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书院(11—18划)

  11划:
 
 崇正书院
(泉州温陵北路释仔山。沿革。附:民国·曾遒《过旧崇正书院有感》和现代陈泗东按。)崇德书院(安溪县长坑乡政府内。沿革。规制。)
  清源书院南宋·睦宗院清源书院[泉州袭魁坊旧睦宗院内]。明·一峰书清源书院[泉州北隅今泉州一中]。清·集贤铺清源书院[泉州南俊巷承天寺南侧今晋光小学址。清·乾隆陈之铨建。清·乾隆杨廷桦扩充。清·嘉庆重修《清源书院经费碑》与冯国柄《记》。近现代。附: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过旧清源书院有感》和现代陈泗东按。]
  梅峰书院
(现永春一中校园内。肇建。规制。梅峰书院山长。人文渊薮。沿革。、梯山书院(永春县桂洋镇桂洋村十八梯山山腰处)
  
12划:
  紫阳书院[安溪紫阳书院(安溪县学东部)。德化紫阳书院(德化县治西上市)]
  13划:
  溪益馆英都学馆,洪承畴纪念室。南安市英都镇霞溪村溪益自然村。沿革。规制。鹏山书院[永春环翠亭左旁(今永春侨中旁)]
  14划:
  瑶台书院(德化县瑶市社薜萝峰之麓)
  16划:
  镜山书院
(清源山 赐恩岩西南麓与五台峰东南麓交界处之醉月岩[后茂乡往龟山岩大道旁]。沿革。民国·曾遒 《桐阴旧迹诗纪·镜山书院》和现代·陈泗东按。)、燕南书院(金门县古区村郊燕南山。始创于南宋。沿革。)
  17划:
  螺阳书院[旧址位于惠安县署(今县政府左侧)和“惠安文庙”一带。清·康熙四十九至五十年惠安知县钱济世建。清·乾隆重修(乾隆十三年乡绅陈文辉捐资倡修并扩建书院。乾隆十九年《泉州府螺阳书院记》碑刻。)。清·嘉庆初废。]
  18划:
  鳌水书院(永宁卫学、鳌城书院。石狮市永宁。)、鳌江书院[朱文公祠,朱祠,祠、学合一。晋江市东石镇第二社区(原称“鳌头村”)。]

十一划

崇正书院

  沿革

  清·乾隆、嘉庆(1736—1820年)间,一些读书人曾借施琅“春园”(今芳草园)作院舍,组织“崇正书院”。后废。

  光绪(1875—1908年)初,郡绅请于原施琅“冬园”增建书斋。“冬园”又称“松石山馆”,位于泉州古城东南隅(现温陵北路)释仔山,是施琅园林之一。施琅殁后,地易他姓,后又卖作斋堂,因堂主犯案没官。

  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官府即以法兰西团练剩余之款提充起盖,焕然一新。建筑书院时,于院内增竖 “研经味道之室”一匾,而总名为崇正书院,有讲堂、回廊、书斋、楼阁、假山、池塘,极其轩敞。讲堂坐北朝南,大门向西,颇为堂皇。时施琅“冬园”一些旧物尚存,如六角亭、古梅、巨松、石笋等。

  崇正书院因属知府掌管,经费较有保证,且因建院时间已属晚清,故也成为泉州城内保留至清末的三所书院之一。

  民初,崇正书院曾划部分空地用作农事试验场。

  1930年,苏秋涛在府文庙创办平民中学,1932年增设高级农村教育科(泉州农校前身)。1935年秋,平民中学改为晋江私立民生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后迁至崇正书院旧址,简称民生农校。解放后民生农校收归国有,名泉州市农业学校。改革开放后泉州农校迁至大平山新址;其地 2006年辟为释雅山公园。

  现新门街芳草园西隅绿树掩映中亦有一座书香十足的古大厝,额为“崇正书院”。这座古大厝原在涂门街清净寺西侧,是明·户部尚书黄景昉家族的旧居,当年涂门街改造时因故按原结构形态整体迁移到芳草园(原施琅园林“春园”),复建时命名为“崇正书院”,以作纪念。

  附:民国·曾遒《过旧崇正书院有感》和现代陈泗东

  曾遒《桐阴旧迹诗纪·过旧崇正书院有感》(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 。现载陈泗东《幸园笔耕录》,陈泗东按,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崇正书院旧名东园(?应为冬园),有石刻嵌门额,西对释雅山,即靖海侯冬景之园。后地易他姓,后又卖作斋堂,因犯案没官。清·光绪间,郡绅请为崇正书院,以甲申(1884年)防法兰西团练剩余之款提充起盖。焕然一新,讲堂回廊,楼阁假山,极其轩敞。

  闲从故老话东园。
   释雅山前事略存。
(原注:地在凤池释雅山,俗名米粉山。)
  百尺龙鳞资匠斧,( 原注:假山前有大松树,两三人合抱,外国人估价在万元以上。可作三尺余全面大园桌二、三十块,有自然纹理,后竟伐为薪。其树旁山上有一图,额书“松关晓月”。)
  一庭鹤影泣梅魂。(原注:后进东畔有六角亭,边植古梅数株,冬景也,后均枯萎。)
  棉花自此无遗种,(原注:后院改为农会,所有隙地皆种美国棉花,现亦废。)
  石笋何曾有旧痕。(原注:假山对面“松石山房”檐前有一石笋,高一丈馀,闻当日侯致此石甚费力。)
  正学不崇文字废,
  研经味道莫重论。
(原注:“松石山房”内又有一匾,题“研经味道之室”。)

  崇正书院讲堂,坐北朝南,大门向西。其最擅名者,一松一石。松之大,石之高,为近所罕有。闻假山下一池,恐水之渗漏,底皆范以锡,则当日之豪侈可想见也。

  【泗东按】

  施琅,字琢公,晋江衙口人,初为郑成功部将,后降清率兵渡台,降郑克塽,收台入清,功封靖海将军靖海侯。克塽降,初康熙欲放弃台湾,力主经营,故台湾始终为我国有效控制之领土,有功焉。其子世纶官至漕运总督,为清代著名清官,俗称施不全,清有小说《公案》敷衍其事。

  崇正书院之六角亭,后移入中山公园(原注:即今人民体育场)。1946年国民党专员罗尔瞻移埋留府埕之明代七部棺于亭畔。解放初扩建体育场,棺、亭均废。

  崇正书院余物今已无存,残余假山文革后亦废。此院遗址今为晋江地区农校校舍,唯施琅的故宅仍围在校舍之中,其子孙尚居其内。从前其正厅之中,有施琅坐像一尊,须髯戟指,甚有威仪。外加清朝冠带官服,以绣为之,衣冠制作精致,寒暑易服。文革中象被打碎。又厅上有大柜数个,内贮将军的田地租单,皆清初物,有经济史料价值,今荡然无存。

  据李硕卿同志说,崇正书院地属通源铺。松树系先被焚,后被大风刮倒。”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黄景昉郑克塽施世纶曾遒》、《泉州民居· 施琅“春、夏、秋、冬”四季园》)

崇德书院

  崇德书院,位于安溪县长坑乡政府内,处达摩岩山下,保存完好,是安溪县仅存的古代书院。

  “崇德书院(安溪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崇德书院始建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贡生苏周家创办。自建成后,书院不仅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场所,也是附近乡里长老议事之所。

  光绪廿一年(1895年),戴凤仪曾主讲崇德书院。戴凤仪(1850-1918年),清末民初·南安诗山人,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中式举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戴凤仪》)

  1925年,乡贤王祝三为募款建造剑斗桥一事南渡马来西亚,拜访长坑福春村旅马侨亲官光厚官光厚当即出资支持。商谈之间,两人提出“治乱基于教化,兴邦必先树人”的见解,倡议在家乡创办中学。于是,官光厚带头捐款4万元,并向菲律宾、缅甸、新加坡等海外侨胞以及港澳台同胞劝募,捐资者逾千人,募款10多万元。特别是陈诗景,变卖家产,捐出1万多元,倾资兴学。

  1927年10月1日,安溪崇德中学首届校董会成立,决定以崇德书院为校舍,创办中学,定名“安溪私立崇德中学”,设初中班,并办附属“崇阿小学”,是为安溪县最早的侨办学校。

   1930年,官光厚王祝三与侨亲们商议,将募集的资金在厦门购置楼房13幢共计39间,作为崇德中学的永久校产,提取租金作为学校的办学经费,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的生存困难。时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对此举十分嘉许,题联“天助自助者,彼长我长之”官光厚

  崇德书院现为长坑乡政府办公、住宿及储藏之用。

  规制

  崇德书院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为3进式庭院。

  第1进面宽5间,开3门,明廊式。

  第2进为楼阁式庑廊,宽、深各3间,雕饰废坠。

  后进与左右绕以房屋,与第1进相连接,成为半圆形的整体。风格独特。

  书院中新建有碑廊,镌刻着《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

清源书院

(南宋·睦宗院清源书院。明·一峰书清源书院。清·集贤铺清源书院)

  泉州历史上的清源书院先后有三处:一是南宋时的清源书院,在袭魁坊旧睦宗院内;而是明代,一峰书院一度改名为清源书院;三是清代的清源书院,在集贤铺承天寺南侧,即今南俊巷晋光小学址。

  南宋·睦宗院清源书院

  南宋·淳佑六年(1246年),南外宗知宗正事赵希衮在州治西南袭魁坊旧睦宗院内建清源书院。元初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南外宗正司》)

  明·一峰书清源书院

  明·崇祯间,一峰书院一度改名为清源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书院·一峰书院》)

  清·集贤铺清源书院

  清源书院,在泉州府治东南集贤铺承天寺之左、今南俊巷晋光小学,原为清初靖海侯·施琅所建之“澂圃 ”(夏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施琅》、《泉州民居·施琅“春、夏、秋、冬”四季园》)

  清·乾隆陈之铨

  施琅夏园后渐废。清·乾隆卅二年丁亥(1767年),泉州知府陈之铨捐俸倡率,就其处建“清源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之铨》)

  ·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清源书院》载:

  “清源书院,在府治东南集贤铺承天寺之左。

  原系靖海侯施琅所建,名曰‘澂圃’(夏园)。其后人分割转售他姓,日就倾颓。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郡守之铨以温陵书院房屋稀少,五邑士子来学者,多不敷居住,遂捐俸倡率绅士购建兴修,名曰‘清源书院’。

  中为讲堂,前为石亭,方池环绕。对联云:‘琴书在御,任眼前鱼 躍 鸢飞,悟 徹 行文旨趣;函丈无尘,看槛外水流山峙,参来养性工夫。’左有小山石桥,横亘其下。转而上则得月楼,岿然在望焉。

  讲堂之后,有内堂东西两房,窗棂明净,可为掌教行文之所。左旁有厅,迥向有廊,转过楼下,房屋较为轩爽。其东边厢房一连十余间,诸生可群萃肄业焉。”

  清·乾隆杨廷桦扩充

  乾隆卅八年癸巳(1773年),泉州知府杨廷桦扩充之。

  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清源书院》载:

  “乾隆癸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郡守廷桦议欲扩充,院前有屋三进,共计十多间,通桂坛巷,原为家旧业,再行购置,掌教 陈绳臯恐日久视为传舍,亲书‘清源学舍’匾额,悬在门首,不许外人借住,以昭画一。

  其山长修金薪水以及诸生膏火,历任郡守皆有捐置。将银项发各典铺生息,立有碑记,以杜侵渔,可按数稽查焉。”

  清·嘉庆重修《清源书院经费碑》与冯国柄《记》

  嘉庆七年(1802年),泉州知府冯国柄倡捐经费以资运作。(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冯国柄》)

  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书院·清源书院》载:“嘉庆七年,重修《清源书院经费碑》。署府冯国柄记。”并收录冯国柄《记》文如下:

  “泉郡为子朱子朱熹过化之地,而王梅溪王十朋真西山真德秀两先生皆守兹土,所以启迪而薰陶之者,至深且久,故有海滨邹鲁之称,钜儒名臣后先辈出。士生其间,耳濡目染,必有以继迹前贤,而教育造就,非加意于书院不可。(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熹王十朋真德秀》)

  乾隆丁亥 (乾隆三十二年, 1767年),前守之铨别购新院,颜曰‘清源’,醵经费千金。后廷桦守是邦,复鸠金共成四千五百有余两,岁费有资,条教章程,灿然大备。

  嘉庆辛酉(嘉庆六年,1801年) 仲春,余奉檄行郡事,先诣书院而校士焉。核其经费,仅存四之一,盖为官侵吏蚀,不可复追矣。予惧其由此而废也,割俸料量终岁计费八百余缗,是曷可以继,乃亟先倡捐。复谋之僚友及绅士,鸠金各半,获符原额,付子钱家生息以供岁费。诸规条略有增改,要不离乎旧章者近是。

  抑余闻之,郡治旧有小山丛竹、温陵各书院处来学者众,公以其隘也而易之,此地有亭池竹木,学舍讲堂,藏修息游其间,既有其区,复有其藉,从此咸加刻励,砥行立名,为邦国之光。是则二公之心,而亦即余之殷殷望于多士者也。多士勉乎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书院·小山丛竹书院、温陵书院》)

  是为序。”

  近、现代

  辛亥革命后,清源书院停办, 该处曾开办工艺传习所,传授织布、扎藤等技艺。

  民国初期,改建为新式影剧院。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支持并资助泉州籍集美校友黄楷南黄炯森庄垂纶宋晓春吴跃南等旅菲募捐,于1928年在原清源书院旧址创办晋江公学。

  解放战争时期,国立海疆大学不少进步学生在学校组织文工团、歌咏队、诗社,从事革命活动。

  解放前夕,地下党员洪尚亮、中国民主同盟地下组织廖博厚等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解放后,学校先后易名为晋光中心学校、晋光小学、东门小学,后与温陵小学合并称第一中心小学 ,“文革”改称红旗小学,1983年恢复原校名晋光小学。

  附: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过旧清源书院有感》和现代陈泗东

  曾遒《桐阴旧迹诗纪·过旧清源书院有感》(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现代陈泗东加按后载《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靖海侯城中有四园,为春、夏、秋、冬□游之所,后废。其在桂坛承天寺南者,改为清源书院。内二门额,有隶书‘澄圃’二字。又多植荔枝及大树,即夏景也。

  桂坛何处郁秋香,

  漫道科名旧讲堂。(原注:地离桂坛甚近,院内第一进即讲堂,两房壁顶及两边廊,均竖历朝显宦名匾。)

  涵碧轩前池水净,(原注:西畔有涵碧轩,面临池,今废。)

  轻红荔下夏天凉。(原注:池有石桥,桥如龟背。旁植荔枝数株,夏时纳凉地也。)

  元勋象废思忠懿,(原注:讲堂后西畔又有一大堂,东壁嵌魏公象。后移镇雅宫,现又不知在何处矣。魏公为宋代元勋。)

  先觉祠湮吊紫阳 (原注:院有楼,北与承天寺角道墙相比连,有先觉祠,祀朱子。今亦废。)

  古树浓阴灰劫烬,(原注:尽东处有大旷地,古榕数株,均砍伐。)

  纪功谁识故侯坊? (原注:旷地之北,有靖海侯石坊,亦废。)

  清源书院为五邑课士之地。院内有山长,聘郡中之宿学名儒任之。每月分初二、十六为两课,是日,府学训导到院点名,分卷。初二之课,郡太守主之;十六之课,山长主之。文学之佳者,有膏火以奖赏之。此事之废,已近四十年矣。

  【泗东按】

  清源书院之假山、池桥,古树今尚残存。民国间改为晋江公学(后名晋光小学),今为红旗小学,旧迹渐次泯灭。

  魏公韩琦画象,以水成岩阴刻者,仍存,今归市文管会收藏。(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韩琦》)

  清源书院之山长(即校长),清末陈棨仁(字铁香,泉州象峰巷人,翰林,著有《闽中金石略》等)主之。下有斋长(即学生班长),各年分委成绩优异的充任。光绪壬寅(1902年),先父仲瑾公曾任斋长,是年中举人。膏火费(即助学金)由斋长转发。(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 · 陈棨仁》)

  听先父说,光绪中某年某月初二,泉州知府到院主课,此人不学无术,是个捐钱买官的市侩,在泉以贪污出名,学生很讨厌他。他讲话时,大家哄堂大笑。竟以‘哗堂不敬’之罪,革了斋长林翀鹤(字佑安,泉州北门人。著名书法家。)的秀才。山长争执无效,数年后,经申诉,才恢复秀才。甲辰(1904年),与其弟林骚(字叔潜,号醒我,工诗,有《半邨诗集》行世。)同榜中进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林翀鹤林骚》 )

  在该院学习的多是成绩较优的。据说苏大山(字君藻,泉州胭脂巷人,著有《红兰馆诗钞》。他致力地方史,独力撰《晋江私乘人物列传》数十卷,稿未刊,文革中被毁。)当时以古学著称,先父以策论著称。(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苏大山》)

  清末泉州文风甚盛。壬寅科(1902年)中举者,单晋江县就近二十人。现就记忆所及,附记于此:吴增(字桂生,南安籍居泉州,甲辰进士。)、林骚宋应祥(字尚宾)、曾遒(字振仲 )、陈砥修 (字仲瑾)、苏镜潭(字菱槎)、王冠群(字志超)、陈育才(字泽山)、陈天球(字学优)、杨家栋(字柏芗)、黄鹤(字师竹)、吴曾(南门人)、施乾(衙口人)、汪煌辉(字照陆,惠安人居泉州)等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曾遒吴增苏镜潭》 )

  另外,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泉州还有文武状元各一人,文为吴鲁(1845-1912年)、武为黄培松(卒于民国初,其状元坊立于开元寺前街上,因他监斩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辛亥革命后坊首先被推倒。残石‘会元状元’,现存市文管会。)探花一人,黄贻楫(1832-1895年),以及进士如陈棨仁龚显曾(字咏樵)、黄谋烈(字佑堂)、黄抟扶(字祝堂)等多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吴鲁黄培松黄贻楫龚显曾黄谋烈黄抟扶》)

  解放后,泉州进士林骚,举人曾遒陈仲瑾汪煌辉洪锡畴(字禹川,南安人。)、施乾(住厦门),副举人伍寿生(侨居菲律滨),贡生张棻(字仰薇,惠安人,住泉州),廪生苏大山叶耀垣(字青眼),秀才叶修篁陈景枢龚叔仪蔡玑(侨居菲律宾)等人尚健在。

  均曾肄业于清源书院。

  清·龚显曾《亦园脞牍》载:

  ‘吾郡清源书院,旧为靖海侯襄壮公旧园,名曰‘澄圃’。乾隆间郡守之铨购为讲舍,额曰‘清源书院’。池亭花石间,讲学安砚,尽足供吟眺而陶性灵也。书院迭有修治。

  同治己巳(1869年)、庚午(1870年)、辛未(1871年)余承乏是席,时亭舍半就倾圮,乃偕黄香圃丈贻檀,谋诸张小舫郡守其曜,倡捐裒集得二千余金,为之鸠工庀材,重新榱桷,裹扎山石,筑亭其巅。

  桥之南有奎亭,供祀奎星。

  旧址低湿易敝,亦为之高扎基础,以应文明之象。

  假山之巅,旧有小亭,岁久仅存基址,予为重复旧筑,额曰‘万家春树’,题曰:‘山有亭旧矣,诹诸故记曰万家春树。岁历绵亘,童焉无存。予承乏讲席,既与都人士新其黉宇,复甃石培磴,缀茸兹山,即旧址而亭之。息游凭眺,或不无少增胜览云。’

  此则资料附记于此。”

梅峰书院

  梅峰书院,旧址位于永春县五里街镇华岩社区梅峰之麓现永春一中校园内,是清代永春直隶州官方书院,也是永春第一中学的前身。

  清·乾隆《永春州志》和民国·郑翘松《永春县志》有载。

  据1990年版新编《永春县志·文物志》记载,在永春一中校园内原有梅峰书院碑刻4方,现在仅存2方。

  仅存的2方均名《梅峰书院记》碑,一为提督福建学政王杰撰立,一为永春知州嘉谟撰立,内容都是记载建造梅峰书院的始末,时间均为梅峰书院建成后的第2年即清·乾隆卅二年(1767年)。今王杰之碑尚清晰可辨,嘉谟之碑则因风化严重而漶漫难识,但其文字在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和民国《永春县志》中有收录。

  另外2方碑,一为同样是乾隆卅二年的《永春州梅峰书塾碑记》,据嘉谟碑记提到“余金购产权息为膏火,旧存新置田若干亩,生息银若干两,及各捐户姓名数目田亩段,另勒一碑,以志不朽”,估计就是该碑的内容;另一方为道光四年(1824 年《梅峰书院碑记》,由于史料缺略,不知其具体内容。

  肇建

  在梅峰书院之前,永春的官方书院是“文公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学校·泉州书院·文公书院》)。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由县升格为直隶州,但文公书院早已失去官方书院的作用,也与永春作为直隶州的地位不相匹配。王杰《梅峰书院记》载:“州旧有文公书院,岁久而圮,地亦湫隘难容。”乾隆廿八年(1763 年)署永春知州的黄宽、乾隆廿九年(1764年)任永春知州的宋应麟,都曾捐俸倡议重建书院,因任职时间短暂未果。

  乾隆卅年(1765年),满洲镶蓝旗人嘉谟出任永春知州。嘉谟《梅峰书院记》载,“永春课士无书院,宜亟治之,以振文教,此丙戌(乾隆卅一年,1766年)春,黄司马告政之言也。余踵其议,应募者如响。”“询风俗,求利弊,审为治之先务,乃议建书院,以为诸生群聚讲习之所。”乾隆卅一年(1766年)春,嘉谟捐俸倡建书院,“移其址于梅山之麓。”

  梅峰书院的用地,原为民地,因纠纷告到官府,后来由官府平息诉讼,即献出供建书院之用。民国《永春县志》载,嘉谟“因民讼所献地,更募金购置,建梅峰书院”嘉谟《梅峰书院记》碑载:孙杆王大猷归其虞芮之业以为基,绅士王应铎王泽霖颜光达黄文琏方辉锦黄大块郑廷鸿孙克念郑良载孙杆醵银三百六十员,请建讲堂;余嘉十人,令董其事。”

  乾隆卅一年(1766年)初夏,提督福建学政王杰到永春州视察,梅峰书院的建造也得到了他的支持。

  梅峰书院的建造过程顺利。嘉谟《梅峰书院记》碑载:从乾隆卅一年“秋七月而钜工克举……赀无虚縻,工无旷晷,告竣于腊月中浣,共费募金二千八百五十员。余金购产权,息为膏火。”

  建造资金的“余金购产权,息为膏火”,是作为教师的束修和学生的生活补贴之用,以保证梅峰书院的正常运转。民国《永春县志》记述这些经费来源,包括:“一、田租湿谷一万四千七百九十七斤,折实谷一万一千八百三十八斤,计当仓谷一百石六斗二升三合;一、武庙前店租银六两;一、沙埔税银八两三钱八分八厘;一、育婴堂房税银九两六钱;一、当商(俗称典当)领生息银一千六百八十四两六钱四分一厘,每年收息银三百零三两二钱三分五厘三毫。”

  民间人士也常有捐助,如锦斗镇珍卿村《儒山氏宗谱》就提到该族年高德劭的徐文著(1717—1805年),平生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所行善事就包括“充膏火于梅峰”

  乾隆卅二年(1767年),即梅峰书院建成后的第2年,嘉谟将文公书院中堂改建为明伦堂。可以说,作为永春的官方书院,梅峰书院是文公书院的延续。

  规制

  梅峰书院地处梅峰之麓,故名。民国《永春县志》:“大鹏山,在治北,县主山也。嶙峋万状,绝顶三峰秀出,若鹏飞垂翅……西支为大羽,重峦叠嶂,如鸟舒翼。由大羽顿伏而起者曰康山,上有寨名万春寨。自康山下迤者曰金峰,又下有陵阜相连,如梅五出者,曰梅峰,一名梅花山,旧梅峰书院在焉。”

  梅峰书院的建筑格局:

  王杰《梅峰书院记》碑曰:“仍祀文公于其内”,“讲艺之堂、栖士之舍毕具。”

  嘉谟《梅峰书院记》碑曰:“售基旁隙地而扩充之门墙、后楼,计深四落,翼以厢房。”

  清·乾隆《永春州志》收录林为冈《梅峰书院》插图,图正中是1座类似四合院的建筑,标注“梅峰书院”;后面有1座两层的楼阁,标注“摛藻楼”;其旁零星的房子,应就是“号舍”邱人麒[五里街儒林人,乾隆卅九年(1774年)举人]为插图配诗:“五朵梅峰秀,彤云一院深。书声图画里,千载仰儒林。”

  民国《永春县志·嘉谟传》曰:“前辟讲堂,中祀朱子,后为摛藻楼,旁列号舍。”

  梅峰书院门右侧,还有陈知柔墓道碑。民国《永春县志·卷17·艺文志》载:陈知柔墓道碑在旧梅峰书院门右侧,书‘宋·陈休斋先生墓道’七大字(注:实为8字),距蓬壶坟地三十余里。”陈知柔,号休斋,是南宋·永春著名理学家,与朱熹亦师亦友;墓地在其家乡蓬壶。(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知柔》)

  梅峰书院山长

  担任过梅峰书院山长(掌教)的皆为当时卓有声誉的名儒硕士。民国《永春县志》:“掌教者如赖其瑛黄凤仪方以镇李祥恺陈邦詹陈锡恩何家珍陈佩韦,皆士林之望,而以郑骏甫库使终焉。”

  在民国《永春县志》留下传略的有:

  “李祥恺,字实甫,儒林里人。才学过人,尤长于诗赋,渊博古雅,出入于骚选六朝。为诸生,名籍甚,历任学使者皆礼遇之。道光己酉(道光廿九年,1849年)拔贡生,时主试者为 彭蕴章,称为莅闽仅见。晚掌教梅峰书院。所著有赋草,诸宿儒尚能举其词。”

  “陈邦詹,字鲁所,安平里之小姑村人。咸丰己丑(注:应为己未,咸丰九年,1859年)举于乡。晚年不事进取,掌教梅峰书院。以忠厚为乡里所推重。其为文不矜才气,和平温厚,宛然盛世之音也。 ”

  “陈锡恩,字静斋 ,儒林街人……拙于治生,家甚贫,而天赋笃实,闭户钻研,不染浮嚣气习。为文亦古澹绝伦,人鲜知者。品行高尚,为时人所称扬。”陈锡恩是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他“赋性恬淡,操行高洁,生平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掌教梅峰书院八年,自好之士皆师尊之。与人言,开心见诚,无矫饰。刁梗者得其一言,讼立解。”

  “陈佩韦,字义昌,号韵兰,城西人。世寒微,十数岁尚未就学,父友某爱其颖悟,资入塾,逾年即以能文冠其曹,未冠补弟子员,学使徐树铭异焉,以翰苑目之……终恩贡生。(受永春知州翁学本聘)晚掌教梅峰书院,遇后生颖异者,辄勖之多读书就名师,以己失学为鉴。喜为诗,以杜甫为楷式。”光绪卅三年(1907年)69岁卒,葬大鹏山崩山湖。

  根据其它资料,担任过梅峰书院山长的还有郑鸣冈周联登王金铭薛德先等人。

  民国《永春县志》《永春前溪氏族谱》载,周联登,前溪(现桃城镇桃溪社区)人,号春台“读书务为根柢之学。家屡空,晏如也。嘉庆庚申(嘉庆五年,1800年)举于乡,历知阌乡、登封、洛阳、光山、柘城,留心民瘼,教养兼施,所至有声……工制举业,博涉群籍,至老不倦。道光初分校河南乡闱,所荐多知名士。归,掌教梅峰书院。课士之暇,录其前后在河南所设施者编年纪之,为存耕堂治谱,筑挹翠轩,优游林泉自娱。”

  苏坑、吾峰一带《嵩魁氏族谱》载,其族人陈敦倡卒于道光戊戌年(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为他撰写《墓志铭》的有“特授文林郎、戊子科(道光八年,1828 年)举人、掌教梅峰书院、年通家弟王金铭。民国《永春县志·选举志》亦载王金铭是道光八年(1828年)戊子科举人。

  民国《永春县志》载:薛德先,字凤亭,昭善里人,同治壬戌(同治元年,1862年)举于乡。以倡修文庙功,奉部准授教职,庚午(同治九年,1870年)委署屏南训导……秩满告归,掌教梅峰、鹏山两书院,士林称之。”

  人文渊薮

  梅峰书院作为 “诸生群聚讲习之所”,是永春人文之渊薮,培育了不少英才俊彦。民国《永春县志》曰:“按梅峰书院,道里适中,近市而有山林清旷之观,实名胜之境也。自建设后,文学蔚兴。”从乾隆卅一年(1766年)至光绪卅一年(1905年)的140年间,永春出过文进士3人、武进士5人,文举人79人、武举人91人,秀才、贡生更是不胜枚举,其中不少就得教益于在梅峰书院的勤学苦读。

  郑奋拭,号顺五,安平里夹漈村(现仙夹镇夹际村)人,为建梅峰书院而慷慨解囊,其后裔郑正心郑鸣冈郑兆瑞等在梅峰书院学有所成。民国《永春县志》载:郑奋拭“尊师重道,好义乐施,乾隆间,州建西坝,首捐巨款,充租十石;建梅峰书院,复捐银七百两,租如前。前州牧高其义,闻于闽浙总督,特奖给‘广文崇义’堂额以荣之,时(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七月也。未几,孙正心以案首入泮,侄鸣冈兆瑞相继举于乡。兆瑞授光泽训导,鸣冈授建安、南安训导,晚年掌教梅峰,院内有松名‘松’者,手植也。后裔甚繁,书香不替,人皆谓好学为善之报。”

  石鼓镇大卿村《桃源大卿氏族谱》载,其第13世林擢东,为永春州增生,“少守家规,稍长就外傅,性聪慧,能为文章。梅峰书院月课,列上取,升入内课肄业。山长周春台物色而提撕焉,未几文思日进。学使讳润之岁试,取入泮。”

  横口乡《福鼎氏族谱》载:郭奇芬,幼聪慧,工属对,有神童之目。长于书,无所不窥,为文根柢,故训而醇雅澹逸,不以辩博为工。弱冠时受知于知州,悯其地僻远而家寒素资乏,令肄业梅峰书院,俾收博习乐群之益。受代继之者,无改其旧。前后住院殆十余年,学成冠衿,从游者日众。 ”

  沿革

  晚清,科举制度走向没落,永春知州自黄运昭陈模任内即有改梅峰书院为学堂的想法,因旧学绅士反对和缺少经费而未果。

  光绪卅一年(1905年)9月,袁世凯张之洞向朝廷奏请立停科举,推广新式学堂,清廷诏准翌年开始正式废除科举制度。时河南李树敏再任永春知州,即筹建学堂,归侨郑安邦捐资1000银元为首倡,又向南洋华侨富商募捐,州同吴佑熙亦捐俸,于光绪卅二年(1906年)春“于州城内考棚”创建永春州中学堂,同年迁址梅峰书院。

  永春州同吴佑熙为学堂监督(相当于校长),州训导吴长庆、曾任南安教谕林式璟、举人郑翘松、岁贡生郑楚翘、福州船政学生黄树声等为教职员,诸生(秀才)郑玉辉等30多人入校学习。这时永春人宋渊源林鸿懋孙逢文从福州的全闽师范学堂简易科毕业回永春,因学生渐多,于是附设师范简易科,挑选年龄较长者为师范生,聘请宋渊源等人担任教员、监学及劝学、视学员等职务。梅峰书院改建永春中学堂后,原梅峰书院所属田租“尝充中学校经费,又改充劝学所经费,近以充润中学校基金”

  时梅峰书院地形较窄,房舍不足,光绪卅二年(1906年)由宋渊源向永春知州李树敏建议,将州学试院(现永春文庙内)改建为校舍后,永春州中学堂从梅峰书院移入,师范简易科附设其中。

  10年后,由于永春县城陷于战乱,永春中学堂复迁回梅峰书院原址。1917年为福建省立第十二中学。

  清末民初从梅峰书院转变到永春中学堂过程中,这里产生了不少跨越旧学和新学的典型人物,如郑翘松宋渊源梁绳基等。

  郑翘松(1876—1955)受知于梅峰书院山长陈佩韦,光绪廿四年(1898年)被陈佩韦聘为梅峰书院教习,光绪廿八年(1902年)举人,是永春最后一届举人,仍任梅峰书院教习。进入民国后,郑翘松长期担任永春中学(省立第十二中学)的校长,兢兢业业,劳苦功高,梁披云蔡尚思李俊承是其得意门生。民国·郑翘松《永春县志》云,梅峰书院成为永春中学校舍后,民国初年郑翘松任永春中学校长时,因“旧地舍宇多不适用,修拓而未臻完美,其左畔一楼与书院南北易向者,则数来者愚与家子大令谋扩充,适逢琼堂捐地,而肇基(即梁绳基助千金,以底于成也 ”

  宋渊源(1882-1961年),18岁考取秀才,1904年入全闽师范学堂学习,1906年夏东渡日本入东京体育会兵事科学习,当年冬归国,任永春中学堂监学,在校内附设书报社,灌输新知,倡言革命,并倡办永春州官立高初两等小学堂(桃城中心小学前身)和私立新智小学堂(五里街中心小学前身);1909年再渡日本,加入同盟会,民国间曾任国民政府委员。

  梁绳基(1882—1924年),18岁考取秀才,榜名肇基,后入福建官立法政学堂学习,毕业后回永春中学堂执教。两年后弃教从商,曾捐赠千金给永春中学建造教学楼。其子梁披云曾在永春中学插班读一个学期。

  1930更名公立永春中学、省立永春初级中学,以养正堂和梅峰阁为宿舍;1932年8月20日《崇道报》的报道中还提到:“梅峰书院义学租,近年来为润中小学收为校费。”

  1942年秋增办高中,更名省立永春中学。

  1951年更名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其间梅峰阁、养正堂,虽历时数百载,尚巍然并存。

  经民国至解放后的历次拓改建,梅峰无复旧貌,书院亦逐渐消失,唯余2方石碑。

梯山书院

  梯山书院,位于永春县桂洋镇桂洋村西南方十八梯山山腰处,故名;是桂洋历史上最早的学府。

  ·同治(1862—1870年)间(具体年份不详)由桂洋锦水林天德与锦斗珍卿徐鸣球联合倡办,供本境和邻乡氏弟子就读。

  林天德(1774—1877年),字圆侯,号义方。清·咸丰十年(1860年)86岁高龄考进州学,同治四年(1864年)90岁参加会试,钦赐翰林院检讨,敕授承德郎。同治十三年(1874年)百岁时得州府上报“大清百岁会”3年后得赠“百岁坊”。光绪三年(1877年)卒,年103岁

  徐鸣球,清·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科岁贡生,任县训导。

  民国后,生源渐多,梯山书院容纳不下,再加上所在位置山陡路远,1926年由林妙庆另建“培才学校”替代其教育之职,梯山书院就此荒废。后来其所在开荒植林,如今已了无痕迹。

十二划

紫阳书院

  安溪紫阳书院

  安溪紫阳书院,位于安溪县学(文庙)东部,明·嘉靖(1522—1567年)中,提学副使邵锐建。奉祀朱熹,两边供奉朱熹门生、安溪县令陈宓陈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属县学·安溪县学》、《泉州人名录·朱熹陈宓陈淳》)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紫阳书院》:“紫阳书院,在安溪县东南‘启圣祠前’。朱子簿同安时尝按事于此。”

  德化紫阳书院

  德化紫阳书院,位于德化县治西上市。明·嘉靖七年(1528年)德化知县许仁改天妃宫建。已废。(许仁,字元夫,号竹压,浙江仁和县人,明·嘉靖七~十年任德化知县。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许仁》)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36·永春州·学校·紫阳书院》:“旧《志》德化县有紫阳书院……”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7·学校志·书院·紫阳书院》:“紫阳书院,在县治西上市。嘉靖七年(1528年)知县许仁改天妃宫建。今废。”

十三划

溪益馆

  溪益馆,又称“英都学馆”,现辟为洪承畴纪念室”,位于南安市英都镇霞溪村溪益自然村,距洪承畴故居几百米;是泉州市现存最完整的的明代乡村馆学建筑遗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承畴》)

  “溪益馆(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溪益馆为洪恒轩于明·嘉靖廿六年丁未(1547年)创建,办村学,自任馆东,与泉州名士周舆同执教。洪恒轩,讳,字师厚恒轩其号,翁山氏5房8世。家谱称“和煦冲仰,言语恂恂,乐善好施。”四十岁时延师课子,为子孙建此书馆——溪益馆。

  溪益馆是清初重臣洪承畴(谥文襄)幼年读书处。故老相传:明末,洪承畴7岁时上溪益馆启蒙,因家境贫寒,11岁即辍学,帮母亲做豆干度日,每日清晨还要到英墟埔走街串巷叫卖。时氏西轩长房洪启胤在英墟街办村学“水沟学馆”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听课,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1次,洪启胤让学生们把洪承畴叫来,指着桌上的砚台出联“砚台长长,能赋诗文百篇”命对,洪承畴对曰:“豆腐方方,犹似玉印一章。”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分且抱负不凡,说服傅氏,免费收其为徒,在“水沟学馆”重修学业。在洪启胤门下,洪承畴读书十分用功,无所不读,学识日进。有1次他写1篇读书心得,洪启胤看了拍手叫好,写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评语。后来洪承畴又转到泉州城北学馆念书去了。

  明、清两朝,经溪益学馆启蒙而中秀才48人、举人6人、抜贡12人、进士及第3人、恩科进士1人。其中有:明•万历廿年(1592年)壬辰科进士、御授工部郎中广东屯盐按察副使洪有助,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清开国重臣、武英殿大学士洪承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进士、授礼部主事、太常寺正卿洪士铭,清•乾隆卅六年(1771年)辛卯恩科进士、授修职郎洪绍挧等。闻名泉州的“龙蛇体”书法家洪承畯洪承畴弟)也在此读书。(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洪有助洪承畴洪承畯洪士铭洪绍挧》)

  2002年,当代古典诗词研究专家林东海参观溪溢馆时,曾赋诗1首:“山中石屋满书香,武略文韬此发扬。勋业开清称第一, 至今四海说文襄。”  

  规制

  溪益馆门前立有石碑,镌文曰:“溪益馆——洪承畴读书处。明·万历壬辰科进士、御授工部郎中、广东屯盐按察副使洪有助出仕前倡建。”

  溪益馆是明代建筑,坐东北向西南,整体为一般民居大厝式,块石垒砌与土壁结合,卷棚式屋顶,面阔3间,进深2间,具典型闽南风格。

  顺着花岗岩白石大门柱、大门斗,发现其大门设置于偏左边。踏进大门2米多,隔着面积只有5平方米左右的“櫸头间”,拱斗、木板隔堵、石柱斗等虽已残旧,但那明末清初的建筑材料及古朴风格依稀可辨,木隔墙及左边杂石墙依旧存在。1人高1人宽的圆顶混凝土结构的大房廊过门横眉上,用糖水灰刷成1块小匾额,上面凿刻“溪益馆”3个大字。

  前厅有现代历史学家苏双碧题词“开清第一功”

  厅堂悬挂1张孔子画像,桌案上供有洪承畴身穿清朝官服的彩色画像,室内陈列洪承畴一生事迹。四周挂满了众多的名人字画,如孙中山《赞洪文襄诗,曰:“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生灵不涂炭,功劳谁不知。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以及清·康熙朝大学士李光地、民国国府主席林森等人颂扬洪承畴的诗篇、手迹。(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
从中厅边门进入小护厝,原为馆师寝室,现供奉创建人洪恒轩神位。

鹏山书院

  鹏山书院,位于永春环翠亭左旁(今永春侨中旁),因地处大鹏山麓得名。

  民国《永春县志》载,鹏山书院“地在环翠亭之左,与亭连为一区,中隔一墙。同治季年(清·同治三年1864年)景沆致仕里居,知州翁学本敬其学行,欲尊异之。于是倡导筹款建设该书院,并延请李景沆执掌之。

  据民国《永春县志》载,李景沆,初名国华,字义楫,别号惺斋,昭善里人。师从叔父李启元。时人称其“博雅而敏练,所至有声”。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举于乡,历知晋州、沧州、新乐、盐山、南皮(以上皆属河北),“盐山素无考棚书院,景沆捐俸倡设之,政暇自课之学,盐山人士自此盛。郎中李桂林、会元李联珠皆其徒也。

  李景沆之后,李因时继掌之。李因时,字云亭,随叔李景沆学有所成,为人端方文雅,知州袁学显重其名行,请“主鹏山、梅峰两书院”

  此后,执掌鹏山书院的还有薛德先林汝南林式璟“皆卓有可称”之士。

  清末科举考试取消,鹏山书院亦随之锁闭,不久倾颓。

十四划

瑶台书院

  瑶台书院,在德化县瑶市社薜萝峰之麓。

  清 · 乾隆《 德化县志·卷 7 ·学校志· 书院 · 瑶台书院 》: “瑶台书院,在瑶市社薜萝峰之麓。乾隆十一年 ( 1746年 ) ,知县 鲁鼎梅 、教谕 曾晋 、训导 萧国琦 捐俸倡建,举人 颜瑛 ,贡生 苏重光 ,监生 林升丽 、 林士品 ,生员 林文华 募建。”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7·学校志·书院·瑶台书院》收录一篇《记》,从文章内容看当为县令鲁鼎梅作。曰:

  “余莅德之四年,建图南书院落成(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学校·泉州书院·图南书院》),每公余过访邑人士,就学者皆造焉。顾英才济济,方惧字舍之不足以容屩簦也。

  既而邑孝廉君等以治之南鼎建瑶台书院,请余与广文君、君往相其阴阳,因地势规方度向,中立讲堂,旁为肄业之室,又旁为茶烟之所。擘画既毕,各捐清资佐之,观者咸踊跃相庆,出泉贝以经营。

  阅月,鸠工饬材,上栋下宇,规模备具;垣墉暨茨,渐次就理。行见誉髮(下改为“毛”)咸烝,渊渊乎弦诵之声起于图南者,即于瑶台观其盛,斯文昌明之兆,后先焜耀,则所望于此都人士者也。

  因濡笔而为之《记》。”

十六划

镜山书院

  镜山书院,位于赐恩岩西南麓与五台峰东南麓交界处之醉月岩( 后茂乡往龟山岩大道旁)。今无存。

  醉月岩腰有一片突出巨岩,屹然耸立,上部有一圆形平面,其平如镜,如在月明之夜,反映出特别的明亮的光线,整座岩石犹如一片天然镜台,称“镜石”,岩因此又称“镜山”

  沿革

  明·万历廿四年(1596年),何乔远(字稚孝)在广西布政司经历任上因妻温氏病亡,请假回泉州治丧,自此里居不出廿余年,在醉月岩筑“镜山书院”授徒讲学、著书立说。

  何乔远在醉月岩西侧高地上建一排三间小庐,题曰“自誓斋”,旁边再建小厨房,西面刚好有清泉一泓,脉脉往下流注,何乔远“枕泉”两字。

  又在醉月岩下特建一亭,纪念南宋初曾在醉月岩隐居的老宰相李邴,取名“镜亭”,并于岩侧题字“宋李邴结庐,明何乔远构亭”

  明·万历卅二年(1604年),永春颜廷渠以86岁高龄慕名而来探访,题下“不厌”二字,石刻今存,上款 “万历甲辰年”,下款“左史八十六翁桃源颜廷渠稚孝先生书”

  泉州府太守曾亲到书院听讲,看到各地来此听讲的学子很多,小小草庐容纳不下,乃捐建一座阁楼于小庐的西侧,题名“天听”

  在“不厌”石以北又建一亭,是何乔远著述起居之处。氏逝世后,中丞苏家宏南宫著书处”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后,求学者多,并求留宿,何乔远乃购民屋于山前,并自成院落,以容纳诸多求学听讲者,置有“镜山书院”木门坊以作标志。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年),大学士叶向高与南安洪有声,晋江黄国鼎郭梦詹等四人到“镜山书院”访问,也留题刻石,至今尚存。

  何乔远逝世后,泉州人为纪念之,竖碑于山麓,文曰:“在笔当年推柱史”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镜山书院》和现代·陈泗东

  民国·曾遒《桐阴旧迹诗纪·镜山书院》(原载《晋江文献丛刊第一辑》,晋江县文献委员会编,1946年。现代陈泗东加按后载《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 年出版):

  “东门外后茂乡往龟山岩大道旁,有石坊镌‘镜山书院’四字,大盈尺。想公当日于此讲学授徒,山上有石,圆如镜,其号镜山者以此耳。院址已无可考,惟石坊数年前尚完好。癸未(1943年)重九,与诸友登龟岩,过其地,则已毁折,唯东畔剩一石柱而已。

  旷代英才集讲帷,建坊原以表尊师。文章自得江山助,道德终随世运衰。镜似月圆空有石,堂经年久渺无基。额题不见留鸿雪,风雨千年一柱支!
  赐恩岩畔晚晴初,旧迹重寻剩劫余。黉序有祠嗟废祀,名山何处问藏书?地荒野鬼窥遗迹,秋老寒蝉噪故墟。著作丛书湮没尽,心伤圣学已沦胥!

  泗东按】

  何乔远 (1558-1631),字稚孝,号匪莪,学者称镜山先生。父何炯,宅在泉州衮绣铺。万历丙戌(1586年)成进士,历官南户部侍郎,卒赠工部尚书。是明代著名的史学家,著述甚多,《闽书》、《名山藏》尤著。今镜山书院已无存。

  据蔡景煌同志《何乔远山房考察记》最近之调查:

  “北郊后茂村背,即赐恩山西南麓,有勒石题记:

  ‘万历丙辰(1616年)孟冬朔日,大学士福清叶向高工部有声宫谕国鼎太学 梦詹,到此手题。’同石又镌有‘不厌’两字,上下款是:‘万历甲辰(1609年)前左史八十六翁桃源颜廷榘稚孝先生书。’附近山石也留有‘镜山’、‘镜亭’题刻。

  登山数十步,见一巨岩,朝南欹斜平削,石面勒‘醉月岩’三字,题款是:‘宋文肃公 结岩,明后学何乔远构亭。’

  岩下依山,空旷如屋,圮基断垣犹存。”

  题刻诸人之洪有声,南安人,万历甲戌(1574年)进士,官南京工部郎;黄国鼎,晋江人,万历戊戌(1598年)进士,授编修,同修国史;郭梦詹,晋江人,左副都御史郭惟贤之长子,以父荫授太常典籍,后官户部主事。

  以上石刻均尚存。”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清源山·赐恩岩·醉月石[镜石]》、《泉州人名录·何乔远何炯李邴颜廷渠叶向高黄国鼎郭惟贤曾遒》)

燕南书院

  燕南书院,位于金门县古区村郊燕南山(后称太文山”、“太文岩)、原金门千户所城北门外,是金门最早的书院;与金山书院、浯洲书院、浯江书院并列为金门四大古书院。2006年6月13日,金门县政府依据2005年修订的《文化资产保存法》公告登录为文化景观。按:金门县古称浯洲,属泉州府同安县。

  始创于南宋

  南宋·绍兴廿一年(1151年),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兼治学事;绍兴廿三年(1153年),曾渡海到同安县治下浯洲采风,并在古区村郊燕南山设帐讲学,时人因在朱熹讲学地建“燕南书院”。(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朱熹》)

  民国《金门县志》:

  “《沧浯琐录》云:朱子主邑簿,采风岛上,以礼导民,浯即被化,因立书院于燕南山,自后家弦户诵,优游正义,涵泳圣经,则风俗一丕变也。

  又云:‘燕南书院在浯洲,宋时建,今莫详其迹。’

  按:《同安县志》载,朱熹以绍兴二十一年主簿兼治学事,五年秩满。则朱子观风过浯,当在此五年中。燕南即今太文山,俗呼燕龙,或岩龙,方音相合,今乃讹传为岩人矣。又按解智《孚济庙记》,朱文公簿邑时,有《次牧马王祠》诗,则文公确曾徜徉于太文山左右矣。太文即古燕南,是也。

  沿革

  元末明初,燕南书院圮毁。

  明末,燕南书院处建太文岩寺,前殿主祀清水祖师,清代第三进辟为燕南书院。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修,俗称燕南宫或清水祖师庙。民国十六年(1927年)曾重新翻建。

  1949年后两岸对峙,因太文山与太武山对望,地势险要。1950—1951年因国民党驻军兴建中正台(司令台)急需建筑材料,太文岩寺遭拆解。

  后又重建,重建后的太文岩寺中,燕南书院仍为其重要部分。该建筑采取三进两院设计,依旧以前殿为寺庙,后殿为书院。后又圮废。

  1992年古区村民议复建燕南书院和太文岩寺。金门县府筹组重建委员会,土地由古区村氏宗亲会提供,行政院文建会补助经费,2008年12月动工,2012年竣工验收。重建后的燕南书院占地2000多平方米,三进两院规制,中间是太文岩寺,后进为朱子祠,四周为书院。

十七划

螺阳书院

  螺阳书院,旧址位于惠安县署(今县政府左侧)和“惠安文庙”一带。今无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属县学·惠安县学》)

  清·康熙四十九至五十年惠安知县钱济世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年),江南武进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钱济世(字元功,号硕斋)来任惠安知县,《江南通志·卷137·选举志·贡监》:钱济世,武进人,惠安知县。”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年)至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间,钱济世于县署右建“螺阳书院”。(建下文“清乾隆十三年重修·《泉州府螺阳书院记》碑刻”)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螺阳书院》:“螺阳书院,在恵安县学宫右,本朝康熙间建。”

  ·嘉庆《惠安县志·书院·螺阳书院“康熙四十一年(?应为康熙四十九至五十年),知县钱济世建书院于县治西,匾曰‘扶育群英’。延建宁生员□主讲席,未一年而去。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惠安知县田广运“螺阳书院”建亭1座,延邑绅王兆清掌教书院。

  清·乾隆重修

  乾隆十三年乡绅陈文辉捐资倡修并扩建书院

  清·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年),乡绅陈文辉倡议并捐资修葺书院,祀钱济世于堂,并择地于临近的布政司公馆地(现“教师进修学校”一带)扩建书院,中为讲堂,翼以学舍、斋房。

  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28·泉州府·学校·螺阳书院》:“乾隆年间重修。”

  清·嘉庆《惠安县志·书院·螺阳书院》乾隆□年,邑绅、即用通判陈文辉就布政司公馆地起盖书院,而修金、膏火一概无资。而列宪往来停骖院中,是以书院中讲席久缺。”

  乾隆十六年(1751年),惠安知县邵应龙先后聘乾隆四年(1739年)惠安进士出科联、晋江孝廉方冲任山长,讲学督课,逐渐形成延师讲学的风气,“士风亦蒸蒸日上矣”

  ·嘉庆《惠安县志》记载,出科联“制艺纯属,气味湛深,人谓其闱墨得会元传钵,字学虞永兴。”“至(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县邵应龙礼聘邑绅太史科联、晋江孝廉,先后为山长。”

  【出科联(1709—1753年),字乾甫,号淑渠素亭,谥“允文”,蒙古族,清·惠安县樟市铺洪厝坑人(今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洪厝坑)。乾隆四年(1739年)联捷进士。乾隆五年(1740年)冬选翰林院庶吉士。后退居乡里,先后任惠安“螺阳书院”山长、泉州“梅石书院”主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出科联》、《泉州学校·泉州书院·一峰书院》)】

  乾隆十九年《泉州府螺阳书院记》碑刻

  《泉州府螺阳书院记》碑刻,立于清·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年),最早发现于“惠安县进修学校”一带,廿世纪80年代存入惠安县博物馆。碑高120厘米,宽55厘米,厚3厘米,碑文楷书竖排。部分碑文缺损,但大意尚可知。

  碑文曰:

  “康熙庚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辛卯(康熙五十年,1711年)间,邑令君济世建‘螺阳书院’于署右。从学多□名士。

  岁久稍剥落□□□□,泽者起而新之,祀公(指“钱济世”)于堂,志遗爱。而邑绅、通守文辉崇学尚义,解囊金千四百有奇于黉宫□□□□

  ‘螺阳书院’中为讲堂,翼以□舍、斋房,经始戊辰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元月□□,成于嘉□月。

  前大令徐德峻具实以闻,□□□□公奖以‘敦善不倦’匾额。

  余莅任,复请□□□公具题,奉旨交部议述,以示风励。

  念余数年以来公务纷□□□则进诸生儒于郡书院,而课以敦伦立品,崇实务□□□文于各属□□,公至此时与邑长学博士□□□□□殊于郡城也,至惠邑为赴省通衢,来往尤频□,□□□宰应龙后□□□□□□□□□□□□

  性□□□家诸书勖以明体达用处为明儒□□□。

  乾隆十有九年(1754年)岁次甲戌□□□□□□□□”

  清·嘉庆初废

  随着生员的不断增加,“螺阳书院”地窄屋少,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加之房屋日益剥损,至嘉庆(1796—1820年)初年倾颓,遂弃用。

  清·道光七年(1827廿),在惠安知县仝卜年倡议下,邑人捐资易址新建书院,名“文峰书院”“螺阳书院”便彻底消失了。(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学校·泉州书院·文峰书院》)

十八划

鳌水书院

  鳌水书院,又称鳌城书院,前身是永宁卫学,位于石狮市永宁,现为永宁中心小学办公室。

  明·成化元年(1465年),永宁卫知事陈用之在军事重镇永宁卫设“永宁卫学”,是石狮市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时收军生60名入学,礼聘莆田县名儒陈愈到永宁卫学任教3年,培养出30多名学生。永宁“文风稍进,学者德之”

  永宁卫学停办后,乡人在永宁之东的观日台、镇海石邻近建文祠,又称鳌水书院、鳌城书院。

  因年久失修,清·乾隆间(1736—1795年),永宁董明俊董明榜两兄弟捐资修葺,修文庙,建关羽)、 (朱熹)二祠。

  清末,梅林商人蔡名标捐400余两银元重修。

  近代由侨胞捐资整修。

鳌江书院

  鳌江书院,即朱文公祠”、“祠”,祠、学合一,位于晋江市东石镇第二社区(原称“鳌头村”)。
明初始建。

  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

  1987年再重修,辟为东石镇退休教职工之家。

  (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专祠·文公祠·东石文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