大气壮观。檐沿下水车堵以白灰与彩瓷雕塑着众多的人物山水、花卉树木、飞禽走兽等,外面用透明玻璃框加以保护。

  正中塌寿的大门框两侧镌刻近代书法家黄朝栋撰写楹联:东平王格言为善最乐,司马光家训积德当先。”大门两旁分别镶嵌着4幅用辉绿岩镂刻的工笔画梅兰松竹图——“喜鹊登梅”、“兰熏桂馥”、“松鹤延年”、“竹报平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朝栋》)

  大门左、右侧各有1个侧门,门额上分别有“居仁”、“由义”的阴刻石雕和人物浮雕。当年平时正大门通常是紧闭的,均从两侧边门出入,若逢盛事节日,方启开大门。

  前后两落之间有天井、榉头。

  穿过天井即后落(厅堂),三川式燕尾脊硬山顶,白石裙堵,烟炙砖墙堵。厅堂正中悬挂着1幅“黄山迎客松”的山水国画;两旁对联仍是黄朝栋手笔:“知心人到话相投,得意客来情不厌。”整座大厝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之中,不失大气壮观。

  西面部分

  隔开大巷路的西面部分,分别由下馆、小洋楼和1座2进3间张大厝组成,属中西合璧式建筑。

  下馆与大厝前面均有砖埕,3面围墙与东面部分隔开,又以围墙边门相互勾通。

  下馆西南面有个大门,最西面留个天井,内有2房1厅;往西间隔一条0.5米宽的小巷,就是“3间张”大厝;北面与小洋楼厝埕联壁。

  小洋楼前有券拱柱廊,烟炙砖墙体,因门窗等仿效西洋建筑而得名,它的东面壁也就是东面部分“5间张”大厝西后厅连接的跨巷骑楼壁。

  另外,还在“5间张”下厅角房的翘脊下开1个小门,内通阁楼,外延的跨巷厝埕与下馆厝埕、小洋楼厝埕、跨巷骑楼厝埕串联勾通,布局严谨,建筑独特。

西源古厝

  西源古厝,在安溪县西坪镇西源村草莓岭下,包括蔚美楼、活水厝、福田楼3座。

  蔚美楼

  蔚美楼大约建于清·嘉庆(1796—1820年)间,是雾山林氏11世祖林燕愈建造的。

  《雾山林族谱》载:“十一世燕愈公……开武夷山,建龙府崇安,建幔陀祖……”

  据传,林燕愈青年时期家境十分贫寒,食难裹腹,其母到村里的三安寨抽得1签,说他应往北边方向发展。于是,林燕愈独自北上,到武夷山岩厂当雇工。一次梦中为白马所引,他在幔陀峰脚下意外挖得几罐白银,决定 用这笔钱开荒种茶。当时武夷山虽有三十峰九十九岩,但基本上都还是荒山,且为天心永乐禅寺的庙产。林燕愈 即找天心永乐禅寺住持商量。住持不知林燕愈已得了财宝,就说:“从今年正月到中秋节,你们开山种茶,能种多少,多少座山就归你。”不曾想林燕愈从江西请来大批雇工,到中秋节前竟开出了包括幔陀、霞宾、宝国3座山峰在内的十八座茶园。

  茶园开垦出来后才发现,武夷山当地根本买不到茶苗。心急如焚的林燕愈又回到安溪西坪老家,召集族亲大面积压条育苗。次年早春,家乡的水仙、肉桂、奇兰、梅占、佛手、本山、铁观音……一株株包裹着家乡红壤的乌龙茶种苗,随林燕愈北上武夷山,并引进安溪种茶和制茶技艺。

  自此之后,林燕愈把十八座茶园经营得红红火火,茶叶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盛极一时,所产岩茶运销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林燕愈也最终在武夷山安家落户。

  林燕愈勤劳淳朴,诚信为本,为人大度,在当地深受好评,崇安(今武夷山市)县令上报朝廷,嘉庆皇帝欣慰民风淳朴,特赐“潜德幽光”牌匾以示嘉奖。

  林燕愈生有二子,分别开出幔陀东、幔陀西两个脉系,西系至今仍在武夷山传衍。

  蔚美楼是典型的闽南普通民居格局,占地面积约有500多平方米,由前厅堂、天井、后落、两边护厝组成。面阔五开间,共有29间房间。现已显破旧,但保存较为完整。

  后落为两层建筑,左、右两侧设有楼梯,楼梯转台处设有梳妆阁。楼梯、板楼、隔墙、门窗、梁柱均为木质。大柱上贴联 :“蔚然深秀对南山,美矣极高凌北斗。”厅堂正中悬挂清·嘉庆皇帝所赐“潜德幽光”牌匾。

  活水厝

  活水厝距蔚美楼几百米,是林燕愈的大儿子林秉深建造的。

  传说在建房子的过程中,遇到一眼泉水,源源不断,清甜可口。于是,就取名为“活水厝”,寓意财源如活水滚滚而至,永不枯竭。

  与一般的农家古厝不一样,曾经的活水厝门前庭院开阔,有上、下两块门口埕,上埕左侧位置挖有1口水井,左、右各竖1根旗杆。如今,旗杆已经不复存在,而下埕也成为菜园,只有水井尚存。

  古厝厅堂大柱上贴联:“幔岭参天七品,龙传辉宝国;陀峰插地千章,触舌灿霞宾。”联中嵌入武夷山的幔陀峰、宝国岩、霞宾岩等3座名山, 叙林秉深之父林燕愈当年创业的事迹。

  奇苑楼

  奇苑楼在蔚美楼的对面,与蔚美楼隔溪相望,是林燕愈的二儿子林秉献始建,其后代子孙续建、修缮,前后经历数十年。

  奇苑楼建筑规模比蔚美楼庞大,规模档次在当时乡里首屈一指。

  奇苑楼为闽南建筑格局,双护厝。主体建筑为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配以燕尾形屋脊,雕梁画栋,装饰着精美的木雕、灰雕、砖雕,采用透雕、浮雕、平雕手法,雕有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山水人物和博古图案。

  门前宽阔的门埕用溪石铺成。门埕前现有一片平整的茶园,原为二埕,以前经常请戏班子在这里唱大戏。大门曾有楹联:“福宜惜,惜衣惜食惜不尽;田有赋,赋中赋上赋其通。”

  古厝右侧建有两层高的石构炮楼,为防匪患所用。

庆丰厝

  庆丰厝,俗称“进士府第”,位于洛江区罗溪镇双溪村。 2010年,庆丰厝与金谿氏大宗祠、添怀家庙、英斋宗祠、宾峰宗祠组成的金谿氏宗祠群和黄纪堂墓一起列为泉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古墓·黄纪堂墓》、《泉州民系·泉州祠堂·金谿氏大宗祠》)

  庆丰厝是清·黄纪堂故居,黄纪堂之子黄赞恩黄赞礼始建于同治八年(1889年)。

  黄纪堂,名逢吉,字贻伯,以号纪堂称。清·洛江区罗溪双溪村人,道光十九年(1839年)生。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恩科武举人,不任官,回乡开 武馆授业 ;其徒黄培松于 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武科会试状元及第(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培松》);子黄赞恩于光绪癸未科(1883年)举武进士,钦点御前侍卫,镇守京都卫戍。

  庆丰厝为五开间双龙双护厝格局,占地20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达95间,藏风聚气,颇得闽南古建工艺之精髓。

  庆丰厝由两座既相邻又独立的古厝“组合”而成,两厝背靠背,一座坐南向北,一座坐北朝南。厝与厝之间精心构筑了一条“S形”小水渠,将两厝圈在一起,为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大大提供便利,十分罕见。

  庆丰厝山墙灰雕坠饰精美,木雕砖雕等做工细腻。

  岁月蹉跎,庆丰厝部分房屋屋顶损坏,墙体严重受损,急待修复。

观山氏民居

 观山氏民居,位于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

  “观山氏民居(清至民国):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2018年9月列为第九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山氏民居(1890~1936年):南安市”,2019年10月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概说

  观山村是著名侨乡,成规模的精美大厝甚众,依山而建,布局其中,构成了一部南洋华侨史。谚云:“有观山富,没观山厝;有观山厝,没观山富。”

  由旅居南洋的氏族人于清至民国期间回乡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有石碣大厝、顶新厝、中新厝、下新厝、功藏厝、成器厝、西金厝、西庚厝、丰乾厝、建南居等10座。建筑多为单进二落带双边护厝或两进三落带双边护厝,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

  观山氏民居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红砖民居成熟的建筑、雕刻、文化艺术,而且反映了南洋文化、西方文化在建筑、装饰等方面的交融。

  大墘居

  大墘居,位于观山村新厝角中角。李聪出资,始建于清·嘉庆(1796—1820年)间。至今仍保持最原始建筑风貌。

  该建筑是红砖大厝,坐西向东,土木结构,10房2厅,面积约350平方米,占地约550平方米。

  与传统不同,该建筑外墙材料均取自当地的溪石、山石,利用泥浆将其层层砌叠起来,具古老而原生态味道。此因当时资金紧张,还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貌形状而为之。经两百多载,其墙基还坚实可靠,尚未变形。

  2001年,李聪后裔李成居由印尼回乡,见屋顶砖瓦木头腐蚀损坏,即动员本宅在印尼诸后裔子孙筹集资金,重修屋面。

  乙堵大厝

  乙堵大厝,是石碣氏祖厝,位于观山村乙堵,是石碣先祖建于清·道光廿年庚子(1840年)。2013年翻修。

  占地约6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闽南大厝,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2进5开式,13房九架,土木结构。

  顶新厝

  顶新厝,位于观山村新厝角,十八世纪末南洋华侨李和雍还乡所建。

  顶新厝是闽南式大厝,“燕尾脊”,双边护厝,土木结构。除红砖外,其他材料均为地产。大门两边的砖花虽没有精细雕琢,然大方雅静。所存马柜是石匠把来坑溪的 1 块巨石打造而成的,至今已粗糙不堪。

  中新厝

  中新厝,位于观山村新厝角中部,是十九世纪初旅居印尼华侨商人李声丁李声友兄弟还乡所建。

  穿斗式木结构,主体建筑为硬山燕尾脊5开间双护厝的皇宫式建筑,单体建筑为2进5开间的布局。

  下新厝

  下新厝,位于观山村新厝角,是旅居印尼华侨商人李廷芬(字声义)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还乡所建。2014 年翻修。

  下新厝占地1亩多,硬山燕尾脊,2进5开间,双边护厝,土木结构,落成时曾画栋雕粱。

  墙面自下而上,是白色花岗岩基座、花岗岩面墙、青石腰堵、红砖面墙、青基石雕刻图案多种多样,墙石上刻花刻草,人虫鱼兽, 精工细作。镜面屋檐下,勾勒蓝色水墨人物画。

  大门以青石筑砌。匾额用汉篆刻写,青石透雕而成;两旁有两个圆形浮雕。门联:“父慈子孝天伦乐;兄友弟恭人事和。”门联底子下面还刻有浅浮雕花瓶状的图案,繁而不杂,栩栩如生。

  厅堂悬有“选魁”、“选元”匾额。

  池塘湖大厝

  印尼华侨商人李功藏(又名李功德李紫亭)肇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光绪廿一年乙未(1895年)竣工,历时5年。

  池塘湖大厝占地1亩多,“皇宫起”样式,燕尾脊高翘,二进五开间双护厝,外墙青草石和白石再加红砖垒砌。

  厝内花罩、飞罩、花窗、浮雕饰物等工艺运用普遍,许多石构件、木构件都属难得一见。所刻之物,不管是海里游的,还是山上跑的,龙凤鱼虾,花草鱼鸟,这里都能找到。这些雕刻造型优美,刻工精细,刀法流畅。无论拼花还是雕饰等细节方面,或多或少融入南洋元素。

  大厝厅堂有名家诗文书于屏,“观察”、“选魁”、“选元”匾额悬于堂,木斧、木刀列于侧,人文华彩,肃穆庄严。整幢大厝形似殿宇,富丽堂皇。

  李功藏先后还在池塘湖建“番仔楼”(见下文),在泉州金鱼巷建造皇宫式府大厝,并从金鱼巷两三户人家手中买下现在仍有不少后人居住的老宅地块,还在厦门鼓浪屿购置别墅。

  池塘湖“番仔楼”

  李功藏娶印尼女为妻(“番仔婆”),为把她带回观山落根,特仿印尼建筑风格,于清光绪廿五年己亥( 1899年)动工建造此楼,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历时10年,耗资白银10万两。

  “番仔楼”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上、下2层,建筑面积528平方米

  原来此处是滑坡地,为使楼房坚固,特从坡底开始筑四层挡土墙,为了挡土墙的坚实不变,砌体后面填用的土是经过筛选后再用的,然后打实,历经百余年,砰前墙依然笔直如新。

  李功藏 建厝时,即定下“外西内中”的建筑风格。整体建筑外墙线条硬朗、南洋风格浓厚,内部装饰为闽南风格。建筑所用图纸由享誉海内外、中原地区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傅维早和著名印尼荷裔建造师联合设计,据说所聘工匠先养3年进行考查。

  楼宇外观四四方方,线条硬朗。屋顶如宋式歇山顶,屋坡柔和流畅,角翘简洁平缓,整座大厝显得舒展大度。

  整座楼宇以西式拱形廊柱环抱,共56个拱,闽南的红砖砌就,以石灰和红糖加工成粘合剂粘合。走廊过道铺设花岗岩大石条,二楼厅、廊以木头铺就,房间里则铺着光洁如新的南洋特色瓷砖。师傅精心琢磨,细心铺设地板,百余年来走廊四周任凭雨水浇淋,总是滴心不穿。

  所选材料务求精良。砌用的200多块石板、30多根石柱全来自丰州石砻,砌体的红砖为泉州产,地板水泥花砖产自南洋,杉木是从安溪湖头买来的。这些建筑材料,全部用船运到南安仑仓珠渊港渡口,当时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只好用人工搬回。值得一提的是,每根石柱有千多斤,需24人肩抬,沿着崎岖不平的陡峭的山路,从山脚抬到山顶,走十余公里,须经2天才能把石柱抬到建筑工地。

  产墘头新厝

  产墘头新厝,又称“池塘湖新厝”李功藏长子李成器建于廿世纪初。

  是土木砖石竖挡起的“皇宫起”红砖大厝,具双头护厝,气势宏大。

  大门前有泉州最后一名状元吴鲁的题字以及曾道的《九思》,还有镜潭先生的笔记。(参见泉州历史网 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录·吴鲁苏镜潭》)

  石刻大门联:“古寨青岗浮玳瑁,名 坵 朱柱响琵琶。”“万仞青峰蜚蔗尾,一泓绿水注龙潭。”

  西金大厝

  西金大厝,位于观山村上训下杉脚。由印尼华侨李功瑞出资,始建于廿世纪30年代,耗时3年多建成。目前是闽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闽南古厝之一。

  总建筑面积约680平方米,2进5开间布局,硬山燕尾脊,穿斗式木结构;左、右卷棚式厢屋。前、后座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之间有 2 米宽防火通道。

  所用石料来自丰州石砻白石,水泥、钢铁、五金、水管全由南洋运回。

  古厝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棱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随处可见的木雕、石塑、砖雕、灰雕及玻璃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

  丰墘大厝

  丰墘大厝,印尼华侨商人李成泳李金水之子)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40年),耗时5年而成。时正值抗日战争,货币贬值,运输困难,实属不易。

  丰墘大厝占地1亩多,外墙白石再加红砖垒砌,皇宫式10间大厝加两边护厝。前红砖围墙,后石头筑砌秀土,大埕、天井、巷沟地面皆由白石条加工铺设。大厝地面花砖。所用白石、花砖全由印尼海运而来,并经四道人工转运至此。

  大门青草石影雕对联,正面留有青草石窗子,全部由1块青草石挖凿加工而成,手工的精细。

  大厅的木作十分精致,仅安装的金粉就有5市斤。

  丰墘大厝来之不易。建筑的几年期间,雇人监工管理,所聘请地理先生、土水工、木工均经严格挑选;尤其是当时局势不安,土匪横行,拦路抢劫不断,又所用货币为白银,雇人挑白银必须是老实人,又需严格伪装。

  今丰墘大厝有的部分虽已残旧,但古厝的历史韵味则愈加厚重。

  福墘居

  李功谱建。

  该建筑是典型的闽南大厝,房屋结构为2进5开式,10房9架,土木结构,占地约600多平方米。

  石印厝

  旅居印尼华侨李成象建于1955年。“石印厝”的得名,来源于大厝后头的1块上千年的“石印石”,其整个外观似1个半躺着的大印。

  “石印厝”是仿前苏联建筑建造的,具浓郁的苏俄建筑味道,当然,也糅合了许多闽南建筑元素。

  “石印厝”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3进,后屋高过前屋,回廊宽缓伸展,红漆窗户竖长简单,华美中不失庄严肃穆。正面墙体和所有的廊柱都用红砖砌成。

  雨伞厝

  位于观山村乙堵,因外形酷似雨伞,故名。印尼华侨李功叫于1951年斥资所建。

  该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南洋厝,土木结构,占地约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石碣厝

  始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是典型的闽南大厝,3进5开式。

  八角楼

  约建于1925年,仿池塘湖番仔楼造型而建。

  四四方方,四面回廊有多个西式门拱,立面采用闽南红砖,精美砖雕,西式风情之中不乏中式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