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儒道释寺庙(5划—龙) 

  龙王庙[龙湖龙王庙(龙宫。晋江市龙湖镇龙玉村。南宋·绍兴始建。清·康熙重建暨施世騄《龙湖祷雨颂德碑记》。清·雍正“官湖”公案。清·乾隆、道光两修暨道光崇福《重修龙王庙》碑。清·同治重修。1985年重建。规制。)。参内龙王庙(龙潭庙。安溪县参内乡乡区北部。北宋始建“龙潭庙”。明重建为“龙王庙”。近现代。奇景异常。)]
  龙宫庙
鲤城区九一路东段南侧登仙桥一带)
  龙江禅寺[天竺寺,西山寺,景福寺,龙霞寺,龙江寺。晋江市东石镇凉下村。沿革。规制(概说。前殿。大殿。后殿。)]
  
龙湖岩[莲花寺,小龙湖。永春县天马山南麓。唐·大顺~乾宁元年始创为“莲花寺”。后梁·开平四年韩偓致“莲花寺”禅师的诗。南宋·淳熙十年陈知柔赋“莲花寺”诗。明·天启~崇祯重建改名“龙湖岩”。清·康熙“白鹤拳”传播地。清·乾隆周凤翔游历诗。清代主持僧。现代复建。规制。]
  龙峰寺龙峰岩
[云峰寺,大尖岩。德化县赤水镇吉岭村南侧大尖山麓(即“云顶山”)。南宋在山巅始建“云峰寺”。明易址山麓重建为“龙峰岩”。近现代翻修。)。规制(概说。上殿。中殿。周边名胜。)]
  龙济宫[浮桥龙济宫(玄坛公宫,引公宫。鲤城区浮桥街南端官路尾114号。沿革。规制。)芦朴龙济宫(泉港区涂岭镇芦朴村。始建于“马宫头”。分炉。清·乾隆重建于现址。“天梭正手”。现代重建。规制。)]
  龙神庙

  龙山岩
  龙图宫
[德化县浔中镇乐陶村(隆泰村)。沿革(北宋·嘉祐始建。明·洪武重修。明·万历重建。清·光绪扩建。现代重修。)规制。]
  龙兴宫(赤水龙兴宫
[德化县赤水镇湖岭村]。南埕龙兴宫[德化县南埕镇蟠龙白荇笋林水尾])、
  龙会宫
(龙华堂)
  龙溪寺(一堡龙溪寺
[泉州郡城一堡街]。宝兴寨龙溪寺[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北部山巅宝兴寨西南肩侧]。)、龙溪庙下溪宫。惠安县东园镇下街的龙溪北岸。沿革。规制。
  龙岭宫

  龙见宫
新宫。泉港区山腰镇埭港村白石港。沿革。规制。)
  龙凤宫
(刘宫社,下墩宫,唐公宫。泉港区前黄镇凤山村下墩自然村。连氏入闽始祖连恺与王审知结缘颇深。明代中期始建“刘宫社”。清·康熙改建“龙凤宫”。规制。台湾苗栗中港龙凤宫。)、龙凤殿(攀龙宫、下市宫。德化县浔中镇凤池街)
  龙泉宫
[惠安龙泉宫(观音妈宫、西门妈宫。惠安县县城八二三西街[中山西路]。沿革。规制[山门。主殿。前殿。侧殿。楹联。]。文物[龙泉井。清碑。龙柱。]。观音信仰。)安海龙泉宫(隐珠宫。晋江市安海镇赤店村苏厝沿革。楹联。)、祥华龙泉宫(安溪县祥华乡郑坑村寨头尖下寨坪)]
  龙门宫
(惠安县辋川京山村)
  龙显堂
(龙居庵。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庵垵虎冈山麓)
  龙仙宫[西美龙仙宫
(元帅府。南安市美林西美社区。)。大演龙仙宫(南安市蓬华镇大演村)。]
  龙津观
(安溪县治南)
  龙藏岩
(龙藏庵、龙崇岩。安溪县芦田镇紫云山。肇建。沿革。规制。)

龙王庙

  龙湖龙王庙

  龙湖龙王庙,俗称“龙宫”,位于晋江市龙湖镇东南部龙湖西畔临水处龙玉村(古属晋江县十六都),距泉州郡城60里。龙玉村由龙湖亭、玉斗、玉斗新村3个自然村组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水利·龙湖》)

  南宋·绍兴始建

  《山海经》曰:“应龙处南极。”“应龙”即传说中呼风唤雨、专管雨水的龙王。龙湖的湖心处有五六亩平地,长着茂盛的水草,当中却有一丈见方不长水草之地,深不可测,世代相传这便是龙湖的水脉,可直通“应龙”居所,人称“龙井”,湖即称“龙湖”

  南宋·绍兴廿二年(1152年),在龙湖畔始建龙王庙,塑像膜拜。从此每逢干旱灾年,此庙成为民众和官府祈雨之所,远近的人们穿戴白衣白帽,成群结队,焚香步行到龙宫求雨,至成常典。

  清《西山杂志》载:“湖之南,田亩毗连,皆仰于湖,湖之畔有龙湖亭,祀龙湖庙,为祈雨之地。”

  南宋·乾道四—五年(1168—1169年)泉州知府王十朋曾率员来此求雨。(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十朋》)

  嘉定十年(1217年)至嘉定十二年(1219年)、绍定五年(1232年)至绍定六年(1233年)两度守泉的真德秀也曾到此祈雨,作《龙湖祝文》传世,有曰:“晋邑之南,龙湖在焉,渊渟莹彻,周数十里,盖有神物宅其中。湖上有祠,灵应夙著,某以城钥之守,弗克躬造,而命邑尉往致祈焉。”此后,每逢“岁大旱,贤守令皆躬祷焉。焚牒水上,有鱼虾迎牒则雨立至,无则雨未可知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真德秀》)

  清·康熙重建暨施世騄《龙湖祷雨颂德碑记》

  元·至顺二年(1331年)修。

  清·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迁界”,龙王庙毁。(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历史事件·清初迁界》)

  康熙廿三年甲子(1684年),即靖海将军施琅复台次年,荣归故里,见宫庙倾圮于草丛中,遂倡议予以重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年)旱,兴泉道观察佟沛年、泉州知府时腾蛟、晋江知县王士一行露顶步行烈日中,诣龙湖庙,拜取湖水数斗以归;又与提督梁鼎,在泉州城中设社坛,率文武宾僚,烧香祷告,求得“大雨连朝”。时家居的陕西延绥总兵官、左都督施世騄为撰立《龙湖祷雨颂德碑记》,现存,立于庙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世騄》)

  “龙湖亭祈雨颂德碑(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8·水利志·龙湖》收录该碑文,曰:

  “桐城之南六十里有泽曰龙湖,古致雨处也。旁建庙祀神,遇旱潦,里中人祷此辄应。辛丑徙界,庙倾圮。甲子丑月过里门,谓是有裨民社者,爰涂塈而鼎建之。

  □戌(应为“丙戌”)春,连月不雨,观察公及提督公顾而悯之曰:‘噫!孰保障封疆,忍视吾苍生祸患,不亟为拯救?用祗慎斋祓,告诸神。’

  三月朔已未,公则偕郡守公、邑宰公,露顶步烈日中,诣龙湖庙,拜取湖水数斗以归。遂与公设坛于社,文武宾僚俯首在位,相与沥诚祷告曰:‘惟天惟神,念兹亿万生民,粒食维艰,其亟降之雨,俾无失时耕播,用活尔黎元,以享乃升平。天若不我降鉴,罔曰厥灾我有位,其敢辞厥咎?’是夕斋宿梵宫,越数夕祷益虔。吏以回署白,不听。

  用是精神上格,山川神祗响应效灵,丁卯雨,戊辰又雨,民以为未足,是夜复大雨连朝,遍四郊。由是高者其原,卑者其隰,罔不田亩浸淫,沟渠渟滀。农人皆沾体涂足,扶犁驱犊,乘时播百谷,举欣欣相告曰:‘时哉雨乎,向虑不耕收,今幸哉!庶几瓯篓满篝,污邪满车,吾父兄子弟,得含哺鼓腹以乐康衢者,伊谁之赐?夫非我公之德洋恩深,直与郇黍、召棠并留惠爱于勿替哉!’咸愿刻石庙左,以垂将来。

  余既为之纪,仍系以诗曰:

  ‘御灾捍患,明神之职。布德施仁,有位之泽。尔耕尔忧,岂无田畴?时雨不降,嗷嗷其忧。我公莅止,神人胥喜。格彼丹诚,膏霖遍尔。蓄乃沟渠,爰菑爰畲。必有喜梦,占曰惟鱼。黄童白叟,欢呼叩缶;既歌且舞,相劳以酒。神明洋洋,湖水泱泱。我公之泽,万纪攸长。’

  康熙四十五年五月立石。”

  清·雍正“官湖”公案

  庙前立有1方双面石碑,高约2米,立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具体碑文的字迹已难辨认。

  石碑正面为雍正三年(1725年)立碑时所镌,额“官湖”字样,内文为“廉明县主大老爷明示功德碑”。龙湖本系官湖,明初始征鱼税,每年计收课米四石十斗六升,折银一两五钱,由湖边诸姓承纳。雍正三年(1725年),有达官显贵在此居住,见龙湖水质清冽,占为己业为沐马之地,而湖民如需使用,每户应收税银,年共达30余两。龙玉村民不堪其虐,联名以(豪强)横征靡极,脂膏已尽,虽生犹死,舍命求生”,上吿于晋江知县叶祖烈和省府。叶祖烈秉公判断,“还湖于民”“嗣后湖内草蔬湿生等物,准尔等照旧急公输课,下湖采取。”众湖民感恩,为立碑记德。

  背面为雍正九年(1731年)补镌,是为“告示”,额大清。时晋江县令已换成王之琦,镌其批示:“课米为数无多,留之仍启争端,请行一概蠲免……任听小民钩藻捕取湿生,共受其利。”

  清·乾隆、道光两修暨道光崇福《重修龙王庙》碑

  清·乾隆(1736—1795年)再修。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年),泉州知府崇福[正白旗满洲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任]带头捐银重修,并撰“重修龙王庙序”,乡老为立碑于庙,额“重修龙王庙”。碑文曰:

  “泉州府正堂崇福为重修龙王庙序

  盖闻四海安恬,万民康阜,实一人(指皇帝)圣明所召,亦百神呵护所成。是以灵昭陬澨(陬:角落;澨:水涯),报以馨香;利溥闾门,临祷庙墙貌。而况波平碧海,泽被苍生,囗能祥之,骏烈丰功,足以裕国课而资民食乎!

  查泉郡城南六十里系晋江邑中十六都,地名龙湖乡,址立龙王庙。重修龙王庙,囗人特刊神模(塑造神像),后哲相仍旧贯。而前次捐以后,迄今已历七十余年,屋角草青,檐囗囗减,蚁穴庭心,苔绿墙垣。亦有道腾跃以灵,其式凭不在两楹壮丽,而甘膏叠沛,常令百谷丰盈,四时屡沐鸿庥,互囗囗鳌林,钦遵恩诏,爰度兴修。因思集腋成裘,惟望同心解橐庀材,勀日壮观囗以瞻谒皇仁;画栋飞云,避风雨而其酬神晛(意同“视”)。各书芳篆,永泐贞珉。

  知泉州府事崇福谨序。

  泉州府正堂崇捐洋壹佰员,安邑协泰芳魏兴邦弟子捐银拾员,惠邑芸头乡庄茂弟子捐银贰员,笨港许云通承答捐六员。

  龙湖亭倡始弟子开列于左:许时达捐银伍拾员;许云枢捐银肆拾元(以下捐款人略)

   道光十八戊戌年梅月?日

  董事许云枢时排同乡老立”

  清·同治重修

  清·同治元年(1862年),龙湖龙王庙再次重修,又立《重修龙王庙记》碑1方。

  1985年重建

  “文革”间遭破坏,严重毁损。

  1985年,由龙湖旅菲华侨及旅港同胞捐资、龙玉村民积极支持,予以重建一新。

  规制

  龙王庙坐西向东,背靠龙湖亭、五斗2个自然村组成的龙玉村,面对清波粼粼的湖水。

  入庙前道有石牌坊,高5米,额题“龙门圣地”4个大字。庙前配建石埕、戏台。

  庙堂面朝龙湖,为花岗水泥结构,3间张,重檐歇山顶,高耸的屋脊上塑彩瓷剪成双龙戏珠。

  庙门上高悬“配乾有象”4个大字的金字匾额。门联:“庙拱莺山迎爽气,门襟龙水挹清晖。”横额:“英灵万古。”

  庙堂内悬“万物沐思”、“化被草木”、“德及四方”数匾;柱联有:“神灵欣得地,水活自通天。”“泽被寰区,赞天地而资化育;功施社稷,为霖雨以润苍生。”“螺岫当头观胜概,龙泉扑面听清音”“此地那能兴云降雨,有神足以赞化调元。”

  神龛中供奉龙王公龙王夫人神像,高五六尺,扮相和蔼慈祥。庙中旁列文武判官塑像各1尊。

  龙王庙四周,随处可以寻到“龙文化”印迹,屋顶、围墙上随处可见龙的雕刻,还能找得到“南极东溟”、“霹雳轰声”等字样。

  庙旁左右建有九曲桥、湖心亭、迎宾楼。

  庙后有1道350米长的靑瓦黄墙蜿蜒围护,围墙内辟出5亩多园地,广种花木,《龙湖祝文》、《龙湖亭祷雨颂德碑记》等数块古碑刻即立于此间。

  参内龙王庙

  参内龙王庙,宋称“龙潭庙”,明始称“龙王庙”,位于安溪县参内乡乡区北部。历史上是官府及民众遇旱祈雨的地方。

  北宋始建“龙潭庙”

  参内龙王庙始建于北宋,称“龙潭庙”,遗址在马旗山脉(镇抚境内狮象山)、参内乡镇东村与祜水村之间。庙下有天然形成的3潭,称“龙潭”,幽谷涧水泻入潭中;其中第3潭名“呼龙潭”最为壮观。相传,古时“龙潭”深不可测,时有苍龙起自潭中,祈雨辄应,故名。古人何鲁《龙潭致雨》诗曰:“怪石临潭辟洞空,人言直透海龙宫。若因旱魃来祈雨,只在嘘云顷刻中。”

  “龙潭庙”供奉四海龙王(东海广德龙王南海广利龙王西海广润龙王北海广泽龙王)、龙王娘娘、无极尊王、日月星君、雷公电母、风神雨伯诸神。

  清·乾隆《安溪县志·杂记》《宋志》称:“参村龙潭庙,方二丈余,侧有大石,遇祷雨时,龟见则旱,蛇见则雨。”因安溪县旱情严重,当时县令派县尉到龙潭庙乞雨,尉尝祷雨于此;县尉诃责道士必求见龙,龙见形示尉。尉还,大雷雨击尉,毙之,故祀于庙旁。

  有古书载:“龙潭庙,在镇抚东部,水深色碧,若遇大旱,各方面来此祈雨,归未到家,即大雨淋漓,百求百应,无一或爽。”

  相传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安溪大旱,禾死地荒,粒谷无收,今厚垵砖文村显应庙属众、信士两千余人,组织向天祈雨,乡老身穿麻衣,头戴草帽,脚穿草鞋,头扎白巾,身披白衫,手持幢幡,鸣锣开道,和尚手敲鼓钹,轿抬显应庙诸神,信众三步一跪,七步一叩,直奔参内乡龙潭庙祈雨。顷刻间,天空黑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全县旱情得以解除。

  明重建为“龙王庙”

  入明重建,始称“龙王庙”至今。祀五帝龙王(东方青帝青龙王南方赤帝赤龙王西方白帝白龙王北方黑帝黑龙王中央黄帝黄龙王),以及四海龙王、龙母娘娘、日月星君,雷公电母、风伯雨师、金符二相公等诸仙神列圣。

  明末清初,同安进士郭贞一到龙潭揽胜,挥毫泼墨,即景赋诗曰:“殷殷触石气如虹,灌莽驱除见化工。四海龙蛇方鼎沸,一潭鱼鳖溯云漴。钩台烟雨鼍矾上,纳麓风雷鸟道中。地势遥深天亦小,樽前搔首问诗筒。”

  庙壁之上,曾有清·乾隆廿四年(1759年)出任安溪知县的宋应麟题五律诗1首:“拾级更攀藤,崎岖最上层。林深疑有虎,寺古更无僧。鬼穴阳燐没,龙潭湿雾蒸。不因祈雨至,谁向此峰登。”

  明·嘉靖《安溪县志》载:

  “在长泰(里)马坑山(今祜水村马坑角落)后。有三潭,下一潭最深,龙王庙在焉。岁旱祷之,灵应不爽。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旱甚,知县黄怿免冠,率士民祷于潭下,三步一拜,果雨。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六月旱,知县汪瑀徒跣祈水路拜,雨辄应。”

  近现代

  清·光绪廿六年(1903年),久旱不雨,贡生刘汝霖、耆老刘船宗林标定柯标悌张基湖等恭迎清水祖师到龙潭庙祈雨。

  民国十二年(1923年)大旱,里人、漳平县知事刘维立等邀众恭迎清水祖师到龙潭庙祈雨,有应。

  民国卅一年(1942年)旱,众恭迎清水祖师到龙潭庙祈雨,有应。

  新编《安溪县志》载:“民国卅二年(1943年)三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十六日,久旱不雨,田园龟裂,全县受旱378461亩。”相传,县长陈拱北曾率信男到龙潭庙祈雨,大雨滂沱。

  廿世纪60年代失修倒塌,80年代修路再次破坏后旧墙壁基础被公路占用。从后来公路扩宽旧址前面左右及龙潭桥到四潭内外被开路填埋面目全非。

  后移现址重建。

  奇景异常

  这里古称山、石、潭三绝,“奇景异常,骚人墨客,多游其间”

  龙王庙下龙潭水深碧绿,潭上地势险峻,群峰耸峙,峰峦回环,叠翠披丹,云烟缥缈。山中“晴天不断四时雨,千载常悬太古音”黄雅谷诗句)。观音山常年罩雾,“浮烟薄雾影迷离”(进士黄尔沤诗句);仙洞峰有仙女之称,“蓬山缥缈锁云烟,高处分明别有天”(知县黄宅中诗句)。

  龙王庙山中无石不景,有石龟、石船、石鼓、石鸡、石狗、石猴、石人、石椅、石桌……维妙维肖。山峦间,有一泓弯弯绕绕的小溪,潺湲绕道,撞击石罅,奏出悦耳动听的参林溪声。

  龙王庙近旁沿溪,有雨落潭、鸟枪潭、打鼓潭、韵潭……宛如镶嵌在绿帐中的一串明珠。

龙宫庙

  位于泉州府治东三教铺龙宫巷(现九一路东段南侧登仙桥一带)。

  始建于唐,原祀龙王。约于清末改祀城隍。由于“求雨屡验,为民御灾疗病,普沾其泽,功德在民”,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敕加“昭威”封号。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规模不小。

  廿世纪60年代扩建九一路,此庙拆毁殆尽,至1992里人又在原址之西的一角搭盖一小庙延续香火,面积15平方米

龙江禅寺

  龙江禅寺,又名“西山寺”,位于晋江市东石镇凉下村。东石港古名“龙江”,因地得名。

  “龙江禅寺(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龙江禅寺,相传始建于东汉·永平(58—75年)间,初名“天竺寺”,晋改“西山寺”,唐称“景福寺”,五代称“龙霞寺”,俗称“龙江寺”,后圮。

  明·天顺(1457—1464年)间,就“龙霞寺”遗址重建,名“龙江禅寺”。明季海氛不靖,寺遂坍塌。

  清·光绪廿年甲午(1894年),禅师成华过之,集资倡建中殿及后界等处。嗣后又有僧宝源着力加以修葺,并建钟鼓楼一切;宝源还有志重建天王殿及下落,未成。

  民国十六年(1927年),僧妙振禅光诸师躬渡南洋,向各乡侨募捐,成天王殿。现存为民国时期建筑。

  近年,新建地藏殿、龙江亭。

  规制

  概说

  龙江禅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312平方米,四周界以围墙。

  寺前开有1方半月形池塘。龙江亭位寺前门亭外。

  有砖石土木结构的前殿(天王殿)、大殿(正殿,圆通宝殿)、后殿(大雄宝殿)3座,各殿之间铺着宽敞的石埕。整座寺宇建筑中轴线与左右均齐对称。寺中题字匾额数十方,石刻楹联不下百幅,真、草、隶、篆俱全, 均出自名家手笔 。

  拜亭前1对方柱上,四面皆镌有楹联。

  钟楼、鼓楼位于大殿左、右。

  前、后殿两旁起盖厢房。

  寺左建有地藏殿,为双层楼。

  前殿

  前殿为“天王殿”

  匾额“天王宝殿”,为清·光绪(1875—1908年)举人曾遒所题。(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遒》 )

  大殿

  大殿为“圆通宝殿”,亦称“正殿”, 面阔5间,进深7间,抬梁式、穿斗式混合木构架单檐歇山顶。

  殿中所供观音菩萨金身,高达2米,趺坐莲台,容貌慈和可掬,左手执净瓶于怀,右手前举作弹指洒甘露状。

  后殿

  后殿是“大雄宝殿”

  所供三世尊佛神像,别具一种雍容肃穆、无人无我的神态。

  后殿的“大雄宝殿”、“阖都延禧”2匾,为清·同治(1862—1874年)进士黄抟扶所题。道光(1821—1850年)进士庄俊元 也在后殿1方匾额上留下“境超罗卫”的手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抟扶庄俊元》)

  后殿石柱多镌楹联,如:

  有2幅题款“华严经集句,戊寅冬,沙门一音弘一法师)的柱联:“教化无量众生海,安住一切三昧门。”“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宗教·佛教·附:弘一法师》)

  曾任本寺住山和尚的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瑞今所题楹联,如:行书“心以海岸装吟景,寺倚云峰爱晚晴。”隶书“看座上观自在真堪渡众,问心头思无邪方好皈依。”楷书“龙宫搜藏秘,法雨偏洒大千界;江水浮明月,金身普现群生前。”等。

  还有:“龙虎风云成类聚,江山青绿伴慈悲”;“锡杖婆娑,闻经尘世三千劫;草鞋破虚,应扣禅扉二十年 ”;“古寺有僧皆佛印,名山无客不东坡。”

  蔡春草“龙奋风雷施法雨,江杭一苇渡人来。”等。

龙湖岩

  龙湖岩,初名“莲花寺”,俗称“小龙湖”,位于永春县东部最高峰天马山南麓(半山腰),是永春县现存历史年代最古老的寺庙。

  天马山形如其名。山巅有两峰高耸入云,浑圆突起,状如“马鞍”。西侧山势缓缓而下,其中有个小尖峰,恰似“马鬃”迎风拂起。西面的山陵,浑如“马首”。山南山北各有一丘,极像“马蹬”,“龙湖岩”、“天马岩”即分别位于南北两处“马蹬”处。(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天马山》、《泉州儒道释寺庙·天马岩》)

  ·大顺~乾宁元年始创为“莲花寺”

  龙湖岩,始创于唐末·大顺~乾宁元年(890—894年)间,由现永春县吾峰镇的枣岭和五里街镇的岭格、梅坂、龙头4境乡人共同在在天马山南麓半山腰“马镫”处创建寺庙,坐北朝南,有上、下两殿和两边护厝。时因寺前的湖里种有莲花,称“莲花寺”。开山僧心溪和尚,主禄僧弘善

  现仍遗存唐代大铁钟1口,钟上铸有“大顺五年(894年)十一月”“施主李璇”、“主禄僧弘善等铭文。【按:唐·大顺年号仅用二年,无“大顺五年”;时或因闽地偏荒,信息不灵,不知道年号更替;实应为乾宁元年(894年)。】

  后梁·开平四年韩偓致“莲花寺”禅师的诗

  晚唐政局混乱,著名诗人韩偓曾于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庚午(910年)避居南安县桃林场(今永春县桃城镇),韩偓集·卷2》收录有其致“莲花寺”禅师的诗1首,表达了避世之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韩偓》)

  诗曰:

  寄禅师

  ‘他心明与此心同,妙用忘言理暗通。气运阴阳成世界,水浮天地寄虚空。
  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禅室静无风。’

  南宋·淳熙十年陈知柔赋“莲花寺”诗

  南宋·绍兴廿三年(1153年),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时,与永春陈知柔为莫逆交,相与论道,游览闽南名山胜水,作诗唱和。淳熙十年(1183年)八月傅自得卒;十月,离别近30年的朱熹从闽北南下泉州吊丧后,到永春拜访年届70岁的陈知柔,酌酒赋诗,谈论经义,嗣而相携遨游莲华峰、九日山、凉峰、凤凰山、云台山之间,至十一月北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朱熹陈知柔傅自得》、《泉州山川·莲花峰、九日山》)

   陈知柔曾陪朱熹来游天马山“莲花寺”,赋诗曰:“漫长驿道几程春?水碧山高不染尘。驻足时吟天问句,马腾鹏举恃来人。”

  明·天启~崇祯重建改名“龙湖岩”

  明·天启(1621—1627年)、崇祯(1628—1644年)间,僧怀玺由永春湖洋“西峰寺”挂锡天马山“莲花寺”,仍由现吾峰镇的枣岭和五里街镇的岭格、梅坂、龙头“四境”重建岩宇,主奉由德化“龙湖寺”分香而来的三代祖师·林自超,即改名“龙湖岩”,民间俗称“小龙湖”,香火兴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西峰寺、龙湖寺》)

   张瑞图为题匾曰:“天马真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瑞图》)

   《永春县志》载:“天马岩、龙湖岩俱在‘天马山’。”

  清·康熙白鹤拳”传播地

  白鹤拳的发源地在福建霞浦,为清·顺治(1644—1661年)间方七娘所创。

  方七娘,福宁州(现霞浦县)北门外人,明末遗民方尚的独生女。康熙(1662—1722年)初年,方七娘随其夫曾四(永春人)来永春避难,遂在永春西门外后庙(即金峰殿)辜厝(今属五里街镇仰贤社区)设馆授徒,传授白鹤拳。她的徒弟又有在吾东岭格的“龙湖岩”广招徒弟教授白鹤拳,后来这些人很多参加林俊领导的农民起义。现在当地还遗留许多当时练功用的“旗勇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武术·白鹤拳》)

  清·康熙廿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加右都督、挂靖海将军印施琅统一台湾后,从台湾招请著名白鹤拳师白戒来永春传艺。施琅还曾游历“龙湖岩”,寺僧赠与采自当地的干红菇,施琅即将这些红菇煮汤与众将士共享,留下一段佳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施琅》)

  清·乾隆周凤翔游历诗

  清•周凤翔《游天马山龙湖岩》:

  “闻道湖中景色幽,携诗载酒一同游。千寻拗折堆云磴,百丈奔趋劈石流。
  松干独扶行客倦,竹声环极佛堂秋。山僧妙解登临意,更指山庵在上头。”

(注:“拗折”:曲折。“极”:房屋的中栋,也指山的最高处。)

  【按:周凤翔,字振仪,清·永春人。乾隆卅七年(1772年)进士,任浙江清吏司、江苏清吏司主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周凤翔》】

  清代主持僧

  清朝初年,有俗姓林任的僧人为主持。

  清代“龙湖岩”的主持僧,可知的还有上孝下承显公和尚德丰和尚,今尚存“皇清·上孝下承显公和尚塔”、“清·德丰公祖塔”

  现代复建

  民国年间,可知的主持僧有释印月大师,曾应邀到泉州讲经,盛况非常;释心传,俗名黄希甲

  廿世纪70年代,龙湖岩废圮。

  近年,五里街镇岭格、梅坂、龙头4境组成“龙湖岩筹建委员会”复建。

  规制

  目前复建的“龙湖岩”,有主殿和部分附属设施。

  主殿坐北朝南,高大的三代祖师塑像端坐大殿中间,供人奉祀。

  岩宇旁有泉水一泓,大旱不涸,崖镌“福泉”2字。

  岩宇的左右,有大漈瀑布、小漈瀑布,附近还有明·颜廷榘、清·邱人龙周凤翔的诗刻及颜廷榘“咏台石刻”清·陈元逵的石刻“小石潭”。(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颜廷榘》)

龙江寺(西山寺)  

  龙江寺又名西山寺,位于晋江市东石镇凉下村。东石港古名龙江,因地而得名。1982年9月和1991年4月列为晋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龙江寺为龙霞寺之遗址。龙霞寺相传始建于东汉·永平(公元5875)年间,后圮。

  明·天顺(1457—1464年)间重建,名龙江禅寺。明季海氛不靖,寺遂坍塌。

  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禅师成华过之,集资倡建中殿及后界等处。嗣后又有僧宝源着力加以修葺,并建钟鼓楼一切;宝源有志重建天王殿及下落,未成。

  民国十六年(1927年),僧妙振躬渡南洋,向各乡侨募捐,成天王殿。

  现存为民国时期建筑。

  规制

  寺庙坐北向南,占地3312 平方米,有砖石土木结构的前殿(天王殿)、大殿(正殿,圆通宝殿)、后殿(大雄宝殿)3座,各殿之间铺着宽敞的石埕。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七间,抬梁式、穿斗式混合木构架单檐歇山顶;钟楼、鼓楼位于大殿左、右。前、后殿两旁起盖厢房。寺前还开着一方半月形池塘。四周界以围墙。整座寺宇建筑中轴线与左右均齐对称。近年,又在庙左建1幢双层楼地藏殿,寺前门亭外盖一座龙江亭。

  龙江禅寺中的佛像雕塑堪称精品。圆通宝殿中的观音菩萨金身,高达2米,趺坐莲台,容貌慈和可掬,左手执净瓶于怀,右手前举作弹指洒甘露状。大雄宝殿中塑的三世尊佛,别具一种雍容肃穆、无人无我的神态。

  匾额、楹联

  寺中题字匾额数十方,石刻楹联不下百幅,真、草、隶、篆俱全,都出自名家手笔。

  题写前殿“天王宝殿”匾额的是光绪举人曾遒;而后殿的“大雄宝殿”“阖都延禧”两匾则为清·同治进士所题;清·道光进士庄俊元也在后殿一方匾额上留下“境超罗卫”的手笔。

  寺中石柱多镌刻楹联。

  拜亭前1对方柱上,四面皆镌刻着联对。

  后殿石柱上有两幅题款“华严经集句戊寅冬沙门一音的柱联:“教化无量众生海,安住一切三昧门”;“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弘一法师的手笔,有冰肌玉骨、超凡脱俗韵味。

  曾任本寺住山和尚的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瑞今写下多幅楹联,如行书“心以海岸装吟景;寺倚云峰爱晚晴”;隶书“看座上观自在真堪渡众,问心头思无邪方好皈依”;楷书“龙宫搜藏秘法雨偏洒大千界,江水浮明月金身普现群生前”等。

  还有“龙虎风云成类聚,江山青绿伴慈悲”;“锡杖婆娑,闻经尘世三千劫;草鞋破虚,应扣禅扉二十年”;“古寺有僧皆佛印,名山无客不东坡”;蔡春草“龙奋风雷施法雨,江杭一苇渡人来”等。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搏扶庄俊元弘一法师》)

龙峰寺

  位于南安县官桥镇黄山村。

  龙峰寺始建于隋·大业四年(608年)。相传宋初扩建成为三殿二落,寺两侧有钟楼、鼓楼各一座,寺前有一八卦莲花放生池,规模宏伟,住寺尼姑百人之多,称“百姑庵”。元代,百人尼姑四处躲避灾祸,寺庙被掠夺焚毁;元·泰定年间(1324年-1328年)重新修建。经明清两代,又恢复先前气势,但清朝后期和解放前,又遭到破坏。

  在2000年重新修复龙峰寺中,陆续发现古代该寺的40余件南宋初期遗物。

  根据遗物,可初步判断原先该寺规模比较庞大,估算大约占地将近4000多平方米,由三大殿组成,与当地的说法一致。在一块石槽上依稀可见一行字迹:“绍熙三年(1192年)内子□正月主持沙门□道置造”,分析当时营建该寺的是和尚并不是尼姑。从遗留下来的地基看,大殿当时由7开间构成,面积大约460多平方米。在出土遗物的两侧也发现一些地基,按宋代的寺庙结构应该为居住区,可见该寺规模。

龙峰岩

  龙峰岩,原名“云峰寺”,亦称“大尖岩”,位于德化县赤水镇吉岭村南侧大尖山麓(即“云顶山”)。(详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山川·大尖山》)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山川志·山·大尖山》“大尖山,在新化里上翰社吉岭乡。孤峰耸拔。山顶有泉,久旱则溢,久雨则微。麓有‘龙峰岩’。亦名‘云顶山’。”

  “龙峰岩(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南宋在山巅始建“云峰寺”

  北宋,僧人崔法兴(法号灵水)与灵应灵慧3师兄弟常在大尖山颠读经修炼,讲经说法,除恶驱邪,普济众生。熙宁四年(1071年),崔法兴坐化于该山七星石。

  南宋,乡人在山巅建“云峰寺”,塑崔法兴金身奉祀,佛号灵水祖师。今大尖山顶之南角犹存石门等“云峰寺”遗址。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地理·山川·泉州府·德化县·大尖岩》:“大尖岩,在(县西)新化里。昔有崔法兴者结庵居此,戒行精勤,后化去,乡人祠之,凡有祷辄应。”

  清·乾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寺宇(附)·龙峰岩》:“龙峰岩,在新化里吉岭乡大尖山。昔有道居此,化后里人建岩祀之。岩前有池,多午时莲。峰顶有泉,冬夏不竭,生四脚鱼。”

  明易址山麓重建为“龙峰岩”

  在大尖山南侧山麓,有1个宽阔的斜坡腹地,四处山丘环绕,形似“交椅”,有林有水,幽净温暖,山花绿草遍地丛生。

  明·成化(1465—1487年)间,当地乡民易政氏族民将“云峰寺”移至此处(今址)重建,背靠云顶山,面向隘门崎;弘治元年(1498年)易名“龙峰岩”

  近现代翻修

  清·同治(1862—1874年)间,进行较大维修。

  光绪十年(1884年),由两姓族民联合翻架,是年十月竣工。

  民国三~四年(1914~1915年)、民国卅二~卅六年(1943~1947年),先后2次对屋脊和部分殿柱进行翻修。

  1998年,上殿屋顶按原样修葺。约2000年,开通吉岭至龙峰岩公路。2004年,中殿屋顶改为琉璃瓦等。

  规制

  概说

  岩寺坐北朝南(癸丁兼丑未),占地面积约10亩。

  主体为杉木结构,进深45米、宽35米、高8米,建筑面积1575平方米,3进(3殿)。

  屋顶歇山式,雕梁翘脊。屋脊上塑葫芦、小宝塔、双龙吐珠、鱼跃龙门;屋梁下雕古典人物、鸟、兽和花草等。

  上殿

  上殿为“祖师殿”“四点金”起架,4根合抱粗的大杉木柱支撑屋顶,柱上的梁、橼、檩板等均用粗大的杉木凿成,并涂以红色油漆为底,画有鹿、鹤、树木和花草等,因年代久远,有的已斑剥脱落,但古韵犹存。
大厅正殿供奉灵水祖师正、副5尊金身,同时还供奉五谷真仙张公圣君保生大帝观音菩萨等圣像。厅堂里的神龛、供桌完好。

  两边殿分别奉祀伽蓝姓太祖许六四塑像。

  上厅两边墙壁上存有清·同治(1862—1874年)间的韦驮坚忍及八仙等7幅壁画,每幅壁画面积均在2平方米以上。

  厅堂上有13幅清代木刻金字牌匾,如清·同治二年(1863年)题刻的“慈云美荫”、“法水频灵”,同治十二年(1873年)题刻的“赫声崔灵”

  中殿

  中殿为释迦殿”

  有明、清时代题刻的木楹联10对。

  正面墙上存有清·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当地民间艺人许其扬绘制的释迦文殊普贤三菩萨像,两边墙上绘制十八罗汉的壁画,共6幅。

  2005年,台湾省道诚和尚李清彬)赠送的释迦药师阿弥陀佛塑像奉祀于此。

  【按:

  许其扬(1839~1899年),字男夫,号天然,乳名玉彤,德化赤水乡永嘉村人,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

  少时拜洋坑壁画艺人许荣白为师,擅长壁画和古代人物画。笔法洒脱浑厚,清晰脱俗,县内外多延聘其为寺庙祠堂雕塑佛像和绘制壁画。

  同治十二年(1873年),于龙峰岩中殿制作十八罗汉等壁画6幅,其中文殊普贤佛像,画笔严谨工整,体现其配侍释迦的尊严;而十八罗汉像,线条却粗犷浪漫,神态超凡,是德化现存的壁画珍品。

  洋坑村还收藏署名天然的纸墨画珍品两幅:一为《太公钓鱼图》,描绘姜子牙立于河谷间垂钓,但鱼钩却远离水面,寓“大道当行,愿者上钩”之意;一为《耕读图》,老者躬耕,幼者勤读。画笔细腻工整,典雅古朴。

  许其扬既善工笔亦擅写意,人物造型超凡脱俗,其所绘壁画闻名遐迩,素有“永嘉泥水画”之称。

  光绪廿五年(1899年)卒。光绪廿九年清廷礼部奉旨赐予“年高德邵”匾额。其传人颇多,高徒有许昭献许昭日等人。】

  周边名胜

  龙峰岩南侧有2处名胜:

  一是“七星坠地”。其处山坡上散落着7块巨石,因而得名。山坡下部,建有舍利石塔,相传为宋代遗物。石塔分为基座、舍利、塔刹3层结构,整体露地面全高205厘米。塔刹呈圆状。基座和舍利室呈八角结构。舍利室8个面分别雕刻有荷花、麒麟、狮球和象征吉祥的佛教图案,背面有可以启闭的石门。

  一是“半月沉江”,是在四面水田之中浮出一座半月形小山。半月形小山中建有1座立体石塔佛墓,刹顶高56厘米,刹身高75厘米,底座和舍利室高78厘米,全高209厘米;四角结构,下部雕刻有复莲瓣饰,相传是建于宋代的祖师之母石塔墓。

龙济宫

  浮桥龙济宫

  浮桥龙济宫,又名“玄坛公宫”,俗称“引公宫”,位于鲤城区浮桥街南端官路尾114号,是如今泉郡府城仅存的财神庙。

  沿革

  约建于明·正德(1506—1521年)年间。

  历明·万历廿七年已亥(1599年)、清·雍正八年庚戍(1730年)、道光五年乙酉(1825年)、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和民国丙子(1936年)数次落架大修。

  1999年,再次落架大修,宫貌循旧制而焕然一新。

  规制

  浮桥龙济宫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殿宇基本保持始建时原状,因古典而庄严肃穆。

  主祀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光明元帅(文财神),兼祀关帝君(武财神)。单一专祀财神是龙济宫独具一格的特点。

  明·隆庆(1567—1572年)进士、四川按察使张治具的石刻撰联的“天君如虎奋雷霆,地宅号龙兴云雨”石柱,依然品相完好,是不可多得的镇宫之宝。

  迎财神是民间腊月、正月期间的极重要活动。进入腊月,早早恭敬地把财神像挂于厅堂上,除夕子夜由长子放爆竹喜接财神、贺新年;正月初四和初五,商贾摊贩张灯结彩,广邀亲朋开筵敬财神,以求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农历三月十六和八月十六玄坛公神诞日,善男信女争相敬献鸡鸭鱼蔬、红酒水果,祈求如意发财。

  芦朴龙济宫

  芦朴龙济宫,位于泉港区涂岭镇芦朴村东头的村路边。

  涂岭镇共有4座龙济宫,除涂岭古街的涂岭龙济宫敬奉保生大帝外,距涂岭镇政府不足2公里的东南方向,自东向西有3个村子,依次是汶阳村(含洋内,后宫两自然村)、芦朴村、西仁村3个村,各有1座宫宇,均称龙济宫,均敬奉湄洲妈祖;而汶阳村、西仁村龙济宫,均由芦朴龙济宫祖庙分炉而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龙济宫(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马宫头”

  龙济宫原位于芦朴村塔山东北角“马宫头”,称祖庙。

  明末,芦朴村的氏以及氏之前的其他姓氏,西仁村的氏,汶阳村氏之前的其他姓氏,都刚开基不久,人口少底子薄,无力独自建宫。

  明·万历廿八年(1600年),芦朴、西仁、汶阳3村共同择址芦朴村塔山东北角“马宫头”,合资兴建1座规模不算很大的宫宇,名“龙济宫”,主祀湄洲妈祖·林默娘(俗称“大妈”),仙游汾游夫人(俗称“二妈”),福州临水夫人·陈靖姑(俗称“三妈”)。

  【后来,破旧的祖庙逐渐坍塌直至无存,只留下1座始建于明末、重修于清·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的敬字亭。】

  分炉

  清·乾隆(1736—1795年)间,经 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和社会变故,3村共有的龙济宫虽香火旺盛,却日渐破败。时3村人口均已发展到百人以上,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同时“马宫头”地方偏僻,交通不便,都考虑 分炉自建宫庙。

  经决议,定下分炉日子。由于距离龙济宫路途较远,汶阳村和西仁村的信众先期到达,分别请走了“大妈”“二妈”。最近的芦朴村信众反而姗姗来迟落后一步,只剩下归属于他们的“三妈”和1只被藏在神殿底下储物间的“兵桶”

  清·乾隆重建于现址

  清·乾隆卅一年丙戌(1766年),3村先后都建成了自己的龙济宫。汶阳村和西仁村所建的龙济宫,规模大大超出了祖庙,只有芦朴龙济宫 严格按照祖庙的旧制重建。

  为了让缺失的神像早日在宫宇里团圆,芦朴村一边建设宫宇,一边到处物色合适的木头雕料。事有凑巧,那年夏天泗州溪发大水,溪流暴涨。在3村通往涂岭街的那段弯曲的溪床中,有1根从上游冲下来的粗大樟木,一直在激流中漂浮打转。1位被阻在南岸的芦朴村老者见了心中窃喜,急忙赶回村里叫来许多信众打捞。后来,芦朴龙济宫就用这根珍贵樟木,雕刻了“大妈”、“二妈”神像。

  “天梭正手”

  芦朴龙济宫竣工后,举行开光典礼。按照典礼仪式要求,启封那只祖庙遗留下来的“兵桶”,欲放出天兵天将巡境安民。没想到这一启,竟有了意外的惊人收获,“兵桶”中居然还藏着1只“天梭正手”湄洲妈祖神像的玉手掌)。

  芦朴龙济宫自从无意中得了这只“天梭正手”后,遇有重大节日都会组团到湄洲祖庙进香。

  上岛后,要先把这只“天梭正手”呈送湄洲祖庙验证。验证过程非常严格,先要看它的大小、颜色、质地是否与妈祖金身上的正手相一致,然后摘下妈祖神像正手手掌,把“天梭正手”套进妈祖的手腕里,上下左右轻转几下,观察腕骨衔接处是否灵活。一切无异后,该宫的妈祖就会被确认为祖庙妈祖的分灵。

  进香过程中,分灵宫信众会受到当道主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不但一切费用全免,所请去的妈祖金身和带去的香炉,还可与湄洲祖庙妈祖金身和香炉并排在一起,接受各地香客顶礼膜拜。在香烟袅袅中,并排的两个香炉,炉中的香烟会逐渐交织在一起(雅称“交烟”),这就意味着此次进香圆满成功。

  芦朴龙济宫信众最后一次携带“天梭正手”去湄洲祖庙进香的时间,是民国卅六年(1947年)。

  “天梭正手”“文革”初被红卫兵抄走而丢失。

  现代重建

  解放后,芦朴龙济宫被占作他用,先后驻过部队,做过仓库,办过粮食加工厂。

  1977年“文革”结束后,芦朴龙济宫重塑“大妈”、“ 二妈”、“三妈”金身,香火日渐旺盛。

  由于人为的破坏和十多年机器动力的震动,芦朴龙济宫墙壁开裂,屋顶漏水,濒临倒塌,芦朴村广大信众以集资和捐款的方式筹得近10万元,于2002年在原址重建龙济宫。

  规制

  今芦朴龙济宫坐东朝西,居“雄牛穴”,宫里神殿左侧有2块状似牛睾丸石露出红砖地面,逢宫门一步是牛鼻(“血丝土”)。宫后有鳞榴石凤伴百年常青榕树。宫前有一口龙井,井水长年不竭。龙井前面早年有一条小溪,溪床经过取直后,溪水从宫边流过。有诗曰:“沧溪淑水水引乾,绿荫幽下雄牛眠。”

  宫里尚存1方刻有清·乾隆年代重修龙济宫的碑文石刻,和1块同年代题写有“慈祥保赤”4字的大木匾。该木匾“文革”中因被一位做豆腐的村民从宫中摘去摆放豆腐而得以留存。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的诞辰,芦朴村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到宫宇里摆“宴碗”,烧高香,焚金纸,放鞭炮,祈求妈祖保佑,许愿还愿的信众也络绎不绝。从廿二日开始,宫边戏台会连演3晚大戏,宫里宫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龙神庙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6·祠庙志》载:(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守徐汝澜建龙神庙,在(泉州)府治东登贤铺承天寺内。乾隆间,奉文崇祀。”

龙山岩

  位于永春县治南桃溪云滨,祀公。

  公,南宋·绍兴间人,修炼于德化莲溪,原奉祀于德化石牛山。明·宣德年间,入永春桃溪境云龙庵供奉。云龙庵位于桃溪南岸,地势低洼,常被桃溪水淹没。嘉靖廿九年庚戌(1550年),周姓在龙云山麓建新殿供奉,名龙山岩。

  今殿堂保留清·道光年间六幅壁画人物、龙虎,神韵兼备。 

龙图宫

  龙图宫,位于德化县城东南约5里处的浔中镇乐陶村(隆泰村)“弄狮扌贡球山”西麓。

  “龙图宫(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北宋·嘉祐始建

  始建于北宋·嘉祐(1056—1063年)年间,初奉玄天上帝,后又塑石牛山石壶殿公圣君金身敬奉。(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释寺庙·石壶殿》)

  明·洪武重修

  明·洪武(1368—1398年)末年重修。此时宫中儒、道、释三家合一,供奉玄天上帝三代祖师公圣君朝天圣侯

  【按:朝天圣侯,本尊为五代·闽王·王审知。唐末,因王审知曾历任福州团练副使、观察副使、观察使,福建都团练副使,福州威武军节度副使、观察使、节度使、处置使兼福建三司发运使等,德化民众尊称“大使公”。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明·万历重建

  万历(1573—1619年)间重建,中殿敬奉玄天上帝三代祖师公圣君,左偏殿供奉周德尊王,右偏殿供奉朝天圣侯;还建有朴巡亭、烧金亭、藏物室、伙房及水井,辟有放生潭(亦称乐陶潭),并刻石立碑。又于宫前坑口处建造1座拱桥,方便出行交通。桥头立长方形“八仙石”1块。

  清·光绪扩建

  清·光绪卅三年(1907年)扩建,是最大规模的一次。

  其时建有宫厅正殿、张公圣君3副公殿、朴巡亭、烧金亭、香客接待室、佛事管理室、藏物室、宿舍、伙房、水井、庭院、花园、园地等,建筑面积达1820平方米。

  现代重修

  “文革”期间毁损,仅存主殿。

  廿世纪80年代初,重修主殿,并建护厝、管理室及其它附属设施。1979年,重塑龙图宫合殿诸佛。

  规制

  殿宇坐乙向辛兼卯酉,占地面积140平方米,为清式重檐歇山顶,木构斗拱,梁架结构简单明快。周边建有护厝、管理室及其它附属设施。

  殿内供奉玄天上帝三代祖师张公圣君朝天圣侯等。

  殿内至今保存有清·光绪卅三至卅四年(1907—1908年)该村民间艺人孙为绘制的“八仙”、“虎啸”、“云龙吐水”、“龙凤朝牡丹”、“异花艳菊”、“百福招来”、“千灾送去”等壁画和一些柱梁画。

龙兴宫

  赤水龙兴宫

  龙兴宫,位于德化县赤水镇湖岭村。始建年代不详。

  “巡检寨碑及龙兴宫(德化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湖岭这里为赤水古道的必经之路、闽南入闽中要冲,四面八方商贾游客云集。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泉州府在龙兴宫对面设立巡检寨,派兵管理。

   明·隆庆五年(1571年),泉州府饬德化县于龙兴宫边立碑1座,记载巡检寨事。今该碑与龙兴宫俱存。

  南埕龙兴宫

  龙兴宫,位于德化县南埕镇蟠龙白荇笋林水尾。1998年重建,供奉公侯王、圣尊王等。 

龙会宫(龙华堂)

  龙会宫亦称龙华堂,位于泉州郡城涂门街东鲁巷。始建未详。祀相公爷。废祀。

龙溪寺

  一堡龙溪寺

  一堡龙溪寺,位于泉州郡城一堡街。现代建,祀妈祖。废祀。

  宝兴寨龙溪寺

  宝兴寨龙溪寺,位于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北部山巅宝兴寨西南肩侧,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供奉观世音菩萨。(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卫邑所司寨城·铳台(城台)与寨隘·宝兴寨》)

龙溪庙

  龙溪庙,原名“下溪宫”,位于惠安县东园镇下街的龙溪北岸。

  “龙溪庙(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称“下溪宫”、“龙溪古地”,祀关公3位王爷。

  数经修葺。

  清·雍正元年癸卯(1723年)疫症流行,乡老黄求筹款,迎驾泉州通淮关圣帝君威镇下街宫,善男信女虔诚祈求,关圣显灵辟邪驱魔、普救众生,蜚声遐尔。(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通淮关岳庙》)

  庙宇年久失修,破损不堪,光绪廿九年(1903年) ,邑庠生黄希硕倡议重修,扩宫为庙,贡生黄达德舍宅助建,东园、后蔡、坝边、内厝等村村民群起响应,自动捐资或献料、献工,历3载,光绪卅二年丙午(1906年)冬竣工落成;宫前有溪,系集仑山、后山、南山一带之水,蜿蜒自北流经宫门前,南入古雪港,状似银龙出水,名“龙溪”,宫亦因之更名“龙溪庙”

  解放后不久,龙溪庙受到严重破坏,匾额、楹联及所有财物被横扫一空,仅4尊圣驾被信众分别移走暗藏。宫庙又几更别用,破漏近于倒塌。

  1980年,海内外乡贤、侨胞倡议重修庙宇,次年秋迎圣驾还庙,并恢复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的春祭关圣盛典。

  之后庙宇再经几次修整,装塑圣驾,置供案,购器具,焕发新姿。

  规制

  龙溪庙坐西朝东偏南,庙前面水;由山门、天井、两廊、主殿、后殿组成。

  庙前有石埕,面积60平方米;有一戏台。

  庙门檐下有匾,正面看是“龙溪古地”4字,从左侧看成“山西圣神”4字,从右侧看成“万古精忠”4字,颇具匠心。旧匾已毁,现为仿制。

  主殿面阔、进深各3间,抬梁结构,硬山屋顶,奉关圣帝君。主殿中挂有南宋·朱熹所书“正气”、明·书法家张瑞图所书“充塞天地”两个匾额;殿堂两侧楹联:“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字迹均仿自泉州通淮关岳庙。

  后殿祀3王爷。

  左、右偏殿祀奉福德正神田都元帅

  庙中尚存明代莲花浮雕柱础1对、山门外侧嵌花岗岩麒麟石浮雕1对。

龙岭宫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龙岭村龙头岭。始建于清,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主祀杨五郎、杨六郎,配祀夫人妈

龙见宫

  龙见宫,俗称“新宫”,位于泉港区山腰镇埭港村白石港,背靠盐场,遥对惠安古县蚁山商周时期文化遗址。

  沿革

  龙见宫始建于明末,原址在今惠安化工厂内,称“旧宫”,规模较小。清•嘉庆(1796—1820年)后期拓建。民国时期曾在龙见宫开办小学,庄集礼江寿华等中共地下党员曾在此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解放后龙见宫被围入惠安化工厂内,1958年“公社化”后,山腰供销社用作化肥门市部。“文革”期间神像全毁,宫宇被拆 。

  改革开放后,集资110多万元移今址重建,1991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奠基,1993年落成,俗称“新宫”,成现在规模。

  规制

  龙见宫坐东南朝西北,主要由龙见宫、锦龙府、星亭、廊阁、山门、戏台和附设的厨房、宿舍等建筑组成,总面积约2268平方米。

  龙见宫面宽12.22米,进深19.45米,面积237.68平方米,面阔三间,深二进,中间一天井,重檐歇山式屋顶,宫脊险峻。前脊居中塑有朝塔腾龙,左右对称脊上各塑有两狮面亭。二进宫脊上塑着双卧龙戏阁。宫顶琉璃瓦装饰。

  宫府前面是座化金亭,终日香烟缭绕。两侧是精致的山门以及相对应的门匾,书写“今与昔”“吉人善”

  前面相对称的亭廊阁,亭廊长15.3米,宽3.5米,中部上面是两层阁,合计3层。阁顶全用琉璃瓦。阁顶藻井由如意斗拱承托,逐层收缩,阁外部则用斗拱向外伸展,成为独具一格的古建筑模式。

  大门前的1对石鼓,是清·嘉庆(1796—1820年)年间“旧宫”拓建时之物,经久年风雨侵蚀,油光滑亮。石鼓通高1.40米,宽0.6米,厚0.4米,底0.4米,两旁分别浮雕凿刻着“双龙戏珠”、“喜鹊登枝”、“仙鹤腾云”、“凤呈吉祥”图案 。

  殿内挂“聪明正直”横匾,为 清·道光(1821—1850年)间遗存,红底金字,古拙之中见华贵;与宫中的龙柱、亭廊阁构成龙见宫“三绝”

  正殿神帐上书“三王府”,主祀王爷,同祀邢五彩李忠义二王爷。王爷名文炳,号叔裕,隋·嘉兴人,文韬武略,颇有政绩,唐玄宗时封为吏部尚书。左殿奉祀湄洲妈祖·林默娘(参见泉州历史网 《泉州人名录·妈祖》)、二妈刘鉴定、三妈陈靖姑的神像,悬匾“水德配天”。右殿供奉吴建溪大人。

  宫中楹联林立,内容多为颂扬正气、正义和积德扬善之类。如大门两旁楹联:“锦拥天上祥龙显朱见,绣缀圣母慈航护玉宫。”殿内楹联:“善者积善功德无量,恶人弃恶福寿皆存。”

  宫中两对用辉绿岩透雕的大蟠龙石柱,每龙一色,或张口咧嘴,或盘云利爪,或仰首长吟,或冲天起舞。同时在巨龙身上附雕着《三国志》中的十多幅奋战沙场的情景图案,其帅将、士卒、人马、旌旗、武器与盔甲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另外龙柱还有镂雕八仙过海,以及天上飞鸟、水中游鱼、地上走兽等各种动物,形态万千。

  下厅两厢并列有1米多高的黑白无常塑像,满脸狰狞,一副缉凶惩恶形状。宫墙上还有二十四孝图,旁立衙役。

  龙见宫左旁有锦龙府,面宽6.89 米,进深9.79米,面积67.45平方米,奉祀朱文炳王爷的同胞兄弟朱国华大人。

龙凤宫

  龙凤宫,始称“刘宫社”,位于泉港区山腰至涂岭公路中段、坝头溪中游北岸、前黄镇凤山村下墩自然村,是台湾多座龙凤宫的香缘祖庙。因坐落下墩,又名“下墩宫”;亦因最早所奉祀的主神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开闽王·王审知,配祀诸神也大部分是唐代的忠贞之士,又名“唐公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龙凤宫(泉港区)”,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氏入闽始祖连恺王审知结缘颇深

  氏入闽始祖连恺,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唐·乾符(874-879年)间明经(进士),为江苏常州尉,中和(881—885年)间任河南叶州通议大夫,因黄巢起义,北方动荡,弃官奉双亲入闽避乱,卜居福州府闽县,生活艰辛。

  广明(880—881年)中,“三入闽,进而统一福建全境,社会安定。天祐四年(907年)唐亡,后梁开国。梁•开平四年(910年),梁太祖朱温敕封王审知为闽王。王审知对唐末避难入闽的连恺等仕宦给予礼遇。姓后辈世代口碑相传,对王审知莫不感激备至。(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入闽姓传至9世连治,时逢南、北宋之交,金兵节节南侵。连治为举家安宁,乃从福州迁往仙游盖尾。

  到南宋·嘉泰(1201—1204年)间,11世连钊再迁家到惠安县七都曾店尾(坝头村),与早期定居的氏同村,经长期的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增长,而早期的氏反而日渐减少,最后全部移居他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氏·坝头氏家庙》)。

  明代中期始建“刘宫社”

  明代中期,有坝头居民姓(或说“姓”)到莆田忠门经商,偶见寺庙奉祀王审知,感念神恩。氏后人也素对王审知有怀念之情,感到必须像莆田忠门一样将王审知作为“神像”敬拜,卜杯请神得允。

  最终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几个人先把开闽王和太保公神像包裹好,艰难曲折地运回到坝头,姓与姓居民商量,共同建宫奉祀,以氏为宫,氏为社,称“刘宫社”“刘宫社”早已坍塌,遗址无考。

  坝头龙凤宫尚有一神俗,其缘由与此有关:称坝头居民请神回乡安奉中遭人追赶,开闽王太保公神像竟化成白鹅、白鸭,在海上游来游去,随其回乡。待追赶的人撤回,白鹅、白鸭又复原为神像。由此,“刘宫社”和后来的坝头龙凤宫便不以鹅、鸭作为牲礼。

  清·康熙改建“龙凤宫”

  清·康熙(1662—1722年)间,氏居民已全部迁徙他乡,“刘宫社”也早坍塌。坝头庠生连凤梧(1635—1704年)重新择地于凤山东南的山脚今址,按皇宫模式建成1座巍峨壮观的寺庙,祀开闽王·王审知,并把村里其他小庙奉祀的天后妈祖、文武尊王等神明一同迎入供奉,取名“龙凤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间信仰·妈祖》)

  “龙凤宫”的得名,一说是并祀的闽王是一方国主应属龙、天后应属凤;一说是开闽王应属龙,庙又建于凤山脚下。

  规制

  龙凤宫坐北向南,南北长21.7米,东西阔10米,背靠凤山的“凤翅”,面迎坝头溪水,为硬山顶建筑,墙壁采用“出砖入石”建筑。宫庙建筑完全按皇宫礼仪标准严谨安排,沿中轴线有宫前石庭、下厅、天井、顶厅。

  宫门前大石庭南北长6.5米,东西阔10米。庭南有一放生池,南北长13.5米,东西阔13米。

  两扇大门彩绘唐将秦叔宝尉迟恭2位门神。大门顶两边用“水车肚”建筑,肚中饰有花鸟。东西两垛墙壁的花荫下,用腰线加礼脚。梁脊用三连结,特别是后三结用构龙须脊。宫门两边砖壁上,分别镶嵌着1个圆形青石透雕“龙凤”窗,东龙西凤,直径4尺。

  有联:“龙游坝水神灵濯,凤舞阿山圣德高。”

  下厅高4.6米,连天井长9.7米,阔9米。下厅两壁画有千里眼、顺风耳及廿四孝图、唐将薛仁贵等。

  天井中间有1块古代的丹陛石,俗称“鸡舌阶”(斜坡平面阶),在古代是帝王身份的象征,烧香求神的善男信女,必须像朝拜皇上一般,沿“鸡舌阶”徐徐而上。

  顶、下厅两边通道建有5层石阶上下来往。

  顶厅长8.8米,阔8米,高5.3米,6对石柱高高撑起屋顶。

  顶厅正殿分内、外殿,以木屏风隔开。

  神香案属顶厅外殿。

  顶厅内殿深2.7米,置神龛。神龛内正中端坐王审知妈祖神像,神龛两侧镌有楹联“政绩著闽疆古今颂德,英灵镇湄岛中外来朝”;配祀二妈•陈靖姑、三妈•钱四娘、镇殿太保公等神像。

  顶厅东西两宫壁在神龛稍南,画有东西两宫女,高近2米;往南壁上画二十四孝等画。两边壁南处又画两个太监,与宫女高度相等。?

  台湾苗栗中港龙凤宫

  中港龙凤宫,亦称“草店尾龙凤宫”,位于台湾苗栗县竹南镇中英里民生路,旧地名中港草店尾。

  清•道光(1821—1850年)初年,有闽南西河人氏渡台,随奉圣母娘娘(妈祖)神像3尊,因遇风暴登陆本地暂住,缘识连十一,相认同乡,待以上宾。

  道光七年(1827年),西河人氏他去不返,连十一虔将留下之妈祖神尊于现址搭建小屋奉祀,为中港城内首座妈祖庙。

  道光十一年(1831年),连十一在中港经商获利,返闽携眷回航时,又遇风暴,同行船只全数遇难,独连十一所乘船只因圣母显灵庇护,化危为安。连十一为叩谢神恩,与谢掌田等人士奉请圣母神尊前往湄州进香,同时依圣筶指示往惠安县坝头(今属泉港区)“龙凤宫”迎请开闽圣王太保元帅神尊反台安奉;并配祀中坛元帅注生娘娘福德正神文财神爷文昌帝君。应从此时起,即称“同功庙”;因闽南语“同功”“唐公”同音,或疑讹称。

  咸丰三年(1853年),头份“合港田寮永贞宫”建庙落成,前来本宫分香割火。

  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庙宇简陋,连十一之子连阿兰谢掌田等地方人士倡议改建,正名“龙凤宫”

  连横《台湾通史•卷22•宗教志》[民国九年(1920年)出版]载:“龙凤宫:在竹南一堡草店尾街,祀王审知,称‘开闽圣王’。按审知,河南固始人,唐末为福建观察使,帅军入闽平乱,封琅琊王,固始人从之者众。唐亡,天下俶扰,遂自立,称闽王。台多漳、泉人,故祀之。”

  1964年(民国五十三年),因宫址狭小,庙貌不扬,按八卦宫貌重建。后又屡有增、改建,如1987年宫前增建拜亭,1993年庙北边再增建二楼,2000年改建金炉。

  1992年3月,中港龙凤宫30多人组团到泉港坝头龙凤宫寻根探祖,述及中港龙凤宫至今仍保留鹅、鸭不能上供的禁忌,此俗与坝头龙凤宫一致,但所由来却另有一说:相传,连十一到坝头“龙凤宫”迎请开闽圣王太保元帅神尊一事,为庙祝所阻,无法如愿。连十一滞留数天,趁庙祝不在时,暗中将2尊神像带回船上,但仍被庙祝所悉,上船强行索回;仓惶中,连十一将2尊神像捆绑一起掷入海中,开闽圣王竟变作1只白鹅,而太保元帅变成1只白鸭,在海中游来游去。俟庙祝返去后,此白鹅、白鸭始复原为神像。连十一随即启航,返扺中港。故至今中港龙凤宫醮神祭祀不得以鹅、鸭作为牲礼。

龙凤殿

  龙凤殿,原名攀龙宫,也称下市宫,位于德化县浔中镇凤池街。

  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归德场升格为德化县,不久便建攀龙宫。原址在德化县城内南门对面(现县财政局大楼前),供奉一尊粉红面相公,一尊朝天圣侯(开闽王王审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

  清朝初期,相传相公显灵助官兵击败流寇,朝廷下旨敕封相公为“武德尊王”

  1957年,攀龙宫迁到县政府后山上。

  1994年冬重新扩建,改名龙凤殿,增祀祖师和府元帅各一尊。

  殿内部分楹联:

  “龙浔钟灵毓秀,凤翥拔地冲天。”

  “龙殿灰尘不染,凤山景色非凡。”

  “龙盘佛境麈凡朝洁净,凤舞修梧社稷庆承平。”

  “龙胜大海人安盛世,凤舞高岗佛度群元。”

  “龙浔山美,葱茏佳木饶生气;凤翥雾开,灿烂朝墩映佛光。”

  “龙象入佛门为护法,凤凰历火劫而涅槃。”

龙泉宫

  惠安龙泉宫

  惠安龙泉宫,俗称“观音妈宫”、“西门妈宫”,位于惠安县县城八二三西街(中山西路)、科山山麓东侧。

  “龙泉宫龙柱、碑刻、龙泉井(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龙泉宫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4年)。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惠安置县时,已有龙泉宫。

  廿世纪90年代末期,惠安旧城改造,龙泉宫在原址保护下来,四周建起环形建筑(西门环岛)。

  规制

  山门

  龙泉宫四周由一座环形双层建筑包裹,整个环岛坐西北朝东南,面朝大街的方向为龙泉宫的出入口,迎面为一内照壁,照壁上从右向左镶着九个金色大字“龙泉宫特祭观音佛祖”。照壁顶为青瓦,照壁左右各有一个门,左门上书“龙泉门”,右门上书“灵感观音”

  主殿

  主殿面朝西南,木石构架单层,面阔一间,进深三间。

  第一进为拜亭,为穿斗抬梁式单檐歇山亭。亭中摆放供桌、香炉和签筒等。正面外檐下悬“慈济”、内侧上挂“慈悲济世”匾额,亭中正上方悬挂“龙泉寺”匾额。

  第二进为大悲殿,是整座宫院的核心建筑,为穿斗抬梁式构架,硬山顶。主祀观音菩萨,神龛上方悬挂着“光照大千”匾额,正门上内悬“慈航普度”匾额。大悲殿背侧檐下设有供奉韦驮菩萨的神龛和供台。

  第三进为大雄宝殿,为穿斗抬梁式构架,硬山顶。主祀三世佛,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左、右分别为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

  二、三进间有一天井,天井上搭盖棚顶。

  主殿的左侧外墙上镶着“佛光普照”四个黑底金字。

  前殿

  与主殿同在南北中轴线上的是供奉玉皇大帝天坛,穿斗抬梁式单檐硬山顶。

  天坛面向大悲殿,面阔三间,左边设有“换签处”。殿左和殿后各有一个砖石结构六角金炉,左侧金炉六面均雕有花草、仙鹤、鸟兽等精美的浮雕。

  “天坛”和主殿之间搭有棚顶。

  侧殿

  主殿的左侧为供奉圆通古佛的穿斗抬梁式单檐歇山亭,殿堂面朝大悲殿,背靠照壁,面阔三间。

  主殿的右侧为供奉文昌帝君的殿堂,与主殿同向,殿前之门与大悲殿并排,上书“斯文主宰”;殿堂面阔一间,与大雄宝殿并排,神龛上方悬挂“文采风光”的匾额,硬山顶;殿堂与前门之间为走廊,廊上摆放着香炉,廊顶架有铁架网。

  走廊的右侧为住寺“阿姑”的单层舍房,舍房最靠外的窗台设有“解签处”

  楹联

  宫观楹联:

  “龙吟螺水参真谛,泉涌慈航度众生。”

  “世事难瞒观世眼,来人应有如来心。”

  “龙津亘古含瑞气,佛国而今放光辉。”

  “誓愿弘深慈航普度,寻声救苦彼岸同登。”

  “禅房昭日月千秋永耀,圣迹满人间万古长青。”

  文物

  龙泉宫内有宋至清代的龙泉井、清碑、龙柱等文物古迹,1987年12月列为惠安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井

  龙泉井位于“天坛”和左侧金炉之间,靠近“天坛”。井深3.5米,井径0.5米,长期蓄水2米左右,条石砌筑,井围方形,外设井栏。

  龙泉井先于龙泉宫存在。据《惠安县志》载,始有井,继有宫。井涌泉不竭,清醇甘洌,有拜亭誉为“龙泉甘露”,故称龙泉井。后因而宫焉,即称龙泉宫。

  清碑

  即《龙泉宫特祭节略碑》,镶于大悲殿宫壁西侧,清·同治二年(1863年)立。

  碑高33厘米,宽48厘米,楷书镌刻,字径1厘米。记及旱疫、变起”(太平天国起义)及农民起义军攻城之事,观音菩萨佛法神力御患抗,有功于民,奉文部上准于春、秋佛诞特祭,因此龙泉宫观音“特祭观音佛祖之称。

  龙柱

  清代重修宫宇时,竖立辉绿岩镂雕龙柱1对,高2米多。立体飞龙 ,昂首盘旋柱上,披鳞舞爪,穿云架雾,登岛门凌空奔腾,雕工精湛。

  观音信仰

  惠安人称观音菩萨“观音妈”、“观音佛祖”,民间观音信仰影响广泛,信徒众多。礼佛人家,多于厅堂内设观音神龛,早晚敬奉,尤以女性信徒最为虔诚。

  惠安人认为观音是“清”的,以素物供之,荤菜绝忌。拜观音前要心平气顺、谦恭有礼,忌发怒,斋戒禁房事。祭拜当日,清晨即起,换上干净衣服,梳理得整整齐齐,方可行佛事。

  观音诞生日为农历二月十九,成道日六月十九,涅盘日九月十九,这三日惠安人皆称为“观音妈生”。每逢这三日,主妇们都会备些素食果品到祀奉观音菩萨的寺庙烧香祈祷,其中以龙泉宫香火最旺。“观音妈生”当天及前三日、后三日,前往龙泉宫烧香保庇的香客达到最高峰,香会也最为盛大,晚上在龙泉宫后科山脚下搭台唱戏,前后一连七夜。

  安海龙泉宫

  苏厝龙泉宫,初名隐珠宫位于晋江市安海镇赤店村苏厝赤店”古称“朱里)。

  沿革

  据《龙泉宫碑》记和苏厝当地乡贤编撰的《苏厝乡土志》记载:

  龙泉宫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苏得道倡建,初名隐珠宫,时祀泉州万安飞炉庙武安尊王·许远,傍列部水南齐云雷万春。(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小吃·番薯》、《泉州儒道释寺庙·飞炉庙》)

  永乐十七年(1419年)悉遭焚炬,顿成瓦砾。永乐廿年(1422年),曾瓞远独资千金再造此宫,重塑神像。

  嘉靖卅七年(1558年),该宫遭倭寇焚毁。

  ·康熙五十年(1711年),再由乡贤及乡亲集资重建,越年竣工,同时附祀苏得道夫妇雕像(俗称番薯公”、“番薯妈)、王公、保生大帝等。因宫西畔有一泉眼自溢而出,形似茶壶倒水,水清甘洌,四时不凅,称“龙泉”,宫易名“龙泉宫”

  建国后多次扩建重修。2009年,重塑“番薯公”、“番薯妈”金身。

  “番薯公”苏得道的诞辰是农历十月廿四日。

  楹联

  “许远为民扬浩气,英雄护国献丹心。

  “武显睢阳忠贞千古,安定龙泉英灵万年。

  “龙泉红日环圣地,泉石紫气壮奇观。

  “嗟公异姓洁忠贞,共济当时扶唐天。

  “同心死守战睢阳,奋身杰力抚安鞭。

  “一声浩气丹心满,双英白首长夜眠。

  “将军不知何处在,龙泉宫中塑于神。

  祥华龙泉宫

  祥华龙泉宫,位于安溪县祥华乡郑坑村寨头尖下寨坪。

  龙泉宫原址位于安溪县祥华乡郑坑村水尾与芦田镇红村村溪尾交界处,始建于明·崇祯(1628—1644年)间,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建筑面积60平方米,供奉玄女真仙圣祖大仙。后几度修缮,存古钟1口、神像2尊。

  2004年,当地旅居马来西亚侨亲、马来西亚吉隆坡龙泉宫(尊奉九天玄女)理事苏木发苏金吉苏良豪等人捐资100余万元,择现址重建龙泉宫,是年4月破土,11月竣工。

  新宫坐西北朝东南,背倚安溪最高山峰佛耳山,面朝芦田镇银瓶尖,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石木结构,仿古建筑,悬山大屋顶,燕尾脊,室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殿堂正中安奉九天玄女神像,两旁镶镌镏金对联:九天玄女五洲景仰;黄帝之师四海颂扬。”“龙归故里为报千年祖德,泉引桑梓聊答一念孝恩。”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为龙泉宫九天玄女的圣诞日。

龙门宫

  龙门宫,位于惠安县辋川京山村,此地古属惠安良盘铺上下斗门乡[古二都],又称斗门宫。此处北依龙头山,南连卧龙山,正面直击麒麟山,咫尺所及是走马埭。

  龙门宫始建于北宋神宗年间(1068—1085年),至今旧构依存。当时此地是汪洋一片,民众大多以海为生,建宫妈祖为保护神是乡心民愿。1978年重修。

  宫坐北朝南(癸丁子午),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由山门(三通)、拜亭(天井)、两廊和大殿组成。面阔、深进各3间,挑脊硬山屋顶,砖石木混构。门前有院墙,庭院开阔。庭围墙门楣“龙门宫天上圣母”

  山门楹联:“乐善无私惠爱溥,安澜有济策勋多。”门额“分敉海旬”四大字。

  大殿奉祀湄洲妈祖及二妈、三妈,无其他神祗。殿前柱联:“行仁修道兴湄岛,拯溺扶倾护斗门。”“圣母神恩扬世代,天妃阴德铭千秋。”“天上圣母千家教,人间至尊万代传。”

  宫内至今遗存有1个千年古香炉、1口千年六角井、1方氏武举牌匾以及九台阶、旗杆石夹等旧物。民谣云:“斗门宫龙门宫,六角井龙泉水,九台阶出武举。”

龙显堂

  龙显堂,又名龙居庵,位于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庵垵虎冈山麓,面临香炉山,左有三台山,右有五凤朝天山,后倚虎冈山。

  始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代有修葺。1986年重修,翌年竣工。

  占地面积1897平方米,建筑面积595平方米,主奉观音菩萨,兼祀清水祖师保生大帝

  堂内天井左侧耸立一棵罗汉松,树高25米左右,树干穿瓦而出,枝繁叶茂。据说植于明·弘治(1488—1505年)间,树龄已有500多年,它每年长高3寸,雷鸣时矮3分,是安溪县“三圣树”之一。

  堂内左边存有一口古铜色的大吊钟,铸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

  古有诗咏龙显堂云:“佛心空色相,古树瓦萌芽。钟声消愁脑,鼓音披福华。溪水环如带,圣泉清澈沙。青龙白虎伴,天马步莲花。”

  龙显堂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都有分炉。

龙仙宫

  西美龙仙宫

  西美龙仙宫,亦称元帅府,位于南安市美林西美社区境内。

  始建于元朝中期,代有修葺。民国庚午年(1930年)遭到损坏,次年重修落成。1966年“文革”期间再次遭到拆除。至1997年12月19日由美林后、茶林、大石、顶江、坝兜5村落联合于原址动土重建,翌年12月竣工。2013 年又建后殿。

  宫宇坐癸向丁单稠,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整座宫宇深六丈一尺四寸,宽三丈二尺四寸,戏台125平方米,围墙内场地有412平方米。

  殿内奉祀主神章成武元帅,俗称武德英侯,是美林后、茶林、大石、顶江、坝兜、西宅 6村落共同挡境神。同祀忠孝侯公、祖师公、左先锋、右先锋,境主公、境主妈、舍人公、舍人夫人、虎爷公诸神。

  章成武,浙江临安人,生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徽宗(1101—1125年在位)时任京几都统武卫;某年三月十六日皇城失火,章成武率部灭火有功,并以身殉职,挽回皇城众宫院免遭火厄,徽宗诰封为“武德英侯”

  大演龙仙宫

  大演龙仙宫,位于南安市蓬华镇西北部大演村境内(与安溪、永春两县接壤)。

  龙仙宫供奉“三代祖师”。宫里还保存着清•光绪(1875—1908年)间的大铜钟。

  龙仙宫的盛事,是一年一度的“祖师公请火”传统习俗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添丁进财”,已沿袭上百年。

  大演村全村分为7个“佛头股”,依次轮流承担每年“请火”的所有事宜。

  “请火”当天,烟花鞭炮彻夜鸣放,男女老少起五更,抬撵轿,执彩旗、火铳、牌匾、香火,仪仗庞大,规矩严格,程式庄重,随舞狮队、花鼓队、铜钟鼓吹队、文艺队浩浩荡荡从龙仙宫出发到庵山岩“揭火”,而后按既定顺序全村巡境,到各个既定的“敬桌”做敬。

  次日,“佛头股”各户都要“杀大猪”,或备办“猪头五牲”,到龙仙宫供祭。好年景时,常有感恩的村民同时杀好数十头几百斤重的大猪到龙仙宫“摆埔”。供祭结束后,“佛头股”家家户户把礼品带回家,摆宴席请亲朋好友,热闹非凡。

  “祖师公请火”活动完成后,确定下一年度的“佛头股”,并向本年度“佛头股”进行承接,称“接头”

  “接头”后,新“佛头股”于每月的初一、十五均要指派人员到龙仙宫点香,且从农历六月份开始,每月初一“佛头股”“头人”“佛头股”各户均要备办“五牲”、“珍馐佳肴”、“清茶香果”到龙仙宫供祭,同时聘请法师(“师公”)到龙仙宫“祖师公”佛像前祭拜做“香丁”

  乡人争做“佛头股”“头人”,从天南地北赶回乡抬撵轿、随香、放火铳,祈求“祖师公”保佑来年万事如意、财源广进。

龙津观

  龙津观,在安溪县治南。

  清·康熙 《安溪县志·卷5·风俗人物之二·考迹·观·龙津观》:

  “龙津观,在县治南,明·天顺(1457—1464年 )中建。为习仪、祝圣之所。原有田地六十亩,载米八石,为香灯之费。嘉靖(1522—1566年)中,经官变卖造白叶堡,今余租谷一百五十栳,载民米一石五斗在观。

  观中又有公子祀田二十七栳,载田米五斗四升八合。公子,本学训导伦熺子。,顺德人,弘治(1488—1505年)中分教安庠。二子克祯克相连丧,葬于本县永安里东皋,主附祀观中,置租三十二栳,以备祭物。嘉靖(1522—1566年)中遭倭,道士亡失,租没于佃户之手,万历(1573—1620年 )中,令俞士章复之,竟得二十七栳,租归本学收掌,仍备坟祭物。”

龙藏岩

  龙藏岩,初名龙藏庵,曾名龙崇岩,位于安溪县芦田镇紫云山,距县城51公里。曾与清水岩、泰湖岩、泰山岩并称安溪四大名岩。(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泰湖岩、泰山岩》)

  明·林有年主纂的《安溪县志》载:“龙崇庵,界崇信,还一里,有奇石,泉鸣林蔚,憩者赏心。”

  肇建

  龙藏岩始建于唐朝末年,初名龙藏庵。其始建,传说:

  紫云山脚下有塊数丈高的岩石,岩石下有個幽深静谧的石洞,岩石后面有一排3人合围大小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参天耸云,遮天蔽日。唐代,有对氏夫妇出于好奇,攀爬在岩石上,并在岩石上小解。突然天黑地暗,岩石崩裂,氏夫妇下不得身来,料想是触犯了神明,遂赶忙下跪,闭目合掌,忏悔许愿:“若岩石能再度合上,容夫妇下得身来,定建造庙宇,供奉神灵。”话毕,岩石神奇合拢,只留些许间隙,夫妇得以下来。惊魂稍定,氏夫妇便四方筹集善款,并说服相邻姓3社里,共同在岩石前空地上建造寺庙,以还心愿,名龙藏庵。时至今日,在寺庙中厅右畔仍供奉者氏夫妇雕像祭祀。

  龙藏庵落成后,当夜突然狂风大作,随着一道金光闪现,一个金色香炉悄然飘落在庵边的大岩石上,人们认为这是天降祥瑞,忙焚香叩谢。但一年后,不知为何,金香炉突然飞走,然后飞來一个银香炉,落在石巅上。再过一年,银香炉又突然飞走,又飞来了一个瓷香炉,人们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忙焚香祈愿,希望佛祖保佑,消灾避难,使香炉不再飞走,从此瓷香炉再也沒有飞走,遗留至今。后来,人们称此山峰为“飞来峰”,也叫“飞来石”

  沿革

  宋代,名僧陈普足昭应祖师清水祖师。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清水岩》)曾在龙藏岩附近飞炉峰大岩石下面的岩洞里修炼,说经论道,并广施善行,济世利人。因此,明代,有人在岩洞设立佛龛,供奉昭应祖师。如今岩壁尚残留着一溜当年的红砖。

  清·康熙间,“三乡”(石盘、云山、湖岭)村民重修龙藏庵,改名龙崇岩;同时约定:“为励志后人,凡中举者或任县级正堂及以上者,可为寺庙撰写永久性对联。第一个中举者可将对联题置于中堂,以后中举者依次排列题之,以此作为乡里宗族的荣耀。”

  乾隆廿五年(1760年),半岭余邦彦“三乡”中首中举人,后来任闽侯县令。余邦彥回乡省亲时,根据原先的约定,乡人提请余邦彦为龙崇岩撰写永久性对联。余邦彦“藏龙卧虎”“龙藏紫云”之意,建议将龙崇岩改名龙藏岩,并撰楹联题置中堂:“龙藏紫云间,牙爪隐现,增神光之有赫;炉飞岩石上,香烟叆叇,畅佛国之长春。”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坑郑重考中举人,成为“三乡”第二位举人。事后,他也根据原先的约定,为龙藏岩撰写第二幅永久性对联:“危石构洞天,好向石巅寻胜迹;紫云呈福地,应从此际认龙藏。”

  余邦彦郑重的两幅对联至今留存。

  1949年(己丑年)重修,因村民不慎,寺庙遭火焚,然昭应祖师真身佛像完好无损,留存下来。

  相传,在寺廟重修前,龙藏岩的最后一个主持和尚是释云开释云开曾梦见昭应祖师脸上有汗珠,后来祖師又托梦給他,授意其辦理一些事宜,并交待:“人若不和,欲上太湖。”但是云开和尚却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后来因修建寺廟需要很多木材,主持修筑的木匠东来便就地取材,砍掉了岩石后的一棵樟树。后来东来忙于其他事物,对寺庙的修建疏于监督,最后因木工用火不慎,引来一场大火,寺庙一夜间化为灰烬。在寺庙焚毁后,东来和尚才恍然大悟,后悔没把昭应祖师的托夢梦当成一回事,最后只能怀揣经书、岩志回老家黃柏,以指望日后重建龙藏岩。

  多年后“文革破四旧”,有人逼云开和尚交出经书、岩志,云开和尚自寺庙烧毁后常怀负疚之心,面对突如其来的运动,拒不交出,最后在威逼声中坐在椅子上仙逝。

  2008年,紫云山旅游风景区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列为全县七个重点旅游风景区开发项目之一,龙藏岩寺庙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2009年,民间企业家和信士捐资重建、扩建,10月3日奠基。主要建设项目有门神殿(前殿)、观音殿(中殿)、祖师殿(后殿)、厢房等,以及各种配套设施,主体工程于2010年12月底完工。

  规制

  龙藏岩寺当龙藏岩石壁下,前临危箐,后倚青山,有护国之幽而无逼甚,有朝阳之垲而无其孤,为中正地。

  龙藏岩总占地面积2.5万多平方米,建筑7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有门神殿(前殿)、观音殿(中殿)、祖师殿(后殿)、厢房、钟鼓楼、六角亭等。祖师殿供奉昭应惠应显应3位祖师。

  寺中至今留存大量明、清時代的文物:

  所供奉的昭应祖师檀香木真身佛像,出自明代名家之手。传说选材时,龙藏岩、清水岩、泰湖岩所选木料为同一棵檀香木,聘请同一师傅雕刻而成。

  龙藏岩附近飞炉峰大岩石下面陈普足修炼的岩洞洞口,有一口古钟,钟上有“龙崇岩 乾隆戊子年铸 三乡等众仝立”等铭文。“乾隆戊子年”即清·乾隆卅三年(1768年)。此古钟原置于龙藏岩寺内,1949年寺庙遭焚毁后才移至此处。

  此外,保存有大量宋代古瓦,及众多雕刻精美的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