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义甫,号义山,清•福建漳浦人】

  青少年时期
    ——少桀鳌自大,长益卓荦。
    ——聚众击杀海寇卢质。
    ——系狱。

  从军
    ——松溪营游击。
    ——灌口营参将。

  与征台湾
    ——提标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
    ——练兵厦门。
    ——澎湖战役。

  宣化府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
  调补浙江定海镇。
  移天津。
  福建陆路提督:驻节泉州

    ——擢福建陆路提督。
    ——多有建树。
    ——恶名播京师。
    ——夺职解任。

  免死归旗。
  以总兵衔协理军务。
  卒。
  评价。
  诸弟及子

  蓝理(—1720年),字义甫,号义山,清•福建漳浦人。

  清•钱仪吉《碑传集•卷15•康熙朝功臣下》收录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有传。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鹿洲初集》、《敏求轩述记》、《有柚堂文集》、《郎潜纪闻》”为作传(《福建通志列传选•卷3•蓝理》选录)。

青少年时期

  少桀鳌自大,长益卓荦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公讳,字义甫,号义山,福建漳浦人。

   少桀鳌自大,不屑与群儿偶;长益卓荦。伟躯干,虎头、燕颔;巨目丰颐,口可容拳。力举八百钧,足追奔马,曳其尾倒行;刀盾、枪炮,靡不精绝。时拊腹跳叫曰:‘丈夫不封侯拜将,非人也!’”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蓝理,字义山,福建漳浦人。少桀骜,膂力绝人。”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蓝理,字义甫,号义山,漳浦人。

   少桀骜自大,不屑与群儿偶;长益卓荦。伟躯干,虎头燕颔、巨目丰颔,口可容拳。力举数百钧;足追奔马,曳其尾倒行。刀盾鎗石,靡不精绝。时拊腹跳叫曰:‘不封侯拜将,非夫也!’”

  聚众击杀海寇卢质

  蓝理16岁从事染业,不肖;聚众进入海寇卢质巢穴,击杀卢质,率其降部诣郡投诚。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年十六,无以资生。或劝之业染;笑曰:‘君子固穷,吾姑试为之!’设缸置靛,收里布,躬染濯。

  一日,遇族叔赞皇于道,见手青,问何为?以实告。赞皇怒,举扇扑其额,骂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立功万里外,作此不肖,可鄙!’公矍然归,持斧击靛缸,破之。

  集族中雄健者十五人,谋曰:‘我欲为国家出力,顾世莫我知,无尺寸凭藉。今海寇卢质拥众岱嵩、井尾间,荼毒生灵;我与若往杀之,官以吾为能,必闻于朝,用吾矣。’皆曰:‘善。’遂行。出洋尾桥,招邀得五十人;至岱嵩屯驻。

  卢质居井尾,隔一江,遣二小贼游巡;公传言:‘吾欲与质斗,令质来!’质闻,率众三百至;公虓然大笑曰:‘人言卢质英雄,伪耳!’曰:‘若何名?’公曰:‘岂不闻蓝理!’曰:‘乳臭耳,吾安得闻之!’公曰:‘吾素闻若勇,今始知若非勇;若所恃二、三百人耳。假令二三百人弗动手,独若只身与吾斗,吾擒若矣!’喜曰:‘有是哉!’令军皆壁立,毋擅动。与公各携藤牌、短刀,跃出沙场;斗百合,不分胜负。

  卢质,有名剧贼;身长七尺余,白面长须,挥刀盾如闪电,百夫莫能当其勇。见公少年,心易之;至是,始知为劲敌,悉殚其技不能胜。公度气馁,忽虎吼,大呼曰:‘着矣!’愕然,趾出盾外。公截其趾颠,遂斩之;谓其众曰:‘降者免!’贼众皆降。其副王都闻之,降。”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集族人勇健者击杀海寇卢质。”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年十六,无以资生,或劝之业染。笑曰:‘君子固穷,吾姑试为之。’设缸置靛,收里布躬染濯。
一日,遇族叔赞皇于道。见手青,问何为?以实告。赞皇怒,举扇扑其额。骂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立功万里外,作此可鄙!’矍然归,持斧击靛缸,破之。
集族中雄健者十五人,谋曰:‘我欲为国家出力,顾莫我知,无尺寸凭借。今海寇卢质拥众岱嵩、井尾间,荼毒生灵;我与若往杀之。官必用我矣。’皆曰‘善。’遂行。出洋尾桥,招邀得数十人,至岱嵩屯驻。
卢质居井尾,隔一江,遣二小贼游巡。传言:‘吾欲与质斗,可来!’闻,率众二百人至。虓然大笑曰:‘人言卢质英雄,伪耳!’曰:‘若何名?’曰:‘岂不闻蓝理?’曰:‘乳臭耳!吾安得闻之』?曰:‘吾素闻若勇,令始知若非勇。若所恃二、三百人耳;假令二、三百人弗动手,独若只身与吾斗,吾擒若矣!’曰:‘有是哉!’令军皆壁立,毋擅动。各携藤牌短刀,跃出沙场,斗百合,不分胜负。
卢质身长七尺余,白面长须,挥刀盾如闪电,百夫莫能当;见少年,心易之。至是,始知为劲敌,悉殚其技,不能胜。气馁,忽大吼曰:‘着矣!’愕然,趾出盾外。截其趾,颠,遂斩之。谓其众曰:‘降者免!’众皆降;其副王都闻之,亦降。”

  系狱

  当事疑蓝理亦盗,并系狱。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公议驰诣郡献功,请缓数日,言有仇欲报;实潜出剽掠,后以伤卒。

  公始自诣郡,郡中当事方疑公作贼,又虑‘海寇’侵扰,戒严。公指天誓日,言屠贼状;弗信,逮公于狱,杂群贼中鞫治之,爰书置极刑,届期将斩,计五十有三人,议留一人缓死待后来者。令掣签,公曰:‘死则死耳!何掣为!’群贼向前竞掣之,遗一签于地;公曰:‘地上者予我!’官揭视之,乃‘生’字。由是五十二人皆斩,而公独留。

  久之,同系有越狱者,事泄当斩。将及公,迅雷忽作,昼昏似夜;当事度其冤,乃止,然终不能出狱;公亦晏然无出意,日束刍捆履以为食。”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诣吏,欲因以为功,吏疑亦盗也,系之狱。”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议驰诣郡献功,请缓数日,言有仇欲报;实潜出剽掠,后以伤卒。

  始自诣郡,郡中当事疑作贼、又虑海寇侵扰,戒严。指天誓日,言屠贼状;弗信。逮之于狱,杂群贼中鞫治之,爰书置极刑,届期将斩,计五十有三人;议留一人缓死,待后来者。令掣签,曰:‘死则死耳,何掣为?’群贼向前竞掣之,遗一签于地;曰:‘地上者予我。’官揭视之,乃‘生’字。由是五十二人皆斩,而独留。

  久之,同系有谋越狱者,事泄当斩。将及,迅雷忽作,书昏似夜;当事度其冤,乃止,然终不能出狱;亦晏然无出意,日束刍捆履以为食。”

从军

  松溪营游击

  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叛,蓝理被释放出狱,令赴藩下授职;蓝理不从,间道走仙霞关投康亲王军,为乡导破叛将曾养性于温州。康熙十五年(1676年)从清师入闽,因功授建宁松溪营游击。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康熙甲寅,靖藩耿精忠叛,悉纵系者,令更衣赴藩下授职。

  公曰:‘我岂从贼作乱之人哉!’间道走上游,出仙霞关,闻亲王统大师讨逆,星驰迎之,具陈平闽策。王嘉其忠,令随征为前导,屡立战功,奏授松溪营游击。”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悉纵系者,令赴藩下授职。

  间道走仙霞关诣康亲王军降,为乡导,破叛将曾养性于温州。十五年从师入闽,授建宁游击。”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康熙十三年,靖藩耿精忠叛,悉纵系者,令更衣赴藩下授职。

  曰:‘我岂从贼作乱者哉!’间道走上游,出仙霞关。闻亲王统大师来,星驰迎之,具陈平闽策。王嘉之,令随征为前导,屡立战功,奏授松溪营游击。”

  灌口营参将

  康熙十七年(1678年),从都统赉塔败海寇于蜈蚣山,复长泰。康熙十八年(1679年)迁灌口营参将。康熙十九年(1680年),蓝理忤福建总督姚启圣,坐虚兵冒饷,革职;又因代斗杀人的士卒领罪,下狱经年始释,发军前效力。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未几,迁灌口营参将。

  灌口地当孔道,军兴旁午,供亿甚繁。闽督启圣驻漳筹海,每使过,有诛求;公不应,且执而鞭之。由是,诸使皆谮公;纠公虚兵冒饷,革职,永不叙用。

  公有卒,斗杀人,当死;公怜其母寡、无昆弟,白之官曰:‘杀人者,我也!’卒无罪得免死,置公于理。公在狱又经年,始获释。”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

  (康熙)十七年,从都统赉塔败海寇于蜈蚣山,复长泰。

  十八年,迁灌口营参将。

  十九年,总督姚启圣驻师漳浦,令分兵守高浦,辞不赴,劾虚兵冒饷,坐夺官。下部议罪,拟杖徒,请剿海寇自赎,上允之,发军前效力。”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未几,迁灌口营参将。

  灌口地当孔道由,军兴旁午,供亿甚繁。闽督姚启圣驻漳筹海,每使过有诛求;不应,且执而鞭之。是诸使皆谮虚兵冒饷,革职,永不叙用。

  有卒斗杀人,当死,怜其母寡、无昆弟,白之官曰:‘杀人者,我也,’卒无罪得免死,置于狱。在狱又经年,始获释。”

与征台湾

  提标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

  康熙廿年(1681年)七月,清廷再次任命施琅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廿一年(1682年)六月,施琅统其权于制府;康熙廿二年癸亥(1683年)一月,批准专征施琅专征台湾,施琅奏请蓝理随师出征,檄署提标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施琅》)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岁癸亥(康熙廿二年,1683年),朝廷以氏父子窃踞澎、台,数侵扰泉、漳,为边患,议大兴师,命靖海将军•往剿灭之。

  名宿老将,善用兵,闻公英勇,奏请随师平贼,檄署提标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提督施琅征台湾,知英勇,奏署右营游击领舟师,部议格之,特旨允行。当前锋,诸弟皆从。”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岁癸亥,朝廷以氏父子窃踞澎、台,数侵扰泉、漳为边患,议大兴师,命靖海将军•往剿灭之。

  名宿老将,善用兵,闻英勇,奏请随师平贼,檄署提标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

  练兵厦门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公喜得遂报国志,日在厦门练习水战,教演行阵。

  有二卒出市薪蔬,遇将军标(将军属下的提标,相当参将一级)噶叭什观剧使酒,擒二卒挞之,并诋公革职之员,不可为将。卒归愬,公笑曰:‘汝曹斗殴,常事;且问汝胜耶、负耶?’卒曰:‘受挞耳,何敢争胜负。’公怒,命斩之,曰:‘汝二噶叭什不能胜,何能杀贼!’卒呼冤曰:‘我等以主帅内标,姑让之。请复与斗,如不胜,愿斩!’公纵之再斗,曰:‘胜矣!大胜矣!’喜,命二卒仆门板上,刺一鸡淋之;舁以随往见将军,请发噶叭什二人者付惩治。

  公不可。公固请曰:‘今行军用人之始,士卒不敢爱躯命为将军出死力;将军宜一体抚恤之。惟公惟溥,可服人心。噶叭什小辈,恃将军亲昵,无故鞭挞士卒。且当众大言,谓某革职之员,不堪为将;损先锋威重,摇惑众心。将军不发此二人付某惩治,恐军士人人解体也。’公不得已,付之。

  公驰至营,遣卒齎公文飞报将军曰:‘今日上吉,先锋启行杀贼。’即诣海岸祭江,绑噶叭什二人斩之,轰然大炮九声,顺风扬帆而去。

  公闻之,不悦;既而曰:‘虎将也,必成功!’命治装,统诸军继之。”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喜,日在厦门练习水战,教演行阵。

  有二卒出市薪蔬,遇将军标噶叭什观剧使酒,擒二卒挞之,并诋革职之员,不可为将。卒归愬,笑曰:‘汝曹斗殴常事。且问汝胜耶?负耶?’卒曰:‘受挞耳,何敢争胜负!’怨,命斩之。曰:‘汝二噶叭什不能胜,何能杀贼?’卒呼冤曰:‘我等以主帅内标,姑让之。请复与斗,如不胜,愿斩。’纵之。再斗,曰:‘胜矣!大胜矣!’喜,命二卒仆门板上,刺一鸡淋之,舁以随往见将军,请发噶叭什二人者付惩治。

  不可;固请曰:‘今行军用人之始,士卒不敢爱躯命,为将军出死力,将军宜一体抚恤之。噶叭什小辈,恃将军亲暱,无故鞭挞士卒。且当众大言,谓某革职之员,不堪为将;损先锋威重,摇惑众心。将军不发此二人付某惩治,恐军士人人解体也。’不得已,付之。

  驰至营,遣卒賫公文飞报将军曰:‘今日上吉,先锋启行杀贼!’即诣海岸祭江,绑噶叭什二人斩之,轰然大砲九声,顺风扬帆而去。

  闻之,不悦。既而曰:‘虎将也,必成功!’命治装统诸军继之。”

  澎湖战役

  康熙廿二年癸亥(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在福建铜山(今东山)誓师,由蓝理领舟师为前锋,向澎湖进击。在澎湖战役中,蓝理勇猛死战,虽腹破肠流掬而纳之而已;后施琅拜疏上蓝理为复台首功,泉人因之称为“破腹将军”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公帅师直抵澎湖,氏将曾遂等以数万众迎敌,战舰蔽江;公奋勇与战,自辰至午,益力。忽有贼炮斜飞过公腹,公偃;曾遂呼曰:‘蓝理死矣!’公次弟,从背后扶公起立;公空拳虎吼,大呼曰:‘蓝理在,曾遂死矣!’唤‘草茵持刀来!’连呼‘杀贼’者三,声如巨雷;舟中军士皆气壮,无不一当百。草茵,族子别号也;持刀授公。见公腹已破,肠流出外,为掬而纳诸腹中。公四弟,傅以衣;五弟,持匹练连公腹背交裹之。公大呼‘杀贼’,不暇顾。

  伊时贼舟竞进,以铁钩钩住公舟,我师亦飞钩钩贼舟;火箭、火龙、火罐彼此对掷,烟焰漫天。贼中有飞天鼠者,沿大桅而上,伏篷阴,衔刀扪绳,负篷而立,群贼转篷向外,则持刀飞跳下我舟;公弟挥刀斩之,贼人气丧。我军贾勇先登,公命以火药桶尽倾贼舟,燔毙贼无数,沈其二艘;贼大败,逐北数十里,弃械、浮尸盈海面。

  遣弁赴将军报捷,公大喜,拜疏上公首功;亲至公舟慰劳。有红彝医药,极神效,命医公。医言须七日勿动气,乃可平复;公曰:‘大功已成,安卧十日可也!’

  其后公将战,戒左右勿使公知。将帅齐出,千驴竞奋;贼悉锐拒,我师日中小却。公以大众犁之过猛,舰搁浅沙,不能动;群贼环焉。公故善战,神闲气定,不以遇浅故挫衄。贼见篷上书‘中军’二字,弗知其为公;遥望总兵一船高牙黄纛、甲帐甚盛,以为此真将军,多趋赴敌。然潮渐退,浅益甚,亦未得突围出。谍者飞报,公左右偶语曰:‘将奈何?’公闻问故,绐曰:‘无之!’公拔剑起,大惊,乃言将军遇浅被围状;公传令往救,左右弗能止,遂行。

  时诸将所乘舟皆书官爵、姓名篷上字大二尺许,远难辨;独公舟止书‘蓝理’二字,字方、广各二丈。贼遥望见,相谓曰:‘蓝理来矣!’稍却。

  公追击,大败之;夺贼舟,请公更舟。施执手慰劳,曰:‘爱我也!但医言七日勿动气,是以戒左右无令公知。今方三日,奈何遽动!’公笑曰:‘主帅被围,吾安忍偷生!即疮裂以死,亦有天定,无悔也。’于是与公乘胜杀贼,贼大败,死伤不计;穷追至西屿头,贼退守城垒,不敢出。

  复拜疏,上公功。数日,公疮平,复与谋出轻师以扰之;贼数败,首尾不能相顾,大困弗支。

  郑克塽闻之惧,遣使纳降。我师入台湾,百姓安堵,海疆底定。”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

  “郑克塽(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克塽》)遣其将刘国轩守澎湖,令曾遂等率众数万迎敌,战舰蔽海。督兵与战,自辰至午,战益力。遂发炮,弹掠而过,仆,遥呼曰:‘蓝理死矣!’起立,亦呼曰:‘蓝理在,曾遂死矣!’呼刀,族子以授,见腹破肠流出,为掬而纳诸腹,傅以衣,持匹练缚其创。呼杀贼,麾兵进,击沈敌舰二,敌大溃。

  舟慰劳之,令治创复战。

  舟胶浅沙,敌舰环围之,闻,赴援。舟书姓名篷上,敌惮,战为稍却,追击,大败之。得敌舰,请易舟;出,逐敌至西屿,杀伤殆尽,遂克澎湖。”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帅师直抵澎湖,氏将曾遂等以数万众迎敌,战舰蔽江。

   奋勇与战,自辰至午,益力。忽有敌炮斜飞过腹,偃。曾遂呼曰:‘蓝理死矣!’次弟从背后扶起立,空拳虎吼,大呼曰:‘蓝理在,曾遂死矣!’唤草茵持刀来,连呼杀贼者三,声如巨雷。舟中军士皆气壮,无不一当百。草茵者,族子小字也,持刀授。见腹已破,肠流出外,为掬而纳诸腹中。四弟傅以衣,五弟持匹练连腹背交里之。大呼杀贼,不暇他顾。

  时敌舟竞进,以铁钩钩住舟,官军亦飞钩钩敌舟。火箭、火龙、火罐,彼此对掷,烟燄漫天。敌中有飞天鼠者,沿大桅而上,伏篷阴,啣刀扪绳,负篷而立;群敌转篷向外,则持刀飞跳下舟。挥刀斩之,敌人气丧,官军贾勇先登。命以火药桶尽倾敌舟,燔毙无数,沈其二艘,敌大败,逐北数十里,弃械浮尸盈海面。

  遣弁赴将军报捷,大喜,拜疏上首功,亲至舟慰劳。有红彝医药极神效,命医之;医言须七日勿动气,方可平复。曰:‘大功已成,安卧十日可也。’

  其后将战,戒左右勿使知。将师齐出,千舻竞奋。敌悉锐拒官军,日中小却;以大众犁之过猛,舰搁浅沙不能动,群敌环焉。故善战,神闲气定,不以遇浅故挫卹。敌见篷上书‘中军’二字,弗知其为;遥望总兵吴英一船,高牙黄纛,甲帐甚盛,以为此真将军,竞趋击之。然潮渐退,浅益甚,尚未得突围出。谍者飞报,左右偶语曰:‘将奈何!’闻,问故。曰:‘无之。’拔剑起;大惊,乃言将军遇浅被围状。传令往救,左右弗能止,遂行。

  时诸将所乘舟皆书官爵、姓名篷上,字大二尺许,远难辨。独舟止书「蓝理’二字。方广各二丈。贼遥望见,相谓曰:‘蓝理来矣!’稍却。

  追击,大败之,夺贼舟,请更舟。执手慰劳曰:‘爱我也!但医言七日勿动气,是以戒左右勿令知。今方三日,奈何遽动?’笑曰:‘主帅被围,吾安忍偷生?即疮裂以死,亦有天定,无悔也!’于是与乘胜杀敌,敌大败,死伤不计。穷追至西屿头,敌退守城垒,不敢出。

  复拜疏,上功。数日,疮平,复与谋出轻师以扰之。

  敌数败,首尾不能相顾,大困弗支。郑克塽闻之,惧,遣使纳降。官军入台湾,百姓安堵,海疆底定。”

宣化府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

  台湾平,叙功,仍授蓝理参将、加左都督,遇缺先用,而蓝理以二亲且老,乞归省,弗赴。未几丁父艰,康熙廿六年(1687年)服阕;康熙廿七年戊辰(1688年),蓝理入都,授陕西神木副将,未行,特授宣化府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朝旨以公血战破敌,功在首先,遇缺先用;而公以二亲且老,乞归省,弗赴。未几丁父艰;服阕,又越二载戊辰,始入都。

  过赵北口,遇圣驾出水围,将回避,骑凝立道中弗肯行,鞭之数十不动。乃舍骑,步入粱园中。驾至,遣侍卫问谁骑?公乃出曰:‘臣蓝理,从福建来者。’上问:‘是征澎湖拖肠血战之蓝理否?’公奏曰:‘是。’上曰:‘来何迟也!’召至前,问血战状,解衣视之,以御手抚摩伤处,嗟叹良久。复召至行宫,极慰劳。

  廷议授官,部臣以公革职闲员,拟守备,弗可;拟游击、参将,俱弗可;乃拟授陕西神木副将,赐帑金三百两。未行,特授宣化府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

  “台湾平,叙功,仍授参将,加左都督。未几丁父忧,(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服阕,诣京师。

  迎驾赵北口,召至御前,问澎湖战状,命解衣视其创,慰劳甚至。

  超授陕西神木营副将,寻擢宣化镇总兵,挂镇朔将军印。”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朝旨以血战破敌、功在首先,遇缺先用。而以二亲且老,乞归省,弗赴。未几丁父艰;服阕,二十七年始入都。

  过赵北口,遇乘舆出水围,将回避;骑凝立道中弗肯行,鞭之数十弗动,乃舍骑步入梁园中。驾至,遣侍卫问谁骑?乃出曰:‘臣蓝理从福建来者。’上问:‘是征澎湖拖肠血战之蓝理否?’奏曰:‘是。’上曰:‘来何迟也!’召至前,问血战状;解衣视之,以御手抚摩伤处,嗟欢良久。复召至行官,极慰劳。

  廷议授官,部臣以革职闲员,拟守备,弗可;拟游击、参将,俱弗可;乃拟授陕西神木副将,赐帑金三百两。

  未行,特授宣化府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

调补浙江定海镇

  康熙廿九年(1690年),蓝理调补浙江定海镇总兵,在浙十余年,四署理提督事。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越三载,以海洋多盗,调补浙江定海镇。在浙十余年,四署理提督事,兵民相爱,山海肃清。

   修定海文庙,祀忠烈,垦荒芜,筑道头,通洋舶,海外苍黎欣欣大有起色焉。

   尤重斯文,礼贤士;诸生单寒者,必周恤培植之。乡、会大比,皆资行李之费;浙人士藉藉弗衰。

  每遇上南巡接驾或入京陛见,恩眷之隆,群臣无比。上常向诸王大臣言公拖肠血战状;又引见太后曰:‘此破肚总兵也!’盖爱公如家人孺子,赐賫优渥,不可悉数。公每敷奏,侃侃指画,或手舞足蹈;上嘉其真率,手书‘所向无前’及‘勇壮简易’匾额赐之。”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康熙)二十九年,移定海。”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越三载,以海洋多盗,调补浙江定海镇。在浙十余年,四权提督事;兵民相爱,山海肃清。

  修定海文庙,祀忠烈,恳荒芜,筑道头,通洋舶,海外苍黎欣欣大有起色焉。

  尤重斯文、礼贤士,诸生单寒者,必周恤培植之。乡会大比,皆资行李之费,浙人士籍籍弗衰。

  每遇上南巡接驾或入京陛见,恩眷之隆,群臣无比。上常向诸王大臣言理拖肠血战之状;又引见太后曰:‘此破肚总兵也!’每敷奏,侃侃指画,或手舞足蹈;上嘉其真率,手书‘所向无前’及‘勇壮简易’匾额赐之。”

移天津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蓝理移镇天津。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寻以天津为京东重地,调公镇守。

  公以畿辅产米无多,而天津一望平原,皆沃衍闲旷,可浚河引水开灌稻田;率兵疏凿,躬胼胝负土筑堤,市牛种、农具,募民耕,种得水田数百顷。岁收稻谷,上俱以赐公。”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

  (康熙)四十二年复移天津。赐花翎、冠服,并御书榜曰‘所向无敌’赉焉。

  四十三年(1704年),以旧伤疾作,乞解任,温旨慰留,遣御医诊视。

  以畿辅地多荒洼,请于天津开垦水田百五十顷,岁收稻谷,民号曰‘田’。”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寻以天津为京东重地,调镇守。

  以畿辅产米无多,而天津一望平原,皆沃衍间旷,可浚河引水、开灌稻田。率兵疏凿,躬胼胝,负土筑堤;市牛种农具,募民耕种,得水田数百顷,岁收稻谷。上俱以赐之,名曰‘蓝田’,土人称为‘小江南’。”

福建陆路提督:驻节泉州

  擢福建陆路提督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年),蓝理擢福建陆路提督,驻泉州。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丙戌,迁福建陆路提督;调公五弟独石路参将赴天津,接管营田事。

  公至闽,见桑梓父老,欷歔太息,道及微时颠沛事,慨然有‘广厦千万间尽庇寒士’之意。”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擢福建陆路提督。

  四十六年(1707年),上南巡,迎驾扬州,赏赉有加,复御书榜曰‘勇壮简易’。

  四十七年(1708年),丁母忧,命在任守制。”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四十五年迁福建陆路提督。调五弟独石路参将,赴天津接管营田事。

  至,见故乡父老,欷歔太息;道及微时颠沛事,慨然有‘广庇寒士之志’。”

  多有建树

  蓝理任内多有建树。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地方鼠窃盗贼,搜除廓清。尽撤街巷栅栏,曰:‘此非弭盗,乃弭捕盗者!’漏下三鼓,城门洞开,民间夜户不闭,行旅戴星往来。遗货物于道,无敢拾取;数郡人民安乐之。
时询疾苦,闻文武胥役弄权舞弊以及势豪大恶、讼师土棍朘削人民,悉关白当事,按法区处;亲近者,竟自治之。

  堪舆家言:‘漳郡人文郁塞,乃后山仙殿压学宫地脉,东南田里港未筑,水门直泻所致。’公毁仙殿,大兴工役,填筑田里港。又以江东桥被贼断后,险渡狂澜,民苦病涉;倡修江东大石桥。二役费须钜万,企偕诸文武官绅捐赀不足,则以郡人之不孝不弟、为富不仁者罚出锾附益之。

  又狭小市廛制度。筑漳州浦头、石码、泉州新桥、安海、沙溪、涂岭行铺千百间,大开街衢,便民贸易。”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地方鼠窃盗贼,搜除廓清,尽撤街巷栅栏;曰:‘此非弭盗,乃弭捕盗者。’漏下三鼓,城门洞开,民间夜户不闭、行旅戴星往来,遗货物于道无敢拾取;数郡人民安乐之。
时询疾苦,闻文武胥役弄权舞弊以及势豪、大恶、讼师、土棍朘削人民,悉关白当事按法区处;亲近者,竟自治之。

  堪舆家言:‘漳郡人文郁塞,乃后山仙殿压学宫地脉、东南田里港未筑水门直泻所致。’毁仙殿,大兴工役,填筑田里港。又以江东桥被贼断后,民苦冒险渡狂澜,倡修江东大石桥。二役费须巨万,偕诸文武官绅捐赀,不足则以郡人之不孝子弟、为富不仁者罚出锾附益之。

  又狭小市廛制度,筑漳州浦头、石码、泉州新桥、安海、沙溪、涂岭行铺千百问,大开街衢,便民贸易。”

  恶名播京师

  时蓝理左右亲昵多阴交泉州奸宄,托蓝理之威敲诈勒索,多行不法。泉州豪族富家不堪其侮,刻匿名“虎帖”,多列条款传播京师,恶名尽归蓝理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当曰:‘以地方不义之财为地方万民之利,可以劝孝弟、抑豪强;转移风化,莫善于此!’或曰:‘此有司事,非所宜!’公怒曰:‘天下官,管天下百姓;腐儒何足以知之!’由是,告讦不法事者日接踵,差弁句摄络绎于道,而假威藉丛之辈纷纷四出,富人重足而立矣。

  公左右亲昵多阴交泉郡土宄,侦访素封,诡称公令恐吓之,获利无算。或遇豪黠不听从,则以抗拒为大辱,又不敢明目向公言;伺公游行处,隔窗偶语,故作嗟叹不平声。公闻问故,则故匿不言;再问,尚吞吐其说,似绝不经意者。公性急,不能休,乃言某某为富不仁、极害人不堪之处,或暴横孤寡诸非人类成为事。公曰:‘岂有此理!世间无官法耶?’复极言势力浩大,官吏莫敢撄。公曰:‘治之!’则后此诸事皆公所为,其人不能支,必请托左右,纳赂求解;凡出入公门者皆致富,而恶名尽公受之。

   泉郡势豪妒公者,刻匿名帖,绘一虎(虎帖)以比公,多列条款传播京师,声名大坏。”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常曰:‘以地方不义之财、为地方万民之利,可以劝孝弟、抑豪强。转移风化,莫善于此。’或曰:‘此有司事,非所宜。’怒曰:‘天下官管天下百姓,腐儒何足以知之!’由是告讦不法事者日接踵,差弁勾摄络绎于道,而假威之辈纷纷四出,富人重足而立矣。

  左右亲暱多阴交泉郡土宄,侦访素封,诡称令恐吓之,获利无算。或遇豪黠不听从,则以抗拒为大辱,又不敢明目向言;伺游行,处隔窗偶语,故作嗟叹不平声。闻问故,则故匿不言;再问,尚吞吐其说,似绝不经意者。性急,不能休;乃言其某为富不仁极、害人不堪之处,或暴横孤寡诸非人类所为事。曰:‘岂有此理!世间无官法耶?’复极言势力浩大,官吏莫敢撄。曰:‘治之!’于是多请托,左右纳赂求解,而恶名尽受之。

  泉郡势豪憾理者刻匿名帖,绘一虎以比,多列条款,传播京师,声名大坏。”

  夺职解任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漳、泉二府旱,朝廷诏水运江浙漕粮30万石赈之,并免本年未完额赋。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春,地方官赈灾不曾施及百姓,泉州一带民众聚集千人抢夺粮食,逃奔山中;漳平陈五显等纠2000人扰泉州永春、德化诸县。蓝理率兵进剿,数月后始疏陈,并言村落安集如故。康熙帝斥其诳,命夺蓝理职,并派大臣前往招安。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辛卯秋,以漳平陈五显盗案解任。”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康熙)五十年,巨盗陈五显等纠二千人扰泉州永春、德化诸县。事闻逾数月,始疏陈,并言村落安集如故,上斥其诳,命夺职。”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辛卯秋,以漳平陈五显盗案解任。”

免死归旗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1年),蓝理入都,福建巡抚满保“虎帖”参劾,按之,论斩,诏从宽免死,入京旗。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壬辰入都,值觉罗满出抚闽,据虎帖参劾。

  上命侍郎和托腾煃偕总督时崇、巡抚并按之。左右不肯承,公曰:‘吾大臣,何必辩!’举笔署曰:‘皆实。’拟极刑,追赃八万,家产皆籍入官。

  上念公功,免死,契家归旗。”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总督梁鼐、巡抚满保先后劾贪婪酷虐诸状,遣侍郎和讬廖腾煃会督抚按治得实,论斩;诏从宽免死,入京旗。”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壬辰入都,值觉罗满保出抚闽,据虎帖参劾。

  上命侍郎觉和托廖腾煃偕总督范时崇、巡抚满保并按之。左右不肯承。曰:‘吾大臣,何必辩?’举笔署曰:‘皆实。’拟极刑,追赃八万,家产皆籍入官。

  上念功,免死,编入旗籍。”

以总兵衔协理军务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西藏用兵,蓝理请赴军前效力,赐总兵衔协理军务。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俄以西藏用兵,命之军前效力。有进战、退守、移营、就粮数事合机宜,上深嘉之,赦免所追赃;而闽中家产俱经有司变鬻一空,无复有立锥地矣。”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康熙)五十四年,师北征,剿策妄阿喇布坦请赴军前效力,赐总兵衔,从都统穆尔赛协理北路军务。”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俄以西藏用兵,命军前效力。将军富能出西路,大丧军实。率子国英国庭国定国柱,自备资斧,从将军真穆赛出东路,驻二十五台。

  当师之初出也,帝谕穆赛云:‘蓝理谙练行间,汝宜亲信,大有裨益。’至是,帝又云:‘蓝理用兵合机宜,久已知之。今驻二十五台,正合朕意。’因赦免所追赃,而闽中家产俱经有司变鬻一空矣。”

  蓝理以总兵衔协理军务数载,以老病回京。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卒,年七十二。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越数载,以老,得赐还京。康熙五十九年卒,年七十二。”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年)秋,赐公家属出旗,仍还闽省为民籍,护其丧归葬。”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以病回京,寻卒。诏免所追银两,遣其妻子回籍归葬。”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越数载,以老得赐还京。五十九年卒,年七十二。”

  “康熙六十一年,命家属以丧归,除其旗籍。”

评价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公生平躁急,性发如震霆;过即忘之,无藏怒宿怨。剧谈大笑,声闻里许。惟好自尊大,不服人。尤善骂,凡权势赫赫位在其上者多倨侮挫之,以示天下莫己若。

  遇才人杰土,虽寒贱彻骨,亦必折节礼下;以此,人服其藻监。

  教家勤俭,衣食粗粝无所择;家奴悉珍馐自奉,草蔬、败肉皆留以待公,公亦甘之。
好书大字,濡毫伸纸,有无不应者。”

  “论曰:公一代虎将也,起草茅、建奇勳,生平举动,种种异人,可不谓非常之杰乎!使公稍谦慎自持或官非梓里,急流勇退,千载犹将慨慕之。以好大喜功,卒为左右所蒙垢,晚节弗完,深可惜也!然公之奇气,终不可没。拖肠血战,功在社稷;未可以儒者洁清之操,堕国家干城之彦,庶几乎论得其平哉!”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虓勇善战,性率直。官福建提督,政行于乡里。捕治盗贼,遂及诸豪家。修桥梁,平道路,率富民钱,益积怨。泉州民绘虎为榜(虎帖),列诸累民状,以是得罪。上念其旧功,终矜全之。”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生平躁急,性发如震霆,过即忘之,无藏怒宿怨。剧谈,大笑声闻里许。惟好自尊大,不服人,尤善骂。凡权势赫赫,位在其上者,多倨侮挫之,以示天下莫己若。

  遇才人杰士,虽寒贱亦必折节礼下。

  教家勤俭,衣食粗粝无所择。家奴悉珍馐自奉,草蔬败肉皆留以待亦甘之。

  好书大字,濡豪伸纸,有求无不应者。”

  现泉州崇福寺天王殿正前方照墙上,嵌有其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题刻的“松湾古地”石碑。

诸弟及子

  清•蓝鼎元《福建提督家传》:

  “诸弟皆以平台功,加左都督。最著者:次讳公,功烈居多,未仕卒。四讳公,仕至福建金门总兵官,亦喜书大字,拳能入口,扬盾一跃三、四丈。五讳公,累官参将,英勇不让诸兄,而好学聪敏,能背诵《朱子纲目》始终不遗一字,文人畏之。

  公有子六人:长国英,岁贡生;次文魁,太学生,早卒;三国庭,辛卯科副榜贡生,以军功候选郡司马;四国定,岁贡生,五国柱、六国桂,皆效力禁门,并授京营千夫长。”

  《清史稿·卷261·列传48·蓝理》:“弟,未仕;,官至金门总兵;,累官参将。”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35•蓝理

  “诸弟皆以平台功加左都督。最著者:次弟,功烈居多,未仕卒;四,仕至福建金门总兵官,亦喜书大字,拳能入口,扬盾一跃三四丈;五,累官参将,英勇不让诸兄,而好学聪敏,能背诵《朱子纲目》。

  有子六:长国英,岁贡生;三国庭,辛卯副贡生,以军功侯选同知;四国定,岁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