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艺杂说

  南戏
  对台戏

南戏

  宋末元初,用泉州方言演唱,以南音为主要声腔的泉州南戏开始形成,很快流行于原泉州府、漳州府所属各县及广东海陆丰等闽南语系地区。明末清初,南戏达到鼎盛时期,除遍布台湾岛外,更随着华侨的足迹传入东南亚诸国。

   早期形成的南戏有梨园戏和悬丝傀儡戏(提线木偶),明清间,又有布袋戏(掌中傀儡)、打城戏、高甲戏等相继崛起。

  1999年兴建泉州南戏博物馆,展品有明、清、民国年间各类古剧刻本、抄本、戏神、戏箱、乐器、偶像、砌末等戏曲历史文物、照片、文献、资料1000多件。

对台戏

  乡里节庆请戏,为让戏班之间互相竞争,特意安排两个或几个戏班同时在同一地点演出,称“对台戏”。有三种形式:

  一、对棚: 两个戏棚相对,最常见。也有三个戏棚成三角相对,或五个戏棚环状相对的。

  二、鸳鸯棚:也称“双演”。将戏棚(或舞台)分隔成左右两个表演区,由两个戏班或者一个戏班划分两组演员同时演出同一剧目,共同有一个鼓师司鼓,共同组成一个乐队伴奏,乐队居舞台中后区。两班戏阵容强弱、演员表演技能高低优劣,一目了然。

  三、连环棚:搭一个一字长形戏棚,用竹杆隔成三区或五区,由三班或五班(忌讳四班)同时演出同一剧目,共同组成同意乐队伴奏,由一鼓师司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