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宗祠家庙概说

  概说。
  功用

    ——祭礼。
    ——誉祖。
    ——收族。
    ——修谱。

  规制
    ——早期。
    ——明代。
    ——清代。

  选址。
  布局

    ——总体布局。
    ——三种形式(单落式。双落式。三落式。附:番仔楼式。)
    ——大门前(牌坊。泮池。戏台。门前埕。照壁。旗杆石。)
    ——仪门、门厅(大门。门厅。)
    ——享堂。
    ——廊庑。

  建筑款式
    ——屋脊。
    ——屋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瓦件。
    ——屋架。
    ——门窗及其它。
    ——装饰。

  宗祠,是宗庙、家庙、祖祠、支祠、祠堂、家祠的总称,是“祖先栖神之宅”、供奉各直系列祖列宗神主牌位的地方。

概说

  晋室南渡后,中原汉民成批迁入闽南。隋、唐时期,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的数量激增。宋、元,泉州氏族的发展已相当繁盛。至民国前,泉州城乡以白石基墙红砖厝为标志的族姓祠堂已随处可见。

  明、清时期,泉州氏族不少族系成员不断向外拓展,移至世界各地,落地生根,瓜瓞绵绵,氏族移民也纷纷于移居地起盖支祠、房祠,与泉州地区的宗祠遥相呼应,成为联系亲缘血脉的纽带。

  “文革破四旧”,泉州祠堂荒废,甚或被毁。改革开放后,基本按原规制恢复或重建。宗祠作为泉州建筑的一部份,遍布城乡,同样蕴含泉州特色,形成一道独特景观。

  泉州宗祠有大宗祠、小宗祠之分,前者是一个区域内甚至跨区域一宗族合祀的祠堂,后者是族内各房、各支房的支祠、分祠、房祠。宗祠是某姓、某宗、某房、某家的根,代表一个氏族的渊源。

  泉州宗祠的建筑,往往体现着“天人合一”、人文与生态和谐统一的思想。

功用

  宗祠既有举行祭祀和其他活动的实用功能,又有教化的、艺术的和审美的文化功能。祠堂的功用大致有四:

  祭礼

  宗祠是泉州人崇尚孝道、祖先崇拜的一种高级形式。《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祠堂中除少数有先祖塑像外,绝大多数供有祖先的神主牌位(称“神主”),有崇祀神牌、享祀神牌、袝祀神牌等。通族共同在祠堂祭礼祖先,由族长或宗子主持,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祈望祖先之灵庇佑子孙、福荫后代,以此编织成一个庞大而严密的多层次祭礼圈,不忘所源报本。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誉祖

  颂扬先辈族贤为国为民的德行功绩、嘉言懿行,正俗教化,规矩行为,整肃家风,鼓励后人发奋图强,光耀门庭。因此,祠堂中留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碑刻、匾额、楹联、诗文、书画等。

  收族

  通过建祠堂、妥先灵,使族人“共履宗支之地,咸敦一本之谊”,强调族人之间“千万人之身犹一人之身”的血缘认同。同时,祠堂又是敦宗睦族、议事宴饮、执行族规家法、设义田赡养宗族四穷、设学田奖学励学或开设义学书院的地方,以此形成巩固的以共同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关系纽带。

  修谱

  对一个家族来说,氏族谱谍有教化、敬贤、理政、信史等功用。为使族人能溯本源、明世次、序长幼、循规矩,家谱成为家族行事的指南。因此“族必有祠,祠必有谱”,“谱阅十年或廿年以上必一修”。按照惯例,续修宗谱的任务落于祠堂。

  大的宗祠里还设有“谱房”,记录全族丁口、房派、行辈、婚丧、奖惩等内容的《族谱》珍藏其内,使族人有使命感和归属感。

规制

  在古代,祠堂的建筑是有规制的。

  早期

  《礼记·王制》对家祠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只有品官才有资格建立祠堂。

  祠堂建筑始于西汉•汉惠帝。到晋朝,正式下令禁止祠堂的建造,此后祭于墓所的祠堂基本绝迹。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受封魏公,便以“魏公”的身份建五庙;此举开创了魏、晋以后官员按照官品等级建立家庙的先河。

  北齐•河清三年(564年),朝廷颁布《河清令》,规定:一、二品官可拟诸侯建家庙,三、四、五品可拟卿大夫例建家庙,六、七品可拟士例建家庙,而八、九品官与庶人则只能在寝堂祭祖。

  隋、唐时期,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建家庙,而六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只能“祭祖祢于寝”

  南宋•朱熹《家礼》设立祠堂制后,民间方有祠堂出现。

  明代

  《明史》关于明代宗祠家庙制度演变的描述,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明初未有定制,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祢4世神主,以四仲之月祭之,加腊月忌日之祭与岁时俗节之荐……庶人无祠堂,以二代神主置居室中间,无椟。”

  第2阶段,约嘉靖五年(1526年),朝廷正式允许庶民也可建立独立于居室之外的联宗祠堂。

  第3阶段,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后,从礼部尚书夏言所奏,“其三品以上者,至世数穷尽,则以今之得立庙者为世世奉祀之祖,而不迁焉,四品以下,四世递迁而已。”

  泉州家庙(含宗祠)的普及化,大体上是依从宋、明两代的官方要求展开的,起先是宋代闽南从仕大官们特有的恩荣,家庙只在小范围内的高官家庭中出现;至明代中期后,朝廷放开家庙之于品级和世系的限定,泉州民间开始大规模出现家庙。

  在民间,家庙和宗祠的差别在于,祖上有人当过品官者可称家庙,而宗祠则无此限定,故而以此推论,名为“宗祠”者,理论上成立时间上限仅为嘉靖十五年(1536年),而名为“家庙”者,则可追溯至嘉靖十五年以上的4世。然而“至世数穷尽,则以今之得立庙者为世世奉祀之祖”之例一开,远祖高官溯源至唐或者更早者,在闽南遍地开花。

  明代民间宗祠大致分为品官家庙和庶民祠堂2种,其规制明廷有明确规定:

  ①品官家庙为3进,第1进3间,第2进5间,第2进3间,外加大门1座;同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准许祠堂款式建3间9架,三品以下官员只能建3间5架。

  ②庶民祠堂的规制则简陋得多:“祠堂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阶。阶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可容家众叙立。又为遗书、衣物、祭器库及神厨于其东,缭以周垣,别为外门,常加扃闭。”

  清代

  清代,宗祠的建设达盛期,辟地、建祠、祭祖发展成民风。庶民之家的祠堂建筑,往往突破朝廷的规制,表现出僭礼逾制的共同倾向。

  宗祠是祖先崇拜的仪典性场所,作为一种崇祀性的礼制建筑,其格局要适应仪典需要,而这些仪典又有一定的规范,因此,宗祠的格局变化不大,特别是它的中央主体部分,保持着一种由于功能而程式化的空间。

  清代宗祠一般为传统的内院式,多数为3进2院、中轴对称式布局,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仪门——拜殿——寝堂,两进院落的东西两侧为庑或厢房,左右对称。仪门即“门厅”;拜殿亦称“祭堂”、“享堂”、“祀厅”,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族众议事的场所;寝堂用以安放祖先神主。一些名宦祠前还建有照壁或牌楼、牌坊,画栋飞甍,以壮观瞻。有些支祠省去仪门,规模一般要比总祠小些。

选址

  泉人把祠堂风水的好坏看作是宗族兴衰的关键,故新建祠堂选址十分讲究,要注意生气、灵气和福气,必须观察地形、地势和面积,并考虑祠堂建筑群的体形组合以及空间处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选择风水宝地。

  选址一般要求注意龙脉和生气来源,背实向虚,背山面水,明堂宽大,方正,水口收藏,无冲突,无争斗等现象,左右互衬,四势匀和,具有阴阳相济、虚实相生、刚柔互补、方园相胜、小中见大等涵构。其环境模式最好有四周群峰屏列,前有门户把守、左右护卫,后有背山所倚的地貌,讲究山明水秀,地灵人杰,要求文运亨达,人丁两兴。

  宗祠方位十分讲究,一般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也有根据特殊龙脉条件选择的其他方位的。

布局

  总体布局

  泉州祠堂建筑的布局既有规制,总体布局就有共同之处,“三进”深。中轴线主要有门前广场(门前埕),戏台,第1进大门(仪门)、门厅(俗称“下落”),天井(俗称“深井”,由下落、顶落与榉头围成),享堂(亦称“拜堂”、“大厅”、“大殿”,为第2进)、寝堂(第3进,俗称“后落”)、辅助用房等几个部分,有的还有围墙。

  一般祠堂的主体建筑以“四点金”“八间头”为基本型制。

  所谓“四点金”,是小型“三合院”“四合院”“三合院”通常是正厅3开间双坡硬山顶,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木结构,厢房双坡两层楼屋硬山。“四合院”通常正房及到座均为3开间,左、右各一开厢房,中间围合着天井。

  “八间头”的平面与“四点金”基本相同,只是左、右是厢不是过廊,而是用格扇封闭成1间厢房,连上、下正房共有8个封闭开间,故俗称“八间头”

  另外也有“三纵三横”的布局,建筑形式以硬山为主,中路为3开间3进深的建筑群。

  三种形式

  根据各家族财力不同,宗祠家庙的规模大小也各有不同,出现单落式、双落式、三落式3种形式。

  单落式

  单落式只有1进,一般因受社会条件及宅基地的局限,用于小宗、支宗的祠堂。

  一般只有大门和四周高墙围合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进门1天井(小院),正屋3间,正中1间为厅堂(享堂)。厅堂后部设神龛,前部就是祭拜的空间。

  双落式

  双落式2进。

  前落是3间门厅,一般正中设有塌寿,有的还将两山墙伸出,形成“三间塌”形式;大型宗祠也有的前落为5间,此时大门一般设于中柱柱缝上,设有3道门。祠堂的大门屋顶一般用“三川脊”形式。

  第2落是厅堂(享堂),大厅与大门之间左右围以“榉头”。大厅后方青柱间设供奉祖先的“公妈龛”(神龛),或设板壁。“公妈龛”由柱、额、斗栱、门扇等构成,是一座牌楼式或橱柜式木作模型,雕琢华丽,往往绘上精美的彩画或贴上金箔。大厅正中的空间称“寿堂”,是主要的祭祀空间。大厅前设“寮口”,与“榉头”一起面向天井开敞。“公妈龛”后的空间称“寿堂后”

  三落式

  3落式3进,在双落式的基础上再设后寝,以应“前堂后寝”的古礼,是宗祠的完整规制,多见于大型祠堂。

  后寝存放祖先牌位,此时前厅一般开敞,祭祀时将牌位移至大厅,祭毕后奉回后寝安置。

  有的祠庙还增设单、双“护龙”,作为辅助用房。

  附:番仔楼式

  宗祠还有一种番仔楼式,在泉州并不多。

  这是受近代洋楼影响的祠堂形制,将双落的前落或前、后落改为2层楼房,在前落正面融入西洋的山头、拱券、柱式、栏杆等,构成中西合璧式的“五脚架”外廊。

  祠堂内部,依然常会设置精雕细琢的“公妈龛”

  大门前

  牌坊

  立于祠庙大门前方,有石牌坊、木牌坊,是品德高尚、地位尊贵的象征,有表彰先人政绩的,有旌表节孝的。

  泮池

  泮池即半圆形水池,位于牌坊正前方。

  泮池原是古代学宫中的礼仪性设施,寓含希翼有更多族人“进学”、“入泮”

  另外,水池是“聚财”的象征,还具有消防灭火的现实作用。

  戏台

  规模较大的祠堂设有戏台,位于门前广场正中,面向仪门;要进入祠堂需从戏台两侧通过。

  戏台平面面宽一般4柱3开间,少数再增加2个侧台构成5开间。戏台的明间与深度均在五、六米,台高1.6米左右,轻盈飘逸。

  门前埕

  大门前面设有院落,称“门前埕”,大小不等,尽量宽大,用花岗岩条石铺成。

  照壁

  照壁是正对大门的一堵墙。

  按照风水学说,照壁可使祠堂内的“气”聚而不散。

  旗杆石

  旗杆石位于照壁或大门两旁的埕中,数量不等,为两块中间具两圆洞的夹石,可竖立高大的旗杆,一般名门望族的宗祠均有设立。

  古代祠堂规制规定,族人有四品以上官位的,才允许在祠堂门前竖立高大的旗杆。民国后改制,为百岁老人或为在海外经商、发家致富后对家乡祖国作出显著贡献者的表彰。

  仪门、门厅

  仪门即大门,门内有门厅,为第1进。

  大门

  大门位于宗祠倒座的当心间,立面多以红砖白石砌成,墙身则用花砖组砌成万字堵、古钱花堵、人字堵、工字堵、葫芦塞花堵、龟背堵、蟹壳堵、海棠花等各式图案。

  大门中间为“塌寿”,其墙体用白石、青石砌成,称“牌楼面”

  大门门柱设石鼓或门狮,门扇黑漆金字,有的还绘有门神。门楣悬挂木制匾额或安装石刻匾额,标示郡望或堂号。

  门厅

  明初,尽管明廷规定民间祠堂家庙的门厅“缭以周垣,别为外门”,但却无详细厘定门厅规制;仅从《大明会典》所绘制的“家庙图”看,门厅乃单门、单阶、单开间、悬山顶式,门侧开有两窗,墙体直接与围墙相连;除门厅外,家庙可设置为2进,其中祭殿的等级被严格限定了间数。因此,门厅成为后来可以自己发挥的漏洞。

  据趙英雄网文《“疯狂”的闽南家庙,是如何一步步突破封建礼制的》一文归纳,现在闽南可见的宗祠家庙门厅有7类,也体现了逐步演变的过程:

  第1类是直接由民居改造而成,高度抬升的围墙,加上简单的屋顶,没有多余的装饰,但该有的门额和功能并没减少。

  第2类是墨守《大明会典》所绘制的模样。因闽南沿海台风多发,其传统古厝屋顶大多采用硬山式,以减少风阻;而闽南山区因雨水更多,则依然保留悬山顶。另外,槛墙及门框多采用闽南特有的花岗岩敷设,正脊则为闽南特有的燕尾脊。有部分家庙在屋顶两侧采用3—5排筒瓦,据传这是曾为官宅的标志,但按《闽部疏》的说法,闽南因风大能卷走屋瓦,朝廷特例允准闽南局部采用筒瓦,但为避免整体逾越,仅在屋顶两侧铺设筒瓦,中间依然以片瓦为主。

  第3类基本同第2类,但容积有所扩大,由单开间变成3开间,左右两间房较之围墙增加了遮风挡雨和储物的功能,更便于家庙开始家族活动。屋顶在一开始仍延续一条龙脊,后来向三川脊演变;再后为迎合风水的要求,门厅正门逐渐向里凹入,俗称“凹寿”,寓“财入不出”

  第4类是高官人家的家庙,辟3门,即在凹寿正门的左右垂直墙上开辟2个侧门,同时应《大明会典》要求,大门“常加扃闭”,平时只能从两侧门出入。按传统礼制,祠庙第1进设门的数量是与其奉祀对象的地位相关的,如天子辟5门、诸侯士大夫辟3门,庶民只可辟1门,违反即称“僭越”,是要杀头的。

  第5类门厅的3门采用与正门平行的布局方式,垂直方向的侧门则被改以石雕装饰。

  第6类是门厅的体量在第4、5类基础上横向拓展。首先是三川脊的垂脊不再以“凹寿”的墙体为支撑,而是另起1柱,以达到大3间或5开间的格局;还有双凹寿的。这类宗祠家庙大多为族大钱多的祖庙性质。

  第7类是最具年代感和寺庙感的祠庙,平行的3门分别被安在3个开间的正中位置,整体显得古朴、厚重。

  享堂

  仪门与享堂之间围成庭院(天井)。

  享堂也称“厅事”、“厅堂”、“祭殿”,置放神主和祭祀之用。

  《大明会典》对祭殿的形制定为“祠堂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阶”,祭殿之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可容家众叙立”,在外则“缭以周垣,别为外门,常加扃闭”

  清代的规制大体上与明代相近。《清史稿》“品官士庶家祭”按品级作了分类:“一至三品庙五楹,三为堂,左右各一墙限之,北为夹室,南为房,庭两庑,东藏衣物,西藏祭器,庭缭以垣;四至七品庙三楹,中为堂,左右夹室及房,有庑;八、九品庙三楹,中广,左右狭,庭无庑。”

  总之,明、清两代对于宗祠家庙的要求,大体为“三间开”、“左右两阶三级”,另视品级不同决定楹数及祭祀牲礼的种类。但为了显示与众不同及提升自我宗祠家庙的等级,闽南人往往会借用某位高官祖先的名义,将家庙、享堂建的更加宏伟、气势逼人,以间接提升家族在当地的话语权和地位。

  享堂明间不设门扇,俗称“敞口厅”,是家族祭祀、聚会议事之所。享堂大厅中一般设一根画满鲜艳彩画的、截面六角形的灯梁,泉语“灯”、“丁”同音。当年生育男孩的人家,要在灯梁下挂1盏灯笼,称“添丁”,向祖先报喜。

  匾额和柱楹是主体建筑中吸睛之处,特别是名人题写的匾额、柱楹尤为珍贵。泉州宗祠的立柱一般为花岗岩质,少有木质;楹联直接阴刻于柱上。柱楹一般叙述祖宗功业或祠堂形势。匾额常悬挂于宗祠的门厅或大厅顶部,以褒扬文武功名、忠孝节义、善行寿考等。

  廊庑

  廊庑位于两厢,俗称“榉头”,是有屋顶的通道,供通行、遮阳、防雨、休息、游憩之用。

建筑款式

  屋脊

  屋顶的正脊俗称“中脊”,四面垂下的称“归带”。泉州祠堂大门的屋脊多分作3段,称“三川脊”。正脊在每段的分隔处,一般会做出“垂脊”,但并不延伸至檐口,这样屋面的立面就会呈现出4条垂脊,称“四脊厝”

  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高高翘起并分叉,形似燕尾,称“燕尾脊”、“燕仔尾”,这是泉州宗祠和寺宇最常见的特色形制。有些祠堂还会在“燕尾脊”上再加陶制的“吻兽”作装饰,其形状似龙,但呈坐立状。

  祠堂的主殿或享堂等主要建筑的正脊,称“大脊”,一般不分段,俗称“一条龙”

  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山顶、卷棚顶、盝顶等,此外还有不同屋顶的组合形式及重檐形式。泉州的祠堂一般是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3种,单檐。

  歇山顶

  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规格次于庑殿顶。

  歇山顶共有9条屋脊,即1条正脊、4条垂脊和4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下,故名“歇山顶”。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称“山花”。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为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称“收山”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装饰。

  悬山顶

  悬山顶,即悬山式屋顶,规格上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

  悬山顶两面坡顶,两坡出水,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处于悬空状态,故名“悬山顶”,也称“挑山”、“出山”,挑山山墙或随屋坡形势一直砌到各步檩下如硬山做法。

  悬山顶5脊,一般有1条正脊和4条垂脊;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山墙的山尖部分采用五花成造或前后通平做法,也可做不同的装饰。

  硬山顶

  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

  硬山顶两坡出水,5脊,有1条正脊和4条垂脊。左、右侧面垒砌山墙,多用砖石,高出屋顶。

  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屋顶的檩木不外悬出山墙,两侧山墙把檩头全部包封住,屋面夹于两边山墙之间,故名“硬山顶”。高出的山墙又称“封火山墙”,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

  瓦件

  泉州地区瓦件分为筒瓦、板瓦、花头、垂珠。

  宗祠普遍使用红瓦,少数使用青瓦、黑瓦。红瓦质地佳者红中泛着金黄色。红瓦包括筒瓦和板瓦。

  筒瓦形状如竹筒形,横截面半圆形,直径10厘米左右。筒瓦等级较高,古时一般是庙宇、祠堂、官署、官宅才有使用,但在泉州民居中,筒瓦亦普遍使用。

  泉州古建筑所用的板瓦,早期尚有一定弧度,晚期变得较为扁平,弧线平缓。

  勾头,泉州称“花头”,是盖瓦最下面一块,用以盖住椽头,防止雨水倒灌。

  垂珠是底瓦最下面一块,用以将屋面雨水顺利排出的构件。

  屋架

  泉州宗祠的屋架由梁架、斗拱、栅门组成,均为木结构。此外还有一些非主流的结构。

  梁架以榫卯联结。有穿斗式和抬梁式2种;其本质差异在于,穿斗式是指直接承接檩条的是柱子;抬梁式是指除脊檩外,直接承托檩条是梁。梁的形态有月梁、直梁之分:月梁为经过加工、略呈弓形之梁;直梁为平直之梁。

  泉州宗祠的梁架大多以红、黑色为主色调,称“红黑路”。有的宗祠在梁架上绘制图案精细、色调富丽的彩画。

  斗拱由水平放置的斗、升和矩形的拱及斜放的昂组成,是屋顶与屋身立面的过渡。斗是斗拱中承托拱昂的方形木块,因状如旧时量米的斗而得名。

  栅门是立柱间上下枋间为便于通风的栅栏状透空木门,额枋上有斗拱,上覆短檐,有的石柱冲天出头。

  门窗及其它

  宗祠所有门窗隔扇、横披、支窗、帘架、单扇,或双扇棋盘门,实榻大门、木顶隔、隔断,壁板、护墙板、木栏杆之类,制作安装统属装修木作。

  装饰

  宗祠的建造,一般汇集了地方工匠的木作、石作、瓦作等成熟技艺,综合建筑、雕塑(砖雕、木雕、石雕、泥塑等)、绘画等多种艺术,以达到装饰效果。石雕、砖雕主要作为外观装饰,集中使用在台基、大门或厅堂、山头、屋脊等处。木雕主要作为内檐装饰,特殊建筑装饰也使用鎏金技术;门窗、板壁几乎都饰有镂空花雕或平板花雕。
所有雕塑,除装饰意义外,还采用史志、故事传说,文学题材等内容,将不同时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物象等巧妙地组合在木、石、砖上,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