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居分述(8划)

  金牌堡(盖德土楼。德化县盖德乡)、金城堂(玉城堂,明·单辅旧居。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外洋大路巷、金山边古民居(惠安县螺阳镇金山边自然村)、金门镇总兵署[金门县金城镇北门里浯江街53号(后浦东门)。沿革。布局(规制。史料馆陈列。)]、金德厝(九十九间土楼。安溪县蓝田乡蓝一村华章自然村。)
  官献瑶故居
(安溪县长坑乡福春村。清德堂。垂裕堂。)、官光厚故居(安美居。安溪县长坑乡福春村
  林路大厝(省新氏民居。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
后埔自然村林骚故居(泉州城区北门执节巷。洽屿林氏。规制。)
  迥园
(鲤城区庄府巷丁厝埕)青龙巷古民居群(鲤城区青龙巷)
侍卫府前黄侍卫府,土楼侍卫府。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土楼自然村。肇建。规制。、“顶下林”古厝(包括“顶林厝”和“下林厝”,晋江市安海镇大巷 [古属“西河境”]。沿革。规制。附:林瑞佑、林瑞岗兄弟[经商致富。安海“明善堂”。捐款赈灾。修桥造路等。])、武功大夫第[张府,张勇故居。惠安县崇武镇古城内南门海门村。肇建。规制(布局。大山门。石埕。生祠。中厝。祖厝。)现状。]、宗城土楼[安溪县湖头镇中心宗城社区(原属湖二村)]、尚德楼(尚德土楼。安溪县蓝田乡进德村。沿革。规制。)

金牌堡(盖德土楼)

  位于德化县盖德乡政府驻地,是富有闽南地方特色、规模宏大的土堡。旅台人士李圣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圣居》)创建于清·康熙壬寅年(1663年),历8年竣工。

  金牌堡坐西向东,悬山式两层建筑,长52.5米,宽45米,结构布局为平列三大厅楼房,各厅均有2大房,前后有走廊通道,后面为平屋;并建有4个过路亭,南北有城门楼,楼的四周均有廊道相通。共有房118间。  

  主楼前面有广阔的大埕,埕的左侧有井一口。  

  堡的四周有巨石砌筑的围墙,南北设两个大门,外通护城河。

金城堂

  金城堂,位于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外洋大路巷。

  木质结构,中门直进,屋脊10翘。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名“玉城堂”,系单辅旧居,李廷机(字九我)就读学堂。后万历帝赐名“金城堂”,赐楹联一副:“单云为官冰清玉洁,谦身守珠加封金城。”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单辅李廷机》)

金山边古民居

   金山边古民居,位于惠安县螺阳镇金山边自然村。2006年6月列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金山边古民居始建于明,坐东朝西,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抬梁穿斗结构,硬山式屋顶。自南而北分别有祠堂、一房祖厝、大路头厝、下厝、二房祖厝、“砺轩”学馆,后有后落,左右护厝。山墙“出砖入石”

   民居前有旗杆石夹板2对,后宅水井1口。

金门镇总兵署

  金门镇总兵署,位于金门县金城镇北门里浯江街53号(后浦东门),是闽台地区唯一保留下来的清代总兵署衙。列为国家三级古迹。

  沿革

  金门镇总兵署原称援剿右镇总兵署,位于金门所城北门外,在浯洲之南,距后浦5里。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清军收复金厦,任命陈龙为首任金门镇总兵官,正式将援剿右镇总兵署改为金门镇总兵署。(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龙》)

  康熙廿一年(1682年)年,陈龙以金门所城稍圮,人烟稀少,地势转变,繋舟遥稳,而后浦人丁旺盛,海道深隐,于是将总兵署从金门城迁至后浦东门,就明末文魁许獬的故宅“丛青轩”改建而成。(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许獬》)

  清·林焜熿林豪《金门志·卷4·规制志·公署·金门总兵署》(《台湾文献丛刊》第80种)

  “金门总兵署,在后浦东门。

  康熙(1662—1722年)间,总兵陈龙就会元许獬居改置。

  中建正堂,东西夹二室。西藏王命、书籍等项,东贮饷库。翼以将裨官厅,而即案牍祠;下辟甬道,两廊列吏、户、礼、兵、刑、工及本稿诸房。

  仪门外为土地祠、材官厅。

  大门外为旗厅,左右盖鼓吹亭。

  南开辕门,环以木栏。辕门之外,西为左营防汛厅,东为右营防汛厅。暖阁后为穿堂、为内署,耳房不计。

  最后绕以周垣,有旷地可辟为圃;中有啸月轩(黄梦琳题《啸月轩赠蓝总戎诗》二首),东为东花厅,群房为箭道。总兵李芳园勒汰营弊,立石碑于此。马房丽之西,有通衖。越衖为西园幕厅,间架宽敝,前辟露庭;再西又有屋宇,已圯。

   其南数宇,嘉庆(1796—1820年)间总兵林孙重修,署曰‘棠花阁。’”

  民国四年(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属厦门道;总兵署为县公署。(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沿革》)

  1949年(民国卅八年),金门防卫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门县政府、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自卫总队部、县警察局、临时县议会、行政院处理试办两岸通航事务金门行政协调中心等机构驻此。

  1970年整修,辟为史料馆。

  1996年(民国八十五年)四月动工规划整修,修复原貎。

  2004年10月,封馆8年多整修,格局有大幅变动,再现300多年前景况。

  布局

  规制

  金门镇总兵署占地甚广。前有宽阔广场。建筑物为4进2廊式闽南四合院,保留前清衙门形制。院内榕树遮荫,庭院深邃;后院有1棵树龄约3百多年的木棉老树,是全东南亚最大的木棉树,号称“金门树王”

  前有仪门,仪门前是大门。建筑面阔约14米,6柱5开间,双燕尾脊,硬山布瓦顶,粉墙红瓦,正间与左右次间退凹,3个大门并列,左右稍间各开1面长方形石窗。

  首进头门宏伟,“虎边”旗厅,“龙边”材官厅;头门内有石板甬道,直抵第2进正堂前的卷棚轩。第2进正堂,堂前两厢分列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房。第3进的左右有多间厢房。第4进为内宅;内宅后有花园。

  史料馆陈列

  辟为史料馆后,大堂、内署明间和内宅明间以腊像重现昔日意象,其余各室为总兵署相关资料展示。展出内容包括金门历史源流与古代防务,金门籍武将事略,金门文物,民间新房文物,清代兵制、旗帜、战船、兵器、官服、旧时关押犯人的地下牢房等,重现清代正二品武将威仪。

  1.东科房(1):原为吏、户、礼科房,现作金门历史源流与金门古代防务展示。

  2.东科房(2):原为吏、户、礼科房,现作金门历任总兵在金门的事迹及金门籍武将事略展示区。 

  3.东将裨厅(1):展示“丛青轩”原主许獬的事迹与金门防海图。

  4.内宅左次间:清代武试意境展示。

  5.内宅明间:清代总兵家居会客情境(语音摸拟以腊像仿制总兵与夫人闲话家常的生活情境)。

  6.内宅右次间:清代水师任务展示。

  7.内署右次间:清代兵制武职阶序展示。

  8.内署明间:总兵与部属议事情境(语音情境摸拟复原营年总兵召集部属、幕僚商讨事情的腊像情境)。

  9.内署左次间:清代旗帜与武官服。

  10.东室:原为贮饷库,整建后分陈列两部份:(1)军令、印信展示。(2)清代的诰敕与封赠制度及规制表。

  11.大堂:衙署大堂案桌及堂内摆设——处理重要政务主要场所也是主持审判的地方。

  12.大堂西室:原是贮藏王命及书籍之所,今连同地下室作为牢房及清代军法与刑具。

  13.大堂东西室展示馆:地下牢房有腊像陈列。

  14.西耳房(1):清代水师兵器展示。

  15.西将裨厅:清代水师战船展示和清金门总兵署建筑演变及模型展。

  16.西科房(2):原为兵、刑、工科房(现改为旅游服务咨询中心)。

金德厝

  金德厝,俗称“九十九间土楼”,位于安溪县蓝田乡蓝一村华章自然村。清·光绪廿四年(1898年)章冬桂建。

  章冬桂,蓝田华章村人,茶商。早在清·光绪(1875—1908年)间,就把家乡的茶叶运往厦门、漳州,以他的名字中的“桂”字,开办多家“桂记茶庄”,自制牛角印茶叶专用章,销售安溪茶叶,成为蓝田乡“四柱万金”之一。

  生意越做越大,章冬桂便回乡建成“金德厝”,用为茶叶精加工之所。“金德厝”方正“回”字形,黄土夯土墙,楼高2层,高达10米;内部前后3进院落,既相连又独立,低错落有致,有木质房99间,雕梁画栋,恢弘大气。忙时,土楼内有近百人制茶,晒青、摇青、搓揉、炭焙等,一道道工序,制作上等好茶,远销外地。至今土楼里仍存留有当年制茶老物件。

  因年久失修,后代陆续搬了出去,现“金德厝”已无人居住,里面成了堆放杂物和关鸡鸭的危房,破败冷清。

官献瑶故居

  官献瑶故居有两处:“清德堂”“垂裕堂 ”,前者为出生处早年居所,后者为晚年所居,均位于安溪县西北部长坑乡福春村,今存。

  官献瑶,字瑜卿,号石溪,清·安溪县还二里福春乡(今长坑乡福春村)人。经学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累官提督粤西学政、提督陕甘学政、詹事府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后辞官奉母。(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官献瑶》)

  清德堂

  清德堂,又名“旧衙”,位于福春村寨兜角落。现已破旧,临近倒塌,无人居住。

  官献瑶之祖父上官朝京始建于康熙初年(约1671年前后),是典型的清代建筑。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官献瑶出生于“清德堂”左厅房(即大房),幼年、童年、在外仕官返乡省亲均活动于此;妻黄氏一直在家奉亲,未尝随任。

  “清德堂”坐东朝西(乙辛兼卯酉),占地面积约1190平方米,建筑面积510平方米;面宽34米,进深15米。悬山屋顶,燕尾脊;没有墙基,概为木质平屋,抱檩架筑,橡子汉瓦,二进十开间。一进内有天井,左、右各有1个护厝。全座有房16间。

  正厅悬挂镌刻于条木板的楹联:“义方教子,清白传家。”此联是官献瑶辞职后在该村“亭仔内”建书房(学校)教书育人时亲书。

  官献瑶七十寿庆时,友人书1副对联祝贺,他将其镌刻于条木板上,悬挂于厅堂两侧,现仅存下联:“暮年出而仕 , 怀君王明圣 , 当思报我君王 。 ”

  官献瑶返乡后一直把母亲安排在他的寝室隔壁(邻间),便于服侍,其他房间由叔侄居住。

  内庭、外埕概铺小山石和鹅卵石,埕中有石砌旗座。

  屋前有泮池,已干涸,其址仍在,辟为菜园。屋外有古柏1棵,相传为官献瑶所植。

  垂裕堂

  垂裕堂,位于福春村下塘角落,又名“水尾衙”,1998年5月列为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官献瑶次子官学诗上官学诗)所建,官献瑶晚年徙居于此。官学诗,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年)进士。

  垂裕堂坐西朝东(庚甲兼申寅),二进平屋,双过水双护厝,各有天井。井庭廊墘铺条石,井庭平面铺小石子。全座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面宽26米,进深23米,有房 18间。土木结构,构造简朴,普通装饰,悬山屋顶,粘灰翘脊,灰质地面。

  原埕中竖石砌旗座,埕前置一口干池,左傍建有花园。

  垂裕堂年久失修,廿世纪60年代中期儿乎倒塌,廿世纪末依原基原貌重建。

官光厚故居

   官光厚故居,称“安美居”,位于安溪县西北部长坑乡福春村,今存。

   “安美居”官光厚始建于清末。

   官光厚,清末民初·安溪长坑福春人。3岁丧父,家贫未能上学。及长,辛勤耕作,兼营打铁,后做肩挑苦力维持生计。光绪卅年(1904年),只身远渡马来西亚,先后做过锡矿工、垦殖园工,而后购置田园种植蔬菜、购置牛车搞运输、雇工办矿场,几经艰辛经营,获利不少,转而经营橡胶园,拥有橡胶园上千亩,成为当地华商中的翘楚。

   官光厚追随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捐赠巨款支持革命,章太炎黄炎培都亲笔书写牌匾、对联对其大加褒奖。

   官光厚还捐资在家乡修桥办学,村里的崇阿小学及乡里的崇德中学就是官光厚捐资所建。

   官光厚故居依山而筑;纵深三进,两侧护厝,共有大小房舍30余间。

   正面主侧五门。大门楹联:“安耕乐业多应福,美里择邻常遇春。”大门两侧墙壁砌以石板浮雕,刻有“喜鹊登枝”、“双鹿衔草”等图案。门前1对青石抱鼓。门前还有1块写着“八支四团干部培训班”的旧牌匾,提示解放前此处还曾是游击队军政干部学校。

林路大厝(省新氏民居)

  林路大厝(清),亦称省新氏民居,位于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后埔自然村,是旅居新加坡的著名华侨建筑家林路回故里设计兴建的民居建筑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林路》)。

  林路故居(南安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安氏民居(清):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2005年5月列为第六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氏民居(清):南安市”,2013年5月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路大厝主体建于清·光绪卅四年(1908年),全部工程至民国初年完成。当时内部装修所需的部分墙砖、地砖和水泥,均运自海外。其以典型闽南古大厝红砖、硬山顶、四合院加左右护厝传统风格为主,融合西式洋楼角楼外观,整个建筑群典雅古朴、精湛壮观。民谣云:“有林路富,无林路厝。”

  林路大厝建筑规模宏大,结构新颖。主体为宗祠、住宅和书房等4座并列,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前后三落,有住宅、宗祠、花园、书房、梳妆阁和亭台、水榭等,共有大小房间99间。

  中间为正屋、叠楼,主体宫殿式,叠楼西洋式。主楼上下厅堂地板的彩色水泥花砖和半墙上的釉面壁砖都是进口的,图案精美,色彩艳丽夺目,历经百年仍保存完好。

  两旁为护厝、书房。东西护厝的前端各盖有六角形角楼。林路从小家境贫困,靠给大户人家放牛、捡柴糊口,深知没有文化的苦楚,于是特别注重兴教办学,特意建了一座大厝专门作为书房。书房的建造别具一格,为二进三开间硬山顶建筑,穿斗式木结构,厝前建有小花园,中部有一方亭,还有假山流水、花鸟鱼虫,后进为二层楼阁,可惜后进已经倒塌。据说这座书房名为“养浩斋”,不仅供林路子孙使用,还供全村孩子使用,他出资聘请私塾先生,对后代进行启蒙教育。 

  林路大厝的梁坊、斗拱、雀替等木构件,雕工十分精细,流光溢彩,富丽堂皇。墙体采用花岗石和红砖砌筑,梁柱为钢筋砼和木构混合;硬山式和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

  厝前有石埕、戏台、水榭、亭阁和水塘;还设计了防火通道。

  林路大厝历经百年风雨,且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附属建筑都已被拆除,围墙也没了,现仅存民居3座、宗祠和书房各1座,各自独立又互为一体,成“一”字型整齐排开,占地面积不到原来的一半。但碧瓦红墙、飞檐翘脊,仍可见当年风光。

  现厅堂正中悬挂一幅林路身穿清朝官服的彩色画像,墙壁上刻有“名驰冀北三千里,地近蓬莱尺五天”等对联和题字,内容大多为儒家传统文化的训示和诗文。登上阁楼,楼厅左右两边木隔扇上是林路撰写的长篇题赋,记载大厝建于清·光绪戊申年前后(1908年),以及林路的正名为林云龙等信息,据说是林路的笔迹。

林骚故居

  林骚故居,位于泉州城区北门执节巷内(古属晋江县执节铺)。

  洽屿

  林骚(1874—1953年),又名叔潜,字醒我,晚号半邨老人。清末民国人,为执节巷氏。光绪卅年甲辰(1904年)与二兄林翀鹤一起进士会试中式(未殿试),授镇江知县,无意仕途,告归。后致力吟咏,以诗名世。
林骚林翀鹤兄弟源自福建长乐洽屿村
“洽屿衍派”氏,由于谱牒散失,泉州洽屿氏明、清时期的衍传情况并不清楚,只知传至林翀鹤林骚这一代,已是入泉第14世。

  据说,执节巷氏的入闽始祖为林起鳌,字孟连,又字仁傅,号介周,一说临安人(今杭州),另说浙江温州平阳县盖竹村人。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进士,德祐(1275-1276年)间出任南剑州(南平)知州。时南剑州为“闽北一都会,尤为兵权谋家所必争”林起鳌曾与文天祥等人一起迎立益王·赵昰称帝福州。后元兵破南剑州,南宋幼主向泉州方向逃难。战乱中,林起鳌与幼主走散,避居福建长乐洽屿村,成洽屿氏开基祖。

  洽屿“讳行”:“则日天行运 师圣哲立心 懋家学可久 大积德其昌。”“字行”:“汝祥广有贤,为善本家传,存忠与克孝,孙子必魁名。”

  明代,洽屿氏族裔分为两支,1支仍居长乐,1支迁居泉州执节巷。

  规制

  林骚故居从前门到大厅,原有3落,侧带花园、书房等建筑物。

  现前门不过1米来宽,上有门匾半邨故居”

  大厅前有柱联云:“句有惊天独誉北廓一少年,文能安邦同捷南宫两兄弟。”大厅门前悬“进士府第”匾额。

  堂内有林骚画像及1尊其端坐于太师椅上的塑像。

迥园

  迥园是清·丁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丁炜》)的府第的组成部分。  

  丁炜府第在泉州城内花巷菜园头南端与府巷交汇处,泉人称之丁厝埕,与府埕遥相对面。坐南朝北,大门内有石铺内庭,府第为两进三开间,两边配有护厝一列。二进后面有一列向南的三楹的花厅和书房。 花厅前平铺石埕,厅前东墙辟一窗,成卷书形,窗间饰竹节。东墙南端筑有月洞门,红砖镶圆,门上嵌辉绿石匾额,刻“迥园”二字,为丁炜所书。园南一小门通金鱼巷,面对井巷与叠芳巷之间。   

  迥园是一微型园林山水,占地约200平方米,筑有亭池假山,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假山全叠太湖石,周围植竹林莳花,园景以池居中,石拱桥跨之,池北筑一台,高约五尺,上构四角小亭一座,亭柱刻:“风篁类长留,流水当鸣琴”诗句。丁炜常年游宦在外,迥园是家人游娱之所。丁炜卸职还家后,在迥园度过晚年,殁后,迥园几经易主。  

  廿世纪20年代,新门外树兜的泗水华侨蒋以麟购此府第,购得鳌石狮子人立”,增添景点,迥园重新整修,更为幽雅。廿世纪50年代,丁炜府第前面的大埕被划入晋江地区专员公署范围,围墙迫近府第大门,原来的丁厝埕至此遂成丁厝巷。府第园林屡遭劫难,山石移垒青年乐园新山(今芳草园),几经辗转,70年代山石又运到开元寺,充作假山景物。园林西面出售他人盖房,只剩金鱼巷一小通道可至那古老的花厅三楹。通道的月洞门依在,门顶的迥园二字尚存。

青龙巷古民居群

  青龙巷因青龙宫而得名,位于泉州古城城南片区,规划范围南起港仔乾,北至横街,东起斗门头,西至青龙巷与聚宝街之间的中间地段,是泉州市区一条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街区之一。以青龙巷古民居群为中心的城南保护片在1993年被列为《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分区规划》中的“三片一线”之一。  

  青龙巷呈一条龙型,,全长235米,宽5.5米,由北向南延伸到优美的南环城河,就像一条青龙蜿蜒入河。

  青龙巷在宋代即已初具规模,迄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古语说“金青龙、银聚宝”“青龙”指青龙巷,“聚宝”指聚宝街,足以证明青龙巷曾有的繁华富庶。青龙巷在古代有许多当铺,是外国商人兑换货币的重要场所。其南边的“龙头”部分是当时的码头,亦称“车桥头”,设有“来远驿”,用于接待蕃商,至今留有石碑,是市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青龙巷有典型的清代闽南传统的院落式民居,也有本世纪初从东南亚归国的华侨兴建的中西合璧式洋楼,精致的红色外墙砖雕和天花板倒莲花雕饰,独特的西式窗棂,使得这些民居别具特色。原本整条的青龙巷都是古民居,遗憾的是,经过岁月蹉跎,这些古民居不是被翻新就是被破坏,现在只剩下散落的几座。  

  位于“龙头”的第一栋古民居为李妙森故居,2013年10月被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化厅列为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故居以传统的砖雕配上南洋的特色瓷砖,西式建筑的柱子配上闽南建筑的外墙,最有特色就数这些进口瓷砖上印有印度教色彩的“象头人身”图案,至今鲜艳如新。屋内有四根起支撑作用的柱子,同时兼有排水功能,构思十分巧妙。

  另一栋古民居,闽南建筑风格的红色艺术砖雕浮在古房子的外墙,楼阁有典型西方建筑风格的弧型曲线,窗门又融合了中式建筑风格。

侍卫府

  侍卫府,习称“前黄侍卫府”、“土楼侍卫府”,位于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土楼(涂楼)自然村。

  肇建

  黄正元(1844—1906年),字抡卿,号舜廷,清·前黄村人(古属惠安县);黄实芳子。光绪三年(1877年)中武进士二甲第3名,授乾清宫侍卫。(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民系·泉州宗祠家庙·前黄祖祠》、《泉州人名录·黄正元》)

  光绪四年(1878年),即黄正元授乾清宫侍卫的次年,回乡兴建侍卫府。

  规制

  侍卫府坐东朝西,皇宫式,2进5间张双护厝,南接偏馆庭院。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屋盖铺瓦筒,燕尾脊。屋檐下,灰塑山水人物、花卉树木和飞禽走兽等,涂色绘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府前有1个大砖埕,两旁各置1个石砌旗杆座,外有高大砖围墙。两侧有2层楼的护厝。

  塌寿对看堵用绿瓷棕砖等镶嵌着“麒麟呈祥”、“花鸟闹春”等图案。大门门楣悬挂黄底金字的“侍卫府”横匾,匾额左下角刻着蓝底红字的光绪帝御玺印钤。

  天井庭院,各色花盆里尽植奇花异卉,四时溢彩飘香。

  穿过天井步上厅堂,正中板壁上悬“武翼都尉”匾额。厅前横梁上和厅后板壁顶端,悬挂“明经”、“进士”、“选魁”匾额;其中“进士”一匾右书小字:“讳正元,字抡卿,号舜庭,同治科举人第五名,光绪丁丑科进士第二十五名,赏戴蓝翎,钦点御前侍卫。”

  厅堂、居室、偏馆,雕梁彩栋画壁,艳丽典雅。宅院内的门窗图案,各呈方形圆形菱形等等,互不雷同。

“顶下林”古厝

  “顶下林”古厝 ,包括林瑞岗故居“顶林厝”林瑞佑故居“下林厝”,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大巷(古属“西河境”)。

  沿革

  “顶下林”古厝由林瑞佑林瑞岗两兄弟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

  光绪元年(1875年),常年在外经商的林瑞岗林瑞佑回到安海,准备晚年定居。然祖宅已破旧不堪,两兄弟先后合力,先建“顶林厝”林瑞岗居住,又建“下林厝”林瑞佑居住;还在“顶林厝”、“下林厝”西畔附近建西书房、花山石,称“衔远别墅”。此事在《安平西江氏族谱》中有记载。

  规制

  “顶林厝”“下林厝”(合称“顶下林”)檐角飞扬、雕饰精细。

  “下林厝”红砖白石,瓦当、木雕、石雕等一应俱全,具有闽南红砖厝的风格。大门口的勒脚、檐边、木垂花、青石壁等处,有大量精美的艺术雕刻,浮雕、线雕、镂空雕不一而足;所雕图案 并非常见的 简单花草鸟兽,而是一副副市井风情画,应是一个完整的、有特殊寓意的故事,但现已无法说清所指何事。

  “顶林厝”“下林厝”规制大体相当,只不过在“顶林厝”中,大量精美的雕刻却出现在木制的窗棂上。同一扇窗棂,有十几种不同瓜果图案,如石榴、佛手瓜、桃子、金瓜等,寓美好祝福之意,雕刻精细,匠心别具。大梁彩绘尚依稀可辨。“顶林厝”墙壁外,有1方石兽头“傩”面具式的对巷石雕。

  “衔远别墅”是1座古典私家园林,包括林家西书房”“花山石”假山,位于“顶下林厝”西畔附近隔大巷相对。别墅红色砖墙,“皇宫起”建筑。内由假山叠成,有山洞、石阶、小桥、亭子、古树、花窗、花厅等,旁为书轩。“西书房”后为私塾,每年约有学生三四十个人;林瑞岗孙林启渊中过秀才,曾执教于此;还曾一度用作养正中学等学堂的教学场所。由于年久失修,“西书房”已不复存在,花园也破败不堪,仅依稀能看到这座园林曾经的辉煌。

  附:林瑞佑林瑞岗兄弟

  经商致富

  林瑞佑,清末·晋江市安海镇西河境人,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生,比弟弟林瑞岗大7岁。

  氏兄弟出身贫穷,幼年时母卒,没钱安葬。其父为小贩,收入微薄,唯一家产是1座破旧的祖宅,欲卖林瑞岗葬之,遭林瑞佑极力反对,只好作罢。 最后,不得不变卖所有家具,筹钱了事。

  及长,氏兄弟在安海街上摆地摊、卖杂货,有一点积蓄后,林瑞岗只身到厦门码头谋生,由于林瑞岗为人勤劳、忠厚老实,得到了1位船行老板的赏识 ,便派他去搞押船,走上海、宁波。几年后,林瑞岗开始自己做豆子、豆饼生意,船行老板还给他一些赞助,走北上天津的路线。

  后来,林瑞岗带动林瑞佑一起办粮食店,林瑞岗负责到外面采购,穿走于福州、宁波、上海、南京等地。他们经营得法,生意越做越大,由行商改开商号,商号从泉州、厦门一直开到了上海;同时,把产业扩展到了家乡,先后在安海街买下了14家铺子,开办“裕元典当”“德芳油行”,财富如雪球般越滚越多。

  致富后,林瑞佑林瑞岗两兄弟乐善好施,多行善事,尤以林瑞岗为最。

  安海“明善堂”

  光绪元年(1875年),林瑞佑林瑞岗两兄弟主持倡办安海慈善机构“明善堂”,夏舍粥,冬舍衣,举凡患病舍药、扶贫济困,无一不举。

  氏兄弟出资银元5000元,置买屋宇,建置中厅、左右厢房、护厝、回向、门路以及屋后旷地,作为“明善堂”之善举公所。还将用于开办善堂的银元5000元存蓄“裕元典当”、“德芳油行”柜上生息,承担大部分日常开销。

  氏兄弟善名远播,又因行事光明磊落,十里八乡有民间纠纷官府决断不了的,竟也前往“明善堂”理论。后来,当地不少仁人也纷纷为“明善堂”劝募,泉南地方响应者众。时翰林院庶吉士林梁材作《明善堂碑记》,将氏兄弟善举勒于石碑,今存培基小学操场的一角。

  与“明善堂”渊源极深的有“安海培基小学”

  “培基小学”原为“培基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安海乡贤借安海奎光阁创办。后为普及教育,“培基学堂”迁到“明善堂”,称“培基义务学校”,办学经费由“明善堂”负责。抗战胜利后,学校改名“培基小学”,“明善堂”也结束救贫济世活动专注于办学,把该堂的一切财产全部移交给“培基小学”

  “培基小学”秉持“明善堂”宽广开放的胸怀,每年都会接纳不少来自贫困家庭的子女。逢校庆,学校还常会挂出“培在桃李遍侨乡,基因渊由明善堂”的大幅对联。

  捐款赈灾

  光绪二年(1876年),福州洪水成灾,林瑞岗捐银3000两赈灾,获朝廷奖授运同知衔,诰赠两代,俱从三品 。

  光绪三~四年(1877年—1878年),全国大饥荒,林瑞岗偕同上海名人成立“上海助赈公所”,为大饥荒捐款、募款。查看《上海经募直豫秦晋赈捐征信录》就可见到,“红顶商人”胡雪岩用自己的名义以及其“胡庆余堂”的名义,分别在林瑞岗所主持的“上海助赈公所” 捐献巨款。林瑞岗胡雪岩的友情始于同治五年(1866年)末,时胡雪岩协助左宗棠创设“福州船政局”,其间林瑞岗多有帮忙。此外,林瑞岗在上海时还协助创办“果育堂”赈救灾民,受到朝廷的褒奖。

  光绪三年(1877年),泉州人、刑部主事黄贻楫(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贻楫》)劝赈京畿,林瑞岗捐银1000两,朝廷议赐“乐善好施”匾额 。

  光绪四年(1878年),林瑞岗回安海后又助赈山西、河南两省银4000两,旋又应黄贻楫劝赈增捐1000两拨充河南省。

  光绪七年(1881年),林瑞岗居乡期间,澎湖受灾,捐大洋1500元救赈,受澎台兵备道奖赠“行道有福”匾额。

  修桥造路等

  同治十三年 甲戌(1874年)、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氏兄弟“同治甲戌、丙子修古陵大道、浮填坂美桥,垒砌尾岭崎,以及洪塘湾”。(《重兴东村吕陂桥碑记》

  光绪三年(1877年),氏兄弟捐银元1330元修东洋桥(即安平东桥),亲自监工,自发工钱。光绪四年(1878年)竣工。这在《重修东桥碑记》可找到记载。(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古桥梁·安平东桥》)

  光绪四年(1878年),氏兄弟兴筑东村吕陂桥,林瑞岗命其侄子林嵩华为董事监修,隔年桥成。(《重兴东村吕陂桥碑记》)

  光绪七年(1881年),氏兄弟以林衔远名义捐建石狮蚶江莲埭村龙津寺东七星桥;同年,林瑞岗捐建金门石桥。

  光绪八年(1882年),林瑞岗为惠安崇武乡倡建育婴堂捐银元600元。

  光绪九年(1883年)秋,林瑞岗夜梦安平西桥(安平桥)淹死多人,一觉吓醒,与林瑞佑商量重修。南安富豪蔡浅闻讯,要求参与,双方商定共同出面倡议重修。氏兄弟出面聘请晋南两地士绅22人作为董事监修。安平西桥当年10月动工,共重建桥墩基石计15墩23坎,翻修破损桥面,重建桥上两座憩亭、1座碑亭 。另外,新建1座前往曾庄的小桥,再修建后溪、五块、大潭、下尾等桥。历时三年,全桥竣工。(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古桥梁·安平桥》)

  此外,氏兄弟还捐修安海龙山寺,修造曾埭、上林、古陵等路。(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儒道释寺庙·龙山寺·安海龙山寺》 )

武功大夫第

  武功大夫第,俗称府”,亦称张勇故居”,位于惠安县崇武镇古城内南门海门村城隍庙前方、关帝庙北侧、海潮巷口东侧,是清代中期典型的闽南“皇宫起”古民居建筑。是崇武城内7个县级文保单位中规模最大、最具价值的古建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张勇》)

  “武功大夫第(惠安县)”,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肇建

  清?乾隆四年(1739年),张勇官居参将时建,称府”;乾隆卅年(1765年),张勇卒赠二品武功大夫,故居改称“武功大夫第”

  规制

  布局

  武功大夫第座东朝西,庭院大门向北,整座建筑群总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含石埕),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由大山门、石埕、主建筑、内花园(有鱼池、假山,位府第南端)、“南邨”书轩(位府第西南边)组成。采光、排水、防火等功能完善。

  主体建筑位于山门左侧,由生祠、中厝(居中)、祖厝3座并排组成,均穿斗式木结构,硬山式屋顶,燕尾式屋脊,红砖红瓦,花岗岩石墙裙;并各带护厝。主体建筑群共9厅156间房,号称“九厅三十四井,间间见天,间间见雨水”

  大山门

  大山门坐南朝北,悬山式曲线燕尾脊,屋檐下挂着1块黑色牌匾,上书金色大字:“皇清二品武功大夫第”

  进入山门后是1座照墙,嵌入辉绿岩“圣旨”牌,右边竖着1方记载张勇事迹的乾隆皇帝御赐《行功碑》,均存。

  石埕

  主建筑前有1片千余平方米的花岗岩平整石条铺就的石埕。门口角落上石碑刻着“清·乾隆四年(1739年)建造”字样。

  生祠

  生祠三进三开间,由前厅、大厅和后厅组成,东侧附建护厝1组。前厅与大厅、大厅与后厅之间各有1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

  前厅为六檩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大厅为八檩式建筑,面阔、进深各三间。后厅为七檩式建筑,面阔、进深各三间。前厅与大厅之间的天井中还砌有1堵砖墙隔开,中辟一石门,两边各开小拱门一。

  牌匾有“莲岛第一将军”等,还可见“江南江北台湾澎湖水师总兵、苏松二镇总兵”官衔。

  中厝

  中厝居中,总建筑面积920多平方米,为五梅花结构带双护厝的三进五开间大厝。屋顶悬山式曲线燕尾脊,铺设红瓦筒,檐口装配瓦当滴水。耸脊习檐,斗拱圆柱。窗棂门扉雕塑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

  中厝由下落、中落及顶落3部分组成,每一进之间设大四小五梅花天井,天井两旁各有厢房,空间较为宽敞。

  下落大门上悬挂“武宦世家”4个烫金字匾额;始建时,大门前镌刻柱联:“念祖宗远诒德荫;愿孙子善守家规”。大门左右各有3间房。

  中落厅堂,是奉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铺砌防湿红方砖,宽敞明亮。

  顶落为后轩,各有前后房4间,为住室和起居之用。卧室房顶天窗比较小,同样铺砌防湿红方砖。

  祖厝

  祖厝三进三开间,同样由3个厅组成,护厝一组附建于西侧;总建筑面积约400多平方米。

  第一、二进天井两侧也分别为廊道和厢房。前厅为四檩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1间。大厅为八檩式建筑,面阔、进深各3间。后厅为七檩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2间。

  现状

  今府第年久失修,已破旧不堪,部分附属建筑被损毁,占地总面积仅余3300多平方米,但主体建筑尚基本完整。

  故居内尚存的辉绿岩“圣旨”牌和“魁星踢斗”浮雕,系清代工艺,雕工精致。府第前大石埕中尚存清代古井1口和旗杆石。

  正厅墙上挂着两副对联:“狼山总镇威名远,莲岛将军第一人。”“啸傲鹭涛扬浩气,驰疆盛世播威名。”两副对联的上款都写着浩亭 张勇将军诞辰三百周年纪念”

宗城土楼

  宗城土楼,位于安溪县湖头镇中心宗城社区(原属湖二村)。

  肇建

  宗城土楼始建于清•康熙(1662—1722年)间,是清初理学大师李光地四弟李光的旧居;相传是一官员为报答李光地恩情,在湖头择地建成后赠予李光坡的(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光地李光》)

  规制

  宗城土楼1座造型独特的方型土楼。

  土楼外围原四面环绕有1堵实心墙体,称“走马楼”,墙面白色,高8米。走马楼石基有5~6米宽,上面是土夯的的城墙,最上面的也有3米多宽,可在上面跑马观察地形,防御外敌。1958年被毁,现仅存1段有10多米的旧城墙墙基。

  宗城土楼只有城门口1个拱形石门,及护厝边1个较小的后门通往街道。大门石刻额匾“宗城”,意即“宗族城堡”。桧木大门板有5~6寸厚,门前钉有竹板排,不惧箭射枪击。

  宗城土楼土木结构,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以中间1个用鹅卵石铺就的长10多米、宽3~4米的大长方形天井为轴,其左右对称分布两列依楼墙而建的厢房,再加上后厅堂双护厝,构成方形土楼。前列厢房为木平房,各有6间,每3间设有楼梯,与后列两层楼房相通。后进厢房廊道贯通全楼。

  天井两边的人家各拥有两个小天井,每个天井都可独立成户,设有门厅、厨房、餐厅、卧室、仓库……功能齐全。

  土楼的最里边中央是大厅,中一间是祖堂,供奉的历代先祖的牌位,还挂着的1对康熙帝书赐李光坡的牌匾“道通月窟天根里,人在清泉白石间”,1副民国十五年(1927年)大总统题旌表李王氏传统节孝美德的匾牌“节孝兼赅”

尚德楼

  尚德楼,亦称“尚德土楼”,位于安溪县蓝田乡进德村最高处,处文衡山麓,面对观音山。

  沿革

  清·道光廿九年己酉(1849年),李克明克勤克俭而建。

  相传土楼本来选址在村子的西南角,李克明已把周边两三千平方米的田地置换购买,结果有1天梦见1口井,里面有水瓢在漂,于是重新选址,择定现在位置。

  《进德氏族谱》载:克明公生平建盖土楼一座,位于本乡文衡山之麓,上下东西四围两层高耸,名曰‘尚德楼’,坐丙向壬兼已亥。又于楼之前庭下建造一书轩,名曰‘尚美斋’,以课读儿孙。”

  氏先祖从湖头迁居到此,连续8代单传,直到第9世才有3兄弟,传至李克明,已是第12世。当时全村氏的人丁不多,只有二三十个人,建土楼只靠锄头,人工搬运,再加上粮食拮据,艰巨程度可想而知。

  土楼建成后,李克明的5子5媳妇20孙全都在住在土楼传衍。后来家族人员增多,开始往山下发展、搬迁。大约40年前,在土楼里居住的人就很少。历时即久,土楼日渐破落荒废,现在只留1户留守老宅,仅逢过年、月半,族人才会在这里聚集活动,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

  2012年底,族人发起众筹重修,耗资100多万元,严格按原规制修旧如旧。历经3年,2016年1月竣工。

  规制

  土楼整体方形,墙体夯土而成,墙底用大石块垒成,虽历经百年,墙基、墙体依旧坚固如磐。除正面墙白色外,其余土墙外围并无修饰,土色,泛黄。

  土楼正门石制,拱形,门楣有楷书阴刻“尚德楼”3个大字,落款“道光己酉年花月吉旦书”。土楼右侧还开有1个边门。

  土楼分上、下2层,窗户稀疏而小,楼梯为木制。两层楼都分隔成若干房间,共有30多间。二楼大厅为祭祀之所,设有祖宗牌位,可谓半个祖祠。

  正面墙体两侧有两个对称的角楼,从土楼整体中突出。角楼的3面墙上都设有小窗作射击孔,外窄内宽,呈V字形,可架枪射击至大门、边门和土楼前,用于防盗匪。